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著名的狙击手厉害的狙击手伪装术到底有多强

人类史上最传奇的十个狙击手
人类史上最传奇的十个狙击手
前言:每个狙击手辉煌战绩的背后都是惊心动魄,本文将给你展示世界十大狙击手。以及“白羽毛”老爷子如何猎杀代号“毒蛇”的越南女特工以及那惊心动魄的四天三夜的深入敌后任务。
资料片:NVA虐杀一名美军狙击手俘虏。
一:杀人最多的白色死神
图为西蒙海耶带领他的狙击小组,身着白色伪装服,穿梭于大雪封山的荒郊野外,隐蔽在丛林深处,不断射杀行进中的苏军士兵。
西蒙·海耶1939年~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他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用芬兰版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射杀了542名苏军,一举成为世界上杀人最多的狙击手。西蒙·海耶作为狙击手参加的是芬兰陆军的滑雪部队,他是专业猎人出身,对于山林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身穿跟雪一样白的白色伪装服,滑着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来去自如。而在一片雪白的环境下,穿着笨笨的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的苏联红军士兵则是最明显不过的目标了。西蒙·海耶使用的虽然是从帝俄时期沿用下来的Mosin-Nagant步枪,却能在700米外狙杀苏军,在苏军士兵中造成极大的恐惧,称他为“白色死神”。
更令人吃惊的是他那张神奇的脸。这张脸在日与苏军战斗中同样被一名狙击手用达姆弹所击中,但是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成功地退出了战斗,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后来进行面部再造手术,右边的脸近乎变形。西蒙·海耶于2002年去世,享年97岁,他也是世界著名狙击手中活得岁数最大的人。
据说西蒙·海耶还是一位不用瞄准镜的‘神人'!他认为狙击枪自带的铁准星是上帝赐予的最好的瞄准工具,因为在雪地中,一半的狙击枪瞄准镜会被太阳光反射,反而会暴露自己。
西蒙·海耶在摄氏零下20-40度的环境,身穿全白迷彩装,狙杀苏军。在战争中被确认击毙的红军人员共有505人是出自于他之手。另有非官方的统计指出他的战果为542人。除此之外,他用冲锋枪也杀害了近200人,所使用的是M-31SMG。也因此将他的杀敌数提升到705人。这是在他受伤前100天内所缔造出来的惊人数目,平均一天杀敌超过5人。由于芬兰的冬天早上时间较短,因此也可以说他在有日光时每小时狙杀一名敌军。
二:狙击手世界里的“猫王”——白羽毛
卡洛斯·海斯库克(美国)。即使他并非记录在案的打死敌人最多的狙击手或者是战斗时间最长的狙击手,卡洛斯·海斯库克仍然是一个传奇。他是狙击手世界里的‘猫王'。
美国海军陆战队授予狙击手枪法的最高荣誉就是以海斯库克命名的;同样,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乐洁恩营一个射击训练营里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因他而建造的。另外,弗吉尼亚的一支民间空中巡逻队也打算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海斯库克有个绰号‘白羽毛',因为他总是戴一顶插有羽毛的帽子。他17岁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不久,军队就发现这个来自阿肯色州的穷孩子具有射击天赋。他还在新兵训练营的时候就取得了专业步枪手资格,随后开始在各大知名射击比赛中大显身手。
但是,部队对于海斯库克的天才另有所用,1966年,将他派往越南。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海斯库克在越南执行了很多任务,他的指挥官甚至不得不强迫他在营房里休息。
海斯库克曾对《华盛顿邮报》说,“我喜欢潜伏,让自己悄悄在对着敌军的位置上潜伏下来。在越南没有别的地方可以选择,如果可以选择的话,那就只有运尸袋了。每个人都很紧张害怕,但这样的环境也让人更加警觉、更加敏锐--这些让我成为最棒的。”1999年,海斯库克死于多发性硬化症,享年57岁。
“白羽毛”老爷子曾深入敌后,四天三夜惊心动魄的追踪,最终猎杀代号“毒蛇”的越南女特工
三:美国最成功的狙击手之一
阿德尔波特·F·沃尔德伦,美国最成功的狙击手之一,射死敌军人数高达到109人。沃尔德伦是仅有的几名被两次授予十字英雄勋章的人之一。他死于1995年,葬在加利福尼亚。
四:一生都在拍大片却被祖国遗忘
弗朗西斯·皮克汉格顿在一战中的战绩读起来更像是一本漫画书或者一部大片。这名勇士在索瑞尔山之战,帕斯尚尔战役和思卡尔普战役(均在加拿大境外)中,射死了378名德国官兵。他还因为穿越敌军重重火线送达关键性救援消息而被嘉奖,当时他的指挥官已经身负重伤;他还在自己的部队弹药快用完时穿越敌军火线运送了更多的弹药。
《多伦多之星》称,皮可汉格顿把儿时就磨炼出来的狙击技能用在了佐治亚湾的战役中;但是历史学家提姆·库克却说,皮克汉格顿和其他的加拿大人在祖国之外奋勇杀敌的原因在于'他们觉得他们的牺牲可能会换来他们以后在社会中更多的权利'。尽管皮克汉格顿在欧洲被认为是英雄,但当他回到加拿大之后却几乎被人们忘却了。
五:美国女人也不好看
柳德米拉·琴科当这位苏联女英雄在1942年被《时代》杂志采访时,她却嘲笑了美国媒体。她说,“一名记者甚至批评了我的制服裙的长度,说制服让我看上去很胖。他说美国女人穿的裙子更短。”
但是对于这位女英雄射死的309名纳粹敌军、以及被她的勇敢和狙击技能所激励的众多苏联人来说,裙子的长短根本不是问题。据报道,柳德米拉日出生于乌克兰南部,从小她就是假小子。她常常会忘记玩自己的洋娃娃,取而代之的是,她经常会用弹弓射麻雀--她玩得比大多数同龄男孩要好。
1941年,德国向苏联宣战,柳德米拉也想参战,但是她一到前线,就发现现实和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柳德米拉回忆道,“我知道我的任务就是对着人射击,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要真正做的话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她说对了。
六:兵临城下的瓦西里
他是苏军最知名,也是最致命的狙击手之一,瓦希里·扎伊采夫上尉是一位有名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陆军狙击手,他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于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间共击毙了225名德意志国防军和其他轴心国的士兵与军官而一战成名。在二战期间共击毙德军400名。由他培训的狙击手共毙敌约一万名。
战后他被提升为陆军少将。美国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兵临城下》的男主角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原型。在'历史上十大狙击手'中的很多都成为电影里的主人公,或者是成为电影里人物的原型,但是没有一个会像瓦西里·扎伊采夫这般有名,他是2001年电影《兵临城下》的主人公原型。
瓦西里服役至1943年1月,眼睛因为地雷炸伤而退役,之后他由维拉米尔·费拉托夫教授照顾,并且治疗他的眼睛。瓦西里最后重返战场,并且参加德涅斯特河战役,当时已经官拜上尉了。战后瓦西里造访柏林,并与军中同袍们相见。同袍们赠送一把新的狙击枪给他,上面刻着:“敬苏联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在斯大林格勒杀死了超过300个法西斯份子。”
论战绩,苏联英雄、功勋狙击手扎依采夫并不那么显赫,总共消灭二百五十名敌人。而二战中消灭三百名以上敌人的狙击手在苏军中就有二十多人。然而扎依采夫在军史学家眼中声誉最高,这不仅是因为他为狙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是由于他战胜了德军最著名的狙击手之王科宁斯。
七:阿富汗最远记录
罗伯·费隆(图左侧)。生于加拿大纽芬兰罗德岛佛格岛,他作为加拿大陆军“帕特里西娅公主步兵团”第三轻型步兵营的五人狙击小组的普通士兵(下士)参加阿富汗战争。创下最远距离狙击记录。战场上最致命的武器不是子弹或枪炮,而是孤身一人的狙击手。
2002年在Shah-i-Kot山谷参加“水蟒行动”时,发现三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正在行进,费隆使用他的MacMillan
远距TAC-50
.50口径狙击步枪(LRSW),距离2430米击中目标。第一发失的,第二发击中其背包,第三发击毙。事后测量,射击距离为2430米,创下远程狙击的世界纪录。这段距离,他的子弹需飞行4秒钟后才能击中目标。在狙击手队伍中,击杀目标后,保持低调是惯例,但是这件破纪录的事却在美军中传开了(之前的记录由美军越战狙击手卡洛斯·海诗科克(Carlos
N. Hathcock)保持,2500码外)。
纪录后不久,他所在小队的人员被加军指控在阿富汗行动期间不适当使用武力,他也被调查了。他和其他战友被不断接受军事法庭询问。后来指控撤消了,他就和其他几个战友一起申请退伍了。成为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Edmonton,
Alberta, Canada)的一名警察。
八:老婆都不知道他这么牛逼
查克·马维尼是越南战争中著名的美国狙击手,要不是有人写了一本书描述查克·马维尼在军队中的服役生活,查克·马维尼的妻子都不知道她丈夫是越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最顶尖的狙击手之一。
这本书名为《亲爱的妈妈:一名狙击手眼中的越南》,公布了马维尼在越战中射死103名敌军的记录,另外还有213名是还未被证实的。这一惊人的记录马维尼并不急于承认,因为他当时觉得不会有人对此感兴趣。
图为查克马维尼的爱枪M40狙击步枪。他说,“我只是做了我被训练来做的事情,我只是在一个非常炎热的地区呆了很长时间,并没有做什么很特别的事情。”但是,查克,你仍然在前十的名单中。查克马维尼的战绩令人惊讶,在不到100码的距离,30秒时间内,使用M21半自动狙击步枪连续射击16次,击杀16人,例无虚发。
九:中国冷枪王
“冷枪王”张桃芳(中国)。张桃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据报道在537高地创下击杀或毙伤214名敌人(全部是美军)的击杀纪录。1953年志愿军总部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
张桃芳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以436发子弹,毙伤214个敌人,这是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一个奇迹。一个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战术训练的新兵蛋子,成长为志愿军中冷枪射杀最高纪录的狙击英雄,成为名副其实的狙击之王。
一个更大的奇迹。凭借一枝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而自己却毫发无损,全身而退。这,就是奇迹般的狙击英雄——张桃芳。
十:看不到招数的托马斯·普伦凯特
英军第95步兵团的托马斯·普伦凯特,此人在日在维拉弗朗卡击毙了著名的法国将军科尔伯。
普伦凯特当时采用的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射击姿势,即半躺在地面上将两腿交叉以稳定枪管进行射击。这种射击姿势无疑非常令人不适,但却很有效。当然这也需要很高的技巧和适当的地形,所以在当时并不多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量图解狙击手神一般的伪装术!(组图)
我的图书馆
大量图解狙击手神一般的伪装术!(组图)
 据日本《产经新闻》12月8日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7日邀媒体观摩了在熊本县山都町的陆自大矢野原演习场进行的美日“森林之光”联合演习,演习期间驻日美海军陆战队在熊本地区附近教日军进行狙击手伪装和射击训练。
  军队特种部队的作战,狙击手面临的总是以寡敌众的局面。狙击的实质,就是对敌重要目标发动偷袭。因此,伪装对于狙击手来说至关重要。战场上,一个不善于伪装的狙击手,等待他的必然是死亡。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教官在为日本官兵讲解伪装术。
  伪装一词源自法语,原意是“恶作剧”。对于狙击手来说。伪装既要有想象力,更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撑。狙击伪装,是一个与人的大脑与眼睛较量的过程。学习伪装,必须要先了解人的大脑和眼睛是如何协作的。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教官单独指点日本学员战场狙击。
  人们轻易忽略大脑在观察中所起的作用。事实上,在观察和捕捉目标前,大脑会不自主地预期寻找一个轮廓明显的目标。目标与四周环境的反差越大,就越轻易被发现。相反,假如目标与背景环境相似,那么人的眼睛就会在大脑的指挥下忽略该目标。图为美军狙击手头顶插满树叶。
  识别目标时,大脑主要通过目标的外形轮廓来辨别。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白或黑的物体最轻易被辨别,由于白和黑与纷繁复杂的背景反差明显,这两种颜色可以使物体的轮廓外沿显得更为明显。除了模糊目标的外沿,通过颜色的深浅对比,也可以改变大脑对物体轮廓的判定。
  迷彩服的伪装原理,就是利用深浅不一的色块干扰观察者,弱化人体的外部轮廓。假如想取得理想的伪装效果,迷彩服的颜色、图案与曲线,一定要接近所隐蔽的环境。对于执行野战任务的军队狙击手来说,单纯使用迷彩服的效果总显得差强人意。
  尽管根据作战环境的不同,有丛林、沙漠、沼泽等不同花色的迷彩服可供选择,但狙击作战的特点决定了狙击手的伪装要比普通士兵高得多,也许仅仅由于玄色作战靴的鞋跟反光,就会使狙击手暴露目标。图为杂草中的狙击手。
  狙击手面部的伪装,同样是与敌方观察者的眼脑较量的过程。在野外潜伏的狙击手,无一例外地要涂抹面部伪装油彩。也许有人以为,佩戴迷彩面罩简单便捷,但根据美军的测验,没有一种面罩佩带起来的效果能超过正确涂伪装油彩。图为手拿L115A3狙击步枪的狙击手。
  当人们看到玄色的物体时,就会产生一种该物体离自己较远的错觉,相反,白色物体会让人感到间隔自己较近。涂抹伪装油彩要做的,就是通过黑白的对比来颠倒人脸的高低位置,从而迷惑对方。人的面部,眼睛、鼻子周边,下巴与嘴唇之间、耳孔等部位都是凹陷的,在这些部位涂抹白色油彩。图为身穿树叶装吉利伪装服的狙击手。
  在鼻子、额头、颧骨、下巴尖等突起部位涂抹玄色。在涂抹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先上白色、后玄色的过程。新手还轻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涂得过于对称。要知道,自然环境的景象是不对称、没有规律的,因此要留意用油彩打破人脸部的对称。图为在丛林中作战的狙击小组。
  那么,这种面部油彩伪装究竟能达到什么效果呢?专业狙击手伪装好后,即使脸贴着脸地观察,你也看不出那是一张经过伪装的人脸。图为隐藏在草丛的狙击手。
  间隔,是伪装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很轻易理解诶,从伪装的角度考虑,间隔越近越轻易发现。在狙击作战的历史上,在1000米间隔上击毙目标的战例并不罕见。对于狙击手来说,击毙几百米间隔上的敌人并不困难,行动的关键在于发现目标。图为解放军狙击手。
  了解间隔对伪装的影响,首先要弄明白一个概念:角分。这是个几何概念,60角分=1度。角分也是衡量眼睛精度的单位。实验证实,人眼的分辨精度是1角分。这意味着,假如目标与四周环境反差比较大,一个视力正常的人,眼可以在90米的间隔分辨2.5cm大小的物体,在180米分辨5cm物体,360米分辨 10cm物体,以此类推。假如目标对于观察者小于1角分时,人眼就不能识别。图为身披大量杂草的狙击手。
  了解了人眼这个特性,对于狙击手的伪装非常重要。野战中,军队狙击手间隔目标至少要在200米开外,否则狙击步枪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反而不如突击步枪好使。通常情况下,狙击手间隔目标会在360米以上。因此,狙击手要不被敌方发现,就要对自己和所携带装备超过10cm的地方进行伪装。图为隐藏极为隐蔽的狙击手。
  在分辨间隔时,颜色搭配也是个必须要考虑的题目。假如伪装时颜色搭配公道,就可以降低人眼的分辨能力。举个例子,假如将一块边长2.5cm的玄色方块放在白背景上,人可以在90米间隔上正常人眼清楚地看到,但假如将同样大小的绿色方块放在绿叶背景上,就很难发现。图为身穿吉列伪装服的狙击小组。
  实在,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不同颜色军服伪装效果的题目。在野战部队普遍装备迷彩服之前,军队作战服普遍以暗色为主。远的不说,我们比较熟悉的八路军青灰色军服和侵华日军的土黄色军服,都是伪装效果不错的单色军服。此外,德军的灰色军服、美军的暗绿色军服、英军的土黄色卡其布军服都是基于此原理。图为城市作战中隐藏在土堆中的狙击手。
  当然,在实际战场,一名搜寻几百米外是否隐躲狙击手的士兵,是不可能单靠正常人眼观察的,一定会借助军用看远镜或是狙击瞄准镜。理论上说,20倍率的看远镜可以把间隔拉近20倍。美军特种部队做过测试,在460米的间隔上,正常人眼很难分辨出12厘米的目标,使用20倍看远镜理论上可以观察0.25厘米的目标,但实际上分辨的目标大小在0.5厘米左右。尽管比理论数据低,但也足以看出光学器材对狙击手的威胁。图为在一堆烂树叶中隐藏的狙击手。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成为一名出色的狙击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一个是过人的射击能力,另一个则是善于伪装,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敌人难觅踪影。最近,德国摄影师拍摄了一组照片,展示德军狙击手的惊人伪装技巧。在他拍摄的画面中,即使知道狙击手藏在什么地方,你也很难看到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自然环境,是成功伪装的重要因素。狙击手要成功伪装,融进自然环境,就要对当时当地的色彩、条纹、树枝形态、植被密度和景深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伪装技术。
  对于野战狙击手来说,一些野外棕色植被的规律应当把握。比如,针叶松具有不同于其他植被的条纹和景深;树叶朝阳与背阴的两端颜色由浅变深;一堆野草的均匀深度为30厘米……狙击手在转移阵地时要养成根据周边景物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伪装的习惯。比如在树林中隐蔽时,最好在伪装服上插上树枝树叶;转移到草地时,要及时丢弃树枝,换成草堆伪装。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当然,狙击手究竟不是变色龙,不可能在行进过程中随时随地根据环境变换伪装。那么,有一条基本原则应当牢记:在战场条件无法满足成功伪装的要求时,尽量使用深色进行伪装。这还是考虑到人眼的特点。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走到窗边,远看远方的一个场景,找出其中颜色最深和最浅的物体。相信在尽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浅色物体总是最先被发现。这是由于人眼对深色物体的敏感度,要远低于浅色物体。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在潜伏待机时,尽大多数狙击手都会在自己前方摆放一些树枝、草叶做遮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自己的身后设置遮蔽物同样有效。在身后设置遮蔽物,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背景进行调整。有这样一个真实战例:一战期间,美军上尉麦克·布雷德与德军遭遇。当时,他身着卡其布军服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棵树前。由于与背景色良好地融进,450米外的德军居然没有发现站着的布雷德上尉。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在野外,有些原则是用鲜血换来的,每一名狙击手都必须时刻谨记。不要站在浅色的岩石上,它可以将人的轮廓清楚地映衬出来。同时,当敌方士兵预备向你射击时,浅色的岩石又会使步枪的玄色缺口、准星看起来很清楚,便于瞄准。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理论听起来有些枯燥,假如你手头有一支玩具枪的话,不妨做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分别放在玄色和白色的背景前,一定是在白色背景前瞄准快而正确。假如光线昏暗的话,玄色背景将更难瞄准。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背景色的原理,也被应用于山地行进的技巧中。一名练习有素的狙击手,当必须要沿山脊行进时,他一定会想法让自己的身影低于山脊,由于对于隐躲在山下的敌方狙击手来说,天空是最佳的背景。一旦狙击手把他自己的身影映衬在天空的背景里,等待他的将是对手的子弹。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在反映狙击的电影中,经常会看到狙击手全身披着像墩布一样的伪装,这就是狙击伪装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发明——吉列伪装服。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吉列伪装服是苏格兰人的发明,“吉列”一词在苏格兰语的意思是“人”,因此吉列伪装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苏格兰人的套装”。最初,吉列伪装服是动物保护者的工作服。他们身着吉列伪装服潜伏在野外,对偷猎者发动突袭。一战期间,英军洛瓦特侦察分队的狙击手,将吉列搬上了战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吉列伪装服的原理非常简单,全身上下粘有成百上千条颜色暗淡的布条。吉列伪装服根据布条色彩的差异,可以适应在不同环境中作战——如绿色的适用于丛林作战,棕色的适用于草地或沙漠地带。吉列伪装服的伪装效果与普通迷彩服不可同日而语,当狙击手穿着吉列伪装服潜伏时,看上往和一堆枯草树叶一模一样。通常,狙击手习惯在吉列伪装服的左袖位置粘上写有射击诸元的卡片,以便在射击时迅速查阅。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当然,吉列伪装服也不是万能的。由于黏附有上前条布片,它穿着非常粗笨,令狙击手行动受限。特别是在雨后,夏布片被淋湿,重量将骤增。同时,对于密林作战的狙击手,吉列伪装服的布条很轻易挂在树枝上。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假如你穿上吉列伪装服试一下,就能感受到这滋味的确不舒服。除了沉重外,它还极不透气,人体的热量很难散发。假如在高温地区执行任务,穿着吉列伪装服对狙击手的体能是个极大的考验。假如是在沙漠等干旱缺水地区,穿吉列伪装服会加剧水分的流失。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吉列伪装服的另一个缺陷是易燃。在实战中,曾经有发射烟幕弹的火星引燃吉列伪装服的例子。因此,身着吉列伪装服的狙击手要尽可能阔别火种。真正的吉列伪装服,没有采用拉索或纽扣结构的,都是尼龙搭扣。一旦伪装服被引燃,狙击手可以迅速脱掉。为了防火,狙击手通常在执行任务前,在伪装服的表面喷涂防火剂。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据日本《产经新闻》12月8日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7日邀媒体观摩了在熊本县山都町的陆自大矢野原演习场进行的美日“森林之光”联合演习,演习期间驻日美海军陆战队在熊本地区附近教日军进行狙击手伪装和射击训练。
  军队特种部队的作战,狙击手面临的总是以寡敌众的局面。狙击的实质,就是对敌重要目标发动偷袭。因此,伪装对于狙击手来说至关重要。战场上,一个不善于伪装的狙击手,等待他的必然是死亡。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教官在为日本官兵讲解伪装术。
  伪装一词源自法语,原意是“恶作剧”。对于狙击手来说。伪装既要有想象力,更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撑。狙击伪装,是一个与人的大脑与眼睛较量的过程。学习伪装,必须要先了解人的大脑和眼睛是如何协作的。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教官单独指点日本学员战场狙击。
  人们轻易忽略大脑在观察中所起的作用。事实上,在观察和捕捉目标前,大脑会不自主地预期寻找一个轮廓明显的目标。目标与四周环境的反差越大,就越轻易被发现。相反,假如目标与背景环境相似,那么人的眼睛就会在大脑的指挥下忽略该目标。图为美军狙击手头顶插满树叶。
  识别目标时,大脑主要通过目标的外形轮廓来辨别。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白或黑的物体最轻易被辨别,由于白和黑与纷繁复杂的背景反差明显,这两种颜色可以使物体的轮廓外沿显得更为明显。除了模糊目标的外沿,通过颜色的深浅对比,也可以改变大脑对物体轮廓的判定。
  迷彩服的伪装原理,就是利用深浅不一的色块干扰观察者,弱化人体的外部轮廓。假如想取得理想的伪装效果,迷彩服的颜色、图案与曲线,一定要接近所隐蔽的环境。对于执行野战任务的军队狙击手来说,单纯使用迷彩服的效果总显得差强人意。
  尽管根据作战环境的不同,有丛林、沙漠、沼泽等不同花色的迷彩服可供选择,但狙击作战的特点决定了狙击手的伪装要比普通士兵高得多,也许仅仅由于玄色作战靴的鞋跟反光,就会使狙击手暴露目标。图为杂草中的狙击手。
  狙击手面部的伪装,同样是与敌方观察者的眼脑较量的过程。在野外潜伏的狙击手,无一例外地要涂抹面部伪装油彩。也许有人以为,佩戴迷彩面罩简单便捷,但根据美军的测验,没有一种面罩佩带起来的效果能超过正确涂伪装油彩。图为手拿L115A3狙击步枪的狙击手。
  当人们看到玄色的物体时,就会产生一种该物体离自己较远的错觉,相反,白色物体会让人感到间隔自己较近。涂抹伪装油彩要做的,就是通过黑白的对比来颠倒人脸的高低位置,从而迷惑对方。人的面部,眼睛、鼻子周边,下巴与嘴唇之间、耳孔等部位都是凹陷的,在这些部位涂抹白色油彩。图为身穿树叶装吉利伪装服的狙击手。
  在鼻子、额头、颧骨、下巴尖等突起部位涂抹玄色。在涂抹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先上白色、后玄色的过程。新手还轻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涂得过于对称。要知道,自然环境的景象是不对称、没有规律的,因此要留意用油彩打破人脸部的对称。图为在丛林中作战的狙击小组。
  那么,这种面部油彩伪装究竟能达到什么效果呢?专业狙击手伪装好后,即使脸贴着脸地观察,你也看不出那是一张经过伪装的人脸。图为隐藏在草丛的狙击手。
  间隔,是伪装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很轻易理解诶,从伪装的角度考虑,间隔越近越轻易发现。在狙击作战的历史上,在1000米间隔上击毙目标的战例并不罕见。对于狙击手来说,击毙几百米间隔上的敌人并不困难,行动的关键在于发现目标。图为解放军狙击手。
  了解间隔对伪装的影响,首先要弄明白一个概念:角分。这是个几何概念,60角分=1度。角分也是衡量眼睛精度的单位。实验证实,人眼的分辨精度是1角分。这意味着,假如目标与四周环境反差比较大,一个视力正常的人,眼可以在90米的间隔分辨2.5cm大小的物体,在180米分辨5cm物体,360米分辨 10cm物体,以此类推。假如目标对于观察者小于1角分时,人眼就不能识别。图为身披大量杂草的狙击手。
  了解了人眼这个特性,对于狙击手的伪装非常重要。野战中,军队狙击手间隔目标至少要在200米开外,否则狙击步枪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反而不如突击步枪好使。通常情况下,狙击手间隔目标会在360米以上。因此,狙击手要不被敌方发现,就要对自己和所携带装备超过10cm的地方进行伪装。图为隐藏极为隐蔽的狙击手。
  在分辨间隔时,颜色搭配也是个必须要考虑的题目。假如伪装时颜色搭配公道,就可以降低人眼的分辨能力。举个例子,假如将一块边长2.5cm的玄色方块放在白背景上,人可以在90米间隔上正常人眼清楚地看到,但假如将同样大小的绿色方块放在绿叶背景上,就很难发现。图为身穿吉列伪装服的狙击小组。
  实在,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不同颜色军服伪装效果的题目。在野战部队普遍装备迷彩服之前,军队作战服普遍以暗色为主。远的不说,我们比较熟悉的八路军青灰色军服和侵华日军的土黄色军服,都是伪装效果不错的单色军服。此外,德军的灰色军服、美军的暗绿色军服、英军的土黄色卡其布军服都是基于此原理。图为城市作战中隐藏在土堆中的狙击手。
  当然,在实际战场,一名搜寻几百米外是否隐躲狙击手的士兵,是不可能单靠正常人眼观察的,一定会借助军用看远镜或是狙击瞄准镜。理论上说,20倍率的看远镜可以把间隔拉近20倍。美军特种部队做过测试,在460米的间隔上,正常人眼很难分辨出12厘米的目标,使用20倍看远镜理论上可以观察0.25厘米的目标,但实际上分辨的目标大小在0.5厘米左右。尽管比理论数据低,但也足以看出光学器材对狙击手的威胁。图为在一堆烂树叶中隐藏的狙击手。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成为一名出色的狙击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一个是过人的射击能力,另一个则是善于伪装,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敌人难觅踪影。最近,德国摄影师拍摄了一组照片,展示德军狙击手的惊人伪装技巧。在他拍摄的画面中,即使知道狙击手藏在什么地方,你也很难看到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自然环境,是成功伪装的重要因素。狙击手要成功伪装,融进自然环境,就要对当时当地的色彩、条纹、树枝形态、植被密度和景深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伪装技术。
  对于野战狙击手来说,一些野外棕色植被的规律应当把握。比如,针叶松具有不同于其他植被的条纹和景深;树叶朝阳与背阴的两端颜色由浅变深;一堆野草的均匀深度为30厘米……狙击手在转移阵地时要养成根据周边景物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伪装的习惯。比如在树林中隐蔽时,最好在伪装服上插上树枝树叶;转移到草地时,要及时丢弃树枝,换成草堆伪装。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当然,狙击手究竟不是变色龙,不可能在行进过程中随时随地根据环境变换伪装。那么,有一条基本原则应当牢记:在战场条件无法满足成功伪装的要求时,尽量使用深色进行伪装。这还是考虑到人眼的特点。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走到窗边,远看远方的一个场景,找出其中颜色最深和最浅的物体。相信在尽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浅色物体总是最先被发现。这是由于人眼对深色物体的敏感度,要远低于浅色物体。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在潜伏待机时,尽大多数狙击手都会在自己前方摆放一些树枝、草叶做遮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自己的身后设置遮蔽物同样有效。在身后设置遮蔽物,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背景进行调整。有这样一个真实战例:一战期间,美军上尉麦克·布雷德与德军遭遇。当时,他身着卡其布军服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棵树前。由于与背景色良好地融进,450米外的德军居然没有发现站着的布雷德上尉。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在野外,有些原则是用鲜血换来的,每一名狙击手都必须时刻谨记。不要站在浅色的岩石上,它可以将人的轮廓清楚地映衬出来。同时,当敌方士兵预备向你射击时,浅色的岩石又会使步枪的玄色缺口、准星看起来很清楚,便于瞄准。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理论听起来有些枯燥,假如你手头有一支玩具枪的话,不妨做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分别放在玄色和白色的背景前,一定是在白色背景前瞄准快而正确。假如光线昏暗的话,玄色背景将更难瞄准。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背景色的原理,也被应用于山地行进的技巧中。一名练习有素的狙击手,当必须要沿山脊行进时,他一定会想法让自己的身影低于山脊,由于对于隐躲在山下的敌方狙击手来说,天空是最佳的背景。一旦狙击手把他自己的身影映衬在天空的背景里,等待他的将是对手的子弹。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在反映狙击的电影中,经常会看到狙击手全身披着像墩布一样的伪装,这就是狙击伪装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发明——吉列伪装服。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吉列伪装服是苏格兰人的发明,“吉列”一词在苏格兰语的意思是“人”,因此吉列伪装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苏格兰人的套装”。最初,吉列伪装服是动物保护者的工作服。他们身着吉列伪装服潜伏在野外,对偷猎者发动突袭。一战期间,英军洛瓦特侦察分队的狙击手,将吉列搬上了战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吉列伪装服的原理非常简单,全身上下粘有成百上千条颜色暗淡的布条。吉列伪装服根据布条色彩的差异,可以适应在不同环境中作战——如绿色的适用于丛林作战,棕色的适用于草地或沙漠地带。吉列伪装服的伪装效果与普通迷彩服不可同日而语,当狙击手穿着吉列伪装服潜伏时,看上往和一堆枯草树叶一模一样。通常,狙击手习惯在吉列伪装服的左袖位置粘上写有射击诸元的卡片,以便在射击时迅速查阅。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当然,吉列伪装服也不是万能的。由于黏附有上前条布片,它穿着非常粗笨,令狙击手行动受限。特别是在雨后,夏布片被淋湿,重量将骤增。同时,对于密林作战的狙击手,吉列伪装服的布条很轻易挂在树枝上。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假如你穿上吉列伪装服试一下,就能感受到这滋味的确不舒服。除了沉重外,它还极不透气,人体的热量很难散发。假如在高温地区执行任务,穿着吉列伪装服对狙击手的体能是个极大的考验。假如是在沙漠等干旱缺水地区,穿吉列伪装服会加剧水分的流失。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吉列伪装服的另一个缺陷是易燃。在实战中,曾经有发射烟幕弹的火星引燃吉列伪装服的例子。因此,身着吉列伪装服的狙击手要尽可能阔别火种。真正的吉列伪装服,没有采用拉索或纽扣结构的,都是尼龙搭扣。一旦伪装服被引燃,狙击手可以迅速脱掉。为了防火,狙击手通常在执行任务前,在伪装服的表面喷涂防火剂。图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狙击手。
馆藏&18891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好的狙击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