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法师辅导录音第一次辅导法师是谁?

导读: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殊胜的引导文《大圆满前行》,《大圆满前行》是大圆满的一种前行,如果以后我们要修持殊胜的大圆满,现在所学的《前行引导文》,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前行引导文》中共同外加行,但忽略了前行基础,觉得“前行”的法太基础、太简单了,前面讲了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然后十种进一步的补充和圆满,宁玛派是以大圆满法为主,大圆满法还是比较零散的,在修这些大圆满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殊胜的引导文《大圆满前行》。
《大圆满前行》是大圆满的一种前行,如果以后我们要修持殊胜的大圆满,前面这些基础的修法必须要学修、要在内心中产生这样的状态,这样我们才可以进一步修更深的法。越深越高的法越能够相应我们心的本性、越相应实相。为了相应实相的缘故,前期的准备非常重要。
现在所学的《前行引导文》,主要是把我们的心从耽著轮回的状态,调整到追求解脱的状态,不单单是自己要解脱,而且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殊胜的解脱。所以这个修法前面的共同外加行,主要就是转心的四思维。如果我们能够学习转心的四种思维法,能够观修,那我们的心就可以转变。当我们生起了出离心之后,进一步地依止善知识,修皈依、发心、修金刚萨殊阕铮蘼⑿奚鲜べさ鹊取U庖幌盗械男薹ǎ梦颐堑男某墒欤嘤τ谑馐さ姆ㄒ搴途烤沟氖迪唷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前行引导文》中共同外加行,分了六个科判:第一个是暇满人身难得,第二个是寿命无常,第三个是轮回痛苦,第四个是业因果,第五是解脱利益,第六是依止善知识。这是在不共内加行之前要修持的共同外加行,这几个阶段我们必须要学、要修、要安住。如果没有学就不会了解,没有思维也没办法产生真正的定解,没有修行内心中不会有觉受。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后面的殊胜的法就会没有梯阶和基础,上面更高的法也无法修行。
所以前前的修法都是很殊胜的。一方面前前的法都比较简单,后后的法都比较深奥。现在很多修行者,不了解这样的修行次第,往往喜欢好高骛远,也就是喜欢高的法、大的法,但忽略了前行基础。觉得“前行”的法太基础、太简单了,认为自己不需要。当然,好的法、深的法每个人都是有兴趣的,但是如果前面的这些基础没有打牢的话,后面的法将很难真实地和自己的心相应。其实前面的法一方面是比较简单,但是换个角度来讲,前面的法也越容易和当前我们的心相应。后面讲空性、如来藏的光明等,这些都是超越分别心的状态,菩提心也是很清净、很伟大的心的状态。但是思维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这方面的法,和我们现在这种刚刚学习佛法的初学者的分别心的状态比较接近,我们先思维这个就容易在心中引发共鸣,也容易在内心中产生感觉、产生修行的证量。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真实地产生了修行的证量之后,再修比较抽象的,或者比较深、比较难的法,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再难也难不到哪去。但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的话,那就的确会是很难。因为根本没办法让法和自心相应,也没办法知道到底该怎么修、怎么安住,这中间的差距太大了。大恩上师经常强调前面的加行基础重要。我们要真实地了解,然后一心一意地以非常殷重的心态来对待这个问题。只有以殷重的心态对待它,我们才愿意认真地学、认真地观修。有了这些基础,后面的法逐渐就容易了。如果没有前面的法,后面的法是非常困难的。这个也是次第。
上堂课我们讲了次第的意义,就是从一楼到十楼,每一个都是一种次第、一个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讲,次第也是代表我们在当前比较容易到达的一个阶段。否则的话虽然我们的分别心和究竟的实相之间是有法和法性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没有成熟的话,仍然没有办法发生奇迹。佛法的境界很殊妙,但是以我们现在庸俗凡夫的状态要达到超越一切分别的、完全自在的状态,中间还是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地学修、不断地进步。这里提供了很多阶段性的修法,对我们来讲非常的重要,这就是共同外加行。
共同外加行第一条学的是暇满难得。现在我们得到的人身,是佛陀观察整个六道的身份中,最适合修行佛法、最容易与佛法的境界相应的。天人的身份虽然殊妙,但是在修行佛法方面
也很差,其它的地狱、旁生、饿鬼的身份就没办法修行佛法,因为他们有各式各样的痛苦。我们现在这个人身是非常适合修行佛法、非常适合安住于法义的。
人身也分一般的和暇满的人身。普通的人身虽然得到了,但是对佛法没有兴趣去修持,也就没办法追求法义,进而也就得不到佛法的境界,所以这个叫普通的人身。真正的暇满人身,是指对于心灵的究竟状态,对于解脱的状态是有兴趣的,有善根去追求或者学修的人身。所以说暇满人身是有条件的。
前面讲了八种闲暇、十种圆满,这叫十八暇满。十八暇满的人身主要是相对于普通的人身而言的。今天我们还要讲的这种无暇是比较严格的,在佛法修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旦有了这种违缘,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对治。否则有可能在修行佛法过程中被这些违缘所障碍,没有办法进一步地修学,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华智仁波切在此处引用了更深的教言来宣讲。我们学习之后就知道这里面的标准很严,他是用共同层的要求讲暇满人身,就是前面所讲的十八种闲暇。八种就是远离无暇之处的,有闲暇就是指有机会,然后十种进一步的补充和圆满,所以前面讲到了十八种暇满。如果单单讲十八种暇满,我们很多人这些条件基本上都具有了。
但是今天所讲的是很严格的无暇。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暇满人身已经得到了,现在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中,很容易发生这里面所讲的错失机会,这称之为无暇。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学更严格的标准。如果说按照一般的标准,我们达到了,严格的标准也达到了(正如今天和下堂课要讲的十六种无暇),如果把这些无暇都遣除了,那么这种修行的状态是非常适合于生起功德的。所以说我们要了解这里所讲的违缘是什么,然后要尽量地遣除。这是我们学习更严格暇满人身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讲这么严格的标准?要让我们成为标准的佛道行者的话,必须有些条件。如果刚刚进入佛门,条件不会特别严格,是比较宽松的。当我们愿意进一步修行、进一步前进,标准不可能永远是一样的。就像上学一样,也是逐渐由浅入深的,如果只是想保留在当前的阶段,你不用再学下去。但如果要学下去,对次第的要求、对方方面面的要求,就可能是后后超越前前的。佛法的修行也是逐渐深入的。
我们在学习佛法之前,了解的佛法就是一个寺院,寺院中有个大雄宝殿,有一个佛像坐在这儿,我们就请香去供养、磕头、许愿,这就相当于行持佛法了。一般的人看佛法是这样的。当我们真正走进佛法的时候,就会发现越学越深,它的义理、修行的方法、境界越来越深入地展现出来。
佛法的智慧是很深邃的,从凡夫到佛,里面很多深邃的状态。我们也需要次第地进入这种深邃的状态,一下子是很难理解的。但是次第地进入的话,我们就可以由浅入深地学习佛法。这里面的要求刚开始的时候不是那么严格的,当你真实愿意去修的时候,要求就越来越严格了,因为你慢慢可以做得到了。这里面的要求如果能够做得到的话,那么我们内心的境界也更容易生起来。
一般世间的人,如果非常懒散,没人管很自由,就没办法成就什么事情。如果要想成就什么事情的话,你对自己的要求,还有其它环境对你的要求都会比较高。如果能够承受,那就能够做很大的事情。世间是这个规律,佛法也是这个规律。
当然每个人的根基是不一样的,初学阶段、学习了一段时间,或者学习到最后,都是不一样的。后面我们学菩萨乘的时候,那种发心作意、那种高标准,如果达到了就是个标准的菩萨;如果没有达到,我们可以慢慢去靠近、慢慢去努力。所以佛法也是通过这些次第循序渐进地让我们达到可以达到的状态,而不是说一下子给个高标准,达不到就会让我们失望、伤心沮丧,绝对不是这样的。我们前面讲了,次第性在我们这个阶段也是可以做得到的。这样逐渐上进就像我们上楼梯一样,从一楼到十楼虽然很高,但是从一楼到二楼是比较缓的方式,我们都能够接受,然后到了上层休息一下再往上走。只要不停止的话,是可以到达顶楼的。
所以说佛法的境界虽然高,但是如果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去学习的话,也能够达到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一样高的境界。但关键是我们要学,学了就知道佛法的原理,之后再去实践,这样的话心就逐渐可以转变了。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比较严格的一种无暇,下面我们看原文中怎么讲的:
此外,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还讲述了暂生缘八无暇及断缘心八无暇,不被这些逆缘所转也同样至关重要。
此外的意思就是说在前面所讲的十八种暇满人身之外,更严格的标准是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提出的。无垢光尊者大家比较熟悉,是宁玛派的一代中兴的祖师。宁玛派是以大圆满法为主。在无垢光尊者之前,大圆满法还是比较零散的,但是无垢光尊者之后就有系统的整理。这相当于分界点,有些说法是在无垢光尊者之前,在修这些大圆满的时候,都不需要修本来清净,直接修托嘎都可以。但无垢光尊者之后,先要修本来清净,然后再是任运自成的修法。 无垢光尊者之前的修行者根基比较好,一些零散的窍诀就可以让他们解脱。无垢光尊者就开始把这些零散的窍诀整理、归纳成体系。所以说他老人家的著作非常多:《七宝藏》、《四心滴》、《三休息》、《三解脱》等等,这一系列的修法都是经他很系统地整理之后流传到现在。如果没有无垢光尊者整理中兴的话,后代的修学者学习大圆满,或者证悟法性,就会有障碍了。
关于无垢光尊者的功德,大恩上师翻译过的尊者的传记里也记载了很多他老人家以前怎样苦行、学习、修行、成就、度化众生、写书等等的故事,看了之后一定会生起信心。还有大恩上师翻译的《藏密佛教史》当中,无垢光尊者的传记也是最广的。
我们应该了解这些祖师们是怎样修行的。其实这些祖师们的传记不单只是一个故事,这是后代的修学者们可以参照的很多示现。祖师们的传记都是活生生的教材,这个殊胜的教法怎么样去实践?怎么样去体验?怎么样通过闻思修的次第去做?这里面就有活生生的例子示现。所以我们在学了大圆满等论典后,再看传记中这些祖师们是怎么实践佛法的,对我们也是有很多的启示。当我们懈怠的时候,看看尊者们的苦行;当我们不知道怎么修行的时候,看尊者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这样一种成就,就会有很大的领悟。
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之一的《如意宝藏论》中,讲到了十六种无暇。十六种无暇分别为暂生缘的八无暇和断缘心的八无暇。 我们了解这十六种无暇,不被这十六种逆缘所转也同样至关重要。具体来讲这十六种无暇是什么呢?
《如意宝藏论》云:“五毒愚痴魔所持,懈怠恶业如海涌,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又云:“紧缚现行极下劣,不厌轮回无少信,行持恶业心离法,失坏律仪三昧耶,断缘心之八无暇。”
这里面就讲到了十六种无暇,后面对于这十六种,一个一个都要单独地讲。所以咱们在颂词上面就不用再解释了。这个十六种无暇的出处,就是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 下面我们看第一个:
暂生缘八无暇:
为什么叫暂生缘?缘就是违缘的意思。什么样的违缘呢?我们在以暇满人身修持佛法的时候,暂时生起来的违缘就叫暂生缘。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讲,有些地方说是临时性的;但有时候也许是比较长时间的。阿琼堪布在《前行备忘录》中也讲了暂生缘,说这是临时性的、突然出现的违缘。比如你在座上打坐观修的时候还没有出现,但是一下座就出现了;上午没有出现,下午突然就出现了;今天没有出现,明天就突然出现了;今年没有出现,明年有可能出现了。是偶尔性、临时性或者突然性出现的。这些突然出现的违缘,如果发现得越早,越早对治它就消失的越快;如果你发现得晚、任其发展的话,就会逐渐做大,对我们心的影响、修行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要学,要经常性去反观自己的心有没有产生这样一种无暇。如果都没有学的话,当
生起这些违缘的时候我们都没办法认识。这个是不是违缘我们都不知道,又怎么样去对治呢?就根本想不到去对治。但是我们学完之后,知道这种情况就是法本当中所讲的一种违缘,该怎么样去对治,安住在对治之道当中,就可以把违缘彻底地消灭,我们就可以继续顺利地修行下去。
所以第一部分就是暂生缘――暂时产生的违缘,或者临时性、突然产生的违缘。如果认识早了我们也可以想方法对治,这个对治的法后面也要讲。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了对治法。不单单把这些无暇讲出来,还讲了怎么样去对治。如果只是讲了违缘,没有讲怎么对治的话,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讲,也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寻找对治的方法。所以祖师们就很慈悲,一方面讲到了这些违缘,一方面讲到了怎么样对治。让我们有应对的方便。
一、五毒粗重:
前面颂词当中说“五毒愚痴魔所持,懈怠恶业如海涌,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 五毒粗重就是第一个无暇、第一个违缘之处。佛经中讲三毒,有时候是讲五毒。三毒就是是贪欲、嗔恚和愚痴。五毒就是贪、嗔、痴、嫉妒和傲慢。为什么叫毒呢?因为这些烦恼在内心当中一旦生起来了,就像服了毒药一样。如果吃了毒药我们的身体就会受伤;如果生起了这些烦恼,那我们的心从此就变得不健康了、不清净了,对我们的法身慧命会有一些影响,所以叫做毒。
五毒粗重分别是指贪欲心、嗔恨心、愚痴心、嫉妒心和傲慢心很粗重。为什么有些讲三毒有些讲五毒呢?因为五毒可以归摄到三毒当中,如果打开可以分成五毒。这二者之间是有某种联系的,一般来讲贪、嗔、痴三毒就够了。
但是更细致些讲的话,比如嫉妒心是属于嗔恨心的分支。当我们看到别人有钱、有智慧或者快乐的时候,我们得不到就会产生嫉妒心。当我们产生嫉妒的时候,内心当中是很不安静、很不舒服的,就像虫子爬一样非常难受。这个难受就是一种比较轻微的嗔恨心,或者和嗔恨心比较类似的分支的状态,所以它是从属于嗔心的。
傲慢是什么呢?傲慢是贪欲下面的分支。傲慢就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状态的贪。觉得我这个功德非常好,其实是属于贪欲的分支。所以嫉妒和傲慢可以归摄到三毒当中;如果打开,再把贪心延续下来有傲慢,嗔心延续下来有嫉妒。
讲五毒有它的必要性。因为我们平常修行过程当中,有些时候嫉妒心很强盛,有的时候傲慢心很强盛。如果单单讲贪欲和嗔恚,也许有些时候能够兼顾,有的时候就讲不到。所以展开之后把五毒并列,就可以讲得很清楚。世间俗语说五毒俱全,凡夫人就是五毒俱全。在佛法当中讲五毒俱全就是讲贪、嗔、痴、嫉妒、骄傲。它们是修行的大敌。
不单单是修行的大敌,在世间日常生活过程当中,如果我们的五毒粗猛、炽盛的话,其实也会影响工作、生活的质量。因为烦恼很粗重,就没有办法安住在平和的状态当中去面对任何事情。在世间当中,如果五毒过于粗重的话,也会成为社会的公敌。在修行过程当中,这个五毒如果炽盛、粗猛的话,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修行的质量,或者有可能让我们的修行中断,所以我们要真正地去认知这个五毒,然后知道怎么样去对治。
下面我们看五毒粗重是怎么表现成无暇的。
对怨敌恨之入骨、对亲友爱恋贪执等五毒烦恼十分粗重的人们,虽然偶尔会生起修持正法的念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自相续中力量强大的五毒烦恼所控制而不能修成正法。
五毒粗重刚刚我们讲了,贪、嗔、痴、嫉妒、傲慢等等。这里面举了两个例子,一方面就是说嗔恨心很严重,对妨碍自己修行或者工作的怨敌非常嗔恨,内心当中有一个很重的结解不开,就永远处在这种非常不舒服的状态当中。当我们内心当中有这种非常严重的嗔恨的时候,就没办法修行,因为修行需要非常平和清净的心态。如果你的心已经被强烈的情绪所控制,哪里还能安住在平静的状态当中去观修解脱的法义呢?它就是一个大的障碍,当内心当中产生了非常强大的嗔恨,这个时候就已经处于无暇状态了,当前这个状态已经是一个违缘了,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经管营销、旅游景点、资格考试、出国留学以及大圆满前行法师辅导22课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释祖禅法师,生西法师辅导前行广释_祖禅_释祖禅法师为何出家_释祖禅_释行悟法师简介_释仁焕法师治病的方法_释传喜法师的奇异故事_前行广释法师辅导笔录_释行悟法师 - 一点通文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虽然凡夫造的回向文可能文字非常优美,内容很丰富,但是绝对没有佛或者莲花生大士、寂天菩萨、弥勒菩萨等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所写的回向文加持大。
既然我们通过加行发了心,然后通过正行修持了善法,最后一个回向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怎样通过善巧的回向,让自己所说、所造的善根能够成为真正有意义呢?懂得如何回向,其实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问题。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提到,我们所造的善根如果不回向的话有可能失坏。失坏的因缘有很多,第六品讲过,生起嗔恨心可以让我们的善根失坏。还有一些地方讲,生起邪见也会让我们的善根失坏。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提到了四种失坏善根的因:积累福德之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毁坏善根的四种因,第一就是颠倒回向,有些地方也叫邪回向;第二就是不回向;第三是宣扬自己的功德;第四是生起了后悔心。
因为当机者、听法的人根机、意乐不一样,所以佛陀、圣者在宣讲正法的时候,所宣讲的意义不完全一样。所以有些地方嗔恨心为什么没有算进来?邪见为什么没有算进来?其实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的缘故。佛经、论典针对不同根机,有些时候宣讲嗔恨心可以摧毁善根,有些时候说邪见可以摧毁善根。
在这个颂词中,四种毁坏善根的因是随根机宣讲的,第一讲到了邪回向。邪回向也叫做颠倒回向,本来自己造了善根,如果善巧回向就可以成熟所欲之果,或者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因此得到殊胜的利益,但是如果自己邪回向或者颠倒回向,就会毁坏这个善根。
比如说,自己念了佛号或者顶礼,在修了佛法之后发了恶愿,通过自己造的善根发恶愿,颠倒回向,那么后面善根就会变成他自己所希望的那样。比如这样回向:愿我这个善根能够摧毁谁,让谁一直不顺利,或者生生世世都要损害谁。
前面学习过一个公案:以前藏地有一个国王,前世是修行者,在色达附近修行,念诵玛哈嘎拉的心咒。因为他是一个老喇嘛,力量很弱,其他人经常欺负他,开他的玩笑,把他搞得很烦恼,他就发了一个恶愿:愿以我修行的功德,下一世我变成一个任何人见到我都非常害怕的国王或者众生。因为他念了好几亿玛哈嘎拉的心咒,通过这样邪回向的缘故,后一世他就转生为新龙地方的一个 暴君。这个国王杀害了很多的老百姓和僧人,毁坏了很多的寺庙,别人听到他的名字都非常的恐惧害怕,这就是一个颠倒邪回向的例子。
《大圆满前行》讲到昼辛吉尊者去孤独地狱的时候,看到一个美女饿鬼的座位下面拴了四个恶鬼。这个美女饿鬼其实也是因为邪回向的缘故。本来她因为供养嘎亚尊者的饮食是可以升天的,因为她的丈夫、仆人等对她做供养造了很多违愿,使她很不开心发了恶愿:愿我转生到能够看到他们受果报的地方。四位亲属因为障碍对僧众、圣者作饮食供养的缘故,都转生到了饿鬼道,所以她也跟着转成了饿鬼。
当然她和其他的饿鬼不一样,其他饿鬼没有饮食或者得到饮食也不能食用,
而美女饿鬼饮食是自在的。她的引业趋向恶趣,她的满业还是很圆满的,虽然转成饿鬼但是衣食无忧而且长相很端严。后来通过其他的方便,才从饿鬼道中解脱出来。这也是一个颠倒回向、邪回向的例子。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回向、自己所发的愿,这方面是非常关键、重要的。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的善法,因为不懂得善巧回向的缘故,让善法变成伤害自己的因缘或损失自己安乐的因缘,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千万要遏制颠倒回向或者邪回向。邪回向有时是因为无明烦恼,尤其现在在世间中修行,我们有很多不如意的、或者伤害、欺负自己的对境。当我们再遇到这些对境的时候,一定要以清净的佛法摄受。否则在修行方面自己不开心,或者被别人欺负的时候,很容易生起烦恼心,开始邪回向、颠倒回向:愿我这个善根能够伤害他,愿他生生世世不如意等,像这样就会让这个善根完完全全失毁,这是要注意的。
第二个就是不回向。不回向也会毁坏善根。不回向本身并不真正毁坏善根。在《大圆满前行》当中曾经提到,善法属于无记法。这是什么意思?既然是无记,就是非善非恶的,不是善不是恶才叫做无记。但它又是善法又是无记法,在《前行》当中有这样的记载。
这个地方无记的意思是说:它怎么成熟都可以,它的本性还没有确定。这时候必须通过你的回向、愿心来敲定它到底成熟于哪个方面。在这种状态当中的善根还是无记的,从它没有定性的侧面把它安立为无记。怎样让它成熟?就靠回向和发愿。
所以善根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它能不能成熟果报?怎么样成熟?是很快成熟还是很慢成熟?就看自己的回向如何。如果不回向的话,也许会遇到很多毁坏善根的情况,比如说生嗔心、生邪见等,就会把没回向的善根摧毁。有的地方讲,不回向的善根不一定成熟。有些非常强烈的善根,力量本来很强大,就有可能会成熟。但有些善根如果不回向,就不一定成为决定业。所以不回向是一种毁坏善根的因,让善根不确定成熟于哪方面,或者善根不确定成熟。
第三个是宣扬:修了一些善法之后到处去宣传。但有些大德为了让众生趋向于善法的缘故,也宣讲自己修什么法,念了多少心咒,或者怎么样利益众生,这是鼓励众生趋向于善法,他有这样的必要。很多一般的凡夫人,因为没有调伏自己心相续的缘故,容易带着炫耀、攀比的心态。修行佛法本身是能够让众生获得解脱的因缘与资粮,能够调伏众生的心相续。但因为众生旧的轮回习气还没有断除,在没有修行佛法之前,我们也喜欢炫耀自己——小时候炫耀自己的家庭、父母,或者钱财;长大之后炫耀自己的工作、家庭,或者是炫耀自己的老公、自己的妻子怎么优秀,炫耀自己的汽车等等。学了佛法之后,炫耀自己的上师如何好,自己的传承如何好,自己听闻了什么高级的修法,念了多少心咒,修了几遍加行等,同样很喜欢炫耀。其实,炫耀是凡夫修行佛法还没有调伏相续的一个标志。凡夫俗子多少都有这样的心态。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十品191-201 全_其它语言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三品29-35 全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入菩萨...《入菩萨行论》通过 十品的内容,为后学弟子介绍了如何趣入菩萨行、成就菩萨行.........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七品95-110 全_司法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本论分了十品,前面六品我们已经 学习圆满了,今天开始学习第七品——精进。精进.........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五品47-69 全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入菩萨...此论典是大乘佛教的精华,其十品的内容涵盖了所有菩萨道的修行方法。第一 品.........
入菩萨行论辅导第五品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生西法师 第五品 正知正念品 第......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八品问答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八品思考题...第 124 节课 10 684、请从各方面阐述人身的不净,并以比喻破析贪爱异性身体.........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1-14_其它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入菩萨行论》第 ..如果有时间的 话,大家要学习《入行论》整个十品的内容,如果没有时间,也 可以.........
第十品 思考题答案 第 191 节课 1007、我们积累...答:寂天菩萨将撰著《入行论》所生的一切有漏无 ...第 201 节课 1048、 你认为文殊菩萨有何殊胜之处.........
生西法师辅导入菩萨行论_其它语言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入菩萨行论》第 ...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要学习《入行论》整个十品的内容,如果 13 没有时间,也.........
10 第四品 不放逸 ... 12 第五品 护...菩薩行论寂天菩薩 造论如石法師 译 隆莲法师 译
法身...安乐生处我皈依 入菩萨行论广解佛子津梁释赞菩提心.........
■ 24小时热门信息
入菩萨行论辅导第五品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生西法师 第五品 正知正念品 第五品 正知正念品 第四十七课今天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这部.........
148课生西法师《入行论》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148 课 前面已经...汇聚成了入菩萨行论,从他智慧中显现出来的殊胜的教言, 所以我们跟随这样种教.........
共35页 《入行论释·善说海》生西法师辅导 第十八课 共28页 《入行论释·善说海》 生西法师辅导第18课 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现在讲供养修法。 供养.........
索达吉仁波切生西法师 宣讲辅导 顶礼本师释迦摩尼佛 ...《入行论》中也提过,如来芽尊者就是思念上师而...“上师是三宝、三根本及一切诸佛菩萨的本体,我今天.........
■ 相关热门内容
生西法师辅导入菩萨行论_其它语言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入菩萨行论》第 .....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一品1-14 全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十品191-201 全_其它语言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七品95-110 全_司法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1-14_其它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入菩萨行论》第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仁波切生西法师 宣讲辅导 顶礼本师释迦摩......
148课生西法师《入行论》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148 课 前面......
入菩萨行论辅导 生西法师 第三品29-35 全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入菩......
■ 热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行广释法师辅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