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部队歌曲军营歌曲二营总共打下多少飞机

神秘的“543部队”:萨姆-Ⅱ导弹悄然东移
来源:人民网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刚刚成立,就首开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纪录。60年代,我地空导弹部队屡屡击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令国人振奋,世界注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80周年,空军地空导弹部队诞生50周年之际,笔者通过查找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走访部分当事人,写下这篇文章。
  萨姆-Ⅱ悄然东移/神秘的“543部队”
  满洲里,位于中苏边境的一座中国小城,它目睹过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日晚,天气奇寒。满洲里火车站的站台上有20多人身着皮衣皮帽,搓着手,跺着脚,来回走动,嘴里呼出一股股白气,不时朝着苏联方向张望。
  他们专程从北京赶来,迎接苏联开来的国际专列。
  火车一声吼叫,挟带着一股寒流冲进车站。
  列车没有靠近站台,而是混在车站的货车之间。这样更便于保密。
  表面上这趟国际专列与普通货车毫无二致。前后闷罐车箱里坐着押送货物的人,中间一节一节长长的平板车上,褐色帆布紧箍着神秘的“货物”。谁也不会想到这神秘的“货物”竟是尖端武器―萨姆-Ⅱ导弹!萨姆-Ⅱ是半固定式全天候型中程防中空、高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要地防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打了几十年仗,跟国民党打,跟日本人打,跟美国人打,无一例外都是以劣势装备对付人家的优势装备。经常遭到敌机轰炸扫射,而毫无反手之力。
  朝鲜战争结束不久的1956年3月,为了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迅速提高军队的防卫作战能力,中共中央做出发展导弹、火箭事业的重要决策。4月,中央正式批准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聂荣臻元帅兼任主任,负责导弹和航空工作的建设发展。
  5月26日,周恩来主持会议,决定组建国防部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8月,中国政府做出了从苏联引进导弹技术的决定。
  日,苏联政府答复,同意中国政府的要求,请中国派代表团去苏联谈判。
  日,中苏双方达成协议,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联在火箭和航空等新技术方面援助中国的协定(简称“10月15日协定”)。其中,在地空导弹方面,苏联援助中国盖德莱式(代号SA-2,北约称之为萨姆-Ⅱ)地空导弹兵器。苏方将派专家组来中国帮助组建地空导弹部队,并派一个萨姆-Ⅱ建制营的官兵前来直接协助中国空军建立第一个营。
  1958年,中国空军着手组建地空导弹部队。由空军副司令员成钧全面负责,探照兵指挥部主任张伯华具体筹划。地空导弹第一营的人员,从全空军高炮部队、雷达部队、探照灯部队、航空兵机务部队、场站部队中挑选,要求思想好,出身好,社会关系好,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高。职务要高配一级,即营长要由团长来当,连长由营长担任。
  6月,苏联援助中国组建地空导弹营的专家组抵达北京。
  9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导弹专业学校成立。10月6日,在北京清河镇空军高级防校小礼堂,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兵第一营成立典礼。
  典礼简朴庄严。没有大红标语,没有喧闹的鞭炮,也没有授旗仪式。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发表了简短有力的讲话。他走到干部战士跟前,频频挥动着他的手臂:
  “我宣布:中国空军地空导弹第一营正式成立!现在,我们的防空力量正在走向完备。在低空,有高射炮兵;中空,有歼击航空兵;高空,有你们地空导弹。同志们啊啦,审查了你们祖宗三代才把你们挑来,党和人民把这样的尖端武器交给你们,责任不轻啊!第一步,要老老实实尽快地把苏联老大哥部队的尖端技术学过来,以后再消化、发展!”
  “还有,要绝对保密!”他将手臂平伸,在众人眼前一扫:
  “连你们的父亲母亲老婆孩子都不能告诉!”
  一营宣告成立,营长张建华;政委张思聪;副营长邵殿奇、赵登龙;参谋长崔永维。
  11月19日,一营营长张建华等21人前往满洲里接苏制萨姆-Ⅱ地空导弹兵器,就是本章开头再现的情景。
  1958年底,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李际泰将北空高炮某团团长岳振华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谈话。
  “这么着急把你找来,是要交给你一个紧急学习任务,去掌握一种尖端武器。”他用严肃审慎的目光看着岳振华。
  “从今天起你调离高炮团,担任空军高射炮兵独立第二营营长。这是你的部队领导成员――”副司令员递过来一张名单。
  团长去当营长,不同寻常的调动。
  岳振华拿过名单一看,所有的干部都是高职低配:副营长王建初,是某探照灯团副团长;营参谋长张治国,是雷达某团参谋长;连职干部都是由营职干部担任的,排职干部都是由连职干部担任的。看来,这支新部队是相当重要。
  “好,我马上回去交代工作,带行李来报到。”
  “不,你不要回去了。我已经派人去给你取行李了。”
  日至30日,北京军区空军在北京市大兴县高米店组建了地空导弹二营,营长岳振华,政委许甫,副营长王建初,参谋长张治国。二营196人,从45个大小单位,被同一个命令调遣,赶到北空干部处报到。
  晚上,一辆嘎斯51卡车将二营拉到新的部队驻地。天黑乎乎的,车往郊外开去,左拐右拐,拐到一个荒凉的地方停下。岗楼里走出一位荷枪实弹的士兵,反复查看了带队人和司机的证件,才摆摆手,放车入内。
  后来才晓得,此处是北京南苑高米店。
  次日醒来,二营的干部和战士才看清自己的驻地。四周两米多高的围墙上竖着两米多高的铁丝网。墙外有岗哨巡逻。不请假不得走出围墙。围墙内有一高高的库房,北空发了100匹黑布将窗户遮挡起来,距库房20米划一道白线,没有专门证件不得越过白线接近库房&&一片神秘的气氛。
  大家都还不知道,库房里严密看管的正是萨姆-Ⅱ导弹。
  保卫干事宣布纪律:我们的工作性质、驻地不得对任何人讲,部队代号:543部队;通信地址:北京204信箱。北京籍的同志不得回家,街上碰到熟人要回避&&
  日,南京军区空军在江苏省徐州组建了三营,营长杜先照,政委尼特,副营长李洪全,参谋长汪林。
  日历翻到1959年。
  当二营在高米店集结的时候,一营在长辛店原东方马列学院开始接受以斯廖斯基营长为首的苏联专家的训练。
  按原协议,苏联红军防空军一个营负责教会中国空军一个营。采用一帮一方式,营长教营长,连长教连长,技师教技师,操纵员教操纵员。后来,中国空军方面为了让更多的人直接向苏联同志学习技术,向苏方提出,让二营、三营的营连干部参加旁听。苏方接受了这一建议。
  上课了。听课的有地空导弹部队的基层指挥员和国防部、总参谋部、军委空军司令部、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的高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一位银白色头发、腰杆笔直的苏联教官走到台前,用威严的目光扫视课堂。
  刷地一声,全体起立。
  苏联教官自我介绍:“工程师、副营长库兹明中校!”
  苏联专家的保密措施非常严格。听课的学员每人都有四五个证件。进大门要证件,进课堂也要证件;进发射场要证件,领保密本也要证件。各专业之间不能互相打听,学氧化剂的不能问燃料,学燃料的不能问测试。课堂记的笔记、教材一律不让带出课堂。苏联教官下了课就回到自己的宿舍,按规定不得和中国人个别交谈,所以,也没有课外辅导。
  一营的官兵们只能带着脑袋进课堂,带着脑袋出课堂,全凭记忆。出了课堂想复习也没有教材,没有教师。后来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每人集中精力听懂一部分,然后出了课堂再将自己听懂的一部分拿出来和大家在一起“拼盘”。
  经过4个月训练,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中,中国学员获得了平均优秀的好成绩。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东北40公里的一片荒滩上,由苏联专家协助,中国空军地空导弹第一营在这里进行实弹射击。
  9时40分,一架杜-4飞机在8000米高空飞向靶场。靶场指挥员张伯华命令飞机施放靶标,一具伞靶飘然而下。
  9时50分,飞机退出靶场。一营指挥员张建华下达发射命令,引导技师莫西林压下发射按钮。
  3枚导弹似灵蛇吐焰,摇摆着尾巴直窜高空,随着轰然一声巨响,伞靶迸裂。
  苏联军人和中国军人热烈拥抱握手,祝贺第一次实弹射击成功。
  打靶完毕,以斯廖斯基营长为首的苏联防空军萨姆-Ⅱ导弹营全体官兵撤回了苏联。
  此时距国庆10周年大典仅4个月时间,总参谋部、军委空军司令部命令新组建的地空导弹部队火速改装,参加国庆10周年战备值班。
  5月1日,二营、三营官兵火速开往长辛店,投入热火朝天的改装训练。刚刚从苏联防空军那里毕业的学员转眼变成了教员。
  长辛店没有那么多营房,草地上搭起了帐篷。每座帐篷两米多高,十几米长,能住20多人。大家当时都未预料到,这样的帐篷一住就是10年。
  没有饭堂,二营将一个旧牛棚清理出来。牛棚就是牛棚,再打扫也有牛粪味儿,招来一群群苍蝇。没有饭桌、板凳,大家仍像战争年代那样站着、蹲着就餐。
  战士们根本没有把这些困难放在心上,而掌握尖端武器,保证国庆值班,搞好六七八月突击训练,成了543部队全体官兵一致的目标。
  经过3个月突击训练,各营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增多已过关。1959年8月,中国空军当时所有的地空导弹部队都开赴甘肃鼎新县戈壁滩实弹射击。这次没有苏联专家指导,全由中国人指挥操作。
  捷报不断传来,一个营接着一个营击落了靶机。
  但唯独岳振华领导的二营射击失败。导弹起飞后并不飞向既定目标,而是反转180度打到背后40公里处的戈壁滩上,炸了一个大坑,别人笑话二营,说是“地对空”变成了“地对地”。
  全营一片沮丧,有些同志流出了眼泪。
  检查结果,指挥、操作都没有问题,原来是在出厂时将扫描马达的两根导线接反了。请来的苏联驻京专家也承认责任在苏联工厂。二营虽然打靶失败,但是发现了兵器的隐患。否则,在将来的实践中后果不堪设想。
  从此,中国空军掌握了先进的地空导弹武器,真乃如虎添翼!现在,他们盘马弯弓,只等小试牛刀。
  高度差2100米,我机“望敌兴叹”/国庆节,盘马弯弓箭未发/首战告捷 王英钦毙命
  福建前线某雷达连发出情报,一架敌高空侦察机进入我国领空。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一架米格-19歼击机立即起飞迎敌。歼击机迅速爬高,15000米,16000米,17000米&&
  不到射击距离,我机继续爬升。近了!近了!可飞机无法再升高了,飞行员看看高度表,此时高度17900米,他知道已到米格-19的极限高度。眼望着敌机继续向大陆纵深飞去,他跟了一阵子,终于无可奈何地返航着陆。
  其他沿线机场飞机继续起飞拦截,都因高度差了2100米而无法攻击,只得“望敌兴叹”。
  仅在1959年1月至3月,台湾国民党空军就用美国提供的RB-57D高空侦察机对大陆纵深进行战略侦察,来回10架次,活动地区遍及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贵州、四川、河南、山东等13个省、市。我空军虽然起飞各型歼击机109批202架次拦截,其中有106架次,我飞行员发现目标,可都因飞行高度够不上而无法攻击。
  RB-57D为亚音速、双发喷气式单翼高空侦察机。由英国电器公司设制,1949年第一次试飞成功。美国空军觉得这种飞机大有发展前途,便买来了飞机制造权,并将它一步步改进。RB-57D比RB-57A更优越的性能主要表现在其飞行高度增至米。该机装有4部航空相机,在高度18500米实施航空照相,可摄取长约4000公里、宽70公里地幅的地面目标。它的续航时间达8至9.5小时,最大航程达6800公里。该机种重量轻、载油多、航程远、升限高的特点,使它可以从事高空隐蔽侦察活动而免受来自地面和空中的袭击。
  国民党空军的RB-57D侦察机在1959年6月两次大摇大摆飞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上空,并未受到任何阻击。
  五六十年代,《人民日报》经常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美国政府、台湾当局高空侦察机侵犯大陆领空提出的严重警告。
  不过,最有效的警告应该是――
  把它揍下来!
  10周年国庆大典在即。
  中共中央极其重视保卫首都的防空作战。除了调遣精锐的歼击机群、高射炮群外,还特别将进行改装训练仅4个月的地空导弹部队投入防空作战。导弹部队担负以天安门为中心半径130公里以内的作战任务,负责歼灭高度3000米以上的敌机。
  一架直-5型直升机在北京上空不断盘旋。机上坐着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空军副司令员成钧、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李际泰、某基地参谋长张建华。他们为选择地空导弹阵地,一次次研究,一次次升空。
  首都防空作战地图上,红色铅笔画上了5个圆圈,5个地空导弹阵地定下了。
  9月5日,各导弹营进入阵地:一营,进驻大兴县东枣林;二营,进驻通县张家湾机场;三营,进驻丰台区槐树岭;四营,进驻昌平县沙河机场;五营,进驻顺义县河南村。
  其中,四营是国防科委管辖的地空导弹试验营,五营是为了担负国庆战备值班任务从前3个营中抽出来临时组建的,等到国庆战备结束即回归原建制。这样,从苏联引进的全部5套萨姆-Ⅱ兵器全部上阵。
  5个导弹营环形部署,火力衔接。30个导弹发射架犹如30支寒光闪闪的利剑直逼长空。
  日,人民共和国盛大的节日。
  天安门广场,彩旗飘扬,人山人海。刚刚在10个月内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耸立在广场东西两侧,4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排列11万群众。
  上午10时,大典在震天的礼炮和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60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团长,87个国家的贵宾一齐登上天安门城楼。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70万群众游行通过天安门。
  此时,距天安门广场几十公里外的阵地上,地空导弹兵绷紧了每一根神经。欢腾的白天过去,白天无敌情。晚上,天安门广场150万人看焰火。晚上无敌情。
  2日、3日、4日,北京的天空依然宁静。
  5日,国庆节加强战备解除。
  6日,星期六。因为次日是星期天,除留一班人继续担任常规战备外,其他干部战士放假,家住北京的干部可以回家。
  10月7日,星期日。
  北京通县机场南,一片低洼的苇塘。苇叶青青,一排排整齐的绿色帐篷隐约其间。二营导弹阵地设在这里。在发射架的掩体上,战士们用白色石块镶嵌了8个大字:“提高警惕,常备不懈”。
  6时,部队按时起床作功能检查。座标车技师刘新梧奋战通宵,排除了电子管故障。
  8时,有几个不值班的战士请假去洗澡。留守值班的营长岳振华抬头看看瓦蓝瓦蓝的天空,说:“真是照相侦察的好天气,说不定有情况,别去了。”
  福建前线某雷达连,天线转动。
  9时41分,荧光屏上突然出现一个亮点。雷达兵报出情况:台北市以北50公里海面上空,大型机一架,判断是RB―57D高空侦察机,正向大陆飞来。
  10时3分,雷达兵报告:敌机从浙江温岭窜入大陆,高度18000米。北京地空导弹群指挥员张伯华向各营下达命令:“敌机可能到达北京地区,注意做好战斗准备!”
  敌机飞越南京后,上升到19500米,然后越徐州过济南,向北京逼近。沿线机场我机频频起飞拦截,敌机理都不理。
  11时15分,敌机距北京700公里,5个导弹营指挥所进入一级战斗准备。
  距离480公里时,“呜呜”的警报声,催促指战员飞身进入战斗岗位。
  11时30分,二营目标指示雷达发现敌机:距我380公里,高度19000米,时速750公里。
  阵地笼罩着可怕的寂静,只有各战斗岗位上扬声器里传出作战参谋陈辉亭大声报告敌机距离、高度、速度。那声音听起来有点变形,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急。甚至,那扬声器传出的交流电的嗡嗡声听起来也格外真切,每个人都感到好像电流通到了自己的心脏。
  11时50分,二营打开制导雷达天线。115公里,制导雷达抓住了目标。指挥所来令:我歼击机已经退出战斗,二营坚决消灭敌机!
  100公里,营长口令:3发导弹接电准备!
  70公里,营长口令:接通发射架同步!
  导弹发射架倏地昂起头来,随着制导雷达天线,转动瞄准敌机。
  敌机浑然不觉,像一只偷油偷大了胆的耗子,熟门熟路地摸了过来,它毫无顾忌,按照几乎固定的速度、高度,笔直地往导弹阵地上空闯来。
  60公里,营长口令:“三点法,导弹3发,间隔6秒,28公里消灭目标!”
  12时4分,营长口令:“发射!”
  引导技师徐培信,咬牙切齿地将手指压向发射按钮。
  “轰――”天崩地裂一声响。阵地刹时间被浓烟笼罩,一发导弹吐着火焰向东南方向直窜;紧接着第二声巨响,第三声巨响,又有两发导弹直冲云霄;少许,东南天空火光一闪,接着,传来轻微的爆炸声,跟远处放爆竹的声音差不多。
  在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地空导弹群指挥所指挥员张伯华自语:“行了,这下行了!”他多次指挥过导弹打靶,从导弹起飞的时间到爆炸的时间可以判断,导弹遭遇了目标。如果导弹穿越了目标,那么,需要更长一点时间才能听到爆炸声。
  电话铃响,二营报告:“消耗导弹3发,击落敌机一架,飞机残骸坠落在通县东南&&”
  日12时4分,这是一个值得记下的时刻――
  首开纪录:自从1941年纳粹德国开始研制地空导弹至此时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世界防空史上首次运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
  首战告捷:中国空军年轻的地空导弹兵组建不过10个月,投入萨姆-Ⅱ改装训练才4个多月,第一次操纵如此复杂先进的武器装备投入作战,就打了一个漂亮仗。
  首发命中:第一发导弹就命中目标,而且,3发全部命中。
  岳振华从指挥车上跳下,喊来保卫干事任永清、技术处主任王照明:“你们去找飞机残骸,注意将残骸现场保护好,快走!”
  他们坐上车朝雷达标示的方位开去。半个小时后,到达通县东南18公里的何西务村,远远望见庄稼地里有一大堆人围着看什么东西。他们趋车走近,拨开人群,只见飞行员戴着头盔仰躺在那儿,嘴角流着血。任永清赶紧上前,用手摸摸,发现他的心脏和脉搏都停止了跳动,右腿扭曲变形,看来是摔断了。任永清从飞行员上衣口袋里掏出一黑皮小本,似乎是一个证件,贴着飞行员的照片,写着“上尉飞行员王英钦”字样,小本里夹着一张王英钦全家合影。在飞行员尸体西南方向50米处,摊着一具白色降落伞,伞绳像是被人用刀齐刷刷地砍断了。很可能是导弹爆炸后的碎片将伞绳削断的。距飞行员尸体东南100米处,是RB-57D飞机主体残骸,头部插到地下,尾翼高高翘起,尾号“5643”清晰可见。
  事后查明,这架飞机是1955年7月在美国出厂的,1958年交国民党空军使用,编制在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第六大队第四中队,驻台湾桃园机场,先后侵扰大陆内地15次,截至被击落时,已飞行836小时。
  喜讯传开,北京市区至通县公路上,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
  10月7日下午,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到北空指挥所听取汇报,然后赶到敌机残骸处视察。
  8日上午,岳振华接到电话: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元帅要来看敌机残骸。岳振华忙赶到残骸现场,找不到桌子,只好弄了一块床板架起来给朱德元帅坐,同时来的还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
  岳振华汇报了击落敌机的经过。朱德边听边用手杖击打地面:“打得好!打得好!”脸上的笑容像盛开的菊花。
  听完汇报,朱德兴致很高地说:“咱们去看看阵地――”
  贺龙、徐向前、聂荣臻、林彪、谭政、李富春、蔡畅以及杨成武,紧接着,空军司令刘亚楼、副司令成钧等先后来到二营阵地看望指战员,并表示祝贺。二营阵地一片欢声笑语。
  国防部通令嘉奖二营,给全营记集体二等功。
  “大海捞针,总不死心”/9月9日:U-2“咬钩”/一“弹”击起千层浪
  日,我空军地空导弹兵击落美蒋RB-57D高空侦察机,果然是“最有效的警告”,迫使美蒋在两年三个月内,停止了对大陆纵深的战略侦察。
  之后不久,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受了建国后最为严峻的考验。
  日,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同中国签订的600个专家合同和科技合同,决定自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并终止派遣专家。这样,自日始苏联在火箭和航空等新技术方面对中国的援助全面停止。
  8月2日至13日,在中国空军工作的地空导弹专家巴雅林诺夫上校、古雪夫中校和雷达专家金柯维奇等16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
  苏方同时中止了原计划援助中国的另外5套地空导弹萨姆-Ⅱ兵器,并不再供给零部件。此时,中国的工厂还没来得及将萨姆-Ⅱ仿制出来。
  这样,中国空军新组建的5个防空导弹营,由于没有兵器只得解散。
  1958年从苏联引进的5套萨姆-Ⅱ兵器,导弹打一发少一发,导弹部队训练时不敢打靶,工厂着手将教练弹改装成战斗弹。由于缺少零部件、一旦重要零部件老化、损坏,整套兵器就将瘫痪。
  独立自主地发展尖端武器,才是唯一的生路。
  就在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单方面撕毁同中国签订合同的同一个月,美国又向台湾国民党空军提供了两架更为先进的U-2型高空侦察机,并帮助台湾训练6名驾驶员。经过一年半的训练,台湾当局又于1962年1月恢复对大陆纵深的战略侦察。
  U-2的最大时速920至1000公里,巡航时速750至8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8.5至9小时。它比RB-57D飞得更高,实用升限达22870米。它装有73-B巨型航空摄影机,在2万米高空拍摄照片,可供判读的横向范围达150公里。照相清晰度,在1.8万米高度,地面人员的活动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果在9千米以下,地面人员所看报纸的标题可经放大看到。飞机还装备了十分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
  1962年,正是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甚嚣尘上的时候。U-2于日起进入大陆侦察,至6月底共出动11架次,活动范围除新疆、西藏外,遍及全国各地。
  在2.2万米飞行的U-2,我空军只有用地空导弹才能打击它。
  萨姆-Ⅱ导弹,是半固定式的,它的用途是要地防空,它那庞大而复杂的装备非常难以机动。当时仅有的3个营都在保卫首都,而在日击落RB-57D后,敌高空侦察机不再往北京飞了。而在北京“守株待兔”,碰上的机会几乎为零。
  怎么办?
  960万平方公里2万米以上的领空,只有3个营的地空导弹兵力把守,每个营的拦截面只有20至30公里。而U-2可以满天飞。
  怎么办?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说:海底捞针,总不死心!大将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坚定的决心:用3个营兵力打U-2,就是要在大海里把针捞上来!空军领导机关做出一个大胆的决策:与其守株待兔,不如退而结网,将固守北京的地空导弹营拉出去机动设伏。
  日,地空导弹二营奉命撤出北京赴长沙机动作战。
  部队紧急出动,严格保密,除了营主要干部,谁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部队装备凡带有北京出厂商标的,小心除掉。车辆换了牌照,手纸最外边一层被撕去,连水桶上的商标都用油漆涂掉。
  晚上,南苑机场铁道专用线,每隔50米有北京市公安局的一名便衣警察站岗。二营全营武器装备和人员在这里悄悄上了列车。
  地空导弹打游击,有无数的困难等待着指战员们去克服。过去的游击战,“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轻装简从,说走就走。萨姆Ⅱ兵器系统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空军副司令员成钧形象地把它称为“全营一杆枪”。一发导弹打出去,需要全营几个连队几百号人、近一百辆专车的配合协调。这么庞大的武器系统,一个营需要两列火车载运。公路摩托化行军,近百辆车浩浩荡荡几公里。最重的专用车达几十吨,一般的桥梁、涵洞都不堪这样的重负。撤出阵地、进入阵地;装车、卸车;摩托化行军的上坡、下坡、转弯、涉水;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维护、修理;伪装、保密、安全,数不清的困难,被地空导弹兵用他们的智慧和意志一个一个克服了。
  列车驶出北京,奔向酷热的南方。从此,揭开了地空导弹兵10年机动作战的序幕。
  8月27日,在长沙两个月没有战机的二营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立即撤出长沙,赶赴江西南昌向塘,待机歼敌。
  日夜,二营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江西南昌向塘新阵地。
  新阵地设在两座小山之间的凹部,山上长满了小松树。凹地里放置制导雷达,发射架立在两边山坡上。阵地直径比苏联教令要求减少二分之一,遮蔽角也比苏联教令规定大了两度。理论上说,选择阵地要受很多条件限制,既要能发扬火力,又要隐蔽保密,还要考虑到导弹发射时一级火箭脱离后不能伤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次的阵地设置,标志着我地空导弹兵首次突破了苏联教令的规定。
  日子一天天过去,U-2并没有来,大家的心情像这酷热的天气一样焦躁。
  在北京的空军统帅机关,成钧领着有关战勤人员进行分析:一,U-2进入大陆侦察,11次中有8次经过南昌,这里似乎是U-2飞行的一个检查点,我们把二营移到这里是针对这个活动规律来的,阵地选择没有错;二,福建方向我航空兵一有调动,U-2都要出来侦察。根据第二点,我们何不抛出一个诱饵?
  命令发出。
  9月7日,从南京起飞了一个大队的轰炸机群,呼啦啦飞到南昌某机场。9月8日,南京又起飞一架大型轰炸机,以1万米高度直飞南昌以南的某机场。
  这一切,都是给海峡那边看的。
  果然,9月9日,又是一个星期日。一架U-2从桃园机场起飞。6时13分,在桃园以北40公里处被我雷达发现。
  7时32分,U-2从平潭岛上空2万米入大陆。尔后,经福州,沿鹰厦线,过顺昌、光泽向江西境内飞来。
  7时37分,敌机距二营500公里,营指挥所进入一等战备状态。
  电话铃响,参谋吴桂华拿起电话,朝岳振华喊:“营长,空军指挥所刘司令电话!”
  岳振华紧跑两步,拿起话筒,耳边传来刘亚楼司令员熟悉的大嗓门:
  “岳振华同志,你看到U-2出来了吗?”
  “报告司令员,看到了!”
  “把它揍下来!”
  “是!”
  7时59分,敌机侧飞临近75公里,打开制导雷达天线,当即抓住了目标。
  可是,U-2并不直飞南昌,而是在南昌以东70公里处往余干、鄱阳湖方向飞去。这在二营射击范围之外,而且越飞越远了。
  岳振华只好下令:关闭制导雷达天线,解除导弹接电准备,目标指示雷达继续跟踪。
  不到南昌来了?
  岳振华想起了昨天国民党空军一架U-2侵入广州市的情形:敌机先在广州一侧70公里处侧飞,围绕广州市半个圆,突然扭转机头,对准广州一掠而过。看来,敌机不像日那样直进直出,而是采用侧飞临远突然进入的战术,使你防空兵器措手不及。这好比钓鱼,狡猾的鱼儿并不一口吞下食饵,它先用嘴唇碰一碰,你如果性急拉竿,那就上当了。
  敌机飞过鄱阳湖。二营各战斗岗位扬声器响起岳振华沉稳的声音:
  “大家注意,大家注意,不可松懈,敌机很可能回窜南昌!”
  敌机飞过九江市,到湖北省境内,突然左转180度从黄梅、广济直逼南昌。
  U-2故伎重演。
  8时30分,距离102公里,导弹再次接电准备。8时32分,3发导弹离地起飞。
  导弹遭遇目标,战斗部爆炸,3600块高速运动的弹片如同3600把刺刀拥向U-2。
  “轰!”一个响亮的死亡之吻。
  北京,空军指挥所。
  标示敌机航迹的蓝色铅笔线停止了前进,目标消失。刘亚楼高兴得跳了起来。稍后,接到击落敌机的正式报告,他立即报告给中央有关首长。
  周恩来打来电话:
  “很好。这是个伟大胜利。美国U-2飞机前几天入侵苏联,他们只提出了警告,我们把这种飞机打掉了。”
  刘亚楼又打电话给岳振华:命令他火速赶到飞机残骸现场;如飞行员受伤,速送医院抢救;如死亡,则用棺材好好埋葬,在墓碑上刻上死者姓名。
  南昌市东南18公里处罗家集。
  U-2残骸落在一片稻田里,机体被弹片炸得像蜂窝一般。飞行员陈怀还有呼吸,被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按刘亚楼司令员指示,用棺木埋葬于一座有小树林的山坡上。
  南昌一战,导弹爆炸的声波冲击着中国和世界。最先将这一消息传播出去的是新华社。
  10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各大报纸发表新华社消息。《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警告美国侵略者。
  12日,《人民日报》报道,越南、阿尔巴尼亚、波兰、民主德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报纸纷纷发表评论,声讨美制U-2窜扰中国。
  13日,《人民日报》报道,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就击落美制蒋匪U-2飞机发表谈话。京、沪、津人民祝贺空军部队取得重大胜利,揭露肯尼迪政府假和平真备战的狰狞面目。
  14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就美国主使U-2间谍飞机侵犯我国事件,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最强烈抗议。
  同日还发表了四川、沈阳、武汉、广州、西安、福建、浙江、山东等地人民庆祝空军击落U-2间谍飞机的报道。
  9月15日,首都各界一万多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集会,庆祝人民解放军空军击落U-2飞机的重大胜利,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挑衅。9月21日,毛泽东亲切接见了到北京参加空军党代会的二营营长岳振华,连声称赞:打得好,打得好!
  港、台和西方舆论的焦点则集中在猜测中共用什么武器击落U-2,他们对此感到震惊。美合众国际社记者盖尔11日从台北报道:
  国民党军事情报专家们在绞尽脑汁地分析,企图弄清楚这架失踪的飞机究竟是由于机件发生故障呢,还是驾驶员叛变,或高射炮的火力,抑或是从苏联借来的火箭袭击――这仍然是个“谜”。
  香港《新生晚报》干脆宣称中共击落U-2是吹牛,认为即使苏联也无法用战斗机至60000找陨系母呖绽菇卣庵旨涞苫慰鲋泄玻
  台湾的一些专家则认为是俄国人操纵的地空导弹击落的。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要重新估计中共的空军力量。美《纽约时报》10日社论说:
  最近发生的U-2飞机事件,最重要的方面不是进行了这种飞行,而是中国共产党人把它击落。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已具有对付高空飞行的飞机的新的重要能力。
  《巴黎战斗报》13日报道:
  中国空军对“不速之客”的有效干涉,证明北京目前是拥有高度准确的最新式空空或地空火箭的。它的出现和使用虽不说全面改变了远东力量的平衡,但是改变了那里的战略条件。
(责任编辑:UN630)
原标题:神秘的“543部队”:萨姆-Ⅱ导弹悄然东移
&&&&&&</div
军事历史精品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江飞机场新来部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