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体验极差 梗里KY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游戏公司工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的图书馆
在游戏公司工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200x年(我不想暴露年龄)的夏天,同寝室的大学同学们都在准备着最后的论文答辩,或者去校招处面试,或者去自习室准备考研。大家都一片忙碌,就连平时最不学习的人也要假装忙一忙。只有已经找到工作的,或者已经保研的同学,才能稍微轻松一下。那个时候我靠点私人关系联系了一家游戏公司,公司要求我先写策划案来看看,写一份对方不满意,就连写了三份,耗去了我整个六七月份,对方终于同意我毕业后就去报道。现在看来,当时写的那些东西完全是垃圾,没有任何卵用,但我今天真的很想把它们都找回来,看看我的初心是什么样子。----------------------------------8月份最热的时候,和公司老大约定了时间,就背上行囊出发了,坐火车来到南方一个多雨的城市。到达的时候,对方叫我去沃尔玛门口等,等我到了沃尔玛,已经被琳了个透,老大到了,请我吃了一顿肯德基,我感觉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那个年代刚毕业的学生,吃次肯德基真的比较奢侈。头一天就暂时安顿在老大家,第二天去公司报道,公司给我安排了宿舍。公司的福利还算比较好,租下了几间民房作为员工宿舍,一般员工2人一间,主管1人一间,如果不愿意住公司宿舍的,可提供几百元的补助,再加上每个月数百元交通补助,所以虽然工资很低,但感觉一点儿也不难受,很宽裕。和旁边工厂的工人们比起来,还有十足的优越感。公司的隔壁就是工厂,下了班,无数漂亮的工厂妹扑面而来,有几个简直让我一见钟情,可惜一般漂亮的都呆不久,过几天便消失不见。问明事理的前辈,答曰:“漂亮的厂妹肯定呆不久,被老板包养了呗。”那个年代制造业还行,工厂里都是年轻人,可惜那样的光景现在再也看不到了。---------------------------------------初到公司,唯唯诺诺的,生怕得罪了人,也生怕什么事情搞砸了。最开始的工作是测试游戏,当时开发的一个大型mmorpg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进去跑一跑了。不过并不是游戏急着要上线,而是反正当我是学徒工,也没别的事情可做,就让我随便跑一跑游戏。但是进去一跑,发现bug层出不穷,随便一个地方就有可能把人给卡住。地上一块石头,树上一片树叶,就能把人卡住。现在看来,这完全是技术和场景美术的问题,根本没有吧碰撞的问题解决好。而我当时不懂这些,居然花了一周的时间,把一块大主城掘地三尺,把所有能卡住人的点全部找到了,总共七百多个,写在一张表格上,每个卡住的点都标了坐标,甚至还截图,足够详实仔细。然后拿给测试主管,主管看了一眼说:“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一个问题,等他们技术解决吧。”然后吧我一周的心血丢进了废纸篓(夸张的描写,现实里一般没这么不懂礼貌的人,但他当时的确表现得很不屑)。然后的两个月,过得很无聊,向主管要工作,得到的永远是:“继续测试”,于是继续测试,测来测去还是那些老问题,游戏主城每个石头我都倒背如流了。终于有一天,我悟到,我真的不能再继续自我欺骗了,我就是个无事可做的闲人。就在我每天数着主城里的石头,闲得发慌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我被正式调入策划组了。----------------------------------------为什么我会数三个月的石头?正能量的解释是,当时老大看我人比较浮躁,急于求成,于是用这种方法来磨我的心性。当时老大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做游戏漫长艰辛,你真的作好准备了吗?”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而负能量的解释是,老大与主策划并不和,主策划一开始并不想要我,而测试主管一开始也不是测试主管,而是主策划,但做出来的东西老板不满意被撤了职。测试主管和老大很熟,所以暂时让我去测试部混。其实测试部也就我和主管两个人,主管也并非一直要做测试的,而是要图东山再起。后来主策划见我比较憨直,又还有一定的战斗力,就把我拉了去,彻底孤立测试主管。总之负能量的解释很复杂,这些也还是我在穷极无聊之中加入一些公司的八卦群听到的辛秘。当时的游戏公司很多都有这样的通病。传奇一夜爆红,桥哥一夜暴富之后,无数的土老板出钱建立了游戏公司。这样的公司里,不管职务再高都是打工仔,没人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再加上老板有意让大家互相牵制,于是派系斗争都很严重,稍不注意就万劫不复,我只数了三个月石头,算是运气好的了。现在回忆起来,两种解释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所有的不愉快都已经成为过去,而那些磨练是我的宝贵财富。------------------------------------------当我还是个玩家和学生的时候,我觉得,能加入游戏公司,就算是非常不错了,理想达成。加入游戏公司数石头的时候,我又觉得,能正式加入策划部,大展宏图,就非常不错了。于是正式加入策划部后,我磨拳搽掌,准备大干一番。刚开始是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比如组队系统,聊天系统之类的案子,后来就开始做技能、战斗什么的了。和我一同加入策划部的还有小刘和小李,老板的策略就是这样,如果有一个职位空缺,那么一定会招两或多个人,让他互相掐架,最后优胜劣汰。正因为这样,公司内部内斗得不可开交。最典型的就是美术部,当时主美A是个海龟,擅长管理和工具,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技美术,画功也很好,完全胜任主美。但老板偏偏又要招来一个副主美B,主美B内心木讷,管理水平和技术不如A,但画功确实了得,是某国际大师的亲传弟子。他们两如果互相取长补短,密切配合,应该能有一番作为。但老板偏偏不明确他们之间的权责关系,摆明了让他们互相掐。于是他们互相掐了一年,期间所有美术都叫苦不迭,一张画A通过了B就不通过,反之亦然,小美术们的日子可想而知有多难过。但我们策划部却异常的和谐团结。我负责写任务,小刘负责写军团联盟,小李负责活动。小刘是个标准宅男,整体忙着构建自己的dnd世界,沉迷于万智牌,曾一掷千金存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几千块的万智牌。小李以前则是玻璃厂的小组长,还算混的不错,但喜欢游戏所以加入,算是其他行业转行来做游戏的典型。他人很外向,什么都吃得开。而我则是介于他们之中的,没有小刘那么内向,但也没有小李那么野。后来我们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现在想起来十分感慨。为什么我们策划内部异常团结呢?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老板。--------------------------------------多年以后再回忆起这个老板,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极有耐心,又和蔼可亲,对游戏也极有热情,对待我们也非常不错,公司福利待遇很好。而且他虽然喜欢骂人,但从来不会因为谁谁谁做得不好就开除谁,骂完了,第二天也不生气,继续和你笑呵呵的讨论游戏。就算把人撤职了,也不会降工资,过段时间会再次启用,这就是传统行业惯用的做法啦。总之我对这个老板印象是极好的,很难再碰到这么好的老板了,但当时确实被折磨得够。因为他唯一的问题在于他根本不懂游戏,他是一个投资高手,投了全国各地十几家公司。游戏行业就是这样,你投十家公司有九家血本无归,但剩下一家成功了,就足够你养活全部的十家公司,还赚得盆满钵满。而当时他已经有了十分成功的游戏,所以我们公司转不赚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不赚钱他也会养着,他也对游戏极其喜爱,极其热情,就当是他个人的实验作品了。当然我当时并不明白这些道理,那时候我还是小鲜肉呢。很难再找到一个例子,老板对游戏干预得如此彻底,以后都再也没有碰到过。于是那段时间,经常出现非常奇怪的画面:我们几个月薪2000的小策划,和资产几十亿的大老板,经常坐在一个办公室,直接开会,这放在现在,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老板似乎有个特点,就是他偏偏不爱找主字头的人,就爱找最底层的人,干最粗活的人,开会的时候,主策划反而被凉在一边,我们几个小策划轮流上阵发言。说起来,我真的感谢那段时间的经历,有了那段经历后,以后再见什么大老板,大人物,从来就没紧张过,经历了最难应付的老板之后,以后再遇到什么老板,都觉得可以轻松搞定,应付自如。-----------------------------------最开始策划分配工作的时候,我分配到负责任务系统,包括写任务系统,还要填各种具体的任务,写对白,填任务条件奖励什么的。一开始干得很愉快,我觉得大展宏图一番,呕心沥血,构建了庞大的世界观,丰富的剧情,曲折的任务过程。耗费了几个月的心血,每句对白都精心设计,每个道具都精心布置,每个任务npc都仔细揣摩,力求达到魔兽世界的任务设计水平。直到有一天,老大告诉我,第二天老板要来找我们开会,想要了解任务系统的最新进展,叫我准备一下。于是我准备了详实的材料。第二天开会,面对山一样的任务材料,只看了几秒钟,就不耐烦的问道:“你总共做了多少个任务?”我自信的回答:“374个”隔了几秒钟,老板说:“你这374个任务,我看还没有xx游戏一个任务好玩,你去看看xx游戏的除妖任务,多有意思。”我当时想给他解释,说您说的这个xx游戏的除妖任务,其实不是任务,是活动,和我现在做的这些东西是两码事。但他没有给我解释的机会,说:“你重新来,就照着xx游戏做,你听我的,这个游戏真的很好玩,你们要多学习呀!”于是,我知道,我几个月的心血白费了,一个气泡都不会留下。后来才知道,分配工作的时候我被小摆了一道,分配到了最烫手山芋的工作。这个老板特别看重任务,玩游戏的时候就是个喜欢到处跑任务做活动的,所以任务这个东西,特别难以完成。现在回忆起来,老板当时是对的,任务不好玩就是不好玩,管你付出的心血再多,不好玩,玩家也不会同情你。玩家就是需要简单好玩的东西,除除妖,挖挖宝,其乐融融,而不是需要哪些史诗级,狗屁不通的剧情。如果当时我有今天这样的能力,再加上这样敢作敢为,又有实力的老板,也许,我是说也许,能做出一些惊人的游戏来。但当时我还是个小鲜肉啊。---------------------------------------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遍遍写着那些注定要进废纸篓的东西,一遍遍设计那些注定要废掉的系统,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有一天,我觉得我真的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这样下去实现不了做游戏的梦想啊?梦想到底是什么,其实一直以来我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开始觉得只要进游戏公司就算是实现了,后来又觉得要进了策划组才算,再后来又觉得要游戏做出来,让玩家玩到才算,一遍遍写那些注定要废掉的东西可不是我的梦想。同期的学徒工,小刘,小李。我们三个关系很好,但我们性格不同,后来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我们的经历让我相信了性格决定命运。小李是典型的外向型性格,开朗积极,爱交朋友,缺点是做事毛躁,不求甚解。他干了两年后,直接跳槽去了国内超一流的游戏公司。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高考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差生班,本科志愿全部填的清华,北大,反正考不起本科,都是填着玩的,专科志愿才是他们要认真填的。结果突然有一天,差生班的某个小弟,突然收到了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没错,就是这样的奇迹。一个三流公司毫无建树,不起眼的小策划,突然有一天进了腾...某超一流的公司。这里我说一下我的“鱼塘理论”,在二三流公司的策划,想要跳槽进入一流公司,是非常难的,因为二三流公司就像是一个鱼塘。要进入一流公司,就必须拿出成绩,做出好的游戏作品来,别人才看得起你。而二三流公司就是鱼塘,里面各种坑货都有,刚开始你没经验的时候你坑别人,等你好不容易有点提升了,不坑人了,又是别人坑你了,反正都是互相坑来坑去。在这个鱼塘里面,能靠山寨换皮抄袭混口饭吃,已是不易,遑论做出好游戏?程序可以看代码,美术可以看画,而策划要证明自己,必须做出好的游戏。所以策划想要跳出鱼塘二三流公司鱼塘,进入一流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一个坎。小李从三流公司直接跳到超一流的公司,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其过程简直比《洛奇》还要励志。----------------------------------------------------这家公司的招聘邮箱,每天都要收到成千上万的简历,拆都来不及拆封,我当时也投过几次,无一例外的石沉大海。小李的第一招就是磨,不断的投,经常性的投,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那样。每次投的简历都不一样,每一份都认真写。恐怕当时写简历成了他的周记。这样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数以年记。终于有一天,这家公司的人意识到,这个人是认真的,把他的简历扔进废纸篓是打发不了他的。第二招就是农村包围城市。他充分发挥他的社交天赋,结交了相当多的这家公司的人,时间长了,他还没进这家公司,就成了这家公司里的名人,大家纷纷谈论他,谈论他的求职故事。第三招就是温情牌,他将自己屡战屡败的经历写成长文,发表于网上,据说在该公司内部广为流传,一个高管看了之后深受感动,全力促成此事,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我并不是说教大家就要去这么做,现在还要这么去做估计行不通了,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只要真的努力去做,是能够做到的。小李进了这家公司后,从此发展一帆风顺,后来在该公司完成了一个大项目,给自己镀了一层金,再后来离职自己开了公司。----------------------------------------------------再回过头来说小刘。和小李相比,小刘就是另一个极端,他踏实、本分、内向。他选择了继续留在这家公司,用时间向老板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充分发挥自己踏实、坚韧的优点,老板让改一百遍就改一百遍,让改一千遍就改一千遍。终于,很多年后,老板突然发现,这个任劳任怨的年轻人真的很不错,挺靠谱的。于是,他就成了了公司的高层,成为了鱼塘里的一条大鱼。后来他在这个全国房价最贵的城市买了房,结婚生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我看来,小李和小刘的经历都很有代表性,都是不错的出路。-----------------------------------------------------而我呢?论踏实,我比不上小刘,论激进,我比不上小李,没那个主观能动性精神力量。所以,论生活的幸福程度,我比不上小刘,一直以来都比较颠沛流离。论身价,我又比不上小李。但有一点我比他们强,那就是初心,我这人是比较有想法,有初心的,所以我忍受不了老板一次次的作贱我的心血,做不到小刘那样坚韧。我也做不到像小李那样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职场目标,总是怀着要做好游戏的不切实际的梦想。十年过后,我生活不如小刘,身价不如小李,但我可以说,当年的几个学徒工当中,这十年我做过的游戏是最多的,做游戏的能力是最强的。因为我保持了做游戏的初心,我不像小刘那样容易妥协,也不像小李那样极端追求金钱、职务和身价。在小李去了一流公司的一年过后,我也把握住了一次机会,去了一流公司。说实话,小李当年的经历给我的启发很大,我也是效仿之,认真把握这次机会,才成功。去了一流公司之后才发现,我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而已,但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哈哈哈哈哈。----------------------------------------------------连载完----------------------------------------------------连载再开,第二部,黑暗森林“把海水弄干了的鱼不在,从一个黑暗森林到另一个黑暗森林。”---------------《三体》这一部分有点黑暗,慎阅,不过我相信黑暗的过程总是为了光明的结局作铺垫的。在小李去了一流大公司的一年后,我也抓住了一个机会。那段时间,我换了两个公司,最后一次是做休闲游戏和街机体感游戏。这种游戏的开发周期很短,所以一年内,我迅速刷新着自己的“完成游戏数”成就,刷多了就麻木了,以前是几年做不了一个游戏,那时是一年做几个,做多了,就觉得老刷这些低端副本也不是个事。还是大型游戏比较有成就,正要想考虑换个地儿的时候,公司先一步把我们全部裁员了。到底是因为没钱了?还是兔死狗烹?总之,这是一个永远的谜。当时也没工夫想这些,就赶紧找工作呗,找了很久还是没有着落,一直很急躁。直到有一天,偶然发现一个一流大公司的招聘信息。当时的我,没啥资历,干过的都是二三流鱼塘公司,也自认为能力不强,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项目,投一流公司多半没有回应,后来也就懒得投了,免得一次次让自己失望。但那天我也不知哪根筋不对,居然鼓起了勇气把简历投了过去。没想到很快收到了回复,寄来一份题目让我作答。题目是王大姐的考新手策划的老三样:“你喜欢什么游戏,为什么喜欢?列举它的优缺点,缺点如何改进?说说你的游戏史”之类。如果一个工作了三年的策划,应聘的是资深系统策划,却收到这样的题目,那么不啻是侮辱。也许是邮箱的自动回复AI搞错了,也许是一种拒绝的方式。我亲眼见过一个熟手策划,在收到这样的题目后大发雷霆,直骂欺人太甚。但当时我灵光一现,何不结合我工作三年以来的体会,用自己的独到眼光来答这份新手问卷呢?也许能有不同的见解。当时不也有很多大作家写高考作文写着玩吗,一样有写得极好的。反正当时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也很无聊,于是我花了三天的时间,仔细琢磨规划,答了这张新手问卷,洋洋洒洒几千字。没想到这张答卷得到了这家公司几个高层的赏识,很快就接到电话,叫我立刻去面试。这家公司并非在本地,要去到很远的地方,来回机票酒店是很大一笔开销。而且他们并未给我任何承诺,也没说要报销旅费。去还是不去呢?我犹豫了五分钟,决定立刻动身。一来刚领了n+1,机票钱还是花得起,二来觉得机会不可错过,万一失败也就当旅游了,出来工作几年了,还从来没有旅游放松过。就这样,我也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一流大公司。在当时,策划要想从二三流公司跳到一流公司,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在二三流公司,你很难做出好的产品来证明自己,二三流公司的工作经历也不被一流公司认可。程序还可以看代码,论实力,美术还可以看作品,策划是真的很难。但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万一碰到大公司急缺某个人手,而你又正好很对他们的胃口,还是有可能的。-------------------------刚进这家公司的时候,每天做梦都是笑的,感觉终于时来运转了,可以大干一场了。这种快乐的心情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就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黑暗历程,在我短暂的人生中,这段一年绝对是黑历史。刚开始的时候,发现大公司还是和想象中的稍有不同。在那之前,我简单粗暴的将国内的所有游戏公司分为超一流,一流,二三流。超一流:在我心里,超一流只有x易和x讯。一流:大多数玩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也包括规模不大但有相当开发实力和影响力的公司,比如x山。二流公司:能够做出项目的公司。三流公司:计算着投资度日,挣扎在泥泞之中的公司。这种分法其实是相当失礼的,首先,不同的一流公司之间,在文化、环境、工作方法上,可能是天差地别。其次,就算是同一家公司,由于公司比较大,可能不同的岗位会截然不同。比如某些公司擅长开发,运营就很烂,或者相反。再者,在总部和分布,甚至在不同的楼层,可能设施、福利都截然不同。和在小公司相比,细微的差异还是有的。比如一开始经历了一个非常煞有介事的入职培训,给我们详细介绍公司的历史和现状。公司的内部系统很完善,所有的事务都在内部系统解决,不再需要请假条了。还有一点就是公开抱怨的人几乎没有,大公司的人普遍对自己的公司认同感和归属感比较强,没人会抱怨自己的家。但除此之外,和二三流公司相比,真的也没感觉有多大的区别,这让我有些泄气,本来期待着全新的体验,没想到感觉其实也差不多。那个时候我就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大公司就必须靠文化。因为每天你工作上接触到的人,其实也就那么多。工作的地方也就那么大,其他地方你不会天天没事去闲逛的,没那个功夫。每天的活动范围和小公司没什么区别。其他项目组或者其他部门,对于我们来说,就和其他公司一样遥远。这个时候,唯一能能把大家栓在一起的,就是文化了。------------------------干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太对头。怎么个不对头呢?说不清楚,比如我明显感觉某几个人老挑我工作中的刺,但又说不上,好像似乎他每次也有道理,他也不像是个爱欺负人的人,而且也找不到动机,他整我似乎对他也没什么直接的好处,总之,就是说不清楚。那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阅读空气',在大公司混,一定要有阅读空气的能力。为什么呢?后来我分析,首先,是因为大公司的离开成本很高。小公司离开成本比较低,干得不爽可以换东家,不需要花精力去阅读空气。大公司离开成本非常高,都是很不容易进去的,谁也不会轻易离开,要在大公司生存,阅读空气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阅读空气的能力。后来,工作被挑刺的情况越演越烈,以至于到了完全干不下去的地步。每次策划开会讨论文档,我的文档要被喷得体无完肤。首先,挑的是格式,格式稍有不对,该用9号字的地方用了8号字,该空两格的地方没空格,该换行的时候没有换行,该用方块的时候用了圆圈,该用圆圈的时候用了方块,立刻就会招来一通骂。然后修改。然后是挑内容,简单了说你肤浅不好玩,复杂了说你太难玩不懂,照魔兽世界做说你应该抄传奇,照传奇做说你应该抄魔兽世界,总之就是会被各种鸡蛋里挑骨头,一篇文档改十遍八遍通不过。好不容易通过了,总能找到一个标点不对或者一个段落对齐不对,然后重写,下周再讨论。终于改完,等到下周开会了,这帮人又好像故意集体失忆了,明明上周大家一致通过说抄传奇,这周又变成抄魔兽世界了,得,再改吧。更可恶的是,这帮人喷人是有分工的,且配合默契,亲密无间。首先,必然会有一个,先把水搞浑,专门东扯西拉,歪你的楼,让你觉得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总之就是让你自己的一整套理论说不下去。然后,必然会有2,3个人跳出来,各抒己见,提出各种看法,偏偏他们的意见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不能融合在一起,如果听他们的,这个系统就会成为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对他们的意见稍有表示反对,那么必然会有一个组织者G跳出来,开始总结性发言,礼貌的,温和的,给我扣上一定不听意见的大帽子。然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们是一个团队呀,团队呀,团队呀,团队呀,重要的事说三遍,你要听团队的意见啊。“最后,一定会再加上一两个妹子,楚楚可怜状,说:”是啊,我们是团队嘛~~“团队是什么?在这里,团队成了他们肆意欺辱人的工具。卑鄙者的通行证,骄傲者的墓志铭。去他的团队!谁和你们是团队!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但写到这里,情绪还是有些失控,这也是我迟迟不写第二章的原因,真的有点黑暗,小朋友们看了不太好,会对游戏业失去信心。不过我还是想说,可能我的情况是极端个例,游戏业绝大多数人是很好的。某个策划可能会坑,某个美术画得不好,但他们真的是想做好的,坑你是因为他力不从心,不是他想要作恶。但组织者G是在作恶,作恶的对象不仅仅包括我,也包括那些懵懂不知,被他当做枪使的人。多年过去了,对于所有坑过我的人,我都释怀了,所有我曾经坑过的人,我都对他当初对我的包容心怀感激。作恶的人,我不会原谅,我会永远记得,我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恶人,他让我得到的教训很多。==============================那段时间,持续大概有半年,每一个星期,每一天,我都是这么度过的,白天挨骂,晚上改文档,天天如此。一篇文档改几十遍,耽误了进度,要填的数值,要写的脚本,都只能自己加班加点弄。到了系统测试的时候,工作完不成,月末平级都很惨,几乎每个月都游走于降薪辞退的边缘。那个时候好几次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了,甚至连回老家的机票都看好了。是最后一点点想要做游戏的心,让我坚持了下来。从那以后,我练就了一身铜豌豆神功,砸不烂,压不扁,煮不熟,蒸不透。任何的职场倾轧、排挤,我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了。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以为我哪里做得不好,之前写文档太不注重格式了?还是真的能力有问题?但很快我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其他人的文档,没人去挑什么格式。而且有组织的挑我刺的人,其实也就那么5,6个人,其他人都是抱着同情但中立的立场。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对我的支持,因为实在是忌惮他们,甚至连主策划也只能是私底下安慰我。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这帮人天天和我斗,照说他们也很累,到底他们图个啥?拜托,我当时只是一个小策划啊。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其中的缘由和来龙去脉。涉及到很复杂的人事政治关系,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负面的东西一笔带过。不懂的自己去看《潜伏》,里面好多人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件什么事情导致自己该死,里面最搞笑的就是那个逃到国统区的大地主,只是因为和王翠平打了一声招呼,就被余则成和李涯两路人马千里追杀,看这一段的时候我是掉泪的。后面我只说我是如何破解开这个局面的。-------------------------有朋友问,为什么我不细说了。这里解释一下,因为大公司的政治是非常复杂的,几个小角色搞不起风浪,小角色背后都有大人物,大人物背后还有更大的人物,其中有很多人是我现在也得罪不起的,其中还有很多人后来成为了我的朋友。很多事情,经历过的人自然一点即通,不需要说太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哪家大公司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后面加入的另一家大公司也有。总会有当炮弹的人的。只不过组织者G这个人干得特别极端,特别彻底,特别典型,是我见过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不过这些事情都不是重点,没必要去关注事情发生的原因,该发生的总会发生,重要的是,我是如何解决它的。-------------------------我的第一步,就是尽量去和他们沟通。我以为我真的做错了什么而导致一直被他们打压,所以我选择和他们沟通,搞好关系。即使是很久很久以后,后来和他们彻底决裂后,我也一直没有放弃沟通的努力。但显然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这种残酷的政治斗争,如果沟通就解决了,那根本就不是问题,我也不会在这里说什么了。我的所有努力,都像重拳打在棉花墙上一样。每次想去找G讨论问题,他都像模像样的故意大声回答:“我们之间没什么问题啊?我对你没有个人成见。”搞得好像我倒成了个找事的人似地。然后他会继续把我往死里整,各种给我的工作使绊子,他是场景组的组长,手里面还是掌握了不少内容,系统如何设计,场景方面就故意不兼容。比如我需要地图上种一个boss刷新点,他就故意不做,但他不会轻易给人不讲道理的把柄,他会吧我的整个怪物刷新系统猛喷一番,他的小弟们也会带头参与喷,然后他会一脸无辜的说:“没有确定的东西我不能轻易弄啊,万一你要改我怎么办?”总之就是这样,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不给我使点绊子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渐渐地,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根本就不是沟通的问题,明摆着就是要我干不下去了滚蛋。当时,就当我郁闷到极点,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当时所面临的一切,所有的这些欺辱和打压,其实都是我所坚持的初心的一部分。如果坚持初心,坚持自己的一份追求,不会遇到任何困难的话,那初心也不是一个需要去坚持的东西。当时我想要他们停止这种欺辱,其实很简单,放弃我的坚持就可以了。他们想做成什么就做成什么,游戏做好还是做烂我不管,总之我不能有想法,不能有自己的坚持,只要随波逐流,和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他们就会放过我。G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他能力非常平庸,但以前在事业单位呆过很多年,深谙平庸之道。这样的人,最看不惯的就是有想法,有追求的人,他们绝不会容忍一个有想法的人在他们身边,人们拿他们互相比较,他们的平庸就一览无余了。如果当初我妥协了,那么,我就会逐渐的,变成G这样的人,随波逐流,平庸下去,然后看到其他有想法的人,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打压他。我会这样吗?答案是:绝不!想清楚了之后,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和G斗到底!春风吹,战鼓擂,职场斗争谁怕谁?-----------------------------------当我思想上放弃一切的幻想,决定和G对抗到底后,我就开始寻求支持者。我并不是说要联合其他人来和G搞对抗,搞对立,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搞对立完全是螳臂当车,找死。我只是希望能有一些公正客观的人,对我的工作能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如果确实是我设计得不好,那改就是了。因为对我自己的设计能力,我是有信心的。我有信心和他们去讲,去辩论,我害怕的就是他们这种把水搞浑,以势压人的做法,所以我迫切需要一些客观公正的旁观者。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实要找到一两个公正的旁观者,也是非常难的,一般人如果能做到沉默,那我就很感激了。那时策划大概有15个人,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有激情,但缺乏经验,也缺乏阅历。G的小团体中,核心成员往往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大都入行不久,有的是激情和精力。一个人光有激情,但如果缺乏独立思考,那么激情就很容易被人利用。G是混了几年事业单位的,深谙此道,就拉拢了这样的人,成为他打压我的急先锋。这样的人是我最头痛的,道理讲不清,又天不怕地不怕。有朋友在评论里问,你为什么不发次火试试?其实发火根本没用,每次整我,G都是不出面的,或只作最后总结性发言,发火也没办法发到他头上。整我的排头兵都是这帮人,和他们发火也没什么用,他们有的是精力,又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而且他们也自认为是在做正确的事情,要把我这样的“败类”清除出公司。他们最热情,最有精力,最宝贵的时光,浪费在了这样的无聊事上。就算我真的是败类,他们花费了那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清除了我这个败类,对他们自己又有何提升呢?这样的人,其实最后的结局往往都很凄惨,激情耗完,又没有得到提升,最后黯然离场。所以我给后辈朋友们的建议就是,一个人的激情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是消耗品。一定要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就努力做事,提升自己,就行了。不要被无聊的事情消耗了激情。这也是我非常痛恨G的原因,我觉得无论我们怎样互相看不惯,那么pk就是。干嘛要拉上一大帮无关的人,把他们当炮弹来对付我?其实这对我除了造成一些麻烦和无奈之外,造成不了实质性的伤害,但却耽误了别人的前程,把别人引向了歪路。拿佛教的话来说,这就是害人法身慧命,比杀了他的肉身还要罪重。--------------------------------第二类:有一定阅历的,但缺乏能力和激情的人。这类人在初期往往选择了沉默,不参与对我的攻击。但当时G势力很大,大有逼迫大家站队的意思,所以这类人也往往成为了他的打压对象。见识过小团体的人都知道,当一个小团体已经形成了规模和凝聚力,它就极具能量。新来的人一看,我被这么多人联合起来喷,无论喷的内容如何,一顶“不合群”的帽子我是跑不掉的。我什么也没干,就会对他形成不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小团体想要吸收他们,获得他们的支持是非常容易的。支持G的成本太小,支持我的成本太高。所以G的小团体其实最核心的成员只有3,4人,但我却极端孤立,很多人一句话都不敢和我说,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就像瘟神一样。至于这类人后来怎么样了,我没有继续关注,其实每个地方都会有这样的人,没什么存在感,但他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幸福,对于他们来说这就足够了,什么发展前途,什么要做牛逼游戏,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所以他们的将来对我来说也意义不大。好在后面陆陆续续有人加入,大公司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大,后面加入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这就是第三类:有阅历,有能力,又有激情和追求的人。这样的人,每一个都很有故事,每一个的事说出来都很传奇,我挑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说:L:L是比较早先加入团队的,他为人很不错,很擅长交朋友。他倒霉之处就在于G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他一开始没搞清楚情况,和我玩了几把dota,显得和我很熟的样子,就遭到了G的无情打压,以至于一开始大家还误会他也和我一样是个不善交际的人。此君后来和我开玩笑说,早知道我是这么个灾星,就不和我玩了。其实此君恰恰长于交际,后来离职拉投资做起了自己的事业,搞得风生水起。X:热爱游戏,标准富二代,要什么有什么。早年因为对游戏的一片赤诚之心,跑去日本和小岛秀夫做过一年同事。和大多数做游戏的屌丝不同,他是一个先天条件非常好的人,但并没有富家子弟的种种缺点,为人很不错,我们也很合得来。这样的人,G的小团体拿他根本没办法,他和我成为朋友后,我感觉我的压力骤然小了很多,终于有一个不怕G的人了。后来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公司的名字如果我说出来肯定很多朋友都听过。M:M是游戏策划中标准的学霸,我见过的最有能力的人,除了个人生活稍微有点邋遢外,几乎没有任何缺点,情商,智商,激情,什么都不缺。他在国企呆过三年,办公司政治难不倒他,偏偏又没有被国企磨灭激情,这点尤其难能可贵。后来他去了知名手游公司,做出了知名游戏,算是实现了理想的人。就在我快要被G打压得混不下去的时候,M抛过来橄榄枝,和我结成了同盟。------------------------------------M主动找到了我,约我一起吃饭,好好聊一聊,我,S,还有策划内斗的事情。我们选了一家烤肉馆,M狼吞虎咽的吃着,我当时的印象是,不得不说他的吃相实在难看至极,可能他从小收受的行为举止和礼仪方面的教育较少,舍此之外,他机会是一个要才华有才华,要天分有天分,要努力有努力,要情商有情商的完人。吃完我们聊起了策划内斗的事,其实根本谈不上斗,那个时候我没有还手的余地,唯一的悬念就是滚蛋之前我还能坚持多久而已。我那段时间长期处于郁闷之中,于是我向M大吐苦水。M则告诉我,我的做法站在游戏设计的方面来说是对的,但站在其他立场上来说则也不是全对。俗话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尤其是在北方的公司,也许比南方的公司更看重职场政治,再加上公司的老大本来就是一个传统事业单位出身的人。我的确有些太高调了,就成了出头鸟。多年过去了,如果现在有朋友问我对这些事有没有新的看法,那我的回答是,我当时没有错,非要说我错了什么,那就是在所有人都是傻子或者在装傻的时候,我做了正确的事,毫不客气的指出了他们错误的做法,于是就成了出头鸟。不会做人,是S用来攻击我的惯用理由,那S心中的”会做人“是如何呢?双重标准?小团体?他们有设计上的错误不能指出?不能听他们不喜欢的人的意见?如果这就是会做人的话,那我觉得我从头到尾都不需要这些东西。我现在的体会是:游戏行业就是十分看重做事的行业。因为别人做人不太好而排挤有能力的同事,这样的人终究会被行业淘汰,因为别人做人不好而不用有能力的人,这样的老板,这样的领导也终究会淘汰。这个过程也许非常漫长,但一定是这个趋势。也许一个老板,能多次拉到投资,一次失败了两次,十次,甚至一百次,但他最终要是要靠有能力的人做出游戏来赚钱,否则他终究有一天会沉沦下去。也许一个人,能考混职场或者人际关系,到达一定的位置,靠不断的忽悠跳槽能一时混得非常不错,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双手做出赚钱的游戏来,否则终究有一天会被人识破他其实只是个废物。后面很多年,很多人的结局和现状印证了我的这个看法。我那天和M聊到很晚,最后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一起努力,紧密配合,把这个项目做好。他一定不会加入小团体对我无端打压,我也要全力配合他的工作。我问,那S怎么办,我根本拿他没办法。M说:”你知道三国里面我最佩服的人是谁吗?猜猜看?”我说:“诸葛亮?”M说:”不是,给点提示,是曹操阵营的。“我说:”那是郭嘉?“M说:”不是,是荀彧。荀彧其实才华不是顶尖的,但他有一个特质很好,那就是做事,就埋头做事,一辈子努力做事,其他什么也不管。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你就学荀彧,就做事,就对了,其他的,什么也不要管。“于是我听从了M的建议。----------------------------------------------从那天开始,我就每天埋头做事,其他的我充耳不闻。渐渐的,我发现了几个事实:1、其实S看似拉拢了相当一波小弟,但他根本没什么实权,对有实权的大人物,他其实也根本没用什么影响力。总之他能对我造成的所有伤害大都是心理上的,或者让不明就里的人认为我”不会做人“而已。只要我当个滚刀肉,把他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满口哼哈作答,然后不会理会,他就根本没用办法拿我怎么样,总之,扣我工资,开除我,这些事他是绝对办不到的。2、S那帮小团体的人,其实能力相当有限。我们项目当时用了很复杂的引擎,数据库的关系,表格的填法什么的也都很复杂。每次开会S都侃侃而谈,讲得似模似样的,但其实深究进去,我发现他对引擎和数据库一些底层的东西根本就是一窍不通,他本身也没有要去关心和深入了解这些东西的欲望。我们几个真正掌握了这些底层的东西,想要做事的人,要绕开S轻而易举,他根本插不了手。S的小团体里的人其实也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小团体看似声势大,其实根本没用掌握核心的东西。这也难怪,他们的所有精力,都花在去想怎么搞内斗去了。3、公司里面明事理的聪明人比我想象的多,其实很多人都比较支持我,看不惯S,只不过不想直接冲突选择了沉默。这也是一条很宝贵的体会。最开始,我以为我吃的那些亏都是哑巴亏,受的那些委屈都是哑巴吃黄连,做的那些事都没人看见没人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S大概也觉得只要他表面功夫做好了,别人就看不清他的本质,其实这也错了。聪明人一定会比你想象的多,明眼人一定会比你想象的多,人在做,天在看。---------------------------------------那段时间,大概持续了半年左右,我听从M的建议,每天埋头苦干,感觉每天都很充实。而S的话我就完全当滚刀肉,根本就不理他,渐渐的我发现他其实想象力也很有限,喷来喷去也就是那些套路,渐渐的连他自己都烦了。这半年我做了很多事,构建了游戏很多系统和数值,自身进步很大,而S每天喷这个喷那个,半年了还是在种怪,然后他最大的”成果“就是把L排挤走了。从后面的发展来看,L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但他在S手底下一直灰头土脸,郁郁不得志。走的时候也是灰溜溜的,很多人觉得他不太行。如果我在最困难的时候离开,大家一定也会如此看待我吧,历史就是这样。L现在和我是很好的朋友,我必须对朋友坦白,我当时想要和L结交,有一定的私心,想要有几个朋友和支持者,分担一下压力。但我实在没想到就和他玩了几把dota,就让他招致疯狂的打压,以至于后来L完全是被S逼向我这一边的。L被逼走对S的打击是很大的,无论如何,排挤自己的下属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公司里面聪明人和明眼人会比你想象的多,大家都看着呢。S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自毁长城,让大家都看清了跟他混其实根本没前途。从那以后,S就逐渐式微,逐渐被边缘化。后来公司经历了大的调整,一些人裁员,一些人加薪,从那以后,S的小团体就彻底被瓦解了。我,S,还有一批想要做事的人就掌握了策划的所有能量。花在办公室政治方面的篇幅有点多了,但其实我并不是很想着重讲职场。但职场政治是绕不开的一块,对于还在烦恼中的同学们,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智商和情商都足够高,那最好是做M那样的人,能引导他人,引导整个环境想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做不到,至少做成我这样,埋头做事,努力提升,终有一天会出头。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做到L那样,换个地方,找到自己的价值,也不错。千万不要做S那样的人,他能排挤走九个人,但第十个坚持下来,成长了,就会成为他的大敌。而且别人在他的打压下成长了,他却废了。更不要做S手下小团体里面那些枪子炮弹,炮灰而已,实在没什么好说的。------------------------------------------障碍扫清之后,我以为这是结束,其实这才是开始。我可以先说结局,结局是不太好。为此我自责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认为我作为事实上的主系统设计和数值设计,我是难辞其咎的。很多朋友都一直安慰我,说虽然这个游戏大部分的系统都是我做的,大部分的表都是我填的,但其实游戏的整体方向上我是没有决策权的,而且其他人问题也都很多,也都是致命的问题。这些安慰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那个时候其实我是有一定的决策权的,如果我现在回到那时候的话,肯定能做得更好一些,也许结局就不太一样,但遗憾的是那个时候我并没有跳出自己的框框,没有跳过自己的界限。现在借着这个机会,我试着梳理一下这个项目成败的因果,给同行朋友们留下一些参考的经验。-------------------------------------------------连载再开,最后一部,争取近期把坑给填了。第三部 十字路口尽管不舍,但该来的一天总会到来。在我进入这家大公司第四个年头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和朋友们不可避免的要道别了。其实项目算不上失败,玩家非常认可,业内的评价也很高,但是,时代不同了。在这个项目立项的年代,大概是北京奥运会那会儿。在那个年代,虽然技术落后,资源匮乏,但要做出一款成功的游戏并不太复杂——好玩就行了。那个时候什么aup值,流量,月流水,付费率之类的词都很少听说,甚至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立项的时候,大家想得很少,就是要做出一款足够,足够牛逼的游戏出来。事实上,我们做到了,但时代不同了。四年后项目上线的时候,据说推广成本已经飙升到了一百多一个玩家,也就是说,要拉进来一个有效的玩家,需要差不多一百块的成本。即是说,如果不能从这个玩家身上捞回100元,那游戏就是死路一条,服务器开一天亏一天。因为这个项目没有搞好,我又是主要的系统设计者,一度非常自责,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为止都还害怕做项目开发时间跨度超过一年的游戏。我到底是哪里没做好呢?我认为,做项目,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时代赛跑。能超越时代的,吃肉。跟上时代的,喝汤。而跟不上时代的,就是那95%的垫脚石。什么叫超越时代?当别人都在买账号才能玩的时候,你注册就可以试玩到8级,这就是超越时代;当别人都在时长收费的时候,你能道具收费,这也是超越时代;当别人都在为网站浏览量太多维护费太高发愁的时候,你能引入页游将流量变现,这也是超越时代。遗憾的是,在做这个项目的几年当中,我并没有悟出这一点,等到我悟出这一点的时候,为时已晚。---------------------------------------------无论怎样,生活还是要过下去,好在公司比较厚道,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补偿,我们可以安心找工作。而且如果找不到,公司也承诺绝对不会赶我们走,养我们这帮人也不是养不起,只不过不太可能做新的大项目了。最后那段时光是比较美好的,大家每天上班就一起打打dota,聊聊各自的去向,每天都有人离开,每天都有欢送会。那个时候正好是页游中兴,手游还没有崭露头角,端游已经式微。到底何去何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那个时候,要找端游的工作,已经很困难了,全国已经没剩几家公司还在做端游了。像我们这种系统策划还好,最惨的是3d模型和3d动作,那个时候手机性能还不高,3d手游非常少,端游又式微,他们的一身技术都没了用武之地。端游的式微在于过高的成本,无论对于公司来说还是个人来说。一个游戏要做好几年,还不一定能成。这对人身心的消耗是巨大的,很多人累了,表示不想再做端游,还有的人患上了美尼尔综合征,身体上也耗不起了。但当时我们这帮做端游的人,对做页游的还是有一定的鄙视链的。我们的老大便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端游至上论的支持者,长期给我们灌输端游优越论,我们多少还是有些受影响。老大是技术大牛,开发引擎的,一旦做页游或者手游,他的很多技术就成了屠龙之技。我本来是一个全类型游戏理论的支持者,我认为只要是游戏,什么都好。但那几年页游实在是不争气,太多的低俗营销、虚假广告,烦不甚烦的强制弹窗,拉低了整个页游的形象,让我们觉得页游是一个不可持续的行业,并不是未来的长远发展发型。而那个时候要去做手游,也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当时手游有了一定的市场,一款好的单机游戏能赚个100w就不错,我叫MT这样的领军产品还没有出来。未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我们面临一个十字路口。-------------------------------------------------------------------2016分割线不管怎么样,还是先投简历再说。刚开始还有所选择性,但连续几次石沉大海之后,人也变得着急起来,就开始广撒网了。首先去面了一些页游公司,这类公司回复最快,所以最先去,去的时候心态反正也是去面试看看,我是不打算真的做页游的,除非条件非常非常好。面试之后,才发现,页游公司和端游公司理念相差非常大,很多名词我当时都是第一次听说,比如什么gs,就是那种专门陪大R玩的客服,说好听点是特服,说难听点就是托。现在看来这太正常了,但当时我还是觉得这些东西挺颠覆的。还有很多刷新了三观的观念,比如有个人问我:你觉得《神仙道》是什么类型的游戏?我回答:rpg啊?他说:你错了,《神仙道》其实是个建设类的SLG游戏,RPG其实只是它的包装而已。你想想看,装备升级这些,其实和建筑升级没有本质不同,最后大家pk,其实就是比数值,模式和SLG是一样的。页游上最开始火的就是建设类SLG,现在rpg只不过换了个皮而已。我一愣,把SLG数值套成rpg,这都行啊,做页游的也不可小觑啊。去这些公司面试,我都聊了很久很久,其中有一家,四个制作人轮番上阵,聊了四个小时,说得口干舌燥,还有些公司聊得非常愉快,相见恨晚的感觉。但都无一例外的没有了下文。我那个时候相当的高不成低不就,端游公司那段时间在集体猥琐,一个萝卜一个坑,要去当空降兵,我还没那水平,要去打杂,或者随便做做页游手游,我又不愿意。所以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就在我开始急躁的时候,猎头告诉我,北京的A、B两大巨头都通知我去面试了。先说A,去A面试那段经历终身难忘。到达地点之后,告知先在一楼大厅填一份个人信息表,包括呆过什么公司,上司是谁之类。这很正常,于是开始填。还有一个问题比较印象深,就问:'你做游戏策划有什么原则吗?'。我看了一愣,做游戏又有什么原则?娱乐大众,有趣好玩,给公司赚钱,这难道不是原则吗?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不知如何作答,胡乱写了一些套话。填的时候,看来来面试的人那个人来人往啊,熙熙攘攘的,比菜市场还热闹,写字的地方都不够,当时心里就有不好的预感,因为这预示着公司内部有很大的变动。写了个人资料之后,交上去等了很久,来了一个人,叫我可以去面试了,不过不是在大楼本部,而是出大门后走旁边的铁楼梯,来到一个比较偏的地方,一个页游工作室。也没有去会议室,聊的地点就在工作室内的一个沙发上,估计是他们休息用的。首先过来的是一个老者,大约五十岁左右,他首先就抓住”你做策划有什么原则“这个问题问我,我瞬间就感觉我做的所有准备都白准备了。直到今天,我还是不明白这个问题到底有何意图,为什么要这么问?他们期望的答案是什么?他们是想通过这个问题了解什么?希望明白的网友能帮我解答一下。我的回答让他很不满意,他叹气道: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唉,真是,你做了这么多年策划,居然都没一点儿原则!我满脑子黑线。他摆摆手,示意制作人道:你来和他聊聊吧。这个神秘老者就成了我此生中一个永远的迷。他到底是什么来头?到底想要什么原则?这些都没办法知晓了。----------------------------------------很多朋友回复要求把坑填了,所以连载再开------------然后过来一个穿着很随意的制作人,穿着拖鞋。也没有什么单独的会议室,就把我叫到旁边的沙发上坐着谈。还没开始,这哥们就把鞋脱了,光着脚丫子盘坐在沙发上。这个动作让我有点不愉快,感觉被轻浮的对待了,但我没有表露出来。然后就开始喷了,整个面试的过程就是他在喷我,喷了两个小时,拿着我的简历一条条的喷。我觉得很奇怪,觉得我不行别叫我来不久结了,我挤一个小时北京地铁就是为了来听你喷我两小时的?首先要喷的一个重点,就是我的第一个工作经历。反复的问各种细节,我一一作答,没有什么问题。然后这哥们不耐烦了,说:“我就明说吧,你的简历是假的吧?你根本没在这家公司干过吧?别以为我不知道!现在啊,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前几天还有一个人来面试,还冒充我呢!”我心中大奇,第一,这家公司的经历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就算要喷,也应该是喷我最近几年的工作啊;第二,这家公司算不上特别牛逼,我做的事情也算不上多高端,打杂而已,简历中我也并未夸大,有什么值得造假的呢?如果我要造假,那也得写个更牛逼的公司阿。于是我回答:“我简历是如实写的啊,何来假的一说?”他说:“还嘴硬!你看看,你写的在这家公司的顶头上司,是小O,没错吧?”我说:“是啊,如何?”他说:“还说没假!小O我可是认识的,我会去问他的,你可别想蒙混过关。”我说:“小O我还认识呢!你要问就问。”我也来劲了,面试不上没关系,说我造假不能忍。“嘿嘿”他目光闪过一丝狡黠,仿佛胜利了的样子,说:“你还说你没造假,你说说看,他最近做了什么?”我说:“我也有一年没和他联系了,不知道他怎么样,听说后来是去了x易”“他早就不在x易了,他现在做的页游,上个月排到全国前三了,你肯定是想冒名顶替,说在他手底下干过的吧?”我当时满脑子黑线,确实和小O有一年没联系了,没想到他混得那么好。然后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便一直喷我:“你看看小O,混得那么好,你呢?现在混成这样,你好意思吗?。。。。。。想来我们这儿工作,工资就不要要求那么高嘛!。。。。。。话说来我们这儿的,哪个是冲着工资来的,不就是想要来这儿给自己镀上一层金吗?然后可以出去拉投资,也就好拉了吗。既然是要来镀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5k就好了嘛!”我心想,屁,我才不是要来镀金的,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啊?这些都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忽悠讨论,谁如果求职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那一定是忽悠,工资虽然说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也是很重要的体现人价值的因素,不可能给你开工资,那他不会重视你,你没有回报,也不会重视他。从这个面试的经历,就可想而知这家超大公司光鲜的外表下有多混乱,于是我就完全不考虑这家了。然后是去B公司面试,AB两家公司是同城冤家。和A公司就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切都井井有条,面试的人也很有礼貌,问题也都很有水平。最后我们聊得开心,就说了一些题外的话。他问:你觉得我们这儿如何?我说,“印象非常好。首先,一楼大厅里面紧紧有条,没有乱七八糟来来往往面试的人,说明这里比较稳定。其次,同样的简历和职务,来这儿面试受到了很礼貌的对待,在A公司那边却被无礼刁难,也说明这里重视人才,重视人才的地方,肯定就不乏人才,这和A公司是鲜明的对比。第三,面试的题目设计很好,第一张答卷考逻辑和智力,第二轮由策划主管面试专业技能,第三轮由行政面试性格情商,非常规范合理,让我觉得这里专业性比较强。其实面试是双向考验,面试的题目最能反映出公司的水平。”然后我拿到了B公司的offer,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去,因为后来遇到了一个新的机会。今天先写到这里,看心情连载。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游戏体验改善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