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游戏 λ罪与罚与赎的少女

论忧郁(忧郁症的文化解读)--张闳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论忧郁(忧郁症的文化解读)
论忧郁&快乐大抵相似,忧郁各各不同。——题记词源与征候在希波克拉底那里,“忧郁”被视作一种体质类型。英文(忧郁质)一词源自希腊语(黑胆汁),意为黑胆汁郁积过多而造成的抑郁情绪。作为临床医学用语,主要指内源性的忧郁症。一词也译作忧郁症或抑郁症。来自英语动词,压下,压低,减低,减弱,引申为意志降低,消沉,心灰意冷,压抑,抑郁等义,多指外源性的抑郁感。古代汉语中“忧郁”一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有所不同,它专指所谓“郁证”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天地间五常之气卷舒有常,不失其宜,太过或不及皆可成郁。五气之郁,即土郁、木郁、金郁、火郁、水郁,“郁极乃发,待时而作”,五郁之发,又能影响人体使之易受病邪侵淫,而发生五郁之病,出现相应的各种证候。无论是黑胆汁过多,还是气血郁结,忧郁均与压抑、迟滞、郁结等因素相关。而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则精神性的郁证从广义的郁证中区分出来,广义的郁证为多种疾病的病机,强调外邪的影响。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则郁结成疾。而情志之郁又分为怒郁、思郁、忧郁三种类型。憂,愁也。鬱,木丛生也,又训作积也,引申为积聚、凝滞诸义。张介宾指出:“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以悲则气消,忧则气沉,故必伤脾肺。忧虑而郁结成疾,谓之忧郁。近代临床医学则倾向于将忧郁症视作神经系统的疾患,并以神经生理学来解释忧郁症。忧郁症被视作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障碍的结果。在现代中国的临床医学中则被表达为“神经衰弱”,并与焦虑障碍、人格障碍、创伤性神经症等神经-精神疾患混为一谈。这一带有强烈的巴甫洛甫神经生理学色彩的概念,一直沿用至1980年代。忧郁有时也会被赋予意识形态含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忧郁被视作小资产阶级的情绪,与无产阶级革命意志格格不入。革命要求要高亢的激情和明朗的乐观,忧郁者表现出的倦怠、感伤和消沉,是对革命缺乏信心和热情的表征,因而,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手段和集体化的体力劳动来加以矫正。作为气质类型的忧郁与作为病症的忧郁,含义有所不同。忧郁气质之内涵更为复杂、微妙。在诸多与之相邻近的词——如忧愁、哀伤、伤感、焦虑、恐惧、绝望、寂寞、孤独、缄默、冥想、空虚、虚无、惆怅、压抑、颓丧、失落、消沉、烦恼、懊丧、阴郁、淡漠、迟滞、倦怠、阴郁、心灰意冷等——中,可以看到忧郁语义的复杂性。&诗与思在悲剧文学中,悲剧主人公对“忧郁”气质格外地钟情,仿佛唯有“忧郁”,方能与这些英雄的悲剧品格相匹配。即使是悲剧英雄的赝品——如伟大的堂吉诃德——也不肯轻易眉开眼笑。忧郁有一副庄重、严肃的表情。堂吉诃德刻意模仿悲剧英雄,他的愁苦和不苟言笑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并因此得到一个“愁容骑士”的诨号。但这种徒有其表的愁容,给他带来的确是一种喜剧性的效果。塞万提斯似乎并不喜欢忧心忡忡的人。而他的同时代人——英国人莎士比亚,则很乐意赋予他的主人公的忧郁以悲剧性。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经受了其父亲不明不白猝死的打击之后,突然变得举止怪诞,疯言疯语。这一系列精神症状,或可视作其为实施复仇计划的一种伪装。佯狂的哈姆莱特在独处时,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清醒,同时,他确确实实陷入了深深的忧郁当中。哈姆莱特的疯狂是假的,忧郁却是真的。这一点,他的叔父克劳狄斯不安地发现了这一点——“他说的,虽然有点儿语无伦次,也不像是疯话。他显然另有心事,叫他的忧郁在心头伏窝孵卵”。我们看到这位忧郁王子神情恍惚、自言自语。他在沉思。但其所思虑的并不只是眼前的现实,不只是正在酝酿的复仇计划,甚至也不只是当下的爱和恨。沉郁的思绪被引向了邈远、玄奥的存在论难题——e,&a&悲剧人物的悲剧性,并不在于其所遭遇的事件的悲惨性,而是有一种宿命般的不幸将降临,人却无力改变,是在于这种命运的铁律的无情。这一神秘的命运力量,正是忧郁的根源。忧郁是一种深度的情感和相对内在的气质,忧愁、哀伤等情绪,不过是它的一个表征,它们尚不足于表达忧郁的深层意味。在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忧郁者的理想形象——出身高贵、性情孤僻、形容清癯、哲人式的沉思、诗人式的冥想。这一形象成为忧郁的典范而被日后的文学作品所沿袭,并在浪漫主义时代达到了巅峰。忧郁是浪漫主义时代的精神标志。对于浪漫派诗人来说,忧郁就是他们的缪斯。在浪漫主义者那里,忧郁非但不是一种病态,相反,忧郁是人的高贵精神的表征。忧郁所关涉的,不是肉身的苦痛,而是精神和情志的困扰。诗人拜伦写道:“忧郁原本是智慧的导师。”(拜伦:《曼弗雷德》,曹元勇译)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人的智慧在于能够以意志、直觉和理性,抵达存在之本质,而在真正的智者看来,更高的智慧乃是对人的认知能力的限度的领会,在于对于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生命的有限性的领悟。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论及忧郁时写道:“忧郁指向最高世界,它伴随的是这个世界的虚无、空虚、易朽的感觉。忧郁指向先验的东西,同时它又意味着与先验的东西不相融性,是我和先验的东西之间的无底深渊。”(尼·亚·别尔嘉耶夫:《自我认知——哲学自传的体验》,汪剑钊译)别尔嘉耶夫看来,忧郁乃是对生命和存在之本质的最深领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忧郁是哲学的源头。德国画家丢勒的铜版画《忧郁》&面对存在之虚空,忧郁者凝神冥想。虚空之上,忧郁的迷雾萦绕,一种愁绪如浓郁的烟雾一般,在空气中弥漫,笼罩着人物的意识。15世纪德国画家丢勒的铜版画《忧郁》,描述了忧郁这一特质。画面中,手持圆规的忧郁女神目光迷茫地望着前方,陷入沉思。这是智慧困惑和理性迷失的时刻:屋内的墙壁画着(数学著名的“”),看上去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这些智慧者的创造性的工具,散落在一旁。这一切,象征着数学、力学、光学、建筑学等科学和技术,在此刻陷于困境。活泼的小天使在一旁闷闷不乐,敏捷的狗儿也陷入困倦,呼应着它们的主人此刻的心情,也可视作理性精神的负面表征。丢勒的画,描绘了忧郁的神秘性,同时也表达了理性主义时代的哲学反思精神。这一场景及其所蕴含的哲学精神,日后在丢勒的同胞、诗人歌德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博士在书斋里的苦闷喟叹,几乎就是丢勒的《忧郁》的诗歌版。没有哪种情感和气质像忧郁那样,始终笼罩着诗意和哲理。忧郁被浪漫主义者赋予了高迈的精神价值,并被美化为一种特殊的禀赋和美学特质。浪漫主义者与忧郁有一种天然的亲缘性。拜伦笔下的人物,如恰尔德·哈罗德、曼弗雷德、唐璜等,有着相近的忧郁气质。忧郁让悲剧英雄超凡脱俗,忧郁拒绝肤浅、轻薄的快乐。拜伦笔下的唐璜,原本是一个花花公子,沉湎于床笫之上寻欢作乐。一日,当唐璜从情妇的床上爬起来时,却陷入无可名状的空虚和忧郁当中。肉体片刻的欢娱,并不能排遣唐璜的忧郁,紧随肉体快感之后的,是生命的虚无感——&我在五月就挥霍了我的夏季,现在已打不起精神与人反驳;我的生命连本带利都已用完,哪儿还有那种所向披靡之感?&唉,完了,完了,——我心中再也没有那清新的朝气,像早晨的露珠,它能使我们从一切可爱的情景酝酿出种种新鲜而优美的情愫,好似蜜蜂酿出蜜,藏在心房中;但你可认为那甘蜜越来越丰富?不,它原来不是外来的,而是凭你有没有给花儿倍增妩媚的能力。&唉,完了,完了——我的心灵呵,你不再是我的一切,我的宇宙!过去气概万千,而今搁置一边,你已不再是我的祸福的根由;那幻觉已永远消失:你麻木了,但这也不坏,因为在你冷却后,我却获得了许多真知灼见,虽然天知道它来得多么辛酸。&(拜伦:《唐璜》,查良铮译)&唐璜关于人生虚空的思虑,是哈姆莱特哲学沉思的延续。这也就是所谓“拜伦式忧郁”。拜伦之后,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忧郁者家族:奥涅金(普希金:《叶甫根尼·奥涅金》),毕巧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些人物有着相同的出身和几乎相似的外表,在高贵、华丽、冷峻而又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敏感而又忧郁的心灵。同样是浪漫派诗人,济慈对忧郁却有另一番理解。在《忧郁颂》一诗中,济慈写道——&一旦忧郁的意绪突然来到,有如阴云洒着泪自天而降,云雨滋润着垂头的花花草草,四月的雾衣把一脉青山隐藏;你就该让哀愁痛饮早晨的玫瑰,或者饱餐海浪上空的虹彩,或者享足姹紫嫣红的牡丹,若是你钟情的女郎娇嗔颦眉,就抓住她的酥手,让她说痛快,并深深品味她举世无双的慧眼。&她与“美”共处——那必将消亡的“美”;还有“喜悦”,他的手总贴着嘴唇说再见;令人痛苦的近邻“欣慰”,只要蜜蜂吸一口,就变成毒鸩;啊,就在“快乐”的庙堂之上,隐藏的“忧郁”有她至尊的神龛,虽然,只有舌头灵、味觉良好能咬破“快乐”果的人才能瞧见:他灵魂一旦把“忧郁”的威力品尝,便成为她的战利品,悬挂在云霄。&(济慈:《忧郁颂》,屠岸译)&在济慈那里,忧郁与“美”和“快乐”之神的同伴,而且,是一种可以诉诸感官的“喜悦”。他沉湎于忧郁之中,礼赞忧郁,并把其神圣化和快感化。诗人啜饮“忧郁”的毒汁,把它当作美酒佳酿一般来享用。这种混合着快乐与忧郁的鸡尾酒,是浪漫主义艺术之美的源泉,也是其精神愉悦之本。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表达过同样的感受。“快乐王子”的童话最终归结为生命美与善的灭亡,但浪漫主义的精神诉求,并不在凡尘的报偿,而是诉诸灵魂的高空。即便是肉身的死灭,也终将可以赢得上帝的奖赏。&独处与思乡忧郁是一种难以简单界定的征候。与躁狂的扩张性相比,忧郁是收敛性的。忧郁者身体通常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塑像一般凝滞不动。忧郁者内心焦虑,但却跟一般意义上的焦虑症有所不同。焦虑的眼神紧张而固着,忧郁的目光则是恍惚而专注,似乎在注视某一固定的事物,却又视而不见。忧郁的目光实际上是向内的审视,而不是关注外部世界的不安。忧郁专注于自我的内部世界,仿佛要看到自己心灵的景象。忧郁以此凝结的和内在的目光,在自我与他者乃至世界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阻隔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勾连。忧郁者常常陷于冥想,但它不同于妄想症。忧郁倾向于减少和弱化,较为接近星相学中的“土星气质”。这种气质表现出简约、纤弱和迟缓的风格,与妄想症的夸张和奔逸判然有别。忧郁也不同于精神分裂。忧郁始终保持着主体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这个充分的自我,同时又是孤独的,在它的四周,弥漫着虚无之雾。&荷兰画家梵高的油画《忧郁者》&别尔嘉耶夫在论及忧郁的时,仔细甄别了忧郁与恐惧和寂寞之间的差异,他认为:“恐惧与寂寞指向的是最低世界。……在忧郁中存在着希望,在寂寞中存在的是绝望。”恐惧和寂寞等情绪,与具体的对象相关联,真实性的重量,将精神拉向现实的低处。忧郁作为一种气质,先验地存在于具体事物之先。别尔嘉耶夫写道:“与这个世界相比,忧郁更具先验性,更是越出此岸世界囿限的超越。但它面对先验的东西述及的是孤独。这是我此岸的生活与超验生活之间趋达白热化的冲突。忧郁可以激发上帝意识,但它同样是上帝遗痕的体验。它介于先验的存在和无底的非存在之间。”(尼·亚·别尔嘉耶夫:《自我认知——哲学自传的体验》)忧郁让主体孤独地存在于这种中间状态,并通过与具体事物的疏离和间隔,预言了超验世界的可能性。它赋予有限的存在物以希望:在与超验性的关联中获得无限性。正如波德莱尔的诗中所吟唱的:“烦闷,这忧愁无趣生出的果实/就具有了永生那样的无边无际。”(波德莱尔:《恶之花·忧郁之二》,郭宏安译)忧郁是一个单数。忧郁不屑于跟复数的人群混同,哪怕只是两个人。忧郁之主体倾向于通过与他者的疏离关系,来强化自我的特异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忧郁与孤独是一对孪生子。或者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忧郁是孤独的。荷尔德林将生命视作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游荡的幽灵,孤单而漫无目的。&于是我孤独一人。而你,高居云端的祖国之父,强大的苍天,还有你大地和光明,你们三位一体,主宰和热爱世界永恒的神,我跟你们的联系从未中断。&(荷尔德林:《流浪者》,顾正祥译)&荷尔德林式的忧郁则是一种“思乡病”,它预示着现代人失去存在之家园的焦虑。这是一种“失乐园”式的焦虑,源自现代生活与故乡和大地的疏离。然而,这种忧郁却蕴含着诗的本质——&如此这般的忧愁,不管是否乐意,需在诗人心头常停留。而其他人则没有。&(荷尔德林:《归乡》,顾正祥译)&然而,无论漂泊到何处,终将在大地之上找到其归宿。诗,则是关于“还乡”梦想的吁告。如果不能像荷尔德林那样,面向永恒的大地和光明,唱出赞美和感恩之歌的话,言说的意义变得可疑。那就只有“缄默”与忧郁的孤独性相伴随。忧郁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品尝着孤独的滋味,并为之迷醉。忧郁是孤独者的美酒。忧郁凝神冥想,但拒绝与外部世界交流。忧郁的“郁结”征候即表现在这里。而忧郁者依靠内部世界的分裂,来完成一种交流。埃德加·爱伦·坡迷恋于内在的孤独中,依靠一种高级智力游戏——侦破——来建构内在世界。这是一个撕裂的世界,在头脑中同时完成罪与罚的游戏。坡笔下的那颗“泄密的心”,披露了这种神经症的症状——&对!——我神经过敏,非常,非常过敏,十二万分过敏,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可您干吗偏偏说人家疯了呢?犯了这种病,感觉倒没失灵,倒没迟钝,反而敏锐了。尤其是听觉,分外灵敏。天上人间的一切声息全都听见。阴曹地府的种种声音也在耳边。&(爱伦·坡:《泄密的心》,陈良廷、徐汝椿译)&但缄默的表象下,内心世界暗流涌动,内在冲突剧烈异常。因此,缄默的表象一旦被内在的声响所打破,其内心独白的轰鸣令人震惊。正如那颗“泄密的心”那样,以一种神经质般的聒噪,诉说了无意识深处的罪孽。吊诡的是,孤独者却又总是通过在人群当中来实现自己。波德莱尔以他天才的感受力,洞察了孤独和忧郁与人群之间的关系。与浪漫派的抒情方式不同,波德莱尔对大自然并不热衷,相反,他将城市作为自己的抒情对象。在城市这个人群密集的空间,诗人发现了孤独的乐趣。在波德莱尔看来,“享受人群是一种艺术”,并且,这种享受的艺术恰恰是诗人的特权。波德莱尔笔下四处漂泊的异乡人与荷尔德林笔下的流浪者大不相同。这个“谜一样的人”,习惯于无家可归,根本不知道亲人、朋友、故乡、祖国为何物(波德莱尔:《异乡人》)。他是“孤独艺术家”。&众人,孤独:对一个活跃而多产的诗人来说,是个同义的、可以相互转换的词语。谁不会让他的孤独充满众人,谁就不会再繁忙的人群中孤独。……孤独而沉思的漫游者,从这种普遍的交往中汲取一种独特的迷醉。&(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成为“人群中的人”,在都市的密林中游荡,在人群的海洋中漂泊,让自己消失在众人当中。在陌异和众多的他人当中,隐匿的主体更好地保护了自身孤独的完整性,也保护了自我意识的完整性。现代主义者在外部世界支离破碎的背景下,需要找到一个维持内部世界完整性的坚固基石。&时间与空间古代汉语很少直接用“忧郁”一词来表达忧郁气质,与现代汉语中的“忧郁”的含义最为接近的是“愁”。中国古典诗歌中,愁成为一个基本主题。&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暮色苍茫时分,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在一个不明确的地点,一种无可名状的愁绪。没有任何明确的缘由,这种无缘无故的愁绪,正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诗中所写的:“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里尔克:《沉重的时刻》,陈敬容译)无缘无故,是一种本源性的晦暗,它与忧郁者的时间境遇相吻合。李白的词意与蒙克著名的油画《忧郁》,有相似之处。《忧郁》中远处有教堂的塔尖若隐若现,暮色四合,行人却不知将往何方。桥面上的孤独者形象模糊、身份不明的人,陷于无边的忧郁之中。与李白的词中所描述的一样,蒙克笔下的世界也显露出黄昏景象。黄昏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白昼消失,黑夜来临。然而,白昼尚未消失,黑夜尚未来临。一切方生未生、方死未死。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与愁绪的莫名性相一致,这一不确定的时间,赋予存在的不确定性。世界陷入危机时刻。黄昏,如果它是一危机时刻的话,这危机却不是突如其来、从天而降。它并不给人以末世般的震撼,而是以一种缓缓逼近的方式,远远袭来,让人的感官和意识陷于错觉和麻痹。等到清醒过来,世界已无可挽回地陷入黑暗。一种缓慢地沉沦,拯救显得更加无望。&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忧郁》&李白与蒙克的忧郁,在背景空间上呈现出一些差异。《忧郁》借助桥梁,来表达一个焦虑和梦魇的空间。轮廓模糊的空间,传达出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存在者无可名状的本体焦虑。桥,在这里不再意味着连结。它将人置于悬空状态。它是大地的裂隙处的一个不稳定的黏连物,远离家园的一处令人不安的地带,一个无所依凭的场所。深渊之上,“神圣者”隐晦不明,“短暂者”无家可归。蒙克画中的背景隐约可见远处乡村教堂的塔影,暗示其忧郁所隐含的宗教根源。神性的光明在晦暗时分隐退,世界陷入虚无的迷雾之中,这是一种关于存在之虚无的根本性的焦虑。而李白词的背景则是一片自然景观,高楼之上,看望见烟云笼罩的林野、青黛色的山峦、空寂的石阶和凉亭、归巢的飞鸟……自然物呈现出来的不是世界的断裂和虚无,而是世界的冷漠和无谓。漠漠如烟的树影和山峦,把忧郁散布在空中,在天地宇宙间弥漫。这一浩茫的忧郁,比蒙克式的强烈的焦虑感,来得更为汹涌,更令人难以释怀。另一方面,与桥所暗示的阻隔和断裂的焦虑不同,楼所要揭示的是另一种存在状况。楼是愁的基本场所。楼,脱离大地,腾空而起。楼的高度使其超越于平常之上,某种超验性的事物隐含其中,比在平常空间能感受到更多的非日常的经验。登楼纵览,极目远眺,可见世界的遥远和广大。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传达出气象雄浑的盛唐精神,是对世界一览无遗、对时空尽情占有的雄心和自信。然而,遥远的经验也可转化为忧郁的对象。从根本上说,中国的空间哲学是关于广大的和远的哲学,是距离的哲学,而不是高度的哲学。距离的遥远和面积的广袤,也就是说,一种阔大的经验,一种浩瀚感,成为空间经验的基本要素,也是中国精神文化中的宗教性神圣物的替代品。对于中国古典诗人来说,拔地而起的楼,使人日常的立场陷入空虚。高度脱离了大地,抽离了根基,令人不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地平线刻画出世界的空间边际,貌似穷尽了有限世界,但其所提示出来的却是宇宙的无限,同时又是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的暗示。李煜写道:“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渺远的空间、千里之远的天涯,登楼远望所领会到遥远感,对于这位已然失去江山的君王来说,只能是无限忧伤的根源。距离成为一种阻隔性的东西。人在天涯,不得不忍受寂寞和孤独。绵绵不尽而又无端的愁绪,始终是中国古典诗人抒情主题,无论其是强作愁颜,还是欲说还休。这种愁可以通过酒来得到缓解或强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酒对意识的麻痹,可以暂时阻断忧郁的时空焦虑,正如波德莱尔迷恋大麻一样。另一方面,“饮酒消愁愁更愁”,酒与愁互相催化,带来一种令人迷醉的精神快感,并共同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酵素。但这种被称之为“愁”的忧郁表征,却很少成为一种危险的征候。它停留在内心的幽深处,或一个楼层的精神高度。既不堕落,也无需拯救。【原载《今日先锋》第16辑,2010.9.】&&&&&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zhanghongpp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京的推荐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SharePosts', fpost:'2abcb8_1811c98',userId:,blogListLength:30};可以轻易明白,整这么一个指南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与心血,同时也会很招人拍砖或鄙视。不过作为一个有意在电影这门艺术里越走越远的目前来说还十分普通的影迷,就权当各种质疑与耻笑为友善的提点和前进的动力。所谓无知者勇猛,大概如此。  这个所谓的“完全影迷进阶电影推荐目录”的标题,说实话完全就是哗众取宠的意思。那么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其实就是想分门别类地来推荐一些对于有“进阶”意愿的影迷而言值得一看的电影作品。而这个 “目录”,将会以洲际、国别、导演作为分类。大部分的电影推荐帖都是以所谓的排名、欢迎程度来列序,这使得大部分影迷也许对一些作品已经十分熟悉,但是对于导演是谁并不清楚,这种推荐帖的坏处在于,你把这些片子找到了,看完了,但是接下来就不懂该如何举一反三自己去寻找好片子了。所以本人认为,对于一个进阶影迷来说,先把各个导演认好了,清楚了他们各自的作品风格、历史评价,从而通过导演这个“主目录”,更容易学会、上手如何自行去寻找好电影。这是本帖的主要目的。  本帖中所推荐的导演以及其电影作品,都是基于楼主本人十来年的观影感受而得出来的结论,有失公允的情况在所难免,希望各位看官赞同的地方多拍手反对的地方无视之,大家心平气和,客观分析,真诚讨论,一起进步嘛。同时本帖将尽量对所有导演、电影只作资料介绍、推荐,而不作过多的主观点评。争取尽量做到客观翔实。  最后需要声明的是,本帖楼主也只是一个正在往进阶路上走的普通影迷,所以水平也十分有限。可以预料到本帖内将会有大量的错漏,对于这个问题,恳求各位惯于潜水的骨灰级影迷以及专业从影人士多多指点热情拍砖。此致敬礼。是为序。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PS:本帖楼中所有的资料、图片,均将来自豆瓣网、时光网、电影资料库等网站。后帖不再申明。
  本目录以洲际进行分类,排序是:欧洲篇、美洲篇、亚洲篇,华语电影作为独立目录命名为华语篇列在最后,不列入亚洲篇目录。每个洲际目录会优先推荐几个楼主最欣赏的导演,但总体基本不按优次先后排名。每个导演一般最多推荐三部电影,优秀作品特别多的则另当别论。
  本目录以洲际进行分类,排序是:欧洲篇、美洲篇、亚洲篇,华语电影作为独立目录命名为华语篇列在最后,不列入亚洲篇目录。每个洲际目录会优先推荐几个楼主最欣赏的导演,但总体基本不按优次先后排名。每个导演一般最多推荐三部电影,优秀作品特别多的则另当别论。
  期待啊,大家都在哪下电影看啊,狗狗现在总屏蔽下载资源,除了电驴还有别的外国片资源多的网站吗,就是那些名气不大的都搜不到啊
  欧洲篇 #1    英格玛&#183;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性别: 男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 瑞典,乌普萨拉兰,乌普萨拉大学      【简介】       英格玛&#183;伯格曼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当地时间日(周一)在他的最后定居地法罗去世,享年89岁。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参加戏剧小组或戏剧团体的活动。1944年离校到南方哈辛堡市立剧院任专职导演。1944年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苦闷》(HETS FRENZY),1945年执导了第一部影片Crisis《危机》。此后又接连执导了Skepp till India land (《开往印度的船》,1947)、Fingelse (《监狱》,又名《魔鬼的宠儿》,1949)、Tirst (《渴望》,1949)等片,《不良少女莫妮卡》则使他闻名全球。     英格玛&#183;伯格曼的作品一生创作过50多部作品,其中《处女泉》、《杯中黑影》、《呼喊与细语》和《芬妮与亚历山大》于1960年、1962年、1972年和1982年先后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野草莓》、《魔术师》、《处女泉》和《杯中黑影》则让他在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等欧洲三大电影节各有斩获。     英格玛&#183;伯格曼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奇异构思对当代很多导演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新浪潮”导演吕克&#183;戈达尔和美国黑色幽默大师伍迪&#183;艾伦。伍迪&#183;艾伦在祝贺伯格曼70岁寿辰时这样说,“自从电影被发明出来之后,英格玛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生平】       英格玛&#183;伯格曼,瑞典的国宝级编导,20世纪电影大师之一。    早年生涯     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父亲恩里克&#183;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937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    40年代的创作     1944年,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Hets,1944),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 Alf Sjoberg 拍成影片。     1946年,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Kris,1946)。(1948)、《渴》和《监狱》(Fangelse,1949)等片。       中期创作     50年代初,在电影艺术上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成熟期的创作     1977年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 Serpent's Egg,1977)。     1978年拍摄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Hostsonaten,1978),描写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影片由 Ingrid Bergman 主演。     1982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80年代退休     自1983年完成《芬尼和亚历山大》之后宣布不再拍片,但实际上,他通过自己的剧本仍在对瑞典电影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1992年,著名丹麦-瑞典导演比尔&#183;奥古斯特执导了伯格曼编剧的影片《最美好的愿望》(Goda viljan, Den,1992)。这部描写伯格曼父母感情生活的电影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荣获了金棕榈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同年,伯格曼的儿子丹尼尔&#183;伯格曼也把父亲的小说《星期天的孩子》(Sondagsbarn,1992)搬上了银幕。     1996年,伯格曼的另一个剧本《私人的谈话》(Enskilda samtal,1996)又被与他长期合作的女演员、导演丽芙&#183;乌尔曼拍成了电视剧。     2003年,为瑞典国家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电影《萨拉邦德》(Saraband,2003),这是自《芬尼与亚历山大》以后20多年来惟一在电影院里与观众见面的伯格曼长片。影片在法国著名女演员让娜&#183;莫罗的建议下,参加了昂热首映电影节组织策划的瑞典电影大师观摩展。
  英格玛&#183;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作品推荐之一            芬妮与亚历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导演: 英格玛&#183;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183;伯格曼  主演: Kristina Adolphson / Pernilla Allwin / Bertil Guve  类型: 剧情 / 奇幻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瑞典 / 西德  语言: 瑞典语 / 德语 / 英语 / 意第绪语  上映日期:   片长: 188 分钟 / Sweden: 312 分钟(director's cut)    楼主点评:自认为这是伯格曼最完美的作品,是一部深刻的北欧风情画作品,融合了导演几乎所有的艺术手法与心血,绝对是他伟大的电影生涯最完美的绝唱——最后一部导演作品。
  英格玛&#183;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作品推荐之二      第七封印 Det sjunde inseglet (1957)              海滩边,巨浪滔天,英武的骑士布洛克(马克斯&#8226;冯&#8226;西多 Max von Sydow 饰)与黑衣死神(本特&#8226;埃切罗特 Bengt Ekerot 饰)摆下了一盘生死棋局。在下棋的过程中,骑士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所见所闻暗合圣经的图景。十四世纪十字军东征后期,欧洲大陆瘟疫蔓延,民不聊生。布洛克曾遇到过马戏团的一对夫妻,丈夫笃信神明,无比虔诚,妻子则更加现实,唯命是从。他们的相濡以沫让幸福唾手可得。骑士在树林中邂逅了铁匠夫妇。铁匠非常粗鲁,他的妻子很是风骚,他们在树林里对着路人演出双簧,仿佛一对可笑的傀儡。最后,在经历过集体膜拜的祭奠仪式后,武士和他的朋友们再次遇到了死神,曾经的无助与恐惧,愤怒与怀疑,都化作了人生的诘问……    本片获第10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69; 豆瓣      楼主点评:这部作品也许是伯格曼的所有作品中,在各类影史排行中最受推崇的作品。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场银幕版的严肃戏剧——伯格曼哪一部电影不是如此?该片充满了各种深刻的思考,大量的象征表达,是一部需要耗费精神去思考和揣摩的作品。历久常新,总会发现不同的启示。
  补上《第七封印》的相关资料:    导演: 英格玛&#183;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183;伯格曼  主演: 甘纳尔&#183;布耶恩施特兰德 / 本特&#183;埃切罗特 / 尼尔斯&#183;波普 / 马克斯&#183;冯&#183;西多 / 毕比&#183;安德森  类型: 剧情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片长: 96 分钟
  工程浩大,帮顶
  英格玛&#183;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作品推荐之三            野草莓 Smultronst&#228;llet (1957)    导演: 英格玛&#183;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183;伯格曼  主演: 维克多&#183;斯约斯特洛姆 / 毕比&#183;安德森 / 英格里德&#183;图林 / 甘纳尔&#183;布耶恩施特兰德 / 马克斯&#183;冯&#183;西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 拉丁  上映日期:   片长: 91 分钟      伊萨克(维克多&#183;斯约斯特洛姆 Victor Sj&#246;str&#246;m饰)从医50年,现年已是将近八十岁的高龄,正准备在儿媳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发。路上伊萨克顺道重游旧地,追忆往事。    伊萨克曾经和堂妹萨拉(毕比&#183;安德森 Bibi Andersson饰)有过美好的初恋,却因性格冷酷孤僻,以致他的兄弟乘虚而入。如今伊萨克坐在草坪上,忆起往昔,眼前浮现萨拉白衣飘飘的美丽模样。    他与生俱来的冷漠理智的性格,注定了婚姻的失败。伊萨克的妻子无法忍受冰冷的婚姻,寻求外遇。这样的家庭气氛,加上遗传下来的冷漠秉性,使得伊萨克的儿子不愿生小孩,和儿媳关系决裂。    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169; 豆瓣      楼主点评:这是一部可以理解为属于导演的自我反思的作品,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思考,寻得自我的救赎。广受好评,是一部深刻内敛的伟大作品。
  英格玛&#183;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作品推荐之四            处女泉 Jungfruk&#228;llan (1960)    导演: 英格玛&#183;伯格曼  编剧: Ulla Isaksson  主演: 马克斯&#183;冯&#183;西多 / Birgitta Valberg / 冈内尔&#183;林德布洛姆 / Birgitta Pettersson  类型: 犯罪 /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片长: 89 分钟      早上,虔诚的农场主陶尔(Max von Sydow 饰)夫妻做过了祷告,随后安排女儿卡琳骑马为教堂送一些蜡烛,卡琳穿上了新制的盛装,邀请家里的养女英格丽同行。有孕在身的英格丽性格放纵,并一直嫉妒卡琳的明媚人生,出行前,英格丽在食物中塞进了一只蛤蟆。行至一片森林前,英格丽让卡琳独自上路而自己尾随观察。林中的三个牧羊人看到孤身一人的卡琳顿起歹意,他们奸污后又打死了卡琳,掳走她的外套。傍晚,三名牧羊人投宿陶尔家中,向陶尔妻子兜售卡琳的衣物,惊慌的英格丽亦同时回到家中,她向陶尔忏悔了自己诅咒卡琳的罪行。陶尔沐浴更衣,以白桦树枝抽打自己后,决意用很双手为女儿报仇……    本片获196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60年戛纳电影节特别推荐奖。
&#169; 豆瓣      楼主点评:与伯格曼其他大部分电影一样,《处女泉》依然也是一个有着沉重的哲学、神学思考的作品——无论他拍了多少部作品,他自始至终就是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形式与内涵上,都足以载入影史奉为经典。
  怎么是为序就没了  
  英格玛&#183;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作品推荐之五            呼喊与细语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导演: 英格玛&#183;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183;伯格曼  主演: 哈里特&#183;安德森 / Kari Sylwan / 英格里德&#183;图林 / 丽芙&#183;乌曼 / 厄兰&#183;约瑟夫森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上映日期:   片长: 91 分钟        艾格尼丝(哈里特&#183;安德森 Harriet Andersson饰)、玛丽亚(丽芙&#183;乌曼 Liv Ullmann饰)和卡琳(英格里德&#183;图林 Ingrid Thulin饰)虽然是三姊妹,各人内心却有着积重难返的隔膜和疏离。艾格尼丝身患绝症,生命将近,守护在她身边的是女仆安娜。艾格尼丝没有得到过母亲完整的爱,死前妄想让关系紧张的姐妹变得珍爱彼此,却一再事与愿违。    玛丽亚是最得母亲宠爱的孩子,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她的感情生活处理的一塌糊涂,在丈夫和情人之间徘徊周旋。她对爱越是拥有,就越是贪婪。    卡琳的生活更是充满压抑。和丈夫的关系陷入僵局,令她沉沦于自虐。    和好的愿望太过遥远,她们想摆脱生活的阴影,重新拉近彼此的心,却发现隔膜似乎不可打破。
&#169; 豆瓣      楼主简评:油画一样的画面质感,痛入心扉的演绎。伯格曼最好的作品之一。
  欧洲篇
#2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性别: 男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 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费拉拉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日—日),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导演,也是公认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意大利导演。20岁之前很倾心建筑模型,后来着迷戏剧。曾经试图拍摄精神病院的纪录片,这一经验使他后来作品提倡内在的写实主义,同时也预示着他以后的作品将关注人的精神状态的病态和异化。年担任罗马权威电影杂志《电影》的编辑。在罗马实验电影中心短时间学习之后,开始撰写剧本。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生活照(7张)  1940年开始拍摄各种短片和纪录短片。1950年找到后台老板,开拍剧情长片处女作《爱情故事》,偏离流行的新现实主义,关注于人际关系,视觉上也发展出“反电影”倾向,即一种“内心电影”。《蚀》、《放大》获得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红色沙漠》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纪念作品(4张)作品简化甚至舍弃叙事和戏剧冲突,展现复杂而神秘的氛围,将沉思和意象置于故事和人物之上,用浮动又没有出路的思绪、只有谜面没有谜底的谜语,给人不安定的感觉。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作品推荐之一          夜 La Notte (1961)    导演: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 Ennio Flaiano  主演: 让娜&#183;莫罗 / 马塞洛&#183;马斯楚安尼 / 莫尼卡&#183;维蒂 / 伯哈特&#183;维奇 / Rosy Mazzacurati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片长: 115 分钟      影片以一对恋人地爱情故事发展为主线,揭示了伟大爱情的真谛,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在影片中通过运用背景的变化,尤其是深夜的宁静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那种微妙关系,足以证明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确有高明之处,夺得1961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是其导演实力的证明。      楼主简评:这是楼主最喜欢的安东尼奥尼的作品,迷人,深邃,充满了画面的张力,令人沉醉。        多上几张图:                    /view/photo/photo/public/p.jpg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作品推荐之二          奇遇 L'avventura (1960)    导演: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 Elio Bartolini / 托尼&#183;诺格拉  主演: 加比利艾尔&#183;费泽蒂 / 莫尼卡&#183;维蒂 / 蕾雅&#183;马萨利 / Dominique Blanchar / Renzo Ricci  类型: 剧情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语言: 意大利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1960-05  片长: 143 分钟 / West Germany: 102 分钟(cut)    
一个夏日的午后,二十五岁的安娜匆忙的从雄伟的大厦出来,意外的看见衣冠楚楚的父亲站在黑色的英国汽车跟前,和司机谈着什么事情。    安娜和当外交官的父亲盛气凌人的一席谈话后,安娜心烦意乱、紧张激动的和女友克劳迪亚开车离去。她们来到安娜的男友桑德洛的住所外,安娜犹豫半天后,最后进了桑德洛的狭小的公寓房间,克劳迪亚孤单的在房子外等候。随后三人开车往海边的游艇驶去,在游艇上认识了三十上下古铜色皮肤的雷蒙多和他轻浮的女友朱莉娅,以及四十多岁精明、聪颖的科拉多。游艇驶向一个岛屿,安娜让水手减慢速度,下水向小岛游去,其他人也纷纷下水。大家玩的兴高采烈时,突然,安娜尖叫水中有鲨鱼,一片混乱后,大家惊恐的回到艇上,在房中安娜告诉克劳迪亚刚才是开玩笑。游艇在小岛边停住,大家都来到岛上,安娜和桑德洛离开众人,一席谈话后,两人不欢而散,安娜气冲冲离开。    下午三点多,小岛上空阴云密集,船主帕特丽夏准备反航时,却发现安娜失踪了。大家找遍整个小岛,一无所获。在找寻安娜的过程中,克劳迪亚和桑德洛却情愫暗生,克劳迪亚努力的压抑自己的感情,但在寻找安娜时,克劳迪亚和桑德洛朝夕相处,在桑德洛热情追求下,克劳迪亚也由三天前迫切找到安娜的心情,很快转变为三天后希望安娜再也不回来,正当克劳迪亚沉侵在甜蜜的爱情中时,却发现桑德洛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克劳迪亚万念俱灰。    这是安东尼奥尼转折性的作品,虽然前几部都获得不少好评,但终究影响不大,正是这部电影才让安东尼奥尼开始享有盛名,成为全欧洲瞩目的大导演之一。      楼主简评:这是对于安东尼奥尼来说,也许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从此登上欧洲乃至世界电影史伟大之列的台阶。影片的戏剧性比其他作品做得更好,画面与故事达到了更加完美的融合。对于认识安东尼奥尼,这是最好最正面的题材。
  补上《奇遇》影片截图几张。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作品推荐之三        红色沙漠 Il deserto rosso (1964)    导演: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183;安东尼奥尼 / 托尼&#183;诺格拉  主演: 莫尼卡&#183;维蒂 / 理查德&#183;哈里斯 / Carlo Di Palma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片长: 120 分钟  又名: 红色荒漠 / The Red Desert      女人和他的丈夫共同生活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工业城市,丈夫是一个大型企业的经理,这座城市的上空常常是烟雾笼罩,这使女人感到非常郁闷,整天焦躁不安而且神情恍惚。    在焦躁不安时女人经常做出许多正常人不可想象的行为,饱食之后居然向别人乞讨一块面包,女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就和丈夫的一个同事偷情并且一起出去游玩,见到的景物都受到了工业文明的污染而污浊不堪,见到的人们都是冷漠的感情如女人一样的异常。    而女人的反常似乎只是因为在一次车祸中受到了惊吓。    时间长了,女人发现以前同丈夫和儿子之间的那份亲密了再也不可能存在了,那位丈夫的同事对她的感情也无法抚慰她寂寞的心灵。    女人想找到理解,找到感情,但一切都是徒劳的。在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里,女人彻底的迷失了,内心空虚孤独犹如一片荒芜的沙漠。    幕后制作:    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彩色片,对色彩的使用极为大胆。有人认为这是导演最杰出的作品,也有一派认为本片叙事模糊,乏味至极。导演用色彩非常明显的对比来强调现代工业产品对人类精神的压抑和异化,所谓红色沙漠如同一个淌满血的沙漠,是机器工业时代将人性摧残得无以复加的血淋淋的荒漠。女主角维蒂的表演招徕两极化的评价,但毋庸质疑,她是该神经质少妇的最佳代言人。影片为导演带来威尼斯影展的金狮奖。       楼主简评:仅仅只是为了这部电影的画面与色彩,我也愿意将它奉为影史的经典。      影片截图,有图有真相:                  
  欧洲篇 #3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Theodoros Angelopoulos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出生地: 希腊,雅典    希腊导演希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第一部故事长片拍摄于 1970年,片名为《重建》。影片叙述的是希腊一个“慢慢衰落下去的”农庄中所发生的杀人与侦破杀人案的故事:这个村里的男人着黑色塑胶线大都去德国当了劳工,移民木可斯塔回乡探亲,被他的妻子和她的情夫谋杀了,木可的亲友报警之后,初审法官“重建”案发现场,一些新闻记者从雅典专程赶到,当凶案破获时,有一个名叫安哲罗普洛斯的导演正在筹拍一部关于此案的电影。     安哲罗普洛斯在电影生活的最初,就已经确定他对个人、现实政治、历史和神话寓言的审视性电影表达方式。从个人记忆和经验的角度讲,他难以忘记一个叫做史毕罗斯的名字。它在他的影片中一直作为“父亲”的名字,它与他在现实中的父亲同名。它意味着安哲罗普洛斯目击过的一种希腊经典往事。在他9岁那一年父亲史毕罗斯因为自由主义者的立场而被国民兵护拥者所拘捕,此后杳无音讯。当时保皇党和游击队两大政治阵营常常不经审判即行处新局面囚犯。安哲罗普洛斯被他的妈妈带到一个大广场上去翻找几百具刚刚被处决的尸体,以期找到父亲的下落。多年以后,正在街上玩耍的安哲罗普洛斯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向他家中走去,他立即跑回家中喊出母亲。她迎上去,与幸免于死的史毕罗斯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3人一同回家去。在家里,母亲问父亲是不是想吃点什么。后来,这些场面几乎原封不动地被安哲罗普洛斯“照搬”到《塞瑟岛之旅》(1984)和《尤里西斯生命之旅》(1995)中。     《1936年的日子》(1972)之后,安哲罗普洛斯完成了他的杰作《流浪艺人》(1975,一译《巡回剧团》)。这部影片被影评人和电影史家誉为“10年来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影片的视像线索是一个流动剧团在希腊各寺演出民间剧目《牧羊姑娘戈尔福》的种种经历。影片借此行程体现了希腊1939年至1952年所历经的史迹:从梅塔萨克斯将军专提上裤子,光制到德国点潮。提上裤军队占领希腊,从抵抗战争、希腊解放到 1944年“血腥星期天”,从年的国内战争直到帕帕戈斯右,悬挂昨晚刚派将军上台。影片的叙事结构采取回叙体式,由1952年剧团的“现在”回溯到1939年的剧团“过去”。在此期间,剧团总是受到各种政治大事的干扰而中断《牧羊姑娘戈尔福》的演出,它所完成的是演出那些根据突发的重大事件所排演的剧目。这部长达3小时50分钟的彩色影片仅有80个镜头,每个镜头都长达9分钟。影片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与希腊神话与传说中的人物相对应,把现实与隐喻融汇为一体。这使影片中的人物不再是单一的“个人”:历史、现实和神话并存于他们身上。影片开头和结尾的两组镜头已成电影史上的经典:巡回剧团的成员三三两两站在火车站的场景里。安哲罗普洛斯称它们为“家庭合欢照”。     《猎人》(1977)、《亚历山大大帝》( 1980)、《塞瑟岛之旅》、《养蜂人》(1986)之后,安哲罗普洛斯的另一杰作《雾中风景》( 1988)问世。它的镜头几乎全在夜间拍摄完成。冬夜的荒凉,车站、火车、候车室、旅馆、卡车、摩托、巡回剧团、公路、路旁未竣工的酒吧,和两个寻父的孩子,和那些冻凝的灯辉,把绝望与希望、黑夜与光亮、虚幻与实在、寻找与目标、失落与获得的主题持续地发挥下去。一段废弃的胶片背后,隐藏着一棵葱茏的大树,一位无姓无名的父亲,一个与希腊没有交界点的德国,一种没有尽头的旅行。     主人公小亚历山大和伍拉每个晚上都到火车站去看开往德国的火车,因为他们相信母亲的谎言:父亲住在德国。伍拉为了坚定弟弟的信念,会给他讲《创世纪》上帝创造光的故事。一个晚上,他们壮着胆跳上火车,从此以后,遭遇了一个又一个类似于父亲的角度——把他们赶下火车的乘务员,舅父,巡警,强淡绿细直纹短暴伍拉的卡车司机,流浪艺人奥瑞斯特和军人。在这些“父亲”中,奥瑞斯特和卡车司机扮演着两个对立的角色:前者是一位同性恋者,对伍拉对他的爱无动于衷,后天是一个饥不择食的性欲狂和施暴者。他们共同毁灭了伍拉的信心和力量,但却悄悄地“创造”了亚历山大。安哲罗普洛斯的孩子们问他:“在学校里我学习到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可是之前呢,谁创造了上帝?”影片结尾,小亚历山大像上帝一样伸出右手,“命令”世界上出现光,这时候,夜雾渐渐散去,晨光中显现出一株生机盎然的绿树。安哲罗普洛斯似乎在回答孩子们的提问:谁创造了小亚历山大,谁就创造了上帝。安哲罗普洛斯说:“既然上帝不语,小男孩便成了上帝,小男孩再创造了世界。”     《塞瑟岛之旅》之前,安哲罗普洛斯关心的是人如何受困于历史的变动,《塞瑟岛之旅》之后的3部影片,他呈现人内在与外在的放逐,呈现“静默”的主题,自《鹤鸟踟蹰》(1991)起,到《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1995),再到《永远的一天》(一译《一生何求》,1998),他关注的是“边界”、阻隔与沟通的主题。     安哲罗普洛斯1936年出生于雅典,大学时代攻读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去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师从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学习电影。但在导演课上,他的离经叛道激起导演课教师强烈不满,他因此被逐出校门。相当反讽的是,他那些没被开除的同学们如今已全部改行,他是惟一一个在坚持拍电影的人。     安哲罗普洛斯的影片多次获得柏林、嘎纳、威尼斯、芝加哥、欧洲等国际影展大奖,仅在嘎纳影展上,他就有3部影片获奖。他同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和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一同,构成了欧洲电影最后一道“大师阵线”。
(豆瓣)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Theodoros Angelopoulos    作品推荐之一          雾中风景 Τοπ&#943;ο στην ομ&#943;χλη (1988)    导演: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 Thanassis Valtinos /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 托尼&#183;诺格拉  主演: Michalis Zeke / Tania Palaiologou / Stratos Tzortzoglou / 伊娃&#183;科塔曼尼多 / Aliki Georgouli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希腊 / 意大利  语言: 希腊语  上映日期:   片长: USA: 127 分钟  又名: Landscape in the Mist        电影讲述一个80年代末的寻父故事。乌拉(塔尼娅 帕拉依奥罗葛Tania Palaiologou饰)和弟弟亚历山大(米卡利斯 泽克 Michalis Zeke饰)偶然听妈妈说从未谋面的父亲原来远在德国,他们便决心要踏上艰辛的寻父之路。然而,母亲说的只不过是一个谎言——他们只是这个世界上某个男人的私生子。然而,固执倔强的乌拉还是和弟弟一起上路了。    旅途充满了风雪、泥泞、人情的残酷和世间的无情,两姐弟在熬不完的寒凉凄苦里挣扎着前行,直到遇见马戏团演员奥瑞斯提。他的关怀让乌拉慢慢卸下心中防卫。乌拉带着亚历山大上了奥瑞斯提的汽车,心里分外感激眼前这个唯一一个给他们带来温暖的男人。但是,令人绝望的命运无法给乌拉得到喘息,她再一次陷入了深渊当中……    疲惫的姊弟俩终于来到德国,然而他们能见到父亲吗,或许这趟旅程注定只是一场残忍的成人礼。
&#169; 豆瓣      楼主简评:有一些导演的作品,你很难从剧情或者其他方面来进行点评,而欣赏和理解的唯一方式就是:去观看,去感受。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给予我的就是这样的感受。唯美的画面,内敛的故事。伟大的作品。    影片截图: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Theodoros Angelopoulos    作品推荐之二          《流浪艺人》 Thiasos, O (1975)    导演: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主演: 伊娃&#183;科塔曼尼多 / Aliki Georgouli / Stratos Pahis / Vangelis Kazan / Maria Vassiliou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希腊  语言: 希腊语  上映日期: 1975-7  片长: 230 分钟  又名: 演员游记 / 巡回剧团 / The Travelling Players      影片以流浪剧团的巡演为背景,通过闪回讲述了希腊1939年梅塔萨克斯将军专制统治到1952年到帕帕戈斯右派将军上台的历史。流浪艺人每一回演出历史剧《牧羊姑娘戈尔芙》都因为政治事件的发生被打断,从而见证历史演变的进程,同时这又成为剧团的素材在下一场的演出所里增加现实的内容。影片通过他们在希腊各地的演出,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希腊历史上难忘的岁月,影片开始和结尾都是流浪剧团的演员们站在火车站前,用安哲罗普洛斯的话来说这是“全家福”,是告别往事的终点,也是新的历史的开端,只要有人。历史的戏剧永远开演。    作者:kavkalu,豆瓣。    楼主简评:观看这部作品,是一种挑战。缓慢的剧情,跳跃的画面,真的是费心费力。适合心如止水的时候去品鉴的作品。一部伟大的欧洲贫民风情画。      影片截图: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Theodoros Angelopoulos    作品推荐之三          《尤里西斯的凝视》 Το βλ&#941;μμα του Οδυσσ&#941;α (1995)    导演: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 托尼&#183;诺格拉 / Petros Markaris / 西奥&#183;安哲罗普洛斯 / Giorgio Silvagni  主演: 哈威&#183;凯特尔 / 玛雅&#183;摩根斯坦特 / Eriand Josephson / Thanasis Vengos / Yorgos Michalakopoulos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希腊 / 意大利 / 德国 / 英国 / 南斯拉夫 / 波黑 / 阿尔巴尼亚 / 罗马尼亚  语言: 英语 / 希腊语 / 保加利亚语 / 阿尔巴尼亚语 / 塞尔维亚语 / 罗马尼亚语  上映日期:   片长: 176 分钟  又名: 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 尤里西斯之旅 / 尤利西斯的凝望 / Ulysses' Gaze        本片开始回顾了一战时第一部反映巴尔干半岛的默片,内容是描述纺织女工生活的场景。主人公(哈威&#8226;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是个希腊裔美国人,在经历战争洗礼后,他怀着感慨的心情重归故里,寻找电影开始的地方。他跟同伴讲述着曾经在这里度过的岁月,怀旧而伤感。特别是看到教徒手持火把游行的情景,勾起了他对残酷战争的回忆。最后,他决心逃离。大雪漫天,他要了辆出租车,并答应送一位老人回家乡看看。然而,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让老人无家可归。汽车在雪地里抛锚,他只能登上了列车继续前行。在萨拉热窝,他在电影馆馆长的陪同下,寻找那部默片未果,却和馆长的女儿一见钟情。他高调地进入社交圈,却发现这里已经被前苏联的文化浸染,到处吟唱着喀秋莎的旋律。他曾目睹列宁的雕像被卸开,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感情……    本片获得1995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69; 豆瓣      楼主点评:这种电影的观后感,其实应该是一部论文。这种电影给观者的感受也许是,永远也看不懂!但是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悟与思考。一部伟大电影应该提供的,不是一次性的消遣,而是永远的发现与给予。                      
  【欧洲篇】 #4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性别: 男  星座: 白羊座  生卒日期:
至         俄罗斯导演,诗人之子,1954年考入国立莫斯科电影学院,毕业作品是和同学合作拍摄的《小提琴与压路机》。首部剧情长片《伊万的童年》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后每部作品均获得众多国际殊荣,很多评论家视《安德烈&#183;卢布耶夫》为他最伟大的杰作。1982年脱离苏联,1986年因肺癌逝世于巴黎。塔氏作品以如诗如梦的意境著称,主题宏大,流连于对生命或宗教的沉思和探索。伯格曼评价“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  发布者:Mtime    塔可夫斯基最初的导演训练是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完成的。学院对导演系毕业作品的常规要求是20分钟的黑白短片。而他在1960年完成的毕业作品《压路机与小提琴》是一部46分钟的彩色影片,并获得&纽约学生电影展&首奖。他在这部处女作中已经展露出电影语言方面过人的才华:对蒙太奇技术的娴熟运用,对色彩和音乐效果的敏锐把握。      塔可夫斯基常常被誉为爱森斯坦以来最伟大的俄罗斯导演,但他本人却明确地批判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其快节奏剪接技术。他在《雕刻时光》一书中写到:&蒙太奇电影的理念,即以剪接手段将两个概念连接起来造成新的第三个概念,在我看来是违背电影本性的。艺术绝不能将概念之间的互动作为终极目的。形象是具体的物件,但却沿着神秘的途径延伸到超越精神的地带……&。       塔可夫斯基对电影语言的杰出贡献具有公认的典范意义。他开创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艺术风格,使博大深邃的精神主题在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中展开,获得完美的表达。      塔可夫斯基具有强烈的宗教气质。末世与拯救,精神的迷失与文明的危机,是他贯穿一生的创作母题。      塔可夫斯基对人类精神抱有如此执着而深切的关怀。他曾经坦言,心中最深的忧虑是&我们文化中精神空间的贫瘠。我们拓展了物质财富的领域,却剥夺了人的精神维度,对其威胁置之不顾。&然而他深信,&一个人能够重建他与自己灵魂源泉的盟约,以此恢复他与生命意义的关系。而重新获得道德完整性的途径是在牺牲中奉献自己。&      塔可夫斯基执着于一种古老的信念:艺术家应当承担近似上帝的使命,艺术创造不是自我表达或自我实现,而是以自我牺牲创生另一种现实、一种精神性存在。      时间与记忆是塔可夫斯基作品中的核心要素,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时间与记忆的维度中展开。      &怀着希望与信心&,这是流亡他乡的塔可夫斯基告别世界的遗言。   发布者:Mtime ( 17:08:52)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作品推荐之一          《乡愁》 Ностальгия (1983)      剧情      俄国诗人Gortchakov在翻译与向导Eugenia的陪同下周游意大利追寻18世纪俄国作曲家的生活。在一座古老的温泉镇,他遇见了疯子Domenico,Domenico早些年曾将自己的家人囚禁于牲口棚,以使他们脱离世俗的邪恶。当Eugenia试图引诱Gortchakov时,他看到了Domenico行为中的一些深意,并被这个疯子所吸引。在一系列梦中,诗人对他祖国的乡愁及其对妻子的思念、他对Eugenia以及她的祖国的矛盾感受与他对Domenico的似曾相识的感受相互纠缠。  发布者:Mtime ( 19:47:24)    一位俄罗斯作家Andrei Gortchakov与他美丽的女翻译Eugenia去往意大利进行语言研究,他们在路上的经历:一个乡村教堂,女人们在圣母玛利亚像前祈祷;一个天然温泉,村民每天沐浴其中,以求恢复青春;一个名叫Domenico的古怪老人在一次天启式的错觉下将他的家人囚禁了七年。Domenico被村民认为精神失常,曾试图擎一支点燃的蜡烛渡过温泉,作为赎罪计划的一部分,但无法完成,他请求Andrei替他完成这一项表面上无害的任务,Andrei非常不情愿答应他这不合逻辑的请求,但被支离破碎的前兆激起了兴趣,因此没有拒绝他。他拒绝了性感的Eugenia,她不可避免地离开了他。他使自己沉浸于超越现实的孤独和模糊的会话中。在青葱的意大利风景和俄罗斯乡下沉默色调间的色彩转换,揭示了他的乡愁,揭示了他对一直躲避他的精神之光的普遍深入的渴念。他与家人分离,远离祖国,如今孤身一人,开始执行这一存在主义的任务。  发布者:Mtime ( 19:47:24)  塔可夫斯基是一位电影诗人,本片描写一个俄国诗人到意大利寻找一位失传音乐家的踪迹。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跟周遭几乎无法沟通,即便是身旁的女翻译也于事无补,但他后来遇见了一名当地隐士,大家都把他当成疯子,但诗人却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发布者:Mtime ( 16:40:19)      楼主简评:塔科夫斯基是我最推崇的导演之一。他有许多的作品都足以堪称伟大。如果说到最爱的一部,应该是《乡愁》。不仅因为这是塔科夫斯基灵魂内心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因为影片那迷人的忧伤,足以完全打动我的心灵。      影片图片:                    
  补上《乡愁》的相关资料:    导演: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编剧: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 托尼&#183;诺格拉  主演: 奥列格&#183;扬科夫斯基 / 厄兰&#183;约瑟夫森 / 多美兹亚娜&#183;佐丹奴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 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1983-5  片长: 125 分钟  又名: 怀乡 / Nostalghia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作品推荐之二        《潜行者》 Сталкер (1979)    导演: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编剧: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 Arkadi Strugatsky / Boris Strugatsky  主演: 亚历山大&#183;凯伊达诺夫斯基 / Alisa Frejndlikh / 安纳托里&#183;索洛尼岑 / 尼古莱&#183;格陵柯 / Natasha Abramova  类型: 冒险 / 剧情 / 奇幻 / 悬疑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 西德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79-8  片长: 163 分钟 / 155 分钟(2002 DVD)  又名: Stalker      潜行者以宁静的影像,高度的隐喻,令人难忘地探讨了灵魂的本质。塔可夫斯基运用色彩转换描绘了潜意识和外部世界。而在主题上,正如在飞向天空里一样,这种转换象做梦机器一样地分离了物理现实和潜意识。请注意,无论潜行者怎样警告说不要两次走同一条路径,科学家还是原路返回,并毫发无伤地找回了背包,并表现出对潜行者的准则的怀疑。从象征意义上分析,仿佛是潜意识有意拒绝它诚挚的愿望,自己制造障碍,阻止愿望的实现。经过迂回的行程后,他们到达了The Room的接待室,却犹豫不前,无法确认最深层的意愿,即他们的精神渴念。地板上撒满了硬币,注射器针头,武器以及宗教圣像,这都是心灵寻求逃脱痛苦的反映。最后,The Room真实或臆想的能力原来对这些疲倦不堪、矛盾重重的寻求者是无意义的。一切仅仅是在路上。(豆瓣)      楼主简评:这也许真的才应该算是塔科夫斯基最好的作品。沉重,压抑,还是那种迷失方向,找不到归属的忧伤——这是这个被迫背井离乡的艺术家,内心永恒的主题。    剧照: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作品推荐之三        镜子 Зеркало (1975)    导演: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编剧: Aleksandr Misharin /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主演: 玛格瑞塔&#183;泰瑞柯娃 / 奥列格&#183;扬科夫斯基 / 菲利普&#8226;扬科夫斯基 / Ignat Daniltsev / 尼古莱&#183;格陵柯  类型: 传记 /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1975-4  片长: 108 分钟  又名: 写真 / The Mirror      《镜子》(ZERKALO)是塔可夫斯基1974年所拍摄的个人第四部影片,在其七部正式影片(不包括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短片《压路机与小提琴》)中恰好处在中心的位置。这不单单是指数值上的中心,也指艺术上的中心。          时间与记忆是塔尔科夫斯基作品中的核心要素,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时间与记忆的维度中展开。《镜子》是一部自传性作品,讲述一个艺术家的童年体验与成长。时间始于二次大战爆发,跨越40年的岁月,完全吻合了导演自己的生平年代。塔尔科夫斯基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艺术家的母亲,而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塔尔科夫斯基说,这是他第一次决定用电影自由地表达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记忆。镜子是塔可夫斯基的关于迷失的童真和情感遗弃的自传式电影,影像卓越、极富艺术启发。电影呈现为有关当代日常生活、个人记忆、历史事件胶片和梦境的步调迟缓的蒙太奇。          镜子是穿越人类的存在,希望和失落,成功和过失的内省的旅程:一段通过催眠治愈了一个年轻人的口吃的电视播报;一个被忽视的妻子迁就了一位迷路的乡村医生;一段保留下来的未露面的叙述者与前妻的争吵;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忍受着他的军事指导员。试图将这些形象整合到某一连贯的结构或统一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毕竟,镜子是塔可夫斯基倍受熬煎的灵魂的反映:他关于精神性,因果关系和真理的探索通过挥之不去的映象暴露出来,这些映象不可避免地定义了我们有缺陷的生活,无论怎样的琐细和世俗。          塔可夫斯基通过使用同样的演员表现叙述者生活的两个阶段而故意模糊了时间概念:失去父亲的孩子试图接近他那精神失常的母亲,而疏远的父亲无法关心他那热衷于自己的想法的儿子。关于世界大事的、时代错乱的新闻影片散布其中,提供了环境索引和音调的转换。电影的结构通过闪回和闪前持续推进,又通过色彩转换得以彰显。这导致了影片主题的循环,反映出叙述者疏离的格调和情感的隔绝。影片中逻辑顺序的缺席激起观众的发自肺腑的反应:我们所经验到的知识确实存在于它醉人的美和决绝的渴望中…,甚至也许存在于和艺术家自身的短暂沟通中          有些人认为本片是塔可夫斯基最出色的作品,其间充满了导演对时间、历史、乡村的个人思考。一系列的情节表现出从战前到战后的感受,并诗意地展示了对自己父母的回忆。          塔可夫斯基自己说,不要把《镜子》想象的太复杂,它不过是一条直线式的简单故事,没有比这更易读。       楼主简评:也许,是塔可夫斯基最容易去接受和理解的作品。很唯美,忧伤之下存有许多的温暖。      剧照: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作品推荐之四        《伊万的童年》 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1962)    导演: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 Eduard Abalov  编剧: Andrei Konchalovsky /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 Mikhail Papava / 弗拉基米尔&#183;博戈莫诺夫  主演: Nikolay Burlyaev / Valentin Zubkov / Yevgeni Zharikov / Andrei Konchalovsky / Ivan Savkin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片长: 95 分钟 / USA: 84 分钟  又名: 伊凡的少年时代 / 伊凡的童年 / 伊凡的童年时代 / Ivan's Childhood      残酷的战争摧毁了12岁男孩伊万(Nikolay Burlyaev 饰)的童年,母亲和姐姐早年被德国军队杀害,小小年纪的伊万也不得不走上战场,成为一名在战火和死亡中穿梭的侦察兵。    由于年龄的关系,中尉戈克森甚至不敢相信伊万的身份,但从科赫林上校(Valentin Zubkov 饰)的口中,他得知眼前这瘦小的男孩竟如此果敢。科赫林上校希望将伊万带离战场,送他到远方读书。然而伊万却拒绝离开,这个勇敢的男孩决心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本片荣获1962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69; 豆瓣          楼主点评:这应该是塔科夫斯基最为影迷熟知的作品。应该说也是这部作品的获奖,使得塔科夫斯基跻身欧洲电影的顶尖。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作品推荐之五        《牺牲》 Offret (1986)    导演: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编剧: 安德烈&#183;塔科夫斯基  主演: 厄兰&#183;约瑟夫森 / 苏珊&#183;弗利特伍德 / Tommy Kjellqvist / 艾伦&#183;埃德渥 / Guer&#250;n G&#237;slad&#243;ttir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 法国 / 英国  语言: 瑞典语 /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片长: 149 分钟  又名: Le sacrifice / The Sacrifice        亚历山大和年幼的儿子种了一棵枯树,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亚历山大年满50岁了,可他感到自己仿佛在期待什么;他的儿子做了喉部手术,在静默中期待着能开口讲话;亚历山大的妻子和女儿日复一日地过着死水一样绝望而无期待的生活;亚历山大怀着拯救“世界末日”的愿望,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他期待世界的新生、自己的新生;甚至亚历山大的喃喃自语和邮差奥托讲的儿子和母亲合影照片的故事也是关于期待的。    评论家亚历山大在瑞典的家中过生日。他和刚动完咽喉手术的6岁小儿子种下了一株树苗。这天,电台广播了发射一批核导弹的消息,一场全球性的核灾难眼看就要爆发。亚历山大突然感到心力交瘁。他独自躲进书房,绝望地向上帝许愿奉献他所有的一切,只求恢复正常的生活。入夜,他被邮局职员奥托叫醒。奥托叫他去找女巫玛丽娅,说能帮助亚历山大改变现状。亚历山大在玛丽娅的农舍里请求她的帮助,甚至威胁着要开枪打死自己。玛丽娅把他搂在怀里。第二天早晨,亚历山大似乎又有了力量。他打发众人出去,自己放火烧了房子。开来的救护车把他送进了医院。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亚历山大的小儿子在岸边继续为树苗浇水。             楼主简评:又是一部如果拘泥于剧情将很难看懂的电影。放开观影之中的焦虑,专注地去感受影片,画面,台词。这部作品在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并不算太被重视,但是是楼主很喜欢的一部作品。画面太美了。                    
  【欧洲篇】 #5          罗伯特&#183;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性别: 男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 法国,奥弗涅,多姆去圆顶,布罗蒙特-拉莫特      法国导演,本是画家,1933年转入电影界。二战期间被关入德国集中营,在那里认识勃里克柏杰主教,离开集中营后受主教所托拍摄以贝达尼修女院为背景的剧情长片《罪恶天使》,从此确立其以哲学性、天主教思想为主题的电影风格。个性孤高,作品少而精。风格简约,题材将文学名家的作品作(尤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重新诠释,关注枝节,喜欢采用非职业演员,对精神世界的孤独和超越做沉思性探索。他的美学信念是用电影将音乐和绘画融为一体,而不是戏剧和摄影。名言:艺术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罗伯特&#183;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作品推荐之一            《扒手》 Pickpocket (1959)    导演: 罗伯特&#183;布列松  编剧: 罗伯特&#183;布列松  主演: Martin LaSalle / 玛莉卡&#183;格林 / Jean P&#233;l&#233;gri  类型: 犯罪 /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59-12  片长: 75 分钟 / Argentina: 79 分钟 / Finland: 77 分钟(1965)      罗伯特&#183;布烈松之于法国电影,就好比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斯妥耶夫斯基之于俄国文学。    罗伯特&#183;布烈松(Robert Bresson)在四十多年前拍摄的《窃手》(Pickpocket,一九五九年)至今被影评界认为是一部“最当代的影片”。他本人在一九九九年岁末的辞世曾经冻结了全世界电影人的心,人们悲伤“一百年来,携着电影的手松开了”;而一九五九年则被《电影笔记》判断为“一个电影的分水岭”,一个显见的原因是,一九五九年的巴黎街头,戈达尔在拍《断了气》(&#224; bout de souffle),同时,布烈松在摄《窃手》。想像以下的场景是相当动人的:蜜萨鲁(《断了气》的主人公)跑过巴黎的街角,和米歇尔(《窃手》的主人公)相遇;戈达尔的身影晃过布烈松的底片;《窃手》的一个背景出现在《断了气》中;布烈松的一声“Camera”启动了戈达尔的摄影机……    公认的,布烈松是电影界的头号知识分子,不光是因为他喜欢改编或引用名著,主要是他充满哲思的电影语言,禁欲却诱人的画面使他的风格相当内省,寓意深刻但含有无尽诗意。他的电影因此完全避免了布努艾尔的嘲讽和伯格曼的苦涩,他不作评价,也不表同情,凡人的过失并不使他反感,他探索的是迷途中的救赎。有影评人认为布烈松的所有电影都只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沉思的人和他的身外世界(比如监狱)。《窃手》也是这样的一部影片。马丁&#183;拉撒尔(Martin Lassalle)出演了布烈松的扒手。自然,他绝非寻常小偷,原型来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在他的小阁楼里,他读很多书,因此深受虚无主义和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深深的自恋像毯子一样裹着他,使他感到自己是“特殊人类,有权利向别人行窃。所以,困扰他的并不是偷窃的罪感,而是偷窃的艺术和狂喜。在巴黎的地下铁和车站,他尽可能近地站在他要行窃的人身后,一边行窃,一边体会别人的呼吸和性感。所以,偷窃成了激动人心的冒险之旅,是手指、脚步、身体和欲望的芭蕾,是,以米歇尔的观点,“超人”的权利。但当他所加入的偷窃团伙的头目被捕后,他不久也落网。最后,在狱中,当一直照顾他母亲的女友珍尼前来探望他时,他发现了自己还有爱的能力——布烈松的诗意救赎。    整部影片以米歇尔的日记形式展开,中镜头和长镜头把摄影机的移动减到最低点,所以画面自始至终带有沉思冷峻的风格。米歇尔的脸一直都非常平静,尽管手指掀动一次次犯罪或犯罪艺术,他的表情始终不变。所以布烈松的电影被有些人认为“很难看”,因为它们“没有风格,没有动作,除了一成不变的脸,什么都没有”。对此,布烈松一笑置之,一如既往地要求他的演员“不要表现任何情绪”,为此,他可以把一个镜头连续拍上五十遍,直到演员不再可能表现任何情绪。《窃手》也因此成了电影史上的一部“最节俭的影片”。           楼主简评:布烈松的电影体现的什么是精炼。始终以最准确的画面最准确地传达影片的情节与主题。而无需太多无谓的烘托。这是影史后来者应当愧疚的地方。              
  罗伯特&#183;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作品推荐之二        《死囚越狱》 Un condamn&#233; &#224; mort s'est &#233;chapp&#233; ou Le vent souffle o&#249; il veut (1956)    导演: 罗伯特&#183;布列松  编剧: 罗伯特&#183;布列松  主演: 弗朗索瓦&#183;莱特瑞尔 / Charles Le Clainche / Maurice Beerblock / Roland Monod  类型: 剧情 / 惊悚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片长: 99 分钟 / Portugal: 90 分钟(censored version)  又名: 最后逃生 / 抵抗 / 逃亡者 / A Man Escaped / A Man Escaped or: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      本片的故事十分简单,独是描述男主角弗朗西斯如何(策划)逃狱。愈简单的故事,就愈要在角色、内容、结构和场面上有精炼的处理,否则很易便令观众感到闷。 导演把全片的叙事焦点集中在囚犯的角色身上,令他们的心路历程相当清晰。为了逃狱大计万无一失,弗朗西斯多次跟多位囚犯作讨论,每一次讨论都有新的进展、新的戏剧张力,当中尤以他跟隔邻囚室的囚犯和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少年囚犯的交谈,最能牵动观众把戏追看下去。相反,导演是不把狱警、惩教官员的主观视点放在眼内,观众或会奇怪囚犯的逃狱大计始终没有被揭发。          楼主简评:以如今的眼光看来,故事简单和老套得无话可说,一点卖点都没有造起来。不过,正是这种故事的纯粹,镜头画面的干脆精准,让观者时时仍觉得紧张压迫。布列松的作品,从摄影与剪接来说,简直已经是最完美的典范,毫无多余之处!                  
  罗伯特&#183;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作品推荐之三          《乡村牧师日记》 Journal d'un cur&#233; de campagne (1951)    导演: 罗伯特&#183;布列松  编剧: 罗伯特&#183;布列松  主演: Claude Laydu / Jean Riveyre / Adrien Borel / Rachel B&#233;rendt  类型: 剧情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片长: 115 分钟 / USA: 95 分钟 / Canada: 122 分钟  又名: 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 /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一本掀开的日记,传来男人的话外音:不久前来到昂布里古担任神职的青年牧师正在念日记,他只愿在日记中向教徒和上帝袒露心声。    初来乍到的牧师过着孤苦清贫的生活,却并没有得到教众们的接受和理解。他深感村民们的浅薄、顽固、注重实利和对生活的厌倦是产生邪恶的温床,他的忠告和规戏收效甚微,人们反而劝告他不要过分执着于献身精神。牧师拯救了伯爵夫人的寻魂却招来了人们的谴现,说他破坏了一个家庭。    心力交瘁的牧师死于胃癌。白色的银幕上投下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的黑影,万物的秩序都是由于上帝的存在。经历基督受难之夜,迎接耶稣复活之晨。    影片《乡村牧师日记》在电影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为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法国作者贝尔纳诺斯()的日记体同名原著,以冷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近乎耶稣基督的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的殉道者形象,表现了忠于神职的乡村牧师日月如斯的磨难和忧虑,揭示了内心的搏斗,对人生使命的怀疑和爱的本能。这是一部探索灵魂、表现人的心灵的宗教小说,颂扬人类的精神价值是这部作品的基调。    “影坛怪杰”布莱松独辟蹊径,在银幕上“如实” 复现了这部“一流的心灵戏剧”。为了实现既定的叙事略,布莱松充分运用画外音作为复述小说原文的主要手段。为了忠于原著,布莱松没有把牧师通过回忆记述下来的谈话改为对白以适应小说原文中具有的真正对话节奏与平衡,使其埋没在四平八稳的念白中,从而营造出几分超验感。安德烈巴赞说:“我们通过这一无可辩驳的美学实例体验到了一种绝妙的纯电影的杰作……在这里,空荡荡、没有画面的,完全让位于文学的银幕,标志着电影现实主义的胜利。”法国的电影理论家莱皮埃对这部影片也很是欣赏,他曾经说:“这是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电影。”              楼主简评:这是不是布列松所有作品中历史意义最大的一部?大概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从如今观者的眼光来看,这部片子真的太过乏味。如果多有耐性,又读过原著,应该能更好理解这部影片的深刻。也是应该坚持去看的作品,仅此而已。              
  @谁是美丽星河  17:50:44    期待啊,大家都在哪下电影看啊,狗狗现在总屏蔽下载资源,除了电驴还有别的外国片资源多的网站吗,就是那些名气不大的都搜不到啊  -----------------------------          有此二站,足矣。
  @Henry1-09-22 18:08:05    工程浩大,帮顶  -----------------------------  谢鼓励。
  @hys1-09-22 18:20:42    怎么是为序就没了  -----------------------------  直接就开始上片子了。
  记号记号
  【欧洲篇】 #6          弗里茨&#183;朗 Fritz Lang    男, 生于日 ,奥地利维也纳。逝世于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编剧,生于维也纳,日卒于洛杉矶。    弗里茨&#183;朗1918年进入德克拉影片公司任编剧,也曾从事剪辑工作,后升为导演。他于1919年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混血儿》,随后他又导演了《切腹》(1919)、《蜘蛛》(1919)等片。由于《蜘蛛》上集受到观众极大欢迎,他放弃了本来准备由他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工作,于1920年拍摄了《蜘蛛》下集。所以他把后来成为电影史上的不朽杰作《卡里加里博士》的拍摄工作,让给了另外一个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巨匠罗伯特&#183;内执导,后者把这部影片导演得十分成功。    当时在德国是表现主义的天下,因为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特别是德国,弥漫着反思人类行为的气氛,在这个思潮下,涌现了一大批表现主义作家、导演和艺术家,而弗里茨&#183;朗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表现主义的特征是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人性中复杂和阴暗的东西进行变形揭示,对人类社会比较悲观,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欧洲人的毁灭和挫折有关。    1921年,他执导了表现主义电影杰作《疲倦的死》,获得了成功。影片讲述了一个少女为了让自己死去的恋人复活,和死神打交道的故事,结果即使是少女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回恋人的生命,她最后也没有成功。这样的影片,它的故事清洁就充满了表现主义的思想,他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在灯光和布景上都有匠心,是他的电影艺术的一次突破,在德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地位。次年,他执导了电影《赌徒马布斯博士》,这部电影的表现主义的特征要弱一些,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描绘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实,表现了他的现实政治态度和关心社会的姿态。    1924年他拍摄了电影《尼伯龙根之歌》,这是德国的一部民间史诗,是德国民族的英雄传奇,由于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比较好把握,他的改编拍摄十分成功,获得了欧洲观众的广泛好评。于是,趁着一股劲头,他拍摄了当时耗资巨大的影片《大都会》,这是他一生中拍摄的最重要的影片,也是德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这部影片带有表现主义和科幻色彩,通过对一个虚构的大都会的建筑的描绘,分析了未来的技术社会,而这个社会将导致人类走向毁灭。影片独特,风格怪异犀利,无可争议地使他确立了自己在德国电影史上牢固的地位。    1928年,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拍摄了电影《间谍》和《月亮中的女人》。这个时候,有声电影开始出现了,1931年,他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M》,这是一部恐怖片,讲述了一个精神变态的人残害儿童的故事,他在影片当中出色地运用了声音和画面结合的手法,把气氛渲染得十分成功。这部影片给他带来的声誉,甚至超过了影片《大都会》,现在,有很多的电影研究专家,对他这部影片的评价仍旧非常高,很多电影导演也十分推崇这部电影,他们从中间吸取着营养。现在的一些恐怖片,仍旧有着他那部影片张扬过的元素。    时间到了1932年,这个时候正是德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尔摩斯罪与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