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技武术格斗斗,对于人体的损伤到底有多严重

从武林太极约架说起 解读MMA与传统武术的差异_武术散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从武林太极约架说起 解读MMA与传统武术的差异
  太极火了,但不是因为强身健体或领导人的赞扬题词。一场太极与MMA 的约架,仅仅10秒钟就点燃全民对于传统武术和现代MMA 运动的求知热情。这场比武中,曾上央视展现太极绝学的太极雷公未施展“掤、捋、挤、按、采、列、肘、靠”任何一招就被练过MMA的徐晓冬打倒,被按在地上猛揍,血流满面。如此简单粗暴的比武场景彻底击碎了太极四两拨千斤的幻影,让江湖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武当、太极、崆峒、咏春各派跃跃欲试,誓要为传统武术正名,甚至连功夫巨星李连杰都出面表示支持太极再战MMA。
  传统武术究竟有无实战能力?搏击技术快速发展的秘密又在哪里?今天我们一一为您解读。
  太极神功探秘
  10秒就扑街,很多人对太极理论提出质疑。太极拳“触人如放电”、“四两拨千斤”、“用意不用力”看起来神秘无比,其实是还原下来不过是一些格斗经验夸张表达。从科学角度来说,“触人如放电”是指要打出脆劲和穿透力。太极拳强调放松,放松有利于提升肌肉收缩速度,这种由松到紧的过程会在刹那间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四两拨千斤”并非说用力的轻柔,而是用力上的灵巧,以巧劲来制蛮力。“用意不用力”是不乱用力,动作高度协调,以便发挥出整体力。用现代搏击的话来说就是--放松、灵活、协调发力。
  在这场太极约架中,徐晓冬跳步灵活放松,出击动作流畅,将移动笨拙、动作僵硬、反应迟缓的魏雷打成沙袋。对照放松、灵活、协调发力这三点,谁才是太极大师?错的不是太极,而是练错了的人。
  为何传统武术让人看不懂
  徐晓冬破太极,只用了两招—直拳和摆拳。相比直接的“直摆勾”,传统武术很多动作令人难以理解,马步、弓步、腰间出拳,颇为怪异,这样的动作在实战中真的有效吗?传统武术究竟是意淫的产物还是真功夫?
  “直摆勾”不是什么高精尖科技,而是人类的本能动作,为何在武术中很难看到如此简单直接的进攻动作呢?因为武术从来就不是徒手格斗,而是基于武器使用的一种技术。所谓止戈为武,暗示了冷兵器才是武的主题。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水浒》,英雄好汉没有抡拳头干架的,都有擅长的武器。练武更有“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即便是禁忌杀生的少林也非徒手打斗,而是练棍。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形意拳的创始人,以岳家枪法传世,形意拳练习中有大量的枪法训练,继而“脱枪为拳”。很多内家拳法都有类似的训练方式,太极也有抖大杆练习,所谓的“拔劲”,这是充分利用了人体杠杆原理的一种发力技巧,与拳击完全是两码事。马步、不护脸的拳架等一系列的动作其实都是冷兵器时代给武术留下的深深烙印。
  古代没有徒手单挑的概念,传下的战斗技法也和拳击迥然不同。因此在徒手搏击领域,武术并非“根正苗红”。在无规则的徒手打斗中,除了站立的拳打脚踢,一旦被打倒也不会有人喊停,所以倒地后的自我保护和应对招法也是必须的。而在群战中,倒地就意味着game over,所以地面技术也是传统武术的一大空白。这次魏雷倒地之后练基本的防守能力都没有,短短数秒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也反映出了传统武术的这个“弊病”。尽管并不适合街斗,但冷兵器时代遗留下来的武术,对于人体的改造、筋骨和劲力的提升都是有很大的价值,这也是今天很多人提到传统武术的价值都公认的两点—强身健体、养生调息。
  MMA—诞生于约架的专业格斗技能
  相比传统武术,MMA又称“综合格斗”,是融合了拳击、摔跤、泰拳、柔道、散打等诸多格斗技巧,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徒手格斗技。而MMA 诞生的背景就是约架!尽管UFC(终极格斗锦标赛)是1993年诞生于美国,但实际的推动者却来自巴西,他们也是最早的MMA技术的实践者。
  徐晓冬自诩为“MMA狂人”,比试约定没有规则,甚至踢裆插眼都行,这并非是他的独创。20世纪初巴西就盛行Vale tudo比赛。在葡萄牙语中Vale意思是“被允许”,而 tudo表示“任何行为”,Vale tudo擂台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徒手格斗。一位日裔美洲人在日目睹并记录下了一场原始的Vale tudo比赛的场景。“在广场一侧的小帐篷里,我目睹了柔术的魅力与神奇之处,柔术简直是一项艺术,我亲眼看到一位巨大的黑人壮汉在一位瘦小的毫不起眼的日本人手下遭遇了惨败。”柔术大师前田光世移民巴西之后,为了感谢格雷西家族对于自己的帮助,将柔术技法传授给格雷西家族的子弟,随后格雷西家族演化出一套巴西柔术技巧,并且在不断踢馆和挑战中获胜,继而名声大噪。
  巴西柔术从理念上来说与太极也有相近之处,擅长以小克大---把对手拖入地面以消除身材、力量和速度上的差距,在缠斗中运用杠杆原理攻击对手的薄弱点,这就是巴西柔术的胜利秘诀。虽然“以柔克刚”的理念和太极相近,但巴西柔术在实战中不断演化。为了探索武术的真谛,格雷西家族对所有门派发起不分体重、不限时间的公开挑战,他们甚至在报纸上登广告:“如果您想头破血流、骨断筋折的话,请联系我们格雷西。可以说巴西柔术才是约架的“鼻祖”。如今巴西柔术的实战性在各大擂台得到证明,根据科学测验,巴西柔术高手借助身体力量施展的裸绞能给对手脖子施加超过500磅的压力,这个力量是蟒蛇捕食时的十倍,仅仅十秒内对手就会因为颈动脉受阻,脑部供血不足而缺氧昏迷,严重甚至会导致大脑损伤甚至死亡。
  日,第一届UFC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巴西柔术、相扑、法国踢腿术(Savate)、踢拳(Kick Boxing)、空手道、拳击、实战摔跤(Shootfighting)和跆拳道八个不同流派的选手参赛,在一个八角形的铁笼中打斗,没有体重级别划分、没有规则限制、没有时间限制,允许以任何方式攻击对手,直到打服对手,决出一位胜利者。巴西柔术最终夺冠,一战成名,而这也成为现代MMA的起源。可以说MMA 就是诞生于约架之中,是专业的约架武术。当太极约架MMA,结果似乎早已注定。
  不过如今的MMA 早已摆脱了野蛮与危险,引入护具、细分级别、限制比赛回合与时长,甚至认定为犯规的行为超过30项,包括踢裆、插眼、揪头发和攻击后脑等都是违规动作,如今MMA已经成为一项安全、文明、合法的竞技项目,非法约架已经成为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徐晓冬以MMA教练身份进行这种无规则的约架,本身就是对现代MMA运动发展的一种亵渎。
  两种思维决定搏击与传统武术的不同命运
  传统武术诞生于战场,其实战性不容置疑。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冷兵器时代一去不回,传统武术的发展也随之停滞,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发展观念出现问题。
  传统武术不单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总和。拳击没有什么门派,只有一个个明星拳手,他们都只代表自己打比赛,但传统武术却并非如此。在农耕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紧密,加之君臣父子的儒家理念深入骨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卑观念让门派凌驾于个人。欺师灭祖是大逆不道,师徒关系超越了技术本身,不能对前辈的东西有所质疑,如果做的不够好,不是技术本身错了,而是自己功夫不到家。各个门派虽有争斗,但并无实质性的技术交流,只有胜负,没有进步,所有比赛目的就是证明“我派正确,你派错误”。神话先辈、固步自封、没有技术交流和优化、从不自我怀疑和检验,在这些观念下,传统武术谈何发展?
  反观MMA,因为有了统一的规则,有着安全性的保护,大家打破了门派的壁垒,在统一的标准下检验技术,由此技术的融合与发展速度令人震惊。摔跤、拳击、空手道、散打、泰拳,这些技术都在同一片擂台上去伪存真、不断融合。现在没有任何一个MMA 冠军是只学习一个门派的技术。因为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即便你拥有最快的拳头,也可能被人摔倒降服,你的锁技再高超,也可能被人一腿踢倒…。兼容并蓄,不断学习成为获胜的唯一方法。这就像是一个科学的实验室,每一种技术都在实战中接受检验,不断融合与优化后,再次来接受考验…。。技术的进步之轮开始滚滚向前。
  一方是受困于门派观念,固步自封的传统武术,一方是有着科学精神,在统一规则下不断迭代升级的现代搏击,两种思维决定了两种命运。我们不否认有传统武术人早就看到了门派限制的弊端和交流学习的必要性,并作出尝试,但更多的人是从太极雷公倒地才开始真正感受到现代搏击对于传统武术的冲击。
  开眼看世界—MMA第一人的体能训练
  具体到个人,成为一个强者必须付出辛苦的训练。有人说,我们练太极也很辛苦,我蹲的架子够矮,下足功夫一天打50遍太极拳。这样的训练对于身体健康或许是有效的,但对于搏击竞技无疑是低效的。太极雷公的败北,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的训练原本就不以真实对抗为目的。
  真正的搏击高手又是怎么训练的呢?抛开从没有打过职业赛事的徐晓冬不谈,中国目前真正的“MMA 第一人”是李景亮,他征战UFC 获得了中国拳手最好的成绩—4胜2负,其中3次(T)KO 对手。李景亮在UFC擂台上面对的都是各国最优秀的职业拳手,能拿到如此战绩,也得益于他平时的训练。看一下李景亮日常的体能训练,进而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职业拳手。
  核心区力量训练
  抱摔对抗训练(抱住对手腿尝试摔倒,对方全力挣脱,互相对抗)1分钟
  平躺手抓32磅杠铃推起,完成卷腹1分钟
  一手一个哑铃练习出拳,1分钟
  平板支撑,穿24公斤负重背心,正面30秒,侧面30秒,合计1分钟
  爆发力快速翻轮胎10个/组
  高抛5公斤药球,尽量往高处抛20个/组
  腿部力量训练
  深蹲+爆发式跳高训练(7组)
  60公斤深蹲20次+爆发式跳高训练(高度在胸部)10次
  80公斤深蹲15次+5公斤沙背心负重爆发式跳高训练10次
  90公斤深蹲10次+5公斤沙背心负重爆发式跳高训练10次
  100公斤深蹲8次/组,完成3组,组间15公斤沙背心负重爆发式跳高训练8次
  140公斤深蹲6次,5公斤沙背心负重爆发式跳高训练8次
  单腿跳绳左右各100次
  壶铃训练
  用壶铃完成3个循环组
  20公斤甩壶铃单手20次(左右手各一组)
  24公斤肩部推起单手20次(左右手各一组)
  16公斤土耳其起立单手10次(左右手各一组)
  循环完成3组
  额外进行一组小臂耐力训练,提起装满水的饮水机桶,坚持30秒
  皮筋抗阻训练
  皮筋转身摆拳:双腿比肩宽,保持下肢不动,腹肌绷紧,完成左右摆拳20次
  皮筋抗阻冲刺:皮筋绑在身上,快速冲出去之后慢慢退回来,完成20次
  在训练中,李景亮全程脉搏保持在每分钟192次以上,这是训练强度的保证。
  在格斗方面,李景亮博采众长,他18岁就夺得全运会69公斤级自由式摔跤铜牌,随后在散打名将宝力高指点下仅用4个月就拿到了西安散打争霸赛84公斤级冠军。有了古典摔跤和散打的基础,李景亮又学习了泰拳和巴西柔术,这才能在MMA 擂台站稳脚跟。李景亮的赛前备战会有一个教练团队来辅助,拳击、泰拳和摔跤都有专门的教练指导,同时会有一个主教练来帮助制定训练方向及赛场策略。
  在美国备战期间,李景亮每天会完成3个小时的格斗训练。每天上午李景亮会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泰拳、拳击格斗训练,下午则是一个半小时的综合格斗实战训练。其中每天还会进行一个15分钟循环搏击训练,这被认为是对搏击技术与体能的双重磨练。
  该项训练由泰拳、摔跤和综合格斗3个教练一同陪李景亮进行。模拟15分钟的高强度擂台打斗,锻炼出来的体能和跑步带来的耐力不同。因为赛场上身体需要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中转换,而且无氧运动的比例明显高于有氧,跑步是有氧运动能力,不能完全适应赛场需要。这种循环训练不仅能强化各种赛场上的实用技术,同时模拟很多赛场情景,让李景亮能将各种搏击技术融会贯通,在赛场上运用的得心应手。
  训练分为5个动作,每个持续完成1分钟时间,循环完成3次,中间没有任何休息。
  1、一分钟的拳腿组合靶训练,必须全力全速进行拳腿攻击。如同赛场追击对手,60秒内不能给对手任何喘息机会。
  2、一分钟防摔,面对全力要把你拖进地面的摔跤教练,必须坚持抵御对手一分钟内的所有进攻。
  3、一分钟地面锤击,将沙袋横置在地板上,李景亮在一分钟内从各个角度锤击沙袋,强化地面打击能力。
  4、一分钟全力击打穿戴各种护具的泰拳陪练。与手靶不同,穿戴厚厚护具的陪练会不断逼近,给于更大的压力,提升攻击时的身体对抗力。
  5、一分钟逃脱压制训练。李景亮躺在地上,由一位综合格斗教练进行上位压制,李景亮要通过起桥、翻转等方式不断逃脱对手的压制。针对比赛中对手压制的被动情形,进行强化训练。
  这样科学而高效的训练打磨出的是真正的“人体兵器”,加上拳击、柔术、摔跤、泰拳等技术的全面学习,MMA职业拳手实战能力无需质疑。
  说回约架,如果太极雷公知道今天的结果,或许他不会选择应战MMA,历史不会给你重新选择的机会,但从历史中一定会给所有人一个总结教训的机会。痛定思痛,传统武术或许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时代。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9346被浏览1905685分享邀请回答/forum-381-thread-.html禁止转发。1.7K2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K2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您当前的位置: >
武术运动常见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一词来源于古人类之间自然搏击打斗方法的演变,由于人类生存区域空间的争夺战争,从而形成了空手的搏击方法和器械搏斗的技术演变。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就避免不了会有运动损伤的出现,运动损伤是指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动作、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它作为运动医学临床工作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为运动医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展示了广泛的研究前景。这里,仅从临床诊断及康复治疗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运动损伤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进展。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项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特别高的全身性运动,近年来,随着武术套路运动的迅速发展,竞技比赛日益激烈,使运动员在练习高难度动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机体损伤,这不仅影响了武术运动爱好者的正常锻炼和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了运动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武术运动损伤常见部位的分布,寻找其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对于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有效性和运动质量,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武术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分析概述
  运动损伤是指由于体育运动或运动训练所引起的肌肉、骨骼、内脏等部位的损伤,运动损伤在武术运动中十分常见,只有充分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才能在武术运动和训练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受伤事故的发生。目前有很多学者对武术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了分析研究,李勇等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下肢受伤占66.5%,上肢受伤占27.6%,认为武术运动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和部分上肢,以韧带扭伤和肌肉拉伤发生几率最高,发生部位以踝关节、小腿、膝关节、腰及臂关节发生率最高.樊艺杰认为慢性腰肌劳损在腰伤中占62%,李伟等通过调查分析武术运动员100%都有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其中各部位的发生率由高向低排列顺序为踝80%、膝60%、腰肌53.3%、腕43.3%、大腿肌肉40%.李爱明等调查统计分析运动损伤的类型分别为肌肉韧带拉伤为68.8%,关节扭伤37.5%,软骨组织损伤25%,擦裂刺伤15.6%,挫伤21.9%.James F等认为在一些混合武术格斗中舌头和眉骨受伤率最大。Gregory H等认为在专业的搏击中面部撕裂受伤率比较高。田文林等经调查得出武术运动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218例损伤中下肢损伤就有185例,从损伤的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是踝关节3为5%,腰和膝为17.3%,大腿为10.5%,小腿为9.1%.西安体育学院王怡对陕西省和河南省武术队武英级男、女运动员进行调查得出,在训练(教学)和比赛中共发生过100例次运动损伤,其中男性49例次,女性51例次。本次调查发现,腰部和下肢部位的损伤多,占总数例的78%,且多发生在关节处,共占损伤的51.2%.G.James, W.Pieter认为武术运动损伤率中男性高于女性。
  以上是部分国内外学者对武术运动损伤部位的大量调查和研究,从许多学者的调查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下肢、腰和部分上肢,其中下肢的损伤部位多发生在踝关节和大小腿,上肢的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腕关节和肩关节,在这些损伤部位中又集中表现为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软骨组织损伤等。
  2 武术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2.1武术运动损伤的原因
  2.1.1 武术运动本身的特点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本身具有技击性的特点,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项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很高的全身性运动,武术的演练特点决定了武术运动的受伤是在所难免的。
  武术运动队基本功的要求十分严格,比如横叉、竖叉、下腰等动作对身体的柔韧性要求很高,要求肩、腰、胯等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没有好的灵活性就不能达到正确的动作要求。据调查41.7%的大腿肌肉拉伤和25%的肩部受伤,是因为专项素质差造成的,这主要是因为运动员的肩部、腿部柔韧性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膝关节损伤在武术运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主要是由于它是人体中结构最复杂、关节最大、杠杆作用最强而最易受伤的关节。武术运动中的一些跳跃动作以及一些步型如弓步、马步、虚步等对膝关节要求很高,动作落地也是膝关节弯曲借以缓冲。根据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在处于半屈时膝关节最不稳定,而武术运动要求练习者要连续完成一系列的半蹲和跳跃的高难度动作,这给膝关节带来严重的负担,极易引起半月板的损伤。
  2.1.2 准备活动不充分
  如表1所示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由于武术运动比较剧烈,在运动前植物性神经占主导,所以在进行武术运动前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用以身体很快的适应以后的剧烈活动。武术的一些踢腿、翻腰等动作幅度较大,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极易造成关节的损伤。
  2.1.3 技术动作不正确
  正确的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错误的锻炼不但不能起到促进身体健康的效果,反而会损伤肌体。武术套路是根据身体的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及人体的生理特点而创编的,错误的技术动作会违背身体的生理结构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武术中的动作不正确,就不会完成应有的武术套路动作,出现动作不协调,起跳落地动作姿势不正确而造成肌肉拉伤或扭伤。
  2.1.4 运动负荷过大
  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是保持健康训练的前提。受&西方体育观&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体育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武术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这对武术运动员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而为了应对比赛和为国争光,运动员就要经受大负荷量的训练,从而加大了武术运动的损伤率。频繁的专业训练,长时间的运动肌体大量出汗而脱水,造成体内K+、N+等流失,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发生肌肉痉挛。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期加大专项训练负荷,比如专门练习下肢力量,采取过量的负重练习造成腰部和膝关节的过度劳累易造成腰肌劳损和髌骨损伤。
  2.1.5 场地、器材等存在安全隐患
  李爱明调查研究认为:思想因素、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上的错误,场地设备的不完备、本身身体素质太差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场地的问题,这说明场地在武术运动中也十分重要。武术运动特别是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和翻滚动作很多,地面的光滑度、平整度、硬度也影响武术损伤的发生率,比如武术中的前空翻或后空翻都是在空中完成的动作,如果是场地原因导致落地不稳会对习武者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武术内容十分丰富,兵器种类甚多,在练习器械的过程中造成的伤及队友或自己的事情时常发生。
  2.1.6 进行武术运动时精力不集中,思想放松
  一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好坏可以对一件事情造成质的影响。有些习武者因为教练或老师的一句批评,心里不是滋味,会对训练效果和身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还有些习练者是因为受到表扬而过于表现自己,做高难度动作,结果造成了运动损伤。研究表明,运动员心理状态与损伤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运动员心情不好、情绪过激的行为造成运动损伤要引起重视。
  2.2武术运动损伤的预防
  2.2.1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使机体能够快速的进入运动状态。准备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可以根据本节武术课或训练内容来定,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或者运动员的年龄、性别、生理和心理特点,因地制宜。准备活动应多样化,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使身体得到充分活动,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减少运动损伤,要从思想上重视准备活动的安排。
  2.2.2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负荷训练的安排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武术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要科学合理,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而损伤,加强各关节的练习,增强有关肌群的力量,以预防关节韧带扭伤。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特点以及季节的变化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和运动量,运用正确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柔韧性、力量性以及耐久力练习、训练要协调进行以避免局部负担过重。
  2.2.3 强化防范意识,科学合理习武
  普及武术运动安全常识,从思想上加以防范。
  武术运动中发生的损伤很多是思想意识不够重视所致,武术习练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适度的训练和练习,不能过于强求。在练习前也要加强防范,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在练习新动作或者高难度动作时要找同伴保护,对打练习时要戴好护具,训练结束后要做整理活动和放松练习。
  学习武术动作套路时要认真、用心去学习,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动作就有可能导致后面一连串的动作无法完成,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损伤。平时多与教练或成绩好的同伴交流,力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科学合理地练习武术,才能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2.4 完善场地、器材设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术运动应该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有质量保证的武术器械,这样武术运动才能正常进行,Willy Pieter建议要保证器材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武术运动和训练教学应避免在太滑或不平整的场地进行,有条件的应在地毯上训练,这样在做跳跃和腾空动作时可以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对于武术器材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武术器材借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器材,保证学生安全。
  2.2.5 加强医务监督和易伤部位练习
  武术运动爱好者要定期的对身体进行检查,及时观察和记录武术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情况。
  加强医务督导,教师、教练、学生、运动员之间要相互配合,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医务督导可以有效预防损伤和过度训练,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和健康。在进行锻炼的时候对于易受伤部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Seward建议要戴上一定的护具练习,平时加强对身体易受伤关节肌肉的特殊练习,加强易伤部位和薄弱部位的练习提高其机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武术运动的易受伤部位以下肢的踝、膝、腰等关节为主。对于武术运动的损伤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增强防范意识,避免损伤发生。武术运动损伤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我们在进行武术运动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科学训练,多角度考虑,这样才能保证运动的质量和成绩。探究武术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和原因,有助于进一步的预防武术运动损伤,为今后的科学运动、阳光体育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勇,刘燕。浅谈武术套路训练中的损伤特点及预防[J].宜春学院学报,2004(5):109-112.
  [2]李伟,李龙。对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原因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1(3):103-104.
  [3]李爱明。体校武术专业学生常见运动损伤与预防[J].湖北体育科技,2004(4):478-479.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武术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好..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文化国粹,其产生和发展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才挖掘和整理出源流..
提到武术人们都不陌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武..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学校武术与教学现状的研究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前沿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从2005年起做了最为显着的修改,最突出的变化是借鉴奥运会..
1 武术与跆拳道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在原..
武术论文标签
返回上级栏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斗教室武术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