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版魔王 李斯特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版本哪个版本好

撇下李斯特的私生活不说,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弗朗茨·李斯特|日 - 日
今天你练李斯特了吗?
  “钢琴之王”李斯特的乐曲,不是随随便便能弹的。毕竟每个学钢琴的同学几乎都是把他当终极目标来“自虐”。
  为了“炫技”,他一言不合把练习曲升级,将钢琴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首创背谱演奏法、巡演独奏会的第一人,李斯特更是交响诗体裁的创立者。
  如果李斯特生活在现代,就应该是一个偶像兼实力派的演奏家人设了。天生的高颜值、优雅的风度以及炫目的琴技,让多少“迷妹”疯狂?
  12岁的李斯特肖像
  从小帅到大~
  尽管身边总是沾着不少“花边新闻”,面对这样的李斯特,当然还是选择原谅他啦~
  因为,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他不仅是“钢琴之王”,还是“交响诗之父”,李斯特承袭了柏辽兹的音乐精神,以标题音乐的崭新形式,赋予交响诗更深刻、更具思想的内涵,使交响诗成为近代管弦乐曲的精华。
  今天,我们不聊难度MAX的钢琴曲,跟小编来膜拜李斯特的交响诗名作吧。
  用音乐咏唱出人生的诗篇
  李斯特在音乐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或许不是钢琴练习曲,而是首创了交响诗这种音乐体裁。
  他一生写了13首交响诗,而且都是有标题的。内容有涉及古代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和奥菲斯;有关于历代的文学名著:歌德的《塔索》、雨果的《马捷帕》、席勒的《理想》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有著名的绘画作品:考尔巴赫的《匈奴之战》等。
  同为浪漫乐派,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是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来打动人,标题带有陈述情节的作用(《幻想交响曲》)。而李斯特的标题音乐则是以鲜明的音乐形象感染人,标题在于概括诗意,体现诗的主导形象。
  在处理上,李斯特的标题音乐也不同于柏辽兹,李斯特的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和哲理性,旋律常用变化音,和声语言新颖,配器语言绚丽,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表现力,对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前奏曲》
  《前奏曲》是李斯特十三首交响诗中的第3首,也是最有名和最受喜爱的一首。
  1844年李斯特根据诗人奥特兰的作品《四元素“水、火、风、土” 》写成了一首男声合唱曲的序曲。1850年,李斯特将这首序曲改写成一篇独立的管弦乐交响诗,同时也为这首交响诗找了一个贴近音乐内容的标题。刚好当时他正读到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拉马丁的诗作《诗的冥想》,诗篇中恰巧有一段文字十分切合音乐的内容:
  “人生是什么呢?只不过是死亡之歌的前奏曲罢了。每一个美好的生命都是从爱而来的,但是没有人能够避开暴风雨的袭击。风暴摧毁了青春幻影,在风暴过后,灵魂如何得到安息与幸福呢?或许只有宁静的大自然能安慰受摧折的灵魂。但是当号角声响起,不管是为了什么,人们匆忙加入战斗的漩涡中,在奋战的过程里实现自我,恢复生命的力量。”
  这段诗文探讨了人生中的爱情与生活中的坎坷和挫折,以及通过不断的奋争以达到最终自我实现的过程,李斯特以此诗篇的精神确定了《前奏曲》这个曲名。在这里,“前奏曲”非指体裁,其含义为“人生的前奏曲”。李斯特在这首作品总谱的扉页上自己写过一段序言,引用了拉马丁的诗句,他认为是对这部作品最准确的诠释。
  李斯特把“生”视为“死”的前奏,这样人生当然就永远是一段前奏了,而这首《前奏曲》实际是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以李斯特的观点来看,死亡是永恒的,生命只是短短的一段序曲。但李斯特不同于拉马丁诗歌思想之处在于,拉马丁是以一种悲观的消极情绪面对人生,而李斯特是以积极的态度肯定生命的伟大意义:人生虽然有困苦、有灾难,但人们应该去冲锋陷阵,去发挥自己的力量。这种乐观的精神在整个《前奏曲》中表达得非常清楚。
  最具野性之美:《马捷帕》
  19世纪,雨果、拜伦等诗人及其他艺术家都曾以马捷帕这个历史人物为题材写过作品,李斯特也单独出版过钢琴曲《马捷帕》,即12首《超级练习曲》中的第4首。
  1851年,李斯特以钢琴版本《马捷帕》为素材,根据雨果的《东方诗集》的内容,初步完成了该首交响诗的创作,1854年春经修订后在德国魏玛首次公演。
  马捷帕是雨果诗篇中的一位哥萨克首领,此人曾因触犯波兰宫廷的戒律而被绑在一匹野马背上任其狂奔而备受凌辱。但他宁死不屈,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交响诗《马捷帕》中,李斯特运用音乐的语言成功地塑造出马捷帕的英雄形象,描绘了马捷帕的胜利。全曲的主题刚劲有力,汹涌澎湃,在李斯特的全部管弦乐作品中,表现得最具野性之美。
  震动世界乐坛:《匈牙利狂想曲》
  19世纪的匈牙利是一个在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经济文化落后的弱小民族。在匈牙利民族英雄科苏特与著名诗人裴多菲等人的领导下,要求摆脱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在这一革命浪潮的影响下,19世纪中叶兴起了以发掘并发展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为目标的匈牙利民族乐派,李斯特就是这一乐派的代表人物。
  在广泛收集匈牙利民歌和吉卜赛音乐的基础上,李斯特于19世纪4、50年代创作了19首在他钢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这种音乐体裁虽然有很多音乐家都曾经用来创作乐曲,但是李斯特是第一位真正使用这种音乐体裁来表达自己民族主义音乐的作曲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音调源于匈牙利民间的“查尔达什”舞蹈音乐,直接引用匈牙利民歌或民谣风格音乐进行创作中,严守“查尔达什”形式的作品很少,不过都采用与“查尔达什”类似的形式。
  由李斯特创作的这些匈牙利狂想曲虽然属于他在探索发展匈牙利民族音乐道路上的初开花朵,但是演出之后,立即震动了世界乐坛,堪称是匈牙利民族乐派奠基性的作品。特别是其中的第2首、第6首在世界乐坛上享有经久不衰的盛誉。
  李斯特的学生多普勒,就因把《匈牙利狂想曲》改编成管弦乐而闻名乐坛。多普勒从19首钢琴曲中选出6首,改编为管弦乐曲,就是现在经常演出的6首,但乐曲的编号顺序是与钢琴曲不同的。管弦乐《匈牙利狂想曲》(第4号)是原钢琴曲的第2号,在这首乐曲中不但拥有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点,而且经过改编的管弦乐曲更加突出了匈牙利民族豪放、乐观、热情的性格,让听到的人有种振奋人心的气势和澎湃雄伟的效果。
  首创交响诗,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李斯特进一步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词句来概括他对后世音乐创作的影响,但比起讨论李斯特的私生活,他的音乐更应该被了解和聆听。
  最后贴上一张毫无违和感的图
  来自2011年的李斯特诞辰200周年纪念音乐会海报,给李斯特P了一个美国雷朋眼镜,如今看来依旧很有范儿,配字也真相了。
  BORN TO BE A SUPERSTAR
  ——天生就是巨星
更多李斯特古典音乐专辑
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微信编辑:醒醒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作&&&&&&者:张洪岛 张洪模 张宁 译出 版 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时间:1962
印刷时间:1979-03印&&&&&&数:装&&&&&&订:平装版&&&&&&次:一版两印开&&&&&&本:大32开页&&&&&&数:174页字&&&&&&数:I&&S&&B&&N:品&&&&&&相:八品售&&&&&&价:3.00(已售)出售日期: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两印5.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5.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3.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一印5.00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6.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9.00九品装订:其它开本:版次:20.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二印4.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两印20.00八五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上传用户:qlrutvkawf资料价格:5财富值&&『』文档下载 :『』&&『』学位专业:&关 键 词 :&&&&&&权力声明: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摘要:(摘要内容经过系统自动伪原创处理以避免复制,下载原文正常,内容请直接查看目录。)题目音乐是东方音乐汗青中一向绵延延续成长的音乐情势之一,东方音乐艺术传统在这类音乐情势中有着极其明白的表现,但是题目音乐的成长也给音乐史、音乐美学带来了更多值得商量的成绩。本文努力于对题目音乐做一个加倍周全和严厉的界定、回想,在此基本下去商量浪漫主义时代两位题目音乐年夜师柏辽兹与李斯特的题目音悲观念与创作特点。柏辽兹与李斯特同为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在题目音乐范畴都做出了凸起的进献。然则二人的题目音乐创作理念却不尽雷同,他们的创作分离代表了两种分歧的题目音乐成长偏向。本文经由过程梳理二人的一切题目音乐题作品从中归结特色,并以详细作品为例,剖析音乐本体,考核其创作不雅念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论述创作不雅念是若何转化到详细的音乐作品中的。经由过程关于二人不雅念雷同、分歧点的比拟和缘由分析,使读者对这两种分歧的题目音悲观念有一客不雅的熟悉,以此来反不雅题目在音乐创作和观赏中的功效和感化。经由过程两者的题目音乐创作不雅念的比拟差别激发出音乐表示的本体性寄义,激发关于题目音乐的特点及价值的再熟悉。本文起首回想了题目音乐的成长汗青,经由过程追溯其成长过程,力争综合后人的不雅点,关于题目音乐这一音乐情势有一明白、严厉的界定,然后重点剖析浪漫主义时代柏辽兹与李斯特二人的题目音悲观念特色,并分离罗列剖析代表二人题目音乐创作特点的作品《理想交响曲》和《塔索》重点剖析,且联合音乐本体,重要剖析二人的题目音悲观念在其作品中的表现。接上去对二人的创作停止比拟,笔者侧重综合应用汗青学、美学、比教授教养、音乐社会学、作品剖析学、个案研讨与全景研讨相联合等研讨办法,从文明、时期、情况、小我阅历,和音悲观念在创作中的理论等方面动身剖析构成两者创作不雅念差别的缘由,最初对以两者为代表的分歧的题目音乐创作不雅念作出评价,并联合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激发对音乐的本体性表示寄义的思虑。终究得出结论音乐中渗入渗出入文字性身分是音乐成长的可行性趋向之一。Abstract:Theme music is one of the music forms in the history of oriental music, which has a very clear expression in the musical form, but the growth of the subject music also brings more worth to discuss. This paper on the subject of music do a double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definition, recall. Then go on to discuss the romantic age two topic music division Berlioz and Liszt topic sad tone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reation. Berlioz and Lester for the nineteenth Century romantic composer, in the title music category are made into the offer raised. But the two theme music creation concept is not the same, their creation and separation of two different topics on the topic of music growth.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orting out the two topics of music title work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tailed works,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music ontology, assessment of its creative ideas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sic works, discusses how to translate the creation of the detailed music. Through about two people read is identical, the bifurcation point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so that readers of these two differences topic sad tone concept has guest indecent familiarity, in order to anti indecent topics in music creation and ornamental effect and impact. Through the two topics of music creation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usic to stimulate the mean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music, to stimulate the the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sic and the value of re familiar. This paper recall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title music,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racing the growth process, and strive to posterity indecent point, about the music of the title music forms are clear, strict definition, then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romantic era Berlioz and Liszt two topic sad tone characteristic concept, and separated list analysis representing the second problem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creation works &ideal Symphony& and &Tasso&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joint music ontology, analysis of topic sad tone concept in his work performance. Pick up the creation of two people to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the author focuses on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sweat Seigaku, aesthetics, than teaching, music, social science and works analysis, the combination of case studies and panoramic research etc.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reason of civilization, the time, the environ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sad tone concept in the creation theory start analysis constitute two creation idea difference, initially to both represen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ubject music indecent Nian is evalu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literature, stimulate the ontology of music to send righteousness thinking said. After al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music in the music is one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目录:内容摘要4-5Abstract5引言7-9第一章 标题音乐的界定和历史脉络9-16&&&&第一节 标题音乐的界定9-12&&&&&&&&一、“标题”溯源及界定9-11&&&&&&&&二、标题音乐中的特殊现象11-12&&&&第二节“标题”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12-16&&&&&&&&一、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萌芽发展时期12-14&&&&&&&&二、古典时期—发展过渡时期14&&&&&&&&三、浪漫主义时期—蓬勃发展时期14-16第二章、柏辽兹与李斯特的标题音乐观念分析16-29&&&&第一节 柏辽兹标题音乐观念分析16-22&&&&&&&&一、音乐与文学情节的有机结合16-18&&&&&&&&二、音乐写作手法18-22&&&&第二节 李斯特的标题音乐观念分析22-29&&&&&&&&一、李斯特的标题音乐观念22-25&&&&&&&&二、音乐写作手法25-29第三章 柏辽兹和李斯特标题音乐观念比较分析29-43&&&&第一节 柏辽兹和李斯特观念相同之处29-35&&&&&&&&一、相同的创作题材来源29-31&&&&&&&&二、对于标题音乐同样的提倡态度31-35&&&&第二节柏辽兹和李斯特标题音乐观念不同之处及原因分析35-43&&&&&&&&一、柏辽兹和李斯特标题音乐观念不同之处35-37&&&&&&&&二、柏辽兹和李斯特标题音乐观念不同之原因分析37-43第四章 关于音乐标题观念的思考43-51&&&&一、对于标题音乐中标题的思考43-46&&&&二、关于两位作曲家标题音乐创作的思考46-51结语51-52参考文献52-54主要参考期刊54-56致谢56分享到:相关文献|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一位正在IT行业中学习的小人物,想分享一些学习资料给所有人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试析李斯特标题交响乐中的哲理性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试析李斯特标题交响乐中的哲理性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9:47:1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试析李斯特标题交响乐中的哲理性
官方公共微信《幻想交响曲》的又一版本——听李斯特钢琴改编曲所感
作 为一个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柏 辽兹的作品我是有兴趣反复倾听的。喜欢听,不但因其言之有物,富于诗情画意;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因素是他那高明的管弦乐“修辞学”—配器法。自从50多年前在老唱片上初识《罗马狂欢节序曲》与《幻想交响曲》,便深深受到他的配器艺术的感染了。 作为一个钢琴爱好者,我对钢琴与管弦乐二者表现功能及其效果的同与异极感兴趣。管弦乐有配器法,钢琴也有它自己的“配器法”。这后一句话正是柏辽兹在其名著《配器法》一书中说的(见该书李疥冷中译本上卷第174页)。我从对这二者的对照、比较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在音乐文化的实践中表现出的创造力是何等的美妙惊人!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管弦乐名作的钢琴“译本”,我很有兴趣去搜集来读。首先,它有助于我们“啃”乐队总谱。化繁为简,只有业余水平的爱好者可以费力较少而知原作之纲要。还有一种好处:有了钢琴改编谱,你可以大胆地到键盘上去摸摸,那样便能直接感受音乐的进行。同唱片中的效果比,当然天差地别;然此...&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跪衣比鞍:两种价值跪钢琴改编曲作为一种社会性很强的音乐生产方式,在中国和西方的音乐生活里均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中、西方的学术界,‘“改编创作”这一实践所被看待和研究的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这种区别反映在不胜枚举的具体言论中,详见下文:众所周知,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F~玩zt,18n一1886)在钢琴改编曲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大家”,一份研究钢琴改编曲的重要文献曾这样评价李斯特在钢琴改编曲方面的贡献:“伟大的弗朗茨.李斯特是……钢琴改编曲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巨星。在李斯特一生数t浩大《的)音乐创作活动中,钢琴改编曲占有显著的地位,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位作曲家,对于钢琴改编曲而言,李斯特可谓前无古人,后亦难以有来者超越。”【侯颖君,2006(一):17】应当说这个评价是不过分的,不过李斯特的作曲家名声却常常因为他丰硕的改编曲实践而大打折扣。比如,肖邦就曾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这样评价李斯特:“当我以创作艺术家的角度想到李斯特时,在我眼前出现...&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建国十七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其中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反右运动、大跃进、纠偏与三化等时期,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的百废待兴与勃勃生机,一方面又是充满波折的大风大浪。然而,在真正的艺术家的创作中却是脚踏实地,即使题材充满了激进风格,但是其创作过程却是一丝不苟的。这一时期的中国作曲家们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那就是如何让这一舶来乐器的音乐风格更加中国化、演奏技巧更加钢琴化。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中国作曲家们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洋技法的结合与融会方面做出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创作出了一大批极具民族风格的作品,其中就包括大量的钢琴改编曲。钢琴改编曲在这里是指在保持现成的音乐素材相对完整的情况下,通过各种作曲技术移植到钢琴上。这一种创作形式在中国从赵元任早在1913年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改编曲《花八板与湘江浪》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建国十七年钢琴音乐改编曲创作在整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都是...&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丰富多样,甚至同一部作品可能兼具双重性或多重性,所以在分类上具有一定的不可区分性。从创作手法入手,对作品进行分类,钢琴曲大致可分为创作曲和改编曲。民歌改编曲作为我们音乐“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有着很高的价值,通过对民歌改编曲的学习与演奏,不但能提高我们自身的演奏水平、音乐素养、民族音乐修养,而且还会对我们养成民族化的听觉习惯、提高音乐分析能力和民族音乐感受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钢琴改编曲作为我国钢琴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已经对钢琴的中国化产生深远的影响。钢琴改编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既有的歌曲或器乐曲,在保持原曲相对完整的前提下,运用适当的和声、复调等多种作曲技法改编为钢琴曲;另一类是将钢琴曲改编为钢琴曲,即将钢琴演奏技术较难的钢琴曲在保留原主题相对完整的前提下,改编成演奏技术较低的钢琴曲,或将钢琴演奏技术较简单的钢琴曲,通过各种作曲技术将其改编成结构宏大、技术高超的钢琴曲。由于改编曲多采...&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中国钢琴改编曲,是指将我国原有的民间歌曲或器乐曲等,在保持原曲旋律相对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的二度编创。中国钢琴改编曲是中国钢琴艺术的瑰宝。100多年前,随着钢琴以一定的规模传入中国,我国作曲家就不断地尝试将人们熟识的经典作品进行改编,创作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改编曲,为广大听众所喜爱。可以说,正是得益于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出现,才使中国钢琴事业有了最初的发展基础。因此,在当今钢琴演奏和教学中,应该将钢琴改编曲视为一个重点加以研究与学习。一、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发展概述钢琴是一门西方乐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钢琴传入中国。而这门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乐器要想在中国获得发展,首先面临的就是创作问题。只有当作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时,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基于此,很多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将创作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音乐,试图通过改编的方式拉近国人和钢琴之间的距离,于是中国钢琴改编曲应运而生。具体来说,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王建中,储望华分别于年根据唐璧光原创的带有浓郁湖南地方风味的歌曲《浏阳河》改编而来.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既忠实于原作,又在创作室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及艺术领悟,他们既保留了原主题旋律的民族五声特点,又有机地谨慎地在中国音乐元素中渗入西方作曲技法,甚至微妙地讲湖南地方音乐素材融合在一起,最后被钢琴这件“乐器之王”淋漓尽致地讲两位作曲家探索到的民族神韵展现出来。一、曲式结构上的异同从《浏阳河》民歌的曲式上来判断,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共17小节,乐句的结构是:4+4+4+5。两首钢琴改编曲在此基础上扩展了乐段,其中歌曲中的四个句子构成的主题同时完整的出现了三次,都加入了引子、变奏和复调等手法,使曲式结构更为完整。两首钢琴改编曲在曲式结构上是完全不同的。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在曲式上是类似于再现部有所省略的三部曲式,因为他在华彩段落作了剧烈的扩张,起的作用就近似中段的作用,主题的第三次出现便又似第一次的重复,只是其中有着微...&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王 李斯特几号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