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这么我的世界最厉害的大炮炮 怎么会打不赢金兵 在线观

南宋有这么厉害的大炮 怎么会打不赢金兵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南宋有这么厉害的大炮 怎么会打不赢金兵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初期不行,但后期即使金兵最擅长的野战也不是岳家军的对手了。再到后来,即使不是岳家军的主帅都可以打赢。
采纳率:83%
来自团队:
谁说打不过?要不然怎么偏安100多年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帖子主题:南宋和金的几场典型战役
共&5810&个阅读者&
军号:4005966 工分:20868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南宋和金的几场典型战役
自从金联合宋灭掉辽后,宋派出战力低下的河北军团(宋的精锐西军主力在西北压制西夏)前去接受燕云之地,结果宋军及其差劲的表现,让金产生了灭宋入住中原甚至问鼎天下的决心。北宋灭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最关键的是皇帝孱弱胆小怕事,如果抵抗到底,虽然开封为平原,但100多年的都城怎么也有不错的防守设施,等到各地尤其是西北援军来了,完全可以击退金兵,但当时的金兵战斗力强也是一个原因,而且采取的是闪击战术+恐吓战术(恐吓胆小的徽钦二帝)非常奏效。随后转入了南宋和金之间战争和对峙,总体上说南宋实力略逊于金,但根本没有那些影视作品说的那么夸张,好像南宋靠着乞怜获得,金的皇帝没那么傻,人家野心勃勃要一统天下,事实上是几次关键战役,宋金互有损失,而且金感到再打下去依然无法灭掉南宋,所以要了面子和好处后,进行和谈,形成对峙。而南宋也绝非如小说射雕之类所说的,只有一个能打战的将领岳飞,恰恰是有很多能打战的将领,所以靠着实力形成金宋对峙局面。这里面有这么几次典型战役:1,富平之战此战之前,完颜宗弼(兀术)渡江攻宋受挫,暂时放弃再度遣军直趋江浙攻灭南宋的企图,采取在中原扶植南宋降臣刘豫建立伪齐政权,让其接管淮东、淮西和京西三个攻宋战场,以期建立同南宋之间的缓冲地域。同时为解除南宋对其占有的河东地区侧翼武力威胁,决心集结重兵先攻取陕西地区,遂将攻宋主要方向由东南转移至西北,企图先攻陕西,尔后入川东下,迂回灭宋。由扬州辗转至越,州(今浙江绍兴)的宋高宗,由于不知金朝改变攻宋方略,犹恐金军再度秋高南下,遂命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在陕西发动攻势,以牵制淮南金军,使其不能集兵南下。锐于抗金而又短于用兵的张浚亦急于转守为攻,拒纳曲端按兵据险,先行防御,待一、二年后再进行反攻的正确建策,按宋高宗旨意大举反攻,准备先分兵攻取同州、麟州、延州(今陕西大荔、富县、延安),然后与金军决战。建炎四年(1130年),张浚得悉金军主力入陕,认为决战时机已到,以赵哲、吴玠等5路大军,步、骑18万人,号称40万,向地处关中平原的耀州(今陕西耀县)富平地区集结,张浚亲自坐镇邠州(今陕西彬县)督战。由于准备仓促,以及张浚在战役指挥上恃众轻敌,互不协同,以致南宋大败。此战,张浚将自己过时全部推倒部将身上,斩杀多个将领,此举导致军心惊惧,环庆路将领慕容洮叛投西夏,泾原路将领张中彦、李彦琪叛降金军。此战之后,张浚退守秦州(今甘肃天水市),金军利用缴获的大批粮草军资,乘胜向陕西内地大举进攻,攻占陕西5路大部地区,宋军仅守住阶、成、岷、洮(今甘肃武都东南、成县、岷县、临潭)、凤(今陕西风县东北)等州,及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陇州(今陕西干阳西北)的方山原(今陕西陇县西南)等蜀口要隘,凭险设防,与金军对峙。然而我们熟悉的那个历史教科书南宋地图似乎并不包括这上述很多南宋实际控制据守的地方。总之,这一战,南宋大败,金势力进入西部的陕西。2,和尚原之战南宋初期,经过宋金几次大战,之后,金的统治集团认识到单纯用军事力量,短期内不能灭亡南宋,遂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建炎四年(1130年),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刘豫的伪齐傀儡政权,统治今山东、河南和陕西地区,使之成为金宋间的缓冲地带,借以巩固自己在北方的统治。在军事战略上,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在陕西一线,准备从秦陇攻入四川,控制长江上流,然后顺江东下,形成一个大迂回的战略包围圈,置南宋政府于死地。之前的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在富平交战(富平之战),宋军由于指挥不力、将领临阵脱逃等原因而全线溃退。富平之战失利后,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成为金军入川的主要障碍。绍兴元年(1131年)五月,金军兵分两路进攻吴玠军,两路金军企图在和尚原会师。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轮番向先到达的乌鲁、折合率领的金军攻击,初战大败金军,金军无力发起进攻,只得狼狈逃窜。不甘心失败的金,在元帅兀术(既“金兀术”)率领下,纠集各地兵力10万,架设浮桥,跨过渭水,与吴玠所部宋军夹涧对峙,准备与宋军决战。随后,宋金大战爆发。吴玠命先用弓弩击退金兵,随后抓住有利战机,派遣奇军阻断金军运粮通道,金军陷入困境,兀术见势不妙,夺路逃遁。吴玠乘胜追击,令宋军星夜出击,大败金军。兀术中箭负伤逃走。和尚原一战,俘获金军头目300余人,被俘万余人,缴获器甲数以万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此战,宋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军主力,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扭转了富平战败的局势。此战也是金灭辽破宋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惨败,有的历史记载说:“金人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兀术之众,自是不振。” 其后,金军在进攻饶凤关、仙人关等地时,又遭到惨败,被迫退回凤翔,暂时放弃了攻入四川的企图。3,黄天荡之战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宋军与金军在黄天荡(今南京东北)进行的一次水战。宋军在韩世忠指挥下多次击败金兵,阻扼金军40日不得渡江,将金军逼进死港黄天荡,进退无路,金完颜昌派兵援救,亦被韩世忠所阻。韩世忠本意是待围困日久后,金兵疲惫缺粮时,在一举重创,但完颜宗弼在汉奸的建议下,因势用兵,适时改造舟楫,利用火攻,最后一次击败宋军,终于突围北撤。此战可谓双方打成平手。4,缩头湖之战此战,我在另外帖子(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里面说过了,不再多说。此战不仅战绩大,俘杀金将完颜忒及完颜昌之婿、万户蒲察鹘拔鲁等5000余人——这些可不是那些辽的投降军也不是那些北方汉人组成的伪军而是实打实的女真兵(当时号称满万不可敌)。完颜昌率余部退回楚州,尔后渡淮北撤。张荣乘胜收复泰州。 更可贵的而是张荣带着的是渔民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而不是宋军的岳飞、吴玠兄弟等主力正规军。5,郾城大捷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撕毁和约,兀术率精兵一万五千余骑来攻,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此战是岳飞对金最大战绩,其他什么战绩都比较小,这次战绩也是岳飞亮点。此战自然是宋军胜利、金兵败退。岳飞本人于战后向朝廷描述战况,先以背嵬、游奕两支骑兵与女真“拐子马”接战,之后以步兵破金军之“铁浮图”。岳飞捷奏:“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至天色昏黑,方始贼兵退,那夺到马二百余匹,委获大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到底击毙金兵多少,不得而知,有人说几千,也有人说几百。总之,这一战是金兵败退,宋军胜利。之后宋军反击,攻入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岳飞高喊“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至于说什么如果南宋继续支持岳飞北进,定然收复北宋故土甚至收复燕云之地,那是一厢情愿,此战金兵损失多少不得而知,记载并不详细,但最起码金兵的主力依然还在,而且西线在没有推进夺取洛阳等地、形成相互支援态势的情况下,仅仅是东线北进,很容易让金兵利用骑兵机动优势掐断你的后路补给线,到时候一样面临不得不撤兵困境,后来南宋对阵蒙古就杀入过河南山东境内,但不得不撤回来。6,采石之战此战是1161年-1164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南侵,欲灭亡南宋,最终失败,而宋孝宗张浚北伐,未能成功,最后签订隆兴和议。这一系列战役中的一个。1161年七月,完颜亮迁都汴京。九月,完颜亮自将32总管,60万兵力,分四路大举南侵。东路,完颜亮亲自率领,由寿春攻淮南。中路,刘萼、仆散乌者率领,自蔡州南攻荆襄。西路,徒单合喜、张中彦率领,自凤翔攻大散关。海路,苏保衡、完颜郑家率水军由海道直取临安,势在一举灭亡南宋。 金兵势大,来势汹汹,推进很快,但在采石,有文官虞允文带领下,多次大败金军。完颜亮见渡江失败,只得退回和州,接着逃往扬州,完颜亮的严酷导致金内部矛盾激化,为部将完颜元宜所弑。十二月初,东路金军退走,宋军乘机收复两淮地区。此战战绩也没有详细记载。之后宋孝宗即位,一心北伐,但却准备不足,可见宋太祖之后的宋代皇帝大多急功近利。在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陈康伯为左相,以史浩为右相,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建康、镇江、江州、池州和江阴的兵马,开始北伐。张浚集结8万精兵,遣李显忠、邵宏渊两路出师北伐,李显忠自濠州出发,直驱灵壁,邵宏渊自泗州进发,进击虹县。战争最初对宋军十分有利,宋军攻下了灵壁、宿州等地,但李显忠与邵宏渊不和,张浚又统帅无方,当金兵攻打宿州时,邵宏渊没有出兵相救,使李显忠遭到大败,宿州失守,北伐也宣告失败。失败之后主和派又急于求和,宋主和派大臣前去谈判居然示意金攻打两淮,以迫使宋谈判,这样的行为在后来人看来,无疑是汉奸行为。结果金兵南下,攻破两淮,逼近长江防线。人情惊骇。经过朝中大臣激烈争论后,孝宗最后选择和议。金经过多年打战也疲惫不堪,也无意继续南侵。两国遂在隆兴二年十二月签定隆兴和议。宋金为叔侄之国,金为叔、宋为侄,宋不再向金称臣。
宋朝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
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南宋交还先前攻占的海州、泗洲、邓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复战争前的状态。隆兴和议签定之后,直到韩侂冑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近40年都没有发生战事。宋朝在宋孝宗治理之下,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贪污腐败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金世宗因此被后人称为“小尧舜”。7,开禧北伐宋宁宗时期,在与金朝的关系上,又逐渐趋于紧张。支持大臣韩侂胄对金朝采取强硬的措施。开始,开禧北伐。当时宋有识之士,都明白宋没有准备好,如此仓促上阵,难以有所为。开战初期,宋军收复了一些地方,如泗州等地。但金朝很快进行了反击。由于韩侂胄用人不当等原因,又败。最后,宋朝内部主和派史弥远杀死主战派领袖宰相韩侂胄后,与金国重新订立的和约。条件包括:宋金世为叔侄之国,金为叔,宋为侄
增岁币银由20万两为30万两,绢20万匹为30万匹,宋另给予犒军银300万两
宋金疆界以绍兴和议为准8,金南宋最后对决被蒙古军击败后,金国恒山公武仙跑到了南阳(今属河南)的大山里面收拢溃兵,竟然数月之间就得众十余万,声势大振。开始谋划夺取南宋的四川作为落脚之处;如果夺取不了,就改夺进军路上的宋军粮饷。1233年,武仙派手下武天锡进攻光化,打开入蜀的通道,号称聚众20余万。孟珙率军迎击,初战告捷,斩首五千级,俘四百余人。在金武仙转而进军吕堰时,遭到宋军的三面围攻,孟珙部这时也迅速南撤以接应守军,金再次被斩首五千级,俘民夫三万余。孟珙接着向北迫近邓州。邓州守将伊喇瑗害怕重蹈武天锡的覆辙,奉表请降。孟珙入城后,显示出大将风范,“瑗伏阶下请死,珙为之易衣冠,以宾礼见。”随后,孟珙乘胜追击,最后在石穴砦大败金兵,武仙只好狼狈的换上士兵的衣服,带五六个人逃走,剩下的七万多金军纷纷投降。金国打开入蜀通道的计划彻底破产,最后一支十万级别的野战兵团灰飞烟灭。1233年10月,武仙兵团被歼灭后,孟珙和江海领兵2万、运粮30万石踏上了灭金的征程。此前,九月,蒙古军都元帅塔察儿被金军击败于城下,士气低落,向宋发出邀请联合灭金。在行军陆上,孟珙一举击溃前来阻击的2万金骑兵,追杀到高黄坡,斩首一千二百级。在与蒙古军会合后,双方联合发起攻击,宋军率先杀入了蔡州城!登城的宋军杀到西门,打开门后放入蒙古军队。宋、金、蒙三方城里展开了激励的巷战, 经过激战,金彻底灭亡。金国的降臣带着孟珙找到了金哀宗的尸体,尸体已经焦黑无法辨认。孟珙把尸体一分为二,一半归宋,一半归蒙古。并分了金国皇帝的仪仗器械和玉玺等宝物。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南宋和金的几场典型战役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03629 工分:565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满清源彘皮
在第5楼的发言:弱弱地问楼主一句,那个夺马二百匹、战绩多少不知道即使按照某些粉所说的上报杀敌五千,也算作是郾城大捷。那么你的2-4楼的西线战场,算多少次大捷呢?五路伐夏的时候 种谔那一部吧 战绩是斩首八千 夺马五千匹。元丰四年十月十五日,种谔言:「九月二十七日,西贼兵马七八万自无定河川南来,欲救米脂之围。臣统率将士与贼接战,贼众大溃,斩八千余级,夺马五千余匹,驼畜、器甲万计。」诏种谔、将官等各传宣抚问。 张荣缩头湖一战斩首5000人——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兵5000。怎么没见你写成缩头湖大捷?。。。还有很多。
缩头湖最喜感的就是充分的显示出通泰镇抚使的真面目。说泰州不可守吧。张荣偏偏守了十多天,说打不过吧。张荣偏偏还打赢了。自己十一月四日弃泰州,十一月七日率众渡江。十一天后通泰镇抚使的另一个辖区通州知州吕伸也学习通泰镇抚使弃城逃跑,真是有榜样就学。说实话泰州确实不是丢在通泰镇抚使手上的。因为鼍潭湖败后张荣舟师进入泰州通州。十一月四日镇抚使就放弃了泰州,十一月七日就渡江了。十一月十七日金匪才攻陷泰州。不过让渔民组成的民兵去守防区真不是一般的有喜感。后面镇抚使渡江后在江阴军呆了两个月去打李成,这两个月期间干的事情有记载的也就是把舅舅宰了把心挖出来给他娘看。镇抚使宁愿在江阴宰舅舅也没不去打金匪。缩头湖张荣剿杀金军万余人收复泰州后四个月。通泰镇抚使这个名号还挂在丢光辖区的某人身上。这点上来骂南宋怎么骂都不为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02135 工分:2715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真有很多能打仗的将领,金兵就不可能来宋控区纵兵大掠了。金兵抢了你,如果你不能把他们统统正法以儆效尤,至少得对等抢回去才算平手吧。南宋军进军中原,只有岳飞那一场,以及跟在蒙古军后面运粮助战的那一场胜了。其他的,全是完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72675 工分:4794
左箭头-小图标
弱弱地问楼主一句,那个夺马二百匹、战绩多少不知道即使按照某些粉所说的上报杀敌五千,也算作是郾城大捷。那么你的2-4楼的西线战场,算多少次大捷呢?五路伐夏的时候 种谔那一部吧 战绩是斩首八千 夺马五千匹。元丰四年十月十五日,种谔言:「九月二十七日,西贼兵马七八万自无定河川南来,欲救米脂之围。臣统率将士与贼接战,贼众大溃,斩八千余级,夺马五千余匹,驼畜、器甲万计。」诏种谔、将官等各传宣抚问。 张荣缩头湖一战斩首5000人——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兵5000。怎么没见你写成缩头湖大捷?。。。还有很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05966 工分:20868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宋金西线战役——剡家湾之战1141年(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八月,胡世将召集右护军都统制吴璘、川陕宣抚司都统制杨政、枢密院都统制郭浩在仙人原举行高级军事会议,布置进攻秦陇的军事行动。会议上,吴璘请领三万精兵,收复秦陇,并发誓说若不能取胜,誓以必死。胡世将拨给吴璘二万八千人,并命令杨政兵出和尚原,郭浩兵出商州,以牵制凤翔、长安的金军,配合吴璘的进攻。这是宋军在川陕战场上第一次向秦陇地区发起的进攻。九月,宋军的进攻开始了。吴璘引兵直指秦州,杨政则引兵直插陇州,径趋吴山,将风翔和秦州的交通隔断,与风翔金帅撒离喝对垒,使其不能增援秦州。为了防范宋军的进攻,金军在这里屯积了数万军队。金秦州安抚使武谊统率陕西五路汉军守秦州,金将罕札(亦作胡盏、和卓)、希卜苏(亦作习不祝)统率金军屯驻在秦州附近的丁刘圈,两相呼应,以为犄角之势。九月十六日,吴璘分兵两路,自己亲提一军急攻秦州,命姚仲分率一军攻击丁刘圈。金方秦州守将武谊、邵于、荔谏等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无心坚拒秦州,开门出降。秦州城遂被宋军占据。秦州失守,丁刘圈的金军感到恐慌。十七日,金将罕札、希卜苏引军北退,渡过渭水,撤至剡家湾。在撤退中,金军遭到姚仲攻击,颇有伤亡。九月十九日,吴璘命姚仲为前锋,率部渡过渭河,兵临刘家圈下。紧接着,吴璘也率军渡过渭河,到达剡家湾。二十一日夜,吴璘派姚仲及鄜延经略使兼知成州王彦率所部衔枚取间道登山,约定与金军对栅后发火为号;又派张干廉等将率部从小路插到刘家圈与腊家城之间,截断金军退路。吴璘再三叮嘱张士廉;“敌根本在彼,若败,必趋入城。汝等截门,勿纵一骑入!”随后,双方列开阵势,更休迭战,激烈搏杀。金军居高临下,占据优势,击破宋军两阵,逼到宋军第三阵前。战斗明显对宋军不利。一员宋将劝说吴璘:“敌居高临下,我战地不利,宜少就平旷,以致其师,宜可胜。”吴璘大怒,叱责道:“如此,则我走敌逐,(敌)胜矣。敌已溃,毋自怯!”,于是,吴璘身披轻裘,驻马阵前,麾军急战。受到吴璘临危不惧的鼓舞,宋军将士殊死冲杀,扭转了战局。金军在宋军上下夹攻之下,终于支撑不住,溃散而逃。万余名原降金宋兵放下武器投降。吴璘将他们悉数释放,来去听其自便。宋军骑兵尾追金军,斩首六百三十,生擒七百。加上在刘家圈战场俘虏的,金军战俘多达数千名。罕札、希卜苏逃入腊家城后,率残兵死守。吴璘挥师急进,包围了腊家城。吴璘指挥宋军猛烈攻城,腊家城旦夕可破。就在这时,南宋朝廷为了顺利达到与金王朝讲和的目的,直接利用驿传,将“勒兵归戊”的金字牌径直发给吴璘,令他立即撤兵班师。吴璘不敢违抗朝命,只得于九月二十八日匆匆解围回师。胡世将闻之,痛心叹息:“何不降金字牌且来世将处耶?”————可见,宋的西线又一次让宋朝廷的那些白痴主和派给破坏掉。吴璘所部班师后,杨政军、郭浩所部的邵隆军仍与金军继续交战。杨政军于十月在宝鸡大败金军,生擒金军万户通检孛堇。邵隆军则干九月底收复虢州后,又于十月攻克陕州。其后,由于宋金第二次绍兴和约签定,双方罢兵休战,川陕战事方又恢复平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05966 工分:20868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宋军在西线作战之——陕西之战统观1140年战局,金军虽重占河南、陕西之地,但却屡遭惨败:在顺昌为刘錡所败,在凤翔为吴璘所败,在淮东为韩世忠所败。。。在川陕战场,金军虽得陕西,但仍有相当的城池堡寨还由宋军所坚守;屯驻蜀口的宋军,兵力强劲,并前后招到原陕西伪军万余人,宋军总人数比金军为多(当时陕西金军约有五万人左右)。1140年七月后,西线宋军部署既定,遂向陕西金军挑战,发起主动进攻,袭扰金军。首先,川陕宣抚司命令坚守丹州(治今陕西宜川)的宋军在知丹州傅师禹的指挥下,发兵千人,使用百艘木船装载柴草膏油从丹州顺流而下,到达河中府,焚毁了金人在黄河上修建的浮桥。接着,又派兵万人,占据陕州、华州一带,以断绝金军交通。为了阻断金军长安与风翔的联系,川陕宣抚司又派王俊率兵四千攻取了兴平、醴泉(在今陕西礼泉东)二县,并进占了武功。七月九日.王俊麾下的统领官辛镇甚至率部进至长安西南白塔寺与金军交锋,并追击溃败的金军,直到长安城下,颇有缴获。金军随后反扑。三十日,金将鹊眼郎君等率五千兵马进攻盩厔,推进到东洛谷。王俊亲率军马迎战。双方厮杀及两个时辰,宋军击破金军战阵,“杀死女真、契丹、汉儿,射死战马,纵横甚众,井夺下器甲、旗鼓、鞍马,追杀二十余里”。当时,只是由于盛夏酷暑,王俊军伤亡较多,宋军在凤翔与长安之间才停止了军事行动。杨政军又向金军发起了进攻。八月十四日一更,杨政派统领官刘兴统领兵马直抵郿县(今陕西眉县)城下,出其不意,攻破郿县。马碛寨的金军前来救援时,刘兴又打了金军一次伏击,击败金军。当宋军尾追金军至清河北岸时,与三千金军援军遭遇。两军血战,宋军将金军及其战马“杀死无数”。二十三日,杨政派遣统制邵俊、统领王喜领兵深入,在汧阳(今陕西千阳)牧羊岭与金军遭遇。结果,金军被宋军击败。九月六日,邵俊、王喜又在汧阳击败金军。九月六日夜,杨政派杨从义袭击驻扎在凤翔府城南蒲阪河的金军。杨从义指挥所部人马,与三千金军在夜色中血战十余阵,杀败金兵。并乘胜劫破金军三座营寨,将其楼橹鹿角放火烧毁,夺到战马五百余匹、衣甲器械无数。黎明时分,杨从义又与前来救援的金军交战。战斗到天明,将金军杀败,追赶十余里方收军回营。十一月,杨从义又在宝鸡大败金军。在此期间,宋军还在会州、庆阳府、华州、商州、陕州等地积极作战,打击金军。其中,陕州作战规模较大。据知陕州、兼节制陕西诸路军马统制吴琦的战报记载:“遣统制官侯信统押忠义水军并诸项官兵,前去河南经营贼寨。八月七日过河,于中条山扎寨。探得山北柏梯谷口有金贼大寨,正当河、解两州要路。初八日夜,劫破上件贼寨,杀死蕃贼二百余人,捉到女真、汉真二百余人,夺到鞍马二十余匹。至天明,探得有解州同知、女真亲作天使会起河、解两州及诸处蕃贼共约七千余人骑,于初十日早,摆拽三头项前来。信率本部官兵向前迎敌,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千户一名、毛毛罕头领数人。其贼退走,活捉到五百余人,战马五十余匹、器甲七百余副,弓箭旗枪甚众。十月二十九日上午时(有金贼于河北会到人马。寻差拨正将李政等前去掩杀),有乌鲁不孛堇等一千余人前来。政等放贼头头,举号鼓,率四下伏兵并起来攻,贼首尾不救,掩杀拥落崖涧。续有贼首宁虎烈孛堇等贼军二千余人救应,交战至酉时,其贼退走。杀死女真千户并毛毛罕头领,夺到战马器甲甚众。”此后,川陕战场上宋军两军仍不时交兵相斗。从1140年五月,到1141年六月的一年间,据川陕宣抚司统计报告称:
“据前后探报计算,(金军)元带河甲军、从军约五万人。自去年五月至今,诸将获捷大小五十次,杀伤及招收敌军约三万人。”可见,金军在川陕战场的损失之惨重。虽然,在此期间,宋军在陕战场也曾遭到失败。但宋方有关记载扬胜讳败,而金方又缺乏有关记载,难以窥视其全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镇守秦州的吴璘丢失了秦州。可见,即使打战出色的吴璘也有表现差的时候,可见南宋绝非如那些小说演义和讲坛史学家说的那样仅仅靠着岳飞等少数1-2个将领。相反上面讲到对金获胜的将领,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历史教科书连吴玠吴璘都不曾讲到,更何况上面这些人。总之,这期间,金兵在川陕战场上损失相当惨重,总共5万兵力,被杀死伤招降3万(即使宋记载有夸大,但怎么也有1.5万以上),而且金被打得节节败退,在这种情况下,宋军完全有能力反攻陕西,收复失地。但是,宋廷却不许川陕宣抚司大举进军。1140年十一月,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曾经上奏朝廷,说:“已遣兵解庆阳之围。乞诏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出兵牵制。”但宋高宗却下诏说;“此未易轻议。凡事有缓急先后,必思而后动,乃可以成功也。”以持重为由,驳回胡世将的请求。白白丧失了一次西线反击的机会,只有西线打好了,将地盘练成一片,才能更好支援东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05966 工分:20868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说道宋金之战,大多谈及的是东线战场,其实西线的川陕战场比之东线似乎更加猛烈。西线现实吴玠指挥,后来是其弟吴璘为主要指挥。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二年,夏仁宗大庆元年)正月,胡世将根据情报分析,认为尽管金国内部不稳定,目前还不能即动干戈,但朝廷也应该尽早做好应变的准备。他将自己的意见向宋廷做了报告。胡世将还请求宋廷给予自己以“随宜措置”的权力,以应付突发事变。二月,胡世将又再次上书,指出形势危急,批驳了所谓“和议已成便可无事”、以及“六路劲兵皆为我有”的轻敌观点,要求宋廷尽快赋予自己“随宜措置”的权力。三月,宋廷也感到战争迫在眉睫,于是下令“川陕宣抚司军事不及待报者,听随宜措置”(10)。川陕宣抚司随即命令郭浩移知永兴军、杨政移知兴元府、范综移知庆阳府、田晟移知渭州、孙渥移知熙州、王彦权主管延安府,并严令诸将迅速到任,做好应战准备。五月,宗弼指挥金军分四道南征,“命聂黎孛堇出山东,撒离曷侵陕右,李成侵河南,兀术自将精兵十余万,与孔彦舟、郦琼、赵荣抵汴”(11)。宋军兵力分散,难以抵御,纷纷望风而逃。五月15日,十五日,长安失陷。胡世将在河池闻报,大惊。这时,右护军进驻陕西各地的约有五万人,而蜀口一带却只有三万人左右;而郭浩、范综、田晟。孙渥、王彦诸人还没有到陕西上任。陕西形势极端危险。胡世将急忙召集诸将到河池,商议出师。吴璘大声说:“和尚原、杀金坪之战,乃璘兄弟出万死破敌阵、时承宣在何许?今出此懦语沮军,可斩也!右护军强半隔限在陕西,未易呼集。敌来,日夜思战。今闻宣抚舍河池去保山寨,失战士心。璘请以百口保破敌!”接下来就是“凤翔之战”1140年五月23日,胡世将命令吴璘任右护军都统制,率军二万赶赴宝鸡,另遣川陕宣抚司都统制杨政、枢密院都统制郭浩为之声援,完成在宝鸡——凤翔一线阻击金军西进的任务,以便被阻隔在陕西的宋军能顺利撤回蜀口地区。二十七日,宋高宗也下诏任命吴璘为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五月二十八日,金将折合率军进攻石壁寨。姚仲身先士卒,奋勇作战,指挥宋军将金军前锋杀散,又乘金军慌乱之机,向金军发起反攻,击伤金将折合,将金军掩入渭水、汧水,使金军遭到重创。六月五日,金军在扶风县驿店镇一带与宋军交战。撒离喝派金将鹃眼郎君率五千骑兵冲击宋阵。宋将李师颜、向起、顾曹等人以骁骑相斗,杀败金军。鹊眼郎君率军败退扶风县城,据城坚守。撒离喝又派出一支人马策应鹘眼一军,但仍为宋军杀败。宋军乘胜攻城,攻陷扶风,生擒金兵117人,首领3人。为了配合扶风攻城,吴璘还派遣一军进击凤翔西城外金军堡寨,以牵制金军。这一期间,郭浩也于六月十七日派环庆总管郑建充、统制高英乘虚攻克醴州(即乾州,治今陕西乾县),活捉金军千户三名(内一名后被杀死),杀死金兵五百余人,俘获甚多。六月二十二日,吴璘又指挥宋军向凤翔发起进攻。清晨,宋将邵仲孚率军潜到凤翔西关城外,踏翻金寨,杀死金兵,搅得金营一派混乱。金军恼羞成怒,索性尽数从东门、北门挥师列队出城,与宋军决战。撒离喝指挥金军,从凤翔城至百通坊,摆开二十余里长阵,轮番与宋军接战。宋将姚仲告诫诸军:“杀贼兵败,不得所级、争夺鞍马!”两军交战一天,鏖战数阵,金军败去。宋军随后掩杀,追逐十余里,颇有杀获、二十五日,杨政又派遣左部统领曹成从汧阳出兵,袭击凤翔金军,也取得了小胜。此后,双方在宝鸡——凤翔之间陷入僵持状态。六月末,鄜延、环庆的宋军已全部集中到泾州(今甘肃泾川)一带,准备由此南撤回蜀口。金廷此时又从河南抽调步兵入陕,与撒离喝会军。由于当时已进盛夏,大雨滂沦,双方都感到行动不便。但撒离喝听说九万宋兵集结于泾州的消息后,便留下步兵和部分骑兵驻守凤翔一线,自己亲率凤翔金军精锐绕道邠州,向泾州进攻。胡世将得报,担心田晟难以抵御,急令吴璘留守渭河南岸,而抽调杨政所部前往泾州一带应援。最后,径州——渭州之战,宋军虽败,但田晟、杨从义等将毕竟带回了为数不少的人马;金军虽胜,但伤亡较重,无力再进攻蜀口,只得退回凤翔。而宋军方面,由于渭河南岸运输困难,粮食垂尽,大军也只好撤回四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7条记录]&分页:
&对南宋和金的几场典型战役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黄金大炮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