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能否修学心中心法练打坐筋能抻拉开吗71

心中心法 - 光明佛教网
当前位置: >
发表时间:
(解释)  心中心法,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心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重新崛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既不是来自东密,也非来自藏密,而是我们汉地独有之传承,远在唐密中就有的。心中心法内容  心中心法有六个手印和一个,修法简便易学,既不用修加行与前行,更不须观相或观想,因为和一样从第起修,且有佛力加持,故易直下见性。密咒为佛、于中将自己的心化作的密语,如同发电报时所用的密码;手印则如文件加盖的印信,又如电视机上的天线。通过结印持咒,使学人与佛、菩萨之心灵沟通,打成一片,故加持力大,证道迅速。心中心的六个手印作用各不相同,依次修习可以净除学人业习,巩固入道之基,进而证体起用。  第一印为菩提心樱乃教学人立大志、发大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巩固之初心。如造百丈高楼,须先打好地基,基础如不牢固,楼要倒塌。学道如不立大志,不发大愿,势必知难而退,遇挫即止,绝不能百折不挠地奋斗到底,证成圣果。所以此印最为重要,在的一万六千余种手印中,以此印为诸印之王。  第二印为菩提心成就樱修习此印可以消除宿障,治疗诸病,为开慧之前奏。《佛》上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契持者,转业消障,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常持此契,得闻持不忘,於诸法要自然通达。从久远来所未持者,应心所作,皆悉契合。”修持此印者常会出现腹泻现象,盖得此印加持之力,将宿世污染、垢秽尽从大便排除之故。  第三印为正授菩提樱乃诸佛、菩萨发光加持学人,推之前进,迅速入定之要樱学人于修法期间,若遇事烦心乱,修持此印,即能迅速改观而深入禅定。如远方有亲朋好友生病,或有不如意的事,为其加修此印,亦能于修法后痊愈,或转好。  第四印为如来母樱是为开慧、成道与往生之要樱《佛心经》上说,修持此印者“诸佛长生,我亦长生;诸佛成道,我亦成道;诸佛度人,我亦度人;诸佛无碍,我亦无碍;诸佛,我亦化身;诸佛放光,我亦放光;诸佛寂定,我亦寂定;诸佛三昧 ,我亦三昧;诸佛,我亦说法;诸佛不食,我亦不食;乃至种种诸佛所作之事,皆悉能为能作。”所以当六印修完开始专修二、四印时,第二印只修一天,而第四印须修六天,可见此印之重要。很多同仁都是在修此印期间打开本来,得见真性的。  第五印为如来善集陀罗尼樱乃集合诸佛密咒之功德 、威力与妙用于一体之樱其力至大,其势飞猛,能降服魔障,破除外道邪法,而且能移山填海,消除翻种子等的烦恼。故修心中心法无入魔之虞,亦无受外道邪法困扰之患。  第六印为如来语樱若修持此印,所有诸佛所说之经与菩萨所造之论,均能一目了然,理解通达,无稍疑惑。持此印契并能召请诸佛、菩萨的加持,满足诸愿。当我们把贪、嗔、痴、慢、疑和各种欲望都化空了,依靠佛菩萨加持的力量,能迅速显发本具的。  心中心的修法是定慧双修之法。上座之时心念耳闻, 重在修定,慧在定中,是为以定养慧;下座之后历境练心,以慧照力觉破一切,是为以慧摄定。由定慧交资、而定慧、而定慧等持,故修持此法作用明显,见效奇快,数十座内打开本来者并不鲜见。  心中心系密法,未经灌顶不可公开传示,故不详言修法。有志者请觅师灌顶传授,依之修习,自有是处。心法心得心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只以积垢深重,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又不肯自信承当,故不得不假法,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同,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其他宗派者,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此以尤甚。上述之心中心密法,可谓方便快捷多矣,亦复要修千座,约须三年之久,方能亲见本来面目(此就最慢者言,根利速成者并不须坐满千座)。克实言之,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无事而走冤枉路。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一念回光见性者,修心中心法一千座见性者与参禅数十年见性者,其时间之快、慢、迟、速,曾不可以道里计。但多走冤枉路者亦不无补偿、值得之处。以冤枉路多走后,脚劲毕竟锻炼出来了。彼未走过冤枉路者,脚劲虚弱,一经上路――即对境遇缘时,即觉力有未逮!何以故?因上述三种人所悟之理虽无二样,但在力用上大有差别。一则以悟来甚易,未经习定磨练,心恒随境动摇,不能自主,故力量不足;一则久经打坐,习定功深,参究锤炼提撕观照,一旦开悟,故能洒脱自如,不为尘境所左右。古德所谓:“功不唐捐,法不浪施1雪窦云:“数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1即颂此也。心得  修心中心法约用三年的时间,仗佛力加持,可以开悟,虽较一念回光者多花了些时间,但比三十年勤禅者省去了十倍的辛劳,而且可以得到同样的力用和效果。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子孙,除了深自庆幸何来如此福德遇此大法,和深切感谢佛菩萨的慈悲恩德外,还有什么话可说哩!  复次,心中心法除了可以明心见性,即生成就外,还可以发愿求生西方。如不得力、圣境不能现前者,可假此法修习,以证三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有十足把握。此法虽名密法,实际是熔禅净于一炉的圆妙大法!有志者应探求修之! 阿弥陀佛!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佛之缘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工信部ICP备案号:粤ICP备号-7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机构       |    |    |    |    |    |  心中心法 (转贴)
查看 (800)
&心中心法系藏密红教之法,东密也有传承。昔诺那上师曾在上海授与袁希廉。惜以该法系密部中上乘无相密法,在西藏须修二三十年有相密后,方可传习,故未广传。大法几将湮没无闻。今该法得以广布,端赖大愚阿阇黎于庐山修般舟三昧,备受艰辛,深入禅定,感普贤菩萨现身灌顶传授,并告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密部内有《佛心经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乃该法之法本,可详为参阅。愚公得法,修习有成,深感佛法衰微,佛恩难报,不辞辛劳,下山广传。随后王公骧陆接法传授,受法弟子,几遍全国,法始大兴于世。该法简便快捷,学者咸称禅密,语似不当,义实相侔。其亦时节因缘到来,法当出兴宇内,以利广大有情乎!  心中心密法,以六印合一咒,三密加持,设不设坛场均可。修时,手结印,口持咒,不作观想,但返闻心持密咒无音之声,有如念佛观。持咒时作金刚持,但唇动口不出声,绵绵不断,以得佛力加持故,入定至为迅速。这样修持既不伤气,又不伤血,且系养身妙法。以出声即伤气,默念即伤血,今作金刚持,心念耳闻,意不外驰,一线连绵不绝,心澄志凝,气血调和,安然入定,精神朗健,躯体安康,明心见性之基础即建于斯矣!  此法每日修一座或二座均可,另有打七与九座之法。每座修二小时,手结印不散,口持咒不停,不可半途散印下座,否则不算,须从头修起。如根性相当,能连续修持,绝不中断,修满千座,决定可以明心见性。见性后,从体起用,磨练习气,即与禅宗合辙。如再藉大圆满妥噶修习之法勤苦修习,身化虹光,证成佛果,亦非难事!  以上心中心、大圆满等法,以系密法,未经灌顶不可公开传示,故不详言修法。有志者请觅师灌顶传授,依之修习,自有是处。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只以积垢深重,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又不肯自信承当,故不得不假法修行,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同,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其他宗派者,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此以净土宗尤甚。上述之心中心密法,可谓方便快捷多矣,亦复要修千座,约须三年之久,方能亲见本来面目(此就最慢者言,根利速成者并不须坐满千座)。克实言之,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无事而走冤枉路。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一念回光见性者,修心中心法一千座见性者与参禅数十年见性者,其时间之快、慢、迟、速,曾不可以道里计。但多走冤枉路者亦不无补偿、值得之处。以冤枉路多走后,脚劲毕竟锻炼出来了。彼未走过冤枉路者,脚劲虚弱,一经上路——即对境遇缘时,即觉力有未逮!何以故?因上述三种人所悟之理虽无二样,但在力用上大有差别。一则以悟来甚易,未经习定磨练,心恒随境动摇,不能自主,故力量不足;一则久经打坐,习定功深,参究锤炼提撕观照,一旦开悟,故能洒脱自如,不为尘境所左右。古德所谓:“功不唐捐,法不浪施!”雪窦云:“数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即颂此也。  修心中心法约用三年的时间,仗佛力加持,可以开悟,虽较一念回光者多花了些时间,但比三十年勤苦参禅者省去了十倍的辛劳,而且可以得到同样的力用和效果。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子孙,除了深自庆幸何来如此福德遇此大法,和深切感谢佛菩萨的慈悲恩德外,还有什么话可说哩!  复次,心中心法除了可以明心见性,即生成就外,还可以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念佛不得力、圣境不能现前者,可假此法修习,以证三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有十足把握。此法虽名密法,实际是熔禅净于一炉的圆妙大法!有志者应探求修之! &&&& 心中心法三祖元音老人 讲述
阿弥陀佛!因有同修需要问起修习心中心法一事,儒医对此不是很了解,故特地把元音老人的讲述给转载了过来,让同修们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于更好地学习而不是盲目修学。不妥之处望能及时指出。感恩!阿弥陀佛!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讲于杭州   心中心法看是密宗,但它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融三宗为一体的大法。不同其他有相密法,须从有相过渡到无相而后才能亲证本真,它是直下见性不须绕弯的,而且它和禅宗一样,都是从第八识下手修行的,所以它实质就是禅宗。  禅宗行人先要通教义,然后抱定一则话头精心参究,才能有个入处,否则盲修瞎炼,宛如无首苍蝇钻纸窗,无有出处。密宗也不例外,要修密法,先要通显教,所以密宗有九乘次第之分,这九乘次第就是通常说的外三乘、内三乘和密三乘。外三乘就是先学习罗汉、辟支佛与菩萨、佛等乘的教义。内三乘是进入实修的阶段,它分事业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现在把它分开来约略讲一下。  一、事业部。这是随和众生的愿望与要求为之修除病、息灾与增加收益的起用密法,也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引大众进入佛门的方便接引法。现在学佛修行的人大都为了治病、发财和得神通,真为明心见性、了生死的,百不得一,这真太可悲了。治病固无可非议,想发财未免太愚蠢,这在港台人和华侨尤甚,他们来学法,都想学财神法,以满足他们享乐的欲望。殊不知这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法尘都是空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任你使尽计谋,费尽心力,得到的所谓“乐受”都是梦、幻、泡、影,而无一丝一毫真实受用。临命终时,非但一点也带不走,生前所造的恶业倒紧跟着你,甩也甩不掉,而随它受恶报去。经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吾人于此岂可不深加警惕!  说到神通,真是没一个人不想要,但是这要妄想消尽,旧习除光后,由真如自性中自然挥发出来的才是不退转的真神通。若从法修来或依靠外物求来的,非但不是真神通,得不到真实受用,还要闯大祸,受恶报。所以在妄念未息,妄心未空时,千万不要妄求,以免莽莽荡荡遭殃而受恶报于未来。  二、生起次第。到这里才真正开始进入实修的途程。了生死,出苦海,密宗的修持法门很多,由浅入深,先修生起次第如:颇哇法,气脉明点等等,从观想入手,由无至有地生起气脉与明点等的作用。所谓明点即第八识,以之从会阴至梵穴,随呼吸升降,炼成后,临命终时,即能迁识往生净土。这些修成的都是有相功夫,还不能成道,再要进一步修圆满次第。  三、圆满次第。将观想修成的气脉、明点等有相东西化空,与法身相应,进入圆满次第,以资即生成佛。法身无相。它一法不立、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如电无相可见,一切作用都由它生起,离电灯不能亮,机器亦无由运转。法身亦如是,我们之所以能说、能听、能行、能动都是它的作用,离开它这肉体即如石板、木块,非但不能动弹,还要腐臭霉烂。我们现在修行,就是要亲证这无相的法身,才能不着于相而了生死,出轮回。进入圆满次第分三乘,就是密三乘:  第一、嘛哈约嘎,即大圆满相应。将观想修成的气脉等有相东西完全化空,以与法身相应。相应即是瑜伽,瑜伽者,“相应”也。  第二、阿努约嘎,即无上圆满相应,用界智为趣入门,进一步把种种显现都化为一实相。  第三、阿底约嘎,即无比圆满相应。合三乘为大密咒乘。  密三乘中以阿底约嘎为最高,亦称为无二大圆满。它的意义是一切染净诸法统统在现前离垢、明空、豁朗的本觉中完全具足。这就是从有化空,空亦不可得,复从空显有的层层入深的心中心法。  所以我们修的心中心法是无相可得,直下见性的大法,有缘得此法者,真是无上的大福报,若非前生广植善根,何能得此?!  心中心法既与禅相应,同时也和净土融为一体,因为它是以净土为归宿的。《佛心经》说:心中心法第四印,可以往生西方净土。而且也可以随愿往生其他净土。可见这部法真是妙到巅毫。末法众生要出生死轮回,舍此法外,恐怕别无可求了。  修此法所以能生净土者,因心即土,土即心。经云:“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万物生长靠大地,同样,世出世间一切法皆由心生。佛、菩萨、罗汉、辟支佛四圣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凡这十法界,以及山河大地、草木丛生和森罗万象莫不是我人真心所造成、所显现。讲到这一点,十法界全由我们的真心所造,大家还易理解,较易接受,但说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也由我们的法身所显现,大家就不易明白了。现在举一个较易知晓的简单例子来说明一下,比方造房子,先要让工程师设计图样,然后由工匠们依图建造,这设计图样的和建造房屋的不全是真心的妙用吗?离开真心,这肉体动弹不得,还能动脑筋、设计画图建造房屋吗?所以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是真心所作,本性所现。离开真心,一无所有。  西方净土也不例外,它是阿弥陀佛真性净心所感召的功德大果报。我们欲生净土,先要把心洗清净了,与净土相应,方能往生;否则心地秽垢,只能生在秽土,不能往生西方净土。净土宗的行人每天要念十万八千佛号,为的是用圣号把心中的积垢、污染洗净,为将来得生净土作准备。  我们修心中心法,每天结印持咒,也是在洗心革面,假佛、菩萨加持之力将历劫多生的颠倒、执着妄习除尽,以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当打开本来时,因心清净无染故,当下就是净土,不待命终往生,即已现生净土了。因生时既已与净土相应,死后往生净土当能如愿以偿。净土宗说的“花开见佛悟无生”,不是死后生到西方,坐在莲胎里,经多劫精修,等莲花开敷,参见阿弥陀佛,而后方悟本来无生无灭,而是说我们用功至妄念消灭时心花开敷,亲见与佛不二之真性也。我们能否往生净土,全视我们的心是否清净,不在修什么法上。有的人误解了净土宗的真义,以为只有念佛的人能生西方净土,不念佛不能生西。假如真是这样,佛的心量倒和我们这些执着凡夫一样狭窄了,这样狭隘的心量和分别取舍的劣行能成佛吗?在我们凡夫地,还要断分别取舍,广为群众谋福利,何况是已成道的佛、菩萨呢?所以这种邪见,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劣见,不足与论。  就密宗的经典说来,佛是兴无缘大慈的,不论你修什么法,学什么宗,即便不学佛的人,临终时,佛也是一视同仁,普为放光接引,往生净土,绝不是只接引学佛的人,其他都不屑一顾的。只不过不学佛的人,业障深重,不见佛接引,犹如生盲,不见天日,辜负了佛恩。甚或业障深重的人,畏佛光强烈,向黑暗处乱窜,反而投入地狱、饿鬼道中受苦去了。  所以欲生西方净土,除念佛外,诵经、持咒、做善事等等都和念佛一样,只要将心打扫清净了,发愿往生,决定能如愿以偿。相反,心不清净,恋着娑婆,虽多念佛,亦不能往生。因心有恋着,即如“抱桩摇橹”,虽用尽心力,因缆绳系在岸边的木桩上,船何能行动?往生即无望了。所以能否往生西方净土如上面所说,不在用什么方法,而在心是否清净与有否发愿。我们只要一心持咒,发愿往生,决定能如愿,正不须于打坐修法之外更修净土念佛法门也。心中心法是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大法。先师骧陆公说心中心法是以禅为体、密为用、净土为归的妙法,确是中肯的定论。  大愚师公太慈悲了,怕我们顾虑这一生修法不成功,又为我们开发往生兜率净土与弥勒佛结缘的慈氏咒,藉以保险,如不愿生兜率而愿往生西方的,还可加持“往生广咒”,往生西方净土,这咒本是净土宗的本门咒,《净土十要》中有述此咒功德与功力的专文。可惜净土宗的近代行人都不知道而遗忘了,这真太遗憾了。我们修心中心法既可一生亲证本性得大成就,又有双保险,临终往生净土,还有什么顾虑呢?我人能于兹末法时代遇此大法,再不好好用功,真是太可惜,太辜负佛恩与自己了。  我们学佛,根器有五种不同,这是过去世所植善根的深广度不同而有此差别,不是佛、菩萨或其他人安排决定的:一、人天乘,世间很多善心的人,以为只要做好事,扶危济困,帮人家忙,不害别人就一生事毕,不需要学佛,更毋须修法,这种善人于社会确是有益,但只能因行善而得福报,感人天小果,不能超越轮回。二、罗汉乘,这比前一种人有智慧,知行善虽有福报,但福享完后,依然要落轮回受苦,要真消除生死的痛苦,非出六道轮回不可,因而发心学佛、修法,但他们只顾自了,不愿救度他人,只悟偏空之理,不了法执,所以佛呵为焦芽败种。三、辟支佛乘,与罗汉一样,只顾自了,但比罗汉聪敏,见微知著,从因悟果,所以他们修的法是十二因缘,不像罗汉修四谛法门由果究因。他们在无佛出世时,见花开花落即悟苦空无常而证道,所以较罗汉略胜一筹。四、菩萨乘,悟我法二空之理,修六波罗蜜和四摄,自觉觉他以证道的大乘道。五、佛乘,悟自心与佛无二无别,无漏智慧、曾无稍减,只因不觉,迷于声色而造业,始沦为众生。今苟觉悟,六尘空花,无可取着,一切放下,即能恢复本有光明,犹如千年暗室,一灯能明,正不必历尽艰苦而后始能成就,更不是高不可攀、人人无望的难事。这是大根利器人的事,不是小根劣器者所敢望其项背的。我们学佛就要有这种勇气:敢于承当——我就是佛。然后,不惜牺牲一切,断然放下“屠刀”,时时处处回光返照,在一念上熏修,定能完成圆证佛果的丰功伟业。这五种根器各就各位,无可勉强逾越,所以我们要勤修福德,广植善根,培养自己的根基。绝不可仅打坐修法了事。  近世修净土宗的同仁大都不敢承当自己是佛,能毫无疑问地确认自己实具如来佛性的已是十分难能可贵了。其实,这不是请客吃饭,不必谦逊退让。勇于承当了,无形中就有一股强劲的推动力,使你一往直前,努力精进,一句圣号念得心花开敷,即能上品往生与佛同行。否则,充其量亦不过下品往生。净土之所以有九品往生,全在吾人自己认取,努力精进,不是佛、菩萨有厚此薄彼的安排的。  讲到开悟、明心见性其实不难,难在自己不识,处处为自己所瞒。我们说过:这能说、能听、能动、能行的功能就是佛性,因它无相,不可以眼见,只可以意会,所以说心地法眼可以见道。禅宗祖师们从前也是直接开示学人当下见性,不像现在须参话头,这到南宋以后因学人不尊重直指才改为参话头。临济宗的开山祖师临济禅师尝直截了当地开示学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要识这无位真人么?即今说法听法者是!”请看,这是多么鲜明了当、坦率真诚的指示!所谓无位真人,即是无相的真如实性。《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相的“能”,才是真实不虚的法身。那么,它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你六根门头放光,所以说“赤肉团”上。又怕我们不明白,再加一句:“即今说法听法者是。”这样坦率明朗的开示,还有疑问吗?!  我们修心中心法,绵密持咒,持至无心可心时,能持之心与所持之咒忽然脱落,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消殒,但非如木石无知而灵知了了,这就是真心显现时,也是亲证本来时。不要小看这一点,将来神通显发全基于此。犹如金翅大鹏,一翅能飞数十万里,全靠脚下一点劲,脚如不点地即飞腾不起。今亲证本真,即是脚跟点地时,这和从书上看来或听别人讲来的理解完全不同。  修心中心法之所以修一千座者,以一千座内只要毫无间断地如法修持,定能打开本来,亲见实性。其如未到者,或是断续行持,或是不如法——边持咒边打妄想,或是当豁开时因恐怖而中止爆破,更或是略带昏沉而滑过,这就是行人福德不够才遭此挫折迂曲的。  但这也不要紧,今天如仍有不明白的,我再来为大家重说一遍:这能说法、听法的就是当人的真如实性。只要你们听了深信不疑,立稳脚跟,绵密保护,外不为物境所牵,内不为妄念所转,久久用功,将来一定能打成一片,圆证佛果。假如将信将疑,那就咎由自取,佛祖也无能为力了。  讲到这里,有的人不免要问,这能说能听的就是真如佛性,我们现在明白了,假如这就等于开悟,怎么不发神通呀?不是说开悟的人要发大神变吗?是的,彻悟的人是要发大神通的,因为我们的本性是具足六通的。但是,现在只是初悟,犹如婴儿刚离母胎,不能起用,要妥善保养,迨其长大才能起用。所以我们要绵密保护,勤除妄习,一切无住,先得漏尽通,而后发五神通,才是真实的道通。相反用法修来的,或依靠鬼神妖等附体而得来的那是假通。真通是永远存在而不变的,假通一口气不来就完蛋了。  《楞严经》云:“理属顿悟,乘悟并销;事则渐除,因次第尽。”这本来是说的二种法门:一是圆顿法,一是渐次法。大根人一悟即彻,所有执着妄习,乘开悟的刹那即已消灭,神通即可发现了;根器稍钝的人须于悟后,在事上磨练,渐除习气而后始能慢慢地发挥作用。但现在末法时代的人,根钝障重,不能顿悟、顿修、顿证,只好将二种法门合为一门,在理悟后保任除习,而渐渐地发通证果。  这修证的过程,临济祖师因用心细密,亲历过来,说得很清楚彻底。他说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一玄门须具三要,这三玄三要是临济宗的心法,我们要细细参透,方知由初悟,渐臻圆满的玄奥。  他说一句中具三玄,这一句是那一句呢?就是上面说的“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即今说法听法者是”。所谓说法听法的无位真人,即本来本真,不因造作,不用修成而无依倚的本色道人也。我们现在说法听法,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脾、胃、肝、胆与虚空物境也不解说法听法,这解说法听法者乃各人目前历历孤明而无形相的“这个”。我们会得“这个”,只为初悟,习气未除,自救不了,需要历境练心,上上升进,所以临济祖师把这段途程分为三玄三要。  从这句说法听法的无位真人上分为三玄,是哪三玄呢?第一是体中玄,第二是意中玄,第三是句中玄。盖从悟得的妙体上发而为之的大意,由意产生妙用拈出而为言句。临济公于每一玄各有一句说法,今为各位列出并解说一下:  (因与《禅海微澜》中讲述三玄三要和“喝”的公案大致相同,故此处略去一部分。)  我们做功夫就要毫无滞留,潇洒自在,尽管接应千变万化的工作和事业,如没事人儿似的,一点也不动情,才是大机大用,方符大乘佛教的宗旨,决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动,守住空寂能成大道的。希望大家听后,第一要知“有”,即明白这听法的无位道人,即是自己的本来佛性,不再向外求取;第二要绵密保护这“无位真人”空灵无住,才有念起,即便觉除,既不住境亦不守空;第三不要死保,比如孩子长大,要任其自由,不可拘住不放,要坐便坐,要行就行,毫无拘束,潇洒自在,方得真实受用。正是:  著有不解空,昧却主人翁。  空有皆不住,即是大神通。  住空不知有,死水黑山中。  若人会此意,面向西看东。
六字大明咒修法 王骧陆居士  我们人的一生中,常有病苦缠身,或有忧郁愁闷,难以自拔自慰,有人甚至会出现各种恐怖、错乱,这全是由于心不安宁的缘故,只要心安宁,心定就能生慧,慧开之后,再来察视世上一切成败、利钝、是非、得失、富贵贫贱、生死来去,都属空幻,若能进一步作空观,则一切恼怒不生,前因后果了了分明,思想不偏,人的一切愁苦就自然消除,病痛也会自然缓解以致痊愈。以上关键全在一个“心”字,本法即是一个修心的方法,是观世音大士救苦救难的妙法,修此法的人,心有寄托,可以去病,可以得定力增智慧,有用于社会,有益于人类,对于学佛者,可以通佛法、明心性,了脱未来生死轮回,种无量福田,可以帮助人满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愿。  此法已传无数人,今特再明白开示,以利有志之士,使未发心者,得以发心,已发心者,得以精进,已精进者,得以修证;至于有病之人,仗观音大慈大悲之力,可以勿药而愈,其病已深邃寿缘有限者,亦可早种福田,使其离恶道之苦,或可挽回万一;对于一些鬼迷邪祟等夙业者亦可以因此解除;还有一些因为修持静坐不得法而病者(如念佛伤气、外道死坐、木定“腹胀”、癫迷等),唯有此法可治。  总之,人生百年弹指而过,及早觉悟回头,尚恐不及,借此一航用渡苦海,不独自利兼可度他。(一)咒印功德  咒文: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  此咒又名最胜观音大士心咒,其利益如下:(1)降魔、(2)治病、(3)免劫、(4)各种成就、(5)去障、(6)登佛位。(即明心见性)  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微妙本心,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成佛的,名叫正法明如来。近几千年正法明如来化身来到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世尊救度众生,他慈爱如母,接引众生,离苦得乐。表像为四臂观音,有无量化身,如绿度母、白伞盖、准提母、不空绢索等,咒也有无数无量,统可称之为大悲咒,无一不是由大悲如意轮中而出。此咒又为一切咒之心,所以又叫大悲心咒,为大乘之精纯,而且只有六个字,便于持诵。持诵此咒之人,没有贫富男女老幼之分,皆可使七代祖先超升解脱,《大乘庄严宝王经》,专明此咒功德。  此咒在西藏只传六字咒音,不轻传手印,藏音读为“嗡马呢叭美吽”;蒙古读为“嗡吗呢呗特麦吽”,诺那大师又于“吽”下加一个“舍”字,无手印,取其速成就之意;大愚阿阇黎正音为“嗡吗尼呗美吽”,兼取蒙古读音短可速成之长处,同时传大莲华手印,此印即召请菩萨的手印,凡既持咒又结印契者,功力百倍。欲得定愈病,尤非手印不可。  六字大明咒的表法,用六字表法即以六道轮回言之,“嗡”表天道,“嘛”表阿修罗道,“呢”表人道,“叭”表畜生道,“咪”表鬼道,“吽”表地狱道,持诵此六字咒即能断轮回,出三界,证圣果。以四圣表法,即:“嗡”字由菩萨心发生,初入十信位,由此增进,“嘛”字入十住位,由此增进,“呢”字入十行位,再进,“叭”字入十回向位,“咪”字入十地位,“吽”字入金刚乘到大觉位。所以念此六字咒即能立超十地成无上正等正觉。(二)修法仪规  先要请师灌顶传法后才可以修。得法后先将咒念熟,然后上座修持。  上座前:(1)净手,(2)设备一切,(3)礼佛,不必焚香,尤忌好香多烟,坐在床上修为宜,如出门或不便,即行心拜点心香也可。  上座有八忌:(1)忌风处坐,(2)忌饱后坐,饭后一个半小时为宜,(3)忌下座即解大小便,必须过十分钟后才可以解,(4)忌贪坐,一时高兴多坐,以后易退转,以每天一座,最多二座,每座一至二小时为宜,(5)忌大声持诵,免伤气,要金刚持(唇动无声,自己听见),(6)忌身体多动,必致腰疼,伸腰要慢,身体不必过于正直,(7)忌求见光见佛,(8)忌有幻象时执取生疑,如闻妙香妙音,生欢喜心等皆可致病。  此法有手印直证无相门,以心灵为主,不必观光观字,与藏密修法不同。  修法三要:  一要在上座时手印不能散开,此是身密,以此戒杀、盗、淫身三恶业;  二要口持咒勿停,不可说话,为口密,以此戒口四恶业;  三要心空如佛,自己即是四臂观音,观一切众生如醉、病之佛,一醒即愈,同体不二,此是意密,以此戒贪嗔痴的意三恶业。  此法中戒定慧三法具足,使三业清净。  修此法,于平时用功最为切要,时时注意:  (1)不许犯杀、盗、淫妄诸罪业,改除习气,否则纵学法也无益。  (2)不许起贪嗔痴诸邪见,时时求开智慧,处处观空、学习布施。  (3)不许轻慢他法及未修之人,应当平等慈视,不可求神通及名闻利养。  (4)常念孝敬观世音菩萨及历代传法大师的慈悲,并尊重自己的佛性,知人人本可成佛,当发救度众生之愿,此便是最大供养。  (5)当尽孝悌忠义诸人伦道德,圆满世法,克尽人事,方可成佛。  (6)修法者应供四臂观音像一尊,若无有观音,其他妙相也可以,如实无力,不供也可,因为有众生处即有佛。  (7)修时手印要用黄布或其他净布盖上,勿与未修人、儿童结印嬉戏,念咒以音准为要。  修时杂念纷起,可能会觉得比平时还多些,此是好的,是进步的表现,不是坏,切勿疑而中止。只要不理,一心顾到咒,自然会心思安谧而心定。不可硬求无念,尤其是初学时,无念便是压迫,久之如同木石,也是一病。应当有念,只是不著不缘,如畅通大道,一切车马行人不是不来往,不是不见不闻,而是不留不住,这才叫作无念。(三)本法去病种种  此法本不为治病开设,但心定则气和血旺,百病自可消解。此六字“嗡”字去除一切病,“嘛”字除热病,“呢”字除气病,“叭”字除痰病,“咪”除寒病,“吽”除胆病,从这个角度讲,病者修此也相宜,凡失眠、高血压、脑病、肝胃、心血管、怔忡、麻木以及妇科等诸症都有较显著效果,宜注意以下各方面:  (1)不问何病,总以保养心脏为主,其法可分开源节流二种,不动肝火,安心宁神,气和血旺,是谓开源;思虑少,恼怒不生,则气血不耗,是谓节流。能开源节流,自然长寿,每日修此法,必可息心平气增长血球,但在坐时如身体感觉不适或老病复发,这是在拔除夙病伏根,有好处,这与发病不同。时间稍长自然会愈。切勿生疑而中止,应当发大愿,念曰:“我修此法为解一切夙业,旧病虽来我生欢喜,从此拔根,愿天下一切同病,我皆代受其苦,我如修法有成必普度一切众生,使皆明心成佛,永断诸病苦。”每日上座前发此大愿,切勿忘记。此法以一百天为期,必得奇效,修满千日,必证得三昧定。  (2)上座后要忘记自己是病人,不要想著自己的患病处,否则会气血凝聚,病难除去。  (3)下座后以少气恼为主,忌食葱蒜,忌闻好香,因为此物易于动肝;鱼、肉也宜少食,此物易于动欲,心多思欲与法不相应;平时遇事以忍为贵,想到皆为自己夙业冤报,应当承受,通过修法予以解除,逢凶化吉。  (4)修此法不必择时择地择向,只要一心恭敬即可。妇女可日日修,不要间断。老人修此法更妙,患老年腰腿疼如法修持必可复原,并且无中风怔忡等病,首靠自己虔修之力,再靠菩萨加持之恩,血气自然易于打通。  如法修满一百日后,如家中有病人,可结印念咒一百零八遍或千遍,加入净开水中使病人服下,皆能见效,若病人能自念予以配合,效果更好。
唵嘛呢叭弥吽
好深奥哦,有时间再看,唵嘛呢叭弥吽。
打坐方法 ---元音老人&&&&&&&&&&&&&&&&&&&&&&&&&&&&&&&&&&& &
&心地法門   上座時用金剛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動持咒,不出聲。因為出聲念咒傷氣,默念傷血。我們修法首先要注意身體,不能把身體弄壞,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體保護好。但是坐到種子翻騰、心裏煩亂、坐也坐不住的時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亂夢當前時,就要出聲念咒,把那些混亂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還是用金剛持的方法持咒。  持咒的快慢是每分鐘10至12次。念的時侯,要心念耳聞,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從心裏過,不是有口無心地去念,要用耳朵聆聽這從心裏發出來的咒音,聽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將妄念攝住不動而漸漸入定。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樣亂動慣了,你要它安靜不動不起妄念很難,但不把它攝住不動就不能入定、開智慧成道。因此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念佛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念佛時要至誠懇切地以「阿彌陀佛」這句聖號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動,才能安然入定。這六根當中,以意、耳二根為難攝。眼睛閉上不看東西就能攝住眼根;嘴持咒就能攝住舌根(舌頭);鼻子不聞異味就能攝住鼻根;身體不接觸外境就能攝住身根。但是人的耳朵最靈敏,很遠很遠的聲音都能聽見,隔著一座大山的聲音也聽得見,外面噪音會吵得你心煩。至於意根,更難攝住,不要它動,意念會不由自主地從心裏跳出來。為什麼呢?這是多生歷劫的習氣,它動慣了,不動不行。這在佛經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宗所說的五個遍行心所,意、觸、受、想、思的第一個心所,它存在於八識當中,時時刻刻在蠢動,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滅」,微細得很,只是我們平時看不見。  有人說:「我們不修法不打坐沒有念頭,一修法打坐倒有念頭了。是不是修法修壞了,有念頭了?」  不是。這是因為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亂動,等到你心裏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這怎麼辦呢?怎麼將妄念息下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耳根來攝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從心裏過,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聞」,攝住妄念不動而入定。不然你坐在這裏,嘴裏念咒或佛號,腦子裏面卻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聞,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心空。修行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礙,有家庭,煩惱多,驢事未去,馬事又來,事情多得不得了。  所以,我們時時要警惕,看破這些事相,都是假的,不可得,心裏不戀著它,粗妄才可不起。接下來精勤用功打坐持咒,細妄又不免來侵襲,這是多生歷劫的串習,動慣了,一下子停不下來,但不要怕它。念頭跳出來你能看見,不理睬它,妄念自然化去。念頭來了你看不見,那你就跟著念頭跑了,這就不能入定了。打坐的時候最要緊的就是一切放下,心裏要清清楚楚,念頭一來就看到它,不睬它,也不要討厭它、壓制它。討厭的本身就是一種妄心。壓制也不行,壓是壓不死的,比如搬石頭壓草,石頭拿掉之後,草又生起來了,這是不行的。縱或壓死了,倒變成土木金石,不能起用了。所以要用活潑潑的轉化法,不能用壓制法。念頭來了,只不睬它,把咒提起來,妄念自然轉化掉。  如此精進修法打坐,修到一心不亂的時侯,咒也就自然化脫提不起來了。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我們持咒的心還是妄心,有能有所,即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咒(念佛也是如此,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能所相對,都是妄心。相對的都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真實之心是絕對待而無相的,凡是有相的東西都是虛幻的。假如我們真的持到一心不亂的時侯,一切相對的虛幻的東西就都脫落化為烏有了。這時身、心和世界就統統空掉了,虛空也粉碎了,而真實不虛的天真本性才會全體顯露出來。  經過灌頂修法,有一個拉肚子的過程,不要怕,這是法的力量發生作用的緣故。這個法有極大的加持力量,叫你把污穢、垢染、習障都從大便排掉,換一換肚皮,這是好事,所以不要怕。  修法一段時間後,看禪宗的東西,有點理解了,那是理上的悟道。文字理解沒有多大用處。因為沒有親證,定力不夠,道理雖然明白一些,但是事情來了就擋不住了。所以解悟不能了生死,一定要證悟,親自見到本性才有力量。「見到」當然不是眼睛見到,而是心地法眼親證本性,本性是沒有相的,眼睛只能見有相的東西,那時候你人也沒有了,還有什麼眼睛?還有什麼看見?法身雖無相可見,但不是斷滅空,它是真實的大功能,大能量,世界上舉凡一切事相、境界都是它顯現、變幻的。比如電,眼不能見,但離開它,世界就不能運轉。又如「海水中鹽味」,人能看見海水,海水裏的鹽味卻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我們用功到緣心息下,世界都化空,便時到神知,心領神會而見道了。所以叫做心地法眼可以見道。見道了是不是就成功了呢?很多人以為這樣就成功了,不是的,沒有成功,還差得遠哩。剛打開寶藏見到一點影子,僅是法身邊事,不相干,生死猶不能了,還須努力向前,除盡惡習才是了手時。  剛剛明心見性的時候只是初悟,破本參,才跨過第一道門檻,妄習猶在,生死不能了。須勤於保護,歷境練心,把多生歷劫執著的妄習消滅光,真正做到與《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應,處順境而不喜,遇逆境而不惱,絲毫無動於衷,才能了思惑而了分段生死。《金剛經》說:過去、現在、未來心皆不可得。心既不可得,還動什麼?真見性的人只有這個覺性,其他一切都不可得,還須更向上,覺性與不可得也不住才為真了。若見境生心,隨念而轉,就不是見性開悟的人。羅漢之所以有四果之分,也是在是否生心動念上劃分的。初果羅漢在山林裏,清淨無染,但是,到城市裏就不免眼花繚亂思念紛起了,這就是思惑未了之故。思惑者,對境生心,迷於事相之思想也,就是對幻境惑當真實,產生佔有之妄想也。  在打坐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現象出現,如美好的佛、菩薩光明等善像,或醜惡的魔相,都不要理睬它。有相的東西都是假的,一著相,就容易著魔。還有,當你從有相過渡到無相的時侯要起一些變化:如身體沒有了,或手腳和頭沒有了等等,都不可管他。更或氣要斷了、頭要爆炸了,也毋須驚怖,這是身心將脫落的前奏。一害怕,一驚覺,即前功盡棄而出定了。等到火候到時一下子大爆炸,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銷殞,虛空也粉碎,本性即現前。不過你不能著相求這個爆炸,一著相即被妄念所遮,非但不能爆炸,連空也入不了。密宗就有這個好處,常常得佛菩薩的加被,以外界的爆炸聲引起內心的爆炸,但是千萬不能求,想它什麼時間來,更不能將心等它或迎它來。打坐定境中的一切形象都不能理睬,須置之不理。《金剛經》的警句須牢牢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色相都是假的,不睬它就沒事。一理睬執著它,就有著魔之虞。  二果羅漢,前念才動,後念就覺。雖然能不住相而於覺後歸家穩坐,但是念有起滅,還是有生有滅。所以還要有一番生天落地的生死,然後才能了分段生死。因此,打開本來之人並不是大事完結,還要好好地勤除習氣,進入三果羅漢達遇事不動心的階段,更向上進入無為之境,達到阿毗跋致的地步,方為初步了手。有思想、有妄情、有造作都是有為。修行從初地、二地、三地……到七地都是有為,入八地才是無為。七地雖然已證到無為了,但是還有個無為在,還有個無為的影子,還是不乾淨。到八地,無為的影子才取消。所以,我們每個人要衡量一下自己,看看是否對境心一點都不動,平時如還有妄心起伏,那就不行,在境界當中,若著境,更不行。一切時、一切處心空如洗,能夠隨緣起用,不執著,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那才是真開悟。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時用功。時時看著自己,念頭一起就看見,不跟著跑。念頭起了看不見,跑了一大段才覺得,才知道,那就不行。禪宗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著念頭跑,就是生死;跟著念頭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時了,也就證明你將來生死不能了。假如我們能做到前念起,後念覺,不跟念頭跑,就能受生自在了。受生自在不是已了生死,還有生死在,不過在生死當頭能夠自己作主,要到哪裏就到哪裏,不受業障牽連,隨業受報了。做功夫的第一步:念起不隨。能做到念起不隨就能於生死當中做得主,不為業牽得大自在。第二步:親證無為。一切事情儘管來,我心不動。這是真正隨順,而不是壓住它不動。壓住它不動是不行的。要儘管應酬各種事情,隨順一切事緣,沒有什麼好的,沒有什麼壞的差別感,好的不喜,壞的不厭,這樣我們的心才能平靜,而到達平等無為之境。做到這個地步就能變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當中得自在,第二步是變化自在,能變粗為細,變短為長,到達第八地菩薩的位次,至少能顯現三十多個意生身。第三步:微細流注消滅。微細流注就是上面講的作意。作意在八識田裏流動,你平時看也看不見,深入金剛薩埵大定,才能見到而消滅它。到這一步,微細流注都消滅光後,能顯現百千萬億化身,度百千萬億眾生。這時侯才真到家,不是一開悟就好了,差得遠,所以,還要好好的用功。  沒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什麼是菩提心呢?簡單講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眾生。我們修法是為了下化眾生,而不是為了自了。大家務必好好用功,堅持打坐、觀照,切勿等閒視之,更 重要的還是在座下用功,不是坐兩個小時就可以放野馬,亂來了。還須於行、住、坐、臥處時時不忘觀照,才能與大道相應。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戀著世間事物放不下,有什麼用呢?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緣合成,無有實體,猶如過眼雲煙,虛而不實,求不得,拿不走。即連各位自己的身體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東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認事物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達者一笑的愚癡之事,學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業,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勝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開悟,假如在座上想這樣、想那樣,妄念紛飛地亂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個死人一樣才行。第二:打坐持咒,心念耳聞。這是修心密的要訣,對入定開悟,關係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無折扣地照之實行。人的妄念動慣了,不專心致志地傾聽持咒的心聲,把意根攝住,妄念息不下來,妄念不息何能入定、開悟?所以必須心念耳聞,一個字一個字從心裏念出來,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攝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漸漸入定。第三:念起即覺,不壓不隨。念頭來時,要能看見,如果看不見就跟著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紛飛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覺,既不隨之流浪,也不壓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第四:按時上座,不急不緩。每天按時上座,養成習慣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時不要急於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種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緩地從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開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開悟、發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門,非但不得開悟,而且不能入定。第五:下座觀照,綿綿密密。把打坐中的靜定功夫推廣到日常動用中去,在行、住、坐、臥當中冷冷自用;綿綿密密地觀照,一切無住,既不讓境界拉著跑,也不隨妄念流浪。第六:心量廣大,容納一切。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寬宏大量地容納一切,縱然別人對我不好,我對他還要更好,沒有絲毫愛、惡、喜、厭的觀念。隨緣隨份地做一切善事,時時處處瀟灑自在,沒有患得患失之心,亦無毀譽成敗之念。這就是最大的神通。記住這六點,照之修行,決定能打開本來,親證佛性。做好這六點,絲毫不懈,保證能圓證菩提,得大成就!
談養生之道---心密宗二祖 王驤陸             &&   凡使身體失去健康的總原因,在終日心神不安,不外乎患得患失。凡人精力有限,應適當支配,實行三八制,八小時睡眠,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能如是正常,斷無多病之理。今因身體或經濟關係,於八小時工作時,不感興趣,或工作緊張,這八小時吃力,過於十二小時,所以心難維持,日多思慮,夜夢多驚,失眠開始,胃納不良,便秘肝旺,肺氣不宣,於是諸病引起,正氣日耗。所以要恢復健康,根本先要使思想正常,心神寧一,那渾身的血氣,自可健全發揮,這是氣功療養法的本意。  血氣本來可以自然流通,卻不可作意去使它流通。當排除其阻礙物,使得天然發展。而那阻礙者,正是自己的妄念顛倒作祟,所以要靜坐法,先放下了身,暫停動作一小時。坐的姿勢另條說明。坐穩了,再調氣,使呼吸平勻,再次調心,這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要調心,先須要識心,認識心是什麼。心有了主宰,方可以心制心,能以心制心,則妄念自息。人有了眼耳鼻舌身,就有了工具,眼對於色,耳對於聲等等,遂啟發下一個影子,把那影子轉輾分別,影上立影,妄上[妄,是名識心,即是妄心。那妄心作用,在好的方面,宇宙間一切人事進化,靠它建立;壞的方面,一切煩惱顛倒,損人不利己的種種惡事,也由它造作。所以人在世上,總以自覺為第一。真覺悟的人,決不貪瞋顛倒,妄作妄為,也不消極斷滅,做個冷血動物,視社會事業與我無關,歸根害了自己。又那妄心對於身體上呢?好的方面可以調和血氣,益壽延年;壞的方面,心可以生火,肝可以引風,火克金,肺即受傷。所以心過勞的人,心虛肝旺,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充補,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關於心的道理,各有其說,儒家說正心,道家說清心,宋儒要把心放在腔子裡。管子內守於靜,外守於敬。孟子所謂「收其放心」,且問如何收法?若云以心收心,心既放去矣,又叫誰去收回?若未放去,就在眼前,又何必多此一舉?又心既收回了,試問又放在何處為妥?又心不似物,可以來去,只是個隱顯問題,究其實,不過是個幻化的影子。但放心、收心、制心、攝心等法,都是幻心,幻上加幻,越幻越多,不是究竟。要識心的真相,須明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譬如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不必定分水波為二,亦不可執之為一。但愚人定分為二,智者知之為一,而究竟非一非二。又言非一非二者,仍是幻心作用,非真心也。茲假定心未動時為真心,要了了分明,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已動了,六識分別紛擾,立許多知見,是為識心,是妄心也。因此,一、集起者為心,言眼與色相集而幻影起也。二、攀緣為心,言色本不來誘我,是我自己去攀緣而成識心也。朱子云:「不為外物所誘。」似歸咎於外物來誘,非通論也。三、懸想為心,以過去習氣,轉輾幻想,入於非非,而多巧見也。四、取捨為心,由個別而立,法見情見,正見邪見,乃至善見惡見,彼執取有個道理在,便是妄心,即欲捨去那妄心之心,也是妄心。總之有所求,即是妄,而無所求,也還是妄,以皆波也。然則如何而可?以上所說,還是個理,不得不明。若要實做到息心功夫,只要在空檔處參究。以人既有心,不能無念,念只可止,不能滅,前念過去了,後念未來時,有個了了分明。寂然無念的,便是那空檔處,正那個時侯,非但息妄,並亦無妄可息,無心可心,亦無空檔可取。不要管他時間長短,只要綿綿密密地,常常凜覺到這樣,不是無知如木石,也不是紛亂若猿猴。於靜坐時,雜念忽起忽落,我只不理它,一不理,即同時止息,又到那空檔時,任他一萬次起滅,我只如是。亦莫作何種道理,去計較是非,每日坐一小時勿間斷,坐得安定,不要歡喜,坐得心亂,也莫煩惱,久之空力自強,功效自見。 &一、起居 (一)睡眠宜早,勿過十時,凡交十一時,為陽生時,屬腎,此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二)睡時宜一切不思,鼻息調勻,自己靜聽其氣,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細而息。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於水,化為烏有,自然睡著。(三)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時再睡。(四)如在午時,即上午十一點至一點,為陰生之時,屬心,此時如不能睡,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則心氣強。凡有心臟病者切宜注意,每日於此二時注意,則元氣日強,無心跳腹泄或小便頻速之病。(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遲。居北方宜防寒氣,如在粵桂等省,早起防山嵐瘴氣中病。食後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鬱怒,必損肺傷肝,萬望注意。 &二、靜坐   靜坐的方法甚多,有儒家、道家、佛家諸門,又有密宗、禪宗之分,今取簡易穩妥靜坐法,打一根基。 (一)兼可治病,但不必因病而坐,即不病亦應靜坐,用以防病、治病、養病,三法兼全,一生受用不盡也。靜坐法於有工作人較難,因無時間也,然每日四十分鐘當可抽出。在表面似乎不急,而人生一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強弱,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一個亂字,足以妨礙一切工作。(二)健康、壽命、德性,並關係後代子嗣的品德健康,也事關改良種族,社會福利,豈不偉大。現在大家忙於生產,看重物質,不知這個肉體,正是物,首先要維持它。人生以健康為第一,應當特別注意。現在流行氣功療養法,我於此道,素無經驗,蓋各有長處,並非全無效果,只是運氣作功夫,有些人貪求速效者,未免走錯路。雖不可歸咎於法,要非可以普傳而慎始之難也。應先說病,病有兩種醫法,一是外力,如醫藥、針炙、按摩等是;二是自力。即靜坐法是。外力宜於急症,自力宜於長病。凡藥石所不治者,惟有靜坐法,功穩而妥。若兩法兼施,則更妙矣。 &養身要訣   人壽至百歲並非難事,惟保持此身之為難,能保持則少病,自然長壽。而保持之法,實在平時,如保持室內清潔,必日日勤於打掃,器具亦必日日洗滌,而物自經久。此身亦物也。人可以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斷水,或可以一日斷水,不可一刻斷空氣。所以人生以血氣流通為主,氣滯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結毒,為癌為瘤,皆是血氣不流通之故。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鬱於內,肝先受傷。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第一尋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則一切自化。心何以難化,則因看事太真,我見太重,器量太小,疑忌太固,所以養身須有學問道德,對一般人難以求全責備,只勉其退讓克己,少惱自少病,此根本法也;第二助其化除,幫助血氣之流通,藥石之外,施以小術,即今所言推拿之法,一無費用,二省時間,三無流弊,四有實效,五勿他求,六為預防。但行之非難,須有先決條件如下:第一恆心,不可一日間斷,行過百日,停止反覺不適,當如每日吃飯一樣。第二求功不可速,性急即可助火,火以助氣,反而不美。第三不可貪多,貪則無恆而性急,勞而無功。以此法乃經常性,況百病由貪而起,不可再貪以重增病苦也。   養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其餘起居、服裝等皆是輔助。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納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為第二。而飲食無節,飢飽過度者,腸胃必受傷,而營養日減。睡以安神為主,神以心安為主,應配合年齡,壯年至多七小時至八小時,多睡則智昏頭暈眼紅脹,四肢疲軟,童年必睡足八小時,或過九小時勿礙,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時已足。應注意者,(一)夜勿過十點半,老年人以八點為正,勿過九點。(二)枕上切忌思索計算未來事。(三)勿以安眠藥片助睡。 &養生袪病法   人生無量苦惱,百苦交煎,只緣不得安心法。縱使一切享受滿足,他那苦惱反越來越熾,因為思想不搞通,貪心不息,總沒有滿足的時候。凡人身由病而老死,總不出這個原因。 「安心法」三個字,談是容易,做卻甚難,但肯做亦不一定是難。人既無心,便無亂,既無亂,卻又安個什麼,這便是安了。這是最上乘法,不是根器大利的人不能明白。初學人何能做到呢?只有借一點方便法來作個過渡。先把身體維持好,請有病人細細聽我下面所說的辦法,不是空談,卻要實做肯做。茲先把下手做功夫以前的主要條件說明如下: 一、做功夫時不得著一點意,在功夫上最忌求功求速,扣定日子求何種境象憑證,只如平常一樣依法去做,不計它有效無效,做得好壞且不去管它,見效在下月或百日之後。二、在做功夫時,不會有何功效可見,不要疑心。第一要耐心,身上有了功效感覺種種舒適,也不要高興而貪做,須知自然而致是正常事,不是奇特事。三、須恆心,勿間斷,照所指示法而行於室內,設備須周密。四、做功夫時或有其他舊病復發或忽感酸痛時,係內部血氣由阻而通時的反應,不必生疑而停止,如因外感身熱不能起坐時,暫停一時亦可。 五、坐功時有時忽身體動搖,開目即可制止,勿任之而成習慣。此不一定是壞,但亦勿執取,以為是好現象。總之以勿理為主,一理即著,著即成魔,但非外魔也。  百病都由血氣失調所致,所謂血阻氣滯二病。但血阻由於氣滯,由於心意識的沖動,遂失正常。因此調氣應先調心,而初期調心法,還須借氣以為用,氣以息心,心以調氣,心是督飭全身組織的主宰,亦是擾亂各部沸騰的首惡。它可以使高級神經系統緊張起來。大腦皮層不得安靜,引起了許多慢性病,如神經衰弱、胃下垂、胄和十二指腸潰瘍、高低血壓病、痰咳、月經不調、便秘、關節炎、貧血等病。若要怯除以上諸病,恢復正常,先須息心調氣去抑制那緊張的局勢,勿使越出範圍。心能制氣,自然呼吸不急促,血液循環也合度,腦細胞獲得更多的氧和養料,促進大腦皮質指導內臟各部組織的功能,如生理上骨骼系統、肌肉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等,因不去擾亂它,同時發展正常,各種病症自然消化於無形。因為生理上有四種本能:(一)自然生長的本能,如肺壞了,胃割去一塊,它自然會結好長足。(二)排除疾病的本能。(三)強制習氣的本能,如戒煙、戒酒、戒憤怒的惡習。(四)求長壽或短命可自由的本能。但如一去擾亂它,那本能就不能發展了。初則不足再則虧損,繼則勉強維持,到不能維持時便倒了,此名慢性自殺。  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連。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濟則蒸氣內發,各部機體運動,可求得健康。此可於舌上察知。舌無水則不活,故活字以三點水加舌字。舌上可以報告內部各種病狀深淺,以斷生死。凡人身上水分,如涕淚、汗水、小便,無一不是鹹昧。獨有口內涎沫是淡的,口無津涎則渴,渴即是病,以水為藥而治之。胃內空虛則飢,飢即是病,以食為藥而醫之。蓋火氣上升而水不濟也,以此調之。人身骨肉堅硬者為地,死後化歸為土,血液油汗為水,暖氣為火,氣分呼吸流動為風,此名四大。四大不調即成為病,不調者失去正常也。 &病人自己療養法   人身機體本具有特殊的功能上,它有自然生長機體的能力,有自然排除疾病的能力,有改造習慣性的能力,有保持生命長壽的能力。除了天生機體不完全無法補救,或質地太薄弱,或病根太深,或誤於醫藥,或硬傷太重,出血過多,來不及醫治外,如果懂得自養的法門,一定可以使之無病,初病可以速愈,病後必可健復。此靠人力不過十之一二,靠自己功能卻有十之八九。但必注意三個條件:(一)平時的防範。(二)病時的主宰。(三)病愈後的休養。 人的多病體弱和短命多半是冤枉的。其原因有:(一)誤於胎教不良與幼時保護不得法。(二)誤於有病覺察太遲。(三)誤於無休養辦法。(四)誤於亂醫亂藥。(五)誤於自己怕死,多所惑亂,反致心氣不強。(六)誤於自己性急而神不得安。(七)誤於不能制伏性慾而妄動,以致於死。這都是打擾機體,使不得充量發展,名為無形的傷害。   今先言病後的休養法。因有許多病人醫藥已無辦怯,靠外力是幾乎絕望的了,如肺病、神經衰弱、失眠、血壓高、心虛、胃腸病、初期中風、肝經火旺、腎虧與婦女血分諸病,屢治無效者,倘能照我辦法,至少有七八成望好,只怕人不肯信,信了又不肯耐心去做,做了不久,求功太急,又停頓了。病到了無法可治的時候,只有死心塌地一法,方肯聽話自救,我的法子或者可以兌現。須照下列幾條切實做去: &不要怕死。決定我這個病,非但可以養好,並且身體可以格外健康,保證長壽。因為自己機體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 相信不用醫藥或靠何種營養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 從今日起,我決定不許再去打擾我那病體,不許想著我那個病是如何病的,好壞都不許去計較它,只做個無事人。 平日打起精神工作,如工人運用那機器時,今日機器壞了,也得打起精神來修理。在這修理期內,不許想念工作,也不許悔恨喪失了時間和工作,專心一致,否則又遲誤了。以上四條是要死心塌地才有效驗,要切切記住。 自療法,即是自己的靜養法。 &每天規定一個時間,宜在早上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沒有人事或大聲煩擾時,病人安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但終不能無念,只許微微想著那腳底心,不許著力,不許納氣向下,不許存想丹田,眼不必一定閉,好像我只有這兩只腳底板,其餘都不是我的,也不許計較多少時間。如果睡著了就讓它睡。醒了,我又是如此做,不去想那病。想我此時是造新鮮的血,補充元氣是最最要緊的工作,讓我這個身子的機能自然起作用,但也不許去管它,身上發動微冷、微熱也不管,只有腳底板心是我的。初行時氣粗,漸漸氣細,又漸漸微細,又漸漸是息,又漸漸微息,此時便不問了。如是做法,時間長短隨便,輪流行七次算是治療過了。行過三四天之後,把注意腳底心之法也要漸漸鬆下來,如有意無意不許多用一點氣力。凡初學的人往往心把握不定,卻要帶一點強制功夫。有時心跳,一想腳底心,便不跳了。如是試行二十一天,必大見功效,氣色氣力必定轉變。小行二十一天,長行一百天,從此每天行一二次。在初醒時做,可以保證延年益壽。至於病情如何,在自己體味覺察了。 6. 自療理由的說明。 正常兩個字是人生健康的標準,凡幾個月的嬰兒,他身體是天然正常的,如果乳食調勻,暖寒適宜,保持他的正常,那麼,發育特別快,小兒時時四肢筋骨發脹即是明證。因為沒有去打擾他,讓那機體自然發展它的機能,一過暖了,小兒純陽之體便受不住,毛孔一開容易傷風,得氣管炎,便是打擾了。又一過飽了,消化不良,或受內部的冷刺激,如乳母自己受了冷風,氣還不曾轉過來,急急餵奶,他要肚痛腹瀉,或受其他驚嚇便是打擾了。至於十五歲以上的孩童,人事漸煩,那打擾比較也多了。但總不出過飽與寒暖不勻,及用力過勞等,人由此致病,病後失調可以變為大病。及至成年,七情六慾發生,無一處不是打擾它的機能,積久維待不住這個物,它就病了。腦力、體力應付不了環境,初期精力尚強,不會覺察,暗中耗磨,漸漸深入重地,醫治也來不及了。只有乘這個機體還不曾完全破產的時候,急速修理一下,讓這個機體再去自然發展,切不可打擾它,正要幫助它。你想,許多年來,夜以繼日,心神沒有一刻安息的,使機體時時失去正常,從沒有像幾個月嬰孩那樣的有一刻的自然休息去發展,人又安得不病,病又安得不死呢?因為心神是時時提上的,憂思傷脾,所以消化不良,收入頓少。腸胃不和,則夜眠不安,所以多失眠和腦弱諸病。肝經火旺,腎水即虧,所以心臟腰病接連而至,抵抗力弱,外邪易入,所以多氣管炎。而腸胃不通,肺氣不宣,必定患肺病。腎水虧的人,色慾必盛,所以最近的社會上,有生育益繁而健康的兒女必少,這一身弄得七損八傷,再加種種環境,只有添病,不能減苦,除了自救這一法,更無別法。今日得有養病機緣,切不可再蹉跎了。從前時時刻刻提起,我今天勸你暫時一切放下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是個湧泉穴,引水向上,引火向下。為什麼不主張存心丹田呢?因為容易把氣納進去,反而成病。如微微引向腳心,自然不著丹田,而亦不離丹田,有效而無弊。然尚不許十分著意,就怕貪功的人性急求快,反而不美。如是全部機體讓它得自由處分,不去打擾它,見功必快。我常用此法以自治病苦,行之有效。故敢至誠奉告,為諸病家一小助爾。總之,病人第一要心氣和平,對環境要知之,想著病人之苦,他們還役有我的安息休養,要時時發這樣的平等心,就是巨大的福量,病更好得快了。&&調氣攝心法 第一、坐法,可坐在床上或帳內,墊高五寸,體重者七八寸不等,以安適為度,兩腿交叉,右加左,兩手心朝天,右手加左手上,腰正直,勿太伸腰,不可亂動,即動須極慢,兩眼閉合隨便,但勿東西張望,舌抵上顎。第二、呼吸出入,宜輕輕合口,鼻內呼吸聽其出入,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細,由微細而息,漸漸平息。切勿性急,壓制使平,出入長短純乎自然。第三、攝心法,此有三:(一)打坐時攝心。  若心念紛紜,就宜聽呼吸,使此心略有點事做,不致外馳,以心馳於外即生散亂,引起顛倒,心注於內,便易著意,流人阻滯。應使其隨氣升沈,若有若空,不許有著。但久久又入於昏昧,則非調矣。當感覺昏昧,即提起精神,了了分明,徐聽呼吸,不起任何善惡妄念。但又不知不覺而妄念又起,只一勿理,如是死心塌地捱過了這坐時,再臥一時,開首四十五分鐘加至一小時為止。每下座時切勿性急,須把身體搖動幾次,兩手足逐步一一分開,用兩手心擦磨面部腦部前後數十次,再下座走走,或再安臥一時亦可,每日照例坐一次,不可間斷。每次坐四十五分鐘加至一小時。(二)睡時的攝心法。  每夜睡穩後溫度適當,男宜右側臥,左肩在上,女宜左側臥,右肩在上。但亦不拘定,如有痛楚不能左右側者亦聽之,兩腿稍屈,呼吸如上。調勻後即管督此身,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此是唯一條件。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如同自身是個死人,一切不能動作,又自視如一粒糖放在水內,化散烏有,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且不比用藥石有副作用,或留後患也。此法不拘多少時間,即幾分鐘亦有許多益處,幾時睡著亦不管它,聽其自然。如睡至半夜,不能睡,切勿強睡,不妨再試一、二次。如仍不能睡,即可起身,稍歇再睡,切忌輾轉反側,胡思亂想,或感覺飢餓口渴,養成失眠頭暈等病。(三)白天人事往還時的攝心法。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摩擦強身法十二則   法本無量,亦無定法,姑取其簡而易行者十二則,簡則可恆,易則省時。此十二則,久病初愈,或身弱者,先不必全做,步步增加。然有萬不可少者,有女子不必用者,於說明下注釋,望自己逐條衡量。以恆心為第一,不可一日間斷。次以勿貪多為要,反使血氣不調勻。三以勿速效為主,見功愈緩,根底愈結實,且無流弊。蓋急促者,每短折,穩固者,恆長壽也。 一、摩頂固腎氣。早起先平坐,以左手托緊外腎囊,勿鬆,閉口合牙,右手心摩頭頂上三十六下,勿快。再換右手托緊外腎囊,左手磨頭頂三十六下,即放鬆吐出濁氣三口。此法只男子適用。二、運頸除癆傷。平坐兩腿直伸,雙手按膝上,腰直頭正,身勿動轉,頭頸向左後看,再向右後看。各七次,頸以不可再轉為止。如是每次一轉,腳後跟伸一伸,勿過用力。再以頭頸仰後向前上下叩,如叩頭狀,亦七次。可使從頭頸至腳後根筋骨二十四節均可拉直,渾身血氣自暢。 三、運睛除紅翳,去心火。正坐閉目,轉頭頸如打圈子,身腰勿動,左轉三十六,右轉三十六,眼睛亦隨圈子左右轉,如看四圈,再正坐,忽然兩目大張,向地下看,同時吐出濁氣。四、擦腳底心,引火歸元。兩腳各擦二百四十下,天涼宜三百二十下,同時閉口,以舌抵下牙根,不必用力,口中津液自生,然後集中咽下,以意引入臍下,要用勁,喉中各各有聲,稍停再咽,約三口。此法最重要,尤其婦女及陰虛晚熱,手腳心焦熱無汗者,宜常用此法,久必有效。五、掐三里穴,穴在左小手腿膝下,靠外邊,試以右手心安右膝上,無名指尖點到之處,以左手指尖探取掐入右三里穴內,覺得甚酸處即是。左手按左膝上,亦如上試之,惟指甲宜剪平。每次掐一百下。此可通三焦,健脾胃,引火歸元,與擦腳心並重,每日可掐多次。六、擦腰固腎。正坐正立均可擦,以雙手作拳,用拳背按腰眼,不可太用力,隔單衣打圈擦,或直上直下擦共二百下,初學每五十下息一息。如有汗時,可拳背按緊腰眼,用力揉亦著力,在各人自體會。七、兩手攀足。正坐屈腰,而臂直伸,手指下點腳背,兩腿彎宜直,使腳筋拉直,老年人宜慢,手指點到,不可點時即止。此不可急,亦不可貪,老年人取第六法為宜,或量力並行,徐而恆則有功。八、勾指運力,治臂腿風痛。正立,兩腳分開,兩手同時用中指無明指入掌心,大拇指壓其背,再以兩手大指勾兩大指,小指勾小指如練,用力左拉右拉,閉口,心內安,共三十六下。腰正勿動,兩腳稍分前後,可勿倒,如有兩臂酸痛者必勉力行之,久久腿痛亦愈,老年人尤可強筋骨,健脾胃。九、擦頭上部,以平肝、清腦、明目、理氣。以兩手擦兩耳輪六十下,後腦左右各六十下,擦面三十六下,喉部頸際左右六十下,有氣管炎者,日行勿間斷。十、擦兩脅上下,以健肝胃。此可飯後行之,在八字骨左右,兩脅之下,擦一百至三百。勿食過飽,行之,飽時勿擦腹部。臨睡下時可擦小腹二三百下,擦臍下全部,不拘多少,睡著為止。十一、叩齒三十六下,可以固齒。可於行第二項後行之。又凡遇小便時必咬牙,則腎氣勿泄。小兒女必日日教之,久久勿忘,終身受用。十二、擦兩小腿前後各一百二十下,可於掐三里穴後行之,兩手同時上下擦。 &如何勸導蔬食   蔬食當然是應該的,本不成問題,目的在慈心勿殺。因為社會上人類習性之不齊,不得不勸導。佛在世時亦只戒本門僧尼,而對社會一般群眾不加例禁,只有勸化。因強禁其勿殺,而殺愈多。應先講心的問題。凡具悲心者,自不肯殺生。具大悲心者,對殺生之人有憐憫心,且能善巧解化之,不執取自己之功德見而與世逆,此是文化程度關係。古人無故不殺牛羊,亦是鄭重宰殺,冀其減少殺業而已。故此事當從根本上解決,一一論之如次。一、食是慾,因慾而舌根多所分別,遂立五味。因五味而更起貪得,求食之慾愈熾,種種試驗殘殺愈出愈奇,造成世間大殺業。被殺者固可傷,而殺生者尤可憫,如欠高利債之永永糾纏不清,甚無謂也。而幾十年來社會習慣視為當然,豈不是顛倒。二、食既是慾,可知不論蔬食、葷食、腥食、素食,都是不應該的。但人因貪慾而有人身,身即是物,要維持這個物,不得不使其營養而講衛生。生是保持其生命。既講生命,即談不到口福,食舌上的舒適。要講腸胃的適宜,才可以保持生命的久長。但世人又有一種惡習,如富有者之大宴集,一席多至十品。到後來,舌亦無味,徒具觀瞻,而越富有殘殺越多,極無意思。如北宋時,一席千人宴,每人各鴨舌湯一碗,每碗三枚即三千條鴨子的生命。不久金兵入汴梁,大肆屠殺,一如斬殺雞鴨。即不談因果報應,其忍心如此,早己失去了人格,與禽獸無異,故受殺報而不足惜。此食慾施於四食五味之外,荒謬可笑。三、葷食指蔥蒜,腥食指魚肉,蔬食為菜果,素食為隨緣。素食者不擇精粗、美惡、葷腥與蔬食也,口素而心亦素,見淨而意亦淨,是為食素。食為保養生命,則凡蔬菜中有礙於衛生者亦不應食。我見有食油灼粽子而喪其命者。故生冷硬膩四物皆當慎之。食葷可以助瞋心,食腥足以助淫慾,多瞋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肝腎傷及心臟而肺病矣。如是就違背了食的本意。四、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若終日煩惱,即使蔬食得營養,仍不兔於夭病。此心素之可貴也。我人不獨應衛其身體,更應衛其生命。仁者必壽,勝殘去殺,才是真素食,養成社會上一團雍和仁愛平等慈祥之氣,正是思想的改造,和平的建設。然數千年來,積習的深厚,不得不大刀闊斧的改革。在革創之時,去惡必須鬥爭。時代進入建設之期,為社會進化起見,素食之法亦重要的大建設之一,有力者應注意提倡,共同建設這個莊嚴燦爛的和平世界。五、食是一事,殺生又是一事,殺生是絕對不可的,但如完全禁絕殺生亦不易做到。要戒殺生,先須戒生。人因貪求而使之多生,是以多殺,能戒生即可少殺,此是根本戒。佛說五淨肉,為不見,不聞,不為我殺,已死肉,鳥獸食之殘餘,此名五淨肉。亦無非戒其心之殘暴,為避重就輕之法。然蒙藏西北等處,以環境關係,不能不肉食。但於殺之前,先以咒力加持,此亦不過防止自己的殺意,勿斷大悲心而已。中土食物豐富,即完全禁止殺生,亦無影響。然而禁屠一二日,即大起反應,此事誠難得圓滿解決,非有力制裁而加以善導,不能挽回於萬一也。六、食為五慾之一,五慾者,財、色、食、名、睡也。正貪某種慾時,執取其一,餘皆可棄。社會上欲無形制止貪慾,總以平衡為貴,巨富與過貧,皆可引之入惡。一為殘暴,一為貪鄙,惟有中等生活,有享受而不太過,亦易於滿足。如春秋二季之天氣中和,不過儉,亦不太奢,殺生等事自然減少。故欲美食須先饑,餓則粗礪亦甘美。可見並不是肉食蔬食問題,全是饑飽間題,應當平心靜氣的研究,善巧方便以導化之也。大凡富有之家,每不易得饑,饑主要從勞力中來。勞於工作則易饑,饑則葷腥蔬皆無所擇,而真素矣。 七、蔬食而求精美,非素也。此當是喉以上的問題。但求適口,不計衛身。食時第一要饑而後食,且要多嚼唾沫,可助胃中消化。細嚼則汁液愈精,而血乾淨清潔,自然少病。故經風霜後不宜驟食,過勞不宜驟食,忙亂時不宜急食,氣惱時不宜急食,臨睡時不宜多食或多飲酒,不饑餓時不雜食,饑餓過度時切忌食得快,守此七條,必無胃病。病從口入,終身之累,其慎之也。 八、凡腥食者,每易過食,明知己飽而不忍捨去異昧,且必佐之以酒,酒以亂性而禍從口出,於身心兩無益也。九、惡成於習,習成於數,數數殺生見血,久成為習,而不覺習於殺人矣。故社會腐化易而文明難,墮落易而向上難。謀國者切勿謂其細故而忽之也。十、蔬食求其必精而豐,必有所嫌,非素也。總之,葷腥蔬為之口食法,素食為心食法,此食素之所以難也,皆不可以不辨。素食一道,其義廣矣。(一)素有隨緣行素之意,一切順應環境,心無偏執,是為素。所謂素,富貴行乎富貴是也。(二)素者隨各人地位立場而施,在家人與出家人不同行其素也。喇嘛之在西藏青海而肉食,來上海而蔬食,素也。供何物則食何物,勿強人所難,素也。(三)我蔬則蔬,不自以為功德,素也。人腥則腥,不必起瞋恨心。有緣則化之,勿強與之逆,素也。(四)自己能蔬食則蔬食,若對腥葷仍有饞貪,而我故意蔬食以鳴高,用硬壓功夫,久必保持不住,則非素矣。又素者淨也,心無妄也。學佛只學得個淨,意如虛空,心有葷素二見,則非素矣。十一、斫伐竹木,竹木無執著性,故不知報復。凡禽獸含靈,動物具有執著性,故被殺時,亦知道逃避抵抗,何況於人。凡動物被殺害者,心必不甘,還報是當然的事。【楞嚴經】云:人食羊,羊還亦食人。世上冤怨相報,無有了期,本來我此肉身原同物品,本可借來借去。怕還債者,不必欠債。今我殺而食其肉,是於肉食之外又加上一層生命債務,亦斷無不還之理,惟時間性耳。故殺戒為第一,正不必貪此一時之口福而貽害無窮也。故食腥與殺生食肉截然兩事。今如火腿鹹魚等等,無有生靈在上,亦無殺報關係,僅是食料,故無報應。論者必執以為我又提倡肉食,罪何敢辭。又云:你不吃,人就不殺,此理自是正當。但是一句現成話,幾千年來,人人如此說,究有何效果?我人當平心靜氣來加以研究,先不必唱高調,自詡以能吃素,或自以為能不殺生。今日一頓蔬食,飲一杯水,嚴格而論,以殺了多少微生蟲。故亦只可避重就輕,以不見血為度,聊以止其殺意殺行而已。食有六道不同,天道為意食;魔道為精氣血食;畜道為段食,以物有形段也;鬼道為餼食,取食物之有熱氣而嗅之即飽;地獄道不得食;獨人道是慾食,隨其慾之變化而需要,積久成習。本來人可以不食,氣充則不餓,遂又名氣食。但以貪慾故,變為段食、肉食、蔬食,臻至無所不食。故不論何食,皆當生慚愧心。以上十二條概言殺生之不可,而蔬食之應提倡。但一時積習難返,尤當善巧方便以引導,且勿與逆。茲再論之。一、勸戒殺切不可急,欲速則不達,反失去機緣。擒拿不住,亦不可疾。疾惡如仇,則又何必。此當以感情化之,使之相近,尤不可逆。此不是硬做的事,逆則近於意氣用事,轉可引其惱怒,而反多殺。第一勸其少殺,再進而戒殺。先勸其半蔬食,久久自然就範。再勸其食現成肉食,而可以完全戒殺矣。二、引其蔬食亦當有法。第一告以衛生之理,蔬食可以夜眠安適,腸胃清潔,自然少病長壽。人總是怕病畏死,此亦善巧之一法也。第二不餓勿食,切忌雜食。第三劣者先食,美者後食。第四令常觀食草根樹皮者何如,一發悲心,自然下咽。三、我人所以勸人蔬食者,無非要其入佛,減少殺劫。用意本極慈悲,惟收功不必在一時,而利害大小又當權衡。凡來學佛者,大都帶病者多,一聞蔬食即懼而退縮,似不宜再嚴格以拒之,此其一也。凡不信佛者,往往不能蔬食,一聞即生厭惡心,因之而影響於皈佛者甚大。我曾親聞多人說:「修密宗是方便的,不必強要吃素。」雖其人未明密法道理,卻可測見社會上心理之一班,此其二也。又學佛者對於骨肉間之愛根,總難遽斷,因自己蔬食,亦強欲家人同種善根,因此鬧口舌,傷感情。其勢不敵者,暗恨佛教,引起謗法謗僧,其害甚大。而勢可敵者,往往因其勸之,反而故意多殺,其害亦重,此其三也。又有蔬食未久,親友不及普知,遇有宴會,有豐盛之饌,而客來不多,正喜其光臨,乃偏要蔬食,主人不得巳而再備蔬菜,事後即有怨恨之辭,牽及佛法,此其四也。因蔬食問題,許多人從而謗密,不知密法是密法,與肉食無關,喇嘛自有其立場,自有其法用,密宗修降魔大法時,必需食血。密法本是不共法,當初諾那大師於抗戰時在重慶修法,殺牛為祭,謂自此日寇不敢入境,當時世人疑而謗之。後果然。若以教理論之,以世人眼光評之,應無所逃罪矣。此其五也。以我過去之經驗,凡以壓制功夫持戒蔬食者,必於臨終前大翻種子。我鄉有比丘尼廣定師,二十出家為尼,戒律甚嚴,念佛五十年,參一部牧牛圖,垂三十年,我見之年已七十矣。聞我說牧年之旨,忽大喜,向佛前禮拜求皈依愚公而修密,至八百餘座而病。時余欲北去,乃告其左右侍者,爾師如命終時必罵人,必鬧開葷,不要緊的,當任其發火,而以極精美之蔬食饗之,曰是葷的。彼不久必大悔恨,爾等當再告以我之預囑,彼必釋然。此關一過,此病更不再犯。後果然,乃合掌念佛坐化。又類此翻種子者,不知凡幾,此其六也。 四、饑餓有真假之別,饑之不可忍時斯是真饑。若見肴饌而即思食,此是假饑。見美饌異昧而不捨者,此是慾食。慾食即易中病,而肉食者每難制止。吾人對此問題先得打破成見,律已須嚴,衡人宜恕,而對自己亦當時時調伏,不可執取蔬食為自己功德,亦不可執取肉食為他人罪惡。鄙人昔亦吃素六年,但是假的,在家庭常常氣惱,六年中,無日不舌素心葷,眼葷口素,煩惱無已時,遂又開葷,重新練起。或豐食,或惡食,或淡食,或白飯兩碗,而以美饌陳於前,以強制之,用以打破此二見。余明知開葷必招罵,更特意求個罵,以破此功德心。名為五慾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此亦練心素之一法也。然而行之多年,仍難自信,始悟對治法之非計,以仍有此心,二見終未泯也。特念學佛根本當不在此,多生習氣,非真參實究,從見性下手,不到根塵脫落時,此病斷難拔除。又經十年,才做到見美食可以不饞,凡葷素見、功德見、名心喜心,或可不住,意中特覺自在,此我之所謂心素也。我今此論明知必受種種責備,但我行我素,不敢虛偽。記得八年前,同學某兄特因此事專來問罪,余笑謝之,謂:「各人有各人的道理,兄今特來關切,實為感謝。惟另有一人關愛我者,更切於兄,兄知之否?」渠問何人,余自指曰:「即王某是也。某學佛雖不久,實不知自愛,今特意求人謗詈,兄當思此中究有何種代價。豈借修密以為私便者?因果又豈不知?」渠默然無語。後二年,又來告我曰:「我今不得已而又開葷矣。」余笑曰:「你本來不曾素,庸何傷?」願我同門有致疑於此問題者,亦勿定執我言為是,亦勿與人多爭,使人惱亂。當發大悲心,先從自己見性功夫下手,勤除習氣,蔬食一法可自然而致。孔子所謂「先立乎其大者」是也。但我始終不願同人殺生,並且提倡戒生,以多生即多殺也。又投入畜類者,早巳種下殺報,無所逃於業力,不被人殺,即為同類或異類所殘,惟不必由我殺之,以結惡緣。昔上海大場有放生處,無類不有,乃於抗戰時盡被軍人殺卻,無一留存,此業力之可畏也。人生大事有過於了生死者乎?望同人速注意於此大事,慎毋多諍可也。&&
性灵---心密二祖王骧陆阿奢黎开示  宇宙间一切一切,由人类以至万物,无不各有其性,即无不各有其灵,灵是灵用,如铁有坚性,有坚的妙用,这是铁的灵;棉花有柔性,即有柔的灵用,这是棉的灵。但棉和铁,不能自启其用,而人为万物之灵,其灵特异,故能发挥一切的灵用,造成这个世界,这是人为,不是神为、天为。所以人的性能,威力不可思议,我今单说人的性灵。  人的本性是同体不二的,不因贫富贵*,男女老幼而有区别。如吃糖,人人知是甜的,月亮人人见是白的,无一不同,但灵用却又不同,因为各有所长,习性不同,果地亦各不同,譬如糖,有爱吃有不爱吃。  人的能力启发于性以用之不尽,灵应亦无穷,但此灵用必由学而成,学成于习,习成于专,专成于恒,恒苦则巧思巧劲自然而生。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段,正是磨练而出,再加补助品多,又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挥的灵用亦更大。  人性有独具的本能,故可以凭空造成一个世界,而缘助又自然而来会,这还是人为,不是天授,世人不明三世因果之理,以为此人天然聪明,不知其夙世先有所学习性已成,所以今世随机启发与众不同,即其愚笨亦不是一时所成,就亦不必专指生前死后,即今世三十年亦可造成许多世界。  性灵发挥的威力非常之大,超过原子弹,因为此是原子弹的主人,他的助缘亦非常之广,所以技能的发明亦无底止。莫以为我是聪明有能力,这是人人有份的,他人的专成或过于我,如原子弹的配合构造,人人都有此能力,都有此缘助或且高过于我,只暂时的因缘不同罢了,所以有知识的人能用其技能,而有智慧的人呢,决不敢独恃其技能和骄人的心理,知道是*不住的。  因此,性灵有大有小,现在世界文化物质的进步,只是性灵的小作用,还不是大作为。因此,人类但得身体上的享受,却造成个精神上恐怖和疑忌,即是原子弹再有一年必有更新的发明去抵制他,便无用了,如是层出不穷,世界的恐怖就没有止境,必有追悔的一日。  性灵的大用是求究竟的、普利的,不在一时之快利,在永久的安乐,又是通盘计划的不肯造恶,因此自害的即如希特勒,是完全代表愚笨的结果,因为他的性灵和他的一切缘助都可惜小用了,追步他的日、意,也遭同样的命运,这是个大榜样,但世人真觉悟的究有几个?还登向他的坟墓上走,因为他们不知道性灵的大用。  杀人即是自杀,夺人便是自盗,人的性灵不但没光明,而且是迷黑了,但有个性灵,算不得灵用,因为天下至愚的人是自贼,所谓损人不利己。  现在世界只是文而不明,物质是文彩了,人反而不明了,物质享受是进步了,人心的不安,经济的压迫更进步了,所以怪病也多了,寿命也短了,少数人快乐了,多数人痛苦了。人的知识技巧是进步了,害人的方法也精了,道德是消亡了,一提到道义人人笑你。这都是性灵的颠倒和罪恶。  性灵妙用是变化无穷的,普通人只拿心去参究人事,越参越精,但只是窄小的,他从不肯拿心去参心,所谓以心制心。虽亦有人参究心理学,又只是参究制人的心理,从不曾参究自己的心理。然也有两个人参问自己,警戒自己,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已是凤毛麟角,称为圣贤了,但又从不参究心灵究竟是什么,我的善恶是本有的呢,还是驱迫变化而出的呢,所谓我的智能是本有的呢,还是因磨练而成的呢?  一面铜镜可以鉴照,但改铸了一只鼎,那光到那里去了?铜可以磨成镜,铜的光是本有的,但何以要磨,不磨则不有呢?人又是归功于磨,但何以砖虽磨,却不能成镜呢?可见性灵是本有的,但必磨练而出。人性本来是灵的,何以又有冥顽不灵的呢?即是铜可以有光而不磨,但又如何是磨呢?磨这个字,普通人只明得一半。世人但知道用心思维即是磨,然只是半个磨,倘知道“无知之知,不灵的灵,无心之心”这三句的妙理,这个磨才是完全,才是大用。然而世人对于这三句连信心也没有,因为世人但能用已动心之心,不能明未动心前之心,这问题不是片言可决,当再论之。  你问他,心是什么?他只说是思想,问思想从哪里来的,他至多说是脑海中出发的,又好比你问他,灯光是什么,他只说是电力,问电从那里来的,他只说是电灯泡中发出的。这两个简单答复能使人满意么?世人不明性灵的道理笼统一说,正是一样。  世上一切都是心造,心的数数便成习惯,习惯既久成为定例,这定例还不是第一个人假造的么?人既造成习惯,反而被习惯所左右,他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不能自主,惟其各人的习性有同与不同,遂不能和同而有顺逆,不同的多争意气,同的多争利益,表面不能争的又不能各自制止。贪欲遂生,嫉忌阴谋而人事越烦,作弊越多,防止越严,疑忌亦越多而痛苦益大,转辗成习,迷而不觉。所以物质越进步,人的爱美贪欲日见膨胀,亲亲仁霭之义日见短少,残贼的心理亦日见炽盛,造成今日恐怖的世界。  “自利”是人情所应该的,但如何是真自利呢?真自利是永久的、究竟的、没流弊的,是广大的。(一)求安心满足。要知世上一切是共同的、相互的、有影响的、有反动的,譬如德国希特勒,他的初意是不是求安心满足?但结果是自作自受,所以他的自利便不是真的。(二)求一切胜利。不知胜利必始于相争,我即使胜利,根本也已受伤,何如彼此勿争。而胜利只是一时的机运,无形中已种后果。譬如原子弹是一时的胜利,难保没有更大的反动。这个自利是不究竟的,有流弊的。所以一年来国际间疑忌恐怖,双方都不得真自利,眼前即是事证,何以都不觉悟?  我的利安寄托在他人的身上,能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抻筋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