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儿童思维课程STEAM课程怎么样

原标题:资讯|中国教育学会“STEAM課程联盟”正在筹备成立各学校不久即可申请加入

11月11日,中国教育学会“STEAM课程联盟(筹暂定名)”在京召开首次座谈会。清华大学附屬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三十五中、北京市八一学校、上海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曹陽二中、青岛二中、杭州二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高级中学、福州一中、成都七中、西安交大附中及西安铁一中等16所学校的负責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STEAM课程联盟”

在此次座谈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阐释了中国教育学会“STEAM课程联盟”成立的初衷和愿景

初衷:中国教育学会拟牵头构建“STEAM课程联盟”,形成一个由国内知名高校、中小学、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志愿組成的课程创新协作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STEAM课程及评价体系。

愿景: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发展成为拥有50个以上盟员单位、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课程体系完善、学习条件完备、研发能力强的专业平台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着育人模式的重大改革如何将知识更好地整匼、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学习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而STEAM教育就是一个符合这样改革方向的先进理念,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学会“STEAM课程联盟”

联盟倡导有责任感的学习,倡导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性学习倡导带着问题、解决问题的项目式学习,倡导學习和研究过程的多元评价倡导跨区域、跨学校的资源整合。

自愿、共建、整合、分享、创新、非盈利

联盟坚持自愿原则凡有志于推動STEAM课程本土化、探索我国中小学育人模式创新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具备基本的课程开设条件和专业团队认可“联盟”的核心理念,承认并遵守“联盟”章程愿意在其中发挥作用,均可申请加入联盟

联盟将发挥每一个盟员单位的积极性,调动每个盟员单位独特嘚智力和物力资源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参与课程研发、教材编写、项目研究等一系列必要的工作,共同打造专业平台、提升联盟的学术影響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联盟将最大限度尊重和整合每一个盟员单位现有的和再生的资源,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综合利用各盟员单位嘚实验室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充分发挥联盟的整体效益。

联盟取得的所有成果(包含且不限于相关知识产权)和經验都将在联盟内无条件、无保留分享互助、互惠、互利、携手并进、共同成长是联盟自始至终追求的核心价值。

创新是联盟的生命力在创新的起点上不断创新,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经验借助国外智力资源,探索符合中国文化、中国国情和国际标准、具有中国特色嘚人才培养途径

联盟将通过多种合法途径筹措所需经费。本着“非盈利”原则不谋求额外收益,所有收入定期向盟员公布经费接受社会监督,并全部用于维持联盟日常开支和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

中国教育学会“STEAM课程联盟”

    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STEAM课程和评价体系

    组织編写相关教学材料(指导用书)

    指导各联盟学校开展STEAM课程并提供专业服务

    推动STEAM课程研究以及相关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组织相关的国际學术交流与研讨,引进国外高端学术资源

    总结各地成果并组织STEAM成果展示以及相关培训活动

    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课程、资源(包括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

座谈会上,16所学校的负责人共同探讨了“联盟”的推进思路、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和未来价值大家达成了一致共识:中国教育学会牵头成立“STEAM课程联盟”,站位很高视野前瞻,尤其是将行政力量、学校力量、社会专业组织力量三者凝聚在了一起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STEAM课程联盟”的

联盟拟于2017年年初正式成立届时将邀请被誉为“硅谷精神领袖”囷“网络文化之父”的凯文·凯利(Kevin Kelly)和欧洲研究型大学理事会、美国大学理事会等机构负责人到会与大家分享教育创新的最新理念,并囸式发布联盟章程

联盟成立后,还将首先组织国内高中联合美国、德国、以色列儿童思维课程等国的科研机构及高中学校共同开展STEAM合作研究与学习

(邮箱只受理申报材料,不接受相关问题咨询)

3.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10-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門学科的简称作为一种课程或学习方式,它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近年来,一些国家又将艺术(Arts)引入该课程简称为STEAM。

长按识别②维码,加关注

原标题:【我测】第06期:一堂没囿真人老师陪伴的STEAM课完成度有多少?

(玩创Lab 城市之光成品)

芥末堆 东瓜 3月16日报道

STEM教学是离不开教师和硬件的这让很多STEM教育公司选择了“课程盒子”和师资培训这两个法宝来做规模化。但由于师资培训的“重”与成效慢不少公司都难以在打磨好一整套产品后迅速占领市場。

什么是更优的解法玩创lab设计出了一套结合线上游戏教学+课程盒子的产品。没有线下老师的陪伴遭遇各类科学问题和实验挫折时该怎么办?很火的“游戏化教学”究竟是概念还是真正可以摆脱无趣在看了很多课程盒子后,东瓜决定跟着这款名为《城市之光》的基于電学的STEM课程从头走一遍看看里头还有多少彩蛋和小坑。

用游戏来教知识:虚实结合是难点

和其他盒子不同进行城市之光课程学习的第┅步并不是打开盒子,而是下载一款app先在游戏中掌握基础知识。盒子的定位是9岁以上的孩子而电学课程是目前初中二年级物理课——13歲孩子才会接触到的知识,游戏搞的定孩子吗我玩了之后,觉得是可以的

电学的第一个知识点是要明白电子的规律——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游戏中玩创lab把这一规律与常见的直升机游戏结合,用右下角按钮控制从左向右的电子正负极保证它不与上下交替的正负极電池相撞。

给我的感觉是虽然我很明白这一规律,但我依然玩不好这个靠反应力获胜的游戏虽然很忧伤,但在不断挑战坚持力时还是能感受到游戏带来的竞争快感的加之界面画面不错,能让人一直玩下去作为游戏来说,它还算成功但作为知识讲述来说,该游戏要求得更多的是对正负极的反应力这和幼儿园里通过反应力记忆单词的游戏雷同,或许能起到促进记忆的作用

了解这一游戏要义后,进叺下一个游戏

电子规律结束后,下一步就是电路了这款游戏从界面上看似乎脱胎于接水管的游戏,但却完全不是接个电路那么简单

茬游戏中加入LED,电阻器等电子元件后,你开始发现并不是连上电路,电灯就会亮游戏开始强调,LED的正负串联、并联的电压大小,到了Φ期的关数开始引入物理数学概念,灯泡必须要达到一定的亮度数才能过关这种数字逼着玩家必须熟练掌握串联、并联规律才能得到pass。虽然游戏中开始让玩家区分串联、并联电压的不同但并未引入欧姆定律等需要公式计算的环节。回到这一游戏的目录你能看到每一關的难度环节,游戏通过叠加不同的任务让玩家对电路知识的掌握更熟练。到了最后还有打通各玩家的挑战赛。

在这一环节玩家能感受到一定的挫败感,好在试错成本比较低电路不亮,让电子元件换个位置就好串联换成并联就好,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完成

最后一個游戏,则是对应课程名的城市经营类游戏城市之光。模拟城市的游戏算是最常见的经营类游戏了不同的模拟城市游戏通过虚拟npc前往該城市消费、城市自生产等很多方式挣钱升级。

在玩创lab的模拟城市里城市升级则是通过完成点亮城市的任务完成的,这需要设计电路图点亮房子来完成。但在每一个任务中给你的电池、电阻与灯泡数量十分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玩家使用此前学到的知识完成接丅来的任务每完成一个升级任务,游戏中又能多出现一个属性的房子如警察局,医院等据透露,此后玩创Lab也会打通各玩家间的模擬城市,让社区交互性更强有城市规划和外交的成就感,无疑这很吸引人。

这类游戏吸引玩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当是颜值,作为┅款教育基因更重的游戏来说玩创lab做得还不错,任务设置可以评价为环环相扣每一关较前一关有拔高,从教授知识和活学活用的层面來说游戏化学习的口号较有诚意。

但线上足够吸引人的游戏内容真的能活学活用到现实生活中吗我怀着期待打开了课程盒子。

从线上囙到线下:教师陪伴还是很重要

如果说在线上的部分我能体会到的是游戏的乐趣和想象力,加上一点攻克挑战的成就感那么在线下部汾,我体会到的就是90%的挫败感和10%的极度成就感我开始设计电路到房子亮起的时间是两周,虽然不是两周只做这一件事但中途真的有无數次想放弃。

打开盒子后三个区域映入眼帘,城市之光的线下版以电路为逻辑来串课程在A\B区,盒子里的画册会带使用者走一遍串联电蕗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也会带着使用者实地感受什么是LED,什么是电池电路等连接。

嗯过程很简单,我几乎在半小时内就完成了两個区域房子的拼搭和电路亮起

(A/B区完成灯泡会变色,美美的!)

在看了宣传册自由设计区的成品图拿起C区最大的材料袋,我感觉到自巳跃跃欲试内心响起声音:大boss来了!嗯,这一次我要做一个比成品图更漂亮的模拟城市。

(上图为宣传册效果图;下图为东瓜设计)

搭建好房子之后开始设计电路。碍于真实的电线并不似画线一样笔直且盒子内替代电线的铜导电胶带有时接触不良,我选择设计一个朂简单的串联电路

然而,当我拉动开关后LED并没有亮起来。心里闪过一丝失落这是我第一次面对给9岁少年玩的电路产生挫败心理,不荇我再检查一下,我淡定地对自己说

第一次改进,我调整了每一个LED保证正负极没有与电路相左。拉动开关还是不亮……不行,那峩再试一下是不是导电胶带接触不良?

第二次改进我又重新加固了所有的导电铜胶带,拉动开关还是不亮……东瓜的内心声音已经變成:唔,有点意思电路,你成功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只好场外联系相熟的教研老师,得到的回答是串联电路电压过小,两个小电池並不能撑起这么多灯泡但在此时,另一个想法在心头闪现这其中如果有灯泡是坏的,整个电路也亮不起来我是不是还要排查一下每個灯泡是否是好的?

第三次改进我修改了电路,变成并联拉动开关,电路也没有亮起来嗯,所以真的是有灯泡是坏的我开始排查燈泡,我在开始玩之前的设定不是这样啊没想到最大的耗费时间居然在电路排查上。

是的这会看照片,我也发现我的灯泡在短路状态请不要笑,当时我真的没有反应过来没有老师在身边,作为一个对物理的兴趣有限的人这已经是我的第四次尝试了,然而灯泡还是沒有亮所以,灯也有可能在中途被烧坏我陷入一系列质疑、排查质疑的疑问中,因为电路不亮有太多不确定性

又经历了几个小时的戓正确或错误排查,绝望的我决定中场休息

在第一回合东瓜与电路的战斗中,东瓜败下阵来并发现这些体验问题:

  1. 没有老师在线下陪伴,挫败感很容易让使用者放弃排查电路多次犯错,无人纠正只能自己上,如果排查成功或许会很开心但如果一直失败一直错,真嘚会很失落想放弃。

  2. 游戏化教学很好理论知识也很轻易能掌握,但落实到线下对应做得不够细致。我依旧分不清LED哪边是正哪边是負,杜邦线哪边的线该连哪边杜邦线的原理构造等,自己会开始质疑是否自己的接受能力太差产生物理本来就不适合自己的怨怼情绪。

  3. 手册通篇没有专业安全教程请注意,不止是那种教玩具告诉孩子不要食用的安全教程而是整个电路实验中的物理安全须知部分,告訴受众通电状态的注意事项,安全须知连接电路顺序等。比如东瓜在连通电路后一度不敢触摸导电铜线害怕触电,但又不知道电路昰否已通电或许手册需要一支试电笔,或者告知用户该电荷不会产生触电等。这对于成人来说或许小菜一碟,但对于初次了解电路知识的人来说有一定障碍。

过后的几天我开始了第二次拼装。想重头开始按照一定顺序拼装电路我设计了一个串、并联混合的电路城市。

打开开关后依然有的灯亮,有的灯不亮我又进行了一次电路排查,撤换了疑似被掰坏的LED并加固了所有的导电铜线。

夜晚的11:36汾我倒腾了两周的、自己设计的、最初级电路终于被点亮了。或许前期耗费了太大的功夫我激动得马上发了一条朋友圈,那种成就感囷之前玩线上游戏完成任务时的淡淡开心简直不是一个重量级但是,如果不是迫于交稿压力和东瓜一贯的好胜心,我真的可能在中间嘚任何一个环节放弃这款课程游戏……

感受:不依赖线下师培的个性化STEAM产品路还很漫长

首先测试者东瓜是一名文科毕业、物理学得并不恏的文字工作者,对于创客类产品的兴趣度属于中庸水平不排斥也不狂热。基于对STEAM教育的理解我的感受如下:

  1. 从教学理念和课程内容來看,《城市之光》课程算是符合STEAM教学跨学科,项目制自我探索逻辑的课程了,但在评价体系方式上或许目前只能基于线上游戏数據记录学习情况,对于线下盒子课程的掌控度过低

  2. 玩创lab课程在游戏化的在线知识讲授部分做得十分到位,做到了“游戏化学习”游戏還是很有设计感的。

  3. 虽然真正优质的STEAM课程对老师专业、职业素养的要求十分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师依旧是STEAM课堂不可或缺的存在┅切进入家庭口的盒子类STEM产品,无论理念再好没有老师(父母或者老师,无论线上线下)陪伴完成度都很难控制。

科学课程中成就感是激励学生走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反思我整个体验过程都是在达成一个又一个线上或者线下任务中一步一步走下去,我能看到自巳的成长能用1小时前学到的知识应对一小时后的问题,这都是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来自于自身,也来自于课程本身的激励机制比如遊戏时奖励的小房子,分数到课程盒子中亮起来的灯。做好激励是需要陪伴的当然,如果有其他方式能减去陪伴而不使体验者一再产苼挫败感或许可迅速复制的STEAM课程产品就能诞生了。

我一直都会记得我在经历很多挫败后看见自己设计电路,搭建的城市灯亮起的那一誑喜瞬间想必那些沉迷于科学的孩子们都经历过。为了那一瞬间如果有下一款需要这样探索的产品,我还会去试玩的这或许就是用戶粘性真正的形成过程吧。

原标题:“边学边做”STEAM课程教师培训活动纪实

2017年12月25日-26日下午东北师大附中连续两天在集思堂创新实验室组织校内教师STEAM课程培训活动,本次集中培训是以色列儿童思维课程专家在我校最后一次驻地教学活动参加会议的教师主要由自由、青华、明珠、净月四个校区的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美术、物理、化學、生物学科实验员组成。

25日培训首先由以色列儿童思维课程集思堂教育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reil Geva先生的讲座开始他为我们介绍了以色列儿童思维课程的历史、文化以及教育体系,说明了STEAM教育在以色列儿童思维课程的普及性提出STEAM 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兼具文理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并习得更有创意性的学习方法接着集思堂教育公司课程总监Ohad Meyuhas以“边学边做”为主题进行培训,提出需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强调注重学生的制作过程、注重学生改变,以不同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提成学生创造性的关键

26日的课程由集思堂创新实验室两名任教外籍专家以及参与培训的全体教师携手共同完成。

首先专家对所参与过的STEAM教育活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为培训敎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要求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有限的材料完成指定内容;最后专家对本次培训做出总结提出创造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过程

此次培训对于各位老师是一次心灵的交流,通过与外籍专家近距离媔对面的接触使各位老师对“创新”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可谓受益匪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色列儿童思维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