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时被程咬金兵器破坏的兵器叫什么

都说程咬金三斧子半,错了!其实他用这种兵器,而且是高高手!
慧子月朦朦
一提程咬金,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楞头楞脑、歪打正着的形象。其实这种形象是小说塑造的,真正的程咬金并不这样,他是隋唐时期非常著名的猛将,功武超群,勇冠三军,绝非小说中所说的“混世魔王”。【这是根深蒂固的程咬金形象,兵器错了】程咬金的喜剧性形象,主要源于《隋唐演义》。这本书是清人褚人获写的,此人一辈子未中式,也未曾做官,一心在家写小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由撰稿人。程咬金的形象,是他根据剧情需要编出来。在《隋唐演义》中,程咬金用一把板爷,还说他只会三斧子半,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捎带脚。就凭这三斧子半,程咬金蒙了不少人,打了不少胜仗,但一遇上高手,他就没招儿了。后来,“三道板斧”、“程咬金三斧子半”、“你就会三斧子半”还成了歇后语,意思是黔驴技穷。真正的历史是这样吗?不是! 程咬金在史书中称为“程知节”,程咬金是他小说中的名字。也有说他原来叫程咬金,后来改成了程知节。在史书中,程知节用的兵器不是板斧,而是十八般兵器中的“槊”。隋唐时期,程知节在用槊的武将之中排行第二,可算是高高手!【兵器对了,人画得不对】槊到底是个什么兵器呢?这里简单普及一下。古代有十八般兵器,分别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挝、拐子流星”,“槊”是其中之一。这种兵器兼有长矛和剑的双重威力,为重型骑兵武器,一般重15至20斤,是普通长矛的3、4倍,如果不是猛将,根本无法使用。要知道,挥舞冷兵器打仗和举重可不是一回事儿,使用一件15至20斤的槊,至少要有轻举百斤以上的力气,武将拿着它持久冲杀,必须具备超人的体力才行。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古代八大名槊:秦叔宝第五,程咬金第四,第二名堪称“百万人敌”
古代八大名槊:秦叔宝第五,程咬金第四,第二名堪称“百万人敌”
槊,是中国古代冷兵器中的强者,为重型骑兵武器,最早起源于汉朝,兴于魏晋、隋唐,在战场上威力无比,可穿破铠甲,多用于猛将冲锋,如现代武器冲锋枪一般的存在。槊分槊锋与槊杆两部分,槊锋刃长50-60CM,长于普通的枪和矛,锋分八面,重量在15—20斤左右,非猛将难以使用。勇猛战将手持大槊,鱼鳞锁子甲、铁圜甲、明光铠,一击即破,所向披糜,万夫难挡。古代多有杰出的勇猛槊将,排其名号,以下列八大槊将最为勇猛,其掌中之槊也因此成为古代名槊。
第八杆:马槊。三国魏开国大将夏侯惇手中兵器。夏侯惇是沛国谯人,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之后,因是将门之后,自幼武功高强,力大无比,手使重型马槊屡立战功,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后谥为忠侯。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第七杆:马槊。三国魏大将李典手中兵器。他凭掌中槊勇冠三军,在军中被称为长者,官至破虏将军,215年八月,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李典以七千余人退孙权十万之兵,可谓勇也。
第六杆:金钉枣阳槊。隋唐勇将单雄信手中兵器。,单雄信为曹州济阴人,隋末入瓦岗起义军,为领兵将校,骁勇善战,手使金钉枣阳槊,军中号称“飞将”。史载:“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
第五杆:马槊。唐朝第三猛将秦琼秦叔宝手中兵器。此兵器为秦琼本尊兵器,《隋唐演义》中说其用枪和锏,史无考证。秦琼凭掌中槊,拔城破桑,以寡敌众,勇冠三军。《旧唐书》:“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第四杆:马槊。唐朝第二猛将程咬金手中兵器。程咬金真名程知节,《隋唐演义》化名程咬金,本尊兵器为马槊,论槊之勇仅在尉迟恭之下。《旧唐书》:“程知节,少骁勇,善用马槊。”
第三杆:马槊。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手中兵器。李存孝为晋王李克用之义子。常持马槊冲阵,勇猛无敌。《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从史书中可以看出,李存孝之勇,可称“万人敌”,超过了汉末三国的张辽和甘宁,当坐古代名槊第三把交椅。
第二杆:马槊。唐朝第一猛将尉迟恭手中兵器,掌中槊万夫难挡。《资治通鉴》:“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有尉迟恭在,李世民百万之敌而不惧,尉迟恭之勇,堪称“百万人敌”,当坐古代名槊第二把交椅。
第一杆:马槊。北朝著名猛将高敖曹手中兵器。高敖曹,名昴,此人鲜为人知,但却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他掌中槊威震中原,令胡人胆丧,鲜卑人入侵,唯惧高敖曹一人,《北齐书·高敖曹传》:“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北史·高敖曹传》:“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史书将高敖曹比作项羽,有霸王之勇者,当坐古代名槊第一把交椅!第三方登录:程咬金的武艺是什么意思?
程咬金的武艺典出《说唐》。程咬金,字知节,济州东河(今属山东)人。他出身贫苦,原是江湖上的流浪汉, 性格憨直粗野,刚烈好斗。隋末,他随从李密参加瓦岗军,后来归顺唐高祖李渊,但是 有时仍然流露出不甘屈服的神情。程咬金结识尤俊达后,人伙为盗。尤俊达问他会使用什么兵器,程咬金说:“小弟 不会使别的兵器,平常劈柴的时候,就把斧头提起舞舞弄弄,所以会使斧头。”尤俊达 叫家丁取出一柄八卦宣花斧,重六十四斤,一路路地教程咬金斧法。不料,程咬金心性 不通,学了第一路,忘记了第二路;学了第二路,又忘记了第一路。当天夜间,程咬金在睡梦中,遇见一个老人教他骑马弄斧。这个老人举斧在手,一 路路使开,把六十四路斧法教会了。程咬金觉醒起来后,想把梦中学到的斧法演习一番, 没有马,便将厅上的一条板発当马骑。他取一条索子,一头缚在板凳上,一头缚在自己 颈上,骑了板凳,双手托斧,满厅乱跑,舞弄起来。尤俊达在房内被惊醒,从厅后门缝 一看,只见月光照人,如同白昼,程咬金在那里骑着板発,舞弄斧头,甚是奇妙,比日 间教不会的时节,大不相同,心中大喜,便走出来,大叫“妙啊”!程咬金正舞到兴头上, 突然被这一喝声冲破,结果只学得...
程咬金的武艺典出《说唐》。程咬金,字知节,济州东河(今属山东)人。他出身贫苦,原是江湖上的流浪汉, 性格憨直粗野,刚烈好斗。隋末,他随从李密参加瓦岗军,后来归顺唐高祖李渊,但是 有时仍然流露出不甘屈服的神情。程咬金结识尤俊达后,人伙为盗。尤俊达问他会使用什么兵器,程咬金说:“小弟 不会使别的兵器,平常劈柴的时候,就把斧头提起舞舞弄弄,所以会使斧头。”尤俊达 叫家丁取出一柄八卦宣花斧,重六十四斤,一路路地教程咬金斧法。不料,程咬金心性 不通,学了第一路,忘记了第二路;学了第二路,又忘记了第一路。当天夜间,程咬金在睡梦中,遇见一个老人教他骑马弄斧。这个老人举斧在手,一 路路使开,把六十四路斧法教会了。程咬金觉醒起来后,想把梦中学到的斧法演习一番, 没有马,便将厅上的一条板発当马骑。他取一条索子,一头缚在板凳上,一头缚在自己 颈上,骑了板凳,双手托斧,满厅乱跑,舞弄起来。尤俊达在房内被惊醒,从厅后门缝 一看,只见月光照人,如同白昼,程咬金在那里骑着板発,舞弄斧头,甚是奇妙,比日 间教不会的时节,大不相同,心中大喜,便走出来,大叫“妙啊”!程咬金正舞到兴头上, 突然被这一喝声冲破,结果只学得三十六路,后边的路数却忘记了。正因为这样,程咬金的武艺,会使斧头,而他使用斧头,只是头三下厉害,后面就 没有劲了。“程咬金的武艺”,比喻本事不大,只会那两下子。
答: 我们是不是吧!藏藏藏藏藏藏藏藏
答: 我觉得还是大众文化容易理解,有些有太深和太复杂的内容的就需要更艰苦的传播了。所以现在还是要找容易理解的。
答: 我觉得还是大众文化容易理解,有些有太深和太复杂的内容的就需要更艰苦的传播了。所以现在还是要找容易理解的。
答: 我觉得还是大众文化容易理解,有些有太深和太复杂的内容的就需要更艰苦的传播了。所以现在还是要找容易理解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程咬金的兵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