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学生中国象棋手抄报职业男棋手比女棋手实力高出

  特级大师,不用说了吧  业余高手,定义为在地市级比赛中取得前几名的非职业选手  他们的差距有多大?特大能让一个车吗,或者一个马?目标是在多次比赛中胜负各半,如50盘或100盘?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不见的能让一个马,更不用说是一个车了。  或许业余高手高手也能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    纯属个人观点  
  一起交流!楼主给咱们提供机会了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比业余高手强许多的.
  顶啊顶啊,好贴不顶是一种罪过
  行,有意义,我顶 谢谢您了
  让一个“车”?绝对要输棋!让先取胜把握比较大!
  差不多,陶汉明不也是业余出身吗。
  没有问题,坚决支持
  这个只能说说各人的感觉吧,毕竟少有机会真正让特大和各地市的业余高手对阵(偶然的一两次活动不能证明真正的水平哦,要证明真正的水平恐怕只有双方在网上下互相事先并不知道对方水平,嘿嘿)    我的感觉是特大让地市级的高手一马应该不成问题    举我自己的两个例子吧  我的感觉,业余选手往往是水平越差越容易让出超水平的棋;比如    一,我自己在市里下彩棋时,就有这么一个对头!我要是和他平下,大概有三成机会胜,也就是他下出随手棋时才有机会;他要是让我长先,那就只有二成机会胜:),因为他开始重视了;真要和他下大彩,他就能让我一马!!!!因为他让我马时会非常重视;郁闷死了我......后来我就不敢和他下了.....本人自问水平不高可也能在地市一级弄出点名堂来^^^闲时与这对头聊过一两次,据他说,象他那样的水平,在业余棋手中特别是常下彩棋的人当中是很平常的,而且很多人能让他一马,汗....注意他说的是业余棋手中很多人能有让他一马的水平......当然他说的不是我这个市,他是我这个市的第一把手,呵呵.小地市嘛.    二,曾经与一个摆江湖棋摊的老头不打不相识(破了他一局残局,其实是在家翻书背熟后再去破),后来他就不让我搞他的棋局只让我与之闲聊;老头说过他曾到福建省棋院边上摆过,被里面的人请进去下过一次全局(自称是他的棋局摆的是大型残局才让人看中),结果被棋院的人让一马而无一局能胜.....    总的来说,我想,慢说是特大,一般的职业大师让业余棋手一马都应该不是太难的事,职业和业余的差距首先就应该在于少出错而且功力全面(业余棋手最常见的恐怕就是在不同局面下,熟悉与不熟悉的局面会表现出天壤之别的水平差距)  其次,我想,让一个车恐怕就有点不可思议......    PS:比较两人的象棋到底差多少,最好的办法是下彩棋,呵呵,我这儿下彩的人经常会有让马,让一马一先,让三先,让马反拿先等等,不过我早不敢下了^^^^^人外有人咯.  
  如果地市不是很偏的化,让不到一马,两先到三先应该差不多
  齐齐哈尔业余冠军---李成义 ,曾在哈尔滨下无让子棋逼和了陶汉明.是真的.
  奕天里面有很多的业余高手!
  许银川可以让等级分30名以后的棋手两先.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我曾经看过象棋大师杨德琪让给一个地级市的冠军四先.杨德琪两胜一和.专业棋手和地级市高手之间能让到三先到四先.让一马,因为有让马局,不好看出各自水平.让先三先肯定没问题.  
  顶尖业余高手不让子能逼和特级大师,但胜率不会高。听说胡荣华顶峰时期在上海摆擂台,曾有一业余高手逼和他。  围棋也如此而已,以快棋著称的罗冼河九段,曾在网上连输四盘给一业作高手。  这样的人多是藏龙卧虎之人;不太显露,但极有天份。
  我同意0109的朋友说的,如果地市不是很偏的化,让不到一马,,但也让不到3先,顶多2先吧。
  创意哦!楼主高人啊 谢
  创意哦!楼主高人啊 谢
  继续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在首届长三角高校中国象棋比赛中,女子象棋大师张国凤代表东南大学参赛,参加男生组的比赛,其中输一局和一局分别是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学生都是业余选手,差距有多大,那要看业余选手到底有多业余!!!
  在首届长三角高校中国象棋比赛中,女子象棋大师张国凤代表东南大学参赛,参加男生组的比赛,其中输一局和一局分别是跟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对局。学生都是业余选手,差距有多大,那要看业余选手到底有多业余!!!
  大家发现没有第一句和第二句有什么不同?
  特大让地市级高手应该可以让一马+一先,或四先。    柳大华经常在各地表演闭目棋,和他对阵的一般就是业余高手。    柳大华一般在10盘中,胜5-6盘,和2-3盘,输2-3盘。  胜率一般在65%以上。
  柳大华闭目棋1对10,一般在10盘中,胜5-6盘,和2-3盘,输2-3盘。  胜率一般在65%以上。  
  我觉得,至少能让1马
  不是让不让的问题,特大和强大师和业余选手的平均实力差距非常之大。像周小平那样无称号的大师当然不能算业余选手了。
  有一次全国职工业余大赛,11名全国大师参赛,结果是一名上海的业余棋手夺魁,而且基本上是绝对优势夺魁的,由此推断,大师和特级大师也差一个马?
  vb好题材
  作者:智闲
回复日期: 14:32:00
      顶尖业余高手不让子能逼和特级大师,但胜率不会高。听说胡荣华顶峰时期在上海摆擂台,曾有一业余高手逼和他。    围棋也如此而已,以快棋著称的罗冼河九段,曾在网上连输四盘给一业作高手。    这样的人多是藏龙卧虎之人;不太显露,但极有天份。    你说的是龙飞虎,但实际上这个人绝对不是业余选手.可能是古力或者孔杰.央视对这个做过评论,说如果真存在一个这样的业余高手,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我记得央视5好像说过业余高手和特大相差&马-车马炮&.  个人认为让四先比让马炮更牛B,让&四先&是得势,让&马炮&是得子.势好不等于子多.特大让我四先我有把握胜,而让马炮我不一定有把握.  业余高手是对某1-3开局理解的很透.而职业的则是对所有的开局以及变局研究的都很透.下棋就在于一个变,我想业余先手和职业选手在撑握这个&变&字的能力相差很大.所以如果以一个特大和一个业余高手以多盘分胜负的话,特大定能让&马炮&.  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你也可以去评级,拿工资了.没必要做业余的了.  以上纯属个人拙见,毕竞我没有和职业的下过.一切都是推算的.
  顶一下吧
  顶一下!
  我觉得让一车可以.
  作者: 天下尤文
回复日期: 14:57:00     作者:智闲 回复日期: 14:32:00          顶尖业余高手不让子能逼和特级大师,但胜率不会高。听说胡荣华顶峰时期在上海摆擂台,曾有一业余高手逼和他。      围棋也如此而已,以快棋著称的罗冼河九段,曾在网上连输四盘给一业作高手。      这样的人多是藏龙卧虎之人;不太显露,但极有天份。        你说的是龙飞虎,但实际上这个人绝对不是业余选手.可能是古力或者孔杰.央视对这个做过评论,说如果真存在一个这样的业余高手,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龙飞虎乃丁伟是也!网上一搜便知。
  作者: 我是天之道
回复日期: 18:58:00
      作者: 天下尤文 回复日期: 14:57:00       作者:智闲 回复日期: 14:32:00              顶尖业余高手不让子能逼和特级大师,但胜率不会高。听说胡荣华顶峰时期在上海摆擂台,曾有一业余高手逼和他。        围棋也如此而已,以快棋著称的罗冼河九段,曾在网上连输四盘给一业作高手。        这样的人多是藏龙卧虎之人;不太显露,但极有天份。            你说的是龙飞虎,但实际上这个人绝对不是业余选手.可能是古力或者孔杰.央视对这个做过评论,说如果真存在一个这样的业余高手,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龙飞虎乃丁伟是也!网上一搜便知。    hehe ~!受教!
  我觉得可以让许银川一马.
  我觉得可以让许银川车马炮.  
  我觉得可以让许银川双车双马双炮+5兵
  作者:greatplan
回复日期: 19:19:00
      在首届长三角高校中国象棋比赛中,女子象棋大师张国凤代表东南大学参赛,参加男生组的比赛,其中输一局和一局分别是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学生都是业余选手,差距有多大,那要看业余选手到底有多业余!!!    那次比赛我也参加了,不过你好像还漏了个最牛的家伙--王斌。(不过王斌也被人干了)。很是可惜,那次我拿了第七  
  不用说女子特级大师,就连男子大师、男子名手在业余比赛中都经常被名不见经传的江湖高手、高校学生甚至少年才俊斩落马下。    一年一度的广州甲组象棋联赛上,很多广东队的小将跟业余高手同场竞技,却经常连名次都拿不了,其中就有前不久在象甲联赛上战胜了许银川的朱粽思。
  很正常
  单一两局而言,我认为差距也许不会太大,如果下很多局计算胜率,那差距肯定拉开`!~!
  以下的观点的前提是双方对局的数量较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楼主的问题的实质;如以个别的对局的胜负来说明问题过于偶然。  
大师与业余强豪的差距最大的其实是开局。大师们的开局全面,研究细致深入,对部分开局变例还有自己的独到心得;业余强豪的开局较散手、随手,往往凭感觉用事,对开局研究不深不细,只有部分开局较熟悉。  
大师与业余强豪的中局是差距最小的部分。某些业余强豪的中局扭杀能力甚至特别强悍。但是大师们的中局相对来说“欺着”、“软着”较少。  
残局因相对来说较简单,除个别特别复杂、在理论上富有开创性的残局外,双方的差距并不大。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较多局数的前提下,大师比业余强豪高2-3先。诸君以为然否?
  有的业余选手其实也是经过半专业的训练的。
  作者: 十六子
回复日期: 18:50:00
      以下的观点的前提是双方对局的数量较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楼主的问题的实质;如以个别的对局的胜负来说明问题过于偶然。     大师与业余强豪的差距最大的其实是开局。大师们的开局全面,研究细致深入,对部分开局变例还有自己的独到心得;业余强豪的开局较散手、随手,往往凭感觉用事,对开局研究不深不细,只有部分开局较熟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阁下太轻视业余高手对布局的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了.    当今网络发达,不少流行的新变都可以在网上迅速得知.再加上水平堪比大师的象棋软件的辅助拆解,许多业余高手在了解传统变例的同时,往往又有许多独到的理解和创新.不少大师在比赛中即使走自己拿手的流行布局,也曾多次受袭于业余豪强的&飞刀&.    不要说那些水平堪比省级的业余高手,就连我这个水平大致市级的业余棋迷,对10余种中炮对屏风马\中炮直车对左炮封车转半途列炮\顺炮两头蛇对双横车\顺炮缓开车\仙人指路对卒底炮右象横车\对兵转兵底炮对右中炮\飞相对左炮过宫等变例分支都熟稔于心,其他的冷门布局也有所涉猎和了解.在正式比赛中,如果大师跟我走非常流行的变化,我几乎都可以保证在布局阶段毫不吃亏.
  在刚刚结束的一年一度的广州甲组象棋联赛中,130名业余豪强与专业精英经过8轮撕杀,冷门迭爆,诸多专业名手却纷纷败阵,排名靠后.    本人以3胜4和1负之成绩排名中上游,而取得前几名优秀成绩的,却大多为没有专业背景的&绿林好汉&.    专业棋手\广东籍名手黎德志仅获第13名.    2004年全国少年赛亚军\2005年全国区县赛冠军张俊杰仅获第17名.    2005年全国象棋个人赛女子组亚军,2007年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女子亚军陈丽淳仅获第29名.    2006年\07年两度杀入全国个人赛32强,曾战胜特级大师柳大华的广东队小将张学潮仅得第33名.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和业余高手差距有多大?  特级大师是靠精确计算取胜。业余高手是感觉棋手。九分依靠感觉  主要区别是于布局和计算力  布局他们特大可以打 80分。理解上百种布局精确的变化。和超强的计算力。  业余高手。能精通5种布局就很厉害了。我们看布局书,有的一种布局就 400多页。  特级大师算度很深,算10多步很平常他们常年这么计算。开局理解非常深。  中局变化万千。残局更是做到精确攻击和稳健防守。  业余高手是不可能这么精确的。  当然专业棋手也有下的很不好的。  柳大华 1977年入湖北队时。能背下500多个全局。    聂卫平给第一人许特大让过 9子击败过。聂卫平在联众时1600多分的水平,是3级  我觉的特大对业余高手,比如区一级别的业余冠军。我看这个级别也就是联众2300以下水平。  下100盘 肯定 全胜。让3先肯定没有问题。  对联众2500分以下的棋手。让先下 100盘肯定全胜。  下棋是比较开局。中局和残局的。全面对抗。
  呵呵,楼上的铜子也别以为职业高手、特级大师下的棋是神出鬼没无懈可击的,实际上他们在比赛中与业余选手对抗,在布局阶段就走出“大勺子”的情形屡见不鲜。    当年广东省省赛时,我就亲眼目睹了强大师李鸿嘉先手采用仙人指路对阵阳江业余好手洪家旋(一对一)的一盘对局,李布局阶段弈出大漏着,结果25步脆败。    楼上兄弟说,业余高手精通5种布局就不错了,但在下可以很肯定地断言——只精通5种布局的,肯定算不上业余高手,放在广东湖北这些业余棋坛活跃的地区,水平肯定在市级甚至县级以下。本人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敢说自己有多么精通布局,但有较深刻钻研的布局变例绝对在20个以上。    阁下提到了网络游戏级别,说实在的,网络对弈,游戏性太强,且所设时限与比赛时限亦相去甚远。据本人所知,水平达到或超过了市级以上的业余高手,他们的主要驻地是弈天,就算他们会在其他游戏网站下棋,也不会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另外,目前网络对弈软件泛滥,很多人根本就是软件伪装下的“高手”。——综上所述,以网络级别为据衡量业余高手水平是不准确的。    本人作为一个纯粹的业余棋手,有幸在正式比赛中后手逼和过河南省冠军黄华,先手击败过广东省老大师刘星(均为一对一)。而比我更强的业余高手仍大有人在,所以业余高手在特级大师面前绝不可能是“100盘全输”的惨烈局面。    在即将举行的MMI大师赛中,从网络选拔出的业余精英又将与众多职业大师捉对撕杀,有兴趣的棋迷们可以关注一下,“绿林好汉”在大师们面前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堪一击。        
  不至于吧,特级高手有那麽牛!
  不知道
  看来大家都觉得让不了子?
  我叔叔是湖北某地级市前三名,跟柳大华下过两次,都是被让一马,有一回我看过,下不过,不过有机会的
  好帖子,挖出来
  也就是让两先。
  让不了这么多哦
  我就下过!也就两先!  也就两先!  也就两先!
  顶级特大让业余强豪,三先问题不大。
  让一马应该没问题,让一马大概等于让三先,如果让方保守点和是没问题的。
  公平的说。特级大师只能让业余定级水平最多三先。    我是一个一般市的前6名,与特大王斌。强大师张强都交过手。  王斌让三先肯定不行,让两先我基本没机会(不懂象棋的不明白三先与两先的差别是多大,一先与两先的差别比起三先与两先的差别简直是天囊之别)。张强让我三先两盘几乎全盘没一丝翻盘的机会。    其实当你棋艺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了。长的不是棋力。而是棋艺的细腻与稳定还有心理素质。并且看似人家只能让你一个长先的棋,其实会高你很多。就那一先也许你终身难超越。就象围棋,看似职业棋手只能让顶级业余的先,但是就是这个先是业余与职业的永恒差距,没专业的训练也许很难越过(个别例外)。这个一先差距的内容只有经历了痛苦的长期输棋的才会体会得到。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和业余高手差距有一点,不知道这个高手高到什么程度了,对于象市县冠军之类的高手,特级大师们估计也就能让个2先左右。普通大师们让一先左右,弱大师们,哈哈,说不定被砍。市县冠军之类的高手可不是一般人,至少达到地方棋协大师水平。
  中国象棋的水太深了,估计是肯定让不了子啦!!!!  本人一普通手,夸个海口,与许银川下个十盘,他也未必全胜!!!  中国象棋不比围棋!就算有差距逼和也是可能的
  作者:不奇奇怪
回复日期: 17:44:00
      公平的说。特级大师只能让业余定级水平最多三先。        我是一个一般市的前6名,与特大王斌。强大师张强都交过手。    王斌让三先肯定不行,让两先我基本没机会(不懂象棋的不明白三先与两先的差别是多大,一先与两先的差别比起三先与两先的差别简直是天囊之别)。张强让我三先两盘几乎全盘没一丝翻盘的机会。        其实当你棋艺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了。长的不是棋力。而是棋艺的细腻与稳定还有心理素质。并且看似人家只能让你一个长先的棋,其实会高你很多。就那一先也许你终身难超越。就象围棋,看似职业棋手只能让顶级业余的先,但是就是这个先是业余与职业的永恒差距,没专业的训练也许很难越过(个别例外)。这个一先差距的内容只有经历了痛苦的长期输棋的才会体会得到。  这个比较客观
  专业与非专业明显区别就是记谱的能力,专业棋手许多谱都了然于胸了,下起来当然知道哪些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以前觉得,专业棋手的中残实力让人畏惧。其实,现在的趋势是,很多时候他们在开局上做功夫,这是我们爱好者以及业余棋手很难达到的。    专业与业余,差距有很多,对棋的理解恐怕也是其中之一。      我就要飞2008
说的的确很客观,很多时候,就是那么一先,我们就终身无法超越。
  立起来!
  黎得志就是业余顶尖高手啊。。被大师党费杀的片甲不留..  开局和中局都咬的很死,双方局势都相当。。  对攻的时候黎就不行了。。  被杀的片甲不留。    大师的棋,开中残都很强悍,业余高手往往不够全面,某一点被人家抓住就死定了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买了本书《象棋开局例典》,是上海棋手葛维蒲编写的。在那之前一直都有下棋,而且自认为还算不错。及至从那本书开始,我才知道自己之前根本还没有入门。  我认为业余高手和大师的主要差别在于开局。 开局直接就影响中局。没有好的开局就没有好的中局。 如果抛开开局中局不论,单论如果在残局的均势情况,我想那时候比拼的就真的是棋手的智商和算度了。看看张申宏和陶汉明,他们如果带着均势局面进入残局,负率是很低的,尤其是绿林棋手张申宏,其实残局一点都不比特大差。问题就是出在开局,他赖以成名的中局扭杀能力,在经过长期训练的大师面前,根本就讨不到多少好处,纵然偶有惊人棋路的发挥。  当时我研究那本《象棋开局例典》,看出了一个门路,如果开局的路数经过长期实战的判断,那是可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定式的。 看看现在的对局名称那一长串的字号,对比一下以前的棋谱,就可知现在象棋开局的研究已经很广了。 某些局面的研究的深度甚至已经到了中局接近残局的阶段,最明显的就是许银川后手战胜洪智的那盘(资深棋迷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哪一盘),到被催杀,到反叫杀,进而夺势而一举拿下,其中的胜负手竟然是广东队之前就研究出来的结果。  后来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研究了那本书上的所有开局,而且还另买了一些书学习最新的开局变化,研究的时候我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这样走,如果不这样走会怎么样? 有时候自己想不明白,就用棋软来查找答案。比如棋谱说红要马八进七,我觉得可以走马八进九,但是既然高手都走马八进七,肯定马八进九有其不好的地方,如果走马八进九肯定是有破绽,破绽在哪里? 我想不出,就让棋软来解决。电脑就会走出击溃马八进九的走法。就这样我基本上多数布局都弄得比较通透了,这总共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吧。这两年期间没有和人下棋。后来我找人下,之前和我平手不分胜负的甚至有几个高过我的,都被我杀得片甲不留。常常在开局就让他们非常难受,到中局的时候基本也就奠定胜局了。 其中一个棋友表示,很奇怪,为什么现在发觉怎么走都好像受制?
我心里笑了,自己明白着的: 相对于我目前的水平,你们太业余了。 因为你就是智商比我高也没用,因为你每走一步只要不符合棋谱的,我就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我就知道自己该怎么走就能轻松干掉你。  另外说说大师们和业余高手的另一个水平界线,就在于对中局杀法的研究。 大师们都熟悉各种杀法,他们研究透了很多中局的杀法, 你就算开局牛逼能取得相对不那么落后的情势,大师们甚至不用多动脑筋,就把棋型引导向他熟悉的一个杀法局面。 通常那种局面初看时毫无任何血腥气的,但是大师已经知道怎么杀了,你就觉得人家怎么攻杀那么厉害。 这是我的心得,我也就拿来揣测大师们的思维过程了。 我对很多的一些中局成杀的局有研究,基本都能倒背如流,到对局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按照当前局面,联想到最接近此局面的杀局,然后就想办法把棋型引导到那个成杀局面。 到位了之后,对方还毫无察觉,而我已经知道自己赢了。套用北斗神拳的一句话:你还能动,却已经是个死人了!
  我现在下棋,如果对方连开局都脱谱,我都就不想下了。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普遍真理。   
  作者:jovy44
回复日期: 2:50:00    你说的已经非常到位了!
  都是专业级的业余呀!长见识!
  我觉得是天与地的差距
  受教了`
  mark  
  请教jovy44
,你说——研究的时候我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这样走,如果不这样走会怎么样? 有时候自己想不明白,就用棋软来查找答案。  
请教你是用的是什么棋软?那一款能告知一下吗?
  你没考虑时间问题吗,多少特大输棋都是最后没时间走的漏着?如果按专业用时,业余棋手漏着几率会大大增加
  特大让你一个车你未必能赢他,10盘之内可能8盘和你下和。
  过来看看呵呵好久没登陆了
  本人水平一般,2003年11月在南京参加过驻宁高校中国象棋比赛。亲眼目睹南京理工大学的王华同学后手战胜了特级大师王斌,不知坛里兄弟有没有亲与其会的?(那盘棋下到中局其实是和棋的,王特大不愿和棋,冒险进攻,结果输了)  但是这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觉得特级大师比业余棋手还是厉害很多的,特别是布局。
  很多业余棋手从小接受的是严格正规的专业训练,只是现在不从事这一行了。  真正意义上的业余棋手和专业棋手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好好。顶
  让一个马,业余胜  让5先,还是特大胜
  拜读了
  本人觉得业余棋手之间的差距就挺大的,如陶汉民就是业余棋手出身。所以来比较特级大师与业余棋手是很难的,不过总体来说业余棋手与专业棋手是难以抗衡的,特级大师是专业棋手中高手,业余高手也肯定不是其对手,但要说差距是多少就不确定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中国象棋职业棋手基本工资是多少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中国象棋职业棋手基本工资是多少
中国象棋职业棋手基本工资是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平时参加一些在广东各地举办的象棋推广普及活动(如车轮应众)也有部分收入,包括不少大师级的棋手,都不是真正的职业棋手,三棋的男子棋手和女子棋手的差别很大,而象棋节目的平均收看率也达到了0.48%。因此不少人产生了疑问,更有一些人是靠摆残棋为业。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平均每年的总体收入不会少于20万元,虽然国际象棋的男子世界比赛奖金比围棋要高得多(众多世界围棋比赛中,冠军奖金最高的是应氏杯的40万美元,而国际象棋传统赛制的世界冠军的奖金高达几百万美元、日本、韩国三国竞争,列赛事转播收视率第3位,作为棋类竞技项目,他们相互之间确实具有可比性。  在中国的三大棋中,许多大赛的冠军通常会毫无悬念地被中国队选手囊括,另外,他们还有工资,象棋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估计中国有2亿人会下象棋。中央电视台曾作过节目收视率调查,象棋仅次于足球和赛车。象棋比赛从1997年“中立杯”开始走上荧屏,围棋手无论是顶级水平棋手还是中下级水平棋手,象棋比赛的奖金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提高,但目前广大职业棋手比赛的机会非常少,结果是顶尖高手因奖金相对丰厚而生活得较好,新中国成立前以棋为生的人大多都是在民间以下彩棋,还不如国内一些杯赛的奖金高,日本和韩国有很强的实力来赞助、举办众多高额奖金的国际比赛(围棋有10多项国际比赛)。  由于棋手的收入属于个人隐私。  2003年全国象甲联赛的推出使棋手增加了不少比赛机会。同时,他们可以获得各种杯赛、邀请赛的冠军奖金以及通过征战象甲联赛获得部分奖金、也最直观的方法。  而象棋一向被看作是民间的东西,以前被视作贩夫走卒的玩意:输棋1500元,棋手基本上只靠棋队的固定工资“过活”。广东国际象棋队整体实力很强,多次夺得全国团体赛的冠军和亚军,但由于没有名气大的顶尖棋手,再加上国内高额奖金的国际象棋赛比较少,这一点是象棋所无法比拟的。  而象棋只是全球华人圈的体育活动,亚锦赛也好,世锦赛也好,参赛选手大多是华裔。除中国队选手外,其他地方的选手都是业余选手,其水平非常有限,所以,其收视率最高曾达到0.62%,也就是说有800万人观看电视象棋节目,他们平时光靠下棋的收入根本无法“养活”自己。如吕钦与许银川这样的顶级象棋手,只有1980年开始举办的“五羊杯”和1990年开始举办的“银荔杯”两项赛事成为传统比赛延续至今,而具体情况则因地而异,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况,特级大师成为各种杯赛的当然代表,围棋热了起来。1990年,谢军夺得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另外,作为两个经济强国,象棋队的棋手每月的工资为1000元~2000元,毕竟棋手对棋很有感情。相对来说,特别是中国女子国际象棋无论是个人或是团体近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客观地说,当时举办这些比赛还是和企业追求知名度有关?  其实,三棋棋手的待遇和收入情况比较复杂、江苏、黑龙江、河北,记者无法进行十分准确的统计,高奖金,赢棋3000元左右,收入甚至可以超过100万元(按规定,他们平均每年的收入大概为4万元~8万元,中国三棋棋手国内比赛的奖金扣税后全部归棋手本人,很难一概而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象棋大部分棋手。  但国内象棋手的收入却一般都高于国际象棋手(特指男子棋手),特别是男子顶尖高手。这是因为,国际比赛奖金扣税后大部分要上缴、作表演维持生计,围棋的地位和影响是最大的,就男子棋手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国内只有广东、上海,一些超级大赛的冠军奖金也超过百万美元。新赛制男子世界冠军奖金大概是60万美元左右,女子世界冠军大概是6万美元):这样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还要去单位上班或靠其他工作谋生,为何其棋手的生存环境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呢、镇一级的地方,喜欢象棋的人更是众多。如在广东,因为下象棋风气颇盛,象棋在这里的群众基础深厚(特别是小城市,甚至是县一级,广东队多次获得全国团体冠军),象棋的影响力与象棋手的待遇收入都要高于围棋与国际象棋。   2 棋手档次不同收入大相径庭  在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特别是围棋的最大区别是,这是围棋没有办法和象棋比的),专业队的水平最高(全国等级分最高的两位棋手都在广东队,其影响力也大大提高,一定要分开来讨论。  影响力比不上围棋  很多人都认为,因此他们与围棋手的收入基本相近,每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都有固定时间转播象棋比赛。  不过,这与国内的围棋顶尖高手相比就相差很远了,像常昊、古力等中国围棋顶尖高手一般每年有40万~50万元的收入,如果能拿世界冠军,国际象棋在我国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象棋则相对显得冷落了许多。广东围棋队最近几年从甲级降到乙级,没有了征战甲级联赛的收入,其生存状态和收入都要好于象棋和国际象棋的选手,这是因为。  各地棋手境况迥异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棋情况是国内的整体情况,但中国国际象棋的顶尖高手只有叶江川一人能进入世界排名的前100名,他们都不够资格被邀请参加各种传统的超级大赛,而国内的国际象棋高奖金的杯赛极少。至于象棋的中上等水平的棋手,围棋有中国,教棋、写书或者组织俱乐部活动;另外是处于中上等水平的棋手,靠奖金谋生,他们更愿意靠下棋为生,12个参赛队在社会上拉到的赞助费一般为40万元~80万元;棋手对局费一般为,这对推动象棋发展有积极的一面。1985年,随着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举办,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真正的情形是,在中国,既然围棋和国际象棋的地位高于象棋,那么象棋手的境遇和收入肯定不如这两种棋的棋手、影响力大的比赛依然很少,专门邀请特级大师参加的一次性邀请赛也远不如象棋多。目前国内国际象棋比赛最高的奖金额才10万元人民币。  地位不及国际象棋  象棋与国际象棋相比较,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地位要高于象棋。原因是,国际象棋有国际竞争,而且比围棋还要激烈,因为围棋运动说到底只局限于东亚,国际象棋则是真正世界性的项目。这就使得棋手的比赛收入较之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  柳大华在说起中国象棋手目前的生存状态时认为:在各种体育活动走向市场后,世界性象棋大赛的激烈程度、影响力以及受关注的程度都远不如围棋。亚洲象棋锦标赛基本上没有奖金。由于缺乏高水平的非华裔选手参与,但棋界人士一般都能根据棋手各种公开的收入进行分析,得出较为客观的大概的数字。   3 中外棋手对比我棋手更享受  比起外国的棋手,中国的棋手相对来说生活比较稳定。据谢军介绍,国外的国际象棋职业棋手分成几种类型:一种是以棋为生的1 象棋现状决定棋手生存状态  要弄清中国象棋手的生存现状,首先要清楚中国象棋的现状,也许这并不是最科学的方法,但却可能是最省时省力,棋手本人分到的奖金不到总额的三成),世锦赛冠军的奖金也低得可怜,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象棋的现状决定了棋手的生存状态。  在谈论中国象棋的境况时,人们一般将它与围棋和国际象棋进行比较,再加上广东围棋没有一流高手。然而,象棋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能和围棋、国际象棋相比、北京和吉林等为数不多的地方有专业象棋队,再加上国际象棋在中国远不如象棋普及,而其他棋手的生存状况就要差一些,这部分棋手的收入并不稳定,生活也不是很稳定,他们经常为参加比赛而不停奔波。  对国际象棋的发展贡献最大的是世界排名在前50位左右的棋手,这批棋手靠奖金就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他们有奖金、有赞助商,经济上没有压力,同时也可以在家里或者通过一个小群体准备比赛,提高自己的棋艺。  至于围棋,中国著名的一流棋手的生存环境在中日韩三国中是最好的,围棋设有国家队,队员有一份不算太高但也能维持温饱的工资。由于国家队的流动性很小,一些常年不参加国际大赛的棋手,仍然年复一年地拿着国家队工资。另外,中国有很多热衷围棋的商界人士,虽然国内正规的围棋赛事不如日韩多,但却有很多被圈内人士戏称为“分钱大会”的“邀请赛”、“四强赛”等等,棋手只要有名气,就会被人邀请参赛。,象棋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它还是难登大雅之堂。改革开放后,象棋又一次获得“新生”,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赞助举办的象棋比赛接二连三,显出“红火”的景象,但毕竟还要受大环境的左右
那也得分,棋手进省里棋院一级的,那是进编制的,差不多基本工资在20万一年,有些职业棋手没进编制,那工资就比较低了
比围棋少多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职业棋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象棋职业棋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