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圣一起护送唐僧一路上会不会畅通无阻什么意思

[国学宗教]《西游记》之七大圣全传
============================== 继续更新 ==============================由以上事实,可以穿起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就是唐僧本是月宫两大动物金蟾、玉兔之一的金蟾,他与玉兔有【宿缘】。狼狼恶狗,身处貌似豪华,其实苦难寂寞的广寒宫的金蟾,受制于严格的天条,每天守着美女嫦娥、玉兔却没法下手,这种煎熬实在难以忍受;更可能的是老牌剩女嫦娥、玉兔对他实施性骚扰,让他不胜其烦,索性投奔西天做了如来的二弟子,改名为金蝉子;而玉兔则留在广寒宫/蟾宫,从事【捣玄霜仙药】的重体力劳动,活得了无生趣。在贞观26年,也就是取经团抵达天竺国的1年前(经今一载),玉兔下凡做了假公主,准备效法唐僧之母殷温娇,强娶唐僧做正式夫妻,了却宿缘,为此不惜与神通广大的猴哥,及其背后的整个西天作对。为了取悦唐僧,玉兔在天上大秀曼妙身材,明知会被镇压,也要一展多年来在蟾宫孤单受苦的怨气,明知金蟾哥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根本不可能如愿,也要拼死挣扎一把。一句话,就是玉兔过得太憋屈了,或者说活得不耐烦了,老娘我跟你们拼了,过把瘾就死也值了。对玉兔的来历和动机,毛颖山的山神、土地很清楚,他们既不敢得罪玉兔,更不想在唐僧的家务事中里外不是人,唐僧马上就要结束取经工程,大富大贵了,毕竟唐僧与玉兔的关系不一般,万一哪天想起旧情,迁怒于他俩,他俩根本扛不住,所以才替玉兔说谎,希望猴哥放玉兔一马。莫真真、莫爱爱、莫怜怜三位美女的名字,暗合陆游《钗头凤》中的名句【莫、莫、莫】,如来或观音告诫唐僧万事已休,要站稳自己的立场: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yì)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僧的解毒,神了!
唐僧这段,分析得不错
★★★★★《西游记》之七大圣全传 好贴网整理版/2sCDEf
吴老真是疏忽,钗头凤乃南宋的词,拿来合西游,时空穿越了。不过莫者,非也。莫真、莫怜、莫爱。佛祖要师徒四人断欲耳。绝了这对女菩萨的怜爱之意,西天路上幻像多。
钗头凤乃南宋的词,拿来合西游,时空穿越了。这段没有明白。楼主解读精妙!
看来楼主还是很有猛料,接着爆,我喜欢。越八卦,越西游
to王老五不姓王、wanyanbei888、尘世老农、ilovemygf、幻红狼、灵魂的交易者、ericwang8838、xin_wj、十八点二八、ssdd9、我是无名渔父、苏维埃惩罚世界、gregorwu、jiatwo、不二色的牛、eckord、大家狼、老头之头子、xueshan2009、overmindoyj、一起了解、xxp7961、涛涛一梦、愚木水人、正则灵钧、yang58586、zcbao、zcbao、风吹一嘴沙、沽着笔俟弓、不二色的牛、uasmeiasho、风形火体KUN、无潮海、melsit、npolun、色魔猎人、东华古月、Makia、冷酷销魂、chopa、大家狼、瞌睡虫哥哥谢谢支持,欢迎顶贴to 尘世老农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不信宗教信功利,我不认同。我以为,中国人信的是祖宗崇拜,一种最淳朴、最发自天性的信仰。皇帝立太庙,百姓立祠堂,上自天子下至黎民,都把祭祖当做最重要的仪式和节庆,亵渎祖先、挖祖坟是最严重的罪行。祖宗崇拜是数千年华人和东亚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统一的动力源泉,不信祖宗崇拜却都信基督的欧洲,四分五裂;都信真主还都是同一民族的阿拉伯世界,同样无法统一,原因都在这。同宗教信仰、同民族、同语言未必统一,信祖宗的东亚国家,都能长久统一,原因不外如此。to 烟波岛其实我一直关注猴哥之外的6大圣、唐僧、老猪、沙僧、小白龙,唯独没有钻研头号主角猴哥,所以你的问题我回答不了。如果一定要我回答,那么我认为猴哥就是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新鲜事物,并非某个已有仙佛转世的。to 吕荇谢谢看得起我to 一起了解我不信任何宗教,包括马教。如果祖宗崇拜算宗教的话,那么我信这个。to 苏维埃惩罚世界我的叙述可算一个自洽的理论体系,我不是不吸收别人的观点,而是某些别人的观点,在我的体系中不兼容。为啥 dzks123 经常改观点呢,我看原因是她没有把自己的观点整理为理论或体系,前后的看法无法自洽,只好不断修改。to 笑笑_小乐呵高兴就好,大家一块笑笑,一块乐呵to 素缟白衣、一起了解dzks123 有很多独到观点,问题在于她缺乏总结归纳,所以每个点扔出来都貌似有理,拼在一块就漏洞百出了。to 老大这有妞你的答复太过高深,我基本没看懂 :(to wzm2005什么受宠若惊啊,太高抬我了,不敢当
to 泓琦借你吉言,但愿如此to yirenxing_2011谢谢夸奖,不胜荣幸to 卧雨听荷同祝学子们鲤鱼跳龙门to hunterwangcn任何组织,无论是政党还是国家,都有扩张极限,到了顶点就得回缩,搞得不好会像苏联、前秦那样一溃千里而亡国。罗马帝国到两河流域、易北河缩回去了;蒙古帝国无法征服埃及马木留克、印度德里苏丹、日本;苏联无法征服阿富汗;美国也遇到扩张顶点了。to 老君扮演着小丑《西游记》中混到那个位置的,没有省油的灯,以前我看低了玉帝、老君、元始、王母,现在发现他们一个比一个阴。to 可惜爱多了古人对《西游记》的批注,我基本都看了,结论是帮助不大。因为大家的理解角度不同,古人多从炼丹的角度分析,我不是,其他现代论者,也很少采用炼丹的角度。那佛道两家之争只是左手打右手罢了==================================================所以我对佛教东扩论,不屑一顾楼主还是安心写这个吧,趁早把萨删结扎了算了==================================================你可以这么理解,萨珊贴是我的读书笔记,只要我不停止读书,就不会停笔to 风形火体KUN看你的 id,难道你是阿奎罗的粉丝?to jiatwo现在点了,呵呵to 待死之人我知道西海龙王叫广晋龙王,但你说沙僧的情人之事,我没找到,玉华县的黄狮子确实有情人,但被猴哥烧死了。你要是能找到沙僧有情人的记载,那对我会很有帮助,能不能给点更多的提示。to 光屁股外星人你发现真相了,不要外传,嘘……to 瞌睡虫哥哥、qzjkzx《西游记》中的穿越多了,一抓一大把。例如紫阳真人张伯端是宋朝人,第81回猴哥引用了晚唐的名诗,比唐僧晚了将近 300 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要是明朝以前的资料,作者都经常引用,毫无顾忌
楼主认真,竟然想到这个上面来了
对唐僧的解读很妙。
楼主你还讲不讲牛魔王了
还让人等几个月
大象兄,章数看错了,是在第九十四回,这是沙僧的自我介绍:【(国王)又问:“第三位高徒,因甚皈依?”沙和尚合掌道: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云游海角,浪荡天涯。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工满三千,合和四相。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帘大将,侍御凤辇龙车,封号将军。也为蟠桃会上,失手打破玻璃盏,贬在流沙河,改头换面,造孽伤生。幸喜菩萨远游东土,劝我皈依,等候唐朝佛子,往西天求经果正。从立自新,复修大觉,指河为姓。法讳悟净,称名沙僧。】
to 待死之人你说沙僧有情人,可能是指【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首先【侣】未必是指情人,例如第64回说:【七贤作侣同谈道,六逸为朋共唱酬】,这个【七贤作侣】应该是指竹林七贤。其次,【养就孩儿,配缘姹女】未必是指生孩子,孩儿也可叫婴儿,婴儿、姹女是炼丹术语,分别是指铅、汞,第19回老猪说:【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当然也许应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沙僧找了个老婆,生了一儿一女,不能说这个解释就完全不对。但我倾向于沙僧是跟了一个师父学炼丹,最终学成当了神仙。
mark,大象最近更新得快起来了,赞一个。唐僧前世是金蟾,在月宫里…实在是惊叹啊!与玉兔在名字上也形成对仗。
终于搞到唐僧头上了……大象兄,你打完上述文字(唐僧这段)后,心里面会不会想到吴老是不是这样想的呢?或说觉得吴老就是这样想的?金蝉子是金蟾是早就构思好了?玉兔裸奔这段,古人是否也以裸奔来排解性压抑呢?呵呵,虽说人同此理。八六版西游的那位的确好性感,蛊惑了好长一段时间哦。印度歌舞很煽情,不过后来发现,其实她们的皮肤其实不白,也不甚光洁,所以兴趣索然了。高考时节,我内心泛起一阵涟漪,不知道多少次,在噩梦中惊醒——梦回高考。虽然当年一战,是胜利了,没留太多遗憾,但种种羁绊,虽然过去很多年,依旧萦绕我心。那些人和事,多么值得珍惜,又多么让人伤感。在此衷心祝愿正在高考或即将高考的童鞋们蟾宫折桂还。
心里面会不会想到吴老是不是这样想的呢?============================================西西河一位网友说的有道理,以金圣叹评《水浒》为例,金大才子通过蛛丝马迹论证出宋江故意让晁盖送死,晁盖的遗嘱是让宋江难堪。那么金圣叹所论是否符合施耐庵的 原意?我看未必,而且我们也无法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想深究也没办法。古人是否也以裸奔来排解性压抑呢?============================================据我所知,没有。但我没说玉兔裸奔是因为性压抑,我认为玉兔在向西天示威,与性压抑无关。古人也有裸奔的,比如竹林七贤就经常裸奔,原因多半是磕了药--五石散。玉兔的本职工作是制作【玄霜仙药】,这种药要么是长生不老药,要么是春药。明朝的春药很盛行,很多明朝小说中都提到了。我估计老吴暗指【玄霜仙药】是春药,玉兔利用职权偷吃了几口,然后就憋不住了,思凡下界来找唐僧。
大家还在看  关于2012的好贴,绝对的精华帖!  /publicforum/content/free/1/2076777.shtml  异人启示录  /techforum/content/16/1/731196.shtml
  一位驱魔师的忠告——揭示灵界不为人知的真相  http://www.tieku.org/.html  摩罗街——2012世界的逆转
  最新发现:孙悟空还有兄弟姐妹,杨景贤撰写的西游记杂剧里有一段悟空的对白: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姊巫枝袛,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风大圣,三弟耍耍三郎。孙悟空在道教界中又名“太乙散仙”  
  非常好的帖子
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第13246楼,@光语良  第7卷 平天大圣牛魔王 作者:无性大象/赫克托尔  7.10 圣婴大王  离开乌鸡国,取经团来到六百里钻头号山,此地的妖精正是牛魔王的宝贝儿子,号称圣婴大王的红孩儿。由于牛魔王曾经与猴哥等妖精在花果山结拜为兄弟,所以论辈分红孩儿得叫猴哥叔叔。在各路妖精中,红孩儿是继白骨精之后的,第2位明确知晓取经团动向的妖精。他的首次出场,是变成【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侦察取经团的动向。仙佛妖精都会驾云,连金毛犼手下二流妖精虎先锋都会,但除了驾乘彩云、彩雾或祥云的李太白(03回)、如来(08回)、三星(26回)、文殊(39回)、老君(52回)、观音(10,15,58回)、弥勒佛(66回)、太乙救苦天尊(90回)等仙佛之外,书中明确说驾乘或化作有色云的妖精只有3位:化作红云的红孩儿,驾乘黄云(60回)的牛魔王、驾乘黑云的九头狮子(90),他们仨的云色都明确指出各自的五行属性。  ...  --------------------------  红孩儿三百岁怎么还是七岁的模样啊?那不就畸形了?  
  38  
  楼主不喜众网友反驳他的观点,不好不好……  好贴因交流而愈加精彩,愈加经典……
  楼主 主观猜测未免太多了点吧   而且用自己的“可能,也许,甚至可能”来反驳网友们
也好强势哦
  回一个
  先顶再看
  马克  大象不更新了?
  受了其他名著主题的影响,写的像水浒传那样,阴谋理论了。  
  回复第183楼,@无性大象  猕猴与石猴本是一体(矛盾体)  ==============================  说到底,还是【一灵二体】论。这观点的最大问题是,《西游记》中有【一灵二体】的例子吗?  别跟我说【元神】出窍理论啊,三打白骨精战役中,妖精3次被打,前两次都扔下躯壳,元神出窍跑了。之后红孩儿也玩过元神出窍,凡人当中魏征在睡觉时元神出窍上天杀了泾河龙王。但是元神出窍理论都是一灵一体,元神离开躯壳的话,这躯壳就死了,一灵二体则不是,是一个元神同时支配两个躯壳,或者元神分裂为两块。猴哥多次玩过【分身术】,但是一旦元神离开某个躯壳,该躯壳就没有任何行为能力了,也就是【丢了魂】。  我在《西游记》中,只找到一个真正的【一灵二体】的例子,与猴哥、六耳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我拿出这个例子,也无法支持你的观点。我倒不是故意要隐瞒这个例子,而是说猴哥这个级别的妖怪,根本玩不了一灵二体。  如果你能找到我...  --------------------------  不对啊,后来跟风婆婆偷她的乾坤袋的时候就是一灵2体啊。  
  http://shop./shop/shop_index.htm?ttid=eguc01&sid=5917a69baf102b1e42c72e24a9eb6163&shop_id=  
  marker
  马克!!!!!  
  有点意思
  码。。。。。。。。。。。。
  mark。。。  为啥我的不能翻页了呢。。。。
  镇元子,是谁?难道是她
  真不错,继续下去啊
  好久没来了
  好文,有逻辑,  胡扯都胡扯的这么有道理
  你说学佛是为了什么?看完最后一回,脑补五圣站在灵鹫山上,回望那走过的那十万八千里路,哦,原来是在自我救赎  
  等更新
  102  
  @dzks123
12:05:50  好久没来了  -----------------------------  等你的牛魔王卷呢。。。。 可以上帖了。
  阅《西游》者无数,如此般者,止楼主一人耳!  
  这个世界不是你不惹别人,就可以作到独善其身。你不惹别人,别人还要找你。
要么低调到底,韬光养慧。要么与势力合作,参与游戏。
老牛就是个中国式悲剧,既想独善其身,又想闻达天下。假逍遥,真俗人。
在关键时刻被愤怒遮住了双眼,被面子束缚了手脚。
与之比较的是,大鹏是个阴险的投机者,在利益集团的夹缝中谋求利益。而老牛呢?始终没有定位好自己,没把自己的利用价值体现出来。没有利用价值何来个人价值呢?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大鹏在狮驼岭当着燃灯,弥勒的面,警告如来:你敢杀我,我就报你的破事。
悟空拉着六耳暗示如来,你敢换我,经就不用取了。
结果,大鹏捶手得到个护法。悟空既证莲台又作回领队。
人呀!要活得明白  
  写牛魔王前,我会先写几篇小文热身  
  Mark  
  慢慢等
  回复第355楼(作者:@ 于
19:06)   西天路上妖怪排名:大鹏雕》元圣儿》太上青牛》黄眉童儿》牛魔王》六耳猕猴》红孩儿&黑熊精》青…… ==========  
  回复第355楼(作者:@ 于
19:06)   西天路上妖怪排名:大鹏雕》元圣儿》太上青牛》黄眉童儿》牛魔王》六耳猕猴》红孩儿&黑熊精》青…… ==========红孩儿应该比六耳猕猴厉害多了,六耳猕猴只和猴子打个平手。红孩儿打猴子是没有问题的,猴子根本不是对手。所以才有观音菩萨拿出更高级的禁箍来把红孩儿收为己用。而猴子只配用紧箍就可以了。  
  这只是一部七拼八凑掺杂了很多民俗的故事书,到这里来寻什么微言大义,谬哉!明后期,有才气无信仰,一个烂熟的时代。
  @春梦无痕cc  01:51:14  把悟空的桥段说完  3、幕后黑手  大闹天宫的幕后黑手就是如来佛,实际上玉皇大帝也猜出来了,只是还没有证实罢了。太上老君宝贝法宝一大堆,随便扔个圈圈就把猴子制服了,但这样就把猴子制服,玉帝的目的就达不到了,所以他就叫太上老君把猴子装进丹炉,装模作样的炼了49天,在这期间,不但没有没收猴子的金箍棒,还让他进化出火眼金睛(如果真炼,100个猴子也死了,不会留个有风无火的巽位给他藏身,猴...........  -----------------------------  这位大仙,自己整一篇,感觉会很精彩!期待。。。。。。
  回复第2046楼(作者:@zammay 于
23:27)   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   大圣去找观音收复金鱼精,结果观音不在洞中,被下人拦…… ==========猴子火眼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观音变形能力是无法躲过猴子火眼的,观音所以没有变形  
  孙悟空的身很特别吧,按说这猴子是天父地母,灵石是女娲练化的,没得到女娲的许可,谁敢动它!
  马一个
  @dzks123
02:35:12  写牛魔王前,我会先写几篇小文热身  -----------------------------  好,等着
  这个帖子挺有意思的,首先还得感谢楼主对西游的钻研,我们才有谈到的平台和话题。  首先说说吴承恩吴老先生写西游,也许暗指了很多寓意,但以西游的主线即取经这个项目工程而言,悟空那几个兄弟实在是无足轻重的一个过程,寓意也就是结交狐朋狗友的江湖浪子行为,所谓游侠儿这个行当,不黑不白不服管的社会闲散人员。以我理解,吴老先生实在是没必要把每一个狐朋狗友都交代的那么仔细,用个牛魔王代表下悟空和过去江湖的决裂也就可以了。楼主如果硬是把乌巢禅师、通天大圣、元圣老狮子往七大圣身上归纳也挺吃力的,估计吴老也没想那么多。本人也看过一些试图用易经、用佛经解读西游记的书,都陈篇累牍的演义分析八十一难,真看不下去,好像在社会上也没多大范围的影响力,包括楼主在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边讨论边学习,这就是四大名著的魅力所在。  说说元圣老狮子,太乙真人绝对不是个小脚色,其他说法都说太乙是身兼天庭五帝之一的差事,他的坐骑也比观音那些坐骑牛得多,再看看封神演义里的太乙,也是很牛叉的正角,收服元圣儿的时候之所以带着狮奴和锦垫,其实是多重含义,一方面元圣儿这么厉害已经给了悟空一个下马威(别看你大闹过天空,在老夫眼里也就是个坐骑不如的水平),而悟空作为如来重点培养的取经团骨干,将来成就和功果不可限量,太乙这个大佬级的仙人肯定知道些风声,毕竟和观音不是一个阵营的,都在神佛那一亩三分地,难免互相帮衬的机会,所以不仅不能得罪悟空还一定要把面子给足了,所以让狮奴装模作样的和元圣儿演场戏,证明下态度,之所以带着狮奴也是为了表明诚意,你想,动物园管理员不小心吧狮子放出来下了你一跳,动物园老总亲自带着管理员给你道歉是不是更有诚意呢?至于回去后是否严加管束,我倒是不觉得,元圣儿对于太乙来说那是自己人、是嫡系,这次下凡说不定还是看在佛教面子上帮帮忙,为取经项目工程添砖加瓦而已,元圣儿也很完美的完成了任务,配合佛教项目给悟空制造了历练的计划,还保全了道教的面子(实力),说不定会去还会受到道教内部的嘉奖呢,至于那凡间那几个小狮子,固然和可爱,可你得考虑境界的差异太大,作为一个人类,你养几只猴子,感觉也很可爱,但你会为几个宠物去拼命吗?他们的死活谁会深究呢?  六耳猕猴的问题,我也认为,六耳就是悟空自己,是过去的齐天大圣本体,代表了悟空最自由、最无畏、最放纵的本我,这也是吴老先生在西游里最寓意的部分,如果着相于什么一灵二体或者悟空自己演戏的说法就很有点浅显了,自我与本我的交战就是悟空与六耳的争斗,最终自我战胜了本我,变成了超我,完成了性的升华和质的提纯,这一步是成佛的关键所在,至此之后,悟空在如来观音的眼里,已经接近道友的级别了,如来和观音也不在把悟空当成一个外人对待了。现实生活也一样,只有不断战胜自己的人才配称为强者!  关于唐僧和悟空的关系,我认为楼主的简介有偏颇的地方。到了后期的悟空,在重重的磨难、误解、试炼、试探考验之后,悟空已经接近道心通明的状态了,而那个时候唐僧由于肉体束缚还没有质的提升,还是用楼主举例师徒几个人的关于有没有妖怪的调侃,八戒让悟空解经,悟空什么都没说,八戒和沙僧在一旁嘲笑,而聪慧的唐僧却已然懂了悟空的意思,我试着用我们普通人的想法解释:魔由心生,还没见到妖怪就自己瞎嘀咕,本就生了心魔,需要及时斩掉,认知自己、端正心态(接近正觉的意思吧),则魔不可侵、妖不能犯!所以这一刹那,唐僧已经意识到悟空比自己更近道了,悟空已经不再是个执行者,而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用公司的比喻,就是悟空从总经理变成了合伙人,自然而然的,唐僧也增加了敬重和信赖的情感,而悟空自己也更加主动的在团队中发挥更主导的作用了。  关于猪八戒和沙僧的角色问题,我个人解读认为,这哥俩就是天庭的卧底,只不过一个被唐僧感化后认同了很多(八戒),而另一个则更彻底的完成了卧底任务,(参与而不融入、表态度而留二心)成功打入了佛教体系,如果你是个单位领导,你明知道竞争对手兼生意伙伴派了俩人来你公司完成一项目,一个虽然小错不断、弱点突出但和领导关系很交心,已经被同化的差不多了,而另一个工作兢兢业业、谨慎小心从不犯错,你会不会感觉到深不可测呢?你肯定得更重视对不对?而作为佛教来说,本来就是海纳百川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绝对是被认同的,作为两家跨宇宙的大公司,如果想让竞争对手兼生意伙伴长期合作,即现在流行的竞合模式,主动的让对方了解自己是必可少的,八戒和沙僧甚至白龙马就是这样的角色。  佛道关系:前面说过了,是竞合关系,有竞争但主要是合作,参考封神演义的描述,是佛教联合天庭背后的势力谋算搞垮了通天老祖的基业,对于佛教来说,东土就是待开发的信心市场,对于本土老牌公司道教的战略需要非常谨慎微妙,毕竟,双方在很多领域还需要共同协作的,比如深度开发人族市场、镇压妖族、抵御魔怪等等,所以佛教采取打进去、拉出来的策略非常有效(是不是眼熟啊,我特科对敌地下斗争策略),悟空就是被包装后打进去的角色,而八戒和沙僧就是拉出来的争取对象,挖墙脚、拾麦穗就得找天蓬和卷帘这样曾经资深、曾经得意而现实倒霉的角色!!
  未拜读完楼主大作,鄙人有一问题,在道教壁画中天蓬本就是一个猪头,是道教受了小说影响?(可能性不大,我认为)还是吴大师故意这么写的?(壁画确有,时间仓促未来的及找)  
  moonorn兄真才实学,,很有内涵啊。这个帖子都2年了,各路人才聚集地。
  四圣试禅心,是测试的开始。  当取经团五圣团队集结完毕后,取经项目组开始了真正的里程。  团队组建完成后,接下来,自然是上级领导要对取经团这个工作组作出指导。就像现在一样,要开个现场会,明确任务,目标。互相了解沟通。  书中也一样,毕竟五圣原先来自各个不同单位,唐僧是凡人,业务能力自不用说,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你看唐僧组织的水陆大会。就充分说明了唐僧的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对上级领导的话执行得说一不二,虽然有时内心会斗争一下,但这位如来的”好好学生“仍是取经团路线执行官。  从某种意义上说,唐僧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僧侣,他的儒士气很重,有知识分子的优点和固执,迂腐的一面。受过正统良好的业务训练,知礼,守法。从不与外道顶牛。儒家子籍脱口而出,训起人来一套一套。  有时候喜欢孤独,对孙悟空这个外向,张扬的劣徒的关系有时时,从开始的互不顺眼,到后面的互能理解。虽然如此,但是他是个好人,比起现在一些身居庙堂高位,尸位素餐,柞取同胞血泪的小人,他就是个侠道,做人的良知从未泯灭。  悟空同志嘛,原先的天庭闲人,后来的三界重犯。被唐僧,刘伯钦施救后,又重新踏上了西方佛路,从道教的散仙又多了个”行者“的称号。可谓英雄又见出山时。  他重情义,顾大局是个可以依靠的人,但是,张扬的个性让其在唐僧,老猪那里得到不少调侃。 佛教禅学说教的那套在他眼里已是过时了,也是,我能理解须菩提祖师的用心之处,与其呆在身边,猴子是不会有大出息的,应该放出去,让这个世界来教育猴子。人的内心是绑不住的,让生活教育悟空比单纯说教来得效。  老猪,看似作风问题,以及官场排挤,从大罗神仙一下变成了在福陵山下吃人讨生活的妖怪。从水神变了编制外人员。老猪没有大心机,没什么野心,虽然有贪财,贪吃,贪色的毛病,在领导看来,这样的手下是可以放心的,他的毛病没有原则性的问题是可以睁一眼毕一眼的过去的。领导喜欢用这样的人,能适应不同环境,善于掌握,会干活。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有些呆的老猪。  但各位,我们这些凡人何偿不是有这些毛病呢?人都是有惰性的,但老猪还没到强取豪夺的不可救药。从未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当观音向他宣布有一个可以重回编制内的机会时,老猪没有拒绝。  沙僧,典型朝廷的近侍,与老猪这个外臣不同,按理说见过的世面可比老猪还要多,目睹的斗争比老孙还要险恶。但是长期的内朝廷生活,让他变成了沉默的人,你能看出,他不想负责任,也不想招是非,随大流,靠强人的内向性格,即使有个人意见,也是点到为止。有时候讲得话却颇让人感觉是那么厚重,世故。  没办法,做过机关人员就是不一样。不多说,不瞎起头。外人们说起他,都说他是个苦命的人。
  小白龙,典型官家子弟,真身出场就三回,年轻人,狂的一面与老孙有些相似,在他身上有太多的迷团,是观音唯一解救成员,可见白龙不是靠帅混社会的。被龙族抛弃后,让他尝到了年轻的苦果。作为书中的真龙子,许多事情待解,比如黑水河,通天河那些家伙都想从他口中得到点什么秘密。
  我们再来看看,来测试领导们的组成,由四圣组成,黎山老姆,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按理说取经团是佛教内部组织的工作组,这五个成员都是观音亲自选取的,这还需要测试吗?话没错,但形式这东西还是要过一遍。  在树上的贴子里就可以看出这些微妙的心态关系: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这个简贴是行文的最后小结,从中可以看见领导的主次,从书面语中可知,观音菩萨应是写这份简贴的主笔人,是他作的总结。  他首先请了道教高层黎山老母,请注意,书中用了一个”请“字就表明了黎山老母的地位,如,此人与观音同级或者略下级时,就不会请下山了。因为文中,黎山老母与普贤,文殊本质上都是客人,但是老母得去请,而后两位却是”客“。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先阐明,为何要请黎山老母,不是老母闲得无聊,自已来的。是我观音去特意请来的,取经团的事情本来就无关道教,但是需要道教的支持。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后两位菩萨是客人,你可以说是如来安排过来一起测试取经团的,也可以说是不请自来的客人。他们与我都化成美女在这山林里。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表明,这次测试的重点主要是唐僧与老猪,唐僧同志顶住了压力,在老母面前证明一心向佛的态度,表明脱离红尘苦套的决心。而老猪呢?凡心太重,但是仍然把他吊在树上,说明,老猪有错误但还是取经团的一员,没有被开除出取经团的事实。  至于,你们救不救树上的老猪呢?当然是要救的,唐僧很清楚,刚被夸有德无俗自然要施救于老猪。领导的意图大家都领会的很深。  但简贴中,并没有对,孙悟空,沙僧,小白龙作出评测,指导。这并不意味测试的结束,只能代表会在后面的路途上测试余下几位。  但话说回来了,此次测试以美女家业来测试得真得是五圣的向佛决心嘛?难道没有让领导观察到别的什么细节问题?难道就让色名在外的老猪一人出丑?  当然没这么简单,领导来一次不容易,要得知的情况也没这么简单。  明天接着讲吧。
  现在的大陆和尚,有谁可配得起“法师”的称号?!行政化管理宗教事物,也得有个度,规范管理没错,可是怎么看现在的一些寺庙越来越像厕所。宗教局成了事业单位??唯物化的宗教没有社会责任感,成了收香火钱的营利项目
  @dzks123
12:41:17  -----------------------------  坐看dzks123的新帖。  希望速度点。。。。
  @无性大象  22:51:57  回 春梦无痕cc  关于心理分析啥的,我不讨论,我重证据,和证据链,我只说你提的几处《西游记》中的证据。  1 金箍棒是上古大禹治水的遗物,属于珍贵历史文物......  -----------------------------  楼主知识功底深厚,研究也很用心, 不过对于春梦 说的这些,楼主的反驳比较牵强了,应该是理解能力稍欠,人家说的意思“六耳猕猴”这个名称只是如来编出来的,借用了“此间更无六耳”当时的谈话。先不要论谁对谁错,楼主的很多解释都比较牵强, 比如之前解释老君以前炼过猴子, 还有之前很多中说法,其实都是臆测的成分更多。不过总体而言,楼主的研究精神和学识是丰富和可贵的!
  @无性大象  13:54:30  ============================== 继续更新 ==============================  说完狮狏王的名字,再看他的绰号或者头衔【移山大圣】。七大圣的头衔,可以按时态分为两种:  1. 现在时,说明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如通风大圣、驱神大圣。......  -----------------------------  如来的五行山功力不够???
楼主也有不认真看原著的时候吧, 佛祖轻轻一压,是有意不要压伤悟空,要留它性命。还有你之前说菩提老祖是燃灯古佛的一条论据是说如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所以燃灯古佛刻意取名 菩提老祖意思是如来的祖师,这个解释实在牵强的我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得道高人取自己的名号时竟然用这种方式,按楼主你的解释:“菩提老祖”这个称谓就等同于“我是你爸”这样的名称。这个解释太诡异了。希望楼主治学严谨,务求实凭真据,少一点胡猜乱语。总的来说我是喜欢看楼主这篇帖子的,如有得罪,多多海涵!
  00  
  收藏一下
顺便顶DDDDDDDDDDDDDDDDDDDDD
  @x6doudou  14:20:35  我一直以为是因为 6耳猴 能听到 悟空的学艺 所以和悟空本领一样  但是如果 他有师傅 是燃灯古佛 燃灯古佛和如来的关系怎么样?  6耳猴为什么会半路出手 加入取经队伍?......  -----------------------------  个人认为。。菩提祖师也是燃灯古佛变幻的。
  回复第4432楼(作者:@dzks123 于
17:59)   您这是夸我呢?也罢甭管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老娘我暂且笑纳,以观后校。好戏还在后头呢!   …… ==========123是女的啊!!  
  张艺谋也算大导演?连个故事都讲不完好,还有脸说没好剧本。不是没有好剧本,是没有够实力的导演。  
  《西游记之七大圣全传》 易读[:整]理$]版   http://www.xunlei-/art_.html  .
  各位对不住,我的部分会在周六更  
  我们接下来的状况就像,孙悟空被压五行山,被压时还狂叫我不信,我不信。但严峻的五行山还是势不可挡得落了下来。我举个例,台湾的任用公务员,议员,立委不的保留,持有外国国籍。并且一旦上任,要定期公布自己家庭的资产,现金明细以及税单。我们呢?你凭什么让人家来认同“中华”  
  记号  
我来得晚了
  这一周连续用手机看
看到了观音这一章   建议楼主不需理会言之无物,丝毫没有逻辑的人,这些扯东扯西的人
哭爹喊娘随他们去  你写的很好
谢谢你为众多网友费心作文。
  @dzks123
12:41:17  -----------------------------  @chenghell-30 14:08:52  坐看dzks123的新帖。  希望速度点。。。。  -----------------------------  四圣的部分不错,继续
  一直以为这帖子不更了  
  标记  
  今天是七月七日。我们不会忘记。  
  以後再看
  今天太忙,不好意思,各位。明天加量补上  
  追了好久才追上的千年不遇神帖,第一次顶,跟楼主打个招呼,持续关注中(^.^)
  留名 马克!  这帖子好!
  接上回,上回我们说道,那四位领导过来一次不容易,他们测试取经团的难道仅是取经的决心吗????  那就要再次回顾下第二十三回,不过正题前先说说一段插曲。  在这回中,前面老猪与孙悟空有一段对话,老猪向猴子抱怨说行礼太多太沉,希望师兄能帮他挑下,  行者笑道:“呆子,你和谁说哩?”八戒道:“哥哥,与你说哩。”行者道:“错和我说了。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但若怠慢了些儿,孤拐上先是一顿粗棍!”------------------------猴子的意思是说我的职责就是保护好师父,至于行李马匹是老猪与沙僧你们俩的事。言外之意,就是你应跟沙僧商量着照顾行李马匹,轮换着挑行礼,牵马照料马嘛。  老猪一听,反倒不去找沙僧,而把脑筋动到了唐僧骑得那匹白马身上,想让龙马帮他带上几件。由此见,老猪有些醋沙僧,感觉身边这位阴沉人士不好惹。至于为何欺负小白龙,而不敢招言沙僧,那就暂先不提。  由白龙马的上崖,引出唐僧看到山中有一护庄院,唐僧决定要去那里安宿。  孙悟空看见飘浮在庄院上方的“庆云”而得出结论,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他却不敢泄漏天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猴子的火眼金睛在文中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有时成了猴子的弱点,猴子并不是靠这双病眼来分辨神仙菩萨的,而是靠高超的情商来判断幻化的仙佛的。  比如此间的“庆云”是古时的祥瑞情景之一,史记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在明史中写道:淮水西边,五色庆云缭绕。  于我看,庆云是介于烟与云之间的祥瑞,它起码有五色彩,并且自身不散旋转滚翻,很容易分辨。在其他书籍记载,当大神仙出来时,庆云会拢罩周身。而人间的君王看见庆云出现时,无不认为是上天对自己的肯定,是值得纪念的事。 那么好了,当孙悟空看到在这荒无人烟的山里,突见一个气派的庄院,又见庄院上方拢罩着吉祥的庆云,那必定不是妖怪所化,而是仙佛的作为,是为了让老孙故意看见。
  接下来的剧情是,取经团一行,先在门口等待,等待主人家的出来,好问他借宿。这过程中,猴子是急性子,等不长就跳进去看个一二。而院里的情景,是典型的合式也就是前堂后房式布局,正中间就是三间大厅,这大厅坐在南边,可见整个宅院应是坐南朝北之像。而大厅两边使用的柱子竟是金漆包浆的,可见不是一般人家能受用得起的。  柱上贴着一幅大红纸的春联,上写着:“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正中间,设一张退光黑漆的香几,几上放一个古铜兽炉。上有六张交椅,两山头挂着四季吊屏。--------那春联,退光黑漆,古铜兽炉,突然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有万寿山的感觉。呵呵,在这里就暂时不表了。  猴子正在看时,突然从身后传来了脚步声,走来个妇人向猴子来问话。  猴子的反应是有些慌张,诺诺回话。 显然,对方在暗处,早就观察到猴子登堂入室,而一向感应很强的猴子却不知对方的存在,这太可怕了,如来人是个妖精,来偷袭猴子,那后果就,,,当然来人很不简单,看来实力远在悟空之上,虽然前面有庆云的提示,但不知眼前的这位妇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幸好,妇人娇声笑语招呼猴子让取经团进来,行文到此,此妇人就是黎山老姆。
你想半老不老的妇人还要娇声招呼,多少让人感觉有些装嫩。  我们透过老猪的目光才有幸初探对方幻化的模样,当时,八戒饧眼偷看,你看看,老猪肯定有些惊讶,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瞪着对方,眼珠忽大忽小,但又不敢正面看人家。 按说老猪也是会看女人的,在女儿国时,他也是饧眼看得那国王,只不过那时是大大方方的观看,而现在却是偷看。为何,因为那妇人有一种气质,让老猪不敢第一时间去正视。  那妇人的打扮是:穿一件织金官绿纻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系一条结彩鹅黄锦绣裙,下映着高底花鞋。时样幹髻皂纱漫,相衬着二色盘龙发;宫样牙梳朱翠晃,斜簪着两股赤金钗。云鬓半苍飞凤翅,耳环双坠宝珠排。脂粉不施犹自美,风流还似少年才。------------------------------这里没有正面描述妇人的面貌,着重于对穿着的刻画,显然这是一位典型贵族妇女的打扮,不看其他,结彩鹅黄锦绣裙,二色盘龙发,宫样牙梳朱翠晃可不是一般人家能享受的,那都是王族才有资格穿戴的。  而真正去描述妇人面貌的只有最后的两句,我个人的看法是,这妇人不是说长得有多么得国色天香,但是却是相当的“正”让人不敢正视。
  往下走,唐僧喝过茶后,就开始家常起来,三藏启手道:“老菩萨,高姓?贵地是甚地名?”,唐僧只问两个问题,问妇人高姓,此间是什么地方。而妇人呢?立马滔滔不绝起来,话说得越来越不对,竟开始毫不保留得要坐山招夫了,可谓大胆,直接。把老唐当场就可惊呆了。此番之后,两个就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好处进行了辩论,由于辩论的不断深入,在妇人不断的攻势下,唐僧终于挂不住面子,放弃了最后一点礼貌,讲出了最为志气的话来: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  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  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老唐把话完全摆明了,作为出家人应恪守自己当初的志向,选择受戒出家了,就要跟俗世的情缘作个了断,不罔声议论他人,不呈口舌是非,控制自己的心态,调和自己的境界。终到功成时,做回自己灵魂的主人,总比你这个坐吃等死的在家人要强。  这段话直接表明了作为一个僧侣的操守应是如此,西去的路上,唐僧只此这段最为严厉,因为这是原则问题。比起现在的和尚,唐僧无愧于圣僧的称号。但是,话说回来,此话多少还是得罪了妇人,试想若没在家人的供奉,何来出家的衣食呢。  那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妇人生气了,也表明了态度,你要做光棍,孤独一身,那是你的事。并不能说明你的徒弟的想法与你一样,总之你徒弟还没表明态度。  这下子,测试深入二回合,妇人逼着三个徒弟表明态度:  三藏见他发怒,只得者者谦谦,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八戒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这一段,唐僧把问题推给了老孙,老孙把问题推给了老猪,而老猪没有就势推给沙僧,而是很圆滑得停滞下,又推给了唐僧,结果,老唐又把问题推给了沙僧。这样让旁边的黎山老母对师徒四人的关系看得一清二楚,唐僧与老孙有矛盾,虽然有观音决定,但唐僧还是在想,能让孙悟空滚是就让他滚,而老孙没有接招,直接回绝唐僧,把问题推给了他看不顺眼的老猪,结果老猪,不敢去惹沙僧,用一句从长计较又把问题推还给了老唐,结果,老唐又选择把问题抛给另一个他不喜欢的沙僧身上,沙僧立马把菩萨给搬出来回应唐僧。 那么,此时的取经团,因老母的一句话,直接变成了两个方面,唐僧与老猪。老孙与老沙。而这样的隐性对立,直到接触白骨精时才爆发,到大战奎木狼后才得到缓和。
  老母的测试取得了成功,他走了进去不再理会取经团。他现在已然把取经团的内部矛盾初步掌握了,这是颗隐形炸弹,别看面上大家都不说,心里早就互设火墙。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更深入的去引爆它罢了。  接下来,老猪受不了了,他要打破沉默,反正自来的好运不接白不接,但是又要顾着面子上。虽然内心矛盾,但脚步却不由自主的迈向后院,还拉着龙马想壮壮胆,作个由头。
  四圣试禅心先说到这里,在这里我急补下,我对于附录的一些初步看法。  最早见唐僧身世这一回,是看到了朱鼎臣的西游记,尔后是元杂曲版西游记。
  其他不说,我们现行版本的附录与朱版的唐僧身世还是有些区别的,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仔细看看,一些细节上有过改动。  至于现行版与朱版哪个承祖版,这是个大课题。  万历二十年(1593)金陵唐氏世德堂刊刻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中没有附录这一回,也没有唐僧生世的故事。我们现在看到的附录并不是照搬朱版的西游记,而是来源于清代汪象旭评《西游证道书》中始云据古本添加。如今流传最广的人民文学版中作为附录载入进来的。所以由于这点,被有些人认为是清人后编的伪作。  但是,如果你喜爱西游记,你一定要对照得去看朱本的唐僧身世,以及汪本的证道书。你会发现,唐僧身世,某些细节被改动了,但这些小的改动是由于版本问题,还是故意要引导些什么意图来,这点,学界也没有定论。我也不好随便说。  比如朱本就没有两个贞观十三年的BUG,而汪本就出现了两个贞观十三年。  我今天所要说的,不会触及这个十三年。只按现在的附录来作为底子。
  或许有生之年,我能得到这个秘密,或许不会。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贞观十三年,岁在己巳,李世民颁黄榜要选录人才,那我们翻翻历年,贞观十三年,己亥年,属猪。而己巳属蛇。应是算己巳月。那么按阴历算,己巳应是5月立夏到6月芒种前的干支月份。《授时历》推之,是岁三月己巳朔。是春天了。  在这月一日,陈萼在家乡看到了唐皇的榜文,回家对母张氏道:“朝廷颁下黄榜,诏开南省,考取贤才,孩儿意欲前去应试。--------这里南省不因简单指为江南,应泛指长江以南。海州我认同是江苏连云港。
  可是,这里有个细节,就传招贤文榜来讲:各府州县,不拘军民人等,但有读书儒流,文义明畅,三场精通者,前赴长安应试。--------------------这里涉及到古代国考的程序问题,并不是说所有公民都可参加,榜文中说得清楚,要三场精通者,才可到长安去参加下面的考试.首先,你要在所属府,州县组织的乡试中取得"秀才"的称号,也就是说从县级考上来一直考到省府,才能获得本省官方承认的"秀才"称号,才有资格成为地方的供生,才能上京师参加京师的:会试,贡试,廷试.  洪江龙王刚见陈光蕊时,龙王问道:“你这秀才,姓甚名谁?何方人氏?  可见陈光蕊是以海州的秀才身份直接上京师长安去参加考试的,他早就通过了地方的乡试.  那么接下来,作者运笔飞快,剧情急速推进.  到了长安,正值大开选场,光蕊就进场。考毕,中选。及廷试三策,唐王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几乎是一笔带过,毫不脱泥带水,陈光蕊三试顺利通过,李世民很满意,并亲自提笔赐为状元,跨马游街三日以示奖赏.  但就在这游街过程中,丞相殷开山之女,满堂娇,却在组装好的彩楼上,拿着绣球准备当街招亲.行文到这里,我不得不得一个人,他叫吴闲云湖北人氏,他认为像满堂娇这样的官家小姐,未曾婚配是很不可思议的.更荒唐的是去抛绣招亲.  当然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以功利者的眼光来看,满堂娇这样的千金,殷开山肯定是会替她找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哪会爆光街头去招亲呢?除非,这满堂娇未婚先孕出了家丑,要不就是脑子有病.而且还可可得直把绣球打到光蕊头上,立时马不停蹄得拜堂成亲,好像殷开山急于想把女儿当包袱抛给陈光蕊一样。  但是我要说得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吴闲云这么现实:  适值陈光蕊在楼下经过,小姐一见光蕊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各位,你相信这世界上有一见钟情吗????我想信。于我看这对新人真是天赐的良缘,前世的冤家。 满堂娇结彩楼抛绣球招亲,恰恰是要自谋幸福的表现,把姻缘交给“上天”决定,而在这时,新科状元陈光蕊拍马来到桥下,小姐此时对光蕊一见钟情,本来的抛绣球,变成了直接砸绣球,一下打中光蕊的官帽,可谓真正的女追男。大胆,浪漫。  砸中之下立时拉上光蕊成亲,小姐看中的是光蕊这个人,因为看似天意的抛绣球行为,其主动权在小姐手上,什么时候抛,往哪个方向抛,是睁眼抛,还是闭眼抛,是无目的对空抛,还是有目的砸人都取决于殷小姐的个人意志。
  那么接下来,小姐于光蕊夫妻交拜毕,又拜了岳丈、岳母。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欢饮一宵。二人同携素手,共入兰房。-------看好了共入兰房,至于共入兰房之后嘛,此处省略十万八千个字,各位脑补吧。我先写到这里啦。
  回复第6519楼(作者:@旧楼雨 于
11:51)   我也讨论哈!   【八戒道:“……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至此说《…… ==========膜拜高人  
  呵呵,有段时间没看了  MARK
  这才是做学问  
  顶一下
  可惜了原著没看过  现在对《西游记》的理解颠覆了 - -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畅通无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