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旅团营连排小工兵这旅一级是哪一年拆消的?

中国古代“军师旅团营”:你不知道的军事历史
来源:新华网
以征战闻名的商王武丁,他首先在军队中设立了“师”的编制。
图为左、中、右三“师”阵型。
  说起军队的编制单位,各位军迷自然不会陌生。即使对军事兴趣不大的人,只要玩过军棋,也会对军队编制单位长官命名的规矩有所了解。不过,倘若有人问起这诸如“军”“师”“旅”等单位名称究竟是个什么来历,恐怕就不大好回答了。这里,笔者就来向大家阐述一些这方面的小知识。
  旅:历史最悠久的编制单位
  “旅”是我国出现历史最古老的军事编制单位。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那是最早出现国家机器和军队组织的时代。夏朝没有职业化的常备军队,而是采用兵农合一的模式,从以耕地为生的自由民中选拔军队的兵员。《左传》等史料记载,当时的田制以长宽十里之田为一“成”,再划分为64“井”,供576名耕者种植。如果遇到战事,就从这576人当中选拔500人组成一“旅”的单位从事作战,形成了以“一成”土地维持“一旅”兵员的关系。夏王朝在启之后曾出现了长期内乱,统治权力一度被后羿、寒浞等地方势力夺走,夏王的继承者少康为了复仇在外地努力经营实力,就是凭借“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的基础来逐渐壮大力量,最后重新夺回了中央权力。
  旅这个单位出现后一直沿用,但地位不断下降,宋朝以后基本从中国军队的序列当中消失,但它的影响并没有就此终止。古语多以“一旅”指代500人的军队,又将“军旅”并称来指代军事领域。
  师:最早的大规模军队编制单位
  继承夏王朝而兴起的商王朝以重视对外征伐而闻名,用兵的规模也大大超过前朝,多次征战的出兵记录都达到万人之多。夏王朝时期人数不过500人的“旅”在今天相当于营的规模。因此商王朝开始在旅以上设立“师”作为最高军事单位。
  商朝军队的规模相比夏朝增加很大,昔日500人的旅到了商朝已经显得比较小了,因此商王以三个旅组成一“师”,而且旅的人数只计算步兵,而师作为大规模单位还要加入战车等兵种,据称当时师的规模为2000人(还有说法认为达到1万人)。商王直接统领的军队又划分为左、中、右三个师,他们不是常备军,而是战时商王可以动员组织的自由民。与“旅”一样,师作为军事单位在中国古代也沿用到周朝,在春秋战国以后逐渐消失了。后来也随近代的军事变革而作为近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出现。
  军:周礼制下的最高军队编制单位
  整个西周时期还延续着殷商时期的“师”作为军事编制的最高级单位,天子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分别建立“周六师”和“殷八师”供天子直辖,人数据说达
  到五六万人(也有说14万人),规模明显超过了商朝。不过,当时也出现了多次“军”的记载,如周礼制度下规定,为了国家统治秩序,天子可以动员的形式组织“六军”,诸侯国根据地位高低依次统率“三军”、“二军”、“一军”的记述。实际上里面记载的“军”仍相当于“师”,天子的“六军”也是指天子所辖“宗周”土地上的“周六师”。也就是说,西周时期出现的“军”和“师”概念是相同的。
  到了春秋时期,战争的规模更加扩大。“军”也开始凌驾于“师”以上,成为最高的军事编制单位。起先周朝规定军队的编制分为军、师、旅、卒、两、伍六个等级,并以五进制为基本标准,但很快各诸侯国就开始自行定义军队的数量和建制。
  像北方的强国晋国就抛开诸侯国兵力的限制,将军队由一军增到二军、三军,最多曾扩编为六军,并将师、旅列为军的下属单位。齐国则设立了由军、旅、卒、小戎、伍的五级单位,以万人规模的军取代师作为最高的军事建制单位,同时正式建立常备军队来加强其战斗力。
  到了战国时期以后,征战的规模更大,特别是独立的骑兵、步兵取代战车成为作战主力,让交战更加激烈。各国交战的兵员数量屡屡达到数十万,因此以“军”称呼军队编制也显得小了。实际上,“军”在后来很多朝代都在沿用,但规模在不断变化,而且规模一般远不如春秋战国时期大。如晋朝、南北朝时期仍将“军”作为军队最高编制单位,但人数已经减少到人左右,最多时也仅有5000上下。
  在五代十国时期以后,“军”也不再是军队的最高编制单位。但在很长时间内,“军”仍然被普遍视为最高军事编制单位的象征,后来的高级军官被称为各类“将军”,这与其可以统领“军”这种曾经达到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作战集团有着很大关系。
  团:府兵制的产物
  以团作为军队编制单位,在中国历史当中出现要比军、师、旅晚得多,这个军事编制单位最早出现在大力推行府兵制的北朝。初创府兵制度的西魏,曾设立24开府大将军,每人指挥2000人为一军,军下依次设军团、团和旅,这是中国军队作战编制中出现“团”的开始。隋朝建立后这套制度被继续沿用,起初总兵力仅4.8万人的24军增加到了50万人以上。隋文帝又将府兵制的军事单位从高到低改设为卫府、车骑府和骠骑府、军坊、乡团。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期间,军队中最高单位仍是军,其中骑兵以百人为一队,十队为一团,四团为一军;步兵则是以二十队为一团,四团为一军。唐朝时期,也在府兵的基层单位―――折冲府当中设立团,人数大约200或300人,以下则设100人的“旅”。
  营:由高级编制到中等编制的变迁
  今天在军队中只是普通中等编制单位的营,在中国出现时的地位可是相当的高。最早的“营”出现在汉朝守卫京城的禁卫军当中,各设校尉管理,当时每营大约为700人。后来魏晋时期“营”的规模有所扩大,主要在禁军等高级精锐力量当中使用。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为了加强京城的守备,开始将麾下直辖的精锐i骑兵和火器部队整编为京师三大营,即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三大营的编制规模都达到数万人,作战实力也非常强。到了明朝中期,著名大臣于谦在推进军事制度改革时开始以“团营”来整编京师三大营军队,每营的人员数量也有1.5万人之多。
  到了明朝后期,“营”又成为地方常备军的最高作战编制单位,但地方军队中“营”的人数已经下降到约3000人,名将戚继光所率“戚家军”当中,营的编制更是仅有800余人。
  清朝建立以后,“营”继续成为清军当中的重要编制单位。八旗军队当中,每营人数在人之间,绿营兵则以镇、标、协、营等单位编组军队,其中“营”的规模一般小于八旗军。不过也有类似明朝的特例,如八旗中的精锐骁骑营曾有近3万人,火器营也有5000多人,绿营中部分营人数也达到3000人上下。到了近代,晚清统治支柱的湘军和淮军仍以营作为主要编制单位,人数一般在500人左右。而清末时的北洋新军仍有营这一编制,人数规模则模仿德国军制扩大到1000人,当然这就已经是20世纪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张宇)
原标题:中国“军师旅团营”诞生记:你不知道的军事历史[高清]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可使用军网账号直接登录
中国古代军队如何设置“军师旅团营”
你知道么?“旅”是我国出现历史最古老的军事编制单位;今天在军队中只是普通中等编制单位的营,在中国出现时的地位可是相当的高。最早的“营”出现在汉朝守卫京城的禁卫军当中,各设校尉管理,当时每营大约为700人。
重点新闻网群
主办:解放军报社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军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军师旅团营”诞生记:你不知道的军事历史--湖北频道--人民网
中国“军师旅团营”诞生记:你不知道的军事历史
&&&&来源:&&&&&
  军棋棋子当中蕴含了常见的现代军队编制单位,你能说出几个历史来历吗?
  说起军队的编制单位,各位军迷自然不会陌生。即使对军事兴趣不大的人,只要玩过军棋,也会对军队编制单位长官命名的规矩有所了解。不过,倘若有人问起这诸如“军”“师”“旅”等单位名称究竟是个什么来历,恐怕就不大好回答了。这里,笔者就来向大家阐述一些这方面的小知识。
  旅:历史最悠久的编制单位
  “旅”是我国出现历史最古老的军事编制单位。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那是最早出现国家机器和军队组织的时代。夏朝没有职业化的常备军队,而是采用兵农合一的模式,从以耕地为生的自由民中选拔军队的兵员。《左传》等史料记载,当时的田制以长宽十里之田为一“成”,再划分为64“井”,供576名耕者种植。如果遇到战事,就从这576人当中选拔500人组成一“旅”的单位从事作战,形成了以“一成”土地维持“一旅”兵员的关系。夏王朝在启之后曾出现了长期内乱,统治权力一度被后羿、寒浞等地方势力夺走,夏王的继承者少康为了复仇在外地努力经营实力,就是凭借“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的基础来逐渐壮大力量,最后重新夺回了中央权力。
  旅这个单位出现后一直沿用,但地位不断下降,宋朝以后基本从中国军队的序列当中消失,但它的影响并没有就此终止。古语多以“一旅”指代500人的军队,又将“军旅”并称来指代军事领域。
热门点击:
(责编:李如胜、王劲松)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中国军队编制(军师旅团营连排)
我的图书馆
中国军队编制(军师旅团营连排)
中国军队编制(军师旅团营连排)
以中国陆军机械化步兵师为例:一般每班9到10人,排则为30到35人,一个连一般就会有自己的通信和侦察组成,这样大概是120到140人,这一般是标准的机步连,也就是配备机械化步兵战车的一个连的配置,营一般为350到380人,因为其中除原有步兵连外一般都加有营属炮兵排,配置小口径火炮负责战术打击.一个团,仍以机步团为例,一般配置3个机步营加,团属大口径榴弹炮连,侦察连等等,总人数在1千2百人上下,一个机步旅大概由2个机步团一个坦克团加旅属重炮营,总人数应该在4千人上下,一个机步师,大概由装甲步兵战车旅,加坦克旅组成,加上师属陆军航空兵,炮兵,电子战等部队,大致在1万4千人左右,若是装甲师则应该在1万6千人,摩托化师则1万1千人左右,中国陆军把军一级分为3大类,这3大类分别为甲等满编军,乙等军,和预备役部队,其中甲等军又有快速反应军,快速反应军配备的陆军航空兵,炮兵,装甲兵各兵种齐全,人员较多,比如38军,等比较大的军有8万余人,而比如42军这样的乙等军,则只有3万余人。&&------------wmj007整理-------------
军队编制随着军队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华民国时期,进一步改革军队组织编制,陆军实行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制和&#8220;三三制&#8221;的编制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部队分散于各革命根据地,组织规模不同,编制装备不一,一般按军团、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8220;三三制&#8221;的原则编制。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明显改善。1948年11月,全军实行统一的编制,纵队改称军,军之上设兵团,其下统一按师、团、营、连、排、班序列和&#8220;三三制&#8221;原则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在部队编制上,按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确定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第二炮兵的编制序列和各级建制单位的名称,几经改革,形成了利于作战、便于管理的比较科学的合成军队的编制。世界其他国家军队的编制也都经历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冷兵器时代,军队编成主要有车兵、步兵和骑兵,编制与通常的作战方式——密集方阵紧密相联。15世纪以后,随着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欧洲,步兵成为主要兵种,连、营、团、旅等成为正式的编制单位。17~19世纪,许多国家军队分为正规陆军和海军。陆军中,炮兵和工程兵成为独立兵种,部队出现师、军等编制单位。20世纪初,飞机出现并用于军事,很快产生新的军种——空军。之后,新的军种、兵种不断出现,军队编制日趋复杂,并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班,由若干名士兵编成的军队最基层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排。设班长,由军士担任。一般在排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班的编制人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配备的武器装备和便于管理、指挥的原则确定。&排,由若干个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连。为战术小分队。设排长,由军官或士官充任。一般在连的编制内遂行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排(摩托化步兵排、装甲步兵排、步兵战斗车排)、坦克排、炮兵排、工兵排、侦察排、雷达排、通信排、修理排、汽车排、勤务排等。&连,由若干个排(或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为基本战术分队。一般在营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直属团以上单位的连称独立连,多担负技术和勤务保障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分为步兵连(装甲步兵连、摩托化步兵连、机械化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导弹连、工兵连、通信连、防化连、侦察连、雷达连、电子对抗连、汽车连等。&营,由若干个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团和旅。为高级战术分队。一般在团或旅编成内遂行战斗任务。直接隶属于师以上单位的营称独立营,多遂行战斗勤务、技术勤务和后勤保障任务。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营(摩托化步兵营、机械化步兵营)、坦克营、炮兵营、导弹营、空降兵营、电子对抗营、工兵营、通信营、雷达营、防化营、汽车营等。战斗营通常辖3-5个战斗连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设有营部,有的国家军队的营设司令部,编有参谋长和参谋。&团,由若干个营(或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旅)。直属于军(集团军)以上单位的称独立团。为基本战术部队,是具有一定职能和权限的教育训练、行政管理单位。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由统帅部授予番号和军旗,有的还有自己的独特标志。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团(摩托化步兵团、机械化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航空兵团、空降兵团、导弹团、工兵团、通信团、防化团、雷达团、汽车团等。通常在师或旅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旅,由若干个营(或团)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集团军(军)。为战术兵团。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旅、坦克旅(装甲旅)、炮兵旅、反坦克旅、高炮旅、防空旅(防空混成旅)、战术火箭旅(导弹旅)、空降旅(伞兵旅)、工兵旅、舟桥旅、海军陆战旅、航空兵旅、雷达旅等。&师,由若干个团(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通常隶属于集团军或军。为基本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步兵师(徒步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山地步兵师、重装步兵师、轻装步兵师)、坦克师(装甲师)、炮兵师、高射炮兵师、防空师、空降师(空降兵师)、航空兵师、空中突击师、海军陆战师(海军步兵师)等;按战备程度的不同,有满员师、简编师、架子师、动员师等。师是构成战略战役军团的基础,也是计算战略战役力量对比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军队作战实力的主要标志。&军,由若干个师(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集团军,由若干个军(或师)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或方面军、集团军群。设有领导指挥机关,并直辖一定数量的战斗、勤务保障旅(团)、营。为基本战役军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战役作战任务,亦可独立担负作战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诸兵种合成军团(有的称野战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空军集团军、防空集团军、战略火箭集团军等。集团军通常在战时编设。一个国家的军队平时是否编设集团军,主要取决于军队规模、领导指挥体制、作战方式和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平时编设集团军的国家,集团军一般为部队的最高编制单位,战时则可为方面军(集团军群)编成的基础。集团军通常编制不固定,规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据集团军的性质、战役使命、所担负的任务、战区的地理环境和敌方军队的编制等条件而定。WCn&方面军,由若干个集团军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隶属于统帅部或战区。设有领导指挥机关。为诸军种、兵种合成的战略战役军团。通常在战时组建,其编成主要视作战方向的战略地位、战场容量、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和己方兵力情况及作战企图等因素而定。一般能独立地进行一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还可与其他方面军共同进行数个战役方向或一个战略性战役方向的作战。有的国家的方面军还可用于完成陆战区一个战略方向或数个战略性战役方向任务。建立方面军的目的在于对重要方向上作战的部队实施统一指挥,使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作战任务。有些国家将与方面军性质、任务、编成相类似的军队组织称集团军群。最早的军队:1793年,法国首次组织了一支空军,飞行装备是系绳气球,气球中充入燃木炭产生的烟和热空气,依赖热空气的浮力上升到空中,控制和返回地面都依赖绳索牵引。大气球下吊着一只大箩筐,空军士兵蹲于其中进行观察。这支部队称为气球兵团,是世界上最早的空军。人数最多的军队:原苏联军队的人数最多,总兵力为560万,分为战略火箭军,国土防空兵,陆军,海军和空军五个军种。世界上最小的军队:地处法国东南地中海的摩纳哥军队,仅仅守卫着与法国相邻的一段海岸,该军队只有82人,它既是卫队,又是警察部队,是世界上最小的军队。摩纳哥的面积为1。9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唯一穿古代军服的军队:这就是梵蒂冈罗马教廷的教皇卫队。他们的军队从十六世纪到现在,还保留着十六世纪的式样。军服的头盔是船形的,衣服的形状也基本上保持着冷兵器时代的形式,衣服前胸印制有色泽鲜明的条纹,以显示其勇猛无比、锐不可当。但这支军队并不投入战斗,他们是专为教皇的安全而设立的。&-----------wmj007整理--------------一、师编制:  1、装甲师,下设6个团(2个装甲团、1个机械化步兵团、1个火力打击团、1个防空团、1个航空团)。  2、机械化步兵师,下设6个团(1个装甲团、2个机械化步兵团、1个火力打击团、1个防空团、1个航空团)。&  3、轻型机械化步兵师,下设5个团(3个轮式机械化步兵团、1个轻型火力打击团、1个突击运输航空团)&二、团编制:&  1、装甲团,下设5个营(2个装甲营、1个机械化步兵营、1个火力营、1个防空营)。  2、机械化步兵团,下设5个营(1个装甲营、2个机械化步兵营、1个火力营、1个防空营)。  3、轮式机械化步兵团,下设5个营(1个轮式装甲营、2个轮式机械化步兵营、1个轻型火力营、1个防空营)。  4、火力打击团,下设4个营(3个155自行加榴炮营、1个大口径远程火箭炮营)。  5、轻型火力打击团,下设4个营(3个155轮式自行加榴炮营、1个122自行火箭炮连)。  6、防空团,下设3个营(1个35自行高炮营、2个中低空防空导弹营)。  7、航空团,下设3个营(1个中型武装直升机营、2个突击运输直升机营)。&  8、突击运输航空团,下设3个营(3个突击运输直升机营)。三、营编制:&  1、装甲营,下设5个连(3个坦克连、1个火力支援连、1个支援保障连)。  2、机械化步兵营,下设5个连(3个机械化步兵连、1个火力支援连、1个支援保障连)。  3、轮式装甲营,下设5个连(3个轮式歼击坦克连、1个轮式火力支援连、1个支援保障连)。  4、轮式机械化步兵营,下设5个连(3个轮式机械化步兵连、1个轮式火力支援连、1个支援保障连)。  5、火力营,下设5个连(3个155自行加榴炮连、1个122自行火箭炮连、1个支援保障连)。  6、轻型火力营,下设5个连(3个155轮式自行加榴炮连、1个122自行火箭炮连、1个支援保障连)。  7、防空营,下设4个连(3个高炮导弹混成防空连、1个支援保障连)。  8、155自行加榴炮营,下设4个连(3个155自行加榴炮连、1个支援保障连)。  9、122自行火箭炮营,下设4个连(3个122自行火箭炮连、1个支援保障连)。  10、大口径远程火箭炮营,下设4个连(3个大口径远程火箭炮连、1个支援保障连)。  11、35自行高炮营,下设4个连(3个35自行高炮连、1个支援保障连)。&  12、中低空防空导弹营,下设4个连(3个中低空防空导弹连、1个支援保障连)。&  13、中型武装直升机营,编(中型武装直升机24架)。  14、突击运输直升机营,编(突击运输直升机24架)。&四、连编制:&  1、坦克连,下设3个排(1个连部2辆98型坦克、3个坦克排&每排4辆98型坦克&共14辆42人)。&  2、机械化步兵连,下设4个排(1个连部2辆86型步战车、3个机步排&每排4辆86型步战车、1个120自行迫榴炮排&3辆120自行迫榴炮&86型步战车每车11人&共170人)。&  3、火力支援连,下设4个排(1个指挥排、3个反坦克排&每排3辆&#8220;红箭8&#8221;自行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4、155自行加榴炮连,6辆PLZ45-155自行加榴炮、1辆指挥车。&  5、122自行火箭炮连,6辆90A-122自行火箭炮、1辆指挥车。&  6、高炮导弹混成防空连,6辆PGZ95-25自行高炮防空导弹发射车、1辆雷达指挥车。  7、大口径远程火箭炮连,6辆A100-300自行火箭炮、1辆指挥车。&  8、35自行高炮连,6辆35自行高炮、1辆雷达指挥车。&  9、中低空防空导弹连,6辆FM90防空导弹发射车、1辆雷达指挥车&五、排编制&&&&&&&陆军一般就是40人左右,包括3个兵排,一个排长&#8230;&#8230;&
(参考资料:新浪网、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
中国军队的军兵种建制与调整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解放军军兵种的建立和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军兵种编制指挥体制,加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始终是军队编制体制建设的重点。&&& 一、建国后我军军兵种组织体制的建立&& 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军队建设问题。为贯彻中央军委第一次会议精神,1950年5月,中央军委召开了全军参谋长会议。聂荣臻代总长在闭幕会上作了总结报告,报告中对缩编陆军员额,加强空军、海军和特种兵部队建设与加强国防建设和国防力量的关系等作了深刻论述。指出:&#8220;必须要以陆军本身缩小数目,减少财政开支,加强空军、海军及其他特种部队,加强了其他兵种建设,也就加强了我们的国防力量。&#8221;此次会议为加强我军军兵种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方向。以全军参谋长会议精神为指导,我军在进行大量精简陆军野战军、减少步兵员额的同时,空军、海军和陆军特种兵部队的领导机构迅速建立起来。&&& 继日,铁道纵队改编为军委铁道兵团后,同年11月至1950年12月,先后成立了海军、空军领导机关,中央军委通信部,军委炮兵,摩托装甲兵司令部,军委炮兵、摩托装甲兵司令部、防空司令部、工兵司令部及公安部队领导机关。&&&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日。随后,又组建了中南军区海军、海军青岛基地等单位。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第12兵团兼湖南军区司令员肖劲光为海军司令员,并以12兵团机关及第4野战军后勤二分部机关为基础,于4月14日在北京成立海军领导机构,直属中央军委领导。1952年4月,成立海军航空部。1955年10月,华东军区海军、中南军区海军和海军航空部分别改称海军东海舰队、海军南海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1960年8月,在海军青岛基地的基础上成立海军北海舰队。至此,三个舰队及海军航空兵部队构成人民海军的主体。&&& 在海军建立之前,日,中共中央提出筹建空军的任务。同年3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航空局。3月30日,军委航空局在北京成立,常乾坤任局长、王弼任政治委咒。7月26日,中央军委决定,以第四野战军14兵团机关和军委航空局为基础合并组成空军领导机构。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正式成立,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刘亚楼任空军司令员,肖华为政治委员。&&& 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0年至1951年,中央军委先后从陆军部队调给空军12个师部和49个团部以及大批干部、战士,迅速组建了军区空军、空军军、航空兵师(校)、团(场)等机构。日,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装备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的第4混成旅成立。以后又陆续组建了大批空军航空兵部队。日,朝鲜战争爆发,空军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1953年7月,朝鲜战争胜利结束时,空军已发展到28个师,拥有各种飞3000余架,成为一支初具规模的有一定战斗力的空中作战力量。&&& 为了统一对防空部队的领导和加强国土防空建设,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日,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隶属中央军委领导。周士第任防空部队司令员,钟赤兵为政治委员。防空部队作为我军的一个军种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早在1948年8月,中央军委就提出对城市、要地实行积极防空的方针。从1949年4月起,以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高炮部队为基础,先后在华北、华东、上海、东北建立了4个地区性防空司令部。到防空军司令部成立时,防空部队已由单一的城防高炮部队发展为包括高炮、探照灯、雷达、通信等诸兵种合成的军种。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在遂行防空作战任务时亦归防空司令部统一指挥,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国土防空作战体系。1955年8月,防空部队正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将陆军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规定国防军集中力量担负对付外部侵略、巩固国防的任务,公安部队担负肃清残匪、保卫政权、维持社会治安、保卫国家建设的任务。同年5月,总参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确定以全国军队总人数4.5%的员额,组建公安部队。&&& 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成立公安部队领导机构》的命令。同年11月8日,以20兵团领导机关一部为基础,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领导机构,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罗瑞卿为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至1951年5月,各省、市相继成立公安总队,负责全国的内卫、边防和地方公安工作。日,中央军委公布公安部队整编番号,公安部队领导机关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司令部。日,根据国防部的命令,公安部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在成立海军、空军和防空军、公安部队的同时,先后成立了军委通信部,军委炮兵、摩托装甲兵司令部、工兵司令部、通信部部长王诤、炮兵司令员陈锡联,摩托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一兵司令员陈士榘。1951年7月,摩托装甲兵司令部改称装甲兵。日,铁道兵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同时成立铁道兵领导机构,王震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委明确指示,铁道兵直属军委领导,为陆军诸兵种之一。3月,军委通信部改称总参通信部。日,工兵司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根据中央军委1955年4月的决定,1956年1月,成立军委防化学兵部,张乃更任防化学兵部部长。&&& 在成立军委特种兵的同时,各大军区也相应成立了军区空军和军区炮兵、军区装甲兵、军区工程兵等兵种。军兵种领导机关,作为中央军委的业务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本军兵种的各项工作。&&&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步由单一陆军发展成为包括陆、海、空军和具有空前规模的各特种兵在内的合成军队。至1957年5月,形成了中央军委领导下的陆、海、空军,防空军、公安军五个军种和铁道兵、通信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学兵领导机关的多军兵种的合成军队和领导指挥体制。&&& 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军的编制体制增加建立了核力量领导体制,组建了基建工程兵。&&& 随着我国核弹和导弹事业的建立与发展,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建立一支独立的战略核力量。日,中央军委决定,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领导机构和军委炮兵管理战略导弹部队的机构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领导机关。7月1日,第二炮兵领导机构在北京正式成立,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向守志任第二炮兵司令员,李天焕为政治委员。1967年9月,原属军委炮兵的导弹部队,院校和相应的机构等陆续划归第二炮兵建制。1969年8月,中央军委明确规定,第二炮兵各基地、除作战指挥必须集中于中央军委外,其他各项工作,由二炮和所在军区实行双重领导。&&&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解决地方施工队伍家属拖累过大、跨区调动困难等矛盾,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以中央直属的部分施工队伍整编为基建工程兵。日率先在冶金部、建工部、谋炭部、水电部、化工部、交通部等中央部委直属的施工队伍中组建了基建工程兵第一批部队。1971年至1979年,又陆续组建了铀矿地质和矿山、水文地质普查、北京地铁和市政建设、战备通信等部队。1978年1月,成立基建工程兵领导机构,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李人林任基建工程兵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兼任政治委员。基建工程兵是担负国家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和国防施工任务的兵种。到1979年底,已发展为共辖10个指挥部(军级)、32个支队(师级)、5所技术学校(师级)、156个大队或团、总人数近50万人,成为国家基建战线上的一支突击队。&&& 二、我军军兵种编制体制建设的调整与改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人民军队应整顿组织,精简机构和冗员,提高部队质量。&&& 日,防空军与空军合并为空军,撤销防空军番号及领导机构。防空军并入空军,建立了空防合一体制与合成作战体系。同时建立了空军航空兵、空降兵、高射炮兵、探照灯兵、雷达兵部队和地空导弹部队。由主要对空作战转变为空对空、空对地、地对空的立体作战体系,大大提高了空军的全面作战能力。同年9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1月22日的决定,撤销公安军番号及其领导机构,公安军内卫、边防部队分别交所在省军区指挥、专区、县的公安部队交地方政府公安机关改编为人民警察。公安军撤销后,在总参谋部和一些军区司令部内设立警备部或警备处,作为本级机关领导内卫和边防工作的业务部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进入80年代,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遵循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我军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全军减员百余万,军兵种的领导指挥体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调整。&&& 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改为总参谋部业务部门的命令》。8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撤销基建工程兵的决定》。9月17日,中央军委印发《军队体制改革与精简整编方案》,我军兵种编制体制制作了较大调整。按照整编方案,自9月1日起,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部,由执行大军区级权限改为正军级;原隶属各兵种的特种兵部队编入集团军或归所在军区领导。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铁道兵并入国家铁道部。日,铁道兵机关及其下属10个师等共14万余人并入铁道部建制,撤销铁道兵番号及领导机构。并入铁道部的铁道兵部队官兵全部脱军装,就地转业。同年11月,撤销基道兵番号及领导机构。并入铁道部的铁道兵部队官兵全部脱军装,就地转业。同年11月,撤销基建工程兵领导机构,所属部队按系统对口集体转业到国家有关部委和所在省、市、自治区,有的部队移交有关军区、总参通信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 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是以艰苦著称和能征善战的部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到撤销时,基建工程兵已拥有50余万人;铁道兵最多时,发展到41万人,成为我军参加地方建设技术雄厚、作风顽强的两支劲旅。&&&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决定全军裁减员额100万。各军兵种领导机构进行了精简调整,形成了陆、海、空军和第二炮兵三个军种、一个兵种的编制体制,改变了军兵种机关机构重叠、班子庞大、职责不清的状况,提高了我军精干、合成、高效的现代化军队建设和现代战争条件下诸兵种联合作战的能力。&&& 1989年,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和主持军委工作后,继承、发展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建军原则和军事战略思想,以战略眼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和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对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等重大问题,作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改革。1993年军委制定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战略方针。为适应和贯彻新时期的战略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在80年代裁军百万的基础上,再次裁减军队员额50万。在军委的统一部署下,我军及军兵种的领导指挥体制进一步调整。由原军委诸兵种领导机构缩编的总参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部及防化学兵部再次缩编合并组成总参特种兵部,下设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学兵局,作为总参指导特种兵的业务部门。各军区领导和编入集团军的特种兵,根据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作战要求,与野战军步兵进一步组配优化。我军的后勤保障体制进行改革,推行以大军区内陆、海、空军后勤供应通用物资统供和专用物资专供相结合的后方勤务供给体制,实行联勤保障,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 在中央军委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指导思想指引下,紧密围绕和按照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8220;打得赢、不变质&#8221;的要求,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的编制体制建设也在改革调整中不断完善发展。遵照中央军委关于&#8220;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化战斗力的海军&#8221;的指示,海军制订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发展了海军水面舰艇、潜艇、岸防兵、海军航空兵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以及其他各种专业勤务部队,形成了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强大海上战斗力量,提高了作战能力;空军加强了空军航空兵部队、导弹部队、高射炮兵部队、雷达兵部队和空降兵部队建设,至今已发展成为由空军航空兵等各专业技术兵组成的技术兵种,具备了完成空中突击、空中支援、空中运输、航空侦察和防空作战等任务的能力;第二炮兵根据本兵种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提高作战能力的要求,加强了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和相应的作战保障、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部(分)队,以及院校、科研单位的建设,至今已成为一支拥有中程、远程、洲际和常规导弹装备,配套作战阵地和指挥控制、通信、情报手段的作战体系,完善的作战保障和后勤、技术保障体系,以及战略核威慑能力和实际作战能力的重要国防力量。&&& 至此,我军军兵种编制体制经过不断调整、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中央军委领导下的陆、海、空军和第二炮兵三个军种、一个兵种的领导指挥体制。
馆藏&3202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师旅团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