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三国演义 区别和三国志里的赵云区别很大吗?

都说赵云被《三国演义》高估,那么正史上赵云实力在三国是个什么档次????..
230回复/16亮 67591浏览
三国演义中,赵云被高估化,其中单骑救主,一战成名。而且被封为五虎上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单骑是不可能打得过那么多人的,还要救主就更不可能了。当然小说是小说。那么赵云在正史中的三国是个什么档次的人物?求大神科普??[ 此帖被骑士詹归来在 21:14修改 ]
这些回帖亮了
曹操情愿损兵折将也要生擒的档次。发自手机虎扑
正史地位高,蜀汉武将第一档,但明显不如关张马黄。蜀国武将第一传就是关张马黄赵传,三国演义把赵云提升到了马超之前。
第一档是赵云不是魏延主要因为两点
1,魏延无善终,虽然魏延之死被史学界公认为是与杨仪的政治斗争,但毕竟拥兵自重顶了个判贼名号;
2,对后主有恩,赵云比起前四位先主时期封侯的,开国之功少了点,所以前后左右将军没他。虽然正史没有长坂浴血的记载,但赵云当年单骑救阿斗可是真真的。所以赵云在后主时期地位一涨再涨。最后列传进入第一档。
三国志中这五虎评价是在一起的。其中关张一档,马超一档,黄赵一档。陈寿把黄、赵评为灌、滕之徒。就是灌婴和夏侯婴。灌婴多有冲阵斩敌的记载,对应黄忠;而夏侯婴是元老级武将出身,但最后展露确是政治天赋,谥号文侯,这是对应赵云的。
看完评论也是呵呵了,我大赵云在bxj果然是个保安!
1.反正我看完三国志是没看出来赵云怎么就成了保安头子。大耳入川时赵云任公安的留营司马,什么是留营司马?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留营司马,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年—220年)中刘备置,以赵云为之,统领留守荆州军营事务。
2.入川时统兵作战被jrs们全部忽略了: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
3.后期赵云担任的是中护军。又是个听名字就知道是保安头子的职务了,让我们先看看三国事情担任过中护军的都有谁?魏国的韩浩,司马师,曹真。吴国的周瑜。蜀国的赵云,李严,陈到。都是保安咯?
再看看什么是中护军:由于汉、三国、晋朝时期中护军的职掌为掌禁军,总统诸将,并且主武官选举,因此为此职者必须秉公无私,才能举荐良材,反之则有接收贿络之讥。如曹昭叔在‘述孝诗叙’中自称: “余年三十,迁中领军,总六军之要,秉选举之机。”
所以说赵云不入流啥的就算了吧。
赵4的水平。。
蜀建国,刘备称帝时,册封将军!关羽(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没封侯,而且是个杂号将军!
又到了不说一句正史里赵云只不过是个保镖,就怕别人不知道他看过三国的时候了。真是舆论误导。发自手机虎扑
正史为!没有五虎将一说!赵云武力值不祥,但打仗不行,胜少败多,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一出祁山时,马谡战败,一个人守过阳平关,掩护撤退!正面战场多为副将,随马超(超为主)镇守过汉中!没有一个人打过独立战役!
在三国演义里是单打第二,在实际里他是高级贴身保镖发自手机虎扑
不敌魏延,相当于kbc6n警备队队长发自手机虎扑
赵云在正史中地位也很高了,要知道,本身他并没有出色的战绩,这一点在三国演义里也有体现,演义中关羽长沙、襄阳等著名战役不用说,张飞也有严颜、张郃等人陪衬,老黄忠阵斩夏侯渊,算是曹操损失的唯一一员上将,这加成很大,但是赵云长坂坡、劫江夺斗、阳平关、泗水拒敌,都是个人武艺描写,少有战役加成
在正史中,他确实属于第一档,当时没有五虎上将的称谓,叫做蜀汉五爪牙,能跟关张黄并列的除了架势显赫的马超,就是赵云了,所以说他是保镖肯定是笑话,刘备真正的保镖应该是陈到和他的白耳精兵,这算是刘备的贴身近卫。
引用@ 发表的:
蜀建国,刘备称帝时,册封将军!关羽(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没封侯,而且是个杂号将军!主要还是赵云出身太低了。关羽张飞是御弟,封侯理所当然。马腾曾是一方诸侯,马超也算名门之后。黄忠久战多年,声名在外,这也应该有个爵位。赵云,常山来的一个寻常老百姓而已,还不如曹操这个宦官之后呢。当时的世族连曹操都瞧不起,赵云再利害,泽入不了法眼。当时才真正的是拼爹的时代。
其实正史跟演义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为一个赵云迷简单百度一下确实都说他不行的。但是正史里诸葛亮就像演义里那样空城计,草船借箭?我记得有个帖子讨论关爷镇守荆州合适不合适。底下有人说赵云合适,然后就好多人贬赵云。既然是演义,又何必这么较真呢。真正的正史,恐怕也没有那么多故事能走到bxj成为谈资吧
长坂坡护幼主这是真真切切的,还真以为只会吹牛啊。换做一般人,这个时候肯定叛变了,把皇叔的夫人和孩子卖给丞相的话,怎么也能混个不错的将军当当。
引用86楼 @ 发表的:
正史中很惨,基本属于遗忘一类。
蜀传和关张马黄并列,被遗忘? 裴松之还备注了《云别传》,被遗忘?
多读书,不要信口开河
虽说赵云在演义里是拔高了,但用正史来贬赵云的到底有几个是真正看了正史的?就跟那一群说丞相没有军事能力一样,人云亦云,跳梁小丑。
引用9楼 @ 发表的:赵4的水平。。
迈克尔-赵四?发自手机虎扑
曹操情愿损兵折将也要生擒的档次。发自手机虎扑
在三国演义里是单打第二,在实际里他是高级贴身保镖发自手机虎扑
不敌魏延,相当于kbc6n警备队队长发自手机虎扑
其实正史跟演义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为一个赵云迷简单百度一下确实都说他不行的。但是正史里诸葛亮就像演义里那样空城计,草船借箭?我记得有个帖子讨论关爷镇守荆州合适不合适。底下有人说赵云合适,然后就好多人贬赵云。既然是演义,又何必这么较真呢。真正的正史,恐怕也没有那么多故事能走到bxj成为谈资吧
正史为!没有五虎将一说!赵云武力值不祥,但打仗不行,胜少败多,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一出祁山时,马谡战败,一个人守过阳平关,掩护撤退!正面战场多为副将,随马超(超为主)镇守过汉中!没有一个人打过独立战役!
蜀建国,刘备称帝时,册封将军!关羽(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没封侯,而且是个杂号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当时赵云的官职是中护军。
引用5楼 @ 发表的:
正史为!
没有五虎将一说!
赵云武力值不祥,但打仗不行,胜少败多,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一出祁山时,马谡战败,一个人守过阳平关,掩护撤退!
正面战场多为副将,随马超(超为主)镇守过汉中!
没有一个人打过独立战役!
所以我说是三国演义中被封为五虎上将,正史不知,所以请大神科普
赵4的水平。。
应该和许褚定位差不多,甚至地位更高一点。
引用8楼 @ 发表的:
所以我说是三国演义中被封为五虎上将,正史不知,所以请大神科普蜀国会打仗的基本为:刘备(其实刘备前期输得多,经验很足,打仗还是有一手的)、法正、诸葛亮(没那么神,不过算会打仗的)、马超(打过很多独立战役,打韩遂,打曹操,打刘备,打张鲁)、关羽、马谡(有人说纸上谈兵,其实军事才能是很多的)、姜维(蜀国后期军事支柱),邓芝、黄权、庞统!
引用9楼 @ 发表的:赵4的水平。。
迈克尔-赵四?发自手机虎扑
又到了不说一句正史里赵云只不过是个保镖,就怕别人不知道他看过三国的时候了。真是舆论误导。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9楼 @ 发表的:赵4的水平。。
迈克尔-赵四?
仅仅描写武勇,三国志里最出彩的应该是典韦、张飞和许褚吧?
蜀传整体偏少
一个是蜀国确实人才少
二是陈寿不敢多写,国家毕竟已经被灭了,写多了恐怕小命不保
我觉得赵云是没演艺里那么猛,但是也没史书中那么没存在感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真正的历史我们只能去推测一下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6楼 @ 发表的:
蜀建国,刘备称帝时,册封将军!
关羽(前将军)
张飞(右将军)
马超(左将军)
黄忠(后将军)
赵云没封侯,而且是个杂号将军!
顺平侯啊。
引用6楼 @ 发表的:
蜀建国,刘备称帝时,册封将军!关羽(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没封侯,而且是个杂号将军!
皇叔是汉中王……
赵云死后,刘禅追封的!刘备没想过封他!@
引用18楼 @ 发表的:
皇叔是汉中王……口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219人参加识货团购188.00元30人参加识货团购218.00元124人参加识货团购169.00元526人参加识货团购89.00元164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262人参加识货团购249.00元175人参加识货团购718.00元590人参加识货团购678.00元119人参加识货团购545.00元52人参加识货团购139.00元275人参加识货团购379.00元273人参加识货团购438.00元不堪大用 三国猛将赵子龙的真实面目
导读: 三国所以能为人津津乐道,多多得益于半真半假的名著《三国演义》。众人咸云:要破除演义迷信,拉诸葛亮下神坛。其实演义中神化的何止诸葛一人,神化最著者为诸葛。次者为不曾温酒斩华雄,斩颜良却未诛文丑,不曾过五关斩六将,不曾华容道捉放曹,被后人奉为帝的关羽。再次者当属赵云,前二者历史真面目已多有揭批,惟独赵云仍为众人之最爱,不疑演义中的神化描写。云之拥趸少安毋躁,不妨先来看看赵云一生在历史中的表现。
赵云在历史中的表现
  赵云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公孙瓒自
三国所以能为人津津乐道,多多得益于半真半假的名著《三国演义》。众人咸云:要破除演义迷信,拉诸葛亮下神坛。其实演义中神化的何止诸葛一人,神化最著者为诸葛。次者为不曾温酒斩华雄,斩颜良却未诛文丑,不曾过五关斩六将,不曾华容道捉放曹,被后人奉为帝的关羽。再次者当属赵云,前二者历史真面目已多有揭批,惟独赵云仍为众人之最爱,不疑演义中的神化描写。云之拥趸少安毋躁,不妨先来看看赵云一生在历史中的表现。赵云在历史中的表现赵云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公孙瓒自己就是庸才,赵云即便是天兵天将也不会被他用出个模样,所以云在公孙处毫无表现。投奔刘备,云得名主,下面便是他此后的所有表现:1.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或谓备:“赵云已北走。”备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身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2.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备子禅还吴,张飞、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3.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4.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5.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在赵云统共五次的身手施展中,竟只有一个是攻城略地,也不过是疲惫益州的两个郡县,在刘备已破绵竹,张飞在另一路协同作战,要想失败也困难的局面在完成的。而其余四次皆在各种失误或失败中扮演救火队。穷其所能不曾斩一名大将、拔一处要塞、破一次大敌;毕其一身不曾领重任而为先锋或统帅、镇关隘而独当一面、加高官而成封疆大吏。刘备取益州克汉中后,自称汉中王。直接拔牙门将军义阳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以镇汉川。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镇守荆州;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领巴西太守;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仅得到翊军将军,疑为近卫军、御林军的统领而已。而他在许多年前第一次护救刘禅于长阪后就已封为牙门将军,竟然多年后不及一个新的牙门将军直升镇远守咽喉要塞。许多人在说刘备真是瞎了眼,竟然不重用赵云。不然不然,观赵云此前可曾斩获颜良这样的名将?可曾击破张郃这样的强敌?可曾将兵城下便震降成都这样的要地?可曾一战而斩夏侯渊这样的统帅?于是又有人说赵云没有大的建树,是刘备不曾给赵云表现的机会。不然不然,历史中的刘备识人、知人、用人,远胜诸葛亮,远胜蜀汉阵营中的任何人。即便不能与曹操比肩,也相去不远,否则他无法由穷寇至霸主。政治家可以不知兵不通治,却不能不知人善任。一身在人才方面慧眼如炬的刘备决无可能对常年跟随的赵云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条:不堪大任,做保镖到很称职。赵云还算光辉的真实面目赵云的追星族们请放下手中的烂番茄和臭鸡蛋,俺并无意捣毁子龙神坛,只企图还云一个历史真面目,而且是一个其实很光辉面目。俺在史书中看到的赵云,虽不算一个出色的将才,却在他身上看到了武将中绝无仅有政治眼光。来看看几段其他将领挣红了脸也憋不出来的政治见地吧。1.时议者欲以成都名田宅分赐诸将。赵云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私所爱也。”备从之。2.汉主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翊军将军赵云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3.亮问邓芝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以上事实已足够显现赵云的大局观和政治判断力,这正是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所缺乏的。在军事方面他虽无甚建树,却决无错漏和惨败,用围棋语言来说,是当之无愧的善败者不乱。空营计这样的创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需要泰山崩而目不瞬的超人胆识和骤然临之而不惊的非凡沉着。刘备不假重兵于云手,常留在身边,正是要其扬长避短,既能处变不惊、有条不紊地看护自己、家人及群臣的安全,还能用其远见卓识的大局思维得到颇有价值的进言。这么久远的历史会有很多真相消亡了,却总留下一丝线索让后人探寻。去过成都武侯祠的人都会惊异地发现,顺平侯赵云竟然端坐在文臣廊!这是个不经意的失误吗?可不要忘了武侯祠在《三国演义》的作者出生前就有了。赵云虽脱下了百万军中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境的五虎上将的外衣,却展现了独具魅力另一面,并带有几分神秘。
热门评论45楼几个回复很有问题:一。五虎上将是不存在的。在评论历史还真有胆大的来回复这个。。。二。对于君王来说,在选择类似九门提督之类的官员,在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忠诚、品质、性格才是更重要的。能力往往有时候会被放到最低,我想谁都不会把这个职位给吕布吧。三。关张黄马的左右前将军官职是不常设置的,三品。参与朝议、决定军国大事。魏延的官职亦属杂号将军,三品,但无上述特权。赵云虽是四品,却是近臣,平时护卫京城,紧要时赋予军团指挥权,机动出击。问题在于中护军的品级是官制,不可能更改,所以类似这种情况,历代皇朝就设置了爵位。四。楼主的题目与实际内容是不相符的,实际上楼主想说明赵云的能力和作用,还有一些为赵云官职愤愤不平的感想。然而貌似少部分兄弟并没认真解读,就砸砖。。。最后,所有的对历史人物的点评都源于各种历代文献,各种资料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撰写者不同的思想等原因影响下,出现一些差异也是正常的,这导致后人对历史人物判断出现不同意见也无可非议。我们需要百花争鸣,对不同的意见,反驳要有依据、客观,谩骂是不足取的,也毫无意义。73楼有问题 @ 爱问Powered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三国演义》为何拔高赵云?
[摘要]直到阿斗担任老板,赵云才勉强解决职称问题,封永昌亭侯。 赵云想象图东汉末至三国的历史,不只是英雄谋士的历史,也是职场众生相:有各色老板,诸如曹操、袁绍、刘备、孙权;有各色员工,诸如郭嘉、庞统、鲁肃等;还有诸葛亮等经理人。各大集团打出的招聘广告,有许以荣华富贵的,也有许以伸张正义于天下的……五花八门,各花入各眼;各集团搜罗来的人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为名利的,也有为情怀的。这当中,赵云算是一个情怀上的佼佼者。本文着重叙述的是这位虎将看待职称和待遇的问题。当然,本文依据的是《三国志》及其相关史料,不以小说为据。奇特的面试:反给没自信的老板上课据《三国志》所附的“赵云别传”记载,赵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公孙瓒手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以为是赵云在半路上截杀文丑,救出公孙瓒而得到工作的。其实不然,赵云战文丑是虚构的,真实的情况是:常山真定的小伙子赵云,经当地官府推荐,带着本郡的一群人,去投奔公孙瓒。赵云是河北人,当时河北最大的老板是袁绍。当河北的豪杰都蜂拥而往袁绍那里就业时,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英雄却来投奔他公孙瓒,这反而令他不自信了,估计还怀疑赵云是袁绍派过来卧底的,于是问赵云:“你们常山一带的才俊,都往袁氏集团找工作,阁下怎么来我这样的小公司?”言下之意既不相信赵云,自己也不自信。这样的老板,看着也是醉了。来参加面试的赵云倒是淡定,反过来给老板上了一课:天下纷纭,不知道方向在哪里,老百姓有倒悬之急,我们常山地方的人都说,哪个老板仁义,我们就跟哪个老板,而不是看公司大小和强弱。所以,我们都是冲着您公孙老板的厚道来的,跟强弱没关系,“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从这一点来看,赵云是个有大格局的人,他心目中的老板和公司,未必是“五百强”,必须得符合他的理念和信念。因此,不够大气的公孙瓒终也入不了他的眼,刘备一来,他就心悦诚服地投奔而去。史书载:“云深自结托。”其实,当时的刘备,连公孙瓒都不如,更不用说和袁绍、曹操相比了,但赵云看中的,是理念的合拍,是彼此的互信。能在面试会上将老板训一通的人,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员工。对待财富待遇:在分配时始终是冷静的一员赵云干事业也是蛮拼的,据史书记载,他当年跟着刘备在北方东征西讨、颠沛流离、事业不顺的时候,吃过不少苦头,还得舍命保护老板的家眷。赤壁之战以后,有了荆州,又马不停蹄地西进,进入成都,跋山涉水,摸爬滚打,从来没少过他子龙先生。在成都稳定下来之后,蜀汉集团商量着要分红,具体做法是将成都城中的屋舍和郊外的田产,分配给功臣武将,“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这是古代常见的做法。赵云当时是翊军将军,关于这个职位的具体高低程度,史家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赵云属于公司管理高层,也是这次赏赐的受益者,但是具有长远战略思维的他,当着刘备的面建议制止这次赏赐,理由是:竞争压力太大,曹魏公司和东吴公司都比我们公司强大,现在还不到安逸享受的时候。对于赵云以上所言所为,本版有过阐述,兹不重复。值得进一步分析的是,这样力排众议阻止大家得赏赐,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说得严重一点,赵云似乎破坏了蜀汉公司的激励机制。可能很多将领会说:子龙先生,我们跟你什么仇什么怨,你要阻止我们分红。然而,就和当年教育老板公孙瓒一样,赵云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及时阻止了这次过早的分红行为,挽救了蜀汉的经营危机。一个过分看重待遇的人,是不会提出如此建议的。可见,子龙的境界不一般,是管理层最需要的。还好,刘备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难能可贵的是,子龙先生一直把这种理性态度保持到老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于用错部门经理,而且是关键职能部门的经理——徒有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却烂得不行的马谡,结果导致街亭大败,蜀汉想要做大的梦想泡汤。在这次大亏损中,唯有年老的赵云给诸葛亮挣了点面子。《三国志》附录的材料记载,街亭之败,蜀军曾一度前后失散,部队失联,物资也丢失得厉害,只有赵云的部队没有掉队的人,一个个安安全全地撤退回来了,“兵将初不相失”。整个公司的业务做砸了,但赵云的团队还能保持体面,这是让诸葛总经理唯一欣慰的地方。为什么能这样?赵云也不表功,只有同事郑芝说了实话:为了应付危机,我们老赵亲自上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所以物资得以保全,人也安全地被带回来了。因为有子龙,所以这次失败还不算彻底,为了稳定员工人心,鼓舞士气,诸葛亮决定多少发点奖金,赵云却不依了,一句话点中要害:业务失利,哪好意思分红?不如留着冬天的时候,发年终奖吧,“须十月为冬赐”。这说明赵云很有财会思路,知道奖金分红,得按照正确的季度发放,否则乱了节奏,反而会让员工有匮乏感。诸葛亮对赵云此言赞赏不已。赵云是个既有才又有长期战略眼光的骨干,可惜,蜀汉给他的待遇有点对不住人。职称问题:赵云没有主动去争在蜀汉公司,关羽、张飞的资历比赵云老一点,功劳也确实大一些,因为毕竟这哥俩都是独当一面,因此早早就有了职称。关羽在曹操的许昌公司,早有了汉寿亭侯的职称,后来又是前将军,独立管理荆州分公司;张飞也早早地封为西乡侯,又是右将军;马超本来级别就高,影响力又大,进入蜀汉公司后,封侯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且还做了左将军;黄忠老当益壮,封为后将军。前后左右四大部门主管,都没赵云的份。其实在汉中一战,赵云的作为很关键,还因为做业务胆大,被老板刘备誉为“一身是胆”。但是最高职位和职称就没赵云的份,这当中若从专业角度来言,可以写一大堆论文,出于严谨的考虑,本文不下专业性的定论,但恐怕和赵云的谦让有一定的关系。直到阿斗担任老板,赵云才勉强解决职称问题,封永昌亭侯。赵云死后,其职称问题和职位问题被摆上议事日程,大将军姜维带头叫屈:子龙老先生追随先主创业,那功劳是没得说的,“功效可书”,况且在当阳战役中,还救了现任老板一命,“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就冲这点,也得解决老赵的职称问题。于是,追封赵云为“顺平侯”。赵云的风范,是可圈可点的,后来在《三国演义》中被拔高,被突出,也算是民间给的一种待遇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paqiy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