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圈神界危机1.2前尘往事事:三次著名对喷触动了谁的利益

&p&&b&掌握学术的优越感和通俗气的目空一切都是非常可笑的。《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相当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在国内通俗写史中堪称一流。&/b&&br&&/p&&p&&b&为什么当年明月能写的这么成功,原因大概如下:&/b&&/p&&p&1.当年明月深谙网络用语,在用语方面无拘无束。《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语言非常幽默诙谐,读来就如同在看帖,对很多人来说,全无读书的艰涩感和无聊感,很容易被它网络时代的语言抓住内心。&/p&&p&2.当年明月文笔出众,我想这点毋须否认。明朝波澜壮阔的276年,复杂场面无数,当年明月却能游刃有余、详略得当地全面展开明朝漫长的画卷,自如地写下这一朝代从宫廷阴谋到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幽默诙谐自然中又不乏严肃真实。谋篇布局的一流,让这本书读来极为顺畅,大呼过瘾。&/p&&p&3.当年明月很善于抓住人们的逆反心理,提出很多与传统史观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此来钩人胃口。大家喜欢看的是“历史原来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历史是什么样”,对传统观点和认知逆反越激烈,人们越爱看。《明朝那些事儿》里这种写法其实很普遍,对英宗、武宗乃至万历等的看法都与众不同,对东林党的描述更让很多人大吃一惊。这样一套书写下来,不仅满足了大家的求异心理,而且也可以在平常吹牛时满足“你们根本不懂,历史原来是这个样,我知道的才是正确的”。&/p&&p&4.朝代本身的问题,中国人熟悉的是汉唐清,明朝在大众之间的存在感一向较低,很多人对其的印象大概仅限于朱元璋、黑暗腐败、魏忠贤、崇祯帝、李自成。当年明月此书一出,大大填补了人们认识的空白,对之前知道越少的领域,大家兴趣越浓厚,又写的这么易懂,当然要捧。而且知道的人越少,越容易得到人们的知识满足感。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而由此衍生的皇汉主义大行其道,更是反过来推动了这本书的影响力。&/p&&p&5.很好的满足了通俗写史的任务。《明朝那些事儿》从头到尾,写的不仅好看,而且涵盖了明朝大部分政治事件,从后宫阴谋、政治争斗到征战攻伐,样样皆有,看完以后你总能对明朝有个大概认识。对于普通人来说,达到这个程度足矣。&/p&&p&&b&为什么不是历史学者写出来的,原因大概如下:&/b&&/p&&p&1.历史学的研究是非常专业化的,专著与论文有着非常严谨的规范和精细的研究题目。这就决定了历史学著作的艰涩难懂,距离圈外人相当遥远,内行不是写给外行看,外行看不懂也不想看。&/p&&p&2.学术思维定势的限制。习惯了论文书写规范后,很少有历史学专业人士下笔写文章不受规范影响,纵使要写通俗普及类著作,下笔也不自觉地含有浓郁的学院派气息。我自己也尝试写过些普及文章,即使我再提醒自己,还是不免含有一股学术气。所以对大部分历史学者来说,即使写通俗读物,也不会写的像当年明月那般接地气,可以自如地使用网络语言。此外,学术共同体内存在诸多束缚,有些背离传统观点过远的观点,历史学者不敢轻易提出,否则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影响自己的饭碗。&/p&&p&3.历史学者的严谨精神。圈外的通俗读物作者很大胆,什么都敢写,有些地方打个哈哈混过去,有些地方全靠天马行空的想象,你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但历史学者经受学术训练之后,对任何问题都不敢马虎应付。即使是写通俗读物,也要力求不出纰漏,句句都有史料支撑,有问题也要广泛求索进行一番考证。这就导致圈内人写一篇普及读物的时间,人家估计都写了一本书了,而且圈内人那些繁密的考证,一般人又没人愿意看。&/p&&p&4.国内历史学术圈存在鄙视历史普及的风气。中国史学界其实离大众的距离相当遥远,这点在年轻学者中还好,在中老年一辈中尤其严重,对历史普及不屑一顾,认为那都是浪费时间、浪费学术精力,你写他还鄙视你。这就导致了大家对历史普及不热心,你就是想写,写出来也不免在圈子里获得些骂名。别说写书了,就是某位有名的先生上电视节目讲了讲,鄙院的某位老先生还要把他批判一番。&/p&&p&5.历史学者没有精力去写普及读物。文债压身,各种论文如山压来,职称项目压迫下,哪来的时间写普及读物。就像我上一点说,年轻学者其实是不反对历史普及的,但年轻学者负担最重,被压的喘不过气来,那是有心普及无力实践。&/p&&p&&b&这层楼里的诸多答案其实都过于偏激,一方是对《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普及写史嗤之以鼻,专业知识优越感强的惊人;要么是把历史学界一顿黑,认为学者不过是一堆不食人间烟火的腐儒,观点狂妄的惊人。其实两者大可不必,公共史学是一个应该坐下来好好讨论的问题,绝不应该非黑即白,对立严重。&/b&&/p&&p&&b&史学研究不该与社会分道扬镳,将历史研究的成果用通俗的方法展现给大众,是历史学界责无旁贷的义务。&/b&这点欧美史学界做的比我们强得多,历史学者所著的优秀普及读物非常普遍,国人耳熟能详的《万历十五年》自不必说,诸位也可去找《马丁·盖尔归来》、《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等西方史学名著,看看面向大众的趣味可读性和历史研究的深邃是如何结合为一体的。但是在中国史学界,这方面可以说是非常不足,学者写普及类读物的少,写的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么历史知识的传播领域就成为了一片空白——一方面,历史知识的受众面非常广阔,但需求的程度大多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历史知识的主要占有者历史学者不来写普及读物,即使写也难以让大众接受。这个空白不可能长期存在,以当年明月为代表的一批圈外历史普及者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p&&p&他们不在圈内,没有历史学共同体内的种种束缚,挥笔自由,善于迎合大众,而且写起来无需担心条条框框——可以随便写,因为什么都可以算作“我个人”的解释。坏处是这一群体良莠不齐,部分下三滥普及著作的横行导致了地摊货的泛滥;但其益处仍然不可抹杀,先前留下的空白被填补了,大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得到满足,历史的热度在国人之中也常年不衰。对历史学科来说,其益处更不可小觑,一门学科想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会断绝的人才供给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如果没有这一轮历史热,高高在上的历史学在常人眼中极为枯燥,报考这一专业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届时历史学有可能出现人才危机。若想保证有人入门中,要先保证有人去喜欢它,《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普及写史大热,特别使一大批青年人对历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促使其中的不少最终学了历史专业,走入学术领域。老实说,我现在能学历史这个专业,和小时候对《明朝那些事儿》的痴迷不无关系。到今天,虽然我的专业领域离明史很遥远,但我对明史仍然怀有着很大兴趣。&/p&&p&诚然,此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大可商榷,《明朝那些事儿》强烈地注入了作者的个人好恶,是接近于历史小说的通俗个性写史。当年明月以主人公串起线性叙事,只要与他认可的主人公做对的,无论其人如何,都会被描述成反派。当年明月对言官群体的极度厌恶和对气节的推崇,对善恶的评判和贪腐的价值判断,使得其对相当一部分人的评价都值得商榷。而有些历史事件,其实在描述中也只是出于其本人的想象,这就是一部虚实相间的书。但就如我上面所说,它使很多对明朝一无所知的人可以正视那个时代,知道那个时代还发生了如此多的时间,使得很多人觉得历史很好玩(虽然真正的历史并不好玩),喜欢上了历史,使得不少青年因此选择了历史专业,步入历史学界。它已经无愧于它的普及定位,如此之书,怎么能轻蔑视之呢?&/p&&p&&b&而部分人走入另一个极端,对历史学界恨之入骨,这也是很荒谬的。以历史学研究之专业程度,非要要求其著作不用术语,让大众都能看懂,其实是不可能的。&/b&正如所有学科进入研究领域,是绝对会走入精深的一端,与大众保持距离,历史虽然参与门槛低,却不代表历史学术的门槛低。有严谨的学术规范存在,大部分学术专著就是那个样子,就是令一般人望而却步。你不能要求每一部专著都写成《万历十五年》,那样无法研究、无法说明太多问题,而没有一般人看起来繁复冗长的考证,很多问题也是说不清楚的。&/p&&p&所以绝不可求之过甚,认为历史学界缺乏普及之作,就反过来要求历史学界必须全盘以普及之作行之,而泯灭自身所有的研究规范。专业的学术研究很难接近众人,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面向圈外人阅读的,有自身的书写方式,无可厚非,绝不可目之为不食人间烟火。&/p&&p&&b&最后的问题又回到妥善解决历史普及问题上来。公共史学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历史学界需要保持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不可让过于通俗的写史形式侵蚀到研究本身来;另一方面,历史学界也应该摒弃旧有的清高习气,正视历史普及的意义和责任,写出高水平的普及著作,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向世人分享。这两者完全是并行不悖的。&/b&&/p&&p&&b&历史普及来自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需要历史普及的传播。当年明月们也好,历史学者们也罢,只要能为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探寻古人的大千世界,就都是值得尊重的,何必非要互相攻讦,互相施以优越感呢?&/b&&/p&
掌握学术的优越感和通俗气的目空一切都是非常可笑的。《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相当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在国内通俗写史中堪称一流。 为什么当年明月能写的这么成功,原因大概如下:1.当年明月深谙网络用语,在用语方面无拘无束。《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语言非…
寇准是个非常有趣的男人。&br&北宋的宰相都很有个性,寇准的个性绝对能排进前三。&br&他有时极富魅力,有时又极其恶劣。他的上司(包括两任皇帝在内)、他的朋友,甚至连他的敌人都对他又爱又恨,难以自拔。&br&&br&寇准的自我意识空前强烈。&br&自信、自负、自傲、自高、自大、自矜、自恋。怎么说都很合适,他可以比作宋廷的那喀索斯。&br&寇水仙曾经写过这么一首诗:&br&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br&——《咏华山》&br&……据说这一年他八岁。&br&从小就养成了天老大我老二,除了皇帝老儿我谁都不鸟——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他连皇帝的面子都不鸟——的唯我独尊型人格。&br&&br&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寇准考中了进士。那年孩子十九岁,按照古人的标准还没有成年。&br&太平兴国五年这一科非常牛掰,出了很多后来做到宰相级高官的人物,后世号称“龙虎榜”。&br&苏易简榜中有登庸者四人:李沆、向敏中、寇准、王旦,其为参预及两禁以上者又数人,时亦号龙虎榜。&br&——宋·龚鼎臣《东原录》&br&当年与少年寇准一起玩耍的同年小伙伴们,就是这样一批精英。而寇准是他们中间最年轻的,至少也是最年轻的之一。&br&因为他太嫩了,有人劝告他说皇帝用人喜欢年长稳重型的,你何不谎报下年龄?寇准正色表示“准方进取,可欺君邪”——欺君的事,和尚做得,我便做不得!正因为他如此,赵光义反倒对这个不搞歪门邪道花花肠子的小子特别欣赏。&br&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也许寇准不肯谎报年龄也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本身对十九岁举进士这个成就非常得意,才不要把自己说老了显得没辣么神童呢。&br&说寇准以“神童”自居,我是有证据的。&br&寇准的诗集叫作《忠愍集》,现存三卷。在有的诗题目下面,寇准会自己给自己加个注。他加的注都是什么呢?比如《寓居有怀》这首诗题目下的注是“时年十四岁”,《春日怀张曙》这首诗题目下的注是“时年十六岁”,《书山馆壁》这首诗题目下的注是“时年十九”……而十九岁以后写的诗他就再也不加年龄注了。&br&简直是坐等读者来夸“哇这么年轻就能写如此好诗简直了不起啊小寇”的节奏。&br&&br&自信蓬勃的寇准少年胸怀大志,干什么都要比别人强。&br&做官嘛,就要做天底下最大的官,否则有什么意思。&br&——那咱做皇帝?&br&——造反成本太高。&br&——那就退一步当宰相吧,要求不能再低了。&br&——而且要做,就要做到皇帝都得乖乖听你的话!你让他向东他不敢向西,你让他打狗他不敢骂鸡!&br&这种思想可能有点反动,但后世对寇准的评价是:“左右天子为大忠。”你哄着骗着乃至要挟着吓唬着皇帝去做事都不算大事儿,关键问题是你想让皇帝干什么。&br&寇准绑架了宋真宗到澶州前线,挽救北宋社稷于倾覆之中,这就是他永远铭刻在史册上的功勋,哪怕在这个过程中他无数次强暴了皇帝……那啥,强暴了皇帝的意志。&br&&br&寇准的自信既让他光芒四射、耀眼无比,却又给他带来了致命的性格缺陷。&br&他坚信“老子天下第一”,所以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再加上他心直口快,有一说一,更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br&这些人中不仅仅有王钦若、丁谓那样的小人,还有很多和他一样对宋廷有所贡献(其实严格来说王、丁二人也不是对朝政全无贡献,只是过大于功)的能臣。&br&他有一个宰相应有的胆识和气魄,却缺少一个宰相应有的气度和雅量。&br&他在战时是力挽狂澜的最大的功臣,在战后治理国家的时候却成了破坏朝政稳定,甚至搞内斗的带头人物。&br&他不甘人下,所以为了往上爬,他可以肆意攻击自己品德高尚的朋友,也可以伪心地去迎合自己本来最不屑的“天书”(就那么一次,但也算得上晚节不保了)。&br&他爱恨分明,所以讨厌的人他就要去往死里踩,不管对方的才干、为人如何;喜欢的人他就各种提携,有官大家做,同样不怎么考虑对方的才干和为人。&br&所以他自以为是在选贤举能,但很大程度上他其实是在任人唯亲,甚至可以说党同伐异。&br&&br&就因为寇准这么个锋芒毕露的性子,所以大家一面欣赏他的才华,另一面又对他身上的毛刺儿非常头疼。&br&当时的明白人都让着他,比如太宗朝吕端当初和寇准一起做参知政事(副宰相),后来吕端先升了宰相,担心寇准不服气,所以就主动申请让宰相和参知政事一起掌管政事印(本来参政是没资格掌印的),来安抚寇准。&br&再比如真宗朝想拜毕士安为宰相,毕士安却极力推荐寇准,两人同登相位之后,他又在寇准被诬告谋反(寇准是经常被诬告谋反的体质)的时候保护他。可以说没有毕士安,恐怕就没有寇准在澶渊之战中的精彩表现了。&br&因为吕端、毕士安年纪比寇准大,入仕比寇准早,所以他对这两人还是相对比较服气的。到只比寇准年长五岁,又和寇准同年登科的王旦那里,寇准性格里偏激、狭隘的一面就展现得淋漓尽致。&br&&br&寇准和王旦本来关系应该是很好的,他俩同年中进士,同年关系就是天然的政治同盟(寇准的两个死对头王钦若和丁谓也是同年,当然他俩内部也掐)。澶渊之战的时候,寇准是宰相,王旦是参知政事,给寇准当副手。因为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病,王旦要赶回去主持后方,临行他特意让真宗把寇准叫来,问这仗如果败了(“十日之间未有捷报”)该怎么办,赵恒被他俩逼得只好表示“如果朕捐躯/被俘,那就立太子吧”。从这件事来看,寇准和王旦合作得是很好的。&br&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寇准自恃功高(当然他的功确实高)得意忘形,又有死对头王钦若在真宗面前上眼药,所以被贬出外。后来他的好朋友王旦做了宰相,极力推荐寇准,他才得以回朝担任枢密使的职务。按理说寇准是应该对王旦很感激,好好跟他合作把朝政搞好的。&br&但是寇准不,可能他是觉得昔日的手下成了如今的上司让他很没有面子(枢密院虽然和中书门下号称二府,但枢密使还是要低宰相一头的),或者他干脆就是想把王旦拉下来自己当宰相,总之他梗着脖子跟王旦扛上了。&br&具体表现为,当时东西二府经常互通文件,寇枢密瞪大眼睛从东府(中书门下)送来的文件里挑刺儿,发现错误后大喜过望马上给真宗送过去,导致中书工作人员从王旦以下都被赵恒骂了一顿。然后中书同仇敌忾,也瞪大眼睛从西府(枢密院)送来的文件里挑刺儿,果然也发现了错误——结果宰相王旦表示,把文件退回西府,让他们好好改过来。&br&东府众人呐喊道老大你为何不报复!你是圣母玛利亚吗?&br&王·玛利亚·旦回答:西府这么阴我们是正确的吗?当然不是。既然知道他们干的是错事,干嘛还要跟着他们干?&br&我粗鲁地翻译下这句话:如果一条狗咬了你一口,你难道也要咬回去吗?&br&这件事让寇准很不好意思,特意跑过来跟王旦讲,老兄啊,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你肚里能开航母咯。(同年,甚得许大度量?)然并卵,王旦的大度没能阻止寇准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真宗面前讲他的坏话。&br&类似的事情也曾经发生在太宗朝的宰相卢多逊和李昉身上,赵光义就很不客气地对李昉说过“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值”,狠狠地戳破了李相公对友谊的幻想。赵恒没有他爹那么简单粗暴,他只是对王旦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br&凭借我对寇准的森森爱(e)意,我觉得真宗想说的其实是:&br&“爱卿啊,你不要再给那个傻×织毛衣了好伐?”&br&王旦深吸一口气,然后说:“没事,毕竟我当宰相久了,犯的错自然就多。寇准把这些事告诉陛下,说明他是忠臣,这就是我欣赏寇准的原因。”&br&#如果这都不是爱#&br&寇准作作作久了,真宗(可能还有圣母力终于被耗光的王旦)终于受不了准备再次让他滚蛋。寇准知道自己要走人,第一时间冲到王旦面前,伸手要官——我最亲爱的同年,请给我一个使相(节度使、亲王等加“同平章事”衔,待遇相当于宰相,是很高的荣誉)做做吧!&br&王旦和他的小伙伴们都被寇准的无耻惊呆了,表示这种大官怎么可以私下求人,拜托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凉快去好不好?&br&寇准咬牙切齿地回家去了。&br&过了两天真宗找王旦聊寇准的问题,说爱卿你看啊给这人啥官比较合适?&br&王旦默默咽下一口血,笑道:“臣以为寇准这样的大功臣,给个使相做是极好的,倒也不负恩泽。”&br&寇准拿到使相后冲着真宗痛哭流涕,道这都是陛下的知遇之恩啊要不然臣就为权贵所压迫了BALABALA真宗实在看不下去了,怒吼道你丫知道推荐你的人是谁吗?&br&寇准:啊?……唉,王旦他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呢……唉,圣母的世界我不懂啊。&br&#寇老西他不懂爱,华山峰会掉下来#&br&寇准离开京城之后,王旦和真宗都松了一口气——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高兴得太早了,寇准这人无论在哪儿都能花样翻新作出死来。&br&寇准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大操大办(此人生活极度奢侈糜烂,但考虑到宋朝宰相的薪水和他的为人,应该还不至于腐败),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他偏偏各种“服用僭侈”,甚至还搞了件黄褂子穿上(排设如圣节仪,晚衣黄道服,簪花走马)。&br&宋真宗听说之后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寇准乃反耶?”&br&宰相王旦一边儿在心里骂寇准一边儿给赵恒顺毛,说老寇他毕竟对朝廷有大功嘛,偶然一次两次忘了喝六个核桃做出这种混事儿来,官家您就多担待担待呗?&br&赵恒:他这是一次两次的事吗?他是常年都缺钙铁锌硒维生素吧!……唉算了既然爱卿你给他求情,朕就放他一马,你记得给他多寄点脑白金。&br&#三个男人一台戏#&br&后来王旦就积劳成疾要不行了,临终赵恒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他俩十几年君臣相得,感情极深),说爱卿你走了我怎么办……我上哪儿找你这么好的人来当宰相?&br&这就是要让王旦推荐继承人。&br&王旦一开始不说话,后来赵恒一直问,王旦才很艰难地说:“寇准吧。”&br&赵恒一下子就炸毛了,什么寇准寇不准的,朕才不要这种万年中二儿童兼资深躁郁症患者来当宰相……爱卿你看我们大宋还有很多好同志,张咏马亮两个人也是你的同年,你要不要重新考虑一下?&br&王旦:只有寇准,不退不换无三包。&br&赵恒:……&br&王旦去世之后过了几年,真宗居然真的把寇准召回京城来当宰相了。据说寇准到京后第一时间在赵恒面前痛哭流涕,表示要去给王旦上坟。&br&总算你这冤家还有几分良心。&br&&br&于公说,王旦是真宗朝一代贤相;于私说,他是谦谦君子(这样的人才算是真君子,寇准就称不上君子,只能说是猛人),又是寇准的朋友——至少从王旦这方面来说,他始终对寇准满怀善意,尽最大的努力来提携、帮助乃至保护他。&br&但寇准就是这么折腾王旦的。&br&而那些让寇准欣赏提携的人又是什么人呢?&br&我不得不说这家伙真是没什么识人眼光。&br&比如他在太宗朝当参知政事的时候,另一位参政张洎是他提拔进来的,提拔的原因是往日张洎曲意奉承哄得他很开心。&br&张洎是什么人呢?他原来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宠臣,与另一位大臣陈乔同秉国政,南唐国破的时候张洎和陈乔相约一起殉国,结果陈乔上吊自杀了,张洎跑去劝李煜投降,还冠冕堂皇地说“我活着是为了保护陛下您,等宋皇向您问罪的时候,请把责任都推到我头上吧”。后来张洎在宋朝做官,还特意跑到李煜那儿打旧主的秋风,李煜有一大家子要养手头非常拮据,只好把一个白金脸盆送给了他——张洎非常不满意,认为是另一位南唐旧臣潘慎修在李煜面前说他的坏话的原因,从此与潘慎修绝交。&br&就是这样一个人,寇准对他“兄事之”,极力向太宗推荐。结果后来寇准因专权被宋太宗厌弃的时候,张洎第一个站出来对寇准各种落井下石。&br&再比如寇准跟温仲舒关系很好,合称“温寇”。温仲舒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和宋太宗朝的状元宰相吕蒙正既是好友,又是同年。温仲舒犯事被罢的时候,是吕蒙正极力推荐,才使得他复起为官,但是后来吕蒙正罢相的时候,踩他最厉害的人就是温仲舒(……这倒跟寇准对王旦有点儿像)。&br&&br&再比如寇准和丁谓,其实这个死敌是寇准一手栽培起来的,曾经是他的“门人”。寇准对他的才干非常器重(丁谓有才是事实),极力向当时的宰相李沆推荐,两人就此有一段非常有名的对话:&br&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br&——《宋史·李沆传》&br&与寇准相反,李沆看人是出名的准,因此被目为圣人,大家都尊称他为“圣相”。这次李沆的大预言术又放对了,寇准后来被丁谓这个小白眼狼坑得那叫一个惨。&br&其实直到让丁谓非常丢脸的那次“溜须”事件发生,可以说丁谓对寇准都是非常尊敬,甚至可以说非常殷勤的。但是因为之前丁谓和王钦若一起,各种迎合真宗大搞天书封禅、劳民伤财,还制造各种祥瑞,所以寇准对丁谓非常看不惯,当年的好印象早就磨没了——寇准的好友张咏就曾经抬着棺材去见真宗,表示要斩丁谓以谢天下,然后斩我头以谢丁谓,十足的同归于尽架势(然并卵)。&br&这里有一个段子,丁谓给真宗上报祥瑞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仙鹤梗。结果有一天寇准坐衙门,一群乌鸦扑棱棱飞过来,老寇哈哈大笑道:“幸好丁谓不在这里,不然他肯定要说这是一群玄鹤!”&br&这个梗流传出去之后,丁谓从此多了个爱称,啊不,绰号,叫做鹤相。&br&后来寇准当宰相,丁谓当参政,在给寇准擦胡须献殷勤的时候反被寇准呛了一顿,丁副相瞬间黑化,秉持着“得不到你就要毁了你”(什么鬼)的心理开始黑寇准。&br&真真称得上是恨之入骨,到后来他把寇准和另一个宰相李迪(也是他的政敌)排挤出朝廷还不够,还特意假传圣旨派使者给两个人各送了一把剑,一副请你们自行效仿伍子胥、白起等先贤的架势。&br&丁谓这么搞实在太过分了,当时就有人质问他说,相公就不害怕后世史书怎么记你吗?结果丁谓淡定地回复道:“不过是一句‘天下惜之’罢了,能奈我何?”&br&据说那把剑送过去,李迪当场就崩溃了,打算自杀,幸好他的儿子和门客拼命保护,才免于被害。&br&而寇准的表现是这样的↓&br&“中使承(丁)谓指,以锦囊贮剑揭於马前,示将有所诛戮状。至道州,(寇)准方与客宴,客多州吏也,起逆中使,中使避不见,问其所以来之故,不答。众惶恐不知所为,准神色自若,使人谓之曰:「朝廷若赐准死,愿见敕书。」中使不得已,乃受以敕。准即从录事参军借绿衫着之,短才至膝,拜敕於庭,升阶复宴,至暮乃罢。及赴贬所,道险不能进,州县以竹舆迎之,准谢曰:「吾罪人,得乘马幸矣。」冒炎瘴,日行百里,左右为之泣下。”&br&——《续资治通鉴长编》&br&我每次读到这段,都觉得心怀激荡不能自已,以至眼含热泪。&br&就这样一个性格恶劣的老男人,他被人逼到了如此困厄的境地(虽然一定程度上也是他自己作的)。可他还是这么刚硬,每一根骨头敲起来都铮铮作响,压不垮,折不弯。&br&他还是当年那个在澶州城上运筹帷幄扶危挽澜的大英雄,整个人都闪闪发光。&br&他在朝堂上再怎么不受欢迎,可是出京时照旧有百姓牵衣顿足十里相送,那就是民心,独属于寇准他一个人的荣耀,再强大、再狡猾、再狠毒的敌人也夺不走。&br&让人怎能不爱他。&br&&br&寇准被丁谓贬到雷州没两天,丁谓自己也恶有恶报被贬到更远的崖州。途径雷州的时候,寇准还派人去给他送了一只蒸羊(……并不知道寇准此举是出于什么心理)。&br&丁谓看了很感动,表示想跟寇准见一面,也许是想和他相逢一笑泯恩仇什么的,但是寇准拒绝了——不过他还是为丁谓做了最后一件事的,就是把门户关紧导致急切想把丁谓干掉(或者至少揍一顿)的寇府家仆不得其路而出。&br&这段孽缘于是就在大家“相公您被王相公的圣母菌传染了吗?难道您在这个人渣身上懂得了爱吗?”的脑补中过去了。&br&&br&扯回来说说关于寇准的几个段子吧。&br&寇准十九岁就中了进士,一生都在当开封尹、宰相、枢密使、节度使等大官,又结了一门好亲事(他的妻子宋氏是宋太祖赵匡胤宋皇后的妹妹),除了最后几年被贬的时候过得穷困潦倒,他就没缺过钱。再加上他那个自我意识膨胀的性格,导致他非常乐意显摆自己的财力——所以他一直大手大脚。&br&寇准奢侈到什么地步呢?&br&“邓州花蜡烛名著天下,虽京师不能造,相传云是寇莱公烛法。公尝知邓州而自少年富贵,不点油灯,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每罢官去,後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br&——宋·欧阳修《归田录》&br&烧蜡烛烧到满地蜡泪,是怎么个境界。&br&寇准还爱好歌舞,尤其喜欢一种叫“柘枝”的舞蹈,一跳就要跳一天,所以江湖外号“柘枝颠”。&br&“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br&——宋·沈括《梦溪笔谈》&br&寇准如此败家,导致他的妾室蒨桃看不下去了,写了首诗劝戒他说:&br&“&b&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b&”&br&寇准回诗一首云:&br&“&b&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b&”&br&人家姑娘劝你劝的是勤俭节约,你回复说我要及时行乐合适吗?!&br&寇准还酷好喝酒,他自己喝也罢了,还热衷于灌别人酒喝(这也许是国人劣根性?寇准的连襟赵匡胤也有这毛病)。让我们来看看一个血泪的例子:&br&“初,寇准在中书,多召两制会饮私第,酒酣气盛,必闭关苛留之,往往侵夜,畏谨者甚惮焉。(李)宗谔尝预会,日既夕矣,而关不可启,遂於门扉下窃出,得马以走。於是上劝宗谔酒,宗谔坚辞以醉,且云日暮,上令中使附耳语云:「此间不须从门扉下出。」宗谔皇恐致谢,上笑而颔之。”&br&——《续资治通鉴长编》&br&寇准喜欢把两制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负责给皇帝写诏书的词臣,非常清贵,基本是宰相预备役)叫到自己家里喝酒,喝酒就喝酒算了,还锁上门不许人家走。知道的你们是在喝酒,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聚众淫/乱有木有,看把人家小李吓的。&br&后来司马光教育他儿子,写《训俭示康》,就特意把寇准拿出来当反面典型:&br&“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br&&br&还是说说寇准的文学吧。&br&虽然寇准被他的好友张咏黑为“不学无术”,但要说寇准无文,我是不赞同的。&br&遥想小时候读《天龙八部》,段誉被鸠摩智劫持到姑苏去。在小命朝不保夕的时候,还有心情念一首“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那时候我就觉得这首词怎么可以这样美,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寇准写的。&br&寇准的诗风其实比较柔,只有前面引的那首《咏华山》比较王霸之气四射,其余的风格多是这样的↓&br&“长门秋夜雨,窗外滴寒声。悔不先辞辇,应无别恨生。”&br&——宋·寇准《宫词》&br&像陈阿娇一样独守长门的日子是多么痛苦难熬啊!我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像班婕妤一样拒绝与皇帝同乘一辇的要求,否则我今日也不会因为与皇帝离别而痛苦啊!&br&……好吧,中国古代的诗人向来有用后妃比君臣的传统。就是不知道老寇难得的宫怨到底是给太宗的,还是给真宗的呢?&br&考虑到他临终之前特意让人把当年赵光义赐的犀带拿来系上,才肯咽气的场景,我觉得爹的可能性大点(喂)。&br&不过寇准就算去世了他也闲不下来,据说他转职去做了阎王爷:&br&“寇准死,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问从者,曰‘阎罗交政’。”&br&——《翰苑名谈》&br&“寇莱公有妾蒨桃,随南迁。再移光州,蒨桃泣曰:‘妾前世师事仙人为侠,今将别去,敢有所托,愿葬杭州天竺寺。吾向不言,恐泄阴理。今欲去,言亦无害。公当为世主者阎浮提王也。’公不久亦亡,有僧克仅见公于曹州境上,拥驴北去。克仅询问后骑,曰:‘阎浮提王交政也。’”&br&——明·朱国祯《涌幢小品》&br&真是个轰轰烈烈的狮子座男人的一生啊(寇准出生在农历七月十四,正好是传统鬼节中元节的前一天,有宋代诗人魏野《寇相公生辰》诗其一“何时生上相,明日是中元”之句为证)。&br&&br&掰掰扯扯啰嗦了这么多,因为真的是很喜欢(黑)寇准。&br&最后点下题吧,关于寇准的评价问题,其实早有公断。那句话不仅评价了他本人,连喜欢指(ba)责(gua)他性格烂的人(包括我自己)也包罗在内了:&br&“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br&——鲁迅
寇准是个非常有趣的男人。 北宋的宰相都很有个性,寇准的个性绝对能排进前三。 他有时极富魅力,有时又极其恶劣。他的上司(包括两任皇帝在内)、他的朋友,甚至连他的敌人都对他又爱又恨,难以自拔。 寇准的自我意识空前强烈。 自信、自负、自傲、自高、自…
&p&谢邀。&/p&&p&尊重全真教的是成吉思汗,不是忽必烈,忽必烈及之后的元代帝王更加倚重道教中的正一教和玄教,张留孙出自正一教,自立玄教,元仁宗时期,他的头衔夸张到长达四十三字:&b&开府仪同三司,特进上卿、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志道弘教&a href=&///?target=http%3A///sowiki/%25E5%%25E7%258E%2584%3Fprd%3Dcontent_doc_sear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冲玄&i class=&icon-external&&&/i&&/a&仁靖大真人、知集贤院事、领诸路道教事&/b&。道教虽然在大辩论后一时失势,但在整个元代还是相当繁荣的(任继愈版的《中国道教史》称“&b&道教发展至元&/b&......&b&可谓登峰造极&/b&,由明至清,从停滞渐趋衰落”)。白莲教这种“邪教”在元代都没有遭到取缔,道教这种有庞大基础的本土宗教可想而知。&/p&&figure&&img src=&/v2-49b3a6c8f415cdbd338b1_b.png&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4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v2-49b3a6c8f415cdbd338b1_r.png&&&/figure&&p&&br&&/p&&p&忽必烈和帝师八思巴相识甚早(一说十六岁、一说十七岁),大约是在年&/p&&figure&&img src=&/v2-f442dc4b6f3bb230be1d_b.png& data-rawwidth=&1056&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6& data-original=&/v2-f442dc4b6f3bb230be1d_r.png&&&/figure&&p&当时蒙哥是蒙古大汗,因为要对南宋进行战略包围(效法窝阔台灭金国),所以准备南下征服大理国,命忽必烈为主帅。当时四川大部还在宋廷控制下,所以需要从蕃藏地区借道。1253年,忽必烈和他的文武集团驻军六盘山,准备穿越蕃藏地区,此时八思巴和忽必烈再一次见面。因为忽必烈想在吐蕃地区摊派兵差,征收财税,所以需要八思巴去给当地群众做“思想工作”,而八思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认为这些地方地狭民贫,根本担负不起。随后向忽必烈请求归乡,忽必烈同意了(guna)。&/p&&p&大概是看出来忽必烈是在气头上做出的决策,察必皇后(此时还是王妃)出面调解,成功地说服了忽必烈与自己一同拜八思巴为师,接受灌顶,尊八思巴为上师,行弟子之礼。&/p&&p&根据目前的记载来看,佛道大辩论至少进行过三次(、1258),全部都是由蒙哥发起的,而头两次都以道教理短而结束,此时蒙哥已经下令焚烧《老子化胡经》,并勒令道教归还侵占的佛寺。1257年,蒙哥再次收到道教阳奉阴违的情报,于是决定来年初举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辩论,由忽必烈主持,他的谋臣儒士们共200余人充当公证人。在一众儒学、佛学大师面前,老子化胡这种“我是你爸爸”的荒谬理论显然是站不住脚,最终被姚枢判负。道教势力一时大颓。&/p&&p&后来,太子真金给忽必烈进言:&黄老之言,治国有不可废者。”,忽必烈就召集百官集议,讨论道教的存废问题,最后决定“复崇其教”,道教在元代继续蓬勃发展,其在民间最为知名的人物张三丰,在元亡之后,以“大元遗老”自居。&/p&&figure&&img src=&/v2-ebf438aeaad57d371c210e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9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ebf438aeaad57d371c210e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e80dc4a7b164e26d7db857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9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e80dc4a7b164e26d7db857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cdd03aca641c896b3c4626_b.jpg& data-rawwidth=&469&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9& data-original=&/v2-cdd03aca641c896b3c4626_r.jpg&&&/figure&
谢邀。尊重全真教的是成吉思汗,不是忽必烈,忽必烈及之后的元代帝王更加倚重道教中的正一教和玄教,张留孙出自正一教,自立玄教,元仁宗时期,他的头衔夸张到长达四十三字:开府仪同三司,特进上卿、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志道弘教仁靖大真人、知集…
本书中细思极恐的地方很多,我来举一个最让我感动的细节。&br&&br&&br&……&u&朱先生的脸颊贴着妻子温热的大腿,忍不住说:“我想叫你一声妈——”&/u&朱白氏惊讶地停住了双手:“你老了,老糊涂了不是?”怀仁尴尬地垂下了头,怀义红着脸扭过头去瞅着另处,大儿媳佯装喂奶按着孩子的头。&br&&br&&u&
朱先生扬起头诚恳地说:“我心里孤清得受不了,就盼有个妈!”&/u&说罢竟然紧紧盯瞅着朱白氏的眼睛叫了一声“妈——”两行泪珠滚滚而下。朱白氏身子一颤,不再觉得难为情,真如慈母似的盯着有些可怜的丈夫……&br&&br&&b&
【 回想到朱先生一生正义凛然,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读到这个细节莫名心酸。】&/b&&br&&br&
剃完以后,朱先生站起来问:“剃完了?”朱白氏欣慰地舒口气,在衣襟上擦拭着刀刃子说:“你这头发白是全白了,可还是那么硬。”朱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剃完了我就该走了。”朱白氏并不理会也不在意:“剃完了你不走还等着再剃一回吗?”&u&朱先生已转身扯动脚步走了,回过头说:“再剃一回……那肯定……等不及了!”&/u&&br&&br&
婆媳俩坐在阳婆下叙叨起家常,怀仁和怀义坐在一边时不时地插上一句,时光在悠长的温馨的家庭气氛里悄悄流逝……朱白氏正打算让儿媳把孩子抱进屋子坐到火炕上去&u&,忽然看见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u&那一刻,她忽然想到了丈夫朱先生,脸色骤变,心跳不住,失声喊起来:“怀仁怀义快去看你爸——”怀仁怀义相跟着跑到前院去了。朱白氏惊魂不定心跳仍然不止,接着就听见前院传来怀仁怀义丧魂落魄的哭吼。她的心猛地往下一沉,倒不展望跳了,对惊诧不安的儿媳说:“你爸走了。&u&他刚才说‘剃完了我就该走了’。我们都没解开他的话。” &br&&/u&&br&
还有他死前七天就写好的遗嘱。&br&&br&还有朱先生死后十多年,红卫兵从他的坟墓里只搜出一块砖头,写着:天作孽,可犹违。人作孽,不可活。&br&&br&&b&朱先生生前已预料到死后多年会发生的文化暴动。&/b&&br&
——第三 十二章&br&&br&&b&
【朱先生一生清正廉洁,后来专心编纂县志,最后却还要卖掉书院中上百年的柏树来支付印刷费。他最终化为白鹿飞走了,他的离去,实际上暗含着一种文化的中落。而他的死也是书中唯一让我落泪的地方。&br&&br&
白嘉轩一生中难以抉择的事都先来找朱先生商量,然后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朱先生,不就是白嘉轩一家的白鹿吗?而朱先生一生的义行义举,不正像白鹿一样保护着白鹿原吗?】&br&&/b&&br&
自信平生无愧事
死后方敢对青天&br&&br&&br&&br&
本书中细思极恐的地方很多,我来举一个最让我感动的细节。 ……朱先生的脸颊贴着妻子温热的大腿,忍不住说:“我想叫你一声妈——”朱白氏惊讶地停住了双手:“你老了,老糊涂了不是?”怀仁尴尬地垂下了头,怀义红着脸扭过头去瞅着另处,大儿媳佯装喂奶按…
&p&不好意思啊,各位朋友,十一放假去丈母娘家啦,没来得及更新,看到留言这么多,心里热敷敷的,再次感谢各位支持!更请多多批评!多多指正!&/p&&p&======================================================================&/p&&p&西晋末年,中国发生了一次前后历时16年的大动乱,之后,西晋帝国被摧毁,中国进入长达273年的大分裂时代,南方先后进入东晋、南朝,北方先后进入五胡十六国、北朝,直到进入隋朝,大分裂时代才宣告结束。&/p&&br&&p&这次历时16年的大动乱,就是八王之乱。事实上,参与此次动乱的王多达十几个,只是主要人物有八个,所以被称为八王之乱。这八个王分别为:司马乂、司马越、司马颖、司马玮、司马亮、司马伦、司马颙、司马冏。一般认为,八王之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91年3月到6月,第二个阶段是从299年到306年。&/p&&br&&p&为了便于下文的展开,我们不妨来记个口诀:&b&一跃淫威,两轮用尽。&/b&&/p&&br&&p&&b&一跃淫威,&/b&说的是司马氏欺负孤儿寡母,篡夺曹魏政权,一跃成为山河之主,得国巧妙而迅速;&/p&&br&&p&&b&两轮用尽,&/b&指的是八王之乱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经过这两轮冲击,司马氏的“一跃淫威”也被摧毁殆尽;&/p&&br&&p&&b&一(乂)跃(越)淫(颖)威(玮),两(亮)轮(伦)用(颙)尽(冏),&/b&一个字对应一个王。(“尽”对应“囧”,勉强谐音。)&/p&&br&&p&这次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具体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分成两个阶段?又为什么会引发将近300年的南北大分裂呢?&/p&&br&&p&美剧《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以权谋和残酷而闻名,剧中列王在宫廷和战场上费尽心机搏杀,却没有谁是主角,通常你认为这个人是主角的时候,下一集他就会突然挂掉。八王之乱与此相同,彼此之间的厮杀非常残忍,从阴暗幽冷的皇宫到血流成河的战场,大家都是机关算尽,可是没有一个人是主角,一个接一个倒下,谁都没有赢得胜利,到头来都是失败者。&/p&&br&&p&接下来,我们把这段中国版“权力的游戏”的历史捋一捋。&/p&&br&&p&&b&&u&权力的游戏(一):荆棘王座&/u&&/b&&/p&&br&&p&一个伟人说,历史的发展轨迹,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p&&br&&p&历史就是这样,有前进,有倒退,有上升,有下跌,有波峰,有波谷。&/p&&br&&p&秦代以前,流行分封制,魄力雄浑的秦始皇大笔一挥,把分封制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这个趋势是对的,只是老秦步子迈得太大太快。泗水亭的刘亭长吸取经验教训,建立汉帝国之后,同时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把废除分封制的任务留给了后人。汉帝国崩溃之后,中国进入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为后世的文学、影视、电子游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接着,就是司马氏欺负孤儿寡母,一统天下。&/p&&br&&br&分封制or郡县制?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选择了前者,似乎开了历史倒车,可是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br&&br&&p&司马炎的桃子,是从曹家的桃树上摘的。为什么司马氏能够成功篡权呢?在司马炎看来,主要是因为曹魏宗室的力量太弱。&/p&&br&&p&事实的确如此,为了防止诸侯王起兵叛乱,危及中央政权,曹魏政府对诸侯王的限制非常严格,无论是军权、财权,还是人事任命权,诸侯王的权力比周一的工作热情都少。我们看《三国》,曹植被曹丕捉弄得颜面扫地,跟逗弄宠物一样,曹植却只能发几句牢骚,这就是因为曹植名义上是藩王,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只能低头。&/p&&br&&p&曹魏政府的做法有利于削弱藩王,加强中央集权,问题却也是存在的。——如果王室有难,同宗同族的藩王难以勤王,没办法给予有力支持,只能干着急。&/p&&br&&p&有鉴于此,司马炎在位期间大规模分封诸侯王,把司马氏宗族的好几十个兄弟子侄封王。说句不好听的,即使将来发生内乱,夺过来抢过去,皇位还是司马家的。可是,这并不是司马炎想看到的结果,同宗同族也有个远近亲疏,皇位能一直由直系子孙接替当然是最好的结果。&/p&&br&&p&西晋帝国的诸侯王权力比较大,掌握着比较独立的军权、财权、人事权,这是事实,可是并没有大到捅破天的地步。&/p&&br&&p&分封诸侯王有利于拱卫皇室,可是也容易出现藩王叛乱的问题。我等肉眼凡胎能看到这个问题,司马炎也能看到,为了杜绝这个问题,使皇位能一直在直系子孙手中接替,司马炎想了一些防止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办法,那就是——给予诸侯王比较大的权力,但是不能过大。&/p&&br&&p&比如财权,诸侯王只能收取封国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上缴国库;&/p&&br&&p&比如人事任命权,诸侯国内的核心职位由中央安排人选,中央安排的这些人既负责协助诸侯王治理封国,同时负有监视职责;&/p&&br&&p&比如军权,封国的兵力由中央调拨,大国兵力5000,中等封国兵力3000,小国兵力1500,诸侯王不能随意出兵或者征兵。&/p&&br&&p&我们看这段历史,往往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诸侯王明明有自己的封国,可是就是待在京城不走,非得在皇帝跟前转悠,把封国的大小事务交给信得过的人打点。有些大臣对皇帝说,快打发他们回国吧,天天在京城晃悠挺让人心烦的。这些诸侯王一听这话就很生气。&br&&/p&&br&&p&为什么他们非得待在京城,回自己的封国当个土皇帝,不比在皇帝面前低三下四好吗?他们不回去,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那时候的联系不方便,留在京城更有利于随时接收朝廷最新动态,也更利于升迁,以便于直接进入朝廷中枢,这可比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诸侯王有面子;第二,在封国享受不了天大的权力,却得承受天大的压力,如果政敌在朝中打小报告,龙颜大怒,自己的仕途就危险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在京城待着,既能接近皇帝,又能遥控封国事务,一举两得。所以,西晋初年的诸侯王都愿意留在京城,政敌有时候甚至把派遣他们回国作为打击他们的手段,而一旦接到被派遣回国的命令,他们也总是哭哭啼啼的样子。&/p&&br&&p&因此,分封诸侯,以及诸侯王权力比较大,只是导致西晋帝国垮台的一个原因。此外,皇位继承人选择不当也是原因之一。&/p&&br&&p&晋武帝司马炎晚年确定皇位继承人时,备选人有两个,一个是晋武帝的弟弟司马攸,一个是皇太子司马衷。&/p&&br&&br&司马攸和司马炎都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的声望一直在司马炎之上,以至于司马昭当年一度有立司马攸为太子的念头,只是碍于司马炎是长子才作罢。&br&&br&&p&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当年的阴影一直盘桓在晋武帝心头。确立皇位继承人人选时,帝国的大臣几乎一致推举司马攸,位高权重的卫瓘就是其中之一(卫瓘就是当年搞死钟会和邓艾的那个大牛)。&/p&&br&&p&司马攸是齐王,只是这么多年里一直住在京城洛阳,没有到藩国上任。为了断绝他继位的念想,晋武帝多次下诏迫使他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藩国。司马攸苦苦哀求,忧愤成疾,即使如此,晋武帝依然不松口,司马攸说自己有病,不能启程,他就派御医去看病,御医不傻,都明白他打的是什么算盘,回来以后都说司马攸很健康,没有什么毛病。司马攸无奈,只好启程回国,没有过多久就吐血死了。&/p&&br&&p&帝国大臣原先的想法是,司马攸能继位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不能,由他当辅政大臣也不错。可惜他们的愿望落空了,司马攸一死,皇位继承人就只能是司马衷,辅政大臣的人选也得另行安排。&/p&&br&&p&司马衷是个白痴,这在西晋帝国是公开的秘密,朝野上下都清楚,只是大家说得比较委婉,不说他傻,而是说他“淳古”,卫瓘甚至曾经表示应该把这个白痴太子废掉。&/p&&br&&p&晋武帝为什么不从大局着想,把帝位传给才智出众的司马攸,而要传给一个白痴呢?&/p&&br&&p&其一,如上所言,他想把帝位传给直系子孙。&/p&&br&&p&其二,司马衷的儿子聪明伶俐,晋武帝很疼爱这个宝贝孙子,说他跟司马懿很像,一心想把皇位传给他;也就是说,确立司马衷为皇位继承人只是走一些弯路,终极目标是让先当上皇帝的大傻带动小聪明,最终实现权力私有化的顺利传承。&/p&&br&&p&如此一来,辅政大臣的人选问题就尤为重要,只有选好辅政大臣,才能确保司马衷执政期间不出问题,进而将皇位平稳地传给皇孙。相反,如果人选不当,就是要出问题的。事实上,八王之乱的口子,也就是从这里撕开的。&/p&&br&&p&晋武帝选择的辅政大臣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岳父杨骏,一个是他的叔叔司马亮(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p&&br&&br&杨骏是个老糊涂,司马亮是个窝囊废,这两个人都很平庸。病重的晋武帝是脑袋秀逗了,才任命他们为辅政大臣吗?当然不是,这样安排也是有原因的。&br&&br&&p&杨骏背后是外戚势力,他是外戚当中的老资格;司马亮背后是藩王势力,他是藩王当中的老资格。晋武帝选用他们,是为了在外戚和藩王之间达成平衡。那么,为什么不在他们各自所属的阵营当中选两个强人出马,而要选择两个庸人呢?这也容易理解,强人有能力,但是也喜欢惹是生非;庸人能力差,但是听话,不喜欢招惹是非。&/p&&br&&p&就这样,八王之乱的大幕拉开了。&/p&&br&&br&&b&&u&权力的游戏(二):深宫妖后&/u&&/b&&br&&br&&p&德不足以服人,才不足以胜众,都不是什么问题;无德无才却有强烈的欲望,那就是不戴绝缘手套抓电线,很危险,而这恰恰是杨骏犯下的错误。&br&&/p&&br&&p&晋武帝弥留之际,委托司马亮处理后事,杨骏悄无声息地篡改了遗诏,催促司马亮尽快返回自己的封国,不得在京城逗留。&/p&&br&&p&作为晋武帝的叔叔和西晋帝国的重臣,司马亮于情于理都应该出席晋武帝的葬礼,可是他担心夜长梦多,久居京城将遭到杨骏的报复,连宫门都不敢进,只是在宫外为尸骨未寒的晋武帝恸哭一场,就仓惶逃离洛阳,并且上了一份奏折,请朝廷原谅自己因故不能出席葬礼。&/p&&br&&p&司马亮的仓惶逃离,很快成为京城的谈资,大家都在热烈而隐秘地解读着这起出逃事件当中隐藏的不祥密码。这并没有影响到葬礼的如期举行,也没有影响到自以为走上人生巅峰的杨骏的好心情。在他的主持下,朝廷重臣齐聚太极殿,来见晋武帝最后一面,参与葬礼的所有人都很清楚,一旦新皇登基,政坛就会大洗牌,自己的仕途也会受到影响。此时的晋武帝躺在棺椁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最后一次接见了各怀鬼胎而貌似哀痛的大臣,对于祸端已经露出苗头的帝国,他已无能为力。&/p&&br&&p&葬礼上的杨骏表现得趾高气扬,俨然以帝国的掌舵人自居,跟在他身后的,是几十个全副武装的武卫。这是为了炫耀阵势,还是为了防备不测?当棺椁被钉上,即将运往陵墓,大臣鱼贯出宫的时候,大家都暗中交换着疑惑的眼神。在一双双盯着杨骏的眼睛当中,一个女人的眼神分外怨毒。&/p&&br&&p&贾南风,新帝司马衷的皇后。这个女人和杨骏的相同点是同样热衷权力,不同点是她更有心机,杨骏根本不是她的对手。&/p&&br&&p&弄权也好,夺权也罢,手里得有兵。杨骏脑子不算灵光,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于是,他把手伸向了禁军,在禁军当中大肆安插亲信。&/p&&br&&p&禁军,就是京城卫戍部队。控制禁军,就等于控制京城;控制京城,就等于控制皇宫;控制皇宫,就等于控制了贾南风和白痴皇帝司马衷;同时,还可以震慑地方上蠢蠢欲动的藩王。&/p&&br&&p&贾南风不甘心被杨骏摆布,暗中派人联络司马亮,请他联合藩王共同出兵。司马亮拒绝了贾南风的提议,说杨骏胡作非为,祸乱朝政,是自取灭亡,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即可。&/p&&br&&p&姿态是运筹帷幄的,语气是胸有成竹的。别看司马亮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其实他完全是装的,因为他根本不敢和杨骏硬拼。当初,杨骏篡改遗诏,就有手下建议他趁着杨骏势力不稳,赶快发动政变,他因为胆怯而拒绝。其后,杨骏以他没有参加晋武帝的葬礼为由,扬言要出兵攻打他,这只是虚张声势,他毕竟是藩王当中的元老,杨骏再猖狂也得有所顾忌,可他又是吓得哆哆嗦嗦。这一次也是一样,就是害怕,只是说得比较委婉。晋武帝临终任命他为辅政大臣,原因之一就是看重他的平庸,他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晋武帝看人眼光之准。&/p&&br&&p&禁军的设置比较复杂,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军(殿中军)防护内宫,外军(外营兵)防护京城。杨骏对外军的拉拢下的力气很大,对内军则比较忽视,很瞧不上内军的将领。或许,他以为内宫处于京城中央,只要控制好外军,内军就不会出什么乱子。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内军。&/p&&br&&p&内军受够了杨骏的忽视和冷落,主动与贾南风接头,密谋除掉杨骏。对于刚刚在司马亮那里碰了钉子的贾南风,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不过她并没有轻举妄动,为了增加胜算,她又向晋武帝的第五个儿子求援,即20岁的楚王司马玮。&/p&&br&&p&司马玮是个毛头小伙子,年轻气盛,性格刚毅果决,急躁易怒,接到贾南风的求援之请,他一口应允,然后向朝廷上奏,请求入朝。杨骏本来就对他颇为忌惮,唯恐这个刺儿头在地方上作乱,如今一看他居然要求主动入京,赶快答应,意图借机将他软禁起来。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动手,贾南风就先下手为强了。&/p&&br&&p&司马玮抵达洛阳不久的一天晚上,政变发生,贾南风假借司马衷之手下了一道诏书,宣称杨骏谋反;之后,司马玮封锁宫门,派内军包围杨骏的府邸,并派遣弓弩手登上附近的制高点,向杨府发动齐射,以防杨府的兵丁突围。&/p&&br&&p&政变发生的时候,被杨骏拉拢的外军在干什么呢?答案是,他们在睡觉,根本不知道内宫出了这么大的事;或者,他们知道里头出事了,却进不到内宫(内宫大门被司马玮封锁了)。&/p&&br&&p&杨骏的府邸在内宫,这里以前是曹爽的府邸,几十年以前,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取曹魏政权的时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好像真有因果轮回,如今,西晋帝国的祸乱再一次在这里开头。&/p&&br&&p&杨骏之所以住在内宫,是为了便于控制贾南风和司马衷。得罪了内军将领,却还敢住在内宫,他的胆子也是大得可以。更搞笑的是,大祸临头的时候,手下建议他冲出内宫,赶快调集外军入宫平乱,他却说外军入宫必须得皇帝下诏。司马衷被贾南风捏在手里,他哪里能得到白痴皇帝的诏书呢?&/p&&br&&p&政变来得快,去得也突然。杨骏几乎毫无反抗之力,当晚被乱军杀死在马厩里,三族被灭。一夜之间,权势烟消云散。&/p&&br&&p&杨骏死了,权力易主,司马玮控制了首都卫戍部队,权倾朝野。&/p&&br&&p&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贾南风接受了这个结果,在她的计划当中,司马玮只是过河的桥,所以她容许司马玮暂时站在权力顶峰呼风唤雨。接下来,就是拆桥。为此,她利用司马衷下达诏书,征调司马亮入朝,与卫瓘一起出任辅政大臣。&/p&&br&&p&司马亮曾经拒绝过贾南风的求援之请,这道梁子是已经结下了。卫瓘跟贾南风的关系怎么样呢?仇人!晋武帝当年给司马衷选妃,卫瓘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司马衷,贾南风早就怀恨在心。后来,晋武帝确定皇位继承人,卫瓘又想把司马衷废掉,贾南风更是愤恨难平。&/p&&br&&p&既然如此,贾南风又为什么要重用司马亮和卫瓘呢?&/p&&br&&p&司马亮和卫瓘看不惯司马玮操持权柄,可是首都卫戍部队掌握在司马玮手中,实力决定一切,一旦打起来,他们根本不是司马玮的对手。贾南风对这一点很清楚,她把这三个人放到一起,是想公报私仇,故意挑动他们互相残杀,利用司马玮除掉另外两个老家伙。&/p&&br&&p&正如贾南风所希望的那样,司马亮和卫瓘出任辅政大臣之后,迅速结成统一战线,把矛头对准了司马玮,想从他手里夺取首都卫戍部队的控制权,并且物色了贾南风的一个姻亲,准备接手首都卫戍部队(或许是想向贾南风示好,或许是得到了贾南风的授意)。司马玮大怒,司马亮和卫瓘见A计划行不通,转而执行B计划——密谋调动司马玮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藩国。无疑的,司马玮更怒,矛盾趋于白热化。&/p&&br&&p&这时候,贾南风露面了,给司马玮发了一道诏书,宣称卫瓘和司马亮谋反,命令他采取行动,司马玮迅速出动禁军,包围卫瓘和司马亮的府邸。&/p&&br&&p&卫瓘被杀,灭门。&/p&&br&&p&司马亮虽然被捕,但他毕竟是宗室元老、皇族成员,禁军并不敢把他怎么样。司马玮下令,谁能杀了司马亮,赏布千匹。乱军一哄而上,司马亮惨死,尸首遭到践踏。&b&——这是八王之乱的第一个牺牲品。&/b&&/p&&br&&p&就在年轻气盛的司马玮拘杀卫瓘、司马亮的时候,贾南风另外派遣了一个小分队去拦阻,当然,时间必然是经过算计的,必须在卫瓘和司马亮死后才能到达现场。贾南风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一个即将把司马玮推下火坑的预兆,意在向大家表明,处死卫瓘和司马亮并不是朝廷的旨意,而是司马玮矫诏,擅自行动。&/p&&br&&p&事情闹到这个份上,头脑简单的司马玮也看出有点儿不对,觉得自己被涮了。手下向他建议,既然已经出动禁军,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冲进皇宫诛杀贾南风及其党羽,但是他犹豫不决,毕竟风险太大,很容易被扣上欺君犯上的帽子,这个责任他是担不起的。&/p&&br&&p&处死卫瓘和司马亮当晚,司马玮一夜无眠,忽然陷身权力漩涡中心的他就像大浪中的一只孤舟,惶惑、恐惧、进退失据,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次日凌晨,宫中又传出一封诏书,宣称他矫诏杀死卫瓘和司马亮,罪大恶极,必须即刻束手就擒,被卷入其中的禁军不必追究责任,但是应该马上返回营地。顷刻之间,禁军四散,偌大的一个府邸,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小家丁没有离开,紧随司马玮左右。&/p&&br&&p&其后,司马玮被拘捕,送往刑场处决。跪在屠刀下,司马玮从怀中掏出了一封诏书,展开在监斩官眼前。昨天,就是这封诏书命令他处死卫瓘和司马亮。看着墨迹未干的诏书,司马玮泣不成声,说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为什么最终竟然是如此收场?我的身体是先帝给的,却蒙受不白之冤,将来还能洗雪冤屈吗?监斩官知道他是被人算计了,心生怜悯,也是泪流满面,可是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徒呼奈何,表达自己的同情。&/p&&br&&p&司马玮被处斩,他的同党被灭三族。&/p&&br&&p&&b&司马玮——八王之乱的第二个牺牲品。&/b&&/p&&br&&p&司马玮没脑筋,冲动,可是在八王之中,他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以至于他冤死之后,民间给他建立祠堂。年轻人血气方刚,想做点儿事,这是好的,可是他不知权力游戏的血腥与险恶,贸然闯入其中,被人当枪使,到头来只能被算计,一封诏书就要了他的命,从权力顶峰摔到人生低谷,前后不过一天。&/p&&br&&p&至此,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落下帷幕。贾南风利用几份诏书,先诱使司马玮除掉杨骏,继而假司马玮之手除掉司马亮和卫瓘,转而又除掉司马玮,扫清了攀往权力巅峰的障碍,成为暂时的胜利者。&/p&&br&&p&八王之乱为什么要分为两个阶段呢?主要原因在于,在第一阶段,禁军是各路势力争夺的中心,动乱只是发生在京城,并没有波及地方,而且只是汉人当权者之间的权力纷争,而在第二阶段,动乱的规模则扩展到了全国,被卷入其中的藩王越来越多,胡人也随之进入风暴中心,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并由此开启了长达将近300年的大分裂时代。&/p&&br&&p&这次大动乱,是怎么酝酿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风暴的呢?&/p&&br&&p&=====================================================================&/p&&p&&b&&u&权力的游戏(三):列王的纷争&/u&&/b&&br&&/p&&br&&p&贾南风执掌政权的时间长达10年。历史记载里,史官对她的个人形象的描述是负面的:嗜好权力、贪婪、凶狠、残忍、狡诈。同时,史官却也承认在她执政的这段时间里,西晋帝国海内晏然,朝野宁静。这倒是不难理解,因为她冷酷的一面只是针对政敌,并没有被扩大化,政治手段也很高明,善于协调藩王与外戚、门阀与庶族之间的关系。整个西晋帝国,除了她,有这种能耐的,似乎也就只有开国皇帝司马炎。&/p&&br&&p&贾南风组建的权力核心当中,有两个成员需要注意。&/p&&br&&p&一个是张华。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张良的十六世孙,此人智谋过人,博学多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是贾南风的高级智囊,贾南风对别人颐指气使,对他却礼敬有加,言听计从。之所以得到重用,既是因为他才华出众,同时,也是因为他是庶族的领军人物,是贾南风用来平衡门阀势力的一颗棋子。&/p&&br&&p&另外一个是王衍。东晋政权建立初期,江东地区流传着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说的是在琅琊王家的支持下,司马睿在江东立足的故事。&/p&&br&&p&王家何来如此巨大的能量,居然能够使一个政权仰其鼻息?为什么左右司马家命脉的偏偏是王家,而不是其他家族呢?埋个引线,后续再议,我们暂时只需要知道这一切与王衍有莫大的关系即可。&/p&&br&&p&王衍是琅琊王家的头面人物,司马玮被处死之后,接管禁军军权的就是他。也就是说,琅琊王家的触手,就是在贾南风执政期间逐渐伸入权力中心的,只是贾南风绝不会想到,十几年之后,这一股势力居然会成为司马氏政权的救命稻草。&/p&&br&&p&贾南风执政第六年的年底(或者第七年年初),镇守关中的赵王司马伦来到了京城。&/p&&br&&p&以前说过,内迁胡人的主要聚居区就在关中。司马伦镇守关中期间,因为赏罚不明,致使氐人和匈奴人起兵暴乱,此次被调入京城,镇守藩镇的权力被剥夺,就是朝廷对他的惩罚。&/p&&br&&p&司马伦,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入京的这一年已经六十多岁。&/p&&br&&p&此公早在少年时代就以贪婪和谄媚而闻名,活了大半辈子,他依然故我,倒也算是不忘初心。刚进入京城官场,他就四处打点,上下活动,像一条柔软的蚯蚓,甚至不惜向贾南风的党羽卑躬屈膝,坚定而执着地向权力中心蠕蠕挺进。经过一番节操全无的钻营,他终于得到了贾南风的回应。不过贾南风没有让他进入政界,而是把他安插到了军方,任命他在禁军当中充当一个中层武官。&/p&&br&&p&回报远远低于投入,司马伦愤恨难当,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只是在表面上,他依然对贾家保持着卑微与臣服。&/p&&br&&p&时间一晃,司马伦已经在京城度过了三年多。与此同时,深宫里的一场大风暴也在悄无声息地酝酿着——皇太子长大了,即将到达参政的年龄。这个皇太子,就是晋武帝在世期间极为钟爱的皇孙,他并非贾南风的亲生儿子,一旦他进入政坛,贾南风的权力蛋糕就得切下一大部分,所以贾南风对他颇为忌惮,渐渐产生了废太子的念头。&/p&&br&&p&太子党察觉到了贾南风的野心,密谋发动政变,意欲铲除贾南风及其党羽。&/p&&br&&p&发动政变需要军队,兵力从哪里来呢?几经物色,太子党盯上了老贼司马伦。司马伦贪婪,没有立场,手中却掌握着一部分禁军,太子党人以利相诱,彼此迅速一拍即合。&/p&&br&&p&一开始,司马伦的意图是铲除贾南风,扶持太子上位,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叫孙秀的毒士说,太子是聪明人,绝不是当傀儡的料,如果你扶持他上位,只会被反噬;最好的办法,是撺掇贾南风除掉太子,使她成为众矢之的,然后你再除掉贾南风。&/p&&br&&p&司马伦依言而行,毫不犹豫地出卖了太子党,放出太子党即将发动政变、铲除贾家的风声。&/p&&br&&p&如孙秀所料,贾南风害怕了,旋即废掉太子,派人把他打死在厕所里。晋武帝曾经寄予厚望的未来之星,就这样死于非命,迸裂的白色脑浆和红色的血液淌进茅坑,随着恶心的蛆虫滚滚翻腾。然而,比厕所更臭的是贾南风,政治手段向来高明的她一着不慎,落入司马伦设计的陷坑,成为众矢之的。&/p&&br&&p&鱼儿已经上钩,渔翁开始收线。&/p&&br&&p&元康十年,四月三日,三更。&/p&&br&&p&虽然已是初春,但是夜里的洛阳,依然冬寒渗人。随着第一通更鼓的余音鬼鬼祟祟地消失在黑得化不开的夜里,司马伦府邸的大门缓缓打开了,几个黑影悄悄溜出来,像被巫师的符咒召唤出来的恶灵。不久,禁军的几个高层武官分别接到了这些人送来的消息——主上召见,即刻入宫。当他们风风火火地赶到内城城门下的时候,忽然察觉到气氛不对,禁军当中的中下层武官,几乎全都聚集在他们面前,领头的则是老头子司马伦,摇曳而微弱的烛火下,他就像一具沉睡多年而被唤醒的干尸,干瘪的脸上交织着平静与兴奋、狂喜与残忍。&/p&&br&&p&“贾南风谋害太子,罪不可赦,今上下令,命我等入宫废除皇后,尔等奉命则可封侯,不然,诛灭三族。”&/p&&br&&p&这些高层武官面面相觑,他们不是傻瓜,知道司马伦是在矫诏,然而箭在弦上,一切已经由不得他们。在如狼似虎的中下层武官面前,他们只有两个选择:答应,或者,死。为了保命,他们只能选择前者。&/p&&br&&p&随后,司马伦再次矫诏,命令内城守卫打开城门,率领外军一拥而入,挟持高层武官调动内军,封锁内宫出入要道,一方面命令早已安排好的内应把白痴皇帝司马衷带走,一方面命令司马冏带领百余人闯入后宫,将贾南风收入大牢。&/p&&br&&p&直到司马冏率军出现在眼前,贾南风才知道大祸临头,大惊之下,她厉声喝问,“你们来这里做什么!”&/p&&br&&p&司马冏回应,“奉诏收捕你!”&/p&&br&&p&贾南风再问,“诏书出自我手,你所奉何诏?”&/p&&br&&p&司马冏不再回应,不耐烦地挥挥手,命令部下将贾南风收监。&/p&&br&&p&太极殿,西晋帝国的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当贾南风被收监的时候,她的党羽纷纷被铠甲锃亮的禁军带到了殿前,曾经,还只是贾南风的一条狗的司马伦与这些人称兄道弟、推杯换盏,甚至被这些人视为无耻鼠辈。可是一切变了,司马伦在这个漆黑的夜里变成了西晋帝国的执剑人,往日的老熟人纷纷变成了脚下的蚂蚁,对于故人,他直接在大殿前展开了一场粗暴的审讯和血腥的斩杀,就地审问,就地斩首。&/p&&br&&p&张华,这个曾经被贾南风倚为臂膀的重臣,因为当年拒绝过司马伦的求官之请,当夜在太极殿前被灭族。&br&&/p&&br&&p&王衍,却有惊无险地躲过了一劫。因为司马伦的谋主孙秀也是琅琊人,孙秀当年落魄的时候,曾经得到过王家的帮助,此人恶毒狡诈,却也有知恩图报之心,所以在血洗皇宫的这一夜,放过了王家。&/p&&br&&p&第二天,正襟危坐的司马伦坐在皇城南门的城楼上,召集所有禁军,举办了一次阅兵大典,发布了三个重大通告:第一,宣布贾南风的罪状;第二,追究到底,绝不放过贾党党羽;第三,发布最新人事任命,禁军当中的重要官职均由他的子嗣充任,剿灭贾党有功的官员全部封侯。&/p&&br&&p&不久,司马伦登基称帝,迫使白痴皇帝司马衷退位。&/p&&br&&p&贾南风被毒死,灭族。&/p&&br&&p&善泳者溺于水,这个依靠对权力的嗜好而崛起的女人,最后依然因为对权力的嗜好,把自己送到了万劫不复之地。&/p&&br&&p&在八王之乱的整个过程中,司马伦政变以及篡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p&&br&&p&先说政变。我们得看到,与此前的杨骏篡权、司马玮政变不同的是,“四三之夜”的过程更为复杂、布局更为周密,卷入其中的禁军武官以下级武官居多,而且此次事件的性质属于明显的犯上作乱,已经脱离了政变的范畴,准确地说,“四三之夜”事件更属于一次典型的兵变。&/p&&br&&p&然后是篡位。司马伦之前,无论闹事者是谁,皇帝的权威是存在的,大家都知道司马衷是白痴,只是彼此心照不宣,没有撕破脸皮,在为自身追求最大利益的前提下,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脆弱的权力主体格局;而随着干尸司马伦的篡位,一向遮遮掩掩的问题被摆到了明面上,固有的权力主体格局轰然崩塌,野心勃勃的列王都向权力顶峰发动了猛烈、野蛮、精明的冲击,彼此之间的纷争越来越趋向于扩大化和白热化。&/p&&br&&p&那么,由司马伦打破的权力格局将走向何处呢?&/p&&br&&p&&b&&u&权力的游戏(四):血雨的洗礼&/u&&/b&&br&&/p&&br&&br&&p&“四三兵变”当晚,闯入后宫收捕贾南风的是司马冏。之前说过,晋武帝司马炎当年确立王位继承人的时候,人选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弟弟司马攸,为了给白痴儿子铺平通往王位之路,司马炎不惜假借太医之手逼死弟弟。&/p&&br&&p&司马冏,就是司马攸的儿子。&/p&&br&&p&司马伦上位,依靠的是禁军,对禁军的威力与可怕有切身体会。登基之后,他在禁军的重要位置上安插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和亲信,对于在“四三兵变”当晚表现出色的司马囧,他给予了一些荣誉性的虚名,却用明升暗降的策略把司马囧从禁军中剥离出来,命令他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国。&/p&&br&&p&如果皇权足够强势,能够威慑藩王,这样做未尝不是防止司马冏作乱的方法。司马伦的失误在于,他是在帝位来路不正、藩王跃跃欲试,且皇权正在崩溃的前提下打发司马冏回国的。&/p&&br&&p&虎兕没有入于柙,而是纵虎归山。&/p&&br&&p&司马冏继承的是其父司马攸的爵位,封国是齐国。离开京城,走在回国的路上,嗅着从东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司马冏心潮澎湃,如乱石穿空的海浪。十几年前,父亲司马攸被迫离开京城,死在了回国的路上;十几年后的今天,自己又走了父亲的老路。&/p&&br&&p&如果父亲在十几年前成为皇位继承人,那自己......&br&&/p&&br&&p&司马伦是晋武帝的叔叔,自己是晋武帝的侄子,既然司马伦可以当皇帝,那自己.......&/p&&br&&p&海风,腥如血,残阳,红如血。太平洋之滨,星邪月异。&/p&&br&&p&原先,西晋朝廷对藩王的兵权,以及藩王在本国内部的人事任命权是有限制的。随着司马伦的篡位,朝廷的权威冰消瓦解,对藩王设置的种种限制也开始大面积崩塌。后来,司马冏拥兵数十万杀气腾腾入京,京师震怖,如果不是中央权威崩坏,他充其量也就有几千个兵,哪里能拥兵数十万呢?&/p&&br&&p&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各个藩国内部都和藩王是一条心,因为藩国内部大大小小的官员对朝廷态度不一,有的坚决支持朝廷,有的追随藩王作乱,有的摇摆不定。&/p&&br&&p&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中央仍然有威慑力,混乱只是发生在皇城内部,并没有波及地方。等到中央权威崩坏,失去制约的藩王肆无忌惮,直接导致大混乱溢出京城,冲击到地方;同时,藩国内部大小官员对朝廷的态度不一,也不可避免地在八王之外出现了一些割据性军阀,致使局势越发混乱,比如王浚就是军阀之一。&/p&&br&&p&言归正传,接着说司马冏。&br&&/p&&br&&p&一回到齐国,司马冏就开始着手部署率军入京,齐国内部诸多官员对此事的态度很复杂。司马冏一开始并没有把事情搞得太过火,欢迎支持者,也默许反对者的存在。镇守京师的干尸司马伦察觉到他图谋不轨,派了一个间谍打入齐国内部,可是这个间谍被司马冏策反了,反而掉过头来蒙蔽司马伦。&/p&&br&&p&为了进一步麻痹司马伦,司马冏甚至不惜斩杀心腹,并把人头送到京城,表示自己没有反心。与此同时,他还秘密联络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积极扩大统一战线。&br&&/p&&br&&p&司马伦糊涂,但是并没有糊涂到掉以轻心的地步。为了避免战争,和平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冲突,经过与孙秀的一番谋划,他决定空降一批心腹到蠢蠢欲动的藩国,架空藩王的权力。当然,以司马囧为首的藩王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司马伦也没有把这种政策付诸实际的实力,矛盾至此终于全面激化,中央与地方的争端已经没有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的可能,双方的手都不约而同地拉开了弓弦。&/p&&br&&p&永康二年,准备就绪的司马囧肃清藩国内部的敌对势力,广发檄文,号召讨伐司马伦,与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乂一起聚兵数十万开赴京城。&/p&&br&&p&自西晋开国以来,规模这么大的战争是第一次,而这时候距离三国时代的终结才二十多年。&/p&&br&&p&一夜之间,京城戒严,首都卫戍部队陆续开赴出城。对于生活压力巨大的市井小民,这是一个很有刺激性和挖掘价值的话题,大家都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军队出城,可是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并不知道。&/p&&br&&p&事实上,这是以司马伦为首的中央控制舆论的一种策略,目的是安抚人心,使草民以为首都卫戍部队出战只是执行一些常规性的军事任务,对手不过是一帮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除了对外封锁消息,作为天师道的信徒,司马伦还举办了一些豪华的祈福仪式,宣称天神和列祖列宗已经降谕,国家必将长治久安、繁荣安康。&/p&&br&&p&虽然消息是封锁的,中央采取了掩人耳目的舆论控制措施,草民接触到的真相是有限的,可是这并不妨碍谣言的流传,大众的想象力足以弥合真相不能填充的空白。南来北往的行商几乎每天都会带来一些描述得绘声绘色的消息,诸如某地打了一场恶仗,死了多少人之类......然而大多数人只是把这当成谣言,因为朝廷依然在发布中央军势如破竹的捷报。相比较而言,朝廷发布的消息显然比行商的话更有可信度。&/p&&br&&p&同年四月,中央再次发布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叛军首领司马冏已经兵败被擒。&/p&&br&&p&战争即将结束当然是好事,一时间,京城处处欢腾。与此同时,弥漫在皇城里的,却是躁动不安的气氛。&/p&&br&&p&真相其实是反过来的,胜券在握的是司马冏,惨败的是出战的首都卫戍部队。司马伦不仅发布假消息愚弄草民,也极力封锁消息,糊弄帝都高官。市井小民好愚弄,高官可不好蒙蔽,尤其是留守京城的禁军武官。&/p&&br&&p&为了庆祝这次“大捷”,司马伦在皇宫里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庆功”宴会。在宴会上,有些不明真相的官员谈笑风生,禁军武官却脸色阴沉,有些武官甚至拒绝出席晚宴。司马冏此次拥兵入京所为何来,他们心知肚明,当初司马伦发动兵变,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迫卷入,他们都是脱不了干系的,一旦司马冏攻破京城,结局是不言而喻的。怎么躲过这一劫呢?出席宴会和没有出席宴会的武官都在思考着。&/p&&br&&p&西晋年间,高官的帽子上流行带貂尾为饰,司马伦上台之后,为了笼络人心,滥发官爵,貂尾不够用,只能用狗尾凑数,老百姓戏称“貂不足,狗尾续”(这就是成语狗尾续貂的来源)。&/p&&br&&p&坐在高高的大殿上,看着大殿里的一条条貂尾和狗尾,如坐针毡的司马伦萌生了浓烈的悔意,悔恨当初不应该急不可耐地篡位,以至于今日成为众矢之的,连安享天年都成了一种奢望。他知道禁军有离心迹象,但是在这急需用人的危急关头,搞内部清洗并非明智的选择,因为,貌合神离意味着还有合作的可能——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内部清洗则会激化矛盾,火上浇油。如今,他只能希望禁军出于对司马囧的畏惧而和自己同仇敌忾。&/p&&br&&p&随着藩王军队的步步紧逼,孙秀召集司马伦的心腹多次召开会议,商议对策,有的人认为应该抵抗到底,有的人认为应该搞内部清洗,有人认为应该乘船出海,远遁他乡异域......面临诸多抉择,司马伦迟迟犹豫不决。这时候,留守京城的禁军却抢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大难临头之际,他们决定发动兵变,把司马伦交出去,作为替罪羊。&/p&&br&&p&四月的一夜,禁军当中的七百多个外营兵攻破皇城南门,在内军高层武官的策应下,一起杀向内殿。司马伦与孙秀事先察觉到了禁军的异动,在前几天就住到了内殿,以防不测。兵变当夜,当喊杀声传进来的时候,他们急忙封锁大门,调动部属进行抵抗。禁军无法攻破大门,于是翻墙而入,放火烧屋,与司马伦的部属展开激战。&/p&&br&&p&火光熊熊,王座摇曳的影子扭曲狰狞,刀光剑影明灭不定,当夜,孙秀以及司马伦的党羽或者当场死于殿内,或者沦为阶下囚。在禁军的挟持下,司马伦被迫下诏,宣布自己登基称帝是受到了孙秀的撺掇,如今孙秀已死,司马衷将复位,自己将退位归农。之后,他又请出驺虞幡,号令部属放弃抵抗。&/p&&br&&p&做完这一切,司马伦面如死灰,归农?还有可能吗?结局已经了然。&/p&&br&&p&这个动荡不安的夜里,市井小民望着皇城方向的冲天火光,揣测纷纷。皇城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大火?为什么依稀还有打打杀杀的声音?这一切和刚刚平定的那场叛乱有没有关系?......&/p&&br&&p&很快,答案揭晓了。&/p&&br&&p&张贴在城门上的榜文宣告了司马伦的退位,以及司马衷的复出。必然的,皇位易手的具体过程和细节用不着让市井小民知道。&/p&&br&&p&其后,被幽禁达一年之久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复出,乘坐御辇驶往皇宫。虽然草民不知道这一切变故的细微之处,但是大家都很清楚,所有的争端都是围绕着皇位展开的,如今,既然正统皇帝复出,那么一切就尘埃落定了,战争可以因此结束,洛阳城可以躲过战火的洗劫,安定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至于战争、政变、兵变,那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当司马衷的御辇驶过街道的时候,满街都是山呼海啸的万岁声。&/p&&br&&p&对于烽火连城的三国时代,许多老辈人仍然保留着鲜活而血腥的记忆。作为市井小民,大家期待的只是和平,其实并不在乎坐在皇位上的是谁,与其说满街的呼声是为复出的司马衷而发,不如说是为了和平。&/p&&br&&p&然而,庆祝和平的呼声还没有散尽,一起不祥的事件又发生了。&/p&&br&&p&司马衷复出没几天,禁军大开城门,司马冏率领几十万浩浩荡荡的军队,如同一条巨大的蟒蛇,进入洛阳,缓缓穿过街道,锃亮铠甲闪闪烁烁如蛇鳞,蔽空旌旗舒舒展展如蛇芯。&/p&&br&&p&皇帝不是已经复出了吗?这些人还来京城做什么?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队,站在街边的市井小民揣测着。与司马衷复出不同的是,司马囧入京的时候没有欢呼声,笼罩着洛阳城的,是惶恐不安的气息。&/p&&br&&p&司马囧察觉到了气氛的冷落,但是与近在咫尺的皇宫相比,这无关紧要。为了进入京城,他在战场上奋战了两个多月,折损了好几万人,再加上折损的敌军,被这一轮权力游戏的转盘绞死的士兵有将近十万人。对于他,这只是一串数字,并没有什么可惜的,这只是参与权力游戏的必然代价。或许,在他看来,站在街边不敢喘气的这些草民,与战场上那些已经不会喘气的死尸并没有什么区别,就像任由宰割的牛羊。如今他最想做的,就是进入皇宫,享受成为帝国执剑人的快感,唯有权力,不容他人染指的权力,才能带给他这种快感。&/p&&br&&p&几天之后,司马伦被迫服毒自尽,权力格局再一次洗牌,凡是被他起用的人,一律被斥退;凡是曾助他为逆的人,除不久前发动兵变、迎立司马衷的几个禁军武官,其他人一律被处死。&/p&&br&&p&司马伦——八王之乱的第三个牺牲品。&/p&&br&&p&临死之际,司马伦意识到了自己的罪孽,饮下毒酒之后以巾蒙面,只是不知道他这样做是无颜见祖宗,还是预料到自己死后,帝国将会发生更大的祸乱,怕自己的鬼魂看到这人间惨剧。&/p&&br&&p&至此,八王之中的三王已经成为权力游戏的祭品,即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接下来,剩余的五王又将如何继续更为残酷的角逐呢?&/p&&br&&br&&p&&b&&u&权力的游戏(五):冰与火之歌&/u&&/b&&/p&&br&&p&司马伦干瘪泛青的毒尸尚有余温,新一轮的权力划分又开始了。&br&&/p&&br&&p&当初,司马囧号召列王入京,河间王司马颙一开始并没有积极响应,而是站在他的敌对面,并抓捕了他的使者,之所以后来选择“弃暗投明”,只是因为看到司马伦败局已定。&/p&&br&&p&当志得意满的司马囧进入京城的时候,司马颙的军队还在赶往京城的路上,眼见纷争已经告一段落,他就掉头率军返回了封国。虽然他最终选择了司马囧,但司马囧恼恨他当初阻碍大事,入京之后只是授予了他一些荣誉性的头衔。&/p&&br&&p&讨伐司马伦的过程中,与首鼠两端的河间王司马颙相比,成都王司马颖可以说是司马囧的坚定盟友。此公英俊倜傥,器宇轩昂,可惜只是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形美而神晕”,没有什么才能,对权力也很热衷,是个很容易作死的人,但他有几个才智出众的智囊。入京之后的司马囧胡作非为,欺君犯上的气焰日甚一日。在智囊的劝说下,司马颖开仓放粮,赈济战区灾民,为阵亡将士建立墓园和纪念碑,给自己积累了良好的声望,然后打算率军回国,静观其变。&/p&&br&&p&司马颙没有入京,司马颖打算离京,入京列王当中,留在京城的只有长沙王司马乂。&/p&&br&&p&如果看过前文,我们应该还记得因年轻气盛而成为牺牲品的楚王司马玮。司马乂,是司马玮的同母弟,入京这一年二十五岁。司马颖,是司马乂的异母弟,比司马乂小两岁。&/p&&br&&p&离京回国之前,司马颖到皇陵扫墓,祭拜列祖,司马乂一同前往。陵园里松柏森森,漫步在陵道上,回想起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在世时的光景,目睹一尊尊风吹雨蚀的雕像和苔痕遍布的陵墓,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思绪万千。&/p&&br&&p&或许,是因为司马颖留京期间的一些善政给司马乂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虽然司马乂年长,但是他对司马颖抱有很大的期望,在他看来,司马囧既没有辅政之才,更没有辅政之德,二十二岁的司马颖才是最好的辅政人选。长谈结尾,站在司马炎的陵墓前,司马乂殷切地说,“这江山是先帝所创,你要好好守护。”&/p&&br&&p&如今守护西晋帝国的是司马囧,肯定司马颖,就是否定司马囧。听到司马乂这样说,随从面面相觑,相顾骇然。&/p&&br&&p&八王当中,司马乂是个异类(司马玮也算),其他藩王根本不把司马衷放在眼里,基本上都是在拆解皇座,而他自始至终都在努力铸造皇座,力图重新恢复皇权的尊严和威信。&br&&/p&&br&&p&司马囧对司马乂颇为警惕,摄政之初就采取了一些措施使他远离禁军,防止他在京城闹出枝节,并命令他返回自己的封国。如果他想消灭权势熏天的司马囧,可以回国组建军队,兴兵勤王,也可以拥兵自重,以武力遥慑京城,使司马囧不敢轻举妄动。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结合种种迹象来看,新一轮风暴袭来之前,他一直留在危机四伏的京城。为什么会这样呢?联系到他后来的种种作为,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留在京城,应该是为了保护司马衷,怕司马衷遭到司马囧的暗算。&/p&&br&&p&司马囧有没有加害司马衷的意思,这是难以确定的,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确有谋逆之心。他执掌政权的这段时间里,党同伐异,皇帝形同虚设,朝中大小事务必须由他以及他的心腹亲自过问,有一个官员因为没有咨询他的意见,自作主张,直接把公文呈交给了皇帝司马衷,结果被他下令处死。&/p&&br&&p&有一个叫“莼鲈之思”的成语,说的是西晋年间有一个叫张翰的官员,因为在秋风乍起的季节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忽而辞官回乡,并慨然长叹,人生在世,但求逍遥自在,为何要为了些许名利而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到洛阳为官呢?&/p&&br&&p&思乡之情、淡泊名利、清新脱俗,如果不了解时代背景,这个故事看起来潇洒快意、超凡脱尘,然而,我们得知道,张翰当时就是在司马冏手下任职,他辞官并非思念莼菜鲈鱼这么简单,而是因为意识到乱政的司马囧是自取灭亡,怕自己在将来受到牵连。脉脉温情的故事背后,其实是一幕幕阴暗血腥的权力斗争。&/p&&br&&p&要命,还是要荣华富贵?张翰选择了前者,有的人却选择了后者,比如李含。&/p&&br&&p&太安元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一匹累得几乎虚脱的马奔入长安,停在河间王司马颙的府邸前,风尘仆仆的李含跳下马背,告诉府邸前的卫士,声称自己来自洛阳,有紧急事务面见司马颙。卫士不敢怠慢,急忙入内通报。不久,府门打开了一条缝,李含闪身而入,在卫士的带领下,见到了等候在公署里的司马颙。&/p&&br&&p&对于这个一脸风尘的冬夜来客,司马颙并不陌生,因为在几个月之前,李含就在他的手下任职,只是平定司马伦之乱过后被司马囧征调到了京城。&/p&&br&&p&李含有一个叫皇甫商的同乡,前者出身寒微,后者出身士族。早年间,皇甫商想让李含为自己效力,结果被心高气傲的李含拒绝,颜面受损的皇甫商一气之下,联合地方官对李含打击报复,派他去看城门,彼此的怨仇就此结下,这么多年里双方一直耿耿于怀。&/p&&br&&p&皇甫商曾经也是司马颙的手下,只是入京的时间比李含早,当初送皇甫商入京,司马颙还特意设践行酒宴,调解他与李含的矛盾。可是这于事无补,李含入京之后,他们在京城依然势如水火,李含此次孤身来到长安,就是因为担心遭到皇甫商的报复。&/p&&br&&p&落座之后,稍微寒暄几句,李含说明了来意:司马囧在洛阳乱政,皇帝司马衷下发密诏,命令河间王司马颙入京勤王。&/p&&br&&p&密诏?经历过这么多纷争,密诏早就失去了原有的神秘和权威,不过是一纸真假难辨的空文,是真是假取决于力量的大小,有没有密诏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一旦对司马囧宣战,怎么才能战胜。进而言之,能否获胜取决于列王的态度,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长沙王司马乂和成都王司马颖。作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司马颙只是皇族的疏亲,司马乂和司马颖是司马炎的儿子,属于皇族的血亲。血亲尚且按兵不动,疏亲却抢先出手,这在血缘关系上是说不过去的。&/p&&br&&p&听完李含所言,司马颙默然以对,不置可否。进入权力中心,成为西晋帝国的执剑人,这种诱惑太大,足以使人癫狂,他何尝不想登上权力巅峰,只是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列王的关系。对此,李含早就想好了对策。&/p&&br&&p&李含的计划分为三步。&/p&&br&&p&第一步,借刀杀人。即联合司马颖,以勤王的名义入京,同时派人秘密潜入京城,散播司马乂即将发动兵变的消息。&/p&&br&&p&第二步,请君入瓮。司马囧向来对司马乂颇为防范,一旦兵变的消息在京城传开,他必然会杀死司马乂,如此一来,就可以给他安上迫害皇族血亲的罪名,勤王计划就顺理成章了。&/p&&br&&p&第三步,过河拆桥。司马颖虽有声望,但他其实只是绣花枕头,联合他消灭司马囧之后,把他架空,扶持他为有名无实的摄政,实权则由司马颙把持。&/p&&br&&p&司马颙深以为然,迅速部署入京,邀请司马颖共商勤王大计,派遣军队向京城挺进,并派人潜入京城,散播司马乂即将发动兵变的消息。&/p&&br&&p&接到勤王之请,司马颖的智囊极力劝阻,劝他不要涉入乱局,无奈权力的诱惑太大,曾经被司马乂视为国家栋梁的司马颖非得蹚入浑水。&/p&&br&&p&列王再次拥兵入京的消息传到京城,战栗不安的司马囧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围绕着是战是和的问题,会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司马囧头脑机敏,并不是能被人轻易左右的人,可这是从前,沉湎酒色的这几个月里,他的头脑像是被至高无上的权力腐蚀了,面临巨大的变故,会议现场的他全无往日飞扬跋扈的神采,很长时间内处于沉默状态。&/p&&br&&p&经过对时局和彼此实力的分析,主降派认为,目前最好的对策,就是让司马囧自解权柄,退位让贤。主战派言辞激烈地说,自汉魏以来,自解权柄的权臣,哪一个能得善终呢!会场内一片沉默,司马囧明白,别人或许还有退路,可是自己,只有挺身而斗,才有一线生机。&/p&&br&&p&攘外安内,显然,与司马颙和司马颖展开决战之前,必须先解决司马乂。&/p&&br&&p&十二月,再过十几天就是新年,当京城的草民开始为欢度佳节而忙碌的时候,一个滴水成冰的夜里,祸乱又开始了。&/p&&br&&p&当夜,司马囧派军进攻司马乂的府邸。司马乂这时候只有一百多个士兵,双方力量对比颇为悬殊,但是凭借精湛的战斗技能和出色的指挥能力,他成功地击溃了进犯者。&/p&&br&&p&京城是司马囧的势力范围,司马乂的力量比较微弱,硬拼似乎是行不通的,如果为了逃命,他应该赶快趁夜逃脱,离开京城,返回自己的封国,再做长远打算。击溃进犯者之后,胆大包天的司马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词 前尘往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