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火焰色布偶猫多少钱猫夏伦多少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网络出版地址:ki.net/kcms/detail/42.1663.F.5.002.html双月刊总第2JOURNALOF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03期网络出版时间: 17:35№.2.2014BimonthlySerial№.203
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徐映梅 夏 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湖北武汉论”现象.构建一个基于人口学、经济、家庭、工作、因素发现,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经济、家庭、、、对工作满意、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积极的人幸福感较强.这表明,必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科学.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收入;()中图分类号:F113.9  :文章编号0201402G0012G08摘要: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近2“收入-幸福悖0年来中国幸感变一、,认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基因、性格、价值观等.2随着经济学者介入幸福感的研究,内容逐0,
渐丰富起来,形成了三种比较有影响力的假说:
第一种是基于绝对收入的幸福感假说.在早期的经济学研究中,通常用“效用”来衡量个人的福利水平.在效用函数框架下,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的幸福感会增加是当时经济学界的共识,因为较
虽然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实际人均收入Easterlin通过对二战后美国的幸福感调查数据研究发现,
]1.这也引起也显著增加,但人民的幸福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于是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幸福”悖论[
了很多学者对“收入-幸福”之谜的关注.后来学者们通过不同的样本对幸福悖论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得出了一个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的增长,幸福感并不会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和贫穷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增长,幸福感会随之提升,原因是收入的幸福边际效应递减.
第二种是基于相对收入的幸福感假说.相对收入理论对幸福感为什么不随收入的增加而提升做收稿日期:2013G12G30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民更富裕,有能力消费更多的商品来提高他们的效用水平.直到1974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基于经济效应视角的人口政策评估与选择”12YJA910006,作者简介:徐映梅(女,湖南益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
,夏 伦(男,湖北孝感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博士生.1985—)
出了有力的解释,即人总是具有攀比性:和他人比、和自己的预期比,即使收入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这种提高不及社会平均收入提高的幅度,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预期,人们就会失落,幸福感不增
2].谢识予甚至可能下降.S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中,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更加显著[tutzer认为,
等对上海市的样本分析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在控制了诸如性别、婚姻、社保等因素后,绝对收
3].针对这种现象,“入和主观幸福感并没有显著的关系[幸福悖论”的提出者Easterlin也进行了研
]4.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后,幸福程度和自身的绝对收入水平正相关,但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负相关[
罗楚亮根据2002年城乡居民入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
5].田国强等基于“响,但相对收入的影响更大[攀比理论”建立个人效用模型,时,收入的增加在一定阶段内会提升个人效用,当超过某个临界值后,第三种是收入因素之外的幸福感假说.除收入因素外,诸如人口学因素、家庭因素等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在人口学因素中,性往往承担的责任更大,心理预期较高,也有学者研究表明男、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性别、职业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7].从年龄来看,低的生活幸福感[差,面临“老、病、死”的可能性较大,但Easterlin研究发现8].压力较小,期望较低,更容易得到满足[糕的人幸福感较低.婚姻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独居、离婚或丧偶
的人幸福感较低.从工作情况来看,Clark]10.自身生活满意度的一种感受和评价,、[仅体现在收入上,挫败感、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
综合现有研究结果可知,性别、年龄教育、、收入、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是解释幸福感的重要变量.:人口学因素、经济因素、工作因素、家庭因素、.,学者们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几乎面面俱到,,没能,,其结论往往不宜直接比较.鉴于此,,具体如下:
()(第一,人口学因素假设:;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12)
()第二,经济学因素假设: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均有影响,且收入越高,主观幸福1
第三,工作因素假设:工作状况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工作状况越满意的人,幸福感越强.
()(第四,家庭因素假设:对家庭成员信任的人比不信任家庭成员的人更幸福;对家庭生活越12)
第五,人际关系因素假设:觉得大部分人是可信任的人比觉得需要处处提防的人更幸福.
人更幸福.()(第六,情感因素假设:时常觉得孤单或脱离群众的人幸福感较低;情感积极的人比消极的12)
本文试图从上述六个因素出发综合考察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验证上述假设是否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实际情况.()()()健康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婚姻可以提升幸福感;345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幸福.()感越强;家庭储蓄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有储蓄的家庭比入不敷出的家庭更幸福.2满意的人幸福感越强.
二、中国居民幸福感现状
(一)幸福感①的测量,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整subectivewellGbeinSWB)jg13
体评价,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人们对于实际情况在情绪上做出的反应.由于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没有客观标准,所以其测量较为困难,现在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自陈量
“,表法,即通过问卷设置问题来获得,例如:总体来说,您感觉自己幸福吗?”而回答的选项则有三分
法、四分法、五分法、七分法、十分法等多种形式.那么仅用一个问题来测量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可信和有效的吗?W发现绝大部分专家评定的结果和主观评价ilson通过对比主观评价和专家评定的结果,
11].另外,的结果具有相似性,表明上述测量有效[通过提出问题来测Easterlin通过长期的研究证实,
4].量幸福感,具有研究价值,其测量结果可以用来进行跨文化和跨群体的比较研究[
(二)数据来源
[][5]1213],.析[本文采用的数据为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WVS))、国内学者主要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
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对中国进行了四次调查,2015人.为了评估的客观性与国际可比性,
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数据结论的可靠性.
(三)民对朋友、家庭、婚姻、工作、政治、社会信任、世界价值观调查问卷中,,,您自我感觉快乐
,吗?”选项答案为“非常快乐,比较快乐,)第二个问1.2.3题是“总体而言,您对生活满意吗?”)来描述满意度(取值越.根据表1可知,高,对生活越满意)没有明显的变化,整1990~左右,
将2其90年代的代表,;7年的数据作为21世纪初的代表,
均值为2.,是最高的, 10,1990年为7 29,2可以看出,生活满意度1995年、200107,1世纪前后进行比较,
也呈现下降趋势.
在WV,本文为了研究的方S数据中,
便,将两个变量合并成一个变量,主观幸福感可以分解为两个主要因素:情感认知和生活满意,分别和WV合并两个变量的方法采用IS,nlehart提g[14],出的方法,即“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2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综合考虑了 5×情感认知②”两个因素的主观幸福感变量,记为SWB,该变量取值范围为-9~7虽然出现了负值(类似情况见 5,),表2但数值仅仅表示幸福的等级,可以看作有序变量,并不影响后续的分析.表1中主观幸福感列
,出的数据为该变量的均值(均值越大,幸福感越高)数据同样证实了居民在20世纪90年代比21世
纪初更幸福,在2幸福感呈现提升趋势.针对主观幸福感的这种阶段性的变化规律,我们给000年后,
出如下解释:第一,居民幸福感的均值变化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而是在小范围内波动,是由于人具有适应生活的本能,人们总是会在不断变化的生活水平中适应当时的环境,所以幸福感表现稳定;第二,相对收入理论确实在现实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虽然2收入大幅提高,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但人们的攀比心理使其并不觉得幸福感提升,反而可能会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下降;第三,人们对幸福感评估时基于多要素的综合考虑,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确实能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但那些没能与经济同步发展与改善的因素诸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负面现象的频繁出现又会抑制幸福感的提升,人民对幸福的评价是综合各种因素后的整体感受,取决于正面与负面因素的力量对比,从2000年后的这几年幸福感小幅上升的趋势来看,正面因素是主导因素.
为了进一步对比,我们观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结论,其问卷问题为“总的来说,您生活感觉
.2如何?”选项为“非常不幸福、不幸福、一般、幸福、非常幸福”居民的幸福感1.2.3.4.5.003~2008年,
14体均值为2 04,0年和1995年的数据作为20世纪
猜你喜欢的内容。。。
……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_个综合分析框架_徐映梅_夏伦_教育学心理学_人...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您可能感兴趣。。。
最新浏览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焰猫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