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在什么时候放出合金弹头出到几了

导弹弹头/导弹弹头
毁伤目标的专用装置。亦称导弹战斗部。它一般安装在导弹前部,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成  /导弹弹头
导弹弹头主要由壳体、战斗装药、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组成(图 1)。战略弹道导弹弹头有的还装有制导系统和突防装置。
壳体& 是放置战斗装药等的构件,一般为尖锥或钝锥形。由于弹头的使命和承受高温、高压气流的要求不同,壳体的材料也不同。多为杀伤爆破弹头,其壳体一般用钢材制成。战略弹道导弹弹头的壳体,为减轻重量和增加强度,通常选用铝合金。战略弹道导弹弹头,为适应再入大气层时,在高温、高压气流烧蚀和粒子云(如雨、雪、冰晶或其他物质微粒)侵蚀的情况下,要求能继续飞行,各种装置和系统能正常工作,必须解决弹头防热问题。因此,除选择合理外形外,还必须选用优质防热材料。早期多采用石棉或玻璃布增强的酚醛塑料,后来为减少烧蚀量和提高抗粒子云性能,采用了高应变石墨、高硅氧/酚醛、碳/酚醛、三向碳/碳等复合材料。   
战斗装药& 导弹毁伤目标的能源。采用核装药、普通装药、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或其他预制杀伤件。弹头采用核装药;战术导弹弹头多采用普通装药,有的也采用核装药。核弹头威力用梯恩梯当量表示,分为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和千万吨级。   
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 引爆装置用于适时引爆战斗部,主要由信号接收、传递和执行机构组成,通常分为触发引信和非触发引信两大类。触发引信须与目标实体直接接触或碰撞才能引爆,有瞬时引爆和延期引爆两种,非触发引信是在进入目标适当高度或距离的范围即能引爆,有气压、无线电、磁、光、声、电容和电感引信,以及时间和过载引信等,分别属于主动式、半主动式、被动式。现代导弹弹头一般采用复合引信。保险装置用于保证弹头在运输、贮存、发射和飞行时的安全,通常采用多级保险装置。   
弹头制导系统& 用于战略弹道导弹弹头,以提高其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和摧毁目标的能力。其中,采用末助推制导系统,该系统在多弹头母舱释放弹头时,能修正弹道在主动段产生的误差,调整母舱的速度、方向和姿态,使其按预定程序释放弹头,分别沿不同轨道命中目标;的制导系统,能使弹头机动、变轨,以躲避反导弹系统的拦截,并修正由于机动飞行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使其较准确地命中目标。   
突防装置& 为使战略弹道导弹具有突破敌方反导弹系统的能力,采用的突防装置和突防技术主要有:释放的诱饵,采用隐身技术以减少弹头的雷达有效反射面,提高弹头的再入大气层速度,增大再入角度;采用多弹头和机动弹头,对弹头进行等。   
分类  /导弹弹头
按每枚导弹所携带的弹头数量,可分为单弹头和多弹头。其中,单弹头,可分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与弹体呈刚性连接的不分离弹头(如反坦克导弹弹头)和只在弹道主动段与弹体相连的分离弹头(如战略弹道导弹弹头)。多弹头,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机动式。按弹头在弹道被动段的可控性,可分为有控弹头和无控弹头。按作战任务,可分为战术导弹弹头和战略导弹弹头,有的国家还有战役战术导弹弹头。按战斗装药,可分为核弹头、普通装药弹头、化学战剂弹头和生物战剂弹头。其中,核弹头有原子弹头、氢弹头和中子弹头等。普通装药弹头主要有:利用爆炸时的破片和预制件杀伤目标的杀伤弹头;利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摧毁目标的爆破弹头;利用聚能效应穿透装甲和混凝土建筑物的聚能弹头,以及燃烧弹头等。   
简史  /导弹弹头
导弹弹头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研制的 V-2导弹,是采用普通装药的不分离单弹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等国开始研制分离单弹头。由于中程以远弹道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时,速度高达十几倍音速,气动加热使弹头表面产生3000℃以上的温度,热流量每平方米·秒高达几万千卡。为解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防热问题,早期曾采用热沉式弹头。它是在弹头顶端装上一个用热容量较大的金属(如钨、钼、铜等)制成的钝头形吸热帽,利用吸热的方法来达到防热目的。如美国的“宇宙神”、“雷神”等导弹都是采用这种弹头。但其吸热量有限,又较笨重,后来被烧蚀式弹头所取代。烧蚀式弹头是在金属壳体外表覆盖一层防热材料,通过防热材料的烧蚀带走热量,既较好地解决了弹头的再入防热问题,还减轻了弹头重量。   
6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对付来袭战略弹道导弹的威胁,先后研制成功第一代反导弹系统,促使战略弹道导弹采用诱饵和干扰丝等单弹头突防手段。60年代末,反导弹系统采用相控阵雷达,高空、低空双层拦截和借助大气过滤等措施,使单弹头突防手段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这就促进了多弹头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和分导式多弹头。为提高弹头在核环境下的生存和突防能力,还采取了抗核加固措施。   
70年代初,为进一步解决战略弹道导弹的突防问题,美国研制了不带末制导系统的机动式多弹头。70年代中期,美国又开始研制带末制导系统的。在这个时期,美苏两国还改进了分导式多弹头,增加了弹头数量,提高了命中的精度(图2)。法国也研制成功分导式多弹头。
导弹弹头  
展望  /导弹弹头
战略弹道导弹将进一步改进分导式多弹头和发展机动式弹头,以提高弹头的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战术导弹将发展新型普通装药弹头和中子弹头等特种核弹头,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和毁伤目标的能力。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兵工自动化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47:0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R-36M弹道导弹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R-36M弹道导弹
R-36M弹道导弹(俄文:Р-36,代号:SS-18 &Satan&,中文:撒旦)是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研制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体积最大、威力最大的现役导弹。在编号上延续了R-36弹道导弹,但由于R-36无法满足军方需求,因而进行了重新设计,大幅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具备了很多第四代战略导弹的技术和战略思想特点。截止2000年9月,该各型该导弹共进行150次发射,除4次研发时代的发射失败以外,全部成功。[1]
R-36M弹道导弹发展沿革
R-36M弹道导弹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冷战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在“确保相互摧毁”战略思想指导下,美苏两国将拥有完全摧毁对方的能力作为遏制战争的前提,因而走上了全面的核武器军备竞赛。因此,美苏部署了大量战略导弹,同时,两国又开始考虑自身核武器的安全性,开始发展射程更远、当量更大、分导式弹头更多的坚固地下发射井式的导弹核武器。60年代,民兵弹道导弹的部署和改进使美国在武器竞赛中占据了先机,这在冷战的严酷气氛中是决不允许的。于是苏联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第四代陆基核导弹R-36M。
R-36M弹道导弹
在R-36M诞生前,苏联战略核武器的主体是R-36,一种专门用来打击美国发射井的重型导弹,该弹运载能力巨大,装载了千万吨级当量的。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种对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构成实际威胁的武器。但由于地面发射系统复杂,导致发射井抗摧毁能力较差,而且作战反应时间长、服役期短,因此其实用性不强,只能是纯粹的战略威慑武器。在其服役不到4年的1969年9月,苏联最高部长会议作出了研制其后继型R-36M的决定。[2]
R-36M弹道导弹早期型
发射中的SS-18
承担R-36M设计的是苏联著名的导弹设计机构南方设计局,当时任该设计局领导的是被尊称为当时苏联导弹“教父”的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乌特金。当时苏联国内有人提出了“还击—迎击”思想,即核打击应在来袭导弹离开敌人发射装置但还未到达苏联领土之时进行。这一思想不要求对导弹发射井进行抵御核爆炸的特别加固,从而降低了部署成本。但是乌特金和其导师扬格利认为,应该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侧重报复性的“还击”,发展抗打击能力高的大威力洲际弹道导弹。这一思想得到了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的支持,为此苏联战略火箭军提出了分导式弹头、竖井冷发射的要求。
R-36M被设计为携带分导式多弹头或单弹头的二级导弹,在结构布局方面基本与SS-9类似,但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紧凑的配置,使导弹结构重量减轻。1971年苏联开始R-36M的冷发射演练.1973年2月成功进行全程飞行试验,1975年12月R-36M正式装备部队。初期服役的R-36M为单弹头,以后又增加了多弹头型和大威力单弹头型,北约代号SS-18 MOD 1/MOD 2/MOD 3型。[3]
R-36M弹道导弹多弹头型
早期型R-36M采用自主,精度不是很高,即使是多弹头也要求具备较大威力,才能打击加固发射井等硬目标。而威力提高意味着弹头重量的增加,这使其携带的弹头数最多只能有8个。而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若命中精度不变,弹头威力提高1倍,摧毁能力增加大约0.6倍;若弹头威力不变,命中精度提高1倍,则摧毁能力增加大约3倍。因此提高精度比提高威力的效果要好的多。为此,苏联开始着手改进R-36M。在R-36M前三个型号服役才过了几个月,苏联就在日通过了新型号的改进决议。南方设计局的改进方案采用了平台—计算机显示制导方案,使弹头打击精度由500米以上缩小到了350米以内,这使R-36M可以用更小的弹头打击同样的目标,从而增加了R-36M携带的弹头数,因此设计方案头数量由8个增加到10个。1979年11月苏联完成了新的分导式弹头试验,1980年北约代号SS-18 MOD 4的R-36M开始服役。年,新导弹全部替代早期部署的三种导弹,部署总数达到308枚,即达到了《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武器条约》(SALT I)规定的上限。[4]
R-36M弹道导弹技术特点
R-36M弹道导弹内部结构
导弹一级的4个发动机为整体的总成系统,将二级火箭发动机完全浸入推进剂箱,使之融为一体。首次采用了级间气体分离技术(推进剂贮箱化学增压技术),从推进剂贮箱释放出增压气体使分离的级减速(将燃烧剂喷入氧化剂箱或者将氧化剂喷入燃烧剂箱燃烧),这样就可以不必采用专门的制动发动机,并且简化了设备。这些措施使R-36M在保持与R-36同样的外形尺寸情况下,起飞重量由183吨增加到200.6吨,投射重量由5.8吨增加到8.8吨。[5]
R-36M弹道导弹设计威力
发射井中的R-36M
R-36M本身就是为打击发射井等加固目标而设计的,因此一开始就将大威力作为目标。在导弹设计中,注重了导弹的巨大推力,其有效载荷接近9吨,这一能力即使是今天的运载火箭也少有能及。巨大的推力使其可以携带更大、更多的核弹头,R-36M单弹头威力甚至曾达到2000万~2500万吨TNT当量,而美国投在的威力也只不过1.5万吨,相当于1600多个广岛原子弹。其多弹头型导弹可以携带10个500千吨当量子弹头,而美国1986年才服役的“和平卫士”导弹携带的是10个475千吨当量的子弹头,唯一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携带的是3个335千吨当量子弹头。单从威力上看,能和它相比的只有其前身SS-9。[6]
R-36M弹道导弹打击效率
R-36M的发射筒
分导式弹头与集束式弹头的无法自主打击目标不同,能够分别打击各自的目标,也就是说以1当10,1枚导弹可完成10枚导弹的打击任务。而且,R-36M在发展到IV型时,其精度已经达到350米以内,而同期的“民兵”3导弹的精度在370米以上。作为核武器,R-36M的打击精度在今天仍不落后,这使其具有很强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被认为是良好的第一次打击武器。此外,由于该导弹子弹头多,可以很容易饱和攻击敌人的,因此最终在敌人阵地上空幸存的弹头比例也会较高。据美国防务专家估计,如果苏联对美国发动第一次打击,用部署的R-36M就足以摧毁美国65%~80%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两个核弹头打击一个地下井),而且还能保留1000枚R-36M导弹弹头来打击美其它目标。因此其较高的精度加上分导式的弹头,使它成为了今天打击效率最高的导弹之一。[1]
R-36M弹道导弹抗击能力
R-36M的发射井
R-36M在阵地建设中非常重视抗核打击能力。苏联从1974年开始将R-36M部署在升级的SS-的掩体中。由于R-36采用热发射,发射井下面和周围都建有排烟道,这大大降低了发射井抗压强度。而R-36M采用类似潜射导弹的地下井冷发射,因此将排烟道的空间浇铸上了水泥,缩小了发射井的直径,显著提高了发射井的抗压强度。R-36M的发射井筒深39米,直径5.9米。这些发射井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已可承受每平方厘米365千克以上的压力。同期美国“民兵”导弹发射井的抗压强度只有每平方厘米175千克。此外,为抗近距离核爆打击,R-36M的弹上和阵地电子设备都经过抗核爆电磁脉冲加固,使其具有很强的反击作战能力。[7]
冷发射与热发射
导弹射程远、推力大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保证了导弹较大的射程。为了扩大导弹射程,R-36M在设计中主要采用两项新技术。一是采用冷发射。R-36M装在玻璃钢制成的运输一发射筒中,然后再部署在发射井内。导弹发射时由安装在运输一发射筒底部的燃气发生器将导弹推出发射筒,一级主发动机在导弹出井后点火起动。这使导弹不需要耗费自身的燃料而渡过了最费燃料的。二是导弹采用了燃料耗尽关机技术,充分应用了所带燃料,提高了燃料使用效率。此外,运输—发射筒冷发射技术还减少了日常对导弹的维护。[5]
R-36M弹道导弹战略削减
填装中的R-36M2
从俄罗斯的观点来看,R-36M的诞生在客观上减缓了世界武器竞赛和武器部署的速度。例如,由于有了分导式弹头和能够突破敌人反导防御系统的手段,迫使美国最终放弃了“卫兵”陆基反导系统的研制计划,并在1972年签署了数十年后一直成为国际安全体系稳定基石的《反导条约》。实际上,R-36M也的确是西方的心腹之患。美国曾试图发展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对抗R-36M,但是时间紧迫,当时的政府和布什政府决定通过军控条约消除R-36M的威胁。在经过漫长的谈判和各种利益交换之后,美苏终于在1991年签署《》(START I),要求将苏联的R-36M削减一半,允许保留154枚。而1993年美俄初步签署的《》(START II)要求俄罗斯拆除所有的陆基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包括R-36M和RS-23等),只能保留90个R-36M导弹发射井,并改为部署其它类型的单弹头导弹。但2002年《莫斯科条约》的签署使START II的削减计划宣告流产。
虽然R-36M逃过了国际条约这一枷锁的束缚,但最终无法摆脱苏联崩溃带来的厄运。冷战结束后,继承了苏联的R-36M遗产的除了俄罗斯外还有。后者在西方压力和支持下于1996年9月销毁了部署在其领土上的全部104枚R-36M以后,R-36M逐步超过服役年限,状态日益恶化,俄罗斯不得不逐渐削减R-36M的数量。[4]
据《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R-36M的数量应该减至一半。俄罗斯从作战值班编成中撤出了60枚SS-18洲际弹道导弹。剩下的144枚大部分保存在栋姆巴罗夫斯克的仓库里(位于奥伦堡州的雅斯内伊)。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规定要销毁这一级别的多弹头导弹。但由于美方的原因《第二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没有生效,俄罗斯因而保留了该型导弹。
R-36M弹道导弹性能数据
导弹型号R-36MR-36MR-36M  R-36MUTTHR-36M2
部队长官/总督
火箭型号15P01415P01815P018MRS-20ARS-20A1RS-20A2RS-20BRS-20V15A1415A1815A18M北约代号SS-18 MOD 1SS-18 MOD 2SS-18 MOD 3SS-18 MOD 4SS-18 MOD 5SS-18 MOD 6服役时间1991–至今部署数量148枚10枚30枚278枚30枚58枚弹长32.6米36.3米34.3米
弹径3米起飞重量209.6吨210吨211.1吨有效荷载6565公斤5727公斤7823公斤8740公斤8730公斤8470公斤弹头数1101101或101或10单弹头
60-150万吨
每个50万吨
30个诱饵弹头
万吨50-130万吨万吨55万吨2000万吨
或55-75万吨
或55-75万吨
有效荷载射程11200公里10200公里16000公里11000公里11000公里16000公里圆周精度
1000米920米500米圆周精度
500米370米  220米性能数据参考资料[6]
R-36M弹道导弹服役事件
日,R-36M开始担负战斗值班。
日,R-36M开始装备部队。
1990年底,苏联在俄罗斯加盟共和国部署了204年枚SS-18导弹,在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部署了204枚SS-18。
2000年,俄罗斯共装备有180枚R-36M,携带弹头1800个。
2001年,俄罗斯的装备数量变动为154枚,相应弹头为1540个,分别部署在栋巴罗夫斯基、、乌茹尔3个导弹师。
2002年8月,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宣布将R-36M2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
日,俄罗斯恢复了中断16年的R-36M2试射,从奥伦堡州的栋姆巴罗夫斯克发射场发射了RS-20B。发射获成功,导弹成功落入“库拉”发射场上的指定区域。此后俄在削减该导弹的同时又不断重新部署和试射R-36M2。
2005年4月,俄国防部长下令从4月1日起俄军开始撤销驻卡尔塔雷的第59导弹师。这使俄罗斯R-36M导弹师仅存第13师和第62师,共装备R-36M导弹85枚,弹头也不超过850枚。
日,俄罗斯战略火箭兵第31集团军第三者3火箭师的作战分队,使用R-36M的发射装置,发射了第聂伯号运载火箭,火箭载有美国格涅兹-1号试验卫星格涅兹-1号试验卫星,被称为未来太空施行者的轨道宾馆模型。
2009年12月,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根据洲际弹道导弹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1)销毁了2枚R-36M2。[10]
2013年7月,俄罗斯决定将R-36M2的服役期延长25年。[11]
日,俄罗斯用R-36M改装的第聂伯运载火箭,将多国各种用途的多颗卫星送入轨道。本次发射的一颗意大利卫星在入轨一个月后,还将释放出其携带的多颗子卫星,使发射载荷总数达到32个。[12]
R-36M弹道导弹总体评价
俄罗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包括R-36M2弹道导弹、RS-18弹道导弹、RS-12弹道导弹和四种,其中R-36M2携带的核弹头数达850个,占俄罗斯陆基导弹弹头总数的43.4%,现役核弹头总数的24.3%,是俄罗斯单型号弹头数量最多的一种,在俄罗斯战略核武器力量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俄罗斯国防部长曾对外宣称,R-36M2是俄罗斯“战略力量战斗力的核心”,能够“战胜任何现代化的防御系统”。如果按照服役年限退役R-36M2,会给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稳定性带来巨大波动,这是任何俄领导人所不愿看到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对战略核武器的定位和未来发展,在俄罗斯军内一直存在争论。争论的代表分别是战略火箭军出身的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前者主张战略核武器应在俄罗斯军事政策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后者则希望重点发展常规力量。上台后,克瓦什宁得到了支持,战略火箭军很快被降为一个独立兵种,并大幅度削减了核武器,延缓了新型核武器的发展。这使俄罗斯和陆基核武器发展青黄不接,出现服役断档。R-36M2一再的决定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的。
R-36M2在对付美国推进的的有其独特的作用。每枚导弹携带10个分导式多弹头和诱饵,不但能够有效地迷惑防御体系,而且大量的弹头能够完全耗光防御系统的防御弹头,大量的数据处理还有可能使整个防御系统陷入瘫痪。延长R-36M2的服役年限是抵制美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的既低廉又有效的途径。
虽然在反恐大势下,美俄战略关系逐步缓和,但俄罗斯也看到美国不考虑俄方将削减下来的核弹头销毁的主张,而坚持要把大部分弹头储存起来,以应不测。这实际是防范俄罗斯再次以其强大的核力量同美国抗衡。同样,俄考虑到未来与美国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也坚持维持强有力的战略威慑力量。虽然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一直重申延长R-36M2部署和美国的核力量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没有任何关系,但其实正是俄罗斯对美国战略不信任的具体表现,是应对未来威胁保留的灵活手段之一。[13]
R-36M弹道导弹民用改装
由于R-36M在战略任务上主要是替代R-36,而R-36原来就设计有轨道导弹型,因此R-36M在设计上也留有一定的太空运载工具的改造余地,而从历史上看,太空运载火箭和导弹的通用设计也正是“南方”设计局的拿手好戏。为此南方设计局在R-36M设计方案中保留了许多改造空间和接口,这为以后的运载火箭改进奠定了基础,加上其本身具有的巨大推力,将是大推力运载火箭改造的良好对象。从俄罗斯和的改造情况来看.这一设计无疑是成功的。
《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规定可以以发射的方式销毁战略导弹。这样就可以对导弹进行和平利用。于是R-36M就成了航天运载火箭第聂伯号的研制和利用基础。除俄罗斯和乌克兰外,哈萨克斯坦和其它国家也参加了该计划。共有150枚导弹适于改造为运载火箭。 改进后运载火箭于日首次发射,发射在拜科努尔发射的第109号发射台进行。此次发射将英国的UoSAT-12号卫星送入预计轨道。为进行第聂伯火箭的商业发射专门建立了国际航天公司航天托拉斯。 该机构的创办人者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航天局。弹道导弹改装为运载火箭时要改变与有效负载的对接系统;补充火箭与航天器通信用电缆;遥测系统;改变控制系统。 火箭发射重量211吨,长34米,直径3米,燃料为戊酯庚基。点火后专用气体发生器将导弹从发射集装箱中弹出。在上升到20米高的时候启动主发动机。 第聂伯运载火箭可将1700千克的有效负送入轨道,而其搭载的航天器可将450千克的有效负载送入火星。 改造为运载火箭的R-36M已经在部队服役,为第聂伯运载火箭工进行了6次发射。[12]
.fas[引用日期]
.fas[引用日期]
.missilethreat[引用日期]
.bos[引用日期]
.astronautix[引用日期]
.militaryrussia[引用日期]
.russianforces[引用日期]
.russianforces[引用日期]
.russianspaceweb[引用日期]
.sputniknews[引用日期]
.missilethreat[引用日期]
.观察者[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弹道导弹发射时从弹头脱离的东西是什么_百度知道
弹道导弹发射时从弹头脱离的东西是什么
是弹体固定架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固定架,是在地面时暂时保护弹头部整流罩的壳,以防在地面上至发射前发生的磕碰。 因为整流罩内可都是精密仪器。
采纳率:41%
当然不是。导弹发射时产生碎片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导弹发射筒的前盖和后盖,比如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外壳上的保护材料等等。
整流罩是也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弹道导弹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8被浏览281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讨论弹道导弹(常规弹头)打海上移动战舰或航母可行度多高【太平洋战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3,224贴子:
讨论弹道导弹(常规弹头)打海上移动战舰或航母可行度多高收藏
. 天朝导弹算比较精的也还有几米到几十米的误差还是打固定靶,求客观讨论天天叫着天朝如何如何的愤青算了吧
天草有误差几米的弹道导弹吗?
打航母这种高速移动目标违反物理定律了
首先要考虑的是精度能否满足打击移动目标的要求航母标准速度30节,也就是2分钟移动1海里的位置,除非能在弹头下坠中修正轨迹,否则肯定打空。其次,如何在茫茫大海上发现航母位置:卫星不靠谱,飞机是大海捞针。一般的弹道导弹误差是射程的1%,例如飞毛腿能打击移动舰船的导弹应该是类似战斧这种巡航弹靠谱点。
天朝的航母杀手真打航母也很吃力啊,天朝一般采用大量导弹同时突防以量取胜(天朝传统),以天朝的导弹数存量最多只能打下一到两个航母舰队,而且用完这些DF系列导弹会造成一段时间战力空虚只能靠核武威慑。
最早这言论不是张将军的? 误差 300米 打个毛。
这东西前苏联早部属过了,用的是核弹头,因为效能太差早被超音速导弹取代了
那是自从96年台海危机中被美国人威慑之后产生的YY而已,从来就不存在的东西。DF21系列就是中程弹道导弹,任何弹道导弹都只能打击固定目标
严格来说不是96之后而是海湾之后一两年刚出现的时候还只有惯导却精准到可以打中你等毁桌上的杯子
没有末端机动能力是不可能打中任何东西的有末端机动能力又如何?我是不知道了。
用战术核弹头
估计要加核弹头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金弹头7出招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