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玩游戏花钱最多的人里总会有不认识的人问你要q

我在玩游戏 里面有个人说帮我用冲Q 然后他说充好了 QQ邮箱有提醒 我在QQ邮箱里面看到他在财付通帮我下了订单 说冲了60Q 但是要我去激活 还要输入账户和密码登陆 这是真的吗 - 雅兴问问
当前位置: & 我在玩游戏 里面有个人说帮我用冲Q 然后他说充好了 QQ邮箱有提醒 我在QQ邮箱里面看到他在财付通帮我下了订单 说冲了60Q 但是要我去激活 还要输入账户和密码登陆 这是真的吗已解决问题我在玩游戏 里面有个人说帮我用冲Q 然后他说充好了 QQ邮箱有提醒 我在QQ邮箱里面看到他在财付通帮我下了订单 说冲了60Q 但是要我去激活 还要输入账户和密码登陆 这是真的吗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你就是当代的活雷锋,太感谢了

本页链接:
相关内容大家还关注AD160-600其实我发现 玩游戏真的会让人变年轻的 我昨天玩王者荣耀 他们都说我是小学生 一下子就年轻了不少
Q友乐园所有内容为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Copyright&b&先给大家PO几个工具:&/b&&br&1、&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指数&i class=&icon-external&&&/i&&/a&;&br&2、&a href=&///?target=http%3A///%23inde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60指数-搜索大数据分享平台&i class=&icon-external&&&/i&&/a&;&br&3、&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淘宝指数 - 淘宝消费者数据研究平台&i class=&icon-external&&&/i&&/a&&br&4、&a href=&///?target=http%3A///inde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指数首页&i class=&icon-external&&&/i&&/a&&br&- - - - - - - - - - - - - - - -- 大家可以搜搜&b&[辣条]&/b&的相关关键词- - - - - - - - - - - - - -&br&&b&前提假设:&/b&&br&1、辣条“火起来”的过程,能够通过受众的搜索行为表现在搜索引擎的搜索量上,通过媒体报道表现在媒体关注度上。&br&2、微博作为一个广泛汇聚信息的平台,其转发、评论、浏览量能比较好地反应信息的传播广度。[微博上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原创]&b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br&大家好,咱们今天的课题是“辣条是怎么火的”,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b&它是什么时候火的呢?什么东西能表现它火的过程呢?&/b&嗯,&b&百度指数&/b&应该是个比较直观的且靠谱的工具~~~&br&&br&咱们看看“辣条”的百度指数(-):&br&&img src=&/ed80d1d8cb7dc_b.jpg&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2& data-original=&/ed80d1d8cb7dc_r.jpg&&传送门:&a href=&///?target=http%3A///%3Ftpl%3Dtrend%26word%3D%25C0%25B1%25CC%25F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指数&i class=&icon-external&&&/i&&/a&
度娘威武!&br&&br&可以看到,11月份之前的数据一直比较平稳,其中仅&b&8.20和9.21分别有个数据小峰&/b&,通过微博搜索我们不难找到这两条微博:&br&&img src=&/259df7cd32b095d70408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259df7cd32b095d70408_r.jpg&&&br&&img src=&/db5f5e1e3da86d37bfed_b.jp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db5f5e1e3da86d37bfed_r.jpg&&&br&跟11月份后的数据比,很容易得出结论,&b&辣条哥出名并不单单因为安全问题&/b&。&br&&br&再来看看11月份后的数据,&b&两个关键节点:11.21、11.27;&/b&还是微博搜索:&br&&br&(双十一期间出现不少送辣条活动,不知是否对辣条的搜索指数产生影响~11.11前后的百度指数波动还没搞清楚~知道的小伙伴给俺说一下^-^)&br&&br&&b&11.21,借外国友人的光,辣条再一次上头条。&/b&&br&&img src=&/80dcc8414625af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80dcc8414625af_r.jpg&&“与有荣焉”的赶脚有木有~~~&br&&br&随后各路小伙伴发挥聪明才智,就食品安全问题、金钱观和“任性”等世界观进行了深刻讨论!&br&&br&&b&11.25、11.26后,由于缺乏新的刺激性信息,辣条的百度指数明显下跌。&/b&&br&&br&&b&11.27,外国友人再度抢镜,并有网友献上绿色家庭版辣条制作方法:&/b&&br&&img src=&/dfb2b1e30eda0b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dfb2b1e30eda0b_r.jpg&&&img src=&/36d33f74df46646ab22aaa9d_b.jp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3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36d33f74df46646ab22aaa9d_r.jpg&&&img src=&/c01cbabb9e09930dbaaa0f_b.jp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c01cbabb9e09930dbaaa0f_r.jpg&&&br&&br&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食品安全问题、走出国门的现象仅是辣条这个梗火起来的一小把柴( =_=食品安全问题上,大家可能都麻木了吧,段子大神们估计都没法在这块儿下手了),真正把这堆柴引燃的是“外国友人吃辣条”这个“奇特”的现象+“我们小时候经常吃”的情感共鸣,以及各路大神在微博上的“兴风作浪”(段子层出不从,各种送辣条,各种任性~)。在多重因素(食品安全、走出国门、外教吃辣条、小学时代的情感共鸣、贴吧等社区积累的段子、暴漫等)的作用下,最终造就了辣条的火。&br&&br&微博这个引爆器,怎么看怎么牛逼。&br&&br&OVER。&br&&br&&b&【补充】&/b&&br&&b&1、&/b&&b&“辣条”&/b&&b&360搜索指数趋势&/b&&br&&img src=&/6e7cdcbc6ddaa8f96038_b.jpg& data-rawwidth=&1001& data-rawheight=&3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1& data-original=&/6e7cdcbc6ddaa8f96038_r.jpg&&&b&2、“辣条”360媒体关注度&/b&&br&&img src=&/bcafd3ee0f3e04a17fb8a552e1ec9733_b.jp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bcafd3ee0f3e04a17fb8a552e1ec9733_r.jpg&&&b&3、“辣条”360指数搜索飙升词&/b& [-]&br&&img src=&/2dcd7439baaa3dcc803413_b.jpg&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2dcd7439baaa3dcc803413_r.jpg&&虽然只是上一周的数据,但仍可窥出外国友人的些许影响力。
先给大家PO几个工具: 1、; 2、; 3、 4、 - - - - - - - - - - - - - - - -- 大家可以搜搜[辣条]的相关关键词- - - - - - - - - - - - - - 前提假设: 1、辣条“火起来”…
&b&楼上的人都灌了很多鸡汤,我讲个故事吧。&/b&&br&&br&你毕业时,工资3000,只想吃得起快餐,在北京有个落脚的地方。然后零星有点私房钱,可以和朋友在小区门口吃烤串喝啤酒。到年关,还有点结余能回家看父母。&br&周围的朋友同学也是刚毕业,工资水平、生活环境都差不多。大家都是一群快乐的小2B。&br&———————————————————————————————————————————&br&经过一两年的摸爬滚打,你当上业务小骨干,工资提到了8000。仍然努力工作,不用为米线比盖饭便宜1块钱而去算计,房子不用住地下室和隔断了,可以住个小单间了。然后周末可以出去逛逛,喝酒唱K周边游。年终能存个小几万块钱,有了人生第一笔大存款。&br&回去父母都说儿子真有出息,是我们家的骄傲。&br&周围的朋友和同学也都毕业一两年,水平还是差不多。差点的四五千,好点的过万了。不过不是错下的太远,大家还是一群快乐的小屌丝。&br&———————————————————————————————————————————&br&经过三四年的洗礼,你当上骨干或者小主管,工资提到了15000。对工作虽谈不上热爱,但认真且珍惜。中午不再吃盖饭套餐,一般和同事出去下馆子AA制。差不多也有了女朋友,租了个主卧或者一居,一个月要呢。周末一般去看电影,搞些活动,稍微业余有些爱好。假期一般会出去旅行。年终能存个大几万块钱,开始思考以后在哪里定居,该买房子了。&br&&b&周围同学的收入你不再能真实打听到。只知道有的人越来越沉默,最后淡出了你的视野。还在同学/同事群里咋呼的,都是那些天天喊“替朋友招人,腾讯电商3年工作经验,年薪50万”的人。你听说谁结婚了,谁买房子了,谁爸爸把谁搞到了某某局(家里房子车子媳妇都包办了),谁拿到了博士学位,谁出国定居了。你的梦想都被同学朋友们实现了,你默默抽了一夜的闷烟。其实,还有更多你看不到的人流了一夜的泪。&/b&&br&———————————————————————————————————————————&br&&br&经过四五年的努力,你最终当上了核心骨干或者主管,工资提到了28000。自己已经沉醉于技术中,或者迷失于工作中。中午下馆子,看到新来的小2B们,想想当年的自己,心疼的主动买单。房子租了个一居室,可恨的房东又要涨价,还泼妇骂街似得对你颐指气使狠狠损了你一顿。节假日仍然出去玩,但是不在那么纯粹。你感觉到了事业上的瓶颈,不知道出路在何方。看到床上熟睡的老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婚,能买个她一直想要的房子。烦乱间你想到了自己一直想去土耳其,埃及,觉得自己快老了,这个假期就出发吧,再细想银行里的存款和现在的房价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br&在老家,父母天天念叨我儿子真牛逼,有知识,有文化,在北京一个月挣好几万,一年的工资有的人一辈子都存不到。在整个家族和社区,你都是楷模。连那些在老家一年挖煤整好几百万的小学同学,都对你投来羡慕的眼光。&br&更多的朋友和同学不再联系:有些你也没有兴趣联系,有些有兴趣的人却完全断了线。上次为腾讯招人的那个哥们,据说在阿里更红了,一年工资百万不在话下,股票什么更不用说,并且最近在杭州把房子也搞定了。听说Nick和他的一个大学同学自己搞了个项目,不大不小,半死不活,不过收入一个月有二十来万,比自己可强多了。上周单位的一个开发离职了,你也不太在意,反正是个划水狗,今天你忽然在网站上看到关于他的新闻,他成了成都XX科技公司总裁了,原来那个脑残的XXX游戏是他做的,为毛这么火,这么多SB为他买单?你大学的情人据说在美国已经定居,已经排队在申请美国绿卡。李大臭什么都不如你,完全是个二愣子,据说在百度当了主管,又加薪了,比你工资高了将近一万。&br&你想去腾讯拿年薪50万,可那帮人说你不够格。你收到了奚落和嘲笑,你真想拿刀剁了这几个家伙。&br&你也想创业,但是瞻前顾后,生怕赔本或者赚的少。并且,你忽然发现你好的想法其实都有人在做了,觉得思维越来越枯竭。前思后想,你觉得还不如这28000的工资来的稳当。&br&完了,你觉得你是这群人中最差的了。&br&你晚饭又打翻了老婆端上来的蛋炒饭,仅仅因为葱花不够香。&br&你又抽了一夜的烟……&br&&br&———————————————————————————————————————————&br&&b&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以外。&/b&&br&&br&&br&我只想说明:&br&&b&人的欲望,随着自己平台的提升,视野的开阔,不会是越来越满足,而是越来越大。&/b&&br&&b&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上升的速度慢过于平台整体的提升速度,落差感会让人越来越抑郁。&/b&&br&&b&仰望你的人,看不透你;俯看你的人,看不起你。这条无间道上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b&&br&&br&&br&&br&&br&&b&———————————————————————————————————————————&/b&&br&4月23日更新&br&(1天工夫都有那么多人点赞,给我吓尿了)&br&&br&有人说我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其实我觉得很多“&b&感同身受&/b&”的同志们,大多都到达了社会阶层(底层色会,中层社会,上层社会)的&b&临界点&/b&。&br&你们千辛万苦的上升到这里,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看得到别人是怎么一步步跨入更高的阶层。然而轮到自己时,却发现&b&眼下的路,只能无限接近,却绝无到达的可能&/b&。&br&就是这种&b&咫尺天涯的感觉最令人绝望&/b&。&br&&br&解决办法说起来很简单,&b&换路,革了自己的命&/b&。很多高级公务员、高级职员、企业中层、高管都是这么做的(下海、创业、读书等等)。&br&但是你得有换路的内在实力,找得到机会,还要有抓住机会的能力。最最重要的是要有&b&运气&/b&。&br&不具备以上要素的,还是老老实实做现有的工作,偶尔吐吐槽发泄下就好了。毕竟,进入中层和上层社会的概率奇低。&br&学生党更是要好好的工作,好好的搬砖。通过几年工作收获的阅历、达到的视野、积累的人脉岂是读读文章即可学来的?&br&&br&不想让文章太消极,最后跟我一起温故下千古名篇《&b&滕王阁序&/b&》的一段:&br&&b&冯唐&/b&易老,&b&李广&/b&难封。屈&b&贾谊&/b&于长沙,非无圣主;窜&b&梁鸿&/b&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孟尝&/b&高洁,空余报国之情;&b&阮籍&/b&猖狂,岂效穷途之哭!&br&&br&是不是今天才发现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脑补一下这些知知名人物的一生,想想自己,是不是又快流泪了?&br&哎,我连鸡汤都熬糊了。
楼上的人都灌了很多鸡汤,我讲个故事吧。 你毕业时,工资3000,只想吃得起快餐,在北京有个落脚的地方。然后零星有点私房钱,可以和朋友在小区门口吃烤串喝啤酒。到年关,还有点结余能回家看父母。 周围的朋友同学也是刚毕业,工资水平、生活环境都差不多。…
(本文所有文字皆为原创,&b&除注明引用外未参考任何文献&/b&,谢绝转载,)&br&&br&书上找不到,也很少有人讨论的个人素质,我认为有以下三种:&br&&br&1.人际交往中的期望值管理能力&br&2.阈值自控意识&br&3.应对主观时空扭曲的能力&br&&br&&br&&br&1.先说第一个,期望值管理能力。&br&&br&影视剧中往往有这样的观感:一个地痞或者土匪,平日无恶不作。到了最后一集,哎,这货突然抗日了,例如《大宅门》里的三爷。这时候观众对其好感度会突然爆棚,甚至超过许多没有爆点的正面角色,前几十集的劣迹简直一笔勾销。这就是期望值在前期被编剧压低之后的福利。&br&&br&先记住一个公式:&br&&img src=&/df2fde24bbdddfb2f8e7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f2fde24bbdddfb2f8e7e_r.jpg&&(&i&图片来源:使用Google Image 中已获得CC分享协议授权的图片搜索结果&/i&)&br&&br&我们刚进入一个团队时,如果一开始就大招尽出,会导致周围人和领导对你的期望值不断升高。最后总会有一次你满足不了对方的要求,这时候对你的负面评价也会随之而起,甚至会低过一直表现平平的同仁。有人将其总结为“不胜任陷阱”,因为在一个上升通道中,只要达到了上层的期望,就会被继续提拔,直到提拔到一个你不能胜任的岗位,让所有人失望,这个升迁过程才会结束。&br&&br&这一点在情场上也依然适用,你会发现浪子回头会获得相当的赞美,许多女人甚至可以不计较你之前是个多么烂的人。但老实巴交的“好好男人”一旦被抓到一次不老实就立刻被打入“渣男”的行列再也不得翻身。娱乐圈这样的例子去年今年都有,不用我再赘述。&br&&br&这就需要我们对别人对我们的期望值进行有效管理。比较常见的手段是憋大招,有一些在对方期待之外的东西不到关键时刻不能随便拿出来用。但周围人也不是傻瓜,次数多了,别人都会倾向于相信你藏着一手,例如学生时代那些永远叫嚷着这次考砸了的第一名们,信誉早已破产,其他人对其期望值仍然在持续上升,这时候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要真正做到有效控制周围人对你的期望值,需要做到真正无迹可寻,并在所有非必要的时刻压抑自己的表现欲与虚荣心。我认为这是进入职场的第一课。&br&&br&&br&&br&2. 阈值自控意识&br&&br&阈值又叫临界值,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br&&br&我大概六七年在网上发过一篇文章,可能很多人以前都看过了,这里引用其中一段:&br&&br&“A片害了无数正常的男青年。没有A片的岁月里,男孩子满脑邪念充盈。可是在这个网络色情泛滥的当今,他们居然对生活中的女人没了想法,这不能不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异化的经典案例。何以至此?阈值使然。也就是不断的持续刺激,抬高了男人们欲望的触发点。上个世纪初女人旗袍坐下时偶尔可一瞥的白花花大腿就可以触发老夫子们的欲念;可是100年后,看着满屏的器官进出,很多人居然会叹上一句:没意思。这就是时代的变迁,使得阈值不断上升的最好例证。&br&&br&举个极端的例子,释迦牟尼本是个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很早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其父为其修筑春、夏、冬三幢宫殿。但他活的很厌世。其父为其选来印度最妖艳美丽的女子来取悦他。但是美酒美女对他的边际效用已经小到忽略,食欲肉欲的一切无法使他获得更高的满足,只有离开世俗创造佛教去了。他一出生就享受物质的极大满足,导致他的阈值高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最后凡是物质都无法使他快活。中国的例子是贾宝玉,从小活在女人堆里,最后也做和尚去了。反而自小出家的人却未必能忘俗。所以施耐庵会有和尚最淫一说,潘巧云与裴如海那一段有很精妙的点评。盖因自幼出家的人,从未享受过世俗的快感,所以阈值很低,一点就着。能大彻大悟的慧根人士,往往反而是富家子弟,也就不奇怪了。&br&&br&女人亦然。泛滥的韩剧将正常的女生活生生逼成大龄剩女,归根到底也是阈值作怪。本来少女看见年轻男子怀春,是老天爷安排的正常心理活动。现在这个自然的程序被突然打断,横插10部韩剧,部部男一号多金英俊完美,还有若干男二男三争抢。电视机前的女人们于是看傻了,爱情阈值被活生生地抬到天上,身边的男人自然再也看不上。”&br&&br&当你深刻理解了阈值对个人幸福与快乐的影响后,你就知道这个概念不仅用在性和爱情上,更可以推广到人生幸福的方方面面。了解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并学会一定程度的禁欲和自控,是防止阈值升高的不二法门,这绝对是需要在人生早期就要着力培养和锻炼的素质与意识,尤其对于男性。
&br&&br&顺便提下。频繁观看色情片造成的过度刺激,会抑制大脑内对性刺激做出神经反应的奖赏机制,与药物成瘾相似,这种神经抑制会促使强迫的色情成瘾行为,并对正常的性意愿和性欲造成影响。可惜,对于有些人,这些话来的有点晚了:)&br&&br&&br&&br&&br&3. 应对时空扭曲的应对能力&br&&br&这个概念有点玄。这里说的时空扭曲,指的是主观的时间流逝感觉随着年龄开始加速,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快了。小学时是一个月一个月过,大学一学期一学期过,工作后就变成了一年一年过,越往上过的越快,问问你的父母,他们会告诉你十年一眨眼就没了,他们讨论着十几年二十年前的陈年旧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br&&br&我很早就开始研究抗衡这种时空扭曲的方法。&br&&br&我在网上找了一些解释,有一个说法比较有趣:&br&&blockquote&“五岁的时候人的记忆有五年,这时候过一年,到六岁时,记忆增加了五分之一。六岁到七岁,记忆增加了六分之一。七岁到八岁记忆就只增加了七分之一。以此类推,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过多一年,记忆便只增加二十分之一。这一年的时光虽然没变,但是参照物变了。所以大家就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可能等你六十岁的的时候,过一年记忆只增加六十分之一,那时时间就过得更快了。”&br&&/blockquote&&br&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仔细回忆一下,会发现童年的课间十分钟休息足够你从楼上跑下去玩儿点什么;但现在你坐在公司电脑前,才喝了杯热饮,吧东西摊开准备干活,啥都没干呢一个小时就没了。小时候两个月的暑假特别漫长,现在的一个月不就是四个星期,一眨眼就没了。&br&&br&如果用记忆增量理论来解释,那就说明我们在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简单重复,所以大脑中的“总数据”并没有像儿时那样处在迅猛增长的阶段,大脑处理今天的24小时,只需要动用几年前就已经存好的索引,驾轻就熟,总信息量几乎没有增加,你主观上感受到的“新东西”当然就少,而体验“新东西”恰恰是放慢主观时间的命门。&br&&br&套用知乎上“舒适区”的说法,要解决时空扭曲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出“熟悉区”,熟悉区是时空黑洞,会不断加速消耗,吞噬你的时间。如果你走出办公室,去陌生的国度一个月,就会发现这一个月并没有像办公室里那样,星期三过完就差不多能指望星期天了,而是觉得比在办公室两个星期都要多,这便是对抗时空扭曲的一个例子。并不是只有旅游才能有这样的效果,你如果在自己身上多试验,会发现能找到很多适用于你个人的手段,但前提是你要有“摆脱熟悉区”的意识。&br&&br&这是我认为人的一生所需要掌握的最重要能力之一,掌握了对抗时空扭曲的本领,你就能延长主观生命。&br&&br&--------------------------------------------------------------------&br&更多内容,请在微信搜公众号“肥肥猫的小酒馆”
(本文所有文字皆为原创,除注明引用外未参考任何文献,谢绝转载,) 书上找不到,也很少有人讨论的个人素质,我认为有以下三种: 1.人际交往中的期望值管理能力 2.阈值自控意识 3.应对主观时空扭曲的能力 1.先说第一个,期望值管理能力。 影视剧中…
我18岁那年,外曾祖母89岁。&br&&br&她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没得过大病,也没怎么进过医院。&br&&br&她的89岁生日,在老太太的坚持下,是去饭店办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了饭。其实此前她要求办聚餐的时候,妈妈和姥姥都吐过槽,说,何不等九十岁大寿,好好办一场。&br&&br&可架不住老太太一再要求,大家就聚到了一起。&br&&br&外曾祖母小时家中很是殷实,家具都是红木,我妈妈现在还有她给的一件民国时期的貂皮大衣,衣领的标签上写着“中华女子服装厂&的标记,还有一个电话,只有四位数。&br&&br&不过外曾祖母不讲究穿,后来家道中落了,来了东北小城,过的很是简朴。她没工作,在家里把一块块小布头缝成一块整的方帕子,有人来收,收一块,是八分钱。&br&&br&不讲究穿的外曾祖母在生日宴上,穿了她最漂亮的一件红毛衣,和我们每一个晚辈笑眯眯地合影,还亲了亲我的脸。&br&&br&平时她不这样,可能她预料到了,这是她最后一个生日吧。&br&&br&然后,她有天突然跌倒了。就再也没好起来。&br&&br&依然不是什么大病,应该就是寿终正寝吧。&br&&br&临行前,我妈一直在她家里照顾她,有天她把我妈叫到房间里,给了她两千块钱,说:孩子今年高考,给他当学费。&br&&br&那是老太太小半年的生活费,我妈不收,说:眼看着就考了,等考上再给呗。&br&&br&她说:未必能挺到。&br&&br&又过了几天,我妈在家里扫地,她抬起头叫我妈的名字,叫了两声吧。然后我妈抬头去看她,她已经走了。没有痛苦,是善终。&br&&br&这距离我高考还有十二天。&br&&br&她真的没能看到我考上大学。我想她当时一定已经预料到了吧。&br&&br&有的时候,我会觉得,其实她看见我考上大学了。十二天后我参加高考,之后估分填报志愿。怀着中二少年的骄傲和愚蠢,我第一志愿填写了北京大学,第二志愿填写了香港中文大学,之后空掉了,觉得真落榜了,大不了复读,也不会接受其他院校。&br&&br&我终于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第一志愿差了几分落榜。但神奇的是,中文大学当时在辽宁省文科有四个录取名额,第一志愿只有三人填报,于是我去了香港。&br&&br&很多时候我一直感觉,我落榜了之后还有学上,一定是因为她去了那边保佑我。家里的孩子里我出生最早,她对我最为疼爱。后来像这样的二志愿录取的故事,再没发生过,后来有高中的学弟找我咨询,问是否推荐二志愿报考我的母校,我说算了,他拿出资料说:学长,可是,你看2006年的夏天,明明二志愿录取了一个文科名额啊。&br&&br&我看了看,说:那就是我啊。恰好运气好吧。&br&&br&就当是她保佑了我,给了我一个奇迹吧。&br&&br&后来,我心里有事的时候,会对她祈祷。&br&&br&刚工作的时候,想给家里包个大红包,当时刚工作半年,卡里也没什么钱。年会抽奖的时候,我心里默默对她说:外曾祖母,保佑你的曾外孙抽个奖嘛,他想给家里包红包呀。&br&&br&后来我抽中了全场只有两个的特等奖,现金五千。然后凑了凑,给家里包了一万。&br&&br&前段时间,遇到人生很大的一个挫折,我心里彷徨,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我拿出手机,开了秒表,心里对她说:外曾祖母,如果我最终能走出来,能解决掉这个困难,就在秒表的尾数给我显示一个奇数好么?我真的挺需要您的帮助和鼓励的。&br&&br&然后我随机按了三次秒表,每一次尾数都是7。&br&&br&现在我还在面对这些困难,虽然仍然艰难,但我也相信努力之下必定有所好转,那三个7,也真的给了我莫大的勇气。&br&&br&我知道这非常可笑,我受过高等教育,却会相信这种怪力乱神。我小时读书,发现伽利略、牛顿这样的科学家,竟然依然虔信上帝,不能理解。到了现在,也理解了。&br&&br&我和外曾祖母的故事,我没跟谁说过,知道说了,也没人信,而真知道的几个朋友听我讲述的时候,也只是带着善意对我笑笑,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br&&br&就像是很多科普文章都会提到的,那只卡尔萨根的、看不见的火焰龙。一个人说他的车库里有只火焰龙,可是这条龙没有形体、没有温度、没法观测。于是科学家们笑笑说:什么嘛!一只看不到、摸不着、用任何办法都无法观测到的龙,和没有龙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没有龙嘛!&br&&br&对于科学家来说,当然没有龙。可对那个人来说,或许真的有,他相信车库里有一只火焰龙,他孩童时代就会坐在车库的一角,把每天的事情讲给他的火焰龙听,从在校被人欺负、到成绩有了起色、再到遇到了喜欢的姑娘。这条本不应存在的火焰龙,或许真的陪着孩子走了很久的路,看着他长大。&br&&br&你看,这就是科学和信仰的区别,你不需要知道、不需要观测、不需要证明,只需要信。&br&&br&我的外曾祖母离开九年了,我当然能解释说,只是我恰巧运气好,让我来到了我的大学;只是主持人把手伸进抽奖箱里,恰好拿出了我的奖券;只是我恰好抓住了八分之一的运气,屏幕上显现了三个奇数出来。&br&&br&可我还是相信她听得见,她在保护我。&br&&br&可能这就是信仰。&br&&br&或者只是数学概率也说不定。&br&&br&&br&&br&-----------------&br&我的新浪微博:→&a href=&///?target=http%3A///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 @汪有
我18岁那年,外曾祖母89岁。 她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没得过大病,也没怎么进过医院。 她的89岁生日,在老太太的坚持下,是去饭店办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了饭。其实此前她要求办聚餐的时候,妈妈和姥姥都吐过槽,说,何不等九十岁大寿,好好办一场。 可架不…
&b&前方高能,干货爆棚(实用答案已更新)&/b&&br&&br&&br&&br&本着奉献的知乎精神,决定把所知道的项目都拿来说一说,提供一点案例给大家参考。——案例篇(原答案思维篇直接跳到分割线以后)&br&&br&~~~~~~~~~~~~~~~~~~~~~~~&br&开学篇——众所周知开学是所有社团组织和私人盈利组织最活跃的时候,学校这种组织就是每年都要流入四分之一的新鲜血液,从商业角度看,同时意味着每年都会流失四分之一老客户。&br&&br&1,卖床帘,没错就是这个简单的你身边都有人干的事情,其实有几个数据:开学就两天,顾两三个人,淘宝进货五元,零售价十五元,给代理价十二元和底薪十五一小时。朋友这么干的,两天,利润一万五&br&(进阶配套,蚊帐,衣架,墙勾等等自由发挥)&br&&br&2,三大运营商的宽带,电话卡办理。大家身边有很多人做没错,但是我想给进阶的同学一个思路,如果你组建一个社团组织,类似(动感地带部落),那么你就会有一级提成比如三十元一个人,你给到手下的提成是二十元。那么躺在宿舍也能收n个代理拉到的m个客户的mn倍的十元提成。&br&另外这样的组织往往世袭从组织内选人,且运营商会提供每月如一百元的免费话费给社团成员。&br&&br&3,卖电脑:有个朋友修电脑厉害,开学做好学迎接学弟学妹的工作,而更厉害的是,他免费校内培训一批能够处理中高级电脑疑难杂症问题的小学弟,再定期对全校师生义务维修电脑。口碑很好。&br&于是你能猜到,一台电脑介绍费就几百块,他这样的口碑,全校闻名的电脑达人,能否赚钱。(有特长,还要会营销自己的特长。思路:放大能力——营销自己——粉丝聚焦——口碑变现)这个思路应该是校内做很多生意的核心了。&br&&br&4,我自己做的项目。有人看有三百赞再更哈哈哈&br&&br&&br&假期篇——假期我们都会包括周末以及小长假,假期的压轴赚钱生意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万众瞩目的——&br&&br&5,旅游项目。每一个学校里面都会有一个旅游协会,而旅游协每个假期都会组织去游玩,收费比外面跟团便宜太多~~~但是,依旧是可以赚不少钱的!尤其是带的冷门景点不用门票的团!而这些校园团是没有挂牌没有合法经营权的,也就是意味着,他们做的事情(租车,选景点,校内网络推广,自己跑景点联系吃住资源)他们赚的钱,你为什么不可以赚?!!哪怕介绍到外省自己家的景点,作为学生要的只是“出去看看世界”,至于怎么看怎么安排,完全靠导游。这里的可操作空间太大了四天的假期,人均赚个两百元不难,一辆车五十个人。四天!自己跑一遍就可以兼职当个导游了。&br&&br&6,放假租大巴回家。每个学校总有一群人要回到某一个地方是没有直达的,这个时候去租个大巴,再进这群人的老乡群,专门送这群同学直达老家,价格还更便宜,换你你乐意吧?多选几个点,多租几辆车。&br&&br&&br&&br&&br&&br&原答案分割线——思维篇&br&~~~~~~~~~~~~~~~~~~~~~&br&大神这么多我就分享一点不一样的,&b&经商型大学生转型思维教程&/b&吧。提供一条参考的思考方向。&br&(吐槽一下各位收藏不点赞的朋友,不厚道啊 >_< )&br&&br&&b&办过家教培训班,下过工地去过工厂,摆过地摊被保安赶,做过自己的服装工作室,最多的时候月营业额在十五万元(25元单件6000件)。然后利用这些经历,杀进五百强做销售实习。&/b&&br&&br&初级思维:自己&b&组织事件&/b&的能力(当老板) &br&&br&中级思维:学校里各种代理各种创业要找到&b&对毕业最有利的&/b&(走对结果最有利的路)&br&&br&进阶思维:将创业经历转&b&换成数据转换成简历&/b&(转型拿到好工作)&br&&br&&br&&br&&br&&b&&br&初级思维&/b&:本题在问的是怎么赚钱,赚钱方式千千万,发传单端盘子当家教这些都ok,也许是福建人爱经商,在我的认知中是&b&宁愿自己当小老板摸爬滚打也不要去出卖自己的体力却学不到东西。&/b&&br&1,去培训班教小孩做作业,教了一个月就溜了,&u&既然都可以教人了为什么不自己带一个班要去给别人上课受人差遣&/u&(自己去开了培训班,虽然只带了6个人,但是也赚到了潇洒整个暑假的开销)&br&&br&2,进外联部帮人发了一次传单,&u&就主动摸清发传单这个项目能否自己做。&/u&(事实上,学校的传单没什么好做,但是隔壁宿舍一哥们,接的是万达的传单项目,周末招人一百个人发传单,每个人工资60元,他呢,翘着二郎腿看每个人的手机定位,然后每个人身上近抽20元。一个月一万六保底。)&u&同样是周末发传单,你60块一天还在偷懒。人家一年10w也偶尔偷懒。你说差别在哪呢?&/u&&br&&br&3,同是传单,上届主席大二的时候去给一家ktv谈传单业务,因为特别踏实&u&并且主动&/u&认识了ktv总经理,一年以后成为主席了&u&主动去谈&/u&这个省会城市的大学生十大歌手比赛。说服了经理投了二十万,整个比赛耗时一个月,总花费十五万,你猜丫还有五万哪里去了呢?&u&同样是发传单,你发发就完事了,人家无中生有,创造了机会,不仅仅赚到了五万元。这个经历会让他在以后的路上拥有一种不一样的眼光和视野去看待问题。&/u&&br&&br&&br&&b&中级思维:&/b&我们经常碰到在学校做各种创业驾校,车行,倒卖小商品,做团购,线上水果等等各种创业型同学,这群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b&即很少精力顾及到专业学习,越做生意越迷茫自己在做什么&/b&,换句话说就是成绩都不理想,生意还做的不成功。但是要知道一&b&毕业就创业成功的人毕竟在少数!认清这个事实很重要!&/b&也就是我们这群人,毕业是要工作,但是又一般不找专业类或者难找本专业的工作,所以要&b&清楚现在的创业要为以后找到好工作创造价值和平台。&/b&&br&&br&&br&1,矿业大学前两年有一个学长自己做校内的西装,后来自己找到了生产代工厂,自己设计了牌子做了推广(请别想象的有多难),做了一年后赚的钱并不多,但是&u&他用这个类似代理商的经验面进了北京同行业的领头羊公司&/u&,毕业年薪也在十五万以上。&br&&br&2,我自己也是在受前辈指点后,才&u&明白自己在为面试提供加分经历而做生意,而不单纯只是赚一点零花钱。&/u& 我比较早就看准了在实习的行业,既然要进五百强要进好企业就必须给别人一个收你的理由。而创业的过程除了赚钱,开心,有精神满足外还有有&u&在为进好企业积累垫脚石&/u&的一个认知。&br&&br&&br&&br&&br&&b&进阶思维:&/b& 其实我真正分享的地方在这里,逆向思维和&b&结果导向型思维 &/b&用在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十分好用的一个思维模型。如下:&br&&br&&br&&u&生活的顺序是:&/u& 大学入学→发现不想做本专业→尝试生意→反复失败换项目→临近毕业→纠结考研创业公务员或者找工作→略混乱,毕业前夕病急投医→仓促选了行业选了公司&br&&br&但是其实&u&思维的顺序可以是&/u&:不想做本专业→匹配自身特质喜好找职位→多认识前辈了解各种行业→大致锁定目标→做生意注意做搭边的项目→注意自己的经历&b&反思和数据&/b&→毕业时即使生意不成功→相关能力或者特质已有培养→较为从容进入公司(毕业工作以后的创业不在此题讨论)&br&&br&这里提供这样一个思维的模型,具i体根据自己情况分析。&br&&br&&br&&b&&i&同样一件工作,有人能做到60分,有人能做到100分,但是如果你愿意去深入了解更多行业信息寻找机会,这样你会不会给自己打110分?&/i&&/b&&br&&br&&br&有朋友说我在打广告,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打算在这里卖出一毛钱的东西。本题给的也只是一个思考的方向,因为周边太多朋友做项目做到毕业为止都觉得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抱着缺憾。&br&希望这个答案能够帮助到的就是这样的朋友,如此而已。&br&&br&&br&&br&&br&近期顺便批发了一车足球衣,请了学校的美女做足球宝贝。此处镇楼。&br&&img src=&/a50ee2da20b228a5f8d1a701a3fffb28_b.jpg& data-rawwidth=&8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0& data-original=&/a50ee2da20b228a5f8d1a701a3fffb28_r.jpg&&&br&&img src=&/4e10c2a6c1c0a76bcce33_b.jpg& data-rawwidth=&839&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9& data-original=&/4e10c2a6c1c0a76bcce33_r.jpg&&&img src=&/0e92b9a0c91b9c0f806c7_b.jpg& data-rawwidth=&831&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1& data-original=&/0e92b9a0c91b9c0f806c7_r.jpg&&&img src=&/43e5addd5ce2edd4d362c13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43e5addd5ce2edd4d362c13_r.jpg&&
前方高能,干货爆棚(实用答案已更新) 本着奉献的知乎精神,决定把所知道的项目都拿来说一说,提供一点案例给大家参考。——案例篇(原答案思维篇直接跳到分割线以后) ~~~~~~~~~~~~~~~~~~~~~~~ 开学篇——众所周知开学是所有社团组织和私…
《辐射3》。&br&&br&有别于《辐射》系列前作着意刻画的黑色幽默,《辐射3》更多反应的是末世之际,对复杂的人性的体现。虽然主线任务走的是舍陨吾身,以益世人的高大上路线,但凡事都是相对的。主角的完人形象,正是由游戏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所衬托的,但这些普通人的行为却又往往令人发指。但之所以说他们“普通”而不是“罪恶”,恰恰是因为身处核战争后一片荒芜的世界,人类传承几千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已经面目全非,单纯的“善恶”二元论无法完全概括一个人行为的对错。由此产生的思考,无异于更加让人感到压抑。&br&&br&摘抄几段对游戏任务描述的内容,自行感受一下。&br&&blockquote&●安达尔镇的秘密——与道德无关&br&&br&安达尔(Andale),位于地图南部边缘的小镇,只有三间破旧的房子和三户人家。两个三口之家热情好客,而且对生活充满几乎是莫名其妙的信心——异口同声强调这里是全美国最好的小镇,没有什么比这里的环境更适合安居乐业、养家糊口。而一个孤寡老人看到主角的到来则显得异常焦躁,反复向主角强调这镇子以杀死路人并肢解作为食物来源,并警告主角尽快离开。两个三口之家的两对父母对此不以为然,告诉主角老头在伴侣死后就疯疯癫癫,只会说胡话,不要在意他提到的任何东西——如果玩家就此离开,这里就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仍然是一个平和并显得死气沉沉,略为阴森的镇子——这样奇怪的景象在废土上也不算少见。但如果玩家注意到老人的提示,撬开某户人家的工作棚或是另一家的地下室,就会如同进了劫掠者基地的厨房一般——发现到处是人的尸体、残肢、骨头和内脏,而冰箱里装满“奇怪的肉”。出门时,发现两家的大人都在门外杀气腾腾等待着主角——女士手持尖刀,男士手持霰丅弹枪和.44左轮——“老实交代!你在里边看到了什么?”&br&&br&无种植、无畜牧、无交易,通过把路人“留在这里”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通过肢解并烹调人肉做到养家糊口——废土上什么最容易对付呢?只有平民和路人。猎杀并食用这些几乎没有反抗并能力的人确实是明智的谋生方式。&br&&br&无论玩家如何对待这些衣着讲究、文质彬彬的食人族,安达尔镇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镇子的繁殖是通过近亲乱伦完成的,老人是两个家庭四位成年人的父亲,两家的父母互为亲兄弟姐妹,而且打算让各自的孩子结合并继续繁殖——同一代居然出现两个智力正常的孩子真是奇迹。&br&&br&玩家可以对镇子食人的习性表示理解和支持,或是高喊口号亮出武器清理这些废土的毒瘤。选择前者,两家的父母会热情地用美式人肉包子来款待玩家,镇子继续回归平淡——和通过杀戮和屠宰路人获得富足的生活。两家的孩子会结婚生子,并且在适当的年龄向父母学习养家糊口的技能——也许吧,谁知道他们能不能繁殖到下一代呢?选择后者,杀掉两对兄弟姐妹,老人对孩子们说父母出了远门不会再回来,告诉主角自己长期以来对儿女的食人陋习无可奈何,感谢主角改变了一切——不能指望会有更好的结局了。最后老人表示要尽量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让下一代摆脱食人的习性——等等,孩子大以后呢?游戏对此完全没做交代。好像生活在安达尔的人完全没有移民到其他居住地去的念头,而主角也没有要提醒他们的意思——故事就此终结。&br&&br&是的,整个过程中,玩家所做出决定对Karma没有任何影响(但按照基本框架的设定,在民居里进行偷窃还是会导致Karma减少)。杀掉食人的父母,把两个弱小孩子抛给一个同样弱小的老人——或是对食人现象无动于衷,让两个尚对食人事实一无所知的孩子在父母的抚养教育下“健康”成长,哪个结局比较道德?何种行为的性质更符合美德的原则——有谁能从这个故事中发掘出“应当”“善”“正义”或“好”这些价值?游戏没有提供任何能确保拯救两个无辜孩子未来的方法。玩家在游戏中所经历的短暂时间不足以看到两个孩子的未来——而两个孩子的未来在废土上算得了什么呢?两户人家的食人习性和几个无辜的受害路人又算得了什么呢?废土式的虚无主义把道德判断驱逐出了安达尔镇,这里成为让无所不在的Karma缺席的真空——这是游戏设计人员的疏忽所造成的Bug么?我希望不是——在众多角色扮演游戏里,只有废土的背景才可能以这种方式实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抛开在传统价值观中无孔不入的伦理学立场所占有的话语霸权的故事。&br&&br&&br&●十便士塔内外的义务论与目的论之争&br&&br&十便士塔(Tenpenney Tower),一幢没有被核打击所毁灭的高楼,矗立在游戏世界的西南方。玩家路过正门时,会目睹生活在大楼附近下水道中的食尸鬼领袖Roy Phillips正在口气强硬地和看门的保卫队长进行对话。Roy声称自己拥有大笔财富,有资格入住十便士塔,但极端歧视食尸鬼的保卫队长强调大楼的主人Tenpenney先生不会允许僵尸(Zombie)入内,Roy在强调自己不是僵尸并扬言要进行报复后悻悻离开。进入大楼后会发现住民都对食尸鬼的威胁感到忧心忡忡,保卫队长委托玩家探索下水道并清理掉那些威胁住民生命安全的“害虫”。但在与下水道的食尸鬼居民接触过程中,玩家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传言中邪恶的屠夫或食人族,而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曾经是人类,渴望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平的待遇。被愤怒和复仇欲望冲昏头脑的Roy打算组织下水道里所有的兽化食尸鬼强行侵略十便士塔,杀掉所有居民来夺取大楼的控制权,但玩家可以说服他考虑和人类住民共同生存并回到大楼为食尸鬼说情。整个事件理想的解决方法似乎是通过口才说服居民接受和食尸鬼共存的生活,驱逐那些不肯放弃歧视和敌意的极端&a href=&///?target=http%3A///s%3Fwd%3D%25E7%25A7%258D%25E6%E4%25B8%25BB%25E4%25B9%2589%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种族主义&i class=&icon-external&&&/i&&/a&者,最后打开大门迎接新居民的到来,玩家则继续踏上旅程……但这里是废土,食尸鬼也是人类——和人类一样残忍的生物。&br&游戏过程中,我以这种方式解决了问题,在某次冒险回来后却发现所有人类住民都消失了,大楼里只剩下食尸鬼。当在Roy那里问出所有人类住民都“因他们的愚蠢,活该死掉,尸体堆满了地下储藏室”时,我感觉仿佛被人被狠狠抽了一巴掌——所有人,包括那些被说服的,以热情好客的态度接受新邻居到来,对美好明天充满憧憬的住民的结局,竟然与配合Roy的复仇计划,让Roy的食尸鬼军队进行血腥屠杀的结局相同。&br&&br&整个事件除讲述废土生存规则的残酷并揭露人性的阴暗面以外,最大亮点就是Karma值的变化会因玩家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而有很大差异——解决事件的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冲进下水道,二话不说直接枪毙Roy和他的追随者们,十便士塔的人类居民可继续高枕无忧地过着优越的生活(Karma减少);配合Roy的复仇计划,让他的军队把人类住民屠杀殆尽,Roy成为大楼新的主宰,大楼成为食尸鬼住民的庇护所(Karma减少);说服Tenpenney先生和楼中的住民接受和食尸鬼共存或是卷铺盖走人(Karma增加)。按最后一种方法,每说服一个居民,每完成任务的一步,都会伴随着悦耳的音效增加Karma,给玩家一种仿佛一切都在理想的轨道上运行,圆满结局尽在掌握中的错觉——结果却是一切都走向理想和圆满结局的反面。&br&&br&Roy和他的追随者及十便士塔的居民都是核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所渴望的生活也是一致的——自始至终,所有人都可以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如果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辩护的话。而玩家作为改变了这一切——注定要把其中一方推向灭亡的决定性角色,同样也可以是无辜的,但第三种解决方式真的是道德的、配得到Karma奖励的行为么?&br&&br&伦理学可以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答丅案——取决于从何种立场对此进行判断。&/blockquote&&br&&br&引用网址(非原文):&a href=&///?target=http%3A///f%3Fkz%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在道德的废土上》——兼谈辐射3的道德体系(转)&i class=&icon-external&&&/i&&/a&
《辐射3》。 有别于《辐射》系列前作着意刻画的黑色幽默,《辐射3》更多反应的是末世之际,对复杂的人性的体现。虽然主线任务走的是舍陨吾身,以益世人的高大上路线,但凡事都是相对的。主角的完人形象,正是由游戏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所衬托的,但这些…
要不要黑一下 C++呢?呵呵呵。&br&------------------&br&咱们要有点娱乐精神,关于 C++的笑话数都数不清:&br&&br&笑话:C++是一门不吉祥的语言,据说波音公司之前用ADA为飞机硬件编程,一直用的好好的,后来招聘了一伙大学生,学生们说我靠还在用这么落后的语言,然后换成C++重构后飞机就坠毁了。&br&&br&笑话:什么是C++程序员呢?就是本来10行写得完的程序,他非要用30行来完成,并自称“封装”,但每每到第二个项目的时候却将80%打破重写,并美其名曰 “重构”。&br&&br&笑话:C容易擦枪走火打到自己的脚,用C++虽然不容易,但一旦走火,就会把你整条腿给炸飞了。&br&&br&笑话:同时学习两年 Java的程序员在一起讨论的是面向对象和设计模式,而同时学习两年 C++的程序员,在一起讨论的是 template和各种语言规范到底怎么回事情。&br&&br&笑话:教别人学 C++的人都挣大钱了,而很多真正用 C++的人,都死的很惨。&br&&br&笑话:C++有太多地方可以让一个人表现自己“很聪明”,所以使用C++越久的人,约觉得自己“很聪明”结果步入陷阱都不知道,掉坑里了还觉得估计是自己没学好 C++。&br&&br&笑话:好多写了十多年 C++程序的人,至今说不清楚 C++到底有多少规范,至今仍然时不时的落入某些坑中。&br&&br&笑话:很多认为 C++方便跨平台的人,实际编写跨平台代码时,都会发现自己难找到两个支持相同标准的 C++编译器。&br&---------------&br&&br&Q:那 C++为什么还能看到那么多粉丝呢?&br&A:其实是因为 Windows,因为 Windows的兴起带动了 C++,C++本来就是一门只适合开发 GUI的语言。&br&&br&Q:为何 C++只适合开发 GUI呢?&br&A:你看 Unix下没有 GUI,为啥清一色的 C呀?所有的系统级问题都能在 C里找到成熟的解决方案,应用级问题都能用其他高级语言很好地解决,哪里有 C++什么事情呀?&br&&br&Q:你强词夺理,Unix下也有 C++的项目呀。&br&A:有,没错,你任然可以用任何语言编写任何糟糕的代码。&br&&br&Q:别瞎扯了,你都在说些什么?连C++和 Windows 都扯到一起去了。&br&A:回想下当年的情景,一个大牛在教一群初学者如何编程。一边开发一边指着屏幕上说,你看,这是一个 Button,我们可以用一个对象来描述它,那是一个 panel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对象来描述它,并且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 Button和 Panel是有血缘关系的,你们看。。。这样就出来了。。。。下面的学生以前都是学着学校落后的教材,有些甚至还在用 turboc的 bgi库来画一些点和圆。哪里见过这么这么华丽的 Windows 界面呀。大牛说的话,象金科玉律一样的铭刻在自己幼小的心理。一边学着 Windows,一边发现,果然,他们都需要一个基类,果然,他们是兄弟关系,共同包含一些基本属性,可以放到基类去。他们越用越爽,潜意识里觉得因为 C++这么顺利的帮他们解决那么多界面问题,那看来 C++可以帮他们解决一切问题了。于是开发完界面以后,他们继续开发,当他们碰到各种设计问题时,反而认为肯定自己没有用好 C++。于是强迫自己用下去,然后就完蛋了。&br&&br&---------------&br&关于 C++的笑话我有一箩筐,各位 C++粉用不着对号入座。言归正传,为什么要黑 C++呢?谈不上黑不黑,我从94年开始使用 C++(先前是 C 和 Pascal),一路看着 C++成长壮大,用 C++写过的代码,加起来应该超过 10MB了吧,C++的各种宝典我也都读过,一直到 2004年开始切回 C,主要原因是发现很多没法用 C++思路继续解决下去的问题,或者说用
C++思路解决下去会很糟糕的问题。&br&&br&那时候()正是 C++满天飞的时候,言必称 C++,用必用模版,我跳出来说你们醒醒吧,别过火了,这个世界并不是都是抽象数据结构和算法就可以描述清楚的。于是很多人激动的跳出来说:“你没领会到 C++精髓,你根本都不会用 C++”。我问他们:“语言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如果一个语言学了三四年都会经常掉沟里,算好语言么?如果编写十多年 C++的程序员都很难掌握得了,这算好语言么”。他们又说:“语言是死的,人是活的”。&br&&br&我记得当时一位国内 C++大牛,为了纠正我的 “错误观点”,给我看过他写的一套十分强大的库,我打开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全部是 .h文件。我只能回他三个字:“你牛逼”。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那家伙后来终于也开始把 .h里面的东西逐步挪到
.cpp里面了,这是好事。&br&&br&当时和云风在一家公司,2004年新人培训时,他给新人布置了一个实现内存分配器的作业,批改作业的时候,他经常边看边问人家,“不够C++呀,你能不能百分之百OOP?”,“1%的 C都不要留”。我当时在公司内部邮件列表里面发过关于 C++的问题,大部分人都表示:“你看没有C++我们怎么写3D引擎呢?”。我跟他们讲:“John Carmack直到 Quake3都还在用着 ANSI C,后来因为不得不支持 D3D,改用 C++了。为啥 C不能写 3D引擎了?”。他们告诉我:“你看,Point,就是个对象,Matrix也是个对象,那么多 Vector的代数计算,用 C++的算术重载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三维世界就是对象的世界。”。&br&&br&确实当时客户端 GUI的话,只有 C++,图形引擎也只有 C++,这两个正是C++最强的地方,所以我也没和他们争辩,强迫他们承认 C也可以很漂亮的写图形,而且C写的可以写的很优雅。我又不是闲着没事情,何必去质疑人家的核心价值观呢,呵呵。当年我正在接手一个 C++项目,代码超过 800KB,每次崩溃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定位,项目中大量的前后依赖,改一个地方,前后要看好几处,一处遗漏,整个系统就傻逼了。我开始重构后,画了两个星期,将性能敏感的核心部分剥离出来用 C实现(代码量仅 200KB),然后导出 Python接口,用Python来完成剩下的部分,整个脚本层代码量只有 150KB。整个世界清爽了,整个 C++项目原来的工期为 2个程序员四个月,我一个人重构的时间加起来就 1.5个月,而且代码量比远来少了两倍还多,各种奇特的 BUG也一扫而尽。我看看左边的 800KB一团乱麻的 C++代码,再看看右边整洁的 300多 KB 纯 C + Python,琢磨着,这个项目干嘛不一开始就这么做?&br&&br&&b&跨语言接口&/b&&br&&br&现代项目开发,不但需要更高的性能,而且需要更强大的语言描述能力。而 C++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地方,比底层,它不如 C能够精确的控制内存和硬件,各种隐式构造让你防不胜防;比描述能力,比快速业务开发和错误定位,它又赶不上 Python, Ruby, Lua等动态语言,处于东线和西线同时遭受挤压和蚕食的地步。&br&&br&很快,&a href=&tel:& class=&&&&/a&年左右,其他项目组各种滥用 C++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当时脚本化已经在工程实践中获得极大的成功,然而某些项目一方面又要追求 100%的 C++,另一方面又需要对脚本导出接口,他们发现问题了,不知道该怎么把大量的 C++基础库和接口导给 Lua。&br&&br&C的接口有各种方便的方式导给脚本,然而整个项目由一群从来就不消于使用脚本的cpp大牛开发出来,当他们要吧cpp类导出接口给脚本时,他们设计了一套牛逼的系统,lua自动生成机器码,去调用c++的各种类,没错,就是c++版本的cffi或者ctypes。他为调用vc的类写了一套机器码生产,又为调用gcc的类写了一套代码生成。那位cpp大牛写完后四处炫耀他的成果,后来他离职了,项目上线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无可查证的问题,后来云风去支援那个项目组,这套盘根错节的c++项目,这套盘大的代码自生成系统深深的把他给恶心到了。后来众所周知云风开始反C++,倡导回归C了,不知道是否和这个项目有关系。&br&&br&于是发现个有趣的现象,但凡善于使用脚本来提高工程效率的人,基本都是C加动态语言解决大部分问题(除了gui和图形),但凡认为c++统治宇宙的人很多都是从来没使用过脚本或者用了还不知道该怎样去用的人。&br&&br&凭借这样的方法,我们的产品同竞争对手比拼时,同样一个功能,同样的人力配置,竞争对手用纯C++要开发三月,我们一个月就弄出来了,同样的时间,对手只能试错一次,我们可以试错三次。后来,据我们招聘过来的同事说,竞争对手也开始逐步降低 C++的比例,增加 java的比例了,这是好事,大家都在进步嘛。&br&&br&&b&ABI的尴尬&/b&&br&&br&ABI级别的 C++接口从来没有标准化过,以类为接口会引入很多隐藏问题,比如内存问题,一个类在一个库里面实例化的,如果再另外一个库里面释放它们就有很多问题,因为两个动态库可能内存管理系统是不一样的。你用这里的 allocator分配一块内存,又用那里的
allocator去释放,不出问题才怪。很多解决方法是加一个
Release方法(比如 DX),告诉外面的人,用完的时候不要去 delete,而是要调用 Release。项目写大了各个模块隔离成动态库是很正常的,而各种第三方库和自己写的库为追求高性能引入特定的内存管理机制也是很正常的。很多人不注意该调用release的地方错写成delete就掉沟里去了。更有胜者跨 ABI定义了很多inline方法的类,结果各种隐式构造和析构其实在这个库里生成,那个库里被析构,乱成一团乱麻。C就清晰很多,构造你就调用fopen,析构你就fclose,没有任何歧义。其实C++的矛盾在于&b&一方面承认作为系统级语言内存管理应该交给用户决定&/b&,&b&一方面自己却又定义很多不受用户控制的内存操作行为&/b&。所以跨 ABI层的c++标准迟迟无法被定义出来,不是因为多态 abi复杂,而是因为&b&语言逻辑出现了相互矛盾&/b&。为了弥补这个矛盾,C++引入了operator new,delete,这new/delete重载是一个补丁并没从逻辑上让语言变得完备,它的出现,进一步将使用者拖入bug的深渊。&br&&br&其实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看这个问题,能发现两个基本原则:跨abi的级别上引入不可控的内存机制从语言上是有问题的,只能要靠开发者约定各种灵巧的基类和约定开发规范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语言层是解决不了的;其次你既然定义了各种隐式构造和析构,就该像java活着动态语言一样彻底接管内存,不允许用户再自定义任何内存管理方法,而不是一方面作为系统极语言要给用户控制的自由,一方面自己又要抢着和用户一起控制。&br&&br&因此对象层 ABI接口迟迟无法标准化。而纯 C的 ABI不但可以轻松的跨动态库还能轻松的和汇编及各类语言融合,不是因为C设计多好,而是C作为系统层语言没有去管它不该管的东西。当年讨论到这个话题时 C++大牛们又开始重复那几句金科玉律来反驳我:“语言只是招式,你把内功练好,就能做到无招胜有招,拿起草来都可以当剑使,C++虽然有很多坑,你把设计做好不那么用不就行了”。我说:本来应该在语言层解决好的事情,由于语言逻辑不完备,将大量问题抛给开发者去解决极大的增加了开发者的思维负担,就像破屋上表浆糊一样。你金庸看多了吧,武术再高,当你拿到一把枪发现子弹不一定往前射,偶尔还会往后射时,请问你是该专心打敌人呢?还是时刻要提防自己的子弹射向自己?&br&&br&&b&系统层的挫败&/b&&br&&br&C++遭受挫败是进军嵌入式和操作系统这样靠近硬件层的东西。大家觉得宇宙级别的编程语言,自然能够胜任一切任务,很快发现几个问题:&br&&ul&&li&无法分配内存:原来用 C可以完全不依赖内存分配,代码写几千行一个 malloc没有都行。嵌入式下处理器加电后,跳到特定地址(比如起始地址0),第一条指令一般用汇编来写,固定在0地址,就是简单初始化一下栈,然后跳转到 C语言的 start函数去,试想此时内存分配机制都还没有建立,你定义了两个类,怎么构造呀?资源有限的微处理器上大部分时候就是使用一块静态内存进行操作。C++写起来写爽了,各种隐式构造一出现,就傻了。&br&&/li&&li&标准库依赖:在语言层面,&b&C语言的所有特性都可以不用依赖任何库就运行&/b&,这为编写系统层和跨平台跨语言代码带来了很方便的特性。而C++就不行,我要构造呀,我要异常呀,你能不给我强大的运行时呢?什么你还想用 stl?不看看那套库有多臃肿呀(内存和代码尺寸)。&br&&/li&&li&异常处理问题:底层开发需要严格的处理所有错误返回,这一行调用,下一行就判断错误。而异常是一种松散的错误处理方式,应用层这么写没问题,系统层这么写就很狼狈了。每行调用都try一下和 C的调用后if判断结果有什么区别?C++的构造函数是没有返回值的,如果构造内部出错,就必须逼迫你catch构造函数的异常,即便你catch住了,此时&b&这个实例是一个半初始化实例,你该怎么处理它呢?&/b&于是有人把初始化代码移除构造函数,构造时只初始化一下变量,新增加一个带返回的init函数,这样的代码写的比C冗余很多。何况硬件中断发生时,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同事调到一些第三方的库,你最外层没有把新的exception给 catch住,这个exception该往哪里抛呀?内存不够的时候你想抛出一个 OutOfMemoryException,可是内存已经不够了,此时完全无能力构造这个异常又该怎么办呢?&br&&/li&&li&处理器兼容:C++的类依赖基地址+偏移地址的寻址方式,很多微处理器只有简单的给定地址寻址,不支持这样一条语句实现BASE+OFFSET的寻址,很多C++代码编译出来需要更多的指令来运算地址,导致性能下降很多,得不偿失。&br&&/li&&li&隐式操作问题:C的特点是简单直接,每行语句你都能清楚的知道会被翻译成什么样子,系统会严格按照你的代码去执行。而用C++,比如 str1 = str2 + &Hello& + str3; 这样的语句,没几个人真的说得清楚究竟有多少次构造和拷贝,这样的写法编写底层代码是很不负责任的,&b&底层需要更为精细和严格的控制,用C语言控制力更强&/b&。&/li&&/ul&当然,说道这里很多人又说,“C++本来就是 C的超集,特定的地方你完全可以按照C的写法来做呀。没人强迫你构造类或者使用异常呀”,没错,按 Linus的说法:“&b&想要用 C++写出系统级的优秀的可移植和高效的代码,最终还是会限于使用 C本身提供的功能,而这些功能 C都已经完美提供了,所以系统层使用 C的意义就在于在语言层排除 C++的其他特性的干扰&/b&”。&br&&br&很多人都记得 Linus在 2007年因为有人问 Git为什么不用 C++开发炮轰过一次C++。事实上2004年 C++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人问 Linux内核为何不用 C++开发,他就炮轰过一次了:&br&&blockquote&实际上,我们在1992年就尝试过在Linux使用 C++了。很恶心,相信我,用C++写内核是一个 “BLOODY STUPID IDEA”。事实上,C++编译器不值得信任,1992年时它们更糟糕,而一些基本的事实从没改变过:&br&&br&- 整套 C++异常处理系统是 “fundamentally broken”。特别对于编写内核而言。&br&- 任何语言或编译器喜欢在你背后隐藏行为(如内存分配)对于开发内核并不是一个好选择。&br&- 任然可以用 C来编写面向对象代码(比如文件系统),而不需要用 C++写出一坨屎来。&br&&br&总得来说,对任何希望用 C++来开发内核的人而言,他们都是在引入更多问题,无法象 C一样清晰的看到自己到底在写什么。&/blockquote&&br&C++粉丝们在C++最火热的时候试图将 C++引入系统层开发,但是从来没有成功过。所以不管是嵌入式,还是操作系统,在靠近硬件底层的开发中,都是清一色的 C代码,完全没有 C++的立足之地。&br&&br&&b&应用层的反思&/b&&br&&br&STL出来后,给人一种 C++可以方便开发应用层逻辑的错觉。由于很多语言层不严密的事情,让STL来以补丁的方式完成,于是很多以为可以象写 java一样写 C++的初学者落入了一个个的坑中。比如 list.size(),在 Windows下vc的 stl是保存了 list的长度的,size()直接 O(1)返回该变量,而在gcc的 stl中,没有保存 list长度,size()将搜索所有节点,O(n)的速度返回。&br&&br&由于语言层不支持字符串,导致 std::string实现十分不统一,你拷贝构造一个字符串,有的实现是引用,才用 copy-on-write的方法引用。有的地方又是 new,有的实现又是用的内存池,有的实现线程安全,有的实现线程不安全,你完全没法说出同一个语句后面到底做了些什么(见孟岩的《&a href=&///?target=http%3A//blog.csdn.net/myan/article/details/17772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nux之父话糙理不糙&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再比如说我想使用 hash_map,为了跨平台(当你真正编写跨平台代码时,你很难决定目标编译器和他们的版本,想用也用不了 unordered_map),我很难指出一种唯一声明 hash_map的方法,为了保证在不同的编译器下正常的使用 hash_map,你不得不写成这样:&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c&&&span class=&cp&&#ifdef __GNUC__&/span&
&span class=&cp&&#ifdef __DEPRECATED&/span&
&span class=&cp&&#undef __DEPRECATED&/span&
&span class=&cp&&#endif&/span&
&span class=&cp&&#include &ext/hash_map&&/span&
&span class=&n&&namespace&/span& &span class=&n&&stdext&/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using&/span& &span class=&n&&namespace&/span& &span class=&n&&__gnu_cxx&/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namespace&/span& &span class=&n&&__gnu_cxx&/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template&/span&&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k&&struct&/span& &span class=&n&&hash&/span&&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n&&std&/span&&span class=&o&&::&/span&&span class=&n&&string&/span& &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t&&size_t&/span& &span class=&n&&operator&/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const&/span& &span class=&n&&std&/span&&span class=&o&&::&/span&&span class=&n&&string&/span&&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n&&x&/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const&/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return&/span& &span class=&n&&hash&/span&&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k&&const&/span& &span class=&kt&&char&/span&&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o&&&&/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x&/span&&span class=&p&&.&/span&&span class=&n&&c_str&/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cp&&#else&/span&
&span class=&cp&&#ifndef _MSC_VER&/span&
&span class=&cp&&#include &hash_map&&/span&
&span class=&cp&&#elif (_MSC_VER & 1300)&/span&
&span class=&cp&&#include &map&&/span&
&span class=&cp&&#define IHAVE_NOT_HASH_MAP&/span&
&span class=&cp&&#else&/span&
&span class=&cp&&#include &hash_map&&/span&
&span class=&cp&&#endif&/span&
&span class=&cp&&#endif&/span&
&span class=&cp&&#ifdef __GNUC__&/span&
&span class=&n&&using&/span& &span class=&n&&namespace&/span& &span class=&n&&__gnu_cxx&/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typedef&/span& &span class=&n&&hash_map&/span&&span class=&o&&&&/span&&span class=&kt&&uint32_t&/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XXXX&/span&&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n&&HashXXXX&/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cp&&#else&/span&
&span class=&n&&using&/span& &span class=&n&&namespace&/span& &span class=&n&&stdext&/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typedef&/span& &span class=&n&&hash_map&/span&&span class=&o&&&&/span&&span class=&kt&&uint32_t&/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XXXX&/span&&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n&&HashXXXX&/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cp&&#endif&/span&
&/code&&/pre&&/div&如果有更好的跨平台写法,麻烦告诉我一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个基础容器都让人用的那么辛苦,使得很多 C++程序员成天都在思考各种规范,没时间真正思考下程序设计。&br&&br&由于语言层要兼容 C,又不肯象 C一样只做好系统层的工作,导致当 C++涉足应用层时,没法接管内存管理,没法支持语言层字符串,没法实现语言层基础容器。所以需要借助一些 stl之类的东西来提供便利,但 stl本身又是充满各种坑的。且不说内存占用大,程序体积大等问题,当编译速度就够呛了。所以为什么 C++下面大家乐意重复造轮子,实现各种基本容器和字符串,导致几乎每个不同的 C++项目,都有自己特定的字符串实现。就是因为大家踩了坑了,才开始觉得需要自己来控制这些细节。stl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只能简单小程序里面随便用一下,真是大项目用,stl就容易把人带沟里了,所以很多大点的 C++项目都是自己实现一套类似 STL的东西,这难道不是违背了 stl设计的初衷了么?&br&&br&语言层的缺失,让大家为了满足业务开发的快速迭代的需求,创造了很多很基础的设计灵巧的基类,来提供类似垃圾回收,引用计数,copy-on-write,delegate,等数不胜数的功能。每个项目都有一系列 BaseObject 之类的基础类,这样就引入一个误区,两年后你再来看你的代码,发现某个 BaseObject不满足需求了,或者你和另外一个项目 merge代码时,需要合并一些根本属性。图形和GUI这些万年不变的模型还好,应用类开发千变万化,一旦这些设计灵巧的基类不再适应项目发展时,往往面临着全面调整的代价。&br&&br&打开一个个 C++大牛们 blog,很多地方在教你 std::string的原理,需要注意的事项。map的限制,vector的原理,教你如何实现一个 string。这就叫 “心智负担”,分散你的注意力,这是其他语言里从来见不到的现象。战士不研究怎么上前线杀敌,天天在琢磨抢和炮的原理,成天在思考怎么用枪不会走火,用炮不会炸到自己,这战还怎么打?&br&&br&所以此后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前两年C++过热所带来的问题,比如高性能网络库 ZeroMQ作者 Martin Sustrik 的:《&a href=&///?target=http%3A///n/1430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我希望用C而不是C++来实现ZeroMQ&i class=&icon-external&&&/i&&/a&》,比如云风的《&a href=&///?target=http%3A///2007/09/c_vs_cplusplus.html%23mo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云风的 BLOG: C 的回归&i class=&icon-external&&&/i&&/a&》,比如引起热议的《&a href=&///?target=http%3A////why-c-is-not-bac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C++ Is Not &Back&&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全面被代替&/b&&br&&br&2008年以后,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正当大家一边苦恼如何提高开发效率,一边掉到C++的各种坑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发方案涌现出来,他们都能很好的代替 C++。各行各业的开发者逐步相见恨晚的发现了各种更加优秀的方案:需要底层控制追求性能的设计,大家退回到 C;而需要快速迭代的东西大家找到各种动态语言;介于性能和开发速度之间的,有java,知乎上好像很多黑java的,语言是有不足,但是比起C++好很多,没那么多坑,真正考虑面向对象,真正让人把心思放在设计上。所以再黑也不能挡住 java在 tiobe上和 C语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事实,再黑也挡不住 java在云计算,分布式领域的卓越贡献。&br&&img src=&/089e8cd5adfb2c98af4e396d_b.jpg& data-rawwidth=&708&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8& data-original=&/089e8cd5adfb2c98af4e396d_r.jpg&&所以2005年以后,C++处在一个全面被代替的过程中:&br&&ul&&li&底层系统:进一步回归 C语言,更强的控制力,更精确的操作。&br&&/li&&li&网页开发:2006年左右,C++和 fastcgi就被一起赶出 web世界了。&br&&/li&&li&高性能服务:varnish, nginx, redis 等新的高性能网络服务器都是纯C开发的。&br&&/li&&li&分布式应用:2007年左右, C++被java和其他动态语言彻底赶跑。&br&&/li&&li&游戏服务端:2008年后进一步进化为 C 和 脚本,完全看不到胖C++服务端了。&br&&/li&&li&并行计算:2010年后,go, scala, erlang;而能方便同go接口的,是 C不是C++。&br&&/li&&li&游戏引擎:没错 C++和脚本,但是这年头越来越多的开源引擎下,引擎类需求越来越少。&br&&/li&&li&游戏逻辑:脚本&br&&/li&&li&多媒体:SDL纯C,ffmpeg是纯 C,webrtc的核心部分(DSP, codec)是纯C的。&br&&/li&&li&移动开发:早年C++还可以开发下塞班,现在基本被 java + objc + swift 赶跑了。&br&&/li&&li&桌面开发:Qt+Script, C#等都能做出漂亮的跨平台界面。且界面脚本化趋势,不需要C++了。&/li&&li&网页前端:JavaScript, Html5, Flash&/li&&li&操作系统:FreeBSD, Open Solaris, Linux, RTOS, Darwin(OS X 底层),都是纯 C&/li&&li&虚拟技术:qemu / kvm (云计算的基石)纯 C,Xen 纯 C&/li&&li&数据库:MySQL (核心纯C,外围工具 C++),SQLite 纯 C, PostgreSQL / BDB / unqlite 纯C&/li&&li&编译器:C/C++并存,不过编译器用脚本写都没关系,我还在某平台用 java写的 C/C++编译器&/li&&li&大数据:kafka, hadoop, storm, spark 都使用 Java&/li&&li&云存储:openstack swift python, hdfs java, 还有好多方案用 go&/li&&/ul&可以看出,即便 C++的老本行,GUI和图形(确实也还存在一些短期内 C++无法替代的领域,就像交易统里还有 COBOL一样),这年头也面临的越来越多的挑战,比如新发布的 Rust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 Rust 的应用前景? - 知乎用户的回答&/a&)。可以发现,开发技术多元化,用最适合的技术开发最适合的应用是未来的趋势。而为这些不同的技术编写高性能的可控的公共组件,并轻松的和其他语言接口,正是 C语言的强项。所以不管应用层语言千变万化,对系统级开发语言C的需求还是那么的稳定,而这个过程中,哪里还有 C++的影子呢?&br&&br&&b&话题总结&/b&&br&&br&所以说未来的趋势是:C x 各种语言混搭 的趋势,从TIOBE上 C++的指数十年间下跌了三倍可以看出,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技术来代替各个角落残存的C++方案,C++的使用情况还会进一步下降。所以题主问学习纯C是否有前途,我觉得如果题主能够左手熟练的掌握 C语言,培养系统化的思维习惯和精确控制内存和硬件的技巧;右手继续学习各种新兴的开发技术,能够应对各个细分领域的快速开发,碰到新问题时能左右开弓,那么未来工作上肯定是能上一个大台阶的。至于C++ 嘛,有时间看看就行,逼不得已要维护别人代码的情况下写两行即可。&br&&br&&b&故事分享&/b&&br&&br&古代用弓箭进行远距离攻击时,对射手要求较高,瞄准难度大,需要一直使劲保持准心。战斗中一个弓箭手开弓二十次就需要比较长的休息时间。弩的威力远胜于弓,秦弩的制造就如现代的自动步枪一般精密无二,它既可以延长射击,又可以精确瞄准。弩箭的发射速度更是弓箭的数倍,威力惊人。因为弩的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射击技巧,平民很容易掌握它的使用方法。秦国靠着弩兵,在战争中取得了不少优势,被人称为 “虎狼之师”。&br&&br&日本投降时,天皇下罪己诏。很多士兵不愿意相信这时真的,找种种理由拒绝相信。有的士兵甚至以为天皇的广播是敌人诱降的把戏,于是躲到丛林里继续三五成群的收集情报,袭击可以攻击的目标,等待上司来给他们下达新命令。直到好几年后看到周围的人都穿着日常的便装了,而来巡山的 “敌人” 也从士兵变为了巡逻队,他们都还觉得这是敌人的伪装。而同时,德国战败时,最后的党卫军一直战斗到 1957年才肯投降。&br&&br&-----------------------------------------&br&很多人觉得 java慢,C++快java 10倍以上已经是上世纪的事情了,现代的 java 只比 C/C++慢 70%,C++连1倍都快不了 java。也不要觉得动态语言慢,javascript只比C/C++慢 2.7倍。luajit只比 C++慢 5.8倍。在 jit技术发展的今天,C++在性能上离动态语言/java的差距越来越小,可易用性和生产效率上的差距,却和动态语言/java 比起来越来越大。&br&&img src=&/ac9ac0a33fba9b5c00b7_b.jpg& data-rawwidth=&289& data-rawheight=&3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9&&&br&---------------------------&br&最后,补充一张图:&br&&img src=&/04c89a6e62ea65ae0b30e856e655a281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04c89a6e62ea65ae0b30e856e655a281_r.jpg&&----
要不要黑一下 C++呢?呵呵呵。 ------------------ 咱们要有点娱乐精神,关于 C++的笑话数都数不清: 笑话:C++是一门不吉祥的语言,据说波音公司之前用ADA为飞机硬件编程,一直用的好好的,后来招聘了一伙大学生,学生们说我靠还在用这么落后的语言,然后…
&/p&&br&&br&&p&&b&理念无用论&/b&&/p&&br&一直以来,我疯狂阅读,创造方法,寻找理念。&br&&br&&p&但是,作为作者,我没有细节,没有经历,没有丰富的反馈,要理念有何用?&br&&/p&&br&&p&同样,作为读者,你没有细节,没有经历,没有丰富的反馈,要理念又有何用?&/p&&br&&p&比如孔子的“&b&有教无类&/b&”,多帅的理念,但是,一位教师,你需要亲自教授多少孩子,才能恰当的给他们分类,施以不同的适合他们天性的教育(而确定没有教错呢)???&br&&/p&&br&&p&又比如孙子的“&b&以十敌一&/b&”,多帅的战略,但是,一位将军,你需要亲自指挥多少战争,才能在恰当的时间,来到恰当的地点,攻击分散开的薄弱的敌军(而不是进入人家的包围圈呢)???&/p&&br&&p&本人愚昧,多少年来总结了太多的理念,刚总结出来很爽,实际上浪费了太多不必要的时间。&/p&&br&&p&&b&理念,适合有大量实战经验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理论体系的人。&/b&&/p&&br&&p&很明显,我不适合写这样的文章,你不适合读我的文章,也同样不适合知乎大部分的文章。&/p&&br&&p&我今日大彻大悟,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启发,远离理念,拥抱实战。&/p&&br&&p&从今天开始,你我的生活,将是另一个世界。&/p&&br&&br&---------------------------------------------------------------------------------------------------------------------------------------------------------------------------------------我是分割线----------------------------------------------------------------------------------------------------------------------------------------------------------------------------------------------------------------------------&br&&br&&p&欲知理念害人无益却十分酸爽之处,请观某旧日所作文章。&/p&&br&&p&但是申明一点,这些文章是我&b&数百万字读书札记里精华中的精华&/b&, &b&等你有了实战之后,用来抛砖引玉,思维激荡,还是绰绰有余的。&/b&&/p&&br&&br&&br&&b&1.解答灭杀思考,最优解灭杀最优脑&/b&&br&你会发现,对于有答案,尤其有唯一固定答案的试题,学生的求解热情是较低的。&br&你会发现,一句经典名言,会使人失去对它所描述问题的思考兴趣,仿佛大脑被屏蔽一般。&br&你会发现,google越发达,爱思考的人越少。&br&中国的孩子,大脑中的求知欲、追思欲、质疑欲、思辨欲、求新欲,皆被扼杀,被一道道习题扼杀,被一位位不思考的老师扼杀。&br&他们不用去想,因为已有答案&br&他们不敢去想,因为已有最优解(潜台词是:其他所有思考与其相比都是愚蠢)&br&他们不去常想,因为只须常记。&br&他们不去深想,因为答案已经完美无缺,多想反而错。这是他妈的什么负反馈!&br&&br&&b&2. &/b&&b&杀真理、灭真相&/b&&br&诸位,一天天在知乎干什么?&br&都在看,都在听、都在记、都在写,&br&而最宝贵的“在想”哪里去了?&br&你不须质疑,这是真理,照着干吧&br&你不用判断,这是真相,相信就行&br&。。。。。。&br&世上有了真理,人们便懒于思考,&br&其实以辩证观之,真理是个淡,真理就是个蛋,不用大脑孵一孵,就只能被人吃了。&br&今日思维脱形意两层牢笼,从而灭杀真理,灭绝一切真相,而唯思方行,唯我方永。&br&&br&&b&3.强大思维能力的表现&/b&&br&苏格拉底站着思考,一站一天,无人敢上前打扰。&br&人家思考一点,就绝对要达到人的认知的极限,远超同时代的所有人。&br&而我呢?&br&世强,你的脑子,好像从来没有运转过啊!&br&我目前只是靠着海量阅读和偶尔触发的灵感活着,来写点东西,&br&这哪里是真思考!!!&br&试问:苏格拉底的灵感是能被扼杀的吗?&br&试问:柏拉图会受限于阅读量不足吗?&br&思考今日初入门径,提出五点方法:&br&a.长时间的思考,有时长到一整天。&br&b.深度思考,体现的是思考一件事,用到非常多的相关概念。&br&c.无目的思考,因为真理全辐射,所以思维无目的&br&d.泛泛思考,因全细过,故无重点。&br&e.超几十遍反观你的观点和分析过程。&br&&br&&b&4.自卑&/b&&br&羡慕他人者,内心常自卑。&br&人有一万个属性,焉能处处优秀?&br&我敢说,李嘉诚、金庸如果能有你这么年轻,能笑死。&br&一个自卑的人,现在自卑,有车有房后还会自卑,当上科长、局长还会自卑。&br&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必然如此。&br&不毁掉平民心态,怎样进入强者队伍?&br&&br&&b&5.硬连接与十方定位&/b&&br&人常用硬连接来记忆事物,如apple,就是一个硬连接。&br&今天我提出“十方定位”:一物与十物、十事相连,方才是它的位置,在脑海中的位置。既可一世不忘,又可灵活应用。&br&&br&&b&6.灵魂&/b&&br&如果你知道一条鱼的坚持、一只鼠的本领、一头犬的能耐,你一定十分惊讶。&br&何况一个有灵魂的人!&br&近日新交几位朋友,深入交谈,十分了得,但在社会生活上,只是庸俗平常。&br&但你可敢小瞧他们吗?&br&他们的大脑灵魂只是在权、钱、势、利上弱而已,但在专业领域却能够闪耀强光。&br&灵------对诸多事物有敏锐的觉察&br&魂------不管路径多么不同,每个人必然形成了自己的精魄。&br&换言之,一个人,只要你与他(她)深入交流,你就会明白每个人的精神都十分凝练、十分繁复、十分高贵。&br&万人万物万人万兽,必有其精魄,必有其灵动。&br&即使贵如英国女王,若能触及灵魂,亦必能令其对己平等相待。&br&&b&贵如王霸便宜事,遍访知音无处寻&/b&&br&人的所思、所想、所做,皆围绕着这个灵魂在转,所以看一个人连续四个行为便能名其心迹,一箭击中,灵魂现身。&br&&br&&b&7.&/b&我一生短暂,我只爱自己,我时日无多,我&b&必须&/b&拼命爱自己。&br&&br&&b&8.命运再论&/b&&br&自然运转,奥妙无穷,无人能测,是谓命运。&br&天机云云,不过偶然;规律云云,存乎概率。&br&文章盖世,孔子困厄与陈邦&br&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与渭水&br&&b&以人脑人心之有限,揣测宇宙人生之无限,殆矣。&/b&&br&古语达人知命,非真知“命”也,乃知“命”之不可测也。&br&因不可测,故根本不必测。&br&&br&&b&9.论理性的“全一”&/b&&br&全一者,全面、全部、唯一。&br&理性是元认知、第一认知、第一念,不受其他任何意念之影响。&br&&br&理性一旦觉醒,所有似是而非的垃圾概念,在大脑中便无立足之地,必死于理性之海中。&br&故其不但是第一念,而且将成为所有念、全部念,是谓“全一”。&br&&br&&br&&b&10.读遍牛人去,反转夜归来&/b&&br&&br&梵高、巴赫、海明威&br&牛顿、霍金、拿破仑&br&康德、老子、亚当斯&br&耶稣、雨果、悉达多&br&。。。。。。&br&不论外界如何变化,不论信息如何爆炸,他们时间的90%,是自己想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东西,搞自己的创造。&br&他们坚信(或者下意识认为),我所做的,我喜欢做的,才是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事情。&br&90%的时间,99%的时间,给自己。&br&&br&&b&11.成为伟大的&/b&&br&每天时间的1%吸收信息,然后用9%的时间来消化他。&br&“消化”的意思是&b&转化成自己意识中的东西&/b&,不是转化成自己笔记本、收藏夹里的东西。&br&剩余90%的时间做自己,只做自己!&br&而我呢?一天中90%的时间吸收外界信息,这是当U盘的节奏,这是找死。&br&上帝造人,人人不同,人人独特。&br&你会写字,他也会写字,百千万人都会写,一点价值也无。&br&&b&历史只会记住真正独特的东西。&/b&&br&&br&&b&12.一丝明悟&/b&&br&网路上有无穷信息,豆瓣上有无穷教程,历史上有无数牛人,各个领域有无数名著,仅其中亿亿分之一,就能耗干你的整个人生。&br&吸收现成的、别人的,只能使你成为一台录音机、录像机、一个书架子,而唯有自己独有的自我思维才是一个人精神的关键。&br&吸收为辅,个人为主。&br&任何一位伟人,皆从此路上来。&br&一开始,就立志成为精神上强大的人,&b&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种文明存在&/b&。&br&“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现成的东西都只是镜花水月, 能使你成佛成圣的,只是做自己 。&br&&b&天上地下,只有这一条路可走。&/b&&br&&br&&b&13.可知论&/b&&br&(1)太阳,约重kg,都严格地按着宇宙规律运行,你算个蛋。&br&(2)秩序,有条理,不混乱为秩,有先后,不颠倒为序。&br&(3)可变、爆炸、不连续、不一致都可为秩序。动乱也是秩序、爆炸也是秩序、死亡也是秩序、不稳定还是秩序。&br&也许在其他维度,存在不可知论,但我身处小小地球所看到的世界,绝对是秩序的世界。&br&&br&&b&14.智慧盒子&/b&&br&首先,选100句话;&br&其次,写出10万字出来,全部扔掉;&br&然后,再写出10万字出来,再次扔掉;&br&最后,将浮现于脑海中的100句话写出来。&br&&br&&b&15.失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爱玩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