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键盘玩游戏感觉有延迟玩不了多久啊,20多个小时就通关

当前位置:&>&nbsp
龙腾世纪3审判玩家60小时通关全面感想心得总结
龙腾世纪3审判玩家60小时通关全面感想心得总结这几天没事,闲着就打通了,前面几张地图,任务基本做完。后面的地图做了少量的任务。懒得做了,反正一般都是二周目才会做全任务。一周目都是先体验系统,剧情,熟悉游戏。也没什么剧透,这么狗血的剧情大家都知道最后要打谁。难度是困难(hard)通的关。感觉困难难度对于老玩家第一次玩3代正好,新玩家略微难一点点。不过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龙腾主要玩的还是战斗,太简单就没意思了。缺点:1、战斗系统:站斗系统比1,2代来说,有了比较大的退步。感觉Ai策略就是为了主机简化的,毫无策略可言。Tactic视角主要是把人散开,放放技能。暂停比龙腾1,2代用的少多了。这是3代最大的退步。另外把奶妈取消了,有利有弊。好处是不用专门每次带个法师奶,多个dps,坏处是回营地稍微频繁了点。建议不太会玩的玩家带2个法师。上barrier.就当加血了。2、N多无聊的任务。奖励也不咋样。每个地图都有那些个跑地图,插旗子,找石头这类的任务,而且还很多!!对于有强迫症的玩家来说非常无聊。造成代入感不强。还有就是满地图的矿,草,对强迫症不爽~~~~~~.3、狗血的主线剧情。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感受吧。优点:1、地图很大,风景很美。尤其最喜欢森林,和沙漠那两张。自由度确实有很大的进步,每一个地图要探索完都要费一番功夫。对喜欢沙盘类的是福音啊。最后通关后还能继续玩没做完的。这个真的是最大的亮点!!!!!!!比前两代不知道要好多少。说明还是用心做了,不是坑钱的游戏。2、boss战激烈程度比之前2代明显有所增强。3、有些带故事情节的支线任务,还是很有趣的,尤其任务对话,前提你能看的懂。有些很搞笑。4、有很多创新。比如坐骑系统,虽然比较鸡肋。另外物品制造也是亮点。前提是你有时间去弄工程图样。5、杀龙确实很爽,我总共就杀了4只,但是战斗还是很精彩激烈的。而且本代的龙Ai比前两代打起来更有意思了。但是除了奖励的材料,有时掉的装备还没正常任务掉的紫装好。6、代入感在你杀了龙,至少做了3个主线之后才能体现出来,也就是至少20小时。所以不要特别急。也不要在一张地图上想把所有任务一次清理完。这样你会很不爽的。7、反正越玩到后面就感觉越好吧。要全做完任务估计至少要120+小时。而且难度也是线性增长的,不要嫌开始难度低哟。尤其新玩家。总之,如果这代的地图,自由度 + 前两代的战斗系统,就是神作了。可惜无节操的EA收买了本来有节操的B社。B社也开始无节操了。反正大部分都是主机上卖。系统什么的都是图着主机方便了,PC玩家自然有意见。最后给大家说下战斗技巧:nightmare难度我也玩了一阵。因为没有奶,药剂有数量限制,就要多带法师,不然你会很惨的。barrier是每个法师必备技能。觉得持续时间短,就带加技能持续时间的戒指。法师辅助选冰系右边2个,和最中间那个加速回蓝,减少技能CD的。最后就是用好Cole.他是最牛逼的dps。主要技能匕首系最终技能,和刺客系左边第二个技能(升级6连击)。这代坦很脆,已经不能一挡10了......尤其最高高难度有体现。到后面经常放个bodyguard。自己就跪了。慎用之!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的心情如何?60000000雷囧强赞软文悲剧愤怒搞笑无聊期待
类型:动作
公司:育碧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11-29
类型:角色扮演
公司:Nicalis, Inc.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12-30
类型:动作
公司:CAPCOM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01-24
类型:动作
公司:育碧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02-14
类型:冒险
公司:任天堂
语言:英文游戏
上市:03-03
类型:射击
公司:育碧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03-07
类型:动作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03-17
类型:射击
公司:Bluehole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03-23
类型:动作
公司:SEGA
语言:英文游戏
上市:04-11
类型:射击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10-21
类型:格斗
公司:万代南梦宫
语言:中文游戏
上市:09-01
游戏类型导航
the game type
Recommended Games
265G推荐游戏19被浏览1681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学习就像打游戏,你通关了吗?
我的图书馆
学习就像打游戏,你通关了吗?
作者简介:郑伊廷(Xdite),台湾有名的软件技术开发者,Growth School 创始人,目前从事 Growth Hack/Ruby on Rails/Agile Project Management 主题的技术培训以及教育培训,在台湾半年连开17场 Growth Hack 讲座。曾在2012年获得Facebook World Hack黑客松世界奖,并著有《Growth Hack 这样做》一书。▲& ▲& ▲我不算是个学习大牛。但这几年来,我想透了一套黄金自学方法,这方法让我学什么编程技术,甚至是不相关的业余才艺都能学得十之七八。&这套方法如下:1. 去找一本 “初级的实作方法” 书,或者是去上大师开的 “实作方法” 课,快速地跟他们做(请先一模一样地做,不要在这个阶段自作聪明地改,或者花过多时间去钻研底层理论)&。不要 “边做边查理论” 或 “边做边修改成自己的样貌”,我晚点会解释。但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别做,一旦你做了,学习难度会爆升 200% 。2. 接着把 “这份学习” 成果去做一点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确保东西还能动。3. 去搞懂你在 step 1、step 2 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然后洗掉重新练习,不看书自己做一遍,做到自己能够独立重制。4. 跟朋友炫耀你会了,让他们称赞你。五天重复这样的循环,你就学会了,而且可以掌握这套技术 60 分。原理解释:◆Why、What、How ◆我解释一下这套方法背后的哲学。人人都会想要 “边做边查理论” 的原因是:1. 初学者都有个毛病。想跟大师学,或者一开始就着急想要知道底层知识,否则心中会有股 “浓浓的恐惧”,害怕学不好基础,事情会搞砸(这也怪伟大的工业教育把你混淆了)。2. 你在别的领域自学成材,一开始是乱七八糟学起来的,站起来后发现自己基础知识不足,所以学得很艰辛。所以你觉得下次学习,我一开始就把基础知识补足,下次铁定学习得飞快。事实上人类学习最快的方式是:模仿以及重复。1. 模仿别人怎么做2. 利用反复练习,建立肌肉记忆事实上就算初学者不明道理去学一样东西,依样画葫芦,肌肉是可能还记得当初做什么的。而且学习者甚至可以从肌肉记忆中将当初的挫折与学习理论产生的顿悟连在一起,产生更强的记忆作用的(这里我提供一个链接,台湾有个精神科医师,向我学 Rails 开发,后来他课后写了一篇心得,说我提到的这事是真有科学根据的,叫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 )。而我在这里另外要介绍一个概念 “What、Why、 How”。工业教育一直洗脑我们需要 “读基础”(Why)才能 “做出东西”(What)。这事实上是错的。因为这个 Why 不是你的,甚至对你来说,是 “未知的”。很多人大脑打结或充满挫折是因为:真的没法以未知解释未知。而 99% 人学不会一项技能的原因是因为:挫折感太大。所以当一开始学习时,千万别触发 Why -& What -& Why -& What 循环。而应该要是 What (重复 3 遍) -& Why -& How (独立重制步骤)。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让各位明白:1. 人人都说外国语言是最难学的。为什么?原因不为啥,人人熟知的母语恰巧是一门自己精熟却不察觉的 “技术”。而你在尝试学 “新的技术” 时,会不自觉地想把 “未知” remap 成 “已知”。这时候就会不小心启动 “Why -& What -& Why -& What 循环”,接着你又会更慌,就去查词典试图想跳通,这更惨,直接就把脑子烧了。大家现在最推崇的学外语方法是什么?简单啊,搬去外国住啊。你每天模仿别人点餐买东西,跟朋友混在一起讲,这就学会了。不需先懂 “文法” 才能学会 “说话” 对吧。2. 我是很早沾技术的程序员,在 Git 之前我们团队用 SVN 管理代码(2007 前)。 2008年 Git 开始火起来之后,我们前辈说,那大家来换用 Git 吧。结果我们台湾这些早期学技术的大牛,当时学起 Git 来巨慢,大概要快一个月才能习惯(因为我们一直想要理解两者不同的逻辑,并产生映射)。但是现在新手程序员,他要是三天没有看完教程学会 Git,我们肯定会把他开了,对吧?很多时候你教一张完全白纸的同事学编程或做事方法,他肯定比 “要改行的同事” 来得快吧。一样的道理。◆建立早期成就感,取得正向反馈 ◆这是 &“4. 跟朋友炫耀你会了,让他们称赞你” 的原因。真要说,人们变成一间商店的死忠客户(不论服务是否好坏),与养成一个习惯都是有 pattern 的。在 “Membership Economy” 与 “Power of Habit” &二书,都有一套同样的公式。Step 1: Remove Friction (消除疑虑与挫折)Step 2: Deliver Immediate Value (立刻感受价值)Step 3: Reward desired behavior (根据行为得到奖赏)任何设计者只要运用这个公式机制,就可以让 “目标用户” 产生 “习惯”。曾经我认为,人要学会一件技术必须要有 “天赋”。后来我一直不断实验探索这个问题。才渐渐发现天赋是个伪命题。真的根本不需要天赋。而是在学习新一门技术时,给定的初始条件,是否有办法触发习惯的这个 “循环”。比如说以下条件都可以大大把学习者尽量推向这个循环:1. 跟大师学习 (教学、习题都非常有一套)2. 结业马上能做出成品3. 朋友称赞你,感受自己是个天才(即便不是)当人沉迷在这件事上,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热情”,热情又会推动你燃烧自己,最后你会认为这也许是 “天赋”。当然真正的天才与努力的 “大牛” 是有差距的,但社会上更多的是努力的 “大牛”,而变成 “大牛” 却是真真正正地有方法的。这里我举两个例子:1. 人人都会沉迷电动刷手游。但你能说自己是对电动有热情吗?不,那是厂商 “设计” 你的。现在开始,你可以仔细观察电玩的 “onboarding”(新用户引导)机制。是不是符合这样的公式:Step 1: Remove Friction (消除疑虑与挫折)Step 2: Deliver Immediate Value(立刻感受价值)Step 3: Reward desired behavior(根据行为得到奖赏)然后让你无意识地产生 “习惯”,最后莫名奇妙就砸钱沉迷了。2.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音痴,这辈子肯定是学不会弹钢琴了。小时候学钢琴贵,小学又只教直笛,国中教口琴。但来来去去我只能吹儿歌,超没劲。我因为最近一年在搞程序员培训,一直在精进培训方法,试图找到公式。后来听说 “智能钢琴” 一类的 App 很魔,会让人玩下去就沉迷,莫名其妙就学会弹钢琴了。就想来研究他们怎么设计的,所以我下了 Simply Piano。结果这鬼东西真让我三天学成了双手弹和弦,现在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像是音乐天才一样。(好吧,比起真正从业人员,我程度还是很差,别笑我了。但三天就能双手弹琴弹和弦看复杂的谱,真让我觉得有莫大成就感)。我观察这个游戏设计有几点非常有趣,如何把我拐到这个境界的:a. 关卡制。我一向对破关卡有强迫症。没破当下这一关我会很不爽。b. 马上带来的成就感。每一关的机制很小。会教一个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然后借由用这个技能破关。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 如:右手单音 -& 右手三音 -& 右手五音 -& 左手单音 -& 左手三音 -& 左手五音 -& 视谱技巧 -& 双手联弹 -& 和弦 -& 双手和弦。所以我现在会了好多个和弦。而在这当中他让我建立了长期的成就感:每一个大关的大魔王是一首很好听的流行歌。我弹了冰与火之歌、Sugar、Baby —— 七八十年代乐团金曲,弹完之后让我有感到天才的感觉。肌肉记忆:每当教了一个小技巧之后,就会有一个 10 小题的练习关卡,让你一路弹下去,把刚刚教的技巧练至少 5 遍以上,突然间我的手就自然会弹了。◆总结 ◆所以我发现学习一门新领域的技能(甚至是你觉得自己没有 “天赋” 的领域)真是有窍门的。不怕笑的,反而有一些 “反常识” 的总结与步骤:1. 花钱找大师上课。或者是找 “快快乐乐学习” 书籍,让自己快速建立基础。2. 初期不加强基础,反而着重在熟练做个几遍。3. 用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 建立一个 minimal braggable product (最小可炫耀作品)。4. 时时让自己学习时开心并有成就感,别死逼自己。这样你就能在新领域,快速学会。不要再相信什么 10000 小时刻苦学习,该相信的是 20 小时开心 “练习”。作者简介:郑伊廷(Xdite),台湾有名的软件技术开发者,Growth School 创始人,目前从事 Growth Hack/Ruby on Rails/Agile Project Management 主题的技术培训以及教育培训,在台湾半年连开17场 Growth Hack 讲座。曾在2012年获得Facebook World Hack黑客松世界奖,并著有《Growth Hack 这样做》一书。▲& ▲& ▲我不算是个学习大牛。但这几年来,我想透了一套黄金自学方法,这方法让我学什么编程技术,甚至是不相关的业余才艺都能学得十之七八。&这套方法如下:1. 去找一本 “初级的实作方法” 书,或者是去上大师开的 “实作方法” 课,快速地跟他们做(请先一模一样地做,不要在这个阶段自作聪明地改,或者花过多时间去钻研底层理论)&。不要 “边做边查理论” 或 “边做边修改成自己的样貌”,我晚点会解释。但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别做,一旦你做了,学习难度会爆升 200% 。2. 接着把 “这份学习” 成果去做一点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确保东西还能动。3. 去搞懂你在 step 1、step 2 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然后洗掉重新练习,不看书自己做一遍,做到自己能够独立重制。4. 跟朋友炫耀你会了,让他们称赞你。五天重复这样的循环,你就学会了,而且可以掌握这套技术 60 分。原理解释:◆Why、What、How ◆我解释一下这套方法背后的哲学。人人都会想要 “边做边查理论” 的原因是:1. 初学者都有个毛病。想跟大师学,或者一开始就着急想要知道底层知识,否则心中会有股 “浓浓的恐惧”,害怕学不好基础,事情会搞砸(这也怪伟大的工业教育把你混淆了)。2. 你在别的领域自学成材,一开始是乱七八糟学起来的,站起来后发现自己基础知识不足,所以学得很艰辛。所以你觉得下次学习,我一开始就把基础知识补足,下次铁定学习得飞快。事实上人类学习最快的方式是:模仿以及重复。1. 模仿别人怎么做2. 利用反复练习,建立肌肉记忆事实上就算初学者不明道理去学一样东西,依样画葫芦,肌肉是可能还记得当初做什么的。而且学习者甚至可以从肌肉记忆中将当初的挫折与学习理论产生的顿悟连在一起,产生更强的记忆作用的(这里我提供一个链接,台湾有个精神科医师,向我学 Rails 开发,后来他课后写了一篇心得,说我提到的这事是真有科学根据的,叫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 )。而我在这里另外要介绍一个概念 “What、Why、 How”。工业教育一直洗脑我们需要 “读基础”(Why)才能 “做出东西”(What)。这事实上是错的。因为这个 Why 不是你的,甚至对你来说,是 “未知的”。很多人大脑打结或充满挫折是因为:真的没法以未知解释未知。而 99% 人学不会一项技能的原因是因为:挫折感太大。所以当一开始学习时,千万别触发 Why -& What -& Why -& What 循环。而应该要是 What (重复 3 遍) -& Why -& How (独立重制步骤)。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让各位明白:1. 人人都说外国语言是最难学的。为什么?原因不为啥,人人熟知的母语恰巧是一门自己精熟却不察觉的 “技术”。而你在尝试学 “新的技术” 时,会不自觉地想把 “未知” remap 成 “已知”。这时候就会不小心启动 “Why -& What -& Why -& What 循环”,接着你又会更慌,就去查词典试图想跳通,这更惨,直接就把脑子烧了。大家现在最推崇的学外语方法是什么?简单啊,搬去外国住啊。你每天模仿别人点餐买东西,跟朋友混在一起讲,这就学会了。不需先懂 “文法” 才能学会 “说话” 对吧。2. 我是很早沾技术的程序员,在 Git 之前我们团队用 SVN 管理代码(2007 前)。 2008年 Git 开始火起来之后,我们前辈说,那大家来换用 Git 吧。结果我们台湾这些早期学技术的大牛,当时学起 Git 来巨慢,大概要快一个月才能习惯(因为我们一直想要理解两者不同的逻辑,并产生映射)。但是现在新手程序员,他要是三天没有看完教程学会 Git,我们肯定会把他开了,对吧?很多时候你教一张完全白纸的同事学编程或做事方法,他肯定比 “要改行的同事” 来得快吧。一样的道理。◆建立早期成就感,取得正向反馈 ◆这是 &“4. 跟朋友炫耀你会了,让他们称赞你” 的原因。真要说,人们变成一间商店的死忠客户(不论服务是否好坏),与养成一个习惯都是有 pattern 的。在 “Membership Economy” 与 “Power of Habit” &二书,都有一套同样的公式。Step 1: Remove Friction (消除疑虑与挫折)Step 2: Deliver Immediate Value (立刻感受价值)Step 3: Reward desired behavior (根据行为得到奖赏)任何设计者只要运用这个公式机制,就可以让 “目标用户” 产生 “习惯”。曾经我认为,人要学会一件技术必须要有 “天赋”。后来我一直不断实验探索这个问题。才渐渐发现天赋是个伪命题。真的根本不需要天赋。而是在学习新一门技术时,给定的初始条件,是否有办法触发习惯的这个 “循环”。比如说以下条件都可以大大把学习者尽量推向这个循环:1. 跟大师学习 (教学、习题都非常有一套)2. 结业马上能做出成品3. 朋友称赞你,感受自己是个天才(即便不是)当人沉迷在这件事上,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热情”,热情又会推动你燃烧自己,最后你会认为这也许是 “天赋”。当然真正的天才与努力的 “大牛” 是有差距的,但社会上更多的是努力的 “大牛”,而变成 “大牛” 却是真真正正地有方法的。这里我举两个例子:1. 人人都会沉迷电动刷手游。但你能说自己是对电动有热情吗?不,那是厂商 “设计” 你的。现在开始,你可以仔细观察电玩的 “onboarding”(新用户引导)机制。是不是符合这样的公式:Step 1: Remove Friction (消除疑虑与挫折)Step 2: Deliver Immediate Value(立刻感受价值)Step 3: Reward desired behavior(根据行为得到奖赏)然后让你无意识地产生 “习惯”,最后莫名奇妙就砸钱沉迷了。2.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音痴,这辈子肯定是学不会弹钢琴了。小时候学钢琴贵,小学又只教直笛,国中教口琴。但来来去去我只能吹儿歌,超没劲。我因为最近一年在搞程序员培训,一直在精进培训方法,试图找到公式。后来听说 “智能钢琴” 一类的 App 很魔,会让人玩下去就沉迷,莫名其妙就学会弹钢琴了。就想来研究他们怎么设计的,所以我下了 Simply Piano。结果这鬼东西真让我三天学成了双手弹和弦,现在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像是音乐天才一样。(好吧,比起真正从业人员,我程度还是很差,别笑我了。但三天就能双手弹琴弹和弦看复杂的谱,真让我觉得有莫大成就感)。我观察这个游戏设计有几点非常有趣,如何把我拐到这个境界的:a. 关卡制。我一向对破关卡有强迫症。没破当下这一关我会很不爽。b. 马上带来的成就感。每一关的机制很小。会教一个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然后借由用这个技能破关。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 如:右手单音 -& 右手三音 -& 右手五音 -& 左手单音 -& 左手三音 -& 左手五音 -& 视谱技巧 -& 双手联弹 -& 和弦 -& 双手和弦。所以我现在会了好多个和弦。而在这当中他让我建立了长期的成就感:每一个大关的大魔王是一首很好听的流行歌。我弹了冰与火之歌、Sugar、Baby —— 七八十年代乐团金曲,弹完之后让我有感到天才的感觉。肌肉记忆:每当教了一个小技巧之后,就会有一个 10 小题的练习关卡,让你一路弹下去,把刚刚教的技巧练至少 5 遍以上,突然间我的手就自然会弹了。◆总结 ◆所以我发现学习一门新领域的技能(甚至是你觉得自己没有 “天赋” 的领域)真是有窍门的。不怕笑的,反而有一些 “反常识” 的总结与步骤:1. 花钱找大师上课。或者是找 “快快乐乐学习” 书籍,让自己快速建立基础。2. 初期不加强基础,反而着重在熟练做个几遍。3. 用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 建立一个 minimal braggable product (最小可炫耀作品)。4. 时时让自己学习时开心并有成就感,别死逼自己。这样你就能在新领域,快速学会。不要再相信什么 10000 小时刻苦学习,该相信的是 20 小时开心 “练习”。作者简介:郑伊廷(Xdite),台湾有名的软件技术开发者,Growth School 创始人,目前从事 Growth Hack/Ruby on Rails/Agile Project Management 主题的技术培训以及教育培训,在台湾半年连开17场 Growth Hack 讲座。曾在2012年获得Facebook World Hack黑客松世界奖,并著有《Growth Hack 这样做》一书。▲& ▲& ▲我不算是个学习大牛。但这几年来,我想透了一套黄金自学方法,这方法让我学什么编程技术,甚至是不相关的业余才艺都能学得十之七八。&这套方法如下:1. 去找一本 “初级的实作方法” 书,或者是去上大师开的 “实作方法” 课,快速地跟他们做(请先一模一样地做,不要在这个阶段自作聪明地改,或者花过多时间去钻研底层理论)&。不要 “边做边查理论” 或 “边做边修改成自己的样貌”,我晚点会解释。但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别做,一旦你做了,学习难度会爆升 200% 。2. 接着把 “这份学习” 成果去做一点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确保东西还能动。3. 去搞懂你在 step 1、step 2 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然后洗掉重新练习,不看书自己做一遍,做到自己能够独立重制。4. 跟朋友炫耀你会了,让他们称赞你。五天重复这样的循环,你就学会了,而且可以掌握这套技术 60 分。原理解释:◆Why、What、How ◆我解释一下这套方法背后的哲学。人人都会想要 “边做边查理论” 的原因是:1. 初学者都有个毛病。想跟大师学,或者一开始就着急想要知道底层知识,否则心中会有股 “浓浓的恐惧”,害怕学不好基础,事情会搞砸(这也怪伟大的工业教育把你混淆了)。2. 你在别的领域自学成材,一开始是乱七八糟学起来的,站起来后发现自己基础知识不足,所以学得很艰辛。所以你觉得下次学习,我一开始就把基础知识补足,下次铁定学习得飞快。事实上人类学习最快的方式是:模仿以及重复。1. 模仿别人怎么做2. 利用反复练习,建立肌肉记忆事实上就算初学者不明道理去学一样东西,依样画葫芦,肌肉是可能还记得当初做什么的。而且学习者甚至可以从肌肉记忆中将当初的挫折与学习理论产生的顿悟连在一起,产生更强的记忆作用的(这里我提供一个链接,台湾有个精神科医师,向我学 Rails 开发,后来他课后写了一篇心得,说我提到的这事是真有科学根据的,叫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 )。而我在这里另外要介绍一个概念 “What、Why、 How”。工业教育一直洗脑我们需要 “读基础”(Why)才能 “做出东西”(What)。这事实上是错的。因为这个 Why 不是你的,甚至对你来说,是 “未知的”。很多人大脑打结或充满挫折是因为:真的没法以未知解释未知。而 99% 人学不会一项技能的原因是因为:挫折感太大。所以当一开始学习时,千万别触发 Why -& What -& Why -& What 循环。而应该要是 What (重复 3 遍) -& Why -& How (独立重制步骤)。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让各位明白:1. 人人都说外国语言是最难学的。为什么?原因不为啥,人人熟知的母语恰巧是一门自己精熟却不察觉的 “技术”。而你在尝试学 “新的技术” 时,会不自觉地想把 “未知” remap 成 “已知”。这时候就会不小心启动 “Why -& What -& Why -& What 循环”,接着你又会更慌,就去查词典试图想跳通,这更惨,直接就把脑子烧了。大家现在最推崇的学外语方法是什么?简单啊,搬去外国住啊。你每天模仿别人点餐买东西,跟朋友混在一起讲,这就学会了。不需先懂 “文法” 才能学会 “说话” 对吧。2. 我是很早沾技术的程序员,在 Git 之前我们团队用 SVN 管理代码(2007 前)。 2008年 Git 开始火起来之后,我们前辈说,那大家来换用 Git 吧。结果我们台湾这些早期学技术的大牛,当时学起 Git 来巨慢,大概要快一个月才能习惯(因为我们一直想要理解两者不同的逻辑,并产生映射)。但是现在新手程序员,他要是三天没有看完教程学会 Git,我们肯定会把他开了,对吧?很多时候你教一张完全白纸的同事学编程或做事方法,他肯定比 “要改行的同事” 来得快吧。一样的道理。◆建立早期成就感,取得正向反馈 ◆这是 &“4. 跟朋友炫耀你会了,让他们称赞你” 的原因。真要说,人们变成一间商店的死忠客户(不论服务是否好坏),与养成一个习惯都是有 pattern 的。在 “Membership Economy” 与 “Power of Habit” &二书,都有一套同样的公式。Step 1: Remove Friction (消除疑虑与挫折)Step 2: Deliver Immediate Value (立刻感受价值)Step 3: Reward desired behavior (根据行为得到奖赏)任何设计者只要运用这个公式机制,就可以让 “目标用户” 产生 “习惯”。曾经我认为,人要学会一件技术必须要有 “天赋”。后来我一直不断实验探索这个问题。才渐渐发现天赋是个伪命题。真的根本不需要天赋。而是在学习新一门技术时,给定的初始条件,是否有办法触发习惯的这个 “循环”。比如说以下条件都可以大大把学习者尽量推向这个循环:1. 跟大师学习 (教学、习题都非常有一套)2. 结业马上能做出成品3. 朋友称赞你,感受自己是个天才(即便不是)当人沉迷在这件事上,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热情”,热情又会推动你燃烧自己,最后你会认为这也许是 “天赋”。当然真正的天才与努力的 “大牛” 是有差距的,但社会上更多的是努力的 “大牛”,而变成 “大牛” 却是真真正正地有方法的。这里我举两个例子:1. 人人都会沉迷电动刷手游。但你能说自己是对电动有热情吗?不,那是厂商 “设计” 你的。现在开始,你可以仔细观察电玩的 “onboarding”(新用户引导)机制。是不是符合这样的公式:Step 1: Remove Friction (消除疑虑与挫折)Step 2: Deliver Immediate Value(立刻感受价值)Step 3: Reward desired behavior(根据行为得到奖赏)然后让你无意识地产生 “习惯”,最后莫名奇妙就砸钱沉迷了。2.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音痴,这辈子肯定是学不会弹钢琴了。小时候学钢琴贵,小学又只教直笛,国中教口琴。但来来去去我只能吹儿歌,超没劲。我因为最近一年在搞程序员培训,一直在精进培训方法,试图找到公式。后来听说 “智能钢琴” 一类的 App 很魔,会让人玩下去就沉迷,莫名其妙就学会弹钢琴了。就想来研究他们怎么设计的,所以我下了 Simply Piano。结果这鬼东西真让我三天学成了双手弹和弦,现在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像是音乐天才一样。(好吧,比起真正从业人员,我程度还是很差,别笑我了。但三天就能双手弹琴弹和弦看复杂的谱,真让我觉得有莫大成就感)。我观察这个游戏设计有几点非常有趣,如何把我拐到这个境界的:a. 关卡制。我一向对破关卡有强迫症。没破当下这一关我会很不爽。b. 马上带来的成就感。每一关的机制很小。会教一个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然后借由用这个技能破关。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 如:右手单音 -& 右手三音 -& 右手五音 -& 左手单音 -& 左手三音 -& 左手五音 -& 视谱技巧 -& 双手联弹 -& 和弦 -& 双手和弦。所以我现在会了好多个和弦。而在这当中他让我建立了长期的成就感:每一个大关的大魔王是一首很好听的流行歌。我弹了冰与火之歌、Sugar、Baby —— 七八十年代乐团金曲,弹完之后让我有感到天才的感觉。肌肉记忆:每当教了一个小技巧之后,就会有一个 10 小题的练习关卡,让你一路弹下去,把刚刚教的技巧练至少 5 遍以上,突然间我的手就自然会弹了。◆总结 ◆所以我发现学习一门新领域的技能(甚至是你觉得自己没有 “天赋” 的领域)真是有窍门的。不怕笑的,反而有一些 “反常识” 的总结与步骤:1. 花钱找大师上课。或者是找 “快快乐乐学习” 书籍,让自己快速建立基础。2. 初期不加强基础,反而着重在熟练做个几遍。3. 用 minimal action knowledge 建立一个 minimal braggable product (最小可炫耀作品)。4. 时时让自己学习时开心并有成就感,别死逼自己。这样你就能在新领域,快速学会。不要再相信什么 10000 小时刻苦学习,该相信的是 20 小时开心 “练习”。
馆藏&1288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感觉画面晃的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