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祥事后母?三国第一英雄

[评论随笔]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四辩乐广的姻亲关系:晋武帝之子、成都王司马颖为乐广女婿。社会关系:乐广与王衍为“风流”的代名词。五辩:嵇绍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六辩:谢衡谢衡是陈郡阳夏谢氏崛起的领军人物,其后代谢安、谢玄、谢灵运等有重名于东晋、南朝。除正反观点外,还有折中的第三方观点。第三方辩手:博士荀熙、刁协。第三方观点:晋朝以嘉平元年为晋朝开元年。如此以来,司马家族嘉平元年以后的种种劣迹将会被抹平。由于姻亲关系,反方与司马家族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何去何从,决定权在于实力的较量。结果证明,这场火药味十足的辩论是一场“团结”的辩论,“胜利”的辩论。除上述正方、第三方五人反对、少数人弃权外,最终反方获胜::魏晋的分界线定为泰始元年十二月。魏晋泰始元年断代也一直为我们所沿用。其后或其后不久,陈寿去世,《三国志》由河南尹安排专人抄写,列为国史。我们目前所读到的《三国志》,《魏志》的历史只截止咸熙二年(265),明显有着泰始元年断代的痕迹。泰始元年为魏晋的分界线,意味着司马氏在史书这块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败涂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的劣迹将永载史册,为千夫所指。正如后赵皇帝石勒雄爽豪迈的话语:“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白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父子,欺负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然而我们不禁想问,西晋承魏,在朝的大臣难免都会有不忠于魏之嫌。为何反方非要置皇权于不顾,让后人看司马父子的劣迹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反方王戎等人划定魏晋的分界线的目的何在呢?王戎、王衍是一个爷爷的亲叔兄弟,乐广是王戎的门生,嵇绍是王戎的故交嵇康之子,张华为幽州人氏,魏晋断代的界定是否与王戎王衍二人的爷爷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王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然而,令我们失望的是,《三国志》中不仅没有他们的爷爷王雄的传记(合传),王戎的父亲魏凉州刺史、护羌校尉王浑、王衍的父亲——曾任司马昭的相国司马、吏部尚书、平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护乌丸校尉王乂也是只字未提(上述官职都于魏时便已担任)。更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三国志》中机关重重,计中有计,借崔林、田豫之口讽刺、挖苦、嘲笑王雄。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来说,王戎、王衍“二王”兄弟堪称当朝除皇族外的第一权贵,甚至在舆论上已凌驾于皇权之上,魏晋断代之争取得胜利便是明证。我们姑且不去考证陈寿索米立佳传之事是否属实,但陈寿不但不给当朝第一权贵王戎、王衍兄弟的爷爷及父辈立传,反而讽刺、讽刺、挖苦他们的爷爷,他的两位担任政治局常委,分别担任总理、副总理的孙子、位居高位的重孙女婿们(如前所述:秘书监掌国史贾谧、晋惠帝的太子、分管组织部的国务委员三人都为二王兄弟的女婿)反而会把陈寿的《三国志》立为国史。这可能吗?将心比心,请大家扪心自问:如果你是王戎、王衍,掌管着生杀大权.《三国志》谩骂你的爷爷,你是否会把《三国志》立为国史从而让自己的子孙顶着屎盆子屈辱地活着吗?
王雄如果无功可述,良史之材陈寿自然没有给权贵的先祖立传的义务。然而根据裴松之注引奏折和曹丕的诏书,王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被曹丕誉为当代的“韩信”和“吴汉”,且从涿郡太守入为曹丕的心腹之臣散骑常侍(二千石,正三品),能自由出入皇宫而与曹丕朝夕相处,又出为爪牙之臣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东汉以幽州突骑定天下。幽州突骑冀州弩,天下莫与争锋。(蔡邕(133-192)幽州刺史议云:“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四方有事,未尝不取辨于二州也。而三国最为豪华的幽州突骑的最高首领王雄的功绩只能用“旷世”来形容。在中国古代,王雄的功绩堪与周公媲美。韩信、卫青、霍去病、吴汉等名将,尚在其下。王雄第一功:令鲜卑臣服。鲜卑南钞汉边,北拒丁令,东卻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馀里,南北七千馀里,罔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鲜卑的势力范围与最盛时的匈奴相当,军事实力逊于最盛时的匈奴。其中势力最强的部落首领之一轲比能拥有十几万铁骑,得人死力,曾经联合其他部落首领拒绝向魏国“互市”马匹;且一度率三万精骑把护乌丸校尉田豫围在“白城”七日,靠魏国太守阎志解围才忿忿离去,史称“白城之围”。然而,王雄以幽州刺史兼乌丸校尉时,抚以恩信。轲比能甘心臣服,主动向王雄抛出橄榄枝,向幽州贡献名马示好。在魏国被三面夹击的情况下,最大的隐患而是绝非来自于南部的蜀汉与孙吴,而是来自于北部的游牧民族鲜卑。王雄确保北大门不失,且令鲜卑乖乖臣服,功莫大焉!王雄第二功:彻底解除鲜卑的威胁按照《六韬》: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十骑败百人,百骑走千人。此其大数也。”意味着在冷兵器时代,古代一名骑兵能抵挡八名步兵;一千骑兵便可阻挡一万步兵;而轲比能十几万铁骑足以与百万步兵相当。而蜀汉与孙吴的军队都以步兵为主,相加不过三十多万。孙吴水军实力强大,但在陆地的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北方抗衡。张辽八百破十万便是明证。青龙元年,轲比能联合另一部落首领步度根叛并州,后者虽兵力不详,二者之和已接近二十万骑兵,至少相当于百五十万步兵。蜀汉与孙吴的军队之和,不过是鲜卑骑兵的零头罢了。清朝统一全国,所动用的骑兵不过五六万罢了。北方的游牧民族鲜卑与孙吴、蜀汉,孰强孰若?相信一看便知。青龙三年(235)当轲比能叛乱时,王雄派剑客韩龙除掉轲比能。从此鲜卑各部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边陲遂安。有些人会不屑一顾,认为此为剑客韩龙的功劳,与王雄相干?不是难在刺杀轲比能,而是难在令“得人死力”的轲比能的部下“敢怒不敢言”。日,日本突袭美国的珍珠港,重创美国舰队,但难以吓得美国人不敢反抗。结果愤怒的美国人纷纷要求国会立即通过加入英国一方而对日本、德国宣战。美国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及强大的军事实力,用时三年迫使法西斯体系投降。《六韬》云:“杀一人而利万人!”轲比能被刺杀后,十余万骑兵居然不敢反抗,可见王雄与之相比更“得人死力”而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且王雄具有极高的战略战术智慧及令鲜卑人景仰钦佩的品德。王雄第三功:肃慎纳贡“肃慎”一词,知之者甚少,但对灭掉辽、北宋的金与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的主宰——满族应不会陌生。肃慎就是黑水靺鞨、金、满的祖先。肃慎,亦称“息慎”、“稷慎”,其先为“玄夷”,夏、商时期生活在黑水(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一带一个古老部族。肃慎,濊貊,东胡被称为古东北三大民族。《三国志》:青龙四年,五月丁巳,肃慎氏献楛矢。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边远地区向天朝中原纳贡已司空见惯,王雄何功之有?根据《左传》、《国语》、《山海经》、《史记》和《汉书》等文献的记载,从传说中的虞舜、禹到有文字记载的商周时代,“海外肃慎”一直来服。这使“肃慎来服”成了圣王威德远播的丰功伟绩,为后世所景仰。《大戴礼记•少闲》称颂虞舜、禹、成汤、文王“民明教,通于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因而,历代帝王均把“肃慎来贡”作为衡量文治武功,体现威德及于四海的重要指标,十分重视来进贡的“肃慎”族。《国语•鲁语》不仅首次明确记述了肃慎所贡为“楛矢石砮”,孔子还说“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异姓,“使无忘服也”。《北史•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一曰靺鞨......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肃慎氏也。”继西周周公之后,中间经历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韩信、卫青、霍去病,吴汉,都不能令肃慎屈服。汉武帝曾诏告天下:“朕闻……周之成、康……教通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徕服。”(《汉书•武帝纪》)当然,这只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汉武帝心中绮丽却不能圆的梦。而青龙三年,王雄派剑客刺杀轲比能,彻底解除游牧民族与孙吴、蜀汉联合夹击魏国的威胁。青龙四年五月乙卯丁巳,肃慎氏献楛矢,向魏国称臣纳贡。自西周始,肃慎第一次向中原称臣纳贡。可否给肃慎接壤的治边大将——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王雄记上点滴功劳呢?有王雄如此之人,如此之功,陈寿是否该给当朝司徒王戎、尚书令王衍的爷爷王雄立个小小的合传呢?如果陈寿根本不给自己建有旷世奇勋的爷爷立传,王戎、王衍兄弟二人会立《三国志》为国史吗?其实,王雄的上述功绩只是冰山一角,随着万恶的大官僚的垮台而失去保护伞之后,冰冻千余年之久的冰山正逐步显露出来。
文笔枯燥,看不下去,还处处歌功颂德,内容也是不值一看。
标题,内容,哗众取宠,看来作者本身也不自信
这是在我当年的毕业论文的初稿的基础上改写的。答辩时顺利通过。记得当时答辩时按规定必须回答两个问题,而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千七百年来,史学界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比起三国演义,枯燥是肯定的。若说是哗众取宠,根本没有必要。只是想揭露三国的真相。也欢迎高手批评和雅正。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在洁白的雪地上奔跑的小鹿。无论我们如何小心,都难以逃脱猎人们精心设计的陷阱。有些小鹿由于不幸一开始就掉进陷阱,而有些小鹿则幸运地孤独地走了很远很远。
看来,知己可遇而不可求啊!相信随着三国最大黑幕的拉开,必定会遇到几个知己的。今晚重新梳理了一下线索,明日继续发。晚安!
以前我看三国志也觉得里面少了好多人的传记,看来楼主是有心人啊
看了楼上朋友的留言,又浏览了楼上的注册信息。不禁欣喜:90后居然有如此见识!中国国学不亡矣。刘知几把你所提的现象比作是“网漏吞舟”。并就索米之事曾大骂陈寿“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我不想考证索米一事的真假。退一步说,有些人即使送礼,陈寿也不敢不写。哪些人?当朝响当当的权贵。以三国时期安定胡氏的领军人物胡遵为例。陈寿生活的年代,胡遵之子胡奋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晋武帝司马炎的大红人,权倾朝野。他的女儿胡芳为司马炎极其宠爱的贵人。西晋灭吴时,胡奋担任平南将军,受诏伐吴,算得上伐吴的功臣。后官拜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康九年(288)病逝。陈寿修史时必定为胡奋的父亲立过传,还必立过佳传。从曹魏皇帝纪可以看出:以胡遵为例:《明帝纪》载:青龙元年秋九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三少帝纪》载:正元二年秋七月,以征东大将军胡遵为卫将军;《三少帝纪》载:甘露元年秋七月己卯,卫将军胡遵薨。既然在本纪中反复出现胡遵且明确注明胡遵死亡的具体时间,书中自然应有胡遵的传记。《三国志》疏密有致。纪为总纲,简洁。传为内容,详细。我们可以断定,胡遵的传记肯定被人为地删除。
又好比西晋司空张华。张华对陈寿有知遇之恩。曹魏灭蜀汉时,张华担任司马昭的相国长史兼中书侍郎,随军出征。西晋灭吴之战,张华力谏伐吴,并担任度支尚书,负责调度。灭吴后,武帝下诏令奖赏张华:“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无论于情于理,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都应该提及自己的恩人张华。然而,张华却踪迹全无。胡遵、张华只不过是被后人删除人物的缩影罢了。我以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为标题,绝非哗众取宠,而是确确实实存在这么一位千古英雄!文中还会提及一些我们久已模糊的“英雄”。如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为统一全国而立下赫赫战功的汝南孟建孟公威(诸葛亮故交)等等。他们值得我们后人铭记。我想,如果他们九泉之下有知,也不会空自感慨和神伤了。是为回复saparty朋友及答谢楼上的90后朋友。
呵呵,从小听惯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舌战群儒,借东风,空城计,读罢《三国志》突然发现小说原来都是骗人的。再经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史书同样是骗人的。当年真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毕业时把所有有关三国的书籍都送了人,发誓再也不碰三国。。几年来,不愿碰三国,也从不愿提起三国。可心中总是有种愧疚感,觉得愧对那帮为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百姓安全而驰骋沙场的将军们。尤其觉得愧对王祥。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不算,自己的三个儿子先后为国捐躯,老人家只是默默流着眼泪。去年亲眼目睹了孟建孟公威的碑文刹那间,眼泪止不住地流。在中国军事史上,他们为后人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他们本应该被永久地被后人尊崇,然而或默默无闻,或被永久地订在历史的屈辱柱上。这就是我们魂牵梦萦的三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眼中,王羲之的书法与王雄的亲孙子王戎、王衍的书法相比,简直就有着宵壤之别。当米芾亲眼目睹晋武帝王戎等十四帖后,惊叹道:“武帝、王戎书字有篆籀气象,奇古,墨色如漆纸,皆磨破,上有开元二字,小印太平公主胡书,印美哉,不可得而加矣,世之奇书也。王涯永存珍秘印、殷浩之印、梁秀收阅古书记字印。内郗愔一帖即阁本法帖所录者。昔使王著取溥家书,与阁下书杂模,此卷中独取愔两行,余在所弃,哀哉。谢安《慰问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子敬帖尾也。好事家所收帖有如篆籕者,回视二王,顿有尘意。晋人书帖是也。书法家张睦指出:所谓“篆籀气”,是指大小篆这类书体所散发出来的气象,它既是篆籀技法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整体的审美感观。
北方的游牧民族鲜卑与孙吴、蜀汉,孰强孰若?相信一看便知===========================看看曹魏在南北方的将领和兵力分布,一看便知。当然LZ要说王雄一人比司马懿曹真张合曹休等等等等的总和还要牛B,那谁都没办法。
楼主,你好,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可读性和启发性都挺好的,主要是标题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会,有些人因此没有静心阅读。随着近年考古研究的深入,传统史书越来越受到质疑,我前段时间看了李开元教授·《秦始皇的秘密》,罗三洋的梦断三国,也挺不错的,向你推荐一下,呵呵
曹魏当政,基本稳定了北方卑鲜和凉州羌人的叛乱局面,没有像东汉一样被彻底拖垮,当然有可深掘的地方,我们现代人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谈三国必谈曹(操)孙(权)刘(备)、刘关张、诸葛(亮)司马(懿)、五虎上将,这其实都是小说演义的面纱,在误导我们,三国时代其实是从儒学达人向儒学世家进化的开端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就是由点及面的发展,九品中正制是工具)。深远影响着此后的历史,我们以此得到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谢谢楼上朋友的推荐,好久没读三国的书和论文了,最近一定拜读。借此回答海阔天空朋友的问题。古代南人与北人作战有着差别。南方水师实力强大,而骑兵与步兵较弱。这估计与体质有关。南朝梁武帝萧衍就曾经感慨说:“北方高凉,四十强壮,南方卑湿,三十而衰”。因此在中国,向来是北方吞并南方(唯一一次为朱元璋,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既有民族矛盾,又有阶级矛盾,还有自然因素)。因此孙吴未占领曹魏寸土。至于蜀汉,唐军事地理著作《太白阴经》云:秦人劲,晋人刚,蜀人懦,楚人轻,齐人多诈,越人浅薄,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之人壮,箜峒(甘肃东部一带)之人武,燕赵之人锐,凉陇(甘肃西南一带)之人勇,韩魏(河南一带)之人厚(类似的说法同样见于杜佑的《通典》)。蜀道之难,难之于上青天。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蜀物产丰饶、户口繁盛,因此常令“虎狼之臣”垂涎三尺。然而蜀人懦弱(爱好和平,不争勇斗狠)。而自秦灭蜀王始,蜀汉割据政权绝不会超过五十年。东汉时公孙述所建的“成家”政权存在十二年,为吴汉所灭;刘备所建的蜀汉政权存在四十二年,历二世,为邓艾所灭;晋时,李雄所建“成汉”政权四十四年,历五世,为桓温所灭;王建建立“前蜀”政权存在三十五年,历二世,为唐(后)宗所灭;孟知祥所建的“后蜀”存在四十年,为宋所灭,历二世。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存在两年,被清所灭。诸葛亮率军数万围攻陈仓二十多天不下,再加上街亭之战的惨败均表明蜀汉对曹魏的威胁极小。曹魏最大的威胁其实来自于匈奴、鲜卑、氐族、羌族等,日后五胡乱华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仔细看了楼上朋友的信息,原来是我看错了,呵呵,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米芾对王衍的书法赞赏不已:《书史》记载:见晋人书帖皆奇,夷甫独超然如群鹤欲飞而未起也。”《宣和书谱》记载:王衍作行、草尤妙,初非经意,而酣然痛快见于笔下,亦何事双钩,虚掌、八法、回腕哉,其自得于规矩之外,盖真是风尘物表,脱去流俗者,不可以常理规之也。 由杨万里作序,南宋曾敏行所著《独行杂志》记载道:“米芾曾与蔡攸同在舟中共赏王衍书法。看到一半时,米芾捲起卷轴插入怀内内,便欲跳入水中。蔡攸大惊,问何故。米芾言:“我平生之收藏,无如此佳者,故宁可去死。”蔡攸不得已便送于米芾。米芾靠耍赖得来的王衍的真迹在北宋时值多少钱呢?五十万文。
啰里八嗦的写了这么多主角还没出现这个帖子沉了算了
大家还在看[评论随笔]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into5263先生,关于琅琊王氏我认为,王导在江左所立族谱时,其准确的名称应该是“江左琅琊临沂王氏”这就是说,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为过江的那些临沂王氏人立宗。那么当时“江左琅琊临沂王氏”中的琅琊绝不会有皋虞的那个琅琊之意,这个琅琊就是当时琅琊王司马睿的那个琅琊国,王导这么做的用意很明显,团结过江的族人,树立自己的树威,维护新拥立的皇权,一石两鸟。包含了王吉的琅琊王氏是后来的扩展,不会是王导在世时出现的。
还应该看到另一件事情,东汉末年,琅琊出现了著名的赤眉起义,他的领袖樊崇、吕母都是琅琊人,当时青徐大饥,樊崇还曾经围攻过琅琊郡的治所莒,皋虞是否波及很难说。另外,刘京是否要求迁都开阳(就是启阳)是否同莒太靠近海边,容易受到海盗之类的打击有关呢。参考后来曹操的父亲避乱琅琊,说明琅琊一带在战争中的保命的确有一定的优势。-------------------------------------------------------------------关于赤眉起义,这个我研究的不多,因为地理原因,可以大体说一下。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出现的,导火索是吕母起义,后来引起连索反应,鲁中山区也就是现在的沂蒙山区一带都卷了进来,从后期领袖中有徐宣、杨音等郯县人来看,地处沂蒙山最南部的郯县平原一带也是卷进去了。这次起义虽然是饥民造反,但还有一样为人多不太注意的政治凝聚力,只能说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没有提出明显口号,就是莒县(城阳王都)的城阳王祠起到了较大作用,城阳王祠是当地的一种传统祭祀,就是纪念西汉初复兴汉家宗室的朱虚侯(后来的城阳王)刘章的,这个政治意识很厉害,将南阳那伙绿林军立的更始帝都给干掉了,因为从政治上讲,赤眉军是以复兴汉家的刘章为政治挂帅,刘秀最后统一平定国内,对西汉是正统的连续,也不会对城阳王祭祀进行打击,据说以莒县为中心的城阳王祭祀活动影响范围很大,估计整个青、徐一带都有,以青州为重。当年阿满做济南相时曾经打击过这种活动,可见东汉末年又兴了起来,最后辞官是不是跟打击这个有关不得而知。刘京迁都就跟这种城阳王祠有关,因为当时是汉章帝时代,而朱虚侯的名字就叫刘章,估计刘京也是考虑政治上的因素,自己在这个有朱虚侯神灵的地方做国王,别犯了皇帝的忌讳,过去的人可能比现在要迷信的多。
要从军事地理上来讲,现在的莒县城(城阳王都)那在古代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比现在的临沂城还要好。当年燕将乐毅代齐,唯有即墨与莒两地未下,当时的太子田法章(齐襄王)还就是藏在莒国,后即墨大夫田单以火牛败燕军,奇迹般复国。(当然即墨那地方也有一个城阳,也就是现在的城阳区,可能王吉还就是那个地方)你看,太子田法章,朱虚侯刘章都在莒城城阳演义了神奇,也难怪中国人有时候迷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军事地理上讲易守难攻之地。阿满父亲当年避难琅琊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估计是在费县南部或北部的山区一带,在某个有寨子的崮上,躲避战火,这家伙干过太尉,了解这一带。费县南部的报犊崮,莒县南部的马齐山,都是军事绝地。
当然在这些地方演义神奇的,不光是帝王们,还有土匪。报犊崮、马齐山,本人都亲自上去体验过,有民国第一案的“蓝车皮绑架事件”就是占据报犊崮的鲁南名匪孙美瑶干的,而家是费县的另一个鲁南名匪刘黑七当时才是孙的部下,后来名气远远超过了他,韩复渠多次想剿灭刘黑七都没有做到,刘黑七还跑到河北把韩的祖坟给扒了,最后这家伙还是被山东八路给做了。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山东,第一步想在泰山附近站住脚,可能是刚来山东不了解军事地理情况,着点被全歼,后来才不得不跑到报犊崮附近安下脚来,分兵四击,煽风点火,你还别说,还就真的演义了共产党一统天下的神话。记得这个天涯论史上有一个《康老的贡献》贴子,看似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在毫不章法的讲,但是他讲了一条事实,共产党能武力统一中国,跟这一带的党组织及兵源是分不开的。但是应该说,共产党后来确实对沂蒙山区的人民有忘恩之感,负义之愧。看过《沂蒙》电视剧的人应该能看出点门道。这话又扯远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是王朗受封兰陵侯,考察兰陵就在临沂的下面,是否和王朗的老家相关呢?---------------------------------------------------------------------这件事情我也多年反复考问自己。王朗受封兰陵,是不是兰陵人呢?我的感觉是,即使不是,也应该不远。兰陵现在是临沂市苍山县下面的一个小乡镇,处在中国行政最低的一层,这个地方产兰陵美酒,唐代李太白带专门写诗赞美过,估计过去这酒很好很知名,但李白就是个酒鬼,喝高了也许会乱来一通,我就喝不惯这酒,一喝老上头,头痛。但兰陵在古代可是个有说道的地方,以前贴子专门提过了。鲁季氏的封邑,有鲁次室之称,有很多文化名人来过这儿。与王朗同为三公的钟、华二老,三人同时封县侯,钟华二老均是封在了老家,以此来推理,王朗应该也不例外,但也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多年来一直留意相关史料,看汉代东海郡方面有没有姓王的大族,可是就没有太大的收获,王朗好象突然冒出来一样,他的前世令人迷惑。不过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郯城当地现在有朗里村名,传说是王朗故乡,不知真假,反正这个村里没有几户姓王的,倒是临近有姓王的大村,不过那个村立村年代并不久长,说是从运云港的当路村移来的,属于当路王。不过现在的人极能搞笑,去年为王朗搞了一个现代衣冠冢,立了一块高大的碑,说是祖上名人,不知道当路王是不是王朗的后代,但据了解,当路王也的族仅可追到明代。我怀疑他们是王朗后代的这种说法。还有一个资料,记不太准确了,大概是承县(在枣庄附近)的一个地方史志资料上介绍,大概是什么朝代,也记不太清楚了,说承县东南200里有王肃,过去的里与现代的里也不知道一样不一样,承县东南200里也大概就在郯城境内朗里村附近。这村村东有一大墓,传说是朗里墓,文革期间被破掉烧砖了,也没见有什么东西出土的记载,但当地人有“站在王朗墓,望见周瑜坟”的说法,意思是离王朗墓不远地方还有一个大墓,是周瑜的坟,民间的传说想象力就是丰富,王朗与周瑜都葬在一块了。这可能吗。但是在史料上有两个人物应该引起注意,一个是王根,一个是王良。王根是元城王氏“一日王侯”之一,封曲阳侯,这个曲阳是河北的曲阳呢,还是东海郡的曲阳侯国,东海郡的曲阳侯国离郯城很近。王良是东汉初人,经过王莽时代,家是兰陵,后汉书上有此人介绍,属不属于元城王氏,不好说,总之,这个王良怪怪的。
后汉书记载:王良字仲子,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习《小夏侯尚书》。王莽时,寝病不仕,教授诸生千余人。建武二年,大司马吴汉辟,不应。三年,征拜谏议太夫,数有忠言,以礼进止,朝廷敬之。迁沛郡太守。至蕲县,称病不之府,官属皆随就之,良遂上疾笃,乞骸骨,征拜太中大夫。六年,代宣秉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时,司徒史鲍恢以事到东海,过候其家,而良妻布裙曳柴,从田中归。恢告曰:“我司徒史也,故来受书,欲见夫人。”妻曰:“妾是也。若掾,无书。”恢乃下拜,叹息而还,闻者莫不嘉之。后以病归,一岁复征,至荥阳,疾笃不任进道,乃过其友人。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良惭,自后连征,辄称病。诏以玄纁聘之,遂不应。后光武幸兰陵,遣使者问良所苦疾,不能言对。诏复其子孙邑中徭役,卒于家。-----------------------------------------------------------------从这个传记里也看不出什么门道,王莽时没有出仕,以教书为业,学生不少,看来是个诗书之家。光帝时期出仕,官做的还可以,也很清廉。从同事鲍恢到他家的情况看,是个穷人,不知真假。但后来被一个朋友给羞辱了一番,就回家称病再也没有应征。光武帝到兰陵时还专门派人问侯过他,给予家人优侍。就这些情况。但应该注意,与到他家的这个鲍恢同时出名的还有一个司隶校尉鲍永,鲍永即是鲍宣之子,曾经做过东海相,而鲍宣是被王莽杀死的。我曾怀疑王朗也许是来自王良这个家族,因为是诗书之家嘛,但是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
回菊先生还没睡啊,真的挺敬业的,王良可能属于东海王氏,这个我真的没想到,所以回菊先生的研究也是挺深刻的。不过也有个问题,要是王良属于东海王氏,那么东海王氏为什么不把他当做形象代言人呢?
兰陵现在是临沂市苍山县下面的一个小乡镇,处在中国行政最低的一层,这个地方产兰陵美酒,唐代李太白带专门写诗赞美过,估计过去这酒很好很知名,但李白就是个酒鬼,喝高了也许会乱来一通,我就喝不惯这酒,一喝老上头,头痛。————呵呵,广告上不是说兰陵美酒,好喝不上头吗?我以前喜欢喝兰陵陈香,约几个朋友,一斤一下的不考虑,感觉还真是不上头。王根是元城王氏“一日王侯”之一,封曲阳侯,这个曲阳是河北的曲阳呢,还是东海郡的曲阳侯国,东海郡的曲阳侯国离郯城很近。—《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载为九江。
汉末最有可能为元城王氏的是山阳王氏。 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祖父王龚字伯宗,后汉山阳高平人也。世为豪族。初举孝廉,稍迁青州刺史,劾奏贪浊二千石数人,安旁嘉之,征拜尚书。建光元年,擢为司隶校尉,明年迁汝南太守。……永建元年,征袭为太仆,转太常。四年,迁司空,以地震策免。 永和元年,拜太尉。成都景成侯王商的封地即为山阳。
现刚坐到办公室里,继续。昨晚发完最后一贴,见已过零点,真没想到时间过得那么快。就下线睡了。原来into5263先生比我睡的还晚,又回了一贴,精神更可贵。昨夜下半夜里终于下了雨,应该是个天大的喜事。今年山东一带(包括淮河以北的黄淮地区)的干旱太厉害了。小麦的减产是肯定的,而且幅度不小。可就连平原多的河南都报了减产,唯独山东还在抱增产,是睁着眼说瞎话,山东的政治导向和为政水平大大的有问题,会遭遣和报应的。为政的根本在于治吏和为民,古代都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现代的山东官还不如过去。粮食,民官之命脉,家国之根基。我们研究历史的人都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天下大乱的时候,均是粮食出了严重问题,生民在为生存而争斗。七天不吃,人将饿死,就这么简单。我建议在城市的人们,最好能家中存上一二月的粮食作为应急储备。如果粮食一旦出现问题,你手中的纸巾恐怕连书本的纸都不如,有黄金都不一定能交换来保命的粮食。史书上常见的,大饥,米一斛几万几十万钱,就是说成千上万倍的上涨。当年国民党被共产党打败,军事是表现,关键是粮食,生产粮食的广大农村被共产党控制了,呆在城市里的国民党政府早晚都是个死。毛润之早已洞察一切,布下此局。
楼主也是时刻关注,即使昨天讲了后天才能发帖,但还是一早就上了贴。你一切心领神会,王良的事刚讲完,下面正在要讲的就是山阳王氏问题。你已经提前给接上了。可见你如我心里预料的差不太多。我昨天接受into5263先生的建议,准备抛开你谈论主题,有点突然,into5263先生先建议我的,并不是我的提议,因为感觉这样才真是有点“喧宾夺主”之感,会对不起老乡。
作者:wzheguilai0416 回复日期: 07:17:04  回复
兰陵现在是临沂市苍山县下面的一个小乡镇,处在中国行政最低的一层,这个地方产兰陵美酒,唐代李太白带专门写诗赞美过,估计过去这酒很好很知名,但李白就是个酒鬼,喝高了也许会乱来一通,我就喝不惯这酒,一喝老上头,头痛。————呵呵,广告上不是说兰陵美酒,好喝不上头吗?我以前喜欢喝兰陵陈香,约几个朋友,一斤一下的不考虑,感觉还真是不上头。王根是元城王氏“一日王侯”之一,封曲阳侯,这个曲阳是河北的曲阳呢,还是东海郡的曲阳侯国,东海郡的曲阳侯国离郯城很近。—《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载为九江。 汉末最有可能为元城王氏的是山阳王氏。 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祖父王龚字伯宗,后汉山阳高平人也。世为豪族。初举孝廉,稍迁青州刺史,劾奏贪浊二千石数人,安旁嘉之,征拜尚书。建光元年,擢为司隶校尉,明年迁汝南太守。……永建元年,征袭为太仆,转太常。四年,迁司空,以地震策免。 永和元年,拜太尉。成都景成侯王商的封地即为山阳。---------------------------------------------------------------我在去年的发贴中就已经简要提过,王朗的前辈,最有可能来自郯城以西的兰陵,或都再往西的高平一带。高平一带就是指的山阳王氏,也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那个家族。楼主已经给出解释了。为什么说王朗有可能是山阳王氏呢第一条,仍然是从地理上去推导。山阳郡的高平正好在兰陵的西面不远,地理非常接近。从兰陵一直向西过去有一条东西大道,分别是襄贲、兰陵、薛城,这是相距很近的几个重要城市,离的非常近。我们知道,在古代,因为经济水平限制,形成一个城市是很困难的,不可能很密集。但是这个地方却很特别,城市是非常的密集。我估计,这条东西大道有可能就是秦始皇时代修的那个直道,它从咸阳向东一直通到大海边朐县城,自朐县城向西依次是曲阳城,郯县城,襄贲城,兰陵城,薛城。。。。。一直到首都咸阳,再向西还有延续,包括通西域的敦煌,可以说是一条经济军事大道,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一条“高速公路”,承担着贸易和军事的作用,这条大道在秦代修成,在两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条线上肯定还有许多重要城市,都跟这条路有关。前人在论述秦始皇时,多说其暴政,对功绩很少提,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秦始皇的功绩远远超过他的暴政,不但功绩有,而且非常的大,这条高速公路就是其中之一。谈一点旁证,东海尹湾汉墓出土的西汉东海郡档案,在研究这份史料时,我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武库的武器数量十分惊人,可以武装一支上百万人的军队,那个时候人口才多少,武器如此之多,而且是驽与长枪为主,那时对外的战争是西部与北部的凶奴,但武器放在东海郡有点不靠边,但事实就是这样,档案上明摆着,肯定有原因,我推测原因有三,一是这个地方工业发达,主要是在这儿制造的,就地存放;二是东海郡在汉代是控制周边诸侯国的一个战略要郡,齐、鲁、楚、淮南、吴都受其控制,三是交通,有东西大直道,经郯县向北经穆陵关直通临辎,向西北经临沂费县平邑直通曲阜和兖州,向西可以一直通到敦煌,在薛城南北那就是彭城和曲阜,南下就是淮南广陵,在这儿的兵器是内外都用得上。第二个现象就是东海郡的一个小秘书(就是保存档案的墓主人),在记录送葬人的名单上居然还有来自敦煌的官,这可有点反常,我估计,当时郯县跟敦煌密切的交往,原因就是交通、军事以及经济贸易。
第二条推理就是山阳高平王氏家族内部相关人的有些情况跟王朗有关隐约的关系。如果不仔细留意,通常人不会往这方面想。山阳高平王氏从王龚开始,下几代分别是王畅,王谦,王粲。王龚不是王粲的祖父而是曾祖父。先看王畅这人的经历中在南阳任过太守,刘表的老师,看这里刘表出现了,而刘表跟王朗就是同时代人,刘表的字是景升,王朗的字是景兴,这两个人的字很象,感觉是同一个人给起的,刘表的字很可能出自王畅之手,那王朗也有这个可能。(我甚至都怀疑过王朗和刘表是不是兄弟俩,王朗会不会是姓刘,这样的假设都做过无数遍,因为有保护彭城刘阳家族的事)王畅的事迹在后汉书上都能查到,经历较多,自己也位列“三公”,号称“雅士”。(其父王龚做过太尉,也是三公)初举孝廉,大将军梁商特辟举茂才,四迁尚书令,出为齐相,征拜司隶校尉,转南阳太守。坐事免官。桓帝特诏三公高选能才,太尉陈蕃荐畅,复为尚书。后征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168年),迁司空,居三公之列。从王畅的简要历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在朝中及清流中应该是个人物,得到了陈蕃的赏识,只捡跟主题有关的说,关键是在南阳期间,刘表跟随他在那儿学习过,想想后来的刘表为什么会在荆州呼风唤雨了吧,凡事都有来由的。王畅任司空的时间都比杨赐还要早。灵帝建宁元年夏四月戊辰,大尉周景薨。司空宣酆免,长乐卫尉王畅为司空。八月,司空王畅免,宗正刘宠为司空。直到熹平二年二月,大赦天下,以光禄勋杨赐为司空。这已经是王畅任司空五年以后的事,当时王畅已经离开人世了。此后,杨赐走上了三公之位,在那三个位子上来回折腾,一直到黄巾起义爆发后才离世。王朗后来傍上了杨赐,完全是因为学问好吗。
监考结束,报个到。要回的帖子好多啊!睡一觉,晚上回。回菊兄,你可尽情发帖。我没细究过王朗,王朗有没有可能和王谭的儿子王闳有关系?王闳在新朝时担任东郡郡守,当刘玄的绿林军迫近东郡时,王闳主动率领全郡30余万户吏民归附,受封为琅邪太守。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冬,王闳投奔刘秀。此后,王闳及其后代失踪。
作者:wwangzhijun 回复日期: 21:29:31 好作者:xujinhuan0603 回复日期: 22:08:08 留痕作者:守护心灵的树 回复日期: 07:44:58 好帖子——————欢迎新朋友们!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对照王朗早年的经历,因通经拜郎中,三署(还是用三府、三公来表达我搞不太准)选才做县,一起的那几个人应该都有很厉害的背景,也就不排除王朗在中央里有背景,而这个背景很可能就是王畅,因为找不到那个时间前后朝中姓王的高官。而这个高官的家乡恰恰离兰陵不远。王朗与王畅之子王谦,应该是年龄相仿、辈份相等。王谦是王畅的长子,官至大将军何进长史,在何进的手下干过,而王朗、孔融、边让据说也在大将军进手下干过。王谦据说牛的很,何进要跟他攀亲家,他都不愿意,可见底气很足。史书上应该留下这个人的传记,但也仅仅是几个小小的传说,连他的字都搞不清楚,不知道出了什么故障。而他的名“谦”,与王朗原来的名“严”似乎有关连的成分。据说,王谦是王畅的长子,但有没有兄弟,没有史料证明,不清楚。按理讲,王畅时天下还没有乱,这样的人物,只有一个儿子怕是少了点。王畅的字是“叔茂”,看来仅是王龚的三子,上面应有两兄,王龚应该至少还有两个儿子,后代情况并不清楚,无史料。王谦有子王粲,这个人物就不用多介绍了,大名鼎鼎的蔡中郎都不敢怠慢,家里的藏书都给了他,这是个什么精神。但王粲着实令人叹伤,生在乱世,未能长寿,战争未能夺去其生命,却让瘟疫给带走了,一起带走的还有好几个才子,太子丕都为之心伤。不过,王粲没有空负高名,他不公留下了许多诗句,还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汉末英雄记》。《汉末英雄记》。里的记录怕是比陈寿的《三国志》要准确的多。我在后面适当的时候,要引用其中的一句话,引出别一个重要迷案。这个迷案,又关联到与王朗有关的另一个重要家族。令人伤感的是王粲本有两个儿子,可惜因魏讽一案,被太子丕给斩杀了,一起死的还有不少重要人物,这个案子其实也是三国迷案之一。阿满听说王粲两儿被杀而绝嗣,心硬如铁执法如山的他都动了侧隐之心,说如果自己当时在邺城,也许会网开一面,为其留下一个后代。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只好将族兄王凯的儿子过继给王粲以继后嗣,后代之中又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王弼王辅嗣,著名的易学大师,开道学解易,比王朗的易传在民间还流行。
终于睡了个好觉。好几天中午没睡了。回几个帖子,和朋友商榷一下。作者:into5263 回复日期: 16:32:57 公孙渊割据辽东、带方、乐浪、玄菟等四郡,联合乌丸残部,给曹魏政权带来了不少麻烦。虽然号称百万,但实力毕竟有限,比起蜀国还是偏弱的,益州原来总共有九个郡,包括汉中、巴郡、广汉、蜀郡、犍为、牂牁、越巂、益州、永昌。其中益州下辖还有个同名的益州郡。另外益州还管辖着西南蛮夷的三个属国,基本上与郡是平级的。刘备入川后,将原属蜀郡的梓潼县升级为郡,同时把巴郡一分为三,分为巴西郡、巴东郡、巴郡。这样益州就实际上拥有15个郡了。而魏幽州则控有代郡、上谷、右北平、辽西、范阳、燕国、渔阳、昌黎等郡,实力基本相当。————郡的数目和实力并不成正比。东汉以幽州突骑取天下。蔡邕云:“幽州突骑冀州弩,为国家精兵胆核。”街亭一战,蜀汉损失精锐数万。另诸葛亮率数万精兵,二十多天,攻不下区区只有千人的陈仓,蜀汉的实力太强了。
作者:回菊 回复日期: 17:04:28 1、 王观自幽州被召回是降职无疑---那王雄离开幽州是否也存在降职安排的可能。2、王雄是刺杀柯比能的主使和主谋,这件事的政治影响巨大,估计为了平息因此造成的政治地震,明帝完全可能将此人冷处理,一是大大的降职,二是赶快调离是非中心,保护起来。防止鲜卑人报负。毕竟柯比能不是小人物,影响巨大,搞不好不但王雄的家族要遭殃,甚至会引发大的军事冲突。王雄也完全有可能为自己及家人着想,改改名子,换换户籍,也未常不可能。————王雄在幽州,功勋卓著。王雄对鲜卑抚以恩信,太和五年夏四月,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儿禅诣幽州贡名马。蔡邕《黄钺铭》:孝桓之季年。鲜卑入塞杪。盗起匈奴左部。梁州叛羌迨兵诛。淫衍东移。高句丽翮子百固逆谋并发。三垂骚然。为国忧念。西府表乔公。昔在梁州。柔远能尔。不烦军师。而车师克定。及在上谷汉陈。连在营郡。膂力方刚。明集御众。征拜度辽将军。始受旄钺钲鼓之任。扞御三垂。公以吏士频年在外。勤于奔命。人马疲鸁挠钝。请且息州营横发之役。以补困惫。朝廷许之。于是储廪丰饶。室罄不悬。人逸马同。弓劲矢利。而经用省息。官有余资。执事无放散之尢。簿书有进入之嬴。治兵示威。戎士踊跃。旌旗曜日。金鼓霆奋。守有山岳之固。攻有必克之势。羌戎受[受当作授]首于西疆。百固冰散于东邻。鲜卑收迹。烽燧不举。事三年。马不带鉠。弓不受彄。是用镂石。作兹钲钺军鼓。陈之东阶。以昭公文武之勋焉。铭曰。帝命将军。执兹黄钺。威灵振耀。如火之烈。公之莅止。群狄斯柔。齐斧罔设。介士斯休。鲜卑轲比能率种人与丁零大人到幽州王雄处献名马,魏明帝是否如汉朝用镂石,作兹钲钺军鼓,陈之东阶。以昭父亲曹丕的亲信、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的王雄之勋呢?青龙元年,公孙渊斩了孙权使者张弥等的人头献首于魏国邀功请赏,并吞并了万名精兵和金宝珍货。公孙渊由此失去了孙权的信任而被孤立起来,从而为魏国灭辽东时孙吴迟迟不出兵打下伏笔。青龙三年(235),王雄派剑客韩龙除掉叛乱的轲比能而立其弟。鲜卑“然后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青龙四年五月,肃慎自西周以来第一次向中原纳贡。秋七月,高句骊王宫斩送孙权使胡卫等首,诣幽州。王雄得到幽州将士的信任。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也。呵呵,冷处理,将王雄降职,只会寒幽州将士之心。王雄担任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近二十年,在幽州的势力已根深蒂固,加上鲜卑新主为其所立,王雄已俨然为雄踞燕代的霸主。若将王雄降职,势必激怒王雄及众将士,只怕魏明帝不好下台。青龙四年(236)之前,魏国只除掉北部的强敌——鲜卑轲比能。东北的辽东、南部及东南的孙吴、西南的蜀汉尚在。大敌当前,如果王雄未死,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调离幽州。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祥弟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