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战中,德国都要两线作战把自己搞得很

当前位置: &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坦克兵:扫荡欧洲的装甲铁骑(3)
09:14:30 & & &
&&&&德军装甲坦克兵于一九三八年在西班牙首次参加战斗。装备有&克虏伯&轻型坦克的四个坦克连在战斗中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装甲坦克兵后来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一九三九年,在同波兰的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使用了坦克。当时要求在十八天内就击败这个国家的军队,而德国军队在数量上仍停留在和平时期的水平上。在战争史上,第一次运用了把坦克兵团集中使用在决定性方向上并实施机动作战的原则,这一原则确实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一九四○年五月十日在法国开始作战时,在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旧战场上,我们已经有十个坦克师和四个摩托步兵师参战。甚至是边境一带的阿登山区难以通行的地形和纵横的江河也没有阻挡住这些师的迅猛前进。德军装甲坦克兵的创造者古德里安的预见被证明是正确的:&什么都不能阻挡这支强大的突击力量。&大量集中使用坦克兵团对其他国家军队的指挥和编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法国战局结束后,装甲坦克兵立即开始准备新的作战行动。当时曾计划攻打英国(&海狮&行动),为此要在不列颠诸岛登陆。由于舰艇不能把坦克直接送上岸,坦克登陆前的最后一段路程要自己行驶,有时还要在水下行驶。周密组织的试验表明,在使用可以使发动机在潜渡时能够工作的专用装置的条件下,密封的坦克可以在十米深的水中行驶。但准备归准备,最后并没有攻打英国。
&&&&一九四一年,德军装甲坦克兵面前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艰巨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多样性已经在蕴育着未来失败的萌芽。二月中旬,德军坦克被派往北非,以支援那里的意大利军队。只掌握有数量不多的坦克部队的隆美尔的迅猛推进,曾使他扬名四海。几乎是与此同时,德军的坦克师参加了巴尔干半岛的战斗,在这里它们遇到了山地行动的许多困难。
&&&&然而,在巴尔干的作战行动刚刚结束不久,于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就开始了的对苏战争,要算是最严酷的战争了。按计划,我们要以迅猛的突击,在当年就把敌人击退到伏尔加河一线。然而,我们将与之作战的国家,老百姓都能吃苦耐劳,而且热爱祖国,便于军队调动的道路网又很不发达,再加上沼泽遍布、江河纵横,还有大片的森林。恶劣的气候使军队的行动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摩托化部队确无用武之地。
&&&&在对苏战争开始以前,坦克师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但是由于坦克工厂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坦克,只得为增加师的数量而削弱师的突击力。坦克师原来编有一个两团制的坦克旅,后来只能编一个两营或三营制的坦克团。步兵团里只编有一个装备薄装甲的装甲输送车的连。炮兵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自行火炮。为提高师的战斗力曾试图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例如,为增加坦克的行程,曾利用载油料的拖车(事实证明这是不行的);为通过难行地段,曾让坦克携带束柴。但是,这些办法效果都不大。
&&&&俄罗斯战局一开头是很顺利的。德军迅速地跨过了布格河、贝列津纳河(这条河当年曾决定了拿破伦的命运)、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通过了所谓的&斯大林防线&,打赢了基辅战役。&闪击战&真似乎是名不虚传。哪知,基辅之战已潜伏着未来的危机。由于攻打基辅的战役开始过晚,拖延了时间,有利于作战的时期大大缩短了。这时秋雨连绵、道路泥泞的季节已经来临。坦克在沙地、沼泽地和泥泞地行驶,发动机损坏了,磨损的履带和传动装置也很快都报废了。部队要求补充坦克以及新的备件也无济于事,他们即使付出最大的努力和牺牲,也没有避开最后结局:就象拿破伦时代一样,俄国广阔无垠的大地挽救了俄国入。
&&&&一九四一年初冬,古德里安指挥的坦克第2集团军正由南面迂回莫斯科,他当时曾以他固有的直爽态度反对继续前进。他因此而失宠,被转入陆军总部的预备役。他只得袖手旁观,眼看着由于一些人不了解装甲坦克兵的能力而使他亲自监制的坦克提前遭到损伤。古德里安的离职所带来的是军队以及整个装甲坦克兵作战的失败。装甲坦克兵的全体官兵,甚至是新兵,都了解和尊敬古德里安。
&&&&当然,这时德军还在不断增加坦克的数量,不断提高坦克的战斗威力。坦克的月产量已经达到六百辆,而一九四○年的月产量只有一百二十五辆。这时已经开始生产计划于一九四○年生产的&虎&型坦克,并开始生产机动力很好的&豹&式中型坦克,但前线需要各型的装甲车辆。浴血奋战的步兵则更加需要威力大、机动性好的反坦克兵器。炮兵需要装备自行火炮。坦克师的摩托步兵团急需装备装甲输送车。满足所有这些需求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军事方面的经济能力是很不足的。越是在这个时候,越发感到没有久经战斗考验的古德里安将军是不行的。
&&&&一九四二年,前线取得了一些新的胜利。在残酷的冬季战斗结束以后,得到部分补充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重新发起进攻,同第6集团军一起进至斯大林格勒地域的伏尔加河一线。在北高加索,坦克第1集团军距里海只有一百五十公里。在北非,隆美尔在第一次进攻失败以后,又发动闪电攻势,已抵达埃及国境,并夺占了托卜鲁克。但德军的兵力已感不足。到了年底已出现严重不利的局面。当俄军在斯大林格勒转入进攻时,美军在法属北非登陆。隆美尔在阿拉曼一战失利以后,被迫继续向西撤退。德军丧失了战役机动的自由。装甲坦克兵这颗明星也即将殒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的兴衰看中国的崛起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这其中,德国经历了几次起伏,但还是在最后维护住了欧洲大国乃至世界大国的地位。德国和中国,无论是在自身条件还是历史经历中都有着极大的相似处。反思德国在过去100年中的兴衰史,对今天中国的崛起之路有着巨大的意义。
德国&两次世界大战&兴衰&中国&崛起
&&中国是亚洲的大国,德国是欧洲的心脏。这两个国家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现实中都有着巨大的相似处。首先就地理环境来看,两国都是同时有着海陆边界的国家,同时有着众多的邻国。这往往意味着会在几条战线同时面对几个潜在的劲敌。其次,从历史上看,两国都是有着悠久专制传统老牌强国,并且都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近代历史。同时,众多的人口,庞大的经济基础都是两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巨大优势。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过去100多年的世界历史因为德国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德国在这过去的100年中所展现出来的兴衰也颇值得中国深思与借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普鲁士)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统一,成为了欧洲当之无愧的强国。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但他却是一个强硬而不冒进的人。但是,面对统一后强大的德意志和相对衰弱的欧洲其他国家,甚至是在普奥战争中面对奄奄一息的奥地利,俾斯麦选择了克制。在己方占有巨大甚至是压倒性的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了克制,原因就在于普鲁士处于特殊的位置上:它受制于周围众多的邻国。而俾斯麦更是清楚地看到了此时的德意志帝国存在的众多问题,所以他决定韬光养晦,尽量避免激怒周围,以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俾斯麦统一德国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外交定律就是每次战争只能有一个敌人,己方则要争取有数个同盟国和中立国,千万不能陷入同两方和三方同时作战的境地。在俾斯麦看来,每次打击敌人都要适可而止,在不能彻底消灭对手的情况下,战后对敌人要从轻处理,让敌人感到普鲁士“文明”的威力,让世界感到普鲁士不是一个尚武野蛮的侵略者,也可为自己留下回旋余地。在对自己的实力没有充分的把握之前决不出头,维护国家的边境安全,做到与周围的国家睦邻友好,这对当前的中国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随着中国威胁论的甚嚣尘上,又出现了所谓的中国称霸论,甚至有人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G2(中美主导)的世界,对此,相当多的中国人感到很受用,但是却无意中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了枪使。出风头意味着荣耀,但同时也必将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考验。在决定是否出头之前,我们应该实际掂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再做打算。目前我们的边境线总体还算稳定,但是仍然有不少隐患。和印度的部分界限还存在争端,印度在各个方面一直明里暗里与我们一争高下。中亚地区的分裂势力始终活跃,北边的蒙古俄罗斯虽说没有什么大的分歧但是在某些问题上还是有冲突的可能,东边的韩国日本目前还有大量的美国驻兵,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一定会用一切手段遏制中国,防止中国成为挑战美国独超地位的国家,美国构建的沿海岛链至今是我们没有办法突破的。更不用说南海诸国,总是跃跃欲试要与我们争夺南海。越南,菲律宾,印尼都有一定的反华倾向。因此我们的重点还是应该保证边界稳定,维护国家的安全,避免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更应当要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同中国周边的国家搞好关系,不至于形成空前孤立的局面。
&&德国在统一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的前期取得的惊人的成就,使对手一度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仔细看来德意志的军队的确是有其过人之处。首先,在保罗·肯尼迪看来,在大国持久的战争中,胜利会属于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的一方。在1900年前后,德国就与美国一起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并一举追赶上了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产生于工业革命的技术,开始对军事和海战产生影响,并逐渐成为军事力量的决定性标志。德国科学在19世纪的大发展,应该归功于它同德国科学传统的联系,以及官方的赏识,而在英法,这种赏识是需要去争取的。然而对德国军事力量贡献最大的除了德国的先进技术外,还有其发达的教育。战争的结局受到新式武器,地形,士气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由于不可能事先知道一切情况,所以最关键的是要拥有一个擅长利用各种不同因素的军事政治领导和完全能够对新情况做出灵活反映的军事机构。而在这些重要方面,欧洲的其他国家都没能像德国这样成功。领导和军事机构依赖于精干的军事和相关人才,而支持这一切的后盾则是这样的一个民族:它拥有水平高得多的初等和技术教育,它的大学和科学设施是无与伦比的,它的化学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是首屈一指的。,德国有一个干预性很强的政府和一个主动积极的官僚体系,但实际上,普鲁士政府只作了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发展教育。德国是欧洲第一个引进强制教育制度的国家,其最初的目标是培养恭顺的,敬畏上帝的人,而不是有经济效率的现代人。但有趣的是,由于与强制性的服兵役结合在一起,德国的普通民众被训练成了严守纪律,忠于职守,并能熟练掌握本职技能的人。以至于1903年,一位美国的商务代办这样写到:“在德国居住和研究的10年,使我得到这样一个认识,这个帝国最大的资本是她的智力。”当然军事上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德国军事本身的优势。德国的军事指挥有力,军事制度完善。真正的问题在于,它的制度也并不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总参谋部会仔细地研究它过去的错误,并对军队进行重新的调整。其实行的短期陆军服役制虽然遭到了国内外对自由主义分子对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批评,但是,它为战争动员国家人力却比放任主义的西和落后的搞农业的东方要更有效率。很明显,普鲁士-德意志的胜利是其军事制度的胜利。同时,德国在一战初期的胜利也是因为它抓住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它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国内交通实现了快速推进的作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敌人对自己的包围。这样装备精良,机动性强的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确是有其优势的。这些优势使得德国在相对孤立的国际环境下在战争中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曾给敌人造成过相当有杀伤力的打击。这对当前的中国也是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的。科教兴国不只是一句口号,更需要的是有效地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应该具有针对性,针对当前国防,军事,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需要重点加强的环节。使得科教兴国的效果能够真正地体现出来。同时认清国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短,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可能的话尽量做到扬长避短,才是我们当前最应该把握的。
&&当然,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还是犯下了严重的失误,独裁的政权对全体国民行使着种种权力,同时大量举债,滥发纸币。这两种情况不仅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士气。不合理的经济措施(大量生产军火)耗尽了德国的劳动力和资源,对德国的工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同时长期对农业的忽视也将国家逮到了饥饿的边缘。保罗·肯尼迪认为,“同盟国所具有的有利条件从长远看终究不能抵消德国在纯经济力量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劣势”。当然,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自身经济上的溃败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强调综合国力,但是从根本上说,经济还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支撑着军事国防,文化舆论宣传等各个方面。对一个国家来说,能否在世界上取得重要的地位不是凭借悠久的历史或是庞大的人口和国土,而是自身的经济实力。一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并没有被充分地削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此时的德国还是存在一定的经济实力的,也就意味着德国仍然是一个不可轻视的国家。而在一战结束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中国却没有办法维护自己正当的国家利益,排除其他各方面,中国自身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软弱不能不说是最根本的原因。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我们仍然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可借鉴的模版,一切都处在转型和不稳定的阶段。在这种特殊的阶段我们更要注意我们的经济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得经济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
&&除了在经济上的失误,一战中,德国军队延伸过长的战线往往使其不得不接受从防御转入进攻所产生的后果。自身的实力不足,却由于野心的膨胀导致了触及自己的死穴。作为德国,本身就应该避免多线作战,但是又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无法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恃自身实力而延长战线无疑是自寻死路。当前,中国也在海外很多地方进行投资,开发。当然,中国的情况和当年的德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但是这其中却确实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我们的海外投资开发的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大,战线也在不断地拉长,这些措施纵然有保证我国资源安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等各种好处,但是我们着实应该自习评估海外投资的价值,审慎地延长战线。加强对海外资本的保护,保证我们海外资本的安全,减少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损失才是最重要的。否则战线过长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战之后的20年是看似平静却不平静的20年。在这20年中,德国不声不响地就恢复了自己的国际地位,重新掌握了在欧洲的发言权。除了德国自身所保留的经济实力之外,其巧妙地应用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和自己的优势而使自己受益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德国懂得利用《凡尔赛合约》赋予的地缘政治优势,掌握到英法关系脆弱的本质并加以利用来加深这两个战胜盟国之间的嫌隙。它也聪明地利用英国担心德国不是法俄的对手这一心理来取得英国的支持。洛迦诺会议使德国的经济军事复兴进入的新的阶段。虽然处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之中各方利益交织繁杂,受到的制约也多种多样。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只要有效地加以应用,就是一张王牌。中国当前也处在类似的境况中,我们与世界上的各种利益集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大可以利用这种联系,利用各国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为自身谋利。但是这种利用应该是有技术含量的。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跟美国人有点矛盾就去买空客,过两天又因为跟欧盟闹摩擦而去买波音。几个轮次下来欧美完全可以借由政治友好而加价,而我们却成了傻瓜。所以说这种东西在商言商,没有必要作为外交杠杆。近年来西方国家时不时在西藏,台湾问题上给我们添堵,我们的回应往往是强烈抗议这一个,而大给其他人好处。长期下来,这个冒头的对手在不断更换,导致大家都捞到了我们的好处。王小东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我们跟西方国家的交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双方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完全抑制对方。既然这样,作为中国,“对于它们给我们添恶心的回应,要么是直接惩罚那个国家,如果惩罚有困难,则只能是先不理会,但决不应该用奖励其它西方国家的办法去回应。一旦有力量,就予以迎头痛击,而决没有去奖励他们那些仅仅是某一次没有直接出手的同伙的道理。”王小东的话有些偏激,但是有点道理。
&&同时在这段时间里,德国还利用地理位置和经济上的优势使中欧再次稳固地成为德国的经济控制区。同样,在中国,面对东南亚,中亚巨大的市场,我们也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上的巨大优势。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与东南亚等相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有效地利用地理和经济优势。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打破岛链封锁,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是有着重大的作用的。
&&希特勒对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德国的民族情绪的确是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民族情绪这个词在今年来似乎演化成了一个贬义词,但是,恰当地利用民族情绪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政府对民族情绪采取的压制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过度的民族情绪会给社会带来混乱。但是在某些重要关头,民族情绪却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纽带。我们也能看到,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民族情绪的表达也有了更理性的方式,这是良好的趋势。保持并合理地利用民族情绪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
&&二战中的德国沿袭了其在一战中的骁勇善战,训练有素的军队和高效的官僚管理机构及动员体制,充足的战备使得德国同样在战争的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德军的作战理论强调在战场上的机动灵活和分散决策,这比英军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战术,苏军不计伤亡、全线出击的进攻,以及美军热情有余而谋略不足的推进,要高明地多。德军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比任何敌手都丰富,德军参谋人员和军士的技能与训练素质非常之高,即使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年也是如此。然而最重要的是德国抓住了自己不善于多线作战的尴尬境地,采取闪电战的策略,利用自己的交通优势,速战速决。这里不得不提及德国境内发达的交通。在德国,推动工业化的动力与英国相比是来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来自铁路建设方面。德国家李斯特在反复强调一个好交通网对一个国家富强的意义。“价廉、迅速、可靠、定期的客货运输是把国民财富和文明推向四面八方的最强大所杠杆之一。”&同这位学者一样,鲁尔区的企业家哈尔科特也认为,铁路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是一种为整体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团结精神的开路先锋。同时,在一战中,其东西方之间良好的交通设施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协约国的包围,因为它可以使鲁登道夫等将军们能够把军队从一条战线迅速调动到另一条战线。处于内线的,有效的铁路网给德国带来的巨大的战略机遇。于此相对应的,俄国落后的交通设施不仅贻误了战机,同样阻碍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当前的铁路建设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标准,并且不断地提高铁路的运行水平和运行质量。但同样也有着战略规划需要。铁路等交通设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合理地规划铁路等交通设施不仅是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需求的需要,更是保卫国家安全,争取战略机遇的需要。所以对于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应该持重视并谨慎的态度。
&&当然德国在二战中注定还是失败了。它在沿袭一战中的骁勇善战的同时更保留了其弱点。同样还是过长的战线,当然除了因为希特勒发动的这一场战争本就不正义之外,德国人在1941年以后犯了很多严重的政治和战略错误并为这些错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比如说,在所有敌对国家都乐于利用妇女这一尚未利用的劳动大军之际,德国人却坚定地持有不肯雇佣德国妇女进军工厂干活这种思想偏见。德军高层的明争暗斗使他们无法有效地抵制希特勒发动力不从心的攻势,如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进攻战役。此外,相互倾轧的部门以及独立的小王国(陆军,党卫队,地方长官,经济部门)所造成的大混乱,也使德国无法统一估算资源需求和进行统一的资源分配。在我国当前致力于进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中,很多措施就是由于存在的严重的思想偏见和痼疾而难以推行。相比之下,引发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倒不是相互倾轧的部门,而是官官相护,互相勾结的机构。这些问题都是阻碍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二战之后的德国由于采取了对侵略战争的良好的悔过态度,大国声望逐渐回升。两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仅本土被分区占领,失去了一切海外利益。战争轰炸,原料和出口市场的不足,盟国的工业控制更是使德国的情况雪上加霜。但是即使是在分裂的情况下,联邦德国依然拥有欧洲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这一点在管理人员,工程师,科学家中表现地特别明显。它的大银行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重视工程与设计的传统是联邦德国的高质量产品在国际享有盛誉,化学、电气、汽车工业再次成为欧洲的巨头。由于德国的经济起飞是建立在真正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理论创新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所以她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超过了西欧的其他的国家,而且形成了一种重视基础、尊重科学、人才的新传统,正是这样一种传统,保证了德国经济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活力,使德国在经济起飞后能够始终保持着其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在经济上迅速崛起的同时,联邦德国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以求恢复国家主权和应有的国际地位。联邦德国深感对东部的德国人负有天然的责任,在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最后联邦德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吸收了民主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于此同时,德国还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操作,努力推进欧洲一体化。德国在二战后的崛起对当今的中国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德国的产品质量高,同时德国拥有像、、、这样享誉全球的国际品牌。而这些都是目前的中国企业所或缺的。在教育,科技方面,我们缺乏的不是重视,而是有效的长远的方法。如何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的发展经济,教育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应该积极地借鉴,部分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切实提高教育,科技的质量。
&&德国在过去100多年里的沉浮是一个传奇,德国在二战后的崛起也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不可复制的。中国虽然与德国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同之处,但是各国的国情终究还是有不同的。我们可以进行借鉴,但是最终应用到自身,还是应该切实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4被浏览984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帖子主题: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不打这个国家?
共&27513&个阅读者&
军号:8434853 工分:2916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不打这个国家?
文章提交者:相生桥上的小男孩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4-0-1.html
两次,很多国家遭到了,洗劫,唯有这个国家一直安安静静地活着。有些人说,因为它是中立国(中立国有用吗?比利时,卢森堡也是永久中立国,最后还是被给干了),也有些人说因为战争双方把钱存那儿了,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原因,因为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全体一根筋,你想搞死它,未必有好处。它,就是瑞士。逗比鱼为什么说想要搞死它未必有好处呢,因为那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一根筋的雇佣军。大家可能不太清楚,那么有钱的国家,怎么会这么精于雇佣军吗?要知道雇佣军可是拿命换钱,替人消灾的组织。其实,瑞士人也不想,谁让几百年前的瑞士很穷呢。瑞士在,法国,,奥地利中间,说起来真是倒了霉,周围都是大国盘踞,而且地理位置又是好山好水,人好穷的状态。所以,瑞士人一直想着怎么赚钱。古代没技术的时候什么最赚钱?答案是卖身。男人能卖的就是一副强健的身体。雇佣军就是一伙卖身,卖命的人群。盛产,为什么呢?缺人,战多。打仗规模不大,频率很高,所以雇佣兵有相当的市场,很多欧洲国家都有雇佣军,在他们眼里是没有国籍分别的,出钱干活,简单干脆,谁给的多,就给谁打工。这习惯还是在希波战争的时候养成的。希腊人都是城邦制国,人少,要和强大的波斯打,自然就得从外面引进人才。毕竟这个是随时丧命的高风险职业,所以钱多,干的人少。不过,希腊人就是掏空口袋也得找来人对付波斯。到后来,伯罗奔尼撒战役中,雅典和斯巴达也都引入了很多雇佣军,最后斯巴达人还挖墙角,靠了波斯人的钱袋子支援,搞定了雅典人。在这之后,雇佣军就越来越吃香(这点和中国以及很多东方国家不同)。“山里人”瑞士各邦抓住商机,培植了很多雇佣兵,以供各国内战,外战,对掐,撕逼等。不过,较于其他国家而言,瑞士的雇佣兵虽然武器上并不先进,但却很专业。他们拥有类似马其顿 一样的方阵,主要武器配备是长矛(这和马其顿军也是十分相似)。图中,大家可以看到的这种戟长约6至10英尺,头上有重斧,背面是一尖铁或钩子,顶端是矛或梭标的尖头,这样的武器能一下子穿透头盔,砍断剑锋或者击倒马匹,也可以当作短矛来用,它的弯钩还能将骑兵拖下马来。一般来说,他们以300人左右规模的连为基本作战单位,其中约有250名长矛兵,排成16乘16的方队,其余为戟兵或十字弓士兵。这种方阵最大的好处就是正面攻击力强,灵活度不够,因为一旦冲散,士兵容易乱了阵脚。不过,瑞士的雇佣兵在灵活度上并不差,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方阵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他们纪律非常的严明,训练也很刻苦。穷,没办法。瑞士雇佣军和雇主签合同都是按照给钱干活儿的,你要不给钱,或是隔天对手出更多的钱,这些你的“随从”可能就跑对面去了。当然,一旦你有钱,雇佣了他们,他们会是最骁勇的一队人马,而且,他们是那种拒绝接受任何投降分子的人。除此之外,让瑞士雇佣兵名声大噪的还是源于几次保护行动。第一次:罗马之劫日,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发起战争,数万大军开进罗马,负责保护当时教皇克莱孟七世的189名瑞士近卫队,有147人英勇捐躯,成为梵蒂冈(罗马城内的国中国)惟一保留下来的一支军队。(瑞士雇佣军长期以来都为梵蒂冈教皇效力,当然,为教皇效力的就不能叫雇佣军,只能叫近卫军。)第二次:法国大革命1792年法国大革命,暴民攻击法国杜乐丽宫(Tuileries)时,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一共有786名瑞士近卫队牺牲。(世界着名雕像,位于卢塞恩的濒死的狮子,就是用来纪念那些士兵的。PS:当年逗比鱼实地去了一次,前面的池塘里全是各种国家的钱币。)也是这件事件之后,瑞士雇佣军主要用来保护教皇。第三次:保禄二世刺杀事件。1981年5月,已故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例行的祈福弥撒,被刺杀,若望保禄二世腹部中弹、性命垂危,瑞士禁卫军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送到医院急救,才及时救回一命。现在就让我们再看看如今的瑞士近卫军。(听说下图的盔甲刚换,之前那个沿袭了五百年。)下图就是用了五百年的款式:瑞士的雇佣军,以及瑞士在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的反抗扩张的战役,让周边众国胆战心惊,所以,很少有人敢惹他。尤其是在《维也纳会议宣言》最终宣布瑞士为欧洲的永久中立国。1860年加埃塔保卫战后,瑞士雇佣兵彻底告别战场。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不打这个国家?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955 工分:3376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瑞士雇佣军在欧洲确实赫赫有名但是者于其两次躲过世界大战没关系瑞士躲过两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是其政治外交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其位置。瑞士全国地形高峻,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加上瑞士看似位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中间,但是偏偏是一个可谓山高路不平的犄角旮旯地儿。无论是周围谁打谁,一般而言,都有其他更平更好的道路。不一定非要通过瑞士。而卢森堡和比利时倒霉就倒霉在它们正好位于汉斯暴打高卢鸡的必经之路上面了。所以瑞士才幸运地逃过两次世界大战。这话一样可以用在梵蒂冈脑袋上。这个国家不也一样可以号称在两次世界大战里面安然无恙。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57448 工分:3194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4楼&民国时期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毁坏最多的时期,不是文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在中国的发展中有过错误,但是总体上也是飞快增长,新中国初期的经济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此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94年末后的当代社会变化很大,出现了极端丑化中国的思潮,这才是当代不尊重传统文化的主因。文物不在,思想还在,思想如果不在了,那就危险了!16楼&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恰恰是文革而不是民国,因为民国时期文化界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变革期,什么思潮都有、什么文化观都泛滥,乱世百家争鸣一点儿不假,民国的确也打倒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但更诞生了一大群文化大师级人物和文化新思潮,有破有立,民国文化思潮为近现代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开始接受西化摒弃诸如缠足之类糟粕。反观文革对文化的破坏,有破无立,文革时期红卫兵跟发疯一样打砸一切文物、传统文化,今天中国的极端思潮是文革引起的,试问文革出了什么大师?文革出了什么新思潮新文化?相反亩产几十万斤往死了吹全国盛行,中国人现代的造假、浮夸、吹牛、意淫各种丑陋面貌就是文革打下的底子!不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是什么?是国家舆论的主流,是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思想!什么民国百家齐鸣?什么文革造成了现在的各种糟粕现象?麻烦带点脑子好么?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哪个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国民党走之后留下的金融大窟窿和支离破碎的中国社会,你谈个毛线的传统?哪个时候共产党必须要改变人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发展建设国家,必须用强权废除掉地主土地制度,剥夺那些三座大山的财产,废除旧中国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十年浩劫确实是中国的悲剧,有许多人遭到了迫害,你说的也不错,文革是中国社会的倒退。但是,中国人现在的文化百花争鸣难道不对吗?你所谓的造假,吹牛,意淫和各种丑陋现象,旧中国就没有吗?不但有,还很厉害,不但中国人有,美国,日本鬼子,韩国人等等他们都有这种现象,因为这是人类的自私性作怪,是人类的通病!你说文革造成了如今的丑恶现象,我只能呵呵,你看到中国的主流舆论了吗?你了解中国大方向了吗?你不能只看到网易或者黄段子就觉得中国文化只有糟粕?呵呵,你难道没有发现西方比我们中国的丑恶现象更加糜烂吗?不能因为文革期间没有出现什么大师,或者红卫兵打砸抢一切文物,就用来证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出现的各种丑陋现象就是文革造成的,理由完全莫名其妙!历史是继承并发展的,中国文化传承也是前进中有曲折和坎坷的,但是最终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会得到继承和发扬,因为我们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而精神建设远远落后于物质建设,所以造成了全民的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难道是文革才产生的?你要是这么认为,那我算是无语了。还有所谓的放卫星,结果现在大部分都实现了,因为短视的人永远认为别人是吹牛,自信的人从来都会说些你听不懂的东西,如果不与时俱进,不放开自己的思想而是一味的揪住社会的个别现象大吵大闹,你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最后,跳出这个圈子,或者用另一个角度去解释或看待中国的发展总是不会错。求同存异,包容并济,这才是中华传统的主流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57448 工分:31942
左箭头-小图标
2楼&瑞士雇佣军在欧洲确实赫赫有名但是者于其两次躲过世界大战没关系瑞士躲过两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是其政治外交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其位置。瑞士全国地形高峻,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加上瑞士看似位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中间,但是偏偏是一个可谓山高路不平的犄角旮旯地儿。无论是周围谁打谁,一般而言,都有其他更平更好的道路。不一定非要通过瑞士。而卢森堡和比利时倒霉就倒霉在它们正好位于汉斯暴打高卢鸡的必经之路上面了。所以瑞士才幸运地逃过两次世界大战。这话一样可以用在梵蒂冈脑袋上。这个国家不也一样可以号称在两次世界大战里面安然无恙。正解!!!!!!!!!!!!!!!!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11531 工分:99
左箭头-小图标
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恰恰是文革而不是民国,因为民国时期文化界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变革期,什么思潮都有、什么文化观都泛滥,乱世百家争鸣一点儿不假,民国的确也打倒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但更诞生了一大群文化大师级人物和文化新思潮,有破有立,民国文化思潮为近现代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开始接受西化摒弃诸如缠足之类糟粕。反观文革对文化的破坏,有破无立,文革时期红卫兵跟发疯一样打砸一切文物、传统文化,今天中国的极端思潮是文革引起的,试问文革出了什么大师?文革出了什么新思潮新文化?相反亩产几十万斤往死了吹全国盛行,中国人现代的造假、浮夸、吹牛、意淫各种丑陋面貌就是文革打下的底子!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11531 工分:9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4楼&民国时期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毁坏最多的时期,不是文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在中国的发展中有过错误,但是总体上也是飞快增长,新中国初期的经济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此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94年末后的当代社会变化很大,出现了极端丑化中国的思潮,这才是当代不尊重传统文化的主因。文物不在,思想还在,思想如果不在了,那就危险了!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恰恰是文革而不是民国,因为民国时期文化界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变革期,什么思潮都有、什么文化观都泛滥,乱世百家争鸣一点儿不假,民国的确也打倒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但更诞生了一大群文化大师级人物和文化新思潮,有破有立,民国文化思潮为近现代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开始接受西化摒弃诸如缠足之类糟粕。反观文革对文化的破坏,有破无立,文革时期红卫兵跟发疯一样打砸一切文物、传统文化,今天中国的极端思潮是文革引起的,试问文革出了什么大师?文革出了什么新思潮新文化?相反亩产几十万斤往死了吹全国盛行,中国人现代的造假、浮夸、吹牛、意淫各种丑陋面貌就是文革打下的底子!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9095 工分:4183
左箭头-小图标
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话 ,瑞士还能存在?元首打败苏联的话,还有瑞士?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89391 工分:1569
左箭头-小图标
民国时期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毁坏最多的时期,不是文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在中国的发展中有过错误,但是总体上也是飞快增长,新中国初期的经济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此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94年末后的当代社会变化很大,出现了极端丑化中国的思潮,这才是当代不尊重传统文化的主因。文物不在,思想还在,思想如果不在了,那就危险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17482 工分:18629
左箭头-小图标
5楼&瑞士人表面中立 背地里谁家强 就跟谁混 表面中立 背地里给纳粹提供不少东西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瑞士人全民皆兵了12楼&还全民 真要打它 就算它三头六臂也没用那你倒是打啊~我支持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71417 工分:7287
左箭头-小图标
5楼&瑞士人表面中立 背地里谁家强 就跟谁混 表面中立 背地里给纳粹提供不少东西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瑞士人全民皆兵了 还全民 真要打它 就算它三头六臂也没用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673676
/ 排名:5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不受侵害原因就是因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国”,这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协议。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远联邦建立开始,瑞士在欧洲历史上就一直扮演着中立国的角色,似乎从来没有过军事征服其他地区的行为。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却是瑞士在二战时期对德国采取了妥协屈服的态度,使得德国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吞并瑞士。至于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列强为了重新划分拿破仑战败之后混乱的欧洲版图,对瑞士中立国的身份的确立只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小协定。虽然维也纳会议是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主张在欧洲重新建立一套保守系统而遭到了历史学家的谴责,但是在一战之前,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欧洲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和平。重新回到二战时期瑞士的中立国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瑞士在二战时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全和平美好的中立地区。事实上,瑞士在二战中并不是完全中立的,虽然有资料说瑞士曾组织军队反抗德国,但是更多资料显示瑞士在二战期间其实是“助纣为虐”,不止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帮助,对犹太民族难民的间接迫害更是为后人所不齿。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673676
/ 排名:5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一、瑞士国境虽大多数位於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上,但是由於身处欧陆心脏地带,且为欧洲陆、空交通转运点的关键性位置,使其成为周边地缘政治强国觊觎的对象。有感於自身综合国力的不足,为求在周边大国的激烈斗争中存活,瑞士自1515年起采取中立的政策以求自保。二、中立政策的成功关键,在於周边国家对中立国中立政策的尊重,所以虽然瑞士於欧洲「三十年战争」中得以远离战火,却仍然未能避免在拿破仑战争中,中立政策不受尊重而遭受侵略与占领。三、瑞士於两次世界大战时维持中立政策,其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实施全民皆兵的强势武装中立政策,提升自身的防卫能力以吓阻可能的侵略;另一方面成立红十字会加强对国际的贡献,才能赢得国际社会对其中立的需要与尊重。四、瑞士采取独特的「共识民主政体」,其立国的三大支柱:对内的「直接民主」、「联邦主义」,对外的「永久中立」,即为适应瑞士特殊政治地理环境的产物,不仅使人民产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奠定了国家安定与富足的基础,更从而对国际社会产生实质的贡献,确保了国家的安全。五、随著科技的发达,全球社会区域整合的趋势逐渐形成,瑞士为因应此形势,已有放弃传统中立政策之趋势,目前正透过立法方式,希望能加入欧盟,显见中立政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已遭受挑战。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673675
/ 排名:521
左箭头-小图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奉行着中立政策,所以没有被卷入战火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瑞士不但继续奉行着重力政策,并且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成为了世界银行,所以也避免了战火。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44310 工分:288
左箭头-小图标
葡萄牙也没被打,澳门也和平度过战火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42974 工分:7010
左箭头-小图标
3楼& 瑞士2次世界大战幸免于难,个人认为,和瑞士全民皆兵有直接关系,所有健康的年轻人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打靶合格,子弹国家买单,不合格自己掏钱,每年都考核,直到不适合服兵役年龄为止.所有的单兵武器自己保管,一旦有战事,必须携带自己的武器弹药限时归自己所说的建制部队 .坦克手平时安排大型拖拉机开,航空俱乐部一打战就尽是空飞,外加地理位置穷山恶水,又不处交通要道,打这样的国家你认为核算吗? 背山靠水,风水宝地。被你说成穷山恶水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08605 工分:427
左箭头-小图标
3楼& 瑞士2次世界大战幸免于难,个人认为,和瑞士全民皆兵有直接关系,所有健康的年轻人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打靶合格,子弹国家买单,不合格自己掏钱,每年都考核,直到不适合服兵役年龄为止.所有的单兵武器自己保管,一旦有战事,必须携带自己的武器弹药限时归自己所说的建制部队 .坦克手平时安排大型拖拉机开,航空俱乐部一打战就尽是空飞,外加地理位置穷山恶水,又不处交通要道,打这样的国家你认为核算吗?记得前几年有个新闻,一个瑞士士兵的老婆出轨,这个士兵休假见老婆时直接扔了颗手榴弹。那女的也命大,只是炸伤,没被炸死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17482 工分:18597
左箭头-小图标
瑞士人表面中立 背地里谁家强 就跟谁混 表面中立 背地里给纳粹提供不少东西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瑞士人全民皆兵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4853 工分:29711
左箭头-小图标
3楼& 瑞士2次世界大战幸免于难,个人认为,和瑞士全民皆兵有直接关系,所有健康的年轻人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打靶合格,子弹国家买单,不合格自己掏钱,每年都考核,直到不适合服兵役年龄为止.所有的单兵武器自己保管,一旦有战事,必须携带自己的武器弹药限时归自己所说的建制部队 .坦克手平时安排大型拖拉机开,航空俱乐部一打战就尽是空飞,外加地理位置穷山恶水,又不处交通要道,打这样的国家你认为核算吗?有道理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629581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瑞士2次世界大战幸免于难,个人认为,和瑞士全民皆兵有直接关系,所有健康的年轻人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打靶合格,子弹国家买单,不合格自己掏钱,每年都考核,直到不适合服兵役年龄为止.所有的单兵武器自己保管,一旦有战事,必须携带自己的武器弹药限时归自己所说的建制部队 .坦克手平时安排大型拖拉机开,航空俱乐部一打战就尽是空飞,外加地理位置穷山恶水,又不处交通要道,打这样的国家你认为核算吗?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955 工分:3376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瑞士雇佣军在欧洲确实赫赫有名但是者于其两次躲过世界大战没关系瑞士躲过两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是其政治外交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其位置。瑞士全国地形高峻,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加上瑞士看似位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中间,但是偏偏是一个可谓山高路不平的犄角旮旯地儿。无论是周围谁打谁,一般而言,都有其他更平更好的道路。不一定非要通过瑞士。而卢森堡和比利时倒霉就倒霉在它们正好位于汉斯暴打高卢鸡的必经之路上面了。所以瑞士才幸运地逃过两次世界大战。这话一样可以用在梵蒂冈脑袋上。这个国家不也一样可以号称在两次世界大战里面安然无恙。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9条记录]&分页:
&对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不打这个国家?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怎么总打世界大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