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三国蜀汉传攻略究竟有多少兵力

三国:蜀汉鼎盛的时候到底有多少兵马?三国:蜀汉鼎盛的时候到底有多少兵马?大文艺百家号关于三国题材的电视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分别为魏蜀吴,这三个国家之间,当属魏国实力最为雄厚,不然蜀国和吴国也不会一起联起手来对抗魏国了,当然三国之间都是各怀鬼胎,在利益面前,联合往往显得很脆弱。只有自身强大,才能震慑他国。那么在三国时期,实力最弱的蜀国又是怎么样的,最鼎盛的时期蜀国到底有多少兵马?蜀国实力可以说是三国里面最弱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三国当中当属蜀国的领土最小,而且蜀国领土在我国的西南部,那里的条件、地势环境同魏国和吴国相比算恶劣的。领土小,人口也就少,蜀国人口总共加在一起也才百万左右而已,而魏国和吴国人口都至少在二百万以上。人口少,地区偏僻,而且人才也少,刘备最早的时候很可怜,就只有关羽和张飞追随左右,直到后来才慢慢壮大起来,可是到了蜀汉后期,蜀汉实力下降,蜀国人才也是屈指可数。蜀汉到底有多少兵力,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刘备在得到荆州之后的兵力有六七万左右,拿下益州之后兵力至少又能增加五万之上,除了给关羽两三万兵力镇守荆州之外,刘备在益州有小十万人马。正史中记载:公元二百一十九年,是蜀汉最鼎盛的时期,其兵力达到了十五六万左右。其中关羽在荆州兵力增加到五万,张飞有一万兵力左右,另外有七万蜀中部队和三万汉中部队。总计约十五六万。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把刘备的实力夸张化了。说刘备有兵力八十多万,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但是在后来,夷陵之战,蜀汉元气大伤,加上在这之前的关羽大意失荆州,因此蜀汉整整损失了近十万人,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还是成为了最早一个被灭掉的国家。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大文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各种有用的信息推荐给大家,欢迎关注。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浅论三国时期蜀汉的兵力规模与人口
我的图书馆
浅论三国时期蜀汉的兵力规模与人口
三国时期的粮食与人数,首先我们从粮食和资源的方面来考证。三国时期蜀汉的具体具体的田亩总数已经很难考证了,其农业水平并不算高。在晋书食贷志载杜预疏有云:「诸欲修水田者,皆以火耕水耨为便,非不尔也,然此事施於新田草莱,与百姓居相绝离者耳,往者东南草创人稀,故得火田之利。」其田亩总数已经难以考证了,但是我们从 中国经济史中给出的图表中:(qs注,原图已失效,下同)得知当时的农田面积为3.85亿亩,而四川在清代嘉庆17年1812年为6674万亩(《乾隆实录》卷289),同时在成都地方志中描述其农田面积是万历年间的2.4倍。故此明代四川的农田面积不会超过2780万亩,四川占蜀汉总面积的70%,主要的耕地面积所占的比例应该更高。故此蜀汉的耕地总面积可想而知不会超过4000万亩。亩产根据:大概为122斤。& & 蜀汉的粮食的主要来源为:税收和田租以及屯田。蜀袭汉制税收上采取什一税,而田租和屯田的记录并不多。三国职官表:「蜀置督农供继军粮,屯汉中,他郡无老。」而田租更是稀少,第一与史无计,其次在蜀志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後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可知蜀汉的粮食主要来源为 :税收。& & 那么蜀汉每年的粮食收入大体有:4000万亩*122斤*10%=斤=244000吨。但是在拥有大量官吏的蜀汉政权,其中可以转为储备的比例并不大。同期粮食的支出相当的庞大,首先蜀汉的除去前线部队,其他军队是不屯田的。粮食是要靠军粮的,其次4万官吏的支出,然后徭役,工匠,宫廷仆役的支出,最后是赏赐。花去了绝大部分的粮食,可储藏的粮食并不多。& & 在姜维262年北伐失败到263年蜀灭亡,我们可以视为一个完全的财政年,至蜀灭亡时:府做有米四十馀万斛(27斤*40万)大约5400吨。从这里得出蜀国每年粮食净收入不会超过这个数字。而同时在234年到253年之间,费祎执政,蜀国的军事行动并不多,同时规模并不庞大(同期北伐兵力没有超过一万)。政治上也称得上清明,这19年可以说是蜀国的粮食得到了最大的储备状态。同时在《唐六典 司农寺》记载:“凡粟支九年,米及杂种三年”,规定了粮食的存储年限。这使得蜀汉的粮食存储极限不超过9年,而据《唐六典 司农寺 太仓署令》载称:“贮经三年,每斛所耗一升,五年以上二升”。当时十斗为一斛,故损耗率一般在1%~2%,但是考虑到古代蜀中储粮难度大大难于关中,组织结构和严密程度也大大劣于后世,故此损耗的程度也不会低于2%。在姜维第一次大规模北伐前,其粮食储备的上限为:5400吨*9*98%=47628吨。第一次战争因为姜维军粮尽而走,作战时间不超过10月。战争中作战部队消耗的粮食静态的总值为:数万(蜀亡前夕,姜维收缩北线兵力,拒守剑阁,有众“四五万人”(《以三国志 魏志 锺会传》),其北伐之兵从其量四万。四万*10个月*45斤(西汉时期,边疆士兵每月口粮是“三石三斗三升粟”,平均一天11升小米,而且还是没有脱壳的小米。这里的“升”是指汉朝小升,折合今天120毫升,11升无非也就1.32公升而已。约45斤脱壳小米)= 9000吨(未脱壳则是17928吨)。军粮尽退,意味着消耗了大部分的储备。如果是消耗了全部的储备,那么运输效率就必须高达26%。根据资治通鉴中夷陵之战蜀军的战斗后勤比是1:1,那么此战蜀军的总动员人数就至少要8万。同时考量到船运的效率至少是陆运的数倍(漕河视陆运之费省十四五)内河航道的效率更加高,同期西方的内河航运效率为1:15,加上蜀中向外运所经山路甚多,故此其储备之粮的根本不够消耗所需。若兵力下减(至多减到两万)则所需粮食9864吨,运粮效率勉强达到了运输效率15%,这个效率难以到达。然后在人口上,蜀汉的人口按照古籍是94万,吏员4万。算是个相当高的比例了,但是成年男子则只有35万左右,刨去官吏,贵族,工匠,商贾,矿工和士兵和徭役(35-4-10+5-X)。其男性农业人口不会超过20万,总农业人口不超过50万,平均每人80亩地。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自身耕作能力。当然史学界有很多的不同意见,例如认为兵户和吏户的存在。但是从蜀汉吏员的任免方式(三老家中青年者可选为小吏)和中国通史中的论述,蜀汉并未采用了兵户和吏户。同期西方的动员上限是总人口的3%,满清八旗的动员率接近7%(但是包衣奴隶和汉民不计入人口)。而此同期,蜀汉的人口动员率为10%。这相当的不合理,但是蜀汉的兵力有可能包含了后勤人员。同期我们要考虑到贱口和部曲,在乱世这个比例相当的高,以王育民先生的推算,当为自由民的两倍左右。这使得,总人口数上升到&&近300万。接着按照人口增长规律来看,在汉初成都有户7万户,人40万。蜀汉时期成都的人口并应该保持在60-120之间左右。同期蜀汉的领地多达131县,仅仅是按平均来算,成都的人口也不应该超过10万。同时,在诸葛亮执政时代,蜀汉的人口为20万户左右,其中流亡至蜀中就至少达数万户。那么书中的户数仅仅是汉初成都一县的两倍左右。这是十分可疑的,我们知道益州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战乱。成都更是稍经战火,其民,户损失不应该如此的庞大。而与此同期的兵力据中国通史估计在14万左右,基本上达到了每户一兵。这种可能性很低,当然也有可能是蜀汉政权使用了大量的蛮族雇佣兵的原因,夷陵之战的中蜀军的兵力中蛮兵占了20%左右(沙摩柯数千,江南夷道2万)。即便如此蜀军的兵力比例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同样过大。那么这种情况为什么会产生呢?很有可能就是,蜀中的豪族已经提前完成了庄园经济。人口大部分依附一小批豪族,在刘焉入蜀地经历中开始甚至不能在成都建立治所。而击破黄巾的州从事已然有家兵数百了。而刘焉成功夺取益州大权之后也仅仅只是杀豪族王咸、李权等十余人,可见蜀中豪族力量之大。而之后的刘备集团和刘焉集团都是外来者,为蜀中大族所不喜。因而,蜀中的人口的大多数都是依附这豪族的荫户。而为了维持统治,蜀汉的征兵制很有可能把逃亡入蜀和蜀中的独立农民组成一个军事复合体,而对当地豪族进行威慑。即豪族出钱出粮出武器,蜀汉政权提供独立的士兵,来维持两方政治上的平衡。& & 那么蜀汉长期维持的兵力总数应该在15万到20万上下,诸葛亮北伐多次以十万兵出征。而蜀汉亡时更是姜维兵马四五万,蜀中甲士10余万。故此由蜀中兵力反推蜀汉人口,其人口总数可能在在500万上下。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演义里蜀汉政权巅峰拥有兵力多少_百度知道
演义里蜀汉政权巅峰拥有兵力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三国演义》中蜀汉政权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是有排位顺序的,要体现这点才准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梁山泊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即
采纳率:76%
水军几十万大概是赤壁曹操军队数量,没错,不然75万报销了还能拿出50万南征,国内肯定也有几十万驻守的,以此观之,马步军100万以上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历史真相: 从兵力对比看蜀汉灭亡的责任到底在谁历史真相: 从兵力对比看蜀汉灭亡的责任到底在谁爱牵手百家号最神秘未解之谜公元263/264年曹魏灭蜀汉之战,其过程大众已比较清楚。曹魏方面以邓艾、诸葛绪两军绊住沓中的蜀汉大将军姜维,以钟会军攻克汉中。之后,姜维退守剑阁,挡住钟会主力。邓艾率部偷渡阴平小路,直插蜀中腹心。蜀汉卫将军诸葛瞻率部迎击邓艾,战死于绵竹。邓艾兵临城下,刘禅遂降。作者自制曹魏灭蜀汉图对这一惨烈的灭国过程,史论者往往要寻找责任人。除了刘阿斗在最后关头出城投降,责无旁贷之外,十年前的议论,多指责姜维穷兵黩武,防御失算。而近年又有指责诸葛瞻进退失据。辽东管宁《伐蜀》一文中,更认为诸葛瞻拥有数倍于邓艾的兵力,却不据险要之地,乃是如同井陉之战中的赵军主帅陈余,意欲在平旷之地围歼入侵魏军,结果反被魏军击溃云云。然而,以诸葛瞻当时的实力,是否真如辽东管宁所言,数倍于邓艾之兵?即使应对自如,是否便定能挡住偷渡阴平的邓艾?咱们这里试分析下灭蜀之战时各方的兵力情况。灭蜀之战中,曹魏一方的兵力是比较清楚的。《三国志.钟会传》: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馀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馀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晋书.文帝纪》:征四方之士十八万。一般来说,《晋书》可信度不如《三国志》。但此处两者无矛盾,可知曹魏伐蜀的第一波大致是18万人,其中邓艾约3万余人,诸葛绪3万余人,钟会部11-12万人。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昭而蜀汉一方的兵力,在成都刘禅投降时,曾有描述:《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引王隐《蜀记》注: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这里提到了带甲将士10万2千的数字。这10.2万,肯定不可能是当时成都剩余的兵力,也不可能是蜀汉当时剩余的总兵力。一则,原文明说了是送士民簿。这十万二千是账本上的数字,或者说是战前上一次普查时候的数字,并没有减去伐蜀之战这大半年的消耗。事实上,经过了姜维和邓艾、诸葛绪在沓中的机动战,经历了汉中丢失,经历了诸葛瞻战死绵竹,蜀汉方面至少损失了数万军队,剩余的若还能有10万2千,似乎超过了承受能力。再则,仓促中被围困的成都,也根本不可能去统计各部还剩下多少兵力,得出一个精确到千位的数字。所以,这10.2万只能是开战前蜀汉的总兵力。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禅以十万之众,要守御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蜀汉之地,其实已经有些勉强了。蜀汉的军队分布,大致有这么几块。首先是成都为中心的中央军团,驻守成都平原,这是核心的机动战力。第二是北部的汉中军团,是蜀汉方面对抗曹魏的第一线军区。第三是东部的巴东永安军团,即吴蜀边境驻军。尽管两国是盟友,但以东吴偷袭荆州的德性,蜀汉对这一路也是丝毫放松不得的。第四是南部镇守南中六郡的军团。南中自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有所安定,但远未到“终不复反”的程度,小规模的暴乱时不时闹下,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以上就是蜀汉常备的四大军区。除此之外,各地要隘还有些守把军马,不在话下。可是到曹魏伐蜀前夕,蜀汉朝廷内部斗争,导致姜维在262年带领军队到沓中屯田避祸。这样一来,又生生在西北边给蜀汉建立了一个沓中军团,使得原本就不敷使用的兵力进一步分散。姜维下面来分析下,263年前夕,蜀汉五大块兵力分别是多少。先看汉中军团。汉中原本数十年的驻军惯例是:或者由最高统帅(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亲自驻扎,否则留一员重要将领(魏延、吴懿、王平)驻守。但现在由于姜维避祸而走,似乎没留下得力的负责人。汉中的兵力,在蒋琬时代由王平镇守时,大约是接近三万人。此时姜维率众西去,汉中兵力比王平时代可能有所削弱。但从后面的进程看,当遭到魏军进攻时,汉中有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千。镇守阳安关口的蒋舒、傅佥所部至少也有数千人。再加上南郑县城以及各处小围的守军,蜀汉汉中军团总兵力二万左右还是能够达到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王平再看东部永安,这原先是李严的基本盘。在263年时,负责东部边境的总指挥是右大将军阎宇,就是跟着黄皓对付姜维那位,《三国演义》上被纯作为丑角亮相。阎宇手下兵力,估计是万人规模。不过,后来随着魏军进攻,阎宇把主力撤回去协防成都了,留下巴东领军罗宪带二千人守永安。这支人马在刘禅投降后,击退了东吴三万大军的进攻。连环画中的黄皓和阎宇南部的总指挥,是霍峻的儿子建宁太守、安南将军霍弋。他虽官拜建宁太守,实际上南中六郡都归他统管。这一路兵力不详,但至少也有数千至万人量级。毕竟要弹压好大一片地方啊。在魏军入侵时,霍弋曾经准备北上增援,但刘禅认为已经防御兵力已经足够了,没有动这一路军。然后就是姜维带去沓中屯田的部队。这个具体数字在史书上同样没有给出,但考虑到姜维的目的是保有兵权,避免遭到横祸。而司马昭为了对付这支人马,出动邓艾和诸葛绪两个三万多人的军团夹击。因此综合看,姜维这一支兵力大致在三万到四万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姜维军团只有二万人或更少,还能在诸葛绪和邓艾的六万多人夹击下脱身,那简直是奇迹了。分析了四路军团的大致人数,我们可以算出余额。蜀汉总兵力一共是十万二千,姜维在沓中有三到四万,汉中有二万左右,巴东有万人左右,南部有数千到万人左右。这四路加起来就有七八万人的样子。再加上其余地方零零碎碎的兵力(比如江油),最后留给成都军区的部队,最多也就两三万人。这些部队归卫将军诸葛瞻、左车骑将军张翼、右车骑将军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人掌管。然后,当邓艾进攻沓中,钟会攻入汉中时,刘禅还派遣上述四大将领中的三个,即左车骑将军张翼、右车骑将军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前往前线策应。这都是属于救火了,再考虑哥仨的地位,随身兵力不可能太少,三个人的总兵力至少也在一万多人以上。蜀军星夜救援这样一来,成都城中能剩下的部队,大概最多只有一万多顶天,甚至可能不到一万。刘阿斗为了支援前线,也算是砸锅卖铁了。当然,后主刘禅出动成都兵力增援前线的同时,也在不断从其他方向抽调军队补充成都军团。但这些地方原本就没多少兵,肉烂在锅里,没法改变成都的整体力量。汉中军团,阳安关已经被魏军攻破,乐城、汉城都被围住,要指望他们回援是不可能的。姜维带兵从沓中退到剑阁,汇合了张翼、廖化、董厥。他对上了钟会的主力,只有继续找成都要兵,不可能反哺。南中路途遥远,刘阿斗自己说了不要霍弋回来。唯一能指望上的也就是黄皓的好基友阎宇带着东部的主力回援。但即使加上这支人马,成都军团的兵力也就一万五到两万左右。这就是邓艾攻克江油之后,刘禅和诸葛瞻这一对翁婿拥有的全部可战兵力。刘禅与诸葛瞻至于辽东管宁所称诸葛瞻所部有数万兵力,远胜邓艾的依据,是《晋书.羊祜传》里面,羊祜在给司马炎论证可以伐吴时说的话: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日,曾无籓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这段话确实说诸葛瞻被邓艾杀得“伏尸数万”,这样看诸葛瞻的兵力肯定在数万之上。然而这只是羊祜在上疏中的一句渲染词。在史书中,这种非陈述,而是摘自人言的数字是当不得真的。比如韩馥的部下耿武、闵纯、李历劝韩馥说:“冀州虽鄙,带甲百万……”。从语境上,这里是在陈述本州的实力,这个“百万”应该比羊祜追述敌军损失所说的“数万”更靠谱。然而大家都知道,这“百万”就是个虚指,扯淡的。再说,两万也是数万。单凭这么一句,认为诸葛瞻兵力远胜邓艾,是很不科学的。那么,入侵成都平原的邓艾兵力如何呢?如前所述,邓艾本部是三万多人,在沓中战斗损伤应该不大。若是率主力入川,则兵力达三万左右。《晋书.文帝纪》说邓艾翻山越岭带的是一万多人。《晋书,段灼传》则记叙段灼描述邓艾的功劳“蜀地阻险,山高谷深,而艾步乘不满二万,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将士乘势,故能使刘禅震怖,君臣面缚。”综合《晋书》来看,邓艾的军队是少于二万,大致在一万五到一万八之间。不过古代史书在标榜艰巨任务的时候,素来有“缩小我方兵力”的传统。《晋书》又是以秽史著称,所以对这个“不满二万”的说法,先暂时打个问号,看看有无其他观点。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邓艾《三国志.钟会传》记载在邓艾讨平成都后,魏国大臣邵悌对司马昭说“钟会所统五六倍于邓艾”。要知道当时钟会已经兼并了诸葛绪,手下总兵力达十四五万,另外还有姜维的几万降兵。若是邓艾只有一万五千人,则邵悌应该说“十倍于邓艾”才合理,没必要说个有零有整的“五六倍”。反过来推测,即使以当时钟会所部十二三万(姑且把围困汉中的两三万人去掉),是邓艾的五六倍,则邓艾的兵力大致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左右。另外邓艾进入成都后上表说,“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陇右兵就是邓艾自己的部下。这么看来,以《三国志》为依据,认为邓艾进入成都平原后的总兵力达到两万至两万五千是合理的。当然,这与《晋书》所载的一万五到一万八,并没有太悬殊的差异。总之按两万上下估算好了。由此可知,面对邓艾翻山越岭而来的二万余陇右精锐,诸葛瞻最初手中只有万人左右的部队。即使加上阎宇所部的东部军团主力之后,也只有不到两万人,还要留下部分人马防守成都。诸葛瞻能够出动的兵力,在数量上说,与邓艾大致相当,甚至可能处于劣势。而在质量上,则差距很明显。这时候诸葛瞻不听黄崇的建议,没有迅速前进占据险要,大约不是妄图以“优势兵力”围歼邓艾,而是怕敌强我弱,打不赢。毕竟,抢先占领要隘,虽然可能取得一定地利,然而本身也是较为考验士兵素质和将领指挥能力的一种战法,诸葛瞻可能对此没有信心,觉得还是以逸待劳迎头痛击的好。又或许,他还想再等待调集更多的援军。这方面,还是继承了他爹诸葛亮谨慎为先的特色。问题是,战场瞬息万变,等你的援军到了,邓艾也突破险要来了。双方实力已经是魏强蜀弱,而年近七旬的邓艾战斗经验更远胜三十九岁的诸葛瞻。这种情况下,诸葛瞻还能先胜一阵,击败师簒、邓忠,逼得邓艾要辕门斩子,背水一战。这其实已经算挺难得了。此后魏军继续大进,诸葛瞻战死绵竹也就并不奇怪了。诸葛尚塑像而在诸葛瞻战死,所部溃败后,成都基本已经无兵可守。刘阿斗早早投降,倒也能找出安慰的理由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爱牵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财富与婚姻,理解沟通的重要性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三国蜀汉传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