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记本散热器十大排名玩游戏烫,我买了两个散热器一个在底下往上吹,一个放到键盘上面往下吹键盘,这种做法正确吗?

困扰!笔记本烫到烤鸡蛋?&解决,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的使用功效测试
我们每个人在使用笔记本时都会遇到键盘、掌托发烫的现象,也会想到购置笔记本散热器。那么,什么样的散热器比较有效?这便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 单单关注它们的根本用途“散热”的话,我们就可以简单的把笔记本散热器分为两大类型: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散热器既可以将笔记本底面抬升到空气中散热,也可以利用自身来给笔记本导热。主动式散热器则额外配备了来帮助笔记本排热。
&&&&测试器材:近来主打性价比的某品牌笔记本一台、红外测温仪。
仅为示意图,非实际测试用产品
仅为示意图,非实际测试用产品
&&&&测试方法:进入系统后立刻以最高分辨率反复运行3DMark06,半小时后测试笔记本的主散热孔以及键盘面和底盖的左上、左下、中上、中下、右上、右下各六个部位。
&也许是因为目前室温还不算高的原因,测试用的笔记本已经热到可以烤鸡蛋了却还没有死机。不过,实际上此时它已经无法正常使用了。抱着一个随时可能黑屏还烫手的笔记本,这着实是一种考验啊。
&&&&& 小编随便拿一个淘宝上的25元金属网格散热器的测试实例(散热器如下)
&&&&&&&&&&&&&&&&&&&&&&&&&&&&&&&&&&&&&&&&&&&&&&&&&
温度测试结果如下(&测试环境:室温14度。)
主动式金属散热底座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不过其售价普遍偏贵。
购买是不错的选择哦。
& 感谢提供散热器等测试器材:数码配件1号店
(散热器测试网小散)
& 本文出处:(转发请注明出处)
淘宝上海滩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我的笔记本是戴尔的底下的散热器吹的是冷风但是键盘特别烫而且我电脑1热就黑屏是否是散热器的缘由_笔记本电脑 - QQ志乐园
您的当前位置: &
我的笔记本是戴尔的底下的散热器吹的是冷风但是键盘特别烫而且我电脑1热就黑屏是否是散热器的缘由
来源: |人气:566 ℃|时间: 23:25:52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我的笔记本是戴尔的底下的散热器吹的是冷风但是键盘特别烫而且我电脑1热就黑屏是否是散热器的缘由"相关的问题,志乐园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的笔记本是戴尔的底下的散热器吹的是冷风但是键盘特别烫而且我电脑1热就黑屏是否是散热器的缘由"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
你的电脑很久没有清算灰尘了吧,你应当清算1下电脑灰尘了清算灰尘,好像有免费的,你搜搜你的是超极本吗?热量散不出估计是里面灰多笔记本使用时间太长就会出现散热不良,要清算下里面的灰尘
||||点击排行不常移动电脑的人,你需要的是笔记本电脑吗?
八月底,同学就要服兵役回来了,和他聊到回来一起打游戏,他说要买游戏本。据我所知,他没有移动的需求。
​正好我还有个妹妹明天高考,考完也得买电脑了,我就在可能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认真的写一点东西。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删。
​笔记本电脑→Laptop
Lap英语释义是膝盖的意思,所以Laptop直译为“膝上型”。这一类型的电脑诞生之初就带着“可以放在膝盖上使用”的使命。你需要放在膝盖上使用电脑吗?
或者说,你需要频繁移动你的电脑吗?
每天带电脑上班的上班族;每周带电脑回家的学生;时常要出差/旅行、会议需要用到电脑的商务人士;我推荐你们选择笔记本电脑。
一个学期带电脑回家一次的学生,可以考虑Mini-ITX机箱,或者笔记本电脑。
没有移动需求的话,我不推荐选择笔记本电脑,我推荐能放进ATX/M-ATX主板的机箱;如果只需低频次移动,我推荐Mini-ITX微型机箱;如果你是因为桌子小放不下为由选择笔记本电脑,Mini-ITX微型机箱会颠覆你对台式机的笨重的成见。
​为了便携付出的代价
Laptop——Desktop,
膝上型——桌面型,
更易于接受的称呼为“移动端”、“桌面端”。
笔记本一台机器集成了主机、屏幕、音频、麦克、键盘、触摸板、电池、摄像头。把台式机需要一个桌子摆放的,如此之多的部件全部塞进一个小小的模具中,是付出了许多代价的,扩展/升级性、散热、性能、寿命、可维修/维护性......都被大打折扣。
扩展/升级性
我收集了4块京东上热销的、适配第六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B150-主流芯片组和Z170-高端芯片组主板的常用扩展/升级的插槽/接口的资料和两款不同定位的热销游戏本进行对比,主板的版型分别为ATX-大板、M-ATX-小板、Mini-ITX-迷你小板。
渣浪的文章没有表格格式,上截图。
主流英特尔LGA1151平台部分常用接口/插槽统计
​两款游戏本部分常用接口/插槽统计
USB,平时最常用到的接口。两款笔记本都只提供了4个,勉强够用,规格也都可以。两台笔记本可以在插一个鼠标、一个键盘的情况下在两个USB存储设备之间互相传数据,但是存储设备不能再多了。但是堪堪够用的数量说明,只要其中一个口失效就会影响使用。桌面端USB接口非常充足,坏一个换一个,甚至还有Type-C接口,能实现一些新特性(比如高压/高电流输出?)。
SATA3和M.2,都是硬盘接口,列举的主板中最少都能插5块硬盘,未来人类T5最多能插4块,在笔记本中算是了不起了,普通笔记本一般是两块。我自用笔记本上的两块硬盘分别是机械和固态,基本满足日常使用。笔记本的SATA硬盘一般是2.5寸,和台式机的3.5寸硬盘也有一定性能差距,台式机的3.5寸硬盘是无法塞进笔记本里的,但是笔记本的2.5寸硬盘可以装进台式机。注意,不是所有的M.2接口都是支持更高速率的PCIe规格固态硬盘的,只支持SATA规格固态硬盘的M.2接口的速率和SATA3接口差距不大。
内存,英特尔Skylake平台为我们带了新的内存规格:DDR4。新规格内存工作在以往属于低电压内存的电压上,所以兼容上代低电压内存-DDR3L,但不兼容上代标准电压内存-DDR3。列举设备中容量和通道数都没什么问题,除了Z170主板,都只支持2133mhz这个频率的内存。
PCIex16,显卡插槽。笔记本的独显一般焊在主板上,所以没有这个插槽。列举的设备中有三块主板支持多路显卡,但是只有其中的Z170支持双路N卡sli,同时支持三路A卡交火。移动端基本没有多路显卡一说,虽然有厂商造出来了双路980的“笔记本”,但那体重和个头也快告别移动端了,叫一体机比较合适。
扩展卡,主要指独立声卡、独立网卡、视频采集卡什么的。一般数字媒体工作者和网络主播用得着。
​可升级性
除了少数准系统和高端笔记本,笔记本的升级就是换内存和硬盘。。。
一般英特尔推出新架构的CPU都会改针脚,相应地,主板上CPU插槽的针脚也会相应改变。一般同代主板支持全线的同代消费级CPU,但是上代和下代的就不兼容了(也有例外,LGA1155插槽就沿用了两代,部分2代主板可以通过更新BIOS支持3代CPU)。在不换主板的情况下,一般升级CPU只能升级同代产品或插槽针脚数相同的产品。比如B85主板上的i5-4590能升级成i7-4770,但无法升级为i7-6700或者i5-6500。
AMD平台不太了解,一般也是根据插槽的针脚数量来决定兼容性的。
在电源功率足够,PCIe插槽规格满足的情况下选你预算内的显卡就行。单路显卡升级多路显卡需要注意主板支持的cf/sli对规格的要求,A卡和N卡的区别,电源功率是否足够,机箱散热条件等等。多路显卡的效率目前存在争议,无特殊需求则没必要尝试。
​可维修/维护性
到这里,可维修性就很好理解,台式机由于高度模块化的部件,非专业人员也可轻松拆卸,用新部件替换旧部件。笔记本就不同了,笔记本CPU向BGA封装发展,和显卡一样是焊在主板上的。主板、CPU、显卡,一旦其中一个出现损坏,要换只能一起换。成本过于高昂,效费比很低。而且笔记本集成度非常高,不小心把水撒到键盘上,直接往下渗入主板芯片上,没准整台电脑就都交代了。台式机集成度低很多,外加机箱的保护,哪怕出了这种意外,情况不会这么惨。笔记本由于空间小每次拆机清灰我都小心翼翼,地方太小施展不开。至于台式机,抡开膀子,怎么拆怎么顺手。上次贪便宜买的散热器扣具紧得要命,一开始不敢用大力,急眼了直接大力出奇迹。
笔记本发热位置集中,散热条件较差,高温对于电子产品是有损寿命的。台式机低集成度带来的另一个好处便是良好的散热条件,这点比笔记本强多了。还有如果不外接键盘,夏天在滚烫的笔记本自带键盘上玩游戏...铁板烧吃过吧,恩,就是那种感觉。
以数量换来寿命。我说个现在我遇到的问题:我的14寸笔记本自带键盘没有右侧数字小键盘,一直以来都是USB外接键盘用的。现在由于长期拔插,已经有两个USB3.0的口有些接触不良,而这台笔记本一共就三个USB。这一点在台式机上完全不是问题,主板上有大量的USB,坏了换一个。
还有一个影响寿命的不是主观因素,是客观因素,即硬件性能过时跟不上用户需求。台式机由于高度的模块化,可相对自由的升级,什么不行换什么,可以大幅延长服役时间;多数笔记本能升级的也就内存、硬盘了吧,计算性能跟不上,整台笔记本都得淘汰。
​性能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即使是相同型号,后缀不同的移动端硬件和桌面端硬件存在较大的性能差距。
对于两者性能差距的量化,我通过网友整理的性能天梯图来说明,在此感谢两位天梯图的作者:Retadidas和jzw1950。需要注意的是桌面级显卡根据厂商调教的核心频率和散热用料不同。同一个GPU核心的显卡发挥的性能都会有差距。此处谨做粗略参考,而且英特尔和英伟达也没有出品官方数据,请多包容。
我选取了一组移动端高性能硬件和与之同型号的桌面端硬件作为对比。
列出售价差距是,移动端同等性能的桌面端硬件&移动端同型号的桌面端硬件
之差,以便参考。
渣浪图片水印不能去,只好留白截图。
桌面端GTX970和移动端GTX970M理论性能差距
​移动端970M的性能对照组是桌面端960,960和970这两张桌面端显卡可是有1000元左右的差价,何况因为移动端远不如桌面端的散热条件所限制,移动端实际性能会弱于理论性能。
桌面端i7-0K和移动端i7-6700HQ理论性能差距
​移动端6700HQ的性能对照组是E3-1230v2,但是这块处理器已经停产了,目前淘宝散片售价1000元左右,显然不能用作参考。我选取了目前仍有盒装行货在售的E3-1231v3,它性能更强,是E3-1230v2的后辈,天梯位置恰好处于i7-6700移动/桌面版本两者之间的中点,售价1829;桌面i7-6700,售价2299,差价470。同理,因为移动端远不如桌面端的散热条件所限制,移动端实际性能会弱于理论性能。
移动端和桌面端共用一套命名规则多少有些蒙人的意思。
​散热
所有的芯片工作时都会发热,小到手机移动处理器、路由器/交换机处理器,大到服务器、超级计算机。不严谨地说,处理器就是个大号的电阻,单纯地将电能变换为热能,所以电子设备的散热非常重要。
高温对于芯片是有损寿命的,一般情况下,厂商都会限制芯片性能以工作在安全温度。长时间进行高负载处理时,过热在所难免,为防止热量损伤芯片,此时根据厂商设定的降频温度阈值,达到阈值温度时触发降频,芯片的主频率骤降随之而来的是大幅性能损失。
所以在笔记本上散热往往成为性能发挥的瓶颈,散热设计差的笔记本往往无法发挥出其参数应有的性能。台式机由于相对宽敞的内部空间,只要花较少的钱购买一个合格的散热器,性能一般不会受到散热的制约。
这也是烤机测试(温度压力测试,运行特定程序使芯片运算性能长时间满载)与针对计算性能的各种跑分测试的区别:测试厂商调教的降频温度阈值,及笔记本模具/机箱和散热设备的散热性能。在笔记本、手机等散热压力较大的移动端平台上,烤机测试和性能测试同等重要。
热管:内壁为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的密封金属管,充填了少量工作液体并抽成低压,使得其中液体沸点极低。通常一端固定在发热元件上,一端连接鳍片。工作液体在受热后迅速蒸发,运动到低温的鳍片端放热,降温液化后回到高温端,如此往复带走芯片的热量。
别以为你切开了热管就能见到那些工作液体,切开的瞬间因为压力骤变液体早就汽化了...
硅脂:涂抹于发热元件和热管或鳍片之间,帮助消除金属接触面之间的空气间隙,增大热流通,减小热阻。
​鳍片:金属散热片,铝制或铜制,连接热管或直接固定在发热元件上。
​风扇:用于计算机散热的风扇一般噪音较低,一般固定在鳍片一端,吹走鳍片上热量。
​移动端的风扇则弱得可怜
​主流桌面端/移动端散热条件对比
桌面端CPU散热器一般固定在CPU上,不同型号,体积、散热性能和价格差距很大。
比较辣鸡的,如:英特尔原装散热器,结构为:风扇 鳍片。买盒装CPU送的,铝制,没热管,优点就是体积小,不占地方。
​现在装机爆款型号,如:九州风神玄冰400,结构为:风扇 热管
鳍片。售价亲民,99元,散热性能不错。有点噪音,体积大,对机箱空间有一定要求(被玩家戏称为锯机箱400)。
​​桌面端显卡散热器一般无需另外购买,如图,显卡的芯片和电路板部分仅占用了很小的体积,其余基本都是散热模块。散热用料多厚道视具体型号售价和厂商的良心了,不过一般的桌面显卡散热用料都比笔记本的显卡散热强多了。
​移动端
笔记本散热模块一般为热管连接到CPU/显卡上,一端连接到鳍片。鳍片一般位于笔记本出风口之前,风扇出风方向一般针对着鳍片以便带走热量。
热管和风扇数量有多有少,用料有多厚道,也视具体型号售价和笔记本厂家的良心而定。热管的布置方式和模具设计也有很多门道,不过这不在我能解释的范围。
高端游戏本的散热配置,可能不及桌面端99元亲民的爆款散热器​。当然这个结论有些不妥,玄冰400仅仅是安装在CPU上的,笔记本散热器还需顾及显卡散热。
结论:只有在优秀的散热条件下,芯片的强大性能才得以完全发挥。散热强大的笔记本售价可能难以接受,而在桌面平台可以较低成本实现。
​ 以下是基于我自己的见解聊聊笔记本电脑和小机箱
1.超极本(被动散热)
​极度轻薄,为极致便携而生,尺寸一般在14寸及以下,使用低功耗、低性能的Core
M系列处理器,接口一般能少则少,12寸Macbook甚至整机仅有一个USB-TypeC接口,这一个口承担着视频输出、充电、数据传输的任务。由于追求极度轻薄,没有设计风扇,采用被动散热。
也就是低发热的Core
M才敢被动散热这么玩,当然性能也是异常弱。网页浏览,轻度办公,这便是这类笔记本的使命,强度再高一点的负载都难以胜任。
多数超级本的内存一般焊死在主板上,不可升级;超极本没有网线接口这么一说,上网全靠无线网络或移动网络,确认你的使用场所无线质量合格后再买;硬盘一般出厂默认全固态,容量有限,确定你需要的存储空间;用了Core
M说明这台电脑几乎告别游戏。
代表机型:12吋Macbook、华为Matebook、神州优雅XS
2.超极本(主动散热)
非常轻薄,易于携带, 尺寸一般在14寸及以下 ,普遍使用低电压Core
i系列处理器,主动风扇散热,多数无独立显卡。 Core i系列处理器性能强于Core
M,可以应付炉石之类的卡牌游戏,但是它的使命依旧是网页浏览和办公,不适合游戏。接口也是能少则少,但是没有12寸Macbook那么极端,至少视频输出、充电、数据传输不会共用一个接口。
低电压Core
i系列处理器加上主动风扇散热,性能得以更大程度上发挥,可以带来更为流畅的办公/网页浏览体验,但别妄想用一台不带独显的超级本带来合格的游戏体验,你能忍受极低的特效和幻灯片一样的游戏画面吗?
多数超级本的内存一般焊死在主板上,不可升级;超极本没有网线接口这么一说,上网全靠无线网络或移动网络,确认你的使用场所无线质量合格后再买;硬盘一般出厂默认全固态,容量有限,确定你需要的存储空间。
代表机型:戴尔XPS13、Macbook Pro、联想X1
Carbon(顺带一提,前一阵子斗鱼主播远洋君在南京一数码商场直播砸的是联想 X1 Carbon)
​3.普通办公笔记本
这一类型笔记本使用比较广泛,尺寸在14寸及以上。 普遍使用低压/标压Core
i系列处理器,或AMD的低端APU(联想就爱用这种货糊弄人),主动风扇散热。接口相对齐备,基本满足办公使用。
此类笔记本一般价格亲民,但是性能不强,也没有为了便携做出努力,可能相对超极本厚度增加但性能没有提升,仅能胜任办公,有独显的机型一般搭载低端显卡,仅能满足入门级的游戏娱乐。一般出厂标配无固态硬盘,内存容量一般是64位系统下堪堪够用的4G。屏幕分辨率一般是万年的渣屏,色彩表现比较辣鸡,这类型的笔记本厂商一般用料比较缩,买来办公的的人一般不懂也不在意这些。
代表机型:华硕 R454LJ
​4.影音娱乐笔记本
有一些搭载了高性能处理器和中/高端独立显卡的机型,但是我觉得直接称呼其为“游戏本”并不合适​,它们往往没有游戏本傻大黑粗的机身,可能还显得很苗条,但是塞进了高性能芯片。
比如戴尔XPS15,拿出它的配置,已经达到了主流级游戏本的水平。
​这货轻薄的机身硬是塞进了双风扇和双热管!散热规格也是不逊主流游戏本!
但是它没有RJ45网线接口!只能用无线网,这是超极本的特征!
不得不说XPS15的模具设计极为优秀,在苗条的15.6寸机身下塞进了高性能芯片和两个风扇。售价较为高昂,同价位能买到性能更强的游戏本。我不能把它归类为游戏本,对于轻薄化做出的妥协,只能作为便携/高性能的影音娱乐本。
​其他机型:雷蛇Razer Blade 2016 14寸
虽然它自称游戏本,但我不这么认为。售价1.6W。
​5.游戏本
一般搭载标压i5/i7处理器,中高端独显,充足的散热规格,接口齐备,出厂自带固态(当然奸商们不见得用上什么好货,比如CM871),一般内存出厂8G起步(但也有4G起步的,比如联想),机身相对厚重。
有移动需求的游戏玩家、高性能需求的专业用户适合此类笔记本。
主流游戏本与影音娱乐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接口数量和机身厚度上。高端游戏本一般在芯片配置和散热规格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代表机型:戴尔游匣7559、惠普暗影精灵2代、未来人类T5
6.移动图形工作站​
搭载顶级i7处理器或服务器处理器的移动端版本(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至强E3有移动版本),专业图形显卡,比较昂贵。
术业有专攻,专业用户使用,没有专业需求没必要买。
​桌面平台ITX
ITX标准主板的尺寸是170&170 mm,ITX机箱就是只能安装进ITX规格主板的机箱。
ITX主板由于尺寸所限,插槽数量会比ATX和M-ATX主板少一些,但是也比多数笔记本充裕多了。部分ITX机箱尺寸所限,对显卡长度有些要求。
乔思伯 U2 ITX机箱
&#寸/3.5寸硬盘和风扇选装
银欣SilverStone CS01 ITX机箱
比较贵,但是带个提手,硬盘架也是模块化的,可以提着到处走。
​图片来自淘宝店铺:点个赞科技,侵删
小尺寸桌面级显卡
为了使小机箱获得不逊于ATX/M-ATX主机的游戏性能,同时满足到部分ITX机箱对于显卡长度的限制
,小尺寸显卡提供了这个可能。
技嘉GTX 1070 Mini ITX
性能没有被阉割太多,​ 长度仅仅为17cm,目前最强短卡
MHz,各位可以去对比全尺寸1070的频率
AMD R9 Nano
上代最强短卡!上代显卡中最短的,性能甚至略强于GTX980!最初见到它是Linus的《7人1机》中,双路E5,七张R9
Nano,满足七台虚拟机的高性能游戏。
可是为啥当时没火起来呢,似乎当时售价太高冷了。
​NUC
这是个跨界产品,我和同学争论过,它属于移动端还是桌面端。因为它用了笔记本的移动端硬件,电源和笔记本一样是外置的,但是没有屏幕、键盘和触控板;但是它比超极本还便携。
这台是英特尔的新型NUC:骷髅峡谷,没有独显,但是集显比较强劲,大致在移动端的中游水平,可以应付多数网游。
​携带这玩意移动的话,需要保证你往返的两个地方都有相应外设:鼠标、键盘、显示器。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需要买它,也许有人要一台高性能的客厅电脑来看电视吧。
​以上,这就是文章的全部了。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删。
今天接到了班主任给我介绍工作的电话,虽然想回绝那个岗位,但我意识到我作为学生的时间不多了。我在学生时代痴迷电子产品,工作后呢,不得不被现实磨平棱角,放弃爱好,每天两点一线。
这也许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么认真的写文章了,就让我的极客梦和我的青春一起逝去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散热器十大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