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怎样能宝贝把腿抬高点打开

练太极拳如何加强腿部力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强而有力的腿部力量有助于太极拳训练,因此,训练腿部力量非常重要,我们下面一起学习一下腿部训练方法。
强而有力的腿部力量有助于太极拳训练,因此,训练腿部力量非常重要,我们下面一起学习一下腿部训练方法。1、准备姿势身体直立,中正,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两眼平视正前方。2、旋脚运动重心移至左腿,向前提起右膝,大腿与地平行,小腿自然下垂,以踝关节为轴,脚尖稍用力,先顺时针向外画圆圈,旋转16圈,再由外向内逆时针旋转16圈。太极桩功是训练腿部力量的重要基础,长期坚持练太极桩功能提高身体平衡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能练出腿部肌肉。然后换左脚按照同样方法旋转。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在动中控制平衡,又有利于踝关节柔韧度和小腿肌肉群力量的练习。3、转膝运动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体前屈两手扶膝,两膝弯曲稍下蹲,以膝盖不过脚尖为宜。先两膝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6圈,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6圈。然后两膝分别同时由外向内旋转16圈,再由内向外旋转16圈。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关节磨合升温,减少关节和肌肉群的惰性。太极拳运动是一项全身心协调运动,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由腿部力量支撑完成,训练腿部,还能预防骨骼问题。4、踢脚运动两手叉腰,先重心在左脚,右脚稍向后抬脚尖点地,再向前踢出,踢16次,再换左脚踢出16次。踢出的同时脚尖一定要下扣,这能加强大小腿的肌肉力量特别是小腿肌肉的收缩力量。5、蹬脚运动姿势和方法同第4动,只是向前向上蹬脚时。脚尖尽力向膝盖方向勾起,脚跟用力蹬出而且要蹬直。左右脚各蹬16次。这对大腿和小腿的力量练习极为重要。6、踢腿运动姿势和方法同上。两腿分别向前向上勾脚尖尽量高踢16次。膝盖不可弯曲。
[责任编辑:彭颖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豆丁微信公众号
很抱歉,该文档已经被删除了...先到其它地方遛一圈吧!
您可以在豆丁搜索您要找的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档
& DocI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扫描下载APP
扫描关注豆丁网
微信号:doudingwang
随时赢取精美礼品练习太极拳增强腿部力量,有妙招!
我的图书馆
练习太极拳增强腿部力量,有妙招!
悦健身| 练习太极拳增强腿部力量,有妙招!
太极禅Life
太极禅Life
微信号 taijizenlife
功能介绍 太极-禅-生活,每一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太极禅希望将健康快乐的理念快递给人们的生活中。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始于脚”。太极拳运动是人们追求健康与长寿的不二法门,所以太极拳运动更离不开腿的支撑力量和转换轻灵的力度。喜欢练拳的朋友总希望自己独立时站得稳,蹬脚时蹬得高,可总是不那么如意。
今天小禅和大家分享下下肢腿部力量的训练方法问题,以供参考。
1.准备姿势:身体直立、中正,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两眼平视正前方。
2.旋脚运动:
重心移至左腿,向前提起右膝。大腿与地平行,小腿自然下垂,以踝关节为轴,脚尖稍用力,先顺时针向外画圆圈,旋转16圈,再由外向内逆时针旋转16圈。然后换左脚按照同样方法旋转。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在动中控制平衡,又有利于踝关节柔韧度和小腿肌肉群力量的练习。
3.转膝运动: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体前屈两手扶膝。两膝弯曲稍下蹲,以膝盖不过脚尖为宜。先两膝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6圈,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6圈。然后,两膝分别同时由外向内旋转16圈,再由内向外旋转16圈。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关节磨合升温,减少关节和肌肉群的惰性。
4.踢脚运动:
两手叉腰。先重心在左脚,右脚稍向后抬脚尖点地,再向前踢出,踢16次,再换左脚踢出16次。踢出的同时脚尖一定要下扣,这能加强大小腿的肌肉力量特别是小腿肌肉的收缩力量。
5.蹬脚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第4动,只是向前向上蹬脚时。脚尖尽力向膝盖方向勾起,脚跟用力蹬出而且要蹬直,左右脚各蹬l6次。这对大腿和小腿的力量练习极为重要。
6.踢腿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上。两腿分别向前向上勾脚尖尽量高踢16次。膝盖不可弯曲。
7.下蹲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第1动。两脚跟离地,身体向上和向下压蹲颤动8次。这对脚趾、脚掌、踝关节、膝关节和腿部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8.蹲跳运动:
两脚跟离地,两前脚掌支撑,身体向上跃起和向下压蹲弹跳,次数可以根据自己体能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跳跃16次或32次,或48次都行。这一运动对整个腿部和腰臀胯等部位。都是极其重要的强化训练。
9.后踢运动:
预备方法同第1动,两脚跟分别向后稍用力踢臀部各l6次。踢腿时保持身体不晃动。这对加强腿部力量和控制身体平衡都很有帮助。
10.单腿屈蹲运动:
抬起左脚向前蹬直,始终保持与地面水平,右支撑腿尽量向下屈蹲,使臀部靠近小腿.再起立;然后,再屈蹲起立。换成右腿向前蹬直,左腿屈蹲起立做两次。这一方法既是对腿部力量的锻炼,也是对腿部力量的检验。
关于腿脚运动次数,只要左右对等,便可根据本人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在锻炼时,还需要做相应的压腿、拉韧带等锻炼,以增强肢体的柔韧性。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太极拳流派 如何练习杨式太极拳腿功_百度经验
&&&&&&体育项目太极拳流派 如何练习杨式太极拳腿功
百度经验:jingyan.baidu.com杨式太极拳腿功一、腿的基本功的练习方法练习太极拳的腿功首先要从基本功练起。腿功讲究耗、压、遛、悬。耗腿---耗是耗身形和腿法的中规中矩。严格按压腿时的身形和腿法规定的要求将腿下压后,用身体控制压住,耗一会儿时间,同时也是为固定身形姿势。耗腿时感觉韧带有一定的拉痛,以休息一天第二天能恢复为好,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压腿---压腿有正压腿、侧压腿、十字压腿,分高压、中压和低压。1、正压腿:一腿独立,脚尖朝前,另一腿提起,脚跟放在适当高度的物体上,腿尖上翘回勾,两臂屈肘,手按在膝盖处,将身体放松前俯下压,胯根向后收,用腹部贴大腿,胸部贴小腿,脊椎骨一节节拉长,用下颌去够脚尖(也可用同侧或异侧肘尖去够脚尖),然后还原。左右腿交替练习。高压是将腿放在高处压,低压是支撑腿屈膝,将另一腿脚跟着地压。2、侧压:侧身压以耳找脚尖。3、坐压:双脚与肩宽平行开立,屈膝下蹲(肢体放松,下蹲时膝不过足尖),大腿贴在小腿上,上体保持正直。4、扳腿:一腿独立一腿屈膝上提,同侧的手环抱住小腿,另一手握脚上扳,将大腿面贴住胸部。注意:压腿时要注意节奏和腿的弹性,力度过强容易把腿压伤,力度过弱起不到作用。遛腿---遛腿就是踢腿。踢有正踢、侧踢、外摆、里合、单拍脚和双摆莲脚。1、正踢腿:起腿的胯根回抽,脚尖回勾,上踢脑门或双眼中间、鼻尖、嘴、下颌,以能踢到下颌为最好。2、侧踢腿:侧身勾腿上踢。3、外摆腿:摆腿从异侧起,脚经过面前向同侧摆落。4、里合腿:合腿从同侧起,脚经过面前向异侧合落。注意:遛腿练习时,要求勾起抿落、快起慢落,落腿宜轻,不以声响造势。两臂放松,不起强劲。外摆腿和里合腿都要求脚走弧形,腿出扇面。练习太极拳的腿功都要以腰胯带动,以心意的开合、蓄发引导出腿功的力度。悬腿---悬腿就是控腿。一腿独立,一腿屈膝上提,小腿上起,将脚蹬出或分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姿势不变。两腿交替练习。二、几个基本腿功动作练习方法蹬脚与分脚(以左腿独立为例)1、左脚上步:脚跟先着地,松落左脚掌,左膝前屈(膝、胯部不可着力),重心全部移到左脚,右脚跟上提。(此时膝胯部不可有任何拙力停留)2、心意收合:尾骨前敛,左脚向下踩地,左腿渐渐向上直立,将右腿屈膝带起,大腿尽量向胸部贴近;同时双掌向胸前捧合,左手在里,右手在外。&&&杨式太极拳 爱上柔和的有氧运动3、蹬脚:双掌内旋外分至肩宽;同时右脚尖上勾。分脚,双掌内旋外分至肩宽;同时右脚脚面展平。4、蹬脚:心意放开,双掌不停继续向两侧立掌伸展;同时右脚以脚跟为力点向外蹬出。分脚,双掌不停继续向两侧立掌伸展;同时右小腿向上分举,意念力点在右脚尖上。5、无论蹬脚还是分脚:出脚后,膝盖上提,腿不要伸直,同时要将右脚上起的劲力沿肢体向支撑脚下引落。双掌分展如推窗望月,放松肩、臂,肘尖下垂。6、将心意合回:蹬出或分出的右腿屈膝上提收回;同时收回双掌,松腰落胯,劲力松落脚下,以便进入下一式动作的开始。注意:整个动作要求立身中正,松腰胯,不起强劲,以开合蓄发引导动作的完成,求得动作的稳定性。再一个要领就是不能将蹬出或分出脚作为完成动作的目标,最终应能稳定收回腿顺畅连接下一式动作才是目的。  金鸡独立练习金鸡独立动作,除了上述独立动作的要领外,要进一步掌握的是,一侧下沉一侧上起。如:左腿独立,左掌下按,劲力从左脚引入地下,右掌向上挑起,牵动右膝上提。左右换式时也要掌握这一原则,即左腿屈膝下蹲,右侧松落,平稳转换重心至右脚,右侧腰、胯、膝部没有任何拙力,右脚踩地同时按右掌起左腿。  单拍脚支撑腿微屈,待起的腿脚掌落地,脚跟上提,双掌合抱。随之重心全部移到支撑腿,起腿脚面展平,由腰胯带动大腿及小腿上摆,力达脚面,同时双臂左右分展,以同侧手迎击上摆腿的脚面。注意拍完后保持身形稳定。左右可交替练习。注意:合为蓄,分为发,蓄时心意、四肢和腰劲要合住,开时以内开促外开,从拍击的声音中可分辨出蓄发的劲力程度。双摆莲脚亦然。  相关阅读推荐:  · 太极拳流派 练好杨式太极拳必知的常识  · 传统杨式太极拳拳谱 二十八式快速入门  · 杨式太极拳教程 入门必知的知识  · 杨式太极拳48式拳谱 轻松入门  · 杨式太极拳22式拳谱 简单易学  · 杨式太极拳 细说太极习练之法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投票(0)已投票(0)有得(0)我有疑问(0)◆◆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我为什么投票...你还可以输入500字◆◆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你还可以输入500字相关经验00000热门杂志第5期一起去打羽毛球吧955次分享第2期锻炼肌肉的方法4173次分享第1期运动健身速成技巧657次分享第1期打篮球的技巧全攻略884次分享第2期京城之美176次分享◆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 |广场舞 | |美食 | |拳馆|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 内容正文
练习太极拳腿功必须知道的事 耐心看一看有妙招!
我们现在所说的腿法,毕竟是一项系统练习,在实际搏斗中,腿击法的优点很多,但要想练好它却不是件容易事。拳谚中有“抬腿丢半个家”之说。因为两腿在搏斗中始终要支撑身体的移动,并要与身体配合协调,以保持平衡,此时,起腿进攻保持身体平衡困难是很大的。但通过控腿练习可改变此不利因素。李小龙曾说过:“在搏斗中如果无法在任何时刻保持平衡,则绝无效果可言。”因此,作为拳手应当具有在空间保持相对静止的能力。而且人一般都是双足着地,但当实战中出腿之际,则常常单腿支撑,所以支撑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腿脚的形态。腿的训练向来为习武者所重视,无论是现代的竞技擂台还是传统武术。拳谚说“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可见腿的训练在武术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训练时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从人体生理角度上讲,身体素质训练包括柔韧、力量、速度、耐力四方面。如何才能提高腿的柔韧性呢?最实用最普遍的莫过于压腿练习。其作用有二:一是拉伸腿部肌肉及韧带;二是活胯(拉伸髋部肌群,提高髋部的柔韧性)。但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压腿而不压胯。其实腰胯是力量传送的枢纽,讲究节节贯穿的劲,将人体分为三大节,节节相贯、节节相通。其中手肘为梢节,腰胯为中节,足腿为根节。力从根节起,通过中节,达于梢节,发出来的才是整体劲。若胯不活,中节即不通,力不能上传,打出的拳就是飘的,犹如无根之木、无水之源。所以说压腿也是在压胯,胯不活则腿不活。目的明确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压的问题。压腿也要得法。用人体生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压腿就是将腿部、髋部及臀部的肌群静力拉伸,从而发展肌肉的伸展性,增强肌肉的弹性势能,使肌肉能有更强的收缩力和更快的收缩速度。常用的方法有正压腿和侧压腿两种。其动作虽看似简单,但也需得法。应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原则,切忌蛮压暴拉,造成不必要的肌肉和软组织损伤。以侧(中位体)压腿为例,身体侧对支撑体(支撑体高度齐胸),被压腿勾脚尖,两腿自然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被压腿一侧压振。其要领就是立腰、松髋、展胯,并且下压至最大限度时停顿几秒。然后做几下深呼吸,如此交替练习。易犯错误是胯部的肌肉紧张,胯没打开,收着胯在压,这样压的就仅仅是腿上的肌肉和韧带,髋部的肌群和韧带根本就没得到发展,压出来的腿,胯就是死的、僵硬的,发力也自然不会顺畅。所以在压腿时千万注意不能收髋和缩胯,否则永远不能把腿压活。压腿后要甩腿和踢腿,民间称“溜腿”。拳谚说“打拳不溜腿,一世冒失鬼”。压腿只是将腿部肌肉静力拉伸,目的在于提高肌纤维拉伸的长度,增长收缩距离,从而获得更大的弹性势能。而踢腿则是腿部肌肉的动力拉伸运动,目的是增强腿部肌肉的收缩速度及关节的灵活性。我们都知道,当质量衡定的时候,速度越快,力量便越大,因此对腿的动力拉伸练习是不可少的。武术中常见的踢法有正踢腿、侧踢腿、十字踢弹踢、抽踢,外摆腿、里合腿等,其要领是支撑腿要挺直,踢腿宜直,蹋时要勾起敏落,务必踢得高,愈高则愈妙。为何压后必须要踢腿?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上分析,因为肌肉、肌腱、韧带等属非完全性弹性体,如果静力拉伸练习(如压腿练习)过多可能会造成这些软组织永久变形,尤其是肌纤维受长时间的被动牵拉,会发生结构改变,如细胞间质纤维化,使肌肉弹性丧失。这样练习得到的不是柔韧性的增强,面是肌肉的松弛,并且过多的静力拉伸,还会造成供血不良,影响被牵拉组织的物质代谢,因此需要静力性拉伸和动力性拉伸相结合。再打个比方,压腿和踢腿就如同拉弓和射箭一样。压腿就是拉弓阶段,弓拉得越开,弦拉得越长,其弹性势能就越强,射出的箭速度就越快,力量也越大。每条肌纤维就如同弓上之弦,被拉伸的长度越长,其蕴涵的张力就越大,收缩力量就越强。腿长期的压而不踢,光做静力性拉伸而不配合动力性拉伸练习,如同弓引而不发,久而久之,使弦长期处于一个被动拉长的状态,作为物质本身,其弹性势能必然会减弱,甚至消失。肌纤维虽被拉长了,腿能够轻松地搬过头顶,但肌纤维的弹性大大减弱,收缩力也减小,出腿的速度慢,而且力量弱,毫无攻击力可言。因此压腿后务必要踢腿,所谓把腿练活,就是要勤踢腿,多踢腿。为啥武术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腿部力量差这么多。就是散打的韧带是提出来,不是压出来的。腿的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素质虽说是独立的四个方面,但相互间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柔韧性如果发展好了,可以增强腿的力量,反之,也能削弱腿的力量。关键在于是否能掌握好:动静相结合的练习尺度。当前,武风盛行,习武之人众多,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和练习方法的不同,练到一定程度便会分化出三种类型。第一类有静无动型,即“弓引而不发者”。其只午视压腿等静力性拉伸练习,忽视踢腿等动力性练习。练出的腿,肌肉松弛无力,虽说做一些劈叉、朝天蹬等静力性动作很容易,但踢出的腿力量小,速度慢,没有爆发力,缺少攻击力。这一类型俗称“花架子”“花挚绣腿”。第二类有动无静型。其只注重腿的绝对力量训练,忽略腿的柔韧练习。练出来的腿围度粗大,绝对力量大,但相对力量小,看似强壮有力,但肌肉却没有弹性,所以出腿速度慢,缺乏爆发力,力量发不出来,也无打击力。全身若练至如此,则身形笨拙,动作不灵活,俗语称之为“死肌肉”,例如西方健美运动员的肌肉。你何时曾听到过健美运动员在拳台上拿过冠军?尽管他们看上去很强壮有力,但都中看不中用。此类型的人因其不注重压腿等发展肌肉柔韧性的训练,所以无论是套路还是散手,都很难做出高水平、高难度动作。第三类动静兼备型。即在练习过程中既注重了压腿又注重踢腿练习,将动力、静力拉伸练习搭配在了一起,使腿部肌肉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单从其腿的外型上看,肌肉线条鲜明、匀称,强壮且有弹性,腿的柔韧性不仅好,而且力量大,出腿速度快,有爆发力。这才是真正把腿练活了。由此可见,我们应认识到压腿和踢腿动静结合的重要性。在练功时,若能根据自身条件把握好两者的练习时间和尺度,将动力和静力拉伸练习有机的结合,把腿练活也并非难事。此外,若能再加做一些腿部的静力练习,如各种桩功,站桩,活步桩练习,使肌肉中的慢肌(即红肌)成分也能得到发展,则可增强腿部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从而发展腿部肌肉的耐力素质,这样腿部肌肉的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素质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控腿也是腿法桩功的一种,一腿站立,另一腿踢出(侧踢),如此保持1分钟,然后逐渐延长至10分钟,此为第一步功成,此时两腿之力,已决非常人所能及。之后,可将5公斤重的砖块挂于伸出脚的踝关节上,并到能坚持站10分钟为止。此时,两腿之自控能力,会如铜浇铁铸生根一般,虽有多人推挽,亦似蜻蜓之撼石柱。另外,引练习对于稳固腰马,亦甚有用。在通过实物击打,活靶训练。倘若再加以有计划的持之以恒的练习,何愁练不出好的腿功。
相关章节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能打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