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到一个问题象棋让子揭秘里哪个子也能后退,为什

先占个坑。回头电脑上弄,因为需要配图。钟sir说的很全面了,不过您老经常参赛的整太高深了我担心题主消化不良啊。&br&来了,钟sir已经完美回答了第一问,那我来聊聊这个经典和谱的“&b&中心思路&/b&”。&br&由326(三兵系列边马接车二进六)过渡到经典和谱里的三马炮和势,产生了大量的兑子,红棋因为什么原因能导致原本一个变例繁杂的大型布局支线突然转入一条狭长的单通道呢?&br&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中炮对屏风马三兵系列里的一个基本概念:&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c65f87cf3dcb3ea6260_b.jp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c65f87cf3dcb3ea6260_r.jpg&&&/figure&如图局面是个基本型,&b&当前局面的焦点是:红方左侧九路车的出路&/b&。&br&&b&三兵五七炮的套路是接:炮八平七,马3进2 封车(图中蓝线)&/b&,然后红车九进一横出。这就进入了我前面所说的庞大的布局支路中,双方机会均等变例繁杂(此处省略100万字),就本题而言,只要知道一点:这条路和棋可不容易坑坑洼洼的沟壑纵横杀机四伏。&br&&br&但是!对于广大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只背流行谱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很容易忽略的一个就是如果&b&炮八平六呢?这时候黑棋有一招炮8进2(图中黄线)为什么这时候不走马3进2呢,因为炮六进三,马2退3,炮六进一,马3进2,车二进五,红棋扩大了先手优势。&/b&&br&好了知道了这个,我们的326经典和谱隆重登场了,&b&如图局面时走车二进六,这就是著名的326&/b&。&br&有了黄线指示的变化,马上就能发现这招的用意,就是黑棋没有了炮8进2这招,就是&b&告诉黑棋:我马上就要炮八平六准备左车横出,你想怎么破?&/b&&br&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大师内部测试加大赛实战(此处省略10万字,可参考钟sir贴出的棋谱),&b&大师们发现,我了个去,对付这个326,我还只能:卒1进1,兵九进一,车1进5。&/b&才能防住炮八平六,因为黑接马3进2时,炮六进三我就马2进3爽死了啊有木有。&b&其它下法有木有?当然有,可是会被占那么一点点便宜或者两点点便宜,要知道本来大家和和气气的走大路子,哥两是机会均等的,现在你一上来就多揩一点油按着我揍2个小时,我又不是受虐狂我当然大声SAY NO!&/b&&br&&br&于是乎,一旦红棋祭出326无敌九阳神功护体,便会弄成这样:上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31bf474ac5bae04bff3c_b.jp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31bf474ac5bae04bff3c_r.jpg&&&/figure&经过上面所说的变化(看图中右侧),红棋一招回马金枪,继续&b&问黑棋:哥要从九路直接亮车,你要不要让路,不让路咱两兑兑兑兑兑~&/b&&br&&b&黑棋一头黑线,我让个毛,本来这棋我左边形状不爽就指着右边玩了被你九路车干出来逍遥我还下个蛋啊!(此处继续省略一万字,如车1平x,车九进五如蛟龙出海哇吼吼)&/b&&br&&b&于是……………………………………&/b&&br&&b&然后……………………………………&/b&&br&&b&大家就兑得差不多了。。。。。。。。。。。。。。。&/b&&br&&b&然后就和了。。。。。。。。。。。。。。。。。。。。。。。。。。。。&/b&&br&&b&如果黑棋是比红棋强那么一点点的时候,胸中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轰隆隆轰隆~~~~~~~~&/b&&br&&br&&br&&b&以上,就是广为吐槽的“谢氏和谱”。其实,悄悄得说一句,我觉着这招车二进六内力深厚底蕴精深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高招,充分展现了职业棋战高度发展下对棋艺的高度凝练,小弟佩服佩服!&/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dd35d4b4650e67aaa9e4df5fb5db092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
先占个坑。回头电脑上弄,因为需要配图。钟sir说的很全面了,不过您老经常参赛的整太高深了我担心题主消化不良啊。 来了,钟sir已经完美回答了第一问,那我来聊聊这个经典和谱的“中心思路”。 由326(三兵系列边马接车二进六)过渡到经典和谱里的三马炮和…
入门和下好是两个目标,答案自然不同。&br&&br&入门最简单,找个和你一样的初学者下,找个“绅士”在旁监督,当发现你们出问题时提醒,比如相过河、跳蹩脚马、小兵未过河横走,车一步只走一格等等。&br&然后让绅士教你一两个套路,下赢对手,兴趣自然大增。长此以往也不行,会没人陪你玩的,再让绅士指导一下对手,让对方也成长起来,然后自己像个演员一样装作不知道,甚至输上两盘。这样成长路上你就多了个朋友。只有棋力与你刚刚好的棋友才是入门的最佳途径!&br&&br&把象棋下好就是个系统工程。很多答复说的都很对,我就从其他三个角度说一下,也是个人经验的一家之谈&br&一、入门之后,了解棋理,也分三个角度。&br&(何谓入门,方圆几里已经可以脚踢幼儿园了,还对象棋保持兴趣,就算是入门了,当然能做到拳打敬老院更好)&br&a普遍性棋理——如橘中秘全旨和象棋歌诀。&br&这里给出网友的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61dfat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象棋棋谱橘中秘全旨_西南老鹰_新浪博客&i class=&icon-external&&&/i&&/a&,以此竖立正确的下棋态度和价值观,这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br&b思维树状结构,或者说决策树。我与对手的每一步都有不同应招,就像一颗树一样开枝散叶。这里包含内容甚多,先搁置,后续展开谈。&br&c开局定式、中局手段、残局招法之间的内部关系。&br&在开局阶段,首先需要将棋子调动出来并分布到重要的位置上去,完成子力的动员部署,即争夺战略要点,控制要道,威胁对方子力,掌握主动权,为中局奠定基础。好的开局,强子已经出动,阵型基本固定,攻守意图初步显露。&br&孙子云,以正合以奇胜,建议初学者可先了解中炮对屏风马布局,如中炮对屏风马七卒,此为正。然后研究《自出洞来无敌手》、《橘中秘》、《梅花谱》,这三本古谱在开局阶段就设下陷阱,是初学者杀人越货的绝妙武器。当然这也有弊有利,个人认为,橘中秘的谲诈冷厉、梅花谱的中正平和对于塑造棋手的棋格有着潜移默化的根源影响,所以幼童时期接触古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br&从我后来的体会来讲,研究开局,不过是了解各种开局的样式,接触随之的后续中局变招,选择一种开局,不如说是顺从自己的性格,选择一种我们想要的样子,这和我们在儿童时期作文我长大后要干点啥没什么不同。&br&研究开局自然而然的接触到中局。&br&如果说开局是战略性的自主选择,那么中局就是一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随波逐流。更多采用的是战术手段,如腾挪、捉子、牵制、串打、驱逐、封锁、堵塞、围困、兑子、引离、顿挫、等着、诱着、闪击、照将、抽将、冷着等等。大体分为运子取势、弃子强攻、兑子争衡(争先或简化局势)三大方向和通过子力移位、栓链牵制、胁迫进逼、兑子等手段进行谋子的小方向。初学者可更多侧重谋子方向,形成多子获胜的目的。&br&通过以上手段,可以形成中路突破、侧翼出击、两翼合围、底线攻击、声东击西、攻略要地、诱敌深入、先发制人、冷着奇袭等不同战术选择。这里要注意灵活多变,不可固守死着。&br&最后说残局,如果说想要下好象棋,可以不研习开局、中局,却绕不开残局。前面很多朋友都说到位了。为什么研究残局,我说一下个人体会:一是养成棋感(棋子在特定步数、特定空间下所发挥的最大价值),如尺蚓降龙在运子之于时间、空间上的棋感,如七星聚会(又名七星拱斗、大七星)在棋势上的棋感。二是了解什么是胜势,什么是和势。恰如怒海孤舟看见灯塔,迷途羔羊碰到老马。指引我们从优势走向胜利、从劣势走向和平。比如什么情况车炮胜单车、什么情况车炮不胜单车,哪九种局面单车胜仕相全、那种局面单车不胜仕相全!这些就是前进途上的路标。子力渐少,步入残局之前我们要尽力通过兑子争先、运子调动等手段达成对我们有利的局面。&br&总而言之,开局抢先、中局夺势、残局决胜!&br&二、锻炼思维敏捷性。&br&三、锻炼记忆力。&br&以上两点合尔谈之。&br&下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做选择做决策的过程。我们可以不研究开局、中局、残局,只要脑力足够,一样能赢。&br&这里的脑力指的就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宽度)。&br&有限时间内,思维深度就体现于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广度体现于记忆力。&br&见下例,非常的啰嗦,耐心看(知乎怎么传图啊?)/不看也可&br&a行 1 对手&br&b行 2 3 我&br&c行 4 5 6 7 对手&br&d行 8 9 10 11 12 13 14 15 我(本例截止行)&br&e行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我&br&f行 25 26 ……对手&br&g行 33……我&br&——&br&解释上面数字阵:对手选择1这种下法,我应对有两种选择2和3,对应2,对手最有可能选择4和5两种应对,对于3,对手最可能选择6和7两种应对,下同此理。思考到d行,思维深度就是3层,思维广度就是8种。思考到e行,深度就是4层,广度还是8种。思考到c行,深度就是2层,广度就是4种。&br&我是如何思考的呢?&br&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最初我的思考方式如下,1-23-2-45-3-67-4-89-5-3-7-1415。&br&解释上面数字链如下:&br&首先针对当前局面1,思考后,我选择2或3两种应对。&br&对于2,思考对手会选择什么(后面简化为思考),对手会选择4或5,判断45四种局面优劣(后续简化为判断),如果不明朗,记忆45两种局面(后续简化为记忆)。&br&对于3,思考,对手选择6或7,判断,记忆。&br&继续思考4,我选择8或9,判断、记忆。&br&记起上一步(后续简化为返回)至5,思考,选择10或11,判断、记忆。&br&返回至6,思考,选择12或13,判断,记忆。&br&返回至7,思考,选择14或15,判断,记忆。&br&……(实际中对手支线更多是判断,自己支线更多是记忆,大家慢慢体会自己思考过程是不是如此?)&br&现实中如果能判断局势为优,选择继续思考,如果是劣,不进行下一步思考。&br&后来我发现不同人有不同思考方法。&br&这是我见过最吃力的一种,1-23-2-45-23-3-56--2-45-4-89-45-5--67-6--7-1415,他总要从头捋一遍,为什么,记忆力极差。这让他非常早的退出我们儿童时期的象棋圈子。&br&而我的思考方式也有问题,缺乏效率。效率怎么提升呢?&br&回到最初示例,从b行我的应对,到d行截止,只是一步半的思考深度。我小时候入门后是三步,但从e行开始就是单线了,即1-2-4-8-16-25-33,深度是6层(三步),广度是4-8之间。后来发现和小盆友下棋虽然总赢,但到街角象棋摊上就捉襟见肘了,这逼迫我进一步思考,忽然发现要思考到对方的应手阶段才最好,即深度7、9层进行局面判断才不会漏着。当然7、9两层在棋摊上已经有点高下立判了(三步半和四步半的差距很明显)。&br&人力有时而穷,在每步宽度为2种的情况下,考虑到5步半已是我的极限了,当然放弃广度,可以到7步半,但这时树枝已经被劈得光溜溜了,局面也往往不在自己的掌控。这时候,记忆力的负担很重。因为前期支线变招更多是3种、4种。&br&这时开局定式、中局和残局研究在思维方式上的就体现出巨大的作用。一些定式能迅速帮助你减少选择分支,一些中局手段、残局棋感能丰富你选择分支,使得预判更准确,即对方每步棋都在你意料之中。各种局面优劣的判断能力也在读谱打谱中迅速提高。这些都能增加了思维的敏捷度和准确率。个人觉得可能人的脑力没变,但对棋理的理解、棋感的掌握上让人更明晰自己的决策选择。&br&随之人的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变得更深更准确。&br&打谱看起来都是好处,实际也有问题。就是当打谱遇到记忆力不好的人,就会起反作用,我见过很多人很多人在打谱后还不如没打过谱,他们只记忆选择招法更好,其他应对有什么不好的后续下法就记不得了。这也是很多小朋友打谱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好。回到最初的话题,小时候打谱就像在镣铐里跳舞,走的永远是别人打路,成就也很难超出别人。所以环境非常重要,打谱的方式非常重要。有深入,有浅出,要有高人指点,或者有责任心的人牺牲自我熟悉谱后来指导。现在象棋软件可以帮助你,当然好的要花钱,但是这是值得的。&br&最后总结如下,思考越快,记忆越好,下棋越好。思考的快慢是一种习惯,意识到这一点可以有意培养。记忆也如此(不在本话题讨论范围内,参见记忆宫殿等相关话题)。&br&我所认识的象棋高手,都有惊人的记忆力,大部分都能轻松的复盘。&br&如果说下象棋需要天赋的话,基本就是极快速的棋感养成,宛若天成的棋盘记忆力然后经过刻苦的练习后就会驰骋棋坛大杀四方了。&br&最后祝棋友们新年快乐!
入门和下好是两个目标,答案自然不同。 入门最简单,找个和你一样的初学者下,找个“绅士”在旁监督,当发现你们出问题时提醒,比如相过河、跳蹩脚马、小兵未过河横走,车一步只走一格等等。 然后让绅士教你一两个套路,下赢对手,兴趣自然大增。长此以往也…
国际象棋是&b&信息开放式&/b&对战&br&&br&星际争霸是&b&信息封闭式&/b&对战&br&&br&前者的策略侧重点在于&b&战术安排&/b&,后者的策略侧重点在于&b&信息获取&/b&。因此直观的比较二者的复杂度是不科学的。&br&&br&但是,说到底,&b&但凡是竞技,都是寻找最优解的过程。&/b&所以不管是游戏还是棋牌都有相通之处。&br&&br&信息封闭式对战里,获取双方的信息本身就具有难度。然后基于信息分析来建立战术设计(也就是场面最优解)。因此如果仅讨论复杂度,那么星际争霸&b&看起来&/b&是要略高的。&br&&br&然而答案就这样简单吗?不是的。&br&&br&深入了解过星际争霸的人都知道,星际争霸存在的战术很多,但是如果同时下过国际象棋的人也一定知道,星际争霸的战术再多,也比不上国际象棋前15回合的开局变例多。&br&&br&上面有些回答提到了理论上的变化数据值,比如10的多少次方那样的数字。可是这个数字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为了场面最优,其中绝大多数的走法都是不可能应用的。星际争霸也同样如此,看似生产单位的顺序具有近乎无限的可能性,&b&然而实战当中真的能应用的有效战术,无非就是那么几十上百种,这个数字远远不及国际象棋的开局方式多。&/b&从而在战术设计的层面讲,国际象棋较星际争霸是要更为复杂的。&br&&br&然而,我谈到现在依然不能下结论。因为星际争霸的独立特征我们还没有讨论完——&b&信息获取和单元操作性。&/b&信息获取方面上文已经提过,而星际争霸通过发展,信息获取步骤已经融入到了游戏的战术进程当中,所以&b&可以视为战术内容的本身&/b&。我们重点说一下操作影响。星际争霸单位的可操作性导致了对战复杂度明显提高。因为国际象棋里每一步能导致的&b&局面直观变化&/b&是有限的,是容易预测的,而星际争霸里则不是。尤其是在例如星际争霸2这样的对战游戏里,一个微操作不慎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在可操作性层面讲,星际争霸的复杂度要全面高于国际象棋。&br&&br&最后,来谈一下竞技游戏都会涉及的复杂博弈——&b&心理博弈。&/b&任何人与人的竞技,说到底需要击败的还是活生生的对手。因此针对对手所进行的分析博弈是很关键的。在这一方面,国际象棋由于其发展时间长的优势,在复杂度上要略占上风。在职业棋手的训练中,早已将对手分析纳入了常规的训练环节。而电子竞技游戏由于其项目寿命短(每个游戏可能竞技存活期少于10年)并且选手职业寿命短(都知道电子竞技是个青春饭),在这一方面很难积淀成熟的经验。&br&&br&&br&&br&好了,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结论。&b&国际象棋的战术设计复杂度要远高于星际争霸,而星际争霸的可操作性特点完胜国际象棋。复杂度一词,难于量化,两者的侧重方向大不相同,因而无法定论。&/b&
国际象棋是信息开放式对战 星际争霸是信息封闭式对战 前者的策略侧重点在于战术安排,后者的策略侧重点在于信息获取。因此直观的比较二者的复杂度是不科学的。 但是,说到底,但凡是竞技,都是寻找最优解的过程。所以不管是游戏还是棋牌都有相通之处。 信息…
本人2岁会摆象棋,4岁会下象棋,同时4岁开始学围棋,小学就达到业余5段水平,并精通各种棋类。&br&感受最深的有几点:1,思考事情时比别人想的深和远,有更好的职业嗅觉和社交敏觉;2,很多时候可以一心多用,效率极高;3,心态好,易掌控情绪,调整心情;4,擅长数学类的学科,思维快,逻辑性好;5,接触新事物更容易;6,喜欢想问题,喜欢挑战;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更好面对成功和失败;8,比普通人更善良。&br&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看法和圈内评价。
本人2岁会摆象棋,4岁会下象棋,同时4岁开始学围棋,小学就达到业余5段水平,并精通各种棋类。 感受最深的有几点:1,思考事情时比别人想的深和远,有更好的职业嗅觉和社交敏觉;2,很多时候可以一心多用,效率极高;3,心态好,易掌控情绪,调整心情;4,…
谢邀。&br&
人生中第一次下盲棋是小学三年级,刚开始每走10步,照着棋谱摆出图形,再走10步盲棋,以此类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会有走出错误招法的情况。后来经常训练,慢慢地就没有错误招法了。但下一整盘还有困难。&br&&br&
上了中学,完整的下完一盘盲棋已经非常比较轻松。那个年代没有ipad、psp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坐校车的无聊的时候,就和伙伴在车上下盲棋,没有棋盘棋子,也没有记录,权当娱乐打发时间。&br&&br&
大学以后可以下一对多的盲棋车轮战,就是一个人同时下三、四盘盲棋,对手是一些小朋友,他们每个人下一盘正常的下棋,表演性质。小时候学棋,这是联欢会必备表演项目。&br&&br&
个人感觉,下盲棋是要经过一些记忆、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也和个人下棋的水平、时间长短有关系,当然前提是会做记录,就是能把棋谱用笔写下来。&br&&br&
能下盲棋和下好盲棋也是两回事,一般盲棋的水平要在正常棋力的七成以下。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记图形上,对局面判断和计算等技战术都有一定影响。&br&&br&
楼主问的是象棋,中国象棋的盲棋应该比国际象棋稍微容易一点,如果您想练,那就是平常下棋的时候多记棋谱(炮二平五 马八进七。。),积累一定时间就行了。&br&&br&
谢邀。 人生中第一次下盲棋是小学三年级,刚开始每走10步,照着棋谱摆出图形,再走10步盲棋,以此类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会有走出错误招法的情况。后来经常训练,慢慢地就没有错误招法了。但下一整盘还有困难。 上了中学,完整的下完一盘盲棋已经非常比较…
我看了有3个月了,算有点发言权吧?不过本人也是刚开始接触象棋,喜欢看各大平台直播。自己是啥都不懂的小白,仅是个人看法,供参考。&br&&br&1. 棋技&br&首先主播棋龄肯定很长,而且受过系统的训练,精通各个棋谱。看过他直播的都知道,他的5秒一步快棋基本就没输过,每次怀疑对面可能用了软件就下快棋,屡试不爽。而且各个棋谱,包括一些冷门谱都是张嘴就来。&br&他曾偶遇过其他平台的主播,也是赢多输少。他赢过战旗tv的唐少和刘龙,后者都是市级冠军的水平。所以他技术绝不差。&br&至于什么弃马十三招、铁滑车一类的邪门布局,是他为了讲棋,或者“炫技”,才走一次。他比较详细地讲解过弃马十三招和铁滑车,有什么好处,如何应对,为什么不能采用了,等等。基本上90%的棋局大叔都是采用的正统布局。&br&&br&2. 虐菜&br&首先,游戏茶苑象棋能达到400、500分,肯定是有些水平的,不信你们自己去下几盘看看。&br&其次,主播每天固定直播4个小时,下象棋还是很费神的,如果4个小时都全力以赴,谁也受不了吧?虐虐菜也无可厚非。&br&第三,如果像我一点不会下,基本20招之内就gg了,大叔也不乐意下,看对面乱走,大叔就不跟他下了。我们眼中看起来的“菜”,还是懂一点章法和棋理的,不过不如大叔就是了。这样也方便他讲棋。大叔下棋是一边下一边讲,实战之前还会说一些布局或者小技巧,然后用到实战。为什么这么走,不能那么走,分析到后面的局面。然而大叔和高手下的时候,都是把音乐关了,也不怎么说话了,虽然能认真走棋,可是作为观众可能就看不懂了。&br&&br&3. 其人&br&常看都知道,大叔其实是个不错的主播。人很不错,很随和。
我看了有3个月了,算有点发言权吧?不过本人也是刚开始接触象棋,喜欢看各大平台直播。自己是啥都不懂的小白,仅是个人看法,供参考。 1. 棋技 首先主播棋龄肯定很长,而且受过系统的训练,精通各个棋谱。看过他直播的都知道,他的5秒一步快棋基本就没输过…
今天好奇,围观了一下摆残局的,发现主客之间的博弈相当于商业上的对赌:每次下赌注一百,赔率是一赔一或者一赔二(这其实牵涉到金融知识,有兴趣的不妨看看电影《大空头》);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残局基本上是骗局;那么,这个骗局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呢?&br&&blockquote&残局就是个局,既然是局,就必须具备几个要素&br&&br&第一,纯技术,保证骗子自己不输;这种残局一般都是非常古代但是也非常经典的残局,一般人看似自己占优势就上去,其实根本赢不了,水平特别高的即使不犯任何错误,最多下成和棋。&br&&br&&b&骗子把每一步都烂熟于心了,而你每一步都得考虑(专业的对付业余的),只需要一步错,就输掉!骗的就是下棋水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那种。&/b&&br&&br&有人说,办法有,上去就对掉棋子,问题在于上场挑战的都想赢(冲钱去的),舍不得棋子;对掉棋子之后,对方再厉害也没办法赢棋----他手中没有棋子,想赢你钱也没有办法,棋子少,你犯错的几率就很小,当然赢钱基本上不可能;问题在于,骗子能让你把钱赢走吗?!&br&&br&第二,出老千,没人当托,骗子不能保证每次都赢,关键是托儿,你是一个人下棋,而骗子下棋的是一群人,会有人悄悄动你的棋子---假装帮你指挥棋子,与此同时,其他人已经悄悄把你的棋子挪掉位置了。&br&&br&第三,赢了你也拿不走;这个时候就只能打架了&br&&br&第四,即使拿走,也是假钱;比如说挑战的是个职业棋手,凭借棋艺,就完全可以去赚骗子的钱,甚至全部赚完他的本钱;这种情况他不就傻眼了吗?&br&&br&对付的办法很简单,假钞---给你假钞&/blockquote&&br&------------------------------------------------------------------------------------------------------&br&&b&那么,怎么吸引你上钩呢?&/b&&br&&br&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所有参赌的都是输的,而且这些人明显是托儿,我起初没明白过来,&b&如果是托儿的话,托儿应该赢钱才能让人上钩啊?!(这点与很多新闻不同);&/b&&br&&br&后来才明白,如果他们赢钱的话,就可能一直赢下去,一直到输钱为止,这样的话,会没完没了,浪费时间;&br&&br&所以,托儿下棋的时候,给人感觉犯低级错误,激起旁观者的好奇心,让你上钩&br&=====================================================&br&商业原理:从商业来说,技术是要素之一,但不意味着有技术就可以赚钱,不然的话,懂IT的多的是,为什么只有比尔盖兹才赚钱?!&br&&br&关键的是系统化&br&&br&世界上所有賺錢方式,归根结底就是五个字:信息不对称;这个信息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不透明,不设防&br&&blockquote&&ul&&li&不透明:没有公开披露的某信息&br&&/li&&li&不设防:尽管信息没有公开披露,但是有心去查肯定查的到(这就说到金融上的内幕交易信息,这种信息外人是无法查到的,所以,内幕交易是不公允、不道德的交易,才会被严厉打击)&/li&&/ul&&/blockquote&所以,利用非对称信息赚钱的本质是:通过&b&改变信息非对称这个不合理的状态来赚钱(自己的服务使得信息分布更加合理)&/b&&br&&blockquote&&ul&&li&信息不对称出现在商人之前。任何交易都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面的。没有盈利就没有商人;&/li&&li&现代商业行为就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和能力差异产生的,比如利用时空的稀缺性,在此基础上衍生岀来通过诸如信息、技术、权力的不对称来定价,生活中比比皆是&/li&&li&信息不对称,是财富转移的根本, 秘鲁人赫尔南多·德·索托写了一本书《资本的秘密》;里面就讲到:&b&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财富不均的重要原因;&/b&&/li&&/ul&&/blockquote&就信息不对称,我在答案 《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你看来,现代商业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 沈雅涵的回答&/a&》里面直接说是骗 &br&&br&江湖残局明显违背了信息不对称的原理,为什么?&br&&br&大多数人下棋,比的是对棋谱了解的多少与熟练程度,相当于解题,对公式是否熟悉,是否能灵活运用,&b&说到底是同质化竞争&/b&,所以,看过几个“江湖残局”,下到最后是和棋;&br&&br&因此,江湖残局对棋谱熟练度有很高的要求,就如走钢丝,一步不能错,所以,江湖残局其实是比差游戏(谁的劣势多)&br&&br&所以&b&,路边摆摊下棋,针对的是路人,也只能针对路人(路人不是专业人员,不可能熟悉所有的残局,至于&/b&摊主,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无论是不是专业人员,起码对棋艺精通);&br&&br&&b&那么,如果他正儿八经地下棋(而且是高手),他会发财吗?&/b&&br&&br&&b&不会发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不对称会慢慢变得对称,&/b&边际效益也变得越来越低&br&&blockquote&&ul&&li&下棋的人都是冲钱去的,如果每次都输,就不去了&/li&&li&要么就潜心研究他的棋谱,摸清他的套路(包括骗局),一旦识破,摊主必然输,自然就不会出摊了&br&&/li&&/ul&&/blockquote&好比打麻将,一个人不能总输或者总赢,互有输赢(动态平衡)才能进行下去,&b&所以,真正的赌场老板是不参赌的,只是抽头(&/b&所以,要做生意的话, 技术已经成熟的行业,比如开饭店、超市等等,不要轻易进去)&br&&br&其实,深究一下就明白了,&b&如果凭借棋艺能赚大钱的话,职业象棋手完全可以在大街上摆摊,至少赚点零花钱啊&/b&;&br&&br&&b&江湖残局要赚钱,&/b&&b&他只能采取两个办法&/b&&br&&blockquote&&ul&&li&不停地换地方(欺生)&/li&&li&设局&/li&&/ul&&/blockquote&
今天好奇,围观了一下摆残局的,发现主客之间的博弈相当于商业上的对赌:每次下赌注一百,赔率是一赔一或者一赔二(这其实牵涉到金融知识,有兴趣的不妨看看电影《大空头》);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残局基本上是骗局;那么,这个骗局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呢? 残…
首先声明,下面的话,对四届全国象棋冠军、以及十四届全国象棋冠军没有一丁点冒犯的意思。&br&&br&XXX是不是史上象棋水平第一?这个问题曾经出现多个选项,胡荣华?许银川?王天一?这些人一度用彪悍的成绩和恐怖的等级分证明了自己,拥护他们为“史上第一”的拥趸也各自占有庞大的阵容,但遗憾的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李来群从来都没有被列入过“史上第一”的候选行列,即使是同期的主要竞争对手、巅峰期保持得更长、战绩上更优(5届全国冠军、5届全国亚军)的吕钦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史上最佳”的殊荣。&br&&br&比较一个人是不是史上最佳棋手,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层面: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绝对实力,就是指这个人的实际棋力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能够计算多少回合、计算的广度与深度……李来群确实奉献过许多彰显恐怖计算能力、观赏性极强的名局(曾有一局连续弃士、弃炮、弃车形成绝杀,已被列为象棋必修习题之一),但在实战中他更常让人记住的是,他莫名其妙在均势中读秒走漏、或者在平稳局势中无谓长考导致超时——他的胜利令人赞叹,而他的失败也令人唏嘘。&br&&br&而所谓相对实力,就是这个人与同期主要对手的比较——可以说,李来群在上世纪80年代并未体现出一骑绝尘、统领一个时代的能力,不仅没法在战绩上彻底压倒吕钦、赵国荣等同龄对手,很快也被后来的许银川完全超过。但要指出的是,楼上某个高分答案称胡荣华开局“上将、下将”可以把李来群干掉,这纯属无稽之谈——如此开局基本相当于让两三先,顶尖国手也无法让任何一个职业棋手这么苛刻的条件,更遑论两个国手之间的对局了。&br&&br&象棋发展到软件时代、数码时代,象棋国手的绝对实力不断提高,即使是年迈的胡荣华,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中提出,除却自己年老力衰的精神因素,由于象棋软件的辅助、象棋电子数据库的飞速发展,他的绝对实力已经比年轻时初次称霸时涨了2先不止——同样,如果按照“关公战秦琼”的逻辑来进行跨年代比较,那么李来群时代的大师,便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省冠或市冠水平……如今,大多数中炮类布局,其定式和套路基本可以直接延续到残局,走错一步便满盘皆输,这种竞争强度是李来群时代根本不可想象的。
首先声明,下面的话,对四届全国象棋冠军、以及十四届全国象棋冠军没有一丁点冒犯的意思。 XXX是不是史上象棋水平第一?这个问题曾经出现多个选项,胡荣华?许银川?王天一?这些人一度用彪悍的成绩和恐怖的等级分证明了自己,拥护他们为“史上第一”的拥趸…
谢邀。&br&1.首先明白棋子分布:棋盘64格,黑白各32格,黑白双方各16子,行棋顺序白先黑后。&br&2.第一排全是兵,兵第一步可动一步或两步,斜方向吃子。在此先不解释过路兵。&br&3.第二排要分清国王和皇后,国王头顶可是有十字架的,皇后应该带了个皇冠(体现了高贵典雅),白后放白格,黑后放黑格。其余子力对称分布。国王一次只能走一步(横竖斜均可),国王没有中国象棋将帅的“九宫格”限制,全场都可以走!皇后威力最大,横竖斜均可移动,可以定义为皇后=象+车!&br&4.分布于国王和皇后两边的是主教bishop,我们可称为“象”,斜方向移动,黑格象只能走黑格,白格象只能走白格。&br&4.主教(象)旁边的是骑士knight,我们习惯称“马”,像中国象棋的马一样,走日字,但是不存在蹩脚障碍。&br&5.最旁边的是堡垒rook,我们称“车”,和中国象棋的车一模一样的走法。&br&6.特殊走法:王车易位(长移位或短移位),是开局把王挪到安全位置并调动车的有效手段。有且只能用一次。请注意:行棋时先动王,再挪车(这样算一步)。如果先挪车,定义为只动车,王没动!&br&7.兵进入对方底线可以升变为除国王外的任意棋子(也就是后,车,象,马),由于皇后威力最大,95%的情况会选择升变成后。但是注意逼和情况(中国象棋的“困毙”也就是无子可动在国际象棋中不能算胜利,算和棋)。国际象棋要堂堂正正地将死checkmate才算赢。&br&----------分----------割----------线----------想----------到----------再----------更----------
谢邀。 1.首先明白棋子分布:棋盘64格,黑白各32格,黑白双方各16子,行棋顺序白先黑后。 2.第一排全是兵,兵第一步可动一步或两步,斜方向吃子。在此先不解释过路兵。 3.第二排要分清国王和皇后,国王头顶可是有十字架的,皇后应该带了个皇冠(体现了高贵…
两个游戏我都玩,星际2的话天梯成绩一度也不错。不同的是围棋方面花的时间多,玩的深入得多。&br&对于我来说,星际和魔兽的战略水平和围棋完全是两个档次,即时战略拼的主要是操作,而围棋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战略游戏,讲究的是静态的全局配置评估以及动态变化本身,围棋发展这么多年,已经把一个规则极其简单的游戏演变的到处都是前人满满的智慧。电子游戏没有这样深的沉淀,就形式来讲,即时战略游戏确实可能流传下去,深度上也可能慢慢接近古老游戏的程度。但是总会慢慢出现很多人厌倦声光电的效果,沉迷在黑白两色的返璞归真之内,体会纯粹的策略交锋。&br&对于我这一点比较明显,只要有比较长的休闲时间,我肯定会下棋的。&br&&br&我引导过朋友玩策略游戏,也引导过不少想学围棋的朋友围棋入门,很多人很快就上手了游戏但是绝大多数朋友一开始抱着极大的热情学习围棋,很快在一步一步学习中都被畏难情绪等等占领,都没有真正入门围棋,虽然不免让人遗憾……&br&&br&&br&我眼中的目前即时策略游戏之比围棋:&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2bfdd552eb4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2bfdd552eb4_r.jpg&&&/figure&&br&&br&欢迎大家来了解围棋,提供我自己写的一篇围棋入门的链接:&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零基础应该怎么学围棋?&/a&
两个游戏我都玩,星际2的话天梯成绩一度也不错。不同的是围棋方面花的时间多,玩的深入得多。 对于我来说,星际和魔兽的战略水平和围棋完全是两个档次,即时战略拼的主要是操作,而围棋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战略游戏,讲究的是静态的全局配置评估以及动态变化本…
复杂度是一样的&br&===============&br&&p&我明白了,前面那个说国际象棋复杂的哥们的思维好像是这样的,越容易子路不通畅就越要动脑子,越要动脑子就等于越复杂,看起来国际象棋的特点会比较早要达到子路不通畅让他开始费脑子(国际象棋4步以后就交通堵塞了,而中国象棋一般要7步以后)所以国际象棋就更复杂,哈哈哈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用国际象棋结束短(尽管这傻孩子根本不知道象棋平均多少步结束)来证明国际象棋复杂的思路了。&/p&&br&&p&按照他的这个可爱的思维方式,围棋应该是最简单的棋了,一开始棋盘空空荡荡,随便下子,根本不用动脑子,要开始动脑子(就说棋盘变的密密麻麻看起来有点眼花缭乱)起码要50回合之后了,那当然国际象棋最复杂了,哈哈哈。&/p&&br&&p&我觉得这个孩子真可爱,他是用它自己的感受去套,哪个棋让他觉得费脑子哪个让他更早开始眼花缭乱子路不通畅,哪个就更复杂,嗯,明白了, 我上小学刚学棋的时候好像也这样,呵呵。&/p&&br&这位小朋友说了半天还是不能理解有比较才能有结论这种道理。还说什么40步规则,他连象棋平均多少步结束都不知道。&br&你要对两种棋进行评价,起码要对两种棋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吧。从他那无厘头的回答来看,这位1900分(哈哈哈)的小朋友对两种棋类的了解非常肤浅。嗯,据说在QQ上下了几百盘呢,哎呦好伟大呀,真是高手呀。您不是北美的新教徒么?要了解自己的真实实力,建议你还是不要陪邻居下棋了,参加个俱乐部,从最基本的tournament开始吧。无知不可怕,无知而不自知最可怕。&br&&br&对于前面那个明显不懂象棋的门外汉的答案来说,你要比较两种棋的复杂度,先要给出一个评价复杂度的标准,然后再分别总结两种棋的特点,再用你的标准去衡量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而你的做法就是零星的举出一个棋类的某些特点,然后就说这就是国际象棋复杂度高的证据。却不说为什么这些特点就意味着复杂度高,那别人就只能从你举出的个别案例里去总结归纳你复杂度的标准。比如你说国际象棋两步就短兵相接,所以复杂度高,你还说国际象棋大多数都40步结束所以复杂度高... 只这两个例子就漏洞百出,第一,凭什么说越早短兵相接就复杂度高?第二,什么叫短兵相接?第三,恰恰象棋能比国际象棋更早就可以短兵相接 -- 象棋第一步就能吃对方棋子,第一步就可以侵入对方阵营,第一步就就可以威胁捉吃对方棋子,这些国际象棋做的到么?国际象棋第一步除了可以动8个兵以外就只能跳马,而这些没有一步能直接威胁对方,中国象棋第一步每一个子都可以移动。如果你认为国际象棋第一步e4,黑d5后双方兵卒接触叫短兵相接,那中国象棋红第一步兵七进一黑卒3进1的布局(这个布局俗称瞎眼狗)不一样是短兵相接?而且就前两步的多样性来看,中国象棋比国际象棋要多样繁复的多。因此你这个短兵相接的例子更像是在说明中国象棋更复杂,否则只能说你孤陋寡闻根本不了解中国象棋。再比如你说国际象棋大多数40步以内结束,你的根据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大多数中国象棋多少步内结束?连比较都没有,如何得出结论?这类的漏洞比比皆是。
复杂度是一样的 =============== 我明白了,前面那个说国际象棋复杂的哥们的思维好像是这样的,越容易子路不通畅就越要动脑子,越要动脑子就等于越复杂,看起来国际象棋的特点会比较早要达到子路不通畅让他开始费脑子(国际象棋4步以后就交通堵塞了,而中国…
象棋比围棋的棋子个头大、数量少。&br&&br&【正经回答一下:】&br&最大的区别是过程。象棋越下子越少,腾挪空间看似大了,其实约束反而更多,可供选择的策略反而少了。&br&围棋越下字越多,看似越来越局限,其实子与子之间的联系反而越加复杂,可供选择的应对策略越来越多。&br&简单说就是:象棋是从繁到简的过程,围棋是从简到繁的过程。象棋重术,围棋重谋。
象棋比围棋的棋子个头大、数量少。 【正经回答一下:】 最大的区别是过程。象棋越下子越少,腾挪空间看似大了,其实约束反而更多,可供选择的策略反而少了。 围棋越下字越多,看似越来越局限,其实子与子之间的联系反而越加复杂,可供选择的应对策略越来越…
从提问记录来看,题主对自身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figure&&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https://pic2.zhimg.com/493faef1b87dd2c43c7eb11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93faef1b87dd2c43c7eb11_r.jpeg&&&/figure&
从提问记录来看,题主对自身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
我推荐一些中国象棋的吧,都是自己用过的,有付费的也有免费的:&ol&&li&象棋小巫师:对弈类,用起来很顺手,和电脑端的象棋巫师同一个开发者的作品,据说引擎是一样的,电脑棋力很强,七个难度级别,可选择让子级别:&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xiang-qi-xiao-wu-shi/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xiang-qi-xiao-wu-shi/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QQ 中国象棋:对弈类,腾讯出品,有联网和单机两种模式。电脑端的棋力一般,画面很漂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qq-zhong-guo-xiang-qi/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qq-zhong-guo-xiang-qi/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猜象棋-自出洞来无敌手:棋谱类,就是《自出洞来无敌手》棋谱的动态版,根据电脑提示走出要走的招数,走对了有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级别才能进下一关,对新手提升很有帮助,有Lite版可选择:&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cai-xiang-qi-zi-chu-dong-lai/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cai-xiang-qi-zi-chu-dong-lai/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Chinese Chess Master:综合类,我购买的第一个象棋软件,棋力还可以,有时候会走一些臭着,支持多种语言,支持打谱,有残局挑战功能:&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chinese-chess-master/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chinese-chess-master/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中国象棋:综合类,免费里面个人比较推荐的一个了,功能很多,有对弈、挑战、打谱、联机功能。打谱功能是个人觉得最实用的,可以联网下载一个名局和古谱自己研究。对弈功能有七个难度级级别可以选择,走棋上没有象棋小巫师顺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zhong-guo-xiang-qi/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zhong-guo-xiang-qi/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街头残局:棋谱类,收费里面比较坑爹的一个,就是一个街头残局的电脑版,一共有 50 局,有一些局电脑自己都不知道正确着法,只能参考玩玩:&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jie-tou-can-ju/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jie-tou-can-ju/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象棋圣经:棋谱类,知道中国象棋之前买的,里面的谱倒是非常全,像《适情雅趣》、《梅花谱》、《桔中秘》 这些都有,不过只是简单的回放,界面也做的有点糙,对不起定价:&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xiang-qi-sheng-jing/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xiang-qi-sheng-jing/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五羊杯:棋谱类,了解象棋的都知道五羊杯吧,国内的最高赛事,这个软件收集了从第一届到第二十九届五羊杯的所有对局,不过也是只有简单的回放而已,定价稍贵了点,值不值就见仁见智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wuyangbei-wu-yang-bei/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wuyangbei-wu-yang-bei/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杨官璘大师:棋谱类,跟《象棋圣经》是一个作者的作品,优点和缺点也都差不多,我是因为个人喜欢杨官璘大师才买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hk/app/yang-guan-lin-da-shi/idFl%3Dzh%26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itunes.apple.com/hk/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yang-guan-lin-da-shi/id?l=zh&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ol&
我推荐一些中国象棋的吧,都是自己用过的,有付费的也有免费的:象棋小巫师:对弈类,用起来很顺手,和电脑端的象棋巫师同一个开发者的作品,据说引擎是一样的,电脑棋力很强,七个难度级别,可选择让子级别: QQ 中国象棋:对弈类,腾…
史书记载,在楚汉大战中,汉王刘邦曾在广武山上对着西楚霸王项羽破口大骂,结果被楚兵用箭射中,差点丢了性命。从象棋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是古代战争在棋盘上的再现。而棋盘上 的“楚河汉”,是是根据楚汉相争而命名的。对弈中,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又不隔着任 何棋子情况下,规则规定走子的一方获胜,这就好比先动手的一方把对方的将(帅)射中了。这就 是将帅不能照面的依据。
史书记载,在楚汉大战中,汉王刘邦曾在广武山上对着西楚霸王项羽破口大骂,结果被楚兵用箭射中,差点丢了性命。从象棋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是古代战争在棋盘上的再现。而棋盘上 的“楚河汉”,是是根据楚汉相争而命名的。对弈中,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
Schwenk[1] 有过证明,在 m × n (m ≤ n)的棋盘上,存在闭遍历,除非&br&&ol&&li&m 和 n 都是奇数&/li&&li&或者 m = 1,2,4&/li&&li&或者 m = 3 且 n = 4,6,8&/li&&/ol&Cull 和 Conrad 等[2]则证明了矩形棋盘的短边大于等于 5 的时候,总存在开遍历。&br&&br&[1] Allen J. Schwenk (1991). &Which Rectangular Chessboards Have a Knight’s Tour?&. &i&Mathematics Magazine&/i&: 325–332.&br&[2] Cull, P.; De Curtins, J. (1978).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q.math.ca/Scanned/16-3/cull.pdf&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night's Tour Revisited&&i class=&icon-external&&&/i&&/a&. &i&Fibonacci Quarterly &/i&&b&16&/b&: 276–285.
Schwenk[1] 有过证明,在 m × n (m ≤ n)的棋盘上,存在闭遍历,除非 m 和 n 都是奇数或者 m = 1,2,4或者 m = 3 且 n = 4,6,8Cull 和 Conrad 等[2]则证明了矩形棋盘的短边大于等于 5 的时候,总存在开遍历。 [1] Allen J. Schwenk (1991). "Which Rectan…
在我心里,把阿城的几个主要作品分类为“大历史下的小人物”。 &br&下棋对于王一生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而且他曾经从捡破烂的老头那里学棋,继承了上个时代大师们的执拗精神,这就使得他把下棋的仪式感看得比一时的名次更为重要。他报名失败,于是前来观战,对于他个人来说,有一些怀才不遇的悲情色彩。而脚卵是世家子弟,对人情事故自小耳濡目染,他觉得自己替一位惺惺相惜的对手争取一个能被大家认可的机会是合乎自己价值观念的,而这样的行为却破坏了王一生的仪式感。为了不让自己一生挚爱的棋道染上世俗的气息,王一生选择不参赛,而是挑战第一名。这个选择颇有些孤胆英雄的意味,也更符合他自己的价值观。&br&题主说小说是戛然而止的,但我认为小说已经把所有需要讲的东西讲完了。王一生是一位下乡的知青,但他志不在建设国家,他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除了脚卵和“我”,很少有人能认同他,他是那样时代下的一个迷惘的青年,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王一生一直都在追寻棋道,最后的挑战中,他击败了所有对手,连老一辈的高手也来请他给个台阶下,他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故事到此为止,已经足矣。&br&&br&以上只是我的一己之见。
在我心里,把阿城的几个主要作品分类为“大历史下的小人物”。 下棋对于王一生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而且他曾经从捡破烂的老头那里学棋,继承了上个时代大师们的执拗精神,这就使得他把下棋的仪式感看得比一时的名次更为重要。他报名失败,于是前来…
不存在“男女分开比赛”一说,应该问“为什么单独设置女子组”。&br&如 &a data-hash=&dcad6f4c12eb30261a1a& href=&//www.zhihu.com/people/dcad6f4c12eb30261a1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dcad6f4c12eb30261a1a& data-hovercard=&p$b$dcad6f4c12eb30261a1a&&@姜泽良&/a&所说,国际象棋女子是可以参加男子组比赛的。拿电竞做类比,史上也有许多先例,war3的可乐就参加过男子war3比赛,在欧美也有dota战队里面有女的打正常的联赛。&br&所谓的男子组其实是“混合组”,只要水平够高,谁来都行。&br&&br&然而混合到一起后,名列前茅的往往都是男性。高等级比赛也都是男人们比来比去,但比赛并不只是为了评出世界第一,还要做“推广该项运动”“培养大众热情”“吸引眼球”“达到商业目的”许多其他重要的事情。&br&&br&这个时候为了抓住占世界人口将近一半的市场,设立女子组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了。&br&&br&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看大家都没有提到。&br&是因为棋类是成熟的运动。&br&&br&要知道这世界上有许多比赛虽然常年是男性霸占榜首,能力也明显强过女性,但是也没有女子组的。混合的大项目做好了,才会有人去考虑做细分的项目,设立女子组就是这样。&br&&br&TI有女子组嘛,sl有嘛。&br&&br&9神我要参加少女天才杯!&br&( ̄ε(# ̄)☆╰╮( ̄▽ ̄///)
不存在“男女分开比赛”一说,应该问“为什么单独设置女子组”。 如 所说,国际象棋女子是可以参加男子组比赛的。拿电竞做类比,史上也有许多先例,war3的可乐就参加过男子war3比赛,在欧美也有dota战队里面有女的打正常的联赛。 所谓的男子组其实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象棋吃子规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