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s7到什么时候。那两个小时禁令什么时候取消

《王者荣耀》出未成年人最长限玩2小时“禁令”,结果是孩子气馁,家长嫌时间太长?!
《王者荣耀》出未成年人最长限玩2小时“禁令”,结果是孩子气馁,家长嫌时间太长?!
闪闪咖啡一堂
说起王者荣耀,大概很多小伙伴都不会陌生这个累计注册用户2亿人平均每日营收1亿元每日游戏场次9000万19岁以下玩家占总数量22%堪称国民第一手游昨日,终于出“禁令”了!12岁以下 每天限玩1小时12周岁至18周岁 每天限玩2小时强!势!围!观!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小学生在《王者荣耀》中的比例不足3%,14岁以下玩家占3.5%。19岁以下玩家超过22%。另一方面,这款游戏在商业上是巨大成功的,光是每天的营收就能高达1亿元。从网上铺天盖地的报道来看,《王者荣耀》甚至被当成“黑网吧”来比喻。这款游戏是如何让那么多人沉迷其中的呢?游戏“禁令”让小早接一段人民网的评论来一探究竟~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其次,政府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据人民网有删节)综合北京晚报 都市快报等图据网络除了公布“禁令”,昨日,《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发布公开信,称在一年多以前还在为《王者荣耀》能不能存活下去感到焦虑,如今这款游戏火了,因为有人沉迷,就都来怪游戏,他觉的有些委屈。李旻在公开信中称,我们去节制未成年人玩游戏,并不是要放弃什么。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建设。对话主创:“关注之前,我们就开始努力”目前,部分青少年过度游戏引发不少社会争议……李:我们很早就开始思考了,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之前,我们针对未成年人,修改了游戏内部分原画,包括一些英雄的台词和语音。青少年防沉迷话题讨论越来越热,王者团队怎么看?李:我们希望与家长协作,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孩子的游戏时间让亲子双方共同约定,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能有更多交流陪伴的时间,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据说“小号”绕过成长守护平台……李:对于小号问题,不止是游戏行业,而是包括视频、电商等整个互联网行业都面临的难题。我们认为直接绑定硬件设备是较好的解决方法,这个功能也将在近期上线。有人说,腾讯做这些是迫于舆论压力。李:当然不是。今年2月份,我们已经率先推出游戏成长守护平台,5月份我们再推出实名注册,还有6月份主动推出的《王者荣耀》健康系统——其实在舆论高度关注之前,我们已经一直在努力推出各种措施了。如果你有孩子,你愿意让他玩王者荣耀吗?李:玩乐是人的天性,疏导会是更好的方法。我们自己团队很多同事都会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毕竟这是我们很自豪的作品。我坚信,伟大的作品能向人传递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中国的文化。这款在2015年8月推出的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平均游戏时间约在15~20分钟的手游,目前几乎垄断了国内95%的MOBA手游市场。台前,一款“赵云”皮肤的一天收入就能达15亿。幕后,创造它的团队曾经五年没做成功过任何产品,而直播游戏的主播可以年入近千万……在这些巨大的数字前,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这款手游的火爆程度。台前 最高日收入就可达到2亿“根据 2017 年 4 月“UP 2017”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王者荣耀》仅用了一年时间,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这款游戏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用户购买英雄皮肤,最贵的要288.8元,而最便宜的皮肤也要近30元。腾讯内部人士也曾向媒体透露过,王者荣耀最高日收入就可达到2亿,一个赵云皮肤一天收入就能达1.5亿。据悉,《王者荣耀》在一季度就为腾讯贡献了120亿元,月流水超过30亿元,注册用户超过2亿,日在线人数达5000万,每天开局达到8000万-9000万场。《王者荣耀》火爆的同时也给项目组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入,据了解,《王者荣耀》团队2016年年终奖金高达1亿,人均为140万,有的人年终奖达到82个月工资。幕后 曾五年没做成功的产品2014年,腾讯的八大游戏工作室重组,改成四大工作室群,如好几个工作室都并到天美,这其中就有开发出《王者荣耀》的工作室:卧龙工作室。不过,在那个时候,卧龙工作室常常被调侃为“酱油型”工作室,“立项三年,内测三年,修修改改又三年”,他们此前只做过一个在电脑端上的类似产品,而且还失败了,这个团队已经长达五年没有做出过任何成功的产品。并入天美之后,卧龙工作室花了7个月做了一款手游,叫《英雄战迹》。而在测试当天遇到了另一款开启测试的《全民超神》,正面短兵相接,《英雄战迹》各项数据都不如对方。随后,他们把3V3模式改成5V5,10月上线前,把名字改成了叫《王者荣耀》,而后《王者荣耀》仍然各种不断改进,终于获得了成功。产业江湖 主播年入近千万“从来没有人这样对我。”花椒平台游戏主播“萝莉有杀气”对着屏幕连连鞠躬,激动不已。日前,她因陪同网友“慈溪天蝎”在王者荣耀赛季更新前最后一天冲击游戏段位,获17连胜,而被对方打赏20万元礼物。据媒体报道,当天在线观看直播的网友超过25万人次,如果按“萝莉有杀气”单日收入20万元计算,她已超过有着“直播电竞女王”之称的英雄联盟主播MISS。后者于2016年直播游戏赚到1700万。虎牙、龙珠等直播平台上,多达数十位游戏主播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年入近千万”的梦想。游戏登陆界面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游戏收益,昨日的“禁令”公布,是否真能完全避免“爸爸没收手机,13岁男生完不成游戏坠楼重伤”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吗?小早近日采访多位玩家、家长及专家,来看看他们怎么说。孩子:有的气馁有的欣慰 大家不攀比我也不会陷那么深即将步入初三的陈子明(化名),考完期末考试就约上小伙伴,完了几天《王者荣耀》。“我们班上的男生都在耍,还有一些女生也在耍。”陈子明表示,同学们都在玩,自己不玩会跟不上大家的步伐,“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游戏。”陈子明说自己不算是最痴迷的,“有同学做梦都会梦见耍游戏。”他透露,同学们还很热衷在游戏里消费,“不少人都把新年红包拿来买‘皮肤’了,88元一款,很漂亮。”陈子明表示,这些皮肤在游戏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就是好看,还有288元的皮肤呢。”“禁令”实施后,陈子明以前周末假期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的状况就不会出现了吗?“2个小时确实不长,我们很多同学都还是有些气馁。”不过,陈子明表示,自己心里还是有些欣慰的,“我也希望大家都不要太过分痴迷游戏了,如果大家都不那么攀比,我可能也不会陷得那么深了。”12岁以下每天限玩1小时如果说陈子明还算是有些清醒的未成年玩家,那么同是下半年读初三的曾小刚(化名)就有些深陷了,“游戏公司不可能看到钱不赚的,再说了,看到‘禁令’后,我们几个同学就在讨论怎么破解,其实就是另外注册一个号而已,身份证号码好找得很,网上到处都有。”家长:2小时仍然太长了,一键强制关闭不适合叛逆期孩子陈子明的父亲对于孩子迷恋游戏着实着急,“本想暑假让他好好放松一下,结果看到他天天耍游戏,就想给他报补习班。”然而,陈爸爸的计划并未如愿,“他跑去告诉爷爷奶奶不想上补习班,我也不想跟老人争执,也就罢了这个想法。”陈爸爸说自己和孩子他妈,见孩子拿着手机就在玩游戏,于是见一次就没收一次手机,“其实孩子除了玩游戏这一样,其他方面都挺听话的,所以经常是看到他表现良好的时候,就答应他给他手机玩。”陈爸爸认为“禁令”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能减少孩子对游戏的迷恋,“不过2个小时,我认为时间还是太长了,关键是断不了他的心瘾。”儿子多多今年刚刚12岁的伍女士和陈爸爸观点一致,她透露,现在市面上还有《王者荣耀》实体卡牌,“多多班上的同学们就经常一起玩。”伍女士说,如果心瘾断不了就很严重,“多多爸爸告诉我,游戏里有个角色经常说‘如果努力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干什么’,你说这样的话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至于游戏设置的“一键强制关闭”,伍女士也认为并没有什么作用,“孩子这个年龄正是叛逆期的开始,刚刚有了自我意识,如果我们这么对着干,只会让他越走越远。”游戏胜利界面伍女士认为更多的陪伴才是可以真正让孩子脱离游戏深渊的最佳办法,“我发现只要周末在家,多多和他爸爸就都会在沙发上一直打游戏,但如果一家人一起出去耍,也不见他俩有多想念游戏。”伍女士透露,她准备暑期带孩子去多走几个城市,“专门带他去看各地的大学校园,一方面转移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让他感受一下大学校园的美好。”成人:为“禁令”拍手称快,连打10小时的玩家也能轻松抽离“大人都要上瘾的游戏,你让孩子怎么可以受得了诱惑?”做美术设计的肖先生沉重地说,自己也曾是一名《王者荣耀》上瘾者,“有点时间就想组个队。”肖先生透露,他玩游戏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一个周末,“下午一两点就开始打游戏,一直到突然一阵眩晕,才想起自己已经打了五六个小时游戏,饿晕了,这才去吃晚饭。”如今,肖先生已经把手机里面的游戏删掉了,“一方面是因为颈椎确实出毛病了,再不能一低头就是好几个小时了,另一方面也发现这个游戏有点像个圈套。”肖先生进一步解释说,“就好像打麻将一样,打完一局又想来一局,输一把赢一把,又有多大意思嘛!”罗小姐比肖先生更加痴迷游戏,“我曾经真的连续打了10小时,直到游戏提示我该休息了,我才下线。”至今回忆起这次经历还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的罗小姐说,“以前无聊的时候经常一玩就是一整天。”对于游戏出台的“禁令”,罗小姐拍手称快,“早就该这样了,有时候想到自己的对手或是队友可能会是孩子时,真的会有些负罪感。”罗小姐说,“其实成年人与未成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自制力,即使耍得再久,大部分成年人也可以轻松地从游戏中抽离出来,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一旦迷恋上游戏,想要抽离则会困难许多。”专家观点“家长管理教育比‘禁令’更重要”■胡光伟(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对于相关“禁令”,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表示点赞,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这个禁令真正发挥效用,相关方面还需继续完善。”胡光伟认为孩子玩游戏要辩证来看,“这不一定是坏事,关键要看怎么玩。现代社会电子竞技盛行,很多高校包括成都的一些高校都已经开始招收这方面的学生。虽然说手游并不等同于电子竞技,但是我们在看待这个事情的时候,并不能一概否定。”胡光伟进而解释说,“对游戏本身不能做价值判断。这就相当于对电脑和互联网不能做价值判断,关键看我们怎么使用管理它们。这其实更多地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厂商推出禁令是可以的,但在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胡光伟建议说:“要避免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还是应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和孩子商量一个切实有效的计划。”胡光伟举例说,“在假期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好一个条约,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好,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耍,都给他一个条约限制之后,按照这个条约实行,坚持下去,自然而然孩子就会减少对游戏的迷恋。”同行回应支持出台“禁令” 手游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游戏企业:天象互动腾讯游戏近日宣布,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对于这个“禁令”,年利润高达3亿元的移动游戏企业天象互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天府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此举无疑于带头做好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作为业内同行,我们肯定是支持的态度,并且希望以此为榜样。手游企业不仅面对盈利压力,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让游戏成为青少年的‘农药’。天象互动一直非常重视防沉迷系统的建设,无论是自研还是代理的游戏,都有严格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并且在逐步完善实名注册制度,力争让未成年玩家适度游戏,合理游戏。”对于行业监管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由于手游行业发展迅猛,相关部门难免存在监管不严,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了部分青少年过分沉迷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等社会现象的出现。未来,监管部门应当同游戏企业共同努力,一起做好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健康游戏的保护措施。”网友声音我是一片云:最好18周岁以下一天都最多玩一小时。我家是高中生了,也是王者荣耀的爱好者,曾经就是半夜偷偷玩,第二天打瞌睡的典型,恨啊。悟乐:大学生玩王者荣耀已是课堂的毒瘤,老师已成为玩者的空气,成绩已变成可有可无的虚数。Fighting-0:父母赶紧收好自己的身份证等信息,避免被熊孩子抢注啊!遗忘:获取成年人身份证的途径太多了。可以开发一个功能:提供身份证,同时开前置摄像头,确实人证一致。大根绅士:意思是:我已经禁止小孩子玩了,他们再玩就是家长监管不力,和我没关系哦。对于“禁令”的出台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快来后台留言告诉小早吧~编辑:咪妮天府早报记者冯浕 实习生文科综合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都市快报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闪闪咖啡一堂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让自己顺心,仅此而已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禁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