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该如何说服认为“三国军队看门狗2是否完爆gta5大明和战

大明朝之殇:大明朝号称300万的军队都去哪了?
大明朝之殇:大明朝号称300万的军队都去哪了?
  大明王朝军队人数最多时号称320万,但是到了崇祯在位时期,却面临着无兵可用的尴尬局面。本来很多可以取得胜利的战斗却因为兵力不足而,这让北京的君臣倍感无奈。明朝中期号称50万的京师三大营,到了明末这剩下了2万多人。这里不禁要问,明朝的那么多军队都去哪了?  一、洪武、永乐时期明军军力最强,随后在逐年下滑  在刚刚建立大明朝的时候,其手下的军队只有50、60万,但是他仅凭着这些百战余生下来的军队,攻击了元大都,收取了四川和云南等地,使中华传统疆域再次实现统一。到了他统治的中期,由于需要防御北方的残余势力南下袭扰,朱元璋在北部布置下了一连串的军队。此时明朝的军队人数在150万左右。到了他的儿子在位时期,在北方,朱棣多次率领好几十万的军队北伐蒙古;在南方又有20、30万军队同交趾作战;同时此时的倭寇已经开始袭扰我国沿海,所以沿海一带也有大量的军队驻守;此外明朝的两个首都南京和北京也都需要重兵护卫。所以在朱棣时期,明朝的军队数量是明朝最高的达到了250万——270万之间。  但是朱棣之后,由于,国家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军队的建设逐渐开始废弛。宣德时期,明朝表面上的军队还维持着朱棣那200多万的数字,但是实际上已经远远达不到那个水平了。的50万明军,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这个数字是有水分的。在这位被俘的正统皇帝在位时期,明朝的军队数量达到了鼎盛,超过了300万。但是这仅仅是表面数字,实际的人数只有它的一半,也就是150、160万的样子。那号称50万的明朝北征大军,实际上不会超过30万。同时由于各地军官对土地的兼并情况日益严重,明朝的那些军户开始大量逃亡,还有很多已经和标准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说在各个时期,明朝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几十万而已。  二、明朝中期的卫所崩溃,明军实际人数一直在百万上下浮动  明朝中期的倭寇入侵是对军队永久战斗力的一次测试,事实证明明朝交出的答卷不及格。如果是北方地区的军队有保卫京师和抗击蒙古军队的重任,战斗力还强一些的话,那么明朝南方的军队就不能看了。明帝国建立将近200年,南部的军队已经在太平岁月里待的太久太久,面对倭寇的入侵,他们更多的选择是上城坚守。至于抗倭、的军队都是后来他们自己选拔和训练出了的精干力量,而且由于南部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他们两个人要送江苏、浙江再跑到福建和广东地区作战,标准的循环使用。这个时期明朝军队的实际总人数大约110万至120万之间。  时期的抗日援朝战争是对明朝的又一次考验,幸运的是在、谭纶等人的军制改革,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有一定的提高。至于此时的军队人数存在一些争议,谭纶在奏书中说只有84.5万人,但内阁的数字是112万。这两个数字后者更为可,因为谭纶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一些私兵和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军队可能没有计算在内。  三、万历、天启的长期腐败,致使崇祯时期在百万以下  万历后期的长期怠工,造成了明朝军政系统的迅速堕落,在万历的末期明朝开始逐步丧失辽东地区的土地。到了天启时期就不用提了,小皇帝天天在皇宫里玩木头,而朝政交给了大。这一时期的政治空气只能用乌烟瘴气来形容,对于军队的建设自然也就不怎么上心了。当时的明朝军队几乎也就只有北京、山西还有辽东的军队还有战斗力。  明朝一共同东北崛起的后金()进行了两次大决战,第一次是辽东军队的主力8万,第二次是在各地集结的13万。这两次打大战的失败将明朝的精锐力量赔的干干净净,由此可见明朝此时的军队人数并不多。此时的明朝再也没有了洪武、永乐时期那动辄几十万军队出师北伐的壮观场景。通过对崇祯时期的战事和南明前期的一些表现,在加上镇压农民军的明军,得出了以下这个数字:在崇祯时期的明军数量只有80万至90万,其中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军队不会超过20万。这就是在面对关外的清朝和内部的两面威胁时,总感觉兵力不足的原因,因为此时的军队当真不够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1/1页&&
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三国时期,三位大将各据一方,曹操的地域最为广泛,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域,
  明朝中后期,随着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大肆兼并土地,明朝政府陷入
  天命五年(1620年)三月,努尔哈赤府里的两个奴婢为一点小事而吵了起来,双方
  关于张居正与李太后的关系,在万历初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而且对于这个问题到
  说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对于国人来说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英雄,身处漠北
  三国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叫三英战吕布。说的是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温候吕布率
  三国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叫猛张飞当阳桥前喝退曹操百万雄兵。话说,曹操南下
  刘璋是三国时期割据益州的大军阀。众所周知,益州富庶,人才济济,兵强马壮,粮草
  话说,如果我们要是说起乾隆年间的和珅此人,相信不知道的人还真不多。他是清朝中
  在小编的心里,时光是杀死生命最残酷的武器。因为这就像慢性中毒一样,时光悄然而
  历史上的南朝刘宋时期,曾经有这么一个叫做徐湛之的人受到了当时皇帝的喜爱。一直
人类的发展历史始终离不开&战争&这个词,战争这个吞噬生命的恶魔自始至终伴随在人类
1974年,几位临潼农民挖井时发现了后来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考古专家们在山东益都苏埠屯一个普通小王
为配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某住宅小区的建设,西安市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于2010
  在从伊斯坦布尔开往伦敦的列车上,忽然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一位名叫雷切特的商人被
  中国文化已经浩浩荡荡的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系列进程里,我们的祖辈们对神
  清朝入关之后,在河北遵化与易县分别建立了两处皇家陵园,它们就是清东陵与清西陵
  作为一代帝王,他却是古代历代帝王中出身最低的,当过乞丐,当过和尚,但是这依旧
  我国前史悠久,人物很多。既有英雄勇士的慨慷悲歌,又有帝王将相的传奇阅历。而有
  人人都想一夜之前成为土豪,现如今有了彩票、股票,这样的想法可以得到实现了。那
  现在再来看楚汉争霸史,大家一定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秦王朝为何亡得那么快?感觉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皇太极一向被认为是马上天子,英雄铁马江河的人物,似乎不会有太多的儿女柔情。但
  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一个人胸怀要宽广,做人处事要大度,大人有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从1861年开始参与朝政到1908年
  三国争霸,孙吴曹刘。刘备在三国之中,比不过占据天时的曹操,也比不过占据地利的
潘金莲是清河县里一大户人家的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二十余岁,颇有些姿色。
洞房是新婚夫妇合卺的地方,清朝皇帝与皇后的洞房花烛夜是个什么情况呢?
  水浒传中写宋江为了求招安,与柴进戴宗燕青打着吃花酒的旗号去走皇帝情妇李师师的
俗话说:家有家法,行有行规。在古代的烟花之地,也有一套自己的行规和家法。
  元末明初的富商巨贾沈万三,虽然离世已有600多年,但是时至今日,在苏南、浙北
西门庆的老婆不少,如何管理是个问题,西门庆通过打三个人,就把老婆们牢牢控制在手中
平阳公主在唐朝的历史上赫赫有名,她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娘子军,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谢邀。&br&&br&赵云被描述为小白脸帅哥,是中国古往今来民间第一扯淡误解。&br&&blockquote&《云别传》:“&b&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b&”。&/blockquote&什么意思?一米八多的身高,姿颜雄伟。注意是&b&雄伟&/b&!&br&&br&《三国演义》:&blockquote&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b&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b&,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blockquote&阔面重颐,就是&b&大脸双下巴&/b&。&br&&br&&b&所以赵云无论史实还是演义,都是高大雄伟、浓眉大眼、大脸双下巴,是个大脸河北汉子,不是小白脸娘炮。&/b&&br&&b&最搞笑的是,《三国演义》从头到尾,没说赵云是白马银枪;都是民间评书说他白袍小将。&/b&实际上,《三国演义》里明说是白袍帅哥的只有一人:&br&&blockquote&又见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blockquote&&br&这才是白袍帅哥好吗?&br&&br&&br&&b&周瑜&/b&,《三国志》:&br&&blockquote&瑜长壮有姿貌。&/blockquote&《三国演义》:&br&&blockquote&行至历阳,见一军到。当先一人,&b&姿质风流,仪容秀丽&/b&,见了孙策,下马便拜。策视其人,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blockquote&&br&把长壮有姿貌描绘为仪容秀丽,大概也相去不远,就过去了。&br&&br&&b&诸葛亮&/b&,《三国志》:&br&&blockquote&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blockquote&诸葛亮是山东人,高大英伟,大家都觉得他帅气。&br&《三国演义》则说:&br&&blockquote&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blockquote&&br&这是罗贯中给诸葛亮增加了神仙气属性,弱化了伟岸属性,又平白把诸葛亮小白脸化了一点。&br&&br&&b&大体而言,罗贯中把周郎和诸葛亮都往小白脸方向推了一步。&/b&&br&&br&&br&陆逊,史实与演义都没有容貌描写。只能猜测他是孙策之女婿,容貌也差不到哪里去。至于一向认为的陆逊夷陵之战时是白面书生,则是夸张:那年陆逊四十岁了,虽然比对面刘备小了二十来岁,但当年周郎战赤壁时,也不过三十四岁。&br&&br&&br&实际上,三国有真正的美男子,电视剧却毫不注意。&br&比如,&b&荀彧&/b&是有名的美男子。&br&&blockquote&典略曰:彧为人伟美。&/blockquote&&br&比如,&b&程昱&/b&:&br&&blockquote&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blockquote&折合一米九的身高,美须髯。&br&&br&&br&&b&孙策&/b&的美貌一直被彰显得不够。&br&&blockquote&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blockquote&&br&&b&程普&/b&的容貌是被歌颂过的:&br&&blockquote&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也。初为州郡吏,有容貌计略,善於应对。&/blockquote&&br&&b&袁绍&/b&其实也生了极好的容貌:&br&&blockquote&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br&&/blockquote&&br&&br&为什么这些真帅哥得不到描述呢?因为民间传说只记得红脸关公黑脸张飞,整日价幻想白脸小将赵云,于是影视剧编导也听之随之,谁高兴特意来给你们翻历史真相啊?
谢邀。 赵云被描述为小白脸帅哥,是中国古往今来民间第一扯淡误解。 《云别传》:“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什么意思?一米八多的身高,姿颜雄伟。注意是雄伟! 《三国演义》: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
作为一个蜀汉粉,我敬关羽,服刘备,爱诸葛,但唯独张飞,让我矛盾。&br&我无法公平公正的评价他。&br&试试看吧。&br&&br&三国志第九卷,裴松之注引: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br&建安五年,正是北方风云际会,两雄官渡相争之时。董承等人密谋诛曹失败被杀,刘备逃出杀车胄,复占徐州。&br&也就是这个时候,张飞出门,看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在砍柴,于是抓了回来。&br&抓回来要干嘛?&br&我猜一定不会是青梅煮酒促膝长谈论人生聊理想之类的事情。他是要强暴她。&br&这种事情,也许干了不止一次。&br&但这次有所不同,事情就是这么巧,眼前这个哭哭啼啼衣衫不整的女子,居然是夏侯家的女子。&br&于是张飞犯了难,前思后想,干脆娶了她为妻。&br&再考虑到后世传说张飞善草书,喜画美人,我们可以得出张飞的第一个特征。&br&张飞好色。&br&&br&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 &br&相传,在打败张颌之后,张飞率部巡游真多山,在山顶,张飞诗兴大发,写下这首十九个字的《真多山游记》。&br&击败张颌让张飞兴奋。&br&这是他的人生巅峰,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br&喝醉了酒的张飞,手握长矛,在宕渠八濛的石壁上,刻下一段话。&br&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 &br&此崖壁之誓被后世称为《张飞立马铭》,清代做拓,保存至今。&br&如今,我们已经看不到张飞留下的字画书法。但从诗人的口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br&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 &br&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张飞的第二个特征。&br&张飞有才。&br&&br&说到张飞,不能不提他的义释严颜。&br&攻打刘璋的时候,张飞在江州俘虏了严颜。&br&张飞: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br&严颜: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br&张飞:妈了个巴子的拉出去给我砍啦!&br&严颜:砍就砍,瞎叫唤啥!&br&张飞被气乐了。&br&他立刻将其释放,并待以上宾之礼。 &br&三国志里还记载了一件事。&br&刘备对张飞说,你总是鞭挞士兵,打完之后却又让他们侍奉左右,这是取祸之道。&br&张飞左耳进右耳出,不当回事。&br&他不会想到,先主的一番话,竟会变成事实。&br&关羽死后,愤怒的刘备率军讨伐东吴。张飞领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br&但是,大军出征之际,张飞却被帐下将领张达﹑范强所杀。他们封存车骑将军首级,直奔东吴去求封赏。&br&如果不是长期的虐待、谩骂、鞭笞,恐怕不会有人铤而走险这么做。&br&这就是张飞的第三个特征。&br&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br&&br&马超投降之后,关羽十分不服。他写信给诸葛亮,马超可比何人?&br&诸葛亮回书: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br&这封信起到了诸葛亮想要的效果,看见被孔明如此夸赞,关羽非常高兴。他急急忙忙把这封信拿给众人看,好像一个小孩子。&br&这里有一句话,很有点意思。&br&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br&除了安抚关羽那颗急功倨傲的小心脏,这恐怕也是诸葛亮的真实想法。&br&张飞,是不如关羽的。&br&&br&张飞勇武,无可争议。&br&但他从未获得关羽那样镇守荆州,独当一面的机会。&br&长坂坡,面对汹涌而至的曹军,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在那座不知名的断桥边,他手握长矛,朝着士气正盛的曹军大吼: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br&万人之敌,世之虎将,声吼长坂,无可匹敌。&br&但这个时候的关羽,在干什么呢?&br&先主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br&这个时候的关羽,就已经独自率领一支军队了。&br&刘备攻刘璋,张飞与诸葛亮等人溯流而上,分定郡县。&br&张郃进兵宕渠县,寇犯百姓。刘备一方面自己亲自驻扎江州,另一方面令张飞驻扎阆中,大败张颌。&br&刘备兵锋直指汉中,张飞与马超共同进兵,被曹洪、曹真、徐晃联合击破。&br&刘备为关羽之死伐吴,张飞则从阆中出兵去江州汇合。&br&张飞,一直作为一员战将,随大军出征。&br&&br&由此,“张飞”这两个字后面所代表的那个人,丰满起来了。&br&张飞,有才但好色,对士人尊敬,却对士卒下属无情,勇猛善战,但从未独当一面。&br&这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有诗人的豪情,魏晋的风骨,英雄的相惜,却也有残暴、狂傲、乖戾。我实在无法评价他。&br&&br&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br&这是我看过的,对张飞最公正的评价。&br&&br&谢邀。
作为一个蜀汉粉,我敬关羽,服刘备,爱诸葛,但唯独张飞,让我矛盾。 我无法公平公正的评价他。 试试看吧。 三国志第九卷,裴松之注引: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建安…
集句一首。&br&&br&人杰唯追古解良,(三国演义)&br&豪气不减关云长。(萨都剌)&br&此去泉台招旧部,(陈毅)&br&大炮开兮轰他娘。(张宗昌)
集句一首。 人杰唯追古解良,(三国演义) 豪气不减关云长。(萨都剌) 此去泉台招旧部,(陈毅) 大炮开兮轰他娘。(张宗昌)
泻药。&br&&br&古人云“左图右史”,读史当然要配合地图,否则一遍读完也只是稀里糊涂。&br&&br&配合历史读看的地图,当然就是历史地图。&br&&br&1、&strong&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strong&&br&&img src=&/d6ee96b2c072ddea0485a08_b.jpg& data-rawheight=&2072& data-rawwidth=&1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8& data-original=&/d6ee96b2c072ddea0485a08_r.jpg&&&br&这套地图集一共八册,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清末,内容包括原始社会遗址、各民族政权的疆域或活动范围、政区和一些部族的分布,秦以前可考地名、秦以后全部可考县以上政区、和县以下重要地名的位置或范围,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塞、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及海岸线、岛屿等。截止目前为止是我国最全面、最权威的历史地图集。&br&其中政区图每个朝代都有总图(不止一幅,比如唐代就有前期、中期、晚期三张总图),还根据一级政区有分政区图,非常详细。&br&&br&这套地图还有一个好处是有电子版,而且网上可以下载的地方很多。有了这套地图,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已经足够用了。&br&&br&这套地图非常全面,体积也非常大,价格也比较高(定价482),所以后来出版了简化版,也就是摒弃了分政区图,只保留总图,称之为《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下两册,定价40元。不过这套简版实在是鸡肋,没什么大用。&br&&br&2、&strong&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strong&。这套地图是郭沫若在主编《中国史稿》一书时,为其配的地图。图很少,只有薄薄的两册,价钱也很便宜,上下册各定价25元。和谭图的“大而全”比起来,这套地图显然在这方面是比不上的。&br&&br&但是,和谭图相比,这套地图也有它的特色。它不像谭图仅仅是政区图,而是有许多专业地图,如手工业分布图、交通图、战争图,还有玄奘西行图、安史之乱形势图、元和藩镇图等等。特别是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地图非常重视农民起义,所以农民战争的地图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多的篇幅。&br&&img src=&/7a45e0cef_b.png& data-rawheight=&575& data-rawwidth=&8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7a45e0cef_r.png&&&br&&br&&br&第三,是&strong&台湾版《中国历史地图》&/strong&,这套地图我没见过纸质版,只见过电子版。但这套地图既不如谭图那样全面具体,也不如郭图那样有特色,要说起来,也就是和谭图简版差不多,鸡肋而已。网上有下载。&br&&br&第四,我要提一提&strong&台湾三军大学编的《中国历代战争史》&/strong&,这是一套史书,而不是专门的历史地图。这套书一共十八册,记述了从夏商周到太平天国共三千年间的所有战争。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套书,是因为它在每册书的后面,都附有相关战争的作战地图,一共785幅。&img src=&/6e5c6bb3971fbc66d6352a_b.png& data-rawheight=&4741& data-rawwidth=&5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6& data-original=&/6e5c6bb3971fbc66d6352a_r.png&&&br&&br&台湾《中国历代战争史》中太平军进攻长沙作战地图。&br&&br&最后,我要说的是&stron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strong&,这是最新编著的历史地图集,由国家社科院主持编纂,历时30余年,去年终于出版了第一册,——而这第一册的定价是4980元。是的,你没看错,就那一本,定价将近5000元。所以我是没有见过这本书的,如果有哪位土豪买了一本,请千万记着扫描一下上传网上,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泻药。 古人云“左图右史”,读史当然要配合地图,否则一遍读完也只是稀里糊涂。 配合历史读看的地图,当然就是历史地图。 1、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套地图集一共八册,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清末,内容包括原始社会遗址、各民族政权的疆域或活动…
家里笔记本略卡,这题答得还是太粗糙了。&br&被近百的赞数吓到了,回头我再好好补充一下这个答案。&br&争取让它值九十九个赞。争取。&br&-----------------------------------------------------------------------------------------------------------------------------------------&br&抛开具体情况谈论历史人物的言论是没有意义的。&br&李世民说这句话的时候是贞观十九年,那年他已经年近五十,不复当年中二了。这个岁数对现代人来说,事业上能做到什么程度基本就可以预见了,而对古人来说,死亡可能也不那么远了。&br&往前数两年,他让阎立本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那会儿其实画像里的人已经死了不少了,其余不少人也都身染疾病,来日无多。而贞观十九年,李世民本人还在操劳,一面是扶持自己新立的太子李治,为了这位性格温和柔弱的太子煞费苦心,另外一面,准备对高句丽的战事,当年杨广因此败亡,此次李世民本人也面临很严重的抉择。&br&&br&所以这话其实不难理解。无论是自夸也好,是自省也罢,表达的意思都一样。&br&曹操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他在政治上没能给后代留下个好局面,结果最后曹魏被司马氏篡夺。李世民相信,同时也希望自己不要重蹈覆辙。&br&其实这俩人的人生有点相似。&br&都是大半生的南征北战。&br&继承人都出过问题。&br&内部政治局势都很复杂。&br&&b&“打仗咱俩都是一把好手,但我觉得玩政治,我比你在行!”&/b&&br&大体是这么一种感情。&br&&br&其实也谈不上妥当不妥当,这是个比较情绪化的表达。&br&众所周知,老曹年轻时候也很中二。俩人真遇到了,可能会互相欣赏也未可知。&br&他给曹操的祭文我也发出来吧。除了口水话,其实还是很唏嘘的。&br&&blockquote&夫大德曰生,资二仪以成化;大宝曰位,应五运而递昌。贵贱废兴,莫非天命。故龙颜日角,显帝王之符;电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昔汉室豆分,群雄岳立,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臣殷室,王道昏而复明;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立忠履节,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於往代。观沈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既而三分肇庆,黄星之应久彰;卜主启期,真人之运斯属。其天意也,岂人事乎!&br&&/blockquote&有夸赞也有批评,不过总体还是慨叹天意莫测。
家里笔记本略卡,这题答得还是太粗糙了。 被近百的赞数吓到了,回头我再好好补充一下这个答案。 争取让它值九十九个赞。争取。 -----------------------------------------------------------------------------------------------------------------------…
&a data-hash=&59fcae6ff171& href=&///people/59fcae6ff17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aiser& data-tip=&p$b$59fcae6ff171& data-hovercard=&p$b$59fcae6ff171&&@Kaiser&/a&神的答案里说,青龙偃月刀上一次重见天日是在一九九四年的北京市朝阳区,可是K神的答案里却没有任何拿的出的证据证明青龙偃月刀在当时出现过,对于K神不负责任的说法,李毅都愤怒地说:&b&你看看,你看看,又是听说!&/b&本着知乎严谨的学术态度,我对青龙偃月刀进行了严密的考据,终于发现了线索,且让我一一道来。&br&&br&&br&&b&青龙偃月刀的来源。&/b&&br&青龙偃月刀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来源,来自于《三国演义》的记载:&br&&blockquote&原来二人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blockquote&《三国演义》中只是草草地记载关羽打造了一把青龙偃月刀,至于打造的具体过程则没有提及。就在线索中断之时,突然,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涌上心头,这部剧就是&b&《三国英雄传之关公&/b&&b&》&/b&。在这部剧里面,关公本是西海龙王,因私自降雨,触犯天条,投胎转世成了关云长。在电视剧的第三集中,详细介绍了青龙偃月刀的打造过程:某土豪送给关于一对镔铁鎏金棍,关羽找工匠想将其铸成长刀。然而,武器的打造要将就因缘际会,就在铸刀的大师要以自己的精血融入长刀之时,天地风云突变,一条青龙飞进了炉火之中,放得铸成了青龙偃月刀。原来,这条青龙曾经追随关羽的前世西海龙王,为了陪伴关羽,以自身融入了刀中。&br&青龙长这个样子:&br&&img src=&/d3843cbd1fe7da24a1dca_b.jpg& data-rawwidth=&706&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d3843cbd1fe7da24a1dca_r.jpg&&&br&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了:电视剧里面讲的可信吗?大陆的电视剧,自然不可信,然而,&b&《三国英雄传之关公》&/b&这部电视剧是台湾拍的。众所周知,大陆在WG时期,摧毁了不少文物古籍,使得许多历史难以考证。幸亏有台湾保住中华文明的血脉,因此,这部电视剧,是&b&有理有据,令人信服&/b&的。&br&&br&&b&青龙偃月刀线索的再现。&/b&&br&我们已经考据到青龙偃月刀的起源,现在该考据青龙偃月刀的下落了。如果考据每一次青龙偃月刀的出现,工程未免太浩大,所以在此,我们只谈最近一次青龙偃月刀的线索。&br&说起现代兵器方面的考古专家,就不得不提&b&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欧阳轻松先&/b&生。于老先生曾经在考古中发现过&b&大师兄的金箍棒&/b&,这是有郭德纲的相声为证的。同为四大名著里面的武器,于老先生自然对青龙偃月刀有过研究,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于老先生却从未发表过著作,于老先生这条线索似乎走不下去了。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研究&b&于氏父子轶事&/b&的时候,发现&b&于谦曾经在一部电视剧中客串过金正恩&/b&,有图为证:&br&&img src=&/6ca486d85dfa825ff184f652cb941521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2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这部电视剧就是大家童年的回忆:&b&《小龙人》&/b&。想必大家对他的主题曲耳熟能详:我是一条小青龙——等等,&b&小青龙?青龙?青龙偃月刀?&/b&难道,这些只是巧合吗?我们来看看小龙人的相貌:&br&&img src=&/30f4b96aaca987f362a42a522b14c21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0f4b96aaca987f362a42a522b14c210_r.jpg&&我们将小龙人和上面铸刀的青龙用严谨的肉眼和脑补分析,简直一毛一样!所以,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推测,&b&小龙人就是青龙偃月刀的转世&/b&!我又进一步对本剧进行了严密的检查,发现本剧的另一首插曲叫做&b&《和月亮对话&/b&&b&》&/b&,青龙,月,都有了,进一步证明了我的推测。&br&&br&这时,肯定又有人说了,你上面刚说大陆剧不可信,怎么现在又当作证据,我的回答是,&b&你们要质疑,就让你们继续质疑吧,再响,再猛烈也没关系,我只要做好自己的考证就行了&/b&。&br&&br&&a data-hash=&59fcae6ff171& href=&///people/59fcae6ff17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59fcae6ff171& data-hovercard=&p$b$59fcae6ff171&&@Kaiser&/a&神的答案发生在一九九四年,小龙人出生在一九九一年,小龙人完全有作案时间,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龙人》的故事就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
神的答案里说,青龙偃月刀上一次重见天日是在一九九四年的北京市朝阳区,可是K神的答案里却没有任何拿的出的证据证明青龙偃月刀在当时出现过,对于K神不负责任的说法,李毅都愤怒地说:你看看,你看看,又是听说!本着知乎严谨的学术态度,我对青龙…
我看过一些知乎上关于陆逊、诸葛亮、司马懿等军事能力的评价,凡大多数都是罗列战绩,翻译史料,连纸上谈兵都说不上,更不堪入目者就是先把对手吹捧为多么厉害的名将,于是击败敌手的将军就更厉害,简直就像像是明星粉丝之间为了偶像互黑。许多将领都有自己的特点,或骁勇或擅察地形或知虚实,将领再精通攻城和野战的战术也只是评估军事能力要素之一。陆逊用兵总能顺应局势变化,没有固态的打法。我想是因为陆逊每次作战条件都好于曹操、诸葛亮,他的军事能耐才没那么受追捧,可是也要想想,让自己在作战前处于更好条件就是军事家能力范围之一,将军也要按照基本法来任命。后人伪托诸葛亮之名所著《将苑》有详细叙述将领地位、作用、品格、作战的要点,不少道理与《孙子》相似,就不转了。&br&&br&&b&上将之道&/b&&br&&br&三国大多数早期名将就是记载某时某地破敌多少,多不记载他们破敌的过程,将领破敌又上阵厮杀为主,能像周瑜、陆逊、诸葛亮、司马懿等全面发挥军事能力的将军实在不多。在东汉时世家垄断教育,诸如于禁、关羽、张飞、乐进等从基层出身的将领根本看不到几本兵书,曹操还特地写了《孟德新书》将一些粗浅的道理传授给他的将领。吕蒙、蒋钦、邓艾这样出基层出身的将领因为肯于读书,最终都拥有更大发挥空间。&br&&br&即便是骁勇善战的百胜之将,若不能有把握全局的军事思想,无非也是为了争功多砍几个敌人的部将。知乎上高人气的关羽、姜维、曹仁、夏侯渊、张辽等放到一流军事家标准就不合格,关羽破于禁而威震华夏,终不得全胜。曹仁能攻善守却不知虚实而被朱桓偏师所破。夏侯渊为将勇猛却不知胆怯,终于兵败丧命。张辽虽能不战就劝降昌豨,他以身犯险,有失大将之风。这些猛将有着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可放在一流军事家而言其行为有失周全。姜维画蛇添足,不得全胜。&br&&br&由于中国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典故,加上儒家社会世俗化,大多数人过分重视实干,于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理论家远没有战术军事家多。陆逊、诸葛亮、司马懿等将领,动则从全国家来思考军事策略,不图一城一池之功,才是真正能把理论和实干结合的名将。还有周瑜、荀攸、贾诩、沮授都是出色的战略军事家。&img src=&/9612cab0a29e74b7dd68150_b.pn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9612cab0a29e74b7dd68150_r.png&&&blockquote&孙子曰:&b&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b&;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b&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b&&br&&br&&b&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b&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b&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b&&br&&br&(曹操曰:毁灭人国,不久露师也。)&br&(苏沉船曰:你好意思提毁灭人国的后果?)&br&(曹操曰:不与敌战,而必完全得之,立胜于天下,不顿兵血刃也。)&br&&br&&b&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b&。&br&&br&(曹操曰:将周密,谋不泄也。)&/blockquote&&br&&b&长者之风&/b&&br&&br&军事家有别于寻常将领的原因是他们拥有自己的军事思想,拥有军事思想才能建立一套有效的军事制度。士兵和部将肯不肯为将军效力,什么样的编制能让部队作战更灵活,这才是大将需要考虑的事情。东汉末年诸侯以募兵制崛起,大多数人凭着财力、名声拉拢自己的部队,为了生存或功业集结在一起,大多军队缺乏法度。董卓、李傕、郭汜、吕布、公孙瓒等人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可一味的烧杀抢掠使他们的军队无法长时间保持高战斗力,他们只精通各种战术打法,一旦军队受到流言、饥渴、威吓、离间等计策摆布就容易溃散。&br&&blockquote&《三国志》: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b&方今英雄釭跱,财狼闚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b&”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br&&br&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b&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b&。”&br&&br&此正是孙子所言的兵者国之大事以及五事七计。&/blockquote&在三国时期论治军水平首推曹操、诸葛亮,曹操军法严厉,动则就使用重刑,这是他在乱世中控制人众最直接的手段。诸葛亮赏罚并重,骨子里是法家一套,倾向于严法治军。这两人建立的部队战斗力在三国数一数二的强悍。诸葛亮以正兵闻名后世,曹操精通虚实之道,对自己部队战斗力也相当自信,不怕打硬仗。&br&&br&陆逊与前者不同,他提倡先礼后刑,治军注重仁德,以获取民心为基础,使军民甘愿为自己效力。陆逊领军很少有与敌人正面打硬仗,每次作战无不以计策作为辅佐,疑兵、虚实、火攻、离间、佯攻、诈败无所不用。&br&&br&陆逊是江东豪族,在孙吴军制中某程度上可发展自己的私兵,与曹操、诸葛亮军制不同的又在于孙吴的将领各领部曲,陆逊虽为都督与诸将也是协同作战,与曹操、诸葛亮作为一军主将有所区别。这令陆逊没办法将自己军事思想传播到孙吴所有军队,这也体现了陆逊有别于曹操、诸葛亮的军事能力。&br&&br&《孙子》强调上下欲同者胜,陆逊能令平时不受自己统领的部将与自己一条心,就必须以能力和德行服人。(《军师的秘密》描述甘宁不满陆逊设伏的策略,当场与陆逊发生争执是无稽之谈,甘宁后期虽一直是吕蒙的部将,却没有与陆逊共事过的记载,而且甘宁极度害怕吕蒙,怎么可能当着吕蒙面跟陆逊争吵,就不怕被吕蒙打回船上吗?)&img src=&/ff1dcbc9d338e688698b_b.png& data-rawwidth=&845&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5& data-original=&/ff1dcbc9d338e688698b_r.png&&&br&将军性格是评估军事能力标准之一,诸葛恪、姜维均不失为智将,然而过分偏执而取败,关羽、张飞、夏侯渊皆以性格缺点而败亡,可知将军拥有完美的人格多么重要。后期陆逊都督军政大事,辅佐太子。孙权次子孙虑沉迷斗鸭,不顾正业,陆逊身为一位长者当场批判孙虑,让他多读经典好提高知识水平。射声校尉孙松军纪不严,放纵士兵,陆逊当面惩处行为不端的士兵,告诫孙松军队一律不许经商。谢景称赞刘廙先刑后礼的理论,陆逊教训谢景说刘廙讲的话就一定对吗?假使这种胡说八道的事情,你把他重复说一遍,你等于你也有责任吧?陆逊从不回避自己的责任,替他同事、晚辈着急,时刻提醒他们为人之道。&img src=&/7b2ce0e09f426a653e5793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7b2ce0e09f426a653e5793_r.png&&&br&当时暨艳力主反腐,陆逊常谏戒他态度不能太强硬,最终暨艳果如陆逊所言,他还是斗不过江东权贵。诸葛恪身为晚辈,陆逊传授他人生经验,说自己对前者共同进步,对下者加以扶持。陆逊在世时没有谁不服他,诸葛恪后来起兵二十万北伐,所能统领的部队是陆逊巅峰时期一倍之多,最终惨遭大败。诸葛恪也是一位有谋略的将领,可惜他没有陆逊那样能令下上信服的长者气度,这就是有军事思想与没军事思想的大区别。&br&&br&(《陆逊乱舞》、《陆逊无惨》等故事中描述陆逊被甘宁抓到把柄作为要挟,虽然陆逊身为都督却时时受制于甘宁,我认为陆逊以德服人的气度,断不可能因为小小把柄受制于甘宁,像那样的故事不建议众人阅读。)&br&&blockquote&《三国志陆逊传》:时建昌侯虑於堂前作斗鸭栏,颇施小巧,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虑即时毁彻之。射声校尉松於公子中最亲,戏兵不整,逊对之髡其职吏。南阳谢景善刘廙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礼之长於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br&&br&初,暨艳造营府之论,逊谏戒之,以为必祸。又谓诸葛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又广陵杨竺少获声名,而逊谓之终败,劝竺兄穆令与别族。其先睹如此。&/blockquote&比起曹操、诸葛亮治乱的军事思想,陆逊首先思考收拢人心,他并不采取严厉军法控制军队,陆逊多次向孙权提倡以宽松政策治国,利用民力取胜,认为严刑峻法不是成大业者所为,更倾向于孔子足食足兵的军事思想。故而曹操、诸葛亮是法家,陆逊倾向于儒家。陆逊以贤明被称为神君,荀彧的爷爷荀淑亦曾被称为神君。他们都是因为为官爱民,明察秋毫才被称之为神君。孙权占据荆州后,采纳陆逊以教化安抚的策略,使荆州没有发生过重大叛乱,相比之下曹操军令中有敌人抵抗将会被屠城的法令。曹操进攻河北,攻城略地的速度很快,但是反复叛乱的情况很多,正是因为他只讲究效率,对军民安抚做得不够,只是用威吓令敌人暂时降服。&br&&br&陆逊对待敌国军民都采取优待政策,诱使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倒戈来降。吴国境内民变甚多,陆逊不喜欢以军队讨伐,多采取安抚策略。诸如此类无不显示陆逊是一位有德之人,也许他不像曹操、刘备有进取天下的雄风,不如诸葛亮、周瑜匡乱的气魄。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两种强人,一种是通过自己奋斗开创局面的英雄,一种就是能够顺应历史进程利用形势的智者。&br&&br&要知道不是辈分高就能成为长者,长者必须具备德行、气度、知识,陆逊时常将军事与政治结合,以民意为根本,形成了有别于诸葛亮、曹操的军事思想,三国中不乏军事家,但是能被称为“长者”、“神君”的军事家就只有陆逊。&img src=&/5dbdd94cd6c769ce398eee1_b.pn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5dbdd94cd6c769ce398eee1_r.png&&&blockquote&孙子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b&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b&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b&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b&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b&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b&&/blockquote&&br&&b&战略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b&&br&&br&战绩固然是评估将领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凡麾下有一支精锐部队的将领只要将勤补拙都可获取丰厚的征战资历。战术又是评估将领才能重要一环,军事行动最脱离不开的是战略方针。每一场战争不可能为战而战,必须要有谋取国家利益的战略目标,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建立在大战略前提下进行,哪怕是故意示弱、诈败、进贡,只要不脱离战略方针的本意,那些亏损都不值一提。故而胜败乃兵家常势,名将不以败为耻,不以胜为骄,身经百战的宿将也不一定适合担任大将,大将应具备考虑全局的能力。&br&&br&陆逊毕生中没有打过真正全败的战役,所取胜之时也是全胜之仗。(陆逊外传中描述曾被张角所生擒,被张角用法术变成女子,纯属无稽之谈,陆逊生于183年,黄巾之乱发生在184年,两岁的陆逊怎么可能就成为将军了?)刘备伐吴时,先锋攻破秭归,陆逊退回有利于防守的夷陵地区与刘备相持。采取严密的守势不能够胜利,可兵法历来提倡先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思考取胜之道。陆逊在刘备进攻时也不可能有必胜之法,在长时间对持中掌握对方将领的性格、战术、军队状态,从而想出取胜之法,这就是名将能顺应局势破敌的才能。又如石亭之战,孙权与诸葛亮同年出兵,诸葛亮军春天就在街亭战败,孙权和陆逊一直筹备到五月,令周鲂做出诈降准备,一直到引诱曹休进军,八月份时陆逊才出兵。当时曹休败局已定,还没交战朱桓就进言派兵到夹石、挂车断曹休后路,陆逊否定了这一个战略。高明的将领在还没有实施具体战术前就已经算出战争的胜负,因为他们是根据整个战争的局势来判断胜负。&br&&br&大多数人都分析陆逊在夷陵之战中的战术和战绩,忽略了战术、战法都是基于战略框架中所产生。写作文先列大纲,再分章节,再细致到文笔手法。《孙子兵法》也先讲总纲再谈军事思想再细致到谋略、战术、行军的理论。&img src=&/e3a9ff14887f64fceb6f_b.png&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5& data-original=&/e3a9ff14887f64fceb6f_r.png&&&br&&blockquote&孙子曰:&b&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br&&/b&&br&(曹操曰:自修治,以待敌之虚懈也。〕&br&&br&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b&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br&&/b&&br&〔曹操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所以攻者,力有余。〕&br&&br&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b&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b&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br&&br&(曹操曰: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br&〔曹操曰:察敌必可败,不差忒也。〕 &br&〔曹操曰:善用兵者,先修治为不可胜之道,保法度不失敌之败乱也。〕 &/blockquote&陆逊打赢夷陵、石亭二战不如官渡、赤壁受到关注多最大原因是他并不处于劣势,历来只有以弱胜强的战役最受人们关注,大多数人认为以劣势胜强势更能体现将领的水平。可是孙子从来就不提倡以弱敌强,讲究如何在战争中争取外交、兵力、士气、地形的优势,出奇制胜是根据局势使用策略。如果能用绝对优势消灭敌人就没必要冒险行奇招。&br&&br&陆逊能够达到“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的标准,可就像道理所说:“胜可知,而不可为。”——石亭之战时陆逊如果敢于采取朱桓的策略也许能够获得更大战果,也许会因为与贾逵针锋相对而吃亏。夷陵之战时陆逊亦没趁势进攻白帝城,成功的话也许能够趁势取蜀。不过这就是陆逊的优点,不执行危险的军事行动能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经过一系列策略布局,最后交战不过是将已定的胜负化为现实,这就兵法所说的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能够有任何闪失。&br&&br&&b&虚实之道&/b&&br&&br&陆逊征讨生涯中面临过数次危机,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没有真正的战败过。嘉禾元年,陆逊领兵进攻庐江,满宠故意不对庐江派出增援,引兵待伏,企图引诱陆逊深入作战,陆逊探知满宠行动后立刻撤退,这就是跑的比谁都快。&br&&br&嘉禾三年,诸葛亮起兵北伐, 孙权为配合蜀军领兵十万攻新城。陆逊、诸葛瑾为偏军,领兵万余出沔口,欲进攻襄阳。由于孙权久攻不利而撤军,此时陆逊、诸葛瑾军已深入江夏境内,陆逊派给孙权送信的亲信韩扁又被魏军捕获,吴军动向尽被魏军所察。诸葛瑾着急发信息向陆逊询问对策,他认为主力已败,偏军应当尽早撤退,陆逊悠闲的与将领下棋、种菜,不给诸葛瑾回微信,诸葛瑾亲自去军中劝陆逊尽早退兵。陆逊与诸葛瑾谈笑风生,佯装水陆并行继续进攻襄阳,转攻江夏各县,使魏军弃物退守,急忙中斩杀逃入城中百姓好关闭城门,陆逊军斩获千余敌人后从容撤退。败退败得如此舒徐,陆伯言也。&br&&blockquote&陆逊此举受裴松之批评:臣松之以为逊虑孙权以退,魏得专力于己,既能张拓形势,使敌不敢犯,方舟顺流,无复怵惕矣,何为复潜遣诸将,奄袭小县,致令市人骇奔,自相伤害?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违,失律之凶宜应,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岂此之馀殃哉!&/blockquote&陈寿和裴松之都将诸葛亮、陆逊并做评论,然而诸葛亮初次北伐兵败,亦迁移三郡百姓入蜀,亦也不算什么好行为。陆逊身处于败势,不出奇谋岂能全身而退?二者杀百姓者是撤退的魏军,非陆逊本意。三者陆逊礼来礼待俘虏,甚至令敌人主动投靠,在军事战争中陆逊并没有做过火之事。裴松之黑陆逊,一是因为陆抗屠城灭步氏一门做的太过分,二是裴松之先人裴頠被司马伦所害死,陆机、陆云是司马伦幕僚,陆逊颇受子孙所累。陆逊死后家无余才,孙权数落陆逊二十条罪状由陆抗一一辩驳,孙权没法令其理屈,黑陆逊只为家族牟利的论点根本站不住阵脚。&br&&br&军队由人众所组成,部队在战场上状态会一直改变,出色的将领不会苛求部众由始至终保持最好的状态,人处于危机中会产生恐惧,恐惧就会产生混乱,这都是人之常情。出色的将领会根据队伍状态调整作战方针,将领不仅要时刻了解部队状态变化,还要能够顺势应对,这就是兵法中的&b&任势&/b&。陆逊在败势已现时以悠然的态度稳定军心,将自己的对策隐藏起来,等诸葛瑾到来才解释应对之法,军队行动虚实不定,敌人掌握不到陆逊军行动去向,就无法制定围攻他的策略,纵然兵力高于陆逊军也只能被动挨打。夷陵之战时陆逊坚守不出,不事先将对策示于诸将,终能一朝破敌亦堪称经典,陆逊用兵一举一动无不符合《孙子兵法.虚实篇》的理论。&img src=&/1adb2f66db203ea8810da_b.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1adb2f66db203ea8810da_r.png&&&br&&blockquote&孙子曰: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br&&br&〔曹操曰:&b&不能定计,则退去之。&/b&〕 &br&&br&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br&&br&〔曹操曰:以吾道观之矣。〕 &br&&br&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br&&br&〔曹操曰:求之於势者,专任权也。不责於人者,权变明也。〕 &br&&br&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br&&br&〔曹操曰:任自然势也。〕&br&&br&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blockquote&&br&&b&深谋远虑&/b&&br&&br&陆逊给关羽发微信时一味追捧,自我贬低。令关羽傲慢自大而导致兵败,这还不算高明。陆逊给关羽分析局势,认为曹操必定暗中给徐晃增兵,古人用兵在取胜之后会加强戒备,让关羽务必保持全胜之状,一言一语都符合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关羽在荆州沦陷消息还没传到军中时就已被徐晃所击败。孙子曰: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指的就是在取得胜利后不能保持巩固胜利是凶险的处境,称之为费留。&br&&br&《三国演义》中描述陆逊火烧连营是夸张说法,陆逊只是以火攻烧毁蜀军一营,全军就展开进攻,火攻的作用是使敌军陷入混乱,不可能将全军烧死。《孙子》:“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火攻要掌握时机、地形、气象,放火后再观察敌军状态,敌人没陷入混乱就不能贸然进攻,故而火攻能够取胜也需要极大的技术含量。陆逊得知江夏太守逯式与文聘之子文休不和,伪造书信造谣,使其被罢官,此为离间计。讨伐费栈时虚张声势,以弱胜强。兵势比敌人强时就采取攻心策略。陆逊不执着于固定的战术,随着战争变化能够随即思考出对策,另一个可能性是陆逊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如魏军强,唯有多利用策略来弥补,陆逊的部曲非常信服他,使他战术变化更为灵活,这也许就是东吴部队的特色。东吴取得过赤壁、夷陵、石亭、东关等大胜,其军事制度真不算弱。&img src=&/bb9f03dd1cfef063b76e231c3c72ec05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b9f03dd1cfef063b76e231c3c72ec05_r.png&&&br&&blockquote&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br&&br&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br&&br&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br&&br&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blockquote&陆逊在《三国志》中与诸葛亮独自立传,其定位独特。陆逊常年主掌军事,在治国上的功绩并不如诸葛亮显著,228年发生的街亭、石亭二战,诸葛亮以兵败告终,陆逊以全胜而赢。在军事行动上陆逊亦并非好战之辈,诸葛亮活跃的时期里陆逊并没有太大动作。故而非陆逊不会打败仗,是他根本就不打险仗,没周全胜算干脆不出兵。陈寿称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又赞叹陆逊的奇谋,但在记载中陆逊缺少正兵交锋的作战,两人可谓各有所长。可怎么说都好,三国中一流军事家基本不脱离曹操、诸葛亮、陆逊、周瑜、司马懿等寥寥数人。
我看过一些知乎上关于陆逊、诸葛亮、司马懿等军事能力的评价,凡大多数都是罗列战绩,翻译史料,连纸上谈兵都说不上,更不堪入目者就是先把对手吹捧为多么厉害的名将,于是击败敌手的将军就更厉害,简直就像像是明星粉丝之间为了偶像互黑。许多将领都有自己…
&p&有啊,请客的司马昭便是:&/p&&blockquote&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b&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b&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blockquote&&p&司马文王说得明白,阿斗这副德行,表现出的并非愚蠢,而是【&b&无情&/b&】。要知道,饭局上招待的不仅仅是阿斗一人,还有大批的蜀汉遗臣,阿斗的喜笑自若不仅仅是在压抑自己的感情,更是毫不顾忌得在遗臣的伤口上撒盐。易言之,此公为了自己的安全,可以不顾及任何人的感受,这就是【&b&无情&/b&】。&/p&&p&政治动物可以利字当头,但唯利是图到如此彻底,势必无法团结统治阶级,作为老资格的政客,司马昭自然熟稔其中奥妙,得出【&b&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b&】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p&&p&不过话绕回来,从另一方面看,这出也说明阿斗没有知人之智。司马氏篡魏在即,捎带还要拿着蜀汉的榜样去招降东吴,只要阿斗不作大死,没有任何理由秋后算账,因此,这出闹剧纯属多余。&/p&&p&看看他爹是如何真·刀架脖子,和老曹青梅煮酒谈笑风生,不得不感叹:老子英雄儿好汉——谁信这个谁傻蛋。&/p&
有啊,请客的司马昭便是: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司马文王说得明白,阿斗这副德行,表现出的并非愚蠢,而是【无情】。要知道,饭…
好吧,谢邀。&br&&br&最近知乎上出现一位&a data-hash=&5edf82d8abe414bd2cee& href=&///people/5edf82d8abe414bd2ce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沈雅涵& data-tip=&p$b$5edf82d8abe414bd2cee& data-hovercard=&p$b$5edf82d8abe414bd2cee&&@沈雅涵&/a& 在刷三国话题的答案,夹带演义、野史、传说、史书、电视剧的文极度误导大众,其人对古代历史并无太多了解,将近古的思维制度强行套到上古时期,过多解读正是众人所喜好。当年在天涯他就受到一群人追捧,也受到一群人恶心,甄嬛传的部分粉丝被他整着没了心情讨论。&br&&br&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且看天涯相关帖子,全贴整理了沈雅涵他在天涯的行事作风。将近百楼,请慢慢预览。&a href=&///?target=http%3A///post-filmtv-.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联名请删沈雅涵帖子&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ost-complaint-99842-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投诉天涯影视评论版主纵容沈雅涵诈骗(不受理)_用户投诉&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ost-filmtv-.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ost-film&/span&&span class=&invisible&&tv-.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ost-filmtv-.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版主不处理开贴跟网友要钱的沈雅涵?&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283ac10f10f2ff54f9f092_b.pn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283ac10f10f2ff54f9f092_r.png&&忽然发现知乎也有关于他的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沈雅涵是怎么离开天涯的? - 人际交往&/a&&br&此人名声在外,擅于通过分析电视剧背后的文化故事,强行将剧情背景与成功学、野史杂谈等方面联系起来。随后通过营销方式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体,塑造网络名人形象。当然,根据天涯帖子全部内容还真不能把沈雅涵定义为骗子,毕竟连天涯社区并未受理诈骗一事,这里只是把天涯的现象搬过来给知乎用户瞧瞧。&br&&br&在此,我只提醒知乎用户以童瑶事件引以为鉴,牵扯到金钱募捐时需要谨慎。我随意在百度搜索了一下沈雅涵之名,他的个人贴吧专发些成功学的文,观他文风也多有思想引导性,观点夹带诛心之感,时时刻刻在教别人如何做人,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久而久之自己的人生信仰托付于他人。有那么一个词好像叫做“洗脑”,但大家不能因为别人爱发成功学就说对方洗脑。著名演员文章说过:“拿不出证据,老子弄死你们!”&br&&img src=&/7eee555bcdde10d27f73ecc4aa2a570b_b.png&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6& data-original=&/7eee555bcdde10d27f73ecc4aa2a570b_r.png&&&br&&br&未免答不对题,我这里针对沈雅涵之文分析解读。&br&&br&1.老沈把袁绍家族的垮台根本原因归咎于出身门阀,财大势大。认为袁绍氏兄弟是没经历过磨练的富二代,因为家业过大导致内耗。&br&&br&我要解释,袁氏家族只是门阀政治的雏形,九品中正制以后真正的门阀政治还有段距离。袁绍属于当时的士族阶层,而士族与宦官的矛盾来由已久,延熹九年和建宁十年的二次党锢让士族与宦官的矛盾到了冰点。当时有识之士无不以铲除宦官为己任,为了与宦官对抗,袁绍等人理所当然站到了宦官的对立面外戚一边。&br&&br&昔年宦官之所以得志,正是因为汉桓帝刘志借助宦官的力量杀死了大将军梁冀。当时的教育属于家族垄断形式,袁氏家族与其说财力大,不如说人脉关系大,袁氏本来就代表一部分士族的利益。毛泽东说过不要让读书人不好过,这些宦官断了许多士人的仕途,想让那些人不消灭宦官可就难了。&br&&br&那么袁绍是否真如老沈说的生活太顺利?未必如此。按他说袁绍和曹操在消灭宦官上代表了两种视角,可实际上曹操也想消灭宦官,曹操只不过反对招董卓入京,老沈认为曹操不打算消灭宦官的说法不知典出何故。&br&&br&按照袁绍的想法,若何进能顺利消灭宦官,那么自己也能成为中央重臣之一,无非是将皇权把握回到外戚和袁党士族的手中。这与财大气粗无关,袁绍只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br&&br&2.老沈将袁绍家族失败的原因二说为因为家业大面临财产分配问题。可实际上袁氏兄弟的矛盾不是单纯的分财产过家家。是政治、名声、地位等等不合。&br&&br&袁绍作为庶出,又过继给袁成,与袁术等于说是分了家。主要是袁绍早年游走于洛阳、颍川、汝南等地方,通过建立自己人际网,达到比嫡子袁术更高的名声,导致嫡子势弱,庶子争锋的感觉。这是两个袁家的问题,不是一个家的问题。用农村家庭来比较就莫名其妙了,贫困农村家庭的内斗只是利益争夺的目标小,小不等于没有。在资源越紧缺的环境也很容易发生斗争,比如家庭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那么是哥哥还是弟弟?贫富不是解释家庭斗争的理由。&br&&br&老沈强行解释袁氏因为富有而树敌,可当时中原的政治力量基本上都往袁绍身上靠拢,《三国志袁绍传》确实记载:“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br&&br&但可结合史料引注来看&br&&blockquote&《献帝春秋》来看:“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br&&br&《后汉书袁绍传》载:“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内官皆恶之。”&/blockquote&荀攸、郭嘉分析袁绍势力时都提及袁绍甚得人心,这也是曹操八年才平定河北的原因,要征服袁绍的领土阻力实在过大。袁绍并不如老沈所言敌人多,树敌多。当时不仅袁绍本人欲要主导天下,他麾下的那群士人也希望袁绍主导天下,袁绍最主要的还是想要私立刘虞而不应献帝,没取得正确的政治名号。被袁绍集团排挤掉的荀彧、郭嘉等就转移到了曹操麾下。&br&&br&相反,曹操崛起途中与士族矛盾不断扩大,以边让、孔融、杨彪为代表,曹操看得清楚不等于能解决所有问题。袁绍缺乏帝王术而没法节制内部派系斗争,曹操很擅长把权力把握在手中,纵使经常遭到背叛,但曹操核心势力并不分裂瓦解。这才是两人优劣所在。&br&&br&引用老沈这段话&br&&blockquote&所以,在平等条件下,比如在大家都不熟悉的地方,同样一百万的本钱,穷二代与富二代相博,富二代肯定输(估计这个概念,大家接受不了,因为现实中,富二代肯定赢,我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同等条件下);&b&这就是门阀最终衰落的根源,也是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因为资源充足,以至于能力逐步丧失&/b&&/blockquote&老沈对富二代的理解居然只有钱!!!这样的解释也能推销成功学........富二代所有的资源是财富、名声、人脉、知识的总合。富和贫本就不可能在绝对平等的条件下,就拿袁绍和刘备来比较,袁绍天生就有比刘备更优越的教育,更优越的人脉,这是上一代就决定好的事情。&br&&br&门阀政治不是一个人的游戏,是一群豪强争胜。若其中一家被挤下去通常只是被另一家取代,与富不过三代没有必然关系,况且罗斯柴尔德都富了多少代了?汝南袁氏在东汉末年被彻底击溃是少数个例,譬如,弘农杨氏、颍川荀氏、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到了魏晋南北朝兴衰起伏也还连绵不断。在科举制还没出现以前,门阀就像在统治阶级里生根一样顽固。&br&&br&3.袁绍的失败确实是因为内部斗争,但不是财大气粗的内部斗争。&br&&br&袁绍的领土来的真不容易,他和曹操早期被袁术、公孙瓒、张燕、青州贼围着打,在四面遇敌的情况下站住了阵脚。袁绍是简单模式要相对孙坚、刘备等人而言来讲,但在起兵之初可真不容易。说袁绍饱汉不知饿汉饥,可实际上袁绍氏得人心的。人性也分阶层是不是,麾下的士族阶层是一个阶层,百姓阶层又是另一个阶层,袁绍成功借用刘虞旧部和乌丸势力消灭了公孙瓒,大举义旗。冀州百姓和乌丸部落随袁尚兄弟奔走辽东,正是因为袁氏之人望。&br&&br&袁绍与曹操的矛盾源于东汉政权的主导权,不是单纯见不得曹操比自己好,况且当时的局势是袁绍较为占优势。那种政治局势,换了谁都没法和平解决。&br&&br&袁绍嗣子的问题并非他不懂人性,主要是袁绍没处理好内部派系斗争。袁谭和袁尚都只是袁绍家臣被推出来内斗的皇子,逢纪、审配遭到袁谭反感才打算立袁尚,而曹操也显示对曹植有宠爱之心,曾在嗣子问题上犹豫过,但曹丕和曹植的矛盾最主要的也是他们背后的拥护者,他们自己也是被摆上台。长幼顺序有问题就违背了儒家理念,因此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一套继承理论。&br&&br&袁绍不懂帝王术是真,或许过早想要利用嗣子牵制家臣。随后孙权也是这套法玩,自打门阀政治崛起后,此类现象层出不穷。因而只有成功与失败之分,没有这么做就等于不懂人性的说法。&br&&br&老沈说【曹操也是三个儿子哟】..........曹操其实有二十五个儿子.........&br&&br&老沈又借隋唐的李密为例子,怎么不说李渊对李世民和李建成也是兄弟并重,导致巨大内耗?相反李密自进入瓦岗寨以来就一直被翟让势力打压,在翟让将要夺权时,李密借助王世充大败翟让,成功反杀翟让夺取了大权。怎么会有【李密缺少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br&&br&至于瓦岗寨的问题,就因为李密和翟让内斗才导致势力消弱,早就留下病根,内部不稳,莫要本末倒置了。且李密不体虚将士,不得军心,与袁绍的嗣子之争不是一个毛病。而且王世充、宇文化及比起李密的起点可都不低啊。&br&&br&擅讲道理擅于营销同时也一定要把历史功底扎好了,也许很多把历史当作电视剧一样来看,牵强附会总能说出许多道理。但是人生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去体验更好,老听别人怎么讲,自己没有辨别干货的能力,全然学不到什么东西。这位天涯来的网红可能很熟悉天涯社区那一套,但整体知识水平还要提升一个。
好吧,谢邀。 最近知乎上出现一位 在刷三国话题的答案,夹带演义、野史、传说、史书、电视剧的文极度误导大众,其人对古代历史并无太多了解,将近古的思维制度强行套到上古时期,过多解读正是众人所喜好。当年在天涯他就受到一群人追捧,也受到一群…
这个问题我们正好关注过,我同学写过一篇专文,半论文形式(因为学术史回顾并不严格,所以称不上是严格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文史杂志》2015年第2期,经其本人同意后,全文粘贴如下,供题主参考。&strong&虽然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因为已经公开发表在期刊上了,所以追究法律责任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这一点还是得说下。&/strong&&br&&strong&《“处心积虑”的统一之战——西晋灭吴迟缓之原因分析》——崔敏&/strong&&br&&p&公元262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令钟会等人数路伐蜀,很快就于次年灭掉了占据蜀中四十余年的蜀汉政权。唇亡齿寒,以当时北军的兵锋,为何不一鼓作气,趁势灭掉据有江东数十年的孙吴呢?是司马昭并无灭吴之意吗?显然不是,因为在伐蜀前,司马昭与群臣的商略中就明确表示:“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a href=&/question/#_edn1& class=&internal&&[i]&/a&然而,灭吴的愿望却等到十几年后才于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方才实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司马氏迟迟没有发动灭吴的战争呢?笔者认为,应从司马氏、蜀中和孙吴三个方面来寻找原因。&/p&&p&&b&一、司马氏政权存在的困难&/b&&/p&&p&&b&(一)司马昭病死,后继者需要时间稳定政权&/b&&/p&&p&依照司马昭的安排,他是打算在灭蜀后稍作休息,数年之后就进攻孙吴的,但他本人却&/p&&p&在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九月病死,灭吴计划显然不可能由司马昭来执行了。后继者司马炎在当年十二月逼魏帝禅让,结束了曹魏的统治的同时建立了晋朝。尽管通过高平陵之变、镇压淮南三叛等斗争,在历经三代人的经营之后,司马氏的实力已经使得它取代曹魏没有太大的阻力,但是,刚刚即位的司马炎本身地位的不稳固以及西晋作为一个新生政权的性质,使得如何彻底清除曹魏政权所遗留下来的反对势力,巩固自身的地位,分配、协调好功臣们之间的既得利益与矛盾冲突等问题,都是司马炎亟待解决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炎在内部政权没有完全稳定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贸然出师伐吴的。&/p&&p&&b&(二)军事、经济实力有限,客观上需要准备时间&/b&&/p&&p&在西线,除了在灭蜀战争中兵员有所损失外,司马氏还需要大量士兵来维持蜀中的安定,&/p&&p&这样便不可能抽出大量兵力来“顺流而下”;在中路,羊祜与陆抗呈现出长期对峙的状态,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绝对优势可言;在东线,江淮及沿江孙吴政权的核心地带,重兵把守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而对于司马氏来说,历经数次动乱的淮南,不经过长时间的安抚与恢复是很难有能力直接进攻孙吴政权的核心所在地的。&/p&&p&除去士兵数量的有限外,器械、粮草等战略物资也并不充分,甚至可以说是极度匮乏。首先就是军粮的问题,在羊祜甫一上任时,荆州“军无百日之粮”&a href=&/question/#_edn2& class=&internal&&[ii]&/a&,经过数年的发展才有了一定的积蓄。而在上游,从灭蜀到王濬开始担任益州刺史这几年的时间,主要在稳定统治,并没有做大规模灭吴准备,直至王濬上任“乃作大船连舫”&a href=&/question/#_edn3& class=&internal&&[iii]&/a&,此后又过了几年才能有充足的战船以供伐吴之用。&/p&&p&此外,水旱灾害、尤其是水灾不断,&a href=&/question/#_edn4& class=&internal&&[iv]&/a&一方面使得粮食收成大减,税收、军粮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还要采取赈灾措施,消耗钱财。&a href=&/question/#_edn5& class=&internal&&[v]&/a&此外,还不时出现蝗灾、风灾、雹灾等灾害,频繁的自然灾害不仅使晋廷遭受了人力与财力的损失,而且给其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使其难以安心伐吴。&/p&&p&这些军事、经济上的短板,使晋武帝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来发展、弥补,以取得对吴的&/p&&p&绝对优势。&/p&&p&&b&(三)边疆的不稳定、尤其是西北的动乱牵制了晋廷大量的注意力&/b&&/p&&p&从泰始六年开始,秃发树机能在西北边疆起兵,很快就出现了“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击叛虏于万斛堆,力战死之”&a href=&/question/#_edn6& class=&internal&&[vi]&/a&的糟糕情况,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树机能军队的勇猛,加之晋军战斗力的低下,晋军“比年屡败”,树机能之乱日益成为晋武帝的心腹大患,“每虑斯难,忘寝与食”,而晋武帝更是明确表示其威胁“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a href=&/question/#_edn7& class=&internal&&[vii]&/a&在晋武帝看来,伐吴较之于平树机能之乱显然并不那么迫切。所以,在杨欣败死西北之后,晋武帝十分忧虑地发出了“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a href=&/question/#_edn8& class=&internal&&[viii]&/a&的感叹,当马隆毛遂自荐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晋武帝毫不理会,满足了马隆的一切兵员、军资要求,出征后马隆久无消息,有人认为可能已经败死,而当马隆派出的使者带来利好的消息时,晋武帝难以克制地“抚掌欢笑”,诘问群臣“若从诸卿言,是无秦凉矣”。&a href=&/question/#_edn9& class=&internal&&[ix]&/a&这一方面显示了晋武帝对于自己识人之能的欣喜,另一方面也确实对于西北地区战事转好而由衷高兴。&/p&&p&事实上,除了秃发树机能之乱,北部边境还有匈奴与鲜卑的动乱。数处连年的动乱,对于晋廷的打击极大,使得晋武帝甚至不得不任用贾充、卫瓘这样的近臣、宠臣去出镇边疆,&a href=&/question/#_edn10& class=&internal&&[x]&/a&此外,这期间竟有三位刺史先后战死。&a href=&/question/#_edn11& class=&internal&&[xi]&/a&频繁的战事与动荡消耗了晋廷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牵制了晋武帝的注意力,所以,直到并州胡奋坐镇御虏、鲜卑屡为马循所败、东北由于卫瓘的努力而取得粗安局面、匈奴拔亦虚、独雍等部先后“归化”、马隆基本平定秃发树机能&a href=&/question/#_edn12& class=&internal&&[xii]&/a&,晋朝的东北、北部、西北边疆均有了一个基本安定的局面时,晋武帝才决定大举出师伐吴。&/p&&p&&b&(四)朝中重臣的阻挠&/b&&/p&&p&从晋武帝表露出伐吴的意向,到大军灭吴,晋廷内部一直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他们以贾充、荀勖、冯紞为首,对于羊祜、张华、王濬等人的伐吴主张百般阻挠。&/p&&p&据《晋书·贾充传》,贾充“本无南伐之谋,固谏不见用”,在伐吴前还上表表示反对,甚至大军所向披靡、即将灭吴时还从前线进表,认为“吴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要求召还诸军,“以为后图”,甚至还要腰斩张华。&/p&&p&荀勖同样与贾充持相同观点,反对伐吴。在王濬表请伐吴时,“勖与贾充固谏不可”,&a href=&/question/#_edn13& class=&internal&&[xiii]&/a&贾充从前线上表请求罢兵时,荀勖也立即上奏附和。&a href=&/question/#_edn14& class=&internal&&[xiv]&/a&&/p&&p&至于冯紞,则向来与贾充、荀勖亲善,对二人阿谀奉承,与之沆瀣一气,晋武帝初谋伐吴时,“紞与贾充、荀勖同共苦谏不可”&a href=&/question/#_edn15& class=&internal&&[xv]&/a&。&/p&&p&那么,他们为何要对伐吴百般阻挠呢?难道他们看不到晋对吴优势在一天天加大,灭吴只是时间问题吗?我想应该不是的,作为久居高位、富有政治经验的他们未必看不出晋灭吴之必然性,他们所以阻挠伐吴,其实从前文贾充给晋武帝的奏表中就能看得很明白,“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这样露骨的表达,体现了他们就是为了与张华、羊祜(后来是杜预)、王濬等主战派对立,不想让政治对手在伐吴战争中取得大功,进而威胁自己的政治地位。&/p&&p&事实上,在伐吴战争之后,杜预等其他出镇一方的武将,由于不会对朝中的局势有大的影响,加之其与司马氏的姻亲关系,所以反对派并没有大力打压。而主战派的核心人物、朝中重臣张华则一方面由于在立储问题上违背了武帝的意思而中意于齐王攸,更由于冯紞在武帝面前的谮言,失去了武帝的信任,“终帝之世,以列侯朝见”,&a href=&/question/#_edn16& class=&internal&&[xvi]&/a&基本上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p&&p&用《晋书·杜预传》里杜预给武帝上的表中的话来说,那些反对的人只是由于“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故守之也”,其实,不独伐吴,其它任何事情,朝中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锋起,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轻相同异也。”&/p&&p&朝中重臣的意见长期不能统一,反对者贾充等人的势力又非常大,晋武帝绝不可能忽略不理,使得伐吴的时间一拖再拖,直到最后,武帝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令贾充为前线总指挥,一方面给予高位但又并不能干预到各路军队主将的实际战略决策,另一方面也将贾充调出中朝,缓解朝中主战派张华等人的压力。同时,在伐吴胜利以后,不仅没有深责反对派贾充、荀勖等人,反而是让这些人“无谋而并蒙重赏”&a href=&/question/#_edn17& class=&internal&&[xvii]&/a&。这些折中之举虽是晋武帝对于朝中党争的平衡与无奈,但却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灭吴过程中贾充等人虽有异议,但并未影响胜利,灭吴后也没有出现大的动荡局面。&/p&&p&可见,长期的党争使得晋武帝在没有协调好彼此关系之前,是不可能大胆做出伐吴决策的。&a href=&/question/#_edn18& class=&internal&&[xviii]&/a&&/p&&p&除了上述几个显见的原因之外,心理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百年以来,北方政权或者蜀中政权对江东政权的战争并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尤其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以下荆州之威而惨败于赤壁、一代枭雄刘备挟上游之势却大败于猇亭,这些失败的教训,不能不使北军心有余悸,即便是同时占据江北和蜀中,客观上已经对东吴形成了包围之势,晋武帝也仍需慎重考虑伐吴之事。&/p&&p&&b&二、&/b&&b&蜀中局势的复杂性&/b&&/p&&p&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之后,并不是说蜀中的局势就立即归于平静,相反,这一地区却发&/p&&p&生了持续的动乱。&/p&&p&首先,担任灭蜀总指挥任务的钟会出于对于邓艾等人立功的嫉妒以及自身野心的膨胀,在灭蜀后不久,就诬陷邓艾谋反,消灭了邓艾的势力之后便举兵谋反,企图达到其“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a href=&/question/#_edn19& class=&internal&&[xix]&/a&的目的。虽然,钟会的反叛由于士兵的不配合等原因而失败,但是,动乱造成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会既死,蜀中众军钞略,死丧狼藉,数日乃安集”&a href=&/question/#_edn20& class=&internal&&[xx]&/a&,大量的平民及官吏为乱兵所害,这其中甚至包括后主太子刘璿,足见动荡之甚。&/p&&p&其次,司马氏灭蜀依靠的是强大的武力,蜀中必然有人不服从新政权的统治,或者至少是心理上不愿意立即接受其统治,对其抱有迟疑态度。比如,统蜀汉南中事务的安南将军、建宁太守霍弋在听闻成都不守的消息后就没有立即投降,而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即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a href=&/question/#_edn21& class=&internal&&[xxi]&/a&像霍弋这样的将领还有守巴东地区的罗宪,也是没有立即投降或者逃窜,而是谨守城池,等待消息。他们都是对新政权持观望与迟疑态度,像这样的军民绝不在少数,可以说,蜀中的局势是极为微妙的,新政权的统治基础是相当脆弱的。为此,司马昭下令将许多以前入蜀的、原籍非蜀中的军民三万余家连同后主一起迁往洛阳,一方面控制这些人,防止其留在蜀中发生状况,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地人占有蜀中统治权的愿望,从而达到稳定蜀中的目的。&/p&&p&但是,不愿服从新政权的统治、长期与中原的隔阂以及本地民族、人群的复杂性等其它相关原因,使得蜀中并没有就此安定下来。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蜀中状况频发,动荡不断,民变、兵变不绝于书。&/p&&p&“(泰始)四年,故中军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结亡命刑徒,得数百人,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转侵江原。”“七年,汶山守兵吕臣等杀其督将以叛。”而泰始八年的一次动乱尤为激烈,先是“汶山白马胡恣纵,掠诸种”,接着益州刺史皇甫晏在征讨的过程中为属下张弘等人所杀,“其众抄掠百姓”,杀死官民不少,经历了不短时间才被王濬平定。&a href=&/question/#_edn22& class=&internal&&[xxii]&/a&&/p&&p&即便是在王濬出任益州刺史之后,蜀中仍然发生了咸宁三年(公元277年)犍为民陈瑞妖言聚众、咸宁四年汉中郡吏袭祚等谋杀太守姜宗以叛的事情。&/p&&p&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交织而造成的持续动荡,折射出了蜀中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显示了晋廷在当地的统治并不能算是完全稳固,如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缓和社会矛盾,不要说顺流灭吴,就连巩固在蜀中的统治都十分困难。所以,晋廷一面花了很大的精力笼络蜀汉故官,令其忠诚于晋室,一面派出王濬这样的干将大力镇压反抗,在蜀中粗安之后,才有了王濬顺流而下灭吴的举动。&/p&&p&&b&三、孙吴政权实力尚存&/b&&/p&&p&据有江东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孙氏政权绝非一个不堪一击的软柿子。从其自身的纵向发展来看,自孙氏立足江东以来,江南得到了长足的开发,其经济等各方面实力绝非百年前所能相比。横向与蜀汉相比较来看,孙吴的实力也远在其上,仅从最直观的土地、人口等数据来看,孙吴灭亡时有“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a href=&/question/#_edn23& class=&internal&&[xxiii]&/a&,而蜀汉则只有益州一州,“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a href=&/question/#_edn24& class=&internal&&[xxiv]&/a&,综合来看,东吴的各项指标是蜀汉的二倍强。而且,与蜀汉地形复杂、便于突袭不同,孙吴政权据有长江数千里防线,一旦有事,可迅速组织抵抗,司马氏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p&&p&在魏伐蜀的消息传到江东之后,孙吴政权立即采取了一些军事行动试图救援,&a href=&/question/#_edn25& class=&internal&&[xxv]&/a&尽管这些军事行动并没有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但是,它其实是起到了扩大防区、保卫东吴政权的作用,这使得魏军已经失去了“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战略优势,而且魏军“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a href=&/question/#_edn26& class=&internal&&[xxvi]&/a&,所以即便没有出现钟会之乱,魏军也很难就灭蜀之势一举灭吴。&/p&&p&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晋武帝屡有灭吴的想法,却等了足足十五年才出兵灭吴。除了上面分析的其政权自身以及蜀中局势的阻力之外,对手的并不弱小,也是一大原因。孙吴政权在这期间虽经历了孙休病死、孙皓暴虐等状况,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并没有呈现出全面衰弱、不堪一击的状态。从整体的军事行动上来看,它仍在不停主动进攻北方;&a href=&/question/#_edn27& class=&internal&&[xxvii]&/a&从武将能臣上来看,丁奉、陆抗等干将仍统领军队数年;&a href=&/question/#_edn28& class=&internal&&[xxviii]&/a&从兵力上来看,它尚有数十万甲兵;从军资、装备上来看,即便是到吴亡时,仍有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而这其中,两场战役尤其能够体现出东吴的军事实力绝不可小觑。&/p&&p&一个是晋吴在交州地区的争夺。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五月,由于吴交州刺史孙谞的贪暴,郡吏吕兴杀之投降司马氏&a href=&/question/#_edn29& class=&internal&&[xxix]&/a&,从这时起,晋吴就交州、主要是交趾地区的归属展开了长达八年的争夺。期间,晋军从南中派兵,曾一度获胜,占据优势,但最终为吴将陶璜等人所败,吴军“禽杀晋所置守将,九真、日南皆还属”&a href=&/question/#_edn30& class=&internal&&[xxx]&/a&。这一场拉锯战的具体过程比较复杂,这里不想多谈,只从战役的大体进程与结果来看,晋军那时在西南地区、孙吴的侧翼并没有优势可言,以至于损兵折将,不能抓住从侧翼、后方威胁吴国的机会。&a href=&/question/#_edn31& class=&internal&&[xxxi]&/a&&/p&&p&如果说交州之争是因为晋军路途遥远,鞭长莫及,不能集中兵力与吴军作战而导致失败的话,那么步阐降晋之战的失利则更能够说明晋军对吴在前线也没有太大优势。公元272年(吴凤凰元年,晋泰始八年)九月,吴西陵督步阐据城降晋,围绕着救阐与攻阐之间,晋吴双方有了一场激烈的交锋。晋军以羊祜、杨肇、徐胤分别从江陵、西陵、建平三个方向援救步阐,从地理位置来看,陆抗至少面临着西、北两个方向的压力,腹背受敌,陆抗在安排留虑、朱琬抵御徐胤的同时,亲率大军对抗杨肇,就在两军对垒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之完爆玛丽苏女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