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站独占我的我的英雄图 要么跟我做一次在哪一集

夏荀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夏荀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edeeb92',userId:1419929,blogListLength:29};薛尤物的推荐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薛尤物 的推荐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SharePosts', fpost:'',userId:,blogListLength:9};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网摘】扒车女与这不本真的时代
&文/陈方&2009年的时候去杭州,返回石家庄的时候乘坐的是一趟绿皮车。&列车员查票的时候我还在迷迷糊糊的睡。&&座位底下还有三个呢!&我听见查票的女列车员说话,是对列车长说的。我看她好像很无奈,座位底下的那三个人她拽不出来。&这时我才注意到身边的车厢走廊里坐着一位妇女,很热的天,她却在脏兮兮的白衬衣外套着脏兮兮的外套,梳着辫子,很凌乱,几天没洗过的脸,脸上的皱纹不算多,看样子不超过40岁。&列车长继续朝座位底下喊,&出来,出来!&我看见三个小女孩从座位底下爬了出来。和车厢里坐着的妇女一样,三个孩子脏兮兮的,衣衫褴褛。&&这是你的孩子吗?&列车长问妇女。那妇女一声不吭。&&她是你妈妈吗?&列车长又问三个孩子。三个孩子同样一声不吭。&列车长脾气不错,问了三遍,那妇女和三个孩子都没有做答。&你问问她,看看她开口不?&列车长对女列车员说。女列车员同样没有收获。&没辙了,列车长对那妇女说,&这孩子如果不是你的,我们可就送收容站去了啊,你就见不到她们了!有什么困难你就说啊,也许我们可以帮你。&&那妇女依旧坐在车厢里,低头不说话。&看着他们无计可施的样子,我忍不住问了那妇女一句,&你们从哪来的?&&&甘肃。&她终于开口了。&到哪去啊?&我接着问。&&&&&她说话了,但是我没有听懂。她说的是方言,列车长、列车员包括周围的人都没有听懂她说的什么。&列车长看了他们一会,然后问那女列车员,&她们是从哪站上的车?&女列车员没有说话。周围的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她们是从哪上的车,那三个孩子什么时候钻到座位底下去的。&她们似乎是从空气里冒出来的。&&进去吧,快点进去吧,别让别人看见了。&列车长对三个孩子说,他是不可能让她们补票的,也不可能对她们罚款。&我了无睡意,好长时间一直在盯着我身边坐在车厢过道里的妇女,还有我对面座位底下那三个小女孩伸出来的无法遮挡的脚。&可是我内心平静,忘记了悲悯,忘记了同情。&不是忘记,我内心压根就没有一丝波动。我甚至在想,尽管那三个孩子向列车长承认了她是她们的妈妈,可她是不是就像我们媒体里所报道的那些卖花的、或者乞讨的小姑娘们背后的主宰者。&列车员推着卖东西的铁皮车在车厢里过来过去,那妇女不时地站起又坐下。她身上散发着不太好闻的气味,不过我的鼻子似乎已经不像我在候车厅里的时候那么敏感了。&我一直在琢磨着躺在座位底下的那三个孩子是什么感受,她们是不是已经麻木地睡着了。座位底下还有一堆垃圾,是乘客吃饭的方便面渣汁,火腿肠包装皮,饮料瓶子,还有乘客脱掉的臭鞋,她们座位上面坐着的依旧是三个民工。&我就那么一直默默地看着她们,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我喝我的水,吃我带在车上的东西。卖午饭的列车员推着车过来的时候我还买了一盒饭大口大口地吃着。&车到济南站,乘客下了很多,那妇女旁边的座位空了。她依旧非常本分地坐在车厢的过道里。&刚才查票的那名女列车员又来查票了。她对那妇女说,你坐到座位上去吧,这样不舒服点儿嘛!&那妇女终于坐了上去。&卖午饭的铁皮车又过来了,这已经是第三个轮回了。盒饭也从10元钱降到了5元。她拦住列车员,掏出3个一元的硬币,4个5角的硬币。列车员把盒饭递在她脏兮兮的手上。&我听见她朝我座位底下嘟囔了一句,三个孩子爬了出来。她把盒饭放在一个孩子手里,只有一双筷子,三个女孩轮流吃着。&车到石家庄的时候我下了车,她们还在车上。车的终点站是太原,我不知道她们会在石家庄之后的哪一站下车,她们是不是会到太原去乞讨?&她们已然是扒车熟手。也许,终点对她们而言根本就不存在。是的,她们的生活没有终点。&回到石家庄后的第一个夜晚,竟然&冲动&地把她们记录在我的博客上,还有我当时对她们内心的平静。&那时候电视台正流行选秀节目。节目为了煽情,总会制作一些选手生活历程的VCR。那些选手光彩照人的背后,他们绝不讳言所有的苦难,他们之中或者生活贫困无法上学,或者年幼时父母离异,他们为了出人头地早早地出来在这个江湖里混,他们之中有的人当年在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两天的生活开销只花5块钱。&那些选秀节目中插播的这些VCR会让我心潮澎湃地落泪。可我知道,那些苦难很多都是包装出来的,他们所流出来的泪也许都带着演艺的成分。&但我接受了,并随之被感动。&可是我很奇怪,面对列车上那扒车的女人和她的三个孩子,当她们的苦难切切实实呈现在眼前时,为什么我可以无动于衷呢?下车时竟然忘了把没有吃完的那袋面包送给她们母女四人而带到了垃圾桶。难道是因为前者的感动源于他们能在苦难中奋进,后者的平静是因为她们在苦难中自暴自弃么?天知道前者&创作&的水分有多大?&这个不本真的时代。任何真实的、隐忍的人和事很少再有撼动的能力,本真不复存在,很多东西都需要技巧性的包装。包括娱乐生态,包括职场江湖,甚至包括苦难。
每个吃素的男人,都是有故事的男人
这世上,吃素的想必还是女人多。女人吃素一般不外乎三个缘由:信佛、爱动物、瘦身塑形。&我有个要好的师姐,哲学系女博士,做的是中国古代&礼制&与&政治&之关系的研究,虽年届三十,却依然面容姣好、身材纤细,身边不乏追求者。她有佛缘,拜了法师,几年前就吃起了长素。我最常遇见她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运动场,查资料写论文、跑步健身,日子过得不缓不急。和她呆一起,总能感受到一股恬静温柔而强大的气场,我跟她说玩笑话,她总是笑,从不会和我有半点计较。我曾疑心她是否有遁入空门的念头,某次闲谈时就直接问她,师姐笑笑,答说她是想要组建家庭的,只是一直还未遇到合适的人罢了。她那种不急不躁的闲适态度,让我觉得,她的那个人总会被她等到。&我以前还有个语伴,美国白人姑娘,英文名叫Killian,中文老师给她起了个中文名,有点俗气,叫柯美丽。我和美丽是两年前认识的,那时她十九岁,大二,学国际关系,来P大交流一学期。我那会儿硕三,已通过了硕博连读的复试,确定下半年就直接转入博士阶段,因此不必参加硕士论文的答辩。我就想抓住这最后青春的尾巴,可劲儿地折腾一回,于是报名加入了我校著名社团&&山鹰社。在山鹰社的新学期野外登山拉练中,我第一次见到美丽,她是个瘦高的单薄姑娘,我从她身边走过时,她正扶着一棵树大口喘气,脸色白得像张纸。我抬眼望望,那些和她同来的五大三粗十八九岁的美国男孩正自顾自地一个劲往山上冲,没人顾及到她。我和她简单聊了几句,然后就一路拉着她,把她拉上山顶。下山时换了道,冬末化掉的雪把山路冲成了小溪,她穿的鞋毫不防滑,我又一路搀着她,把她扶到山脚。这样便就认识了。熟识后再聊起那次登山的经历,原来她那天是没吃早餐,低血糖,毫无气力。这又是个吃素的姑娘,她在美国时会常吃食品公司专为素食者制作的补充营养的蛋白质,到中国后饮食不惯,能吃的素食又很少,便常常乏力。问起她吃素的原因,竟源于她十二岁时的一个逻辑推理式的念头。她家里养了狗,她很爱自家的狗狗,后来看电视,知道这世上其他一些国家也有吃狗肉的,她就很伤心。难得的是,这姑娘懂得换位思考,她就想,她现在也吃牛肉、羊肉、猪肉,而这世上其他一些国家的人兴许会把猪牛羊视作宠物,她既然不想别人吃她的狗狗,那她也就不能吃别人的宠物。由此及彼,美丽在十二岁那年就下定决心,从此再不吃肉,然后,就一直吃素到现在。美丽除了是素食主义者外,还是个文学青年,学的是国际关系,但一直未放弃自己的文学梦,在真切地关注着全世界各地区的苦难时(不得不说美国孩子就是眼界宽,经常性地放眼全球),还孜孜不倦地坚持着自己的文学创作。&以上,就是我认识仅且认识的两位吃素的姑娘,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的人。吃素的姑娘尚且如此,至于男人嘛,就更简单不了。男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肉食动物&,基因的本性决定了雄性得在这个世界上四处劫掠,才能有个立足之地,争得个繁衍后代权力。再从口腹之欲来说,男性世界里倡导的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情,要从&肉食动物&一变为&草食动物&,这背后,都有点深埋于普通生活背后的缘由。&我去年情人节那天从北京飞台北,去台湾的政治大学交流。两岸直航后方便太多,上午从首都机场出发,下午就到了桃园机场,感觉上和飞广州没什么两样。政大包了车到机场接我们,带队的是个一米八几的姑娘,非典型台妹,气势撼人,一问,居然祖籍四川,也算是半个老乡。从桃园机场回台北市区的路上没见传说中的槟榔西施,公路两旁整齐的农田中偶尔坐落几座二层高的居舍,风格简洁清爽,而内陆农村流行的小洋楼迥然不同。政大在台北市东南角的文山区,依山而建,我的宿舍在山顶,单间有空调,比P大的住宿条件好上太多,只是住宿费也要贵不少。我在P大住的老楼,一年住宿费才750,可以说是白住了,政大一学期就要新台币两万多,合人民币五千左右。帮我搬行李的两位志愿者小哥,一位走可爱路线,花名叫维尼,另一位则是稍小号的彭于晏,个子将近一米八,皮肤黝黑,阳光帅气,名叫羽田。折腾了一下午,安居之后,政大的同学带我们这些初来台湾的陆生去吃晚饭。就在学校外小巷内的一家小食店,店内墙壁上布满了涂鸦和贴纸,像极了台湾青春片里的场景。我点了什么我忘了,我只记得一桌人只有羽田要了份素食,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他那么大个,能吃饱么?&后来和羽田熟了,才知道他是吃素的,而且和前面提及的师姐与美丽都不同,他是一生下来就吃素。换句话说,他是真不知肉味为何。羽田吃素的原因说来简单,因为他生在了一个信奉一贯道的家庭。49之后,大陆的封建会道门渐次取缔消灭,而一贯道历经几十年的波折,现而今在台湾发展得风生水起,有相当多的信众,而一贯道的信徒大多都是吃素,其吃素的比例比佛教信徒吃素的还高。在得知羽田吃素是因为没选择地生在了一贯道信徒的家中,我立即便想起了《1Q84》中关于青豆童年时的诸多描述,顺便就脑补想象了一下羽田自幼成长的经历。由此之故,我对羽田就有点上心,总想和他更熟络一些,想慢慢探知他的精神世界。我的好奇心旺盛这点曾被我妹张小桂骂过,她说我是&极富侵略性&,不过经过她的教训后,我已注意收敛不少。后来就参加了一贯道教团(有个比较正式的名字,叫德什么来着,当然不是&德云社&了!)组织的一些活动,比如去花博会做志愿者啦,教团内部的素食聚餐交流会啦。羽田为人温和地道,有忙必帮,时常带笑,言行间都有股自然而然的儒雅之风,但问题是,我就是走不进他的世界,做不了他的朋友。在他周身笼罩着一股无形的气场,将他与周遭的世界隔开,他的本真就在那之内静修,与此同时,他也与外部世界有着最简单、适量的交流&&这就是我对他的感觉,一个与我等俗人既同在一个世界又不同一个世界之中的人。&等我从台北回京后,蓦然发现身边又多了位吃素的男生。哥们是我到P大后认识的同班好友,也是跨专业考研进入历史系,我们说来挺有缘的,本科毕业时的那个暑假就通过考研论坛认识了,在网上聊过几次,为了提前认识,我们互传了本科毕业时的照片,他那个瘦啊,瘦骨嶙峋绝对贴切。开学报道那天我在南门校道上好不容易找到历史系的接待点,才领了材料,一转身就见到他。从那以后,常相过从,即是学友,又是酒友。研一那年我们像又上了一次大学,同班男生的寝室相近,哥几个晚上常常叫了烧烤,在寝室里围着喝酒,坐而论道,天南地北的海吹,我也是在那时体会到了苦逼的医学院校时从未有过的恣意畅快。啤酒加烤串,再加之吃喝无度,兄弟们的腰围都迅猛地长了起来,我因为常年有长跑的习惯,才逃过此劫。再过两年,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聚得越来越少,除了硕士毕业那个夏天又疯饮了一季外,放浪的大学时光迅速地落下了最后的余晖。继续读博的人少了,住得也远了,各自专业的深度也愈发地深了,聚得也就少了。但就是这样一个曾一起痛快畅饮、大口吃肉的哥们,冷不丁突然改吃素了,还是让人诧异莫名。&&此前查出脂肪肝了,医生叫我少吃肉。我想顺便锻炼下自己的意志,干脆就改吃素了。&哥们面对我的疑惑,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事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我知道。&哥们跟我是同一个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做的是思想史,但入学后他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是在古代史方面,先秦隋唐,都让他特别痴迷。本来想考古代史的博的,但后来因着种种缘由,还是考了原来专业的博。此间的纠结曲折,我也算是半个当事人,知道不少。感情方面,他自从与上个女友分手后,就一直单着。早些年我们聚在一起偶尔还聊些三俗的恶趣味,或者八卦下周边的是非,但随着书越读越多,专业的志趣越来越清晰,他整个人渐渐地沉静了下来。和我买书乱入手不同,他一般买的都是古籍套书(如前四史)或学者全集(如陈寅恪全集),而儒家经典更是他的最爱,《论语》、《孟子》且不说,《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这些书我也常见他捧在手里细心研读。偶尔我跟他说起感情的事,提醒他还是该找女朋友了,他都表示赞同,并说也和心仪的女生有着联系,偶尔一起吃个饭或是到百年讲堂看个演出啥的。但问题是,他并不着急表白,不咸不淡地处了一个多学期了,每次我问起他,他总是说得跟着感觉来,节奏不能太快了。到现在,我才明白过来,相较于感情,他还是对学术更为上心。感情这种事对他而言,有则好,无也不可。&这才是学术男应秉持的态度啊,为了感情把自己弄到个不学无术的境地,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搞学术的么!&而最近,我所认识的一个最不可能吃素的男人,居然也改吃素了!我认识齐已有二十多年了,自以为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不过他却依然会经常有些出人意料之举,让我捉摸不透。他自幼就是一个饕餮之徒,家里买两斤肉,他一个人就能吃掉一斤半。他虽好吃肉,却不挑剔,上大学后,即便是吃食堂,只要有肉,就能吃得超开心。他是典型的无肉不欢,他的理想生活就是能一天三顿,一年三百五十六天,餐餐吃肉。我曾打趣他说,&你从出生到现在,至少也吃下了一个养猪场了吧。&&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改吃素了。&7月24日中午,我和他一起去学五吃午饭。他要了一整份特供红烧鲶鱼,半份胡萝卜烧牛肉,半份青菜,半斤米饭,还有一袋酸奶。&&我勒个去!你吃这么多啊!&&他没接我的茬,只是低头默默吃饭。我知道他最近失恋了,心情不太好,也就没再多说。吃完饭后我们端着餐盘下楼,交给残食台的阿姨后掀开塑料门帘往外走。正午的阳光炙热刺眼,我们都忘了带墨镜,我正想问他要不要去泊星地买杯咖啡吹吹冷气,他突然回过头对我说了一句:&&从现在开始,我要开始吃素了。&&吃素?你这是出什么幺蛾子噢?我搞不懂,也没多问,看他那一脸恹恹的神情,问了恐怕也不会多说。&第二天晚上,一位我们都认识的姑娘打电话给我,她在学校的青鸟集团工作,刚组织完一个全国各地校长来京进修的活动,说是晚上在勺园的聚餐多了一桌菜,动都没动,打包回来,让我们去拿。我晚上吃了一大餐盒自制的蔬菜水果沙拉,此时完全吃不动了,我就叫她去找齐。嘿嘿,你不是吃素么,送上门的免费美食看你要不要。&过了十多分钟,我估计姑娘和齐已经联系过了,便再给姑娘打电话去问她怎样。&&他刚开始说不要,后来经不住我反复跟他说,要是他也不要的话,就只有扔了,那浪费了就太可惜了,他就答应说来取。&&呵呵,果然,你小子经不住考验了吧。姑娘住的宿舍离我们楼很近,齐去了之后很快又回来了,可却是两手空空。&&哎,吃的呢?&我很是奇怪。&&噢,给楼长了。&&好嘛。果然是来真的了。隔两日,我们的发小带着女儿从新疆来了北京,我们自然是全程陪同了。中午一起吃快餐,他只要了份素面,晚上大伙开开心心地去吃韩国烤肉,他干脆直接回学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每餐进食累加起来的意念力似乎越长越大,就像是蚕抽丝成蛹,包绕在他身上的某种无形的东西也越来越清晰。&事情正在起变化。&在我身边竟有如此有意思的事在发生着,我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掩藏于事物表象之下的层深真实,总是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昨晚,我约了他到西门鸡翅聊天,打算跟他喝几杯啤酒,好好聊聊。一周了,是时候了,我想他该愿意跟我讲了。&老板拿了菜单过来,我让他先点,他只扫了一眼,就把菜单扔一旁,然后盯着我的眼说:&你今晚约我,是想问我为何要吃素是吧?&&&是啊,你不会还不愿意讲吧。&&&我跟你有什么不好讲的,跟你讲讲也好,我自己也顺便理理清楚。&他双手交叉握着,前臂倚在塑料桌上,&但你得答应我件事,今晚,我们都不吃肉,啤酒,一瓶就好,我来点菜。&&&行行,你快点吧。&我没有异议。&齐要了份煮毛豆、凉拌海带丝、老醋花生,一瓶青岛纯生,下单时他就结了帐。虽然我们点的很少,不过老板也没啥脸色,不一会儿菜和酒就都齐了。&&来,满上,我先敬你一杯。佩服啊,说吃素就吃素了,不容易啊。&我斟满两杯酒,递了一杯给他。&&没什么不容易的。&他接过酒杯,只抿了一小口,然后就放下了。&这是一个信号,我知道,以我对他的了解,接下来,他就要开始滔滔不绝了。&&你知道的,我从来不会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我这个人,说起来是相当懒散,打小就被爸妈说没有毅力,一件事坚持不到头。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我没坚持下来的那些事,比如写毛笔字啊,存钱啊,没有一件是我自己想做的,都是他们希望我做的。而我自己喜欢做的,我从来没觉得那是坚持,比如跑步,比如写日记。很多人问我,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你怎么那么有毅力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因为跑步和写日记对我来说从来不需要坚持,它们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突然开始吃素这件事,也有点太奇怪了吧。难道你是因为喜欢吃素,才开始吃素的?吃素对你来说也不需要毅力吗?肉食对你现在一点诱惑都没有了吗?&我把我最想问的问题,一股脑地抛了出来。&&如果最简单的回答,&他稍微顿了一下,筷子已然放下,看来他今晚不打算再吃什么了。&的确是这样的,我现在喜欢吃素了,我吃素并不需要毅力,肉食现在对我一点诱惑也没有。&&&嘿,这也太奇怪了吧。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难道一个直男会在某天毫无缘由地变弯么?&我希望掏出更深的一点东西来,&那么不简单的回答,又是怎样?&&&我现在感觉非常孤独,&齐没来由地说了这么一句,之后突然睁大了眼睛,直直地看着我说,&这孤独是由内而外繁衍出来的,我现在心底有个黑洞,我必须要填满它,不然,我整个人都会被它吞噬了。你帮不了我,朋友们帮不了我,爸妈也帮不了我,我只有自己想办法。&&&是因为姑娘么?&&&是的。&他点点头,&从十八岁开始,我马不停蹄地谈了十年恋爱,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孤身一人。一想到这,我就会觉得悲从中来。&&齐是个情种,过去十年里,从他离家求学以来,在他的生活中,爱情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我这辈子到目前为止真正爱过三个姑娘,两长一短,两年、四年、两月。不管她们是怎样的姑娘,也不管我们是否真正合适,总之,我和她们在一起时,我就认定了想要和她们过一辈子,可最后,都是她们不要我了。&&&感情的事,我真说不好,前些年啊,我还以情感专家之居,可近来见多了听多了,我也是越发的不明白了。不过啊,我想感情总归逃不过两个字,一个是缘,一个是命。命比缘重啊。&我不知该怎么安慰他,或者,我也不太想安慰他。&&我跟你说,以前啊,我一直盼着能有一个姑娘,在我一名不文的时候就和我在一起,陪着我一起成长。我渴望这样的爱情,因为这样,她会与我拥有关于成长的共同记忆,她知道我所经历的每一丝痛苦和每一点成功。我们的生命将纹丝密合地缠绕在一起,这样的感情,最真挚,最动人,最长久。&&&你是文青病又犯了吧,&我觉得,在这样的时候,给他泼冷水让他清醒才是真正的朋友该做的,&你干嘛非得把感情想得那么浪漫啊,你干嘛非得要一个姑娘陪着你一起成长啊,再说了,姑娘又凭什么要在她最美好的年纪陪着你一起成长啊。而且,你不是有个姑娘陪了四年了吗?&&&我都说了,那是以前。&他听完我的话,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只是冷静地接着说下去,&是,是有个姑娘陪了我四年,在她最宝贵的时光里,从她的22岁到26岁。在她第一次出现动摇之后,我曾对她说过,我是在和这个社会角力,我是在和整个外部的世界争夺她,我不想她被他们夺去,她也因此而回心转意了,再度给予我信任。可我还是太没用了,我太幼稚,根本看不清现实,以至最后还是失去了她。&&夜渐渐深了,可露天餐桌上的人却越来越多,绝大多数都是小伙,赤裸着上身,一个个肚皮溜圆,举杯换盏,欢声四起。齐的声音虽不高,但我却一直听得清清楚楚,他的声音,透着一股从未有过的冰凉,那不是缺乏感情的温度,而是因沉淀去掉杂质而有的纯粹。&&你知道失恋后最痛苦的部分是什么吗?&他问我。随即将杯里的啤酒一干二净,将白色的塑料杯捏扁了扔一旁,看来他今晚喝过一杯后就不打算再喝了。&&你说。&&&唉,是对过去的记忆念念不忘。&他叹了口气,言语中终于有了股遮掩不住的怅然,&我每到晚上,躺上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会想起过去四年里与她的点点滴滴,那些画面与记忆是如此的清晰,就像是昨天一样。我记得她22岁、23岁、24岁、25岁、26岁,我记得她每一年的样子。她的长发、她的短发、她的短裤、她的长裙。她在我的记忆里是如此的鲜活,而在现实中,她却与我从此陌路,不再相干。那个曾经对着你笑对着你哭抱着一起睡过无数个夜晚的姑娘,从今往后,再无瓜葛。一想到这些,我就痛彻心扉。虽然现在泪早已流尽,但一念及往昔,那种与现实错位背离的痛苦仍会扯痛我的心,让我胸闷气短,难以呼吸。&&我不知该说什么,说一句&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扯他妈的淡,时间怎会是良药,遗忘才是吧。遗忘意味着对过去的背叛,要么背叛过去的自己,要么痛苦一生,有几个人会背负着过去的记忆痛苦地度过一生呢?我什么也没说,只是点点头。&&我现在明白的是,人生最重要同样也是最艰难的部分,就是接受现实。我们只有先接受现实,才能开始新的生活。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我们总是一直在不断地失去,失去健康、失去亲友、失去种种得到更为美好生活的机会。每当我们失去之后,总会常常沉浸在对过去拥有时记忆中,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也就无法继续向前。&&这段话听来并无甚新意,但从一个刚刚失去四年感情的男人口中说出,却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服力。&&我现在要接受的现实就是,我应该孤身一人过好接下来的人生。&齐在说这句话时,一扫先前的怅惘,话语中透着股坚定的力量。&&所以,你吃素和决定要好好过单身生活有关?&我试着问他。&&是的。但这个问题很复杂,或许我也很难讲清,我试着跟你解释。导致我决定吃素这件事的发生,存在着诸多的因素,很多因素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推着冰山缓缓前行的大洋深处的暗涌一样。&&&冰山在缓慢的移动过程中并不为人所知,直到它在某一刻与铁达尼号撞上,人们才会想起海洋深处的暗涌,是这样吗?&我常常这样,会打一些自以为是的比方。&&嗯,差不多。所以,当7月24日中午我告诉你我要开始吃素时,我心中已经清晰有了这个念头,从那时至今,我慢慢回溯,才稍微明白何以会有这样的念头产生。&&&愿闻其详。&有时候,我还算是个不错的听众,懂得适时地接话,给谈话添柴加火,保持温度。&&假如我们把人看作一台不断进行着输入和输出的机器,那么,你想想你每天都输入了些什么,又输出了些什么?&&&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这个比喻是完全不含道德评判的中立性比喻呢,还是隐含了将人视作工具的道德批判的比喻?&我作为一个学术男,当然习惯于要搞清前提假设。&&当然是不含道德评判的中立性比喻了。其实,我把人比作机器,主要是想强调输入和输出这两部分。你想想,每天吃着垃圾食品,看着没营养的肥皂剧,既不运动也不工作,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输入都是垃圾,输出的除了排泄物便无其他,这样的人只会变成不会思考的肥猪。&&&你这也太极端了吧,世上很少有人在这样活着吧。就像北京的上班族,每天的输入,物质层面:早餐是面包牛奶或包子豆浆,中午是快餐式盒饭,晚上要么是朋友聚餐要么是回家自己做点家常菜;精神层面:刷刷微博、追部剧集或是看看综艺节目,报纸、杂志等各类传统资讯,政治、经济、文化面面俱到。输出方面嘛,主要是工作干活了,工作之外就因人而异大相径庭了。&我顺着齐的思路,举了平常的例子。&&你的例子很好,我想说的是,我想走另一个极端。&齐声音变得低沉起来,在这满是烧烤烟味的空气中依然有着很好的穿透力,&在物质上,我想要最少的输入和最大的输出;在精神上,我想要最大的输入和最大的输出。&&夜里开始有了一丝凉气,我知道他终于讲到我最想听的部分了,我没有做声,静等他说下去。&&我今年二十八了,还在读书,没有工作,没有一点积蓄,而且还刚失去了我最珍视的情感,可以说我现在是一无所有。可换个角度来看,我现在有健康的身体,有不笨的脑袋,有极好的学习的平台。我所失去的是我不愿付出但已然付出的代价,若不换回点什么,我怎能甘心。&我生命力强,因此也欲望太多,我为自己的欲望所牵引,我的时间和意志往往会迷失在日常生活中无数细小而不起眼的陷阱中,年岁痴长,毫无所成。我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减低自己的欲望,从最基本的口腹之欲开始。吃最清简的食物,放弃口舌之乐,这并非难事,因为在做着这件事的同时,我也在心中添砖加瓦,慢慢筑起一座围城,我多吃一顿素食,心中的围城也就多添了一匹砖瓦。这于我而言是极重要的防御体系,我要把那个任性妄为、欲求不满的自己挡在城外,从今往后,不再让他入我的心。&我睡过的姑娘也不算少,这些年做过的爱更是难以计数。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姑娘留在我身边,但是过往十年青春岁月的欢愉着实足够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是锤炼自己。所谓的输出,就是要超量的运动,跑步、瘦身,抛却肉身上所有不必的赘物,只剩下最精干结实的自己。性欲这东西,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出口。过去一个月里,我天天运动,对看A片撸管毫无兴趣,前几天倒是梦遗了一次,没想到青春期的&精满自溢&现在还能体验。&精神上的输入和输出就不必说了,只去读最有价值的书,看最有价值的论文,写最有价值的文章,做最有价值的事。心中不必对任何一个姑娘再念念不忘,与那些最伟大的灵魂和智慧作伴,在孤独中慢慢成长。&昨日之我种种死,譬如今日之我种种生。当我心里空了,有了无人可补的黑洞后,我就硬造了一个吃素的我来陪着我。你知道,我是一个无肉不欢的人,可当一个吃素的我出现后,那便不是昨日之我了。昨日之我当然还未死尽,今日之我也尚未新生。死也罢,生也好,自己体内自我种种的生死,都不是朝夕之间能完成的。吃素的我是我召唤出来的第一个守护我的新我,从今往后,一旦时机成熟,我会召唤出更多种种新我陪伴着我。即便是孤身一人,也能孤勇成军。我与无数我所欣赏、喜欢的我在一起,便再不孤独。总有一日,种种旧我都将死去,种种新我终将降生,到了那一日,便应了那四个字&&脱胎换骨。&&&哈哈哈,你没喝酒啊,咋说了这么一大堆的浑话。&我打个哈哈,他说的我都了然了,因此话题该往轻松地扯了,&你莫非真要吃素信佛出家做和尚,这辈子再也不沾姑娘了?&&&哈哈哈哈。&齐也大笑了起来,多年的患难之交,这点默契还是有的,他站起身来,望向不远处西门的牌匾,不再看我。&&我之所以把我所有的物欲的官能都封闭起来,是因为我还相信爱情,或者说,我还想把那个相信爱情的自己保护起来。年纪大了,经历多了,越来越信命了。从今往后,我就静静等着好了,专心磨练自己,时候到了,自然会遇见她。这一次,我想做好万全的准备,我不想在遇见她之后再失去她。&我会一直吃素,直到遇见她,这算是我为等到她而献上的虔诚的供奉;我会为她保持身心的洁净,为的就是牵住她的手,再不放开。&&夜黑如墨,寂静的路灯洒下昏黄的光。食客们的嘈杂声渐低,从湖边丛林里飞过的不知名的鸟响着悠长的啼叫。风从远方吹来,又向远方吹去。一代代人成长,一代代人老去。时光卷走他人的故事,我们只剩下自己。&这就是我知道的,关于吃素的男人的故事。
被生活强奸了,难道就要嫁给它吗?
&【网摘】作者:素喜----------------------------------------------------------------------------------------------某日看到朋友的QQ签名说&命运这样安排我也只有接受&,我开始思考究竟是命运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人,还是我们做了什么从而决定我们的命运。朋友说&拿多大碗,吃多少饭&,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决定一个人饭量的应该是胃口而不是容器。&总有声音在说&活得一定要现实,不然一定被现实打败&,好像在这个社会里只要谈理想就等于或约等于不现实。切&格瓦拉说:&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面对&和&忠于&很明显是两个层次。最大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是最大的现实主义者。现实世界从来不排斥理想,只是如何平衡的问题,任何为了追求理想而放弃现实的人都有&病&。毕竟,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一定要辞了工作去跋山涉水,卖了房子才能环游世界?人生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也不是顾此失彼的遗憾,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选择螃蟹或者苹果?总可以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只不过困难一点的事大家不愿去想更不愿去做,我们只看到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直线,却忽略了折线波线也可以到达目的地。本能地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没有勇气和耐心去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现代化的日臻化境带给我们的不是对精神丰足和自我实现的追求,而是健康向上且参差多态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全面崩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而中国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却把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改到了最高层,真够可以的。物化的压力很大,你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到底是选择满足别人的物化需求还是满足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最简单又好像最难的问题。&谈到理想,总还是有一部分人瞬间就心旌摇曳眼光闪烁,可惜大多只有感性没有&敢&性。你说你想开个不赚钱的小店,办个杂志,玩音乐,当画家作家,开间舞蹈教室,去NGO工作,援藏,救助流浪者和垂死的人,支教,保护动物,拯救地球生态,摆地摊环游世界,创立一个新鲜的行业&&立马会有无数异样的眼光齐射过来扼杀你的内心蠢动,他们告诉你&不切实际&&这些是空花泡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要接地气,踏实工作,努力赚钱比较靠谱&&不要阳春白雪,不要活在真空里&&&于是你就扭头回去啃书本、考证、出国留学,一次又一次成为国考省考的炮灰后依旧勇往直前,挤破脑袋进四大、投行、500强,买房子买好车,嫁个高帅富娶个白富美,仿佛这才是有大花儿大彩儿的人生正道,只有&你应该&&&,没有&你想要&&&。于是你就在这个奢华迷津的欲望社会里渐渐迷失自己,在物欲取暖的过程中丧失了纯粹的个人属性,老于世故,虚荣浮躁,焦虑疲累,或狰狞或谄媚,最后活成一个千篇一律的人。向而不往是你的人生常态,等到行将就木时回首前尘旧梦才悔泪涟涟,无限放大对自己的戾气,把自己忧伤成一朵老蘑菇。可惜过气的理想就和过气的爱情一样,一旦过了那段时间,就会变成横在心尖上的一块尖角沙砾,看着碍眼又硌得难受。&&别跟我谈什么丰乳肥臀的个人理想,戒了。&这还不算可怕,可怕的是问你有什么理想,想过怎样的生活,答曰&不知道,从来没想过&&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社会似乎也观察到大部分人的生活真是死水般平静得看不下去了,&到死了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活过&,所以媒体开始疯狂炒作极力鼓动,大家的内心忽然狂风大浪,环游世界这个理想一夜之间就烂了大街,遍地的辞职和休学,一口一个&在路上&&&人们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内心信念总是可以轻易地被主流的或者旁人的价值观撼动得摇摇摆摆,然后去复制别人的经历,做了以后还自我膨胀得厉害。可惜,世界只记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不会记得&第二&的奥尔德林,即使只差了19分钟。你最终只是一个盲目从众分子,并未因为那些所谓过瘾的疯狂的举动而变得牛逼,顶多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多了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事实是,当视界足够开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那点经历根本&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你周围那些看上去头顶光环的人也不过是沧海一栗。&当然,追求理想不是为了与众不同不惹流俗或者让人企羡喝彩,不掺杂虚荣和炫耀的成分,也无关宏旨。它可以是&做一个拾荒者&,也可以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或者是&做一个贤妻良母&&&随你开心。&谁规定了一定要找个正经工作一定要有可观收入?谁又规定了二十几岁就该结婚生孩子?为什么人生的重心是房子、车子、票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走,或者让别人走别人的路。乔布斯说&要忠于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忠于自己,忠于理想,为的是那种火光的力量喷射到全身的飞扬振作,是单纯坚定的心志和对世界浪漫美好的想望。很多人缺少一种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勇气做自己,无法抵御父母的咆哮,不能无视别人的眼光,也戒除不了与他人比较的惯性,所以只能对生活曲意承欢,汲汲营营又谨小慎微,去迎合声色犬马的后物质主义社会的期望,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尚且青春活蹦的时候就无耻地把美梦和狂狷都揉烂在肚子里。等到老之将至,盆满钵满的收获了财富、地位和权力尚还算好,只怕很多人除了年龄什么也没有得到。有的人走着走着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有的人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出发过。歌里唱的好啊,&忙忙忙,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盲盲盲,盲盲盲,盲的已经没有主张,盲的已经失去方向。&&&为什么你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会死么?&&不会&&那你还怕什么!?&&被生活强奸了,难道就要嫁给它吗?&这个世界已经很不靠谱了,如果我们能有点不靠谱的人生态度,以毒攻毒会不会好一点?&虽然有一小撮和现实死磕的人最后都被现实磕死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海子、梵高、茨威格这些人都自杀了。但是就算到最后我们穷困潦倒无所作为又或者曲高和寡迷茫无助无所归依,至少死后还能在墓志铭上写一句&这是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年轻就该给自己找快活,怎么快活怎么过,老了也是个老理想主义者。反正过正经的生活也挺苦逼,不如找个欢乐点的苦逼方式。苏轼早就说了:&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如果给我一杯酒,代价是让全世界消失,我会说,让世界见鬼去吧,但我要有酒喝。&&但愿这个世界能多一些坚守自我的人,永远奔奔放放永远热泪盈眶,在头顶贴四个大字&勿忘初心&,像坠入情网一样地坠入理想,不&从众&,只&从己&。哪怕一千个人里面有十个也是好的,毕竟在理想主义的世界里,一加一绝对是远大于二的。如果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给车胎打气的过程,那至少也要在爆胎之后可以高呼一声&过瘾&!
2012 十一 青海湖
Day2 清晨 日出
Day2 黄昏 登山
Day2 黄昏 登山
Day2 黄昏 登山
Day3 说你呢
Day4 清晨 登山 寺庙
Day4 清晨 登山
Day4 清晨 登山
Day4 青藏铁路
LINE OF SIGHT
你是谁的新欢和旧爱
当你行走在黑夜里
看一次不散场的电影
等一个等不来的人
听不见渴望
听不见悲伤
你是谁的新欢和旧爱
当他拥抱赤裸的你
时间就变成了船儿
在海上颠簸摇晃
守着船上的人们远航
一直到你独自醒来
发疯一样地寻找
你在黄昏时转身离开
一直到他从流光里
带着红纹石的种子
撕开黑夜的防备
染红了你的脸
你是谁的新欢和旧爱
当你们分食你的爱情
时间就变得很长
仿佛有二十年那么长
足够他亲吻你一次的时间
你是谁的新欢和旧爱
当他拍掉你身上的雨
把你的眼泪装进酒杯
当做他唯一的依靠
然后成为你伟大的船长
一直到你独自醒来
发疯一样地寻找
你在黄昏时转身离开
一直到他从流光里
带着红纹石的种子
撕开黑夜的防备
染红了他的脸
你是谁的新欢和旧爱
如果他善待你的美丽
会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会不会一无所有
再见旧情人
我是时间的新欢
有一种黄脸婆性格是自我养成的【转载】
连岳,你好:
我大学毕业没多久就结婚了,太早结婚对我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是一个很容易厌倦(说穿了,是有点喜新厌旧)的人,习惯了以前被很多异性包围,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结婚对于我真的是懵懵懂懂,我想我当时是考虑清楚了该嫁的人,却没有考虑清楚我该不该这么早嫁人。或许我只是想趁自己最年轻美丽的时候,穿上最美的白纱,做个最美的新娘。&
虽然老公对我很好,好的无可挑剔,但是婚后生活,我总是感觉有一点单调和乏味。不再能跳舞跳到虚脱,唱歌唱个通宵,聊天聊到天色发白,也不能给家里留张纸条就背个背包到另一个城市闲逛,(现在这样做的话,两家人家肯定会紧张兮兮的打爆我手机,守着我回来,还可能怀疑我是不是有外遇)。
生活对于我来说从选择题变成了判断题,我习惯了做每件事情前先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对老公好不好&&我小心翼翼地做着一个好妻子,上班下班,两点一线,偶尔去菜场买菜时看到周围的中年妇女,衣衫不整,头发凌乱,在摊子前讨价还价,我感觉害怕极了,也许再过几年我也会像她们一样&&
家人都催着我们生孩子,我也很喜欢小孩,但是我自己都还像个小孩子,需要别人哄,需要别人照顾,我连自己都不开心。我怎么对我的小孩负责,怎么让他(她)开心?我知道很多女人都过着或者即将要过这样的生活。
谈恋爱时候,会跟恋人说,你在我心中是最好的,是无可比拟的;结了婚后,看到同学的老公买了新车子,买了大房子,带她去国外游,总也免不了在暗地里做番比较,然后在老公面前絮絮叨叨&&我想我是不可避免地变俗了。以前那个看了三毛的书就想和她一样去撒哈拉沙漠,找个爱的人,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看了安妮宝贝,就想做个自由写手,在自己喜爱的城市间跳来跳去,写着或淡或浓的爱情故事,这样的我已经不在了。
在别人眼里,我应该还算幸运的,不必上早九晚五的班,做着轻松的2份自由工作,并且那曾经都是我的爱好,但是时间长了,当爱好变成了工作,变成了赚钱的工具时,你也会对它感到厌倦,感到乏味。连岳,你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呢?当然更多的可能是你没有,你很热爱这份工作,并且觉得我是无病呻吟,太不容易满足。
我猜想,你可能是一个很妩媚的人,我若见了你,作为一个男人,恐怕也会立场全失,是非颠倒,专挑一些你爱听的话来说&&哪怕你已经结婚了,依然认为自己会有亲近你的一线机会。男人见到可爱的女人,百分之九十是这样的贱相,还有百分之十满脸庄严,那是因为他们觉得那样更加有效。
当然,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娇惯女人没什么不对的,尤其是她们是别人的情人之时,更是如此。有些聪明的女人,知道这是假象,会慢慢调整,在容颜褪色之后,内涵顺利接手;这样的女人,年轻时漂亮,年长了有智慧,真是这个世界的珍宝。对男人,当然是&杀无赦&,让什么时候有幸亲近她的人都如沐春风。
这样的女人不多。
更多的人要为她们在某段时间内得到的过多奉承付出代价。当别人只愿意把她们当作普遍人看待时(请抬头看看时钟的秒针,它一秒一秒一秒一秒,迟早会把如花的女子走成如花凋谢的女人),心理就瞬间崩溃,总觉得所有人都在亏待她,而得到她的人占足了便宜。所以,抱怨一切东西,丈夫、婚姻、家庭、孩子、事业、社会,似乎她没有嫁入摩纳哥皇室,都是拜这些&奸人&所赐,而摩纳哥王子没有娶她,更是不可原谅。抱怨多了,脸上的肌肉组织都变得结实且错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而唾沫横飞的这位,还以为自己&千娇百媚、倾国倾城&,只要伸出小指勾勾,还会有大把男人像狗一样趴在她面前。
Cloudy,一个女子普通,但是温柔;没有过太多人哄,却心态平衡。幸福过上面那样的悲剧女子吧?而Cloudy呀,你正在开始读悲剧的脚本。你担心你几年以后会变成黄脸婆,你不觉得,你现在的心态就是黄脸婆心态吗?什么都不满,什么既得利益都嫌不够多。你电邮里的&三毛&、&安妮宝贝&、&背包游&、&自由&&&换成&三毛钱&、&安胎丸&(对不住前面提到的两位)、&菠菜&、&咸水鸭&&&那么,就纯粹是黄脸婆的议论了,因为内里的逻辑是完全一样的。
这是电子邮件的好处,我可以不被你的妩媚外表迷惑(你应该很妩媚吧?如果不是,你就太过份了),就事论事,可以说一些真实的话。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从生活中得到了什么我们想要的,我们只能心存感激,那是我们的幸运;而如果我们从生活中得到了什么我们不想要的,我们最好不要怪别人,那可能是我们自找的。只要是一个人,你的自由,你的梦想,你的人生实现,都还百分百摆在你自己面前,等着你自己掌握;爱情也罢,婚姻也罢,都不是你的障碍,不必把它们污名化以衬出你的可爱。
真话总是不好听的,而且可能是你第一次听,若有些不习惯,请你原谅。
& & & & & & & & & & & & & & &连岳
龙应台:一个美国人死了【转载】
你听过&克林贺夫&这个名字吗?大概没有。但许多欧美人记得这个名字。三年前(注:1985年),他所搭的一艘游轮被中东暴徒劫持;在剑拔弩张的冲突中,这位上了年纪的美国游客被枪杀了,尸体丢进了地中海。在幕后为劫船献计的是阿巴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要员。两个月前(注:1988年),当阿拉法特在阿尔及尔对世界宣布阿拉伯人的和平新立场时,美国记者尖锐地逼问阿巴斯:&克林贺夫为什么浮尸海上?&
阿巴斯,据说,淡淡一笑,回答:&或许他想游泳吧!&阿巴斯的&冷血&答复使美国人热血沸腾,媒体竞相报导他这句&草菅人命&的话。他只说了那一句话吗?不只,但大多数报纸自然而然就省掉了他紧接着的言论。他反问:&以色列可曾对被他们枪杀的巴勒斯坦人表示难过?美国可曾对格那达的无辜牺牲者表示遗憾?我倒真希望我们牺牲者的名字,也能和克林贺夫一样的出名。你说不说得出来十个被以色列瓦斯枪打死的巴勒斯坦人名?你说不说得出来十个被以色列士兵杀死的巴勒斯坦孕妇的名字?&记者楞在那里。他们说不出一个名字来。因为那上百的死者&&包括少年、孕妇、婴儿&&都是无名无姓的老百姓,慢着,你说,可是克林贺夫也只是一个寻常百姓。不错,那要看是谁家的百姓了,克林贺夫是个美国人,他的死,和几百个巴勒斯坦人的死,不可同日而语。你知道,人命也有不同的价格?或许你一点儿也不惊讶,你毕竟是身历浩劫的中国人。裕仁天皇重病,号称民主国的国民匍匐在地,为皇上圣体祈祷,全国沉醉在帝国时代&美丽&又&哀愁&的怀旧浸渍之中。我心里开始微微地紧张:害怕在台湾的报纸上看见刺心的文字。会不会有中国人用同情的、崇敬的、怀旧的、甚至于&爱戴&的、痛惜的口吻去描写裕仁之将死?台湾的媒体是否会像日本的媒体一样,派出记者到皇宫前扎营,报道天皇每天吐血的次数、心跳的频率、昏睡的时数?你不能说我杞人忧天。关于神风特攻队的日片到台湾上演时,所有的报纸都刊了醒目的广告,用最激励的字眼,要中国观众去看看那些&英勇&的日本青年,欣赏他们如何置个人死生于度外,为国家牺牲犯难;用最动人的字眼要中国观众去体会那些&健儿&与父母、情人诀别时的痛苦与庄严&&这些电影商设计的巨幅广告,要中国人为&神风特攻队&的英勇去深深地感动。你不记得了吗?我记得,所以我心里微微地紧张,害怕见到中国文字,要我准备为日本天皇之死觉得难过、惋惜。在我正紧张的时候,英国的《太阳报》却大张旗鼓地对裕仁批判起来。这真是异数。大部分的西方媒体在裕仁重病之后,都只是&行礼如仪&地报导天皇吐血的次数、心跳的频率、昏睡的时数。欧洲人对日本的经济&侵略&非常在意,步步为营,对裕仁所代表的日本政治侵略历史,却没有多大兴趣,那毕竟是别人家的事,&与我无关&。《大阳报》用了严厉的言辞指控裕仁的战争责任,强调了日军的暴虐残酷,陈述了受害者巨大的痛苦。啊,你惊讶地叫了一声,《太阳报》是在为咱们中国人说话吗?不是。《太阳报》所指的受害者,不是以千万计的中国百姓,而是以百千计的英国俘虏。他们,在俘虏营中受到虐待。四十年过去了,西方已不再时兴谈日本的战争责任。一旦谈起时,人们心中记得的&受害者&竟然是相较之下极其少数的英国百姓。有谁记得那千万个没有面貌、没有名字、没有声音的中国百姓吗?有些中国人是记得的。《中时晚报》副刊就曾经以&我们要求裕仁对中国人谢罪&为专辑主题。这样的言论,会不会引起日本社会的注意?会不会成为西方媒体的新闻?没有。我不曾在欧洲任何报纸上读到&中国人如何看日本人&的报导。但是,当广岛市长说&天皇应该为战争负责谢罪&时,它却成为重要新闻。而广岛市长认为天皇应该谢罪的对象是谁呢?当然是蒙受原子弹大难的日本人!除了他们,还会有谁呢?你露出很世故的表情,不屑地说:美国人命、以色列人命,比巴勒斯坦人命贵重;英国人、日本人命,比中国人命值钱;So What?在封建时代,路上失控的一辆马车,可能压死一个王孙贵族,也可能撞死一个卖油郎,结果就是不会一样。大街小巷会把那惨死的贵族的姓名挂在嘴边,路可能因而拓宽,车马行驶条规可能因而更改,马车夫可能因而入狱&&谁也不会记得那卖油郎的名字。你说的当然不是全没道理。人的价值往往由权势的大小来评定。四十年前,吉普赛人也是携老扶幼地进了集中营,剥光了衣服毒死在瓦斯房里。然而在滔滔舆论中,有多少声音是为他们而发的?流浪的、不识字的、没有国家的吉普赛人,没有权势,没有声音。可是我相信权势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似乎对中国人的苦难相当淡漠,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中国人自己对自己的苦难相当淡漠。大陆的情况我不敢说;在台湾成长,我只记得全国的学童为光复节等节日游行、演讲、彩排歌舞话剧,用极大的人力、物力铺排繁华升平的气氛。只是从来不见,在七七那样的日子,中国人用一天的时间肃静下来,哀矜过去、审视未来,深沉地面对一下民族的灵魂,从来不见。怎么我们对历史的创痛那么容易忘记?当我们自己对人命漠然的时候,又如何能怨怼别人漠视我们的苦难?不久以前,柏林每日新闻的一个记者被解聘了。原因?他去采访了一个小酒店,酒店里人群拥挤、烟雾缭绕。他写的报导文章说,&酒店挤得像个煤气房一样&。就是这么一个句子,他被解聘了。犹太人认为把煤气房和酒店相比,是有意蔑视犹太人的苦难,严重侮辱了犹太人。这样的指控,在西方世界里,任谁也担当不了。如果你懂日文,或许应该看看《恶兵》这本书。这是日本丛文社在一九七八年出版的一本日兵战争回忆录。王孝廉这样介绍《恶兵》:&作者森金千秋每在强奸镜头出现的时候,他的笔调便充满了一种性的刺激与兴奋。他用很详细而且夸大的笔调去强调中国女人的肮脏,他用下流的笔调去描写那些中国女人的身体和私处以及性行为,他并且以他自己的想法,去形容和描写这些被强奸的中国女子是如何地自愿献身,以及如何地钟情和留恋于强奸她的日本恶兵&&书中出现的日本兵,虽然作者偶尔也写些日本军官的跋扈与野蛮,但作者却认为这些投身于中国大陆作战的日本兵是勇敢善战的日本健儿,作者对书中主角恶兵三村正春是充满了爱意和敬意的。&(《春帆依旧在》,一九八0年洪范出版,一九八页)假定这是一本德文书,假定作者的名字是&汉斯&施密特&,他写的是&用下流的笔调描写那些犹太女人的身体和私处以及性的行为&&被强奸的犹太女子是如何地自愿献身&&留恋于强奸她的德国恶兵&&&你能想象后果吗?我很希望王孝廉误读了这本书。但是我知道,如果他所说的只有十分之一是真的,换成欧洲也会成为严重的政治事件:《恶兵》这样的书几乎不可能在德国出版;真要出版了,后果就不仅于&解聘&而已。有自尊的犹太人不会容忍这样的民族污辱,有良知的德国人不会漠视这种寡廉鲜耻的心态&&为什么中国人就无所谓呢?一个美国人死了,美国举国震动,并且让大家都记得他的名字,好像他是个极重要的人。这里头,除了美国权势强大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美国人对个人价值的看重吧?!一个中国人死了,不管他是死在日本恶兵的刺刀下,还是文革恶少的拳头下,还是黑暗的政治监狱里;不管他是被菲律宾海盗劫持的渔民,或是作了三十年俘虏的少年兵&&如果中国人自己的心灵不受震动,自己不看重那小小个人的价值,恐怕也没有别人会去看重他吧。中国人,也是有名字的,但必须自己先记得。你说呢?
Suck It and See-Arctic Monkeys
节操掉了一地【转】
第三排的短发女生说:&我二十一岁,为什么活得却像是四十一岁?每天都被很多压力裹着,论文、GRE、考研、找工作&&&因为情绪激动,她的语速急促,像是迫不及待要把胸中的郁结释放出来,她的单薄身躯承受不住了。这是北京大学的一堂讲座课,我是这堂课的讲演者,台下是新闻学院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多出生在一九八七年前后,在九十年代后期度过青春期。这二十年经济扩张、物质丰裕、资讯发达、中国日渐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死亡的二十年。
我们曾本能的相信,这种环境将孕育出更独立、更自由、对世界了解更宽阔的一代人,而他们将把中国社会带入一个新阶段。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这堂课程像是这一代人困境的某种缩影。在讲课环节时,我发现他们对世界所知甚少,十五年前我读书时被认定为必须知道的人类历史和重要人物,他们几乎都很陌生。而在交流环节时,他们都抑制不住的表达自己的受挫感,他们感觉到社会的巨大压力,不相信个人的意志与力量,感到自己一直在遵循别人的要求而生活。诗歌、爱情、理想主义,这些青春必要的元素,在他们的生活普遍性的缺席。接触的时间短暂,或许我的观察不可避免的带有偏见。两天后,我在《南方周末》上读到了关于义乌工商学院的&超级毕业生&的报道。这所学校的副院长是个狂热学生创业支持者,学生最普遍的创业方式是在淘宝网上开办自己的小店,他们中最成功的一位叫杨甫刚,他二十四岁,刚毕业不久,却已月收入四万元,还僱用六位员工,其中一位还来自名校武汉大学。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此刻,他是这所默默无闻的学院的奇迹和希望。如今,这所学院正变成一所淘宝创业家的乐园,宿舍里堆满了纸盒子、接不完的电话,年轻人大部分时光都消耗在网上&&他们是一群网络世界的小商小贩。副院长贾少华则对记者说:&延续培养精英的老思想,那是误人子弟。&北京大学和义乌工商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极端,却陷入同样的困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彻底缺失了。大学失去了独立性,不仅屈服于学业压力,也臣服在社会生存压力之下。而年轻人,这些代表着国家与社会未来的新血液,一方面缺乏灵魂上与知识上的引导者,缺乏保护和鼓励,另一方面被提前推入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竞争中,被挤压和驯服,用自己的青春热情和创造力来交换生存哲学。他们没有被当作一个个人来看待,而只是巨大的经济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我理解那个北大女生的感慨。即使在中国最知名的学府,教育理念也很少被提及。这所大学担负着盛名,却早已交出了原则和信念。日趋严重的教育产业化正扼杀掉它的生命力。它本应是中国最精英的大学,为这个国家提供最杰出的头脑、最富批评性的观念、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但它对于这一使命,视而不见。那些费尽心机考入这所大学的青年,在短暂的虚荣心被满足之后,发现了无穷的失落。他们渴望在这里被启发,被引导,被激发出生命中最灿烂的东西,并寻找到自己最想走的道路。当这一切都没有时,他就只能成为流行观念的俘虏。他要成为别人希望的自己,他要和很多同龄人在同样的社会标准进行同样的竞争,于是竞争就变得残酷无比,他越发迷失了自己。我也理解贾少华的感慨和杨甫刚的选择。是啊,这样一所学院,既没有传统也没有现实的师资和学生的竞争力,它唯一的优势在于它背靠这个出名的义乌&&全球小商品的集散地。与其让学生在校园里无所事事四年、或者学习那样僵死的知识,不如让他们及早进入社会。但很显然,贾少华误解了&精英教育&。今天的中国大学教育僵化、刻板、陈旧,不是精英教育。而他提供的解决之道,或许不再刻板、陈旧,却只是一种带有新的毒性的解药。他使教育彻底庸俗化,事实上,他的方法没给学生带来任何新的价值,学生们只是提前变成了小商贩。他们的成功也是如此脆弱,就像《南方周末》的记者潘晓凌总结的:&最低的运营成本、最充裕的时间,再加上青春无敌的精力,这些全天粘在电脑前的超级学生们拥有难以复制的竞争力。&但是,义乌已有太多这样的勤奋小商人,或许他们的很多父母都是如此,那么这所学院的存在还有何价值,另一座有个学院名字的批发市场吗?在某种意义上,二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或许是最不幸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物质、资讯过分丰沛、精神与价值却如此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个技术手段不断革新的年代,目的和意义却消失了的年代。
《把人民币归还社会》熊熊作业
《再见80年代》
如果你已经忘了那时
我想让你再唱那美丽的歌
河水静静流过带走了诗人的季节
梧桐叶子生长落下理想的岁月
如果你曾经错过生活的另一扇门
如果清晨醒来依然有旧时的泪痕
再见吧这些属于誓言的一切
在今天的城市我们该去寻找什么
生活是一块神奇荒谬的土地
种下去的是生命,收获的只是回忆
在那些纷乱、遗忘的时刻
只有儿时遗落在路上的那只鞋子
妈妈,你在那吗, 你给我的钥匙我已经丢失了
老师,你在那吗, 你给我的作业我已经丢失了
朋友,你在那吗, 我们已经忘了来时的路,已经付出了代价
姑娘,你在那吗, 你是否在梦中看到那真实朴素自然的一切
汉斯-罗斯林: 4分钟 200国 200年
华西村是不是个骗局? 【转自 知乎】
转温克坚老师的一篇文章,兼听则明吧。
天下第一村的秘密&
也许你猜对了,我所指的这个天下第一村就是华西村。天下第一当然是狂妄之语,不过一个意象如果不断被重复,人们的认知会不知不觉被这个意象&俘获&,似乎华西村真的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村&这些文字自动就带出了人们脑海里关于华西村的意象。独裁者往往精妙的掌握了这种社会传播的心理机制,通过他们手中的宣传机器预设和扭曲着我们对社会的感受和认知。
不过探讨这种心理机制超出了本文的必要,本文还是希望通过对华西村展现出来的一些现象的分析,来追问这些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的一些秘密。
多年以前我们就试图探索这些秘密。我们特意去华西村走马观花了一把,查阅了一些资料,我的朋友见森写了华西村系列文章,通过表面现象之间的矛盾来质疑华西村的光鲜形象,而我也在《再评华西村》的短文中对华西村进行了一番观念式的轰炸。如今那些文字浮游在网络,虽然多少激发人们对华西村的思考,但是起码在台面上华西村依然光鲜无比,天下第一村的招牌似乎魅力无限。于是几年以后的今天,我想从更多的角度旧话重提,算是三评华西村吧。
一。村民的秘密
媒体呈现出来的华西村的典型图景是这样的:公路,公园,别墅,汽车。套用吴仁宝的说法是:田边绿树成荫,河塘黄石驳岸,工厂整齐清洁,地面草坪成片,鸟语花香,人人喜气洋洋,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新家村,成为江南田园风光旅游中心。或者是&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仔细一看,原来农民生活在乐园&。这真是一幅典型的乌托邦图景。
不过这幅图景里缺失的最重要的元素是人。集体性的&人人喜气洋洋&取代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的喜怒哀乐。那些参观过华西村的人们一定也有印象,华西村更象是个人造景点,往往很难见到一个个普通的村民。华西村进出有门卫看守,万米长廊空空荡荡。华西村有几千居民,但是你不太可能随意碰到他们。2003年,我的一个媒体朋友曾经试图在华西村蹲点调查普通村民的感受,很快他发现华西村在应对媒体和参观者方面太专业了,他感觉总是有一张无形的网把他和真实的地面给阻隔了。即使有时候他能突破预先设定的线路,询问一些村民,他发现村民的回答也象标准答案。
今年9月份,强国论坛网友组织前往华西村探访,但是后来披露出来的文字都是网友和华西村负责宣传的党委的座谈会。华西村的党委总是把华西村的普通村民给代表了,华西村居民似乎从来都是作为灰色的背景而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面孔,他们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大约是同感于这种疑问,我看到有网友在质问:&华西村有没有黑砖窑?有没有童工?有没有乞讨?有没有失学儿童和上不起学的青少年?有没有看不起病的人?有没有洗头房?有没有人炒股买彩票?有没有人搞传销?有没有麻将屋?有没有卖淫嫖娼现象?有没有赌博吸毒现象?有没有包二奶现象?有没有各地电视台法治栏目每天都有的争家产争遣产打老婆婚外恋闹离婚现象?有没有城管?有没有因邻里关系、劳动关系打官司的现象?&对这些问题,华西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华西村似乎跟这些阴暗面完全绝缘。比如弘扬华西村主旋律的《华西之路》称,全村达到了新&三无&&&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重大刑事犯罪和老&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
华西村的村民似乎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并且按照一定标准的程序机械化的生存。
有媒体报道&村中老人和无劳动能力者每月会有数百元的定额保养金。村里的劳动力都在企业上班,他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早出晚归,午餐在企业解决。一般村民工资不超过1000元,奖金则为工资的4倍左右,按分配方式,工资全领,奖金只发二成,另外还有部分分红。
村里统一分配别墅、每户配备轿车,钱则直接从股金账户中扣除。这些别墅和轿车村民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当然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平等,比如吴仁宝的汽车是一辆车号是&苏B-D0001&的奔驰600.
不过世易时移,如果仅仅从物质财富来看,哪怕承认那些财富是真实存在的,那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了。从汽车洋房,百万存款这些标准来看,广东。浙江的很多农村都已经超过华西村。天下第一的头衔早已经名不符实。当然,比这种空洞的名声更重要的是华西村村民是否真正拥有那些财富,但是恰恰在这点上,没有迹象表明华西村村民获得更多自由来支配理论上属于他们的财产。比如华西村新村约规定:华西村民&有家庭人员外出办厂或经营,应得到村委同意。如未经同意,自由外出或自由经营,均由村委做出决定,即劝其退出企业,并全家迁移和收转全家在10年内所享受的除工资外的一切福利待遇。这种不平等条约和帐面的富裕画饼依然把华西村普通村民牢牢套住。
华西村村民是生活在乐土还是豪华的监狱?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操控着几千华西村村民,使得他们几十年来默默的接受着这种看上去相当机械化的生存方式?这个谜底,只能依靠时间,等待华西村村民自己站出来叙说。
二:吴仁宝的秘密
不过,华西村最大的秘密肯定和吴仁宝联系在一起。华西村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吴仁宝的秘密,反过来说也成立,吴仁宝的秘密就是华西村的秘密。
无论如何,吴仁宝的经历已经够得上传奇。一个基层干部,可以历经中国40多年政治经济风波而不倒,这个单纯的事实就已经颇为罕见。再加上依附在吴仁宝头上的那些名目繁多的头衔&&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等等,都印证着吴仁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这个人物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在我看来,要最简单的下个判断的话,那就是吴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大师。华西村的光环就是吴仁宝政治经济学实践的产物。吴仁宝外可以历经中共几十年的政治过山车,内可以安抚数千村民;虚可以获得无数头衔,实可以贯彻家族世袭,这份功力,早已达到武学大师级别。
吴仁宝在这方面的&才华&很早就已经显山露水。1964年,年轻的华西村书记吴仁宝制定了《华西大队学大寨十五年远景规划》,后来华西村成为赫赫有名的南大寨,而吴本人也成为中共十大(1973年),十一大(1977年)全国代表,后来江阴县委书记这个职位可以理解为上级对他的犒赏。后来政治风向变化,大寨模式不吃香了,陈永贵大叔也下台了,吴仁宝的县委书记当不成了,他算是可上可下,重新回去当了华西村的书记。不过作为大寨模式精髓的&政治挂帅,思想先行&的政治经济学肯定深刻的烙在吴的思想中,并且在以后的20多年逐步发扬光大。在吴仁宝苦心经营下,华西村紧紧抓住各种政治标签,在政治挂帅的道路上咬定青山不放松。华西村被誉为&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面旗帜。&&华西的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华西村代表了新农村建设方向&。稍微有点现实政治感的人们都知道,所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其实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政治套套,要认真追究,就等于说三角就是四边形就是立方体一样是一种风格荒诞的表述,要把这些本来无法兼容的东西无缝链接在一起,需要的就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机会主义。
通常来说,对大多数企业家来说,政治关系是一种必要的成本,或者是保险费,通过支付这种费用,期望获取必要的安全保护。因此,在很多知名企业,你可以看到企业主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或者领导人的题词,这满足了一种虚荣,也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对于身边虎视眈眈的寻租者或者猎食者也是一种政治警示,就像桃符对于恶鬼的警示一样。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并不指望这种政治关系变成生产力,直接产生效益。因此,在经营这种关系上,很多人是偶一为之。但是吴仁宝不一样,他是把政治关系的经营当成他的主要生意来作的,并且一直经营到能产生经济效益为止。做这份活,首先需要展示政治立场的绝对可靠。
我们可以从华西村的歌词中找到一些端倪。其中有两句据说是吴仁宝作词的歌词是这样的:华西村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村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
这个歌词上套共产党,下套社会主义,实行了双保险,确保华西村政治上不受到冲击。类似的这种政治表白在华西村还有不少:。&六爱&&&&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亲爱友爱自己&。在政治忠诚的表白上,已经有些赤裸裸。
有态度还不行,还要拿出行动。在这方面,华西村也是动真格的。比如1989年华西村就成立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吴仁宝说:&这个公司负责全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村民头脑。从表面上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不产生经济效益,实际上公司所产生的效果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全村人整体素质提高了,社会安定团结了,村风民风变好了,凝聚力增强了,这就是华西村的无形资产。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受到了村民的赞赏,还走出了华西,服务全国。&在收入分配上,吴仁宝也时刻不忘套上各种政治符号。华西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二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每个村民至少每年都可以分到3000元福利;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
类似的这种政治话语在华西村到处都是,成为了华西一大特色。总之,这种政治表态的直白程度,恶俗程度,频繁程度,和认真程度,都是非同凡响。
吴仁宝从来不从审美角度来考虑他的政治经济学,他的出发点就是是否有用。恰恰在这点上,吴仁宝有他独特的把握。他知道越是恶俗的东西,在特定的场合越是管用。如果这种政治表白和一个级别更高的干部联系起来,人们会觉得没有水平,或者起码是不得体。但是吴仁宝却是一个农民,一个村支书。在真正的政治精英眼里,他们自然和土里土气的意象连接在一起的。吴仁宝是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以他的身份,怎么说话最妥当。那些精心包装的,意味深长的模糊话语是绝对不合适从他嘴里说出去的。他可以倚老卖老或者以土卖土,对庄严的政治口号进行一番创造性转化而得到赏识,那些最直接的,接近于粗鄙的政治表白是最符合他的身份的。想当年,陈永贵大叔一幅农民打扮不是深入人心吗?忠字舞流行全国,原因肯定不是舞蹈本身的美感,而是这种舞蹈符合当时特定的政治心理学。华西村的这种村歌在功能上就类似于忠字舞,虽然直白,但是可以给予政治精英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起到一些心理按摩的作用。华西村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村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而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则是吴仁宝的空间。与此对应的是,吴仁宝并没有更大的政治野心,他仅仅要求对华西村实质掌控,对其他政治同类构不成威胁。相反,县级,地市级,甚至省级的政治人物却可以充分利用华西村这个符号,进行政治谋利,大家可以双赢或者多赢。
仅有政治效忠的表白是不够的,因为政治气候多变。中共最近40来年,虽然名号保持不变,但是实质上的经济社会政策已经连续大幅度转弯,大多数中共自己树立的典型都因为跟不上潮流而湮没。最近二三十年,中共的政治标签日益泛滥,那些掉头不及时的政治大小作坊都阐述着&后浪追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悲壮故事。大寨,大庆,小岗村是其中的一些故事。通过吸取这些政治企业的教训,吴仁宝已经具备了无人能级的政治变色功能。他从来不讳言他对政治的关注,他每天早上听新闻,晚上看新闻联播,琢磨政治风向的变化,并且用他自己的乾坤挪移招式及时更正华西村这艘小船的方向。吴仁宝的一个诀窍是他虽然紧跟潮流,但是他从不跟的太紧,因此在潮流变换时候的,他总能及时掉头。在华西这个一亩三分地上,他从来不含糊,是一直牢牢掌握在手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能光听领导的,特别是当一阵风刮来时,不能随风倒、跟风转,不能领导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要牢牢掌握住自主权。他说的用&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就是对中共政治生态领悟之后的一种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吴仁宝不是没有起落。从江阴县委书记贬回华西村书记应该是挫折之一。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因为产权不清晰,集体体制内在缺陷导致的苏南模式已经逐步走向衰落,苏南大部分村镇集体企业已经改制,而华西村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光环逐步黯淡,吴仁宝也高调隐退。但是2005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口号逐渐响起,而吴仁宝适时的抓住这个契机,提出&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华西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华西村重新成为政治正确的符号之一,吴仁宝也重新焕发政治生命。连中共党魁胡锦涛也对吴仁宝说三声感谢。吴仁宝也被选为17大代表,这是继10大,11大之后重新成功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一时之间,老书记光芒万丈。
吴仁宝以他的政治智慧,加上狐狸一般的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中共的政治丛林里虽然遭遇一些暂时的挫折,但是最终存活下来。
吴仁宝有理由感到满足了,甚至可以嘲笑那些比他牛比的政治精英。在生存竞赛这个游戏中,又有多少风云一时的政治精英可以玩的过他呢?他虽然位处中共权力金字塔的底端,但是却可以凭借华西村这个政治支点,把他自己送到名誉和光环的顶点。
值得一提的是与华西村处在同一序列的所谓全国名村,河南的南街村,浙江的滕头村等等,表面看来,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刻画出来的。只不过在这个同台竞争中,吴仁宝对政治经济学的领悟和运用都更加到位,因此最终才能脱颖而出。
三:致命的秘密
几年以前,吴仁宝宣布高调退休的时候,他的四儿子吴协恩被全票当选为华西村党委书记,完成了新老交替。当时媒体的关注集中在吴仁宝是否在搞家族制,因为在新一届的华西党委中,吴仁宝家人占据了显赫的大部分。
但是严格说来,华西村党委换届和华西村村民没有多大关系,这是某个政党内部的基层分支机构的更换,和普通的华西村村民何干?华西村村民委员会选举换届才是真正的大事件。
让我们先引用1998年正式实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一些条款: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这些条款都明白无误的说明了华西村村民委员会的功能以及它的产生方式。但是在华西村,这个最重要的机构和它的领导层似乎更本不见踪影,媒体也基本没有关注和报导。我自己费了好大的劲才从网络上找到语焉不详的一句,那就是吴仁宝的二儿子吴协德兼任村委会主任。其实再把时间往前推,我发现吴仁宝大部分的角色就是华西村的党委书记,而不是村长。很多报导把吴仁宝称为老村长,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吴仁宝并不是村长,而是华西村的党委书记。
根据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才是华西村集体的合法代表机构。华西集团在2006年的销售额已经是超过300亿的庞大产业,固定资产有30个亿,并且华西集团一直自称是集体企业,其中90%的资产属于集体。因此,华西村村民委员会有可能是中国掌握最大量资产的村集体。从权利的归属和承接来看,最正当的逻辑无疑是通过华西村村民-村委会-企业管理层层层授权来经营管理华西村的集体资产。
而在现实中,华西村村委会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后勤及服务,而党委会却在行使着集体资产的代表功能。党委会怎么会变成集体资产的代表者呢?一种可能性是华西村所有村民全体入党,然后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党,然后再由党委会来行使资产管理功能。但是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证明这种假设。
把法律规定搁置,缺乏来自村民的必要授权,华西村党委自动的变成集体资产的代表,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僭主政治,这是一个致命的秘密。公开的说法是,华西村的领导体制的总体组织构架是:党委领导制+村民自治制+现代企业制度。而实际上,谁获得了党委的领导职位,似乎就自动获得了华西集团的领导职位,在党委领导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中间的村民自治制则失去了踪影。另外一方面吴仁宝通过主导党委人事安排,实际上又把华西集团变成了他的家族企业。在众目睽睽之下,吴仁宝导演了一个从党天下到家天下的故事。吴仁宝以他的政治光芒遮盖了这个致命的秘密。
在这里,也许可以说点题外话。那就是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基层直接选举,这些年,在浙江等地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基层政治操练,我也有多篇文章叙述这些故事。而大家并不陌生的广东番禺太石村的罢免村官的故事肯定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在一些研究中国演变的学者眼里,基层选举被认为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通过基层选举,中国最广泛的群体受到了&竞选,选票,投票,程序,私密投票&等现代基本政治游戏的洗礼。通过选举以及选举程序的授权&&尽管仍然不完善,但是最基本的村级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获得了必要的合法性基础,不再成为集权体系压制村民的工具,也给予一个抽象的村级集体和集体企业注入了实质性内容。
从1988年开始的基层民主选举,迄今已经进行了很多轮,全国60多万个村委会几乎都实现了直接选举,但是在华西村却看不到一丝痕迹,村民如何投票?有没有贿选故事,有没有竞选故事?在吴仁宝的主导下,现在的村长是否也是全票当选?而在很多农村非常普遍的村委和村支部之间的矛盾,在华西村是如何调和的?这一些疑问没有任何答案。
现在的华西村已经是个拥有3万多人口的超级村庄,如果真正可以实行直接民主选举,那么在功能上已经相当于乡镇直选,它所喻示的含义将是非常深刻的。在我看来,只有通过选举的演绎,做实地方自治的空间,才能真正代表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自由,自主的乡村公民社会建设。
仅仅拥有钞票,而不拥有选票,华西村只能成为吴仁宝的天下第一村,但是永远不会成为华西村村民的天下第一村。
吴仁宝的光环还能把这个秘密遮盖多久?
四:不能说的秘密
对华西村有一定了解和观察的人们,如果细细思量,总会觉得这里的政治氛围似曾相识。比如大幅的标语,各种主义的碎片,以及政治话语在生活中的渗透。在文化感受的意义上,华西村的这套政治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昨天或者前天的模糊记忆。如果更近一步,对比这些氛围后面的政治机构,也会发现华西村模式和中国政治机构的高度雷同。这种雷同,如果不是吴仁宝有意为之,便是通过潜意识的一种模仿。
北京实行一国两制,华西实行一村两制。党国不分在华西村变成了党村不分。
北京有中宣部,有精神文明办,有党校,华西村也有它自己的宣传思想机构,有御用文人(我看江苏省委党校吹捧吴仁宝的某教授就有这个嫌疑),也有党校。
吴仁宝自称崇拜邓小平,邓指定接班人,退而不休。吴仁宝也指定接班人,也要搞&扶上马,送一程&的政治辅佐。吴仁宝从华西村党委书记的位置&隐退&后,兼任了三总办主任外,如同邓小平当年当中顾委主任,实际控制着局势。
我以前认为,通常地方政治人物没有树立某种舆论或者理论权威的冲动,各种版本的理论创新是最高领导人的政治特权。令人惊讶的是,在中共的最低领导人那里,这种理论冲动居然也可以表达出来。吴仁宝思想就是华西村的圣经,吴仁宝语录可以和国家领导人语录左右并列。
这种类似的同构化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某种意义上,华西村变成了当今政治制度的一个镜像,折射着核心政治层面的演变,矛盾,荒诞&。
这种雷同背后必定有更多的政治文化基因的作用。华西村就是一只麻雀,里面的五脏就是北京的政治基因培育出来的。华西村的这些秘密在北京都可以找到完美的对应物。而通过这个对比再来看待这些所谓的秘密,其实也就没有那么神秘了。华西村的这些小秘密,就是极权主义的一个微缩景观,只不过看上去更象一个安乐的动物庄园。
对不起,这个其实是不该说的秘密。
党库与国库
转自 新浪微博
中国实体书店崩溃的真相【转载】
今天我看了上海台的《头脑风暴》节目,顿时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因为没想到这个节目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讲出目前中国实体书店危机的本质原因,对于中国实体书店崩溃这块烂木头,他们对于表面腐烂的痕迹指指点点,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指出这块木头腐烂的根本原因。他们得出的结论无非是下面两个老掉牙的,一个是人类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一个是现代人的购买途径发生了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更多的人看电子书,更多的人在网上买书,所以实体书店就完蛋了。如果按照他们这个思路,那么实体书店就应该和胶卷和黑胶唱片一样,是模拟信号时代的东西,在数字信息时代要GAME OVER了。可是他们又都赞成保留书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说书店代表文化,其实他们有一个参照,那就是欧洲,日本,美国,书店产业都很发达。结果他们竟然用一个肮脏,腐臭,不堪入目的小资本主义情调的理由来支撑一个大众产业,而这些坐在头脑风暴的废物所想到的说白了就是认为书店体现人的品位。&
但是这其中本来就存在矛盾,因为他们一方面说,人类的阅读习惯变化了,购书途径变化了,但是一方面又说欧美书店很发达。那么只有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变化了?只有中国人的购书途径变化了?简直就是放屁,欧美图书的网络销售途径,特别是配送可以精确到你订购的时候就能知道明天具体送到的时刻,在图书自动化,图书销售自动化的领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有INTERNET的时候就开始了,如果按照这群废物的逻辑,那么欧美日的书店产业早就彻底崩溃了,因为网上购书,网上看书根本不犯法,也不是盗版,但是为什么欧美日的书店产业仍然很好,很发达?&
其实这群废物顶着&我们应该去书店看书&,这在哲学叫做义务论,这和&我们应该买爱玛仕&一样,都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屁话,而他们在讨论人们为什么不去书店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去书店?&而他们想当然得把这个定义为&去买书&,大家注意,这些孙子很喜欢玩逻辑,他们把&去书店提升能够自己的品位&的&应该条件&,这个充分条件,等价成为了&去书店就是提升品位&的充要条件,结果就导致他们不仅自己搞不清楚,还要误导他人。现在新华书店大张旗鼓搞出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书店,我可以很肯定得说,最后不可能生意兴隆,只有GAME OVER一条路。因为这样的蠢事过去明明已经做了很多遍了。而他们也根本没有搞清楚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区别,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的区别。&
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分享我的这篇文章,在这个外行指挥内行,无能充斥屏幕,垃圾唆使百姓,大学毕业当狗的时代,如果没有人大声喊出来,那么因为他们的愚蠢,我们却要陪葬,绝对不合理,也绝对是不能容忍的。必须反抗,必须大声喊出这个时代的真实。&
在开始前,先来看看外国书店业的情况。这里只有一个例子,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ONE PIECE,也就是海贼王,它的第59本,第一次印刷卖了320万本,创造了日本销售的纪录。可以看到,这320万本里,有100万本左右是预定的,也就是说,这100万本是网上购买的,因为日本图书销售在没有故意插挡的情况下,会提前1个月公布,也就是说剩下的220万本,绝大部分都是书店售出的。日本的书店销售系统有很多环节,主要是全新店和二手店结合。日本的二手书店非常发达。而日本的全新书店,大部分都是类似BOOK STORE(日本大型书店集团)这样的店,其实就和全家快餐店一样,而日本的二手店基本上都是仓库类型的堆满了书,根本没有那群头脑风暴的废物们所说的&人文气息&那种小资本主义的恶臭。书店不是电影院,也不是西餐馆,书店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卖书,而人们去书店的目的却不只是买书。&
因为那群废物把书店卖书和我们买书等价了,才会有上面这么矛盾和荒诞的结论。而事实上,我们为什么要去书店买书,这个问题的答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被人忽略了。因为我们的大部分购物其实是没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其实绝大部分人不是去书店买书,不是像美国的战斧导弹一样定点定位得跑到书店指定的位置去买一本,大部分人是去找书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去看看,有些什么书的。所以书店的关键根本不是什么狗屁装潢,什么狗屁文化,更不是什么狗屁&人文情怀&谁他妈说淮海路上就一定要有书店?说白了仍然是大跃进时代的思路,那就是欧美有钢铁,我们也要有钢铁,东京纽约法兰克福有书店,我们上海也要有书店。那么书店的关键是什么?废话!当然是书!&
为什么欧美日的实体书店可以开得这么好?很简单,因为图书出版行业的规模非常大,而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网上买书其实有一个致命限制,那就是展示性。那般废物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那就是网页一面只有多少本书的信息,而一排展示架能够提供多少信息?我保守估计,书店展销架能够提供的图书信息,在相同时间内,是一个19寸宽屏电脑的20到50倍。因为图书作为一种文化消费,文化消遣,既然是没有目的性的,那么&你不知道的书&肯定要比&你所知道的书&多得多。这其实就和买衣服一样,为什么淘宝网这么好,还大街小巷有卖衣服的?就是这个道理,你一个网页只有多少件衣服?只有多少种类?而店面一个衣架,就是一页网页的好几倍。日本欧美的书店,我们可以看到,都有相当强的展示性,再小的书店也会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区域用来展示,而中国展示出来的,全他妈是高中考题。&
但是为什么卖衣服的生意这么好?书店却崩溃了?因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都站我的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