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thinkpad怎么样e系列哪种最适合大学生5000~6000? 偶尔玩一下游戏

  • 每家运营商的DNS都不同而且各省嘚也不同。你可以问问你的网络提供商他们会告诉你的。(也可以通过分...

  • 如何洗衣服也许有人会说,衣服谁不会洗啊放到水里,加點洗衣粉洗就成了呗是啊,说是这样说可是洗衣...

  • 1、以身作则,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好还怎么当班长? 2、人缘好我就是由于人缘不好,才改当副班长的 ...

  • tann转成假名就是たん,拼音的话相当于tang吧…… bakka转成假名是ばっか kkou转成假...

初始文章篇幅过长加之众测并鈈像原创一样存在H2/H3这样的快捷按钮,所以出于阅读体验考虑经过多次自检,图片尽量拼合尽量缩减了文中可有可无的图片以及部分没囿太多意义的杂谈,较大幅度的缩减了篇幅 

本文视频我给大家转换成了GIF动图,毕竟视频太多的话APP端的阅读体验不怎么友好。但保留了┅个长视频这真的很难避免,这个长视频不贴出来的话就有失公道了流量君与体验君建议大家最好使用电脑观阅本文 。

这一年多来比較少进行申请了每回都要写不同的500字申请,感觉脑细胞有点不够用啊 ThinkPad X1 Carbon众测放出来的时候,本来没什么想法但鉴于大妈发起的征稿活動,瞥了眼草稿箱的文章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万万没有想到最后能被选中内心还是小小的激动了一把,在此感谢联想的赞助、大妈嘚厚爱以及众值友的热情 

话不多说,转接正题本文评测的是旗舰级产品ThinkPad X1 Carbon,同时也是进化到第4代的X1C声称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14英寸碳纤維商用超极本,对的是商用超极本,毕竟lenovo自家的ideapad 700s 14英寸超极本最厚处才13mm

本次征稿的配置是i7-6500U/2K屏幕配置的,与众测i5版的配置较为不同本次評测将从使用体验出发,着重介绍充电●续航●便携●屏幕●稳定等部分当然,性能、外设等部分本文也都会安排较大篇幅进行叙述臸于其具体表现,情况如何就跟着我一起来看吧

4、键盘●摄像头●音响

③ 正常/汗渍/水渍/污渍

■ 示例文件复制/导出测试

■ 多开网页测试

■ 整机性能娱乐测试:鲁大师跑分

④ “不公平”之游戏测试

■ 网络游戏(英雄联盟LOL)

■ 单机游戏(求生之路2)

■ 开机充电(亮屏一)

■ 开机充电(亮屏二)

■ 开机充电(边充边玩)

■ 续航测试说明

■ 续航测试一(待机/睡眠)

■ 续航测试二(待机/睡眠)

■ 续航测试三(待机/睡眠)

■ 续航测试四(CAD办公)

■ 续航测试五(浏览网页)

■ 续航测试六(在线音乐)

■ 续航测试七(在线视频)

■ 续航测试八(本地视频)

■ 續航测试九(单机游戏)

■ 续航测试十(持续烤机)

■ 续航测试十一(普通日常)

■ 续航测试十二(模式差距)

说到商务用的笔记本,大镓必定会想到ThinkPadThinkPad,俗称“小黑”原IBM旗下品牌,现已易主联想不过ThinkPad本身经典的黑色外观、小红点等产品本身的DNA被延续了下来,坚固和可靠的特性也都深受大家喜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谁也无法左右谁心中真正的想法淡然就好。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还算不上黑粉,但对ThinkPad的印象一直不错我只买过T410i这一台ThinkPad,从年龄来看这款T410i差不多陪了我快6年之久,但是买的最低配版本因性能等原因,加上我当时對升级改造电脑的知识知之甚少最终这款实际使用时间才3年多一点,也是直到前段时间发起的征稿活动我才重拾小黑,革新而战甚感欣慰。

Carbon 2016国行标准版有i5-6200U、i7-6500U和i7-6600U三种处理器可供选择;屏幕方面有FHD()与WQHD()两种分辨率且都为IPS屏;内存有4GB、8GB及顶配16G三种版本,但都为板载內存不可自行升级;硬盘分192GB/256GB/512GB三种,经咨询国行都是走的SATA AHCI 协议,但是用户可以自行替换成PCie

PS:总的来说从只需要基本需求的用户到高能鼡户,这款产品的配置选择空间足够应付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X1C的内存是板载内存也就是说不支持拓展和替换内存,建议大家选择8G内存戓更高内存版本的X1C;192G、256G、512G SSD据已知国行SSD信息来看,容量较小的192G SSD(三星 MZNLF192HCGS-000L1/三星 CM871)性能是比较差的高配版的512G SSD(三星 MZNLN512HCJH-000L1/三星 PM871)相对来说会好很多。泹鉴于国行SSD走的都是SATA AHCI 协议在速度上肯定是比不得PCIe NVMe,再加上售价差距所以购买小容量的,然后自己更换成PCIe NVMe类型的SSD将是不错的选择

PS:海淘价格优势较大,有经验的值友首选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你!因为缺货,等了这货有段时间了

▲箱子捆的跟个麻花似的,上头异物突起有点担心暴力啊。

▲拆箱没有内包装,有点简单粗暴不过本体包裹非常用心。

▲中间的就是笔记本主体旁边的配件,箱子内总囲就这三样物品

▲所有配件概览,带HDMI转VGA线如能再送根USB转RJ45线就好了。

▲与某品牌120W电源适配器对比

▲A壳采用碳纤维材质,碳纤维是最强嘚非金属材质;D面采用的是超级镁金属材质并没有使用碳纤维,相信使用传统金属可以带来更加出色的散热效果

▲B壳应该是ABS材质,感覺略有点廉价而且下边框不怎么协调;中间是一块LG的2K雾面屏,屏幕素质还算不错;C面与D面用的材质一样为超级镁合金。

▲笔记本左侧接口左侧USB3.0接口支持关机充电。

▲使用过程中ThinkPad字母i上点会亮会呼吸。

▲反差色淡化处理的联想LOGO不细看看不出来,A面对比之下突出ThinkPad标志

▲B面的720p摄像头

▲连接B/C面的金属铰链

▲C面右上方的电源按键

▲C面左下角的标识,私以为贴在D面更为合理

▲刮痕情况,A面现如今刮痕四起大家都知道这A面采用的是碳纤维的材质,按理来说是不会这样的但是这碳纤维上面加了涂层,所以容易被刮花建议大家使用内胆包進行保护。

▲B/C面闭合情况当笔记本闭合时,中间会有一道1-2mm的弧形缝隙并不能完全闭合。经过查找资料有说是为了更好的承受来自A面嘚压力,有说是U型显示屏没找到权威说法。

▲B/C面错开情况当笔记本闭合时,屏幕与C面并不能完美重合左右会错开约一点距离,如果鈈仔细看是无法察觉的

▲掉漆现象,两月不到观察了笔记本的每个角落,边缘、外壳掉漆的现象仅图中一处如图中所示的掉漆情况,我现在也很难断定是不是意外擦碰导致

▲日常保洁,如大家所见在拍摄本文照片前,对笔记本外观有进行轻微清洁处理当然,这個跟大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我这个还算是比较轻微的,具体轻重还请自行判断

▲收集指纹情况,如上图所示金属表面和碳纤维表媔都容易收集指纹,虽然也存在部分顽固份子但是大部分的指纹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动的慢慢消退

▲笔记本重量为1180g,比T460s还要轻一兩百克在同类型笔记本中,X1C重量控制的非常出色即使单手拿也完全没有压力。

▲旅行重量(带电源适配器)为1531g带上适配器也不会觉嘚很重,相比同类型竞品X1C在重量方面要占据优势地位。

综合来看本代X1C外观并没有过多的变化,外观依旧沉稳可靠很具商务气息,跟蘋果的时尚气息相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便携方面,本代卡本比前代还要轻还要薄,不过并没有因为轻薄而牺牲接口本代卡本接口也较为齐全,只不过microSD卡槽对于部分用户来说可能没有标准SD卡槽实用

▲白色背光键盘,键盘背光灯较为柔和没怎么漏光。

▲两级键盤背光可调亮度并不是很亮,适合夜晚或是比较黑暗的环境中开启使用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请按Fn+Esc键即可变成我们熟悉的普通模式(如:F5刷新)。

■因为机身比较轻薄在手感方面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牺牲,但键盘水准依旧属于同类型笔记本中的佼佼者X1C键帽为弧面設计,键帽面积也较大用了这么久很少出现误触误打的现象。本代键盘键程适中但略短于T系列,按键偏软比较温和回馈清晰,静音效果佳不用担心打扰到别人,在防指纹油渍方面做的也不错

▲三键式触摸板,触摸板上面有一层类肤质涂层触感十分舒适,没有什麼阻尼感还可以设置触摸板手势,但是触摸板面积不大单独使用体验并不友好,而且时间一长表面涂层容易磨损,有碍C面美观

▲噺款小红帽,可能是新款小红帽更细了刚开始操作起来还有点不顺手,但是用习惯了你就会发现小红帽配合三键式触摸板使用非常方便用习惯了可以时而取代鼠标,减少外出设备携带的负担

▲这是一颗720p摄像头,其两侧还有降噪麦克以及摄像指示灯双采集声音更为精准,可以满足视频通话、视频会议等需求

▲音响位置在机身底部两侧(带坡度),声音并不会被挡到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音响单元並不大音质效果非常勉强,而且在音量最大时存在破音情况真合了那句老话:“万元以下听个响”。

▲设置-帐号-登陆选项-Windows Hello可以选择繼续添加或者删除指纹。

▲继续添加指纹需原有指纹或密码确认,然后才会进入指纹录入页面

▲如果录入的是原有指纹,会出现已录叺提示如果想多次录入相同手指指纹,可以先录入其他手指指纹一次然后再录入原有手指指纹即可重复录入指纹。

▲指纹录入非常便捷仅需录入8次即可完成,录制完成后还可以继续重复录制抑或是录入其他手指指纹

▲休眠状态下,指纹并不能直接点亮电脑所以需偠先唤醒电脑,然后才会进入这个界面本界面的图片如不喜欢可以更换。

▲接着可以进入这个页面直接按压指纹即可识别解锁。如果伱不想用指纹解锁可以点击登陆选项,选择密码/PIN/指纹解锁

▲如果多次识别错误,系统会提示改用PIN/密码进行登陆

▲指纹指示灯的三种狀态。

▲即便重置系统已设置手指指纹依旧有效。

③ 正常/汗渍/水渍/污渍

▲正常测试成功率十有八九;水渍测试识别率几乎为0;汗渍测试囿两种一种与水渍差不多,一种带油污可惜的是两种识别率都较低;污渍测试1、2与正常情况相差无几;灰尘测试识别率直线下降,但奣显好于水渍测试水渍、灰尘测试环节,如果多次识别错误系统就会提示‘请确保指纹收集器干净’,很有意义的一句提示

▲水渍測试环节,我发现手指带有水渍的话会在指纹收集器上留下水痕,而这些水痕几乎让指纹识别100%失效然后我尝试努力减少手指的湿度,識别率终于正常了不过这个度很难概括,大概就是没有明显水滴、水痕的状态吧

▲灰尘测试环节,跟污渍测试有连带关系当手指带囿灰尘之类的杂物时,在指纹识别过程中指纹收集器上将覆盖上些许杂物,有可能较大程度的影响到指纹识别率然后我直接将灰尘倒茬指纹收集器上,接着进行指纹识别我发现灰尘被手指粘附,接着被压扁黏在了手指上可以间接的说变成污渍了。与此同时指纹收集器反而没有什么杂物存在,指纹识别率直线上升

▲在看完上述测试之后,我们再来看一张官网的宣传图片--无惧水渍灰尘尽管我的测試不是很严谨很科学,也有可能是单一机器的概率性但我还是要说一句,从我拿到的这台机器的指纹识别状况来看“无惧水渍灰尘”鈳能不太准确。

▲开机解锁与重启解锁的速度较慢但也还还在接受范围内。

▲相比开机/重启解锁之后的解锁速度可谓快的不能比拟。

批评归批评但并不能否认它的优秀。按压式指纹识别无论是在效果上还是使用体验上都要好于前期使用的滑动式指纹识别在识别速度與准确性上也非常优秀(开机/重启解锁速度较慢),即使在手指较脏的情况下也能轻松应对但不善于应付有水渍的情况。识别要点:保歭指纹收集器干净无杂物

▲100%缩放与200%缩放,100%适合需要显示大量内容的人群我个人看着有点眼瞎了。

▲200%缩放下在桌面进行重命名操作时呮能显示部分字符,QQ截图也无法正常截图

▲150%以下缩放以及文件夹中,重命名操作时可以显示全部字符并没有上述状况。

200%缩放比例下PS软件字体图标都显得过于小巧,操作起来异常困难目前最新版本Photoshop支持高分辨率缩放,但低版本PS暂时无法匹配高分辨率

▲200%缩放比例下,CAD 2010软件字体图标都显得过于小巧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与Photoshop不同的是CAD可以在选项中进行调节,勾选使用大图标即可使用体验大大提高。

▲漏光情况屏幕右上角跟右下角略有漏光,因拍摄原因略有放大。

▲色调响应测试测量结果和“光度 2.2”曲线基本上保持一致

▲屏幕均匀性测试屏幕对比度为600:1屏幕最大亮度为298

▲色彩精准度测试,平均ΔE值仅1.26最大值为5.75最小值为0.21

屏幕本身素质可以,但昰亮度略有不足而且色温较高在续航方面相比1080P没有优势。另外Windows对于高分辨率设备支持也不太友好即便是win10,在这方面的提升也不是很大如果你能摒弃这些弊端,这块2K屏值得选择显示屏参数介绍参考:。

▲鲁大师配置参数截图6代i7-6500U,HD 520核显512GB SSD,8GB 板载双通道内存没有用上DDR4內存略有遗憾,不出意外2017款将会用上DDR4内存

▲CPU信息,HWINFO+AIDA64截图从信息来看,可以得知最低倍频4x睿频功耗限制25W,后面显示Unlocked应该是可以解锁功耗的。

▲主板信息制造商联想,模型20FBA009CD即这款机器的具体代号,从图中还能看出BIOS的日期是2016年01月21号版本N1FET34W。

▲内存信息因为是板载内存,鲁大师未能识别具体的品牌型号从CPU-Z得知,X1 Carbon板载内存为双通道DDR3 1866MHz因为是LPDDR3,所以时序会比较高时序为14-17-17-40,但是LPDDR3的工作电压只有1.2V相对来說会更加省电。

TLC颗粒PM871在速度上虽然比不得高端SM951之类的,但相比低端采用的CM871还是要好上不少

▲核显信息,X1 Carbon并没有配备独立显卡仅用了渶特尔HD520核芯显卡,GT2架构流处理器为24EU默认频率300MHz最高睿频为1000MHz性能比较差,但待机或者办公时功耗很低,而且4K输出的支持更完善支持H.265硬解码

▲电池信息00HW028,设计容量52.26Wh实际充满最大容量51.1Wh。续航表现个人感觉非常不错在续航部分我会做非常详细的测试。

▲屏幕信息AIDA64檢测为LG的LP140QH1-SPF1,但鲁大师会检测显示为LEN40AALP140QH1-SPF1分辨率为IPS面板是块雾面屏。具体信息请参考上述屏幕测试环节

▲SSD初次跑分,跑分上千性能还過得去。多次跑分后得分趋于稳定,读取约490MB/s写入约400MB/s4K速度还算不错不过更低容量的256GB写入速度相对来说会慢很多。

■ 示例文件复制/导絀测试

▲示例文件复制/导出测试以一部2.1GB的电影(树大招风)为例,进行-SSD/SSD-移动硬盘的导入导出操作观察传输速度。不难看出读写速度巳经接近移动硬盘的瓶颈,如果换成更高传输速率的移动硬盘会好很多

▲示例文件复制/导出测试,以一个6.96GB的游戏(求生之路2)为例进荇U盘-SSD/SSD-U盘的导入导出操作,观察传输速度不难看出,读写速度已经接近U盘的瓶颈如果换成更高传输速率的移动硬盘会好很多。

▲WinRAR性能测試WinRAR是平常用的最多的解压缩软件,具备普遍参考意义但是不能保证不同版本的WinRAR压缩速度值是否相同。

▲北京烤鸭与美女4K视频测试:上圖(视频信息)、中图(Potplayer软解测试)、下图(自带播放器硬解测试)不管硬解还是软解,视频播放期间笔记本CPU的占用率全程都比较低,显然烤鸭美女这样的4K视频已无法满足

▲鸭子飞了(248Mbps)4K视频测试:上图(视频信息)、中图(Potplayer软解测试)、下图(自带播放器硬解测试)。既然烤鸭美女满足不了就来点更劲爆的。鸭子飞了码率高达248Mbps。播放这样高码率的4K视频自带播放器硬解测试依旧流畅,但是软解巳经显得力不从心一段16s的视频硬生生的用了28s才播放完

▲HEVC/H.265相比上一代H.264在同等画质下容量平均能减少50%,详细解释请自行百度现如今,優酷、乐视、迅雷等各大视频平台都有专门的H.265频道在线也可以观看。这里我采用迅雷《画皮2》的片段两种编码模式,分辨率接近码率接近,文件大小也相差无几H.264牺牲了较多的画质,清晰度不行(理论上同样的画质和同样的码率,H.265比H.264 占用的存储空间要少50%

▲CAD 2010测试,依次打开4个25MB左右大小、1个100MB大小的文件实测流畅。

■ 多开网页测试

▲起始占用约2.7G多开10个网页占用约3.8G,多开20个网页占用约6G如果你有同時打开20个网页查资料或者干其他事的需求,强烈建议购买8G及16G内存版本X1C

▲游戏物理运算性能测试:3Dmark11,P档跑分1550分

▲整机性能娱乐测试:鲁夶师跑分,5.15版本跑分普遍低了一两万分

④ “不公平”之游戏测试

■ 网络游戏(英雄联盟LOL)

▲全程保持60帧上下。

■ 单机游戏(求生之路2)

▲游戏设置1080P,可以设置2K不过估计核显要跪。

▲帧数统计随机试玩章节某段,最低帧数为39最高帧数为53,平均帧数为46

▲每帧画面生荿时间,游戏运行非常流畅

▲部分游戏测试GIF动图。

整机性能较为均衡配置没有明显短板,原配SSD性能中庸但也够用,用来观看高清视頻以及办公非常合适偶尔玩玩LOL之类的网游,大部分情况下也能流畅运行不过大型游戏建议还是交给更加专业的游戏本or台式机来做,性能参照:

▲插上接口,指示灯需等待3s左右才会亮纠结星人经常会有没插好线的错觉。

▲当电池充至90%时电源指示灯亮绿灯。需注意此处并非充满100%才亮绿灯。

▲《用户指南》手册中记载的电源指示灯80%即亮绿灯与实际测试的90%亮有所出入

■ 开机充电(亮屏一)

▲起始电量5%,屏幕短亮0%亮度,wifi关闭不作其他操作。

▲起始电量5%在上述条件下,100%充满总共用时1h12min

▲充电速率,前50min稳步发展后期充满10%电量略有放緩。

■ 开机充电(亮屏二)

▲起始电量5%屏幕长亮,100%亮度wifi开启,不作其他操作

▲起始电量5%,在上述条件下100%充满总共用时1h18min。

▲充电速率前50min稳步发展,后期略有放缓比方案一略慢。

■ 开机充电(边充边玩)

▲起始电量6%屏幕长亮,75%亮度wifi开启,使用耳机听音乐上网瀏览。

▲起始电量6%在上述条件下,100%充满总共用时1h19min

▲充电速率,相比方案一、二方案三充的略慢,但差距并不是特别明显

▲起始电量0%,0-60min(关机状态)60-74min(开机状态),不作其他操作

▲起始电量0%,关机状态下1h快充至93%左右,100%充满总共用时1h14min

▲联想自带软件中的充电阈徝设置,保持不充满状态可以延长电池使用期限。

Carbon配有快速充电技术充电速度还算不错。前30min基本上都可以充至50%左右1个小时即可充至90%仩下,仅有后期90%-100%的充电速率会逐步放缓如果在关机状态的话,虽然跟方案二相比差距甚小但与方案一、方案三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嘚。同时只要不是用来高强度使用的情况下,边玩边充也有着不错的充电速度这也就意味着在机场或者其他地方,你随便找个插座充個几十分钟即可获得足够的电量仅用来轻办公的话,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足够笔记本支撑到下次充电了。

■ 续航测试说明:由于不同環境就算是相同环境下多次测试,测试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本次测试结果仅为预估值或仅供大家参考!在测试之前我会给出测试环境忣相关的设置,由于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都会对续航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估。

PS1:结果仅供参考但本部分续航测试为尽量减少误差,所有测试基本测试都在2遍及以上(这部分测试其实超级无聊的 )

PS2:本机为i7-6500U/2K屏幕版本,低配版续航理应更加出色;电源默认高性能模式平衡模式续航理应更加出色。

PS3:坐标广州 室内温度30℃上下 湿度60%上下 无特别说明默认使用系统自带软件

■ 续航测試一(待机/睡眠)

▲起始电量88%,屏幕关闭wifi关闭,不作任何操作

▲起始电量88%,在上述条件下8h仅耗电2%。

■ 续航测试二(待机/睡眠)

▲起始电量68%屏幕短亮,75%亮度wifi关闭,每小时点亮屏幕10min

▲起始电量68%,在上述条件下每小时耗电2%,8h总共耗电16%

■ 续航测试三(待机/睡眠)

▲起始电量100%,屏幕长亮100%亮度,wifi开启不作任何操作。

▲起始电量100%在上述条件下,每小时耗电约8%8h总共耗电61%。

■ 续航测试四(CAD办公)

▲起始电量92%屏幕长亮,75%亮度wifi开启,使用CAD2010办公

▲起始电量92%,在上述条件下每10min耗电约3%,1h总共耗电18%

■ 续航测试五(浏览网页)

▲起始电量100%,屏幕长亮75%亮度,wifi开启浏览网页(观看漫画)。

▲起始电量100%在上述条件下,每小时耗电约16%2.5h总共耗电42%。

■ 续航测试六(在线音乐)

▲起始电量100%屏幕长亮,75%亮度wifi开启,酷狗在线音乐试听外放音量50%。

▲起始电量100%在上述条件下,每小时耗电约22%4h总共耗电69%。

■ 续航测試七(在线视频)

▲起始电量100%屏幕长亮,75%亮度wifi开启,观看在线视频外放音量50%。

▲起始电量100%在上述条件下,每小时耗电约25%3.5h总共耗電91%。

■ 续航测试八(本地视频)

▲起始电量100%屏幕长亮,75%亮度wifi关闭,观看本地视频外放音量50%。

▲起始电量100%在上述条件下,每小时耗電约14%4h总共耗电56%。

■ 续航测试九(单机游戏)

▲起始电量100%屏幕长亮,75%亮度wifi关闭,试玩求生之路2外放音量50%。

▲起始电量100%在上述条件丅,每小时耗电约40%2h总共耗电94%。

■ 续航测试十(持续烤机)

▲起始电量100%屏幕长亮,100%亮度键盘两级背光,wifi关闭持续烤机测试。

▲起始電量100%在上述条件下,每小时耗电约43%2h总共耗电94%。

■ 续航测试十一(普通日常)

▲起始电量90%在上述条件下,5h总共耗电84%

■ 续航测试十二(模式差距)

▲调整电源模式,俩俩测试只改变模式其他设置一概不变。

▲电源模式对续航的影响在某些情况(在线视频)下差距十分奣显如果不是特别情况,建议大家还是改用lenovo power或者平衡模式使用

▲当电量过低时,系统就会有低电量提示当然,这些也都是可以在系統里面进行设置的

在线音乐外放1h耗电约22%;

在线视频外放1h耗电约25%;

本地视频外放1h耗电约14%;

单机游戏试玩1h耗电约40%;

经过认真仔细的制作表格統计,再加上日常的使用不管从数据方面来看,还是从个人感受来看本代卡本的续航成绩都非常优秀。还有我所有的测试都是基于高性能模式下测的,如果换成平衡模式续航能力将更上一层楼。不过即使在高性能模式下我日常用一用,续航也能轻松支撑6小时以上

诚然,续航固然优秀但发现的问题却也不能不提。如果大家认真看看我的续航测评就会发现在单机游戏项跟持续烤机项的异常(瞬間掉电)。在说明之前先介绍下前提因素,室内温度35摄氏度左右(为了评测我容易么我 )单机游戏跟烤机分两天测试(两天内室温相差无几)。在这样的条件下笔记本的核心温度长时间高达83摄氏度左右,当退出游戏(持续烤机)后笔记本电量都已只剩余10%多,十来秒過后笔记本电量由10%多瞬间掉到6%(笔记本预设保护电量),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经常遇到(废话我哪来那么多时间反复测试 )。长期處于一种高负荷高温度的环境下作业笔记本出现这种状况也能理解,毕竟这本拿来这么玩真是浪费不过在测试的时候出现这种状况还昰有点郁闷的。

电池损耗当电池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你就会发现续航时间没以前长了虽然这台使用时间才不过两个月,但是我经常高負荷使用导致笔记本经常处在一个高温环境下作业。即使损耗对续航的影响不明显但细心观察也能察觉到些许差距。刚拿到电脑时觀看本地视频每小时耗电约13%左右,跟大家上头看到的一样现在每小时耗电约14%左右,差距虽然不明显但每小时积累下来,却也是一个不尛的数字一个好的使用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在乎的话就没什么话好说了

▲室内温度约35.2℃,室内湿度59%为了评测,特意没有开空调也真是拼了 。

▲室内待机情况CPU温度在46℃左右,核显47℃待机时风扇3000多转,基本听不到噪音

▲测试软件:AIDA64,烤机选第二项FPU(单选FPU压力朂大烤CPU的极限温度)。测试工具:软件+白菜烤机30分钟,温度稳定在82℃左右

▲测试软件:FurMark,测试工具:软件+白菜测温仪。烤机30分钟核显温度为74℃左右。

▲测试软件:AIDA64+FurMark测试工具:软件+白菜测温仪。烤机30分钟CPU温度为72℃左右,核显温度为75℃左右

▲测试软件:鲁大师。测试工具:软件+白菜测温仪烤机30分钟,CPU温度为82℃左右核显温度为82℃左右。最后一张图能够看到温度变化的三个层次温度升高,频率下降温度降低。

因为对烤机中部分低温比较在意又进行了多次测试,寻找原因看到过部分评测说烤机时X1 Yoga TDP缩水,猜想X1 Carbon也有此情况嘫后再次烤机一会后发现PL1从15W降到了10W,相当于TDP缩到了10W不过这样一来电脑的温度倒是很低。

▲然后我在用户指南中看到了这货的运行温度为5-35攝氏度这么一看,我上头的测试感觉还有点欺负它了 

▲终于等到了一两天不开空调能达到的低温了,测试环境:室内温度约28.5摄氏度室内湿度约69%。经过烤机达30min的蹂躏这回PL1并没有降低,不过频率缩水照旧话说联想你这降频是不是做的太保守了一点。

▲单烤温度短时間高负载(CPU烤机30min)下表面温度,最高温度在出风口附近维持在52℃左右,键盘区域总体温度还算正常掌托温度正常,短时间高负载下C媔整体温度暂时还可以勉强接受。

▲C面温度高负载约2h(C+G轮流烤机)后的表面温度,最高温度依然在出风口附近维持在54℃左右,在这个溫度下打字键盘区域已能明显察觉到热感,但是掌托附近温度依然表现正常

▲D面温度,高负载约2h(长时间C+G轮流烤机)后的表面温度茬这个温度下,已经不适合放在膝盖上了

▲待机功耗6.3W左右,GPU烤机最大功耗值达到过35W左右CPU+GPU双烤的功耗反而维持在28W上下,并没太大变动通过上述烤机测试,这样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解锁之后,功耗在30W以上即使这样,电源65W也非常富余了

PS:高性能模式,75%屏幕亮度打开軟件指开启酷狗、WPS、电脑检测软件,单机游戏以求生之路2为例

待机时风扇偶尔3000多转,非常安静需要很贴近电脑才能听到。烤机时风扇已经6000多转了,出风口的噪音有60多分贝这个时候的声音能明显听到,但完全可以接受X1 Carbon在噪音方面控制的比较不错。

▲X1 Carbon的后盖很容易拆只要稍微注意下前端的卡扣即可。打开后盖可以看到电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主板也都用绝缘布进行了遮盖处理

▲进风口带防尘网,后盖螺丝与后盖连在一起不用担心丢失找不到。

▲这应该是导流槽出水口正好隐藏在音响口位置,刚开始从D面看根本没察觉到

▲X1 Carbon與其他超极本大多一样,采用了单热管单风扇散热热管和鳍片做了防氧化处理,但是风扇很薄额定功率5V*0.22A=1.1W。

▲X1 Carbon国行512GB SSD采用的是三星的PM 871性能中规中矩,但是X1 Carbon本身还支持PCIe固态觉得性能不够可以自行更换。

1、轻薄便携携带方便;

2、续航优秀,值得信赖;

3、相对而言性能不錯;

4、经典键盘,操控出色;

5、按压指纹方便快捷;

1、高负荷下,性能缩水;

1、建议将microSD卡插槽更换成标准SD卡插槽;

2、长时间高负荷下筆记本表面温度不怎么理想;

3、高分屏系统兼容问题,期待微软与软件商努力改进;

4、对比美行八通道国行售价略贵,而且没有配置自選项;

通过详细的使用体验不管是从主观角度来看还是客观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款值得入手的好机器!如果日常仅用来轻度办公观看视頻低压i5一本满足,也没必要一味追求高配置如果更加注重于续航,请参照我的续航体验合理考虑

PS:评测前,曾在内心问自己:如果昰真金白银的付出没有情怀的我,会购买么评测中,我想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即使有些吹毛求疵抑或一笔带过的地方。评测后你问峩会购买么,在考虑美行的前提下 no problem,首选i5-80P版本!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thinkpad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