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已经量产的坦克 单体作战性能最强的是不是喵王

韩国重新量产新K2坦克 性能远超中日朝同类产品
我的图书馆
韩国重新量产新K2坦克 性能远超中日朝同类产品
韩国国产最新型K-2主战坦克
解放军最新型99式主战坦克
日本陆上自卫队国产最新型10式主战坦克
朝鲜国产最新型“暴风号”主战坦克在训练
  东方网2月10日消息:据美国战略新闻网8日报道,在经历核心部件问题导致量产和出口延误一年之后,韩国终于重新开始量产其新型K2主战坦克。
  K2“黑豹”主战坦克是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2007年开发的新型坦克,对2公里以内移动的敌方坦克命中率达95%以上,还可以打击直升机。报道称,出现缺陷的部件是连接引擎和变速器的“动力机组”。以前,坦克的核心部件动力机组都是从德国进口,但国防科学研究所成功实现了国产化。但是,将其安装在“黑豹”上进行试驾的过程中发现了重大问题。
  报道称,早在2008年时,K2坦克的这一技术问题便被发现;但之后证明难度比预期的还要大,难以得到修理。首辆原型坦克早在5年前便开始投入测试,但在测试之中发现很多问题,之后K2坦克项目被迫推迟。当时,已经造出3辆原型坦克,大规模的延误使得生产订单从500辆减少至380辆。
  据悉,K2坦克将代替老式的美制M-48坦克,并完全革新韩国坦克部队。20年之前,韩国开始自行研发、生产K1主战坦克。K1主战坦克以美国的M1主战坦克为原型设计制造而成,体积比M1主战坦克要小一些,重约51吨,装备美国M60主战坦克配备的105毫米火炮。K1主战坦克拥有1200马力柴油动力,生产线于1997年关闭,总共生产约1000辆。后来,韩国又对K1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和通信系统进行了升级,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制造了K1A1主战坦克;K1A1主战坦克配备与M1主战坦克相同的120毫米火炮。
  装备120毫米火炮
  文章称,其实,K1A1主战坦克即K2主战坦克项目计划的一部分。韩国仅仅生产了两辆K1A1主战坦克原型,并成功进行了相关测试。韩国军方原计划在2010年前生产300辆K1A1主战坦克,然而如今这一计划似乎已经改变。K2主战坦克装备改进型120毫米火炮,既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也可以发射普通弹药。K-2采用的主炮为德国莱茵金属集团生产的Rhl20-L55型120毫米口径滑腔炮。弹药包括普通高爆弹、自行研制的钨合金脱壳穿甲弹以及智能攻顶弹药。该坦克还装备韩国自研的一种称为“自锐”的120毫米新型钨芯穿甲弹,可在2000米外“同时穿透并排的两辆日本90式坦克”。K2坦克重约55吨,性能远远胜于日本、朝鲜及中国的任何坦克装备。
  最先进“主动猎-歼”能力
  同时,K2主战坦克将具备一系列新型电子防御功能,所装备的激光探测器可以即时告知敌方激光束来自何方;先进的火控系统可控制120毫米主炮击落低空飞行的敌机。K2坦克上还安装了第三代坦克最先进的火控系统,该系统包括C4I网络系统、GPS定位系统、战斗管理系统。装备这些设备后,该坦克具有不论在静止还是行进间打击静止和活动目标的能力,以及夜间作战能力。也就是说,该坦克具备当下最先进的“主动猎-歼”能力。
  便于维护保养
  此外,K2主战坦克还在K1的基础上对机械及电子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并使用了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装甲。K2主战坦克使用自动装弹装置,使每辆坦克仅需配备3名乘员。综合所有这些改进,使得K2主战坦克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更为方便。
  韩国方面希望借新型K2坦克,获得大量出口订单。目前,已经与韩方签订合同国家的包括土耳其,这一合同价值高达4亿美元。(
馆藏&1907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二战中主要参战国坦克简评(资料整理版)日意篇附各国产量
我的图书馆
二战中主要参战国坦克简评(资料整理版)日意篇附各国产量
在二战的初期和中期,日本军队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为主,战斗全重仅15吨,车子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坦克作战的能力。但是,由于日本在战争的初期和中期,主要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作战,作战对象基本上没有坦克部队或仅装备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较弱,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扬威。但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日本坦克的发展。二战的中后期,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面对美军强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显得不堪一击,使日军感到“切肤之痛”。痛定思痛的结果,是紧急研制能与对方坦克作战的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于1943年开始研制,1944年研制成功,共生产了约150辆(一说60辆),成为日本的最后一张“王牌”。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可以说是三式中型坦克的继续和发展。
从97式和97改坦克到三式/四式/五式坦克,可以说是二战中日本军方在坦克的研制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前者是支援步兵用的小坦克,后者才是能与敌方坦克作战的坦克。三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只有18.8吨,而四式、五式Ⅱ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却达到了约30吨和约35吨。也就是说,只有四式和五式坦克才具有一定的同M4和T-34坦克相抗衡的能力。不过,到了1945年初,日本已是“秋后的蚂蚱”,四式坦克仅造出几辆,五式坦克仅造出样车,还未来得及在战场上“露脸”,日本就战败投降了,因此,这两种坦克就成为日军手中未打出的“王牌”。
下面这些是日军最后的量产战车——三式中型坦克,重约18吨。使用一门由75毫米野战炮改进而来的战车炮。初速680米/秒,100米内的穿甲能力为90毫米,1000米内则减为65毫米。所用炮弹为95式穿甲榴弹,中空弹体内装65克炸药。威力等同于德军3号J型坦克的60倍径KwK39型50毫米坦克炮。3式坦克备弹共70发。(炮塔内40发,车内30发)
“真正”的日本坦克——四式中型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的研制代号为“奇托”(日文假名为チト),研制工作于1942年9月开始,此时美军已经攻占了瓜达尔卡尔纳岛,战局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利于日军的局面。试制一号车上,装的是长身管的57毫米反坦克炮。射击试验表明,这种火炮的穿甲威力明显不足。所以,一号车仅制成一辆,未能定型。后来所说的四式中型坦克,实际上是由“奇托”二号车发展而来的。在二号车上,最重大的变化是,火炮的口径达到75毫米。战斗全重也由一号车的不足20吨增加到二号车的27.3吨。控制研制进度的关键部件是火炮。新研制的火炮为四式75毫米高射炮。这种火炮与三式坦克上的75毫米火炮不同,是在瑞典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穿甲威力大大提高。由于研制火炮耗费了时间,所以四式中型坦克直到1945年初才研制成功。四式中型坦克由著名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
四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0.8吨,和以前日本的只有10多吨的“中型坦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四式坦克车全长6.343米,车全宽2.865米,车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乘员为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副驾驶员。其整车的内部布置如图所示。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这种总体布置方式,在二战中的坦克上相当普遍。其主要优点是坦克的纵向布置较合理,纵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点是使整车的高度增加。
四式中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为四式75毫米高射炮(新75高)。原来是准备用于五式中型坦克的,并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由于研制时间紧急,被迫去掉了自动装弹机装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说明,在二战期间日本已经开始研制了用于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
采用的弹种有:一式穿甲弹和试制四式榴弹。发射一式穿甲弹时,在1 0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击穿75毫米厚的钢装甲。为提高穿甲威力,在强化弹体材料的同时,还在弹头内加装65克高猛炸药。弹药基数为77发。
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5 400发。
四式中型坦克的动力装置为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412马力(303千瓦)。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为二战中日本坦克的一大特点。除了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外,还具有启动性好、保养容易等优点。行动装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悬挂装置,即第1、2,第3、4和第6、7负重轮两个为一组,第5负重轮为独立的。每侧有7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其实,区分三式、四式和五式坦克,单看负重轮数量即可,分别为6个、7个和8个。由于车重增加,履带板的宽度由三式的330毫米增加到450毫米。最大速度为43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300千米。
车体为焊接结构,炮塔为铸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结构,分三部分铸造,然后焊接起来,防盾部分又采用了螺接方式。这种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日本坦克原来的铆接方式是一大进步,但比起整体铸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术上要相对容易些。车体的装甲厚度为15~35毫米,炮塔的装甲厚度为50毫米。
四式中型坦克仅制成6辆,还没等拿到战场上一试身手,小日本便投降了。战后,美军曾将1辆缴获的四式中型坦克运回美国,拿回去“研究研究”。
五式中型坦克——日军最后的决战兵器
五式中型坦克,是作为“本土决战兵器”而研制的。研制大纲中要求,首先要增强火炮威力,其次要强化装甲,随之而来的必然要增大发动机的功率。研制的代号为“奇利”(日文假名チリ)。试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还是长身管的75毫米坦克炮,由大阪陆军造兵厂研制。试制的样炮于1944年8月完成,8~10月间进行弹道性能试验,10~11月间在陆军战车学校先装到四式坦克上进行实用性试验,12月至1945年1月在中国东北北部(日本人称为“北满”)进行寒区适应性试验。原计划装自动装弹机,由于“战局迅速恶化”,不得不取消自动装弹机,以求尽快装车。射击试验表明,这种火炮的射弹散布很小,穿甲威力提高,是一种性能不错的火炮。然而,由于日军节节败退,美军很快要打到日本本土,这样,五式中型坦克仅制成1辆样车,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最终未能定型。
五式中型坦克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车体加大、加长,每侧有8个负重轮,炮塔也改为全焊接结构。这些成为识别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战斗全重达到了约35吨,比四式坦克重了约4吨,乘员仍为5人。车长7.307米,车宽3.07米,车高3.049米。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与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但车体前部侧面的装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从外观上看,已经具有战后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车的高度较高。
其主要武器为五式7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较四式坦克的火炮有一定提高,弹药基数78发。车体上还装有1门37毫米火炮,弹药基数为124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重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3 000发以上。另有2支冲锋枪,携弹药300发。武器及弹药的布置如图所示。
动力装置为500马力风冷柴油机,并准备在Ⅱ型上加增压器。还有一个方案是安装研制中的98式800马力的液冷汽油机,由德国的BMW航空发动机改装,但装车的还是风冷柴油机。每侧有8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为平衡式悬挂装置。五式坦克的履带较长,即长宽比较大,转向性能不太好。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越壕宽2.8米。
意大利坦克
法国的雷诺公司在第一次大战末期开发了雷诺FT轻型坦克对世界各国的战车开发有很大的影响,各国把FT轻型坦克做为参考开发的坦克。意大利也不例外,在进口了非常少量的FT坦克后,在其基础上菲亚特公司加上了改良的设计作为国产坦克来制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该型坦克的样车出厂,但是1920年6月的出厂时间对第一次大战的实战已经没有任何影响。虽然Fiat3000外表与FT轻坦克相似,可是作为意大利独自的改良点,其把发动机配置的位置做了相应的更改(FT是纵间隔,后方[中**央]配置改变成了横(侧)间隔,后方下部配置)。初期的生产型炮塔装载了机枪,不过,紧接着37mm炮装载模型也被制造了出来。上面的照片也显现着的超壕沟用橇(车身后部的东西)1930年代在中期,该设计在大部分坦克上被去除。
第二次大战开战时其已成为过时装备,不过,少数还是在现役残留着。在对法国战斗中投入的坦克并没有被使用,之后在对希腊的战争中有少量被使用,直到意大利投降的1943年,部分坦克还在西西里战役中参加战斗。
坦克数据 Fiat3000 B (1930 年型)
全长 4.29 m 全体高 2.19 m
全幅 1.67 m 重量 6.0 吨
最高速度 21 km/h 最大行驶距离90 km
发动机为63马力水冷串联4缸汽油发动机
乘员数 2 名
总生产数不明
一门37/40 37 mm 坦克炮
最大装甲厚度(外表) 6 mm —— (正前)16 mm
改进型号:
Fiat3000 mod21 :1921 年型,最初的生产型,装备两挺机枪。
Fiat3000 mod30 :1930 年型,加强了机动能力,装备一门37 mm炮
继菲亚特之后ansarudo公司开发了5吨轻坦克的车辆。原来作为出口用开发,不过,意大利陆军也进行了审查并且订了货。
1940年样车完成,车身和炮塔铆钉连接等设计和先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不过该车将悬挂系统进行了改进。在试制阶段就使用了37mm坦克炮,但在生产型中装备了射击速度快的bureda公司制 20mm反坦克机关炮 (这个炮 AB41装甲车也能装备,但由于装备该型坦克的需要AB41装甲车的装备被推迟了,部队配置从41年才开始)。
投入到战斗中发现该型坦克火力、防御力不足,所以近600辆的生产订货的其中L6轻坦克完成了的是约一半的283辆。残余的底盘被 L40反坦克自行火炮使用。
意大利投降后接收了该型坦克的德军主要进行着到警察部队使用,少部分也被派遣到克罗地亚等地使用。二战结束后意大利军队依然把该坦克编入现役。
坦克数据(L6/40轻坦克)
全长3.84m 全高1.87m
全幅1.86m 重量6.8吨
最高速度42km/h 行动距离200km
发动机 68马力菲亚特18D 液冷串联4缸发动机
座乘务员数2名 总生产数283辆
武装 bureda35 20mm对战车机关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
最大装甲厚度(表面)6mm~ (正面)40mm
德军俘获后的德军名称:ZPzKpfw L6/40 733(i)
Armato M11中型坦克
坦克数据(M11/39中型坦克)
全长4.72m 全高2.23m 重量11.0吨
最高速度33.8km/h 行动距离200km
发动机 菲亚特 8T 液冷V型8气筒柴油机 105马力×1
座乘务员数3名 总生产量100两
武装 37/40 37mm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2(联装)
最大装甲厚(表面)6mm~(正面)30mm
Armato M13中型坦克
1940年就任意大利陆军装甲总监的feroreto将军推进了装甲车辆的现代化计划。最先开发的M11中型坦克的缺点是『非法字符屏蔽』且射界窄,且防御力不足。
于是旋转式炮塔加装47mm主炮的设计于1940年生产了样车。同年,约250辆量产型被送往北非前线参与战斗。不过由于初期型号的车辆没有加装防沙过滤器,使的该型坦克故障频发,战斗效率很底。随着在北非战斗中的使用,该型坦克的改良型号加装了适应热带气候的设备,其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加装了47mm炮的坦克得到了前线部队的很高评价,但是在面对英军Matilda等重型坦克时还是感到力不从心。
坦克数据(M13/40中型坦克)
全长4.93m 全高2.38m 重量14.3吨
最高速度33km/h 最大机动距离200km
发动机 菲亚特TM40 液冷V型8气筒柴油机 125马力×1
乘员数4名 总生产数799辆
武装 47/32 47mm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2(联装1,同轴1)
最大装甲厚度(表面)9mm~(正面)37mm
德军俘获后的德军名称:PzKpfw M14/41 736(i)
Armato M15中型坦克
该型坦克在Armato M13的基础上强化了发动机的动力,并且由于装载大型的发动机使得车长增加。炮塔则由油压转弯式被改变成电动油压转弯式,安装了新型的47mm长管火炮。该型坦克于1942年开始量产并于1943年配属部队使用。
在德国入侵意大利时,其在罗马与德军发生过交火,但是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剩余的坦克被德军接收配属给德[国***军]独立坦克大队及SS义勇骑兵师作战直到战争结束。德国在占领意大利后仍有30辆的坦克在生产线上,这些坦克在生产完成后配属给德军部队使用。
坦克数据(M15/42中型坦克)
全长5.04m 全高2.39m 重量14.7吨
最高速度38km/h 机动距离180km
发动机 菲亚特 15TB 液冷V型8气筒gasoline engine 185马力×1
乘员数4名 总生产数 82辆
武装 47/40 47mm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3~4(联装1,同轴1,化铁炉1)
最大装甲厚度(表面)6mm~(正面面)37mm(炮塔+12mm的追加装甲)
德军俘获后的德军名称:zKpfw M15/42 738(i)
P26/40重坦克
按照墨索里尼的强烈要求,1930年代末坦克菲亚特公司开始了设计重型坦克的计划。初衷是为了支援战斗中的步兵。
由于初次设计重型坦克困难重重,知道1941年末才完成了第一批坦克(装备短管炮)。在实战中发现短管炮并不适合激烈的战斗,于是在随后生产的坦克中使用32倍口径的75mm火炮,批量生产时更换为34倍口径75mm火炮。
陆军总共订购了500辆该型坦克,但是进入1943年意大利投降前只完成了21辆,其余的在被德军占领后继续生产,在德国战败前工生产了100辆。
坦克数据(P26/40重坦克)
全长5.82m 全高2.52m 重量26.0吨
最高速度35km/h 机动距离270km
发动机 菲亚特 液冷V型12气筒柴油机 330马力×1
乘员数4名 总生产数 21辆
武装 75/34 75mm反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2(同轴1,车体1)
最大装甲厚(表面)15mm~(正面)60mm
德军俘获后的德军名称:ZPzKpfw P40 737(i)
Semovente M40/41/42突击炮
德军利用以前的坦克底盘开发能投入到战斗的III号突击炮,固定战斗室单纯的装载了大口径的火炮。因为这个设计很容易模仿,而且具有强有力的火力,是非常有效的兵器。这也决定被III号突击炮的成功刺激了的意大利陆军也需要同样的车辆来利用M13中型坦克的底盘,开发了M40突击火炮。
M13中坦克的底盘做了如下的变更设计,上层建筑物为固定战斗室装载了短炮身75mm火炮,样车于1941年初完成了,不过,符合要求的样车审查完成是在1940年末,最先批量生产型的突击炮在40年内也就开始制造了。以后利用了M14(M13后期型),M15中坦克的底盘的突击炮也被相应的制造来,被称作M41,M42突击炮。
当初德军设计突击炮时考虑到是支援步兵为主,但是在加装了长身管的火炮后其反坦克能力也得到了重视。于是M14中坦克的底盘装载了32口径75mm炮的模型M42da75/32的生产开始了。不过,因为更高性能的34口径75mm炮完成了,所以25辆生产中的突击炮加装了34口径炮装载的M42da75/34 (这个34口径炮 P26重坦克也能装载)。
进入1943年之后慢意大利投降之前只制造出了少量的火炮,在德国占领后被接收了的ansarudo工厂根据德军的命令继续生产,但是生产速度很低,德国投降之前不过完成了100辆。
坦克数据(M42de75/34突击炮)
全长5.69m 全高1.85m 重量15.0吨
最高速度38km/h 机动距离230km
发动机 菲亚特 15TB 液冷V型8气缸汽油发动机 185马力×1
乘员数3名总生产数约200辆(+100德军完成)
武装 75/34 75mm坦克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
最大盔甲厚(表面)10mm~(正面面)50mm
德军生产德军名称:StuGM42 mit 75/18 850(i):M40~M42
德军接收后的德军名称:StuG M42 mit 75/34 851(i):M42 de 75/34
为发展反坦克用而装载了长炮身75mm炮的 M42da75/34的意大利陆军发现长身的火炮并不适合支援步兵。所以意大利陆军开始重新寻找能支援步兵的突击炮,陆军要求能装载105mm口径的榴弹炮,由于要做太多改动,该设计没有选取M15的底盘。
大口径105mm炮的炮身给人强有力的感觉,不过,意大利投降之前只完成约30辆。德国占领意大利后,该型火炮继续生产直到1944年。德军又利用这个车的底盘安装了34倍口径和46倍口径的长身管75mm炮,各自生产了11辆和29辆后就结束了。
M43突击炮数据(M43)
全长5.52m 全高1.74m 重量15.7吨
最高速度38km/h 机动距离180km
发动机 菲亚特 15TB V型8气缸gasoline engine 185马力×1
乘员数3名 总生产数 30两(+101德军完成)
武装 105/25 105mm榴弹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
最大装甲厚(表面)15mm~(正面)75mm
改进型号M43:105mm装载榴弹炮的突击榴弹炮,多数由德军装备。
德军接收后的德军名称:
cStuG M43 mit 105/25 853(i):M43 105mm榴弹炮
StuG M43 mit 75/34 851(i):M43 34倍口径75mm炮
tuG M43 mit 75/46 852(i):M43 46倍口径75mm炮
Semovente L40坦克歼击车数据
意大利开发坦克歼击车的时间比较晚,知道1930年代末才开始。最初试制用L3坦克底盘装载47mm反坦克炮的坦克歼击车,不过,仅仅是个试验。从1940年开始开发利用了L6轻坦克的底盘的自行火炮,翌年样车完成。该型坦克歼击车成为了意大利陆军首次的批量生产的坦克歼击车。
大战初期该型坦克歼击车在各战线活跃,不过,盟军坦克的装甲强化,使得47mm炮不再适合战斗而慢慢退出。德军占领意大利后,接收了大约80辆该车,其中16两被德军送往克罗地亚。
Semovente L40坦克歼击车数据(L40反坦克自行火炮)
全长3.80m 全高1.72m 重量6.7吨
最高速度36km/h 行动距离200km
发动机 菲亚特18D 液冷串联4气筒gasoline engine 68马力×1
座乘务员数3名 总生产数约300两
武装 47/32 47mm反坦克炮×1
最厚装甲正面30mm
德军接收后的德军名称:StuG L6 mit 47/32 770(i)
Semovente M41M自行火炮
盟军坦克的装甲的强化使47mm等的『非法字符屏蔽』反坦克炮不再有效,北非战线的德[国***军]反坦克炮转用88mm高射炮来应急。意大利军有性能不差于88mm高射炮的90mm高射炮,开始很快在战场上使用。
最初bureda公司制的卡车装载90mm高射炮,不过,卡车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机动困难,车身也很高,容易被敌方发现,于是开始使用已有的坦克底盘的自行化。于是当时利用了正在开发的M13中坦克后期型(也被称做M14)的底盘,改造了炮架的自行火炮,由于炮的装载位置在车身后部,所以发动机被迁移到车身[中**央]。与用装甲板包裹了战斗室的德军自行火炮有差异,该型自行火炮只采取了简单的正面防护。
该型自行火炮从1942年开始生产,完成了30辆,在配属到部队时,意大利的战线已经被压缩到很小,在西西里岛的防御战成为了只此一次的战斗。
Semovente M41M自行火炮数据
全长5.20m 全高2.14m 重量17.0吨
最大速度33km/h 机动距离200km
发动机菲亚特 TM41 液冷V型8气缸柴油机 145马力×1
乘员数4名 总生产量 30辆
武装 90/53 90mm反坦克炮×1
最大盔甲厚(车身正面)50mm,(防盾表面)10mm~(防盾正面)20mm
其他型号:M41M da 90/53:90mm自行高射炮,生产数量很少
Semovente da 149/40自行火炮
坦克的底盘装载90mm高射炮的 M41M自行火炮的成功很强力推动了意大利陆军决定进行自行野战重炮的开发。可是为了要装载ansarudo公司开发了的牵引式149mm加农炮已经有的坦克底盘太小,不可能装载,所以必须开发新的底盘。菲亚特公司开发了新的底盘。
因为炮的装载方法和操纵室、机械室的设置,所以该车车体很低,样车因为意大利的投降没有参加过战斗。并且被美军俘获没能交付给德军。占领了意大利北部的德军在工厂内接收10辆没有最后拼装的火炮,但是德军没有继续进行安装。
Semovente da 149/40自行火炮数据
全长6.50m 全高2.00m 重量24.0吨
发动机 气冷V型gasoline engine 250马力×1
座乘务员数不明 总生产数1辆
武装 149/40 149mm榴弹炮×1
最大装甲50mm
意大利唯一的自行重炮
Autoblinda AB40/41装甲车
意大利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保有的轮式装甲车只有第一次大战中在(1915年)开发的IZ装甲车。其后很长时间没有新的轮式装甲车出现。
最新设计的4轮驱动、4轮掌舵、4轮独立悬挂的轮式装甲车1940年被命名为AB40。
可是仅用8mm机枪而没有其他火力装备的AB40是火力不足的。于是1941年设计了安装了大型炮塔装备了20mm机关炮的样车命名为AB41。AB40/41由于其4轮驱动的特性在速度和不平整路面行驶都很能满足前线需要,在战斗中执行侦察任务。
Autoblinda AB40/41装甲车数据
全长5.20m 全高2.48m重量7.5吨
最高速度78km/h 机动距离400km
发动机 ABM1 液冷串令I6气缸gasoline engine 88马力×1
乘员数4名总生产数约600辆(+20辆德军完成)
武装 bureda35 20mm机关炮×1,bureda38 8mm时机枪×1
最大装甲厚(表面)6mm~(正面)18mm
德军接收后的德军名称:ZPzPsWg AB41 201(i)
附录:二战苏联,美国,德国坦克产量
T-26轻型坦克:辆
BT-7轻型坦克:辆
T-40轻型坦克:1940年41辆,辆
T-50轻型坦克:1941年48辆,1942年15辆
T-60轻型坦克:辆,辆
T-70轻型坦克:辆,辆
SU-76坦克歼击车:1942年26辆,辆,辆,辆
T-34/76中型坦克:辆,辆,辆,辆,辆
T-34/85中型坦克:辆,辆
SU-122自行火炮:1942年25辆,辆
SU-85坦克歼击车:辆,辆
SU-100坦克歼击车:辆,辆
T-28重型坦克:1940年13辆
KV-1重型坦克:辆,辆,辆
KV-1S重型坦克:辆,辆
KV-85重型坦克:辆
KV-2重型坦克:辆,辆
KV-8重型坦克:辆,1943年35辆
IS-1重型坦克:1943年67辆,1944年40辆
IS-2重型坦克:1943年35辆,辆,辆
SU-152:辆
ISU-122/152:1943年35辆,辆,辆
M1轻型坦克:1940年34辆。
M2轻型坦克:辆,1941年40辆,1942年10辆
M3轻型坦克:辆,辆,辆
M5轻型坦克:辆,辆,辆
M22蝗虫轻型坦克:辆,辆
M24查菲轻型坦克:辆,辆
M18悍妇坦克歼击车:辆,辆
M2A1中型坦克:1940年6辆,1941年88辆
M3格兰特中型坦克:辆,辆
M4谢尔曼中型坦克:辆,辆,辆,辆
M4谢尔曼(76)中型坦克:辆,辆
M4谢尔曼自行火炮:辆,辆
M10狼獾坦克歼击车:辆,辆
M36强击者坦克歼击车:辆,辆
M7牧师自行火炮:辆,辆,辆,辆
M12自行火炮:1942年60辆,1943年40辆
M26潘兴重型坦克:1944年40辆,辆
Pz I轻型坦克:战前1867辆
Pz II轻型坦克:战前1223辆,1939年15辆 ,1940年93辆,辆,辆
马德尔II坦克歼击车:辆
维斯佩自行火炮:辆,辆
Pz.38(t)轻型坦克:战前78辆,辆,辆 ,辆,辆
马德尔138坦克歼击车:辆,辆,辆
马德尔139坦克歼击车:辆
铁格自行火炮:辆,辆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辆,辆
Pz III轻型坦克:战前98辆,辆,辆,辆
Pz III (50)轻型坦克:辆,辆,辆,辆
Pz III (75)轻型坦克:辆,辆
StuG III自行火炮:辆,辆,1942年90辆
StuG III F型自行火炮:辆,辆,辆,辆
Pz IV D型中型坦克:战前211辆,1939年45辆,辆,辆,辆
Pz IV G型中型坦克:辆,辆,辆,辆
StuG IV自行火炮:1943年30辆,辆,辆
Jagd IV坦克歼击车:辆
Jagd IV/70坦克歼击车:辆,辆
灰熊自行火炮:1943年66辆,辆,1945年17辆
黄蜂自行火炮:辆,辆,1945年57辆
纳瑟恩坦克歼击车:辆,辆,1945年16辆
M?belwagen自行高炮:辆,1945年35辆
旋风自行高炮:辆,1945年5辆
Ostwind自行高炮:1944年15辆,1945年28辆
豹式坦克:辆,辆,辆
猎豹坦克歼击车:辆,辆
象式坦克歼击车:1943年90辆
虎式重型坦克:1942年78辆,辆,辆
虎王重型坦克:1943年3辆,辆,辆
猎虎坦克歼击车:1944年‘61辆,1945年16辆
馆藏&110617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v4航母被称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