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F上蓝名,NOIPCF怎么提高抢法?组中大概能获得怎样的成绩

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今年的NOIP停了3个星期的课,本以为状态不错,可以有良好的发挥,但是考试结束后却因为一些平时没注意到的细节导致考挂了。
第一题还是比较符合NOIP的难度,就是一个模拟题。但第二题就开始画风突变了。是一道不那么裸的树上路径问题,本以为也不会太难,但是居然想了5分钟还没有想到正解。就先去看看第三题。居然是期望题,NOIP考期望!说好的不考概率相关呢!想了一下还是有思路的,可以设状态dp,就没往细想。回头想第二题,感觉是把路径拆开后分类讨论,想了10分钟,有个nlogn的思路,感觉能过就开始打了。第一题还是很好打的。第二题有了思路后也不难实现,打了对拍拍过后还剩一个小时搞第三题。一开始推了个转移,由于当时时间不多了,就马上开始码,码完以后调了一下发现有问题,只好换了暴力。
测完民间数据后,发现我第二题挂了,一脸懵逼,拍过怎么会挂呢?拿到程序调了一下,发现时倍增打错了!把倍增的两个循环打反了。但是由于我的拍是按顺序插入树上结点的所以没有拍出错,真的是智障了。第三题,打了几档部分分,但是floyd的n都打成了v。本来可以拿个高分的,但是瞬间就变成了低分了。
先看第一题,是组合数的题,一开始以为是单组询问直接暴力就可以了。第二题,好难,没什么思路,只会nlogn的暴力,对于正解没什么思路就看下一题。第三题,一眼看上去是要先把所有的抛物线预处理出来,然后再暴力dp,可是复杂度是2n*n2的,想了想是可以卡掉的,但是想了几分钟有没有想到更优的解法,但是想到了一种可以解决特殊情况的方法。也许能骗多点分。重新看第一题,发现有多组数据,但还是可以做的,第一想法是把阶乘上的每个数除一下k,感觉能做就没多想,马上开始打。对拍时也用了这种计算方法,但是矩阵前缀和那里有了暴力。第二题直接打个堆,很快就打完了,打完以后发现每次砍蚯蚓可以分几个数组分别维护,但是但觉做法是和t有关就没有往下想。去码第三题暴力,打完以后发现很难拍,只好肉眼调试。
第一题又挂了!什么鬼,仔细想了想发现我的做法只有在k是质数是才是对的。考场上怎么就以为这是对的呢?一下60分就没了,别人都对了的题我们对,在考场上思路不够严谨,而拍又太弱。就导致没有拍出问题。而且最后一题的fabs都打成了abs,考试时没注意,导致都打错了。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卡成0分。
虽然正式成绩还没出,但是大概的成绩已经知道了,感觉好多能拿的分都没拿到,算一下200分就这样没了,省选的压力就很重了。这次连一等奖有没有都不知道了。看来真的是要好好总结一下。仔细想想,对于每道题的解法,只有第二天的第二题是没想出正解的,但是关键问题就在于对于代码的正确性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对拍打的都不够强。所以下面就总结一下这次比赛的失误,对拍的注意事项和日后的安排。
这次比赛的失误
1.第一天第二题倍增for循环打反了,由于构造数据时是按编号顺序加入节点,没有拍出错。
2.第一天提三题floyd的v打成了n,没有拍,也没检查出来。
3.第二天第一题,思路有问题,按照是质数的情况做了。打的对拍用的是同一种判定方法,没有拍出错。
4.第二天第三题的fabs打成了abs,由于没打拍,也没发现。
把失误一一列出以后,发现居然有4道题都是存在漏洞的。这里加起来丢的至少有200分。感觉对于我来说,程序的正确率已经不是小问题了,而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想出来没打对,比没想出来更糟糕。平时做比赛时,也不是感觉自己也没有特别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总感觉在考场上就会注意到,可是这次比赛就吃了个大亏。看来平时的训练不仅仅是对思维的锻炼,更是对考场时各种特发情况的体现。如果平时不注意,考试的总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等着你。所以在做模拟赛时,更重要的是要程序的准确性,做到自己估多少分,就拿到多少分。这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对拍中的注意事项
1.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尽量在对拍的程序中和原来的程序有公用的部分,如果这个部分有问题,那么久拍不出来了。
2.加入数据要生成一棵树,不要一个个结点生成,要用并查集来生成,以保证树的随机性,不然可能会遗落很多程序中的问题。
3.对拍中的程序不要有自己不确定的算法。不然可能对拍程序本身就是错的。
4.生成数据时记得打srand(time(0))
5.批处理文件要注意比较的文件是不是两个程序输出的不同的文件。
6.要用小数据测试程序的正确性,用大数据测试程序的数组大小,变量大小,边界有没有问题。
日后训练的方向
首先,毫无疑问的就是提升代码准确度,这甚至比学多两个算法更有用,这方面可以在平时的模拟赛中逐渐提升,也就是说在模拟赛中,要以代码准确度为第一目标。
而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去做更多的题目,现在我的打算是跟两种方法来做题,一种是思考完要把代码写出来,这一般针对细节较多,或者是与一些比较难打的算法有关。另一种就是,只是思考,不写代码。这就针对一些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已达到即提升代码实现能力,又提高思维的作用。
对于题目来源就先把握好OJ上的资源,然后可以去CF,CC中找一些思维难度大的题目去做。而BC,UOJ这些网站上的比赛也尽量去做,增加提高自己的机会。
怎么说,上一年NOIP考挂之后,心里想着当时才高一,还有一年,但现在高二的NOIP也发挥不好。这也许是偶然的,但更多的,应该是必然的,平时训练总想着多做点题,就没有注意到一些很关键的细节,不够严谨。这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没想到这次给了我一个这么大的教训。由于NOIP分数占省选的30%,所以进省队的机会也变小了不少。虽然觉得和遗憾,但是心里中是有种不服的感觉。虽说机会不大,但总想去抓住。离省选只剩半年了,但是毕竟还有半年。趁着这半年的时间,从心底里感觉还想拼一下,如果就这样放弃了,可能会轻松不少,但是必定会留下遗憾。
【GDOI模拟】两场总结
NOIP2017总结&反思
HNOI2017总结
没有更多推荐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CF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15)复赛普及组C.doc 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CCF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15)复赛普及组CCF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15)复赛普及组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CCF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15)复赛
(请选手务必仔细阅读本页内容)
中文题目名称 金币 扫雷游戏 求和 推销员
英文题目与子目录名 coin mine sum salesman
可执行文件名 coin mine sum salesman
输入文件名 coin.in mine.in sum.in salesman.in
输出文件名 coin.out mine.out sum.out salesman.out
每个测试点时限? 1秒
测试点数目? 10
每个测试点分值 10
附加样例文件 有
结果比较方式 全文比较(过滤行末空格及文末回车)
题目类型 传统
运行内存上限 128M
提交源程序文件名
对于C++语言 coin.cpp mine.cpp sum.cpp salesman.cpp
对于C语言 coin.c mine.c sum.c salesman.c
对于Pascal语言 coin.pas mine.pas sum.pas salesman.pas
四、注意事项:?
1、文件名(程序名和输入输出文件名)必须使用英文小写。?
2、C/C++中函数main()的返回值类型必须是int,程序正常结束时的返回值必须是0。?
3、全国统一评测时采用的机器配置为:CPU?AMD?Athlon(tm)?II?x2?240?processor,2.8GHz,内存4G,上述时限以此配置为准。?
4、只提供Linux格式附加样例文件。?
5、特别提醒:评测在当前最新公布的NOI?Linux下进行,各语言的编译器版本以其为准。
6、本文档的OnlineJudge是洛谷的,请在评测时登录你的洛谷账号。顺带一下,普及组洛谷网址/contest/show?tid=303;提高组/contest/show?tid=302。
7、本文档的所有资料都来自互联网。如有错误请自行修改。
(coin.cpp/c/pas) 【Online judge】
【问题描述】
国王将金币作为工资,发放给忠诚的骑士。第一天,骑士收到一枚金币;之后两天(第二天和第三天),每天收到两枚金币;之后三天(第四、五、六天),每天收到三枚金币;之后四天(第七、八、九、十天),每天收到四枚金币……;这种工资发放模式会一直这样延续下去:当连续N天每天收到N枚金币后,骑士会在之后的连续N+1天里,每天收到N+1枚金币。
请计算在前K天里,骑士一共获得了多少金币。
【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名为coin.in。
输入文件只有1行,包含一个正整数K,表示发放金币的天数。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名为coin.out。
输出文件只有1行,包含一个正整数,即骑士收到的金币数。
【输入输出样例1】
coin.in coin.out
见选手目录下的coin/coin1.in和coin/coin1.ans。
【输入输出样例1说明】
骑士第一天收到一枚金币;第二天和第三天,每天收到两枚金币;第四、五、六天,每天收到三枚金币。因此一共收到1+2+2+3+3+3=14枚金币。
【输入输出样例2】
coin.in coin.out
见选手目录下的coin/coin2.in和coin/coin2.ans。
【数据说明】
对于100%的数据,1?≤?K?≤?10,000。
2.?扫雷游戏
(mine.cpp/c/pas)【Online judge】
【问题描述】
扫雷游戏是一款十分经典的单机小游戏。在n行m列的雷区中有一些格子含有地雷(称之为地雷格),其他格子不含地雷(称之为非地雷格)。玩家翻开一个非地雷格时,该格将会出现一个数字——提示周围格子中有多少个是地雷格。游戏的目标是在不翻出任何地雷格的条件下,找出所有的非地雷格。
现在给出n行m列的雷区中的地雷分布,要求计算出每个非地雷格周围的地雷格数。
注:一个格子的周围格子包括其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八个方向上与之直接相邻的格子。
【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名为mine.in。
输入文件第一行是用一个空格隔开的两个整数n和m,分别表示雷区的行数和列数。
接下来n行,每行m个字符,描述了雷区中的地雷分布情况。字符’*’表示相应格子是地雷格,字符’?’表示相应格子是非地雷格。相邻字符之间无分隔符。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名为mine.out。
输出文件包含n行,每行m个字符,描述整个雷区。用’*’表示地雷格,用周围的地雷个数表示非地雷格。相邻字符之间无分隔符。
【输入输出样例1】
mine.in mine.out
见选手目录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2页12页11页17页12页12页12页12页28页30页我是2016届1班学生,是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的一员。曾获得NOIP,2014一等奖,NOI2014一等奖,APIO2014一等奖。信息学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问。学军信息学团队有许多聪明机灵的成员,更有和蔼可亲的教练,他为我们提供了XJOI这一高端的平台,为我们的水平提高做了不少努力。我非常感恩学军中学给我们提供的环境!
我是学军中学2006届毕业生生魏越闽,在校期间曾获得第五届NOI银牌,被保送至复旦大学读书。大学期间,我曾与同学一起创建AA游戏对战平台,平台流行于数十所高校间,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超过3万人,可惜后来因发展不善而关闭。2014年,我再次投身手游开发,目前产品尚在研发中。 感谢母校和各位老师的培养,学军不仅给了我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而且让我找到了愿意为止奋斗一生的方向。
我是学军中学2007届毕业生徐源,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现在Google总部从事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开发工作。高一时,我由镇海中学转入学军中学就读,学军中学教会了我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一往无前、相信自己能够搞定的信心和勇气。学军系统的信息学竞赛训练培养了我严谨推导的思维模式和踏实认真的做事风格,这段时光给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我而言,这一生漫长的追逐梦想的道路不管通往何处,起点就在学军。
我是学军中学2007届的毕业生唐铕泽,曾在2006年NOIP中获得一等奖,并保送至复旦大学。目前,我正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几年信息学奥赛的训练和参赛经历使我受益匪浅。一方面,我得以系统学习数学、算法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为我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竞赛队的经历培养了我永不言败的精神和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帮助我克服了学习、生活中的很多困难,并不断获得提升。
高翔,2010届毕业生。2007年进入信息学竞赛组,高中三年均获得信息学竞赛省一等奖。201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虽然高中毕业后,我没有继续攻读计算机专业,但参与竞赛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使我认识了一群优秀的伙伴。感谢徐先友老师,感谢学军。祝愿信息学团队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我是李恺威,学军中学2010届毕业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继续在计算机系高性能所攻读硕士。我初中就跟随徐老师学习信息学竞赛,初二获普及组一等奖,初三获提高组一等奖,高二暑假获得NOI金牌保送进入清华。信息学竞赛帮助我打下了扎实的编程基础,培养了我刻苦思考的习惯,锻炼了我解决难题的能力。在21世纪信息化的巨大浪潮中,我会用知识与勇气去奋力拼搏。
李宇亮,从初一开始学习信息学竞赛,初三获得普及组一等奖。高一获得提高组二等奖,并参加夏令营获得全国铜牌。高二开始参加学军中学内部的NOI集训,在高二暑假获得NOI2009金牌,并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大学期间获得过ACM分区第三名。同时参与实验室的研究,发表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一篇。现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邵林博, 学军中学2010届毕业生。自初中起,在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中参加训练,曾获信息学奥赛浙江省一等奖3次。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参与本科生科研项目,合作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现于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我是严羽洁,学军中学2004届毕业生,目前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运筹与控制方向攻读博士学位。曾获得国际数学建模比赛(mcm)一等奖、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淅江大学最高荣誉)、国家奖学金等。高中信息学团队的学习于我而言是一段意义非凡而又难忘的经历,它开拓了我的思维和眼界,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中学过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甚至到了博士生研究阶段也能发挥作用。祝愿母校越办越好,敬爰的老师们事事顺心,桃李满天下,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更上一层楼!
许是程, 学军中学2010届学生. 从高一开始进入学军信息竞赛组学习Pascal语言和算法, 获得2009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一等奖. 而后保送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求是科学班 (计算机) 学习, 目前在美国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交流, 主要从事多媒体视频检索系统开发工作. 平时喜欢玩铁人三项和电吉他, 迄今完成过两次全程马拉松和三次半程马拉松. 感谢高中时代的计算机启蒙教育, 希望母校越办越好,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军学子.
我是学军中学2010届毕业生张虞人,现就读于浙江财经大学。虽然过去好多年了,但从文澜到学军,六年的信息学竞赛时光仿佛还是昨天的事。信息学竞赛对我来说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但这六年的时光依然教会了我许多——坚持梦想,直面失败。最后,希望学军中学能越办越好,徐老师所带的信息学团队也能长盛不衰。
我是2011届12班的高欣,现在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曾获得过NOI2010金牌。与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团队共同度过的日子非常令人怀念,感谢徐老师带我进入信息学团队,也感谢一起学习的同学,正是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才使得我们这个团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希望学军中学发展越来越好,更希望学军信息学团队取得更多荣誉。
我是学军中学2011届毕业生卢轶,现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在2010年8月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铜牌,并因此保送进入浙江大学。在参与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三年里,我所学到的,除了编程语言以及各种经典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还有一些实用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些对我大学的学习帮助很大。
我是11级高三12班的张睿捷,现在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求是科学班。从初中起,我便跟随徐先友老师学习信息学,获得过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并因此保送进入浙江大学。我一直认为,信息学竞赛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要求我们用不同于一般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各种有趣的问题,思考算法、写代码、通过题目的过程给我带来很多乐趣。
我叫钱迪晨,是14届学军毕业的学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系。我从初中开始学习信息学,高中期间在徐老师的教导下取得了APIO金牌,全国银牌的成绩,保送进清华学习。平时的我不仅对信息学感兴趣,对于数学,音乐其他方面也有浓厚的兴趣。
我是学军中学2013届12班的学生邹昊,2013年的6月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开始了新的学习和生活。我曾经是徐老师竞赛团队中普通的一员,获得过全国联赛的一等奖。虽然一直表现平平,但在徐老师团队中的一年半时间里,我还是学习了很多。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些很不错的朋友,也经历了不少失败。徐老师是非常优秀的竞赛教练,我为曾是他团队中的一员感到骄傲。祝愿徐老师的竞赛团队越来越强,也祝愿学军中学能够更加出色。
我是学军中学2014级毕业生姜峻岩,目前就读于复旦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高中时,我开始了信息学竞赛的学习和训练,获得了NOIP一等奖的成绩,在大一时获得了ACM比赛广州赛区金奖。虽然我的竞赛之路起步较晚,比赛经历较少,但我坚信有付出总会有回报。在竞赛的道路上,学军中学的徐先友教练和信息竞赛的同学们都帮助了我很多。希望学军中学能在竞赛的道路上能越走越远,再创辉煌。
我是学军中学2014级毕业生蒋骐泽,现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在2013年7月举行的第3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铜牌,并取得复旦大学预录取资格。参与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三年里,除了专业的竞赛知识外,我还收获了友谊,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团队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之间总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学军参加竞赛的三年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三年。
我是学军中学2014届毕业生罗干,高一之后的暑假,我获得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保送资格,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作为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一员,我对计算机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曾两度成为浙江省省队的一员并获得NOI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信息学竞赛训练的经历,教会了我谦虚好学,让我认识到永远都有许多比我强的人存在,促进我不断砥砺自我,超越自我。
我是2014届10班的孙星远,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计算机科学班(也就是ACM班)的一员。曾经在NOI2013邀请赛当中取得银牌,特长是计算机。在杭州学军中学的信息学团队当中,我感受到了团队互帮互助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学军中学严谨的作风与徐老师的无私奉献,希望学军中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越来越棒,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我是学军中学2014届1班的吴萤西,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我在2013年7月举行的第30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铜牌。在学军信息学团队学习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我的竞赛水平,更是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讨论的能力等等,这些都使我获益匪浅。而这些一定是离不开教练徐老师的指导和学校创造的平台。为此,我衷心祝愿母校信息学奥赛再创辉煌!
我是2014届1班的尤肖天,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有幸于NOI2013邀请赛中获得银牌,进而取得了预录取资格。徐老师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信奥教练,他带领下的学军中学信息学奥赛团队是一支非常有特色的团队,有着老人带新人的传统,和自己出题和自己编写测试平台的能力,经过徐老师十年精心的维护和领导,形成了独有的培养模式。希望母校的学生能够越来越优秀,也希望母校的信息学团队能够走向国际!
章暄,学军中学2011届学生,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从初中开始学习计算机竞赛,高一获全国信息学联赛二等奖,高二、高三获全国信息学联赛一等奖,第30届全国信息学竞赛(邀请赛)铜牌,APIO2013铜牌。在学军计算机竞赛团队学习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信息学知识,坎坷的竞赛经历也让我渐渐成熟,让我学到了什么叫持之以恒。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经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过程。
我是学军中学2014级毕业生周子凯,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我在2013年7月举行的第3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因此获得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参与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三年里,除了专业的竞赛知识外,我也学到了网站开发、平面设计、音视频制作等多方面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学军参加竞赛的三年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三年。
初一起我开始接触信息学,着迷于一次次对算法的摸索的我坚持着这条路,走过了近五年。现在,信息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门竞赛,它好像早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为本就丰富的初高中生活添砖加瓦,构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探索天地。 经历多次联赛省选和全国总决赛洗礼,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演绎方方面面的精彩明天。
我是来自杭州学军中学的崔祎楠。我从小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的时候参加了虚拟机器人的比赛,获得了好成绩。初中开始接触信息学竞赛,我一下子就沉浸在了这门充满了挑战与乐趣的竞赛学科中。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取得了普及组一等奖的好成绩。进入高中,更难的题目和算法出现在我的面前。经过学习,我也获得了提高组一等奖的好成绩。虽然最终技不如人,没能进入省队,但学习经历使我获益匪浅。
退役OIer。高三狗。 对OI的热爱和坚持是我中学阶段最难忘的回忆。 对各类算法数据结构的学习让我更加充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尽管在NOI中惜败,然而我觉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并不后悔自己的OI之路。 希望未来有机会TC/CF双红。
我最早接触信息学是在小学,不过,我是到了初中才开始拿到奖项,初二时我第一次参加信息学联赛的普及组比赛,然后非常幸运地拿到了一等奖,从此和信息学的关系更加紧密。随后几年中我又多次参加了提高组比赛,也拿到了一等奖,我对自己有了更充足的信心,在离开高中进入大学后,我相信自己还是会继续在信息学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是王逸松,是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一名成员。我认为,搞信息学竞赛是一种乐趣,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算法,解决了很多难题。 有时甚至为了一道题睡不着觉,问同学也不知道,直到某天吃饭时突然会做了。 花几天时间做出的难题,其乐无穷。 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讨论题目,我还认识了很多学军的、浙江的、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OIer。 总之,搞OI一定不会比搞文化课轻松,但是一定能收获更多乐趣。
我是学军中学高三(2)班的谢瑶瑶,来自于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的故乡----余姚。 在学军中学这样一个信息学牛人辈出的地方,我喜欢上了电脑编程。我有付出,有收获,也有失落。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获得了NOIP2012、NOIP2013两个提高组一等奖。然而,无论成绩优劣,信息学竞赛更多地是让我学会了执着,学会了坚持,这将是我受益一生的经历。
回忆搞竞赛这两年,说实话过的并不轻松。为了挤出晚上搞竞赛的时间,把课间时间都用来写作业;为了找出代码中的错误,花费整天时间; 为了一道“素不相识”的题目,要翻来覆去好久才能入睡。但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会更加坚定地走上这条“不归路”。OI带给我的是把整天安排满的充实、 是找出错误之后的欣喜、是终于得以入睡时的安逸。竞赛路上我们收获的不只是辛苦,更多的是自己和别人的笑脸。
我是学军中学2015届的颜姜哲。回想刚刚结束的OI生涯,我将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时光,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在电脑前挥汗如雨地学习与解题,夜以继日,自愿放弃双休日与寒暑假。虽然最后遗憾地在NOI上以一枚银牌结束了我的竞赛生涯,与集训队和保送失之交臂,但我仍然无怨无悔,因为OI所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不是高考保送或者加分,而是毅力、定力、耐心等从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在此学军信息学团队成立十周年的特殊节日,我要感谢在给我很大帮助的教练徐先友老师,以及团队中的所有OIer们。没有你们,我将不能成为现在的我。
我是郑涌。我常在数学世界里遨游,在绿茵场上奔跑。虽然都不是特别擅长,但还是很享受的。OIer。学军中学的OIer。在我个人来说,绝对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最初抱着好奇的心开始了我的OI生涯,走了弯路,又不够努力,所以算法水平代码水平都不高。但是竞赛让我收获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总而言之,我很荣幸曾经是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组的一员。
我是2016届二班吉如一,是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中的一员。曾获得NOI2014银牌,2014年、2013年noip提高组一等奖,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学军的大家庭中可以处处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能够更好地投入竞赛中去。在竞赛教练徐老师的指导之下,在同学的互帮互助中,计算机学习渐入佳境,学习的过程中也享受到极大乐趣。我是2016届1班学生,是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的一员。曾获得NOIP,2014一等奖,NOI2014一等奖,APIO2014一等奖。信息学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问。学军信息学团队有许多聪明机灵的成员,更有和蔼可亲的教练,他为我们提供了XJOI这一高端的平台,为我们的水平提高做了不少努力。我非常感恩学军中学给我们提供的环境!
我是学军中学2006届毕业生生魏越闽,在校期间曾获得第五届NOI银牌,被保送至复旦大学读书。大学期间,我曾与同学一起创建AA游戏对战平台,平台流行于数十所高校间,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超过3万人,可惜后来因发展不善而关闭。2014年,我再次投身手游开发,目前产品尚在研发中。 感谢母校和各位老师的培养,学军不仅给了我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而且让我找到了愿意为止奋斗一生的方向。
我是学军中学2007届毕业生徐源,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现在Google总部从事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开发工作。高一时,我由镇海中学转入学军中学就读,学军中学教会了我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一往无前、相信自己能够搞定的信心和勇气。学军系统的信息学竞赛训练培养了我严谨推导的思维模式和踏实认真的做事风格,这段时光给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我而言,这一生漫长的追逐梦想的道路不管通往何处,起点就在学军。
我是学军中学2007届的毕业生唐铕泽,曾在2006年NOIP中获得一等奖,并保送至复旦大学。目前,我正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几年信息学奥赛的训练和参赛经历使我受益匪浅。一方面,我得以系统学习数学、算法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为我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竞赛队的经历培养了我永不言败的精神和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帮助我克服了学习、生活中的很多困难,并不断获得提升。
高翔,2010届毕业生。2007年进入信息学竞赛组,高中三年均获得信息学竞赛省一等奖。201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虽然高中毕业后,我没有继续攻读计算机专业,但参与竞赛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使我认识了一群优秀的伙伴。感谢徐先友老师,感谢学军。祝愿信息学团队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我是李恺威,学军中学2010届毕业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继续在计算机系高性能所攻读硕士。我初中就跟随徐老师学习信息学竞赛,初二获普及组一等奖,初三获提高组一等奖,高二暑假获得NOI金牌保送进入清华。信息学竞赛帮助我打下了扎实的编程基础,培养了我刻苦思考的习惯,锻炼了我解决难题的能力。在21世纪信息化的巨大浪潮中,我会用知识与勇气去奋力拼搏。
李宇亮,从初一开始学习信息学竞赛,初三获得普及组一等奖。高一获得提高组二等奖,并参加夏令营获得全国铜牌。高二开始参加学军中学内部的NOI集训,在高二暑假获得NOI2009金牌,并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大学期间获得过ACM分区第三名。同时参与实验室的研究,发表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一篇。现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邵林博, 学军中学2010届毕业生。自初中起,在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中参加训练,曾获信息学奥赛浙江省一等奖3次。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参与本科生科研项目,合作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现于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我是严羽洁,学军中学2004届毕业生,目前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运筹与控制方向攻读博士学位。曾获得国际数学建模比赛(mcm)一等奖、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淅江大学最高荣誉)、国家奖学金等。高中信息学团队的学习于我而言是一段意义非凡而又难忘的经历,它开拓了我的思维和眼界,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中学过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甚至到了博士生研究阶段也能发挥作用。祝愿母校越办越好,敬爰的老师们事事顺心,桃李满天下,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更上一层楼!
许是程, 学军中学2010届学生. 从高一开始进入学军信息竞赛组学习Pascal语言和算法, 获得2009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一等奖. 而后保送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求是科学班 (计算机) 学习, 目前在美国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交流, 主要从事多媒体视频检索系统开发工作. 平时喜欢玩铁人三项和电吉他, 迄今完成过两次全程马拉松和三次半程马拉松. 感谢高中时代的计算机启蒙教育, 希望母校越办越好,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军学子.
我是学军中学2010届毕业生张虞人,现就读于浙江财经大学。虽然过去好多年了,但从文澜到学军,六年的信息学竞赛时光仿佛还是昨天的事。信息学竞赛对我来说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但这六年的时光依然教会了我许多——坚持梦想,直面失败。最后,希望学军中学能越办越好,徐老师所带的信息学团队也能长盛不衰。
我是2011届12班的高欣,现在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曾获得过NOI2010金牌。与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团队共同度过的日子非常令人怀念,感谢徐老师带我进入信息学团队,也感谢一起学习的同学,正是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才使得我们这个团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希望学军中学发展越来越好,更希望学军信息学团队取得更多荣誉。
我是学军中学2011届毕业生卢轶,现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在2010年8月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铜牌,并因此保送进入浙江大学。在参与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三年里,我所学到的,除了编程语言以及各种经典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还有一些实用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些对我大学的学习帮助很大。
我是11级高三12班的张睿捷,现在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求是科学班。从初中起,我便跟随徐先友老师学习信息学,获得过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并因此保送进入浙江大学。我一直认为,信息学竞赛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要求我们用不同于一般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各种有趣的问题,思考算法、写代码、通过题目的过程给我带来很多乐趣。
我叫钱迪晨,是14届学军毕业的学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系。我从初中开始学习信息学,高中期间在徐老师的教导下取得了APIO金牌,全国银牌的成绩,保送进清华学习。平时的我不仅对信息学感兴趣,对于数学,音乐其他方面也有浓厚的兴趣。
我是学军中学2013届12班的学生邹昊,2013年的6月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开始了新的学习和生活。我曾经是徐老师竞赛团队中普通的一员,获得过全国联赛的一等奖。虽然一直表现平平,但在徐老师团队中的一年半时间里,我还是学习了很多。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些很不错的朋友,也经历了不少失败。徐老师是非常优秀的竞赛教练,我为曾是他团队中的一员感到骄傲。祝愿徐老师的竞赛团队越来越强,也祝愿学军中学能够更加出色。
我是学军中学2014级毕业生姜峻岩,目前就读于复旦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高中时,我开始了信息学竞赛的学习和训练,获得了NOIP一等奖的成绩,在大一时获得了ACM比赛广州赛区金奖。虽然我的竞赛之路起步较晚,比赛经历较少,但我坚信有付出总会有回报。在竞赛的道路上,学军中学的徐先友教练和信息竞赛的同学们都帮助了我很多。希望学军中学能在竞赛的道路上能越走越远,再创辉煌。
我是学军中学2014级毕业生蒋骐泽,现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在2013年7月举行的第3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铜牌,并取得复旦大学预录取资格。参与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三年里,除了专业的竞赛知识外,我还收获了友谊,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团队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之间总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学军参加竞赛的三年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三年。
我是学军中学2014届毕业生罗干,高一之后的暑假,我获得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保送资格,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作为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一员,我对计算机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曾两度成为浙江省省队的一员并获得NOI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信息学竞赛训练的经历,教会了我谦虚好学,让我认识到永远都有许多比我强的人存在,促进我不断砥砺自我,超越自我。
我是2014届10班的孙星远,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计算机科学班(也就是ACM班)的一员。曾经在NOI2013邀请赛当中取得银牌,特长是计算机。在杭州学军中学的信息学团队当中,我感受到了团队互帮互助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学军中学严谨的作风与徐老师的无私奉献,希望学军中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越来越棒,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我是学军中学2014届1班的吴萤西,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我在2013年7月举行的第30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铜牌。在学军信息学团队学习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我的竞赛水平,更是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讨论的能力等等,这些都使我获益匪浅。而这些一定是离不开教练徐老师的指导和学校创造的平台。为此,我衷心祝愿母校信息学奥赛再创辉煌!
我是2014届1班的尤肖天,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有幸于NOI2013邀请赛中获得银牌,进而取得了预录取资格。徐老师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信奥教练,他带领下的学军中学信息学奥赛团队是一支非常有特色的团队,有着老人带新人的传统,和自己出题和自己编写测试平台的能力,经过徐老师十年精心的维护和领导,形成了独有的培养模式。希望母校的学生能够越来越优秀,也希望母校的信息学团队能够走向国际!
章暄,学军中学2011届学生,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从初中开始学习计算机竞赛,高一获全国信息学联赛二等奖,高二、高三获全国信息学联赛一等奖,第30届全国信息学竞赛(邀请赛)铜牌,APIO2013铜牌。在学军计算机竞赛团队学习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信息学知识,坎坷的竞赛经历也让我渐渐成熟,让我学到了什么叫持之以恒。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经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过程。
我是学军中学2014级毕业生周子凯,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我在2013年7月举行的第3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因此获得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参与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三年里,除了专业的竞赛知识外,我也学到了网站开发、平面设计、音视频制作等多方面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学军参加竞赛的三年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三年。
初一起我开始接触信息学,着迷于一次次对算法的摸索的我坚持着这条路,走过了近五年。现在,信息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门竞赛,它好像早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为本就丰富的初高中生活添砖加瓦,构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探索天地。 经历多次联赛省选和全国总决赛洗礼,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演绎方方面面的精彩明天。
我是来自杭州学军中学的崔祎楠。我从小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的时候参加了虚拟机器人的比赛,获得了好成绩。初中开始接触信息学竞赛,我一下子就沉浸在了这门充满了挑战与乐趣的竞赛学科中。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取得了普及组一等奖的好成绩。进入高中,更难的题目和算法出现在我的面前。经过学习,我也获得了提高组一等奖的好成绩。虽然最终技不如人,没能进入省队,但学习经历使我获益匪浅。
退役OIer。高三狗。 对OI的热爱和坚持是我中学阶段最难忘的回忆。 对各类算法数据结构的学习让我更加充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尽管在NOI中惜败,然而我觉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并不后悔自己的OI之路。 希望未来有机会TC/CF双红。
我最早接触信息学是在小学,不过,我是到了初中才开始拿到奖项,初二时我第一次参加信息学联赛的普及组比赛,然后非常幸运地拿到了一等奖,从此和信息学的关系更加紧密。随后几年中我又多次参加了提高组比赛,也拿到了一等奖,我对自己有了更充足的信心,在离开高中进入大学后,我相信自己还是会继续在信息学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是王逸松,是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的一名成员。我认为,搞信息学竞赛是一种乐趣,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算法,解决了很多难题。 有时甚至为了一道题睡不着觉,问同学也不知道,直到某天吃饭时突然会做了。 花几天时间做出的难题,其乐无穷。 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讨论题目,我还认识了很多学军的、浙江的、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OIer。 总之,搞OI一定不会比搞文化课轻松,但是一定能收获更多乐趣。
我是学军中学高三(2)班的谢瑶瑶,来自于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的故乡----余姚。 在学军中学这样一个信息学牛人辈出的地方,我喜欢上了电脑编程。我有付出,有收获,也有失落。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获得了NOIP2012、NOIP2013两个提高组一等奖。然而,无论成绩优劣,信息学竞赛更多地是让我学会了执着,学会了坚持,这将是我受益一生的经历。
回忆搞竞赛这两年,说实话过的并不轻松。为了挤出晚上搞竞赛的时间,把课间时间都用来写作业;为了找出代码中的错误,花费整天时间; 为了一道“素不相识”的题目,要翻来覆去好久才能入睡。但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会更加坚定地走上这条“不归路”。OI带给我的是把整天安排满的充实、 是找出错误之后的欣喜、是终于得以入睡时的安逸。竞赛路上我们收获的不只是辛苦,更多的是自己和别人的笑脸。
我是学军中学2015届的颜姜哲。回想刚刚结束的OI生涯,我将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时光,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在电脑前挥汗如雨地学习与解题,夜以继日,自愿放弃双休日与寒暑假。虽然最后遗憾地在NOI上以一枚银牌结束了我的竞赛生涯,与集训队和保送失之交臂,但我仍然无怨无悔,因为OI所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不是高考保送或者加分,而是毅力、定力、耐心等从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在此学军信息学团队成立十周年的特殊节日,我要感谢在给我很大帮助的教练徐先友老师,以及团队中的所有OIer们。没有你们,我将不能成为现在的我。
我是郑涌。我常在数学世界里遨游,在绿茵场上奔跑。虽然都不是特别擅长,但还是很享受的。OIer。学军中学的OIer。在我个人来说,绝对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最初抱着好奇的心开始了我的OI生涯,走了弯路,又不够努力,所以算法水平代码水平都不高。但是竞赛让我收获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总而言之,我很荣幸曾经是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组的一员。
我是2016届二班吉如一,是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中的一员。曾获得NOI2014银牌,2014年、2013年noip提高组一等奖,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学军的大家庭中可以处处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能够更好地投入竞赛中去。在竞赛教练徐老师的指导之下,在同学的互帮互助中,计算机学习渐入佳境,学习的过程中也享受到极大乐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f手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