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战机 雷达上的雷达,是不是用一阵就没有电了

怎样天天看《踢馆》?只要打开微信,进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众号搜索里输入“讲武堂”,就可以关注我们公号啦,第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哟。PS:提问请去我们“讲武堂”的微信公众号留言。前几天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各地打开了一批1967年时封存的时间胶囊。50年前的人想象我们现在应该在开拓银河系,应该拥有控制元素的力量……堂主记得,同时代阿西莫夫等科幻大师们也普遍认为21世纪初的人类已经可以走出地球,很可惜,我们都败给了物理学准则啊。不过说来也巧,今天踢馆问题中有位读者问了类似问题,让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吧。问:最近看隐身机的应用,都说到电子静默模式还有电磁管理。以后当大家都开始普及隐身机之后,隐身机组成的机群对抗的情况下,隐身战斗机机载雷达是否又变成了累赘?那么以后隐身战斗机的发展是否会抛弃机载雷达,转而专注于光孔径探测,而超视距战斗则完全交给数据链和体系来实现?雷达和这些光学设备的区别在于,雷达是主动式设备,可以同时提高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也就是能发出更强的信号,以及接收到更小的信号,从这两个角度来提高探测能力。而无论是电视还是红外都是被动式的,也就是信号的大小都不是设备能决定的,而是目标(红外辐射)和环境光源决定的,要提高探测性能只能依靠探测系统灵敏度,而没法增大信号强度。像飞机的红外特征,从屁股后面看是能看很远的,但是更常见的迎头搜索,那比肉眼都远不了多少。图:多种空空导弹包线图,可见一堆早期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都不具备迎头甚至侧面攻击能力,就是因为红外探测器不足以发现发动机喷口以外的目标。而且可见光和红外的波长都太短,很容易被雨点、尘土吸收,张局说的雾霾防导弹并不是无的放矢。遇到雨雾、沙尘暴,无论是电视还是红外、激光基本都要变成睁眼瞎。能在广泛环境下无差别使用的,还是只有雷达做得到。图:北方冬季的雾霾防激光、防卫星侦察一点问题都没有,对方就算拿哈勃天文望远镜来看,也是发现不了什么的。图:说回隐身机,首先雷达并不是一开机就会被发现,比如说跳频雷达,就是快速在几百、几千个频点上不规律跳跃,使对方将信号误认为是噪声而过滤掉。扩频则是降低单个频点的功率,将其当作背景噪声。也就是说,隐身机就算开雷达,目标机都未必能发现,所以不是绝对不能用雷达的。图:另一种可能是由无人机携带雷达组成空基探测网,而战斗机持续保持雷达静默,准备伏击前来攻击无人机的敌方战斗机。现在隐身机之间的空战尚无法说清,未来空战形态很难确定,只能等一次战争来检验。问:堂主,我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你说在我有生之年还有可能看到载人航天飞行器像普通交通工具那样在民间普及吗?就像科幻电影和动漫里那样,只需穿着便装在位置上坐好,系上安全带,然后就像乘飞机那样随意出入大气层。和普通人不同,做为一个星际迷和机甲迷,能遨游太空就是我的最大的夙愿,如果能体验空间跳跃穿越星际,就是死了也值了。前阵子的低成本火箭新闻刚出来就让堂主给泼了一瓢凉水,好惆怅啊!图:探测宇宙的雄心壮志是人类共有的,1967年苏联西伯利亚市留下的50年后开启的时间胶囊还问我们是不是已经登陆火星,甚至探索银河系。而现实是我们现在连登月都要等好多年……物理学的极限,往往就决定了我们能力的极限。现在航天遵守的还是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尾部通过喷出高速的工质,利用动量守恒来反向推动火箭高速前进。而工质的喷流速度和自身能量,就决定了火箭的推进效率。现在最好的工质也就是氢氧发动机,大气层内比冲是400出头,而煤油发动机是230左右。也就是哪怕最好的火箭,比起第一代载人飞船用的东方号火箭,比冲也就增加了80%左右,巨大的资金投入带来的性能提升,相对于其他科技尤其是电子科技的飞速进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在现在的理论极限内,至少也要100多吨的火箭才能把小型载人飞船送入低轨道,这样的火箭咋私人化……而且这个是理论极限决定的,技术进步也就是提升个位数的比冲,或者减轻一点箭体的自重,不会有什么本质性的提升。要解决问题,必须物理学有革命性的进步,不用靠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能火箭才行。图:物理学没有革命性进步的情况下,现在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发展空天飞机,也就是先用涡扇发动机起飞加速到4M,然后用冲压发动机加速到8-10M,再用火箭发动机加速到23M第一宇宙速度。这是英国云霄塔空天飞机,单级入轨,也就是不需要自身以外的助推器或搭载飞机。图:中国可复用空天飞机的发展计划,是二级入轨结构,也就是先用一级飞机把飞船加速,然后飞船独立进入太空和返回地面,这样做技术难度低得多。现在每千克有效载荷进入太空的发射费用是2万美元,假设一个人短暂太空停留所需重量总计200公斤,那就得400万美元,降低1个数量级是40万美元或250万人民币,努力攒钱吧。顺便减肥,100千克的胖子肯定比60千克的瘦子费用高。图:最具雄心壮志的计划莫过于电磁轨道发射系统,他可以把物体直接发射到近地轨道上,我国计划2020年完成验证系统演示,然后决定是否正式建造。他可以把发射费用降低2个数量级,也就是200千克只需要25万人民币。但因为加速度过高,无法发射活人,只能考虑送遗体或者骨灰去太空……问:有人说军备竞赛有个特点,是参与的各方都认为自己是被迫提升军备的。那么我国近年来大幅提升军备,肯定使周边国家感到了压力,本质上是不是在挑起军备竞赛?图:军备竞赛由2种,你说的是弱鸡国家的安全困境型,就是大家担心自己变得不安全,于是被迫跟进;美苏争霸则是另一种,双方都是主动行为。我国不是,因为日韩开始提升军备比我们更早,而至于东南亚各国,他们根本就没参加军备竞赛的资格……图:日本和韩国在80-90年代引进几百架F-15、F-16,考虑过当时只有白板歼-8的中国空军的感受吗?日本装备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的时候,考虑过只有老051驱逐舰的中国海军的感受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亦快哉?要说军备竞赛,90年代初日本的军费是我们的两、三倍,连韩国也跟我国差不多,那时候算不算是日韩挑起军备竞赛?我国的军备发展,实际上现在占GDP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主要是这3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太迅猛,打着滚的往上翻。而日本从90年代初到现在GDP基本就没增长,韩国有增长也不算很大,所以各方军费比例没变的情况下,我国军费从远不如日本变成远超日本,这跟军备竞赛其实压根就没啥关系。总不可能我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还维持90年代那种几十亿百把亿美元军费的局面吧?图:中国军费占GDP的比例,从1985年的2.12%一路下降到1996年的1%,然后到2014年才回升到1.32%。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放到北约都不合格,会被美国骂着要求增加的。图:2016年美国GDP是18.6万亿美元,中国11.3万亿美元,是美国的60%。2016年美国军费6220亿美元,中国是1560亿美元,只有美国的25%。所以中国军费增加到3800亿美元之前,都不算挑起军备竞赛。问:糖主,中国航空有号称中国的达索加洛马之称的成飞和611,那么造船为什么就没有造舰敢为天下先的亨庭顿&英格尔斯,我国在军舰的建造方面走的太保守了,就算是055也没做好吨位、火力、航行性能和续航力的平衡,而001A的舰岛则是改的是在是无语,飞行甲板更是直接照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啊?这反而说明的是我国造船产业大和强啊。美国是因为他的造船业已经全军覆没了,只有军用造船靠着国家订单还活着,所以现有的造船企业都是全军工。而我国是目前的世界第一大造船大国,各个船厂军船业务都只是一小部分,主要都是做民船的。我们能造军舰的厂商很多,所以就显得没什么出挑的。图:江南长兴造船厂全景,岸线总长度约15千米,从图最左到最右都是造船的,只有红框那么一点大的港池用来造军舰,就搞出了驱逐舰下饺子的高潮。你要说保守不保守,美国人难道不保守么?激进的DDG1000现在已经被取消后续建造了,继续在伯克基础上猛塞,塞得八千多吨的伯克到11000吨,重心、空间、供电的余量都吃光了,那这个算保守还是激进?图:DDG1000是世界上第一种四代驱逐舰,也就是隐身驱逐舰,一眼看上去就比美海军此前以前水面舰强。伯克比它差得远,吨位、载荷、发展潜力、生存能力等等全部如此,但美国海军就是放弃了DDG1000,宁可继续搞伯克3、伯克4……现在的问题就是,造船的激进方案如DDG1000就是一大堆问题,真正能放心用的其实还是保守方案。图:两艘辽宁级基本一样,这确实是海军装备发展的一大黑点,不过这两艘船本来就是计划外的,海军其实不想要2号舰……而且航母之间不是直接对抗的关系,为了保进度,性能弱一点也认了。图:但是你说055几大性能不均衡……这样做真的好吗?055除了导弹发射单元的数量少一点,其他设计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但是你看DDG万吨才80个发射单元,吨位哪去了?问:请问堂主,现在像ak、冲锋枪、手枪这些小作坊都可以做,甚至新闻上有些人在家里都能加工生产,可是抗战时候中国的枪械加工生产感觉很艰难。一般来说现在的枪械大部分都是自动枪械,不管枪管强度要求还是结构复杂程度都要高于手动栓式步枪,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枪械生产加工更容易了?家庭作坊应该不会有大型的冲压机、铣床这种重型设备吧。那是因为,很可能现在一个小作坊的工业能力就比民国的大型军工厂更强啊……造枪首先第一条是要有材料,首先就是枪管用材。传统滑膛枪和早期全铅弹丸的线膛枪,初速只有300多到400米/秒;而且铅很软,所以对枪管磨损小,用熟铁就可以,用转炉碳钢也可以。图:非法贩卖的气枪使用的就是铅弹,子弹用手就可以捏变形,非常非常软,因此枪管材料用普通铁就可以。但是后面口径缩小、初速提高,必须用铅芯外包铜或者覆铜钢被甲的小口径子弹(相对于11毫米以上的老后装枪,7点几毫米就算小口径了),初速600多,同时被甲也比铅硬得多,对膛线磨损更大,那就必须用坩埚生产的低合金钢才行。图:1930年代,红军使用的子弹就是这种圆头弹,弹壳最大直径11毫米,弹头直径约7.6毫米。这种还是圆头的被甲弹,在20世纪初又开始用尖头,初速700多到800多的子弹,烧蚀更厉害,那就必须用电炉生产的合金钢才能满足需求。这种优质枪钢在现代中国是满大街都是,找个棒材自己钻孔就行。图:枪械只是一种简单的小型机械,机械专业的工科狗几乎人人会造。1994年出生的程**中专文化,机械专业毕业,2015年2月从崇州市某机电和某不锈钢经营商铺购买原材料后,自行将装修用射钉枪非法改装成一支长约70厘米的火药枪,用于乡间打鸟。当然毫无疑问的,这孩子被抓起来了。但是在抗战时期……不好意思,国内几乎无法生产,只有刘湘搞的一个小钢铁厂用小电炉能生产劣质电炉钢,而其他厂只能生产坩埚钢。所以虽然很早就有尖头弹丸的中正式步枪,但是整个抗战的主力都是用圆头弹的汉阳造。图:现在阿富汗的家庭作坊可以生产AK47,靠的不是自己实力超强,而是可以外购原材料。如果彻底切断原料供应,他们也就能造个燧发枪。问:堂主。为什么我们购买苏-30mkk.还购买了大量的R-77?R-27是昂贵的烧火棍,那R-77如何呢,国内有替代品吗?基本没有办法替代……因为苏-30MKK本身的航电都是毛子原装的,而武器必须要接入航电设施才能控制和发射,如果还是毛子原装航电那就基本只能用毛子的武器了,除非我们用自己的航电替换掉苏-30MKK现有的航电。图:换航电对中航来说那可就是大事了,足够上一个新型号,歼-11A也就是换航电和换发而已。图:另一个办法是破解俄国的软件,我们倒是也干过,不过明显苏-30MKK不够这个档次,大量装备的S-300防空导弹才够。问题又在于,苏-30MKK现在服役已经超过15年,以毛子飞机的寿命水平,差不多也就是几年以后就没法用了。这样的飞机再花大钱升级,使用我们自己的设备和武器,效费比就相当的差。不像美国飞机,服役十几年后做中期升级还能再用十几年,那这样的飞机升级就是划算的。图:苏-27家族是为适应苏联高冷地区设计的,对中国尤其是南方潮湿温热环境相当不适应,腐蚀问题很严重。指望苏-30MKK能高强度用很多年,那是不可能的。R-77比R-27是要好很多了,但是比AIM-120还是差的远,毛子的打靶定型更像是越战前AIM-4和AIM-7的定型试验,脱离实战、标准设置简单。在靶场打起来看着好像很准,但是到高强度环境下就全完蛋。图:PBB-AE就是R-77,指标还是比R-27好得多,不过俄国人同时还吹它比AIM-120好……迷你踢馆问:想问一下,塘主怎么评价张学良这个人呢?我对中国近代史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军阀混战到解放战争这段,我个人是很欣赏张学良的,但是看网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贬其居多,想知道塘主大大怎么看呢?眼高手低,但是良心未泯的一个公子哥,也是北洋时代政军二代的一个典范。相对来说还是北洋二代里面比较强的,像李家、袁家之类比他都差很远。图:别看这张照片拍的像模像样,但看看真人就不是一个感觉了。网上有一个张学良演讲的视频,找来看看即可。问:听说苏联、朝鲜都派兵秘密参加四次中东战争,和以色列打仗,战果怎么样呢?现在看来说,苏联飞行员的表现比阿拉伯飞行员好些,但一样是被以色列暴打……这是因为以色列的空战体系来自美国,美国在二战时期空军组织和战术上就有优势,在之后也是继续高速发展。苏联等其实也就是跟在后面走,而且水平差异导致战术呆板。问:F-4是天生的捣蛋姬,机动性较差,为何能在狗斗中用机炮击落灵活的苏机呢,是越南飞行员太水吗?F-4虽然是导弹飞机,但是也是要求机动性的,当时的格斗导弹也需要绕到敌人后方射击才行,这也是一个缠斗的过程。实际上米格21也是天生的导弹姬,早期版本根本就没机炮,越南的大部分米格21都只是临时在腹部加挂机炮吊舱而已,这都是一样一样的。图:米格-21PF截击机为了减重不带航炮,只能临时带航炮吊舱。越南飞行员素质本身也要比美国飞行员低,这是必然的,能取得战果主要还是依靠美国人深入越南上空,缺乏地面引导的缘故。问:堂主最近提及对海雷达和对地雷达,我也想问个问题,对空、对海、对地雷达哪个技术难度高呢?我看过的资料是对海的难度大,比方说早期苏-33就是因为没有对海雷达不得不依靠航母导航才能着舰,而且它不能对舰攻击只能制空。还有海面的波动是不对雷达反射影响很大的。难度大还是对地,因为地面的反射回波干扰很强烈,而且地面目标多种多样,跟地面背景的差异又不大。海上船只和海面是两种区别很大的目标,很容易被分离出来。问:看到一个文章提到了红箭8蛋蛋68°穿甲180mm,相当于静破甲800mm,这和11月7日晚上讲武堂发的那篇中国125坦克炮的文章上68°装甲220mm相当于600mm的说法似乎不太一致,请教有关概念红箭8这个破甲威力是动破甲。穿甲弹本身就是靠高速运动的动能穿甲,所以不存在动和静的区别。而破甲弹哪怕是固定不动也能炸穿装甲,所以测试的时候往往可以直接放块钢板在战斗部前面炸。但是实用的时候破甲弹是飞行的,命中时候会因为速度有干扰导致的不稳定,往往反而会降低不少穿透力。问:堂主,这次一定要踢中,理论上来说无弹壳的步枪有很大优势啊,射速高、后坐力小、携弹量大,而且节省大量金属材料,但是自从西德的G11系列之后就没怎么有了……因为自动武器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系统,一分钟几百发子弹啪啪啪打出去,都是靠火药燃气在膛内作用,而枪身又是金属的,所以无壳弹很容易接触到高温的弹膛,这样很可能就还没装填,或者刚装填进去就被高温引燃,从而误炸了……图:AK-47连续打完10个弹匣时,护木已经在燃烧了。金属弹壳的子弹抛壳时,可以带走相当一部分热量,有利于持续射击,弹壳本身也可以隔热。问:堂主啊,最近战地1越来越火,明明是一战,可是自动武器、半自动武器砰砰砰的打,二战都比不过,那为什么到了二战英苏德日意这些国家还在使用栓动步枪?一战后期确实出现很多单兵自动武器了,但一般都是配给堑壕战的精锐部队的,因为穷啊。二战的自动武器其实普及更好了,一战时期轻机枪还是比较少的,像德棍最精锐的暴风突击队,也只能拿马克沁机枪装两脚架冒充轻机枪,再配点冲锋枪扫战壕,到二战连中国这种最穷军队大体也能做到每班有一挺轻机枪了。图:真正一战时期的班组自动武器多数时候是这个样子的……这个负重看着都心疼问:您好,我想请教一下,美国的F-35战机,为何有的飞机机头部分有天线(空速管),有的没有呢?有空速管的,是在执行科研试飞任务,因为贴片式空速管的精度相对要低一点,科研的话还是要原来的管子才行。但是实际部署为了隐身,都会把管子拆掉了。图:F-22也有带空速管的时候,我国歼-20也是,正式服役版本就不会有了。
本文「踢馆:雷达开机即暴露?对隐身战机来说雷达还是不是必需品?」转载自网络,作者讲武堂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踢馆|雷达开机即暴露?对隐身战机来说雷达还是不是必需品?
问:最近看隐身机的应用,都说到电子静默模式还有电磁管理。小编觉得以后当大家都开始普及隐身机之后,隐身机组成的机群对抗的情况下,隐身战斗机机载雷达是否又变成了累赘?那么以后隐身战斗机的发展是否会抛弃机载雷达,转而专注于光孔径探测,而超视距战斗则完全交给数据链和体系来实现?
雷达和这些光学设备的区别在于,雷达是主动式设备,可以同时提高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也就是能发出更强的信号,以及接收到更小的信号,从这两个角度来提高探测能力。
而无论是电视还是红外都是被动式的,也就是信号的大小都不是设备能决定的,而是目标(红外辐射)和环境光源决定的,要提高探测性能只能依靠探测系统灵敏度,而没法增大信号强度。像飞机的红外特征,从屁股后面看是能看很远的,但是更常见的迎头搜索,那比肉眼都远不了多少。&
图:多种空空导弹包线图,可见一堆早期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都不具备迎头甚至侧面攻击能力,就是因为红外探测器不足以发现发动机喷口以外的目标。
而且可见光和红外的波长都太短,很容易被雨点、尘土吸收,张局说的雾霾防导弹并不是无的放矢。遇到雨雾、沙尘暴,无论是电视还是红外、激光基本都要变成睁眼瞎。
能在广泛环境下无差别使用的,还是只有雷达做得到。
图:北方冬季的雾霾防激光、防卫星侦察一点问题都没有,对方就算拿哈勃天文望远镜来看,也是发现不了什么的。
图:说回隐身机,首先雷达并不是一开机就会被发现,比如说跳频雷达,就是快速在几百、几千个频点上不规律跳跃,使对方将信号误认为是噪声而过滤掉。扩频则是降低单个频点的功率,将其当作背景噪声。也就是说,隐身机就算开雷达,目标机都未必能发现,所以不是绝对不能用雷达的。
图:另一种可能是由无人机携带雷达组成空基探测网,而战斗机持续保持雷达静默,准备伏击前来攻击无人机的敌方战斗机。现在隐身机之间的空战尚无法说清,未来空战形态很难确定,只能等一次战争来检验。
问:堂主,我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你说在我有生之年还有可能看到载人航天飞行器像普通交通工具那样在民间普及吗?就像科幻电影和动漫里那样,只需穿着便装在位置上坐好,系上安全带,然后就像乘飞机那样随意出入大气层。和普通人不同,做为一个星际迷和机甲迷,能遨游太空就是我的最大的夙愿,如果能体验空间跳跃穿越星际,就是死了也值了。前阵子的低成本火箭新闻刚出来就让堂主给泼了一瓢凉水,好惆怅啊!
图:探测宇宙的雄心壮志是人类共有的,1967年苏联西伯利亚市留下的50年后开启的时间胶囊还问我们是不是已经登陆火星,甚至探索银河系。而现实是我们现在连登月都要等好多年……
物理学的极限,往往就决定了我们能力的极限。现在航天遵守的还是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尾部通过喷出高速的工质,利用动量守恒来反向推动火箭高速前进。而工质的喷流速度和自身能量,就决定了火箭的推进效率。
现在最好的工质也就是氢氧发动机,大气层内比冲是400出头,而煤油发动机是230左右。也就是哪怕最好的火箭,比起第一代载人飞船用的东方号火箭,比冲也就增加了80%左右,巨大的资金投入带来的性能提升,相对于其他科技尤其是电子科技的飞速进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在现在的理论极限内,至少也要100多吨的火箭才能把小型载人飞船送入低轨道,这样的火箭咋私人化……而且这个是理论极限决定的,技术进步也就是提升个位数的比冲,或者减轻一点箭体的自重,不会有什么本质性的提升。
要解决问题,必须物理学有革命性的进步,不用靠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能火箭才行。
图:物理学没有革命性进步的情况下,现在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发展空天飞机,也就是先用涡扇发动机起飞加速到4M,然后用冲压发动机加速到8-10M,再用火箭发动机加速到23M第一宇宙速度。这是英国云霄塔空天飞机,单级入轨,也就是不需要自身以外的助推器或搭载飞机。
图:中国可复用空天飞机的发展计划,是二级入轨结构,也就是先用一级飞机把飞船加速,然后飞船独立进入太空和返回地面,这样做技术难度低得多。现在每千克有效载荷进入太空的发射费用是2万美元,假设一个人短暂太空停留所需重量总计200公斤,那就得400万美元,降低1个数量级是40万美元或250万人民币,努力攒钱吧。顺便减肥,100千克的胖子肯定比60千克的瘦子费用高。
图:最具雄心壮志的计划莫过于电磁轨道发射系统,他可以把物体直接发射到近地轨道上,我国计划2020年完成验证系统演示,然后决定是否正式建造。他可以把发射费用降低2个数量级,也就是200千克只需要25万人民币。但因为加速度过高,无法发射活人,只能考虑送遗体或者骨灰去太空……
问:有人说军备竞赛有个特点,是参与的各方都认为自己是被迫提升军备的。那么我国近年来大幅提升军备,肯定使周边国家感到了压力,本质上是不是在挑起军备竞赛?
图:军备竞赛由2种,你说的是弱鸡国家的安全困境型,就是大家担心自己变得不安全,于是被迫跟进;美苏争霸则是另一种,双方都是主动行为。
我国不是,因为日韩开始提升军备比我们更早,而至于东南亚各国,他们根本就没参加军备竞赛的资格……
图:日本和韩国在80-90年代引进几百架F-15、F-16,考虑过当时只有白板歼-8的中国空军的感受吗?日本装备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的时候,考虑过只有老051驱逐舰的中国海军的感受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亦快哉?
要说军备竞赛,90年代初日本的军费是我们的两、三倍,连韩国也跟我国差不多,那时候算不算是日韩挑起军备竞赛?
我国的军备发展,实际上现在占GDP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主要是这3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太迅猛,打着滚的往上翻。而日本从90年代初到现在GDP基本就没增长,韩国有增长也不算很大,所以各方军费比例没变的情况下,我国军费从远不如日本变成远超日本,这跟军备竞赛其实压根就没啥关系。总不可能我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还维持90年代那种几十亿百把亿美元军费的局面吧?
图:中国军费占GDP的比例,从1985年的2.12%一路下降到1996年的1%,然后到2014年才回升到1.32%。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放到北约都不合格,会被美国骂着要求增加的。
图:2016年美国GDP是18.6万亿美元,中国11.3万亿美元,是美国的60%。2016年美国军费6220亿美元,中国是1560亿美元,只有美国的25%。所以中国军费增加到3800亿美元之前,都不算挑起军备竞赛。
问:糖主,中国航空有号称中国的达索加洛马之称的成飞和611,那么造船为什么就没有造舰敢为天下先的亨庭顿&英格尔斯,我国在军舰的建造方面走的太保守了,就算是055也没做好吨位、火力、航行性能和续航力的平衡,而001A的舰岛则是改的是在是无语,飞行甲板更是直接照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啊?
这反而说明的是我国造船产业大和强啊。美国是因为他的造船业已经全军覆没了,只有军用造船靠着国家订单还活着,所以现有的造船企业都是全军工。而我国是目前的世界第一大造船大国,各个船厂军船业务都只是一小部分,主要都是做民船的。我们能造军舰的厂商很多,所以就显得没什么出挑的。
图:江南长兴造船厂全景,岸线总长度约15千米,从图最左到最右都是造船的,只有红框那么一点大的港池用来造军舰,就搞出了驱逐舰下饺子的高潮。
你要说保守不保守,美国人难道不保守么?激进的DDG1000现在已经被取消后续建造了,继续在伯克基础上猛塞,塞得八千多吨的伯克到11000吨,重心、空间、供电的余量都吃光了,那这个算保守还是激进?
图:DDG1000是世界上第一种四代驱逐舰,也就是隐身驱逐舰,一眼看上去就比美海军此前以前水面舰强。伯克比它差得远,吨位、载荷、发展潜力、生存能力等等全部如此,但美国海军就是放弃了DDG1000,宁可继续搞伯克3、伯克4……
现在的问题就是,造船的激进方案如DDG1000就是一大堆问题,真正能放心用的其实还是保守方案。
图:两艘辽宁级基本一样,这确实是海军装备发展的一大黑点,不过这两艘船本来就是计划外的,海军其实不想要2号舰……而且航母之间不是直接对抗的关系,为了保进度,性能弱一点也认了。
图:但是你说055几大性能不均衡……这样做真的好吗?055除了导弹发射单元的数量少一点,其他设计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但是你看DDG万吨才80个发射单元,吨位哪去了?
问:请问堂主,现在像ak、冲锋枪、手枪这些小作坊都可以做,甚至新闻上有些人在家里都能加工生产,可是抗战时候中国的枪械加工生产感觉很艰难。一般来说现在的枪械大部分都是自动枪械,不管枪管强度要求还是结构复杂程度都要高于手动栓式步枪,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枪械生产加工更容易了?家庭作坊应该不会有大型的冲压机、铣床这种重型设备吧。
那是因为,很可能现在一个小作坊的工业能力就比民国的大型军工厂更强啊……
造枪首先第一条是要有材料,首先就是枪管用材。传统滑膛枪和早期全铅弹丸的线膛枪,初速只有300多到400米/秒;而且铅很软,所以对枪管磨损小,用熟铁就可以,用转炉碳钢也可以。
图:非法贩卖的气枪使用的就是铅弹,子弹用手就可以捏变形,非常非常软,因此枪管材料用普通铁就可以。
但是后面口径缩小、初速提高,必须用铅芯外包铜或者覆铜钢被甲的小口径子弹(相对于11毫米以上的老后装枪,7点几毫米就算小口径了),初速600多,同时被甲也比铅硬得多,对膛线磨损更大,那就必须用坩埚生产的低合金钢才行。
图:1930年代,红军使用的子弹就是这种圆头弹,弹壳最大直径11毫米,弹头直径约7.6毫米。
这种还是圆头的被甲弹,在20世纪初又开始用尖头,初速700多到800多的子弹,烧蚀更厉害,那就必须用电炉生产的合金钢才能满足需求。这种优质枪钢在现代中国是满大街都是,找个棒材自己钻孔就行。
图:枪械只是一种简单的小型机械,机械专业的工科狗几乎人人会造。1994年出生的程**中专文化,机械专业毕业,2015年2月从崇州市某机电和某不锈钢经营商铺购买原材料后,自行将装修用射钉枪非法改装成一支长约70厘米的火药枪,用于乡间打鸟。当然毫无疑问的,这孩子被抓起来了。
但是在抗战时期……不好意思,国内几乎无法生产,只有刘湘搞的一个小钢铁厂用小电炉能生产劣质电炉钢,而其他厂只能生产坩埚钢。所以虽然很早就有尖头弹丸的中正式步枪,但是整个抗战的主力都是用圆头弹的汉阳造。
图:现在阿富汗的家庭作坊可以生产AK47,靠的不是自己实力超强,而是可以外购原材料。如果彻底切断原料供应,他们也就能造个燧发枪。
问:堂主。为什么我们购买苏-30mkk.还购买了大量的R-77?R-27是昂贵的烧火棍,那R-77如何呢,国内有替代品吗?
基本没有办法替代……因为苏-30MKK本身的航电都是毛子原装的,而武器必须要接入航电设施才能控制和发射,如果还是毛子原装航电那就基本只能用毛子的武器了,除非我们用自己的航电替换掉苏-30MKK现有的航电。
图:换航电对中航来说那可就是大事了,足够上一个新型号,歼-11A也就是换航电和换发而已。
图:另一个办法是破解俄国的软件,我们倒是也干过,不过明显苏-30MKK不够这个档次,大量装备的S-300防空导弹才够。
问题又在于,苏-30MKK现在服役已经超过15年,以毛子飞机的寿命水平,差不多也就是几年以后就没法用了。这样的飞机再花大钱升级,使用我们自己的设备和武器,效费比就相当的差。不像美国飞机,服役十几年后做中期升级还能再用十几年,那这样的飞机升级就是划算的。
图:苏-27家族是为适应苏联高冷地区设计的,对中国尤其是南方潮湿温热环境相当不适应,腐蚀问题很严重。指望苏-30MKK能高强度用很多年,那是不可能的。
R-77比R-27是要好很多了,但是比AIM-120还是差的远,毛子的打靶定型更像是越战前AIM-4和AIM-7的定型试验,脱离实战、标准设置简单。在靶场打起来看着好像很准,但是到高强度环境下就全完蛋。
图:PBB-AE就是R-77,指标还是比R-27好得多,不过俄国人同时还吹它比AIM-120好……
问:想问一下,塘主怎么评价张学良这个人呢?我对中国近代史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军阀混战到解放战争这段,我个人是很欣赏张学良的,但是看网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贬其居多,想知道塘主大大怎么看呢?
眼高手低,但是良心未泯的一个公子哥,也是北洋时代政军二代的一个典范。相对来说还是北洋二代里面比较强的,像李家、袁家之类比他都差很远。
图:别看这张照片拍的像模像样,但看看真人就不是一个感觉了。网上有一个张学良演讲的视频,找来看看即可。
问:听说苏联、朝鲜都派兵秘密参加四次中东战争,和以色列打仗,战果怎么样呢?
现在看来说,苏联飞行员的表现比阿拉伯飞行员好些,但一样是被以色列暴打……这是因为以色列的空战体系来自美国,美国在二战时期空军组织和战术上就有优势,在之后也是继续高速发展。苏联等其实也就是跟在后面走,而且水平差异导致战术呆板。
问:F-4是天生的捣蛋姬,机动性较差,为何能在狗斗中用机炮击落灵活的苏机呢,是越南飞行员太水吗?
F-4虽然是导弹飞机,但是也是要求机动性的,当时的格斗导弹也需要绕到敌人后方射击才行,这也是一个缠斗的过程。实际上米格21也是天生的导弹姬,早期版本根本就没机炮,越南的大部分米格21都只是临时在腹部加挂机炮吊舱而已,这都是一样一样的。
图:米格-21PF截击机为了减重不带航炮,只能临时带航炮吊舱。
越南飞行员素质本身也要比美国飞行员低,这是必然的,能取得战果主要还是依靠美国人深入越南上空,缺乏地面引导的缘故。
问:堂主最近提及对海雷达和对地雷达,我也想问个问题,对空、对海、对地雷达哪个技术难度高呢?我看过的资料是对海的难度大,比方说早期苏-33就是因为没有对海雷达不得不依靠航母导航才能着舰,而且它不能对舰攻击只能制空。还有海面的波动是不对雷达反射影响很大的。
难度大还是对地,因为地面的反射回波干扰很强烈,而且地面目标多种多样,跟地面背景的差异又不大。海上船只和海面是两种区别很大的目标,很容易被分离出来。
问:看到一个文章提到了红箭8蛋蛋68°穿甲180mm,相当于静破甲800mm,这和11月7日晚上讲武堂发的那篇中国125坦克炮的文章上68°装甲220mm相当于600mm的说法似乎不太一致,请教有关概念
红箭8这个破甲威力是动破甲。穿甲弹本身就是靠高速运动的动能穿甲,所以不存在动和静的区别。而破甲弹哪怕是固定不动也能炸穿装甲,所以测试的时候往往可以直接放块钢板在战斗部前面炸。但是实用的时候破甲弹是飞行的,命中时候会因为速度有干扰导致的不稳定,往往反而会降低不少穿透力。
问:堂主,这次一定要踢中,理论上来说无弹壳的步枪有很大优势啊,射速高、后坐力小、携弹量大,而且节省大量金属材料,但是自从西德的G11系列之后就没怎么有了……
因为自动武器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系统,一分钟几百发子弹啪啪啪打出去,都是靠火药燃气在膛内作用,而枪身又是金属的,所以无壳弹很容易接触到高温的弹膛,这样很可能就还没装填,或者刚装填进去就被高温引燃,从而误炸了……
图:AK-47连续打完10个弹匣时,护木已经在燃烧了。金属弹壳的子弹抛壳时,可以带走相当一部分热量,有利于持续射击,弹壳本身也可以隔热。
问:堂主啊,最近战地1越来越火,明明是一战,可是自动武器、半自动武器砰砰砰的打,二战都比不过,那为什么到了二战英苏德日意这些国家还在使用栓动步枪?
一战后期确实出现很多单兵自动武器了,但一般都是配给堑壕战的精锐部队的,因为穷啊。二战的自动武器其实普及更好了,一战时期轻机枪还是比较少的,像德棍最精锐的暴风突击队,也只能拿马克沁机枪装两脚架冒充轻机枪,再配点冲锋枪扫战壕,到二战连中国这种最穷军队大体也能做到每班有一挺轻机枪了。
图:真正一战时期的班组自动武器多数时候是这个样子的……这个负重看着都心疼
问:您好,我想请教一下,美国的F-35战机,为何有的飞机机头部分有天线(空速管),有的没有呢?
有空速管的,是在执行科研试飞任务,因为贴片式空速管的精度相对要低一点,科研的话还是要原来的管子才行。但是实际部署为了隐身,都会把管子拆掉了。
图:F-22也有带空速管的时候,我国歼-20也是,正式服役版本就不会有了。
小编觉得此文值得转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斗机雷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