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当一个实况主做一个大型游戏实况主,用Bandican录像超清,这个配置录GTA5会不会卡?可以卡什么画质?

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您无权使用所提供的凭据查看此目录或页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影视欣赏供参考学习.doc 4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89 &&
影视欣赏供参考学习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 第一讲 世界影视的早期发展
2 学习目标说出世界上第一场电影公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影片名。
说出世界电影艺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简要说出世界电影史上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与蒙太奇学派的主张、代表作品及其对电影艺术做出的贡献。
3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
4 (一)形成期日(星期六)晚上,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 印度沙龙里,正式公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电影。
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影片有:
《工厂大门》
《婴儿喝汤》
《火车到站》
《水浇园丁》
5 &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片...&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出现,标志着有声电影的产生与默片时代的结束。
从2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逐渐取代法国电影而统治了世界电影市场。
此时,苏联电影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出现了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从实践到理论都卓有建树的电影艺术家。
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已经开始形成商业性极强的美国、颇具艺术探索精神的法国电影和注重宣传教育的苏联电影三足鼎立之势。
6 (二)成熟期从纵向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电影一方面在向某种兄弟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探索自身特性及表现方法,同时也在自身探索中开始对兄弟艺术产生影响。
从横向发展来看,美、法、苏三个电影文化区域彼此对立又相互影响、犬牙交错又互有重叠。
在三四十年代,既是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也出现了苏联电影的鼎盛时期,形成苏美抗争、东西对峙的局面。
7 (三)发展期1966年新德国电影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电影的发展期开始。
在综合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原来三足鼎立的历史构架已开始趋于模糊,各国民族电影纷纷崛起,大有并驾齐驱的发展势头。
8 二、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卢米埃尔兄弟
爱森斯坦与蒙太奇学派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巴赞和克拉考尔
法国新浪潮
新德国电影
西方政治电影
9 (一)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的特点尚未摆脱电影的先天性——照相性。
以保持生活的原样为最高准则。
没有人事方面的分工,一切由摄影师包办。
没有故事情节和戏剧因素,也没有场面的置景和调度。
以纪录片种为主的非艺术影片。
10 (二)梅里爱将电影彻底地戏剧化、舞台化梅里爱的主要作品
《纸牌游戏》
《街头风光》
《贵妇人的失踪》(1896)
《魔术师》(1899)
《月球旅行记》(1902)
11 &梅里爱对电影艺术做出...&梅里爱对电影艺术做出的贡献
把戏剧艺术的要素引入电影
在电影的特技摄影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创造出形象的消失和转变这两项重要的摄影技巧(停格置换法)
12 (三)格里菲斯——第一个里程碑主要作品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投资约10万美元,开创了“豪华电影”的先河
长达12本,由1200个镜头组成
充满了种族主义的恶劣气味
票房收入创造了空前的纪录
“令人反感的成功”
13 &《党同伐异》(1916&《党同伐异》(1916)
花费高达200万美元,长达220分钟(原版8小时)
“光辉的失败”
通过“基督受难”等四个相距几千年的故事,表现了“爱、仁慈、反对仇恨”的主题以及对“党同伐异”的批判
14 &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重要贡献&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重要贡献
创造性地完善了不同景别的镜头,并能够在一部影片中根据表现的需要加以综合自如地运用。
能动地运移摄影机的位置,从而变换和拍摄对象的距离与角度,拓展了电影表现的空间范围。
不再以场景而是以镜头来作为电影的单元。
15 景别远景
18 全景——影片《巴顿将军》剧照
19 全景——影片《花样年华》剧照
20 中景——影片《蝴蝶梦》剧照
21 中景——影片《泰坦尼克号》剧照
22 近景——影片《花样年华》剧照
23 近景——影片《大白鲨》剧照
24 特写——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25 特写——影片《巴顿将军》剧照
26 (四)爱森斯坦与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
代表作品: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电影作品 ) “敖德萨阶梯”
普多夫金《母亲》(1926)、《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
(一)蒙太奇的含义
(二)蒙太奇的主要作用
28 (一) 蒙太奇的含义蒙太奇(Montage)这个词本来是从法国建筑学上借用来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关于流行音乐之王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的谣言可谓数不胜数&br&&br&首先, 迈克尔杰克逊被谣言缠身的主要原因是他身上缺乏常规小报素材(不抽烟不酗酒不打架不吸毒绯闻少爱慈善爱公益爱环保不醉驾..)报道缺乏通常能迅猛增加销量的劲爆点可以发表, 于是小报和部分八卦杂志为了博得销量博眼球便致力于胡编乱造. &br&&br&另外就是Michael Jackson公然敌视一切他认为不正当的势力, 什么话都敢说. 自然容易遭到排挤. 最早美国为了转移民生问题很随迈克尔杰克逊性 (当年俄罗斯指责美国的时所说), 后来美国不再需要迈克尔杰克逊来作为民族英雄, 就不能容忍他这种自我的个性了.&br&&br&&strong&各种诽谤大汇集:&/strong&&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漂白;换肤;背叛种族】&/strong&&/li&&/ul&首先,世界上不存在漂白这个技术(黄种人想美白都难上加难,黑人还能漂白?)事实原因是迈克尔杰克逊患有重度白斑病(俗称白癜风)全身大多数皮肤失去黑色素, 另外显得异常白的原因是肤色由于有大块白斑不均衡, 为了表演必须在化妆的时候用大量粉底. 这个谣言产生的主要目的是将迈克尔杰克逊塑造成仇视黑人的人, 使成为当年黑人的精神领袖的他不再拥有号召力. 事实上, 迈克尔杰克逊是史上第一位讲MV在MTV电视台播出的黑人艺人(在此之前, MTV台一直拒绝播放黑人音乐), 这正是迈克尔杰克逊, 造就了MTV电视台后来的辉煌. 杰克逊曾多次表示深深以黑人为傲、以身为黑人为荣。他也是个反对种族主义的人,他对种族歧视深痛恶绝,并且认为人人应该平等。杰克逊经常在演说、歌词或访谈中提及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的平等运动。&br&&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为了青春永驻住进高压氧舱】&/strong&&/li&&/ul&首先 高压氧舱对青春永驻毫无帮助 MJ没有那么傻. 事件背景是迈克尔杰克逊由于拍广告时被镁光弹烧伤,收到百事可乐150万美金的巨额赔款, 迈克尔杰克逊切实感受到烧伤者的 痛苦 于是将这150万美金(请注意, 这是1984年的150万美元)用于建立一个为贫穷者提供医疗的迈克尔杰克逊烧伤中心(Michael Jackson Burn Center), 建成后MJ前往验收成果,对高压氧舱颇感好奇, 进去试用了一下,当时的图片便被美国一个低档八卦杂志标注为: 迈克尔杰克逊为了青春永驻住进高压氧舱&br&&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娈童】&/strong&&/li&&/ul&首先说一下背景, 迈克尔杰克逊由于个人童年全在工作(4岁学唱歌5岁登台表演),深深感受到缺少童年. 为此他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游乐园(MJ自己去游乐园基本没法好好玩都被粉丝围死),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儿童, 其中很大部分是来自贫困地区或者是身患绝症的儿童(全部孩子都由迈克尔杰克逊承担费用). &br&迈克尔杰克逊身边的朋友们、以及性侵孩童案期间前来评估的临床心理医生Stan Katz都认为,他是一个心理年龄滞留在12岁的大男孩(12岁,恰巧就是迈克尔第一次获得排行榜冠军、开始大红大紫的年龄)他把孩童视为同侪,而不是成人教育小孩的关系。杰克逊作品《Childhood》歌词:&strong&“&/strong&在你断定我之前,请努力尝试欣赏我、客观看待我,看着自己的内心,然后问问:你是否了解我的童年?我喜欢孩子,我总是在试着寻找、未曾拥有过的童年。因为我从不知道那是什么……”&br&&br&按照正常统计,如果迈克尔杰克逊是恋童者,那么以他在私人领地接触的儿童的数量来算,将有超过两百名儿童遭到所谓的“侵犯”. 这是绝绝对对不可能的, 几乎每个月美国法院都能接到有妇女声称怀有迈克尔杰克逊的小孩, 要求杰克逊支付抚养费,但恋童案在迈克尔杰克逊无数次环游地球下只有93年和03年两起恋童案,并且案情如出一辙,其中庭审记录非常的可笑 按正常人类的脑子判断都能知道这是赤裸裸的诽谤 (如 小孩号称MJ软禁他,但据警方的证词, 经调查, 在“软禁期间” 这个“被侵犯”的小孩曾经离开梦幻庄园前往祖母家玩, 随后又去校长家拜访, 最后还自己跑回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庄园。 另外他在MJ庄园内的房间是有对外电话的).&br&&br&但是, 两个因素导致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完全下风:媒体一看这起诉, 开心了, 几乎全美媒体还没有开庭便已经公开给杰克逊定罪,公众在面对海量的有罪论的时候 对杰克逊一切的善良予以忽略, 都大义禀然的指责迈克尔杰克逊.另外一点就是当地与迈克尔杰克逊有过节的检察官Thomas W. Sneddon(两次官司全是他出面公诉杰克逊)的百般刁难:按照当地法律 案情未审理结束是不得对外发布情况的. 他直接开了百名记者招待会, 宣布迈克尔杰克逊一定是有罪的[请注意他是检察官不是法官 他没有这个权利]. 纽约时报对该检察官的描述是:&The verdict was a devastating disappointment for Thomas W. Sneddon Jr., the Santa Barbara County district attorney, who has pursued Mr. Jackson for 12 years& 看完之后我不得不说, 这个倾尽12年工作时间来将迈克尔杰克逊推下深渊的“正义”检察官实在是太“不”徇私枉法了. 当然, 检察官本人是宣称他绝对没有徇私枉法:&My past history with Mr. Jackson absolutely, unequivocally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is case,& 对应的, 迈克尔杰克逊第一次在歌曲《D.S》中明确的表达了对个人的不满(杰克逊本人拒绝评论,但社会大众普遍这么理解), 参见歌曲简介《&a href=&///?target=http%3A///view/291213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S.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另外就是要求对迈克尔杰克逊开出超过连续杀人犯的保释金额, 再者就是要求对迈克尔杰克逊身体进行拍照调查取证,“包括他的阴茎,肛门,臀部和他的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维基百科关于搜查令的描述: The order stated that officers were to examine, photograph and videotape Jackson's entire body, &including his penis, anus, hips, buttocks and any other part of his body&)于是93年迈克尔杰克逊不堪屈辱, 付钱和解. 金额高达2200万美元.&br&&br&93年的原告(也就是自称他小孩被猥亵的那个诽谤者, 已经与09年底饮弹自尽[参见英国著名报纸每日邮报: &u&&a href=&///?target=http%3A//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228772/Michael-Jackson-Jordan-Chandlers-father-Evan-commits-suicide-years-accusing-star-molesting-so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chael Jackson: Jordan Chandler's father Evan commits suicide years after accusing star of molesting his son&i class=&icon-external&&&/i&&/a&&/u& ]). &br&&br&03年事件的案情、原告的说辞, 剧情的编排, 从头到尾完全一样, 迈克尔杰克逊愤怒的宣布: 无论如何这次要讨回公正. 正义最终还是得到了, 迈克尔杰克逊被宣判无罪, 但同样的, 媒体依旧蓄意无视庭审结果, 在法院明确宣布无罪的前提下, 宣称迈克尔杰克逊是个“无耻的恋童者”。从此迈克尔杰克逊不再如当初一般天真开朗, 他关闭了梦幻庄园, 再也没有回去. (同时导致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抑郁). 作为美国最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媒体纽约时报对案件宣判后做出的复合事实和审理结果的报道在当时也被视为“无耻的”迈克尔杰克逊的同党:(&a href=&///?target=http%3A////national/14jackson.html%3Fsq%3DMichael_not_guilty%26st%3Dcse%26scp%3D8%26pagewanted%3Dal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national/14jackson.html?sq=Michael_not_guilty&st=cse&scp=8&pagewanted=al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后FBI在FBI官网(可查: &a href=&///?target=http%3A//vault.fbi.gov/Michael%2520Jacks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BI — Michael Jackson&i class=&icon-external&&&/i&&/a& )公开了调查历时长达十年的333页的调查报告(并未完全公布),一切调查结果表明 MJ完完全全无罪(直至MJ离去后, 美国才还他清白). FBI发布这份调查后绝大多数美国主流媒体都突然开始缅怀悼念并为MJ正名,仿佛他们一直都知道MJ是清白的一样.&br&&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和他妹妹珍妮杰克逊是同一个人】&/strong&&/li&&/ul&不要觉得惊讶 这就是媒体.... 因为MJ深居简出 几乎没有被拍到和珍妮在一起出现. 于是某媒体宣称: 迈克尔杰克逊之所以能唱到那么高音是因为其实他是女人......最终, 在1993年格莱美颁奖典礼上珍妮为迈克尔颁奖, 从此这个诽谤才得以平息.[参见1993格莱美演讲: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zE1MzUxNTg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HJ】迈克尔杰克逊1993年格莱美颁奖典礼演讲【中文字幕】&i class=&icon-external&&&/i&&/a&]&br&&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整容过度; 迈克尔杰克逊鼻子掉下来了】&/strong&&/li&&/ul&MJ整容, 是有据可查并且是由他本人亲自公诸于世的, 和某些睁眼说瞎话的明星不一样, 迈克尔杰克逊在多年前的自传里就提到了: 他进行过两次整容, 一个是将小时候备受嘲笑的鼻子改成他所钟爱的小飞侠一样的尖鼻梁. 另外一个就是在下巴上加了一个小槽. 但有些媒体为了耸人听闻, 非说MJ不承认整容.&br&&br&至于鼻子掉下来了的故事,那篇报道完全就是拍了张MJ没刮胡子的照片 然后把鼻子部分放个马赛克就说鼻子掉了 然后各大媒体居然就纷纷转载. 迈克尔杰克逊面部确实经历过数十次手术, 但并非整容. 面部手术与整容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为了制造爆炸性的效果, 媒体选择了混为一谈. 事实上是, 他作为一个明星却是重度白斑病和恶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这点许多媒体绝口不提, 但迈克尔杰克逊离世后的尸检报告明确指出他确实患有这两种重度皮肤病), 为了演出必须进行保护面部的手术。[参见迈克尔杰克逊自传《Moonwalk》; 因版权问题这里不予出示]&br&&br&关于他戴帽子戴墨镜戴口罩打伞等, 据MJ自传说, 之所以喜欢墨镜他不喜欢与他人对视, 给予他自己一点安全感和自由。帽子是个标志性的象征, 且可以预防过多暴晒。而戴口罩和打伞是因为没有黑色素的人是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的(因为会的皮肤癌), 说到皮肤癌 媒体也天天在造谣称MJ皮肤癌所以面部皮肤脱落必须戴口罩。你们看一下2009 年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前一周录制的MJ彩排录像(后被制成电影Michael Jackson's This is it) 就知道, 一切都是媒体的谎言.。[参见迈克尔杰克逊彩排电影《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 因版权问题这里不予出示]&br&&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患上肺癌导致肺部腐烂无法发声,】&/strong&&/li&&/ul&在迈克尔杰克逊2008年宣布讲在伦敦复出表演之后, 被狗仔队拍到前往一名呼吸管道专家的诊所拜访,于是就出现了这个报道.同样 在This is it 里可以明显看出MJ嗓音依然嘹亮,毫无肺部腐烂一说..[参见迈克尔杰克逊彩排电影《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 因版权问题这里不予出示]&br&&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抛婴】&/strong&&/li&&/ul&当年有媒体发布录像称迈克尔杰克逊在阳台上抱出小儿子blanket给给歌迷看 将blanket悬挂甩当. 事实上MJ在后来采访中对这个报道表示相当火大,据MJ所说,该电视台将录像调慢1.5倍后发布 造成MJ甩当孩子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该录像中blanket蹬腿的动作特别缓慢。当时MJ其实是整个手臂环扣夹住blanket 举起来一下给热心的歌迷看然后blanket反抗,MJ就赶快抱进去了全程约为3秒钟, 但由于迈克尔杰克逊确实向前走没有留意到手臂已经越过围栏, 作为一个父亲, 发表了公开的道歉声明, 当然, 媒体无视了. 这次, 媒体对迈克尔杰克逊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将迈克尔杰克逊塑造成了一个怪人. &br&&br&人们一遍遍质疑杰克逊对孩子的抚养能力, 恰恰相反的是,杰克逊身边的人都肯定了他的抚育能力。当年英国的童星马克·勒斯塔,是杰克逊三个孩子的教父,迈克尔·杰克逊是勒斯塔四个孩子的教父。勒斯塔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他是一位好父亲,与他相比我自惭形秽。”&br&杰克逊的前经纪人勒莫尼·拜尼说:“他是一位非常好的父亲,永远把孩子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他所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孩子。将来,在这些孩子身上,你还会看到他的身影。”&br&&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是外星人;迈克尔杰克逊饲养象人】&/strong&&/li&&/ul&..................不解释&br&&ul&&li&&strong&【迈克尔杰克逊吸毒, 毒瘾严重且给未成年人提供毒品】&/strong&&/li&&/ul&首先先说最严重的,某杂志宣称年轻歌手亚伦卡特在采访时说杰克逊曾给他提供毒品. 引发轩然大波随即亚伦卡特本人亲自上电视台专访否认该杂志的严重诽谤,但多数国内媒体依旧无视亚伦卡特本人亲自的辟谣 继续传播. [参见亚伦卡特专访中的辟谣:&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jgzMDcwMDQ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aron Carter捍卫Michael Jacks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另外关于吸毒和毒品依赖,全来自于恶意的翻译,,国内某些居心不良的编辑,把药物依赖直接写为毒品依赖,杰克逊由于遭到过多的不实新闻缠身难以入睡被迫靠镇定药物辅助睡眠,他对镇定药入睡的依赖被各种曲解为毒品依赖 MJ前经纪人说MJ因为镇定药物睡过头,原文使用的是“麻醉剂”(drug)国内某些编辑一看 兴高采烈就写上了“毒品”出版了。&br&&br&当初篡改亚伦卡特的言论的记者达芙妮·巴拉克早有前科。杰克逊离世不久后,她就采访了杰克逊三个孩子的保姆Grace Rwaramba。格蕾丝表达了被杰克逊团队开除的沮丧,可是在采访播出时,却变成了格蕾丝说她给杰克逊洗胃排药,且不止一次。&br&&br&格蕾丝对此的回应是:“我对最近媒体强加于我的言论震惊、受伤和深深的难过……强加于我的言论证实了人性中想要通过炒作悲剧和损害名誉来从中获利的一面。”“我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洗胃!!”&br&&br&主流的比如新浪在转载后经专业编辑核实已删除相关“新闻”,但网络上依旧是那些谣言纷飞。&br&&br&&br&&br&&br&&br&媒体普遍对没有什么爆点的慈善和环保毫无兴趣, 在慈善和环保的还没成为世界主旋律的时候(当时大多数人还在求发展其他一切无所谓的状态), 迈克尔杰克逊就开始宣扬环保宣扬和平宣扬公益慈善, 从他一首首曲子就能看出来, 在杀死他的医生莫里偷录的杰克逊去世前被莫里注射镇定剂后入睡前的录音里 杰克逊在昏昏沉沉的情况下 还在期望能打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医院.... 用心去真正了解一代天王迈克尔杰克逊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去看真正的杰克逊的视屏 音乐 电影, 用自己的视角去了解 不要站在唯利是图的媒体边. 愿世界能如MJ生前说的一样“Lies run sprints but the truth runs marathons”愿真相能尽快跑完马拉松 让迈克尔杰克逊能得到世人应当给予的尊敬、理解和正确的评价。&br&&br&&It's all for love&(一切皆因有爱)——Michael Jackson.&br&&br&=======================================&br&感谢MJJCN相关资讯的重要贡献.&br&-----------------------------------------------&br&转载不需要私信我了, 注明作者即可.
关于流行音乐之王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的谣言可谓数不胜数 首先, 迈克尔杰克逊被谣言缠身的主要原因是他身上缺乏常规小报素材(不抽烟不酗酒不打架不吸毒绯闻少爱慈善爱公益爱环保不醉驾..)报道缺乏通常能迅猛增加销量的劲爆点可以发表, 于是小报和…
&p&陈奕迅和王力宏两人都是1995年出道的,周杰伦是2000年,林俊杰第一张专辑是2003年,但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周林王的热度都比陈高很多,不是一点。陈在熬过10年后热度开始上涨,不是说陈歌不行,实在是2000年到2010年之间歌手太多了。竞争太激烈,龙争虎斗。&/p&&p&觉得很多年纪比较轻的朋友们不太能感受到00年到10年乐坛是个什么模样,简单做了个表格,列举了2000年到2010年部分比较火的歌手的专辑和比较火的歌,排名不分先后,只是部分在大陆面世的专辑。&/p&&img src=&/v2-ca46d0237eae54c2ff03fa8_b.png& data-rawwidth=&1373& data-rawheight=&6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3& data-original=&/v2-ca46d0237eae54c2ff03fa8_r.png&&&img src=&/v2-e6e329d794b53e9fc111c6_b.png& data-rawwidth=&1374& data-rawheight=&6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4& data-original=&/v2-e6e329d794b53e9fc111c6_r.png&&&p&周杰伦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的,相比其他人周的专辑质量非常高,其从00年jay到08年魔杰座,不具体说那些歌了,因为这些专辑随便挑一首歌都很好听,每张专辑的每首歌都有粉丝有人爱,周的歌在那段时期可以差不多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吧,基本没什么对手,而其从03年开始的演艺事业也帮助他提高了不少知名度,可以说个唱里00年到10年这十年属于周杰伦。&/p&&p&&br&&/p&&p&陈奕迅在04年之前主要靠着几首比较脍炙人口的歌保持着热度,K歌之王,你的背包,谢谢侬,相比周的超大量好歌逊色不少,而王力宏和陈的处境差不多,靠着唯一和龙的传人保持热度,女歌手里,梁静茹的勇气,无条件为你,以及刚起步的蔡依林,而周杰伦和孙燕姿则在04年前就凭借着各自的专辑大放光彩,陈从05年的U87到08年的不想放手却是收录了不少好歌,可惜的是从03年开始出来了一大波很不错的歌手,好歌层出不穷,老实说陈在那时真不至于和周杰伦比高下,比陈红的人很多。&/p&&p&&br&&/p&&p&那个时期红的人太多了,潘玮柏,从02年的壁虎漫步开始升温,03年你是我的麦克风,04年的Wu Ha,与张韶涵合唱的快乐崇拜,从04年开始到08年应该是潘玮柏最巅峰的时期吧,05年的高手,谁是MVP,与弦子的不得不爱,街头篮球主题曲决战斗室,一指神功都很不错,06年的反转地球,来电,我想更懂你以及07年的玩酷也有相当的热度,从08年的未来式开始逐渐热度下降,他当时的歌相比陈奕迅节奏更快更带感,作为初中生的我更能接受吧,那时潘的热度不是陈可比的。&/p&&p&&br&&/p&&p&林俊杰,03年第一张乐行者,之后04年第二天堂中的江南,个人觉得是唯一可以和七里香/我的地盘过过招的歌,也是从这一曲开始林的热度涨的飞快,05年的编号89757,一千年以后,06年的曹操,原来,不死之身,这3年我最盼着的就是周和林每年的新专辑,07年的西界反响不够好,但08年的JJ陆扳回了一些,不潮不花钱,小酒窝和期待爱都加了不少分,10年的她说开启了林一年一首情歌的道路,之后林的歌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在10年前热度也是高过陈奕迅的,而之后我个人觉得两人差不多,林的现场很不错。&/p&&p&&br&&/p&&p&王力宏04年心中的日月还不错,从05年盖世英雄中的花田错,在梅边,Kiss Goodbye,大城小爱,07年的改变自己,08年的心跳,10年的十八般武艺,伯牙绝弦,需要人陪和你不知道的事让王力宏保持着较高的热度,那个时段的王我认为也比陈更火些,而之后王出歌的速度慢了很多,感觉大部分时间不在写歌了,热度只有在出新歌时会高那么一阵,平时没有陈那么热了。其一直想从事的演艺事业不是太顺啊。&/p&&p&&br&&/p&&p&罗志祥,03年的show time给我们带来了狐狸精,04年的达人show在当年并没有太出彩,对手太强,05年催眠show中的自我催眠,真命天子以及逗比的猛男日记还是不错的,之后06年推出精舞门,07年的一支独秀和08年的潮男正传,相比周王林等人风格更独特一点,舞跳的不错,再加上当时他的电视剧,还是热了挺久的。单论唱歌个人觉得和陈在当时差不多。&/p&&p&&br&&/p&&p&吴克群:之前漏了吴克群了,简直罪孽,吴克群的第一张专辑是00年的一个人的tomorrow,之后04年同名专辑的学不会,之后05年比较红大顽家专辑中的大舌头,进入06年至09年的巅峰期,06年的将军令,07年的老子说,两首风格独特的歌曲,之后08年的为你写诗,09年有爱的力量和住在心里两首歌,吴克群也是在那个时代红了挺长时间的歌手之一。&/p&&p&&br&&/p&&p&陶喆是97年凭借同名专辑出道和99年i'm ok专辑一举成名的歌手,02年的黑色柳丁专辑,黑色柳丁,melody,为911写的dear god质量都很高,之后05年的太平盛世,06年的太美丽,09年的六九乐章,都得到的很好的反响,陶喆是华语乐坛R&B最具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音乐上非常投入,是少数几个拥有大量自己作曲,编曲并作词的歌手。陶喆确实是大哥!&/p&&p&&br&&/p&&p&张韶涵也是04年出道的歌手,04年中的寓言,呐喊以及04年年末的欧若拉,手心的太阳,与潘玮柏合唱的快乐崇拜让其在竞争激烈的当年里也算有一席之地,之后06年的潘多拉,隐形的翅膀,口袋的天空和香水百合也不输其他人,07年的梦里花有亲爱的那不是爱情撑场,09年的第五季相对弱了不少,可以说张红了一段时间,当时的歌和陈也是可以一搏的,个人比较诟病张的现场,偶尔车祸现场。&/p&&p&孙燕姿,和周杰伦同为2000年出道的歌手,起步和周很相似,凭借同名专辑中的天黑黑一曲获得人气,同年底发布专辑我要的幸福,又以01年风筝专辑中的任性再度人气大涨,02年专辑start自选集里的歌曲翻唱反响不错,02年同时开始个人巡回演唱会,02年可以说是孙燕姿最耀眼的一年,可谓男有周杰伦,女有孙燕姿,03年的专辑未完成和the moment,04年的stefanie专辑都收获了不少认可,之后重心放在巡演上,07年的逆光再次得到大量人气,可以说孙燕姿在00-10年期间活跃度很高,尤其是00-04年基本可以齐名周杰伦,而之后大量有力新生代歌手的加入想必对孙燕姿有所影响。&/p&&p&&br&&/p&&p&梁静茹个人觉得00-10年间也胜过陈奕迅,凭借05年燕尾蝶中的宁夏,06年亲亲里的大手拉小手升温,07年的崇拜可以说是梁静茹的最佳之作,其中的崇拜,会呼吸的痛,原来你也唱过我的歌,给未来的自己都相当的有水准,崇拜和会呼吸的痛配合着相当有意境的MV,席卷了各大KTV,不过彩虹,青花瓷,蒲公英的约定,好久不见和我们的歌更好唱点,在会呼吸的痛里认识了铁三角耳机ATH-WM5!从此入坑。。。。梁静茹之后忙于家庭结婚生孩子的事儿,热度慢慢就下去了。&/p&&p&&br&&/p&&p&蔡依林03年的看我七十二变,06年的舞娘,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她mv里的舞蹈确实很赞,和王力宏在之后有点像,相对于写歌唱歌,蔡更喜欢服装设计吧,将尽力更多的投入在服装设计上使得其热度在之后也降低了不少,和蔡比较像的还有王心凌,从03年的Cyndi begin到09年的心电心也俘获了不少人的心。&/p&&p&&br&&/p&&p&上面都是个唱,组合里首推五月天吧,从00年到08年保持着高质量以及高数量的歌曲,在组合里可以排首位,00年的温柔,01年的人生海海,02年的生命中有一种绝对,03年的时光机,赌神,04年的孙悟空,倔强,05年到08年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每张专辑中好歌的数量很多,05年知足专辑中的乱世浮生,恋爱ing,拥抱,06为爱而生中的天使,我又初恋了,忘词,最重要的小事,07年离开地球表面中与陈绮贞合唱的私奔到月球,抓狂,离开地球表面,还有08年后青春的诗中的突然好想你,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噢买尬,夜访吸血鬼和如烟。08年之后奔波于演唱会,五月天的歌从歌曲到歌词再到mv都非常棒!这个老实说陈有差距,这里强调下11年的第二人生,一举斩获7项金曲奖,我不愿让你一个人的MV在youtube上的播放数高达7800万次,干杯有3500万次,真是把许多人看哭了的MV,16年的自传,品质也是相当的高!&/p&&p&&br&&/p&&p&当时红极一时的SHE,01年靠恋人未满出道,03年一曲super star红起来了,之后04年的波斯猫,05年的不想长大,波斯猫,07年的中国话,再别康桥,可以说SHE和张韶涵比较像,属于那个时代的产物,之后的动作越来越小,3人有点同床异梦的感觉吧,之后田馥甄单飞,还有selina意外烧伤,对SHE打击很大,虽然之后组合复合,但已没有了当时的感觉。&/p&&p&&br&&/p&&p&花儿乐队,成立于1998年,04年我是你的罗密欧专辑Miss you,我是你的罗密欧,flower show使其升温,之后05年的花季王朝专辑将其推向巅峰期,洗刷刷,童话生死恋,我们能不能不分手,化蝶飞都成了KTV热门曲目,06年花天喜地专辑中的忘不了,麦霸,其中我的果汁分你一半,开头一大段的那个那个和黑人nigger同音,当时刚去美国读书和一个黑人同房间被他听到差点菊花不保,07年的专辑花龄盛会质量有所下降,但仍有一首穷开心赚足了人气,08年因吉他手离队导致花儿开始下滑,最终在花儿乐队在09年6月宣布解散,花儿的歌充满了搞味儿的气息,乐队成员年龄都偏小,在当时和其他组合相比算年纪轻的,花儿的解散着实可惜,说实话我一直觉得tfboy有模仿花儿的感觉。&/p&&p&&br&&/p&&p&苏打绿和南拳妈妈两支组合同时于04年起步,南拳来得快去的快,04年的小时候,05年的橘子汽水,原来和牡丹江,再到08年的你不像他,下雨天,确实有些热度,苏打绿从06年的小宇宙开始升温,之后的无与伦比的美丽,相信,城市,呢喃,再到09年的他夏了夏天,狂热,无眠,在我们之间,掌声落下,和10年的十年一刻,在0910这两年,苏打绿可以说因为新歌暂时超过了五月天。&/p&&p&&br&&/p&&p&FIR,从04年开始慢慢火起来的飞儿乐团一直保持着不错的专辑和新歌直到09年吧。04年的fly away,lydia,我们的爱,你的微笑和我要飞直接打响了FIR的名气,之后05年的无限专辑有千年之恋,无限,刺鸟和爱的力量将FIR的热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线上,飞行部落之后FIR开始下降,出个速度也变慢了,慢慢被人们遗忘。可以说也是那个时代的音乐。&/p&&p&&br&&/p&&p&twins,01年出道至08年每年都出专辑且保持着较高的质量,羞耻的是我听的不多,所以没法说太多,我初中的同桌很喜欢她两的歌。&/p&&p&&br&&/p&&p&其他歌手还有很多,人生最开始听的老鼠爱大米,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爱乐团的天涯,蔡健雅,刘若英的后来,羽泉第一波歌,红的时候超红的动力火车,林依晨的孤独北半球,我至今都在听的tank的三国恋,千年泪,萧亚轩的一波歌,还有很多,都是相当不错的,要论陈奕迅在10年前的表现,我觉得比他表现更出色,反响更好,更红更火的歌手真的不少,而在10年之后,大量歌手的陆续凋零,新歌手还未成型的期间,陈的热度开始慢慢上升,还能活着就证明陈是个自身不错且有价值的歌手,同样周杰伦林俊杰和王力宏也一样。如果真要对比的话,在创作上周杰伦和林俊杰个人觉得相对王力宏和陈奕迅略胜一筹,唱功上面林俊杰和陈奕迅相对更好些,王力宏目前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不好比较了吧。&/p&&p&&br&&/p&&p&其实我非常非常怀念那逝去的10年,尤其是04年到10年,那个时期群雄并起,龙争虎斗,很多歌手相互竞争的同时相互合作,初中省着钱去买索尼的cd机,后来买索尼的mp3,每年能盼着那么多人出专辑,每个人的歌都不错,上晚自习能一边偷偷的看峰哥的昆仑沧海,一边听歌,下课玩玩游戏王,周末回家看一集火影忍者,魔兽世界练练级,应该是最幸福的事儿吧。恐怕这辈子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现在去KTV还是会唱那些年的歌,唱的都是回忆。&/p&&p&&br&&/p&&p&关于周杰伦,08年出国读书,上美术课在画室画画,旁边美国人说最近他在听一个中国人的歌,很好听,听着很 high,他给我耳机说你听听认不认识,结果耳机那边传来了无双,之后还有首本草纲目,只想说周杰伦真的很火。&/p&&p&&br&&/p&&p&为了04年大量好专辑井喷的一年,让我叔叔从香港给我带的人生第一台cd机,Sony D-NE830。&/p&&img src=&/v2-afb9d94dd61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afb9d94dd61f_r.jpg&&&p&一直用到07年,后来不方便在学校偷偷上课听,买了一个ipod nano 3&/p&&img src=&/v2-8d157fffd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8d157fffde_r.jpg&&&p&再之后出国了09年买了ipod classic,用了很久直到15年大学毕业&/p&&p&&br&&/p&&p&,那只属于他们的10年,再也回不去了。&/p&
陈奕迅和王力宏两人都是1995年出道的,周杰伦是2000年,林俊杰第一张专辑是2003年,但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周林王的热度都比陈高很多,不是一点。陈在熬过10年后热度开始上涨,不是说陈歌不行,实在是2000年到2010年之间歌手太多了。竞争太激烈,龙争虎斗。…
&p&音乐人鲍勃·迪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他75岁的时候。&/p&&p&鲍勃·迪伦的一些散文作品成就也很高,当然,这次获奖的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p&&p&也就说,主要表彰的还是他的“歌词/诗”。&/p&&p&诗意一直是他歌曲创作很核心的部分。&/p&&p&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些主流评论就有把这位歌者称为伟大诗人的苗头了。比如,1976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鲍勃·迪伦已经获得过多个文学奖项的表彰,包括2008年普利策文学奖的特别荣誉奖。&/p&&p&以前,大家写文章时,会把鲍勃·迪伦、莱昂纳多·科恩这样的音乐人称作“游吟诗人”,表面看上去只是一种浪漫的恭维,实际上的确存在这样一种音乐传统,包括对迪伦有过影响的约翰尼·卡什。这个传统是文学的一部分,只不过,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以作家标识的文学体系。&/p&&p&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实际上也是在提醒,文学有一个更宽泛的概念、更丰富的世界。&/p&&p&之前,诺贝尔文学奖也曾授予一些哲学家、历史学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年轻时是记者,后来也写过很多皇皇巨著,但诺贝尔奖授予他时,特意提及了他在演说上的成就。这都是文学的一部分。&/p&&p&&br&&/p&&p&&br&&/p&&p&回到鲍勃·迪伦,他走的始终是自己所开的路。&/p&&p&Lens曾经刊登过关于他的长篇报道《迪伦为什么酷?》&/p&&img src=&/v2-7edf8cd4f146b63fc9c79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edf8cd4f146b63fc9c79e_r.jpg&&&p&《&u&&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MTIwOTI4M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46fa52bc8cdd95d158f4cd%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目客:山本耀司&i class=&icon-external&&&/i&&/a&&/u&》里也介绍了山本耀司对鲍勃·迪伦的痴迷,他称迪伦是神,“要是能听到喜欢的迪伦的歌曲,总有一种在故乡的感觉。”&/p&&img src=&/v2-0fc8c5e742d62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0fc8c5e742d62c_r.jpg&&&p&&br&&/p&&p&下面是他写作歌词时的草稿本。其中,有一首叫《尊严》(Dignity)的小歌,他反复修改,写了40页纸,最后还是从当年的专辑里拿掉了。&br&&/p&&img src=&/v2-b0d84d59cb648d2aff5bc812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b0d84d59cb648d2aff5bc812_r.jpg&&&p&&br&&/p&&p&下面,就是这篇《迪伦为什么酷》(文字作者:马世芳)中的精彩细节:&/p&&p&&br&&/p&&img src=&/v2-e2f50ada5eb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e2f50ada5eb_r.jpg&&&p&&br&&/p&&p&&br&&/p&&p&&br&&/p&&p&1.开场白&br&
多年来,迪伦演唱会开场都只有一句引言,由一位声底浑厚的男子负责,据说是迪伦的巡演助理之一:&br&
先生女士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艺人,鲍勃o迪伦!&br&
我十多年前看他的演唱会,便是这句台词揭开序幕,很酷很低调。然而今年三月,我在东京Zepp听到的开场白已有调整,宣读这段台词的听起来仍是同一位助理,还配上了马戏团的华丽音乐:&br&
先生女士们,让我们一起欢迎摇滚乐的桂冠诗人,六〇年代亚文化梦想的代言人。他逼民谣上了摇滚的床,在七〇年代化过一脸浓妆,而后在药物滥用的迷雾中销声匿迹。接着他重现人间,信了耶稣。八〇年代末期,他被当成过气角色一笔勾销,却又忽然改弦易辙,在九〇年代末开始推出他毕生最强的若干作品——先生女士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艺人,鲍勃o迪伦!&br&
这段装腔作势的滑稽宣言,摘自二〇〇二年八月《水牛城新闻报》一篇谈论迪伦的文章。一个星期之后,迪伦演唱会的开场白就改成了这个版本——想来连迪伦自己都对该文作者集陈腔滥调之大成的超凡功力佩服不已,觉得不拿来用一下实在可惜。&br&
真想知道这位被“示众”至今的作者后来得悉此事,心情究竟是羞惭抑或虚荣。&br&&/p&&p&&br&&/p&&p&2.外套与面具&br&
乔治o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大概...这么说的:“披头士”的身份,只是他穿过又脱掉的一件外套,偏偏很多人以为那件外套就是他本人。&br&
这么说来,“鲍勃o迪伦”也是,而且那件外套换了太多样式。大伙盯着一件件外套众说纷纭几十年,考证“外套史”的文献堆成了小山,我们还是没弄清楚那穿外套的人到底是谁。&br&
一九六四年十月卅一日正巧是万圣节,孩子们都在这天扮装易容沿街敲门讨糖果。二十三岁的迪伦遂在纽约演唱会兴致高昂地对观众说:“今天万圣节,我戴了‘鲍勃o迪伦’面具上台。”全场哄笑,却没人想到这是一句大实话。&/p&&img src=&/v2-69fe7e6ea3b4f9c36f55e1e749ced46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9fe7e6ea3b4f9c36f55e1e749ced46f_r.jpg&&&p&&br&&/p&&p&
十多年后,一九七五年的“奔雷秀”(Rolling Thunder Revue)巡演,有一夜迪伦真的戴了张“鲍勃o迪伦”面具上台——他在纽约四十二街看到一间卖各式名人面具的小铺子,其中竟有一张橡皮面具是他自己的脸,迪伦当场买下了。当戴着迪伦面具的迪伦上台,观众都傻了,一片肃静,没人敢鼓掌:这是真的迪伦吗?还是一场玩笑?虽然这人唱歌的声音听上去挺像的……众人狐疑地盯着台上那人唱了三四首歌,直到口琴间奏的段子,迪伦隔着面具没法吹,才把它一把扯下,露出本来面目。&br&
作家演员山姆o夏普德(Sam Shepard)当天也在现场。他写道:“扯下面具这招很震撼,尽管那效果并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观众完全一头雾水,依旧搞不清楚台上那人究竟是不是他。”&/p&&p&&br&&/p&&img src=&/v2-2a26ff8e782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v2-2a26ff8e782_r.jpg&&&p&鲍勃·迪伦,1981&/p&&p&&br&&/p&&p&
迪伦不演出的时候,行事极其低调。八〇年代,他出外上街总穿一件连帽运动外套,扣上帽子,拉链拉到下巴,戴着墨镜,双手揣在口袋,低头疾走,仿若酒铺劫匪,简直低调得欲盖弥彰。那几年,迪伦面孔浮肿、肤色苍白,媒体绘声绘影说他酗酒过度搞坏身体,他干脆把脸涂白,画上黑眼线,搞出一个半人半鬼的造型,吓坏了一世界的歌迷。有人说,那是迪伦的“死面”(death mask)——从前人甫新死,常以石膏覆面翻模制像,谓之“死面”,留下那人在世间最终的表情。迪伦这自制的“死面”,或也意在让歌迷放弃对这张脸的种种追讨吧。&br&
迪伦满世界巡演,偶尔也会进城逛逛。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新泽西的朗布蓝奇(Long Branch)派出所接获民众报案,称有一老人举止古怪,在他们后院出没。附近巡逻的年轻女警赶赴现场,果然看到一邋遢老头在街上慢腾腾散步,黑色运动裤塞进雨靴,披着两层雨衣,帽子拉在头上,被倾盆大雨淋得一身湿。女警问他在街上干吗,老头说他看到有栋房子竖了个“待售”牌子,就过去看了看(就是这一看,把里面的屋主吓坏了)。&br&
女警认为这老头确实举止可疑,谁会没事冒着大雨沿街看房子?附近居民也纷纷探头张望,神色警戒。女警问他姓名,他说“鲍勃o迪伦”。女警见过照片里的迪伦,可跟这老头一点儿都不像。于是她问这位“迪伦先生”,大驾光临此地有何贵干?他说他和威利o尼尔森(Willie Nelson)、约翰o麦伦坎(John Mellencamp)一起巡回公演。女警想,这恐怕是公立医院逃出来的病患,于是请他出示证件,老人说没带。女警问他住哪儿,老人说他的巡演巴士停在海边一幢大旅馆,名字忘记了。&br&
女警猜想他说的是附近的“海景休闲会馆”,便请老人上警车,容她带他回去确认身份。老人在警车后座礼貌地说:“我知道你职责所在,不能放我走,但你确认我的身份之后,可不可以再载我回去刚才的地方?”女警心想:你这死老头,鬼扯什么啊。&br&
警车开到当地,居然真的停着几辆巨大壮观的巡演巴士。迪伦经纪人拿出护照给女警检查,上面的名字确实印着Bob Dylan。她满腹狐疑递还护照,礼貌告别,始终不相信这老头就是“那个”鲍勃o迪伦。&br&&/p&&p&&br&&/p&&p&3.胡子&br&
迪伦有一脸好胡子,只要他愿意好好照顾。六〇年代末他返朴归真的乡村音乐时期留过一阵两鬓连到下巴的胡髭,看上去很精致。《约翰o卫斯里o哈定》(John Wesley Harding,一九六七)封面那帧黑白照胡子已经留上了,但还不太到位,到《纳什维尔天际线》(Nashville Skyline,一九六九)和《黎明》(New Morning,一九七〇)封面那样才是真的好胡子。他上《约翰尼o卡什秀》(Johnny Cash Show)电视节目,两人合唱《北国来的姑娘》(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迪伦一脸好胡子,一身西装,配上他那两年变得柔润的声嗓,确有让时代为之一新的气象。七〇年代,他的造型又和音乐一起“野”回来了——七〇年代的迪伦对胡子好像很无所谓,时常让它介乎刮与未刮之间,和暴生的乱发连成一气,看上去有股自厌颓废的紧张感。&br&
迪伦的胡子,是在二〇〇四年才又真正“有型”起来的。他把胡子修成“铅笔线一样细”,伏贴在上唇,有点儿像《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克拉克o盖博(Clark Gable),或者蒙面侠佐罗(Zorro)。迪伦的“新胡子”在乐迷间掀起巨大争议,然而有乐迷细细考据,从他的自传找到线索:迪伦回忆少年时初识民谣老前辈西斯科o休斯顿(Cisco Houston),对他的胡子印象深刻:&br&
西斯科,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留着铅笔线一样细的胡子,看上去像走河船的赌棍,也像明星埃罗尔o弗林(Errol Flynn)。&br&
这么一想,可不是嘛。迪伦这几年的舞台装扮——牛仔帽、皮靴、镶金滚边的长外套礼服,配上那两撇小胡子,活脱脱就是十九世纪在美国江轮上赌钱的体面痞子样,只是手上拿的不是一叠扑克牌,而是一只口琴,或者一柄吉他。&br&&/p&&p&&br&&/p&&img src=&/v2-7c56d0f74aec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7c56d0f74aece_r.jpg&&&p&&br&&/p&&p&4.说话&/p&&p&
迪伦是出了名的不爱讲话,私下极少受访,歌迷也很习惯他在台上除了唱歌和介绍团员,并不多讲一句话(往往连“哈啰”和“谢谢”都欠奉)。要是他老人家多说了一两句,就会被当成大新闻,轰传网络论坛——“昨晚迪伦开尊口,在台上讲了个笑话!”&/p&&p&&br&&/p&&img src=&/v2-f7cbacef3ad4f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f7cbacef3ad4f_r.jpg&&&p&事情并不一直是这样的。六〇年代中期,迪伦巡演沿途办了不少记者招待会。他总戴着墨镜,顶着一头爆炸乱发,对着一整排麦克风,烟囱一样噗噗抽着香烟,不假思索,有问必答。然而,记者很少能拿到他们期待的答案,得到的往往是羞辱和困惑。有人说,迪伦当年之所以要开记者会,搞不好就是要用公开羞辱记者的方式,把媒体的愚蠢公布于世。有人甚至认为,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六年的迪伦记者会,是可以和他的演唱会相提并论的精彩“演出”:&br&&br&&/p&&img src=&/v2-3a9d3fbd00a212fdeaa6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3a9d3fbd00a212fdeaa6_r.jpg&&&p&&br&&/p&&p&&br&&/p&&blockquote&
问:你会以“抗议歌手”描述自己吗?&br&
答:不,我不是抗议歌手,在美国,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就没有人叫我抗议歌手了,我唱的都是普通的数学歌曲。&br&
问:什么意思?&br&
答:你不知道数学?就是像加、减、乘、除……&br&
问:你喜欢任何一位模仿你的抗议歌手吗?&br&
答:不,你听过我唱吗?&br&
问:还没。&br&
答:你坐在那边问一些你自己都不懂的问题,不会很奇怪吗?&br&
问:你为什么不再写抗议歌曲了?&br&
答:我所有的歌都是抗议歌曲,你随便讲个东西,我都可以拿来抗议。&br&&br&
问:你最大的野心是什么?&br&
答:当个切肉的。&br&
问:范围可否再扩大一些?&br&
答:切很大一块肉。&br&&br&
问:你快乐吗?&br&
答:是的,差不多跟一只烟灰缸一样快乐。&/blockquote&&p&&br&&/p&&p&&br&&/p&&p&
一九七九年迪伦皈依成为“重生基督徒”,那段日子他经常在演唱会上像牧师布道那样长篇大论,而且一首畅销名曲都不愿唱,只唱新写的宗教歌曲,逼得不少听众中途离座,留下一排排空荡荡的座位——是的,一如一九六六年的英国巡演,死忠民谣听众受不了他大分贝的摇滚乐,只能以集体离座表示抗议。一晚,迪伦在台上说:&/p&&p&
多年前他们说我是先知,我总说“我不是什么先知”,他们还是坚持“没错没错,你是先知”……他们老要说服我,让我相信自己是先知。现在我站出来说“耶稣基督就是答案”,他们却说“鲍勃o迪伦又不是先知”,他们真是不知道拿我怎么办才好……&/p&&p&
后来,迪伦就很少公开讲话了,歌唱才是他习惯面对世界的方式。谁都没想到,他会在二〇〇六年以六十五岁之龄变成电台节目主持人。他在任何一辑节目讲的话,都超过他一整年在舞台上发言的总和。每辑节目都以一则主题贯串,光看题目就够精彩:“汽车”、“睡觉”、“感恩节剩菜”、“锁与钥匙”、“十一以上的数字”……从极偏僻的古老乡谣到重摇滚和嘻哈,品位包罗万象。老头子的声音极富磁性,诙谐自在,经常穿插一些虚构的听众叩应和来信,或者讲讲老爷爷时代的冷笑话。迪伦在巡演路上抽空录音,持续做了整整三年一百辑节目,播歌一千多首。最后一辑节目的主题是“再见”,结束曲来自他的启蒙恩师,伍迪o格斯里(Woody Guthrie)的《别了,很高兴认识你》(So Long, It’s Been Good To Know You)。&/p&&p&
九〇年代末有段时间,每晚演出介绍团员的时候,迪伦都会顺便讲一则笑话,多半是超难笑的冷笑话。歌迷在网络论坛辟有“迪伦舞台笑话”一栏专事搜集,试举数例:&/p&&p&
弹吉他这位是查理o谢克斯顿(Charlie Sexton),他是全团最坏的坏家伙——我们去中东演出的时候,查理把死海杀掉了!&/p&&p&
今天在旅馆,我们一大早就都醒了,旅馆有抢匪,耶,我们是被防盗警报器吵醒的……&/p&&p&今天我差点到不了这儿,车子爆胎,被岔路给叉破了(there was a fork in the road)……&/p&&p&&br&&/p&&img src=&/v2-2d71c5233cfcc8e545c238ef565b414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2d71c5233cfcc8e545c238ef565b4144_r.jpg&&&p&&br&&/p&&p&5.从口琴到电风琴&/p&&p&
私心最爱的迪伦口琴段子有二:来自唱片的《或似珍女皇》(Queen Jane Approximately,一九六五)和现场版的《俱往矣,宝贝蓝眼睛》(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七日,伦敦亚伯厅实况)。&/p&&p&
《或似珍女皇》在《六十一号公路重游》那张旷世专辑之中算是比较被冷落的歌,然而暗藏着致命的魅力。它从素描式的淡墨起始,一路蔓生,愈唱愈开,终于化为妖气四溢的灿烂毒花。末段的口琴独奏,危险的香气充盈天地,足以将你溺毙。&/p&&p&
《俱往矣,宝贝蓝眼睛》始终是我最珍惜的迪伦歌曲。一九六六年巡演的每一个现场版本,口琴都有不一样的吹法,时而凄厉癫狂,时而温柔婉转。五月二十七日亚伯厅演出录音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发行,只有醋酸酯试刻盘(acetate)转录的地下录音留存,满是“必必剥剥”的“炒豆”声。较诸一九九七年正式出土的《私藏录音第四辑》(The Bootleg Series Vol. 4)五月十七日曼彻斯特实况版(个人觉得这个版本最能体现一九六六年巡演自毁式的迷幻出神状态),二十七日的录音作为不朽的一九六六年欧洲巡回最终场,浓烈如梦,苍凉壮烈,直入无人之境,确实把我们带到了一整个时代的终点。&/p&&p&&br&&/p&&img src=&/v2-0bfb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0bfbc_r.jpg&&&p&
迪伦把口琴架在脖子上,让他可以一边吹,一边腾出双手弹吉他。这架子原是所谓“单人乐队”——背着整套鼓吹吹打打边弹边唱的街头艺人,走唱江湖所用。前辈民谣歌手也常用,但还是迪伦把这原本带着杂耍气质的道具,变成了酷的象征——八〇年代末我刚上大学,也想有样学样,自吹自弹。口琴不难买,偏偏那架子遍寻不得,没办法,只好去五金行剪了几段粗细铁丝,用尖嘴钳做出一只口琴架,勉强堪用,只是偶尔会被铁丝戳到嘴巴。过了一年,总算在罗斯福路的乐器行买到一副和迪伦用的一模一样的架子,那副“克难”铁丝架才被我扔了。&br&&br&&/p&&img src=&/v2-f27eeb1f9a3ff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f27eeb1f9a3ff_r.jpg&&&p&&br&&/p&&p&
近年,迪伦在舞台上很少弹吉他,几乎都在弹电风琴,于是口琴架也用不着了。他改用五〇年代芝加哥蓝调乐手吹口琴专用的“子弹式”手持麦克风(老电影里无线电通报员用的那种,巴掌大,椭圆形),能把口琴声变得又厚又麻,搭上摇滚乐队,效果正好。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九日的东京Zepp演唱会,我在台下,离迪伦十米。老头子唱到二〇〇七年新歌《我太太的老家》(My Wife’s Home Town),编曲和旋律直接袭自五十多年前的芝加哥蓝调大师马迪o沃特斯(Muddy Waters)和威利o迪克逊(Willie Dixon),一股挟泥沙而俱下的脏猛劲儿。轮到中段的口琴独奏,迪伦抄起麦克风,手舞足蹈地吹起来——那声音如刃如火,几代音乐人的家底都沉在这里,一层翻出又有一层,简直令人生畏。然而老迪伦看上去欢快无比,就像一个街头卖唱的杂耍艺人。&br&老迪伦改弹电风琴这件事,在我没去现场亲睹之前,心里也不无疙瘩。毕竟他背着吉他的形象,根本就是当代所有“创作歌手”赖以模仿追索的“原型”。然而亲临现场,才体会到老迪伦的意思——据说迪伦觉得吉他没法好好表现低频的音场,只能用电风琴补上。原本想雇一位键盘手,但迪伦说,每个键盘手都想当独奏家,他却只需要非常简单的东西。他始终找不到合适对象,最后干脆扔了吉他,自己下来弹。&br&迪伦的电风琴确实线条单纯,朴实无华,然而大匠不工,个性反而明显。既然团里两把吉他都是炉火纯青的好手,他自己弹不弹,倒真的无关宏旨。反倒是电风琴,圆满了乐队的音场。我想,就算是他的老朋友艾尔o库帕(Al Kooper)——那位当年在《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和《绝对第四街》(Positively Fourth Street)弹电风琴而成为一代宗师的键盘手,听了现在的版本,也会以迪伦为荣的。&br&&/p&&img src=&/v2-4fdaf8d697b2fbb98dacebd8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4fdaf8d697b2fbb98dacebd8_r.jpg&&&p&&br&&/p&&p&6.旧歌、新歌&br&
一首歌,能包含进一整个时代、一整个世界吗?你听《苦雨将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一九六三),《盲眼威利o麦泰尔》(Blind Willie McTell,一九八三),《劳动者蓝调二号》(Workingman’s Blues #2,二〇〇七),那些句子,艾伦o金斯堡(Allen Ginsberg)形容得好:“一串串灿烂夺目的意象。”它们和时代一样巨大,和世界一样难解。这么多年,我们仍然不敢说谁真听懂了他的歌。就像这时代,这世界,我们始终望不穿,搞不懂。有的句子,乍看乍读也就那么回事,听来却像布鲁斯o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说的“猛然踢开你脑袋里那扇门”,那是歌的力量:&br&&br&&/p&&blockquote&
每个人都在做爱&br&
或者期待一场雨&br&
——《荒芜区》(Desolation Row,一九六五)&br&&br&
你永远不会懂我受的伤,和我挣脱的痛苦&br&
而我也永远不会懂你&br&
你的圣洁,和你所谓的爱&br&
而这真真让我遗憾&br&
——《愚痴之风》(Idiot Wind,一九七五)&br&&br&
我去过糖镇,我抖落一身的糖&br&
我得赶去天堂,趁大门还没关上&br&
——《设法上天堂》(Tryin’ To Get To Heaven,一九九七)&/blockquote&&p&&br&&/p&&img src=&/v2-5a7636aca99d12f152ac1a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5a7636aca99d12f152ac1a_r.jpg&&&p&&br&&/p&&p&即使在极早极早的年代,你听二十几岁的迪伦在台上自弹自唱,便已经和唱片里的版本完全两样了。如今他已年近七旬,那些年少轻狂的歌,唱来也是不一样的意思了:&br&&br&&/p&&blockquote&
来吧,全国做父母的,听我说&br&
你们不懂的事情,不要妄加批判&br&
你们的儿子女儿,不会再乖乖听话&br&
你们那条老路,愈来愈不堪走&br&
新路已开,请你们让到一旁,要是不能伸出援手&br&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br&&br&
战线已划,诅咒已下:&br&
慢的终将变快&br&
当道的终将过气&br&
那些老规矩,都已不合时宜&br&
领先的终将落后&br&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br&
——《时代正在改变》(The Times &br&
They Are A-Changin’,一九六三)&/blockquote&&p&&br&&/p&&p&&br&&/p&&img src=&/v2-a8c96e7a18635d3edd8f50b_b.jpg& data-rawwidth=&1020& data-rawheight=&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0& data-original=&/v2-a8c96e7a18635d3edd8f50b_r.jpg&&&p&当初那一腔正气向着“大人世界”喊话的愤青,如今年纪比美国总统还大二十岁。同样的歌,听来更像是对同辈,甚至晚辈的劝诫,然而力量依旧,甚至更显老辣。&br&
至于迪伦自己,从不追求领先,也不在乎快慢,那么也就无所谓过不过气,也无所谓落不落后了——他走的,始终是自己开的那条路。&br&&/p&&p&&br&&/p&&img src=&/v2-a52b76a9c308f89d47c7b0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52b76a9c308f89d47c7b0d_r.jpg&&&p&&br&&/p&&p&&b&▽&/b&&/p&&p&&br&&/p&&p&&b&“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迪伦说。“无论它们是关于什么话题的,它们承载的是那些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双城记》是一百年前写的,现在我们还在读这本书,那这算‘怀旧’吗?“怀旧”这个词充其量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自以为是地用这样的词汇把你放在他们认为合适的位置上。只不过是另一个标签而已。”&/b&&/p&&p&&br&&/p&&p&&b&而迪伦一生讨厌任何标签。下面是一些他说过的话。关于感情,关于自己,关于自由与现实……&/b&&/p&&p&&br&&/p&&img src=&/v2-1dfe551e7a8e287f33437f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1dfe551e7a8e287f33437f_r.jpg&&&p&&br&&/p&&blockquote&“遇见她就像是走进了《一千零一夜》&b&。她的微笑照亮了一整条熙熙攘攘的街。她就像是罗丹的雕塑被赋予生命。&/b&”&br&&br&——迪伦这样描述对初恋情人苏西的一见钟情。&/blockquote&&p&&br&&/p&&img src=&/v2-2fccad8f77ab2e3ba40d7f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2fccad8f77ab2e3ba40d7fe_r.jpg&&&p&1966年5月,鲍勃·迪伦在巴黎乔治五世酒店接受媒体采访。&/p&&blockquote&“实际上,你要抑制自己的野心,这样你才能成为你应该成为的人。”&/blockquote&&p&&br&&/p&&p&&br&&/p&&img src=&/v2-baaa86a8e530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aaa86a8e530e_r.jpg&&&p&/。&br&表演间隙,鲍勃·迪伦在抽烟。1966年。&/p&&blockquote&“我不觉得人类的大脑足以理解过去和未来,这二者不过就是幻象而已,驱使你去相信一切有所改变。”&/blockquote&&p&&br&&/p&&img src=&/v2-92e1a5fd0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92e1a5fd03_r.jpg&&&p&鲍勃·迪伦和琼·贝兹堪称民谣界的“帝与后”,他们曾有一段情。&br&&/p&&blockquote&“许多人都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但是你我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这不是我们的命。&b&所以我们别假装痛苦了,时间已经不早了。&/b&”&br&“我能做的一切就是做我自己,你管我是谁。”&br&“就因为你喜欢我的东西,不代表我就欠你什么东西。”&br&“没有人是自由的,甚至连鸟儿都被天空束缚。”&br&“我不定义任何东西,不管是美,还是爱国。每件事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什么优先规则使之应该成为什么。”&br&“无论谁生谁死,地球都照样转。我的意思是说,别看拿破仑那么嚣张,他死后我们仍在生活;别看哈波·马克斯那么风靡一时,他死后世界依然正常。生活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一秒。这听起来令人难过,但却是真相。”&/blockquote&&img src=&/v2-603baec73dd1c748b576ae8b74b6492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03baec73dd1c748b576ae8b74b6492f_r.jpg&&&p&鲍勃·迪伦和瑞妮·布拉克利,1976年。&/p&&blockquote&“不管你有多少钱,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还幸存的,一种是已迷失的。”&br&“你要知道,想不下地狱是很难的。世上有那么多吸引你、诱惑你、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当你努力好好做人的时候,总有人半道把你拖下水。当你把外部的敌人消灭掉后,你内心的敌人,又从四面八方涌现上来。《圣经》说:‘抵抗恶魔,恶魔会逃离。’因此,你必须坚持与它抗争。”&br&“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是对的事,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然后后悔。”&br&“归根结底,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形式的‘上帝’。人们都有自己的‘上帝’:财富是上帝,大财团们是上帝。而政府呢?政府不是。政治只不过是一场骗局,政治家们实际上没有任何力量,他们通过报纸向你灌输那些正在发生的事情,但上面写的与真正发生的完全不同。” &br&“天哪,谁有空与时代同步?”&/blockquote&&img src=&/v2-70ea0ac6cdf10bab5dbe2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70ea0ac6cdf10bab5dbe20_r.jpg&&&p&2011年鲍勃·迪伦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个人演唱会&/p&&p&&br&&/p&&blockquote&“未来不对任何事作保证,甚至不保证生活不是一个大玩笑。”&br&“荣誉,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到它,但没有人思考过得到它到底意味着什么。比如说,你路过一家小酒吧或者小旅店,你透过窗子看到人们来来往往,兴高采烈地吃着聊着。你在窗外看到的他们是如此真切,真实到吸引着你进去看看,可是一旦你跨入了那间屋子,一切都结束了。你再看到的世界,都是那么不真实。”&/blockquote&&img src=&/v2-b2d763dd7bd3e348dba4fc9_b.jpg& data-rawwidth=&1234& data-rawheight=&11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4& data-original=&/v2-b2d763dd7bd3e348dba4fc9_r.jpg&&&p&2012年,奥巴马授予鲍勃·迪伦自由勋章。&/p&&p&&br&&/p&&blockquote&“这世间的一切所谓的真相,只不过是在积累一个巨大的谎言。”&/blockquote&&img src=&/v2-5f66d660802fc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f66d660802fca_r.jpg&&&p&&br&&/p&&p&Forever Young&/p&&p&Bob Dylan - Dylan&/p&&p&&br&&/p&&p&May God bless and keep you always,&/p&&p&愿上帝的庇护与你同在&/p&&p&May your wishes all come true,&/p&&p&愿你能够梦想成真&/p&&p&May you always do for others&/p&&p&愿你为永远帮助别人&/p&&p&And let others do for you.&/p&&p&也接受别人的恩惠&/p&&p&May you build a ladder to the stars&/p&&p&愿你可以造一把采摘繁星的云梯&/p&&p&And climb on every rung,&/p&&p&然后摘下属于你的那颗&/p&&p&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p&&p&愿你永远年轻&/p&&p&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p&&p&永远年轻,永远年轻&/p&&p&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p&&p&愿你永远年轻&/p&&p&May you grow up to be righteous,&/p&&p&愿你长大后正直无私&/p&&p&May you grow up to be true,&/p&&p&愿你懂事时真实善良&/p&&p&May you always know the truth&/p&&p&愿你永远了解真理的方向&/p&&p&And see the lights surrounding you.&/p&&p&所到之处都有高灯明照&/p&&p&May you always be courageous,&/p&&p&愿你永远勇敢无畏&/p&&p&Stand upright and be strong,&/p&&p&坚韧不拔,意志坚强&/p&&p&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p&&p&愿你永远年轻&/p&&p&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p&&p&永远年轻,永远年轻&/p&&p&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p&&p&愿你永远年轻&/p&&p&May your hands always be busy,&/p&&p&愿你总是忙碌充实&/p&&p&May your feet always be swift,&/p&&p&愿你的脚步永远轻盈敏捷&/p&&p&May you have a strong foundation&/p&&p&愿你有一个坚强的信念,屹立不倒&/p&&p&When the winds of changes shift.&/p&&p&当暴风骤雨来临时&/p&&p&May your heart always be joyful,&/p&&p&愿你的心总是充满快乐&/p&&p&May your song always be sung,&/p&&p&愿你的歌曲能够永远被人传唱&/p&&p&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p&&p&愿你永远年轻&/p&&p&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p&&p&永远年轻,永远年轻&/p&&p&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p&&p&愿你永远年轻&/p&&p&&br&&/p&&img src=&/v2-45a9e422c85acdf034708fec70db1047_b.jpg&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v2-45a9e422c85acdf034708fec70db1047_r.jpg&&&p&鲍勃·迪伦和他的儿子杰西,1968年。&/p&&p&&br&&/p&&p&下面这首歌是1953年弗兰克·辛纳屈的《Young At Heart》的翻唱,被收录在鲍勃·迪伦的最新专辑《Fallen Angels》里(答题没法儿超链接歌曲看歌词,大家可自行搜索听哈):&/p&&p&&br&&/p&&p&Fairy tales can come true&/p&&p&所有的童话都将实现&br&It can happen to you if you're young at heart&br&这一切也将发生于你 倘若你的心里住了小孩&br&For it's hard, you will find&br&不是它晦涩难懂&br&To be narrow of mind if you're young at heart&br&是你思想的禁锢 倘若你的心里住了个小孩&br&You can go to extremes with impossible schemes&br&你将超越极限 完成所有的不可能&br&You can laugh when your dreams fall apart at the seams&br&纵使你的梦想破碎 你也将释然开怀&/p&&p&And life gets more excit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br&生活的每一天都令人振奋&br&And love is either in your heart or on it's way&br&爱情 或常驻你的心田 或在来时的小路&br&Don't you know that it's worth&br&你知道 这一切都值得的&br&Every treasure on earth to be young at heart&br&你会感恩每一份馈赠 倘若你的心里住了小孩&br&For as rich as you are&br&你的心灵富有夯实&br&It's much better by far to be young at heart&br&心里住了个小孩 这是多么的美妙&br&And if you should survive to a hundred and five&br&倘若你能长寿&br&Look at all you'll derive out of being alive&br&回首这一切 你将攫取前所未有的生命力&br&And here is the best part, you have a head start&br&这是妙不可言 这是一马当先&br&If you are among the very young at heart&br&倘若你的心里住了个小孩&br&And if you should survive to a hundred and five&br&倘若你能长寿&br&Look at all you'll derive out of being alive&br&回首这一切 你将攫取前所未有的生命力&br&And here is the best part, you have a head start&br&这是妙不可言 这是一马当先&br&If you are among the very young at heart&br&倘若你的心里住了个小孩&/p&&p&&br&&/p&&p&&br&&/p&&p&最后再分享给大家鲍勃·迪伦的一些画作:&/p&&img src=&/v2-1fd2c9bd5f0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1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v2-1fd2c9bd5f0_r.jpg&&&img src=&/v2-cc00ffb5d40f6a9b8577af1_b.jpg& data-rawwidth=&882& data-rawheight=&1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2& data-original=&/v2-cc00ffb5d40f6a9b8577af1_r.jpg&&&img src=&/v2-18fd0cacdba87d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8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v2-18fd0cacdba87d_r.jpg&&&p&&br&&/p&&p&更多有趣内容欢迎&/p&&p&&a href=&/org/lens-27/activities& class=&internal&&Lens-知乎&/a&、&a href=&/welens& class=&internal&&Lens-专栏&/a&&/p&&p&&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I2NDY4MzU0OA%3D%3D%26mid%3D%26amp%3Bidx%3D1%26amp%3Bsn%3D16d215d6d54bb6eeb5e272c9ccsource%3D4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信&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yourlens%3Fc%3Dspr_qdhz_bd_baidusmt_weibo_s%26nick%3DWeLens%26is_hot%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 “WeLens”&/p&&p&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p&
音乐人鲍勃·迪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他75岁的时候。鲍勃·迪伦的一些散文作品成就也很高,当然,这次获奖的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也就说,主要表彰的还是他的“歌词/诗”。诗意一直是他歌曲创作很核心的部分。从上世纪60…
@颜逝与渊:李云迪当年拿肖邦奖的时候,王力宏还粘在矿泉水瓶上。&br&-----------------------------&br&李云迪拿肖邦奖几乎是上个世纪的事,能说明什么?&br&1924年蒋介石已是黄埔军校校长,毛泽东只是黄埔军校在上海的招生办主任,但那又如何?&br&况且,在李云迪拿肖邦奖之前,王力宏已经出了七张专辑,而且是金曲奖最年轻的双料冠军。&br&&br&不好意思,我不是王力宏的粉,几乎没听过他的歌,还觉得他拍的《恋爱通告》巨烂无比。&br&上面资料是从百度百科扒的。&br&我只是不喜欢被大家顶到头条的回答,虽然逗乐,但显然是在歪曲事实。&br&而且我发现,如今知乎有个趋势越来越明显:&b&被赞最多的往往是那种逗乐的无聊回答。&/b&&br&&b&很多话,听上去很好玩,但其实非常扯淡,甚至信口雌黄。&/b&&br&&br&好吧,回到本题。&br&我只是想说,没有人一辈子都在拿肖邦奖,也没有人一辈子都贴在矿泉水瓶上。&br&风水是会轮流转的。&br&&b&现在,王力宏成了矿泉水瓶,李云迪却成了那张包装纸。&/b&&br&&br&下面贴两张图,转自新浪微博。&br&&br&第一张,2012年,李云迪的工体音乐会前夕。(制作:@Beginners_mind)&br&&br&&img src=&/3c3fe960ff3a4dc180415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6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3c3fe960ff3a4dc180415_r.jpg&&&br&春晚那次,李云迪和刘谦找力宏,就不提了,影响巨大。后来,李云迪和刘谦说法不一,姑且认为是刘谦自作聪明吧。但从结果看,那以后李云迪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火热度……&br&&br&第二张,就是昨天()的头条新闻:&br&&img src=&/dceb186d3c7161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dceb186d3c7161_r.jpg&&&br&然后,我们看看李云迪在贴本条微博之前,发的是什么内容吧。&br&咦,好巧!又是音乐会和新唱片!&br&&img src=&/dcf30f8dcd3e97b1a8f9af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cf30f8dcd3e97b1a8f9af3_r.jpg&&&br&&b&为什么李云迪每次猛贴王力宏的时候,旁边都有一个音乐会的广告呢?&/b&&br&巧合,一定是巧合!&br&&br&有人说:李云迪不提王力宏的时候也经常宣传自己的音乐会。&br&确实如此。&br&不过,李云迪平时宣传的音乐会都是千人厅,但&b&最近他宣传的是工体新年音乐会,万人厅。&/b&&br&普通千人厅,以李云迪的影响力,稍微宣传几句就满了,但万人厅很难说。因为古典音乐在中国受众有限,而且是在抢观众成疯的跨年之夜。为保险起见,他的团队肯定会有所行动。&br&去年12月31日,李云迪首次挑战工体万人厅。而宏迪恋被热炒,是从11月下旬开始的(图一)。&br&今年的工体万人音乐会仍然是12月31日。昨天宏迪恋再度被热炒,是同样的11月下旬(图二)。&br&提前一个月,看来时间上掐得比较准。&br&&br&其实我对李云迪没敌意,更不是所谓云黑。&br&整个故事就是:李云迪与王力宏搭档炒作,王力宏好像不太积极,显得李云迪剃头挑子一头热。&br&李云迪搞古典音乐,那是天生的窄门,曝光机会少。而王力宏不但是流行歌手,还是导演和演员,身份多栖,获得的关注自然比李云迪多。炒作宏迪恋,王力宏受益并不多,真正受益的是李云迪,连我都是通过宏迪恋知道他的。&br&炒作,完全没问题。世上哪有不炒作的艺人?炒作就是艺人工作的一部分,跟上通告一样正常。&br&唯一让人觉得不爽的可能是:李云迪好歹也是搞高雅音乐的,这种炒作方式是不是有点太低级呢?&br&&br&最后,我们再温习一下李云迪放了王力宏的VCR之后添的那句话吧,妙不可言:&br&&b&千万不要莫名其妙的胡思乱想哦!&/b&
@颜逝与渊:李云迪当年拿肖邦奖的时候,王力宏还粘在矿泉水瓶上。 ----------------------------- 李云迪拿肖邦奖几乎是上个世纪的事,能说明什么? 1924年蒋介石已是黄埔军校校长,毛泽东只是黄埔军校在上海的招生办主任,但那又如何? 况且,在李云迪拿肖…
我记得有一年潘玮柏很火,快赶上周杰伦了,之后一年林俊杰很火,快赶上周杰伦了,有一年王力宏很火,觉得快赶上周杰伦了,有一阵罗志祥很火,感觉快赶上周杰伦了,后来陈奕迅很火,觉得快赶上周杰伦了,再后来五月天很火,大家讨论阿信单飞能不能赶上周杰伦。感觉周杰伦每年都很火,其他人轮流着火&br&
_刚刚在网易云评论区看到的&br&&br&&br&——————分割线——————&br&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杆,每位歌手都值得被尊敬。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客观的论排名,分层次,而区别于“最欣赏的歌手”,所以极易引战。毕竟也得不出一个人人满意的答案,每一位歌手的荣誉成就更不会因为几条答案而改变,大家相互包容不忘初心才是这个问题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记得有一年潘玮柏很火,快赶上周杰伦了,之后一年林俊杰很火,快赶上周杰伦了,有一年王力宏很火,觉得快赶上周杰伦了,有一阵罗志祥很火,感觉快赶上周杰伦了,后来陈奕迅很火,觉得快赶上周杰伦了,再后来五月天很火,大家讨论阿信单飞能不能赶上周杰伦…
&p&首先针对评论区指出的我自相矛盾的部分做出一点解释。我前面说狗仔队无孔不入,后面又说MJ保密工作做得好,女友很少被发现,因为没有深入讲到其中缘由,大家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p&&p&狗仔队无孔不入是真的,我能查到那么多资料,那么多隐秘的照片,都要“归功于”狗仔队的无孔不入,那么他们有没有发现过MJ的秘密女友呢?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相关新闻也都查得到,注意,是“查得到”,就是说你要主动去翻以前的老资料,而不是等着媒体把什么新闻推送到你眼前。大多数人觉得没看过MJ的绯闻,其实是因为媒体一直以来都想把他塑造成一个怪人的形象,很多时候他们甚至故意对他的女友避而不谈,就是为了把读者逐渐引导到“娈童”这个思路上去。毕竟绯闻女友哪个明星都有,而娈童这个卖点却可以一直炒作到今天。&/p&&p&至于“保密工作做得好”这个事情,翻翻MJ以前的朋友和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你就会知道,大多数人在进入他的私生活领域时都必须要签署一份保密协议,包括女友也是。最近几年频频出现各种曝光MJ生前的录像,以及那些有关他私生活的书的出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年签署的那些保密协定一个接一个的过期了。如果遗产委员会不采取行动的话,我们接下来会看到更多人曝光他生前的资料,拿他的隐私卖钱。&/p&&br&&p&~~~~~~~~~~~~~~~~~~~~~~~~~~~~~~~~~~~~~~~~~~~~~~~~~~~~~~~~~~~~~~~~~~&/p&&p&好,接下来我要开始骂人了。&/p&&br&&p&我不是针对某个人,也不是针对某个评论,我这人不喜欢吵架,但是这种现象我是真的越来越看不下去了。那些看都不看我的回答,油盐不进,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主观臆断事实,强行下结论的评论,对于这种人,我只有两句话送给你们:&/p&&br&&p&&b&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p&&br&&p&如果你只是看看百度百科,或者看看TX推送的新闻,就觉得自己对MJ的案子有发言权了,那请出门左拐,不送,谢谢。&/p&&p&无论是FBI的调查资料,还是05年庭审的记录,都在那儿明晃晃地摆着呢,你想知道真相,你觉得我是胡说八道,你不相信我的判断,那你TMD就去读一遍庭审记录啊!你自己去判断啊!压根就没有做过调查的人凭什么一句话就否定我在读了这么多资料之后做出的判断?&/p&&br&&p&&b&二、谁质疑,谁举证。&/b&&/p&&br&&p&不同意我的观点可以,不过你要质疑我,就请举证。不管是谁,只要你举出一个,就一个,站得住脚的证据,证明MJ娈童,我立刻虚心接受批评并且给你赔礼道歉。就算确凿的证据不好找,哪怕是符合逻辑的推理也行啊,我也愿意跟你探讨。但如果是那种“我不听我不管反正MJ就是娈童”的回复,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p&&br&&p&怎么说呢,大脑是个好东西,希望人人都有吧。&/p&&img src=&/f0e0e158e7bb12a77369e68fdb192a4f_b.jpg& data-rawwidth=&198&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br&&br&&p&以下是原答案:&/p&&p&~~~~~~~~~~~~~~~~~~~~~~~~~~~~~
~~~~~~~~~~~~~~~~~~~~~~~~~~~~~~~&/p&&p&作为一个七年的迈迷,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终于决定要把两次娈童案的来龙去脉搞搞清楚,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也为了以后在看到此类谣言的时候能站出来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地为Michael说几句话。&/p&&br&&p&嗯,那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吧。&/p&&br&&p&那些冠冕堂皇的用来洗白他的官话我不想讲,什么“麦扣最纯洁了”“无脑小报都去死”之类的话我也不想讲,前面几个答案把主要的反驳点都说的很清楚了,我只想说说我为什么相信他,我想说说那些媒体永远也不会告诉世人的事情。我知道有些事情是维护他的这一派也不想拿出来说的,Michael总是宁愿承受误解,也不愿把一些不好看的真相拿出来说,比如白癜风。但恰恰是这些不好看的细节才揭示了真相。&/p&&p&我的主要资料来源如下:&/p&&p&①FBI公布的两次案子的调查文件:&/p&&img src=&/3ac418e1b0f55c1e01b50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3ac418e1b0f55c1e01b50_r.jpg&&&p&②《惊天大阴谋》这本书我就不放图了,很多歌迷都有。&/p&&p&③还有-6.03法庭速记员的记录文件:&/p&&img src=&/7c22b41f7a0fd6f259f71853fef66822_b.pn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7c22b41f7a0fd6f259f71853fef66822_r.png&&&img src=&/4da52ad6ce3afadcfe4ae4_b.pn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4da52ad6ce3afadcfe4ae4_r.png&&&p&首先我想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最新曝光”“新发现”好么!我知道这种东西对于路人来说很有迷惑性,但是这些文件我真的好多年前就看过了……那份所谓色情报刊杂志的清单,上面的书我也都一本一本查过,根本没什么不该出现的内容,就一个正常成年男人看的小黄书而已。另外,如果我家有2700英亩那么大,而且每天那么多人来来往往,我也不可能知道我家里都有些什么。&/p&&p&2005年在搜查庄园的时候,搜查记录的画风是这个样子的:&/p&&img src=&/b7bfac7eac6ff182dacb0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b7bfac7eac6ff182dacb0_r.jpg&&&p&整整十八页的记录,他们搜到什么了吗?没有,搜查记录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词:Nothing。(不是盗图,艾乐大神答案里的图是我拍了以后传给他的)&/p&&img src=&/d0f716f2dc94dcf43b47e_b.jpg& data-rawwidth=&849& data-rawheight=&12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9& data-original=&/d0f716f2dc94dcf43b47e_r.jpg&&&br&&p&93年的事情并没有立案,好多认为他真的犯了罪的人都老是抓住“庭外和解”这个事不放,但其实他当初选择庭外和解是有一定道理的。93年是什么时候?危险世界巡演的正中间啊,你让他放弃新专辑的宣传和世界巡演去接受审讯吗?他自己倒是没有意见,可是那些靠他吃饭的人呢?那些参加巡演的伴舞、灯光、造型师、安保人员呢?他们会同意中途终止合同吗?MJ作出的许多决定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他的一举一动都牵扯到太多方面的利益,为了均衡利益,有些时候他不得不作出让步。而且你知道他在知道这些控诉之后是怎样的反应吗?原本那么温柔的一个人,居然暴怒地砸了整间屋子里的东西,这才是问心无愧的人该有的反应。&/p&&br&&p&2005年的案子和93年的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两次案件的原告方家庭都劣迹斑斑。钱德勒父亲的家暴问题非常严重,他父亲从来就是个小人,是个暴徒,他父母也早就离婚了。所以当我得知他死于开枪自杀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真是毫无波澜,他这种人,就是什么离谱的事都干得出来的,我不相信他是为了诬陷MJ感到内疚才自杀的,他这样没心没肺的人,应该不知道内疚是何种滋味吧?&/p&&br&&p&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的庭审记录里,钱德勒的妈妈是有作为“相关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但你知道她是怎么说的吗?她完全否认MJ曾经性侵自己的儿子,她说你去问我前夫吧,我只知道MJ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她前夫的诈骗诬陷手段还能再明显一点吗?这样对MJ有利的的细节媒体说了吗?不,他们只告诉你他们想让你知道的东西。&/p&&br&&p&至于阿维佐一家的劣迹更是显而易见,他们全家就是以合伙诈骗为生的呀。加文的母亲珍妮曾经伪造自己身上的伤痕(实际上那些伤痕也是她丈夫家暴的产物),并且让自己的几个孩子为自己做伪证,状告超市保安对其性侵,并且获得了不少的赔偿。我真不知道这位母亲是怎么想的,居然教自己的孩子在法庭上说出“他们揉搓了我母亲的胸部”这种话,为了钱真是什么都肯做。&/p&&br&&p&媒体总是关注于那些负面消息,但是你知道在2005年的法庭上有多少人站出来为MJ做证吗?&/p&&img src=&/09d38ddb5af740fea8bd327ac82b27f7_b.png& data-rawwidth=&406& data-rawheight=&2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6&&&p&上图来自2005年麦考利为MJ出庭作证的新闻报道。麦考利在法庭上做出了简洁然而有力的声明:第一,MJ从未以不恰当的方式抚摸过我;第二,我从未见过MJ以不恰当的方式抚摸其他人。&/p&&img src=&/baeb8fd4f6c141245cbb99df54f18195_b.pn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baeb8fd4f6c141245cbb99df54f18195_r.png&&&p&如果你们说很多孩子因为MJ的强大势力而不敢指证他的话,那么麦考利总不用担心这些吧?但是他依然站出来为自己的朋友声援,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在当时MJ有很多所谓的公众人物“朋友”都选择了继续观望,不敢站出来说话,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朋友。&/p&&br&&p&麦考利有一点说的很对,他说,“如果我的孩子真的受到了性侵,我绝不会拿了钱就偃旗息鼓的,我会一直告到他坐牢为止。”&/p&&p&麦考利成名之后虽然不思进取,但基本的原则还是有的。他从小就见惯了演艺圈这潭浑水里的利益纷争,对于两次娈童案,他的话一针见血。&/p&&p&另外你们看到了吗,即使是麦考利全程都在为MJ辩护,电视台打出来的字幕依然是“MACAULAY CULKIN TEL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况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