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不觉的安德游戏玩的那个游戏才是最诡异的

绝非儿戏的游戏 ――从《安德的游戏》谈科幻电影
  对于电影版《安德的游戏》,我之前的期待一直不高,觉得拍出来也就是个《关键第四号》、《宿主》、《心灵传输者》那样的青少年科幻片。没想到,在和刘慈欣、姚海军、吴岩、夏笳、小姬等科幻圈的朋友们一起看了IMAX版《安德的游戏》之后,大家的反响一致非常好!&
  《安德的游戏》投资高达1.1亿美元,但北美票房仅仅6100万美元,加上海外部分,到现在全球票房也刚过1.1亿,看来出品方狮门公司是要赔钱了。狮门公司目前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接着拍续集,即使拍,也可能会拍一个电视剧版的番外篇。另有消息称,如果有续集电影,可能不按照任何一部小说来拍,而是讲一个原创的故事。&
  这部大制作科幻电影真的是因质量不好而失利的么?我们对这部科幻电影的感觉和评价难道有偏差?这次,就让我们以《安德的游戏》为例子,谈谈科幻电影的一些问题。&
  成功还是失败的游戏?&
  首先,我们来谈谈票房问题。作为一部上亿美元的大制作科幻片,《安德的游戏》11月1日的北美档期就有些悲剧――前面有10月3日上映的《地心引力》强势捞金,在北美拿下2.5亿美元票房,几乎霸占了整个10月票房;后有11月8日《雷神2:黑暗世界》,也拿到了2亿美元票房。两部大片夹击之下,《安德的游戏》基本没有空间来竞争。&
  再有,虽然《安德的游戏》演员阵容很不错,但总体上看缺乏票房号召力:哈里森?福特经过了他叱咤电影票房的时代,何况也不是主角;本?金斯利虽然演技出色,但没有商业大片的影响力;三位小演员都很出色:“阳光小美女”加上科恩兄弟《大地惊雷》中的小姑娘,还有《雨果》的小男孩担纲主角,不过都没有《饥饿游戏》里詹妮弗?劳伦斯那样的人气。像影片中维奥拉?戴维斯这样拿过两次奥斯卡提名的黑人女演员也无助于影片票房。&
  此外,原作者卡德一直反同性婚姻,还说奥巴马是个没信仰的独裁者,在本片的拍摄和上映前后都闹出不少负面新闻,令片方的电影宣传受了不少影响。&
  更主要的问题出在影片的定位上:狮门公司试图把《安德的游戏》打造成科幻版《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希望它赶上如今的Young Adult电影风潮;原著本来就是一部少儿成长小说;而导演加文?胡德则试图把电影拍得更有深度……引用新浪微博上“-bny-”网友的分析就是――爆米花控说:大场面太短,差评!剧情控说:小儿科,差评!狮门定位的目标观众说:没有三角恋,差评!原著死忠粉说:这个被删那个被删走马观花不爽。差评!…平均下来就悲催了。&
  让我们从口碑评价上来验证一下这种看法吧:《安德的游戏》在IMDb分数其实不低,共有3万5人打分,平均得分7.2――以用户打分排序,评分用户在1500名以上的2013年科幻电影中,《安德的游戏》排名第11位,还在《环太平洋》之上。排名第一的《金笼》是部虚构背景的移民电影,其科幻味道很淡;第二名《她》是部文艺气息很浓的片子,科幻感也不强;排第三的《Riley Rewind》是部独立科幻小片,只有70分钟。总体上看普通北美观众对《安德的游戏》评价还不错。&
  但在媒体汇总的著名网站metacritic上,《安德的游戏》只有51分,位居2013年科幻电影得分的倒数几位:《地心引力》96,《饥饿游戏2》75,《星际迷航:暗黑无界》72,《环太平洋》64,《僵尸世界大战》63,《钢铁侠3》62,《极乐空间》61,《超人:钢铁之躯》55,《遗落战境》54,《重返地球》33!但我们看看这个网站上收录的媒体影评,其中偏好评的有14篇,中评的20,完全负评的只有4篇,正因为4篇负评中有两篇很极端地打了0分,导致影评总体评分偏低。看得出,影评人对科幻电影的感觉与普通影迷有时是不太一致的:《超人:钢铁之躯》在IMDb上得分7.4,《遗落战境》7.0,但在metacritic它们都低于60分及格线。《安德的游戏》难道还不如《极乐空间》和《遗落战境》么?&
  好游戏还是坏游戏?&
  那天,机缘巧合,可以在北京与大刘(刘慈欣)、老姚(科幻世界的姚海军)、小姬、吴岩老师和夏笳一起来看电影。大家先坐在影院旁边的哈根达斯店里闲谈,作为组织者,我还颇有点惴惴:之前国外对此片的风评不太好,要是真看了部大烂片岂不浪费大家时间?没想到看完从影院出来,众人都有些兴奋。小姬一直在说“太好看了太好看了,还要看一遍!”,夏笳则以女博士的敏感上升到了理论与文化高度,一向沉稳的大刘在得知影片票房、口碑平平的情况时则表示“这样的科幻电影都不喜欢,我感到很绝望”……&
  《安德的游戏》到底算不算一部好科幻电影?是不是成功的科幻小说改编?我不想在这里说服对本片感觉不好的朋友,各人感受不同评价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还是想谈谈为什么我们认为它是一部出色的科幻电影,借此也梳理一下目前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趋势走向。&
  最近一阵看到不少网友的议论,确实有种困惑感:到底什么样的科幻电影才是好的科幻片?《地心引力》被很多人认为根本不是科幻,原因是离现实太近,似乎没啥幻想的内容。这样说的话,科幻小说中一大票近未来小说是不是都不够科幻了呢?比如说大刘的《地火》、《全频带阻塞式干扰》,陈楸帆的《荒潮》,弗洛?文奇的《真名实姓》,海茵莱茵的《进入盛夏之门》,以及《发条女孩》、《群星,我的归宿》、《末日危途》等等。《地心引力》对太空的展现,对人面临绝境时的恐惧与求生本能刻画,包括其略显保守的回归母体态度,都是很典型的科幻电影母题。如果难以接受它,那么像《海滩》、《奇爱博士》、《奇幻核子战》、《纽约大逃亡》、《逃离地下天堂》等一批经典科幻电影可能都会与你失之交臂了。何况《地心引力》的拍摄技巧极为出色,是科幻电影中继《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电子争霸战》、《终结者》、《黑客帝国》、《阿凡达》等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
  还有《环太平洋》,很多人又会认为这部科幻电影光是机器人和怪物打架,没内涵――显然,他们把影片等同于了《超级战舰》、《钢铁侠》、《2012》、《铁甲钢拳》这样的视觉特效大片,没有体会到《环太平洋》背后的B级片文化(怪兽电影、日本时代剧、日本特摄片、老科幻片等)。这让我又想起被很多人鄙视的《阿凡达》,甚至被有些科幻影迷不屑称为科幻的《星球大战》――如果我们把这些“科幻电影”都剔除出去,难道科幻电影地位就能更高么?所谓纯粹的科幻到底意义何在呢?科幻迷不本该是眼界开阔、敢于想象、兼容并蓄的人群么?&
  不是游戏的游戏&
  说回《安德的游戏》,为何我觉得这是一部出色的科幻电影?首先,影片在节奏、情节、角色、特效、主题等方面相当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这在近些年的科幻电影中已经很难得了。大刘评价说:“它是好莱坞电影中少见的一个平衡很好的电影,一般的好莱坞大片都是特技特别高超、特别棒,但故事和人物极弱,特别是在最近两年的几部大作里面,比如像《超级战舰》、《洛杉矶之战》这些影片,表现得尤其明显,但《安德的游戏》各方面都很均衡,整体水准很高。”&
  不认同这种评价的可能既有没看过原作的观众,也有原作的铁杆粉丝,他们对影片的情节和角色都颇有微词,但批评的思路却是完全相反的:原作粉丝往往觉得影片节奏太快,删掉的情节太多;而没看过原作的观众往往觉得影片前半部分太没意思,缺乏高潮。《安德的游戏》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一部成长小说,这种成长小说往往是层层递进,一点点用故事推动角色成长发展的,但改编成电影,肯定没法把所有情节都放进去。影片114分钟的片长几乎已经达到了这类科幻商业大片的上限――《饥饿游戏2》的小说肯定没有《安德的游戏》复杂,但影片却长达146分钟,足足比本片长了半小时之多(尽管如此,影片情节都不算复杂)。那是因为《饥饿游戏》小说系列近年在北美很红,不像《安德的游戏》是30年前的经典了,其读者基础比后者大很多。有人说影片的情节太“赶”,叙事不够细致,其实《哈利?波特》电影系列中有几部也拍得情节非常赶,比如《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以及《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节奏都如同这两部还是著名导演阿方索?卡隆和迈克?尼维尔拍的呢。&
  原著党与普通观众对角色的态度也很不相同:前者会把电影角色与小说描写反复对照,看到这个十几岁的比邦佐还高的安德就很难接受;普通观众则觉得十几岁的少年安德还是太偏“少儿向”了。如果电影对小说亦步亦趋,角色都必须与原作分毫不差,还叫什么改编创作呢?这年头,连詹姆斯?邦德都从当年小说中描写的“身材瘦削,蓝眼黑发”演变到由壮硕金发的丹尼尔?克雷格饰演,也没见到大家说那就不是007先生了。&
  《安德的游戏》是不是很少儿向?看看最近些年的少儿科幻、奇幻电影,以及流行的YA(Young Adult)电影就知道了。在《暮光》、《珀西?杰克逊》、《饥饿游戏》、《哈利?波特》系列等YA电影中,一定会围绕爱情、友情、亲情和青春荷尔蒙展开,而在电影《安德的游戏》中,这三方面都基本付之阙如:除了和佩查?阿卡丽略显暧昧,完全没有爱情元素;安德与豆子等人的友情以及他与哥哥姐姐的复杂亲情也因电影长度关系做了大量删减(顺便说一句,我认为对哥哥姐姐这条线索的删减非常合理,否则影片很容易跑偏)。可以说,影片只关注一条主线,即安德面临的严酷训练环境和人类未来的命运。&
  《安德的游戏》背后有两部电影明显的影子:保罗?范霍文导演的《星河战队》以及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外表上,《安德的游戏》与《星河战队》都是写人类与虫族的太空战争,都是成长故事的线索,虫族设定也很接近:数量巨大;以生物而不是机械方式发展军力;都很类似蚂蚁,有明显的等级分工……骨子里《安德的游戏》则更接近《全金属外壳》,特别是影片中的教官和军士训练安德等少年一段,简直就是《全金属外壳》前半段的简化和翻版。更重要的是,《安德的游戏》在主题上同样与库布里克的经典作品非常一致,即强烈的反战意识。不过导演胡德显然达不到库布里克的高度,不能像库布里克那样用各种细节及细致深刻的精神反思来体现战争的荒诞、残酷和对人性的扭曲――在《全金属外壳》结尾,美国大兵们端着武器,嘴里唱的却是他们从小听到大的《米老鼠之歌》,整个场景极具黑色的讽刺效果。&
  范霍文导演的《星河战队》虽然很不错,但从改编角度看其实并不算合理,电影与原作小说已经有很大不同了。《安德的游戏》没有走这条路,结果想看人类与虫族大战的观众就未免有些失望。电影版《安德的游戏》还是尽量贴近小说的,只在结尾特别突出了反战的态度。&
  时光网上有导演访谈文章这样写道:作为一名南非导演,胡德深受已故南非总统曼德拉的政治信仰的影响,他坚信只有和平才是真正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胡德希望观众在看电影时能够将自己代入进主人公安德的世界里,思考如果自己拥有和安德同样的天赋时,会如何领导其他人?如果拥有毁灭一整个星球的能力时,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你可以用暴力手段获胜,但最后暴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只会激起对方的仇恨,如此循环往复。就像南非,如果不通过和平对话理解彼此,我们永远无法凝聚成一个国家。”胡德说,“我希望观众能享受特效,但是更重要的是反思其中的命题。”&
  从情节、角色、特效等方面制作水准来说,《安德的游戏》算可以打75分的电影。但影片在主题上的探讨,足以给其加分不少。近年来的科幻电影在主题方面少有开拓,除了视觉奇观电影,很多都有向主流类型片靠拢的趋势,围绕人性(爱情、家庭、个人选择、生活困境等)展开(例如《月球》、《另一个地球》、《她》、《无姓之人》、《怪兽》等等);那种站在一定高度上的带有纯正科幻味道的电影却相当少见了。按前文所言,我们当然不排斥这种人文色彩浓厚的科幻电影,其中也确有不少佳作。但这些科幻片总少了点看科幻小说时的那种感觉:以科幻的超越眼光来看待整个人类及宇宙;对现实原则进行反思、质疑并虚构出另一种可能的现实原则;把想象的世界或物体引入现实,观察其反应,体味世相背后的真实……&
  按照一般商业片的节奏规律,《安德的游戏》在结尾的大战之后再有5到10分钟内容即可结束,然而导演却用了超过15分钟的长度讲述安德在胜利之后的反思,十几岁的少年依然踏上了赎罪与反思之旅。哈里森?福特饰演的教官在结尾对安德说:“胜利是最重要的。”安德则回答:“胜利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这句点睛之笔告诉我们,影片塑造的不是一般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安德面对游戏的态度,在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中,格外有价值。&
来源:豆瓣网&&
新闻排行榜
&|&&|&网站律师&|&&|&联系方式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安德的游戏,其实是部学霸成长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新一部是1月7日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的《安德的游戏》。该片改编自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1985年推出的同名作,其中,既有外星生物、星际战争、人工智能这些科幻片常见的设定,也不乏对战争与人性的探讨。本期活动,我们就让同学们和国内青年科幻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宝树、影视编剧兼策划人史航展开对话。
原标题:安德的游戏,其实是部学霸成长史
12岁男孩安德(阿沙·巴特菲尔德饰)是本片绝对的主角,未来时代的地球在遭受来自外星虫族攻击后,人类开始天才养成计划,安德被挑中成为带领人类抵御虫族再次攻击的指挥官。1902年,乔治·梅里耶以当时对太空外星的探索为背景创作《月球旅行记》,开启了科幻电影的大门。这是一扇通往自由和梦想的门,随之而来的是无数科幻电影,大师们用镜头寻找和观察“过去将来时”的种种设想。最新一部是1月7日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的《安德的游戏》。该片改编自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1985年推出的同名作,其中,既有外星生物、星际战争、人工智能这些科幻片常见的设定,也不乏对战争与人性的探讨。本期活动,我们就让同学们和国内青年科幻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宝树、影视编剧兼策划人史航展开对话。本报记者李芳明 沈参 长沙报道【文/理科生看电影】《安德的游戏》实验时间:日19:20实验地点:长沙银兴乐天影城实验者:10个文/理科生,分别来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中南大学。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失重训练场桥段:安德被国际舰队选中,与队友们一起飞出地球抵达位于外太空的“战斗学校”。在这里,国际舰队长官们将他们送到失重训练场进行对战训练。提问:在失重训练场这个球形空间里,人类呈现失重漂浮状态。这是基于什么设定的?——王莘(新闻专业)解答@宝树:这是源于在太空船里有很大空间是没有重力的。我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是,安德和队友们对战都是三维立体思维。在上世纪80年代,像这样的设定比较少,许多太空题材,比如《星球大战》《异形》等,它们被处理成在有重力的环境中对战,而不是失重状态,所以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无重力太空的魅力。安塞波桥段:安德在最后的“游戏”中使用了超级战术武器——设备医生。设备医生一旦使用,便会使任何物体化为灰烬。安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安塞波通讯指挥真实的战斗,为了攻击敌人的要害,竟然用设备医生把“虫族”的母星完全毁灭。提问:人类舰队通过安塞波进行控制,构成安德游戏的基础,安塞波究竟是什么通讯原理呢?——何恬(信息与电子科学)解答@宝树:安塞波是一种能够实现超光速即时远程通讯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夸克间的量子纠缠关系。这并非卡德(原小说作者)首创,但因“安德”系列而声名大噪,成为太空战争作品的标准配备之一。虚拟战场桥段:影片中,希伦·格拉夫上校为安德分配的最后一场“游戏”是与马泽·雷汉竞争对战“虫族”大军。安德担任,在虚拟平台上带领队友们掌控的无人机消灭“虫族”。提问:对战是在虚拟平台上展开,安德和队友们通过手中操作系统控制无人战斗机,表面上是游戏,实际上他们指挥的是真实的战斗,难道安德他们一点都没有察觉吗?——龙逸(新闻专业)解答@宝树:最后的“骗局”没有被识破,是因为模拟的战场可以和真实的一模一样。虚拟游戏与真实世界完全打通,这种设定现在不难想象,但在当时还是比较超前的构想。作品中所呈现的“虚拟现实”,还原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那是赛博朋克兴起的时代。我们能明显看到《安德的游戏》在出版二三十年之后,虚拟现实的游戏对于科幻界的影响。比如说《银河英雄传说》,依靠虚拟战舰获得名誉;《三体》,依靠游戏带动故事发展,通过游戏进入外星球世界。科幻帖解读人:宝树(著有《三体X:观想之宙》《古老的地球之歌》《时间之墟》,第三、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短篇小说奖”“最佳新锐科幻作家奖”银奖得主。)《安德的游戏》故事发生在未来,那时地球已经两次遭遇“虫族”进攻,国际舰队认为必须在世界各地寻找天资聪颖的孩童,自幼便送到国际舰队训练儿童的空间站进行训练,从而拯救全人类……人文帖解读人:史航(编剧、策划人)编剧史航曾经多次推荐《安德的游戏》这部小说。在他看来,这部小说重点不是各种设定,而是关于反战的故事以及人性的寓言。但是从电影呈现来看,似乎并没有达到小说的高度。学校成长史,能激起更多人的共鸣“这个小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以学校为框架的玄幻、科幻和魔幻故事,这就是我同样喜欢哈利·波特的原因。”史航认为,以学校为框架的故事,能激起很多人的熟悉感和共鸣感,“从大多数人的生存体验来说,可能你没有经历过医院、厂矿,但大部分都经历过学校。跟曾经的生活经历有过相似的地方”。电影是这样表现的——为了磨练安德,希伦·格拉夫上校故意在全班人面前夸其最优秀,令他成为众矢之的,在经过团队作战和课堂较量后,安德成功赢得了同学的友情。后来在火蜥蜴部队,安德也是凭实力赢得同伴信任。但整个过程,只有简单的几场戏。反战与平等,才是成长的主题史航认为,小说的视角并非简单的“星球大战”或者“侵略与反侵略”的思维,而是弱者视角,“跟其他科幻小说不一样,面对一个新的星球,小说主人公不是以一个人类捍卫者的角度去看,不是简单的异族入侵、英雄抗战的过程,他会去关心被人类所伤害的那个种族,他一直站在弱者的角度,以强调平等的心态来看这一切。所以,这不是那种硬科幻,主要讲科幻里的场景,而是软科幻,其实还是说的是关于人性的寓言。”电影是这样表现的——影片最后,得知自己将一个物种灭绝,安德几近崩溃,他与最后的“虫族女王”来了一次跨越种族的交流,承诺将带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这个地球的捍卫者,成为了虫族领袖的拯救者,也是两个种族第一次沟通的使者。吐槽帖“电影我觉得在剧情上面似乎没有展开,它想传递的意思,有点像科幻小说《三体》想表现的,反对战争,宇宙中间不同文明的对话,但感觉体现得不够,剧情走得太顺,没有任何悬念,基本上到后来我都已经猜到发展了。”    ——吴佳斌(机械专业)“特效挺好,但剧情有点简单,无论是亲情线、友情线甚至是爱情线,感觉都是点到为止,有点仓促。”——刘欣(会计专业)“玩一个游戏,升一级,打败一群队友,升一级,他(安德)也没表现出多少超能力,怎么就当上指挥官了,成长过程太走形式,细节不经推敲,反转不够有力。”          ——龙逸(新闻专业)Tips影片改编自1985年推出的同名小说。据介绍,原小说同时获得了“星云奖”和“雨果奖”,在当时来说有这样成就的作品屈指可数。它会成为科幻迷心中的经典之一,有很多原因。首先,小说是以美国和苏联冷战时期为背景,当时太空竞赛、星球大战如火如荼,小说里对于战争的反思是有独到见解的;其次,《安德的游戏》讲述了青少年的成长模式,原小说中的主角们都是六七岁的小孩子,他们经历磨难和挣扎成长的过程吸引读者;再者,作品里有很多情节是靠电子游戏推进的,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子游戏只是刚刚兴起,但书中,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已经被打通了,作者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4篇(精选多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4篇(精选多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德的游戏安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