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360年祭 明末李自成成是“贼寇”还是“英雄”

我的图书馆
闯王大业梦黄梁
未尽残敌怎称皇
多少可怜穷百姓
举家生命葬他乡
2005、5、13
农民起义推翻一个由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王朝,是因果轮回吗?也许是,但我更相信这是天道使然,因为曾经的朱氏农民已经蜕变成地主了,他已经不代表农民的利益了,也听不进农民的心声了,更不管农民的死活了。一个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李闹王,领着死心塌地的饥民,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大明王朝,合乎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合乎农民的心愿。我为之击节鼓掌。
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并没像它的国号一样让人如意,恍惚间消失,那么多朴实的农民将身家性命交给了李自成,最后连祭品都不如,飞蛾投火般为了希望奔去,却毁灭在理想实现时,昙花一现般开尽美丽花朵,却凋零在生命一瞬间,没来得及设想美好的未来,梦已经被惊醒,没来得及衣锦还乡,只能魂归故里。纯朴的思维,至死也不明白原因。我为之扼腕叹息。
崇祯裁驿节省的财政开支用于“剿寇”,却不料失业的驿卒又参加了起义大军,当初被明官绅“逼勒为寇”的李自成,最后成了明的掘墓人,被崇祯裁掉的李自成将崇祯逼上煤山自缢——自酿自食的苦酒。李自成年轻时,因自己老婆与别人偷情而气愤杀妻,远走天涯,进北京后,允许手下将领霸占别人的妾室,又被逼得远走天涯——真是耐人寻味。你让我失业,我让你失命,李自成很爷们,你偷我妻子,我占你爱妾,李自成不丈夫。因很爷们而成功,因不丈夫而失败。前者是志气,后者是意气。
小时候,听母亲说,李闹王有十八年皇帝的命,可惜他进入北京后,过了十八天年,于是,福数享尽。长大了,听毛主席说,我们进北京不要学李自成,可见,不论是母亲的宿命论,还是伟人的实践论,李自成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典型。
农民起义的成功,让当时的人还是后来的人记住了李自成,在那个天灾人祸的乱世,一个被逼无路可走、背负两条人命的青年农民,加入了造反的队伍,于情于理皆可通过,在造反的岁月中,凸显了李自成的军事天才,1630年,投入起义大军(1628年高迎祥起义),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仅仅十四年李自成成功了,真如国号一样大顺,但大顺国却不像年号一样永昌。
李自成的成功主观因素少,主观上李自成有天生的军事天才,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可见其军事才能高人一等,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这让人想起毛泽东四渡赤水摆脱蒋介石的围攻,在生死关头,众人束手无策之时,能提出力挽狂澜的正确主张,体现了军事天才,奠定了领袖的地位。
李自成的成功客观因素多,首先,明朝后期的吏治腐败,民怨沸腾,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百万饥民嗷嗷待哺,当李自成入河南,收留饥民,出示开仓赈饥号招。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其势如燎原。第二,此时中国北方女真族兴起,五次进入中原,大明皇帝将主要兵力用于抗清,剿匪分兵无力,名将袁崇焕被杀,洪承畴叛变,在剿匪上受到牵制,且抓住匪后又安抚放掉,心慈面软,终成大祸,看来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也有其道理啊!第三,同时造反的张献忠吸引了大批剿匪主力明军,使得李自成来到河南,招起百万饥民,成就大业。
由农民成长起来的领袖,因谦虚纳谏而成功,李自成采纳谋士顾君恩之策,先取陕西,作为根据地,崇祯十三年冬,看准时机,星驰入豫,在灾荒严重,极度尖锐局势下,采纳“”,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破洛阳后,确定了“据河洛,取天下”的目标。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有舆论,有目标,有队伍,有勇略,有人才,真是自然而然成功啊!
由农民成长起来的领袖,有其可爱也可叹的人格,当得意时能将崇祯“礼葬”,可在失意时却沉不住气,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将本能争取的对手推向敌人,虽解一时之气,却造成千古遗憾。而在败退途中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胜也忽然,败也突然。
后世关于李自成的死有太多假设,这无形中道出了农民阶级对于他的怀念,李自成真的是农民的骄傲,透过数百年历史烟云,回望李自成,他的成功、失败的经历,人们早已经淡化,提到他,农民兄弟记住了他的品德、作风和“爱民”精神,也将农民被压迫而无处申诉的无奈寄托给了李自成。这也让后世的我们看到中国社会,农民的悲哀和凄凉。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甲字开始的年份太让我们伤感,1644年的甲申年(另一个是1894年的甲午年),让一个从
李自成推翻明朝,却抗清失败,实际上为清入关扮演了清道者的悲剧角色。满清以为明复仇为名,行入主中原之实,窃取了李自成农民军的胜利果实,却以正统自居,仍将他骂为贼寇。这正应了“成者王侯败者贼”的古话,然而历史是公正的,清亡之后,明、清官府戴给李自成的贼寇帽子终被扔掉。民心更是公正的,老百姓心中从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论哪朝哪代,在百姓心中李自成永远是一位可爱的英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老百姓最认这个理,朴实的农民最懂得感恩,最能记得你的好。李自成将农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农民便把李自成当作了心中的英雄。下面说几点李自成的好。1、在军需给养数量巨大的情况下,不但不增加百姓负担,为改善饥民生活,提出和推行了“均田免粮”“蠲免钱粮”“三年免征”等政策,还拿出钱粮赈饥济贫。2、进京不久,就将紫禁城乾清宫匾额“敬天法祖”四字改为“敬天爱民”两次召见京师耆老,问民疾苦,了解士兵对百姓有无扰害。3、军纪规定,“各营有擅杀民者,全队皆斩”“敢有掠民财者,凌迟处死”“马腾入田苗者斩之”。4、出身寒门,起义前生活艰辛,深知衣食来之不易,称帝后,仍能自奉甚俭,不好酒色财物,充分显示了他劳动人民的本色。5、议事讲民主,军中有事,召集主要将领和谋士共同商议,听取和采纳合理意见。如此等等,政令所出,无不为农民群众的利益着想。
明朝官方把李自成当作十恶不赦的贼寇。清政府修的《明史》也把李自成列入“流贼”传。而黎民百姓是从不认为李自成是贼寇,这让我看到,官样文章是不足信的,因为它在代表它的利益在说话。“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太多歌谣表达百姓的愿望与喜悦。李自成队伍所到之处,远近饥民荷旗结队往应者有之,满城结彩焚香迎接者有之。李自成真英雄!!!成之艰难,败之过速,但功绩垂青史。你的心愿三百年后被一个从韶山冲走出来的、读过书的农民实现了。在你的家乡实现。那首《东方红》就如歌颂你的歌谣一样发于心,动于情。
毛泽东:“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毛泽东于1944年给李鼎铭的信中说:“实则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二千余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极著名的一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使深受欺压的贫苦百姓扬眉吐气,猛烈地冲击了封建制度,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为清前朝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扫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他的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现当代论者,无不认为他是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目睹明末统治阶级横征暴敛造成广大农民生活极度困苦的悲惨境况,“不忍坐视”,在占领区内推行“均田免粮”.“割富济贫”等政策,大力恢复农业生产,推行“招商赈饥”.“平买平卖”等工商业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这说明若无清军的入关,起自社会底层,深知百姓疾苦的李自成,必能迅速结束战争,统一全国,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入北京后,对官绅、富商追赃助饷,当他发现刑拷面过宽,波及到无辜时,立即纠正,并对负责追赃的将领说:“何不助孤作好皇帝?”他有做一个好皇帝的理想,但功败垂成,美好的愿望竟成遗憾。
有学者指出,由于清兵的南进,民族矛盾激化,连年的战祸使劳动人口等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代替大顺朝的清王朝,是一个以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满族贵族同汉族中最腐朽的地主阶级相勾结建立起来的王朝,推迟了明末凋敝的社会生产的恢复,导致了我国社会在较长时期里,陷入发展缓慢的境地。
清政权入关后推行民族征服政策,尤其是清军对江南扬州等城士民的屠杀是那么残酷。满族无法比拟汉文化的悠久丰厚、博大精深,清代,动辄大兴文字狱,是那么小气。清中后期,在西方国家大兴工业革命时,清王朝仍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锁国……当人们回顾这段不很遥远的历史,很自然地思及李自成,更有人感言:“十八子当主神器”。
李自成墓座落在通城县九宫山北麓,原墓围多古木,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李自成坟”。
&1928年,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此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换原碑。
1955年6月,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培修墓座南朝北,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边缘,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墓葬位于石基中央,高约1.5米,全为块石结构。墓顶竖2.5米高石碑,呈棱台形,阴刻郭沐若亲笔所题“李自成之墓”,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左刻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题词:“李自成是一位农民革命的伟大领袖”;右刻时任县长李仲秋撰“李自成之墓记”;后则放置原碑。
1971年,湖北发电机厂在此处建厂,遂将墓依原样向东迁徙300米。1991年因大雨,山体滑坡,墓遂倒毁。
1996年10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再度策划培修李墓,墓建于九宫园艺场内,依原式样扩大,墓高9.5米,其中墓碑高4.8米。全墓用广西白、蒙古黑、石南青等大理石砌成,增刻县委书记熊传经,县长阮英梓撰“重修李自成墓记”
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父亲死后任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卒,负责照看马匹。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被裁撤,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
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著,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于是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
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同年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李自成—征战
李自成起义后转战汉中,参加了王左掛的义军。1629年,后金第一次入塞,北京震动,大将袁崇焕被皇帝凌迟处死。1630年王佐掛被朝廷招降,李转投奔张存孟。1631年4月,张存孟在陕北战败,也降明。李自成率余部东渡黄河,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称“闯将”。
崇禎七年(1634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是年六月,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误走兴安(今陕西省石泉以东的汉江流域)车箱峡。峡谷之中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马乏多死,弓矢皆脱”,情势危殆,李自成用顾君恩之计,贿赂奇瑜左右人士,向官兵诈降。此时陈奇瑜释放李自成等人,派五十多名安抚官将义军遣送回籍,甫出栈道,自成立刻杀安抚官复叛。
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召开滎阳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会后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率部攻下南直隶凤阳,掘明皇室的祖坟,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杀宦官六十多人,斩中都守将朱国相。因争夺俘虏,李自成与张献忠失和,李自成分军西走甘肃。
1636年后金改清。清军第三次入塞。高迎祥进攻西安时兵败被陕西巡抚孙传庭所杀。李自成便被推为“闯王”,继续征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明史》称其为“闯贼”。
崇桢十年(1637年),杨嗣昌会兵10万,增饷28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起义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此举在二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著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崇桢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迁安市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昇的激烈反对。崇禎和战不定,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李自成大难不死。
李自成—称王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重新反叛,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余民,郑廉在《豫变纪略》载李自成大賑饥民的盛况:“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賑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年1月)攻克洛阳,杀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旬,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与将士们共享,“发藩邸及巨室米数万石、金钱数十万賑饥民”。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之后在一年半之内三围省城开封未果,最后一次1642年决黄河堤冲毁开封,城中平民遇难者甚眾。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与此同时明朝对清朝战事不利,3月,洪承畴降清。11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36万人。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5月张献忠克武昌,称“大西”王。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党项人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11月,张献忠在成都称大西皇帝。
李自成—入京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率军五十万东征北京,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隔日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杀卢江王载堙。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歿,初八日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蔡懋德自縊死。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省忻州市),官民迎降,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餘日,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寧武关(今山西宁武境)。
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蝟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餘人登屋而射,全被烧死。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寧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寧武者也。”,李自成下令屠城。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城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连下居庸关、昌平。崇楨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三月十五日(4月21日)大顺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抱轰城,入午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禎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眾,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双方谈判破裂。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縉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桢带著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己逃散,最后崇禎前往景山自縊,李自成下令予以“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宫女竇美仪为妃。大顺军进城之初,兵不满二万,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京城秩序尚好,店舖营业如常,“有二贼掠缎铺,立剐于棋盘街。民间大喜,安堵如故”。但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餉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刘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牵魏藻德、方岳贡、丘瑜、陈演、李遇知等,勋戚冉兴让、张国纪、徐允帧、张世泽等八百人追赃助饷。”谈迁《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餘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四月十四日,西长安街出现告示:“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十三日,由李自成亲率十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留守北京者为刘亮与李侔。
据说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明季北略》卷二十)。时人许重熙在《明季甲乙两年汇略》借谈迁之口谓曰:“损其奇零,即可代两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慨矣。”但可信度并不高。计六奇认为:“予谓果有如此多金,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载之,即迴圈交负,亦非计月可毕,则知斯言未可信。”据梁方仲估计,1390年至1486年,中国国内白银总产量只有三千万两上下。明亡前,虽有大量白银流入,但也只有四千五百万两。
李自成—覆灭
另说李自成兵败后脱逃,在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削髮為僧,名奉天玉和尚,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圆寂於该寺。又说李自成隐居到甘肃兰州青城。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菏泽发展研究)
(菏泽民间观察)
(菏泽民间观察)
(菏泽民间观察)
(菏泽民间观察)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