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初始身份最高贵的诸侯或迦百农大臣身份是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是中国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三国精英们在汉末政治舞台上斗智斗力,上演了一部部惊心动魄的好戏,三国的历史,也成为中国大历史政治智慧的缩影,《三国演义》也成为后代政治军事家们不断学习的大教材。下面,我将以三国演义中的群雄演义为线,以政治哲学为纲,全面的阐述分析三国精英们的政治哲学,与天涯文友们共探讨。  一、中国历史的循环历史论  《三国演义》开篇这样论述: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如果抛开政治经济学上的前进,仅着眼于中国政治历史而言,从形式上,中国的历史的确展现出一种循环式的发展趋势。与西方的几次复兴不同,中国的政治从春秋战国经历的诸子百家争鸣之后,各类体系都惊人走向成熟,然后便是后人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的阐述与延伸,秦以后的各代,都没有完全的走出诸子百家的框架,中国政治智慧的早熟以及中国传统的尚古思维,使着中国的政治智慧在两千年来没有有实现质的突破,这就使中国的政治历史在思想上周尔复始的进行循环重复。  而在经济上,各代王朝一如既往坚持认为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使中国的经济体制完成限制在小农经济的框架之内,也许这期间一些通过实践得来的实用性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前进,但从根本的体制上来讲,两千年来也是处于一种逐渐的变本加厉式的重复中。  再加上中国地理结构大环境的封闭性小环境的分裂性,也就是沿着北方大草原向东到大海,向西到昆仑山等高原大漠,向南到大海这样的一种地理大环境,使中国内部自秦以来便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环境,全国范围内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文化,往往容易形成大一统的国家,而这个大环境之内,山脉河流南北东西的纵横交叉,又容易大乱世成为割据纷争的独立小王国。这其中,以北方华北平原包括关中平原这一大区域由于条块整合,很容易首先形成统一王国,继而以此为基础,南下统一全国,而南方河流纵横,不易在地理上事先得到统一,往往形成一些小的势力,而被北方最后兼并。所以中国历史上,北方统一南方的形势较多,南方统一北方的时候少,直到随着北方长期战乱,自然环境的破坏,在小农经济为本的古代,自然环境的破坏意味着农业的衰落,北方的经济逐渐的落后于南方,为以南方为基础的势力兼并北方创造了一些条件。  大略的看一下中国历史,秦汉,然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然后是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秦汉与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之于五代十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一直到北方大草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并南下影响汉人政治,才开始对这一形势有所影响。中国历史的循环理论,并非全是一派胡言。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二、汉末政治是怎样形成的?  演义开始,便是一段神话化的历史,青蛇从天而降,惊了皇帝,然后便是一些异像,导致朝政混乱,奸宦当道。此谓之天灾。  接着便是三张的黄巾起义,号“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此谓之人祸。  天灾人祸俱全,汉末开始大乱。如果一句话来总结汉末的形势,就是“群雄皆起,逐鹿中原”。  群雄并起的直接原因是黄巾起义造成的天下乱象,由于中央政权长期的陷于混乱,中央失去平乱的能力,便只能依靠各地州郡,就类似于清末太平天国起义一样,最后清政府依靠只有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武装。  三国演义中有段说的很明了: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出榜招兵,恐怕是各地州郡都在干的事,通过平叛,各地诸侯手中,便有了一枝强大的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吃着诸侯俸禄,当着也是为各诸侯效命。枪杆子到了各地诸侯手中,野心家们便开始看着汉中央王朝这块随时被宰割的鹿,中原逐鹿之势一触即发。  但假使没有黄巾之乱,汉末是否就平稳过渡到新政权呢?汉末之乱,始乱中央,中央朝政混乱到了极致,带来的结果就只有一种,一个雄霸之人崛起,取代汉王朝自立,类似王莽,但王莽的政权十分短暂,王莽篡汉之后,绿林起义,各地诸侯纷起勤王,最终刘秀胜出,汉朝重新回到刘氏一族的手中。所以如果东汉末出现类似的,带来的结果也必然是群雄并起以勤王的名义进行权力的争夺。  但东汉末不会再出现类似刘秀复国的现象,因为东汉时期,在政治上出现新的势力,这就是汉代用人察举制度下产生的豪门公卿和大地主,这些人在各自的封地或领地上,拥有类似皇帝一样的权力,在强盛的中央王朝下,共同的效忠中央,并拥有私人武装去保护自己和维护整个王朝有统治,但一旦到了乱世,这些便会自立中央,形成割据争霸的局势。豪门地主就类似周朝分封的王国,成了汉末三分的大根源。  这些豪门地主,很多人也据高位,手握一州的实力,如北方冀州的袁绍,南方安微的袁术,这两人为袁氏家族,袁氏家族累世公卿,门生故吏遍天下,成为汉末当时最为实力者,西凉董卓,手握西凉铁骑,战斗力雄视天下,江东孙坚,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徐州陶谦,这些人占据一州,势力庞大,这些在平叛黄巾军的战果卓著,通过招兵买马和收编起义军,势力进一步庞大,而一些其他人则更有利用平叛上位的,如曹操,以家庭势力为根基,依靠自己的卓越智慧,在平乱中脱颖而出,收编了青州等地军马,挤起诸侯之中,而刘备,则从一个买草鞋的贩子,游历于上层诸侯之间,积累了不少的人望。  黄巾起义,成了最后压垮汉王朝的稻草,也成了汉末割据的导火索。
  三、刘备是如何捞起自己的第一桶金的  刘备刚出道时,拥有哪些资本呢?按书中描写,刘备创业之时,他所拥有的就只有:  1、个人素质。书中说道,“不好读书”,这一点看似是短板,其实在乱世,往往历史上成功的都是这类不好读书,但又有文化的流氓式人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氓有文化,神仙也不怕,真正有文化的人,像蔡邕之类的,往往受书中大道理束缚,思维受到限制,反而不能展开手脚,所以历史上的规矩大抵都是有文化的在给没文化的打工,文化高的在给文化的低的效命,而老板们一般也愿意使用有文化的,素质高,长期接受封建教育,也往往较忠诚;性宽和,性宽和,能容人,能容人,便能用人,用人之道,才是一个老板的最强才能;喜怒不形于色,说明够腹黑;有大志,素交天下豪杰,其实这句话重心在前,有大志,有大志,才能将眼光放高放远,而所谓的素交天下豪杰,却是一句奉承话了,因为身份地位,刘备只是一个贩草鞋的,哪里有身份去结交天下豪杰呢?这些就是刘备的简历,看似都是虚的,但这些却是一个创业老板必备的素质,刘备所需要的,就是机会和其他身外的条件。  2、异像。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是刘备的形象,看了这些描写,很容易让人想起非人类,这也是中国史书的通病,对于皇帝,都愿意将他们写着非人类,这个惯例从司马迁开始,在正史上大书特书刘邦出身的异像,不管司马迁当时的想法可能是暗地骂皇帝,但皇帝位都接受了这种方法,因为皇帝,自认为是天子,只有这些异像,都能当得起神授的说辞。  3、身份。书中写道,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也就是,刘备是一个无产者,白手起家,但刘备还有一个身份,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这个身份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这个身份在刘备起家之时一点作用都没有,没有人因为他的皇室身份而高看他,在乱世,不管你什么身份,手里有兵才是王道,所以在讨伐董卓时,刘备才被人看不起,他在别人眼时在,不过就是一个大耳贼,但当刘备具备一定条件,成功挤身上层社会的时候,这个身份就有点意思了,汉代对于正统的观念还不是十分看重,但却十分看重身份,你祖上是累世公卿,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刘备有一定的实力之后,皇室的身份,可以为自己空白的出身染点色,为自己的英雄身世增砖添瓦。而同时,当刘备成了当世知名的英雄后,所以刘氏的宗亲的资源都可名正言顺的用各种手段为我所用,所以,刘备也许不看重刘豫州这个称号,却十分喜欢刘皇叔这个称谓。以后刘备占荆州,取益州,也是依靠了这个身份的优势。而刘备这个身份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后来的传奇小说了,取代了曹魏,成了三国的正统。所以说,做为一名政治家,身份很重要,这也是古代皇帝即位后,往往要和三皇五帝来挂上关系。一名优秀的政治家,除了看重金钱、权力与武装之外,也会看重自己的身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人,总不会是错。  刘备的这些资源,看似很多,但其实都是虚的,实打实的说,刘备当时一无所有,所以当刘备看到招兵的公告后,才会长叹一声,这是无奈之举。  但刘备却成功的起家了,并拥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和打拼天下的资本——军队及关、张二将。这又是怎么办到呢?  刘备素有大志,好结交豪杰的本性让刘备终于逮住了一个机会,如果是别人,在长叹一声时被一个人当头棒喝,肯定会红着夹着尾巴灰溜的跑路,但刘备的表现却是“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也就是刘备准备要结交这个人了,这个人就是张飞。张飞,正合刘备白手起家举展翅高飞的之意。  刘备在结交张飞之时,碰见了关羽,“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刘备有识人之名,他一眼就看中谁是豪杰,这个素质是创业成功人士的重要素质。  刘备的性格在起家之时表露无遗,有大志,好结交,终于等来了机会,有了结果,刘备依靠张飞有家资,关张两人的战斗力,成功为自己捞取了第一桶金。  但如果仅仅认为刘备“有大志,好结交”就取得成功的话,那就错了,因为这两条,关、张两人也符合。书中写三人结拜,按年龄排大小,这是江湖,对于政治不适合,关、张两人这所以能够听从刘备,特别是张飞,他做为出资方,却甘愿为别人打工,这不是一句义气能说过去的。刘备这所以能够统领关、张两人,最关键是刘备的性格,性宽和。关、张两人都有性格的缺陷,他们两人无论谁做为领袖,都无法维持这个三人组的团结。  政治上最稳定的结构是三角结构,或者说三人组结构。刘、关、张三人正好组成一个稳定的团队,刘备有略能驭人,武却输于关张,关羽有武有略,却骄傲不能驭下,张飞有武,却脾气暴躁。刘备大可以张飞之武抵关羽之武,以己之略抵关之略,以关之武略驭张飞之暴躁。三人互为牵扯,而关、张两人太过相似,皆以武胜,谁也不能服谁,最终刘备胜出,所以刘备为长。  刘备就这样,挖掘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四、刘备是怎样用好自己的第一桶金的?  有了五百兵士和关张二猛将的刘备,将面临的怎么去运作自己的政治资本这第一道题。政治人物,往往得一而有天下,失一而失天下。第一次机会往往很重要。刘备眼下就面临这样的选择,是自己打天下,还是靠别人打天下?三国英雄,多是自己打天下者,像袁绍,像曹操,他们从出身开始就拥有特殊的地位,在自己的地盘有一呼百应的实力,自己打天下,才会实现政治利益的最大化——自己得天下。刘备虽然拥有皇亲的身份,但早已衰落,他的皇亲身份,只是一个荣誉,并不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为自己挣得地盘。自己打天下,自己本没有什么根据地,就只能去抢,而在汉王朝还没有完全崩溃的时候,这无疑于和黄巾军一样,是造反或者起义,刘备既然认为自己是皇亲,那么这条路是万不能选。那就只剩下第二条路,依靠别人借势上位。  刘备带着自己兵去投靠太守刘焉。这是刘备接触到第一位高官,级别是郡太守,正厅级。  书中这样描述了见面的过程: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是刘备自己说起了宗派,刘备在推销自己。白手起家的刘备,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他唯一的资本就是五百兵士和关、张二将,但这些别人也可能获得,他必须突现自己跟别人的不一样,那就是皇族身份,虽然这个身份不值钱,但值得说,是一种荣耀,代表着我刘备是为咱们刘家拼天下,这非常容易的获得刘氏家族的好感,并放松刘氏家族的警惕,让刘备可以用这个头衔来空手套白狼。  果然,刘焉大喜,刘焉的大喜主要有二:一是刘备带了兵马将领,这是目前刘焉正缺少正需要的,刘备无疑是雪中送炭;二是带兵的竟然是自己的一脉,这让刘焉产生了点幻想,刘备是可以成为自己人的,刘焉做为一郡太守,政治敏感还是有,他应该也能清楚的认识时局,扩大自己的实力才能立不不死之地。所以刘焉与刘备认了亲。  去投靠别人,必须展现自己之能。刘备三人第一战,必须胜利。关、张二人展现了武力,刘备展现了谋略,三兄弟的表现堪称完美,同时也将三人的军事分工进行了定位,刘备稳稳的掌握了关、张二人以及自己的军队,所以书才会说:二虎还须逊一龙。  但刘备的志向远非刘焉能比,也远非刘焉所能给。他在刘焉处露一手,马上就看清形势的去相助青州太守。青州,便是曹操后来的根据地。青州的地位也远高于刘焉处,刘备自告奋勇的去助青州,是以刘焉为助力向外扩展影响。他一个默默无闻之人,必须靠事实来扩大影响,靠嘴皮子和皇亲的身份,是不行的。  刘备的远见或者说政治投机性在青州展露了出来,刘备解了青州之围,随同刘备前来的邹靖欲回,刘备说道: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昔曾师事卢植,欲往助之。”于是邹靖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五百人投广宗来。至卢植军中,入帐施礼,具道来意。卢植大喜,留在帐前听调。  刘备有着敏锐着政治洞察力,他并没有满足于打几个胜仗,他还在不断搜集高层的动态与情报,一旦有机会,他就会脱离刘焉展翅高飞。卢植是中郎将,是中央的人,如果能投靠到他手下,干一翻事业,建立功业裂土封侯是迟早的事,而且,卢植正需要人。刘备给的理由也很强大,“备曾师事卢植”,就是说我曾经是他的学生,现在老师有难,我要去帮。刘备家贫,少不读书,以贩鞋买席为生,不知道如何去师事卢植这样的高官,刘备的这句话只是片面之言,但刘备说出来,却非常抬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绑到了卢植一派上,而自己也没有人去核对,因为邹靖还不够身份,卢植此时正缺人手,自然也对刘备的投效高兴不己,刘备这句话,可谓用心良苦。  可惜卢植不久就被下狱,关公一语中的: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且回涿郡。“且回涿郡”,说的多么勉强,说明刘备是有心脱离刘焉而攀附卢植的,可惜天不随人愿。
  五、刘备的出道是成功还失败?  刘备从平黄巾起到张飞鞭打督邮挂印离去,看似又回到了原点,但刘备的出道却不能简单的用失败来概括。  首先,刘备利用平黄巾起义的机会,成功的展示了自己以及关、张二将的实力,这在乱世,是最大的招牌。袁世凯解甲归田,便是以退为进,因为他相信朝廷最终还会起用。刘备利用自己超强的宣传能力,在平黄巾军的过程中成功的与涿郡、青州以及中郎将卢植建立了联系,这些都是一笔丰富的人脉财富。  其次,在上层和官僚阶级中有了自己的名号。刘备挂印之后,投靠太守刘恢,刘恢将其三人藏在家中。如果刘备仅仅还是一个贩鞋买席之人,能不能见到太守的面还难说,更惶论给他帮助了。刘恢肯提供帮助,说明刘备在中上层官僚中,已经建立了一些人望,他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机会,一旦天下有变,再次复出。  刘备第一次出道,综合起来讲,是一次成功的政治推销学,刘备已经不再是那个贩夫走卒了,泥鳅已经蜕变为龙。  果然,等地方再次出现叛乱的时候,刘恢将刘备推荐给了幽州牧刘虞,平叛成功后,刘虞向进行表奏了刘备的功劳,敕免了刘备的过错,公孙瓒又上奏了刘备平黄巾军的功劳,刘备终于获得了第一个上得了台面的官职,平原令。官虽然较小,但终于正式进入了体制内。
  六、何进是个没脑子的人  何进的身份很多,屠夫,曾经的职业;外戚,何进的妹妹是汉灵帝的宠妃;大将军,何进的官位。然看汉灵帝死后何进的做为,不过是一个屠夫的能耐,在汉末乱世大好时机,丧失了一匡天下的机会。  汉灵帝时,十常侍受宠,扰乱朝政。常侍,就是太监。太监干政,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无法完全杜绝的怪像,往往在王朝的末世最为激烈,究起原因,还是王权无上导致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皇帝位最头疼的几个问题,一是皇权与臣权的斗争,是主强臣弱,还是主弱臣强,两千多年皇帝与大臣之间血雨腥风的斗争,充斥着进行。二是皇权与地方权力的博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便由来于此。但穿插其中的,又有臣权与宦权的争斗。  宦官,这些让士大夫们看不起却又得罪不起的非正常人类,由于靠近皇帝,靠近权力最中心,很多时候左右着朝纲的方向。因为宦官是皇帝的秘书,是皇帝每天生活工作都陪在身边的人,是皇帝最亲近最值得信赖的人,因为皇帝可以放心他们去做事,而不用担心谋朝篡位的可能,这使得宦官虽然位卑,却因受皇帝信任而获得一些特殊权力。  何进在面临着先帝将崩,新皇未立的情况下,应该首先采取如下的应对措施,才对得起他这个大将军的官位:   1、正位。就是理顺当朝关系。先帝己崩,新皇未立的国家状态,是阴谋家们最活跃的时候,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如果能成功的扶持一位皇子即位,那基本就奠定了他以后的政治生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不容质疑的,如果自己再有点本事,那么成为像霍光或张居正类的人物,成为一代名臣加权臣,则也不是太难的事。何进,此时就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他是当朝外戚,从血缘上有优势,他是大将军,从权力上有实力,这是上天给何进的机会。灵帝在迷留之时也是这样认为,所以为了防止何进,欲诛何进。而何进是如何选择呢?何进的第一反应是自保,欲诛宦官,是曹操两次提醒了何进,第一次,曹操说,现在这事应当做得机密点。何进不听,骂他是小辈,第二次曹操劝他早正君位,他这样做了,这并不代表何进要通过这个途径上位,而是何进为了自保了。  2、诛异。诛异,说白了,就是杀异己,立自己人。当时汉末的形势,是十常侍做祟,十常侍,正是何进的敌人,何进正位之后,诛杀十常侍,易如反掌,而且会得到天下民心,也会稳定朝廷局势,从而从容把持朝政,开始自己的何进王朝,但何进却是听信妇人之言,与虎谋皮,以敌为友,置自己于危险的境地,使朝政再度陷入了混乱。  3、安外。何进正君位后,除了诛异,就应当安外,因为当时汉末天下,上乱与下乱并存,何进稳定朝政后,应当按抚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能够在自己的地盘上安份守己,至少在名义上应该服从中央的号令,但何进却听从了袁绍的建议,想依靠地方诸侯来诛杀朝廷的宦官,这就是引火烧身了。从这事件上,看出了曹操与袁绍的相比,曹操的智谋深远。而袁绍,却也未必是为何进着想,看看后来袁绍的地位,未尝不是利用了这次机会。  何进在灵帝后的这些作为,一再错过大好机会,只能说屠夫命啊
  七、董卓进息样进京的?  董卓何许人也?  书中说到: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论官位,仅次于大将军,为前将军,但董卓的前将军,手中的仅力更大,为西凉刺史。西凉,即为凉州,在今天甘肃一带,为东汉最西北的地方,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多少数民族,皆为马上民族,骁勇善战,后来的五虎将马超,即为凉州一带的人。故,董卓手上,握着精兵强将,书中说“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可以说董卓是东汉西北边疆的守将。  董卓其人如何?  演义第一章平黄巾起义时,就提到董卓,战败被张飞等人救了,董卓见了救命恩人,第一反应是问官位,等知道刘备等人不过是无官无爵之人时,立时便骄傲起来,恨着张飞要杀董卓。可见,董卓,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势利小人。  董卓兵败,不降反升,是董卓结效了十常侍权贵,可见董卓此人,又是一个奸人。  董卓见了何进的公告,立马便决定进京勤王,非忠也,而为利也,可见董卓是一个贼人。  但董卓却是有点政治头脑的,何进一个公告,董卓便看见机会,采纳李儒的建议,上表进京,使自己的进京显得正义凛然,有理有节,汉家天下被董卓乱之,不能不说是偶然中的必然啊。  在这场较量中,何进不听曹操之言召董卓,是一错;不听陈琳之言只身犯险去见太后,是二错;去见太后却将护卫留在宫门之外,是三错,何进一错再错,最终被杀。何进被杀的这场争斗中,各路英雄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曹操首先提出灭十常侍不过一个狱吏的事,而外藩军队才是狼虎这患,可见曹操见识之明,何进被杀,曹操、袁绍的护卫军队不乱反战,可见临阵不惧,后来两人裂土封侯,也是各人靠了自己的本事。当是之时,如果曹操等人采取别人那样的一哄而散,那结局就如曹操对付十常侍一样,不过一个狱吏就治了他们的罪,十溃侍虽杀了何进,但曹操等人手上有兵,有兵不乱,其命自保。  诛杀了十常侍,袁绍是到处放杀人,而曹操却是救火、请太后主持大局、寻找皇帝。曹操这三步,都显露了他非凡的政治才能,而袁绍的表现虽较常人为上,却不得不落了下风。救火,是为了稳定大局,这样避免了争斗的蔓延,减少了死伤;请太后主持大局、寻找皇帝,便使自己与叛乱划清了界限,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避免以后的反攻倒算,而且使自己一跃而成为勤王功臣。  可惜,曹操虽然找到皇帝,却让董卓捡了便宜。  董卓迎见接天下与陈留王的人马,书中写道: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天子何在?”看董卓的话,便知道董卓定然知道天子在此间,但却混然没有将天子放在眼里,等陈留王一番问话,董卓心里已经有了废立之心。虽然董卓一个乱臣贼子,但论政治才能,董卓远高于何进,董卓这步棋,就在废立上。  本来董卓进京,就是有政治预谋的,但还未等他行动,京城就先乱了,董卓失了先机。皇帝与陈留王逃难出京,董卓肯定有所听闻,所以才来带兵来找,但最先找到的却是袁绍等人,董卓再次失了先机,董卓此时在皇帝眼里,远没有袁绍等人的功劳大。所以董卓要想在皇帝眼里抬高地位,不能仅依靠自己的军事实力,毕竟百官仍是汉官。既然改变不了皇帝对自己的看法,那就改变皇帝,此刻若是曹操,也是这样办。废立,才会改换朝廷,废的是旧体制,立的是新规矩,而董卓,要是便是自己说了算了新规矩。  但曹操能称为奸臣,董卓却只能算是奸贼,做法一样,叫法却不一样,过程也不一样,为什么?两人行废立的时机不同。  董卓当时,汉臣大多健在,他们对于大汉朝廷,仍然保持着八分的忠心,董卓行废立,于道义上大为通,此一也。董卓本为一个外藩,奉召进京,在朝廷本来就没有根本 ,却依仗着实力来左右朝廷,本身就有很多人不服,而董卓的实力,本就没有大到压到一切的时候,他跳出来废天子,必然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不仅是话语反对,而且有军事对抗,此二也。董卓帅军进京,却不约束军队,手下横行乡里,百姓怨声载道,董卓也失去了下层的支持,此三也。董卓行废立,不过是我说要废,就要废,我说要立,就要立,反对者,杀之,霸道手段罢了。所以说,董卓政治头脑是有的,但一味的骄横霸道,便不是英雄,只能算是奸贼了。  董卓,还是少了曹操那份从容,少了曹操那份长远,图了一时之快活,落了一身后骂名。
  八、狡猾的曹操  董卓行了废立之事后,并没有以一个中兴大臣的身份来整饴朝纲,却一味着骄奢淫逸,最终犯了众怒,董卓之错并不在于左右朝廷大权,对于乱世权臣,左右朝廷大权,不仅是顺其自然的事,更是乱世所必须,但董卓却倒行逆施,做了四大恶:  1、威压百官。董卓以外臣的身份,仗着手中兵权,统领朝纲,本身就没有获得百官的认可,做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理应在这个时候创造机会去缓和群臣关系,用自己的治国之才服百官之口,却一味着凶狠霸道,以武压人,虽然百官慑于武力不敢妄言,但难保心中没有怨气,一旦有机会,长期积压的怨气就会暴发出来,埋葬董卓。  2、杀害旧帝。少帝被废之后,囚于永安宫,永安宫,正是董卓心中念想,希望少帝被废之后,能永远的安定下来。但偏偏少帝要写什么诗,诗中尽是不满,董卓得到口实,便鸠杀了少帝。董卓杀少帝,在百官心中,无异于造反。天下之事,莫过于一个“礼”字,礼便是秩序,有了秩序才会有章可循。子杀父,臣弑君,都是违背礼制的,所以董卓这一手,便是与汉臣相绝。但少帝该怎样处置,其实董卓心中也颇费周章,少帝做为曾经的皇帝,虽然落魄,但总是一块招牌,难保没有其他像董卓一样的人,来个以其之道,还施其身,少帝的存在,总是一块威胁,也是一个口实,万一哪个诸侯也来个勤王,却勤的是少帝的王,那董卓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所以,少帝是非死不杏可。自古废帝,多无命,偏偏还是一个心怀不满的废帝,做什么劳什么子的诗,真是嫌命长啊。  3、淫乱后宫。自古权臣者,从没有像董卓一样敢这样明目仗胆的夜宿龙床,奸淫宫女的,前面的霍光不敢,后来的张居正也不敢,但董卓敢,可见董卓心中,没有丝毫的底线。大臣擅权,自古者有,百官们也并非不能完全接受,只要他们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影响,他们也不愿去以身犯险,董卓做为权臣,又有什么床不能睡呢,何必去躺在龙床上,天下美女何其之多,又何必去宫女中乱搞呢,这些宫龙,当然也包括皇帝的妃子们,董卓明摆着是在遭蹋王权,可见董卓其人,实在是一个二货,他的追求,并不是掌权,而是为所欲为的享受,他并未谋长远,只是图一时之快罢了。  4、残害百姓。书中写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董卓的这个作法,就纯粹是为残暴而残暴了,这一点也再次证明了董卓这个人的权力欲望不大,他就是一个投机份子,有机会就上,没机会还在下百等机会,逮着机会了,就好好享受一把。何见其人个人素质并不高,突然的身居高位,就迷失在权力的为所欲为之中,董卓连王莽都不如,他的覆亡,是迟早的事。  董卓做了这些事,旧臣们当然看不下去,便寻计杀董卓,曹操主动的站了出来,曹操刺杀董卓一事,虽不惊心动魄,但将曹操的多谋远虑和狡猾的本性暴露无遗。  首先,书中曹操言: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曹操上演了一起潜伏,欲谋人,先得人信。长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整天价的喊着闹着要杀董卓,董卓不杀你,也早提防着你,你又有什么机会去杀董卓呢?这谓着明枪。但曹操却是暗箭,我先屈服你,博着你的信任,成为你的心腹,然后再突然下手,凭你大罗神仙,也挡不住这一招,后来的吕布,如果不是董卓对吕布的信任,王允们又如何能够杀了董卓。  其次,曹操并非一味着蛮干。曹操杀董卓,关键在于献刀,献刀的关键又在于刀。看曹操所言: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曹操早就调查了刀的情况,此为谋虑深远,但曹操现在才向众人说出计划,是为自己谋同盟和后台,这样如果刺杀董卓成功,曹操在第一时间便给众官心中便留下勇谋有略的印象,为在董卓死后的权力交接动乱中乘机而起。如果刺杀失败,曹操也不是单干,所有在场之人都是共犯,曹操也有机会逃脱,同时也会得到这些人的包庇保护,如果曹操被捕,那么结果就是这些人被招供,为了保全自己,他们也得想法保全曹操。曹操之计,便是拖人下水,为自己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曹操去见董卓,先谋刀,如果杀董卓,何必一定要用宝刀,如果吕布在场,宝刀再锋利也没有用,如果吕布不在场,暗杀也非宝刀才可,所以曹操用宝刀,其实就是为了“献刀”,曹操刺杀不成,灵机一动,改为献刀,应该是早就盘算好的计谋,否则在那电光一闪的时刻,曹操又如何灵机一动的那么从容?此谋在先一也。曹操见了董卓,董卓问,怎么来迟了了?曹操答:我的马太瘦太弱,走得太慢。曹操的马真的太瘦太弱吗?如果确实,那曹操也太了,刺杀董卓,不管成功与否,都面临着一个字,跑。成功了跑回王允家中号召同盟们起来造反,不成功跑回老家自己拉杆子造反,所以,此时的马对于曹操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以曹操之智,会骑一匹破马吗?可见曹操骑马,是故意为之,曹操迟到也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董卓问为什么迟到,可见曹操以前从不迟到,董卓才会惊讶着问了这一句。曹操便乘机转到马身上,目的就是让董卓赐马,可见曹操已经完全深得董卓信任,也得董卓赏识,须知马对于武将来说,是和性命一样重要的,不然吕布也不会因为一匹马而降董卓,关羽也不会因为同一匹马而拜曹操。曹操让董卓赐马,一为赌吕布去牵马,二为借试马而逃跑。以曹操对董卓的了解,从开始准备刺杀董卓这时,就一定知道吕布会时刻陪在董卓身边,吕布在,那曹操刺杀董卓便没有一点希望,支开吕布,才是刺杀董卓成功的关键,如何才能支开吕布呢?那只有让吕布去做比较重要的差事,曹操将心思想到了马的身上。同时,如果恰好吕布去挑马,而曹操仍然没有刺杀成功,任何逃跑的借口都没有试马这样堂皇,而且任何其他借口都会让董卓马上想到刺杀这件事上。所以说,曹操的计划,前面在“刀”上,后面在“马”上。曹操可谓智谋深远。
  为什么不有人顶呢?
  顶顶.楼主.千万别太监.  
  @仰慕清泉
18:45:08  顶顶.楼主.千万别太监.  -----------------------------  感谢支持,一定坚持填完
  九、陈宫是个有追求的人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以试马的名头号逃出京城,路经中牟县的时候,被陈宫的兵拿了。陈宫,是中牟县的县令。两人见面后,有这样一段对话:  陈宫问:你是谁?  曹操答道:我是过路的客商,姓皇甫。曹操欲从抵赖,曹操不是关张那种宁死不屈的主,对于曹操来说,能保命即可,承认自己是曹操,那是万万不能的。  陈宫的反应是熟视之,沉呤半晌。仔细看看,已经认出是曹操,但沉呤半晌,陈宫是在决择,是交出曹操以博得高官厚禄呢,还是放了曹操以成全国家大义。陈宫如何选择,将会很好反应陈宫的为人以及陈宫的心计。陈宫选择了后者,然后陈宫说:我知道你是曹操,为什么不承认呢?在陈宫看来,英雄死则死矣,做出便要担当,曹操显然不够英雄,少了一份浩然正气,这恐怕也是陈宫犹豫的原因之一,如果说曹操是真英雄,那便于舍了这官不做,跟着曹操打天下,如果曹操只是一个投机份子,那自己便不值得为了一个小人坏了前途。陈宫犹豫的另一个原因是,曹操敢行刺董卓,背后必然有同谋支持,曹操的后台有多大,陈宫不知道,如果将曹操交上去固然能博得董卓的信任,高官厚禄不愁,但反对董卓的大臣实在是多,而董卓的日子也不会太长,自己得罪了那些人,同样会死无葬身之地。任何一个有头号脑的人捉了曹操这样的罪犯,都得仔细权衡利蔽,陈宫固然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但陈宫决不是迂腐守旧之人。所以,陈宫没有马上决择,而是准备进一上试探。  晚上陈宫再审曹操,问道:我听说丞相对你不薄,你怎么做出刺杀丞相这样的事来?陈宫心中,未必对董卓有好感,此一问,是试探曹操的心胸。  曹操并没有用大义凛然的词,大骂董卓奸贼不得好死,我为天下杀之之类的豪言壮语,而是用了典故:燕雀安知鸿鹄志哉!废话少说,你既然捉了我,就拿我去领赏吧。曹操此话很有水平,前半句表志,说明自己非俗人,后半句是挤兑,也是赌,赌陈宫也是非俗人,看在我为天下的份上,估计还会放了我。曹操此时,话不能说太满,万一这个县令是董卓的人,自己连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但也不能太示弱,示弱之人虽可怜但也可恨,即使对方有心放你,也不敢放了,万一被别人捉了,会不会连自己也招了出来?  曹操押对了,陈宫接着便说:你不要小看我了,我也不是一个俗人,只是没有遇到明主罢了。曹操马上便是一阵慷慨陈辞,我祖上世上汉恩,我要为国除害云云其实曹操从来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但总是拿出来糊弄人。曹操紧抓陈宫明心志。陈宫的不一般,就在于没有马上放了曹操,而是问曹操有什么打算?如果是一般其他的人,可能会拍案叫好,然后相见恨晚,我为大义放了曹操,但陈宫却没有,他虽然感觉到此人的不一般,但还是不放心,如果曹操没有什么真本事,放出去到处流亡,难免再被捕,到时候把自己牵连进去,死得也太窝囊了,所以陈宫要了解曹操的打算,看曹操是不是自己所谓的明主。曹操说道:我马上回老家,招兵买马,号召天下诸侯共讨曹操。陈宫这才赶紧的放了曹操,倒身下拜,并自我介绍说我叫陈宫。陈宫此举,是准备跟曹操打天下了。  陈宫的不一般,在这段简短的对句的表现的淋漓尽致,陈宫见了曹操,是先观察,再思考,再试探,最后一定有把握,才和盘托出,陈宫一直到最后才说出自己的姓名等个人简历。而这一段话也向史们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曹操的家底很厚,家业较大,曹操回老家准备招兵买马,没有足够的信心是不会这样做的,曹操正是东汉新生的豪强地主,二是董卓做为外臣突然控制中央,其实他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力很小,基本是就是慑于他的武力不敢轻举妄动,但并不代表都臣服于董卓,所以曹操才敢发矫诏,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他们对于董卓早就不满了,所缺少的就是一人之呼,则四方偕应。  陈宫弃官不做,跟着曹操回老家,在路上误杀了吕伯奢一家,误杀人,陈宫能容,但曹操却故意杀害了好心的吕伯奢老人,便超越了陈宫的底线,陈宫愤然离去。  陈宫与曹操注定了没有结局,陈宫虽然投效了曹操,但并不代表着陈宫买给了曹操,陈宫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底线,当曹操的所作所为超过自己的底线时,陈宫也不会盲目的跟随曹操去拍曹操的马屁,反而会坚定的站在曹操的对立面对反对曹操的作法。陈宫跟随曹操是因为曹操表现出来的为天下计的豪迈,但当陈宫发现,曹操不过是跟董卓一样的奸雄时,陈宫离开曹操就是必然了。
  十、各怀心机的十八路诸侯  曹操回到老家以后,先是招兵埋马,然后与袁绍一同向全国发出一讨伐董卓的檄文,引来了全国各地共十八路人马,史称十八诸侯讨董卓,一个“讨”字,将董卓钉到了奸臣奸贼的耻辱柱上。  都是哪十八路诸侯呢?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这十八路诸侯共同组成了一个反董联盟,但是,这个联盟,却是各怀鬼胎,各怀心机,一盘散沙式的联盟,又怎样是董卓西凉精锐的对手?董卓没有将这十八路诸侯完全铲平,只能说是董卓没有大志,而不是十八路诸侯有多强。这一章的惊心动魄之外,也是暗潮汹涌,基本上奠定了东汉末年乱世纷纷,群雄并起的大基调。且容我细细说来:  第一,这十八路诸侯,囊括了从南到北从洛阳往东的大部分州郡,还包括了董卓的大本营西凉。说明作为汉臣相,并没有实现对地方各大势力的大一统,所以曹操才会轻易的召来十八路诸侯共商讨董大计,而董卓入主中央后,只实现了对长安、洛阳两都周围的控制,反而将他的凉州大本营丢掉了,现在的凉州,是马腾的地盘,可见董卓其人,政治才能虽然有一点,但眼光极其的短浅,在他心中,除了享一天福是一天,没有一个长远的政治打算。  第二,这十八路诸侯,基本上奠定了汉末争雄的雏形。且看下面这张图,冀州刺史韩馥,北平太守公孙瓒,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是北方的三大势力,在讨董失败后,他们三人进行对东汉北方权力的争夺,最终袁绍夺了冀州,除掉了公孙瓒,成了实力最大者。曹操在讨伐董卓失败后,进军东路平了当时黄巾军占领的青州,整编出一支二十万的青州精锐,进而拿了兖州、豫州,合青州、兖州、豫州统治着东方;袁术则仍回安徽一代,孙坚则回江东,后孙坚之子孙策平定了整个江东,最早形成一方割据之势;刘备在公孙瓒覆亡后以救陶谦为名占了徐州。这是董卓灭亡之后的汉末争雄局势,其根源正来自讨伐董卓的这十八路诸侯。所以说,这十八路诸侯如果说是为着国家大计而来的,那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幌子罢了,其实质,不过是在乱世之中逐鹿中原,夺权力的一杯羹。动机本就不纯,又各怀心机鬼胎,面对强大的董卓的西凉大军和吕布,惟有不了了之了。  第三,这十八路诸侯又有什么表现呢?先看刘备,公孙瓒引军路过平原县的时候,刘、关、张几人正在路旁等候公孙瓒的到来,按刘备的说法,是感谢公孙瓒的推荐之恩,但当公孙瓒说出讨伐董卓之事时,刘备毫无任何反应,而且想都没有想便答应了,可见刘备己知讨董檄文的事,刘备此来,并非是为了酬谢公孙瓒,实在是给自己创造机会。刘备当一个平原县令,根本非刘备所满足,在乱世失去了正常的晋升机会后,唯一的路就只有靠武力去自己开创天下,而征讨董卓,不仅光明正大,而且名正言顺,不乘此机会天下扬名,更待何时?但刘备知道自己目前的实力,他根本还没有资格去参与地方诸侯们的大计,平原县令的官位在那些太守面前不值一哂,看看袁术在嘲笑刘关张三人官小那里知道了,自己没有资格,那就去投奔有资格的,所以,刘备才会在平原县的大路上等候着公孙瓒,而且,刘备一定一直在打探各路消息,否则,他又怎么会知道公孙瓒一定会经过那条路?他又怎会知道公孙瓒一定会参与讨董之事?刘备其人,官虽小,心却大,他在等待时机,但却没有傻等,而在不断的为自己创造机会,此人从小发展到大,可不是偶然之事。再看曹操,曹操是讨董的发起人,可看这十八路诸侯,根本没有曹操的名号,曹操的兵马呢?曹操其实是将自己并到袁绍的旗下了,十八路诸侯汇齐后,又是曹操第一跳起来说要袁绍当盟主,按说曹操是第一发起人,曹操是刺杀董卓的大英雄,征讨董卓这的大事,如果能成为盟主,一旦事成,那董卓死的权力就必然要落入其人之手,以曹操之能,他很清楚这一点,但曹操更清楚一点的是,这次讨董根本不会成功,大家来势汹汹,其实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曹操知道这一点,所以曹操才将袁绍推到火上烤,这样成功的将董卓对自己的观注转移到袁绍身上,可见曹操掌控天下大局的能力,在大家都对华雄无能为力的时候,是关羽自靠奋勇的去立功,曹操没有小看一个弓马手,反而又是敬酒又是拉拢,可见曹操有识人之明,曹操深刻的了解乱世人才的重要,虽然此时他不知道刘备的志向,但至少他知道刘备三人是个人才,是以后可以利用的武器。而袁氏兄弟,在这次的表演中就不太优秀了,袁绍先是被曹操推为盟主,而自己竟然也理所当然的就当盟主了,可见此人好大喜功,以袁术掌管粮草,可见此人任人唯亲,以刘备的宗亲身份赐刘备座,可见此人流于表面文章。袁绍后来能占领冀州,还是沾了老本雄厚的光,就是公孙瓒,都比他英雄。而袁术更是一个草包,掌管粮草,在面临军国大事时,却打着自己的算盘,至令孙坚兵败,可见袁术心胸之窄,看不起刘关张兄弟,可见其人目光短浅,在这几路诸侯中,以袁术灭亡的最惨,还是其人无能啊。  十八路诸侯,看似来势汹汹,不过一盘散沙,打败了吕布又如何?最终还是作鸟兽散,汉末诸侯如此,只能叹国运到头了。
  没了?
  顶楼主好文,加油写完
  好文,必须顶。携柮作【三国群雄传】前来拜帖
  这几天人代会换届啊,忙得要死,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十几点,共产党的兵诚不好做啊,这个贴子是我的心爱,断不会太监,但不了能为了凑够字数而糊弄天涯广大精英,所以这两天会更新慢点,希望大家谅解
  有特色!支持  
  十一、传国玉玺的出现喻示着什么?  三英大战吕布,吕布败走,董卓见山东诸侯势大,便采纳了李儒的建议弃洛阳迁都长安。而此时的十八路诸侯,却是在洛阳外的荒地上屯住兵马,按兵不动。这又是为什么呢?连曹操都不得其解,袁绍你是怎么了?送给你的机会啊,如果果如曹操所言,一战定天下,那么继承董卓掌权得,应该便是袁绍了,但袁绍却借口“诸兵疲困,进恐无益”,至令董卓从容退兵,而曹操孤军冒进,兵败而归。袁绍此时的脑袋短路了吗?  答案是,没有。原因是诸侯们各怀鬼胎,曹操后来也看到了,书中言,“操见绍等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投扬州去了。”十八路诸侯见到曹操发的讨伐董卓的檄文,都是义愤填膺的要来替天行道,为国除害,可董卓为祸国家久矣,何以大家久不见动静,各自在各自的地盘倒是过得挺自在的,大有和董卓互为侵犯的架势,只有当曹操一杆而起,大家见有利可图,才纷纷引兵而来。曹操带兵走后,“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董卓尚在,诸侯们就开始自相残杀了,可以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汉末割据纷争的起始。  当是时,讨伐董卓的战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董卓避诸侯锋芒,弃洛阳不要,退回关内,可以说,董卓的势力力进一步缩小,而且退回了关中平原。关东皆为诸侯们所有了,这个时候,大家的心思开始从统一的讨伐董卓上转移到各自的利益分配上,所以大家才会屯兵荒地,按兵不动,大家的心思是一样的,就是希望袁绍作为盟主,在胜利面前能够划分势力范围。清末国外美英等侵略者入侵中国的时候,也是有了阶段性的胜利便开始坐下来商量瓜分事宜,近代中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北伐时,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之时,国民党内的右派们也在先考虑利益分配问题,掀起了反共高潮,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字,利。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关键性的物件出现了,就是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当年赵国得和氏壁,面对强秦,就上演了一场完璧归赵的故事,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仍然得到了和氏壁,并令能工巧匠琢为玉玺,从而成为历代皇帝的信物。传国玉玺,价值固然连城,但其所包含着政治寓意,却是非其他宝物所能比。  孙坚在洛阳外的一个井中,发现了传说中的和氏壁。孙坚的反应颇为喜剧风味,孙坚先是看星像,然后叹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言讫,不觉泪下。“秀得很彻底,可能手下说了讲了一下传国玉玺的故事,并建议“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时,孙坚的表现是:“汝言正合吾意。明日便当托疾辞归。”再也不感叹什么国贼难除了,其实是感叹自己不是那个国贼。  传国玉玺就像一场瘟疫,紧接着便是袁绍与孙坚,袁绍称要将传国玉玺还回皇帝,可此时皇帝又不在你袁绍手中,你又是反董卓的盟主,去哪里还回皇帝,你在这里叫嚣将传国玉玺还给皇帝,还不如采纳曹操的意见挥兵西进除掉董卓解放献帝呢,明显袁绍也是以冠冕堂皇的现由来夺玉玺。孙坚不得不与袁绍撕破了脸皮带兵东归,袁绍则连夜送信给荆州刘表,让刘表拦阻孙坚,开始了刘表与孙氏家族的几代仇怨。因为有了传国玉玺,孙坚开始想当然的自以自己有皇帝命,于是开始在江东不断的开拓地盘,准备当土皇帝,孙坚明目张胆着开了开辟家族地盘的先例.  传国玉玺是一个像征,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虽然各怀异心,但大家都还不敢明目张胆的进行,当传国玉玺出现时,大家对于大汉的唯一一点的尊敬都抛诸脑后了,所有人,袁绍、袁术、孙坚、刘表都做起了当皇帝的梦。传国玉玺就像一把火,点燃了汉末群雄并起的大火。  可惜,他们都不明白,传国玉玺固然高贵,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手中的兵,枪杆子里出政权才是王道。你即使有了传国玉玺,在他人眼里还是逆贼,远不如手里拿一个皇帝管用。这一点,曹操比其余的人聪明多了,而孙坚、袁术先后拿了传国玉玺,一个比一个死得早,真是可笑,反而是曹操,自己埋头招兵,在董卓灭亡时果断出击,挟天子以令诸侯,袁术即便有了传国玉玺,不还是号令一出,群起攻之,吐血而亡,可叹袁氏家族,虽然四世三公,却一个草包连着一个。
  十二、无能的公孙瓒  在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中,公孙瓒可谓算得上有一股侠义气概,他是唯一不为自己利益,而欣赏刘备、推荐刘备却又不肯将刘备彻底的拢为自己人的一方诸侯,他结交刘备,纯是看中了刘备功劳以及本领,但在纵横天下的乱世,却没有想到将刘备培养为自己的一条臂膀。用什么字眼来评价公孙瓒屡次推荐刘备呢?只能说是可爱的侠义。  但是,千万不要将公孙瓒想象的多么理想可爱,他并非没有争霸天下的想法,否则,也不会同意袁绍共同进攻冀州。冀州牧韩馥,也是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是自己人,韩馥也并没犯什么错,他的错在于冀州这块肉太过于鲜美。刘表与孙坚之争,北方袁绍、韩馥以及公孙瓒之争,不过是汉末大割据前的小兼并,汉末就如同春秋战国,前期是各路英雄纷纷称霸,后期是兼并和割据。  在北方三个诸侯的争纷中,韩馥是最无辜的一个,他不过是履行了对名义上的盟主的一点意思,袁绍驻兵在河内,由于远离根据地缺乏粮草,做为冀州牧,讨董联盟的一员,韩馥尽自己的义务给袁绍提供了一点粮草,韩馥可算是没有野心的人,他参与讨董,不过是尽了自己做为汉臣的一点职责,但却没有想乘此机会逐鹿天下,所以他才会提供给袁绍粮草,难道他看不出袁绍是一条狼吗?  袁绍的谋士逢纪这样说袁绍,大丈夫纵横天下,怎么能吃别人的粮食呢?冀州钱粮广盛,将军没有想法吗?袁绍应该是有想法的,所以才想都没有想直接奔主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取啊?逢纪的计谋是,“可暗使书与公孙瓒,令进兵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韩馥无能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逢纪这一建议,要建立的基础有二,一是公孙瓒有心夺冀州,二是韩馥真如逢纪所言来求袁绍。逢纪做为谋士,不会无故给主公提供一个无法实现的计策,逢纪所言,应该是建立在对公孙瓒和韩馥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可见公孙瓒,也是野心不小,,而韩馥无能之人,却领大州,成为众人眼中肉,那是迟早的事了。逢纪的这条计,其实就是拿公孙瓒当枪使,唤作“驱虎吞狼”之计。  公孙瓒虽有野心,却实在是一个韩馥式的无能之辈,韩馥无能,尚有自知之明,公孙瓒之无能,在于没有自知之明。公孙瓒得到袁绍的来信,第一反应是大喜,随即便是起兵。公孙瓒根本就没有想如何跟袁绍联合攻打冀州,也没有想攻打冀州应该会遇到哪些麻烦,如果冀州拿下后如何跟袁绍平分,就大喜的起兵,遇事不稳,被袁绍拿起来当枪使,自己还使得高兴,可见公孙瓒之无谋。  事情果如逢纪所言进行,袁绍鸠占鹊巢,不费一兵一卒占了冀州。此时的公孙瓒还没有明白自己已经上了当,还天真的派自己的弟弟去冀州要地,做为一方诸侯,竟然不明白吃在嘴里的肥肉还能吐出来吗?最后公孙越被杀,可见公孙瓒无智。  公孙瓒大怒之下起兵攻打袁绍,在大败之际被初出道的赵云救了下来,面对弃袁绍投奔自己而来的年轻将领,公孙瓒的态度是,初得赵云,不知心腹,令其领军在后,而令无能的严纲任前锋,可见公孙瓒的识人之明也很有限。反观刘备,第一次见到赵云,就难舍难分,引为知己,公孙瓒与刘备之能,天差地别啊。  刘备在此事中的表现真正暴露了他仁义的假面具,刘备一向自称汉室宗亲,效命大汉,面对诸侯们的自相攻取,刘备却是选择性的站在了推荐他的公孙瓒的一边,而没有站在最无辜的韩馥一边,有失仁义。赵云见到刘备后,吐露心言,说我投奔公孙瓒,本来以为他是个英雄,却原来跟袁绍一样啊。赵云取舍的标准是什么呢?“本袁绍辖下,因见绍无忠君爱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赵云是见袁绍也是个争夺天下的枭雄式人物,才来投奔公孙瓒的,可公孙瓒当初攻打韩馥恐怕也是站不住脚的为争地盘之争罢了,公孙瓒攻打袁绍就是为了忠君爱民了吗?可见赵云当初投奔公孙瓒,说的那一通,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赞歌罢了,赵云见了刘备,是刘备一厢情愿的不舍,分别时也是刘备垂泪到天明,赵云才叹到:我误以为公孙瓒是英雄,现在看看,不过是袁绍一个类别的。按照赵云投奔公孙瓒时的取舍标准,当然是以忠君爱民而判分的,但刘备所作所为,也跟忠君爱民联系不到一起啊,刘备明显的是为虎作伥嘛,而且,刘备不过一个平原相,跟赵云相识不过几日,赵云又如何能了解刘备呢?可见令后人称赞的赵云和刘备的相见如故定君臣其实都是演义的美好幻想,真正的原因是,以赵云之才,在袁绍处不被人知,在公孙瓒处也不为重用,而刘备却一眼相中的赵云,刘备式的人物,才是赵云心中的明主,可惜刘备此时,不过一个平原相,跟公孙瓒相差远矣,否则,赵云必然弃公孙瓒如同弃袁绍一样,随刘备而去了,赵云是在选择一个能够使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至于什么忠君爱民之心,都是表面上的借口,这一点,跟刘备很像。赵云此时没有随刘备而去,是赵云还在观望,还在取舍,公孙瓒毕竟比刘备势大,而刘备还看不出什么远大前途,此后的赵云,一直与刘备保持着一种暧昧的朋友式关系,直到关公千里走单骑,刘备兄弟虽然还未有寸土,但己贵为皇叔,名满天下,而公孙瓒也己败亡,赵云又无处容身只能夺了周仓的山头落草,此时正是落魄时,跟着刘备走才是正道。赵云也算是一个有追求的理想青年,他追求一种君臣知遇式的理想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最大化,他不是一个投机者,否则,长坂坡一战,早己投降曹操了,这一点,赵云,陈宫,刘备,诸葛亮有着共同点,诸葛亮后期对赵云的赏识,恐怕也有这点心理上的认同吧。  袁绍与公孙瓒最后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和平共处,是因为受了董卓的调解和分封,可见十八诸侯讨董卓不过是一场闹剧,一个讽刺,争权夺利,才是大部分诸侯的心思。
  十三、汉贼孙坚的下场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上书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汉,乃指刘备集团自称所代表的汉王朝,也就是正统王朝,而贼指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以及废汉自立的曹丕,王业不偏安,是指王朝的中心应该在中原一带,而偏居一隅,便不是正统。偏届一隅,往往以难以完成全国的统一。历数中国古代史,由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政权非常少,明朝算是一个,但明朝的特殊之处在于明朝义军多是北方人。造成这样形势的原因,固然是由于北方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更早,关中平原与华北大平原的经济基础更为雄厚,但也有人种与地理上的原因,北方为广大平原,较容易形成统一的王朝,而南方则河道纵横,土地支离破碎,在冷兵器时代,河道的阻碍对于军事行动来说非常大,而河道的纵横与往往形成各种不同风俗的民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语,所以在统一上就会有文化的难度。而且,北方人种高大粗犷,而江南水乡养育着轻灵之人,在冷兵器时代,人体素质的不同,战争的结果也会不同,看三国武将大比拼,总是还曹操、刘备手下的猛将多点,这群大多长着武大三粗,有着胜于常人的力量,在战场上能够横冲直撞,而孙氏政权,数得上的猛将不多,而儒将颇多,像陆逊、周瑜,看来人种不同导致的战争风格也不同啊。经济、文化、地理以及人种的这些差异,造成了中国古代统一战争的那种形势。所以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而正统往往以偏居一隅为耻,因为按中国的地理,有两个地方容易成为偏居的独立王国,一个是四川盆地,依高山为国,一个是江东,依大江为国,高山大河的屏障可以使这两块地方易守难攻,但也会成为他们进攻的障碍。这两个偏居王国要想统一全国,必须先进取中原,然后再图谋其他。  诸葛亮上书此言,不过是为自己频繁的与曹魏作战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如果论正统,刘备一个旁枝的皇亲,又如何跟汉献帝相比,如果你刘备自称为汉正统,又为何夺了同宗刘璋的地盘,不管曹操如何的目无君上,曹操都是大汉正统的汉臣相,而真正的汉贼,其实应该是诸葛亮一向主张联合的孙氏集团罢了。为什么说孙氏集团才是汉贼呢?  如果站在汉王朝的立场上,来评选汉末贼子,那么我选董卓、曹操和孙坚。董卓夜宿龙床,奸淫后宫,后来也做禅让的春秋大梦,可谓汉贼,曹操明以汉帝为尊,实以汉帝为饵,打着汉帝的旗帜为曹氏王朝的建立行方便,可谓汉贼。而孙坚跟前两位相比差得太远,但孙坚能入选,在于孙坚第一个觊觎代表皇权的传国玉玺,并由此萌发了夺天下做皇帝的梦,对于汉朝来说,他开了这个潘多拉,所以,孙坚,也为汉贼。  孙坚得了传国玉玺,先得罪了袁绍,愤而东归,继而与刘表交恶。袁绍得了冀州后,他的草包兄弟袁术便向袁绍借马千匹,战马千匹,足以武装一支骑兵,不是个小数目啊,袁术倒是狮子大开口,袁绍也不含糊,直截了当的说不给,书中言自此兄弟交恶。其实袁氏兄弟两人本就不和,论才能袁绍大于袁术,可论出身,袁绍是小老婆生的,在讲究等级的封建时代,这是个要命的缺点,就类似于现在单位里的临时工,被袁术看不起,袁绍也乐得不去理睬他那个草包兄弟。袁术借马不成,便向刘表借粮二十万,不知道袁术为何东借西借,难道安徽一代闹饥荒了?袁术倒是敢开口,二十万担粮,也不是个小数目啊,刘表当然也不借,我们诸侯之间又没有利益上的联盟,这笔债,不能借。于是袁术便约孙坚开仗,袁术打冀州,孙坚打刘表,这明白着,是拿孙坚当枪使,袁术也学袁绍那一招,驱虎吞狼。  袁术远在安徽一代,与冀州相隔远矣,中间还有徐州、豫州,袁术能跨州打冀州,这本身就是个笑话,而孙坚则是与刘表相领,袁术是利用孙刘之争来谋利,孙坚勇猛世人皆知,袁术的意思,是让孙坚打刘表,刘表害怕,定然向领近的袁术求救,袁术便可坐地起价,勒索刘表。可惜刘表不是韩馥,孙坚也非公孙瓒。  孙坚得到袁术的信后,便决定打刘表,并不是孙坚不了解袁术,即使没有袁术这封信,孙坚也会攻打刘表。报仇是一,但不是主要,如果孙坚打刘表纯为报仇的话,那孙坚此时攻打强盛的刘表,取胜在五五之间,这种无把握之仗,能开打吗?孙坚打刘表,和公孙瓒打韩馥一样,是夺地盘,而且,对于江东的孙氏来说,要想清静的称霸江东,荆州必取。孙坚当时的官位是长沙太守,按汉十三州的地理,属扬州,和北边徐州,豫州,东边荆州相领,孙坚得传国玉玺后,有心争夺天下,而他的根基在扬州,杨州北为长江,孙坚过长江,是徐州、豫州一带,已经偏离了中心,而且战略地位也不大,而荆州则跨长江而设,直逼中原。夺取荆州,应该便是孙坚夺天下的关键。  所以孙坚在出征前说的很清楚:“我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  其实是荆州不能不夺。孙坚的取荆州战略,一直是孙氏家族的政治中心工作。  孙坚一路势如破竹,败黄祖,围荆州,刘表束手无策,刘表的谋士蒯良提议,派人向袁绍求救,蒯良的这个提议初看非常好笑,虽然这次孙坚打刘表是袁术提议的,一边攻打一个,向袁绍提议也是正招,但袁绍远在千里,远水难解近渴,且不说袁绍是否来救,即使来救,等救兵来了,恐怕荆州已经破了。所以刘表一开始也否定了。但蒯良的提议重点在后面,求救兵是饵,设伏才是真。  蒯良的计策是,派人引一百兵马,造成声势突围而去,然后将兵马埋伏在岘山的山林之中,孙坚必然追来,等孙坚进了包围圈,伏兵尽出,孙坚束手可擒。  果然,孙坚上当,中伏身亡。  我们来看蒯良的这条计策,计策能够成功,须基于一点,就是孙坚看人突围后亲自率兵来追,如果孙坚按兵不动,这条计策就废了。蒯良此计,实为赌计。孙坚中计了,好像很偶然,应了什么天象,是命中注定,其实,蒯良此计,是基于孙坚心理的准备判断,且并不完全基于要杀了孙坚,当时的形势,孙坚势如破竹,军气正盛,孙坚一心报仇,其心必切,急于报仇之人,眼见胜利在望之时,他的心是浮躁的,渴望的胜利即将来到,孙坚的心不能平静了,我即将成功。这个时候,任何的动静都必然激起孙坚最大的反应,孙坚的心正处于波涛汹涌之时,荆州竟然有人跑出来,孙坚的第一反应是突围求救,必须拦住。所以孙坚才会不顾一切的追了出去。如果孙坚能够冷静一下,派一员大将出去拦截,派出的大将也必死无疑,孙坚军见了,必倾出相救,此时荆州兵乘势出城而攻,追在孙坚军队的屁股后面打,孙坚虽可免一死,但军队必败。  蒯良此计可谓高,”汉贼”孙坚死的体无完肤,悲哉!
  四、吕布的为人与美人计  吕布是汉末颇为复杂、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书,吕布被塑造成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被人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免”,而马中赤免,正是吕布的座骑。《三国志》中陈寿对吕布的评价是“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陈寿认为,吕布如同锰虎一样勇猛,但却没有英雄之略,是个反复小人,唯利是图,这样的人,不灭亡对不起老天。这是陈寿对吕布的盖棺定论,吕布人格的三个特点:一个勇猛,这是吕布作为三国第一勇将一直以来被后人所传奇演义的部分;二是反复狡猾,是个小人;三是唯利是图。我们就来扒扒一吕布这样复杂的人物的皮。  吕布在演义中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董卓领军入京,依靠霸力掌控了中央政权,董卓此人狼子野心,欲行废立之事,这时候,百官之中,最早起来反对董卓的,便是丁原,时任荆州刺史,后来的刘表也是此职。丁原其实算是一个有骨气的人,董卓要废皇帝,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更是跟董卓拔剑相向,董卓欲向前杀丁原时,见到丁原背后站一个人,书中描写: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持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此人便是吕布。  吕布刚一出场,不知其人,但知其容,可见吕布有着非常强大的气场,他并不是一个奶油小生式的白袍帅哥,而是长得非常有气质,且威风凛凛,让人见而生畏。吕布此人,长得好,武艺又高,且在后来有了一段美人计的佳缘,又霸为一方诸侯,这样的人物,无怪乎能得到现在影视剧的青睐。  吕布未发一言,紧接着便在丁原与董卓的争斗中勇往直前杀败了董卓,董卓只得叹道,若得此人,何愁天下。董卓此人虽然霸道,又骄奢淫逸,但却很有识人之明,否则他也不会在后来那么信任曹操。董卓是凉州守将,凉州做为汉边陲,经常与少数民族发生战争,对于武将的素质要求极高,董卓一眼看上的吕布,可见吕布之勇。  董卓的手下,吕布的老乡中郎将李肃献了一计,以马诱降。此马便是赤免马,董卓久守凉州,凉州一带出名马,而赤免马更是马中极品。前文在曹操刺杀董卓时便讲过,马对于武将来说,便是性命,对于战场上的将军,赐予良马,比赐予金银珠宝更显重视,《水浒传》中呼延灼伐梁山时,高俅也是赐予了良马,呼延灼便感动的流泪。李肃献此计,不仅在于好马配英雄,还在于李肃对吕布的了解。后来的曹操刚关公赤免马,关公虽然感动,却还是没有降曹操,人品不同,追求不同啊。  李肃对董卓言:我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这个评价与陈寿是一样的。且看李肃如何说动吕布。  李肃去见吕布,先是一翻寒喧客气,大抵便是最近怎么样之类的。然后同乡之间初见面,当然便是展现自己成就了,李肃说自己现在已经是中郎将了,这在吕布心中多少会有点不爽。李肃客气两句便直奔主题,说听说贤弟最近为国家效力,我有一匹好马,特来献给贤弟。常言所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吕布见了赤免马,大喜,便说你给我这很贵重的礼物,我怎么谢你啊?李肃便说不用谢,送给你了。吕布便相信了,可见吕布头脑简单,亦或在在丁原手下不少人都是这样送礼的吧,吕布也习惯了。吕布便邀李肃喝酒,李肃故意说,我跟你好久不见了,但经常见你爹。吕布便说,老兄喝多了,我爹早死了。李肃便说,我说的不是你亲爹,是你干爹丁原。吕布便惶恐起来,我也是无奈暂安身啊。  这翻对话其实很短,但却隐藏着许多信息,一是吕布投奔丁原,认西原为干爹,其实并非吕布所愿,而是他唯利是图的本性决定了,作为下属和作为干儿子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认丁原当干爹,不过是吕布为了获得更多的利。二是吕布虽然是个小人,但不全是无耻小人,他有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所以当李肃故意这样问的时候,吕布红了脸,惶恐不安。三是吕布投奔丁原,也是为了一个前程,但他并不满足于在丁原处做一个普通的武将,吕布还是有理想有抱负的。  此时吕布还不知道李肃的来意,而只当李肃为同乡,且又有送马的情,吕布说的,应该便都是实话。所以李肃便激吕布,让吕布择良木选明主,吕布便问,谁是明主?李肃便道我看董卓是天下英雄,必成大业。李肃说吕布为唯利小人,其实李肃何尝不是?李肃并不是董卓的嫡系,董卓来京,李肃便先投奔了董卓,他是个非常善于钻营的人。李肃便跟吕布夸董卓如何爱才,我这样的人都是中郎将,何况你这样大本事的人?李肃选用自己的官位刺激了一下吕布,激起吕布心中的不满足与欲望,再送赤免给吕布,给吕布一个个天大的人情,再用言语挤兑吕布,摸了吕布与丁原的底,然后抛给吕布一个馅饼。吕布当即便决定投奔董卓。吕布投奔董卓,见面礼是杀了丁原。吕布杀丁原,罪过有二:丁原对吕布有提契之恩,吕布杀丁原,是反主;丁原对吕布有父子之情,吕布杀丁原,是弑父。吕布跟董卓一样,唯利是图,没有底线,一切都为了自己的目标,可惜董卓不明白,吕布能杀丁原,当然也能杀董卓,只要诱惑足够大。
  对于一名武将来说,马与兵器最重要,这是性命,对于一个成功的男人来说,女人最重要,这是人性。吕布是一个武将,但首先吕布是一个男人,且是一个成功的男人,一个女人对于吕布的诱惑,比赤免马还大。  司徒王允便想到美人计。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人计有两个,一个是越王勾践对吴王的美人计,主角是西施,另一个是王允对董卓的美人计,主角是貂蝉。比较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貂蝉,昭君,杨贵妃四人,都与政治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都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故事典范,也许她们四人并是最美的四人,但却是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影响政治最大的几位,武则天那样的人,依靠了自己的政治才能,而不是女人的身份。  司徒王允说我看董卓父子都是好色之徒,董卓好色是真,吕布好色其实不全是真。通看《三国演义》吕布的女人只有两人,一个是正妻老婆,一个是妾貂蝉,而貂蝉也不像电视剧中在任务完成之后功成身退,她一伴在吕布身旁直至吕布被擒被杀,女人的命就是这样苦,即使你是一个工具,你也得认命。  貂蝉作为一个美女,任何一个正常的男人看了,都会目不转睛的看上见眼,吕布初看貂蝉,就是这样看了几眼,但并没有开口说什么,是王允主动的说我这个女儿年轻漂亮,正值婚配年龄,不如与将军为妻。吕布这才非常高兴,频频看了美女几眼。而好色的董卓见了貂蝉,则是又问年龄又是夸的,董卓的表现才是真好色。  吕布是一眼看上了貂蝉,但并没有非分之想,是王允开了口,吕布这才做起了娶貂蝉的梦。一直到目前,吕布都有守礼者,王允作为貂蝉的父亲(至少吕布这样认为)亲口承诺将貂蝉配给吕布,从古制上讲,貂蝉己经算是吕布的人,此后吕布任何的行为举动,都是符合古代礼法,而吕布也的确没有玩弄貂蝉的意思,他是真心希望娶貂蝉回家的。后来貂蝉依计被送给了董卓,吕布其心如割,其心所挂念,是一个丈夫的反应,是爱情的体现,如果吕布是一个好色之徒,只是为了玩玩美女,那么吕布对于董卓这个自己的大靠山,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应,一个唯利是图者,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前途与利益,为了貂蝉与董卓翻脸,不符合吕布的利益,但吕布的反应却与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相差太远,只能有一个解释,吕布爱上了貂蝉,而且从王允开口讲要将貂蝉配与吕布后,吕布已经将貂蝉看成自己的妻子。只有在自己的爱人面前,才会失去理智。且看原文:  貂蝉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挥泪不止。布心如碎。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回身一看,见貂蝉立于床后。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唤左右逐出,今后不许入堂。吕布怒恨而归,路遇李儒,告知其故。儒急入见卓曰:“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卓曰:“奈何?”儒曰:“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卓依言。次日,使人唤布入堂,慰之曰:“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随赐金十斤,锦二十匹。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蝉。  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便乘间提戟出内门,上马径投相府来;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蝉。蝉曰:“汝可去后园中凤仪亭边等我。”布提戟径往,立于亭下曲栏之傍。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泣谓布曰:“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已出。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貂蝉手扯布曰:“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布曰:“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蝉曰:“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布曰:“我今愉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去。”蝉牵其衣曰:“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期矣!”布立住曰:“容我徐图良策。”语罢,提戟欲去。貂蝉曰:“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  书中对吕布见貂蝉后的反应,用了“怒恨、系、泣”等字眼,吕布因貂蝉而怒恨自己的老板,一个大英雄会哭泣,如不是情之所至,断不会如此。此时的吕布,处于两断,一方面是爱人,一方面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与前程,该选择哪个呢?  吕布选择的很艰难,他因然放不下貂蝉,但他也放不下前程,如果此时董卓适时的将貂蝉送给吕布,那吕布固然不会因为董卓睡过貂蝉与恨董卓,反而会感激涕零更加效命。董卓再次错过了这个机会,貂蝉作为美人计的工具,真的非常称职。李儒只得叹“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然而吕布还在犹豫,此时的吕布竟然还顾念父子之情,吕布此人,倒不全是无情无义。  王允适时的给了吕布答案,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貂蝉与前程,一个落,两个都选。吕布要走的路就是杀董卓,杀了董卓,可以夺回爱人,而且成为国家功臣,董卓能给你的,朝廷也能给你。吕布终于动心了。  跟吕布共谋杀董卓的,除了王允,还有那个熟人,中郎将李肃,董卓来京后,李肃第一个投奔了董卓,要除董卓时,李肃也出了很大的力。李肃投奔董卓,是因为董卓有权,李肃希望能够得到提拔重用,李肃除董卓,是因为董卓不升他的官,怀恨在心。至于前面李肃跟吕布所说的天下英雄惟董公耳,就权当是糊弄吕布,为自己的投机变节招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李肃真小人也。
  十五、王允的错误  王允为除掉董卓,以貂蝉为诱饵设下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父子,吕布为情所困,最终为救美人冲冠一怒反了董卓,与王允定下欲杀先捧之计。何为欲杀先捧之计?  欲杀董卓,只是董卓势大,直接去杀恐怕不易,如果董卓毫不提防,杀董卓,吕布一个就够了,但董卓自朝以来,日夜提防毫不松懈,如何让董卓放松下来呢?利用董卓跋扈之心,诈称天子欲把皇位传给董卓,董卓大喜之下,将防备之心皆都忘了,欢喜的去参加禅让大典,这其中,有一个人出了大力,便是李肃。  前文说过,李肃不过一个小人,小人善钻营,投人所好,深受董卓信任,董卓在入宫的途中,碰到了许多异兆,按古人的想法,正合天降异像欲杀董卓,李肃随口解释,董卓高兴之余,不及细察,一直上当最后。  进宫门的时候,董卓随从的护卫都被拦在宫外,只有董卓几人进去。当时情形,与何进被杀是如何的相似?前车之鉴不远,董卓如此狡猾之人,怎么会如此大意呢?一来董卓大喜之余,没有来得及细想,以为平时自己大权在握,别人早己臣服了自己,二来,还是董卓对吕布与李肃的信任,有天下第一的吕布护卫,董卓的心早就放在肚里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最安全的人才是最危险的人。董卓最后被吕布刺死,丁原的情形再现。吕布在此战中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原文:  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  吕布虽然自持天下第一,但此时紧要关头,也不敢以一敌万,吕布是左手持戟,乃是展示武力,让余众不敢妄动,右手怀中取诏,是利用皇帝的诏书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面,为此时刺杀董卓的行动树一个正当勤王一样的理由,任何此时针对吕布的行动都可以定为谋逆,然后大呼,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这一句话从吕布一介勇夫嘴中说出,的确让人颇感惊讶,“奉诏讨贼臣董卓”仍然是阐述此时行动的正义性,“其余不问”则是非常大的政治智慧,当此情形,董卓一死,事出突然,董卓的人与朝廷的人都处于极速的决策之中,他们头脑里快速转动的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活命”,此时千钧一发,任何危险的举动都会造成大的动乱,大家都在选择,吕布一句“其余不问”,其实是向大家发出一个信号,这次行动只针对董卓,其余的人一概不问,有罪的不问,无罪的也不问。“将吏皆呼万岁”,吕布一句话可谓定心丸,局势立刻稳定下来。类似的情形我们在金庸的一部小说中也看到过,《天龙八部》金戈荡寇鏖兵一章,萧峰助辽帝平叛时,  这时叛军中的扰攘之声更是震耳欲聋,成千成万的官兵弯弓搭箭,对准萧峰,但皇太叔被他擒在手中,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萧峰气丹田,叫道:“皇太叔有令,众三军放下兵刃,听宣圣旨。皇帝宽洪大量,赦免全体官兵,谁都不加追究。”这几句话盖过了十余万人的喧哗纷扰,声闻数里,令得山前后十余万官兵少有半数听得清清楚楚。 萧峰有过丐帮帮众背叛自己的经历,明白叛众心思,一过逆境之后,最要紧的是图个免罪,只须保证不念旧恶,决不追究,叛军自然斗志消失。此刻叛军势大,耶律洪基身边不过七八万人马,众寡悬殊,决不是叛国之敌,其时局面紧急,不及向洪基请旨,便说了这几句话,好令叛军安心。这几句话朗朗传出,众叛军的喧哗声登时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人均是惶惑无主。 萧峰知此刻局势是危险,叛军中只须有人呼叫不服,数十万没苍蝇般的叛军立时酿成巨变,当真片刻也延缓不得,又大声叫道:“皇帝有旨:众叛军官兵中有论官职大小,一概无罪,皇帝开恩,决不追究。军官士兵各就原职,大家快快放下兵刃!”一片寂静之中,忽然呛啷啷!呛啷啷几声响,有几人掷下了手中长矛。这掷下刃的声音互相感染,霎时之间,呛啷啷之声大作,倒有一半人掷下兵刃,余下的兀自踌躇不决。 萧峰左臂将皇太叔身子高高举起,缓缓上山,众叛军谁也敢拦阻,他马头到处,前面便让出一条路来。 萧峰骑马来到山腰,御营中两队兵下来迎接,山峰上奏起鼓乐。萧峰道:“皇太叔,你快快下令,叫部属放下兵刃投降,便可饶你性命。”皇太叔颤声道:“你担保饶我性命?” 萧峰向山下望去,只见数叛军手中还是执着弓箭长矛,军心未定,危险未过,寻思:“眼下是安军心为第一要务。皇太叔一人的生死何足道哉,只须派人严加临守,谅他以后再也不能为非作歹。”便道:“你戴罪立功,眼前是唯一的良机,陛下知道都是你儿子不好,定可赦你的性命。” 皇太叔原无争夺帝位的念头,都是因他儿子楚王野心勃勃而起祸,这时他身落人手,但求免于一死,便道:“好,我依你之言便了!” 萧峰让他安坐马鞍,朗声说道:“众三军听者,皇太叔有言吩咐。” 皇太叔大声道:“楚王挑动祸乱,现已伏示。皇上宽洪大量,饶大家的罪过。各人快快放下兵刃,向皇请罪。” 皇太叔既这么说,众叛军群龙无首,虽有凶鸷倔强之徒,也已不敢再行违抗,但听得呛啷啷之声响成一片,众叛军都投下兵刃。  这一段写得很长、很细,远比吕布杀董卓来得惊心动魄,但两者情形非常相似,萧峰那句“皇太叔有令,众三军放下兵刃,听宣圣旨。皇帝宽洪大量,赦免全体官兵,谁都不加追究。”换成吕布的话正是“奉诏讨贼臣楚王,其余不问”。萧峰平杏子林叛乱时,不也正是这样吗?吕布当此危难之际,也如法炮制一样稳定了局势,此人后来能句成为一方诸侯,可不是盖的。  此时,作为平董卓的首脑人物,王允面临的情况和耶律洪基是一样的,叛军的实力都比较大,当此之时,除首恶外,其余之人都应该免罪,化敌为友,化叛为亲,才能保证大局的稳定。而作为平叛的首脑,王允却犯了一个错误,他十分文化情绪化的要与叛军化清界限,杀蔡邕,招来了朝廷大臣的不满,继而又固执不赦董卓有四大家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而这几个人,正是西凉精锐的统领人物,这四人不是一勇之夫,董卓死后但当免死,如果王允能及时赦免这四人,不仅能稳定大局,还能得到这四人的感恩戴德,得到西凉数十万精锐,王允对于朝廷,就是再造之恩,便是再当董卓,也是可以的。可王允却固执的“独不赦此四人”。  这四人其实也是个草包,手中有兵,却准备作鸟兽散,四散逃命,还是谋士贾诩说的对: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就是说你们四人若单独逃命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能逃到哪儿?一个乡镇长就捉了,但如果带兵造反,说不定还能重新夺回朝廷。贾诩此人有谋有智,因他一句话,乱汉几十年,因他一句话,曹操的机会来了,汉末朝着曹魏的方向走去。  四人果听了贾诩的话,带兵杀回长安,吕布一人难敌众手,兵败投奔袁术去了,王允被杀,汉中央再次陷入动乱,蠢蠢欲动的东部诸侯的机会来了。  可叹王允文人误国!
  什么时候分页啊
  十六、马腾勤王意若何?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逼死王允后,围住京城不退兵,李傕、郭汜此时的想法是杀掉献帝,可见此二人真是粗人一个,作为董卓的心腹,董卓被杀,四人先是逃跑,后听了贾诩的话才作了最后一搏,前文讲过,董卓时代的汉中央,基本就是长安关中一带,政令不出关,基本上东部诸侯各自为政,互相攻伐,上演着春秋战国般的兼并战争,董卓与其他诸侯不同的是他掌握着汉帝,是名义上的中央,中央一带,也仅有董卓一个势力,其他的便是王允为首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文人集团。杀董卓并不是一场战争形为,而是一次谋杀计划,以美人为计利用了吕布这把刀,董卓死后,朝廷对于董卓的部将几乎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和镇慑力,王允文人天真,坚信什么正邪不两立,至使汉中央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万劫不可复之地,可以说,汉中央彻底衰微,王允不情愿的成了推手。为什么这么说呢?  无论是何进还是董卓,他们虽然控制了中央权力,但也只是中央势力中最大一支罢了,在中央还存在着与他们相制衡的势力,比如何进时的宦官势力,董卓时的王允文人势力,这些亚势力与当权者并不投机,当权者也没有足够的威信去控制他们,汉帝虽然是傀儡皇帝,但至少还不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工具,然而王允的错误,致使董卓的凉州军马血洗朝廷,这些人都是一个土匪式的粗人,对问题比较直接,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中央的势力经过混乱,基本上己经不存在什么大势力了,而此时,东部的曹操平了青州黄巾军,不仅重编了一支二十几万的青州军精锐,在军事上形成对其他诸侯的优势,而且大肆的笼络人才,文臣谋士与智勇之将纷至沓来,文人谋士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武将有夏侯惇兄弟、曹家兄弟以及于禁、典韦等虎狼之士,不仅拥了一统天下的潜力,而且有了自己组织朝廷的各类资源。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乱了中央之后,谋士荀攸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战略,曹操乘汉帝危机之时救了朝廷,此时的朝廷,文臣武将皆是曹操的人,曹操以雄才大略,成为事实上的皇帝而不仅仅是权臣,朝廷中再也没有任何一股势力与曹操相抗衡,汉中央走到这个地步,都是王允一句“独不赦此四人”造成的。  李傕、郭汜原想的想法是杀掉皇帝,杀掉皇帝后他们做什么他们并没有打算,只是一味着要为董卓报仇,可见此二人不过是一个粗人性情中人,对于政治是丝毫不懂,当此之时,无论各路诸侯是如何的心怀鬼胎,杀掉皇帝,都必然引起全国的轩然大波,然后便是各种野心家各以勤王的名目讨伐董卓叛军,杀汉帝,是引火烧身的臭主意,而留着汉帝,无论东部诸侯如何有想法,只要汉帝还在,谁也不敢轻易的杀奔长安去勤王,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叛乱,被其他的别有用心者图之,这也是为什么董卓死后,京师虽乱,但大家都按兵不动,不是不动,是没有借口而动,更具体的说就是没有那份诏书。张济、樊稠否定了李傕、郭汜杀皇帝的主意,提出:“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 张济、樊稠的这个主意其实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原本,只不是他们不是令,而是以天子为诱饵除诸侯,是挟天子以诱诸侯。这个主意比李傕、郭汜的要高明,但也高明的有限,且不论东部各诸侯的实力远高于这四人,就是汉帝在他们眼里有多大诱惑力都令人怀疑,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汉帝的诱惑力的确不大,因为大多数诸侯都不把皇帝看在眼里,并没有像曹操一样看到皇帝的利用价值,以汉帝为饵,恐怕也诱不了多少诸侯。  四人打定了主意,于是围着京城不走,汉献帝在城楼上看着下面问,王允已经死了,你们怎么不退兵?汉献帝此时的表现与初见董卓时有理有节的表现差得太远,当时献帝还不是皇帝,只是陈留王,董卓领兵来勤王,见到皇帝们的人马,问了一声天子何在?当时的皇帝已经吓傻了,是陈留王上前呵斥董卓,恩威并重,轻言安慰,董卓才深以为奇,有了废立之心,此时陈留王已是皇帝,董卓的部将叛乱,杀了王允,献帝竟然脑残的问“军马何故不退?”大家都是把脑袋挂在腰带上的过的,既然翻了脸,要想转回来,你不给点意思,大家怎么退?大家这次动作这么大,杀人放火的没少干,你一句话退了,下面怎么办?你再定个反叛下诏勤王,岂不是太冤?既然已经反了,不要点好处,怎么退兵?至少应该拿到免死牌之类的许诺。此时的献帝,面对叛军,首先应该好言安慰,让众军沸腾的心平静下来,然后应该赦免大家之罪,给予一定的承诺和封赏,对于没有彻底反叛当皇帝的人的心思来说,是正中下怀,这场战乱也可能就到此结束了,而汉帝却没有这样做,可见献帝与此前相比,己大大退步了。这四人见献帝一点诚意也没有,索性自己要官职,都是大将军之类,到底是一帮武人,连官位都没有往文官上凑。朝中的文人集团遭了殃。  朝政落入这帮粗人丘八手中,大臣升降皆由此四人决定,四人是粗人,自然不喜文官,文官集团被消灭了,曹操能一个小朝廷的建制挟汉帝自重,自此而来,皆是王允之错。  不久,西凉马腾、韩遂庇二十万西凉军进京勤王,这个勤王实在是来的蹊跷,董卓为乱京师的时候马腾二人便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后来不了了之,早就说过,十八路诸侯,个个心怀鬼胎,当时没有怀鬼胎,反而是曹操这个后来的奸臣,曹操才是几乎拼着性命讨伐董卓的,历史真是奇怪。马腾勤王,这已经是第二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他后来也准备谋曹操,不过被曹操谋了罢了。  为什么说马腾勤王蹊跷呢?讨董卓时没见马腾买命,董卓死后部将为乱朝廷也没有见马腾勤王,偏偏这个时候来了,而且并没有联系东部诸侯,自率本部军马就要进京勤王,因为此时有了皇帝密诏,不仅如此,还有了征西将军的封号,征西将军,刘备对马超也是这个封号。  马腾其志,当不仅在于征西将军,更在于能够代董卓而成为新一个权臣,董卓也是西凉人,我马腾也是西凉人,自然会产生这个想法。可惜马腾兵败了,因为贾诩,贾诩此人,智慧不亚于后来的诸葛,可惜投错了人。贾诩的计谋,是坚壁不战。贾诩可谓智慧之士,他非常清楚各路诸侯的小心思,马腾来勤王,是独家一枝,没有后援没有补给,只要坚守不出,马腾没有粮草,自然打不起长久战。  马腾勤王,恐怕还是勤自己吧。
  七、三让徐州的真相  曹操平了青州黄巾起义后,其势力范围达到青州、兖州、豫州三大州的大部分地盘,威镇山东,可以说已经成为山东诸侯中一枝举足轻重的势力,而且麾下文有谋士、武有猛将,文官武将如云,曹操旗下的人才,堪称山东之最,当初楚霸王得了天下,说了一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名言,曹操其时功成名就,第一个想法就是将家中老父接过来享福,毕竟自他起来刺杀董卓,曹氏一家都处于东躲西藏的境地,现在身板硬,再也不用过以前的日子了。  于是曹操派人去接他的父亲,当时曹操的中心在兖州,他的父亲曹嵩一家躲在琅琊郡,就是今天山东的临沂,从琅琊到兖州,走直线,经过徐州的地盘,徐州牧陶谦,想巴结曹操,在徐州境内接着曹嵩一家盛情款待两日,临行还派了一枝五百人的护卫相送,可见当时曹操势大,作为临近的徐州,也处于曹操的虎视眈眈之下,陶谦不得己,才去巴结曹操以求自保。结果中途出了差错,陶谦的人见财起意,杀了曹嵩一家,曹操大怒,带兵来徐州报仇。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曹操是准备血洗徐州了。  过分了。陶谦并没有错,如果说陶谦有错也只是治下不严,而且陶谦对曹嵩一家非常客气,为了他们家的安全才更派人去送,简直就是自甘为下人了。曹操要报仇,也不该全罪到陶谦身上,即使要杀陶谦,与全州百姓又何干?曹操不去追杀真正的仇人,反而怪罪到一州百姓身上,这与曹操为天下大计的雄心很不是不符。究其原因,还在于曹操在夺徐州。  曹操的地盘在兖州、青州以下豫州一带,地处于中原,西部为汉中央,曹操受了李傕、郭汜把守的汉中央的官职,此时曹操要西去勤王,于情于理上说不通,而且曹操也没有拿到马腾一样的密诏,汉中央这块烫手的山芋,曹操还不能动。曹操北部为袁绍,南部为袁术,两袁在当地的势力都很大,当前曹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吞掉南北分开的袁氏兄弟。曹操实力虽强,但却处于众虎耽耽之下,与任何一个诸侯交界都会分一部分精力去防御,曹操虽处中原,却处在众多诸侯的包围圈内,周边环境比较差,这令曹操不敢轻举妄动,他需要找一个突破口,突破这个包围。  这个突破口就在于实力弱小的徐州,陶谦只是一个州牧,他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没有类似袁氏兄弟一样高的人望,他拥有一个州不是靠武力打拼出来的,而是受汉中央分封得来的,陶谦就是一块肉。但毕竟,陶谦是正宗的徐州牧,妄动干戈去攻打朝廷命官,实同反叛,曹操虽有心,却不敢妄动,现在机会来了,陶谦害了他的父亲,曹操立刻在道义上站直了腰,陶谦理亏了。  所以曹操才会尽起本部军马,几乎是倾巢出动,去攻打徐州。曹操使用上令人不耻的手段——屠城。因为曹操从法理上不拥有占领徐州的机会,只有屠城,才能彻底清算徐州各个势力,从而实现对徐州的根本占领。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分析还站不住脚,书中后来也有交待,陶谦死后,刘备占领徐州,曹操听了之后,大怒“我仇未报,汝不费半箭之功,坐得徐州,吾必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怨!”,曹操不离口的仇、怨,其实都是借口,其大怒的根本原因在于刘备坐了徐州,其时陶谦己死,曹操再去报仇,跟谁报去?可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浅身份为何那么高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