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个大骗局最大的骗局吗

陈家沟村口立着一个方形大门,书法名家题字“陈家沟”。摄影/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
5月7日,朱天才正在院子里接受六名记者采访。一旁的工作人员怒了,“你们不要问大师一些小儿科的问题!”
因为记者始终围绕“陈氏太极能不能打”提问,在他们看来,这名被称为陈氏太极“四大金刚”之一的人物,最能代表陈氏太极回复近日铺天盖地的质疑。
一直端坐的朱天才也站了起来,情绪有些激动,“不是打才是真功夫,这是没有知识最低级的认识!”
近日,太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有网友说,“太极拳不能打,是太极操”。
质疑声最终蔓延到太极发源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家沟的每一个习武之人都被卷入是非漩涡,而骤起的舆论风暴也激怒了这个被视为太极圣地的村庄。
  陈家沟家庭拳馆的学生们
这是一个紧邻陈家沟主干道的深宅大院。穿过悬挂着“天才太极院”匾额的正门,进入深邃的天井,两旁雕栏画栋。第一个厅堂,摆放着财神爷的神像,神像前面,是一座根雕茶几。
朱天才一袭黑色的中式长褂,端坐在茶几前面。茶,已经斟好,六名记者,六个茶盏。朱天才优雅地挥手,“坐”。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者与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一起被称为陈家沟太极拳“四大金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人们称为太极大师。
大师一边泡茶,一边讲太极与传统文化,绿色的宝石戒指在苍劲的手指上格外打眼。
优雅的平和的对话很快被人打断,“太极能不能打?”
“太极拳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些人有目的地谩骂、诽谤,别有用心。”朱天才情绪有些激动,一直端坐的他突然站了起来。
自从有人抛出“太极是中国武术最大的骗局”的言论,舆论质疑指向太极发源地陈家沟——这个一直被视为太极圣地的村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分出个高下是很多习武之人的想法,何况是在这样的质疑之下。
4月27日,王战海最先站了出来,他是陈家沟“四大金刚”之一王西安的儿子。他将派出弟子陈前应战挑衅者,并称“如果徒弟被KO,他将退出武林界。”
战还是不战,有些起誓般的一场约战,让这次武林风波再次升级。舆论的目光紧盯着太极村陈家沟。
陈家沟很多人“怒火中烧”,都说要打一场,为太极正名。在广州开武馆的一名拳师也专程赶回陈家沟,“打,必须打。”
但也有人站在了主战派的反面。陈照森,陈氏太极第十一代传人。他说,陈家沟的祖训,“不与狂徒较量,不与无知争强”。
第二天,另外一位“四大金刚”陈小旺发表告弟子书,称“约架行为有违武德,涉嫌违法,对此应坚决反对。”
中国武术协会也发表声明称,约架涉嫌违法,应坚决反对。陈家沟的挑战与应战,截至目前,中止在了唇枪舌剑上。
1             
责任编辑: 王怀荣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5|回复: 2
“四两拨千斤”真的存在吗?——太极拳的科学真相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一瞥惊鸿 于
19:16 编辑
“四两拨千斤”真的存在吗?——太极拳的科学真相 真真趣闻网05-12 09:52跟贴 7553 条
“太极大师”被“格斗狂人”不到10秒打倒在地,把太极拳推上了风口浪尖。
“太极大师”被“格斗狂人”不到10秒打倒在地,把太极拳推上了风口浪尖。作为大众耳熟能详的明星拳法,太极拳究竟有没有搏击能力?文/记者 李鹏 编辑/刘昭供图/视觉中国 新媒体编辑/房永珍在5月上旬的最后几天,“格斗狂人”徐晓冬的微博账号“MMA徐晓冬”被销号,他经营20年的北京什刹海武馆被关闭。中国武术协会中,其也被中国武术协会除名。作为MMA(综合格斗)领域中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色,4月27日晚,徐晓东在成都用不到10秒就将“太极大师”魏雷打倒在地,而后更是希望用挑战众多武术高手的方式成就自己的名声和商业利益。但徐晓东失算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被全面予以封杀。本来很多吃瓜群众还想着看他和众多武术高手的比武的,也都没有下文了。但是被徐晓东撤掉了遮羞布的中国太极拳现状已经再也遮不住。当太极拳更多地以健身方式出现的今天,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搏击术吗?这种搏击的科学真相是什么?
“太极大师”魏雷在比试中被MMA“搏击狂人”徐晓东打倒在地(请在“科学加”APP内观看视频,下载地址链接太极拳确实因格斗而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工程中心副主任李祥晨研究员曾经对太极拳进行专门的科学测定和研究,他说太极拳在诞生之初是因为格斗而生,它的确是一种可以用于实战的武术。他的这种观点也是目前中国太极拳界及体育界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教研室主任罗东梅表示,真正的太极拳搏击术一直都存在,只是现在少有人关注、相应的研究者也比较少,因此大家才不了解它的真实面目。真正的搏斗实战中,往往胜负都是在一瞬之间,不管攻击还是防守,很多招式都是基于自我本能的反应,因此搏击的路数往往都很简单实用,对攻击者而言,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强项和力量,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战胜对方。基于这样的特点,李祥晨说中国古代不同的习武者攻击的套路都是大同小异,在现实中也没有众多的门派,招式更多地是基于开馆授徒方面经济利益方面的考量而演绎出现的“花架子”。
日,河南省焦作市,史上首次上演陈氏太极拳对战泰国泰拳,吸引了全球武术爱好者的关注搏击:集中力量打击对手要害从实质上,太极拳搏击术在实施攻击时和其它搏击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基于力量、速度和技巧的综合运用。其在一个方面把自身的全部力量集中在一点上,另一个是把打击目标集中在对手的要害上。一般而言,集中自身的全部力量,以拳、掌、指、足、膝、肘、头等骨骼的尖端上作为冲击体,而后去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我们都知道,力的大小是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其运动方程式是F=MA,如果把这个方程式应用于人,那么质量就是人的体重,加速度则是人的动作速度,在搏击时,攻击的力量就是被这两个要素所决定。根据牛顿的运动方程式,在加速度是定量时,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即身体的重量成正比,为了增大质量就必须增加体重。但是,人体的力量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体重就能提高的,因为搏斗时,打击的瞬间需要把全身的重量压在打击点上。这样就算有的人体重很小,如果把体重集中在一点上就能产生巨大的质量。这是太极拳以及其它所有格斗术的精华所在。
肘部骨骼坚硬,屈肘时尺骨鹰嘴尖端突出,用于击打可以使受力面积减小,增加杀伤力由于最大的力量由最大的质量和最大的加速度产生,因此搏击中有的人尽管体重轻,如果加大加速度就能发挥巨大力量。另外,冲击力和力接触的面积成反比。例如,用橡胶管喷水时,将管口用力压扁使管口面积变小,水压就大喷的就远。这是因为管口面积变小后,水的压力聚集到一个小点上的原因。当打击对手的时候,把力量集中在目标的一个点上,就会增强打击的破坏力。即使打击的力量不变,随着目标面积的变化,冲击力的的大小也随之而变。不管是中国的太极拳等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格斗术,在真实的搏斗场景中,一般都是遵循上面力的原理实施打击。任何一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的估计,肌肉组织的每个肌纤维可以产生大约0.3微牛顿的力,而每平方厘米的肌肉可以产生大约100牛顿(10千克左右)的力。根据研究估算,搏击中人体肌肉能够承受的力量极限一般在5吨左右。但是实际上,能够承受的则要小得多。1931年,世界重量级拳王麦克斯•贝尔在与对手俄尼•沙夫的对决中,挥出了致命的估算有300千克力量的一拳。沙夫再也没能恢复,6个月后死亡。
曾经的世界拳王麦克斯•贝尔以重拳闻名于世让力的传导在瞬间达到最大值现在很多人的疑问是,既然太极拳是可以实战的,一些太极拳武术人士致胜的秘密又在哪里呢?这个可以从李祥晨等研究人员关于太极拳练习者张志俊等人的一场科学测试中找到一些影子。李祥晨等人动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器材,和其研究团队对张志俊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李祥晨发现,注重整体力与协调性是太极拳搏击的重要因素。所谓太极拳的整体力,也就是一个太极拳练习者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出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这种整体力可以在攻击对手时予以爆发出来,让力的传导在瞬间达到最大值,从而挫败对手。“我们人体在接受击打时,也需要接受力的传导。如果身体的一些部位受力比较均匀,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就能够抗住击打,但是如果是被攻击到一个薄弱的地方,就会吃亏甚至是瞬间崩溃。”李祥晨说到,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一个由一些相同的圆环相扣构成的链条,如果每个圆环受力比较均匀,链条的整体性就能够保持。但是如果其中一个环比较弱,或者超出承载力的范围,就会导致链条的垮掉。人的身体也是如此,在搏击时自己的短板是否被击溃往往将会决定最后的结局。但是通过练习,弥补自己的短板,或者对自己的短板采取很好的防卫策略,就可以提高整体搏击能力。
环环相扣“四两拨千斤”还是千斤打四两?太极拳中有一著名的“四两拨千斤”之说,最早见于明朝武术家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一文,原文意指太极拳技击术是一种含高度功力的技巧,不以拙力胜人的功夫,太极拳功深者,以多种技法使外力难以作用于自己身上,或者通过技法使对手无法起动发力,从而体现出太极拳独特的技击特点。不过李祥晨认为,从运动的科学而言,在真实的格斗中,人体借力打力式的“四两拨千斤”是不存在的,在真正的徒手搏斗中也没有人能够做到。“真实的情况用‘千斤打四两’来说还差不多。”李祥晨说在真正的徒手格斗中,要想获胜,都是在某个节点,将自己的力予以聚焦,而后去攻击对方的薄弱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是防守,更多的也是躲避进攻的技巧,而不是“四两拨千斤”——如太极拳套路所说的用自己很小的力或者是巧劲儿去化解或者应对对手打过来的千斤之力,这在瞬间的应战中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动作,除非是依靠器械的帮助。在冷兵器时代,依靠器械的帮助,不管是激战疆场还是私人相斗,一些器械是可以成为“四两拨千斤”的重要帮手的。比如两将骑马相斗,一战将猛刺过来,另一战将不能力敌,就采用智取手段,在其躲避枪刺的同时,却极为轻巧地去拌敌将马腿,有时就能将对手败于马下。但是对于徒手的太极拳,似乎很难做到。当然,先发致人,通过技巧和手段让强大对手溃败于启动发力之前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取决于这种方式能否叫做“四两拨千斤”。太极拳实战中难有“四两拨千斤”的说法早在上个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了现实的验证。1929年,杭州举行了一届“国术游艺大会”,其以三局两胜制的擂台实战形式,看看能站到最后的究竟是什么功夫。这届大会的评委中有孙禄堂、杜心五、尚云祥这样的武林大咖,从权威性而言,几乎是那时民国武术界的顶尖水准。当时,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25名选手经过抽签,统统在擂台上靠拳脚说话。比赛的最终结果只证明了一件事:在以击倒对方为标准的擂台上,最像散打的武术最能打。当年以太极去擂台上比试的选手,全部都不堪一击,太极拳中所说的“四两拨千斤”的功夫也不见露面,讲究以柔克刚的太极,在此次大会上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太极推手讲究以柔克刚,但在实战中很难实现“以柔克刚”更多的是演练时的躲避技巧那么,太极拳真的还能够以柔克刚吗?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黄光民认为这个是可以存在的,因为两个人搏斗时,一个人一拳打过来,就会有一个着力点,但是只要变化角度,就会导致打空。因此如果只要加强应变能力的锻炼,掌握熟练的转身换位技巧,就可以做到以柔克刚。在太极拳搏击术中,“引进落空”就是以柔克刚的重要技术:对方进攻哪里,我哪里就让位出来,引其进入,毫不费力使其扑空;或者我稍加旋转,而且是借对方之力被推而旋转,使其力沿切线滑掉。很多太极拳练习者认为“引进落空”是最省力又不挨打的战术,是典型的以柔克刚的打法。但在李祥晨看来,这种以柔克刚在实战中也很难予以实现,因为真实的格斗时,任何格斗术都讲究的都是首先寻找对手的薄弱环节,尽量在短时间用自己的最大力量内击倒对手。除非是超出技击的范畴采用其它手段。尽管太极推手中的“引进落空”演练时常常有效,但在实战中一般并不会有演练这样的机会。实际上,我们的很多太极拳套路无法用于实战也正是这样的原因。
河北省第五届武术协会副主席、石家庄第十届政协委员闫芳,因网上流传的一段拍摄于日视频为人所知,被称为“最强太极推手”,掌风能击倒人。最近随着太极等传统功夫被推至舆论风口,闫芳的隔空打人也被揪了出来,并且被证实,这就是一种骗术“太极神功”过于吹嘘和神话李祥晨认为,搏击用的太极拳是否具有实战能力,与打不打得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搏击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交战双方的强弱而定。但他也认为非实战用的“花架子”套路则是另外一回事。近些年,不时有一些所谓的太极大师以盖世神功亮相。在记者的采访中,不管是一些真正练习太极搏击功夫的人士,还是体育运动方面的一些专家,他们都对这些神功予以了否认。其实,这些大部分功夫都是表演者和其追随者们表演的花架子双簧。比如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某太极大师运气发功,一瞬就将其前方或者周围的人震翻在地上。李祥晨等一些专家认为像这样的功夫完全违背了科学性原则,不管是从运动力学的传递还是空气动力学方面而言,个人的运功发力都不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在李祥晨的测试中,他也还从来没有遇到过有人敢将这样的“太极神功”用来测试的。“那些都是用来唬人的,其实在一些真正的太极拳搏斗术练习者中,也没有人相信这样的神功存在。”
今日热点丨
在线时间 小时
一个旨在健身养生,一个实战,没办法进行比较
在线时间 小时
无法进行比较。太极遭质疑震动发源地 弟子:太极不假,大师是假的_新华报业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太极遭质疑震动发源地 弟子:太极不假,大师是假的
陈家沟村口立着一个方形大门,书法名家题字“陈家沟”。A12-A13摄影/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
  5月7日,朱天才正在院子里接受六名记者采访。一旁的工作人员怒了,“你们不要问大师一些小儿科的问题!”
  因为记者始终围绕“陈氏太极能不能打”提问,在他们看来,这名被称为陈氏太极“四大金刚”之一的人物,最能代表陈氏太极回复近日铺天盖地的质疑。
  一直端坐的朱天才也站了起来,情绪有些激动,“不是打才是真功夫,这是没有知识最低级的认识!”
  近日,太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有网友说,“太极拳不能打,是太极操”。
  质疑声最终蔓延到太极发源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家沟的每一个习武之人都被卷入是非漩涡,而骤起的舆论风暴也激怒了这个被视为太极圣地的村庄。
  新京报记者安钟汝实习生闫蛟河南温县报道
陈家沟家庭拳馆的学生们
   “应战”
  这是一个紧邻陈家沟主干道的深宅大院。穿过悬挂着“天才太极院”匾额的正门,进入深邃的天井,两旁雕栏画栋。第一个厅堂,摆放着财神爷的神像,神像前面,是一座根雕茶几。
  朱天才一袭黑色的中式长褂,端坐在茶几前面。茶,已经斟好,六名记者,六个茶盏。朱天才优雅地挥手,“坐”。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者与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一起被称为陈家沟太极拳“四大金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人们称为太极大师。
  大师一边泡茶,一边讲太极与传统文化,绿色的宝石戒指在苍劲的手指上格外打眼。
  优雅的平和的对话很快被人打断,“太极能不能打?”
  “太极拳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些人有目的地谩骂、诽谤,别有用心。”朱天才情绪有些激动,一直端坐的他突然站了起来。
  自从有人抛出“太极是中国武术最大的骗局”的言论,舆论质疑指向太极发源地陈家沟――这个一直被视为太极圣地的村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分出个高下是很多习武之人的想法,何况是在这样的质疑之下。
  4月27日,王战海最先站了出来,他是陈家沟“四大金刚”之一王西安的儿子。他将派出弟子陈前应战挑衅者,并称“如果徒弟被KO,他将退出武林界。”
  战还是不战,有些起誓般的一场约战,让这次武林风波再次升级。舆论的目光紧盯着太极村陈家沟。
  陈家沟很多人“怒火中烧”,都说要打一场,为太极正名。在广州开武馆的一名拳师也专程赶回陈家沟,“打,必须打。”
  但也有人站在了主战派的反面。陈照森,陈氏太极第十一代传人。他说,陈家沟的祖训,“不与狂徒较量,不与无知争强”。
  第二天,另外一位“四大金刚”陈小旺发表告弟子书,称“约架行为有违武德,涉嫌违法,对此应坚决反对。”
  中国武术协会也发表声明称,约架涉嫌违法,应坚决反对。陈家沟的挑战与应战,截至目前,中止在了唇枪舌剑上。
提到太极拳被质疑,“四大金刚”之一朱天才有些激动。
   “马云都学太极,他是傻子?”
  陈照森说,对于外界对太极拳的挑战,他不以为然,“我经历过的挑战,上百次。”
  1985年元月,陈照森到安徽淮北授拳一个月,结束那天晚上,当地四个练武的人拦住他,要和他比。
  第一次,陈照森拒绝,第二次,四人又找上门去,在陈照森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发起进攻。
  “一个一米九的大个子在后面抱住我,一个从前面进攻。”陈照森说,面对四个人挑战,他还是赢了。
  三年前,他去匈牙利与当地的柔道、跆拳道交流,一个当地人找他挑战,“他的胳膊我握都握不住,很壮,肌肉很发达。”陈照森说,他用了一招,把对方制服。
  最后,这名挑战者问他,“你很瘦,看起来也没有肌肉,怎么那么大力气?”
  陈照森告诉他,“我用的劲,不是用的力,力和劲是不一样的。我用劲截断了你的经路。”
  但是,翻译不知道怎么翻译“劲”和“经路”两个名词。
  “挑战从我们走出去的那天就没断过,都被化解了。”陈照森说。
  大师朱天才也发话,“太极拳是一种道理,是祖祖辈辈智慧积累出来的大智慧,有些人故意或有目的地谩骂,别有用心。”
  陈家沟的大师、拳师、习武者、研究者都希望让质疑者明白,“太极拳不是假的。”
  陈氏太极第十代传人,陈俊凌站在自家武馆前说,“我们祖上都是开镖局走镖的,太极拳不能打,他们能走镖?”
  陈家沟太极拳研究专家严双军说,“马云、马化腾都学太极,假如太极拳是假的,他们为什么还要学?他们是傻子?”
  “太极拳传承到现在,有两个功能,健身和技击,现在习练太极拳的人,大部分是健身,以技击为目的的是一小部分专业拳师。所以现在人都把太极拳当作了健身的东西。”严双军比喻,“就像菜刀,很多人是用来切菜,但你不否定它也能用来杀人。”
  陈家沟大师们讲述着他们曾经一次次挑战的胜利――一个外国人曾到陈家沟挑战,结果一位拳师一招把他的腿打断了;军阀混战时期,“陈发科雨佛寺惩匪”、“陈照丕赤手擒枪匪”等故事都传为佳话。
  5月6日,严双军甚至带记者们去亲身体验。记者冲上去攻击拳师,拳师上身稍侧,右手握住记者打过来的拳头,顺势往前一拉,记者朝前方飞出一丈,脸面朝下倒在草地上。
  他说,武侠片让人们对传统武术有了误解,以为太极拳在实战中一招一式很慢,“实际上很快,一招制敌,打必伤人,所以不轻易去打。”
  他们试图维护太极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但外界质疑声并没有因此停止。
  有称太极拳为“皇帝的新衣”。还有人发段子调侃太极:你和他讲武术,他和你讲武德,你和他讲武德,他和你讲养生,你和他讲养生,他和你讲实战,你和他讲实战,他报警。
  陈家沟陈氏家族一名老者担心,“失去人心,才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陈俊凌和他的弟子。
   “隔山打牛都是炒作”
  太极拳发源地这个名片让陈家沟名声在外,“但这个正名,也历经岁月坎坷。”
  陈家沟陈氏祖祠前分立着五块石碑,分别铭刻着吴氏太极、孙氏太极、杨氏太极等五大门派。
  严双军介绍,“这代表着几大流派认祖归宗,承认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陈照森记得,改革开放前,“很多外面的人甚至不知道我们练的拳叫什么,都叫陈家沟拳。陈氏太极及陈家沟地位的确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一些陈家沟的人走出国门交流。”
  朱天才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人。他回忆,1981年,新加坡内务部一官员带了一批新加坡国术总会的人来陈家沟参观,“先到河北永年再到陈家沟,到陈家沟一看,小孩子老人人人都练拳,真正展示了功夫,他们说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
  公开资料显示,河北永年,是太极拳中兴之地,诞生了杨氏、武氏太极,并派生出了吴氏、孙式太极。
  第二年,新加坡方面向中国方面提出希望陈氏太极拳到新加坡交流,并专门提出一定要陈家沟的。朱天才被选中,“那个时候陈氏太极拳才走向世界。”
  此后,陈家沟朱天才、王西安、陈正雷、陈小旺多次到国外交流,“我们四个到九十年代以后,每一年绕地球转一圈。”朱天才说,“可能我们露面最多,就被称为四大金刚。”
  陈家沟名声在外,江湖上有了“四大金刚”、“八大天王”的名号,外面的人也涌向陈家沟。
  陈俊凌九十年代初在村办的陈家沟武术学校当校长,他说,“当时,每年会接待几百批交流人员。”
  2000年以后,更多的陈家沟人走出去授拳,陈氏太极名声越来越旺。陈照森说,他的弟子加起来超过十万。
  随着太极在中国以及国际上的流行,各路所谓的“太极大师”涌现出来,有一位“大师”闫芳,因为网上流传的一段拍摄于2012年的视频为人所知,被称为“最强太极推手”,能隔空打人。
  这些“太极神功”在这次信任危机中被网友扒出来,质疑太极拳“忽悠”。
  “这些人其实是假的。”提到上述表演的“大师”,朱天才说。
  朱天才说,各行各业都有真假,练太极拳的三亿人,出现几个“苍蝇”微不足道。武术界早就对闫芳敲警钟了,但她恬不知耻,那有什么办法,遇到这种人,那能怎么办?
  “没有假的太极,只有假的大师、假的做法。”被称为大师的朱天才也反对大师的称呼,“我认为现在的大师是自封的,即使说你是大师,没人知道,没人信的,现在对大师没有标准,大师满天飞,都是传说。”
  陈照森也明确表示,“隔山打牛都是炒作,谁也没有那个能力。打前面这个,后面这个痛,可能吗?”
陈家沟一武馆内,拳师在指导学生练拳。
   太极生意经
  “陈家沟很富。”邻村的村民提到陈家沟,没有提到陈家沟的太极拳,而是提到陈家沟宽阔的马路,村民的小楼,以及村民的穿戴。“陈家沟的建设比镇上都好。”
  这座村庄位于温县县城东5公里处,黄河北岸。由于古代沁河洪水频发,冲刷出无数条沟壑,陈家沟所处位置有三条大沟,被称为陈家沟。
  一入陈家沟,迎宾路比从县城通往陈家沟的道路还要宽阔,村口立着一个方形大门,书法名家题字“陈家沟”。
  大道两旁有商店、宾馆分布,村内有祖祠、太极拳博物馆、太极养生馆、体育馆。
  “发展到现在,是不可想象的。”陈照森回忆起以前的情形,“和其他的村子一模一样。”
  那时候的村子没有现在大,有很高的树,成片的空地,环境很好,但很穷,房子和院子都是土堆成的,穿的衣服是自家用棉花纺的粗布,吃的主食是红薯面以及玉米粉做成的窝窝头,菜是红薯叶萝卜叶,以及村子里参天的槐树开的槐花。“一年到头为吃饭穿衣犯愁。”
  陈家沟村村支书陈景约称,陈家沟人口3040人,700多户,10个村民小组,在外的拳师200多人,太极拳学校4个,家庭式武馆近四十家。太极拳的直接受益家庭超过200户,几乎所有的村民间接受益。
  在陈家沟,有超过二十多间家庭宾馆,饭店近四十家。
  一名开饭店的店主说,自己一间四十平米的店,一年租金要一万七,“比镇上的租金还高。”
  “那些没有练拳的,没有开店的,也受益了。”陈景约说,村里原来有耕地三千多亩,村里打造太极拳发源地以后,一些企业过来开设养生基地,开武校园,耕地剩下一千多亩,村民耕地被占用后,每亩耕地每年可以得到超过千元的补偿。
  “村里收入最高的还是教拳的,大师级别的高得不可想象。”一位村民说,“他们到外面说自己不挣钱,但他们开奥迪,抽中华,没钱是不可能的。”
  严双军透露,四大金刚之一的一名大师,被一位企业家请去教拳,一年的零花钱都一百万元。有一名徒弟,与该大师关系要好,大师不收他的学费,该徒弟送了这位大师一百斤茅台酒。
  把太极拳产业化,陈家沟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
  1981年,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筹建,当时属于体育局管,是公办,虽然不允许教职员工在家里开武馆,但还是有人偷偷开。这被看作是陈家沟太极拳产业化的开始。
  2000年以后,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改制,改为民办。一些教职员工离开学校,开始开设拳馆收徒。
  陈照森原来就是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的老师,改制后,他办了一家家庭武馆,现在有学生二十几个人,每人每年学费六千元。“有时候也会开培训班,二百人参加,每人收费几百元。”
  陈俊凌说,“武馆的培训班一般不管食宿,这就推动了家庭旅馆和饭店的出现。”
  九十年代末,陈家沟村成立旅游办公室,陈俊凌担任主任,开始策划景点规划,提出做太极文化旅游,“从那以后,村里有了太极文化,出现了太极主题的旅社,饭店,还有人做起了太极服装。”
  在陈家沟的街头,很多店铺的门面上都画着太极图样,有的直接叫太极饭店、太极宾馆。
   陈家沟的未来
  在陈家沟普通村民看来,他们遭受质疑,不仅仅涉及尊严,还有他们以后的生计,很多人已经靠太极拳吃饭或者准备靠太极拳吃饭。
  陈景约说,“村里的年轻人做这个的越来越多,因为外面想学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机会。”
  30岁的陈志伟小时候对未来的设想和村外的孩子一样,“上大学,当科学家”,但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并不平顺,于是就选择了祖业――练拳。
  在陈沟村,也有人对太极拳的过度产业化提出不满,“好比现在把武术作为商品炒作以后,陈家沟的大师很多,这方面很乱,还没学个所以然,就想另立门派,在外边为了挣钱不择手段。”
  一位陈家沟的老者认为,“把武术、太极拳作为商品买卖交易,卑鄙,我们是不允许的,但我们没办法。现在练拳是一个出路,屁股后教几个人,就有吃喝了,糟糕。”
  他认为,这次太极拳遭遇尴尬,就是因为平时太极拳被炒作,“被捧到天上,摔下来就疼。”
  两方信誓旦旦的约战并没有如期而至。最近几天,这场武林风波有归于平静的态势,陈家沟依然作为太极圣地,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徒。“某个人改变不了太极拳的地位。”陈照森说。
  当地政府部门依然在加快发展太极拳产业的步伐。而且,不止陈家沟,温县、焦作市层面也已经把太极当做重要产业和文化名片。
  温县一名县级干部称,打造太极圣地,是温县十三五战略目标,以太极拳为核心,实现一二产业融合,主要发展培训,健康产业为主。
  去年,焦作市组织了百万人演练太极拳,申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上述干部称,现在,焦作正筹划“世界百城千万人习练太极拳”,“经过我们一个多月发动效果来看,千万级是没问题的。”
  “陈家沟现在是一片工地,很多项目都在抓紧建设。”陈家沟的未来,他很看好。
编辑:邓晓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钻石是最大的消费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