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观后感时的军帽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参与百团大战的指挥,牺牲时年仅37岁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参与百团大战的指挥,牺牲时年仅37岁
他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八路军英雄中,级别最高的将领,虽年仅37岁,但短暂的一生却非常的轰轰烈烈与传奇。他在青年的时候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军校创立以来的第一期毕业生,在毕业之初,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两次东征战役,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前往苏联继续深造,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之军事等学院学习;1930年回到中国来,并投身于革命事业。他就是1905年3月出生在湖南醴陵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的左权。回国初期,左权先后辗转上海、厦门、龙岩等地,担任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的教育长,12月任红军新12军军长一职。之后,参与过国民党第26军起义的联络指挥工作,到1933年12月,他被擢升为红一军团参谋长一职。1934年,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当时,左权也随同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在长征期间,他成功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并且为红军主力全部通过卢沟桥立下了汗马功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随后,左权与聂荣臻一同指挥了对胡宗南集团的进攻,取得了战斗的最终胜利,这场山城堡战斗充分展示了左权非凡的军事才干与指挥才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左权在1938年的春天,利用长乐滩一带的有利地形对日军展开伏击战,在日军进入我军埋伏圈后,按照原先的军事部署,八路军将敌人截成数段,随后展开了肉搏战,在日军旅团长率领敌军增援后,他成功的派部队击退了日军的援军,这一仗中,八路军歼敌两千余人,缴获了大量辎重。同年,左权担任了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1939年,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上确立了反共的方针政策,随后便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此时身兼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的左权,指挥部队与石友三、朱怀冰的部队展开激战,经过四天四夜的战斗之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成功保卫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在左权牺牲前的两年,他还先后参与了百团大战的指挥,以及黄崖洞的保卫作战任务,在两场大战之中,均做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5月,日军派出大兵团对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发起进攻,当时,左权负责大部队的断后任务,5月25日,当行至山西辽县(今左权县)的十字岭时,被日军包围,在率领部队突围的过程中,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7岁。然而就在战友将左权将军的尸体掩埋之后,并发送了关于“左权失踪”的电报向上级报告。结果这封电报被日军截获了,日军移居电报的内容找了埋藏左权将军尸体的地方,并挖开坟墓,用相机拍照之后刊登在了当时由日军创建的报纸上面。如此挖坟辱尸的行为,让全中国的人民非常愤怒。2009年的时候,左权将军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共同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迷你历史,每天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百团大战》上映
印小天军装英姿飒爽
印小天剧照。
印小天剧照。
印小天剧照。
网易娱乐8月28日报道 由印小天主演,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百团大战》于8月28日全国公映。演员印小天在片中饰演抗日硬汉姚尚武,从一开始的国民党上尉军官转变成一名抗日八路军,出身于军人世家、爷们气十足的印小天造型多变,为观众轮番上演帅气的“军装style秀”。
印小天4套造型玩转军装style
印小天饰演的姚尚武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高素质军人,是曾经的张自忠(邓超 饰演)将军的上尉军官,姚尚武亲眼见到张自忠将军牺牲在自己眼前,在他家破人亡、万念俱灰的时刻,被吴越饰演的共产党政委拯救并指引了方向,使其最终从一名国民党员转变为优秀的共产党员。正因为这样的一个剧情转变,使得印小天在片中有4套帅气的服装。印小天坦言,在片中最喜欢的是套国名党军官的制服,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拍抗日戏穿这种服装,工整挺立的军服和军帽,穿上之后整个人都感觉特别有精神,特别正义凛然。除此之外,还有那个年代的休闲装、冬装等服饰也都会一一呈现。电影中,印小天的服装造型也随着整个人物剧情变化而改变,但变的是服装,不变的是他的一身正气。 军人气质源于家庭 从青涩到成熟蜕变出身于军人世家这一点为印小天塑造军人形象加分不少。印小天的爷爷奶奶是老红军,父母也都是军人,印小天表示家人的影响,对他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外形气质上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年以阳光帅气大男孩形象示人的印小天成长到了今天,成为一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担负起养家重任、变得越来越成熟、有责任心的男人。从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米阳光》、到今天的电影《百团大战》和其正在拍摄的电视剧《打虎上山》都可以看出这个大男孩的成长蜕变。
责任编辑:hailiang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百团大战纪念碑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矗立在阳泉市区南 6公里,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主峰上。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的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
百团大战纪念碑简介
“百团大战纪念碑”矗立在阳泉市区南6公里,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主峰上。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总司令、副总司令指挥的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
百团大战纪念碑全景
纪念碑主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还有三座副碑、一座锻铜园雕、两座题字碑以及峰火台。“长城”围绕主碑周围和狮脑山公园的狮子阁、钟亭、蘑菇亭相配套,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建筑群。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一面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一面在正面战场上集结重兵,阴谋进犯西南、西北,妄图迫使中国投降。在这紧要关头,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粉碎日军的侵略阴谋,争取华北战局更加有利于我军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八路军从8月20日起,在华北敌后出动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2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以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的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纪念碑作战过程
8月20日晚22时,由聂荣臻同志指挥的晋察冀军区预先埋伏在正太路旁的15个团的兵力,同时向铁路线上猛扑。坐落在阳泉火车站以西数里的狮脑山,是阳泉的屋脊,控制了狮脑山就等于卡住了正太铁路的咽喉。为了牵制驻阳泉的日军,掩护正太路西段军民破路,我军385旅主力团14团,由陈锡联旅长带领,
百团大战纪念碑
在暴风雨中占领狮脑山后,便开始向驻守在阳泉的日军片山旅团司令部兵营猛攻。 片山被急得发了疯!21日,敌兵千余人在炮火掩护下,敌酋片山大佐手举军刀,先砍下8个长胡子日兵的脑袋,当作战斗的祭礼,然后威逼着敌兵向狮脑山上冲锋。此时,卧在泥水里的我军战士沉着应战,他们凭借有利的地形,用排子枪和集束手榴弹连挫敌军。25日,发了疯的敌人又纠集两千余人,出动百多架次飞机,轮番轰炸狮脑山。我军阵地上炸弹呼啸,整个山头烟尘弥漫,碎石飞溅,阵地上的工事多处被毁。
敌人涌上山头后,我军以500个刺刀与敌展开肉搏。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厮杀,直到天黑,敌军死伤三百多人,狼狈撤退。我军在这里与敌人浴血奋战了七个昼夜,使狮脑山阵地始终牢牢地固守在我军手中。
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的战果》
从日到12月5日,在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四大战”中的战
果据八路军总部12月10日发表的战绩《百团大战总结战绩》:
英勇卓绝空前之百团大战自八月甘日开始发动以来,至十二月五日止,连绵作战,整整三月又十五天。这一大会战,是以华北八路军主力之一部,及决死队在本部统一号令之下,在华北广大地域之内,向各个交通沿线及各个大小据点之敌伪英勇积极自主进攻的大会战。技大战原定作战计划之预定步骤及大战发展的情况,“百团大战”可分为下列不同的三个作战阶段即:
第一阶段,自八月廿日二十时大战爆发时起,至九月十日止,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之第一个月的预定作战任务。这阶段的作战中心任务,为交通总破击战,破坏与截断华北敌全部交通,粉碎敌寇当时进攻昆明重庆及西安的企图,而作战重点则以毁灭正太路为主要目的。
第二阶段自九月二十日开始,至十月下旬止,但因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结束作战任务时间亦各不一致,这阶段作战的中心任务,为继续扩大第一阶段之效果,继续破击交通线,而重点则在歼灭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我各根据地中之敌寇据点,并分由晋东南之辽榆战役,晋察冀边区涞灵战役,晋西北之回蒲路宁武南北段破击战役,冀中之河任战役,冀南区之破击德石路邯济路战役等所组成。
第三阶段自十月六日开始,至十二月五日止,由于我第一二阶段之伟大胜利,给敌寇当时进攻重庆昆明西安企图严重打击,使敌对“堡垒主义”“囚笼政策”丧失信心,在国际形势巨变之下,敌为准备南进而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昆明重庆西安的进攻,转向华北我各根据地进行兼程的大扫荡,以其扫荡华北八路军的军事行动,配合诱降劝降之巨大阴谋,引诱亲日派反共派内战挑拨者发动危险内战,实现投降,以达成其解决“中国事件”,以遂南进之目的。因此反扫荡战便成为我之第三阶段作战的中心任务。但因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反扫荡战的发动及终结时间亦各不一致。计在晋东南太北区自十月六日至十一月十二日止之一二三次的反扫荡战,平西区自十月十日至十月二十八日之反扫荡战,晋西北之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初间之反扫荡战,雁门区十一月七日至同月中旬之反扫荡战,晋察冀边区自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五日之连续反扫荡战,太岳区之十一月十八日至同月底之反扫荡战,十二月一日太南区开始之反扫荡战,以及向德石路沧石路邯济路之继续破击,与冀中冀南大青山之反复局部扫荡与反扫荡等。
自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发起后,我苏鲁皖豫境内之八路军,为配合百团大战,亦各自向当前之敌作积极活动,计有我一一五师向津浦路天津德州段之破击战,济南至徐州段之破击战,鲁南鲁西北消灭敌据点之作战,我山东纵队在胶济路之破击战,胶东胶北之消灭敌据点之作战。我二纵队在冀豫边袭敌据点及反扫荡之作战。第三第四第五各纵队在徐州以南津浦路之破击战,在陇海东段之破击战,及在淮河运河沿岸之拔除敌据点之作战。这些配合作战部队,是出于他们对国家民族之忠诚争取抗战胜利之负责心与积极心,自发的要求愿在执行自己任务之大胜利,配合百团大战,先后参加战争。这一事实更是说明在共产党领导下之军队,对于国家民族如何的忠诚,对抗战事业如何的负责。
百团大战作战地区包括冀察全境,晋绥之绝大部份领域,热南地区。按交通线说,则包括彰德以北之平汉路,德州以北之津浦路,临汾以北之同浦路,正太全线,平绥路归绥以东各段,北宁全线,平古全线,沧石路,德石路全线,邯济路邯郸聊城段,以及全部公路线。若加上配合作战部分作战地区,则又包括鲁省全境,皖东,豫东,苏北广大地区,和津浦全线,胶济全线,自开封以东之陇海路东段,以及这些地域中之公路马路等。
在百团大战中,先后参加与我作战的敌人,计有第一百十师团及廿五师团全部,二十六师团三十六师团四十一师团各二个联队,三十七师团及三十五师团各一个联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九混成旅团全部,第十五第六等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此外还有伪治安军,伪蒙军,伪满洲军,伪警备队,伪警察,伪宪兵及日寇特务机关,和所有移民等,其中遭我打击最大者,则为第四混成旅团,计已消灭殆尽,第二第三混成旅团消灭过半,第三十六师团及百十师团二十七师团均遭严重损失,第八第九第十六等混成旅团均何损失一个大队,及第五第十等混成旅团全部。
在整个的三个月又十五天的过程中,我所有参战兵团差不多有五分之四是几乎一时一刻都环绕着紧张战况,又以地瘠苦寒,交通阻塞,一切补给极感困难,有不少部队竟数日而不得一饱,不少部队旬日不曾休息,其苦况可想而知,但全军将士均能万众一心,发挥最高度之战斗热情,战胜一切困难,以再接再厉之精神,为英勇杀敌,为争取完成大战预定完满战果而奋斗。在整个大战过程中,除配合作战部队外,总计进行了大小战斗一千八百二十四次,我军虽付了不少代价,不少优秀的八路军决死队的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战斗员,不少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牺盟会会员,流尽了他们的最后一滴血与英勇的负了伤中了毒,但我获得的战果亦极为惊人。兹将几次主要战果总计大概如下(配合作战兵团之战果概不在内)。
(一)消灭敌伪之有生力量,计毙伤日军二0、六四五人(内有大队长以上之军官十八人),毙伤伪军五、一五五人,毙伤敌伪骡马一、九二二匹。(二)俘虏日军二八一人(内有副大队长山西绥清,中队长田本石野,和小队长木岛等八人)俘虏伪军一八、四0七人,俘日寇武装移民五六人,俘骡马一、五一0匹,军狗二九只,军用鸽五七只。(三)消灭了敌伪据点共二、九九三个其中最大最险要者计有正太路上之娘子关,磨河滩,莒家庄,冯首,狼峪,乏驴岭,北峪乱柳;晋东南之榆社,箭头,石岭,平西北之龙门所;冀东之蓟县,官屯,晋察冀边区之上社,拘兴,西烟,东团堡,三甲村,冀中之子乐镇,白洋桥,东西安;晋西北之阳方口,塑口镇,轩岗,康家会;冀南之隆平,大城村等。这些据点虽有若干据点得而复失,但最多数仍在我控制之中,并缩小了敌占区扩大了我占区。(四)缴获了大批武器计:步马枪五四三七支,手枪二八一支,轻机枪一七九挺,重机枪四五挺,重炮(八八式野炮)三门(其中两门被捣毁),大炮一六门,平射炮八门,迫击炮二六门,信号枪四一支,军刀一九一把,瓦斯筒二三四个,各种炮弹八一六枚,机枪弹三六七、00五粒,手榴弹四、九三四颗,掷弹筒三、0七三发,焚毁飞机六架,毁装甲汽车一三辆,毁坦克车五辆。(五)缴获与破坏交通器材计有:汽车九八辆,大车一一四八辆,自行车五九一辆,救火车三四列,火车头三四个,车箱四四九辆,获无线电台三0架,袖珍无线电台七架,无线电话八架,有线电话机二四六架,收音机二八架,探照灯一架,降落伞二九个,木船六一只,汽艇二五只。(六)破坏交通的成绩计:破坏铁路九四八里(其中以正太路被我毁灭最为厉害,直到现在己三月有余,仍未修复),公路三、00四里(内中以冀中冀南区最为厉害),桥梁二一三座,火车站三七个,燧道一一个,铁轨二一七、0四0根,枕木一、五四九、一七七根,电线杆一0九、00二根,收电话线八四九、九二三斤。(七)缴获大批军用品计,防毒面具一、0五一个,工作器具一一、九四四件,地雷九九二个,军毯一五、九00床,大衣五七00件,皮鞋九、八三一双,皮靴△二九双,军帽五八0一顶,钢盔二一五七顶,军用地图五三幅,日伪军旗二五0面,文件百余箱,军用粮秣及其他食晶无算。(八)破坏煤矿石所,其中以井陉新矿为最厉害,据最后调查,该矿损失在一万万日元,破坏仓库一一所。(九)伪军反正者计一四次,共一八四五人,日军自动携械来投诚者回七人。(十)解放煤矿工友一0、一二0人,铁路工友二、0五五人,被迫修路同胞六七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军民占领区..................
这一伟大而艰巨之大会战,以其兵力之大,地区之广,积极自主向敌进攻战术艺术之指导与组织,以及总结所获战绩之大等方面说来,百团大战实为我国抗战以来空前未有之大创举!敌后方游击战争空前未有之大创举!特别是当此大会战开始发动之际,及大战胜利发展整个过程中,正值国际形势发生大变化,我国抗战进入空前困难,国内投降妥协危机与分裂,反共潮流反共内战又形高涨的时候,大战以胜利的事实无情的打击了一切诱降劝降的阴谋毒计,揭穿了一切投降妥协份子反共反八路军,内战制造的〔者〕的鬼脸,以无限的鼓舞,与兴奋了广大抗日军民,坚定了他们抗战胜利信心,争取了时局好转。因此百团大战的意义,不仅取得军事上之伟大胜利,亦更取得政治上之伟〈大〉胜利。它是抗战史中最光辉的一页!
一九四0年十二月十日
据一九四0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新中华报》刊印[1]
据《百团大战各阶段作战概述》中说:毙伤日军12645人、伪军5153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407人,日军投诚7人,伪军反正1845人;攻夺敌人据点293座。而据《百团大战总结战绩》中说八路军(包括当地民兵在内)共进行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投诚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破坏铁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车站、隧道等260余处,使正太铁路停运月余;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攻夺敌人据点2993座。王人广的《关于百团大战战绩统计的依据问题》一文清楚地说明了以毙伤12645日军和20645日军为核心的这两套数字是同一套数字因不明原因变成了两套,也就是都是统计的12月5日前战果;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巩固和扩大了抗日军民占领区。“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拖住了敌军进攻西北、西南的后腿,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友军作战,遏止了投降妥协的逆流,挽救了时局危机,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成为我国抗战史中最光辉的篇章[2]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3]
为纪念“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1985年4月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报请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决定在狮脑山主峰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坐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圆雕、两座题字碑、四个烽火台和长227米蜿蜒起伏的长城组成,于日建成。 高40公尺的主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主碑的三个面上,分别镌刻着彭真、徐向前、薄一波的题词。彭真的题词是“战绩辉煌,永垂史册”;徐向前的题词是“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波的题词是“百四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百团大战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镌刻着“百团大战”。第二座题字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
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百团大战纪念碑记》和《狮脑山战斗纪略》。 整个纪念碑建筑群,结构严谨,美观新颖,气势雄伟,威严壮观,反映了闻名中外的“百四大战”的宏伟气魄。在纪念碑周围是林木繁茂的狮脑山森林公园。公园内建有供人们游览和休息的狮子阁、钟亭、蘑菇亭,还有修复了的禅岩、蒲台两座古寺,使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狮脑山峰更加壮丽、秀美! “百团大战纪念碑”现已成为广大军民和青年学生瞻仰的胜地!
百团大战纪念碑由来
为纪念“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1985年 4月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报请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决定在狮脑山主峰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座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圆雕、两座题字碑、四个烽火台和长 227米蜿蜒起伏的长城组成,于日建成。
百团大战纪念碑结构
高40公尺的主碑 ,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 。主碑的三个面上,分别镌刻着、、的题词。
百团大战纪念碑全局
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 百团大战纪念碑” 七个大字,背面镌刻着“百团大战示意图”。第二座题字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百团大战纪念碑记》和《狮脑山战斗纪略》。
百团大战纪念碑布局
为了缅怀抗日英烈的丰功伟绩,市委、市政府于日竣工建成百团大战纪念碑、“长城”、钟
楼、蘑菇亭等建筑群。纪念碑座北朝南,从低到高,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园雕、两座题字碑、烽火台、“长城”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25亩。最高处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平台,平台中心高耸着大理石主碑,三角形的角上各一座副碑。主碑与三座副碑以及两座题字碑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指石太铁路,寓意当年百团大战以破袭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主碑高40公尺,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寓意发生于1940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抗击外敌的革命精神。三座副碑,形如军旗,象征着参战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三支大军。三座副碑之间相距105公尺,寓意着参加战役的105个团。3座副碑上镶着6块巨大的锻铜浮雕,生动地反映了百团大战中军民“出击”、“破路”、“攻坚”、“支前”、“转移”、“胜利”的情景。由三角形平台往下,从第一座题字碑到主碑之间形成了三个阶段,寓意着百团大战经历的三个阶段。再往下沿东西两侧设有4个烽火台,由227公尺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阳泉市委、市政府于日建成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团大战纪念馆”,整个展厅总面积301.4平方米,共展出照片126件138幅,绘画5件,书法10件14幅。
百团大战纪念碑保护
1997年,百团大战纪念碑(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使其真正成为
百姓欢迎胜利的八路军
阳泉乃至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这里,春日山花烂漫;夏季凉风习习,浓荫蔽日;秋来天高气爽,红叶遍野;冬季银装素裹,万绿丛丛,已形成初具规模的森林公园,成为阳泉人民和八方宾客旅游踏青、登高望远,鸟瞰市区全貌的惟一景区,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百团大战纪念碑背景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百团大战纪念碑战争结果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日到日历时4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中,正太线八路军作战1800多次,歼灭日伪军25800余人,俘日伪军18600余人。据晋察冀军区和120师统计;第三阶段反扫荡作战中其所属部队共作战150次,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俘日伪军97人,争取伪军反正2人。第120师统计,其所属部队在日至日的反“扫荡”作战中,共作战约217次,歼日伪军约2500人。
整个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共作战2100余次,歼日伪军5万余人。消灭据点2993座,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坏桥梁、车站260多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八路军伤亡17,000余人,共产党所控制的华北抗日根据地也随之大幅度扩大为华北437个县中的10个县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巩固和扩大了抗日军民占领区。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拖住了敌军进攻西北、西南的后腿,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友军作战,遏止了投降妥协的逆流,挽救了时局危机,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成为中国抗战史中最光辉的篇章。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百团大战示意图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21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1940年7月下旬,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彭德怀在自传中说是7月下旬必动故未等到中央军委批准)。
按百团大战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再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日[引用日期]
.新华网山西频道  .[引用日期]
.中国共产党新闻.日[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团大战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