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获得百度财富值财富值接收

全国服务热线:40099-32360
扫码关注我
您好,游客
网站公告 &
& 内容详情
关于平台会员财富值系统升级的公告
尊敬的SH.COM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会员:
& & &&您好!
为了更好的服务会员用户,平台于日对会员财富值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具体升级事项如下:
& & & 1、原会员积分与财富值合并,积分按100:1兑换成财富值;
2、财富值升级为3个部分,分别为:总财富值、实收财富值、预收财富值,并将待收项目利息提前计入财富值;
3、财富值等级由原来的6个等级升级为10个等级。
下面由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最新财富值系统吧!
什么是财富值?
财富值是用户在SH.COM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及奖励财富值的数值总和,投资收益及奖励越多,对应的财富值越高,收益1元利息发放1个财富值。
☆财富值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平民、准骑士、骑士、准男爵、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国王10个等级;
☆财富值分为总财富值、实收财富值、预收财富值3个部分,总财富值=实收财富值+预收财富值;
☆财富值等级按总财富值进行划分;
☆实收财富值:一经到账,不再扣除;
☆预期财富值:若用户所投资的项目债权转让成功,则需扣除其相对应的预收财富值(扣减数额以实际计算为准);
☆平台发放的奖励和接手债权转让的项目收益不计入财富值。
☆财富值用途:可定期参与平台开展的相关加息奖励活动。
☆查看方式:您可以进入 "我的账户" 查看您当前的财富值。
财富值的获取途径:
会员财富值等级:
& & & &如有疑问,请致电客服热线:400-993-2360
&客户的满意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感谢您的一路陪伴!
深圳前海银澎互联网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六月一日
Copyright (C)
深圳前海银澎互联网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深圳湾科技生态园9座B5单元9楼
(待收28天及以上项目金额达5万)
(待收28天及以上项目金额达5千)无线收发射机系统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无线收发射机系统
&&无线收发射机系统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杂谈 – 思客
思客是新华网传播思想力的高端智库平台,聚拢海内外智库专家与行业领袖,聚焦战略决策与公共政策,共同生产和传播有深度的原创内容、智库报告,并依托新华社的媒体基因,将思想转化为决策影响力与社会传播力。
Fri, 13 Oct :00 +0000
https://wordpress.org/?v=4.5.2
一个人可劲儿省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statics/sike/posts/524921.html
/statics/sike/posts/524921.html#comments
Mon, 02 Oct :00 +0000
<![CDATA[想学会正确的省钱姿势,先得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们的成本。
  在我们父母辈眼里:省钱和节约钱是划等号的,花钱和浪费钱亦是划等号的。这种思想的形成萌生于资源匮乏的时期,来源于生存现状和现有经历,一旦形成就很难转变。
  其实,省钱和花钱只是简单的财务调配问题。
省钱的初始动机不是美德
  当手中的可支配资金寥寥无几时,你自然会变得节俭。这是一件无需别人教你或给你动力的事情,因为你根本没选择。因此,省钱在最初一定是跟贫穷画等号的。
  当然,这个世上还是有一些人,已经拥有了显赫的财富和地位,看上去却依然节俭非常。市面上一些书籍都会告诉你,那些顶级富豪在拥有了巨额财富以后,在生活上依然是非常节俭,然后塞给你“成由检、败由奢”的道理。
  姑且不论这些事情的真假,有一个事实是:他们现在的财富可能与他们的节俭没有太大关系。他们所有的节俭行为都只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行为,而并非是刻意省钱。
学会正确的省钱姿势,先知道什么是成本
  有人说,成为富人的秘诀非常简单,就是每天往口袋里放入10个金币,只拿出9个来花,长久下去,你就能成为富人。这很明显只是寓言故事,为了说明“积少成多”这个道理用的。但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却远比这样简单的道理要复杂得多。
  积少成多是一种静态思维,它既不考虑通货膨胀,也不考虑金钱附着在人身上引起的价值变化。它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真空无菌的环境,显然不符合实际。
  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说,一个人可劲儿省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罗永浩谈到了年轻人花钱的问题,说自己20几岁时,在新东方的年薪有60万,但一分钱也没存下。他表示,年轻人不要存钱,敢把每一分钱都花干净的人,将来肯定能挣大钱。
  这话我部分认同,认同的部分就是,这种做法对于进取型人格来说,是适用的。
  如果你正是进取型人格,又有收入记录本的话,翻开它,你大概率会翻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10年来虽然物价涨了许多倍,但你的收入涨得更多。一方面,你的自身价值一直在提高;另一方面,钱一直在缩水。
  对于那些自身有“快速升级”能力的人来说,“攒”的行为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个世界的机会组合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人能算到什么时候花的钱、花在哪里的钱,突然有一天就成倍成倍开始回报给你了。有些人花钱在吃上,有一天突然就靠吃挣钱了;有些人花钱在买书上,有一天突然就靠知识挣钱了;还有人花钱在请客吃饭上,有一天突然也靠朋友挣钱了……10年以后,有些人花着玩着顺便把钱挣了。
  万一钱花完了却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回报怎么办?这当然是可能的,但体验本身就是潜在的财富。没有产生预期回报,只是你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方式变现而已。
  对于进取型人格来说,无节制地省钱,省掉的除了钱,还有让自己变好的可能;除了钱,还有与这个世界产生更多连结的机会。如果说错过的机会没准还能靠时间去弥补,有些体验,可就再也没法回来了。很多东西的即时感受不可替代,甚至可能在你的整个生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或者换个人,都不会再有。
  正确的省钱方式,可以在不牺牲体验和其他重要代价(比如更高代价的时间成本)的前提下进行省钱。比如去电影院看电影,60块钱一张票,突然发现团购有优惠,一分钟能搞定,而观影体验又一模一样,当然可以选择省钱。所以要想学会正确的省钱姿势,先得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们的成本。省了钱以后增加了哪些显性和隐性的成本,以及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何。
积累财富,必须克服财务重力加速度
  看了上面的内容,你可能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我一直在说省钱的不对,以为我建议年轻人有多少花多少,其实并不是。我不赞成无节制地省钱,不赞成牺牲所有能牺牲的体验,来满足内心永无止境的安全感。然而不在一个极端,并不代表就在另一个极端。总体来说,除非你是非常进取又聪明的强能力者,否则适度积累永远是有必要的。
  有一个概念,叫财务重力加速度。如果你要快速积累财富,就必须克服你在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比如房子、车子、贷款利息、生活必需品、通货膨胀等,这些都是你在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越大,你的财富积累速度就越慢,你可以形象地将其想象为“扯后腿”。
  可千万别以为这只是道简单的算术题,当你一年攒下10万,而我攒下20万的时候,你跟我之间可不仅仅是10万的差距,而是10万的金钱差距加机会成本的差距。如果此时刚好有个非常好的项目需要20万才能投资,我就可能借此搭上财富的快车道。而你要么等待下一次机会,要么只能去借钱投资,从而导致自己的财务重力加速度里又多了一项利息,这样一来,差距可就不止10万了。
  因此,虽然我反对无节制省钱,但我绝不赞同乱花钱,随意增加自己的财务重力加速度。这里的“乱花钱”,指的是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没有得到有效体验的花费。例如在感官刺激上进行大量的简单重复消费;例如非理性的冲动消费,例如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等等。这些都是对积累财富有负面作用的消费观,应当尽量予以规避。
开源永远大于节流
  提到挣钱和省钱的关系,就离不开一个词:开源节流。
  开源和节流虽然经常一同出现,但它们是有地位差别的,开源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都大于节流。有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是,节流有上限,它受制于你的总体收入水平,而开源没有。
  大多数人,都是开源和节流状态并存的。而谈论一个中间态的各元素比重的重要性,从极端状态来考虑是最快的方法。
  假设有个人年入百万但日日花完,另一个人只挣最低工资但能省下80%,问:10年后谁能攒下更多的财富?这道题如果交由计算机来做,那就肯定是节流的人赢。
  但如果他们两个意识到自己在进行一场比赛的话,那最后一定是开源的这位能攒下更多财富。很简单,开源的这位只要稍微有一段时间不怎么花钱,哪怕是一个月?就能抵得上节流这位10年来含辛茹苦攒下的所有金钱。对于开源的这位来说,应该不难。但节流这位就不同了,节流可以说节就节,开源岂能说开就开?
  人的眼界、认知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又岂是一朝一夕能追得上的?开源的人节流易,而节流的人开源难,这就已经很明显体现出两者的重要性和地位了。
  有时候,开源节流并不冲突,但有时候,两者之间是会产生分歧的。请记得,当开源和节流冲突的时候,大多数时候,站在开源这一边都不会有错。(作者:蔡垒磊;编辑:吴亚博)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statics/sike/posts/524921.html/feed
印度人在管理上超越中国人的点在哪?
/statics/sike/posts/524986.html
/statics/sike/posts/524986.html#comments
Fri, 29 Sep :00 +0000
<![CDATA[中国的企业管理沟通中的确存在传递信息模糊性的问题。
  因为在硅谷的投资经历,我直接拜访过大量在硅印度人的创业公司。在班加罗尔有很多印度软件代工企业,印度的软件外包做得不错,但为什么能做好,很多人分析的原因基本都是不靠谱的。
  通过了解印度人的教育结构以及我直接管理过的印度人的做事方式,我充分理解了印度人软件外包做得这么好真正原因所在——是他们远远强于中国人的沟通方式,而不是他们的语言能力。
  当年,我与两个印度员工一起去见客户。他们去之前就列出24个要讨论的问题,用了一上午时间把这24个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完了。中午我们到客户办公楼附近吃饭,下午又去见同一批客户,我以为是要谈别的事情,但让我惊讶不已的是,他们把相同的24个问题又用一下午时间重新一个个全部仔细确认了一遍,看我方理解是否有误。等回公司后,他们把所有与客户确认过的信息全部整理成文,用邮件发送给客户,也抄送给了我和双方所有相关人员。
  这种工作方式并不是公司要求,也不是我要求他们这样做,完全是他们自己做事情的习惯。
  为什么国外客户愿意把软件交给印度人来做?因为软件开发成败的0%甚至更高的因素是对客户需求的准确理解。与印度人沟通,他们的这种做事方式可以确保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是准确和可靠的。做出来的东西指标,不会少,也不会多,正合适。
  但是中国人做事情的方式往往是什么样的呢?客户一说需求是什么,中国软件开发人员可能马上就说:我清楚了。
  然后这些人的超强“创新能力”就充分地发挥,各种花哨的技巧充分地展现出来。所以,如果经理和领导不是定期地死盯着,最后这软件就有可能不知道做成什么了。领导很累,员工很累,客户也很累。
  有些企业的领导整天都有新思路,要求员工有很强的执行能力。领导一说,马上就得去干。但是等干到一半,领导可能都已经忘掉说过的话了,最差情况可能莫明其妙地训斥你一顿:谁让你干这个的。
  常听到有人说要很好地“领会领导的战略意图”,这意思就是说领导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其实他自己也不是太清楚,因此让大家各自相对自由地发挥。发挥得好,就是领会得好。发挥得不好呢?就是没有领会好。
  以上当然是相对比较严重一些的表现,但中国的企业管理沟通中的确存在传递信息模糊性的问题。
中国管理者往往喜欢先干起来再说
  客观地说,人们对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往往很难考虑计划得完全周密,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是常有的事情。只是中国企业、事业中调整得远比西方组织机构频繁得多。
  其实,西方的企业内部是高度“计划”的。他们会把工作详细地分解至一年中的每一天。而中国企业内部是高度“市场”的。有个大致的计划目标,执行中随时调整,甚至调整到最后和年初完全不一样都有可能。
  这个模式我们不去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因为针对不同的事情,它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表现。这里我们先谈其不利的方面。从中性的方面说,这里有一个管理循环: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或者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两者看似差不多,但有一个细小的差异:前一个先开始干了再说,后一个先讨论一下再开始干。
  如果操作得好呢,循环往复是不断地提升。如果操作得不好呢,循环往复都是在低层次运转,甚至浪费巨大的无效成本。
  实践的成本一般情况下相对来说是远高于认识的。有很多认识没有办法,只能通过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认知。但也有很多认识在你这里可能是全新的,从业界来说却早已经成为常识。如果你善于学习,很多认识是根本没必要通过不断实践的巨大成本去获得的。但是,中国领导往往喜欢从实践中学习,不断地变着花样尝试,用巨大的成本代价去获得大量很低级的经验认知。所以是这样的循环:
  想当然——巨大成本——再想当然——更巨大的成本,循环往复以至破产。
  遗憾的是:通过学习避免了的损失一般是看不到的,而只要去马上实践,就算浪费了巨大的钱财,也可以说交了学费,从中学到很多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对于干活的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累死累活地在干,最起码领导看在眼里,心里也是舒服的。所以,学会评估管理的好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沟通”做下定义与分类
  通信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要把信息准确无误地从发送一方传递到接收一方。怎么保证呢?
  有两个一般性的方法,一是加校验位。我们某一标识号的最后一位数字就是校验位,它是根据前面n位数字计算出来的。这样,当收到标识号号后,对前面n位数字用同样方法进行计算,看与最后一位数字是不是一样,就可判断接收到的号码是不是正确。但是,人们在用自然语言交流过程中是没法用这种方法的。
  第二种方法是确认和重传,就是接收方收到信息后向发送方确认收到正确信息,如果有误,把信息重新传送。也有将相同信息索性就多次重传,接收方收到后相互比对是不是一致。例如互联网通信中基本的TCP/IP协议就是既有校验,也有重传的。
  从沟通的目的来看,可以把沟通分为如下几类:
  方法执行类沟通
  就是领导告诉员工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完成,做到什么标准等。员工准确完整地理解后去严格准确地执行就行了。这类沟通不仅要求信息传递准确无误,而且严格要求语义的理解必须准确无误。因此,确认和重传等方式是很基本的方法。我们有的客户很喜欢说“double check”,就是严格地确认。
  信息传递类沟通
  这类沟通就是传递市场情况、技术情报或个人想法等。它与方法执行类沟通一样,要求传递信息和理解的准确无误。
  当进行一个信息交流类沟通时,如果我完全理解了某个网友的文章,但对他的观点不同意,要写反对意见。我是严格按这种方法:再看一遍他的文章,看我的反对意见是否理解正确,然后才下笔写。当写完并修改后,还要再看一遍他的文章,以确认我的理解是否正确。此时意见已经通过写成文从内心疏解出来,相当于把内心进行了一定的腾空,不用再考虑怎么反对对方,因此就可以全部心思用在理解对方的文章。这样一来就很可能发现最初我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从而可最后做精确理解的调整。
  目的型沟通
  领导并不具体告诉员工具体做事的方法,而只是告诉需要达到的目的或目标,最多给出若干个做事的可选途径,由员工自己确定做事的方法。员工可以在策划完做事方法或计划后上报领导,批准后去执行。这种沟通难度就上升很多。
  授权型沟通
  领导既不给出方法,也不给出目的或目标,而只给出工作职责范围,授权执行者自己根据职责去确定各阶段的目标及方法。目的型和授权型沟通中很难有非常严格的语义信息传递,这就要求信息接收者有越来越高的能力和理解力,同时在执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确认和重传来保证与领导的想法一致。
  启发型沟通
  这是属于讨论问题或头脑风暴中采用的方式。它与上述沟通的最大区别是:并不一定要求信息接收者理解得与发送者高度一致,而更倾向于启发出不同的信息或理解,由此导致出创新的思路。
沟通有多重要?
  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最后被曹操杀了。这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却没有深入思考根本原因何在。
  中国人擅长于对“言下之意”,“再言下之意”的玩味,沉湎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这当成文学艺术来玩玩可以,但如果搞到实际工作中脑袋就得搬家了。
  设想一下,如果杨修采用以下这种沟通方式,结果会如何:
  发现“一合酥”之后向领导口头沟通确认:这意思是“一人一口酥吗?”,领导回答“是的”。然后杨修写一个分酥的方案交给领导批示,曹操书面写下“同意”。然后杨修再去分。
  听到“鸡肋”的口令后,当面口头向领导请示确认:“这意思是要秘密准备撤退的行动吗?”领导说:“是的。”然后杨修马上起草撤退方案交领导审批。曹操书面批示“同意。”杨修再去按计划准备撤退。
  如果这样做杨修会死吗?肯定不会。知道为什么说“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吗?就是第二遍确认,第三遍复核和获得法定认可。无需讳言,我的以上沟通方法就是从印度人那里学来的。
  所以真心提醒一下各位:如果认识问题不具备系统的纯科学方法,不擅长全面的沟通技能,知道将来会怎么死吗?会像杨修一样“聪明死”的。(作者:汪涛,天使投资人,曾为中兴通讯印度分公司CEO;编辑:吴亚博)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statics/sike/posts/524986.html/feed
靠“挖墙脚”能解决飞行员需求短缺的问题吗?
/statics/sike/posts/524296.html
/statics/sike/posts/524296.html#comments
Thu, 14 Sep :00 +0000
  无论是在军方还是在民航,飞行员都绝对是宝贝疙瘩!近期,韩国和俄罗斯的航空公司有点坐不住了——大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正在流失。美国空军也慌了神儿,他们的先进战机甚至面临着无人驾驶的窘境。现在,大量飞行员正在从军方退役到民航、从发达国家的航空公司跳槽到中国的航空企业。欧美国家为何面临无人可飞的窘境?这些飞行员为啥都想要跳槽到中国来?
中国民航正值黄金发展时期,对飞行人才的需求规模也在同步扩大。
告急:全球性飞行员短缺!
  最近,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空军部长海泽·威尔逊(Heather Wilson)表示,美国空军面临着严重的飞行员赤字——作战需求不断增加,但是飞行员数量却在不断减少。
  据统计,连带现役、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在内,美国空军一共需要20352名飞行员,其中包括5292名战斗机飞行员。然而,美国空军眼下只有18808名飞行员,存在1544人的缺口;战斗机飞行员最为紧缺,还需要补充1211名飞行员。美国空军严重缺员,问题关键并不是招募不到新的飞行员,而是大量经验丰富的空军飞行员正在流失。由于空军薪资待遇比不上民航,这些飞行员纷纷转投航空公司。
  不止美国一家,俄罗斯也同样面临着飞行员不足的问题。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具备全训资格的专业飞行员不足20人。如果实行轮休工作制的话,能够处于正式工作状态的飞行员数量将会少得可怜。
  事实上,不仅军方飞行员数量短缺,民航飞行员数量同样存在缺口。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统计,美国现有飞行员58.4万人,到 2026 年,美国飞行员短缺会飙升到 1.5 万人。波音发布了一项预测,从2017年至2036年,全球客货运航空公司预计将购买41000架飞机,而这些飞机需要共计637000名飞行员来驾驶。在接下来20年间,北美航空公司将需要117000名新飞行员。如果没有充足的飞行员,航空公司将面临无人可飞的窘境。
  飞行员短缺造成的危害已经显现出来。今年6月,阿拉斯加航空的地方子公司地平线航空,因为缺少飞行员,不得不取消了8、9月间的航班超过300架次——占到这两月定期航班总数的6%。2016年,美国共和航空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部分原因是“缺少飞行员资源导致飞机停飞”。
  那么,这些飞行员究竟去哪了呢?
成因:扩张导致供需失衡
  从总体上看,行业发展带来的飞行员需求占60%,40%是由于人员自然流失以及退休原因。发展中国家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飞行员的需求水涨船高是造成飞行员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航空协会(IATA)的数据显示,未来10年,全球旅客流量将从每年32亿人次上升至48亿人次,上升幅度高达50%。
  近年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航空业发展迅速,庞大的客货机和飞行员需求在国际上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仅飞行员的需求就占全球的1/3。有资料显示,中国航空公司飞机数量超过2933架,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加大。《2016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境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完成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国内航线完成9140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国际航线首次突破1亿人次,完成1023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
  从全球航空市场来看,我国已经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市场,并且民航业整体保持10%左右的增速。在过去5年,从客运量数字表现来看,美国的平均年增速在4%左右,欧洲在6%左右,中国则达到了10%。分析人士预测,在未来20年,由于民航业迅速扩张,中国每年大约需要新增飞行员名。
  由于退休和自然流失造成的飞行员短缺问题同样不能小觑。根据经济交易商科恩集团的报告,在未来10年间,活跃在美国几大航企的、超过42%的飞行员将退休——这一数字大约为22000人。
  近年来,我国原有的几大航空公司快速发展,新航空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对于飞行员的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然而,由于国内行业飞行员培养体系不完善、培训能力滞后,而民航业持续的高速增长,尽管飞行员人数增幅不小,仍难以满足需求。
  目前,我国仅有几大航空集团拥有较为健全的飞行员培训体系,但飞行员特别是机长仍然短缺,这也是引进外籍飞行机长的主要原因;一些中小型航企,尤其是新组建的航空公司,还没有建立起自己完备的飞行员培养体系和机构,本身就缺乏各类飞行人才,再加上没有足够的飞行人才储备,缺口更大。另外,飞行员特别是民航机长培养成本很高,而且周期很长,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培养一名成熟的机长,需要300万到500万元费用,最快也得7-8年的时间,通常需要10年左右,“远水难解近渴”。
  因此,中小型和新组建的航空公司,不惜花重金、出高薪,采取的“挖墙脚”方式来引进飞行员。
跳槽:稀缺资源跨国流动
  飞行员的缺口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对飞行员的需求不断上升,使原本就紧缺的飞行员成了稀缺资源,从而使飞行员选择余地更大,促进了其跨国流动,形成“跳槽”热潮。那么,外籍飞行员为何选择“跳槽”到中国?
  首先,近些年,欧美经济疲软,航空公司盈利状况不佳,有许多有经验的机长、机师和空乘人员纷纷失业,难以找到新的工作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急需上述人才的中国航空公司提供了机会。俄罗斯《生意人报》称,近两年多以来,已有300多名飞行员、机长和教练员离开俄罗斯,赴国外就职,另有400多人正在寻找国外的工作。这些飞行员中的绝大多数去了中国。其最大航空公司“俄罗斯航空”也未幸免。俄航首席执行官维塔利·萨维利耶夫6月底在股东会议上说,已有120人离开了俄航子公司“俄罗斯国家航空公司”。近年来,越来越多韩国民用航空飞行员也“跳槽”了,其中不少人去了薪水更高、工作环境更好的中国航空企业。
  其次,中国民航正值黄金发展时期,对飞行人才的需求规模也在同步扩大。中国民航业飞速发展不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同时也为外籍飞行人才创造了新的机遇,使得越来越多的外籍飞行员愿意前往中国“淘金”。中国航空公司推出的一些吸引外籍飞行员的优惠政策及待遇,无疑为外籍飞行员打开了一扇幸运之门。中国的薪资待遇水平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华信国际飞行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Dave Ross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有些中国航空公司愿意出每月高达2.6万美元的税后工资,这个工资是巴西和俄罗斯等国航企给飞行员工资的4倍。
  另外,还有外籍飞行员来中国是为了“镀金”,他们看中亚洲有一些相对复杂的机场,有了在中国的飞行经验积累,相当于海外“镀金”,回国以后更容易找到知名航企的工作。
  发达国家航空业虽遭遇挫折,但总的来说也需要发展,对于飞行员的总体需求也是硬性的,都来了中国,自己就不够用了。
破解:如何满足飞行人才需求?
  飞行员日渐稀缺,成为各国航企争夺的人才目标,飞行员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然而,借助市场机制调节飞行员的基本流向,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一是先解燃眉之急,采取多种措施防止飞行员非正常流失。为了控制战斗机飞行员流失,美国空军不惜重金——请求国会拨款,把每年的奖金提高到4万8千美元,这是1999年以来第一次提高奖金数额。俄航总经理萨维利耶夫称,为挽留人才,公司已第5次涨工资了。目前,机长收入约47万卢布(注:1元人民币合8.3卢布)、副机长32万-35万卢布、教官在50万卢布以上。航空公司用奖金来鼓励在国外工作的机长回国。但是,在飞行员眼中,这些激励措施没有什么吸引力。韩国飞行员的集体“跳槽”引起了官方注意。为此,韩国政府和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高层人士已经召开会议,就培养飞行人才、防止飞行员流失等共商计策。
  二是挖掘现有潜力,以弥补飞行员不足的缺口。例如,日本采取延长飞行员飞行年限的方式来弥补飞行员数量的不足。日本国土交通省宣布将现役飞行员退休年龄由64岁提高至67岁。但是,鉴于65岁以上的飞行员容易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国土交通省在修改标准中增加了飞行员健康诊断项目。另外,飞行时间上限也缩减为原来的80%。同时还规定由不满60岁的飞行员陪高龄飞行员一起飞。
  三是加强国际间合作,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飞行人才培训机制。正如波音飞行服务副总裁Sherry Carbary所说,“这是一个全球问题,只能由所有的参与者,包括全球的航空公司、飞行和训练设备制造商、培训机构、监管机构和教育机构来共同完成。”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监督机构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输送机制,是满足未来飞行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四是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飞行人才教育、培训、输送、引进体系和机制。我们不仅要满足本国需求,而且还要适应国际市场,向世界各国输送飞行人才。目前,中国有 5.05 万名飞行员。波音公司预测,在未来20年内,中国的航空公司每年都要新雇 5500 名飞行员才能满足民航业需求。也就是说,每周都要有 100 多位新人入职才行。这样,无论是靠现有的培训机构培养还是靠引进外籍人才,都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民航市场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建立起持续稳定的飞行人才输送机制。
  现阶段,民航的主力机型是波音和空客,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加速本国飞行员的改装培训。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ARJ21、运20、AG600等大型飞机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各类航空专业人员及飞行人才培训也必须要跟上进度。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必须要以国际化视野构建布局未来的飞行人才培养机制,进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国内外航空市场对飞行人才的需求。(作者: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徐秉君 ,编辑:任琳贤)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statics/sike/posts/524296.html/feed
“干货”可以短期缓解“知识焦虑”,但也暗含重重陷阱
/statics/sike/posts/523726.html
/statics/sike/posts/523726.html#comments
Tue, 05 Sep :00 +0000
<![CDATA[你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自然要给你匹配碎片化的阅读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在的人都热衷于追求“干货”,巴不得一个月就成为写作高手,恨不得三个月就实现财务自由。
  网上有个段子关于这群热衷干货喜欢走捷径的人:
  “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然而,“干货”市场仍然很火爆。
  这两天开学季,各大书城开始打折。我合租的室友是个学霸,借此机会去扫荡了一番,顺便招呼我也快去看看。
  我点开网站一看,热销榜首的书,书名结构大多类似。
  《世界知名企业培训指南》、《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极简史》、《世界顶级思维》、《万变中不变的超强效率管理法则》……
  再点开评价页面,清一色都是“干货满满”“帮助很大”。
  生活在这个快捷的时代,很多人都追求“快餐式”生活。不仅“吃”上面要快餐,知识的获取,也只求便捷。
  所以,书名中只要一出现:
  三分钟读懂,一张图告诉你,或者在标题里加“干货”两个字,好像都能让一本书的实用性陡然提升。
  这种“实用性”是信息时代的红利,但对于提升个人思考能力而言,所谓的干货,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用。
  换言之,看了这么多“干货”,其实你正在慢慢变蠢。
  你可能没用过值乎,没用过分答,没有在网上买过公开课,但你一定见过或者收藏过这类文章:
  “Excel操作的100个小技巧”
  “50个论文必备网站,一定用得到”
  “高效记笔记的十个方法,马了再说”
  “最实用的ppt模板,各种场合都用得到”
  这些干货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把一些知识、经验之类的东西,省去漫长的铺垫和得出结论的过程,直接把结果条分缕析地摆到你面前。
  我之前和一个做职场管理类公众号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干货类的文章,打开率低,但分享极高。
  在干货面前,本来就快节奏的我们更加急躁:刷到一篇干货文章,赶紧点赞+收藏;看到一场讲座,赶紧报名;听到一个课程不错,赶紧购买。
  庞大的知识市场也佐证了他的小结论: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已经达到5000万,2017年知识付费的总体规模预估可以达到500亿元。
  这些数据,道出了多少人在为自己的知识焦虑买单。
  “恐惧大都因为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
  无知往往是一个人焦虑的源头,为了用最快的时间来缓解自己的这种焦虑,知识成为了缓解焦虑的精神鸦片。
  但这种短期缓解“知识焦虑”的办法,其实暗含重重陷阱。
陷阱一:你可能记不住自己看过的干货
  在这个屏幕阅读的时代,一个人每天要接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你理解中的学习,是上网站、看干货公众号、逛知乎;你的学习时间,通常是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工作间隙放空自己的时间,睡前刷手机的时间。
  大概和欧阳修说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类似。
  看到一篇文章,很好,但是太长没时间读,都会选择收藏下来以后再看。
  这里的 “以后”,基本上就等于没机会了。
  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内容都是跟着需求走,你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自然要给你匹配碎片化的阅读产品。
  “干货”就这样应运而生。
  但你不知道的是,收藏干货的过程,就是遗忘的过程。
  以为收藏的是知识,其实收藏的是“知道”。
  以为掌握了知识,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知道”。
  同样一个结论,为什么经典大部头需要花几万字几十万字解释,一篇文章可以让你“三分钟读懂”?难道是原书的作者表达能力不如干货作者吗?
  肯定不是。
  你一天接收的信息如此之多,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只有最震撼的部分能吸引到你。
  所以很多所谓“干货”为了吸引注意力,是省略详细论证过程的,简单粗暴,直接把一条条结论砸到面前。
  这样的干货只负责提供知识,不负责帮助理解。
  就像课堂上的笔记,知识密度很高,但可读性很差。
  这么一来,用注意力最不集中的碎片时间,去记知识浓度最高的“干货”,记不住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陷阱二:干货,是用别人的大脑在替你思考
  前天我去看了新上映的电影《敦刻尔克》。
  看完后回来,朋友问我,你跟我讲讲,这部片子怎么样?
  我说,这次诺兰抛弃了以往的繁复叙事,尝试了一下新的打法,我觉得还蛮清晰的。还有诺兰让汤姆哈迪演了一个戴头盔的飞行员,用最贵的演员,露最少的脸。
  其实这都是一出电影院,我第一时间在豆瓣上看来的评价。但是在和其它人叙述时,我从心里把它当成自己的观点。
  看《奇葩说》的投票,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大脑的意志其实是脆弱的,观点随时会随着选手的论述而更改。
  在阅读干货时,也很容易受到类似的影响。
  你以为你在思考,其实你只是对别人的思考成果提出了认同。你只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语言,换言之,你已经被人洗脑了。
  高尔基曾经说过:“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
  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
  那些学者帮你读庄子,名人解析红楼梦,一本书带你看完二十四史,读完一篇感觉很有见解,仿佛文学造诣又深了一层。
  博采众长很好,但也需要时刻警醒,那些观点不是自己的。
  叔本华指出:“只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什么知识都需要别人嚼碎给你,就好比小孩子没有能力咀嚼,所以大人要帮他们弄碎一样。
  这些干货往往只告诉你结论而非解决过程,将多项式简化为单项式。
  然而,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你所接触的一切信息和背后的原理构建了你的思维方式,而这才是培养良好学习方式的关键。
  短期集中地接受信息与长期碎片化知识都会令你只看到知识的片面,且快速遗忘。最可怕的是,长此以往,你很难进行深度的长期的思考,你的思维会逐渐被禁锢。
陷阱三:听过很多道理,可能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哪些技能,经较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帮助?”
  这个问题有122177关注,870万浏览。
  纵观下面的高赞答案,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是技能类,比如健身、做PPT、编程等;
  第二是思维方式类,比如提升情商、风险管理等;
  第三是情绪调节类,比如换位思考、高效沟通等。
  仔细想想,其实这些答案都包含着一个若有似无的矛盾:确实这些技能可以经过较短时间学会,熟练掌握也确实可以给生活带来巨大帮助。但矛盾点在于,依靠较短的时间掌握的那点皮毛,完全不够给生活带来什么质的飞跃。
  这个情况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按此潜心修炼方成大器,武功秘籍是关键,潜心修炼也是关键。
  然而,“干货”却常常用标题告诉你,“读完你就学会了”。
  把听过等同于了解,把了解等同于熟练,或许是干货阅读者最常见的一种幻觉。
  大部分热衷于干货学习的人,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干货学习就像鸦片,起初,你会觉得它很受用,对你的帮助简直如沐春风。可是过段时间后,你才察觉,原来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逻辑还是那样,知识涵盖量和技能水平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
  海伦凯勒写过一句很玄的话:知识使人进步,而智慧使人得道。
  那些前辈精英总结的时间管理法则,高效阅读秘诀,八十八个PS速成小技巧,读完一篇感觉很有效,仿佛又掌握了一门技能。
  但读了一遍不代表完成了学习,应用起来才算。
  托马斯o富勒说过一句话:“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
  一篇干货或许能给你开启一扇新领域的大门,但一门技能真正要掌握、精进,除了反复练习别无二法。
  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去街头观察和记录行人的零言碎语,才有了精彩绝伦的《双城记》。
  迈克戴尔,不但的观察了练习和预期的落差,无数次的调试错误,才有了现在的戴尔。
  你却妄想只用几篇“干巴巴”的干货就能有所成就。
  这世上没有人能只靠一篇干货就能成为天才。石康说过:提升能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复地尝试、学习和练习。
  无论你囤积了多少干货,没有实践,也只是一个“知识渊博”的白痴。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
  跳出三个陷阱会发现,市面上所有干货,都只是帮助学习的工具,远不能等同于学习本身。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复盘干货的生产过程。
  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所有的规则,都是“经验→思考→结论”的产物。
  在学生时代,很多人可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道不会做的难题,老师讲一遍记不住,要自己做一遍才能记住,如果你还能给别人讲题,就说明你彻底弄懂了。
  举个例子。
  我前段时间听了一个演讲,是一个作者分享他的写作技巧,他说,他的写作技巧在于从生活中提炼情节,设置反转结尾,转换叙述角度。
  我读了这篇干货就代表学会了吗?肯定不是。
  我必须去写一篇故事,从生活里提炼情节,设置一个反转的结尾,在文中用一下转换叙述角度。
  只有真正去做了,你才会发现,自己对它的理解,是否完整、严密,有没有哪些障碍没有被发现。
  这样写了几篇,再抛开别的,自己总结写出这篇文章的过程,这时我已经完成了一遍干货的生产复盘,此时的输出,也就成了我自己的输出。
  歌德说过:“要想让别人反复思考的智慧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自己再三思考,直至它们在我们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
  小到生活技巧,大到人生哲学,都是一样的道理。
  爱因斯坦说过:“那些读了太多而用脑太少的人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只是学习他人的智慧并不足够,你需要自己想明白才行。花时间记录、通盘考虑和深入思考你学到的东西。”
  这世上唯一的捷径是行动:勤奋地阅读、勤奋地思考、勤奋地实践。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神人”,他总结了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阅读。”
  他无论多忙,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并仔细研究和调查自己感兴趣的投资公司。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在演讲的时候,说到投资的秘诀时,大家都很期待巴菲特说出什么成功的途径,他只说了一句话:“学习投资很简单,只要愿意读书就行了。”
  走得太舒服的路,往往都是下坡路,而只有当你认真阅读和仔细思考时,才有往上走的底气。
  别人的干货,只能让你间歇性踌躇满志;
  自己的行动,才能让你摆脱持续性混吃等死。
  你想要的结果,必须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作者:谈心社,编辑:吴亚博)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statics/sike/posts/523726.html/feed
在兵荒马乱的符号世界里,怎样找到更好的自己?
/statics/sike/posts/523643.html
/statics/sike/posts/523643.html#comments
Mon, 04 Sep :00 +0000
<![CDATA[洞见能提升我们一起将21世纪打造为人类最好世纪的可能。
人类有史以来面对的最大吊诡?
  生活对我来说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奇特的体验。
  作为一个媒体人和读书人,我有机会不断去领略这个时代那些高大上的知识和人物的视野。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份子,几乎每个礼拜,我也在信息海洋里被那些“少数的关键”所吸引和震颤。在具有共振效应的社交媒体上,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篇文章都可能形成惊涛骇浪。
  上个星期,是中年人的保温杯与枸杞,这个周末,是上海松江那个被摔倒在地的孩子的哭声,以及远赴厄瓜多尔的中国冷藏运输船的命运。
  前一种体验,让人觉得思想永恒、智能无上,就像《未来简史》展望的,21世纪的人类能把自己升级为“神”,获得上帝才有的“创造出植物、动物和人”的神力。
  后一种体验,则让人从身边的点点滴滴里,迸发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意识与情感。
  语言、文字、图像、音频、数据……所有这些传播符号和文明的载体,在让人乐观的同时,又如同陷入了兵荒马乱、扑朔迷离的世界,无论你叫它黑天鹅,还是灰犀牛。
  哈佛大学生物学家EoOo威尔逊2009年说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人类的真正问题是:我们有着旧石器时代的情感,中世纪的组织机构和上帝般的先进技术。”在他的描述中,这三者同时存在,处于平行的没有顺序的结构之中。
  大概是人类有史以来面对的一个最大吊诡:身体进入了21世纪,拜先进技术之所赐;社会组织与结构,还很传统;而人性,人的情感,与一万多年前甚至几十、一两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还差不多。
  我们身处其中,我们无处可逃,我们究竟如何选择,如何呼吸?
500年前的文艺复兴与今天的洞见
  “如果以经济发展、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来看,今天无疑是人类福祉提升最快的时代,但为什么人们的快乐程度并没有明显提高?”
  “全球化一直被看作人类发展的福音,但反全球化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能不能说,全球化也有上下半场,上半场人们更多看到‘合’的好处,下半场则更多趋向于‘分’?”
  在一场很多名家参与的活动中,我向《发现的时代:21世纪风险指南》的两位作者,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伊恩·戈尔丁和克里斯·柯塔纳提问。伊恩·戈尔丁曾经担任过世界银行副行长和南非发展银行行长,他在2016年年初对商业领袖们预测,首先,英国人会通过投票选择“脱欧”;其次,唐纳德o特朗普将当选为美国总统。
  这两位作者的研究方法是“让历史告诉未来”,他们选择了1450年到1550年这一段的文艺复兴作为研究对象,和当今世界进行比较。
  500年前的文艺复兴,不只是带有普遍美感的神奇时代,还是一个激荡时刻——有诸多伟大的发现,也伴随着痛苦的动荡。
  一方面,1450年谷登堡发明了印刷机,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497年达o伽马找到了通往亚洲财富的海上航路,151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这一切颠覆了过去的常识性“真理”,原来地球并不是静止不动,太阳也不是绕着地球转,人的心脏并非灵魂所在,只是一个血泵。印刷机印出的书本把新知识传播到各地。
  而在另一面,风险也随之增多,新疾病如野火扩展至大西洋两岸,奥斯曼土耳其人用火药这种新式武器征服了地中海东部的丰饶土地,马丁o路德点燃了欧洲大陆的宗教革命,天主教会这一欧洲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威机构在重压之下永久分裂。
  今天,类似的、升级了的场景和矛盾又在上演。柏林墙的倒塌类似于哥伦布的出海,互联网类似印刷机。和500年前改变世界的是少数天才不同,今天改变世界的更重要力量是团队。人们会聚在一起相互学习,互联网冲破无数壁垒,多元化带来新变化,学习和创新的速度让一切演进过程都不断加速。
  但硬币的另一面,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刻上去的头条新闻是“9o11”事件、次贷危机、日本核泄漏等等。作为城市纪元的第一代居民,人类享受着空前的全球化成果,而因碳污染排入大气聚集的温室气体浓度也是新石器时代以来未曾见过的,气候记录中15个最热的年份,有14个出现在21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说:“洞见是指引和门径,没有它,什么都做不好。”马基雅维利说:“谁渴望预见未来,就必须征询过去。”“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人类都被同样的热情激励。结果就是,每个时代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发现的时代》一书中,两位作者说:“我们所缺乏的急需之物,是洞见。洞见能使我们每个人将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变为某种史诗般的旅程。并且,洞见能提升我们一起将21世纪打造为人类最好世纪的可能。”
福祉提高,人们为什么不快乐?
  他们是乐观的。对我的问题,为什么人类的快乐没有随总体福祉的提高而提高,而反全球化的力量却在上升?他们认为有如下的原因:
社会的分化
  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的”,实际不是这样,世界的高山丘陵在增加,有更多的起伏不平。如果你选的地方对了,可能会占据优势,否则可能会被抛弃。
  1490年的时候,威尼斯是欧洲最富裕的城市,因为它控制了欧洲的丝绸之路。
  1498年葡萄牙发现了另一条航海路线也能获得亚洲的香料和丝绸,于是贸易开始在海上流动,老的丝绸之路沿线的社区开始分崩离析。1499年香料的价格就跌了一半。
  威尼斯商人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的商业模式和以前一模一样,但经济中心转移了,从地中海沿线变到了大西洋沿岸,原来的优势就丧失了。
  现在的很多工作就像当年的威尼斯商人,牛津马丁学院的研究指出,未来20年47%的美国工作岗位,都有可能被机器智能和机器人所取代,世界会出现大量“无用阶层”。
  此外,不平等现象在扩展。这并非全球化才有的问题,但却是有人被全球化排斥或抛弃才出现的问题。
  如果你住在美国中部,生活可能比上世纪70年代还要糟糕,脱离贫困境遇的机会比那时还少,所以他们不愿意开放,要把外国人阻挡在外。在英国北部许多城镇,原有的工业垮掉了,工人们没有钱搬到伦敦找工作,他们被世界的快速变化甩在了后面,他们当然反对移民,觉得移民抢了他们的工作。
  上述境遇必然形成一种社会情绪,就是痛恨少数人占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还通过离岸中心以避税。他们还痛恨政府腐败和公司丑闻,痛恨全球化的赢家获益如此之多。输家什么都没有,赢家还压根就不愿意重新分配所获的利润,最后整个社会充满了一触即发的火药味,对所有人都不利。这就像文艺复兴时代,教会非常奢侈,人们要缴纳高额的税,普通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却没有什么自由和改善,就可能导致一系列极端主义后果,比如当时的佛罗伦萨是世界各地学者的圣地,但佛罗伦萨被极端主义者控制后,天主教教会完全腐败,所有新思想就停止了。
互联互通的威胁
  一体化连接的体制,就像一个大机场,人流、物流非常发达,但一旦有流行病毒,扩散也很迅速。
公共产品的悲剧
  大家都想获得公共资源,比如足够的水、能源和矿藏。
  以前资源是可持续的,但需求越来越多,如果毫不节制,就会发生灾难性的气侯变化,最后就是没有能源和资源可用。
  就像钓鱼,作为个人去钓鱼当然没问题,如果人人钓鱼就会出现大问题。越来越多人吃寿司,金枪鱼就在灭绝,越来越多人要犀牛角,犀牛这个物种就会灭绝。动物也好,树木也好,再生的速度要远远慢于我们消耗的速度。
  健康方面也有同样问题。我们吃抗生素越来越多,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但抗药性越来越强,抗生素疗效反而在削弱。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控制自己的自由。
今天怎样规避风险,创造更伟大的“文艺复兴”?
  那么21世纪的风险指南究竟是什么?
  伊恩·戈尔丁和克里斯·柯塔纳在书中强调,有四个秘诀:
  欢迎天才。天才总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领导人类前进,但现代的教育体系或是企业对天才还不够“友好”。
  去“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意味着一种“引力场”,是“形成于某个紧密共同体生活实践之中,并与之息息相关的一套认知”,是聪明头脑碰撞的“创意工厂”,它需要足够的包容,兼收并蓄,否则不可能产生伟大的学说。因为伟大学说往往一开始被认为是歪理邪说,就像哥白尼观测天体,如果强迫宇宙服从“地心说”,而不是让“现象引导天文学家”,那么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
  制作新的地图。就像大航海时代,带回来的东西、所发现的新事物,都意味着要有勇气撕掉旧世界的地图,绘制新的地图。这不是说船长把数据汇集在一起就可以了,还意味着人们要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去认识世界,去寻找真相。在文艺复兴前,人们通过《圣经》找真相,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认为他到中国,因为《圣经》上说全球有三个地方,非洲、亚洲和欧洲,他认为他到的地方必是《圣经》中的一个部分。所以要适应新的变化,不断绘制新的地图,要把所有新的发现成果融合在一起。在商业界,挑战老地图和旧模式更加重要。亚马逊为什么成功?因为他们的理念是“每一天都是第一天”,而不是简单地每天重复前天、昨天、上个月、去年做过的事情。
  打开思路。想要更大成就,得有广阔的认知和视野,而非过去专注某个领域。
  戈尔丁、柯塔纳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严弘教授的讨论中,他们又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洞见:
  第一,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包括中国,完全可以说现在比过去好。为什么人还这么焦虑?因为变革的速率太快了,是指数级的增长。1800年的时候,最快的旅行速度大概一天10公里,今天是1万公里,所以出行方面我们已经改进了1000倍,但我们需要复制这种改进速度,在地球上一天旅行1000万公里吗?不会也不需要。我们可以探索指数级增长的其他一些维度,比如计算机运用、芯片处理能力等等。
  第二,虽然人类常常焦虑,但是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也许人类会更加焦虑和恐惧。美国当地时间21日,有一个日全食,美国人可激动了,说日全食快要来了,是百年一遇。如果是500年前,你可以想象一下会有多少疯狂的人用日全食来解释说,世界末日来了,上帝要来惩罚我们了,那时候的官员不知道要怎样苦苦挣扎,才能控制民众的焦虑。而现在,人们是拿着智能手机疯狂拍摄,没有任何恐惧。所以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简化这个复杂的世界,让我们少焦虑一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变化,让我们的步调被变革改变后能够恢复得更加正常。
人类“长生”的解决之道
  500年前的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人类在面对陌生世界的挑战时,最终找到了政治、经济、技术的解决方案。今天,乐观主义者们相信,人类依然能找到解决方案,成功地创造未来。
  但一个正在变得现实的问题是,找到新解决方案的“人”,还是过去的人吗?
  这两年大热的《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o赫拉利强调的重点是,今天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代。世界上因为饥荒、瘟疫和犯罪而死的人,远远少于历史上死于自然灾难的人;发达国家遭遇恐怖袭击而死的人远远少于吃垃圾食品而死的人;如果埃博拉病毒发生在一两百年前,死亡人数不会是今天的1万人,而是百万级的人。赫拉利说,20世纪人类的预期寿命已经从40岁增加到70岁,21世纪至少应该可以再翻倍到150岁,虽然这和“不死”还差一大截,但仍然会让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由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再生医学、纳米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科学家预言,人类到2200甚至2100年就能打败死亡。死亡作为一个技术问题是可以克服的,人的长生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问题。
  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赫拉利说,人类的长生之道有三种:
   一是用生物技术,就是改变、“升级”自己的生物身体;
   二是用网络电子工程技术,就是让有机身体接入非有机零件,例如手臂和眼球,或者将微型的机器人植入细胞或血管中;
  三是制造一个完完全全的非有机身体,有可能将人类意识上传到电脑中。
  目前这些事可能只是在一些实验室进行,谁也不知道这些创想最后会产生什么。过去40多亿年,生命一直局限在有机化合物的相对较小的范围中,但21世纪的人类已经走到人造非有机生命体的边缘——从有机体到无机体。生命之后,是生化革命?
  奇点大学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去年写过一篇文章,他认为人工智能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充分融合人工智能的人类智能才是智能的更高级形态。一家名为Kernel的公司正在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它主要利用神经义肢技术,在人脑中植入相关设备,改善人类的认知能力。
  戴曼迪斯说,人类大脑由1000亿个神经元细胞组成,构成100万亿个突触连接,这些细胞以及细胞间的突触连接造就了人,控制人的思考和感觉。神经元组成的大脑加上感觉器官,塑造了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当这个系统受损、失效时,就需要神经义肢技术,用电子装置代替受损神经系统或感觉器官功能,比如1957年有了第一例帮助聋人获得听觉的人工耳蜗的植入。这个领域就是脑机接口——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计算设备之间的直接信号通路。脑机接口技术的目的是实现将外部数字世界与大脑无缝连接,以增强或修复人类认知。
  如果Kernel的设想能变为现实,人类将拥有强大的脑机接口,并快速修复和增强大脑功能,最终可能使人类与人工智能“合二为一”,成为另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智能。
  人类一直在创造智能工具,扩展自身的功能。但这一次,人类开始将工具结合到生物体上,并以指数式速度快速变化。工具正在改变人类这一物种——人类通过工具进化人类自身,从自然选择的进化迈向智能化方向的进化。
  奇点大学校长库兹韦尔预言,到2030年之前,人类就能将纳米机器人(通过毛细血管)输送至大脑中,从人体神经系统中为人类提供完全沉浸式虚拟现实,并将大脑新皮层连接到云存储上,人类将能够在云存储中扩展大脑新皮层功能。
你我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把全球化、智能化的场景做了一个大致的勾勒。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在这个数据主义流行、权威从人转移到算法的时代,应当坚持让科技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服务于科技。同样的科技可以建造不同的产品,建设不同的社会,这背后是不同的道德和价值观。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使用技术的人才明白怎样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好。
  两年前开始内容创业的时候,现在想来,就是在为自己绘制新的地图。“如果上帝不拿走你的过去,就会拿走你的未来”,所以要开始新旅程。不求一鸣惊人,但要一诺千金,在商业文明研究和传播之路上,不偏离,不旁移,十年一诺,一以贯之。
  在这兵荒马乱的符号世界和现实里,怎样找到更好的自己?我对自己说——
  以定制不定。外部再多变化,自己要有一些确定和安定的东西,比如要好好锻炼身体,坚持学习,按照既定目标一步步走。
  和而不伤害。伤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句居高临下的恶言恶语也是伤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利人达到利己。人和动物的最大不同,是人除了传承生物基因外,还有文化传承,可以通过符号学习“活”在祖先的世界里,“活”在远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世界里,从而在有限时间“活”出无限体验。每个人都继承并享受着人类的文明精华,尽力利他,就是偿还这种福报。更不要说,不好好利他,如何能真正利己?
  常怀敬畏和自制力。敬畏和自制不是恐惧忧患,自我设限,而是在真理和规律面前,保持谦卑和克制。“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所以即使没人看见,没人听见,也要戒慎,慎独。
  上述四句话,权作写给自己的《21世纪个人风险指南》吧。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statics/sike/posts/523643.html/feed
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颠覆式的“流通革命”?
/statics/sike/posts/523498.html
/statics/sike/posts/523498.html#comments
Thu, 31 Aug :00 +0000
<![CDATA[互联经济、新技术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买方与卖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颠覆性变革。
  “流通革命”的完整概念由日本的流通专家林周二教授在其1962年出版的《流通革命:产品、路径及消费者》一书中提出,反映了战后日本两次流通领域的典型变革。如今,在我国也在面临着流通的新一轮革命,这场流通变革将对现有的传统流通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是颠覆式的革命,我们这里大胆预测我国流通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体现为:
  第一,融合化。也就是线上线下O2O模式的有效对接问题。
  线上线下如何对接已经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线下企业利用自己线下优势进行对接。这种对接不仅有效减少了交易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同时有利于将更多散、小、弱的交易主体纳入到商品交易中来。从这个角度而言,未来将没有纯粹的线上网店,也没有纯粹的线下实体店,因为大家早已彼此融合在一起,无法分割了。
  第二,平台化。也就是流通的中介职能由过去的中介向平台的转变。
  一直以来,流通企业被认为是通过中介交易、赚取商品差价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国际、国内流通产业发展的趋势表明,流通产业正在从传统的中间商向平台提供商的角色转变,比如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的平台化趋势就非常明显。和传统的中间商相比,平台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将更多的产品和交易主体纳入商品流通,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商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加速商品流通,提高商品流通效率,还能有效推动产业整合。
  第三,定制化。也就是消费的个性化特征和市场碎片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必然走向定制化。
  互联经济、新技术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买方与卖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颠覆性变革,消费者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并逐步参与到价值链中来。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流通企业不得不从关注供应链转移到关注需求链。正是这种变革推动了C2B这种模式在中国的兴起。此趋势也必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变革。
  第四,智能化。也就是未来的流通业中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乃至人工智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的流通业也面临着智能化的趋势,如今,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在语音识别、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小米也设立了探索实验室,京东之家里所有价签都使用电子水墨屏,与店内基站连接,所有商品与京东线上实时同价。店内商品支持自动结账,用微信或京东App扫描价签上的二维码,可以跳转到京东页面,了解商品的详细情况及用户评价,顾客可选择当场提货或京东配送。在京东之家门店的后台,则是京东成熟的交易平台、人工智能销量预测平台、客流分析平台,成为赋能商家的重要手段。
  第五,跨界化。这种跨界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各业态之间的跨界,第二个层面是指流通企业与其它物流乃至金融企业、高科技企业等进一步融合。
  第一个层面的跨界是指未来我们已经很难按照现有的业态进行明确的划分。正如刘强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所言:从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再到电子商务,零售未来可能会演化出更多新的业态,超越今天的想象。但无论它怎么发展,一定还是会紧紧围绕“成本、效率、体验”展开。而且,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是各种业态的交叉产物,比如百货店向购物中心的变形,大型超市的微型化反转等。
  第二个层面的跨界是流通企业必将通过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进行跨界整合,也就是京东所说的零售基础设施。因此,流通企业必须把关注的重心从仅仅是解决供需信息的问题,向解决物流与资金流等问题上靠拢,占领更高的主导权。
  第六,大型化乃至垄断化的趋势。
  尽管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个场景,技术领先者必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进而形成了技术垄断。在美国,从沃尔玛一枝独秀到亚马逊独步天下,我国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趋势。当然,流通革命不会一蹴而就,它将借助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和深化,引发产业之间的融合和业态的不断裂变。这种创新的竞争结果,必然要遵循新的游戏规则,达维多定律要求企业要保持领先,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也只有行业的前三名甚至只有前两名能够存活。(作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究员荆林波、中国社科院信管办经济师甄宇鹏,编辑:任琳贤)
/statics/sike/posts/523498.html/feed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statics/sike/posts/523002.html
/statics/sike/posts/523002.html#comments
Fri, 25 Aug :00 +0000
<![CDATA[我们选择了怎样的媒体,媒体就用怎样的方式塑造我们。
  前阵子,喜茶风靡全国的时候,有一次,经过一家商场,看到一家新开的喜茶,门口毫不意外地排着几十米的长队。
  排队的人中,男女老少均有,居然还有不少穿着正装、提着公文包的白领。有些明显赶时间,频频看表,左右张望,在原地不耐烦地跺脚。
  好奇心起,我观察了一遍整个队伍,想知道他们怎么消磨时间。
  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90%的人,在玩王者荣耀。
  是的,这两个当下最热的词汇,就这样结合在一起,毫不违和。
  当时我不可抑制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这些人为什么这么闲?
  为什么他们愿意把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这些事情上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列举出十几条“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排队买喜茶”的机制。但设身处地,真的让我排几个小时队,去买一杯奶茶,我还是会觉得,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同样,作为一个体验过很多网游的老玩家,我也完全理解游戏背后的一切机制。但是,每天把几个小时的时间耗费在游戏上 —— 这仍然会让我觉得:太奢侈了。
  有这么多时间,看看书,不是更好吗?
贫富差距加剧,如何消解不满情绪?
  日至10月1日,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次会议,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经济精英,包括撒切尔、老布什、各大顶尖企业的董事长,等等。
  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呢?如何应对全球化。
  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边缘化”。
  那么,如何化解这80%的人和20%精英之间的冲突?如何消解这80%人口的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时的美国一位高级智囊认为,唯一的方法,是给这80%的人口,塞上一个“奶嘴”。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他说:“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这一战略具体是什么呢?
  一是发展发泄性的产业。具体而言,包括影视剧、游戏,集中报道无休止的口水战、纠纷冲突,等等,让大众将多余的精力发泄出来。
  二是发展满足性的产业。包括报道连篇累牍的无聊琐事——娱乐圈新闻、明星花边、家长里短,发展廉价品牌,各种小恩小惠的活动,以及偶像剧、综艺等大众化娱乐产业,让大众沉溺于享乐和安逸中,从而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考能力。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东西可看,便会沉浸在“快乐”之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
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
  是的,我说的就是一切偶像剧、明星、娱乐圈、微博热搜、暴力冲突、情绪煽动、阶层对立、低幼化游戏。
  我们日常的视野中,充斥着这些信息。但这其中,99%的东西,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对我们也没有哪怕一丁点价值。
  热搜,可以买,可以冲,给够营销团队的钱,想上什么就上什么。
  新闻,很多是标题党,不是哪个明星出了新戏,就是谁谁又闹了绯闻。
  更别说资讯平台和朋友圈里疯传的各种推送了。
  一些召集嘉宾辩论的综艺节目,刚开始让人眼前一亮,毕竟算是一档有价值和内涵的综艺,非常难得。但看了几期之后,你会慢慢发现,思辨开始让位于煽情,逻辑永远辩不过故事。而观众并不在乎逻辑,并不关心谁说得有理,他们只关心谁说得更声情并茂。通常背景音乐一转,开始变成钢琴独奏,情绪酝酿起来了,人们对辩手的支持就发生变化了。
  最近,知乎在讨论一个话题: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大V,靠曝照、编故事、抄袭段子起家,拿到几千、几万的关注?
  有人说得很好:同一个人,曝照回答1000赞,写情感故事1000赞,科普专业知识、还得到编辑推荐和一帮大V点赞的回答,才不到100赞 ——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麦克卢汉说过一句话: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
  在这里,也是一样的:我们选择了怎样的媒体,媒体就用怎样的方式塑造我们。
让你活在别人为你设定好的框架里
  无独有偶,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提到,日本的新一代,正在逐渐步入“低智商社会”。他们读的书越来越幼稚,对各种谣言丝毫不会思考,很容易遭到媒体的操纵,得过且过、毫无斗志……
  他甚至提到一个事情:
  通过“安保斗争”,日本政府认识到,如果对过激的学生运动放任不管的话,就会导致政府下台,所以政府就从此开始实行“愚民政策”。这其中的代表性举措,就是推行“偏差值教育制度”。
  大前研一这样解释道:
  由于偏差值制度的实行,人的能力被数字化了,所以日本的学生经常会被问到“你的偏差值是多少”这样的问题。
  所以他们在这个时代是不会有危机意识的。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这个社会将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将由那些“高偏差值”的人来解决。自己用不着去浪费脑细胞,只要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他们习惯于在同一班级或者是同一年级组中作比较,然后认为那些高偏差值的人,理所当然地就应该去政府部门工作。同样,能进入媒体工作的人也被认为是高偏差值的人。
  所以,他们认为政府所做的一切决策都是对的,媒体所说的话也全都是可信的。
  日本社会的现状就是这样。人人都把政府和媒体当做自己生活的指南。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思考和反思。
  这不是与美国那位高级智囊的想法如出一辙吗?
  通过阻断你的希望,让你活在别人为你设定好的框架里,停止思考,失去独立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环境。
我们会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吗?
  私下里,我跟一帮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会说:我们选择了困难模式。
  因为,愿意深入思考,愿意看我们文章的人,本来就是小众。
  大众喜闻乐见的是什么呢?情绪,观点,立场,站队——看文章就是为了放松的,最好别让我再去用脑子。
  毕竟,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大片,综艺,娱乐圈花边,网络游戏,热点消息,诸如此类。
  我们每天光是保持专注,其实,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拿热点资讯来说。一条APP推送,背后都是一个运营团队群策群力,经过初稿、初审、复审等一堆环节,有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作支撑,用尽各种文案技法,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力,点进去。
  同样,一款网络游戏,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目的是什么?为了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时间。
  一个综艺节目,背后可能是精确到秒的台本,现场五六个机位,多次的彩排、训练,从场景到灯光到音乐,再到人物的服装、语气、动作,全部精心调制,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沉浸进去,在观看的时候,忘掉时间的流逝。
  而反过来,无论是学习、阅读、思考、写作,这些事情,哪一件有着这么强大的阵势?将“触及成本”降到这么低?不存在的。这就是消费娱乐文化为我们创造的牢笼。而我们正心满意足地,一步步走进去。
  当然,我并不反对适当的娱乐,否则活得也太累了些。
  但是,更常见的现象是什么呢?下班了,一身疲惫,想着“今晚要学习”,忍不住还是把手伸向了手机,刷起微博,玩起王者荣耀。放下手机已是深夜,一边告诉自己“明天再努力吧”,一边洗澡、洗漱,然后睡觉。
  第二天,重复着跟前一天一模一样的生活。
  这很常见。前文讲过,一切娱乐产品——影视剧、综艺、游戏,它们背后有着庞大的团队,这些团队的唯一目的,就是用尽各种手段,去降低你触及它们的“阻力”。
  它们会在你视野中不断出现,用各种资讯、消息提醒你,诱导你去点击。一旦点击了,就再也不会给你机会离开。
  想一想,你已经有多久,没有真正为自己的目标做过一些事情了?
  这里面最严重的是什么呢?
  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你就很难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
  人的阈值,是会不断升高的。
  所以,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再产生情绪的波动,很难去投入到一样东西上面,很难专注去做一件事情。
  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周围的环境,塑造成了一个“高刺激阈值”的对象。
  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你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
  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比如学习,阅读,思考——可能吸引力没有这么高。
  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如何对抗慵常、平凡、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
  最后,我想给你几个建议:
  1. 拒绝低幼化的语言刺激
  什么是低幼化的语言刺激?绝大多数的网络流行语都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
  我并不是说“牛逼”就一定不如“厉害”、“优秀”、“出色”——但如果有一天,我们要表达“厉害”,只会说“牛逼”,这岂不是很可怕?
  日常生活中,尽量拨出一定的时间,看深度的、优秀的书籍和文章,保持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谁掌握了语言,谁就掌握了思想。”
  2. 拒绝抢夺注意力的低劣产品
  如果可以,拒绝从众,拒绝那些肤浅的综艺、影视剧、热点消息、娱乐圈资讯,只看最优秀的作品。
  什么是最优秀的作品?至少,是有突破性的,不反智的,引发思考的,有诚意的,需要动脑子的。
  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不动脑子,能带来短期的愉悦和轻松,但长期来看,它只能导向空虚和无聊。
  3. 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
  找到一件有长期收益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幸福感——这是一件你需要在30岁前做到的事。
  很多人问我:你不看剧,不看电影,不看综艺,不聚会,不玩游戏,你平时究竟都干些什么?
  我说:学习啊。
  他们问:不会觉得无聊吗?
  每每获得一个新知识,每每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所带来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怎么会感到无聊呢?
  所以,请找到一件能够带给你长期收益和幸福感的事情,把它安排进每天的日程中。
  不需要追求物质收益,也不需要苛求成为领域专家,它的意义,是帮助你对抗慵常、平凡、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让你保持头脑的清醒。
  这就足够了。(作者:Lachel,互联网经理人)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statics/sike/posts/523002.html/feed
“创二代”如何接班影响民营经济未来
/statics/sike/posts/522897.html
/statics/sike/posts/522897.html#comments
Sun, 20 Aug :00 +0000
<![CDATA[  如果说“创一代”从白手起家到构建起目前的财富大厦,是一段极其艰辛和复杂过程的话,那么,能否顺利交班“创二代”,则比创业还要难。交接不好,就有可能使所有的付出都化为乌有。要知道,在现实中,“创二代”在瞬间耗尽“创一代”全部财富的案例并不少见,从而成为“创一代”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眼下,一些国内十分知名的“创一代”,就正面临着接班的难题,面临着企业能否生存下去、事业能否坚持下去的考验,这些人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培养接班人,给接班人创造条件,让接班人能够尽快上手。除了已经确定的接班方案,他们还没有更多选择。能够跳出家庭和家族概念的企业家并不多,按照目前的企业管理体制,选择外人,对多数“创一代”们来说,是不容易的。
  尽管“创一代”们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给了“创二代”们最好的条件、最优的选择,但是,能够让“创一代”放心地将企业管理权交给“创二代”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企业还在摸索和犹豫之中。单从知识面来看,多数“创二代”已经完全具备接班的水平。但是,从驾驭企业的能力、责任心和事业心、吃苦耐劳和创业精神等方面看,能够达到“创一代”要求的,是不多的。更有一些“创二代”,压根儿就不愿接班,而更愿忙自己的爱好。相关调查显示,将近半数的“创二代”是不愿意接班的,或者不愿再走父辈的老路。
  一些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创二代”,眼睛看到的都是资本条件下的财富快速形成,而不是父辈们的逐步积累,看到的是资本凶残的牙齿,而不是父辈们沧桑的脸。他们承认父辈们的伟大,但不愿重复父辈们的艰辛。于是,归国以后,一些“创二代”都选择了资本运作,选择了“创一代”留下的财富,而不是“创一代”留下的事业。在他们看来,创业是父辈们的事,事业是社会的事,财富和金钱才是他们的事。
  而资本这座“金矿”,也不是人人可以开采的,不是所有的开采者都能挖到金子,能够通过“金矿”发财的。结果可能资本没有玩好,实业也丢掉了。类似问题,在许多“创二代”身上都存在,也成了“创一代”的心病。
  退一步讲,就算“创二代”愿意继承“创一代”的事业,就算他们有很高的学业背景,但是,由于没有“创一代”的经历和经验,没有财富逐步积累的感受,真正做起来,也是举步维艰。
  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一代”,都到了必须交班的年龄。而民企的交班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亡,也关系到民营经济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创二代”不能接好班,民企就会出现空心化问题,进而影响其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谭浩俊)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statics/sike/posts/522897.html/feed
如果35岁时破产,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statics/sike/posts/522835.html
/statics/sike/posts/522835.html#respond
Wed, 16 Aug :00 +0000
<![CDATA[尽管最成功的玩家不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个,但是努力的人大都结果还不错。
  最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房间里有100个人,每人都有100元钱,他们在玩一个游戏。每轮游戏中,每个人都要拿出一元钱随机给另一个人,最后这100个人的财富分布是怎样的?
  以下是三个不同的答案:
  我们不妨把这场游戏视作社会财富分配的简化模型,从而模拟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我们假设:每个人在18岁带着100元的初始资金开始玩游戏,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岁退休。“每天拿出一元钱”可理解为基本的日常消费,“获得财富的概率随机”是为了简化模型。以此计算,人一生要玩17000次游戏,即获得17000次财富分配的机会。
  下面我们来回答一下。
  在上述规则下,游戏运行17000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说明:1.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一个玩家的编号,柱子的高低变动反映该玩家财富值的变化。2.当某人的财富值降到0元时,他在该轮无需拿出1元钱给别人,但仍然有机会得到别人给出的钱。
  可以看到,每个玩家财富值的变动是极为剧烈的。为了方便描述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我们又按照财富值的排序做了下图:
 说明: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玩家排序(非编号),排序越高的财富越多。初始时所有人的财富值相等,随着游戏的进行,财富值差距越来越大。
  没错,财富的分配接近于幂律分布(结论只是程序模拟,而非数学精确求解)。最后,社会将有很少的富人和很多的穷人:
  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3.5倍;
  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0%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0%的财富;60%的人的财富将缩水到100元以下。
  就这样,大部分人的钱跑进了少部分人的口袋里。即使在最公平的规则下,世界依然展现出了残酷的一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设计了更多的情景,同样用程序进行了模拟。
允许借债会让世界变得好一点吗?
  在现实社会中,情境会更复杂一些。比如说,当我们没钱了,还可以找亲友、找银行、找投资人借债,说不定哪天就东山再起了呢。在允许借债的情况下,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
  结果表明:
  游戏结束时,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4倍;
  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3%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6%的财富;大约25%的人背负着债务,最高负债约为200元。
  没错,借债虽然能让我们在走投无路时多一些周转余地,但最终会让穷人变得更穷。
草根真能逆袭吗?
  我们以所有玩家财富值的标准差来衡量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按时间序列做出图来长这样:
  横轴表示游戏轮数,纵轴表示社会财富的标准差
  可以看到,游戏早期的标准差变动最为激烈,而在轮游戏后,标准差的变化趋于平缓,也就是社会财富分布的总体形态趋于稳定了。按照我们设定的游戏与人生的对应规则,这时玩家年龄为35岁。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35岁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已经完全拉开了。
  进一步看,如果一个人在35岁时破产,还有没有可能逆袭呢?
  本次模拟结果中,有15个人在35岁的最后一天时处于破产(负债)状态,而他们在此后的财富值及排名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在35岁时破产的玩家,绿色柱子为其他玩家。红色柱子在纵轴上的高度变化表示其财富值变化,在横轴上的位置变化表示其排名变化。
  可以看到,当这15个人在65岁退休时,有7人仍然处于破产状态;有8人还清债务并有了财富积累,但离富豪仍有相当差距。
  看来,以35岁为界,虽然破产以后,仍有一半概率恢复到普通人的生活,但想要逆袭暴富,却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发财要趁早,大龄青年逆袭更像是一个传说。
富二代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在真实社会中,每个人的起点其实并不相同。总有一些富二代、富三代,在财富游戏的开始就占尽了便宜。这一点也应该被考虑到我们的模型中。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假设只有两类玩家:90个普通玩家(设定同上)+10个富二代玩家。富二代玩家的初始财富是500元,他们在每轮游戏中需要拿出2倍的钱,同时获得财富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2倍。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
  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富二代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
  虽然这个分布形态与全是普通玩家的结果基本一致:TOP10和TOP20的富人掌握的社会财富比例和负债的人数比例都差不多,但是仔细来看,TOP5的富人中全部,以及TOP10富人中的7位都是富二代玩家。
  我们在富二代玩家(红色线条)和普通玩家(绿色线条)中各选5位,绘制出他们的财富值变化图:
  可以看到,富二代玩家中虽然也有“败家子”,但他们仍有很大概率将财富值维持在较高水平。富二代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偶有交集而已。
  在游戏中,普通人要有极好的运气,才能到达与败家富二代相同的高度。
对富人征税会改变财富分布吗?
  为了缓和贫富分化带来的诸多矛盾,在真实社会中有许多转移支付的手段,税收就是其中一种。
  本轮游戏中,玩家的初始财富同为100元,每轮游戏中玩家获得1元钱的概率相等。但若被选中的玩家在该轮游戏时的财富值高于200元,则他只能获得60%的收益;而另外40%的收益将平分给财富值低于0元的所有玩家(相当于破产者的低保)。
  模拟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在“税收+低保”的游戏规则下,社会财富分布仍然是高度极化的,但基本消灭了破产者,同时富有的人没那么富了而已。
  收税可以平缓世界的分化,但是要改变世界的残酷本质,需要加强转移支付的力度。
努力的人生会更好吗?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一飞冲天的发财运气,也没有腰缠万贯的爹,更不甘于吃低保。想要改变命运,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更努力,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我们假设每个玩家的初始财富仍然为100元,但有10人比别人加倍努力,从而获得了1%的竞争优势,即赢得收益的概率比别人高出1%,模拟结果如何呢?
  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更努力的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
  可以看到,社会财富的总体分布形态没有什么变化。但是,10位努力玩家中的9位都进入了富人TOP20。
  是的,尽管最成功的玩家不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个,但是努力的人大都结果还不错。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那就是努力,并坚持下去。(作者:团支书)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statics/sike/posts/522835.html/feed
楚留香与岳不群,谁更有经济头脑?
/statics/sike/posts/522655.html
/statics/sike/posts/522655.html#respond
Sat, 12 Aug :00 +0000
<![CDATA[  激起我写这篇文章的是我读武侠小说的一段经历。
  那是十多年前,我乘飞机去西安讲学。
  上飞机后我就埋头读《书剑恩仇录》。读到陈家洛等好汉与坏人张召重打得刀剑齐飞、鲜血横流。当时,我与邻座的一位老先生攀谈起来。
  他得知我是大学经济学教员时,惊讶地问,你还看这种书?
  我说,华罗庚先生把武侠定义为“成年人的童话”,许多大学者都是武侠迷呢!
  他又问我,武侠对经济学有什么启发呢?
  这个问题我还没想过。但经济学是研究人行为的学问,武侠所描述的正是人类行为之一。武侠这个世界中反映出的人类行为规律,应该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
  受这位老先生的启发,此后我在读武侠时总在思考武侠中的经济学含义。这篇文章正是这些年断断续续地读武侠的思考结果。
  武林好汉们也是人,无论他们有多高超的武功,或高低不同的人品,他们行为的目标也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以最大化为目标是包括武林好汉在内的所有人——抽象意义上的人——的本性。
  一说到最大化,人们马上联想到物质利益或货币收入最大化。这是对经济学的误解。其实最大化既包括货币内容也包括非货币内容。
  经济学家经常以货币内容为分析对象,例如收入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等等,无非是因为货币内容可以量化,可以用数学工具分析,并非因为它是最大化惟一的内容。在现实中往往非货币内容比货币内容还重要。
  人所追求的最大化其实是幸福最大化。没钱绝对不幸福,但有钱也不一定幸福。据有人估计,总体而言,金钱对人幸福的贡献为20%左右。可见在最大化中非货币内容还是相当重要的。
  武侠小说中尽管也反映了人贪财的一面(如金庸的《连城诀》),但更多的还是其他追求。武林高手们或者家财万贯,或者起码是过着中产的日子。幸福中20%的货币内容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所以追求的是另外80%的非货币内容。
  在经济学中,实现了最大化的行为称为理性行为。当这种最大化限于货币内容时可以用数学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经济教科书教的主要是这种内容。但在涉及非货币内容时,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在读武侠小说时,我想得更多的是从非货币内容的角度看,什么才是理性人应该追求的最大化行为。
  萨缪尔森给出的幸福方程式是: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是人的主观感觉,取决于偏好,每个人的偏好不同,即追求的目标函数不同,同时为了得到一定的效用还要付出成本。因此,我想从目标函数、成本-收益分析和欲望三个方面来分析各位武林高手的最大化行为是不是理性的。
  这里我集中分析两个人——古龙《楚留香传奇》中的楚留香和金庸《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
影视作品中的楚留香和岳不群
  楚留香和岳不群是两个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获得百度财富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