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我是被萨满被附身的我成了魅魔bi了么

22被浏览7,802分享邀请回答5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附身萨满最新章节_附身萨满无弹窗_小说5200 - 三易文学
附身萨满作者:生人勿近分类:更新时间: 06:33
& &&&邻居小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本站所有的作品,图书,资料均为网友更新上传,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删除,谢谢!
①:若你发现作者生人勿近小说附身萨满最新章节,而三易文学没有更新附身萨满,请发短信通知我们,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作者生人勿近所写的附身萨满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③:《附身萨满》是一部优秀的生人勿近作品,会员转载到本站只是为了宣传,让更多读者欣赏。
④:小说附身萨满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易文学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书友提供阅读平台。
⑤:《附身萨满最新章节》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情节动人,文笔优美,让人看了心痒痒的,为了让附身萨满作者生人勿近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本书的VIP。
⑥: 请多多推广宣传附身萨满,也是对附身萨满作者生人勿近的一种另类支持!小说的未来,是需要您我共同的努力!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在2个工作日内删除。
  重生穿越都是老一套啦,但是为什么她要变成攻打宋朝的金国萨满圣女?好歹她二十多年爱国心从来没有一刻懈怠过,这穿越管理处怎么能出这个乌龙?她去死了算啦!但是等等,这个那么可爱的小正太是谁……本书群号:*********************《绝色天娇》(书号:168593),讲述晓寻的故事……*********************新书《极道公主》(书号:1019266)六月PK进行中……《附身萨满》的姐妹篇,讲和寻寻一起穿越来的MM的爆笑故事,明明是黑道食肉性霸王龙,却偏偏要乔装温柔可爱小公主……调戏调戏岳云、扁扁秦桧、去钟南山参观一下活死人墓、研究一下李师师是死是活、看看赵小构是不是真的小受……最主要的是,要用自己的拳脚,将老公折腾成新新好男人!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附身萨满》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附身萨满最新章节,附身萨满全文阅读.
我来评分:
综合评分:0
参与人数:0我们倡导探索、睿智、开放、分享的旅行态度。强调行动与思考力,不盲从、不流于表面。在旅行中认知真实世界,积极探寻自我。提供最有价值的旅行资讯以及最实用的旅行经验!
> 孤独的萨满 来自白银纳最后的召唤
  在大兴安岭的边城呼玛,有一个鄂伦春的民族乡――白银纳,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地名,哇,觉得这个名字好,即又充满。后才知道,白银纳与其他几个鄂伦春族的聚集地一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鄂伦春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还有很多神秘的发现让我始料未及,在这里我将了解到更多关于鄂伦春人的那鲜为人知的秘密。
  马都要吃肉的彪悍民族
  鄂伦春,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鄂伦春人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分支里面是极其弱小的,但弱小,并不代表可以忽略不计。与之相比,上有过很多强大辉煌、声名显赫的民族,如契丹、西夏、瓦剌等,却都早已成了久远的故事,还有那些曾经统治过他们的民族,也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滚滚而去了。唯有鄂伦春民族能够历经千年,延续繁衍,族血至今不灭。物竞天择,鄂伦春人能够战胜众多优秀的民族,继续留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的故事,必定有他们独有的生存秘笈。
  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中,向来是适者生存。鄂伦春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丛林,过着半封闭的生活,世代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深谙肉弱强食的道理,所以他们能够取胜的关键,似乎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弱小。在其他强大的眼里,他们曲曲几千人的部族数量,似乎是那么不堪一击,是那么的不起眼,所以没有人会把她们当成威胁,当成敌人。但是与社会因素相比,残酷严苛的自然条件,才是鄂伦春人挑战,丛林法则可不管你是何许人也,只有适者生存,所以鄂伦春人就必须练就丛林人所需要的一切优秀品质,毕竟只有最彪悍勇猛的猎手才可能生存下去。
  勇猛的猎手就离不开优秀的猎马,但是鄂伦春人最初并没有马匹,而是使用驯鹿,就像老人,只不过圣诞老人每年只出门一次,而且还不打猎,送完快递就回家歇长假了。但鄂伦春人却是需要用驯鹿满足所有一切劳动,生产,交通等工作,所以在明王朝时期才会得到“使鹿部”这个荣誉称号。清朝初年鄂伦春人开始驯养索伦马,并将彪悍的性格融入到了驯养马匹的技术当中,把猎马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鄂伦春人的马都是散养,基本上往山坡上一撒就不管了,是标准的“溜达马”,但是主人一定要时长不短的给它们喂点盐,据说这样马就不容易生病,而且马有了吃盐的习惯以后,就不会跑的离主人家太远,一叫就会回来的。冬春两季草料不多,主人还会经常对偏爱的猎马开小灶,给它们喂些新鲜的兽肉来补充体力,即使在夏天草量充沛时,主人也会在草料里加些狍子肉干或大马哈鱼以资奖励。如此看来,一个连马都要吃肉的彪悍民族,想不称霸丛林都难。
  图腾崇拜与熊的后裔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的图腾崇拜,就像我们炎黄子孙,一直将“龙”作为崇拜的对象,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一样,鄂伦春人也有着自己崇拜的对象。只不过有点多,有多少呢?很多,多到我数不过来。他们对一切动物、植物、以及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有着极其的崇拜。什么火神,风神,太阳神,月亮神,主管仓库的奥伦神,还有最重要的山神。另外还有一种很原始的,对各种神偶的供养崇拜,是我们不太常见的,每一种神偶只管主治一种疾病,分类特别的细,放在一起就像是一个三甲医院的专家介绍一览表。什么病都治的是院长(翁库鲁博如坎神),皮肤科的是两位主任医师坐堂,一为主治天花(埃尼博如坎),一位主治麻疹(额尼音博如坎),发烧门诊的是(斯文博如坎),神经科的是(德勒库达日依乐)主任,当然还有妇产科的专家(摩摩恭)……如果把这些神偶全部供在一个神龛上,那场面就像是一个医学研讨会,一定非常震撼。当然还有很多兽医大夫的神偶,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对动物的崇拜,熊是最重要的一个崇拜对象,并把熊作为鄂伦春氏族的图腾标志,奉为神,而且鄂伦春人认为自己就是熊的后裔。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中年妇女进山采集野果,她的手腕上戴了一个红色的手镯,这个手镯是她丈夫送她的结婚礼物,很多年来她一只戴着从来舍不得摘下。在回来的路上,由于天降大雨迷失了方向,她再也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就这样一直迷失在了森林里。几年后的一天,她的丈夫来到这片森林里打猎,他看到了一只熊,并猎获了它,在剥熊皮的时候他的猎刀怎么也无法插进熊的右前肢,仔细一看,那里赫然戴着一支红色的手镯,而且已经深深的箍进了皮肉里面。她的丈夫一眼就认出了那支手镯,并放声大哭,他相信这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妻子。从此以后,鄂伦春人就认为人是熊变的,并认为自己是熊的后裔。对熊也不再直呼其名,而是对公熊称之为“雅亚”(祖父)或阿玛罕(大爷),对母熊称为“太帖”(祖母)或“恩民河”(大娘)以示尊敬。
  最后一个萨满
  “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来成为萨满巫师的统称,民间俗称跳大神儿。一直以来,萨满被视为封建迷信被摒弃,在很多曾经信奉萨满教的地区,萨满已经绝迹了。但是萨满教作为一个古老的宗教信仰,还是应该有他存在的必要,它是一种文化,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近些年,在剔除掉那些愚昧迷信的部分内容后,人们开始恢复萨满舞和祭祀仪式。但是想要恢复这古老的仪式,却发现比发射神五都难,因为,当人们寻遍整个鄂族,却发现只剩下了最后一个萨满。
  关扣妮,就是生活在白银纳的唯一一个在世的萨满,她已经八十多岁了。本来在她的有生之年,她已将她所有的萨满技艺传授给了她的女儿,但是很不幸,她的女儿,那位唯一的萨满传承人,在几年前因车祸不幸罹难。现在,萨满正在面临失传的绝境,只剩下这位风烛残年的老萨满,还在的守望,在默默的召唤,她召唤了一辈子的神灵,如今却无法召来一个新的继承人。
  因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萨满,是件极其不易的事。首先做萨满是要看缘分的,只有三种情况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萨满:第一,萨满降生的时候,胎膜是不会自己破的,需要用刀划开;第二,要长期患病,在请萨满跳神的时候,被萨满师傅看出有萨满附身,并许愿要成为萨满的人;第三,是突然癫痫,胡言乱语,神经错乱,咬牙切齿,狂魔乱舞的人。关扣妮就属于第二种情况。其次要有好的体力,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新萨满还要穿戴上全套的神衣法器,和老萨满学习很多跳神的技法,这些装备少说也要五六十斤重,至少要跳上三天三夜,而且还根本不能喝醉,我还要再嗨三天三夜,一点都不会累……
  学习结束以后,还要经常接受一些萨满的挑战,pk一下谁的法力更大,因为萨满巫师不仅可以驱魔治病,还可以加害于人,所以比一下法力可以论个高低,有点华山论剑的意思。由于萨满的本领大小不同,请的神也多寡不一,请神时就要看谁的小宇宙强,谁的人缘好了,还要看神仙给不给面子。有的萨满可以请几十种神,而有的法力差点的也就能请十几位而已。为了能记清楚,在请神时还要在手里的神仙登记簿上刻上记号,每请一位刻一道印。我还真搞不清楚这种法术有何依据,如果是我,随便刻它个几十上百道记号,谁敢说我是胡说的呢,那我岂不是可以做个武林盟主了么。
  其实这是笑谈,我可不想得罪神灵。萨满在驱魔治病的时候,可以说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战斗,如果萨满认为病人的魂魄已被恶神掠走,萨满就要借助祖先的力量与之搏斗。她在战斗时会双脚顿地,狂跳不止,急速旋转,往返奔窜,用力的挥舞着双臂,东击西挡,不停的敲击着手中的神鼓,这种战斗短则数小时,长的有时会持续一两天,直到恶神败北逃走才会停止。此时,萨满一定是大汗淋漓精疲力竭,倒地不起了,稍后才会慢慢清醒,说明诸神已经归位,离开了她的身体。如果没有个强健的身体,估计这种战斗是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下来的。
  通俗地讲,萨满其实就是一个载体,是众多神灵与人类之间的桥梁,说白了就是神灵的代言人,有什么事找神灵先跟萨满说。而如今,萨满又承载了一个新的任务,就是将萨满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但是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我们是否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萨满仪式,我不得而知,白银纳的最后一个萨满,终将会在这个的地方成仙而去,我似乎听到了她的召唤,召唤那个能将她手中的神鼓再次敲响的人;我似乎也看到了她的孤独,她在人间的孤独,但她将要去的那个地方却会胜友如云,而她最终会与诸神同在。
PS:如果您喜欢旅游或者想找个同伴一起旅游的话,qq群()/关注微博(et59爱旅行)/微信(et59旅行者)
or分享 (0)孤独的萨满 来自白银纳最后的召唤
在大兴安岭的边城小镇呼玛,有一个鄂伦春的民族乡——白银纳,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地名,哇,觉得这个名字好梦幻,即神秘又充满诱惑。探访后才知道,白银纳与其他几个鄂伦春族的聚集地一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鄂伦春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还有很多神秘的发现让我始料未及,在这里我将了解到更多关于鄂伦春人的那鲜为人知的秘密。
马都要吃肉的彪悍民族
鄂伦春,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鄂伦春人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分支里面是极其弱小的,但弱小,并不代表可以忽略不计。与之相比,历史上有过很多强大辉煌、声名显赫的民族,如契丹、西夏、瓦剌等,却都早已成了久远的故事,还有那些曾经统治过他们的民族,也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滚滚而去了。唯有鄂伦春民族能够历经千年,延续繁衍,族血至今不灭。物竞天择,鄂伦春人能够战胜众多优秀的民族,继续留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故事,必定有他们独有的生存秘笈。
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中,向来是适者生存。鄂伦春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丛林深处,过着半封闭的生活,世代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深谙肉弱强食的道理,所以他们能够取胜的关键,似乎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弱小。在其他强大的部落眼里,他们曲曲几千人的部族数量,似乎是那么不堪一击,是那么的不起眼,所以没有人会把她们当成威胁,当成敌人。但是与社会因素相比,残酷严苛的自然条件,才是鄂伦春人最大的挑战,丛林法则可不管你是何许人也,只有适者生存,所以鄂伦春人就必须练就丛林人所需要的一切优秀品质,毕竟只有最彪悍勇猛的猎手才可能生存下去。
勇猛的猎手就离不开优秀的猎马,但是鄂伦春人最初并没有马匹,而是使用驯鹿,就像圣诞老人,只不过圣诞老人每年只出门一次,而且还不打猎,送完快递就回家歇长假了。但鄂伦春人却是需要用驯鹿满足所有一切劳动,生产,交通等工作,所以在明王朝时期才会得到“使鹿部”这个荣誉称号。清朝初年鄂伦春人开始驯养索伦马,并将彪悍的性格融入到了驯养马匹的技术当中,把猎马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鄂伦春人的马都是散养,基本上往山坡上一撒就不管了,是标准的“溜达马”,但是主人一定要时长不短的给它们喂点盐,据说这样马就不容易生病,而且马有了吃盐的习惯以后,就不会跑的离主人家太远,一叫就会回来的。冬春两季草料不多,主人还会经常对偏爱的猎马开小灶,给它们喂些新鲜的兽肉来补充体力,即使在夏天草量充沛时,主人也会在草料里加些狍子肉干或大马哈鱼以资奖励。如此看来,一个连马都要吃肉的彪悍民族,想不称霸丛林都难。
图腾崇拜与熊的后裔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的图腾崇拜,就像我们炎黄子孙,一直将“龙”作为崇拜的对象,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一样,鄂伦春人也有着自己崇拜的对象。只不过有点多,有多少呢?很多,多到我数不过来。他们对一切动物、植物、以及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有着极其虔诚的崇拜。什么火神,风神,太阳神,月亮神,主管仓库的奥伦神,还有最重要的山神。另外还有一种很原始的,对各种神偶的供养崇拜,是我们不太常见的,每一种神偶只管主治一种疾病,分类特别的细,放在一起就像是一个三甲医院的专家介绍一览表。什么病都治的是院长(翁库鲁博如坎神),皮肤科的是两位主任医师坐堂,一为主治天花(埃尼博如坎),一位主治麻疹(额尼音博如坎),发烧门诊的是(斯文博如坎),神经科的是(德勒库达日依乐)主任,当然还有妇产科的专家(摩摩恭)......如果把这些神偶全部供在一个神龛上,那场面就像是一个医学研讨会,一定非常震撼。当然还有很多兽医大夫的神偶,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对动物的崇拜,熊是最重要的一个崇拜对象,并把熊作为鄂伦春氏族的图腾标志,奉为神,而且鄂伦春人认为自己就是熊的后裔。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中年妇女进山采集野果,她的手腕上戴了一个红色的手镯,这个手镯是她丈夫送她的结婚礼物,很多年来她一只戴着从来舍不得摘下。在回来的路上,由于天降大雨迷失了方向,她再也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就这样一直迷失在了森林里。几年后的一天,她的丈夫来到这片森林里打猎,他看到了一只熊,并猎获了它,在剥熊皮的时候他的猎刀怎么也无法插进熊的右前肢,仔细一看,那里赫然戴着一支红色的手镯,而且已经深深的箍进了皮肉里面。她的丈夫一眼就认出了那支手镯,并放声大哭,他相信这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妻子。从此以后,鄂伦春人就认为人是熊变的,并认为自己是熊的后裔。对熊也不再直呼其名,而是对公熊称之为“雅亚”(祖父)或阿玛罕(大爷),对母熊称为“太帖”(祖母)或“恩民河”(大娘)以示尊敬。
最后一个萨满
“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来成为萨满巫师的统称,民间俗称跳大神儿。一直以来,萨满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被摒弃,在很多曾经信奉萨满教的地区,萨满已经绝迹了。但是萨满教作为一个古老的宗教信仰,还是应该有他存在的必要,它是一种文化,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近些年,在剔除掉那些愚昧迷信的部分内容后,人们开始恢复萨满舞和祭祀仪式。但是想要恢复这古老的仪式,却发现比发射神五都难,因为,当人们寻遍整个鄂族,却发现只剩下了最后一个萨满。
关扣妮,就是生活在白银纳的唯一一个在世的萨满,她已经八十多岁了。本来在她的有生之年,她已将她所有的萨满技艺传授给了她的女儿,但是很不幸,她的女儿,那位唯一的萨满传承人,在几年前因车祸不幸罹难。现在,萨满正在面临失传的绝境,只剩下这位风烛残年的老萨满,还在孤独的守望,在默默的召唤,她召唤了一辈子的神灵,如今却无法召来一个新的继承人。
因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萨满,是件极其不易的事。首先做萨满是要看缘分的,只有三种情况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萨满:第一,萨满降生的时候,胎膜是不会自己破的,需要用刀划开;第二,要长期患病,在请萨满跳神的时候,被萨满师傅看出有萨满附身,并许愿要成为萨满的人;第三,是突然癫痫,胡言乱语,神经错乱,咬牙切齿,狂魔乱舞的人。关扣妮就属于第二种情况。其次要有好的体力,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新萨满还要穿戴上全套的神衣法器,和老萨满学习很多跳神的技法,这些装备少说也要五六十斤重,至少要跳上三天三夜,而且还根本不能喝醉,我还要再嗨三天三夜,一点都不会累......
学习结束以后,还要经常接受一些萨满的挑战,pk一下谁的法力更大,因为萨满巫师不仅可以驱魔治病,还可以加害于人,所以比一下法力可以论个高低,有点华山论剑的意思。由于萨满的本领大小不同,请的神也多寡不一,请神时就要看谁的小宇宙强,谁的人缘好了,还要看神仙给不给面子。有的萨满可以请几十种神,而有的法力差点的也就能请十几位而已。为了能记清楚,在请神时还要在手里的神仙登记簿上刻上记号,每请一位刻一道印。我还真搞不清楚这种法术有何依据,如果是我,随便刻它个几十上百道记号,谁敢说我是胡说的呢,那我岂不是可以做个武林盟主了么。
其实这是笑谈,我可不想得罪神灵。萨满在驱魔治病的时候,可以说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战斗,如果萨满认为病人的魂魄已被恶神掠走,萨满就要借助祖先的力量与之搏斗。她在战斗时会双脚顿地,狂跳不止,急速旋转,往返奔窜,用力的挥舞着双臂,东击西挡,不停的敲击着手中的神鼓,这种战斗短则数小时,长的有时会持续一两天,直到恶神败北逃走才会停止。此时,萨满一定是大汗淋漓精疲力竭,倒地不起了,稍后才会慢慢清醒,说明诸神已经归位,离开了她的身体。如果没有个强健的身体,估计这种战斗是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下来的。
通俗地讲,萨满其实就是一个载体,是众多神灵与人类之间的桥梁,说白了就是神灵的代言人,有什么事找神灵先跟萨满说。而如今,萨满又承载了一个新的任务,就是将萨满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但是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我们是否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萨满仪式,我不得而知,白银纳的最后一个萨满,终将会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成仙而去,我似乎听到了她的召唤,召唤那个能将她手中的神鼓再次敲响的人;我似乎也看到了她的孤独,她在人间的孤独,但她将要去的那个地方却会胜友如云,而她最终会与诸神同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被女神附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