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个沉迷游戏的大学生回归让老师崩溃的课本涂鸦

虚拟的一代?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形态_网易科技
虚拟的一代?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形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大学生们暂时忘却压力和烦恼,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获得心理满足。
多年以前,曾有一首名叫《生活》的朦胧诗让人记忆深刻,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字——“网”。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发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中看到: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97.6%;56.4%的大学生以互联网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最喜好的文学是网络文学,业余生活首选上网,最有兴趣交往的人是网友……
丢开课本忙上网,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游戏、网上恋爱……网,越来越便捷的互联网,已经与大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网络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被贴上了所谓“虚拟一代”的标签。
“网”事的美丽与哀愁
缤纷的网络,给“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架起一座联系社会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大学生习惯于通过互联网便捷地获取资讯,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就在眼前。据调查,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以浏览新闻为第一选择的比例最高,占32.6%。
“大学生们通过虚拟的网络拥有了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到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着的世界。”南开大学团委副书记王凤说。
网络的融入,帮助大学校园里近2000万青年学生将关注点紧紧锁定社会前沿,让“科技”和“环保”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两大主题。同时,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评价人生最大幸福的主要标准,不是“有钱”、“有职有权”,而是“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网络主流健康思潮的积极影响。
网络虽然精彩,但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令人忧心的哀愁。
最近,上海发生了81名大学生因沉迷网络、无法完成学业而被退学的事件。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孙欲晓说,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已形成恶性循环。据悉,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人数达244万,其中一部分就是大学生。
更令人震惊的是,网络也正在成为大学生犯罪的诱因。
“网络是把‘双刃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说,“互联网给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新渠道,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但网络立法的滞后性、网络技术的欠完善性,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以及不法分子不择手段引诱大学生痴迷网吧牟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少数大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天之“焦”子的心灵驿站
“在现实世界里,我是焦虑的,学费、学习、就业压力重重,我是一个天之‘焦’子;而在网络的世界里,我是轻松而骄傲的,我可以寻求到作为‘天之骄子’的快乐和成就感。”
2004年初,在一次网上讨论中,有位大学生网民发了这样一个帖子。而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9月,28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刚过70%。而200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338万,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当今大学生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压力,和10年前、20年前的‘先辈’们是完全不同的。高昂学费的显性压力、就业困难的心理压力以及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往往导致他们产生一种焦虑感。他们是自信独立却又重视评价、跟随时尚却又独特保守、富有理智却又冲动行事、不乏功利却又愿意付出、崇尚科技却又心怀忧虑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指出,“网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大学生们暂时忘却压力和烦恼,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获得心理满足。”
据一些大学教师反映,少数沉迷网络的学生关心社会却往往漠视身边的冷暖,尊重社会美德和公益却经常在校园里恣意放肆,热衷约会网友却对参与集体活动热情不高。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一名黄姓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现实的校园生活对于我们反而是“虚拟”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不多,偌大的校园对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显得空荡。我们拿什么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渴求?有谁来给我们解读青春焦虑和烦恼?有谁来缓解我们的成长压力?虚拟的网络,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心灵驿站。我们喜欢在网上体会感动、爱情以及种种情感的慰藉。
2000万人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把自己虚拟化?我们应该自问:是否了解他们的处境与困惑、烦恼与快乐?当他们对人生、事业、亲情、友情、爱情、文化、国家、科学、读书、审美、生活方式等主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时,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赵杰说,“现在我们要认真思考,拿什么为这2000万人夯实精神家园,让他们每个人都回归现实生活的激流。”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分析指出,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并且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等途径展现在大学生眼前,而他们中一些人对错误、腐朽的东西缺乏辨别能力。个别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大学生‘背经离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针对性不强。”赵杰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按照中央16号文件的要求,充分体现与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和网络化社会相适应的时代特点。”
一些学者提出,要让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让民族精神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丰富。詹万生说:“现在一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了解甚少,知道ABCD,却不懂诗词歌赋;知道XYZ,却不知道四书五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碰撞、互补与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说:“大学生们需要一点浩然之气,有点底蕴。因此,我们应该为他们多提供一些有底蕴的书,多提供一些练‘底气’的精神产品。”
网络化的生活很时尚,但2000万人的精神家园不能虚拟。2000万青年学子,应该在无数双手的支持和温暖下,踏着现实生活的节拍,高唱民族的、科学的、热血的青春之歌。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让作文教学回归课本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写好作文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还需要学生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感悟身边的一切。 中国论文网 /9/view-2234910.htm  对于作文教学,最初我并没有认识到这种特殊性,只是侧重于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为讲作文而讲作文。所以,虽然自己花了大量时间在写作教学上,而学生们写作水平仍然无长进。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课本就是最好的作文范例。选入教材的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还是从文章的语言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与其花大量的时间专门指导写作,不如用好身边的“宝藏”。把作文教学贯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把课文作为写作的素材库,模仿课文的写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借鉴课文的写作技巧,在大量经典课文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浅谈作文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材是一个例子。”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作文范例和写作素材,可谓是作文教学的源泉和写作材料的仓库。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能得到启发,获得写作的灵感,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悟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最终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这一道理。而我班学生蔡灏在一次作文中,描写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时就写了这样一个事例:和爸爸在野外游玩,当过独木桥时,他非常害怕,爸爸开导他,让他每次迈出一小步,一步一步地,他最终走过独木桥。可以说,这个学生就是巧借课本的素材灵活变换成为自己的。再如,整个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所占的篇幅是最大,每册语文课本都有他的文章。他的爱憎分明,他对封建思想的批判,他对童年的回忆,他对师长的尊敬,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弃医从文经历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崇高爱国热情。这也成为爱国类题材的极好材料,为学生写作此类文章积累了素材。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让学生全部照搬课文,而是让他们把课文作为例子,举一反三,关注生活,写出与课文同一题材、与人物同一性格、与景物同一意境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人、景来。   所以说,让作文教学回归课本,有效积累挖掘课文素材是相当必要的。这样,不仅让他们掌握了知识,还可以解放他们的作文观念,丰富其写作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二、课文,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写作技巧      写作素材有了,当然也要讲究一定的写作技巧。其实,选进我们教材的课文,都是经典之作,而且,我们的课文阅读有很多时间就是在鉴赏文章的写作技巧。譬如学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们会讨论到这些问题:这篇文章采用了插叙的手法,文章中过去的事情是如何引出来的;文章几次写到了爸爸的花,花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的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请说说文中所用的伏笔。这些都涉及到文章的结构技巧,学生在欣赏课文的同时也解决了作文的写作技巧。又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脱险经历感悟生活哲理,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正是我们初中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写法。如果我们能经常把这种阅读鉴赏延伸到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效果定远远超过独立安排作文课来凭空讲解这些写作技巧。   如果一篇文章立意新,构思新,但是语言贫乏,就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表达效果。而课文为我们扮靓语言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比如冰心的《观舞记》,舞蹈本是一种视觉形象,作者尽可能把它转化为了语言形象。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悉……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我们就可以借鉴这种用修辞来达到语言生动形象目的的方法。又如沈从文《云南的歌会》课后习题中涉及到人物的描写方法,对翠翠的描写就是侧重于写人物的空灵动人之美,写虚的。人物的空灵之美如何写,就需借助修辞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像这样的手法,这样的语言,正是学生的不足。因此,模仿和借鉴课文语言,将有助于快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这种在学课文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的作文教学方法,比我们单纯的进行作文指导有效地多了。每篇课文学习一些相关的写作技巧,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定会提高不少。      三、课文,为教师提供了合适的写作话题      课本中有许多课文注意到了与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经常会闪出自己的感悟。选择作文话题,我们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回归课本,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这样,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明确了写作内容,有感而发,自然能“言之有物”。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作文话题: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课后写作练习。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亲情的文章。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在学完这些文章后,学生情绪高昂,我趁机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给我温暖的一个人》。很多同学的文章写得比平时的作文要好。问及原因,他们说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体悟了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话写,知道怎么写才能达到感染人的效果。由此可见,一个适合学生写作的话题对于作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其次,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补出精彩。不少课文中存在“空白”,写作时,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对作品空白处进行填补,从而另造新文。例如学完牛汉《我的第一本书》后,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一道题:文中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试图通过写作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时,课后习题的设计也涉及了不少的写作内容。而且,这些写作不仅跟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还延伸到课外阅读的内容。如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雪地捕鸟的过程用了“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拉”等一系列的动词,准确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所以课后习题有这样一道题: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是一系列动词。再如《闻一多的说和做》课后习题四: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这些习题从课文内容出发,扩展到课外知识,不仅达到了让学生练笔的目的,而且起到了促使学生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   让作文教学回归课本,是提高作文教学成效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课文的典范作用,力求通过课文这个载体,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运用练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大学生网瘾的调查和研究.doc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大学生网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一、网瘾概况近年来,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61.5%的网民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络用户中的主要群体。据统计,约有9.9%的上网大学生明知过度上网的危害,仍无法停止手中的鼠标,该种迹象已被定义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综合症。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获取丰富资讯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沉迷于网络的人染上的“网瘾”,导致为数不少的人特别是学生很少学习或者不再学习,在缺乏上网费用之时甚至会去犯罪,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引起人们的重视。要想消除至少是减少此类问题,首先需要研究清楚网瘾问题的成因,才可能对之提出有效的对策,谓之“对症下药”。要想研究清楚网瘾,则要有适当的调查方法。(一)网瘾的现状大学生网瘾的原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尽管上网成瘾者在大学生网民中的比例不一定很高,但一些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确实令人忧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80%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的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边缘。这一切提示我们,大学生网瘾人群正逐步扩大,研究大学生网瘾问题显得日益迫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网瘾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大型城市都成立了网瘾治疗中心,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各种网络心理讲座、开设戒网瘾网站、成立戒网瘾学校或网瘾家长培训学校、出版戒网瘾书籍等等。但是,就有效戒除网瘾的方式上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某些网戒中心采用“电休克”的治疗仪电击被送来戒网的青少年,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作为高校教师,开展网瘾现象研究,有助于干预大学生网瘾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尽可能减少网络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个体活动效率、丰富个体精神生活的有益媒介,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上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沟通的机会少。当他们想与家长沟通时,而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使他们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很少。这样,子女会寻求一种好的方式来沟通,而又好又方便的方式就是在家里上网,通过上网可以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也会将这种习惯带到大学的寝室中,形成上网成瘾的恶性循环。(二)问卷调查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把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是开展网瘾分析及制定教育对策的前提,需要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调查,应采取个人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总体参与网络休闲的时间、人数等基本概况;同时,通过质化研究的深入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他们对网络的看法和其参与其中的感受,明确每个人参与网络的差异性,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1、访谈调查:访谈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进行:参与网络的时间、原因、过程、结果、影响,重点访谈有网瘾倾向者,通过他们对自身成长的回忆以及他们对父母、同学和朋友的态度来判断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处世方式。2、问卷调查:不仅采取质化的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普遍性,还采取量化的研究,问卷涉及以下内容:个人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参与网络的原因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朋友观等方面的影响。二、网瘾成因及其负面影响以专业、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人格特征等作为自变量,上网行为、网络成瘾状况作为因变量,分析不同群体和不同人格特征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和成瘾状况的差异,重点分析网络成瘾和当前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出网络成瘾的原因。1、客观因素: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其本身的变化性和新异性对大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于染上网瘾的学生来说,他们如花、学校如花,倒是都开的很灿烂,但是却开在了网络世界里,而没有开在他们现实的世界上。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于包括电脑在内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也正处性格、品秩塑造的关键时期,自制能力不强,容易被诱惑且难以自动脱身。绚丽多彩且花费也不高的电脑游戏,成为了为数不少的学生的宠儿,自愿沉迷其中。2、社会因素:网络的普及带来的大众化效应容易使大学生随波逐流。网上信息充裕,电影、电视剧、音乐、时装、购物等应有尽有,而且现在的学生生活水平一般都不差,出手阔绰者也不在少数。相互模仿、攀比的氛围,致使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3、教育因素:初入高校时的失控感、学业上遇到困难时的挫折感、斥学情绪等。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而且上网问题往往牵扯到学生的生活问题,老师也不好多加干涉,除非特别严重之时。而且老师也很难盯得住每一个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不迷恋网络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本人诚信开朗,热情真诚,团队意识强,时间观念强,易于接受新事物,乐于与人沟通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原因探究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原因探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10|
上传日期: 23:39:1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原因探究
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因素探析.pdf5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4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因素研究
姓名:方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传播学
指导教师:王希华
座机电话号码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现实生活逐渐与网络这
个虚拟世界紧密结合,一些网络娱乐行为开始取代传统的娱乐方式,网络游戏
便是其中最好的一例。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是最近几年一个新兴的课题,由于
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其身体,心理以及家庭问题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
一种社会问题。
本文借鉴了国外网络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两方面的理论,归纳出了网络游
戏成瘾的定义和判断方法,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对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这一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分析和探讨了网络游戏自
身导致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供参考。本文主要分为
第一部分: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
和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二部分:根据对网络游戏成瘾的文献调研,对网络游戏及网络游戏成瘾
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目前关于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从形式、内容、和游戏方式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网络游戏所
具有的独特的魅力。
第四部分:笔者根据自己在校期间的游戏经历,以及对网游成瘾同学和辅
导员的访谈,阐述了网络游戏成瘾对人的异化,并从三个方面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化学回归课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