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二战,能干掉大和号宇宙战舰大和号吗

战舰帝国 - 游戏下载
二维码下载
二维码下载
温馨提示:如果苹果正版点击没反应,请用手机扫描下载~
战舰帝国强力军舰推荐 大和号战列舰强力吗
作者:时光先生& & &时间:
语言:中文
大小:154M
& & & &帝国作为史上最真实海战手游,军事题材手游新标杆之作.《战舰帝国》以二战为背景,汇集了众多经典海战案例作为游戏线索,并真实还原了二战时期的多艘顶级战舰,各种升级、改造、阵容搭配等丰富玩法。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一起进入游戏,看看游戏中的介绍吧。
  大和号战列舰介绍: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三联装460毫米舰炮三联装460毫米舰炮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
  作为一艘战列舰,大和号在游戏中无论是其的火力搭配还是船体的吨位上都出类拔萃。其大口径的火炮系统搭配上高密度的护甲,是对战中出奇制胜的关键所在,是当前版本中最强的战列舰之一。
  以上就是游戏中大和号战列舰的介绍,希望能对玩家们有所帮助。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战舰帝国》琵琶网官网。
免费领礼包,组团带妹纸,尊享优质生活,速来《战舰帝国琵琶网官方群》:【】
战舰帝国战舰相关文章推荐
手机浏览器扫描-免费领取礼包
扫描二维码下载大手礼包APP:
1.搜索“战舰帝国”,免费领取战舰帝国最新礼包;
2.订阅“战舰帝国”,随时掌握礼包动向;
3.许愿“战舰帝国”礼包,我们帮您实现;
4.大手礼包下载:
微信扫一扫-礼包攻略通通到手
微信扫一扫关注琵琶网公众号:
1.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关注“琵琶网手游”;
2.回复“战舰帝国”,即可查看战舰帝国最新礼包和资讯;
还没关注的小伙伴,赶紧扫一扫吧~
扫描安装到手机
6313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61852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139176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2409010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4810301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2398987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4497439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334646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1157077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216032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263578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224579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938379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1249770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220966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319389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324192人下载
扫描安装到手机
(已有0条评论)
你还可以输入200字
人气:67989
类型: 回合
人气:143292
类型: 卡牌 仙侠
人气:5858865
类型: 即时
人气:29537
类型: 动作
人气:31585
类型: 卡牌
人气:61587
类型: 卡牌
Copyright ?
Copyright @
琵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厦门市舜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网文【-031号 闽ICP备号-2 最强战舰大和号就是个笑话 日高层舍不得用变“宾馆”|大和号|战列舰|中途岛战役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最强战舰大和号就是个笑话 日高层舍不得用变“宾馆”
日,大和号战列舰在进行海试。
  作者:王昱
  盘点整个二战战场,除了战争末期横空出世的原子弹外,若问有什么武器造价最高、威力最大但却又最为失败,应该是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了。作为世界 上曾经出现过的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曾经是日本的国家象征与骄傲,至今仍在日本的电影、动漫中频频出现,然而,这艘战舰本身在二战中的表现,却成了 一个暗喻它的祖国已经落伍于时代的冷笑话。
  倾尽国力造图腾
  1853年,当美国将军佩里率领着他那令日本人畏惧的4艘“黑船”,停泊在东京湾横须贺港外时,可能不会想到在仅仅90年后,日本人会建造出人 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反过来对美国人进行恐吓。“黑船来航”让日本从开国之初就染上对大炮巨舰的恐惧与崇拜,而这种崇拜成为了日本着力打造“大和号”这 一图腾的远因。
  所谓大炮巨舰主义,是美国海军准将马汉在《制海权》中提出的概念。作为19世纪的海军军事权威,马汉认为谁征服了海洋谁就能掌握世界,而控制海 洋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更大的舰船和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受此学说的影响,从19世纪末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成为了各列强间的家常便饭。而 四面环海、海洋野心巨大、又有着“黑船”心理阴影的日本则成为了这场疯狂游戏中赌得最凶的玩家。
  当然,日本扩大海军军备的野心,本来是有约束的。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美英日意法五国主力舰(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排水量 比为5:5:3:1.75:1.75,单艘主力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火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然而,1936年条约到期后,日本拒绝参加旨在 延长该条约的伦敦海军限制军备谈判,并秘密提出了在西太平洋海上截击假想敌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战略。
  日本造舰计划从一开始就秉承了“以质胜量”的宗旨。而在大炮巨舰主义横行的时代,更大口径的火炮往往意味着更远的射程和更强悍的攻击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海军早在条约废止前就开始了建造超级巨型战列舰的准备。
  在建造大和号的日子里,日本海军内部曾经有种说法叫“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万里长城,日本有大和号战列舰”。的确,从大和号战列舰的体量来看, 说它是一座用钢铁铸就的奇迹也许并不为过。尤其是对于一个刚刚近代化不到一百年的国家来说,建造一艘排水量超过之前最大舰船近一倍的巨型战列舰,无疑是种 国家整体实力和工业水平都难以承受的疯狂举动。为此,日本不惜动用包括十几万吨优质钢材在内的大量战略物资,并耗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甚至 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据统计,在大和号及其姊妹舰武藏号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 砸近200万日元。要知道大和号动工时正值1937年,中日战争已经打响,日本此时真的是勒紧裤腰带,在以倾国之力建造大和号。
  1941年12月,在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前不久,超级战列舰一号舰正式完工,舰体全长263米,舰宽38.9米,建成时标准排水量65000 吨,主炮口径460毫米,有效射程在40公里以上,庞大的身躯让大和号在全船熄火后仍然要航行4公里才能最终停下。这艘舰艇被命名为“大和”,这个名字, 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
  面对这艘以举国之力打造的舰艇,日军内部也曾经有过质疑。时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回答说:“帝国需要一个精神象征。”于是大和号战列舰就这样被当做钢铁铸造的精神图腾供奉了起来。
  大和号变身“大和宾馆”
  讽刺的是,貌似强大的大和号从诞生之初起就已经过时了,而证明这一点的,恰恰是日本海军自己。日,大和舰在试航中进行了首次 主炮射击,将9颗各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弹打向2万米外的海域。而就在同一天,从日本联合舰队6艘航母上起飞的日军航空队空袭了美军珍珠港,击毁击伤了 美军太平洋舰队几乎所有的战列舰。偷袭珍珠港的成功除了拉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外,还给了世界另外一个启示——依靠战列舰重炮对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航母将 成为新时代海上霸主。
  虽然霸主的地位已经失去了,二战中的战列舰其实并非全无用武之地,事实上,在日本人建造大和号的同时,世界各海军大国,甚至包括社会主义的苏 联,都没有放弃建造战列舰,而被认为在珍珠港事件后充分认识到航母作用的美国,更是在该事件前后建造了10艘战列舰,其中大部分舰的主要工期都是在珍珠港 事件后进行的。区别在于,美国人对于战列舰在新时代的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战列舰广泛活跃在各大战场上,进行着护卫航母、破坏 交通线、为登陆陆军提供火力支援等任务。
  然而,当美军战列舰重新定位自身功能时,日本的大和舰却马放南山,长期停泊在港口内。日本军部始终停留在希望大和号参加“最终决战”的迷梦中, 不舍得将这艘“精神象征”投入到小打小闹中。在整场太平洋战争期间,身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的大和号四处扮演着打酱油的角色——1942年中途岛战役中,日 军四艘主力航母在美军打击下全军覆没,而此时大和号却尾随在几百海里以外无所事事。
  在中途岛战役中丧失了制空权的日军,从此更不敢让大和号随意出击,日海军军令部甚至干脆下达了“未经其许可不得动用大和舰出战”的命令。而日本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碰巧又是个战列舰无用论者,阴差阳错之下,从1942年到1944年,大和号除了遭受美军潜艇的两次偷袭外,长期在所停泊的港口 闲置着。驻舰官兵们享受着这艘头等战列舰无与伦比的后勤设施,日光灯、日立空调、三菱电梯、冰淇淋制造机将这艘战列舰打造的宛如帝国饭店,大和号也因此得 到了“大和宾馆”的雅号,在日复一日的悠闲中坐观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
  沦为“玉碎”急先锋
  大和号在二战中唯一一次有机会一展身手的战斗,是1944年的莱特湾大海战。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战列舰大会战中,大和号 与其姊妹舰武藏号相伴出航,意图赶往菲律宾莱特湾参与会战。不幸的是,两船尚未到达作战位置,就在吕宋岛以南的锡布延海被美军舰载机发现,两艘日本巨型战 列舰在追赶下,被迫不停地调整笨重的舰体以规避美军投下的鱼雷。最终,武藏号因连中36枚美国舰载机投放的鱼雷、炸弹而沉没,大和号也被3枚高空坠落的重 磅炸弹击中,舰身发生倾斜。次日,当大和号终于驶进莱特湾战区,刚刚有机会启动460毫米巨炮试射时,日军指挥官粟天中将已经被武藏号的翻沉吓破了胆,深 恐大和号再遭美军舰载机机群的攻击,于是下令大和舰撤回日本,继续憋在港内苟延残喘。
  然而,即便进行了如此屈辱的撤退,大和号最终还是没有陪它所象征的日本帝国走完最后的历程。1945年4月,美军发动冲绳岛战役,几千艘美军战 舰将冲绳围了个水泄不通,预感到末日已经到来的日本大本营,决心让“皇国象征”大和号成为“国民一亿总玉碎”的急先锋,下令大和号冒险出航,强行冲过美军 控制的海域,对冲绳岛周围海域的美舰发动自杀攻击并争取在冲绳岛西岸抢滩搁浅,而2000舰员则被要求在冲绳岛强行登陆,投入保卫冲绳岛的地面战斗。
  这个异想天开的疯狂设想,当然没有实现。当年4月6日,大和号装上仅够其单程航行的2500吨燃油,从停泊的濑户内海出发航向冲绳。当天傍晚,这一 动向就被潜伏在日本外海的美军潜艇发现。美军于次日凌晨派出了300多架舰载机扑向大和号,当天正午时分,美机在冲绳岛以北300公里处追上大和号战舰, 轮番发起攻击。大和号一面全速向南,一面开动全部高射炮对空猛射。然而笨重的战列舰在舰载机灵巧的攻击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为了尽快打沉大和号,美军战机 刻意只向着该舰的左舷投弹。最终,大和号因为左舷进水过多而倾覆,舰上2000名官兵与这艘日本的“镇国之宝”一同葬身在日本帝国覆亡的前夜。
  二战结束后,曾经有人对大和号战列舰的得失进行过估算,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如果省下建造该舰及其3艘姊妹舰的产能、人力和资金,大约足以能够生 产12艘飞龙级或6艘翔鹤级航母,即便达到这一预想一半的效果,日本联合舰队前期也足以对美军构成压倒性优势。大和号这艘日本倾尽国力所打造的钢铁图腾, 最终却加速了日本的失败,而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其实是败于那个早已被时代所淘汰的迷梦。现代主战坦克能够击穿二战战列舰的装甲吗?
导读:现代主战坦克能够击穿二战战列舰的装甲吗?
这实际上是个很傻逼的问题,完全没有军事常识。
仅仅说现代主战坦克可否击穿二战战列舰的装甲,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
1.不同型号的主战坦克配置的是不同口径的坦克主炮;
2.不同的二战战列舰的配置装甲厚度及强固度是不同的;
3.军舰的不同部位的装甲厚度也是不同的;
4·即使是同样的坦克主炮,使用的炮弹种类不同,破甲效果也是不同的;
5.坦克与战列舰之间的距离是关键,一般而言,作战中的军舰都不会在坦克主炮射程之内,所以
现代主战坦克能够击穿二战战列舰的装甲吗?这实际上是个很傻逼的问题,完全没有军事常识。仅仅说现代主战坦克可否击穿二战战列舰的装甲,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1.不同型号的主战坦克配置的是不同口径的坦克主炮;2.不同的二战战列舰的配置装甲厚度及强固度是不同的;3.军舰的不同部位的装甲厚度也是不同的;4·即使是同样的坦克主炮,使用的炮弹种类不同,破甲效果也是不同的;5.坦克与战列舰之间的距离是关键,一般而言,作战中的军舰都不会在坦克主炮射程之内,所以这个问题显得非常弱智。M1A2主战坦克具体到M1A2主战坦克,配置的是120毫米44倍径M256滑膛炮,2000米距离时,发射尾翼稳定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首发命中率达90%。注意,这只是命中!使用目前最好的M829A1穿甲弹,在两公里处对垂直半无限RHA靶板的穿深为600毫米~610毫米。由于直径很小,打击倾斜有限靶板穿深不会有很大提高,估计为650毫米 的程度。按照设计要求,日本大和战列舰装甲舷侧410毫米装甲呈20度倾角,舷侧装甲倾角在最后一代战列舰中是最大的,大和舰中甲板边缘处的230毫米装甲也带有7度的倾角,大大提高了大和舰装甲的抗弹性。日本大和战列舰主炮炮塔是全舰防护最为坚固的地方,其炮塔正面装甲厚达650毫米(45度倾角),侧面250毫米,后部190毫米,而顶部装甲则为270毫米。主炮炮塔能够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米距离上的打击,中甲板还能抵御从3900米高度投下的800公斤重航空炸弹。大和战列舰副炮的防御设计得较为薄弱,其炮塔装甲为25毫米,仅能防御弹片和近失弹杀伤。大和舰烟囱的下部设有50毫米的装甲,但在位于中甲板的烟囱开口处则装了一块非常独特的“蜂窝”装甲板,其厚度达380毫米,板面上布满直径180毫米的小孔。大和战列舰主副舵机舱顶部装甲均为200毫米,舱壁装甲主舵机舱厚350-360毫米,副舵机舱厚250-300毫米。所以,M1A2主战坦克,配置1985年才研制成功的M829A1穿甲弹,穿越到二战时,在2000米距离时,可以击穿大和战列舰副炮炮塔装甲,烟囱下部装甲。但是大和战列舰主炮仰角40度时,射程40,700米;仰角30度时,射程35,826米;仰角20度时,27,916米,仰角10度时,射程16,843米。M1A2主战坦克想击穿大和战列舰的某些装甲,必须刀枪不入地抵御住大和战列舰主炮的轰击安然无恙地游到距离大和战列舰2000米处才有可能。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杀手哥的兵器库 生不逢时的日本大和号战列舰
14:39:27&作者:杀手 来源:本站原创
  说起战舰,伪军迷可能不知道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才是二战海军的最强王者,但不可能不知道日本大和级战列舰&&大和的名号全球皆知,是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尺寸、最粗火炮的战舰。蒙大拿级战列舰本有望超越大和级的尺寸,但可惜没有一艘建成。
  &大和&为集结当时日本最高的技术而建成,亦为战列舰史上拥有最大排水量及配备有最大的46厘米主炮,该46厘米炮共有九门并以三联装配置在3座炮塔上,而防御面的重要区域(Vital part)上,其防御对象为46厘米炮,因此为相当特别的战列舰。由于希望缩短建造时间及提高工作效率,在建造期间使用了模组作业并取得成功。而建造大和型时使用的技术及生产管理,成为在战后日本工业的基础参考。
  舰名的由来是以奈良县的旧国名(令制国)大和国来命名。使用日本历史的原点的中心地及日本的代名词大和作为舰名,可知日本海军对该舰期待的程度。同样概念的名称有还有扶桑型战列舰。&大和&的正式称呼为&军舰大和&。虽然沉没了已超过半世纪后,但是该舰仍然作为不少电影及动画的题材,继续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
  至于提督们心中,撑伞的大姐姐才是猪脚!
  一、建造
  1930年代,日本与欧美列强的对立不断加深。在1937年(昭和12年),亦因伦敦裁军条约到期而失去约束力,所以就预计英国与美国的等列强将会建造更新式的大型战列舰。而日本海军方面,原先为更新旧型的战列舰的八八舰队计划中的加贺型战列舰及纪伊型战列舰,由于华盛顿裁军条约不能顺利建造﹐该条约缔结之前仅仅能完成两艘长门型战列舰,其它的战列舰舰龄也接近或超过20年,就算怎样进行近代化改装,也达到对抗后条约型战列舰的极限。因此,于1934年(昭和9年)10月,为对抗列强新战列舰作目的,军令部向舰政本部提出并要求建造拥有&18吋炮(46厘米炮)8门以上、15.5厘米三联装炮4座或20厘米联装炮4座、速度达30节、续航距离以18节能航行8000海里&的大型战列舰。而该新型战列舰的具体设计方针,于1935年(昭和10年)11月2日向舰政本部长中村良三海军大将下达。
  在海军接受了该提议后,于1936年(昭和11年)12月26日向第七〇次召开的帝国议会提交对新型战列舰&A140-F5&共2艘(1艘9800万日圆)的预算[13]。但是,由于不希望外国就预算的规模而推算到该舰只的大小﹐因此在预算内另外加上了虚构的驱逐舰3只(1350万日圆)及虚构的乙型潜水舰1/2只(609万日圆),加起来其预算总共1亿1759万日圆,该笔钱实际上就是A140F5舰的预算[14]。可是,准备日后在大型水面舰只上使用的柴油引擎于潜艇母舰&大鲸&测试时发生很多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法是使用最普通的蒸汽涡轮引擎[15]。为此原因,议会将A140F5的专用引擎改为蒸汽涡轮﹐其名称亦改为第二次基本计划&A140-F6&﹐并承认该计划共1亿793万3075日圆(实际费用为1亿日圆)的建造费用[16]。在该笔预算中,部分使用在改装中的金刚型战列舰&比叡&及航空母舰&飞龙&上。虽然列强依然确信日本将会建造大和型战列舰﹐可是他们推测其规模仅为搭载40厘米炮、重量为4万5000吨级左右。
  1937年(昭和12年)3月29日,将建造&大和&及&武藏&的计划名由&A140-F6&改为作临时使用的&第一号舰&及&第二号舰&。8月21日,由米内光政海军大臣下达大和制造训令&官房机密第3301号&。完成日期预定为1942年(昭和17年)6月15日。同年11月4日,于广岛县吴市的吴海军工厂造船船坞〔造船船渠〕开始动工。该干船塢曾经建造过战列舰&长门&及航空母舰&赤城&,这次因建造&大和&的关系而进行扩建,完成后长314米、宽45米、深11米。当时为了不让英国及美国知道建造中的&大和&己超越该国的战列舰,因此成为机密并秘密地建造,连给设计者等人员的辞令亦在下达后即场回收。
  战列舰大和的46厘米主炮弾据说最初海军方面只有部分人知道正建造&大和&。为了保持机密,在能俯视造船厂的地方都加上围板。而为了禁止外人知道船坞中军舰的长度,就连船坞上也加上屋顶,亦在周围加上经干燥过的和棕榈树叶(唐棕榈叶。经干燥后可制成&帚&使用)。从事建造的人身份被严密调查,向非直接相关人员只提供最低限度的情报。而造船所本身亦执行着严谨的机密管制。在见到建造船坞的山上亦有宪兵驻守。不过,在海军相关人士之间,建造这巨大战列舰的事实是公开的秘密。海军兵学校学生乘坐练习机在&大和&上空飞行的时候,教官甚至向学生们作出说明。可是,大和型战列舰在建造期间所执行的机密保持措施,却被很多建造舰只的相关人员指摘太过严厉。
于吴海军工厂作最后舣装的&大和&,右侧为航空母舰&凤翔&(日)
  其后在1940年(昭和15年)8月8日下水,尽管说是下水,但绝不是字面般如&武藏&从船台这样下水,而是在&大和&所在的船坞注水,再由拖船拉出来而已。而且,由于保持机密,进水式(下水典礼)并没有向外公布,仅有高官100名及进水作业员1000名等监察著,因此世界第一的战列舰的下水典礼显得非常冷清。本来是预定天皇陛下御临出席下水典礼(&天皇陛下进水式御临席&)的,但结果只是久迩宫朝融王大佐(皇族军人)出席,而海军大臣代理嶋田繁太郎海军中将更只是低声说出将暂称&一号舰&的巨舰正式命名为&大和&。海军的名舰命船有个惯例,由海军省建议两个舰名后再由天皇选定1个,不过除&大和&外的另一个候选舰名是什么就不得而知(有一说法为&飞驒&)。
  &大和&于10月19及20日进行航行试验,在同月30日的全力公试中全速记录为27.46节﹐11月25日山本五十六及联合舰队司令部登上&大和&参观。于日完成公试,并在同年12月16日服役并编入第一战队。供昭和天皇所天覧的1/500&大和&模型,放置在海军舰政本部的金库作保管。
  同时,&大和&使用了很多当时最新的技术。球状船首用以增加航行速度,而在烟囱的开口处就使用了蜂巢状的装甲。其他的就是采用了非常巨大的观测用望远镜及测距仪,在下水的时候为世界上最新最精锐的舰型。电波探信仪(即雷达)在服役后顺次序陆续安装。不过在初期时其性能并不安定,直到1944年(昭和19年)以后才转用量产的假称二号电波探信仪二型(22号电探)才有改善,该为日本制造的电探中比较能发挥到良好的性能,但与欧美的相比仅为性能不足的代用品。
    二、编成
  1942年(昭和17年)2月12日,&大和&成为联合舰队旗舰。5月29日,因中途岛作战的关系,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乘坐&大和&从柱岛出航,但是﹐其间只是在主队后方,并且没有与美军以炮火进行交战。不与机动部队同行的原因﹐实为与战前的舰队决战思想相同,以航空母舰是前卫部队,战列舰为主力部队的核心思想作为兵力配备﹐与舰艇最高速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主力航空母舰中最低航速的&加贺&与大和型战列舰的速度差近乎0,飞鹰型航空母舰25节的速度比大和型更慢。日本海军确切认识到航空母舰才是海军的主要战斗力是在中途岛海战败战以后,尽管这个时候已经很少,但编配上战列舰仍为主力部队。
认识到航母的威力后大和才会进行改装
    三、战历
  1942年(昭和17年)8月7日,美军开始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正式打响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8月17日因支援所罗门方面而从柱岛出航。8月21日航行到葛莱姆斯岛附近,期间发生第二次所罗门海战。8月28日经楚克群岛特拉克锚地入港。在入港前,受到美军发射3枚鱼雷攻击,不过当中2枚自爆,之后成功避开第3枚。当时曾经被考虑编入参加亨德森基地舰炮射击任务,但后来被取消。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旧舰金刚型战列舰&雾岛&被与&大和&同世代的美军新锐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号与&华盛顿号&号击沉。以这时期来说,有意见指出联合舰队对投入大和型战列舰作战的态度相当消极,而反观美国则较为积极。
  1943年(昭和18年)2月11日,以&大和&运用经验为基础,并改良了通信、旗舰设备的大和级&2号舰&武藏&,取代&大和&成为联合舰队旗舰。5月8日,&大和&从楚克出航航向柱岛。在吴增强了对空兵器后,再装上21号电探及22号电探等的雷达装备。于8月16日再次航向楚克。虽然所罗门群岛的作战战局不断恶化,但&大和&仅停留在楚克岛的锚地没有参加实战,至于&武藏&与&长门&的情况也跟&大和&一样,依然没有特别的举动。乘员毎天除日常指定活动及舰上保养外没事可做,而&大和&高居住性与餐饮上的优待等方面的结合,被其他舰只及陆军将兵揶揄为&大和旅馆(大和ホテル)&。在作战行动完结的时候驱逐舰会横靠&大和&,而驱逐舰乘组员就经常使用&大和&上巨大整齐的浴室。然而在10月中旬被命令往马绍尔群岛出击。因为得到了预计美军特遣舰队(机动部队)可能向马绍尔移动的情报。旗舰&武藏&以下包括&大和&以及&长门&的主力舰队准备向楚克进发时已有寻机决战的觉悟。但是,在4日间的等待及埋伏下并没有遇上美军特遣舰队。10月26日于楚克岛归港。
  1943年(昭和18年)12月,&大和&参加了戊一号输送部队。该部队以&大和&及驱逐舰&秋云&、&山云&、&谷风&等组成,并由横须贺出发,将独立混成第一联队及军需品由日本送到楚克锚地参与作战。12月25日楚克岛以西180海里被美军潜艇&𫚉鱼&号的鱼雷攻击,3号炮塔右舷被鱼雷击中。&大和&被鱼雷击中后将速度增至18节回避。当是时并没有人感觉到被鱼雷击中,不过发现船身有稍微异常的倾斜。爆炸的冲击将船舷侧水线装甲后的支撑肋条插入舰体内,令固定防御弹片的纵向墙铆钉飞脱,而机械室及3号炮塔上部的火药库发生入水的情况。船内入水量约吨。敌弹命中水线钢板下端附近可能使舰身入水,使海军方面重新认识在装甲实射试验期间所忽略但既危险又致命的缺陷。在楚克进行了应急的维修后返回日本内地。为改善这个缺陷,在水密隔舱上进行加强入水极限的改装。在修理期间,一并将两舷的副炮移除,并新装上6座高角炮及增设多挺机枪,希望强化其对空武装。
  1944年(昭和19年)5月4日,宇垣缠中将将第一战队旗舰由&长门&改为&大和&。6月14日,参加为迎击于比亚克岛登陆的美军的浑作战,在美军于塞班岛登陆后浑作战随即中止。其后&大和&及&武藏&共同北上﹐并与小泽机动部队合流。于6月15日参加马里亚纳海战(菲律宾海海战)。日本海军首次将战列舰&编入机动部队掩护航空母舰作战。&大和&所属于栗田健男中将指挥的前卫舰队。6月19日,将在前卫舰队上空经过的日本方面第一次攻击队被误认为美军军机,周遭的舰艇向他们作出射击,犯下了击落数架友机的失误情况。证言指出当时&大和&并没有发炮。同日,日本军机动部队被美军潜艇以鱼雷攻击,丧失了航空母舰&大凤&及&翔鹤&。6月20日,&大和&向美军攻击队发射27发三式弹。这是&大和&初次于实战中使用主炮发射该弹。6月24日,&大和&返回日本。停泊约10日后,搭载着陆军将兵与物资航向新加坡,7月16日,到达加林锚地。之被在这里进行3个月的间训练,10月时将甲板涂装成黑色。
  莱特湾海战
从文莱出发时的栗田舰队,从最左开始为4艘高雄型重巡洋舰、接着是&金刚&、&榛名&、&大和&、&武藏&、最后为&长门&
  1944年(昭和19年)10月22日,&大和&参加莱特湾海战并为第二舰队(通称栗田舰队)第一战队旗舰,于文莱出击﹐目标为消灭美军登陆船队。23日清晨,栗田舰队的旗舰重巡洋舰&爱宕&被潜艇击沉,所以暂时由乘坐于&大和&的第一战队司令官宇垣纒中将暂代指挥。黄昏的时候,栗田健男中将移乘到&大和&,因此第二舰队旗舰也改到该处,不过两个司令部同时设于&大和&内,这使得舰桥内弥漫着沉重的气氛。同日大和级2号舰&武藏&被舰载机重伤掉队。24日﹐大和级2号舰&武藏&于锡布延海被舰载机击沉。
  10月25日7时萨马岛海域,栗田舰队发现美军第七舰队金凯德舰队,&大和&参与炮击,但无法确认冈比亚湾号护航航母的沉没是大和号的战果,美军认为冈比亚湾号为利根号重巡洋舰击沉。大和号能确认的战果是击沉驱逐舰&约翰斯顿&号、&霍尔&号。
于莱特湾上空俯瞰的&大和&
  在莱特湾海战后,联合舰队在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由大和型战列舰3号舰改造成航空母舰的&信浓&在回航吴港途中被美国潜艇袭撃并沉没,令&大和&及&信浓&无法会合。&大和&及以下残残存的舰艇由于燃料不足而不能进行充分的训练,只能继续在日本内地待命。1945年(昭和20年)3月19日﹐在吴军港受到空袭期间,与敌机进行交战。期后由吴退避往德山冲,在作战期间并没有显著的损伤。
  同年3月28日,因&次期作战&的关系将&大和&(舰长:有贺幸作大佐、副长:能村次郎大佐、炮术长:黒田吉郎中佐)编为第二舰队的旗舰(司令长官:伊藤整一中将、参谋长:森下信卫少将)并受命回航佐世保,因于预计美军军机将会进行空袭而取消回航,第二舰队翌日未明的时候,回到德山冲。
  在3月30日,美军军机在吴军港及广岛湾布置了1,034个水雷,由于需要时间清除水雷,所以令返回吴军港相当困难。而关门海峡因货物船沉没转关系亦不能通航。
  坊之岬海战
  4月6日,根据&【电令作611号改】(时间7时51分)突入冲绳将改为大和与二水战、矢矧加上8只驱逐舰。出击时机为第一游撃部队指挥官所定。(【电令作611号改】(时刻7时51分)冲縄突入を大和と二水戦、矢矧+駆逐舰8只に改める。出撃时机は第一游撃部队指挥官所定を了解。)&﹐由丰后水道出击时间为第二舰队负责。第二舰队于同日黄昏,根据天一号作战(菊水作战)在山口县德山湾海向冲绳方向出击。该作战以&发扬帝国海军海上部队的光辉传统,使其光荣流传后世。(光輝有ル帝国海軍海上部隊ノ伝統ヲ発揚スルト共ニ、其ノ栄光ヲ後昆ニ伝ヘ)&及神重德大佐的提议而仓促实施。草鹿龙之介联合舰队参谋长并没有参与这提案,并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述,但高田利种少将断言草鹿为知道这件事。一般来说进行特攻只装载单程燃料,但&大和&这次装载的燃料为来自油槽底部的储油及南号作战中拼死运回日本等的重油集合而成,而所装载分量能来回冲绳3次。
  4月7日12时30分,&大和&于鹿儿岛县坊之岬海90海里(1海里=1852米)处确认到50公里外的美军舰载机并开始对空射击。8分钟后,所属航空母舰&本宁顿&号的第82轰炸中队(11架)的SB2C地狱俯冲者俯冲轰炸机其中四架于&大和&舰尾急降而下。该轰炸机向&大和&投下8枚500公斤的中型炸弹,美军声称直接击中右舷机枪群、舰桥前方、后部船桅等目标。而&大和&方面的记录指出舰上的后部指挥所、13号电探(对空雷达)后部副炮有所损坏。
4月7日13时00分,第一波空袭结束之际,正在以15-20节航速转向规避中的&大和&,中央甲板因炸弹命中已经起火
  13时,美国开始第二波攻击。美军攻击队94架飞机中﹐有59架直扑&大和&。
  &埃塞克斯&号的攻击队就在&大和&舰尾进行俯冲,炸弹命中桅杆并令其倒下。并且该直击弹引起火灾,令从&大和&确认美军军机变得困难[&埃塞克斯&号鱼雷攻击队(怀特少校指挥)在&大和&左右两边同时投下鱼雷攻击,并声称9枚鱼雷命中。&巴丹&号鱼雷攻击队(哈罗德&马萨少校指挥)的9架全部发射的鱼雷都命中,亦有声称确实命中数为4枚。&邦克山&号鱼雷攻击队(查理斯&苏瓦松少校指挥)发射了13枚,声称9枚命中。在第一波攻击时只声称有4枚鱼雷命中,但第二波攻击时击中&大和&的鱼雷就变成29枚。这是由于各个鱼雷攻击队于同时时进行攻击,误认了战果所引致的
  &大和&的速度减至18节,左舷15度倾斜。左舷侧划区大量入水,在右舷注水后倾斜已经回复,不过差不多到达极限。左舷高角炮发令所(左舷副炮塔迹)被完全破坏,甲板上的对空武器全毁。
  13时30分,&无畏&号、&约克城&号及&兰利&号攻击队共105架军机到达&大和&的上空。13时42分,&大黄蜂&号及&无畏&号第10战斗轰炸机中队其中4架向&大和&投掷炸弹,其中1枚1000磅炸弹命中,另外有两枚于近距离爆炸,而第10俯冲轰炸机中队的14架与鱼雷攻击机队12机共同进行攻击,并声称2枚鱼雷命中右舷、3枚命中左舷及另有27枚炸弹击中。这时,&大和&上空的视野转好。
  14时17分,&大和&受到美军航空队386架(战斗机180架、轰炸机75架、鱼雷机131架)或367架[飞机的往复波状攻击.大和由于被直击弹击中,导致舰上发生火灾及对空武器被破坏。再者美军装备的高性能炸药鱼雷并集中攻击大和左舷的结果,是令其丧失复原性及操控性。后部注排水控制室被破壊,令注排水十分困难。而后部操舵室更已完全损毁。由于舰只已不能操控,让美军的鱼雷更容易击中大和。被最后的鱼雷击中时,舰身从20 30 50&不断快速倾斜,3分钟后发出全员离舰的命令,但是舰内大半的乘员都不知道有&全员上甲板&的指示。全员上甲板(全员离舰)的命令下达3分钟后舰身已大倾斜且露出红色的舰腹,在14时23分横转并沉没(可能为覆转)。第1主炮塔和第3主炮塔的弹药库发生大爆炸(有人认为在引擎部的水蒸气引发爆炸),舰体七零八落地沉入海中。当时爆炸引起的火柱及蘑菇云,远至鹿儿岛亦能看到。大和沉没彼后古村藏启少将向司令部要求作战中止的要求,并在救助生存者后回航。
  大和号沉默时的蘑菇云
  大和号自身沉没记录
  12时45分,左舷前部被1枚鱼雷命中。航速降至22节。
  13时37分,左舷中央部被3枚鱼雷命中(分别命中143、124、131号肋骨),副舵取舵发生故障,使左舷倾斜7-8度。几乎与此同时,由于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炸毁了排水阀门,使该舰无法进行排水作业,舰长下令向右舷舱室对称注水以恢复舰体平衡,航速降至18节。
  13时44分,左舷中部被2枚鱼雷命中,使左舷倾斜增加到15-16度,这使该舰的大口径高炮无法使用。
  13时45分,副舵复原固定于中央,使用应急舵操舵。
  14时00分,舰中央部被3发中型炸弹命中。
  14时07分,右舷中央部被1枚鱼雷命中。
  14时12分,左舷中部、后部各命中1枚鱼雷。机械右舷机只能提供12节的速度。这时左舷倾斜6度。
  14时17分,左舷中部被1枚鱼雷命中,倾斜増加16-18度。由于右舷注排水区已经注满水,只能继续往机械室、休息室和锅炉舱里注水。
  14时20分,左舷倾斜已增至20度,航速渐渐减至7节,复原倾斜已经不可能。全员上甲板(全员离舰)命令发出。
  四、评价
  大和级战列舰堪称历史上最生不逢时的战舰。对大和级战列舰而言,击沉轻型母舰和驱逐舰这种战果简直不值得一提(这理应是妙高级和利根级的活)。而日军期望的战列舰决战毫无机会,当初,美国第5舰队司令雷蒙德&史普鲁恩斯上将考虑以战列舰迎击,但实际上,史普鲁恩斯打算部署战列舰作炮击战的时候,马克&米彻尔却先派出攻击部队,这事实上是抢功行为,不然我们就可以看到大和级对衣阿华级的史上最精彩炮战了。衣阿华级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之前对阵老旧的长门级战列舰时已经呈现出了压倒性优势,所以史普鲁恩斯并不会惧怕战列舰决战,以衣阿华级和南达科他级的航速是可以追上日军舰队的,只可惜大和号预期的恶劣天气没有来,面对数百架先进飞机围攻,且有着击沉武藏号的经验,大和号2小时沉没并不算快。对于大和级防空差的结论也过于武断,毕竟美军飞机绝大部分都不先攻击护航战舰,而战舰的对空武器被一轮过饱和轰炸就会损失殆尽,所以大和号就算没有击落一架飞机也属于正常(美军的记录损失飞机全为秋月级驱逐舰击落,被大和击中的全部回舰)。大和号的记录为击落3架,击伤20架飞机,确实25mm防空炮火控捉急,13mm防空机枪又打不出致命伤害使得大和级的防空能力远不及美国战列舰,但如此防空战绩比起俾斯麦级还是强多了,埃塞克斯级的舰载机水准岂是英军老旧的剑鱼式可比。
  考虑到大和级的建造时间,当时航母战术体系尚未成型,大炮巨舰主义依然是正统,故而只考虑了炮击战能力。而衣阿华级建造更晚,自然防空能力强得多。只考虑炮战,大和级对蒙大拿级会略微有优势,大和级的主炮击穿蒙大拿级船体的有效射程为22-20km,蒙大拿级击穿大和级船体的有效射程为20-18km,但实际上战列舰决战一般不可能在如此远的距离命中敌舰核心部位,一旦抵近蒙大拿级的射速优势发挥胜负还实难预料。尽管大和级的单体战力肯定强于衣阿华级,但无法适合时代,一艘大和级的造价可以造两艘日本最先进的大凤级装甲航母,于是日本海军便忘不了&大和旅馆&的教训。除了过于奢华的居住性,由于保密过度,导致大量技术实用度低也是大和级杯具的重要原因,武藏号沉没之战甚至配置的对空火箭弹发射器都无人使用&&事实证明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从战略意义上,大和级起的作用还要低于俾斯麦级,虽然俾斯麦级1V1恐怕还不如长门级,但俾斯麦级并不是作为舰队决战用设计的,不出港的提尔皮茨号依然能够吸引大量英军兵力,而大和号和武藏号前期打酱油,莱特湾战役失去了唯一一次对岸攻击机会,最后只能执行自杀式任务,死得比窦娥还冤!
  中的大和战列舰
  在战舰世界中重现的大和号战列舰,可以看出装备3座3联装94式45倍径460mm主炮,2座3联装155mm高平两用副炮,12座2联装127mm高平两用副炮,52座3联装和6座单装25mm防空炮,显然是1943年改装拆除侧翼155mm副炮后的舰体,和历史上一模一样。在纸面数据上看,似乎大和和蒙大拿比,存活性、火力、机动、隐蔽都差不多,只是防空比蒙大拿低了很多,但实际上大和依然是战舰世界里最强的战列舰,不仅射程比蒙大拿远了3km,而且装甲模型也不同,大和的实际被击穿核心部位的几率是低于蒙大拿的,只有鱼雷才是大和的天敌。最重要的是大和的甲板防护高于蒙大拿,被CA洗甲板的抗性是无以伦比的!不管你练不练,反正我是一定要练出大和的!
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战舰大和号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