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东莞自动变速箱维修3/4/5/6/7/8/9档位都有不同的变速箱油吗?档位之间油不同差异会很大吗?

当前位置: >
新手篇―看图轻松学会修汽车自动变速器
&&& 第八章 无级变速器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
&&& 第一节 无级变速器结构与检修
&&& 一、无级变速器结构
&&& 1.无级变速器简单工作原理
&&& 汽车上装配的变速器除了手动变速器(MT)和自动变速器()外,有些车型装有无级变速器(),如图8-1所示为东风日产阳光轿车和斯巴鲁汽车实物。
&&& 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直接翻译就是连续可变传动,一般译为无级变速器,缩写为)是传动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变速器。
&&&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原理如图8-2所示。变速部分由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金属带所组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都是由两个带有锥面结构的半个带轮组成,其中一个半轮是固定的,称为固定盘,而另一个半轮则可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其轴向移动,称为可动盘,它们的锥面所形成的V形槽与V形金属带啮合。由于两个带轮之间的中心距是固定的,因此可通过反向调节主动带轮可动盘与从动带轮可动盘的轴向移动(即当其中一个带轮的V形槽变窄时,另一个带轮的V形槽就会变宽),来改变主动轮、从动轮与V形传动带啮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由于两个带轮的直径可以连续无级变化,所以形成的传动比也是连续无级变化的。
&&& 2.无级变速器的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
&&& 下面以奥迪Multitronic (该无级变速器的内部编号为01J为例对无级变速器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介绍。
&&& (1)基本组成奥迪01)型主要由缓冲减振装置、动力连接装置、速比变换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如图8-3所示。
&&& ①缓冲减振装置。由于01J型无级变速器取消了变矩器,因此在上需要一个缓冲减振装置来缓冲飞轮转动的不均匀对变速器所形成的扭转振动。目前奥迪V6 2. 8L发动机采用飞轮减振装置,奥迪A4 1.8L四缸发动机采用双质量飞轮作为缓冲减振装置,如图8-4所示。
&&& ②动力连接装置。动力连接装置包括前进档离合器、倒档制动器、行星齿轮机构和辅助减速齿轮,其传动简图如图8-5所示。
&&& a.前进档离合器和倒档制动器。前进档离合器用于连接输入轴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倒档制动器用于固定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两者均采用湿式多片式结构,这与前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构是相同的,这里不再叙述。
&&& b.行星齿轮机构。由齿圈、两个行星轮、行星架、太阳轮组成。当太阳轮顺时针转动时,驱动行星轮1逆时针转动,再驱动行星轮2顺时针转动,最后驱动齿圈也顺时针转动。作为输入元件的太阳轮与输入轴和前进档离合器钢片相连接,作为输出元件的行星架与辅助减速齿轮的主动齿轮和前进档离合器的摩擦片相连接,齿圈和倒档制动器摩擦片相连接,倒档制动器钢片和变速器壳体相连接。行星齿轮机构的简图如图8-6所示。
&&& c.辅助变速齿轮。辅助变速齿轮是一对普通变速齿轮机构,用于行星齿轮机构传来的动力减速后传给速比变换器的主动链轮,由于受空间限制,其传动比为1. 109。
&&& ③速比变换器。速比变换器是最重要的装置,其功用是实现无级变速传动速比变换器。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专用传动链组成,如图8-7所示。主动链轮由发动机通过辅助减速齿轮驱动,发动机转矩由传动链传递到从动链轮装置,并由此传给主减速器。每组链轮装置中的其中一个链轮可沿轴向移动,来调整传动链的跨度尺寸,从而连续地改变传动比。两组链轮装置必须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传动链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以保证传动链和链轮之间的有足够的接触压力。
&&& a.传动链轮。速比变换器传动链轮的工作模式是基于双活塞工作原理,如图8-8所示。其特点是利用少量的压力油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换档,这可以保证在相对低压时,锥面链轮与传动链之间有足够的接触压力。
&&& b.传动链。01)型自动变速器新开发的传动链,与以前传统的滑动带或V带相比传递转矩大,传动效率高,很小的跨度半径就可以产生很大范围的传动比变化。
&&& 另外,01J自动变速器传动链采用了不等长度的链节,可以有效防止共振,并减小运动噪声。
&&& (2)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控制系统也像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一样,担负着系统油压的控制、油路的转换控制、用油元件的供油以及冷却、润滑控制等。
&&& ①液压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与油泵和变速器控制单元集成为一个小型的不可分单元。液压控制单元和变速器控制单元直接插接在一起。液压控制单元由手动换档阀、9个液压阀和3个电磁控制阀组成。
&&& ②液压控制油路。液压控制系统的油路图如图8-9所示。为防止系统工作压力过高,限压阀将油泵产生的最高压力限制在0. 82MPa,并通过输导控制阀向三个压力调节电磁阀提供一个恒定的0. 5 MPa的输导控制压力。压力阀防止起动时油泵吸入空气,当油泵输出功率高时,压力阀打开,允许F液从回油管流到油泵吸入侧,提高油泵效率。施压阀控制系统压力,在各种工况下都始终能够提供足够的油压。电磁阀N88、N215和N216是压力控制阀,它们将控制电流转变为相应的液压控制压力。
&&& ③供油装置。供油系统的主要部件是油泵,油泵是变速器中消耗动力的主要部件。奥迪01J型的供油装置采用的是带月牙形密封的内啮合齿轮泵,直接装在液压控制单元上,形成一个整体,并直接由输入轴通过直齿轮驱动泵轴转动,减少了压力损失。
&&& ④冷却系统。来自主动链轮装置的自动变速器油(F),最初流经F散热器(F散热器与发动机散热器集成在一起)之后,在流回液压控制单元前流经F滤清器,如图8-10所示。图中差压阀DDV1防止F冷却器压力过高。当F温度低时,供油管和回油管建立起的压力有很大不同。达到标定压差,差压阀DDV1打开,供油管与回油管直接接通,使F油温度迅速升高。当F滤清器的流动阻力过高时(如滤芯堵了),差压阀DDV2打开,阻止DDVI打开。
&&& 为了保护离合器不暴露在高温之下,离合器由单独的油流来冷却(特别是在苛刻条件下行驶)。为了减少离合器冷却时的动力损失,冷却油流由控制单元控制。冷却油可通过吸气喷射泵来增加而不必对油泵容量有过高的要求。
&&& ⑤润滑系统。位于链轮装置2上的飞溅式润滑油罩盖是变速器又一个独特的结构,它可阻止压力缸建立起动态压力,其结构如图8-11所示。在发动机转速很高时,压力缸内变速器油承受很高的旋转离心力,使其压力上升,此过程称为&动态压力建立&。动态压力建立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它能不恰当地提高接触压力,并对传动控制产生有害的影响。
&&& 封闭在飞溅润滑油罩盖内的油承受与压力缸内油相同的动态压力,这样,压力缸内的动态压力得到补偿。飞溅润滑油腔通过燃油喷射孔直接从液压控制单元处获得润滑油,通过此孔,润滑油连续喷入飞溅润滑油腔入口。飞溅润滑油腔容积减少(当改变传动比时)使润滑油从供油入口排出。
&&& (3)电子控制系统图8-12所示为奥迪01J型f 的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其主要由电子控制单元、输入装置(传感器、开关)和输出装置(电磁阀)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电子控制单元集成在速比变换器内,控制单元直接用螺栓紧固在液压控制单元上。3个压力调节阀与控制单元间直接通过坚固的插头连接(S形接头),没有连接线。控制单元用一个25端子的小型插头与汽车线束相连。电控系统更具特点的是集成在控制单元内的传感器技术,壳体容纳全部的传感器,因此不再需要线束和插头,这种结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另外将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和多功能开关设计成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没有机械磨损,信号不受电磁干扰,这使其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传感器为控制单元的集成部件,若某个传感器损坏,必须更换电子控制单元。
&&& ①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单元J217集成在变速器内,控制单元直接用螺栓紧固在液压控制单元上,用一个25针的小型插头与汽车线束相连。J217的底座为一个坚硬的铝板壳,此铝板壳起到了隔热作用。该壳体容纳全部的传感器,因此不再需要线束和插头,因而没有单独线束,这种结构更加提高了控制单元J217的可靠性。
&&& 控制单元J217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动态换档控制程序、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控制、离合器匹配控制、微量打滑控制、过载保护控制、依据行驶阻力自适应控制、爬坡控制功能、强制降档功能、故障自诊断功能、升级程序。
&&& ②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包括各种传感器和开关信号。
&&& a.变速器输入转速传感器G182。该传感器用于检测主动链轮的转速,提供实际的变速器输入转速。它与发动机转速一起用于离合器控制和作为变速控制的输入变化参考量。
&&& b.变速器输出转速传感器G195和G196。两个传感器用于检测从动链轮装置的转速。
&&& c.自动变速器油压传感器G193。该传感器用于检测前进位和倒档制动器压力,是进行离合器控制的重要信号。
&&& d.自动变速器油压传感器G194。该传感器用于检测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接触压力,接触压力由转矩传感器调节,因为接触压力总是与实际变速器输入转矩成比例,利用G194的信号可十分准确地计算出变速器输入转矩。
&&& e.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G93。该传感器用于集成在变速器控制单元电子器件中,用于检测变速器控制单元变速器油温度。变速器油温将影响离合器控制和变速器输入转速控制。
&&& f.&强制降档&信号。强制降档信号不需要单独的开关,由加速踏板组件传感器G79和G185提供信号,当驾驶人激活强制降档功能时,传感器G79和G185信号电压值超过强制降档点相对应的电压值时,发动机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向变速器控制单元发出一个强制降档信号,此时控制单元将选择最大加速的最大动力控制参数。
&&& g.多功能开关F125。多功能开关F125由4个霍尔传感器组成,用于检测换档杆位置信息。每个霍尔传感器均有两种状态:高电位和低电位,用二进制1和0表示,因此4个霍尔传感器能产生16种不同的组合,其中4个组合用于识别变速杆的P、R、N和D位,2个换档组合用于监测中间位置(P-R、R-N-D) ,10个换档组合用于故障分析。
&&& 变速器控制单元根据变速杆位置信息,完成起动机锁止控制、倒车灯控制、P/N内部锁控制、离合器控制、倒车锁止变速比等功能。
F125的故障很难显示出来,在某种情况下,车辆将不能行驶,故障指示灯将闪烁。
&&& h. Tiptronic开关F1890 Tiptronic开关F189集成在齿轮变速机构的鱼鳞板中,由3个霍尔传感器组成,霍尔传感器由位于鱼鳞板上的电磁阀激活,如图8-13所示。
&&& 鱼鳞板上有7个LED指示灯:4个用于变速杆位置显示,1个用于&制动动作&信号,其余2个用于Tiptronic护板上的&+&和&-&信号。
&&& ③执行机构。01)自动变速器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电磁阀N88、N215和N216,它们接受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指令,实现控制换档和油压调节等功能。N88用于控制离合器冷却阀和溢流阀,N215用于离合器控制,N216用于速比变换器控制。&&&&&&&&&&&&&&&&&&&&&&&&&&&&&&&[30]&&&&&&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80,937.50000 毫秒下载费用:2 金币 &
一汽马自达6变速器维修手册_02-MAZDA6技术服务手册-自动 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差速器轴承预压1、 使用专用工具从变扭器外壳上卸掉轴承座圈,并调整垫片。2、 将 轴承座圈安装进变速箱外壳内。3、 将差速器安装在变速箱外壳内 4、 旋转档位选择器,去除其两部分之间的空隙。5、 将第一步中卸掉的轴承座圈安装在专用工具中。6、 将差速器安装在专用工具上(档位选择器) 。7、 按图中所示,用专用工具把六个轴环安装在变速箱外壳上。8、 将变扭器外壳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并用专用工具按指定的力矩拧紧螺栓④拧紧力矩 19-25NM9、 使用专用工具(连杆)旋转专用工具(档位选择器) ,增大间隙(箭头所示) ,直到不能再旋转为止。这是为了安装轴承座圈。10、 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档位选择器,直到预压力消失(间隙被减少) 。11、将专用工具穿入轮换器外壳并附在行星轮轴上。K1-49轴承座圈轴承座圈差速器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12、安装专用工具和一个推拉尺或扭矩扳手。注:? 当差速器开始旋转时,读出预压力数值。? 进行几次测量,并计算出其平均值。13、调整专用工具的间隙,直到达到指定的预压力/推拉尺读数。预压力:1.4-2.3Nm{14-24kgf cm, 12-20in lbf}推拉尺的读数:14-23N{1.4-2.4kgf, 3.1-5.3lbf}注:? 沿着整个圆周测量间隙,并根据最大间隙选择垫片。? 调整垫片的最大允许数量是 1。14、按图中所示测量间隙。15、取得最大读数,并确定该使用的垫片。调整垫片的尺寸16、卸掉变扭器的外壳和专用工具(档位选择器) 。17、安装所要求的调整垫片并将轴承座圈压入变扭器外壳内。18、安装变扭器外壳。拧紧扭矩19-25N·m{1.9-2.9kgf·m,14-18ft·lbf}19、将专用工具穿过变扭器外壳安装到行星轮轴上。注:? 进行几次测量,并计算出其平均值。20、检测预压力,看其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果不在范围内,重复第一步。预压力1.4-2.3N·m{14-24kgf·cm,12-21in·lbf}读出推拉尺的读数14-23N{1.4-2.4kgf,3.1-5.3lbf}21、卸掉变扭器外壳。扭矩扳手推拉尺K1-50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安装注意:一般解释1、选择调整垫片,参阅轴承预紧度。2、如果该驱动盘或制动带由新件来更换,将新的部件在驱动桥润滑液中至少浸润两小时才能安装。3、安装前,在所有的密封圈、旋转部件、O 形圈和滑动部件上放润滑油。4、所有的 O 形圈、密封和垫圈都必须用修理箱中的新部件来更换。5、在重新安装期间,要使用矿脂油,而不是润滑油。6、当有必要更换轴承套时,则更换包括该轴承套的组件。7、在使用密封胶后 10 分钟内安装外壳,在安装后将它放置干燥至少 30 分钟,才能给变速箱填充润滑液。警告:尽管该立柱有一个自锁制动系统,当变速箱处于不平衡的位置时,该制动器也可能支撑不住。这会使变速箱突然转动,造成严重伤害。严禁把变速箱一端倾斜保存。在转动变速箱时,一定要握住旋转手柄。K1-51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安装轴承和座圈位置注:在 2、3、4、5、6 位置上的轴承和座圈为单片式单元。轴承和座圈的外部尺寸1 2 3 4 5 6轴承 mm{in} 40.0{1.57} 40.0{1.57} 39.0{1.54} 78.2{3.08} 50.2{2.05} 50.0{1.97}座圈 mm{in} 40.2{1.58} - - - - -K1-52在端盖和离合器零件之间在端盖和离合器零件之间在 3-4 离合器鼓与 3-4离合器毂之间在 3-4 离合器毂和后太阳轮盘片之间在后行星轮零件与前太阳轮之间在前太阳齿轮和前行星齿轮零件之间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零件1 变扭器外壳 3 调整垫片2 油封 4 轴承座圈K1-53可选的可选的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1 变速箱外壳 12 停车止动爪轴2 油封 13 支撑器3 油管 14 执行器盘片4 开口卡环 15 二级齿轮和输出齿轮5 漏斗形金属盖 16 差速器6 轴承座圈 17 带式传动装置7 初级齿轮 18 驻车杆组件8 前进档离合器毂 19 前进档缓冲器9 前进档离合器 20 伺服装置应用缓冲器10 止动爪复位弹簧 21 手动拉线11 停车止动爪K1-54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1 低速和倒档制动活塞 10 前部齿圈和单向离合器2 低速和倒档制动复位弹簧 11 前部行星轮零件3 单向离合器内圈 12 前部太阳轮4 开口环 13 后部行星轮零件5 低档和倒档制动器 14 开口环6 轴承座圈 15 离合器组件7 调整垫片 16 带式支撑件8 轴承 17 2-4 制动带9 锁止螺母K1-55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1 端盖 6 车辆速度传感器2 油泵 7 换档开关3 控制阀体 8 输入/涡轮速度传感器4 油底壳 9 机油标尺及管件5 连接管 10 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 器K1-56轴套轴套轴套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安装程序1、测量前部太阳轮轴套。轴套的内径:标准:18.000-18.018mm{0.36 英寸}最大:18.036mm{0.71016 英寸}2、如果与指定的不一样,则更换前太阳轮。3、测量端盖的轴套轴套内径标准:23.600-23.621mm{0.75 英寸}最大:23.641mm{0.93075 英寸}4、如果与指定的不一样,则更换端盖。5、安装专用工具。6、将变速箱外壳提起,并安装到专用工具上。7、安装油管。8、将开口环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9、安装新的漏斗形金属盖和轴承座圈。10、 按图示所示安装轴承座圈。⑨变扭器外壳侧面图⑩轴承座圈K1-57开口环变速箱外壳开口环安装槽轴承座圈 漏斗形盖盖乘载面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11、 将轴承座圈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12、 安装锁止螺母(1) 安装初级齿轮(2) 安装调整垫片和轴承⑤⑥⑦(3) 均匀地地拧紧锁止螺母 (4) 按所示顺序安装专用工具变扭器外壳侧面图 (5) 从端盖侧拧紧螺母,调整预压力在规定范围内。预压力:K1-58端盖轴承座圈轴承座圈初级齿轮轴承隙片初级齿轮锁止螺母端盖侧面加长杆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6) 支起螺母(7) 卸除专用工具13、 安装前部齿圈和单向离合器14、 在轴承上使用矿脂油,并保证其能接触到前部行星轮部件。15、 安装前部行星轮部件16、 在轴承上使用矿脂油,并保证其能接触到前部太阳齿轮。17、 安装前部太阳齿轮。18、 安装后部行星式轮。注:? 旋转发动机支架,以便油底壳朝下。轻微拉动前部齿圈和单向离合器部件,直到开口环的槽出现,然后安装开口环。19、 安装开口环20、 旋转发动机支架,让端盖朝上,并检查开口环是否准确安装。21、 安装带式伺服装置组件(1) 安装伺服装置复位弹簧和伺服装置活塞。(2) 在 O 形环上使用 ATF 油,并将它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3) 安装伺服装置的支架。拧紧扭矩:10.8-13.7N.m{110-140kgf.cm,95.5-121in.lbf}K1-59初级齿轮 螺母轴承前部行星式齿轮前部太阳齿轮轴承前部齿圈和单向离合器开口环的槽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22、 安装 2-4 制动带23、 在轴承上使用矿脂油,并保证其接触离合器部件。24、 安装离合器部件。25、 选择带式支杆。(1)找一个合适的螺栓(头部以下长度:60-70mm{2.36-2.75 英寸}) ,并用螺栓拧紧 2-4 制动带。拧紧扭矩4.9N.m{50kgf.cm, 43in.lbf}(2) 测量图示中 A 的尺寸。(3)卸掉螺栓。(4)测量图示 B 中的尺寸。(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B-A=C(头部以下长度的中间值)C-4.7=E(头部以下长度的较低极限)(6)选择长度在 D 和 E 之间的支杆。柱状支杆的长度(7)安装所选的柱状支杆。拧紧扭矩:38-56N.m{3.8-5.8kgf.m, 28-41ft.lbf}①26、 按以下程序调整整个端盖:(1) 将最厚的轴承座圈(2.6mm{0.102 英寸} )安装到端盖上。(2) 将端盖安装到离合器部件上。(3) 测量变速箱外壳与端盖之间的间隙 A。带式伺服装置安装螺栓柱状导杆端盖变速箱外壳K1-60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4) 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选择轴承厚度与计算得出的极限相匹配的轴承座圈。A-2.6mm{0.102 英寸}(轴承厚度)=BB-0.25=C(轴承厚度最低限)B-0.50=D(轴承厚度最高限)(5) 选择轴承厚度在 D mm{英寸}与 C mm{英寸}之间的轴承座圈。轴承座圈尺寸注意:? 如果端盖没有正确地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轴承外壳和端盖就会被破坏。将轴承座圈的突出部分放入图示中所示的区域,然后再将端盖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6) 卸掉端盖,在所选的轴承座圈上使用矿脂油,然后将它安装到端盖上。27、 在新的密封圈上使用 ATF,将它安装到端盖上。密封圈内径A:47.1mm{1.854 英寸}B:55.8mm{2.197 英寸}28、 在变速箱外壳与端盖相接触的地方使用薄薄的一层硅密封胶。29、 在 O 形圈上涂润滑油,再将它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30、 将端盖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拧紧扭矩:19-25N.m{1.9-2.6kgf.m,14-18ft.lbf}31、 将止动爪复位弹簧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32、 将停车止动爪和停车止动爪轴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轴承座圈端盖密封胶0 形圈端盖O 形圈停车止动爪轴停车止动爪止动爪复位弹簧K1-61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33、 将停车止动爪复位弹簧安装到制动爪和制动爪轴34、 将支撑盘片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35、 将执行器盘片安装到变速箱外壳上。拧紧扭矩:10.8-13.7N.m{110-140kgf.cm,95.5-121in.lbf}①36、 安装次齿轮和输出齿轮37、 安装差速器38、 安装前进档离合器零件。39、 在变速箱外壳与端盖相接触的地方使用薄薄的一层硅密封胶。40、 安装变扭器外壳41、 在新的 O 形圈上涂润滑油并将它安装到油泵上。42、将 ATF 涂在 O 形环上并将其安装在机油泵上。K1-62止动爪复位弹簧制动爪轴止动爪复位弹簧安装执行器盘片的螺栓次级齿轮和输出齿轮数 差速器密封胶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43、安装油泵拧紧扭矩:19-25N.m{1.9-2.6kgf.m,14-18ft.lbf}44、安装驻车杆零件拧紧扭矩19-25N.m{1.9-2.6kgf.m,14-18ft.lbf}45、在 O 形圈上使用 ATF 润滑液,并将它安装到手动拉线上。46、安装手动拉线(1) 将手动拉线安装到手动盘片和锁销支架部件上。(2) 安装定位锁。47、安装执行器部件48、安装插接组件。注意:? 一定要将手动阀头和停车连杆正确安装。如果不能正确安装,就不能改变调整范围。49、安装控制阀体。拧紧扭矩7.9-10.7N.m{80-110kgf.cm,70-95.4in.lbf}螺栓长度(从头部以下测量)B:40mm{1.575 英寸}无标志:70mm{1.756in}K1-63传动装置应用缓冲器前进档缓冲器停车辅助杠杆零件手动阀控制阀体手动轴O 形圈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50、在新 O 形圈上涂润滑油,并将它安装到机油过滤器上。51、安装机油过滤器。52、按照电气配线的颜色,然后连接电磁阀接头和变速箱液体温度传感器连接器。电磁阀 连接器颜色(电气配线一侧)压力控制电磁阀 黑色换档电磁阀 A 白色换档电磁阀 B 蓝色换档电磁阀 C 绿色换档电磁阀 D 白色换档电磁阀 E 黑色53、安装地线拧紧扭矩 7.9-10.7N.m{80-110kgf.cm, 70-95.4in.lbf}警告:使用压缩空气时,会让灰尘和其它物体飞出来,伤害眼睛。无论何时,使用压缩空气时,要戴上保护眼罩。注意:? 在拆卸前使用蒸汽清洗机或清洗液彻底清洗变速箱外部。? 如果在安装油底壳时,有任何以前的密封胶进入变速箱内部,变速箱就会出现故障。去除变速箱和油底壳内的密封胶,并用清洗液清洗。54、在油底壳和变速箱外壳之间相接触的地方使用薄薄的一层硅密封胶。55、安装油底壳拧紧扭矩5.9-7.8N.m{60-80kgf.cm, 53-69in.lbf}56、安装油管拧紧扭矩:24-35N.m{2.4-3.6kgf.cm, 18-26in.lbf}57、在新的 O 形圈上涂润滑油并将它安装到车速传感器上。58、安装车速传感器。拧紧扭矩:7.9-10.7N.m{80-110kgf.cm, 70-95.4in.lbf}59、在新的 O 形圈上涂润滑油,并将它安装到输入/涡轮速度传感器上。60、安装输入/涡轮速度传感器。拧紧扭矩:7.9-10.7 N.m{80-110kgf.cm, 70-95.4in.lbf}K1-64无标志换档电磁阀 E 换档电磁阀 D变速箱液体温度传感器压力控制电磁阀接地换档电磁阀 A换档电磁阀 C换档电磁阀B密封胶O 形圈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61、安装换档开关(1) 将手柄旋转到 N 位置。(2) 旋转换档开关,让中心霍尔器件与手柄每侧表面成一直线。(3)拧紧换档开关安装螺栓。拧紧扭矩:7.9-10.7N.m{80-110kgf.cm, 70-95.4in.lbf}62、从专用工具上卸掉变速箱。63、在新的 O 形圈上涂润滑油,并将它安装到标尺管上。64、将油标尺和标尺管安装到变速箱上。拧紧扭矩:7.9-10.7N.m{80-110kgf.cm, 70-95.4in.lbf}65、排出残留在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中的所有润滑液。66、注入清洗液(大约 0.5L{0.53US qt, 0.44 imp at}.67、摇晃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清洗内部。68、倒出清洗液。69、注入润滑液 ATF。70、安装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根据油泵内部转子的间隙校准它的间隙,见图示。71、为了确保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正确安装,测量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端盖和变扭器外壳之间的距离 A。(A):15.5mm{0.609in}(ZL,ZM)21.5mm{0.846in}(FP)K1-65中心霍尔换档开关安装螺栓内部转子一侧液力变扭器一侧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检查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检查1、检查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的外表面,看其是否有破损或裂缝,必要时,将它更换掉。2、检查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的导向轴套和轮毂,看其是否有锈蚀现象。如果有此现象,则完全去除锈迹。油泵预检1、测量油泵的衬套。衬套的内径: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一侧标准:40.015-40.040mm{1.37in}最大:19.041mm{0.74964in}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一侧2、如果不在规定范围内,则更换油泵外壳和油泵盖。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油泵拆卸/安装)前进档离合器预检离合器操作1、 将前进档离合器安装到油泵上。注意:? 在已安装的离合组件上使用压缩空气 3 秒钟以上,就会破坏密封。在测试该系统时, 使用压缩空气时不要超过上述时间。2、 通过让压缩空气穿过液体通道来检查离合器的操作性能。空气压力最大 392kPa{4.0kgf/cm2, 57psi}。3、 如果不在规格范围内,则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前进档离合器拆卸/安装)离合器间隙1、 测量前进档离合器间隙。(1) 将前进档离合器安装到油泵上,设好测量表。(2) 轻轻地按下压力机,确保前进档离合器安装到位。(3) 在图示中所示的部件上应用压缩空气,让前进档离合器的活塞运行三次。K1-66衬套衬套前进档离合器前进档离合器一侧固定板 压力机指示表前进档离合器前进档离合器液体通道前进档离合器前进档离合器液体通道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空气压力392-441kPa(4.0-4.5kgf/cm2, 57-63psi)(4) 应用压缩空气,并操作前进档离合器活塞。当指示表上的指针停下来之后,读出其数值。(5)释放压缩空气,在前进档离合器活塞不再运行时,读出指示表的读数。(6)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前进档离合器间隙:第(4)步的数值—第(5)部的数值=前进档离合器间隙。(7)遵照(3)至(6)的步骤,在四个位置上测量该间隙(除了 90°位置) 。确认其平均值在以下规格范围之内:前进档离合器间隙:1.50-1.80mm{0.059-0.071in}2、 如果不在规格范围内,则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前进档离合器拆卸/安装)离合器零件预检离合器操作1、 将离合器零件安装到端盖上。注意:? 在已安装的离合器组件上使用压缩空气,如果超过 3 秒钟,就会破坏密封。在测试该系统时, 使用压缩空气时不要超过上述时间。2、 通过应用压缩空气来检查离合器的操作性能。最大空气压力:392kPa{4.0kgf/cm2, 57psi} 。3、如果不在规格范围内,则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伺服离合器间隙1、测量伺服离合器间隙(1) 将伺服离合器安装到端盖上,并安装指示表。(2) 通过轻轻按下压力机,确保伺服离合器安装到位。(3) 将压缩空气用于图中所示的部件上,并让伺服离合器活塞运行三次。空气压力:392-441kPa{4.0-4.5kgf/cm2, 57-63psi}(4) 使用压缩空气并操作伺服离合器活塞。当指示表指针停止时,读出其数值。(5) 释放压缩空气,并在伺服离合器活塞不再运行时读出指示盘上指出的数值。(6)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伺服离合器间隙:第(4)步数值—第(5)步数值=伺服离合器间隙。固定板 间隙开口环固定板压力机 指示表板转向离合器液体通道K1-67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7) 通过(3)至(6)步在四个位置(除了 90°)上测量间隙。检查平均值是否在以下规格之内:伺服离合器间隙:1.00-1. 30mm{0.039-0.051in}2、 如果不在规定范围内,则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3-4 离合器间隙1、 测量 3-4 离合器间隙(1) 在端盖上安装 3-4 离合器,并安装测量表。(2) 轻轻按下压力机,确保 3-4 离合器安装到位。(3) 在图示中指出的部件上使用压缩空气,并让 3-4 离合器活塞运行三次。空气压力:392-441kPa{4.0-4.5kgf/cm2, 57-63psi}(4)使用压缩空气并操作 3-4 离合器活塞,当指示表指针停止时,读出其数值。(5)释放该压缩空气,在 3-4 离合器活塞不再运行时读出指示表上的数值。(6)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3-4 离合器间隙:第(4)步数值—第(5)步数值=3-4 离合器间隙(7)通过(3)至(6)步在四个位置(错开 90°)上测量间隙。检查平均值是否在以下规格之内:3-4 离合器间隙:1.00-1.30mm{0.039-0.051in}2、如果不在规格范围内,则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衬套内径检查1、 测量 3-4 离合器毂的衬套衬套内径标准:18.000-18.018mm{0.36in}最大:18.038mm{0.71016in}. 图:衬套2、 如果不在规定范围内,则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3、 测量 2-4 制动鼓衬套衬套内径标准:55.000-55.030mm{2.53}最大:55.050mm{2.16732}开口环间隙固定板指示表固定板压力机3-4 离合器液体通道开口环间隙 固定板K1-68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4、如果不在规格范围内,则更换 2-4制动鼓。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前部齿圈和单向离合器零件初检1、将前部齿圈和单向离合器零件安装到单向离合器内部座圈上。确保当单向离合器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能够顺利旋转,顺时针旋转时,可以锁止。2、如果没有指明,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低档及倒档制动器预检离合器操作注意:? 在所安装的离合器组件上使用压缩空气超过 3 秒种,就会破坏密封。在测试该系统时,使用压缩空气不要超过上述时间。1、使用压缩空气检查离合器操作性能空气压力最大 392kPa {4.0kgf/cm2, 57psi}。2、如果不在规格范围内,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离合器间隙1、测量低档及倒档伺服离合器制动间隙(1) 将指示表安装到低档及倒档制动器上。(2) 将指示表测量点安装到低档及倒档制动器活塞上。(3)压缩空气作用在数字表示的部件上,让下制动器活塞和反向制动器活塞升程 3 次。空气压力98.1kPa{1.0kgf/cm2, 14psi}(4)使用压缩空气并操作低档及倒档制动活塞。当指示表停止时,读出时针所对的数值。(5) 放压缩空气,在低档及倒档制协活塞不再运行时,读出指示表的数值。(6)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低档及倒档制动间隙:第(4)步数值—第(5)步数值=低档及倒档制动间隙。K1-69衬套指示表低档及倒档制动活塞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7)通过(3)至(6)步在四个位置(错开 90°)上测量间隙。检查平均值是否在以下规格之内:低档及倒档伺服离合器间隙:2.20-2.50mm{0.087-0.098in}2、如果不在规格范围内,则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差速器预检轮齿隙1、测量半轴齿轮的轮齿隙轮齿隙标准:0.025-0.1mm{0.001-0.00最大:0.5mm{0.020in}2、如果不在规格范围内,则在必要时更换部件。 (见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离合器零件拆卸/安装)K1-70开口环间隙 固定板技术数据技术数据………………………TD-1技术数据发动机类型项 目ZL ZM FP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类型 FN4A-EL标准 40.015-40.040{1.7}衬套内径(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侧) (mm{in}) 极限值 40.060{1.57716}标准 19.000-19.021{0.85}衬套内径(前进档离合器)(mm{in}) 极限值 19.041{0.74964}标准 0.04-0.05{0.9}油泵外壳与外转子及内转子之间的间隙 极限值 0.06{0.0023}标准 0.02-0.13{0.1}油泵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的间隙 (mm{in}) 极限值 0.14{0.0055}驱动盘片 /被驱动盘片数量 4/4标准 1.60{0.063}驱动盘片厚度(mm{in})极限值 1.45{0.057}前进档驱动器间隙 1.50-1.80{0.059-0.070}前进档离合器开口环尺寸 1.2{0.047},1.4{0.055},1.6{0.063}1.8{0.071},2.0{0.079},2.2{0.087}标准 18.000-18.018{0.36}前部太阳轮 衬套内径(mm{in}) 极限值 18.038{0.71016}标准 26.400-26.421{1.19}后部太阳轮 衬套内径(mm{in}) 极限值 26.441{1.04098}标准 23.600-23.621{0.95}端盖 衬套内径(mm{in})极限值 23.641{0.93075}驱动盘片 /被驱动盘片数量( mm{in}) 2/2标准 1.60{0.063}驱动盘片厚度(mm{in})极限值 1.45{0.057}伺服离合器间隙( mm{in}) 1.00-1.30{0.039-0.051}倒档离合器开口环尺寸( mm{in}) 1.2{0.014},1.4{0.055},1.6{0.063},1.8{0.071},2.0{0.079},2.2{0.087}驱动盘片 /被驱动盘片数量 3/3标准 1.60{0.063}驱动盘片厚度极限值 1.45{0.057}3-4 离合器间隙(mm{in}) 1.00-1.30{0.039-0.051}开口环尺寸( mm{in}) 1.2{0.047},1.4{0.055},1.6{0.063},1.8{0.071},2.0{0.079},2.2{0.087}标准 18.00-18.018{0.36}3-4 离合器3-4 离合器毂外壳内径(mm{in}) 极限值 18.038{0.71016}驱动盘片 /被驱动盘片数量 5/5标准 1.60{0.063}驱动盘片厚度(mm{in})极限值 1.45{0.057}低档及倒档离合器间隙(mm{in} ) 2.20-2.50{0.087-0.098}低档及倒档制动器开口环尺寸 (mm{in})1.8{0.071},2.0{0.079},2.2{0.087},2.4{0.094},2.6{0.102},2.8{0.110},3.0{0.118}TD-1技术数据发动机类型项 目ZL ZM FP行程调节棒支柱(mm{in})36.0{1.417},36.5{1.437},37.0{1.457},37.5{1.476},38.0{1.496},38.5{1.516},39.0{1.535}标准 55.000-55.030{2.53}2-4 制动带 2-4 制动鼓衬套内径(mm{in}) 极限 值 55.050{2.16732}总轴向间隙 轴向间隙调节座圈(mm{in})1.8{0.071},2.0{0.079},2.2{0.087},2.4{0.094},2.6{0.102}初级齿轮 次级齿轮轴承预紧(N·m{kgf·cm,in·lbf}) 0.25-0.60{2.55-6.12,2.21-5.31}预紧调节垫片(N·m{kgf·cm,in·lbf}) 1.5-2.4{15-25,13-21}次级齿轮预紧调节垫片(mm{in})0.50{0.020},0.55{0.022},0.60{0.024},0.65{0.026},0.70{0.028},0.75{0.30},0.80{0.031},0.85{0.033},0.90{0.035},0.95{0.037},1.00{0.039},1.05{0.41},1.10{0.043},1.15{0.045},1.20{0.047},1.25{0.049},1.30{0.051}差速器轴承预紧(N·m{kgf·cm,in·lbf}) 1.4-2.3{14-24,12-20}预紧调节垫片(mm{in})0.50{0.020},0.525{0.021},0.55{0.022},0.575{0.023},0.60{0.024},0.625{0.025},0.65{0.026},0.675{0.027},0.70{0.028},0.725{0.029},0.75{0.030},0.775{0.031},0.80{0.031},0.825{0.032},0.85{0.033},0.875{0.034},0.90{0.035},0.925{0.036},0.95{0.037},0.975{0.038},1.00{0.039},1.025{0.040},1.05{0.041},1.075{0.042},1.10{0.043},0.125{0.044},1.15{0.045},1.175{0.046},1.20{0.047},1.225{0.048},1.25{0.049},1.275{0.050},1.30{0.051},1.325{0.052},1.35{0.053},1.375{0.054},1.40{0.055},1.425{0.056},1.45{0.057}标准 0.05-0.15{0.002-0.005}差速器侧齿轮与行星轮齿隙(mm{in}) 极限 值 0.5{0.020}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端与变扭器外壳表面之间的距离 A 15.5{0.609} 21.5{0.486}TD-2技术数据弹簧名称 外径(mm{in}) 自由长度(mm{in}) 线圈数量线圈直径(mm{in})缓冲器伺服装置应用缓冲器小弹簧 13.0{0.511} 67.8{2.669} 71.1 2.2{0.087}伺服装置应用缓冲器大弹簧 21.0{0.827} 67.8{2.669} 10.3 3.5{0.138}前进档缓冲器小弹簧 15.6{0.614} 55.0{2.165} 12.9 2.4{0.094}前进档缓冲器大弹簧 21.0{0.827} 75.0{2.952} 10.7 2.3{0.091}前进档离合器弹簧与支架零件 - 17.0{0.669} - -3-4 离合器弹簧与支架零件 - 17.0{0.669} - -带式伺服装置伺服装置复位弹簧 34.0{1.339} 36.4{1.433} 2.5 4.0{0.157}控制阀体低档及倒档换档阀弹簧 8.7{0.343} 31.3{1.232} 9.0 0.8{0.031}减压阀弹簧 8.7{0.343} 44.2{1.740} 16.0 1.1{0.043}调压阀弹簧 7.9{0.311} 36.3{1.429} 13.2 0.9{0.035}换档阀弹簧 8.3{0.327} 35.1{1.382} 12.0 0.3{0.024}变扭器减压阀弹簧 9.0{0.354} 42.5{1.673} 14.2 1.3{0.051}变扭器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离合器控制阀弹簧 8.7{0.343} 31.3{1.232} 9.0 0.8{0.031}旁路阀弹簧 8.7{0.343} 31.3{1.232} 9.0 0.8{0.031}3-4 换档阀弹簧 8.7{0.343} 31.3{1.232} 9.0 0.8{0.031}压力调节缓冲器弹簧 11.0{0.433} 23.0{0.905} 6.6 1.5{0.059}TD-3专用工具专用工具…………………………ST-1专用工具49 A发动机支架49 油泵拆卸器49 G030 160阀密封推杆49 UB71 525轴承安装器49 G032 308油封安装器49 S231 506主体49 G030 455差速器侧齿轮支架49 B019 09接头49 B019 010变速器吊架49 B019 011复位弹簧压缩器49 B019 009复位弹簧压缩器49 轴承安装器49 B019 014拆卸用压板主体 49 B092 371附件 E49 B019 0A1锁止螺母拆卸工具组件49 B019 1A2开口环安装工具组件49 G019 0A7A复位弹簧压缩器组件49 W032 2A0轴承拆卸工具组件ST-1专用工具49 G026 102轴承更换器49 F401 366A压盘49 C轴承拆卸工具组件49 F404 337A附件 C49 B019 0A3垫片选择组件49 F015 002水封安装器49 S231 626支撑件49 V001 525轴承安装工具49 B017 206附件 F49 B107 209附件 J49 U027 007油封安装器49 T019 007油封安装工具49 W149 002附件49 轴承安装工具ST-2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110038"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一汽 马自达 变速器 维修 手册 _02 MAZDA6 技术服务 自动
& 8848汽车学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一汽马自达6变速器维修手册_02-MAZDA6技术服务手册-自动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
大小: 1.30MB
上传时间:
8848汽车学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号-1 浙公网安备案: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动变速箱维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