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有没有好玩的pc横版过关单机游戏游戏吗

小霸王上最经典的10款游戏 看看你都玩过吗!小霸王上最经典的10款游戏 看看你都玩过吗!福酿百家号小霸王游戏机是专属于80、90一代的回忆,多少人借着“学习”的名义,忽悠自己的父母入手了下面这个年代感十足的东西?看看现在孩子们儿玩儿的,xbox、ps4、VR,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游戏硬件的发展,简直是瞬间爆炸。但是无论现在的游戏多么炫酷,体验多么逼真,那些动作拙劣生硬的像素小人,还是在我们这代人心里占据了太多的空间,毕竟,我们的童年都是和小霸王有着割舍不断的回忆。下面这十款最经典的小霸王游戏,你都玩过几款呢?1.魂斗罗把《魂斗罗》排在第一位没什么人反驳吧。玩家对于魂斗罗的痴迷之深,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有关游戏的传言,“水下八关”、“骑着一匹马打魂斗罗”、“乘着直升飞机追杀到宇宙”等等传闻,有虚有实,在此笔者推荐敖厂长的视频——“打脸!《魂斗罗》水下八关存在”。作为热门IP,《魂斗罗》最近也是话题不断,先是光腚总局备案《魂斗罗》大电影,接着腾讯将这一热门IP移植到手游,还原度还是蛮不错的,但是往后玩儿吧······大家都懂的,在你问问题之前,先想想你充钱了吗?2.坦克大战自建关卡、双人对战,不知道曾经多少个下午,就耗在这款游戏上了。作为南梦宫发行的招牌游戏,坦克大战一度成为最受大家喜爱的游戏。从二维像素到3D建模,从单机到网游,坦克大战见证了游戏的进化和发展,与它同时代的吃豆人、小蜜蜂、太鼓达人等等游戏,标志着FC游戏的巅峰时期。3.超级玛丽说实话,作为手残党,笔者从来没有通关过《超级玛丽》,因为后面的关卡设计实在是太变态了。超级玛丽作为任天堂的扛鼎之作,从红白机到WUII,任天堂一共推出了近200款超级玛丽系列游戏。也成功的将“水管工”这一游戏形象推广到全世界,几乎是游戏界最为知名的角色。今年,以为小哥在直播中,以4分57秒的速度,刷新了超级玛丽最快通关记录,在一次点燃了红白机爱好者的热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一下视频看看。4.街头霸王提到格斗游戏,大部分玩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街头霸王》。作为陪伴了几代人的经典之作,无数玩家在《街头霸王》的格斗殿堂中享受过荣耀,抛洒过汗水,从最初开辟格斗领域的《街头霸王1》到闪耀格斗辉煌的《街头霸王5》,它在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的同时,还书写了一段格斗游戏的“进化论”。5.赤色要塞赤色要塞与魂斗罗、绿色兵团、沙罗曼蛇并誉为“四强”,风靡整个八十年代。当初名为“Jackal”(豺狼部队)的游戏被翻译成“赤色要塞”,是因为同年发售的日本任天堂磁碟机版的名字是“FINAL COMMAND:赤い要塞”。于是,“赤色要塞”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就这样被保留下来了,并传入了国内,成为了许许多多人童年时难忘的一段记忆。游戏中玩家开着一辆吉普车与敌人作战,可以进行解救人质。游戏过程中,玩家开战车驶入敌方,与敌方作战,遇见牢房,则解救人质,在指定直升机场将人质送到接应直升机。每一关的末尾都要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才能进入下一关。有多个场景与不同的武器,解救人质或者获取积分宝物时,火力会增强。6.影子传说可能很多玩家都不知道,这款游戏改编自一部忍者电影。“救出公主,只是短暂的胜利。因为公主很傻很天真,她很快就会再次被人绑走,这意味着你必须再一次重新开始游戏。除了画面的背景、天气有所变化,再无任何区别.,游戏没有真正的尽头,会一遍有一遍地循环下去,直到主角的命死光。不过街机版在打通两通后,会有一段短暂的胜利奖励画面。”那么影子传说到底有没有通关这么一说呢?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尽头的游戏是不存在的。游戏在每一循环末尾都会迎来一个小boss,打完三个boss,即可完成游戏,和傻乎乎的公主开始一段没羞没躁的生活。7.雪人兄弟《雪人兄弟》这个游戏不同于一般动作游戏,它每一关的场景都是固定的,主人公是一对圆呼呼的雪人兄弟,而这对兄弟的敌人也是胖胖的显得挺憨的一些怪物。没有了面目可憎的敌人和刀山火海一般的场景,玩起来也就不那么紧张,并且游戏中各个角色的形象都让人忍俊不禁,因此这个游戏适合的玩家范围非常广,在各个游戏平台上面的受欢迎程度都相当不错,堪称经典。8.冒险岛冒险岛全名“高桥名人之冒险岛”,这款游戏和超级玛丽、索尼克一样是一款横版过关游戏。特别之处在于这款游戏的主角“高桥名人”。“高桥名人”,确有其人,名为“高桥利幸”,原就职于日本的HUDSON公司,高桥利幸先生当时由于创下了每秒钟按键16次的连发记录,而名声大噪,成为全日本家喻户晓的名人,HUDSON公司也趁热打铁,推出了以“高桥利幸”为主角的游戏...冒险岛高桥利幸的指功确实了得,假如按当今的APM算的话,那么他的APM就是960...而一般人的极限为7次连发每秒,也就相当于420APM...笔者不禁想起了日本另一位以指功文明的大师······(大误)。9.热血系列热血足球、热血篮球、热血物语······凡是名字里有热血两个字的红白游戏,基本都出自这一系列。热血系列的主角主角国夫是“热血高校”的学生,被大家称为「正义的不良」。不良的他总是帮助着热血高校中的伙伴们。热血系列很多游戏都是以运动为题材,但在热血的世界中攻击对手是不会违反游戏规则对,以至于在玩游戏的途中慢慢变成了与对方对打忘记了原本的目的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这也算是热血的一大特点。10.快打旋风《快打旋风》最早是作为《街头霸王》的续作而开发的,原名《街头霸王89》,但由于所谓的《街头霸王89》并没有采用一对一的单挑格斗方式,Capcom遂决定将其更改为一个全新的品牌,这就是《快打旋风》诞生的由来。(本文由“B游汇”发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福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你来打我啊~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漫谈横版动作游戏发展 :早年的极致繁荣期
来源:游戏陀螺
  文/superwave
  横版动作游戏作为最古老的动作游戏类型之一,从诞生到现在,一直都在持续不断出现各种作品,以早年而论,快打旋风系列和怒之铁拳系列等游戏都是玩家们津津乐道的游戏,至今还有很多玩家通过模拟器不时玩上几把这些老游戏,而以近年来而论,端游领域以DNF为代表的所谓横版格斗动作网游也吸引到了不少用户,DNF长期雄踞国内网游排行榜前列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而在手游领域,涌现了大量像素化作品,其中横版动作游戏不在少数。在主机游戏和PC单机游戏领域,虽然3A大作很少采用横版动作游戏这种古老的形式,但是不少独立游戏和中小成本制作的游戏都热衷于这种类型,涌现了大量素质精良的经典之作,以最近而论,《奥日与黑暗森林》就形成了一定的话题性,而五十岚孝司的众筹项目《血迹:夜之仪式》取得了350万美元的众筹成绩并且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横版动作游戏依旧具有不小的魅力,依然可以吸引玩家们乐在其中。
  横版动作游戏在这个年代依然富有魅力横版动作游戏在这个年代依然富有魅力
  要讨论横版动作游戏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仅是弄清楚每个平台上有多少款这类游戏就是一件繁杂而可怕的事情,不过毕竟每个时代真正出现的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名作在数量上要少很多,更多的都是一些跟风之作,所以本文主要着重讨论的是那些经典之作。
  本文将讨论早年横版动作游戏的繁荣和发展,以及那个年代的繁荣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宝贵遗产,正是这些遗产才使得横版动作游戏在多年后又迎来了一个复苏潮流。其意义不亚于历史上的文艺复兴。
  游戏数量的爆发
  横版动作游戏的数量在早年的街机和FC平台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以街机游戏而论,任何一个老玩家在幼年出没于街机厅的时候,接触最多的除了格斗游戏就是横版动作游戏,像《吞食天地2》和《圆桌骑士》以及《铁钩船长》就是很多街机厅多年的经典游戏。
  FC时代也是横版动作游戏的温床,例如很多老玩家津津乐道的FC时代老四强中《魂斗罗》和《绿色兵团》就是横版动作游戏。
  魂斗罗是很多人的清版游戏启蒙作
  在SFC和MD争霸的那个时代,任天堂和世嘉都对横版动作游戏特别看重,就平台游戏而言任天堂有超级马里奥系列,而世嘉则在中裕司的带领下打造出了索尼克系列。
  在街头清版打斗游戏方面,任天堂将CAPCOM的《快打旋风》移植到了SFC上面,当然因为当时机能限制,移植后变成了两个版本,而且同屏人数没有街机版那么多,快打旋风系列后来的2代和3代则是只登陆了SFC主机,而世嘉当然没闲着,他们在街机上打造了怒之铁拳系列,并且将这个系列移植到了MD主机上,快打旋风系列和怒之铁拳系列的竞争使得两大系列都代表了那个年代横版动作游戏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而且那种独特的街头文化氛围也是一大特色。
  早年游戏公司如此热衷横版动作游戏的原因很多,一个是因为当时3D技术不够发达,2D技术是绝对主流,而就街机而言,采用2D的横版动作游戏相对于格斗游戏来说准入门槛要低一些,而且可以玩的时间更长一些,一个普通玩家可能在《街头霸王2》中打不了几局,但是在《恐龙快打》中也许可以打到第三关乃至于第四关。至于家用机领域,在FC时代,日式RPG初兴,还未形成气候,所以当时FC上面横版动作游戏是主流类型,这类游戏相对于日式RPG而言需要的研发人数和资金都不多,但是回报可观,例如《绿色兵团》的研发成员只有十个人左右,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而崇尚硬派风格的世嘉则热衷于在MD上打造具有街机风格的游戏,因此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硬派风格横版动作游戏,而SFC则因为日式RPG崛起之故,主流类型变成了日式RPG,饶是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SFC上看到很多精致的横版动作游戏,例如三上真司打造的米老鼠系列三作,再比如被无数老玩家奉为经典的超级大金刚系列三作,以及TAITO出品的街机名作《忍者战士》的外传作品《忍者战士:牙》。
  《恐龙快打》第四关
  卷轴化
  2005年的GDC终身成就奖留给了尤金&贾维斯(Eugene Jarvis),一个对许多玩家来说未免陌生的名字,但哪怕只凭借《防卫者》(Defender)这个名字,他也完全有资格接过这个奖项,作为游戏行业的先驱者之一,他的名字完全可以写入游戏的历史。
  尤金&贾维斯在1980年拿出了在整个游戏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的飞机游戏《防卫者》(Defender),由于时代不同,这款游戏在国内的认知度并不高,但在当时的美国,它被认为是带来之后80年代街机游戏热潮的奠基者,同时也是史上最卖座的几款游戏之一。
  《防卫者》的意义在于,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横版过关游戏,之前的游戏如吃豆人、小蜜蜂这些都是在同一个画面内进行的,而《防卫者》能让画面随着玩家移动不断拉伸出新的版面,这一想法在当时无疑是划时代意义的,将其实现更是需要技术和想象力。之后被移植到FC平台,也从此宣告横版类过关游戏正式成为游戏发展的一大主流。
  我们今天来看卷轴化技术会觉得十分稀松平常,但是在那个一切处于萌芽状态的时代,卷轴化技术可谓开天辟地般的进步,还记得《大金刚》初代么,整个游戏都是在一个平面场景内进行,而卷轴化技术则使得横版的世界变得更加广阔,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正是后来横版动作游戏能够得到大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如果没有《防卫者》,像《超级马里奥》等一代名作诞生的时间可能要推迟数年,在那个时代,任何一项技术的进化都能带来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没有卷轴化技术就没有《超级马里奥》
  平台类动作游戏
  跳跃的艺术和主机游戏同样古老。
  通过一个最流行也最多变的游戏类型――平台游戏,跳跃和电子游戏结成了一种持续多年的紧密联系。在80和90年代,游戏主机是被它们的平台游戏明星所定义的。例如任天堂就是超级马里奥,世嘉就是索尼克,而索尼就是古惑狼,有趣的是,这些都是平台类动作游戏。
  更有趣的是,超级马里奥和索尼克两大平台类动作游戏的王者,早年和横版动作这种形式是相伴相生的。
  今天我们认得出大金刚这款游戏中那个长着胡须的大叔主角就是马里奥,但在游戏刚推出的时候他有另一个名字:跳跳人。《大金刚》是任天堂传奇人物宫本茂的处女作,我们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游戏重新定义了电子游戏。《大金刚》这款游戏不仅为平台游戏这个类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对整个电子游戏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平台动作游戏鼻祖《大金刚》
  《超级马里奥兄弟》带来的影响是长久且广泛的,在游戏产业中,如何强调马里奥都不为过。这个游戏对平台游戏这个类型起到了定音的作用,让电子游戏从雅达利失败的泥潭中走出。超级马里奥兄弟让任天堂的FC家用机系统大获成功,同时为整个类型建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影响了这个类型以外的游戏的设计。我们常常会忘记,有一些不那么明显却十分巨大的设计改变,像将游戏重心放在游戏体验而不是刷分上,其实是马里奥的功劳。
  在《超级马里奥兄弟》之前,大多数的游戏基本都是整个游戏只有一个场景一种动作,而不像《超级马里奥兄弟》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场景,上天下地无所不能。能以马里奥的身份来探索这个广阔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横版动作的2D马里奥系列同时也让一种设计变得流行起来,那就是不同类型的表面会影响角色的移动,像在冰面上就会滑快一些这类的。街机版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多人游戏中,玩家能在没有结冰的地形上走路而在冰面上滑动,然后在《超级马里奥兄弟3》中马里奥更是能在绿坡上一路全速冲刺来改变他跳跃的距离。今天我们的横板过关英雄经常上山下水,上刀山下火海,这种多样的场景设计都是多亏了马里奥。
  《超级马里奥3》中马里奥可以上天入地
  在有限的横版二维空间里面,游戏设计者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充实游戏的内容,因此在那个年代涌现出了各种经典之作,例如加入了二段跳的《超魔界村》,比如说加入了解谜要素的《闪回》(这款游戏不久前还推出了高清重制版)。
  可以二段跳的《魔界村》
  平台类动作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跳跃的艺术,对于跳跃的操作技巧要求达到了一种极其变态的地步,容错率极低,例如《超级马里奥兄弟》的核心根本就不是打怪和打BOSS,如何通过高超的操作来躲避危险然后跳过一个又一个平台才是游戏的关键所在,这和街机上的《圆桌骑士》、《恐龙快打》等以战斗为核心并且有纵深空间的动作游戏有很大不同,在这些游戏中,主角根本不会像马里奥那样从某个平台上掉下去后摔死。当然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平台类动作游戏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边界也难以界定,例如恶魔城系列对玩家跳跃要求非常高,但是打怪打BOSS的技巧性也不低。
  那个年代的横版类平台动作游戏中,笔者玩过印象深刻的作品还有不少,例如火箭骑士系列,该系列在MD上推出了两作,在SFC上推出了一作,游戏最大的特点是主角可以蓄力然后像火箭一样向各个方向冲刺,和索尼克有些类似之处。因此在二三线作品中,存在着不少闪光之作。
  纵深空间的变化
  最早的横版动作游戏基本都是平行视角,人物和背景也都是平面的,玩家只能操作角色左右移动,然后跳起或者蹲下,后来纵深空间的出现带来了很多变化,这类游戏一般主角可以上下左右多个方向移动,然后采取了倾斜视角,以使得玩家更能观察全局,虽然画面还是2D的,但是有了更立体的空间感。
  这种做法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玩家的操作更加多样化了,尤其是在BOSS战方面,玩家操作的角色可以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场景内闪转挪腾,而BOSS的出招范围也变得更强大更有震慑力,和BOSS的周旋变得更有意思,在洛克人这样的平台动作游戏中,打BOSS的时候需要找到那么一两个死角才能躲过BOSS的致命伤害,而在《怒之铁拳》和《双截龙》这样的游戏中,玩家可以躲闪的地方要更多一些,并且攻击BOSS的机会也要更多一些。
  有了纵深空间后可以更好躲避BOSS了
  另外空间变化也使得巨型BOSS可以更多的出现,并且可以到处移动了,诚然像《奇迹三合一》这样的纯平面游戏中也出现过巨型BOSS,但是这种BOSS一般只会呆立不动,《魂斗罗》的最终BOSS也是如此。
  没有纵深空间,大型BOSS一般只能呆立
  再比如说《忍者战士:牙》和《雷狐行动》这类非纵深的纯平面游戏中,主角打小兵一般是一拳一个,而在《铁钩船长》中,即便是小怪也得挨上好几拳才能挂掉,这也是空间限制带来的问题,在纯平面2D游戏中,如果小怪太耐打就会拖慢节奏,而且小怪同时出现太多也会使得有限的空间变得拥挤,进而导致画面混乱不堪。
  而且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多的人一起同时娱乐,例如《吞食天地2》和《名将》这样当年的热门多人游戏,好几个小伙伴一起在街机厅用摇杆玩得不亦乐乎,如果是马里奥这样的平面世界,多个角色混杂在一起,想想都极其混乱,更不用说操作了。
  正因为纵深空间可以带来更丰富的体验,所以我们现在回顾街机时代那些横版动作游戏名作,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都是有纵深空间的,例如CAPCOM的老四强,当然在同时代的家用主机上面,具有纵深空间的这类游戏明显少很多,这主要也是因为当时街机性能强于家用主机的原因所造成的。
  RPG化的尝试
  RPG化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拯救了非纵深空间的横版动作游戏,由于没有纵深空间的变化,这类横版动作游戏由于空间限制,后来逐渐发展到了一个瓶颈状态,很难创新,而RPG的成长扮演要素和横版动作游戏结合之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例如大名鼎鼎的银河战士系列,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流派,并且深刻影响至今,完整而复杂的可探索地图,获得各种新奇能力探索新的区域,这些在现在的横版动作游戏中几乎是经常可以见到,但是在银河战士那个年代,这些元素出现简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超级银河战士》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不过横版动作游戏早期作品中开拓意义最大的并不是《银河战士》,而是街机名作《卡达叙传说》,现在很多新玩家可能根本没听说过这款游戏的名字,但是这款游戏的丰富程度,在那个年代实属难得一见。
  这款作品之所以特殊,原因在于它不仅从各方面看十分优秀,而且也是街机上唯一的一款真正意义上的ARPG游戏。虽然在它之后也有一些街机游戏加入了RPG的元素,(比如:《黄金鹰之剑》,《魔法剑》,《龙王战士》和Capcom的《龙与地下城1、2》)但他们从本质上说还是以动作为主的游戏,角色扮演只是辅助元素。而作为一款ARPG游戏,《卡达叙传说》与上述游戏不同的地方在于:游戏中的角色不仅可以通过杀怪练级来提升实力,而且游戏提供了可以自由返回的城镇,在城镇里有旅店、武器店和道具店等设施。游戏中有为数众多的NPC(村民),玩家需要与NPC对话以获得重要信息,并且需要解谜和完成任务。不像一些清版动作游戏,场景是不断向前推进而无法返回的。在《卡达叙传说》中游戏分为4个极其庞大的场景,而且这些场景是由3个传送门连接的。每个场景里的小场景都是“无缝连接”的,这在1989年是十分令人惊异的技术。而且在《卡达叙传说》中,游走于崭新的和过去的场景之间对于完成某些任务是必要的。
  以上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卡达叙传说》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不仅具备了宛如《伊苏3》那样作为RPG的高度的可玩性,而且通过街机强劲的技能,还体现出了令人惊异的血淋淋的画面效果(VGA Mode-X,128色),流畅的动作,逼真的音效和难忘的音乐。对于1989年的游戏来说,它里面的有些敌人是如此的巨大,而且移动速度如此之快,让你惊叹此游戏已经达到了当时技术的极限。而且与当时家用机的ARPG相较,它的一个显著优势还有提供了4个性能各异的可选角色和双打模式。
  在当年,《卡达叙传说》的丰富程度在街机领域十分罕见
  就具有角色扮演要素并且有着纵深空间特点的横版动作游戏而言,其中最有名并且成就最大的当属CAPCOM的龙与地下城系列两作,这两款游戏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职业,以及千奇百怪的道具和职业技能,还有各种分支路线,再加上欧美氛围的世界观和剧情,因此在当年也引发了强烈反响,后来更启发了台湾的IGS公司打造了《三国战纪》和《西游释厄传》,由于文化亲近感的缘故,这两款游戏在后来日系街机游戏衰落的岁月中霸占了很多街机厅多年。
  当然这个年代横版动作RPG游戏尚未完全成型,真正完全成型并且成为一个成熟的游戏类型,主要还是在于后来的转折期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中探讨,而无论是《卡达叙传说》还是《超级银河战士》或者是《龙与地下城1、2》,都在那个年代具有超前的探索性。
  高难度的关卡设计
  早年游戏技术并不发达,游戏容量有限,一款游戏的制作者往往也只有几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玩家能够买来一款游戏后可以玩更长时间呢?答案就是提高难度,这就是为什么FC上有那么多的横版动作游戏,并且大多数难度都很高的缘故,毕竟游戏公司资金有限,而且横版动作游戏又是当时的一大主流,制作二三十个关卡谁也吃不消,又加上容量限制等缘故,也没法加入复杂的角色扮演要素,最后能够留住玩家的办法就是提高难度,也因此出现了背版这个名词。无论是《绿色兵团》还是《魂斗罗》抑或是《恶魔城》都是如此,当然《绿色兵团》和《恶魔城》大多数玩家虽然当年很难打到关底,但是大多也能打到第二关,但是像《魔界村》这种超级变态游戏,很多玩家往往第一关BOSS都见不到。
  虽然这种做法令很多玩家叫苦连天,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动作游戏高手达人,而且高难度的做法会使得玩家不断去挑战,挑战成功之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难以比拟的,这实际上也是游戏带来的一种乐趣,某种程度上其实也象征了人生,毕竟你在人生中总要经历许多挫折才能成长不是么?这不就像你在这些游戏中死了无数次最后豁然开朗打过了某个BOSS的经历一样么。
  不断挑战高难度游戏可以获得成就感
  玩这类游戏总像是解谜一样,例如在《火枪英雄》这款MD名作中,面对潮水般的敌人,如何搭配子弹来进行攻击,是一个非常考验玩家智慧的事情,而面对强大的BOSS,摸清BOSS规律,什么时候将子弹切换到何种形态,也都大有讲究,所以这类游戏其实也非常讲究策略性,一味无脑攻击只会死得更快。
  动手很关键,动脑也不能少
  除此之外,在超级马里奥和索尼克乃至于SFC的《阿拉丁》、超级大金刚系列等平台类游戏中,你经常要逃离或者快速通过某些危险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算准每个关键之处如何操作,错一步就得从头来过,容错率极低,但是操作成功后一气呵成的感觉和体验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而这往往极为考虑游戏设计者的水准,这就像一个精致无比的迷宫,而你必须记住什么时候适时转弯或者跳跃。这类关卡某种程度上其实也算是现在数量庞大的跑酷手游的先声。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因为FC的动作游戏太难,所以后来NEC打造的8位主机PCE上面的游戏就反其道而行之,这款号称最强的8位主机最大的卖点是就当年而言精美的过场动画和原声音轨,这得益于它具有CD光驱的缘故,结果就是这款主机上出现了大量的横版动作游戏,但是这些游戏大多难度偏低,例如笔者通关过的《破魔法纹》、《伊贺忍传》、《风雾》这三款游戏都算是PCE主机上不错的作品,但是在关卡设计和游戏难度方面实在无法与FC那些游戏相比,即便是PCE一代名作《恶魔城:血之轮回》,在难度上比起FC的恶魔城系列三作都要简单许多。
  PCE名作《恶魔城:血之轮回》的难度并不算太高
  对于时代的影响
  回顾当年那个繁荣的时代,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优秀的游戏设计者们在那个技术有限的年代,居然创作出了如此多的经典之作,成为了一代人的美好回忆,并且影响到了后来很多其他游戏类型的发展,这些宝贵的遗产我们不少人今天都还受益匪浅,例如现在不少独立游戏和同人游戏的制作者在制作游戏的时候,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横版动作游戏这种形式。因此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作品。但是近年来横版动作游戏的复苏是因为这个游戏类型经历过一个短暂的衰落时期,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中探讨。
  游戏陀螺:关注“泛游戏”产业,为游戏创业者服务是游戏陀螺的理念和口号,内容已涉及移动游戏,H5游戏,电视游戏、AR/VR游戏,智能硬件和第三方服务等游戏相关领域。
  欢迎关注游戏陀螺旗下官方微信号
  游戏陀螺:shouyoushouce
  游戏陀螺海外:youxituoluo
(责任编辑:郑欣)
&&&&&&</div
网络视频正在成为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全球第一部横版过关游戏是哪一款名字_百度知道
全球第一部横版过关游戏是哪一款名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魂斗罗,任天堂的,绝对是,超级马里奥,这两个其中一个
采纳率:20%
.........超级玛丽..............................
好像是闪客吧
我勒个去 这个谁能记住啊
Preliminary&talks&on&the&future&of&the&bases&began&yesterday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名字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IGN满分游戏盘点 任天堂竟成最大赢家
文章作者:Dylan 发布时间:日 21:21:25
前不久《传说之下》成为了IGN评分中唯一一款满分的独立游戏,最近又一款独立游戏《见证者》再次获得了IGN的满分。IGN(Imagine Games
Network)是一家多媒体和评论网站,最初的主要对象为视频游戏,现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游戏娱乐媒体。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游戏媒体之一,IGN具备一套专业且完整的游戏评分系统。IGN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不少玩家会根据IGN的评分作为参考决定要不要玩这款游戏。被IGN评为满分的游戏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几乎每一款满分游戏都有其出彩的地方,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介绍被IGN评为满分的游戏神作。任天堂成为最大赢家在IGN早年的满分游戏中,任天堂可谓一家独大,几乎占据了所有满分游戏的席位。在任天堂研发和发行的所有被评满分的游戏中分成了三大种类,口袋妖怪,塞尔达传说以及马里奥兄弟。《口袋妖怪》系列满分游戏《口袋妖怪红》 发行年份:1996 游戏平台:GB《口袋妖怪蓝》 发行年份:1996 游戏平台:GB《口袋妖怪黄》 发行年份:1998 游戏平台:GB《口袋妖怪金》 发行年份:1999 游戏平台:GBC《口袋妖怪银》 发行年份:1999 游戏平台:GBC《口袋妖怪》是由Game
Freak和Creatures株式会社开发,由任天堂发行的系列游戏,是神奇宝贝系列作品的一部分。该系列游戏的初代作品是在1996年于日本发行的Game
Boy角色扮演游戏《口袋妖怪红》。口袋妖怪系列一直贯穿任天堂的各代掌机之中,最初的几作由于新颖的怪物标题玩法接连获得了IGN的满分评价,而最近即将问世的一款全新玩法的游戏《口袋妖怪GO》也令大家充满了期待。《塞尔达传说》系列满分游戏《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发行年份:1998 游戏平台:N64《塞尔达传说-梦见岛DX》 发行年份:1998 游戏平台:GBC《塞尔达传说:大地之章》 发行年份:2001 游戏平台:GBC《塞尔达传说:时空之章》 发行年份:2001 游戏平台:GBC《塞尔达传说:天空之剑》 发行年份:2011 游戏平台:WII重制版《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塞尔达传说》是由任天堂推出的动作角色扮演系列游戏,由制作人宫本茂制作。该系列作品被许多人视为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玩游戏,并和任天堂的马里奥、银河战士等知名系列并列为公司的招牌作品。其中,《塞尔达传说:时之笛》被誉为“游戏金字塔顶尖的作品”“伟大的艺术”“完美无瑕的杰作”,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各方面评价最高的作品。《马里奥》系列满分游戏《超级马力奥兄弟Deluxe》 发行年份:1999 游戏平台:GBC《马力奥高尔夫》 发行年份:1999 游戏平台:N64《超级马力奥银河2》 发行年份:2010 游戏平台:WII《超级马里奥兄弟》是任天堂公司开发并于1985年出品的著名横版过关游戏,最早在红白机上推出,有多款后续作品,迄今多个版本合共销量已突破5亿4000万套,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充满魅力的马里奥游戏自然也获得了IGN的好评,其中三款游戏获得了满分的评价。#p#日本游戏大厂纷纷问鼎满分殿堂除了一家独大的任天堂外,IGN评分中的满分游戏也以日本游戏居多,世嘉,万代南梦宫,科乐美,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卡普空这些令人熟悉的游戏公司纷纷带着自己的精美游戏作品登上了满分殿堂。万代南梦宫《灵魂能力》 发行年份:1999 游戏平台:DC《吃豆人冠军版DX》 发行年份:2010 游戏平台:PS3,XBOX360令人意外的是万代南梦宫旗下的两款满分游戏中有一款竟然是《吃豆人》,果然这个经典的游戏还是挺深入人心的。世嘉《索尼克:掌上冒险》 发行年份:1999 游戏平台:NGPC作为世嘉吉祥物一般的象征,索尼克获得满分似乎也合情合理,《索尼克:掌上冒险》这款NGPC平台上的游戏也见证了一个掌机时代的兴起和衰落。SNK《SNK VS卡普空 千年之战》 发行年份:1999 游戏平台:NGPC这款网罗了SNK和CAPCOM旗下最具人气魅力的明星格斗阵容的游戏自然大受欢迎,IGN也毫不吝啬的给出了10分的好评。春丽遇见不知火舞是怎样的光景?相信这款游戏会给你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卡普空《魔法方块大挑战》 发行年份:1999 游戏平台:GBC卡普空唯一一款被IGN评为满分的游戏竟然还是益智解谜类的《魔法方块大挑战》,不知卡普空对此作何感想。#p#科乐美《合金装备:幽灵巴别塔》 发行年份:2000 游戏平台:GBC《合金装备4:爱国者之枪》 发行年份:2008 游戏平台:PS3《合金装备5:幻痛》 发行年份:2015 游戏平台:PC/Xbox One/Xbox 360/PS4/PS3合金装备果然还是十分受玩家和媒体的欢迎,5部作品中共有3部夺得满分评价,这也是科乐美旗下游戏中仅有的3款满分评价游戏,小岛秀夫也凭借这一系列新颖的战术谍报动作游戏而名声大噪,不过如今小岛早与科乐美决裂,物是人非让人嗟叹不已。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勇者斗恶龙3》 发行年份:2001 游戏平台:FC、SFC、GBC《超时空之轮》 发行年份:2011 游戏平台:WII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旗下的最终幻想系列游戏并没有一款获得过满分评价,反倒是有着日本国民RPG之称的勇者斗恶龙系列获得好评,而另一款满分游戏超时空之轮则并无争议,这款游戏不论剧情、画面还是音乐,都达到了当时的巅峰。索尼电脑娱乐《神秘海域3》 发行年份:2011 游戏平台:PS3《美国末日》 发行年份:2011 游戏平台:PS3作为索尼游戏设备的第一方,索尼电脑娱乐旗下也有2款游戏获得满分的好评,碰巧的是这两款游戏都在同年发售并且都是PS3平台。#p#西方游戏厂商意外遇冷相较于日本游戏公司频频受到IGN的青睐,西方游戏厂商则并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仅有为数不多的游戏获得满分。雅达利《Joust》 发行年份:1982 游戏平台:Arcade《Checkered Flag》 发行年份:1990 游戏平台:Lynx雅达利2600型主机说道雅达利可能不少玩家并不知道,但是这家公司的来头却不小。这家公司不仅是街机的鼻祖,就连乔布斯也曾在这里工作过,不过在与任天堂的竞争中雅达利最终败下阵来从此一蹶不振。动视娱乐《ShangHai》发行年份:1986 游戏平台:Lynx,GB,Amiga不知道动视娱乐?那么暴雪你总该知道吧,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视频游戏(Video
Game)开发商和发行商,暴雪娱乐仅仅是动视娱乐的子公司,该公司于1986年发行的《ShangHai》同样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Digital Chocolate《Tornado Mania》 发行年份:2006 游戏平台:iOSDigital Chocolate是美国的游戏开发商,推出了不少在欧美广为人知的游戏。《疯狂龙卷风》(Tornado Mania)就是其中之一,这款游戏不仅获得了IGN的满分评价,还曾经荣获IGN2006年度最佳手机策略,最佳创意,年度最佳三个奖项。#p#Rockstar《荒野大镖客》 发行年份:2010 游戏平台:PS3/XBOX360《侠盗猎车手5》 发行年份:2015 游戏平台:PS3/Xbox 360/PS4/Xbox one/PCRockstar俗称R星,是美国游戏发行商Take-Two Interactive旗下的游戏开发分公司。在该公司的作品中,以《侠盗猎车手》(Grand
Theft Auto)系列最为知名,其中《侠盗猎车手5》也以过硬的游戏品质成功获得了IGN满分的好评。Epic Games《无尽之剑2》 发行年份:2011 游戏平台:iOSEpic
Games是近十年来最富盛名的游戏制作团队,主要是因为旗下最为畅销的《战争机器》系列。不过战争机器系列游戏却没有获得IGN的满分评价,另一款手游《无尽之剑2》却获得了IGN的10分好评。独立游戏崭露头角从IGN最近两款游戏来看,独立游戏确实开始得到了重视,而且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品质确实不错。玩法简单却让乐趣与感动并存,《传说之下》颠覆传统RPG的玩法获得满分确实实至名归,而主打清新画面和复杂解谜的《见证者》获得满分评价也同样让人期待万分。《传说之下》 发行年份:2015 游戏平台:PC《见证者》 发行年份:2016 游戏平台:PS4/PC/iOS后记:虽然获得IGN满分评价并不代表游戏没有缺点,但是这些游戏绝对有其可取之处,至少是玩家们值得一试的游戏。我们也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精彩游戏出现,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p#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着迷网为有兴趣建设WIKI的个人或团体贡献者提供免费平台、开通免费域名及服务器支持。
在您提交申请信息后,将由我们的工作人员为您审核,并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结果~
斗图表情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4横版过关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