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围棋怎么计算输赢图解输了 ?我是黑方

我的围棋之路
六岁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有一次,我看见爸爸在网上下围棋,觉得很有趣。于是爸爸给我报了围棋班。我非常高兴,每节课都认真听讲,回家总是要跟爷爷杀上一盘。终于,在内部比赛里取得了一等奖。
渐渐地,渐渐地,围棋班的小朋友都下不过我了。于是,爸爸又给我报了一个新的围棋班。这里的小朋友都比较强,刚开始,我很少赢他们,而且,有的时候他们下出的定式我都不懂。我灰心了,说:“我都已经尽力了,为什么还下不过他们?”爸爸安慰我说:“你输的棋是因为你很多围棋知识都没学过,只要你认真听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对手,总有一天你会赢他们的。”听了这句话,我充满了信心,不断跟老师学习新定式和变化,课外还经常做题,终于,现在这些对手一个一个地败下阵来。我感到很自豪。
围棋,就像一个特殊的战场,你,就是黑方或白方的总司令。棋子,就像一个个士兵,听从你的命令。水平高的司令,他们手下的士兵,效率就非常高。围棋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大局观,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围棋之路,是遥远而漫长的,我希望它能够伴随我永久地延伸下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的围棋是体育老师教的 - 简书
我的围棋是体育老师教的
作为国粹,围棋真的太不受重视了。为了提高围棋的吸引力,我们把围棋盘设计成了以下的图。
找一找,重点在哪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韩国人正在用美女推广围棋,我们不能比他们慢。
韩国围棋推广大使,李英雅
韩国人会认为发明围棋的是。。。
我和很多人提起我喜欢下围棋,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哇,围棋好难 !”“围棋是智商高的人才玩的游戏吧~”又或者“你很厉害,会下这么复杂的游戏,我只会下下五子棋”。我常常跟他们说,围棋是5分钟就能学会的,或者就算没那么快吧,至少1小时你就可以上手了。我在咖啡馆的时候,用Chinglish教会了以色列人和乌克兰人、还有比利时人下围棋,他们很快就上手了。也就花了15分钟,他们就完全明白了规则。所以咯,你对一个东西的印象,好比说围棋的黑白子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棋盘上,然后电影里总是一些童颜鹤发的老者或是王侯卿相,一边落子,一边说一些莫测高深的哑谜。就算是外国影视里出现围棋,也总是博弈论发明者纳什这种天才在思考的形象,抑或是美剧里外星来客在下棋。然后你觉得围棋这玩意好像特别的难,其实规则真的十分简单。
美国人心目中,下围棋的人是这样的
我在高一的时候开始真正的下围棋,说是真正的下,是相对小时候把它当5子棋在下的经历。我所在的建平中学有围棋选修课,其实是散养型的,并没有正式的讲座或上课。我走到一个的长方形小房间,里面就一堆人在那里下得不亦乐乎,就是直接找人下,就像棋室一样。我的围棋还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位叫袁克洪的体育老师他也是个棋痴,他的教学方法,就是直接下,然后下完会帮你复一下盘。迷上围棋后,我看了一些书,其中包括胡廷楣写的《黑白之道》,里面是他去采访很多职业围棋高手以及爱好者对围棋的感受。比如说,曹志林职业六段说,“我取实地就是拿现金,看的是现在。我取厚势就是拿股票,我看得是未来。”这句话对于围棋的棋盘上永远的“势与地”争夺,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比喻。
一个定式下来,黑方获得股票,白方获得现金
这本书将围棋和人生中的事情结合起来,它仿佛告诉我,围棋不仅仅是棋盘上的黑与白,它还能模拟人生百态。棋盘上的道理,就像是一种哲学,可以运用到生活中。从此之后,我经常拿我经历的生活和围棋做互相的类比,我也经常把我从围棋上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中。于是,棋道影响了我的三观。说得严重一点,棋道还决定了我的三观。有人会想,这个棋迷病得有点重,药不能停。其实,围棋之道,本来就是自然之道。有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未必。旁观者看到的可能是一种客观性的发觉。而在局中体会到的彼此那种杀气微妙的变化,体会到对方性格中颇为执拗或可笑的部分,体会到对方今时今日的情绪,这就往往局外人不一定能所能洞测。开车的人看到的东西,和旁边副驾驶座上看到的东西,自然是不一样的。乘客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但决定旅途走向的,毕竟是开车的人啊。围棋的道理也一样,其实“旁观者,未必清。”有人说,我下棋喜欢攻击,但缺乏计算。其实这不能怪我,毕竟我的老师是… …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
Merry Christmas
The way you go is not the real way.
简书签约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棋输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