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关学习武术的人的总统计,不论中国外国

【残酷真相】中国武术其实不堪一击-下层人世界
【残酷真相】中国武术其实不堪一击作者:下层人世界 / 公众号:xcrsj10016发表时间 :导读:缺乏科学方法的中国武术,一旦走出国门,其实立即就露出了原始混沌思维与技术的缺陷,与身体素质上的短板。中国武术被国外武术人士称为“中国体操”是有道理的。传统武术在攻防技术中掺杂了大量象征性动作和门派仪式动作,从功法上看,传统武术仍保留着很原始、低效的操习,与其说是增长格斗实力,倒不如说是在祈祷、苦行和磨炼耐心。梅惠志第一次真正接触泰拳是在1990年。当时,作为北京武术散打队的首任总教练,他带队参加刚刚设立的京港搏击会,虽然带去的都是当时的国家级顶级散打高手,但那一次中国散打惨败于泰拳。“没办法,我一看到泰拳用肘用膝,就只好丢毛巾。”梅惠志说,当时,北京武术散打队第一次出国,根本不懂什么是自由搏击,对泰拳的膝肘攻击很不适应。“与泰拳硬碰硬,我们根本打不过,拳脚打在对手身上,跟打在皮球上一样。而当时我们的队员抗击打能力比较差,挨上两三下膝肘就不行了。”此次惨败之后,梅惠志等人才把泰拳的录像拿回来反复研究。“泰拳非常硬朗,主要使用边腿和膝肘。他们的记分主要是以击倒而定的,所以踢你时一下是一下,你的重拳他们根本就不躲。但我们的散手没人家能挨打,散打只有发挥摔法的优势才有取胜的机会。”梅惠志说。不久前泰拳拳王放言要秒杀中国功夫,无论是否炒作,让人们再次审视声名在外而又难以捉摸的中国功夫,如果站上擂台,竞技力究竟几何?散打为何难敌泰拳梅惠志是北京市散打运动的创办者。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国际式摔跤教练,他在北京武术队主教练吴彬和中国式摔跤教练李宝如的协助下,开始练习散打。练习散打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武术套路表演走向了世界,并获得国际好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外国的武术爱好者来到中国,都想与“中国功夫”较量较量。尤其是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上映之后,中国功夫实战能力如何,成为一个亟待证明的焦点。“那个时候来挑战的国外武术爱好者,很多都由我来对付。”梅惠志说。但来较量的一般都不是职业搏击手,由摔跤转为散打的职业运动员梅惠志完全能够应付得来。“在1990年第一次带队参加京港搏击会之前,我们对世界上的整体搏击状态并不了解。”其实,中国功夫与泰拳的较量一直在进行着。目前可以查到的资料显示,从1921年开始,中国功夫就在向泰拳发起攻击。但除了1922年,由流亡泰国,本有武功,并拜华裔泰拳宗师为师的李德与泰拳手打平之外,其余皆遭惨败。而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由香港和台湾组织的数次中国功夫与泰拳的比赛,也仅有一场平局,其余都告失败,而且败得相当惨,最短的一局仅坚持了20秒。但近几年,散打所代表的中国功夫在与泰拳的对抗中,却出现了赢多输少的局面。“双方研究规则,泰拳可以用肘膝,我们可以用摔法,做好针对性练习,赢面比较大。”梅惠志说。不过,近几年的中泰对抗赛,中国散打的成绩受到了不少武术爱好者的质疑。人们在有限的中泰对抗录像中,以及各种中泰对抗赛中国散打大获全胜的消息中,对泰拳手的来历及资质并没有多少了解。相对来讲,为众多搏击爱好者所熟知的泰拳王播求与中国散打冠军孙涛的对抗,更像一次上规格的对决。在这次比赛中,播求很顺利地拿下了孙涛。这个结局似乎并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从双方的简历可以看出,作为职业泰拳手,播求在日本最知名的站立综合搏击赛事K-1上风靡全球,其成绩是170战,155胜;而作为中国体制内的运动员,孙涛的比赛次数只有24战。民间并无武功高手虽然,从中国功夫与泰拳的对抗历史中,中国传统武术的成绩还不如散打来的好看,但大多数中国人仍然相信,真正的中国武术的技击精华是在民间,在传统拳术中。虽然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但人们更愿意相信,在那些与世隔绝的密境,有神仙般的武林高手存在。“虽然存在民间有高手这一说法,但民间拳手的水平并不高。与散打相比,基本没有对抗性。”梅惠志说,他曾经会过许多民间高手,“很多都坚持不到十秒八秒。”而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过散手试点,当时来自民间的参赛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极、大成等等拳种。“但比赛刚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是练习散打的了。”梅惠志说。民间武术大多没有经过对抗训练,一上擂台就“不管练习什么拳,最后都成了王八拳”。对抗起来根本没有反应,挨上两下就不打了。“有一位练习八卦掌的,比赛开始了,他还在那转圈子,被我们的队员追上去,踢了两脚,就不打了。”梅惠志说。那一次,最后冠军都被体校队员拿下。1987年,梅惠志带队参加武当山全国武术擂台赛,这一次的场面比北京的散手试点更加热闹,赛场上有扮成武松模样的,还有和尚、老道……比赛前表演,架势挺吓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铁钉子拍了出来,可一上台打擂,那人只挨了一脚,自己就跳下擂台了。还有一位神秘人物,自己爬上擂台要求比赛,当地组织者要求他先报名,但遭到拒绝,理由是“不敢留名,打完了再说”,并自称已经“毫无欲念,不吃荤腥”。看到这种情形,梅惠志专门交代队员不要踢第二脚,因为第一脚把人踢倒,第二脚必然会踢头,这样会导致这些没有任何对抗训练的对手直接休克。对于民间有没有高手,著名武术家赵道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一个常识:“在那些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消息闭塞,交流不便,物质贫乏,隐士们如何能启发悟性,拓展眼界,避免徒劳创作呢?又怎样能通过大量‘见手’来交流技术,衡量自己?否则,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技高一筹,掌握精髓呢?生活问题怎样解决,营养哪里补给,资金、器具谁来提供?如果自食其力,花大量精力安排衣食住行,训练效果怎能提高?”而在梅惠志看来,传统武术主要是训练方法和意识的落后,讲究的是口传心授,多是说招说手,平时几无实战训练。“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方边腿踢你,散手队员会一手格挡,一手反击。传统武术可不这样,他要先做一个云手,动作好看,但对方早就踢到你了。我们同他们交流时,分出胜负也就一个照面,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迎击。”传统武术缺乏对抗训练导致了许多悲剧。1987年,在一次两省警察的集训中,某省一名练习传统武术的警察与另一省份练习散打的警察对练,结果因为前者从未做过对抗训练,在被摔起的时候没有任何防护意识与技巧,头部直接坠地,导致死亡。中国武术极度缺乏技击性“但传统武术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传统武术也是一拳一脚。”中国武术院社会组副主任刘普雷说。作为格斗技术的武术本来就是打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除了在影视剧中,我们很少看到中国武术与外界的对决,那么中国武术的技击性到底如何?民间武术家赵道新认为,中国武术最大的骗局就是具有所谓的“技击性”。虽然传统武术有些技法还是包含着较高的技击性和潜在技击性,但赵道新肯定,当今中国武术在整体上极度缺乏技击性。以全球格斗界的战略眼光看,可以说已丧失了技击的竞争能力。在赵道新看来,今天的传统拳术与学院武术一样以套路为主,并混入了冒充古拳法的套路新作品。而套路与篮球、游泳、登山一样只是提高运动素质的锻炼方式,却不针对格斗需要,特意发展那些直接专用于格斗的素质和技术,从根本上说称不上是技击训练。从打法上看,传统武术在攻防技术中掺杂了大量象征性动作和门派仪式动作。这些动作与技击无关。从功法上看,传统武术仍保留着很原始、低效的操习,与其说是增长格斗实力,倒不如说是在祈祷、苦行和磨炼耐心。实际上,从民国时期以来,人们对于传统武术的套路对招一直在进行着理想主义的尝试。“2003年我还亲自参与过这种尝试。”刘普雷说。当时,散打王节目在湖南卫视火爆上演,四川的几位武术爱好者找到刘普雷,希望能够录制一些对招的节目。“在他们的想象中,仍然还是那种你一招白鹤亮翅,我一招黑虎掏心。”刘普雷说,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练习散打之前,他就参与过这样的试验,但从来没有成功过。“你想啊,就像治病一样,怎么可能是开好了方子等病人呢。”但四川的那几位武术爱好者很固执,找到了一位喜好武术的企业家赞助,还找了四川省套路队帮忙,按照这种套路对打的方式进行,结果可想而知。“拿不出手!”赞助该项目的企业家对刘普雷说。相反,因为那些练习套路的孩子并没有经过技击训练,反而很容易受伤。“尤其是小关节之类的,动不动就会受伤。”刘普雷说。而这相对于现代搏击来说,无疑是没有任何技击性的。但刘普雷并不认为中国武术的竞技能力在国际上就毫无竞争力。他更加相信是规则原因,对竞技结果有直接影响。梅惠志也是同样的观点。“如果双方约定在相同的规则下进行三个月的训练,然后再进行对抗的话,胜负难料,反正是有得一打。”而在本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对中国功夫竞技水平最悲观的说法来自一位在国外学习柔术、到中国创办竞技俱乐部的华人。他认为以当前中国武术的竞技水平,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日美水平。国际拳坛为何不见中国选手既然中国武术的竞技水平在国际上并不落下风,为什么在诸如UFC、PIRDE、F—1等国际顶级的搏击赛事上,见不到中国选手的影子?“这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全运会体制,我们的精力没放在外出竞技上面,而要打F—1必须要长时间的竞技训练。”刘普雷说。1998年年底,刘普雷曾经带队去过K—1现场,当时主要是带套路队去做串场表演,其中还带了两位散打运动员做现场表演。“那是我第一次去K—1现场,到了那里才知道原来一个擂台赛能做成那个样子。”刘普雷回忆说,六万多人的现场,灯火辉煌,壮观极了。接触过K—1之后的中国散打选手曾经低调参加过这个比赛,但结果并不理想。不过,本刊记者采访中发现,实际上中国的散打运动员都比较想参加诸如K—1的国际顶级格斗赛事,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是为了高额的奖金。但是,作为国家运动员的中国散打高手并不自由。首先从身份与资质上来讲,专业散打队是行政性的,全运会的体制需要这些运动员全力以赴打好国内的比赛;而在技术实力上,我们的打点打分的比赛体制,并不适应F—1。参加F—1的拳手都是为了高额奖金,“人家是挣钱来的,打起来很拼命。”刘普雷说。“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教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搏击手说。国内的全运会体制使得职业教练以及运动员都必须围着全运会使劲,对于他们来讲,根本没有去国外顶级搏击赛事交流的必要。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输不起”,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根本利益。现代性质武术俱乐部体制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艰难起步状态,要培养出自己的职业搏击手,还需要一段不短的路程。但好在中国武术协会对于俱乐部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这是我们的一个方向。”刘普雷说。俱乐部的建设不仅能够极大地活跃中国的搏击市场,还能够拓展职业运动员的就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不再感叹“国外的搏击手都是明星,国内的搏击手都是保安”的尴尬现状。延伸阅读你能打败一万个武术大师,也打不败一个意淫梦!大师们纷纷拿出了最厉害的功夫:拍照摆pose-1-最近,本号发了一篇《太极大师被暴揍!说好的中华神功呢?》的文章,文中列举了大量数据以及史料,本着摆事实讲道理的精神,公开公正的探讨一下关于传统武术这个问题。结果,许多人就被踩了尾巴,跑到后台对我疯狂叫骂——注意,不是探讨,而是叫骂。他们歇斯底里,恼羞成怒,就像被扒了底裤一样。说实话,我很理解这种心情,是我亲手打碎了他们的意淫梦,把他们从那个荒诞的自欺欺人的童话里拉了出来。他们一看,卧草,原来真实的世界里没有隔山打牛,没有凌空发劲,没有四两拨千斤,于是他们受不了了。除了叫骂之外,无法排泄心中的崩溃感。我也曾经这样崩溃过。当我知道中华文明原来根本不是世界上发源最早的文明,像苏美尔文明、米诺斯文明等等都比中国早了几千年,我崩溃过;当我知道西方人绘制了地球仪,而中国人还认为天圆地方的时候,我崩溃过;当我知道世界学者公认的中国历史只有三千年而不是我们一直标榜的上下五千年的时候,我崩溃过……一路走来,让我崩溃的东西太多太多,但就因为这样,就要蒙住自己的眼睛吗?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对于一个民族亦如是。就像大清那样,面对外国人的坚船利炮,还在那吹嘘“以道德为甲胄,礼仪为干橹”,它不亡谁亡!所以,对于某些执迷不悟之人,就要把耳光扇的响亮一些,才有可能将其唤醒。不过有时候,你还真的扇不醒那些故意装睡的人。不信你看——练了30年太极拳的雷公大师,在职业拳手徐晓冬面前不到10秒就跪了,事实已经摆在那里,还是有人说,这个雷公代表不了太极拳。那么谁才能代表太极拳?要知道雷公可是以“杨氏太极拳传承人”的身份登上过中央四台,妥妥的一代宗师,你们现在又把他当成小混子了?万一侥幸赢了,就是武术天下无敌;输了,就是代表不了太极拳,道理还可以这样讲?好,就算雷公代表不了太极拳,代表不了武术,那么1953年在香港公开比赛的白鹤拳陈克夫与太极拳吴公仪能代表吗?你别看这两位打起来跟老太太撒泼一样,在当时可都是名满大江南北的人物,尤其是太极拳吴公仪,号称“从北至南未逢敌手”,多牛逼啊!如果你认为他们也无法代表,那好,我们继续扒。从1921年开始,民国政府就不断派遣武术高手赴泰国作战,陈子正名气大吧,一代鹰爪宗师,执教于上海精武会,于泰国对战柯叻府泰拳师乃央,结果三招就被乃央踢晕。像太极拳师胡胜、张耀强,是南方名噪一时的高手,结果跟泰拳手交手不到几十秒钟,皆被打晕在擂台上——不仅仅限于这些人,当时民国政府尽数笼络武术高手,把他们派到泰国比赛,皆以惨败而终!这个网上有详细资料,玻璃心的就不要去查了,免得想不开。是不是这些人都不能代表武术?那请问什么才能代表武术?武术不就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武术家组成的吗?难道武术是脱离于人类而存在的一个虚幻的主体?说真的,你们觉得谁能代表武术,让他出来,跟职业拳手打一架,你问他敢吗?有的人肯定要拿死去的人做文章了,比如霍元甲。我真的不想再去翻历史了,因为历史真的太残酷:你所熟知的霍元甲的那些事情,都是人们编出来的,你知道吗?坊间流传霍元甲打败过俄国“大力士”卡洛夫(或译为斯其凡洛夫)、“西洋大力士”奥皮音等,都纯属子虚乌有。那个所谓“大力士”,只不过是西洋马戏团的卖艺人员,而且两人也没有交过手,这都是有据可查的历史事实!至于日本人因嫉恨霍元甲武功而下毒之说,亦是传言。据陈公哲回忆,霍元甲原本就患有咯血病,他是死于旧疾。对于霍元甲的死,姚联合在《霍元甲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吗?》一文中,有过详细阐述:“当年一队日本柔术家到上海表演(并非比武切磋),霍元甲受邀观看。看了柔术表演后,霍元甲即时兴起,上场展示中国武术,(据闻当年才40岁的霍元甲已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可能当时太兴奋,用力过度,引起旧病复发。有一位名叫秋野的日本医生在场,见状立即对霍元甲进行急救,但可惜霍元甲的病情危急,加上现场医疗设备有限,在送往医院途中去世。他的死因是急性肝肾衰竭,并非中毒,死因报告仍然保存在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内,可供查证。”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一段文字,又要跳脚骂人了,我都能想到他们会骂我什么,“汉奸”。但是,那些沉浸在自我意淫梦里不敢睁眼看世界的蠢货,才是这个民族真正的蛀虫,真正的汉奸!一个本来能够蓬勃发展、有容乃大的文明,就是毁在了这种人的手上!-2-散打也救不了武术,它跟传统武术没有丝毫关系。散打出现于八十年代,建立的基础是现代格斗体系,并且刚出现的时候,还招致了很多武术家的不满,双方还搞过一次比赛,结果那些民间高手跟散打运动员对垒的时候几乎一个照面就得跪,情况跟民国时期派到泰国比赛的那些武术大师们差不多。所以,我们看到的一个事实是,自从有记录以来,只有职业拳手干翻武术大师的例子,你能找到武术大师干翻职业拳手的例子吗?一个都找不到。但就算这样,依然有很多人活在自己的梦里,固执的认为高手在民间,高手不出山,这是一种彻彻底底的意淫。如果一个人不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格斗训练上,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任何系统性锻炼和大量实战,平白无故的就成了绝世高手,这简直就是对宇宙规律的嘲讽,上帝都不会允许。面对传统武术的各种败北,依然会有人如此辩护:“其实古代的武术是很厉害的,到现在只是失传了而已。”这或许是武术大师们能拿来用的最后一条遮羞布了。我就不明白了,中华几千年历史,什么都传承下来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烹饪、陶瓷、农艺、围棋、杂技……就唯独武术没有传承下来?有的人会说,如果传统武术不行,为什么中国古代人打仗那么厉害?那罗马军团打仗更厉害呢,还有那希腊勇士,“斯巴达三百勇士”都看过吧,三百个人硬怼好几万,你说屌不屌,难道他们也练过中华武术?还有那匈奴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三番几次驱兵南下,屠戮中原,打仗的时候让你沾一点光了吗?难道他们也练过中华武术?我今天负责任地告诉你,传统武术跟古代战争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武术也根本无法服务于战争。军营武艺,跟所谓传统武术相去十万八千里,南宋军事家华岳的著作《翠微先生北征录》里写过:“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看到了吗,是弓,远距离攻击性武器,这就跟现代军营里对枪的重视是一样的。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拿明朝“少林武僧组团打倭寇”说事了。咱先姑且不论少林武僧练了一身印度功夫——那少林寺是达摩老祖创下的,武功也是达摩老祖传下的,可不就是正儿八经的印度功夫嘛。是不是中国正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尽管少林武僧们的爱国精神值得钦佩,但在抗击倭寇的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那些什么少林鹰爪功啊,大力金刚掌啊,统统没用,人家倭寇“长弓重矢,近人而发”,就是简短的远近组合,就把武僧们团灭了。后来明军将领俞大猷看情况不对,就去了少林寺看看什么情况。少林寺的僧人一开始还自信满满,给他各种花式表演,俞大猷一看说你们这是什么啊,简直就是瞎胡闹嘛。那些和尚还不服,结果被俞大猷一人单挑了少林寺的所有高手……最后还是俞大猷临走的时候,教了他们几招军队里实用的棍术,才让少林寺直到今天都有吹牛逼的资本。千万别以为武术是到了现代才没落的,其实在古代就是这个样子,既不能用于打架斗殴,也不能用于战争军事,仪式远远大于内容。官府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选拔“武举”的时候,除了笔试之外,还有“弓马刀石”四门科目:步射、骑射、开硬弓、举石锁。说白了,就是射箭和体能。这些军事素质,跟所谓的传统武术八竿子打不着。明白了吧,武术根本就没有失传,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它的本来面目。-3-有时候,不管你列举多少事实,都像是对牛弹琴。他们无法容忍固有的常识被颠覆,他们的玻璃心无法承受意淫梦的破碎。实在避不过去了,他们还有另外一套说辞:“谁说我们练武术是为了实战,我们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啧啧,多么牛逼的辩证法啊。你让他表演吧,他非说武术是杀人技,只杀人,不表演;你让他杀人吧,他又说武术只锻炼,不杀人……你说学个武术,得有多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啊。好,那咱们就假设传统武术是为了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身体倍棒,吃嘛嘛香……那我还练武术干嘛,我跑个步游个泳得了,不照样强身健体吗?按照这个逻辑,只比身体健康的话,也不用上擂台比赛了,俩人直接去医院验血验尿B超CT来一套就行了。昨天在我的文章下面,有一个叫“阿光”的读者留言道:“对中国武术和中医的评判方法其实很简单,对中国武术就是拉上擂台实战;对中医就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除此之外的所有‘思辨’、‘历史’、‘研究’都是自我意淫、装逼和诈骗。”我认为这个留言一针见血,所有不以实战为目的的武术都是耍流氓。不要再弄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了,人类都特么能登陆月球登上火星了,你还在那云山雾罩的骗谁呢?天天牛逼吹的山响,一个个拉出来全都傻眼。传统武术并不代表中华文明,不要以为否定了武术就否定了历史,相反,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文明大放异彩的时候,都是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之时。比如盛唐,无论是音乐、饮食、艺术、建筑都充分吸收了西域文化与异邦文明,才有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绚烂的一页。说回近代格斗,日本空手道也曾惨败于泰拳,但他们没有故步自封,反而痛定思痛,创建了实战流派“日式踢拳”,培养出了魔裟斗、佐藤嘉洋这种超一流世界冠军。所以,有短处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短处,还千方百计的想去掩盖,这不仅可耻,而且愚蠢!中华武术也流传许久了,本来也有希望与现代接轨,大放异彩的,但就是因为有这些固步自封的“大师”们,以及为大师们疯狂洗地的意淫狂,才堕落成了今天这个可笑可恨的局面。沉浸在春秋大梦里的大师和意淫狂们,你们听好了,再这样下去,不仅是中国武术,就连中华泱泱文明都将毁在你们的手上。你们才是这个民族的汉奸,罪人,卖国贼!相关文章猜你喜欢 环球音乐榜中国信鸽信息网1688村村淘一河南站国家人文历史吉林省残疾人人才网#统计代码中国人的管理功夫
前言只要工夫深,管理一百分
管理是一门很奇妙的学问。说它是艺术吧,但它并不乏科学规律可循,而且今天的管理已经越来越倚重科学;说它是科学吧,你却找不出任何一条管理上的公式或定律能对全人类普遍适用。这使得很多中外管理者相当困惑:不管管理的手段多么高明,总有人会不吃你那一套。其实,管理的特殊性归根到底跟管理对象的独特性有关。
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无论是天文地理也好,物理化学也罢,它们的研究对象最多无非是整个自然界。自然界万物的繁衍生息,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一条天文学或者物理学的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然而,“人”就没那么好对付了,人是最复杂的生物。人的心理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之中,世上最难琢磨的,就是人心。当代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很发达,于是有人认为,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总能找到人类活动的客观规律吧,因此管理一定有方法。然而要知道,人的思维和行动要受经历、背景、环境乃至遗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种族的人群,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差异极大,怎么可能存在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呢?例如在西方已经很成熟的行为科学和组织理论,拿到中国来就未必管用。长期以来中国的管理者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未见有多大成效。看来身为中国人,还是得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道路。
针对中国市场上管理者的实际困惑,以及系统的中国式管理模式的缺失,长期以来一直服务于国内经理人、并致力于探索开发本土化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宝利嘉顾问团队,在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国民性进行深入发掘研究,并对中西方管理特色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套《中国人管理》系列图书。本套书将从中国人的习俗文化、价值取向、行为偏好、为人处世风格、沟通特色、思维方式、谋略智慧等诸多方面分析探讨中国人管理的无穷奥妙;始终着眼于“管理”二字,以期能为中国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管理之道。
《中国人的管理功夫》就是本套书中的一本。“功夫”一词的最初含义,指的是人在某方面的造诣、本领或专长。例如我们常说,张三在某方面功夫很深,李四在何处很下功夫,或者王五在哪里功夫还不到家,就是这个意思。到了后来,“功夫”一词则更多地与中国武术联系起来,一提到“中国功夫”,大家都知道就是指中国武术。如果一个人武艺超群、身手不凡,就会被人赞誉为“练就了一手好功夫”。可见好功夫跟花拳绣腿不一样,确实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
人的功夫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传承,更需要修炼,单靠先天的因素是不管用的。只要有了先天的根基,再通过后天的锤炼,加之平时的耳濡目染以及环境的熏陶教化,或是前辈的言传身教,自然能修炼出一身过硬的功夫。那么,什么才算好功夫呢?其实好功夫的厉害之处不一定要显著于外,却往往在细微之处见功力,讲求的是精深的雕琢和细致的打磨。以“功夫”二字来形容中国人在管理方面的悟性和造化,无疑是非常贴切而且形象的。其实到了一定的境界以后,管理和练功的原理几乎都是相通的了。例如练武之人最推崇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功力,而在管理方面内力深厚者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我们说,管理也是需要功夫的。
管理功夫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实际上是指人在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功夫,才能在工作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在本书中,我们把企业组织中的人员划分为三个阶层,即高阶、中坚和基层。分别探讨他们各自在管理上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夫,以期能给身处管理各阶层的人士以有益的启迪。管理功夫和管理行为不同,行为是人的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反应,它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功夫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单纯受环境影响的结果,它有赖于既往经验的传承以及管理者本人后天的修炼。管理行为更多的是外在的、表面化的现象,而管理功夫,则需要我们透过管理行为的表象,去深挖它的本质和内涵。
中国功夫看起来似乎很神秘,但只要掌握了诀窍,再加上恒心和毅力,修炼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它有章法可循。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相信这本《中国人的管理功夫》,能成为一本针对管理工作的“武林秘籍”,助您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管理功夫,能够在风云激荡、变幻无常的商界笑傲群雄。
宝利嘉管理研发中心
《宝利嘉文库》编辑部
2003年9月于北京大慧寺
第1章 中国功夫的本原——《易经》第1节 《易经》
我们谈中国人的行为、中国人的能耐,总离不开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只要穷究中国人行为和能耐的根源,总会追溯到中国文化头上,从而回溯到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上。但是,中国从古到今那么多斑驳庞杂的学术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易为中国学术思想的根本”。《易经》其实也分好多支脉,其中“周易”影响最大,此外还有“归藏易”、“连山易”等等。近代有学者考证,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而阴阳家、纵横家、法家、名家、兵家等,无不渊源于《易》。
《易经》作为中华的原典之一,堪称中国管理智慧的源头,同时也是中国功夫的本原。《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经》原理影响着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高深莫测的太极功夫,也是源出易理。在现代管理中,《易经》也能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研究表明,易道管理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起来,这样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了预测、计划、决策、组织、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所关注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人的管理功夫,几乎都深深地蕴含在《易经》这部书中。那么,《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难道它仅仅是作为求签问卜之用么?目前学界虽然对《易经》的价值尚存有许多争议,但有一个事实无可辩驳:那就是,《易经》的诸多思想和理念,早已深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国人民族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单从我们现在的语汇中还流行着许多《易经》成句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像经常被一些人挂在口边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便是源出自《易经》。
在《易经》中阐述了许多非常高妙的哲理,到今天却成了许多为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十分通俗的谚语,流传久远。例如:易经中的“四知:知柔、知刚、知微、知彰”所提的刚、柔关系,就演化为老百姓经常所说的“先礼而后兵”了。还有今天一些流行的词汇,如“革命”出自革卦,“无妄之灾”出自无妄卦,“观光”出自观卦,“制度”出自节卦,“否极泰来”出自否卦、泰卦等;还有人们经常说的“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等等乃是流于《易经》中“执经达权”的通俗表达。可见,《易经》这部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影响多么巨大。于是我们大体上可以了解,为什么中国人一直在变,却又变来变去永远是中国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思想有一个总源头,那就是《易经》。
“易经”的“易”字,可作“变易”讲。也就是说,这本书是用来阐扬天下万物繁衍生息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学问。整部《易经》,从头到尾,都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永恒的变异的世界,向读者灌输着“变易”的思想。天地万物的一切变化,均归于阴阳两极、四象八卦、六十四爻之中,变幻无穷,神秘莫测。区区一个八卦,竟能包罗万象,囊括天地,不能不让人惊叹它的神奇,佩服先人的智慧。
既然《易经》的大道,能适用于天地万物,那么它对现代企业管理,是不是也会有所裨益呢?我们在这一章中,将会领略到把《易经》和现代管理结合起来的无穷妙处。在了解易理大道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在中国影响深远的阴阳五行及其相生相克的原理。
第1章 中国功夫的本原——《易经》第2节 阴阳五行与管理
阴阳五行说跟八卦易理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五行”指的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它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人朴素的自然观。人们通过对五行在自然界中生存运行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总结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这一理论至少形成于战国之前,但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深远。
“五行生克”理论的内容及其起源
古人的认识很简单,理解力也有限。最初人们根据白天黑夜相互交替以及气候的阴晴变化等现象,认识到自然界有阴阳二气的区分;随后通过观察,人们从生活中又归纳出万物可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基本元素这个符合直观经验的道理。在明确了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又从水流向下、火焰向上,树目有曲有直,金属可延伸变形,土壤宜于种植等现象里,归纳出了“水润下,火炎上,木曲直,金从革,土爱稼穑”这些特征;又从植物可以生火,火后必有灰烬(土),土中埋藏金属,金属冶炼成液体状(水),水又可以滋润万物的直观经验中形成了“五行相生论”;又从水来土掩,木镐掘土,刀斧凿木,火能克金,水能灭火等现象中形成了“五行相克论”。这是早期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朴素认识,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多少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成分。五行相生,具体说来,就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五行相克,则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大约中国人对“五”这个数字的偏爱,他们通过向外推理,五行就发展为五色(青黄赤白黑)、五味(酸甜苦辣咸)、五方(东西南北中)、五岳(泰、华、衡、嵩、恒)、五脏(心肝胆脾肺)、五官(眼耳鼻喉舌)等相对立的整体,甚至认为就连政治上的王朝更替,也与“五行”的交替秩序有关。这样,整个世界就被有条不紊、结构清晰地描绘成一幅由金、木、水、火、土排列组合成的循环运转的大图画。
“阴阳”、“五行”原是两个独立的整体,到了《吕氏春秋》那里,则被糅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新的宇宙图式。在这个宇宙图式中,万物被描绘成了一个井然有序、时空交叉、互相联系的网状系统。这个网状系统不仅是两维的、平面的,而且是立体的、多维的,使自然、社会、人形成了一个同源、同物、互感的庞大系统。这个宇宙图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与理解模式,使几千年来中国的哲学、科学、艺术有了一个可以依据的整体理论框架,无论它是否准确,毕竟在那个时代里它是理性的最高成果,由它而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对宇宙万物的“分类原则”与“联系原则”,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逻辑思维”的特殊方式,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独具特色的天文学、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知识,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思考与行为方式。
当然,阴阳五行说不尽符合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但也不宜将之完全归于封建迷信。它毕竟在客观上反映了一种朴素的自然观,而且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多少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只要对其加以批判继承,还是可以发现它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对现代生活和现代管理极富启示意义。
“五行说”与现代管理
如果我们把这一套自然界的规律运用在企业界中,也能演化出一套精巧别致而又周密完备的“管理五力互动作用系统”。美国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就提出过一个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行业分析框架,它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所处的行业中五种力量的相互影响。这五力分别是:供应商讨价能力,需求方还价能力,竞争者的争夺,替代品的威胁,行业内潜在进入者的挑战。五种力量此消彼长,决定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成败。
波特的这套理论,用来针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制定战略计划,它的重心偏向于企业外部。但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是不是也能找到支配企业兴衰成败的“五行”呢?中国人在这方面显示出了卓越的智慧。套用阴阳五行学说的原理,我们认为,支配现代企业管理的,也可以归结为五种力量,它们正好和“五行”一一对应,这五种力量互相促进、相互制衡、生生不息。具体来说是下面的关系:核心动力——土,决断力——金,应变力——水,创造力——木,激发调和力——火。如果企业中这些力量能够协调配合,将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金木水火土这五行,配以十位地支之数,正好代表了天下五个方位。分别是,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它们各主一方,协调共生,可保天下太平。
管理决策者要有一个动力,这动力一定是一个中心的力量,叫做中心土,黄土的土。这个中心力量要深厚、稳健、有旺盛的生发力,这就是决策的动力,管理的核心。决策工作是中心化的。
决策确定计划,执行人员要有实现计划的决断力,这决断力能提升他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一种领导力。用中国五行观念讲,就是土生金。金表示果断,是一种力量。
有了这种领导力量,管理者才能面对波涛万顷的世界而不惊;进而产生一种智慧,掌握市场的规律,灵活应变。这叫做金生水,因为水象征智慧,渗透力极强。
企业的基础力量是生产力,包括创新能力。搞好市场调查,适应市场需要才能正确掌握生产,制订并调整生产计划。这计划就像树木一样茂盛地生长出来。“木”有很强的创造力。对于市场的应变力刺激了创造力,这就是水生木。
企业生产发展了,要迈向更高的层次,就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才,激发人的积极性。高涨的积极性就像火一样。职工对企业有火一般的热情;企业对职工像火一般的温暖。火是文明的象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生产的持续发展促进企业文明,这就是木生火。此外,要使众多人才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能密切配合,形成最佳的整体效应,就需要一种协调人事的协和力。
人事协调得好,企业上下都热情高涨,就能充实决策者的信心和意志,形成新的决策动力。这就是火生土。
企业的核心动力、决断力、应变力、创造力、激发调和力,互相交织、掺杂在一起, 共生共荣,彼此协调并相互促进,一定能创造出和谐、奋进的管理氛围和企业文化,使组织发展大业无往而不利,如同自然界孕育的天地万物一样,生生不息。
第1章 中国功夫的本原——《易经》第3节 《易经》管理法则
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易经》,字里行间处处都闪烁着管理智慧的光华。《易经》堪称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具有深刻而实用的管理哲学思想,具有通变而不乱变的措施,可以协调管理者的行为,调节管理者的管理功能。运用《易经》的管理法则,人们就可以通达变化之道,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时空),适时适度地采取相应措施,使事情得以顺利地发展。
《易经》的初始结构是八卦,传说是我们的祖先伏羲氏在六千多年前创造出来的。八卦最初所代表的,同样是天地万物乃至整个宇宙。八卦是指: 乾为天、 坤为地、 兑为泽、 艮为山、 离为火、 坎为水、 震为雷、 巽为风。八个符号代表四对彼此具有某种对称性质而以和谐共存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构成宇宙自然系统。古代先哲舍去这些自然物(现象)的具体物质属性,而抽象出其中有哪些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的属性,如阴阳、刚柔、动静、虚实、上下等。
根据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是息息相通的;天道即是人道,任何人或其群体都是一个小宇宙,因而都可以抽象出相应的八卦宇宙结构模型。建立这样一个模型的目的,在于考察其各对称依存的因素是否阴阳平衡;如果发现某方面阴阳不平衡,出现阴盛阳衰或阴衰阳盛,就要采取措施进行调和,使阴阳恢复平衡,使整体和谐发展,生机盎然。按照《易经》的哲理,不论大宇宙、小宇宙,都应该是对称和谐的;否则,就要及时加以调和。如果调和不了,这个小宇宙就只好消亡了。
现在我们把企业看成一个小宇宙,先从内部结构到外部环境,从物质条件到精神因素进行整体观察,找出四对具有关键作用的对称依存的因素,参照先天八卦的类比内涵排定位置,就是一个《易经》管理模型:乾为天,代表领导;坤为地,代表职工 ;离为火,代表生产;坎为水,代表市场 ;兑为泽,代表激励;艮为山,代表法制;巽为风,代表债权;震为雷,代表债务。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几乎都离不开这四对关系、八大要素。
《易经》认为:阴阳二气相反相成、相得益彰,阴阳的相依并存以及变通和合的关系,也等价于其他一些观念,如刚柔、动静、虚实、有无、上下、表里、新旧、损益、寒热、升降等作用的具体表现。由于阴阳关系的普遍性、多重性和互相转化性,任何整体事物或事件,均可解析为重重叠叠、层层蕴含的对称依存关系。透过这种思维方式和模型,我们才能深入理解事物变化的契机,真正掌握管理之道。
第1章 中国功夫的本原——《易经》第4节 《易经》管理的三个重要原理
《易经》的原理,高妙深远,远远不止卜卦算命那么简单。易学是一门探究、洞悉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学问,其中蕴含了许多深邃的哲理,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即使在现代管理中,《易经》所包含的这些原理,仍然大有用武之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易经》中的哪些原理,值得我们记取。
乾、 坤是象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易经?乾卦》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么强健啊!领导者要效法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增强自身和企业的生命力,永不停息。除此之外,还要教育员工也这样做,使企业上下都能奋发有为,成不骄,败不馁。尤其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应当以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毅力摆脱困境、创造奇迹。
坤卦象征柔顺包容、负重奉献的高尚品德。所以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的本义为顺,一是顺从天道,生养万物;二是坤代表群众,群众顺从领导,个人要顺从组织,职工要遵纪守法,顺从企业的规章制度;三是大地承载万物,默默奉献,从不索取,从无怨言,这就是所谓的厚德载物。任何企业中,都要讲究奉献二字,要做到员工奉献于企业,企业奉献于社会。
乾坤原理就是“自强——包容——奉献”的原理。实施这一原理,必然使企业充满活力,并具有崇高品格。
否、 泰两卦讲的上下沟通之道。“泰”就是通畅,天地相交为“泰”;“否”就是阻塞,天地不交为“否”。在八卦中,乾上坤下,也就是说,天在上而地在下。将它们对应到企业中来,可以认为“天”代表领导、上层,“地”代表职工、下层。如果“地”之气上升于“天”,“天”之气下降于“地”,这就是“泰”,象征成功、吉利。否则,天地之气不相交,那就是“否”,象征困难凶险。这一原理形象地说明了企业中上下级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中国人俗话常说,“否极泰来”,泛指坏运已经过去,即将迎来好运。但否泰间的转化决不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人们只有在消除了阻塞的因素,并加强沟通的基础上,才能使得“否”转为“泰”。因此对企业管理来说,领导与职工之间、上层与下层之间, 要建立沟通的机制,不但在信息上互相沟通,而且在感情上互相融合,才能发挥企业的整体效应。
可以说,否泰原理就是“沟通——融合”的原理。实施这一原理,才能使企业上下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
简单地说,“损”就是受损失,“益”就是得好处。关于损和益的关系,中国人早就加以探究过。在《易经》中,把损和益分别解释为:损——损下益上为损; 益——损上益下为益。以治国为例,《易经》认为:贤明的国君,宁肯自己少享受一些,也要让老百姓多得点实惠,这样国家就会兴旺;愚昧的君主,不顾老百姓的疾苦,搜刮民间财富以供自己挥霍,这样国家就要衰亡。如果把国家换成企业,把君主换成管理者,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领导者要优先照顾下层职工的利益,尽量让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多得实惠;上层领导少拿点报酬,老板少得点利润,归根到底企业会发展得更快。“损”就转化为“益”了。
此外,损益原理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求组织从上到下都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尚书》里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通俗地讲,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它实在是鞭策中国人始终奋发向上而永不骄矜自满的至理明言。
总而言之,损益原理就是利益驱动原理。实施这一原理,就会使职工群众的向心力大大增加,自觉地信服领导,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1章 中国功夫的本原——《易经》第5节 《易经》功夫——刚柔相济话太极
在《易经》中,非常强调“太极”这个概念。“太极”的意义非常复杂,但如果一定要表达出来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说:“太极”是天地和阴阳还没分化出来以前的混沌状态的元气。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也是万物的开端。由太极开始,可以衍生出阴阳两仪,两仪而生四象(春夏秋冬),四象再生八卦,最后八卦衍生出万物。
正是因为太极的精深玄妙,蕴含着宇宙的至理,体现着易理的真谛,符合事物运行的终极规律,所以在实践中运用得极为广泛,甚至直接孕育并影响了出神入化、高深莫测的中国武术。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根据由易理衍生出的阴阳辩证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推演出一套惊世骇俗的绝妙功夫——太极拳。太极拳法,轻盈舒展、绵里藏针,看似如行云流水、自在随意,而其内在则蕴含着至刚至猛的千钧之力。太极拳表面上柔和舒缓,并不具备攻击性,实则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攻守兼备。可以说,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深得易理的精髓,堪称中国功夫的至高境界。至于其最大特点,公认为是“刚柔相济”。我们不妨结合太极拳的拳法要义,来看看什么是刚柔相济的境界。
什么是太极拳的刚柔?简言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之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以求柔的过程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至于“柔”,与“刚”相对、却能互补。也就是说,“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可见柔并不是松软,而是祛除一份拙力、蛮力,练得一份柔韧的缠丝劲。这正是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练、天长地久,不易轻得。
人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第一步就要去僵求柔,彻底摧毁人体长期养成的拙劲和蛮力。那么什么是蛮力呢?我们不妨举个例子。例如每个人从小的时候,要拿起一个重物,会本能地使劲,这个劲就是拙力;久而久之,人就会养成必须鼓劲才能负重和举重的习惯。鼓劲实际上是努劲,在太极拳术语中叫它拙劲。这种劲道总是有限的,而且频繁使用,于身体也会有损。而太极拳讲究的是使巧劲,它没有刚猛的招式。因此在太极拳练习中,起步就要求身体放松,动作慢、缓、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全身放长产生弹簧劲,才能引动体内之真气,使内气鼓荡于周身,最终达到借力打力的效果。不过,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程度呢?
既然是功夫,当然首先要从气势上压倒对方。“气”就是力量,“势”就是招数。对太极拳来说,它讲究的是以意行气,以气摧形。然而无论是气还是势,它们都有着大小、刚柔、强弱之分。一般来说,气强则必然势刚,若势柔则将导致气弱。太极拳的每一个定式(势),自有刚道在其中;而当拳法在不同定式间转换的时候,又显出柔缓的风骨。可以说,随着有形的拳势、意念、呼吸开合有别,定势动作表现其刚,转换动作表现其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定势至刚处就显示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势与势间转换时则为至柔,此时一般呈守势以化解对手的招数。所以学太极拳,最要紧的是要懂得化劲、发劲,分清刚柔在每一招势中的运用。在具体的实战运用中,必须深明“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摧逼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挤、按,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的道理。
如果把刚柔相济、攻守兼备的太极拳功夫反映在技击上,它完全是一种大将风范。习此拳者从来不主动地轻易去招惹他人,但是他们也会把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太极拳练到一定境界,人完全像一个皮球:只要你推得轻,它就回得轻;如果你拼命狠推,它的反击力就越大;你打击得愈重,它把你弹得愈远。究其实质而言,皮球里面只是空气而已,外面是橡胶,人为何也能如此?那是因为长期的太极拳运动,会引得内气鼓荡于四肢,柔极生刚所致。
大家看到过满载几十吨货物的汽车,支撑它们的只是轮胎,轮胎是方还是圆?当然是圆。轮胎里面填充着钢筋还是水泥?都没有,只有空气。既然轮胎里面空空如也,那么是什么力量承载起如此沉重的货物而不致翻覆呢?我们说,那是因为轮胎里充塞着“气”的缘故。火车的力量大不大?大。那是什么赐予火车力量的呢?我们说,那是“气”——发动机燃烧汽油而产生“内气”(早年的火车,用蒸汽作动力);通过它的运动,牵动机械运行的。火车载的货物重不重?重。是方的还是圆的去支撑?是圆的铁轮。所以太极拳讲求“立身中正”圆活的自然身法,太极图用圆表示。足见圆符合运动力学,又符合于自然规律。太极拳似水,水极柔又极刚,水可使山岳成平地;水可使高楼大厦成泥沙。太极拳似风,风能说不温柔?但若风一旦“刚”起来,形成台风或龙卷那样可怕的风暴,足以把一座城市霎那间刮成一堆废墟,也可使世间万物无影无踪。这就是柔中寓刚,柔极生阳之理。
太极拳如果练到了至刚至柔且能在刚柔之间变换自如的境界,足以使身体蚊蝇不能落、滴水不能沾(此两句形容太极功夫的灵活、圆滑之意);甚至运力时外不见其形,只通过“吭”或“哈”的一声,便能使人跌于丈余之外。然而要达到这样的地步,实在不容易。它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就难在刚柔的准确把握上,难就难在刚柔相济的“中和”上。所以说,“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这样一套拳法,既不能归于“刚”类,又不能归于“柔”类,所以干脆称为“太极”。
把太极拳的这一套原理运用到生活中,也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常听别人这样评价一个人:“他这个人,太极功夫真是练到家了。”大概就是说这个人圆滑世故,“推、托、拉”的本事很高。但就另一方面来说,很多硬碰硬不能解决的问题,确实能通过类似于“太极推手”的手段来解决。把太极功夫的精髓运用到管理上,相信也能收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等意想不到的奇效。
第2章 中国人的日常涵养与管理功夫第6节 中国式管理,刚柔相济显真功(1)
管理是需要功夫的。对中国人来说,无论是施行管理,还是应付管理,都有一套一套的管理功夫。但这些所谓的功夫,倒不一定有固定的招式和现成的套路;但它还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具体招数则可以因应实际的情势而灵活变化。
我们说,中国功夫的特点,乃在于刚柔相济、虚实结合、动静相宜、内外兼修、攻守兼备、形神合一。在管理中如果也能把握这些原则,才算真的领悟了中国式管理的真谛。
中国功夫,来自于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把握;古人力图通过对功夫的修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功夫,用在单个人身上可以健体防身、惩凶除暴,是为“一人敌”的武术;用于指挥千军万马,则可临阵破敌、保境安民,是为“万人敌”的兵法。中国功夫一旦施展起来,可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直教人觉得宛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气度恢宏、气象万千。而现代企业管理所追求的,也无非是要能达到这一浑厚、通透、圆融大智、收放自如的境界。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中国管理实践,来看看中国功夫和中国管理有哪些共通之处。
太极拳是中国功夫的代表,它的最大特点是刚柔相济。太极功夫也有很多可以为管理所借鉴的地方,也总是为国人所推崇备至。我们说,中国式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太极式管理”,在温文敦厚的表象下,其内在也蕴含着巨大的刚力,外柔内刚、外圆内方。
太极功夫教会了我们什么
年轻人总是不大喜欢看也不喜欢学太极拳,觉得那玩艺沉闷乏味、节奏又太慢,与紧张激烈的现代生活节奏格格不入,只适合气定神闲的老年人修习,还是那些至刚至猛至烈的南拳北腿、轻功气功看起来痛快。哪怕只是些花拳绣腿,也远比太极拳打得热闹。但俗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看懂太极拳的门道,没点真功夫可不行。别看这套拳术表面上总是不紧不慢、温和有余而气势不足;然而实际上它沉稳镇定,节奏感也非常强,一招一式的转化几乎是浑然天成,毫不拖泥带水,使人感觉严丝合缝、无懈可击。这些精妙之处,当然值得管理者好好学习。
我们提倡管理者学习太极功夫,并不是要求他们修炼出圆滑世故、能推就推的“推手”来,而是希望管理者能体味到刚柔相济的管理技巧,形成一种灵活、权变的管理风格。对管理者来说,“刚”道就是管理的原则,如果做事没有原则,或者空有原则而不遵从,会使管理失去意义;“柔”道就是人性化、推崇权变的管理模式。只有两者兼顾,才是最有效的管理。但是在今天的企业界,许多管理者仍然沿袭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管理,只注意到了管理的刚性,对被管理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做得稍微好一点的话,那就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难道管理就这么简单么?这样的管理手段,并不见得怎么新鲜,人们不一定都会吃这一套,总之离“刚柔相济”还差很远。
所以今天我们更为推崇的,乃是一种柔性化管理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刚柔相济”的完美境界。这里所谓的“柔”,并不是柔弱、无为的意思,它更主要的是强调了一种灵活、权变的思想,是一种道法天地、顺应自然的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法则
今天的企业管理,正在朝着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刚性管理;而管理者或多或少都忽视了,管理也应该有其柔性的一面。在21世纪的今天,虚拟组织、柔性团队正在成为管理的主流,企业的柔性管理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所谓柔性管理,从宏观层面上看,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与供给能力急剧膨胀,产品生命周期在迅速缩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全球各地的市场已趋饱和,消费偏好瞬息万变,全球市场变成了一个由个性化、多样化与人性化组成的变幻不定的万花筒。在表面上混沌的纷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到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出潜在的未知需要和未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到变化并自如地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
具体到职能管理层面,企业柔性管理强调感情管理、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才资源开发;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由集权向分权的过渡,金字塔型向网络型组织过渡,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强调营销组合来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实现销售;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采用柔性生产线来组织灵活生产、突出多品种、小批量、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强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使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强调视觉标识管理。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权力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不过,只有当企业规范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企业目标转变为员工的自发行动,从而形成内在的驱动力时,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
柔性管理要求员工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考虑到员工个体差异、企业的文化传统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往往难以协调。然而一旦协调一致,便获得相对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柔性管理主要体现为管理决策的柔性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
(1) 管理决策的柔性化首先表现在决策目标选择的柔性化上。传统决策理论认为:决策目标的选择应遵循最优化原则,它所寻求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惟一的最优解。而事实上由于决策前提的不确定性,难以按最优准则进行决策。有鉴于此,赫伯特?西蒙提出了以满意准则代替传统的最优化准则,决策者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作出满意的选择,而不必苛求惟一最优解,因而具有更大的弹性。决策的最优化准则向满意准则的转变,实质上也就是从刚性准则向柔性准则的转变。此外,管理决策的柔性化还体现在决策程序上。“一言堂式的决策”属于刚性决策,其最大缺点是很难避免主观、片面、武断的错误;“群言堂式的决策”是由相关人员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择善而行,由此而形成的决策,可称为柔性决策。
(2)奖酬机制上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适应的对象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高素质员工,而创造性活动往往是一个探索过程,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再说智力活动本身也很难计量,所以创造性工作难以量化。如果硬性量化并以此作为奖励依据,势必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抑制其潜能的发挥。因此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奖酬机制的柔性化,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更应注重精神上的嘉奖,还可以通过扩大和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意义和挑战性对员工进行激励。这已经在一些高技术公司中得到了体现。
第2章 中国人的日常涵养与管理功夫第7节 中国式管理,刚柔相济显真功(2)
一张一弛的“海豚式管理”
管理者的行为特征可以说是一种管理模式的集中反映。我们根据不同的管理风格,可以把管理行为分成三类,分别是鲨鱼式管理、戛裨鱼式管理、海豚式管理。而海豚式管理,则是典型的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
大家都知道鲨鱼是异常凶猛、富于攻击性的鱼类。基于这一特征,鲨鱼式管理者显得嗜好权力,严厉无情,强调竞争、效率和成绩高于一切;但这种过于严苛的管理往往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或怨恨,甚至引发他们的消极对抗。与鲨鱼相反,戛裨鱼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胎生、观赏、以蚊虫为食的小鱼,一般被视为柔弱的象征。因此戛裨鱼式的管理则表现为所谓的“仁慈权威者”形象,他们回避竞争、人情至上,只想获得普遍的好评;其缺点往往表现为无个性、不自信、易受情绪影响,工作效率低、业绩差。可以说,这两种管理模式走了两个极端,过于刚性化或过于柔性化都会使管理偏离正常轨道。
要使得管理富有成效,必须结合鲨鱼式管理和戛裨鱼式管理的长处,采取刚柔相济的手段。这种管理模式,我们将其称为“海豚式管理”。海豚是一种性情温顺随和、模仿和学习能力强,但绝非软弱可欺的动物。而海豚式管理者给人的感觉则是信念坚定、追求公平,既关心工作成果,又关心员工成长,他们用头脑和心灵来领导下属,以自信、宽容来运作企业,是刚柔结合、有血有肉的管理者形象。
海豚式管理,它具体表现为:
(1)在对待员工的态度上。海豚式管理者尊重下属,对属下员工宽容、仁慈,慎重对待下属的要求,乐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努力赢得员工的忠诚,与下属保持密切关系,成果与人情并重。
(2)在领导作风上。他们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和灵活的工作方式,处理问题时沉稳、客观、果断、情理并重,实事求是地面对错误,随时接受批评并予以纠正,及时寻求工作的改进和充实。
(3)在领导品质上。他们有慷慨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与员工“分享信息”,并认为这是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最佳法宝,强调与下属分享权责、分享荣誉,他们自信、果断,努力营造信任型的组织文化,认为信任型的文化是培养成员自信和自尊的最佳方式,也是企业业绩的动力源。此外,海豚式的领导者总是保持着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塑自己,不断地重新设计和塑造自己的领导风格。
管理的最高原则——刚柔相济
企业管理的柔性和刚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柔性管理并不排斥管理中的刚性成分,是对传统管理重物轻人、手段强硬、缺乏弹性的辩证否定,是一种扬弃。柔性管理实质上是在保持适度刚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管理的柔性,使企业管理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更加科学、实用、灵活、高效。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是20世纪通行的管理模式,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泰勒管理理论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
柔性管理则是指“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即是一种柔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而不是严酷的纪律强制和单纯的物质刺激。
从实际效果来看,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各有所长。刚性管理易于维持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易于对员工进行量化管理。柔性管理则能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发挥出潜能。同时柔性管理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升华。
目前,世界上许多企业的管理方法及措施不外乎两种:要么强调刚性管理,要么强调柔性管理。其实,成功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刚柔并重的。假如把管理理论比作一辆汽车的话,那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如同这辆汽车的两个前轮。正是这两个轮子的同时滚动,目标、方向一致,追求两方面的不断完善,才使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得以升华。
所谓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思想,是在管理中必须以刚性管理为基础,研究员工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使员工个人需要与企业的意志相协调,从而达到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全面提高。它具有综合性、相容性和互补性的特点。
从企业实践的角度来看,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为整个管理工作构建了一个骨架,规定了管理的目标、幅度、时间、空间及必要的刚性手段,使企业和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在这一框架下有序地运行。没有规章制度的企业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
柔性管理是以刚性管理的存在为基础的,但作为刚性管理又必然要靠柔性管理来提升,缺乏一定的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亦难于深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也不论其资本是否雄厚,其成功的背后必定有一共同的诀窍——刚柔并举,刚柔相济。
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刚性与柔性不可偏废的原则,要两个轮子一起转。刚性与柔性要齐头并进,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方法。
作为刚性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离开刚性管理,企业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离开柔性管理,企业管理就是死水一潭。因此客观地说,两者不应该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包容的;管理效率的基础在于如何把这两个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企业的管理中,应以尊重人为前提,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完善各项刚性管理制度。在追求生产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同时,强化刚性管理的过程中兼顾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这样,企业才能在发展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使企业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达到最佳的组合,使企业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因此,企业应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物”、感性与理性、情感逻辑与效率逻辑的和谐统一。
第2章 中国人的日常涵养与管理功夫第8节 “难得糊涂”的功夫和境界(1)
无论对谁来说,“糊涂”都是一个贬义词。谁人不希望自己,还有自己的子孙都聪明伶俐呢?如果一个人处事糊涂,难免会吃亏。可是中国人谁也不想吃亏,都想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所以一个比一个精明。可是如果人人都聪明,谁也不吃亏,这个世界迟早会乱套。所以在中国人看来,人也不要太聪明,在一些问题上糊涂一点反而效果更好,哪怕是装装糊涂也未尝不可。这样一来有人就不免觉得奇怪,什么时候,糊涂反而成了好事呢?
“难得糊涂”溯源
清朝名士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流传很广。初看起来,此话说得有悖常理、荒诞不经。当然了,人人都想聪明而怕糊涂,板桥却道“难得糊涂”,“糊涂”既“难得”,就成了珍稀品,成了一种追求的对象。故自板桥先生此言一出,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鸿儒巨商,就恭恭敬敬地把它书为条幅,悬挂于厅堂之上,奉为格言警句,顶礼膜拜。就那么几个看起来歪歪扭扭,其实透着古拙浑朴的字,一度风靡大江南北,“糊涂”一下子就由被世人瞧不上而提升到了欲求而不得的地位,“难得糊涂”也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名言。
“糊涂”之所以“难得”,是因为不糊涂的人,非得糊涂不可。郑板桥中进士后,曾任山东潍县知县。他为人磊落正直,不容邪恶,廉洁奉公,关心民众,这就与当时污浊腐败的官场之风格格不入。板桥就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忧愁,太多的愤懑。板桥又是个艺术家,擅长书画兼工诗。板桥论诗提倡“真气”、“真意”、“真趣”,就这一个“真”字,便使他忍受不了现实中的浊气、腐气和邪气。尽管他的诗作对现实多有揭露,但是以他一个“七品”小官的力量,用几首诗几篇文章,是改变不了世间风气的。面对世间许许多多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板桥无力改变,只得无奈接受;只好想办法让清醒的自己糊涂一些,免得遭受更大的精神痛苦。然而板桥又偏偏是个极聪明的人,什么事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无法糊涂。求糊涂,反而“难得糊涂”,可见这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多少叹息、多少沉重、多少忧伤,又有多少不满、多少牢骚在其中!
本来,不糊涂却要装糊涂,这就很难。尤其是什么时候该清醒,什么时候该糊涂,这个分寸就更不易把握。所以板桥慨叹:“难得糊涂!”没有大智慧,是很难内在清醒而表面显得糊涂的。抛开消极遁世的倾向不论,板桥的“难得糊涂”也未尝不是一种大智慧。
“糊涂”也是一种智慧
故而“难得糊涂”的智慧,实际上包含着一种韬光养晦的世故。当人处在某种险恶的形势下,而又对这种形势无可奈何时,“糊涂”的智慧,可以起到一种应付时局、摆脱困厄的作用。我国两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加之当时朝廷专制、政治黑暗,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于是那个时候的许多文人雅士,不得已而寄情于山水之间,动辄借酒以消愁。所以那个时代出了不少酒鬼,刘伶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他嗜酒如命、近乎颠狂,还作了一篇《酒德颂》,人称“酒仙”。这些人虽不满现实,但为求自保,只得成天放浪形骸、痛饮狂歌,糊涂度日。这种“糊涂”的境界,包含着无奈、压抑和痛苦,也代表着一种与世俗格格不入、不跟当权者同流合污的独立精神。他们的“糊涂”,未必不是装出来的。在那个时代,“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也寄寓了许多哀痛与沉重。
“糊涂”之所以“难得”,还在于它是一种超越。这里的“糊涂”已不再是词语意义上的糊涂了。它是超越了无奈、痛苦、世俗、功利之后,所达到的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它是一种难得的朴拙和真纯,也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糊涂”就是“拙”,“难得糊涂”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超越境界。
世俗社会是一个纷纷扰扰,喧闹嘈杂,充满争斗、权诈、是非、诱惑的世界。许多人陷在“物役”、“物累”的困境中不得自拔,许多人在名利缰绳的束缚下,失去了灵魂和自由。如能从世俗的功名利禄、是非得失的尘网里提升出来,人生就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解放。板桥的“难得糊涂”正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含哲理、充满睿智的启迪。其实,“难得糊涂”是哲人面对芸芸众生的执迷而发的机言智语。它犹如禅宗的偈语,是需要用心体悟的。板桥想让人们从中悟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一味去争,不能总把功名利禄抓住不放。“糊涂”一点,能让人得到一种安宁,一种轻松,一种坦荡,一种悠然,一种自在。
如果一个人太深于世故,太精于钻营,太会耍弄手腕、算计周密,那么此人的心灵一定是最闭塞、最僵化、最糊涂的。因为过多的计较谋划已使他的心灵没有一点空虚之处,他已成为一个“实心”的异化人。我们都受过这样的告诫,一个人如果太“聪明”,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现代社会是个五光十色、日新月异的社会。太多的信息要接受,太多的新知要学习,太多的俗务要应酬,太多的事情要完成。如果终日奔跑争先,就会将世人拖垮累死。来点“难得糊涂”的超越,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心理和社会的压力,保持一种心态平衡,坐看云起花落,超然通达地面对人生。特别是在今天这种高速度、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不能有一点“难得糊涂”的超越,就再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浪漫,无法体验轻松和愉快,更不会有天真、诗意和情趣了。
第2章 中国人的日常涵养与管理功夫第9节 “难得糊涂”的功夫和境界(2)
管理,不妨“糊涂”一些
谈了这么多关于“糊涂”的话题,该不会把大家绕糊涂了吧。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在生活上、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上,糊涂一点无所谓;哪怕吃点亏,不正好应了“吃亏是福”的老话么,这一点还是能看得开的。可是企业管理是一项多么神圣的事业呀,怎么能容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呢?如果在管理上也稀里糊涂的,那不弄得一团糟才怪。
其实,“难得糊涂”作为一句独具中国特色的箴言,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含义;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的人都可以给它作出不同的解释,还能让每个人都觉得解释得很有道理。管理不是不可以糊涂,关键就看管理者如何理解“糊涂”二字。对管理者来说,精明强干当然很好。但如果管理者生就一副火眼金睛、对企业内外大小事务一律都洞若观火,下属的一切作为都逃不过主管的眼睛;而且凡事都精打细算、不肯有丝毫马虎,这能算最有效的管理者吗?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管理者很好啊,他自身能力过人,而且还肯为企业这么操心;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可是我们要知道,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不一定是一个各方面都很突出的全才,他更多地应该起到组织协调、凝聚人心的作用。有时候,领导者的专业能力太强,对企业而言倒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样会极大地打消下属的积极性。大家对汉高祖刘邦多少都会有些了解,可刘邦是个什么人呢?他不过只是市井无赖出身,挺会说大话,却没什么看家本领,很难说有什么雄才大略。要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论“临阵对敌,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论“经世治国,理政安民”,他也不如萧何。可是刘邦“不善将兵、却善将将”,他能网罗这样的人才为己所用,最终一统天下,开创了两汉四百年基业。在
楚汉相争的险峻形势下,刘邦对自己的下属充分信任,从来不横加掣肘;哪怕面对部下对自己权威的偶尔挑战,也不惜假装糊涂。而且在用人上,刘邦也不求全责备。他的重要谋士陈平,口碑一向不佳,常被人指责有生活作风问题,刘邦对此问题却装聋作哑,并不深究。在这种小事上的“糊涂”,换取的则是下属对他肝脑涂地的更大回报。
相比之下,诸葛亮似乎还不如刘邦高明。诸葛亮对下属的信任程度明显不如刘邦,对很多人都有成见;就算把重任交给他们,自己也觉得不放心。例如像魏延这样的猛将,就因为被诸葛亮认定脑后有“反骨”,所以自始至终都受到诸葛亮的猜忌,在孔明麾下常不得志。直至孔明将死,也要预伏锦囊计,必欲将其除之而后快。正因为诸葛亮对一切事情要求都很严格、算度精准、容不得丝毫马虎,所以任何事情他都宁愿亲力亲为,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此外,诸葛亮法度苛严,对下属的一点点过失都不肯放过,在他手下当差可真不是件容易事。由于这些弱点,他不仅六出祁山徒劳无功,还时常遭受小人的谗言陷害,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饮恨五丈原。这些憾事,可以说都是诸葛亮的失策之处。
所以说,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过于精明,凡事都抓得死死的、不给下属一点灵活度和自由空间,就会像紧箍咒一样,严重束缚下属的手脚,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再说,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什么事情都抓住不放,会严重消耗管理者的精力,没准到后来,会真的“糊涂”起来。
此外,在管理上稍微“糊涂”一点,也就是说不要抓住下属的微小过失(甚至是无心之过)不放。地位越高的人,心胸就应该越宽阔,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因此,得容人处且容人,只要他能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就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如果管理者对此宽宥一些,更容易使下属知耻后勇,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坦荡的胸襟和博大的情怀。而那种睚眦必报、小过必惩的管理者是不会得人心的。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是这样一位贤明的领导者。有一次王宫举行宴会,君臣喝得都很尽兴,于是庄王把自己的宠姬许姬叫出来给群臣敬酒;谁知真是不凑巧,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把大厅上的蜡烛都吹灭了,顿时全场漆黑一片。这时有一员武将因垂涎许姬的美色,加之趁着酒兴,凑上去摸了许姬一把。不料许姬也很聪明机警,她顺手就把那人头盔上的缨络给扯了下来。许姬随后悄悄来到庄王身边向他哭诉刚才的经过,并把帽缨交给庄王,请求等点上蜡烛以后当场察看在场的群臣,帽上无缨者即为那无礼之人,要严加治罪。谁知庄王沉思片刻,却对众人说道:“今天大家都喝得这么高兴,我看还是都放松放松吧,干脆把头盔帽子什么的都摘下来,那样喝得更痛快些。”蜡烛点上以后,酒宴重新开始,庄王照样谈笑风生,始终没有追查那个冒犯宠姬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后来在郑楚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唐狡,他为报答庄王的大恩,拼死血战。庄王觉得,酒后乱性,可以理解,毕竟不是罪不容赦的敌我矛盾,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要是换了一个心胸狭窄的君主,唐狡恐怕早就人头落地了,将来还如何杀敌立功?这一段故事,就是春秋史上著名的“绝缨之会”,流传千古。可见,庄王的做法,看似“糊涂”,却是难得的大智慧。
无独有偶。话说东汉三国时期,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决战,袁强曹弱;因此曹操的部下中,多有与袁氏暗通款曲、图谋倒戈者。及至后来曹操获得大胜,从袁绍营中搜出大量部下与袁绍私通的往来书信,足足有几箩筐。这时那些心中有愧的通敌者无不捏着一把汗,可这些信曹操连看都没看,当场叫人付之一炬。都说曹操一世奸雄,不过他也有糊涂得恰到好处的时候。
所以说,“难得糊涂”的境界,正是“大智若愚”的境界,不知对企业管理者是否多少有些启迪。不过呢,我们虽然提倡可以适当“糊涂”,但糊涂也该有个限度。也就是说,小事可以糊涂,大事不能糊涂,偶尔装装糊涂,不能事事糊涂。
有的管理者就是一种真糊涂:在决策上,他们不了解外情,不清楚下情,只是凭想当然办事;自己毫无主见,只管盖章、画圈,甚至充当传声筒……这样的做法,难免会给事业带来无穷危害。还有的管理者,在用人上也糊涂得很,不讲究人员考察的程序和质量,只是凭感情好恶、关系亲疏、印象深浅用人,往往会严重伤害和削弱团队的战斗力。
该糊涂的时候糊涂一点,该精细的时候千万不能糊涂,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功夫,每个管理者都应深明此理。
第2章 中国人的日常涵养与管理功夫第10节 虚虚实实的功夫——无招胜有招
中国人的争斗,不仅在斗勇,更在乎斗智。所以中国功夫不一定讲究以力胜,更强调以巧胜;就这一点而言,跟国外那种纯粹拼蛮力的拳击运动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打架,本来就是虚虚实实的,惯于欲擒故纵、引蛇出洞,旁敲侧击、声东击西。虚以实之、实以虚之,让人真伪莫辨,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而且中国人对敌斗争的策略也相当灵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很少跟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死拼硬磕。中国兵法有三十六计,老祖宗最推崇的,却是“走为上计”。
这种虚虚实实的功夫,在中国历代都不乏光辉的战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就靠这一法宝,取得过辉煌的胜利。当时中央红军以区区数万的兵力,发挥机动灵活的特性,扬长避短、与敌周旋,几乎就在敌人眼皮底下运动,却简直处处在牵着敌人的鼻子跑;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成功摆脱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机械化部队的围追堵截,胜利抵达陕北。其中最经典的战例,莫过于“四渡赤水”。红军就在赤水河边来回地作佯攻状,调动得数十万敌军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可以说,“四渡赤水”综合应用了虚张声势、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假途伐虢、暗渡陈仓、瞒天过海、围魏救赵等“三十六计”中的诸多计谋,堪称军事斗争乃至管理艺术的杰作和典范。
就拿中国的武术来说,也很少有生猛刚劲的套路,也从来不教人一味地硬打硬拼;它十分懂得避敌锋芒、攻其要害的道理。尤其当面临强大对手的时候,很少直接进行正面交锋,一般会先示弱,待敌骄惰之时再全力出击;或者采取守势,然后伺机寻找敌人的弱点或破绽。即使出击,所提倡的也是借力打力,正所谓“四两拨千斤”是也。所以,避实击虚、稳扎稳打是中国功夫中最常用的手法。
无论是两个人单打独斗,还是千军万马的厮杀,都需要精妙的算计和周密的部署,尽可能迷惑、引诱敌人。在中国古代的比武或者战争中,最惯常使用的伎俩就是回马枪、拖刀计、埋伏计、打草惊蛇计、调虎离山计。在《水浒传》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说的是豹子头林冲遭高俅陷害,因误入白虎堂而发配沧州,正好途经小旋风柴进的庄上。这时柴进庄内有一位洪教头,听说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心中却颇不服气,一心要和林冲比试高低;林冲不得已,只得同意比武。比武开始后,洪教头第一招就亮了个气势汹汹的“举火烧天”式,大举进攻;而林冲却故意示弱,探下身来使了个“拨草寻蛇”,立足防御,且战且退。洪教头自以为得计,紧跟上来,恨不得把林冲一棒扫翻在地;不料因求胜心切,却露出了下盘的破绽,被冷静的林冲觑个正着,一棍搠倒。
林冲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而真正功力深厚之人,莫不如此。《隋唐演义》中也有一位少年英雄罗成,祖传一套罗家枪法,使起来变幻莫测、天地皆惊。而罗家枪的厉害之处,乃在于他一枪刺去,立刻幻化为万千个枪头,把对手唬得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枪头在哪里,又将刺向何处;有时候,对手明明看见这枪奔自己咽喉而来,谁知罗成却是虚晃一枪,真枪头则冲着胸口刺去,迅雷不及掩耳,挡都没法挡。罗成的枪法够厉害的了吧。与之类似的,还有日本忍者的功夫,同样神出鬼没。忍者惯于使用烟幕弹,当他身处险境的时候,立刻放出一阵烟雾,便可逃得无影无踪;当对手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突然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出其不意地给予其致命一击。
在自然界中,就连动物们也懂得“虚虚实实”的招数。我们都知道“狡兔三窟”的成语,就是说兔子一般至少都有三个窝,暗中都是相通的;而且它们从不吃窝边草,自然三个窝都会很隐蔽,想抓住兔子,谈何容易。据说在中国古代,皇帝死了,出殡的时候,往往会在同一时刻使用同样的仪仗队,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出城,让人搞不清楚到底会埋在哪里。人们还传说,曹操生性多疑,死后怕人盗墓,特意设立了七十二疑冢,不知是真是假。看来从兔子身上,中国人也学到了很多智慧。
尽管采用这种虚虚实实的套路,似乎不那么光明磊落,多少有些胜之不武,但中国人并不会管那么多。中国人更看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不管用什么招数,只要能克敌制胜的,就是好功夫。这跟我国改革之初提出的“猫论”似乎如出一辙。就是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中国功夫也秉承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很多时候都是以实用为主,并没有那么多讲究的。即使是旁门左道,也会在“权变”的幌子下为人所接受。哪怕是死缠烂打、毫无章法,也不见得会遭人耻笑,毕竟“胜利”才是硬道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并没有受过系统性专业武术训练的年轻人,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往往能战胜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的老师傅,恐怕也并不是什么怪事。中国有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可见很多时候,没招比有招管用。
中国人的这些功夫,如果运用到企业中,会给管理者以什么启迪呢?其实说来很容易,就是要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善于藏巧露拙、韬光养晦;尤其是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时候,不要过早、过于直接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所以企业最好少招摇一些,多多隐蔽自己的实力,引诱对手主动出击,自己则在暗中观察对手的虚实,这样才可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在管理手段上,企业也不一定要片面追求所谓的技巧,或者过分拘泥于某一固定的套路。管理不是从教科书中可以学来的,也不是照搬现成的经验和案例就可以凑效的。其实真正有效的管理,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干预,也不一定需要管理者绞尽脑汁地寻求所谓“最优方案”。如果能自然而然、轻松随意地达到管理的目的,那才是最好的管理。所以管理者应当谨记这两句话:“最优常非最好,无招胜似有招”。
如果能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当然再好不过。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当然还得需要企业从平时的点滴小事做起,苦练内功。只有把基础夯实了,才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无论应付何种局面,都能从容不迫,显得成竹在胸、应付自如;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没使什么招,就把事情给搞定了。这一点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最困难的时候才是最考验人的时候。就拿2003年春天席卷全国的“非典”风暴来说,疫情一来,肯定大多数企业都会受到影响,而这基本上也是企业管理者始料未及的。“内功”欠佳的管理者,难免会显得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就是有再多的“招”,也未必使得上;而如果平时训练有素,对这种危机局面根本无需刻意地大动干戈,自然就能应付自如,似乎浑身上下、满脑子都有使不完的招。这不正是“无招胜有招”的生动诠释么?
企业界有一个很著名的案例。大约是在2001年,根据科学研究的结论,政府发了一纸文件,认定当时市面上流行的感冒药大都含有PPA成分,于人体有害,因此一律禁止生产销售含PPA的药品。这对众多感冒药生产厂家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其中尤以生产康泰克缓释胶囊的中美史克公司为甚。该公司一度几乎濒临绝境。然而史克毕竟经验丰富,它在巨大的压力下,稳住阵脚、沉着应对,及时化解了这一危机。这一切都来自于企业本身良好的抗击打能力:由于中美史克自身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为产品的轻松更新换代埋下了伏笔;由于产品本身的有效、企业固有的诚信,赢得了消费者的爱戴、合作伙伴的信赖,为顺利渡过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由于中美史克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比如以人为本(不随便开除员工)、团结向上,使员工能够死心塌地与公司共渡难关。而这一切并不是危机发生以后才突然产生的,因此我们相信,即使遇到别的什么危机,中美史克也一定会照样化险为夷。
由此可见,对企业来说,苦练内功才是根本,比模仿那些台面上的招数更重要。只要用现实的努力、长远的目光苦练内功,自然会“无招胜有招”。
第2章 中国人的日常涵养与管理功夫第11节 管理中的包装哲学
少数中国人爱做表面文章,他们十分善于包装。多数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为自己找一个理由,而且理由越冠冕堂皇越好。哪怕是不义之举,也要尽量做到“师出有名”。毕竟中国人做事,向来强调“名分”二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见有名无名,干系重大;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包装之术。
中国人的包装艺术
很早的时候,中国人的包装手段就十分了得。东汉末期,军阀混战、群雄并起,曹操的实力并非最强,但他统一北方的大业却最顺手,原因就在于他掌握了汉献帝这一张王牌。既然皇帝在手,干什么事情都能假借天子的名义,自然很便当。这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在春秋时期就常常上演,只不过曹操把天子利用得更加充分罢了。另外曹操也很善于作秀。他外出带兵打仗,不小心战马践踏了老百姓的麦田。按照曹操自己颁布的法律,这可是杀头的罪过,曹操当然不能受这个委屈。本来这事就这么过去的话,也无人敢提;曹操却偏要假仁假义,装模作样地要法官给自己定罪,然后弄了个“割发代首”了事。其实要依我们看来,干脆来一个“战马受惊,非干吾事”,把马宰了得了。但曹操既要面子,又舍不得宝马;既想收买人心,又想树立威信;结果演了这么一出,居然把手下唬得一愣一愣的,还顺便理了个发。真是一举三得。后来还有一次,赤壁战败时曹操放声大哭;手下刚想安慰几句,却听曹操哭道:“我哭的是郭嘉郭奉孝啊,如果有他在,必不会使我遭受此败。”几句话使得谋士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心虚不已。原来奸雄的眼泪,也是用来激励士气的。与其说这是善于包装,倒不如说是擅长“伪装”。
当然,论起这一套本事来,刘备也不弱。当年在长坂坡前摔阿斗,傻瓜都能看出这是在收买人心,却让赵云感激涕零了一辈子;后来在白帝城托孤,几句话说得诸葛亮汗流浃背,发誓要为蜀国鞠躬尽瘁。
此外中国历史上还常常有这样的事,但凡是权臣要阴谋篡位的,偏偏总会打出一个替天行道的旗号来蛊惑人心,以显得自己名正言顺。例如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本来就是七个藩王存心对抗朝廷,打的旗号却是“诛晁错、清君侧”,可怜的晁错就作了屈死鬼;还有清初的三藩之乱,吴三桂本来是狼子野心、图谋篡逆,他提的口号却是假惺惺地要给南明小朝廷的末代皇帝报仇,光复大明基业,其实那个倒霉的皇帝正是吴三桂亲手绞杀的。可见只要经过一番包装,不管多么龌龊的事,都能变得光明正大起来。但实话实说,此等作为,无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模糊善变的包装哲学
不过像前面这些刀光剑影的政治斗争,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遇到的。更多的中国人,则是在日常生活中,当他的行为蒙受了别人的责难时,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来,这也算国人包装手段的一个重要表现。例如,一个人明明违反了既定的管理制度,事后他却往往会这样辩解:“我本来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