三国势力排名,三国各国面积,率土之滨董卓势力玩法兵力最多时多少兵

中平六年,董卓奉诏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从此汉末各大诸侯军阀势力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为群雄割据局势打下了基础,成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的开端。那么汉末三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势力到底有多强大?
大家都知道,汉末初期军阀林立,董卓在的时候,势力无疑是各大军阀最强大的,那么包含董卓在内的各大军阀的规模和兵马大概有多少呢?因为这个命题很大,而且时间的局限性太小,故而以董卓入京到官渡之战之前为时间节点,在官渡之战前的各大军阀的势力大体在什么层次,希望有详细数据的朋友,可以分享给到大家。
第一层次的诸侯:兵力达10万以上的
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后随张奂平羌乱,又先后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却借何进被杀之机,得以掌握朝政。其拥有最为强大骑兵团——西凉兵。占据京畿重地,手下派系很多,董卓死后,其麾下分出军阀众多,祸乱中原,兵力可见一斑。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鼎盛时期统领河北四州大部,并收乌丸名王精骑,官渡兵员十万余精卒进攻曹操。
3、韩遂和马腾
韩遂和马腾,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造反,聚众十万,先后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后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回忆过去的历史其它文章
我们小时候在历史课本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之类的,这是我们知道最多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的时候,徐向前就在山西发展。这时的他必须克服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整个晋冀鲁豫军区兵力不足的困难,因为他还要对山西进行攻防!于是他一面与
大侠们好,本文我们来侃侃金庸《天龙八部》,本文的话题是一个人——萧峰。萧峰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用战神来形容都不为过,因为他霸气无边,再加上影视剧的音响效果,萧峰基本无敌。那么原著中的萧峰果真如此碉堡?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至少他有一个短板是无法忽视的,而
在2003年的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占领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并且控制住了伊拉克的大部分领土。曾经辉煌的伊拉克因为这场战争变得山河破碎,一直到现在伊拉克也仍然没有从战乱中恢复过来,至
首先说德国的PAK37式反坦克炮,其在二战早期是德国军队的主力反坦克炮,但是实际性能实在太过差劲。首先是口径太小,然后初速和穿甲能力很差,即使是在早期的法国战役期间,表现就很糟糕,对很多法军坦克无能为力。而在后来的苏德战争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出现的T34,KV
若从整体战术水平来看,日军的作战思想其实一直停留在一战的水平。因此在已经开启机械化作战的二战时期,日军无疑落伍于时代整整20年。因此,对于这样一支战术思想落后的军队来说,它的军备其实也难以跟上时代。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日本的资源匮乏是影响日军装备升级的
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段话出自《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意思是人才如吕布,马如同三国名马赤兔,比喻非常出众的人才,万里挑一。而吕布也各大小说或话剧等艺术形象之中,同样被公认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虽然是当时一代名将,却背负着千古骂名,现
无论这个时代是多么的波澜壮阔,这里的人物是多么耀眼,但终究是逃不过生死的考验。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化为尘土,埋葬在这华夏的大地之上。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埋葬之地,埋着死人,为什么有的叫陵、有的叫墓、冢、坟?比如刘备的叫
南宋诗人辛弃疾曾经写过这也的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从而抒发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豪情壮志。只要是个军人,想必都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然而在三国时期,有一些战功赫赫的名将,却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把名字都改了。他们是谁呢?TOP 1 陆逊陆逊,
中平六年,董卓奉诏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从此汉末各大诸侯军阀势力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为群雄割据局势打下了基础,成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的开端。那么汉末三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势力到底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董卓乱政,被吕布所杀之后,中原各路诸侯纷纷陷入内乱混战之中,就在这个时候,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 ,但未受人承认。那么袁术为什么敢称帝,手下势力阵容到底有多强大?我们先来看看袁术手下阵容到底有多少豪华? 在197年的时候,袁术
伍子胥一夜白头,讲的是伍子胥过楚昭关之时,住在东皋公的家中,东皋公答应帮助伍子胥过关。但是,伍子胥苦等好几天之后,没有任何消息,着急的他一夜未眠,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头发在一夜之间变得雪白如雪。后来,伍子胥靠着这一头白发,混出了昭关。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流传深远。廉颇升任赵国大将军的时候,蔺相如还是个无名小卒。后来秦国提出要用十五座城市交换赵王的珍宝和氏璧,蔺相如被人举荐出使秦国。经过巧妙的斗争,蔺相如完璧归赵,并且没有被秦王抓到任何的把柄。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因为维护赵王又立下了功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广川郡即现在的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在儒家经典学说的基础上融入了阴阳五行为框架的道家学说,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派儒学思想体系。但是
他推行了众人皆知的贞观之治,在他继承皇位之后,对大臣们非常尊重,努力学习治理国家的方法,非常积极地向爱卿们吸取经验教训,贞观年间,他主张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但是又不是强迫他们服从他,而是知道包容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积极听取各个小国的治国方法,尽量让他们都
荣禄,出生于1836年,卒于1903年,字仲华,是地地道道的满洲人,他的姓氏是瓜尔佳氏。荣禄出生于世代为军官的家庭,由于荫生获得了工部员外郎的职位,后又任命为内务府大臣兼任工部尚书。因为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青睐,就讲其留守在京城,任其为布军统领兼任兵部尚书。图片
曹操盗墓,是真的。他刺杀董卓失败,跑出京城,逃回老家。他组织民兵要勤王。组织军队得有钱,曹家和夏侯家一凑,不够。曹操脑子好用,打小就好用。附近不是有很多古墓嘛,盗墓。曹操盗墓很正规,很专业。他组织了一支专门盗墓的军队。头领叫发丘中郎将,就是挖土丘的老
王志文饰演的嫪毐嫪毐,生卒年、哪里人均不详。他出现在史书上,是从吕不韦招收他为门客开始。当时,秦王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非常害怕嬴政知道自己和他的母亲赵姬的丑事。打算不再伺候赵姬。但赵姬生性放浪,必须要找一个人伺候她才行,否则必将生乱。恰在此时,嫪毐的
说到千古第一奸臣,可能很多人便会想到秦桧。然而,猫叔今天说的这一位,并非秦桧,而是赵高。和千古一帝一样,千古第一奸臣在各人心中,都有不同的人选。这个,咱们没有必要统一意见。猫叔就将赵高视为千古第一奸臣吧。赵高秦始皇死后,赵高通过矫诏的手段,扶持秦始皇
妲己,传说她是女娲娘娘派下来蛊惑纣王的九尾妖狐。她获得纣王宠幸后,蛊惑纣王作出了百般令人发指的事情。相传,有一年秋天,纣王和妲己二人在大队御林军的护卫下,来到南阳城、六色泉一带狩猎。御林军们,驰马四处搜寻了一上午,一无所获。一些官兵心头颇为着急。妲己
武则天,大家都很熟悉。这些年来,演绎她的影视作品,简直多如牛毛。她,是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一个人物。围绕她,也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今天,猫叔便讲一个有关她的奇怪故事。话说,武则天出生后,一直哭,一直哭。家里人怎么哄她,也都是没用。哭了
回忆过去的历史三国各时期,各势力分布图,让你一目了然三国_真三国无双ol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0,666贴子:
三国各时期,各势力分布图,让你一目了然三国
三国网页游戏_「37攻城」-还原三国战图,包含多达300个关隘城池,开创全景即时国战!三国策略网页游戏「37攻城」_热血征战三国,攻城之路震撼开启,实景还原三国战图!
公孙家好欢乐~一直存在着
灭蜀吞吴   --来自Sony Xperia Z1 贴吧客户端
这个必须顶啊
184年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 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
     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 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作为一个三国迷,比贴必须顶,楼主辛苦了,赞赞赞………………………………………………………………………………………………
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人,是男人世界上最最不靠谱的人,是有女人的男人世界上最最最不靠谱的人,是有N个女人的男人世界上最最最最不靠谱的人,是有N个女人却不像个男人的男人。世界上最最最最最不靠谱的人,——其实是女人。越是不靠谱的男人,身边的女人越多,不靠谱的不是女人是啥?
真三国无双ol双号玩法:一个游戏两个号, 两个号同玩,一个号免单.真三国无双ol双号一起战斗,战力升级,单挑团战都随你心意!
刘家 孙家 曹家斗了那么久最后还是都把果实拱手让给了司马家
公孙家属于钉子户性质啊
呵呵,这个不错,增加知识!
要顶起~~~~~~~~~~~~~~~~~~~~~~~~~
三国?后面应该加一个演义
谁要看这个啊,给我群众割据时期的势力图!
好坟挖起!顺便顶楼上
不准,巴蜀小国,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面积比肩中原大陆
但是势力范围不等于政治实力,就拿张鲁和刘璋
张鲁的地盘小于刘璋的地盘 但是他是攻 刘璋是受另外官渡之战对垒 曹操的政治实力远远不及袁绍 如果袁绍没有丢乌巢 那曹操绝对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可怜的公孙度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三国时期各国的人口数,军队数,面积_百度知道
三国时期各国的人口数,军队数,面积
魏蜀吴三国的各项属性如T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56,486,856人蜀汉刘禅炎兴元年(236年):蜀汉940,000人曹魏曹奂景元元年(236年):曹魏4,432,881人东吴孙皓天纪四年(280年):东吴2,300,000人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16,163,863人检查了一下,肯定没错。楼主可以拿去写论文了。关于三国时期人口数量之辨析自汉桓帝、汉灵帝以来,天灾人祸不断,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导致东汉的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建和元年春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永兴元年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①;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②,更有著名的“黄巾之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就不计其数了。司隶、豫州、冀州是东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司隶人口约三百万、豫州人口约六百万,冀州人口约五百七十万,占东汉人口约五千多万的四分之一强③,但仅上述延熙九年的饥荒,司隶、豫州就饿死三四百万,其他原因导致户数的丧失,就更难以计算了。自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虽然镇压了主要的几支黄巾军,但黑山、青兖黄巾等余部尚散布各地,随之而来的是凉州汉羌各族的暴动,又不断对司隶进行袭扰。汉灵帝无力处置,又在几年后病死,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然而,统治阶层内部在对最高统治权的争夺中两败俱伤,引来了另一个权力的觊觎者董卓。董卓对治理国家无甚才能,但在破坏上却有着惊人的能力。“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卓尝遣军至阳城,时人会于社下,悉令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又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收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虚、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故货贱物贵,谷石数万。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在面对关东州郡的联合讨伐下,董卓竟然“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以至于“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④,到汉献帝入关时,加上迁徙而来的人口三辅户口也不过才数十万,人口户数的丧失,可见一斑。紧接着的军阀混战,更是人口迅速丧失的根源。首先是饥荒,连军队都不能保证粮食供应,老百姓就只有活活饿死了,甚至人吃人。“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⑤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时,“蝗虫起,百姓大饿”、“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曹操也不得不“罢吏兵新募者”以节约粮食⑥。其次是战乱,曹操征徐州,“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⑦。李傕等在关中,“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⑧。再次,战争对于作为强壮劳动力的战士的摧残,也到了无所复加的地步。麹义与乌桓、鲜卑“合兵十万”进攻公孙瓒,由于粮食缺乏和战斗损失,在撤退时只有“余众数千人”⑨。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袁绍战败,“余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⑩自汉桓帝时开始持续到汉灵帝时长达四十余年的天灾人祸,以及随之而来二十余年的长期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减损。以至于曹操拿到冀州的户口簿,发现“可得三十万众”,惊喜的称之为“大州”①,实际上这个户口统计的年份甚是可疑,自董卓之乱直至曹操平定冀州,这段时间冀州长期陷入战乱,毫无可能进行人口统计,这个户口的统计当在汉灵帝末。况且“可得三十万众”,按照壮年男子(从23岁到56岁都在服兵役的年龄之内)与老弱妇孺的比例,整个冀州的人口也已锐减到一百多万,远远低于五十多年前的五百七十万。北方战乱不断,并不代表南方就是世外桃源。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都镇压过反对自己的大规模叛乱;荆州的刘表除了与袁术争夺南阳之外,还镇压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叛乱;而扬州的刘繇被孙策赶到豫章,孙策又马不停蹄的降服诸郡,当相比而言还算战乱最轻的地域。远在绝域的交州,倒是一片繁荣景象。赤壁之战后,荆州经过大规模的战乱,人口迅速减少,经济遭到破坏,所以庞统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②。刘备在平定益州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抵抗不大,所以益州的人口损失和经济损失也不是很大。孙权主要的活动是平定山越,以其“羸者充户,强者补兵”③,以及骚扰淮南,俘虏人口,江东及交州基本上没有战争的创痕。迄于三国初期,人口才有了相关记载。但我所述三国时期户口数,仅是一般民户在国家户籍上登记而见于历史记载的户口数。由于当时有许多人不向国家登记户口,一些特殊身份的人也不编入一般民户的户籍,所以一般来说,国家户籍上的户口数要少于或远远少于实际所有的户口数。但国家的赋役和兵役都是他们承担,对于我下面将要论述的各国兵力是主体与枝叶的关系,所以我并不将脱籍的人口计算在内,只计算国家所能控制的人口。关于曹魏的户口,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户口缺乏记载。在魏明帝时杜恕说“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陈群则说“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蒋济也说“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三人异口同辞强调人口寡少,即使按照杜恕的说法,东汉时豫州人口约六百万、冀州人口约五百七十万,魏国早期人口并不会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数字。西晋时人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景元四年(263),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杜佑在《通典·食货·历代盛衰户口》记载与此略同,仅口数作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那么魏国的人口应为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关于蜀的户口,史籍中也有前期和后期两个数字。《晋书·地理志》记载:章武元年“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景耀六年蜀国灭亡时的人口,王隐在《蜀记》中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吴的户口,难以考查。《晋书·地理志》说:“孙权赤乌五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记载吴国灭亡时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以上两组户口统计数字大致相同,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怀疑,吴自赤乌五年以后,再没有进行过户口统计工作,所以王浚在灭吴时所得的户口数,仍然是三十八年的统计数字。根据上述数据,魏、蜀、吴三国末期时的总数是户一百四十六万六千四百二十三,口七百六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不包括官吏和军队)。《续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户口数是“户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户”,《晋书·地理志》则记载为“户一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三国的户、口数大约相当于东汉最高户、口数的七分之一弱。
采纳率:6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三国时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卓势力部下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