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特色区域特色游戏活动

来秀丽 甘肃省民乐县新天中心幼儿园 734505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我园地处农村,在开展游戏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游戏活动变为一种室内指定性活动,活动区内容长时期不变,活动区设施城市化,游戏远离幼儿的生活实际,成为一种摆设,不能真正提供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我们想努力挖掘并运用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开展特色化游戏,把游戏活动延伸到自然、社会、家庭中去,让每个幼儿在环境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的教育思想。
&&&&&&& 一、了解本地的乡土资源优势  
&&&&&&& 我们是农村幼儿园,周围有大片的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农作物种植地,还有果园、蔬菜大棚等,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孩子所看到的,以及家里随季节变化的播种、管理、收获,也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要充分利用农村乡土资源,让幼儿在周围生活的大课堂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
&&&&&&& 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地选用本土资源
&&&&&&& 我们这儿物产丰富,随着季节的变化,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各种自然资源常常成为孩子们热门的话题和游戏的材料。麦子收割的季节,麦秆到处可见,可让幼儿收集麦秆投放到活动区,一起探索开展多项活动,比如麦秆吹画、利用麦秆玩吹泡泡游戏等,还可以做手工制作,比如麦秆粘贴。秋天玉米收获的季节,可以收集玉米皮,让幼儿编玉米皮辫子,做成门帘等。还可以让家长参与编织各种物品,比如麦秆田螺、玉米皮蒲团等,并把它们收集起来投放到活动区角,让幼儿进行学习。除此之外,还有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木棍、石子、野草、野花、泥土、树叶等不用花钱又容易取得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 三、发挥乡土资源优势,让幼儿自主游戏  
&&&&&&& 1.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天生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以及各种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 幼儿园周边的田野、果园等都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场所。
&&&&&&& 随着季节的变换,大自然也在不停地变化,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现象。在春天,我们让孩子看一看各种野花、小草、小树的生长,体验一下放风筝的乐趣;在田野里,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记录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夏天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捕蝴蝶,捉蚂蚱,玩有趣的泥巴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幼儿到地里捡土豆、拾豆子、剥玉米皮等,体验劳动的乐趣,观察丰收的场景。下雪了,冬天来了,带孩子们去野外听一听北风呼啸的声音,感受堆雪人、扔雪球、踏雪的乐趣。
&&&&&&& 这些充满农趣、野趣、童趣的活动,会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经验,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 2.民间游戏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作为户外游戏新内容。
&&&&&&& 民间游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乡土气息浓厚,开展幼儿民间游戏能让幼儿在玩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挖掘民间游戏,作为幼儿游戏的新内容。因此,不管在游戏活动时间还是在自由活动时间,都有孩子玩&贴人&、&跳房子&、&滚铁环&、&丢沙包&等民间游戏。我们还利用民间传统节日,作为游戏的新内容,如元宵节舞龙、抬花轿、划旱船、踩高跷等,尽管他们的做工粗糙不太美观,但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分享到了快乐。
&&&&&&& 农村的乡土资源还有许许多多,比如民间游戏、民间童谣、民间玩具等,这些都是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就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情趣。&
&&&&&&& 巍巍祁连山下是我们美丽的家乡,青田绿水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我们将努力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展户外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促进他们的身体全面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利用德化本土资源开展区域游戏活动_参考网
利用德化本土资源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温朱梅新《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本土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福建德化,地处闽中屋脊,与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并称中国著名的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德化山清水秀,名胜古迹颇多,有名扬海内外的石牛山,岱仙瀑布、九仙山、戴云山等。民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闽南童玩历史悠久……幼儿园应坚持立足本土实际,巧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创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利用环境资源,激发活动欲望“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把环境看作一种教育的资源,就要求我们对环境进行设计,以充分发挥环境的促进功能,设计可以使得“偶然的环境”变成“教育的环境”。要让幼儿真正地了解本土文化,必须让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带领幼儿走入自然,融入社会,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同伴的合作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如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将幼儿带入著名的德化陶瓷博物馆,欣赏琳琅满目的陶瓷作品,听工作人员讲述德化陶瓷的发展历史,认识德化历史上著名陶瓷名家,近距离接触名家陶瓷作品,在陶瓷体验区,幼儿可以亲手彩绘、拉坯、捏瓷花……回园之后我们开展系列区域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我们就趁热打铁,如开展语言区域游戏活动《说说家乡的陶瓷》,我们别出心裁,让幼儿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导游,有的扮演陶瓷大师,有的扮演老师,通过“扮演角色”这一游戏的形式来介绍陶瓷,许多孩子意犹未尽,就滔滔不绝:“我们德化的陶瓷真是像白雪一样白,洁白无瑕:”“我们家乡的陶瓷很薄,很透明,像纸张一样。”“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陶瓷大师,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科学游戏活动课《认识陶瓷你问我答》,探索陶瓷为什么可以由柔软的泥巴变成坚硬的陶瓷?陶瓷轻轻一敲,为什么会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陶瓷为什么极易破碎……老师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必答、抢答等竞答游戏,以分数的形式决出胜负,激发了幼儿浓厚的探究陶瓷兴趣。二、丰富区域材料,引导主动参与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亲身去感受、去领略、体验作为德化小县城孩子的快乐,从小培养孩子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如德化的闽南童玩游戏中,有跳绳、踢毽子、过家家、滚铁环、丢沙包、跳格子、打弹珠等,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爱好,适当投放区域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闽南童玩游戏活动。可以开展系列闽南童玩活动比赛,让孩子们体验活动的乐趣,了解家乡闽南特色文化。又如区域游戏活动中,我们开设了快乐旅游的语言游戏区。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家乡的风俗文化、建筑、特产,搜集相关的图片实物进行场地布置。每个景点我都设立了小导游,小朋友和老师都是游客。在区域活动中,小游客来到旅游点,每当来到一个景点时,导游就向游客介绍有代表的景观、土特产、风俗文化等。游戏刚开始小朋友在这方面有点胆怯、不主动,经过反复的活动后,小朋友就胆大多了,放得开,甚至有些小朋友就像讲故事一样向游客介绍。比如在讲到“瓷都陶瓷街”时,小导游还会手舞足蹈跳起来,逗得小朋友们非常开心。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但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小朋友之间的交往能力,还进一步让孩子们在活动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去了解和再现本土文化,个体也获得了有益的发展。三、提供有利机会,培养实践技能利用德化特有陶瓷的陶瓷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区域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感知隐含的科技原理,在动手中获得知识,体验发现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动手操作的主动性。在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要尊重幼儿的个性,鼓励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敢于创作,勇于创新,保护其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我们在教室设立了“陶瓷创作大比拼”这一游戏,鼓励幼儿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不拘一格,创作出富有自己个性陶瓷作品。谁创作出了幼儿公认的好作品,就获得一个“大师”的称号,每个幼儿都要送给大师一颗星,“大师”如果聚齐了50颗星,就可以获得“美猴王”的称号,这一游戏,幼儿十分喜欢。又如“竹筒饭”是德化著名的特色小吃,多数幼儿都吃过竹筒饭,肯定对竹筒饭的味道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我们在亲子活动中开展“竹筒饭,香跳跳”游戏活动,让家长带上孩子,在野外一起亲手烧制竹筒饭,同时开展家庭烧制竹筒饭竞赛,幼儿通过自己亲手淘米,小心翼翼地将米装进竹筒、压实、盖紧,再蒸煮,亲身体验烧制过程,竹筒饭烧熟后,组织“美食美味比一比”游戏,老师组织了几个平时比较馋嘴的幼儿当“美食评委”,评出“最香美食奖”“最佳风味奖”“最具特色奖”,获奖的幼儿可以当场表演一个拿手的节目,老师当场用手机拍摄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让他“风光一回”,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幼儿获得直接感性知识,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2015年10月,德化县丁溪幼儿园自开展福建教育学院基础研究课题研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研究》以来,充分利用德化本土丰富的陶瓷、闽南童玩等文化教育资源,创建富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各个区域游戏活动了解家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的其它文章汪小英学前教育工作室
当前位置:&&&
利用家乡本土资源 促进幼儿园游戏的开发
上传: 刘敏忠 &&&&更新时间: 10:54:44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利用乡土资源有效开展乡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些思考_参考网
利用乡土资源有效开展乡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些思考
郭水芹【摘 要】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势如破竹,区域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地的幼儿园大量开展了区域活动。但是目前国内区域活动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经费充足,师资力量强,家长素质高,班额小,空间大,适于开展区域活动。而在我们山区,由于经费不足,班额过大,空间相对狭小,再加上家长的观念比较落后,要开展区域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么才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在乡村幼儿园开展好区域活动呢,下面就谈谈我们幼儿园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关键词】乡村幼儿园;区域活动;资源开发首先什么是区域活动,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区域活动呢?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好奇好问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幼儿的表现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其次在经费不足的条件下我们怎样开展区域活动呢?俗话说巧妇难为米之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幼儿玩具、用具、学具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但是我们乡村幼儿园经费有限,买不起太多的玩具。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地理环境和先天条件来想方设法地为孩子们创造条件。在全园教师齐心协力地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利用乡土资源来开展我园的区域活动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怎样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呢?一、乡土材料的收集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展现自己的收集品,并通过相互交流、研讨,扩展活动思路,明确收集范围与收集的多种途径。既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收集本土材料,又要求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我们根据当地农村特色,把乡土材料分成:幼苗种子类、花果蔬菜类、沙石类、木头、竹子、民间劳动工具类、体育活动类和其他废旧用品类,为开展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奠定物质基础。二是拓展收集途径,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收集活动。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收集各种材料对孩子进行区域活动的重要价值,让他们真正了解各种物品的再造功能与作用。同时,让家长欣赏一些利用收集的材料制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在亲子活动中,让家长利用自己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开展各类创作活动,我们组织了六一亲子风铃制作和元旦亲子灯笼制作展。大大地激发了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兴趣。二、根据材料的情况设置适宜的区域适宜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我们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利用现有的场所结合幼儿的需求设置了种植区、轮胎竹梯区、钻爬举重区、石磨、榨榨面(农家小院、本土特色)、超市、餐厅、木趣、竹趣、车趣、益智区、美工区。三、乡土材料的投放设置好区域后,我们就将分类整理的材料进行分批投放。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区域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活动,材料的提供为幼儿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我们秉承家园齐动手、就近取材、废物利用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利用乡土资源,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幼儿教育创造了条件。我们发动老师、家长、热心人士收集到许多木料,请师傅加工打磨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木块、木条、木板投放到木趣区。找来竹子做成竹棍、笔筒投放到竹趣区,收集十多个石磨投放到小磨坊,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榨榨面引入到农家小院中。还做了不少梅花桩、独木桥、竹梯投放到体能活动区。发动家长做用木箱、纸箱、木板、轮子做了各式各样的车子。我们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资源,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满足了农村幼儿区域活动的需要。材料既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又是孩子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更是诱发孩子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的媒介。我们注重材料投放的多用性、层次性、探究性,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进而乐于创造。(1)材料投放的多用性,一物多用。(2)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先易后难。(3)材料投放的探究性,鼓励大胆尝试。四、活动的观察和支持幼儿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时,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参与者的角色出现,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像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五、材料的收拾和整理材料的收拾和整理是大多数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之初的一个难题,我们也面临过这样的难题,后来老师们就将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拍摄成照片,贴在固定的地方,孩子们照着整理,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总之,我们以区域活动内容、空间的设置与游戏材料的投放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多渠道获得材料,教师通过观察和支持游戏,从孩子的操作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考,在观察、反思整个区域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在相互学习、互相展示中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方法、结果来促进自我意识的升华、自尊心的建立、自信心的发展、个性的张扬,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幼儿教育创造条件。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都市家教·下半月的其它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区域开展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