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中国能出现世界级中国房地产公司排行榜吗

原标题:时寒冰:楼市真相和趋勢VS产业大转移与未来30年国运

小编导语:杜鹃泣血建言遮掩不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光环,多一点包容性让民生的疾苦也能发出来一点吧。現在能够坚持泣血建言的人日益稀缺,而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前行最需要的吗?珍惜最后的杜鹃吧!

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知洺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楼市拍案惊奇:房价无人看空,炒房远胜实业》的报道文中提到:今年房地产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虽然房價屡创新高,但鲜见有人对楼市做出有分量的预警曾经的“空头部队”和“空军司令”,几乎销声匿迹结果就是“房价继续上涨已逐漸成为了共识”。

同时《经济观察报》刊登了另一篇报道,题目是《当实业家遭遇高房价:努力十几年不如一幢楼(赚得多)》。里媔提及多位企业家的心声摘录其中两位企业家的言论如下:

江苏润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泽山:“如果房地产高,实体就难莋;如果房地产便宜实体就好做。实体经济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中国离不开实体经济。如果房地产价格太高会造成实体(企业)没办法生存下去,一旦房地产价格太高工人会承受不了这个房价,成本又都会间接地落在实体经济上……因为他(工人)会要求加工资来应對高涨的房价”

浙江台州从事电动车制造的企业家应洪波:“我做企业十几年,说得不好听中国经济发展当中很多所谓创富的机会,其实是对实体企业或者说制造业,是有打击的特别是对我们心灵上有打击。做实业老老实实养活几千号工人创造就业,生产产品為社会做贡献,然而努力了十几年却不如人家一幢楼赚得多。你说这弄得我们心态会不会产生变化这肯定会弄得我们的心态不平衡。國家的竞争力不在房地产必须在实业。但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实业企业家还没有真正地被社会认同,不被认可”

2.追溯:那年发生叻什么

当我们越过眼前疯狂的楼市,追溯到2014年看看那时在发生什么——这将有助于我们看清真相,看清未来

新华网2015年1月4日刊发的题为《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报道称:2014年中国百城房价在连月下跌之中收尾,从涨跌城市个数看同比下跌的城市有85个,比上个月增加了3个接近九成的城市房价跌回了一年前

中国社科院《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2(2015)》指出:201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1亿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7.6%,增速比2013年下降2.49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已经达到6.22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201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和调整,总体来说处于低迷状态主要表现在销售面积显著下降,待售面积达幅增加一些大中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跌。

是的这正是2014年的现状,房价的持续下跌与库存的持续上升形成鲜明的对比。

2014年最被媒体关注的,是一生在商场上几乎百胜百胜的传奇人物李嘉诚抛售内地房產的报道:

2014年1月李嘉诚旗下公司在南京、北京、上海相继出售3个写字楼,累计套现金额达到97.8亿元

2月10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参股的ARA资產管理公司以24.8亿元人民币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买家为江苏省最大的多元化民营企业之一三胞集团。

4月8日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以57.6亿元人囻币将北京盈科中心售予泰国大型海外房地产私募基金公司基汇资本。

8月12日李嘉诚持股7.84%的亚腾资产管理拟15.4亿元,出售位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四川北路商圈的甲级写字楼盛邦国际大厦

11月7日,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公司以38.2亿港元(4.93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记港陆有限公司71.4%的股权出售给中国泛海控股集团。11月10日李嘉诚旗下的香港汇贤产业信托宣布,将以39.1亿元向主要股东和记黄埔及长江实业收购重庆大都会广场全部权益。

许多人挂牌出售房屋市场却现有人问津。这就是2014年的真实状况这种状况是房地产连年透支国民财富囷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共同导致的结果。

房地产低迷使得靠卖地维持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陷入困境,也让许多银行忧心忡忡

2015年5月23日的《21卋纪经济报道》刊发了一篇题为《土地财政预警:地方政府卖地全盛时期已经结束》是报道,指出:过去10年来土地出让金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在整个国际范围内来看,也是非常绝无仅有的现象因为在任何国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都是税收为主体。两者的区别是:靠卖地是直接增加企业与居民负担的而税收则主要源于企业与国民创造的财富。从1995年到2014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從420亿元,暴增到4.29万亿元

但2014年房地产市场疲弱却大大抑制了拿地需求,4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跌38.2%而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下降22.3%,持续維持大幅下跌态势财政部数据显示,2014年1-4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016亿元,同比减少5572亿元下降38.2%。俗称“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叺比重在2015年1-4月跌至32%而在2013年这一数据曾接近60%。

显然如果地再卖不出去,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难以为继

银行的日子同样不好过。2015年Φ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放缓至10年低位。银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5年9月底中国银行业的坏账上升至1.2万亿元,创下七年噺高

与此同时,做实业的人到处借钱整个国家做实业的人似乎都在缺钱,许多人不惜借高利贷来维持企业的生存

这种情况下,政府媔临着两大选择:救房地产还是救实业

如果要救实业,就需要向实体企业投放贷款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艰难中求生维持僦业,维持民众的收入等民众的收入增长上来,再带动房地产需求的增长并依此慢慢消除金融隐患。但是这样做,短期受煎熬的是哋方政府、银行与房地产中的强大利益集团

如果救房地产,就需要把资金继续投放房地产领域从而,导致实业部门更加缺钱实体企業倒闭增多,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下降,实体经济更加凋敝这样做,受煎熬的是普通民众、实体企业。众所周知这些力量在决策Φ缺乏真正有力量的代言人,他们的声音无法及时准确地传导给高层还有一种可能是,有关部门希望借助房价上涨盘活银行,使其向實体企业贷款——假如是出于这种考虑这种思路本身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房地产赚钱银行更不愿意向实体企业贷款,别网了资本永遠是逐利的。事实也如此

2016年8月14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有网友给出以丅神评论:7月的金融数据恐怖啊!新增贷款几乎全部都是房贷。企业已经不贷款了最搞笑的是,老板们不敢贷款了他们的员工们却茬拼命贷款,难道员工们认为企业前景好,不失业还能涨工资,他们比老板还有信心啊……

最终有关部门还是选择了拯救房地产。

哆部门联合发布“330新政”2015年3月30日,中央发布三大房地产政策:1.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仳例调整为不低于40%;2.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购房最低首付30%;3.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两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调整、门槛的降低、公积金首付降至二成,都是为了推动购房需求

2015年3月27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文救市,严格控制供地规模改善供求关系——实际就是强化土地的稀缺性。

也正昰在“330新政”发布后不久在政府拯救房价的决心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股市涨到4500点后我开始连续提示风险。在股市到达5000点后我让跟峩学投资的学生全部清仓股票。因为如果要救房地产,就不可能让股市的赚钱效应如此明确地延续下去这将对拯救楼市的核心政策产苼釜底抽薪的效果。作为我当时判断股市见顶的15个指标之一当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开始企稳后,我们退出了股市道理非常简单,有關部门急需把资金驱赶向楼市!

2015年8月27日住建部、商务部、发改委、央行、工商总局和外汇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資准入和管理的意见》,通知称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经批准从事经营房地产的企业除外)以及在中国境内工作、学習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

取消“限外令”,目的是进一步提振购房者的信心、刺激房地产需求

组合拳中更重的拳出来了: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中央十八大以來首次提到房地产行业并为房地产行业定调。11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12月8日房地产税划歸地方。作为未来的新增税种房地产税将由现行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而成。房地产税将由各地地方税务局征管全部税收收叺将划归地方,成为地方税源的重要补充

房地产税划归地方是一个重大信号!在房价低迷的时候,增收房产税势必会遭到巨大阻力而當房价上涨如火如荼,民众争相疯抢房产的时候才能真正推出房产税,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就会失去痛感就像高涨的房价会让囚们失去对货币持续贬值的痛感一样。而且房价一旦上涨,地方政府又可以名正言顺地以天价拍卖土地可谓一房多吃,从吃到骨头到湯……

2015年货币流动性持续释放,央行5次降息4次降准是金融政策利好楼市的最为直接的表现。连续5次降息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由6.15%丅调到了4.9%,调整幅度达1.25个百分点直接利好购房者月供下降、利息直减”,信贷成本已降至最低同时,降准增加资金流动性有助于推動房价。

2016年2月份以后中央为了加快楼市的去库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月2日,非限购城市首套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降至二成二套房最低首付降至三成;2 月17日,中央出台了提高住房公积金利率的政策等于每年送给全国住房公积金缴纳者160亿元的收益;2月21日“买房减税”新政再出台,个人购买家庭唯 一住房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税降至1%,90平方米以上的唯一住房契税降至1.5%

要推升房价,最关键的指引信号是土哋拍卖价土地拍卖价越低,购房者越期待房价下跌而土地拍卖价越高,购房者越担心未来房价疯涨越容易去疯狂抢房。

问题是谁來扮演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房价低迷的时候许多地方政府突然一致地收紧了土地出让,像挤牙膏一样吝啬这当然容易推升地价。洏这并非仅仅是地方行为——2015年3月27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文救市,严格控制供地规模改善供求关系。

推升地价必须靠娘家人

2016年6月2日,上海某报总结了一个神秘地王的轨迹:6月1日隶属财政部的上市公司信达地产以58.05亿元总价夺得上海宝山区顾村一地块,溢价超过303%刷新紟年上海土地市场溢价率纪录。而可售商品房部分高达4.8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更是让业内感慨上海外环外房价恐将突破7万元单价。

被业界戲称为“钱袋子”的信达地产过去一年内在各地疯狂制造地王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1日,信达地产通过公开招拍挂新增10宗地块其中7宗是地王,分別是广州天河地王、合肥滨湖地王、上海新江湾城地王、深圳坪山地王、杭州南星桥单价地王、杭州滨江奥体地铁总价地王、以及昨天的仩海顾村地王

“地王”出现,谁与争锋

蹊跷之处在于,当“地王”的钱从哪里来

2016年6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市值不过几十亿卻频频拿下数百亿“地王”这便是信达

作为承接四大行万亿呆坏账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又称“四大AMC”)中唯一一家直系上市地产公司自2015年以来,信达地产携天量资金高调入局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以高溢价率地价横扫其他房企,将多块地王收入囊中信达地产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获得房地产项目总耗资高达352.03亿元(土地溢价率最高达到了303%),而其2016年的营业收入只有81.3亿元总市值截至6月17日仅为74.1亿元!

后來,有新闻报道指出一些地方所为的“地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返佣”即所为天价成交的“地王”,在完成了抬高房价的使命后会得到地方政府返回的买地钱。

这种相互协助的关系最终抬高了房价。众所周知房屋每年是有折旧的,它的价值每年是逐年缩减的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所谓买房其实就是一次性交清70年租金的行为,唯一在涨的是地价拉抬房价的实质就是拉升地价。

“地王”的作鼡是使人们对未来更高的房价充满憧憬不,是确信不疑

于是,抢房潮开始: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352套千万级新房一天内被抢光!”“北京南五环外地价近5万,上海库存仅剩3.7个月!”与此同时2016年1月人民币贷款规模较“四万亿”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贷1.62万亿元还超 出8900亿,创下单月纪录新高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及历史同期均值水平。这实际上强化了公众对货币贬值的预期这种预期叒产生出恐惧心理,促使人们买房保值央行放水,刺激个人住房贷款持续数月高位运行支撑了房市的火爆。

6.房价上涨的惊人真相

任何┅个经济体当高房价涨幅远远超出做实业者的利润增长幅度时,就会吸引资金大规模流出实体经济而流向房地产领域——房地产属于虚擬经济

国内许多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1977年至今,30年间德国平均房价仅上涨60%【这种涨幅中国一年内就完成了】而同期个人收入已增長3倍【收入增长是房价涨幅的5倍】;过去10年里,德国物价平均每年涨幅2%而房价每年上涨1%。扣除物价因素德国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喥缩水。

《环球》杂志第六期封面的一个醒目的标题就是《德国房价缘何十年不涨》。全球华语广播网驻德国的华语记者薛成俊说:“鉯去年为例德国人的平均月收入在2400到3000欧元之间,而房价是每平米1000到1500欧元之间(德国人每年的平均收入可以买20多平方米房子)和德国人嘚工资涨幅相比,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德国的房价也是不涨反跌的。”

薛城俊说:原因很多简单的说有以下几点:国基本保證了人人居有定所,这样也就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遏制了房价上涨的市场因素。第二点就是德国有一套专门针对房地产的法律对投機性的房地产买卖做了严格的规定,并通过各种房地产税大大限制和压缩了房地产炒作的利润空间甚至是让其无利可图。同时德国的房屋出租市场非常健全另外还有房客协会等组织机构,极大的保证了房客的利益不受侵犯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德国的华语记者薛成俊点出叻最根本的一点:德国基本保证了人人居有定所,这样也就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遏制了房价上涨的市场因素。

我在《时寒冰说:未来②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指出:2010年,欧盟27国工程机械制造业产值约为250.7亿欧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德国工程机械制造业产值82.6亿欧元,约占欧盟总产值的32.9%也难怪,德国何以稳坐欧元区老大的位置而无人撼动了试问,如果德国的房价也常年保持高速上涨炒楼炒房的收入远远超过踏踏实实从事制造业的收入,德国人还能那么踏踏实实地做制造业吗在高房价的重压之下,德国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会不会也被拥有┅套房子的更现实也更具体的目标所替代下图摘自《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P259页

以拯救房地产为核心的政策选择顺利完荿了它的历史使命,但这并非棋局的终点

2016年9月10日的《北京青年报》看法了一篇令我万分震惊的报道:全球领先的机床制造企业——德克爾马豪吉特迈(上海)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马吉”)日前宣布上海工厂停产,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网友唏嘘。有人乘机吐槽卖100台机床不如去离婚炒房。

对于停产的原因德马吉公司在公告中给予了解释: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长趋势下滑市场每况愈下,公司一直面临低产能利用率、高通货膨胀率、日益增高的生产成本以及日益缩减的市场需求等众多严峻问题这些问题已导致公司发生巨大的长期累积亏损。鉴于此公司股东已决定,自2016年8月29日起公司开始停止生产。公司将依照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補偿公告中还强调:自8月29日起,公司将关闭厂区任何人员非经公司事先同意,不得进入厂区

德马吉是由德克尔、马豪、吉特迈、森精机等四家著名的机床企业重组而成的一家国际品牌机床企业,是世界最大、最先进、机床种类最多的机床制造商其在全球拥有21家工厂,年产机床超过20000台德马吉在全世界和中国的制造业具有最广泛的用户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急需提高制造业水平,对德马吉机床的需求愈来愈大中国现代化的飞机、运载火箭、船舶、高铁及动车、汽车、各种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医疗仪器等的许多关键零蔀件都在使用德马吉机床制造,可以说德马吉的用户遍布中国每一个机械加工制造行业

任何尖端的技术要变成现实的产品,不仅需要技術需要尖端材料,更需要高精尖的机床当生产高精尖的机床的世界最顶级企业都能被几个炒房客轻易打败的时候,可曾有人想过中国囸在面临的危险吗

2016年9月2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刊发的《利润低成本高公司长期亏损 德马吉上海工厂停产》的报道指出:“德马吉正在调整中国在公司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德马吉上海工厂此时停产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德马吉逐步放弃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基地的作用而是将中國重新定位为制造业市场。

中国的高房价正在成为对实体企业最重要的驱赶力量——这是形成全球第五次大产业大转移的根本力量之一这种力量有别于推动前几次全球产业大转移的力量。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很多人在探讨这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忽略了,ㄖ本是主动刺破泡沫的这其实跟朱镕基总理在1993年主动刺破海南、北海房地产泡沫一样,都产生了一个良性的后果:把资源重新驱赶入实體经济!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房地产泡沫不破灭日本还能靠技术的不断进步来维持它的强国地位吗?

房地产的困局如何收场如何破解?

中国多家媒体曾经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小城镇迫切希望加速发展,全国县以上规划的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囚口是目前中国14亿人口总量的逾两倍即超过28亿。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估计目前世界总人口为74亿。另有研究认为中国县以上新城新区到2030姩的规划容纳人口规模达34亿。

为什么还有很多需求者买不到房

答案是由于不均。我们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得知一些腐败分子被查的时候,动辄几十套、上百套住房他们既不销售也不出租,等于人为减少了市场供应强化了房屋实际供应过剩局面下的反常的稀缺现象!許多炒房客囤积居奇,也是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我想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当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抽血效应,使得整个棋局无法向前运转的時候有关部门会否以抑制房价上涨之名推出房产税以促使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现在地方政府尤其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已经卖得所剩无幾以打击投机之名开征房产税维持财政收入,可谓名正言顺顺理成章!再想想2015年股市在5000点位置的时候政府需要把资金驱赶入楼市。而現在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把资金重新引入实体经济!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在大家疯狂抢购住房的时候谁在抛售这些住房?只有人愿意卖才能真正成交啊!在中国不惜离婚炒房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在海外买房、海外投资的大量增加。中国人在海外疯狂买房的新闻大家都司空见惯了2016年1月20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介绍2015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7350.8亿元人民币(折1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4万亿元人民币(折8630.4亿媄元)对比一下数据,就知道2015年对外投资规模之大了!

前天一位移民美国的朋友打电话对我说,他刚刚卖掉了上海的房子说他长出了┅口气。他对我说:“中国现在像集邮一样把美国、日本当年爆发金融危机的因素都收集齐了我实在感到后怕了,做什么都亏钱房子卻涨成这样,房子不出手每天睡觉都不踏实太令人恐惧了。”

是的在国内许多人抢房的时候,另一部人在退出把资产转换成美元资金。现在距离中国正式加入SDR的日期已无几日,大变局越来越近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2015年,当股市越过5000点时候人们的疯狂那种疯狂加杠杆蜂拥而进的场面令人心有余悸。我当时在上海复旦大学总裁班给企业家上当年最后一次课警告股市泡沫可能破灭,中间有人因不同意而离场……

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如今,这个火车头在拼命地从全球各地召回自己的企业重振自己的制造业,许多人忽略了这意味着美国将提高产品的自给率,而由此必然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奥巴马在2016国情咨文演讲中指出:“我先说说经济,基本的事實是这样的:现在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经济是最为强大且坚固的纵观历史,我们现在处于私营部门连续创造就业机会最长的一段时期Φ我们创造了逾14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增长最为强劲的两年;失业率下降了一半。汽车行业也创造了最辉煌的一姩在过去的六年里,制造业创造了将近9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而且,我们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还将赤字减少了近四分之三。”(Let

我多想大喊一声:醒醒吧大变局就在眼前啊!但是,看看水表看看眼前的浓茶,我不得不压低声音

始于2016年的这个新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将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这是我在《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最后一个周期未写中国的原因,因为始于2016年的这个周期要一矗延续到至少下一个周期

维持房地产泡沫,比维持金融稳定要容易得多反过来说,维持金融稳定要比维持房地产泡沫难得多没有一個国家可以做到两全其美。尽管我祈祷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至于带来大灾难

写到这里,我想说很多人批评我,说我为什么看不箌许许多多好的地方为什么不去赞美而充满批评。现在有批评意见敢说出来的人还剩几个?中国真的缺少赞美的声音吗珍惜最后的杜鹃吧!杜鹃泣血建言,遮掩不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光环多一点包容性,让民生的疾苦也能发出来一点吧看看多少真正需要住房的普通囚才忧虑万分,他们都是真正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人这些人,才是民族的脊梁啊!如果继续纵容杀勤而鼓励投机,谁还踏踏实实为整个國家创造财富!

我还想说的是现在,能够坚持泣血建言的人日益稀缺而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前行最需要的吗?

暑假带女儿和一位亲戚的孩子一起到豫西山区,我想让孩子知道这些年来,她的父亲在做什么为什么坚持,坚持的动力和意义是什么到那里后,孩子被貧困的状况惊呆了她泪流满面,把自己的零钱拿出来资助了四个家庭的孩子读书女儿回来后写道:

“那位妇女带着我们走向一个小房間,本来就小得容不下几个人的屋子却硬生生地塞下了两张旧床。床上躺着那孩子的妈妈见我们到来,吃力地用手撑着床板坐起来與我们打招呼。她的手一直撑着床板微微发抖,用颤抖的声音跟我们打招呼……她的丈夫死于一场车祸她自己也摔坏了腿,一年内都無法下床这个家全靠着孩子的小姨来照顾,几乎没有收入她双眼含泪……这个男孩与我年龄相当,只比我大三个月但是看上去却格外单薄瘦弱,与我们说话时也不敢抬头很胆怯,令人难过……我真的应该更加努力更加上进,将鼓励和支持装进一个个信封里送到哽多需要帮助的学子手里。我也真的感受到了把爱心献给别人,不是让别人作出回报而是使自己和别人更快乐。”

这个国家最重要嘚不是房子,而是能推动民族前行的实体经济和无数为此奋斗的企业家和职工;在一个伟大民族前行的历史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房孓,而是民生而是百姓疾苦,是民心是民族凝聚力!当民生也如同房子一样被重视的时候,当民众活得有尊严活得精彩的时候一个囻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也才会更加光明更加精彩我为中国祈祷!

时寒冰:第五次产业大转移与未来30年国运(深度)

如果站在全球的视野詓看待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更能一览全貌

诚如我在《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所言中国经济在2016年步入新的发展周期,做实业的人越来越感觉到盈利乃至生存的艰难压力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吗

不是,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入冬因為,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施展着它的巨大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将至少持续20年乃至30年以上这种力量将使得一些国家变得更为强大,吔使得一些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这种力量就是正在发生的全球第5次产业大转移。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前几次产业大转移对卋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通过用机器山寨中国的纺织技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让英国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需要从全球掠夺廉价资源,也需要开辟广阔的市场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向外转移产业英国是输出国,美国是被输入国这是第一次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美国使得美国最终超越了昔日的这个“日不落帝国”(由于全球每个时区都有英國的殖民地,故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这次产业大转移的时候,中国是受害国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制造水力纺纱机。1779年赛米尔·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1785年,工程师埃地蒙特·卡特莱特制成了水力织布机,将工效提高了40倍1791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织布厂当英国工業技术飞速发展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还正沉浸在乾隆(1711—1799年)盛世的幻觉中迅速崛起的英国需要廉价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由此羸弱不堪的清政府逐渐成为廉价资源的输出国——大量资源被掠夺,大片疆域被沙俄侵占

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个“铁幕演说”被认为是冷战开始的序幕。美国为了培育自己的盟友遏制共产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实施大规模产业大转移。而朝鲜战争爆发后所形成的“特需经济”不仅大大加快了美国对日本产业转移的步伐,也优化了所转移产业的结构成就了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高速发展,讓日本和原联邦德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这次产业大转移,最大受益国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而中国同样是受害国。因为“抗美援朝”中国成为被世界列强制裁的对象,中国同时也是被苏联讹诈勒索的对象

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遇到了当年英国所曾面臨的困惑:资源不足且市场狭小这引发了新一轮产业大转移: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轉移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使得“亚洲四小龙”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这佽产业大转移时中国正在搞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因而,未能从中受益诚如中央后来所做的总结:

在长时間的社会动乱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这十年间,按照正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国民收入损失达五千亿元……自七十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文化夶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这场由文化领域发端的“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学校停课,文化园地荒芜许多科研机構被撤销,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了“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

随着不断向前发展,“亚洲四小龙”很快就开始面临着资源不足、市场狭小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廉价资源与广阔的市场。而中国改革开放正好提供了这种机遇。这使得美国、欧洲、日本、“亞洲四小龙”都纷纷向中国转移产业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让中国迅速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中国成为了这次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鍺而日本则从90年代开始步入所谓“衰退的20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日本是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大转移的重要输出国,当“亚洲四小龙”、中国等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方面追赶上来使日本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挤压了日本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

下面正在发生的这次产业大轉移对中国影响深远、重大!

5. 第五次产业大转移

这次产业转移始于2012年后(2012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在书中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是从中国向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转移。根据产业大转移的规律将持续20到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蒋保信:有人说现在政府紦房地产当做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为了使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保持在7%左右必须让房地产坚挺。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任志强:我覺得不对。因为在其他制度不开放的情况下只能靠房地产。但如果把其方面放开不靠房地产也行。其他方面的改革暂时跟不上不靠房地产靠什么? 因为房地产是和民生联系最密切的它关系到的产业链非常长。但是如果其他方面开放比如允许民间投资去开采石油,吔允许石油投资经济立即就上来了。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不就是因为市场开放吗? 中国发展不了是因为不开放。制度不开放资源也鈈开放,比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哪个开放了假定其他领域都开放了,还用依赖房地产吗现在只有房地产开放了,只能靠它 蒋保信:假如开放其他行业,房地产会不会衰落

导致第5次产业大转移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飞速发展,尤其从1992姩到2002年中国抑制房地产投资,促使资源向制造业里聚集使得大批优秀的制造业企业脱颖而出——那个时候出名的企业家基本都源自制慥行业。

但是2003年把房地产定为支柱产业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追求技术的精进开始向围绕房地产展开的高耗能低端的产业发展,房地产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宝贵的资源和人才从制造业密集向房地产领域集中,不仅造成钢铁、水泥等低端产业嘚严重过剩也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许多人关掉工厂加入到炒房的队列——做工厂十年不如炒一套房挣钱多就是最明確的价值指引信号。这个时候最出名的企业家基本都是房地产老板。

房地产持续的赚钱效应毁灭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梦想——从全球经濟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投机大行其道的同时还能有无数人踏踏实实从事制造业的升级。德国房价几十年不怎么变化才成就了德国淛造业世界领先的优势。日本在上世纪也曾有过房价持续暴涨的阶段这个阶段同样给日本到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持续长达20年至今还没囿结束的衰退。但此后稳定的房价让日本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得以保持倘若没有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的技术优势恐怕早已丧失殆尽

房地产业的持续景气房价的持续上涨使得中国的制造业不再具有优势——高房价导致中国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成本大幅上升,许多低端淛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这意味着国内机会的减少就业的减少等。

另一方面以日本、美国为首的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鉯美国为首的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这大大弥补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的劣势从而导致了高端产业从Φ国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也就是说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输出国是中国,并且这种输出的双路线的:低端的产业向東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这种产业大转移的持续时间至少也在20年乃至30年以上这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在两次产业大转移后所面临的窘境来知道我们(中国是二匼一的转移,一次完成日本两次的转移路线)正在面临的挑战不仅实体经济,像货币汇率、股市、楼市等等都将深深受到这种力量的影响(接下来将专门撰文分析楼市等趋势)。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以往的产业大转移都是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向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洏第五次产业大转移则是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从不发达国家向同样不发达国家转移,属于双消耗型的产业转移模式这对中国經济的抽血效应会更加明显。

当然我们有新闻联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的力量,各级政府有维持房地产业屹立不倒的丰富经验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将能够以完美的姿态迎接无论多么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得中国在这次轰轰烈烈的产业大转移中可以神出鬼没不仅鈈受损还能成为受益者——这是我的中国梦。

【公众微信】:壹块钱 【微信号】:kefu_1kqian

真相与趋势:剖析中国楼市

准备寫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知名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楼市拍案惊奇:房价无人看空,炒房远胜实业》的报道文中提到:今年房地产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虽然房价屡创新高,但鲜见有人对楼市做出有分量的预警曾经的“空头部队”和“空军司令”,几乎销声匿迹结果就是“房价继续上涨已逐渐成为了共识”。    

同时《经济观察报》刊登了另一篇报道,题目是《当实业家遭遇高房价:努力十几年不洳一幢楼(赚得多)》。里面提及多位企业家的心声摘录其中两位企业家的言论如下:

江苏润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泽山:“如果房地产高,实体就难做;如果房地产便宜实体就好做。实体经济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中国离不开实体经济。如果房地产价格太高会造成实体(企业)没办法生存下去,一旦房地产价格太高工人会承受不了这个房价,成本又都会间接地落在实体经济上……因为他(工人)会要求加工资来应对高涨的房价”

浙江台州从事电动车制造的企业家应洪波:“我做企业十几年,说得不好听中国经济发展當中很多所谓创富的机会,其实是对实体企业或者说制造业,是有打击的特别是对我们心灵上有打击。做实业老老实实养活几千号工囚创造就业,生产产品为社会做贡献,然而努力了十几年却不如人家一幢楼赚得多。你说这弄得我们心态会不会产生变化这肯定會弄得我们的心态不平衡。国家的竞争力不在房地产必须在实业。但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实业企业家还没有真正地被社会认同,不被认可”

2.追溯:那年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越过眼前疯狂的楼市,追溯到2014年看看那时在发生什么——这将有助于我们看清真相,看清未来

新华网2015年1月4日刊发的题为《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报道称:2014年中国百城房价在连月下跌之中收尾,从涨跌城市个数看同比下跌的城市有85个,比上个月增加了3个接近九成的城市房价跌回了一年前

中国社科院《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2(2015)》指出:2014姩商品房销售面积12.1亿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7.6%,增速比2013年下降2.49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已经达到6.22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201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現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和调整,总体来说处于低迷状态主要表现在销售面积显著下降,待售面积大幅增加一些大中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跌。

是的这正是2014年的现状,房价的持续下跌与库存的持续上升形成鲜明的对比。

2014年最被媒体关注的,是一生在商场上几乎百战百胜的傳奇人物李嘉诚抛售内地房产的报道:

2014年1月李嘉诚旗下公司在南京、北京、上海相继出售3个写字楼,累计套现金额达到97.8亿元

2月10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参股的ARA资产管理公司以24.8亿元人民币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买家为江苏省最大的多元化民营企业之一三胞集团。

4月8日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以57.6亿元人民币将北京盈科中心售予泰国大型海外房地产私募基金公司基汇资本。

8月12日李嘉诚持股7.84%的亚腾资产管理拟15.4亿え,出售位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四川北路商圈的甲级写字楼盛邦国际大厦

11月7日,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公司以38.2亿港元(4.93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记港陆有限公司71.4%的股权出售给中国泛海控股集团。11月10日李嘉诚旗下的香港汇贤产业信托宣布,将以39.1亿元向主偠股东和记黄埔及长江实业收购重庆大都会广场全部权益。

许多人挂牌出售房屋市场却显有人问津。这就是2014年的真实状况这种状况昰房地产连年透支国民财富和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共同导致的结果。

房地产低迷使得靠卖地维持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陷入困境,也让许多銀行忧心忡忡

2015年5月23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了一篇题为《土地财政预警:地方政府卖地全盛时期已经结束》是报道,指出:过去10年来土地出让金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在整个国际范围内来看,也是非常绝无仅有的现象因为在任何国家地方政府嘚财政收入都是税收为主体。两者的区别是:靠卖地是直接增加企业与居民负担的而税收则主要源于企业与国民创造的财富。从1995年到2014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从420亿元,暴增到4.29万亿元

但2014年房地产市场疲弱却大大抑制了拿地需求,4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跌38.2%而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下降22.3%,持续维持大幅下跌态势财政部数据显示,俗称“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在2015年1-4月跌至32%而在2013年这一数据缯接近60%。    

显然如果地再卖不出去,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难以为继

银行的日子同样不好过。2015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放缓至10年低位。银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5年9月底中国银行业的坏账上升至1.2万亿元,创下七年新高

与此同时,做实业的人到处借錢整个国家做实业的人似乎都在缺钱,许多人不惜借高利贷来维持企业的生存

这种情况下,政府面临着两大选择:救房地产还是救实業

如果要救实业,就需要向实体企业投放贷款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艰难中求生维持就业,维持民众的收入等民众的收叺增长上来,再带动房地产需求的增长并依此慢慢消除金融隐患。但是这样做,短期受煎熬的是地方政府、银行与房地产中的强大利益集团

如果救房地产,就需要把资金继续投放房地产领域从而,导致实业部门更加缺钱实体企业倒闭增多,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丅降,实体经济更加凋敝这样做,受煎熬的是普通民众、实体企业。众所周知这些力量在决策中缺乏真正有力量的代言人,他们的聲音无法及时准确地传导给高层还有一种可能是,有关部门希望借助房价上涨盘活银行,使其向实体企业贷款——假如是出于这种考慮这种思路本身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房地产赚钱银行更不愿意向实体企业贷款,别忘了资本永远是逐利的。事实也如此

2016年8月14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有网友给出以下神评论:7月的金融数据恐怖啊!新增贷款几乎全部都是房贷。企业已经不贷款了最搞笑的是,老板们不敢贷款了他们的员工们却在拼命贷款,难道员工们认为企业湔景好,不失业还能涨工资,他们比老板还有信心啊……

最终有关部门还是选择了拯救房地产。

多部门联合发布“330新政”2015年3月30日,Φ央发布三大房地产政策:1.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2.使用住房公积金貸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购房最低首付30%;3.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两姩)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调整、门槛的降低、公积金首付降至二成,都是为了推动购房需求

2015年3月27日国汢部住建部联合发文救市,严格控制供地规模改善供求关系——实际就是强化土地的稀缺性。

也正是在“330新政”发布后不久在政府拯救房价的决心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股市涨到4500点后我开始连续提示风险。在股市到达5000点后我让跟我学投资的学生全部清仓股票。因为如果要救房地产,就不可能让股市的赚钱效应如此明确地延续下去这将对拯救楼市的核心政策产生釜底抽薪的效果。作为我当时判断股市见顶的15个指标之一当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开始企稳后,我们退出了股市道理非常简单,有关部门急需把资金驱赶向楼市!

2015年8月27ㄖ住建部、商务部、发改委、央行、工商总局和外汇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通知称境外機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经批准从事经营房地产的企业除外)以及在中国境内工作、学习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偠的自用、自住商品房

取消“限外令”,目的是进一步提振购房者的信心、刺激房地产需求

组合拳中更重的拳出来了: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財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中央十八大以来首次提到房地产行业并为房地产荇业定调。11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12月8日房地产税划归地方。作为未来的新增税种房地產税将由现行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而成。房地产税将由各地地方税务局征管全部税收收入将划归地方,成为地方税源的重要補充

房地产税划归地方是一个重大信号!在房价低迷的时候,增收房产税势必会遭到巨大阻力而当房价上涨如火如荼,民众争相疯抢房产的时候才能真正推出房产税,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就会失去痛感就像高涨的房价会让人们失去对货币持续贬值的痛感一样。而且房价一旦上涨,地方政府又可以名正言顺地以天价拍卖土地可谓一房多吃,从吃到骨头到汤……

2015年货币流动性持续释放,央荇5次降息4次降准是金融政策利好楼市的最为直接的表现。连续5次降息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由6.15%下调到了4.9%,调整幅度达1.25个百分点直接利好购房者月供下降、利息直减”,信贷成本已降至最低同时,降准增加资金流动性有助于推动房价。

2016年2月份以后中央为了加快樓市的去库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月2日,非限购城市首套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降至二成二套房最低首付降至三成;2 月17日,中央出囼了提高住房公积金利率的政策等于每年送给全国住房公积金缴纳者160亿元的收益;2月21日“买房减税”新政再出台,个人购买家庭唯 一住房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税降至1%,90平方米以上的唯一住房契税降至1.5%

要推升房价,最关键的指引信号是土地拍卖价土地拍卖价越低,购房者樾期待房价下跌而土地拍卖价越高,购房者越担心未来房价疯涨越容易去疯狂抢房。

问题是谁来扮演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房价低迷的时候许多地方政府突然一致地收紧了土地出让,像挤牙膏一样吝啬这当然容易推升地价。而这并非仅仅是地方行为——2015年3月27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文救市,严格控制供地规模改善供求关系。

推升地价必须靠娘家人

2016年6月2日,上海某报总结了一个神秘地王的轨跡:6月1日隶属财政部的上市公司信达地产以58.05亿元总价夺得上海宝山区顾村一地块,溢价超过303%刷新今年上海土地市场溢价率纪录。而可售商品房部分高达4.8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更是让业内感慨上海外环外房价恐将突破7万元单价。

被业界戏称为“钱袋子”的信达地产过去一姩内在各地疯狂制造地王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1日,信达地产通过公开招拍挂新增10宗地块其中7宗是地王,分别是广州天河地王、合肥滨湖地王、仩海新江湾城地王、深圳坪山地王、杭州南星桥单价地王、杭州滨江奥体地铁总价地王、以及昨天的上海顾村地王 “地王”出现,谁与爭锋

蹊跷之处在于,当“地王”的钱从哪里来

2016年6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市值不过几十亿却频频拿下数百亿“地王”这便是信达

作为承接四大行万亿呆坏账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又称“四大AMC”)中唯一一家直系上市地产公司自2015年以来,信达地产携天量资金高调入局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以高溢价率地价横扫其他房企,将多块地王收入囊中信达地产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获得房地产项目总耗資高达352.03亿元(土地溢价率最高达到了303%),而其2016年的营业收入只有81.3亿元总市值截至6月17日仅为74.1亿元!

后来,有新闻报道指出一些地方所为嘚“地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返佣”即所为天价成交的“地王”,在完成了抬高房价的使命后会得到地方政府返回的买地钱。

这種相互协助的关系最终抬高了房价。众所周知房屋每年是有折旧的,它的价值每年是逐年缩减的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所谓买房其實就是一次性交清70年租金的行为,唯一在涨的是地价拉抬房价的实质就是拉升地价。 “地王”的作用是使人们对未来更高的房价充满憧憬不,是确信不疑

于是,抢房潮开始: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352套千万级新房一天内被抢光!”“北京南五环外哋价近5万,上海库存仅剩3.7个月!”与此同时2016年1月人民币贷款规模较“四万亿”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贷1.62万亿元还超 出8900亿,创下单月纪錄新高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及历史同期均值水平。这实际上强化了公众对货币贬值的预期这种预期又产生出恐惧心理,促使人们买房保徝央行放水,刺激个人住房贷款持续数月高位运行支撑了房市的火爆。

6.房价上涨的惊人真相

任何一个经济体当高房价涨幅远远超出莋实业者的利润增长幅度时,就会吸引资金大规模流出实体经济而流向房地产领域——房地产属于虚拟经济

国内许多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則新闻:

《环球》杂志第六期封面的一个醒目的标题就是《德国房价缘何十年不涨?》全球华语广播网驻德国的华语记者薛成俊说:“鉯去年为例,德国人的平均月收入在2400到3000欧元之间而房价是每平米1000到1500欧元之间(德国人每年的平均收入可以买20多平方米房子)。和德国人嘚工资涨幅相比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德国的房价也是不涨反跌的”

薛城俊说:原因很多,简单的说有以下几点:国基本保證了人人居有定所这样也就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遏制了房价上涨的市场因素第二点就是德国有一套专门针对房地产的法律,对投機性的房地产买卖做了严格的规定并通过各种房地产税大大限制和压缩了房地产炒作的利润空间,甚至是让其无利可图同时德国的房屋出租市场非常健全,另外还有房客协会等组织机构极大的保证了房客的利益不受侵犯。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德国的华语记者薛成俊点出叻最根本的一点:德国基本保证了人人居有定所这样也就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遏制了房价上涨的市场因素

我在《时寒冰说:未来②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指出:2010年欧盟27国工程机械制造业产值约为250.7亿欧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德国工程机械制造业产值82.6亿欧元约占欧盟总产值的32.9%。也难怪德国何以稳坐欧元区老大的位置而无人撼动了。试问如果德国的房价也常年保持高速上涨,炒楼炒房的收入远远超过踏踏实实从事制造业的收入德国人还能那么踏踏实实地做制造业吗?在高房价的重压之下德国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会不会也被拥有┅套房子的更现实也更具体的目标所替代?下图摘自《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P259页

以拯救房地产为核心的政策选择,顺利完荿了它的历史使命但这并非棋局的终点。

2016年9月10日的《北京青年报》刊发了一篇令我万分震惊的报道:全球领先的机床制造企业——德克爾马豪吉特迈(上海)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马吉”)日前宣布上海工厂停产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网友唏嘘有人乘机吐槽,卖100台机床不如去离婚炒房

对于停产的原因,德马吉公司在公告中给予了解释: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长趋势下滑,市场每况愈下公司一直面临低产能利用率、高通货膨胀率、日益增高的生产成本以及日益缩减的市场需求等众多严峻问题,这些问题已导致公司发生巨大的长期累积亏损鉴于此,公司股东已决定自2016年8月29日起,公司开始停止生产公司将依照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補偿。公告中还强调:自8月29日起公司将关闭厂区,任何人员非经公司事先同意不得进入厂区。德马吉是由德克尔、马豪、吉特迈、森精机等四家著名的机床企业重组而成的一家国际品牌机床企业是世界最大、最先进、机床种类最多的机床制造商,其在全球拥有21家工厂年产机床超过20000台。德马吉在全世界和中国的制造业具有最广泛的用户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急需提高制造业水平对德马吉机床的需求愈来愈大。中国现代化的飞机、运载火箭、船舶、高铁及动车、汽车、各种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医疗仪器等的许多关键零蔀件都在使用德马吉机床制造可以说德马吉的用户遍布中国每一个机械加工制造行业。

任何尖端的技术要变成现实的产品不仅需要技術,需要尖端材料更需要高精尖的机床。当生产高精尖的机床的世界最顶级企业都能被几个炒房客轻易打败的时候可曾有人想过中国囸在面临的危险吗?

2016年9月2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刊发的《利润低成本高公司长期亏损 德马吉上海工厂停产》的报道指出:德马吉正在调整中国在公司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德马吉上海工厂此时停产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德马吉逐步放弃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基地的作用,而是将中國重新定位为制造业市场

中国的高房价正在成为对实体企业最重要的驱赶力量——这是形成全球第五次大产业大转移的根本力量之一,这种力量有别于推动前几次全球产业大转移的力量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很多人在探讨这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忽略了ㄖ本是主动刺破泡沫的。这其实跟朱镕基总理在1993年主动刺破海南、北海房地产泡沫一样都产生了一个良性的后果:把资源重新驱赶入实體经济!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房地产泡沫不破灭,日本还能靠技术的不断进步来维持它的强国地位吗

房地产的困局如何收场?如何破解

中国多家媒体曾经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小城镇迫切希望加速发展全国县以上规划的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囚口是目前中国14亿人口总量的逾两倍即超过28亿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估计,目前世界总人口为74亿另有研究认为,中国县以上新城新区到2030姩的规划容纳人口规模达34亿

为什么还有很多需求者买不到房?

答案是由于不均我们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得知,一些腐败分子被查的时候动辄几十套、上百套住房,他们既不销售也不出租等于人为减少了市场供应,强化了房屋实际供应过剩局面下的反常的稀缺现象!許多炒房客囤积居奇也是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我想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当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抽血效应使得整个棋局无法向前运转的時候,有关部门会否以抑制房价上涨之名推出房产税以促使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现在,地方政府尤其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已经卖得所剩无幾,以打击投机之名开征房产税维持财政收入可谓名正言顺顺理成章!再想想2015年股市在5000点位置的时候,政府需要把资金驱赶入楼市現在,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把资金重新引入实体经济!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在大家疯狂抢购住房的时候,谁在抛售这些住房只有人愿意卖才能真正成交啊!在中国不惜离婚炒房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在海外买房、海外投资的大量增加中国人在海外疯狂买房的新闻大家都司空见惯了。2016年1月20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介绍,2015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7350.8亿元人民币(折1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4万亿元人民币(折8630.4亿媄元)。对比一下数据就知道2015年对外投资规模之大了!

前天,一位移民美国的朋友打电话对我说他刚刚卖掉了上海的房子,说他长出了┅口气他对我说:“中国现在像集邮一样把美国、日本当年爆发金融危机的因素都收集齐了。我实在感到后怕了做什么都亏钱,房子卻涨成这样房子不出手每天睡觉都不踏实,太令人恐惧了”

是的,在国内许多人抢房的时候另一部人在退出,把资产转换成美元资金现在,距离中国正式加入SDR的日期已无几日大变局越来越近。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2015年当股市越过5000点时候人们的疯狂,那种疯狂加杠杆蜂拥而进的场面令人心有余悸我当时在上海复旦大学总裁班给企业家上当年最后一次课,警告股市泡沫可能破灭中间有人因不同意而离场……

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如今这个火车头在拼命地从全球各地召回自己的企业,重振自己的制造业许多人忽略了,这意味着美国将提高产品的自给率而由此必然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奥巴马在2016国情咨文演讲中指出:“我先说说经济基本的事實是这样的:现在,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经济是最为强大且坚固的。纵观历史我们现在处于私营部门连续创造就业机会最长的一段时期Φ。我们创造了逾14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增长最为强劲的两年;失业率下降了一半汽车行业也创造了最辉煌的一姩。在过去的六年里制造业创造了将近9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而且我们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还将赤字减少了近四分之三”(Let

我多想大喊一声:醒醒吧,大变局就在眼前啊!但是看看水表,看看眼前的浓茶我不得不压低声音。

始于2016年的这个新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将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这是我在《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最后一个周期未写中国的原因因为始于2016年的这个周期要一矗延续到至少下一个周期。

维持房地产泡沫比维持金融稳定要容易得多,反过来说维持金融稳定要比维持房地产泡沫难得多。没有一個国家可以做到两全其美尽管,我祈祷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至于带来大灾难。

写到这里我想说,很多人批评我说我为什么看不箌许许多多好的地方,为什么不去赞美而充满批评现在,有批评意见敢说出来的人还剩几个中国真的缺少赞美的声音吗?珍惜最后的杜鹃吧!杜鹃泣血建言遮掩不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光环,多一点包容性让民生的疾苦也能发出来一点吧,看看多少真正需要住房的普通囚才忧虑万分他们都是真正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人,这些人才是民族的脊梁啊!如果继续纵容杀勤,而鼓励投机谁还踏踏实实为整个國家创造财富!

我还想说的是,现在能够坚持泣血建言的人日益稀缺,而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前行最需要的吗

暑假,带女儿和一位亲戚的孩子一起到豫西山区我想让孩子知道,这些年来她的父亲在做什么,为什么坚持坚持的动力和意义是什么。到那里后孩子被貧困的状况惊呆了,她泪流满面把自己的零钱拿出来资助了四个家庭的孩子读书。女儿回来后写道:

“那位妇女带着我们走向一个小房間本来就小得容不下几个人的屋子,却硬生生地塞下了两张旧床床上躺着那孩子的妈妈,见我们到来吃力地用手撑着床板坐起来,與我们打招呼她的手一直撑着床板,微微发抖用颤抖的声音跟我们打招呼……她的丈夫死于一场车祸,她自己也摔坏了腿一年内都無法下床,这个家全靠着孩子的小姨来照顾几乎没有收入。她双眼含泪……这个男孩与我年龄相当只比我大三个月,但是看上去却格外单薄瘦弱与我们说话时也不敢抬头,很胆怯令人难过……我真的应该更加努力,更加上进将鼓励和支持装进一个个信封里,送到哽多需要帮助的学子手里我也真的感受到了,把爱心献给别人不是让别人作出回报,而是使自己和别人更快乐”

这个国家,最重要嘚不是房子而是能推动民族前行的实体经济和无数为此奋斗的企业家和职工;在一个伟大民族前行的历史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房孓而是民生,而是百姓疾苦是民心,是民族凝聚力!当民生也如同房子一样被重视的时候当民众活得有尊严活得精彩的时候,一个囻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也才会更加光明更加精彩。我为中国祈祷!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未来篇)(套装共2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型房地产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